时间:2023-04-01 10:31: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人才流动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加强行政管理促使人才合理流动人才流动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具有活力的表现,加强行政管理,促使人才合理流动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和措施。人才只有正常合理的流动,才不至于使一个企业处于封闭固守的状态。一个不断创新的企业,它的管理机制必须是科学合理的、与时俱进的。因为这种管理机制给人才提供了施展本领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有了用武之地,因此,先进的行政管理机制可以留住人,落后的管理机制能赶走人。一个企业要想长盛不衰,对某些岗位的人才作阶段性调整,保持一定的流动性,稳而不僵,活而不乱,始终让企业处于一种最佳状态,这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使用的必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有其必然性,人才流动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开发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通过行政管理、合理的人才流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人力资源再配置,实现生产力要素的最佳结合,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力。我国加入 WTO 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市场的调节作用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国企或私企,都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去寻求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市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哪个企业留住了人才,哪个企业就会呈现出勃勃的发展生机。
二、造成人才流动的原因目前来说造成人才流动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的趋利性。这是企业人才流动的主要原因,获取能够满足其物质利益需要是个人工作中的一大动力。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利益最大化成为许多组织和个人可以理解的奋斗目标。虽然事事不能向钱看,但企业中的各类人才,如努力工作,取得成绩得不到相应的回报,那么,跳槽或外流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
2.人不能尽其才。俗话说,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同样也需要量才而行,如果才能长期得不到发挥,专长得不到施展,就不能安心工作。因此,就要安排得体,不要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专业才能有用武之地。
3.陈旧的瓶颈式行政管理。由于近几年外来的务工者越来越少,他们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山看着那山高迫使企业招工难,使整个地区出现用工荒,使本地区的企业无法正常生产,企业面临着用工不到位,生产不正常,从高峰滑下低谷。本来整个地区所生产的产品结构类似相同,都靠的是密集型人力劳动,这样下去的话,整个地区的产品就会受到冲击。因此,在恶劣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一个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在企业内部进行改制,要打破原有陈旧的瓶颈式行政管理,比如:对员工表现有形式的正激励,发放工资及时,奖金、津贴、福利要到位,加强日常能力培训等等,以放开式行政管理去招能人志士。
4.用人制度僵化,讲形式不讲实效。许多企业在员工的选拔上、任用上过多地讲求资历和职称甚至年龄,论资排辈,就会挫伤一些有能力、有经验的人才的积极性,使他们内心失衡。虽然职位不能直接代表能力,但人们往往把能力、贡献的大小与职位、职称的高低挂起钩来。一个企业领导如果不能做到人尽其才,让人才在企业担任一定的角色,就会难以留住人才。
一、人才流失给中小企业造成的发展危机
人才流失是指属于特定群体、组织、地域的专门人才或其他有才能的人,离开自己原来所依附或服务的对象,而到了另外的群体、组织和地域。国际上通常称之为“BrainDrain”,意思就是智力外流,字面直译为“大脑干枯”,因为它比较形象,同时也很好地说明了流失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且流失的是智力的精华,所以成为国际通用的人才外流的代名词。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才流失,实际上指的是由于竞争主体的地位、环境、条件、实力相差较大而导致一定时期内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一方的人才单向地向优势一方转移,双方的人才流动呈现出较强烈的不均衡性和不平等性。
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社会、历史和自身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一些中小企业高级人才的流失率高达50%-60%,而正常的人才流动率应该控制在15%以下。另中小企业的中高层次人才及科技人员在企业的工作年龄普遍较短,一般为2—3年,其中最短的仅为50天,最长的也不过5年。因此,中小企业应充分认识人才流失与企业危机间的辩证关系。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是企业吐故纳新的常规举措,但非企业意愿的,或者过于频繁的人才流失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则是致命的“危机群”。
二、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危机产生的根源
1、社会根源
(1)就业人口基数大,高端人才少。
据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就业人口占人口总量的70%,其中高端、核心、骨干人员只占1.37%,对于企业来讲是替换率比较低的人员,这就造成总量供求非常大但需求或者说企业最需求的人员又非常少,从而形成了对高端人员的激烈争夺。
(2)缺乏成熟配套的人才政策。
我国的人才流动市场较之计划经济时代有着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人才资源也可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但国家还没有一套成熟、配套的政策和制度,来规范人才流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会使出浑身解数抢人才,有些企业缺乏竞业道德,互相之间“挖人才墙脚”,员工集体“炒企业鱿鱼”。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公平竞争。
(3)信用机制缺失。
在影响人才流失的社会因素中,一个重要缺陷是信用机制的缺失。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重合同、守信用”是保证市场经济有效运作的前提。社会的信用建立在人的信用的基础上,诚实守信应该是做人的基本原则。然而,就全社会来看,我们还没有一套有效的信用机制,对于那些不守信用的人,社会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宏生说:“我不怕跳槽,怕的是不讲信义,没有章法。”
2、组织根源
(1)缺乏人才流失的危机意识。
如果中小企业丢失一台价值几千万元的机器设备,高层管理者会很关注。但一位高级技工或管理人员流失,高层管理者却不会过问。他们往往错误地认为,劳动力市场永远是敞开的。对员工较高的离职率引不起警惕,直到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时,才关注人才流失状况,为时已晚矣。
(2)人才管理策略欠科学。
中小企业往往习惯于用高的薪酬来吸引人才,但同时又不能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薪酬系统,没有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在绩效考核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只凭印象行事,过于看重个人评价,考核结果往往不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对企业的指导作用也就变得微乎其微了。另一方面,企业不能以科学的理论来认识员工的不同需求,更无法设计出针对不同需求的员工的激励措施,将薪酬与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生硬分离,结果使得员工的士气和忠诚度受到影响。
在管理过程中,中小企业对人才往往只重引进不重培养。喜欢高学历人才,而不论其是否适合本企业的发展需要。不少中小企业出于对员工忠诚度的怀疑以及考虑到成本问题,对员工没有一个成型的人才培训计划。同时,企业主与员工之间也缺乏沟通与联系。最终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前景。
(3)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既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又是一种价值观和信念,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际交往范式。但一些中小企业由于内部个人权威主义太重,关键人才往往感觉到自己的人格和专业意见得不到尊重,心情压抑。员工之间的沟通出现鸿沟,不能形成统一的范式或价值观,造成员工个人价值观念与企业理念错位,这也是中小企业难以吸引与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3、个人根源
(1)个人需要未得到满足。
需要意味着使特定的结果具有吸引力的某种内部状态。未被满足的需要是形成人的行为动机的根本原因。一个人的行为,总是直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了实现某种需要的满足。因此,当个人的需要在其所在企业没有得到满足,就可能会促使人才产生离去的意图并付诸实施,于是就形成了人才流失。
(2)缺乏企业忠诚,摒弃职业道德。
中小企业由于受环境变化及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往往会出现经营与绩效波动。如果个人的价值观中缺乏忠诚和感情因素,一旦发现有待遇更好的企业,原企业在经营状况方面又有风吹草动时,往往表现为与企业能“同甘”却不愿“共苦”。现实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以利己主义为行为准则的有才无德的人确实存在。他们通常受经济利益的诱惑力驱动,摒弃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违反与原企业的各项约定,采取非法或违规手段离职,更有甚者,窃取、泄露或出卖原企业秘密,直接损害了原企业合法权益。
三、建立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危机管理系统
中小企业在实施人才流失的危机管理时的工作重点是针对非正常的人才流动。由于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率是受多个因素影响的,而这些因素又彼此关联,错综复杂。再加上时间上的滞后性,组织发现员工流失率过高时已表明组织在诸多环节上已经存在问题了。因此,建立人才流失的危机管理系统是中小企业管理人才的最佳方式。
1、确立危机的预防机制
防微杜渐,危机防范是成本最为低廉的危机管理方式。大部分人才流失危机都源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缺陷或失误的积累,加强日常管理是防范的第一要务,也是最有效的。(1)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人才流失危机管理意识,成立人才流失危机管理团队。(2)建立人才流失的危机预警机制。
2、建立危机的处理机制
(1)注重离职前沟通。
即使员工确定要离开,最后的挽留和沟通也是必要的。在员工临走时的诚恳的交谈能够让他们知道企业仍然重视自己,让他们对接下来的新工作充满信心。而且人员提出离职有的时候是由于对事情的误解或者沟通不到位产生的,最终的离职沟通有时会挽回一些员工,如果确实已经离开要针对其他员工进行相应的沟通,避免其他员工心情受影响,对于最高端员工的离职,可通过媒体向社会信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谣言和传闻产生。
(2)填补空缺职位。
当人才离开重要岗位之后,要第一时间做弥补,一是企业内部员工的补充,这主要针对技术难度比较高,不太可能直接从外部引入,另外替代性较弱的岗位。二是对外招聘,对于一些重新招聘和很好找到的人员可以通过外部劳动力市场找到。
(3)控制人才流失危机的损失。
一是要建立学习型组织。让企业内部的资源、技术,包括重要环节能得到广泛传播,而不是掌握在一两个关键人物手里。二是要用必要法律手段保护企业合法利益,最必要的是签定竞业禁止协议,人才离开企业之后几年之内不能从事相关行业,包括保密协议等等。三是要建立一个客户关系的管理系统,不是把信息保留在某一个人脑子里而应该落实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
3、加强危机的事后管理
(1)注重危机事后的总结。
人才流失危机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会给企业带来必要的教训,所以,进行危机的事后总结不可忽视。首先对损失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对危机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措施弥补漏洞,接受教训,完善管理,恢复企业人力资源正常状态。分析危机的成因,检讨危机预防和应对措施,寻找各环节的失误或缺陷并加以改进,对相关人员进行奖惩。对人才流失的危机管理成本进行审计,区分无谓消耗,为降低人才流失的危机管理成本提供依据。其次,不是人才流失危机处理完了后面就不做调整了,如果出现人才危机和大面积人才流失,正好可以利用这个契机,调整组织架构、管理方式、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二、建立人才内部流动机制的原则
建立人才内部流动机制,并不意味着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或者意愿随意选择岗位。建立和完善人才内部流动机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以“法”管理的原则;2)适度流动的原则;3)区别对待的原则。
(一)以“法”管理的原则
人才流动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现象,也是企业的客观需要。对于正常的、合理的人才流动,企业应坚持以“法”管理的原则。所谓的以“法”管理,指的是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使人才流动规范化,在保证企业、流动者各自利益基础上,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流动效率[2]。
(二)适度流动的原则
人才流动能够更新企业的人才系统,使企业重新焕发活力。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要保证适度的原则,一旦失控将会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企业应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确定科学的人才流动率范围,并将其作为警戒线,建立相应的预警系统。如果发现人才流动率超出警戒线,那么有必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将可能风险或损失降到最低。
(三)区别对待的原则
在企业内部,人才数量众多,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1)掌握的专业技能不同;2)肩负的岗位职责不同;3)工作态度、业绩不同;4)企业为其付出不同,包括工资、福利以及培训费用。所以,企业应针对人才类型的不同,制定并实施不同的控制策略。无差别控制办法是低效的、不可取的[3]。
三、建立人才内部流动机制的措施
(一)建立内部晋升和考核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保证内部招聘渠道的高效畅通,从而减少人力外招的费用支出。企业应建立并健全绩效考核机制,用绩效作为员工晋升的评判标准,坚决杜绝“论资排辈”的发生,为每一个员工提供展示个人能力的舞台,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将他们的能力转变为企业的业绩。同时,推动竞争上岗模式的过程中,还能够对后进者形成有效鞭策。
(二)实施内部跳槽制度
人才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应当得到重视和优待。当人才在企业中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便会“跳槽”。建立并实施企业内部跳槽制度可以很好地改变人才向外“跳槽”的不利局面。让员工在企业内部“跳槽”,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掘员工的潜力,另一方面可以真正留住员工,可以称得上是一举两得。企业可定期安排那些有合理“易岗”意愿的员工到新的岗位中去,让他们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整个内部跳槽程序要尽量精简,同时要做好保密工作,让员工没有心理负担地完成内部跳槽。员工无法适应新的岗位或者存在主观的不情愿,也可安排他们其他的工作岗位,甚至回到原先的岗位。如此一来,既调动了该部分员工的积极性,又解决了引进新员工所带来的一系列麻烦,达成了企业、员工双赢的局面。
(三)定期工作轮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站在企业管理层的角度,工作轮换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多种工作技能,有助于让员工从多种角度审视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及时更新观念,总之,发挥了培养人才的积极作用。站在员工的角度,工作轮换能够丰富自身的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追求人生价值。
如果情况许可,企业内部可在不改变员工所属关系的条件下,积极探索、推行有一定时间期限的员工岗位轮换、挂职以及易岗锻炼制度。该种制度不仅可以增进不同岗位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合作及协调,而且向员工提供了一个“换位思考”的机会,有利于员工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激发,提高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企业应针对工作轮换这一模式,确定可轮换的岗位以及可轮换的员工,同时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实施细则。在工作轮换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变化情况,一方面要考虑企业所处的阶段性要求,从而最终确定实施计划以及相关办法[4]。
(四)实施周期性人才盘点制度
所谓的周期性人才盘点指的是对人力资源状况展开定期的摸底调查,盘点员工的业绩、特长以及待改善方面。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就是在众多员工中找出那些具有特殊才干的人,然后对他们展开针对性的培养,记录并跟踪他们的个人职业发展倾向,并根据调查、评价结果对岗位和发展对象做进一步明确,从而制定针对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对员工实行动态化管理。
实施周期性人才盘点制度,一方面有利于人才的发掘,另一方面有助于将不合适员工及时淘汰。人才盘点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总结与提高,可帮助企业在发展中回顾,在回顾中发展,最终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良性循环。这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
(五)建立详细有效的企业人才数据库
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建立了人才数据库,但这个数据库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内容不详细或者没有做到常规化管理。人才数据库中员工个人信息部分需要增加以下两条基本信息:1)员工直接领导的评价,包括该员工最适合做什么工作,适合哪个单位哪个岗位,应该享受什么待遇;2)员工自我评价,包括认为自己最适合做什么工作,希望去哪个单位哪个岗位,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待遇。与此同时,应做到人才数据库员工个人资料的有限度公开。可以采取编号的方式,在不公布当事人姓名的条件下,在相关部门领导层中公开,让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根据实际需要快速地寻找到所需要的人才[6]。
(六)优化组织机构,做好综合流动
当今,人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对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谁发挥了人才资源的作用,谁就能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据报道,当年我国第一批从事“863”计划的年轻技术人才至今已所剩无几,有的出国、有的去了外企,现如今企业中技术型人才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核心技术人才的外流带走了企业的核心商业机密,包括客户、融资关系以及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特别是中国加入到世贸组织以来,大批国外企业进驻国内市场,也势必在国内寻找和培养大量技术型人才,这也加重了国内企业技术型人才流失。在现代企业中,技术型人才拥有专业知识资本,在组织中独立性、自主性较强,由追求终身就业的饭碗向追求终身就业的能力转变,因此导致人才流动频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不断的改善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保持人才的合理流动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内人才队伍的整体优化。
随着人才流失现象的日益严重,流失过程中也暗藏着惊人的成本和对公司利润的损害,对企业利润产生巨大的内耗。美国管理学会(AMA)报告显示,替换一名雇员的成本至少相当于其全年薪酬的30 %。对于技能紧缺的岗位,此项成本相当于雇员全年薪酬的1.5倍甚至更高。因此如何吸纳、留住人才成为知识型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减少知识型企业人才的流失,如何摆脱因企业人才流失的困境,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者应当关注的一大课题。
我国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张五常曾说过:劳动和知识都是资产。每个人都有头脑,会作自行选择,自作决定。我要指出的重要特征是,会作选择的人与这些资产在生理上合并在一身,由同一的神经中枢控制,不可分离,跟这些资产混在一身的人可以发奋图强,自食其力,自我发展或运用,也可以不听使唤,或反命令而行,或甚至宁死不从。对人才流失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人才流动理论和模型研究,其次从研究内容及研究对象来讲,从人才流失内在动因进行探讨,这对以往人才流失的研究范围是一个有力的补充。最后通过需求层次理论及战略式激励理论,研究企业应对人才流失的办法。
二、技术型人才的定义
人力资源是开发自然资源,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动力量。发展经济的决定因素是人力资源而不是自然资源,其中人力资源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才资源。字典上对“人才”的解释是: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参照国内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各种资料,一般对“人才”有这几种界定的范围:
(1)以学历层次为界限,把“大专及大专以上”的人界定为人才资源;
(2)以学位级别来界限,把“学士及学士以上”的人界定为人才资源;
(3)以职称为界限,把中级职称以上的人界定为人才资源;
(4)以奖励级别为界限,把获得某种社会公认的重要奖励(如市级、省部级以上等等)的人界定为人才资源。
技术型人才是指能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为企业不断创造价值。技术型员工从事的并非简单的重复性劳动,而是能够在易变与众多不确定的环境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来应对可能变化的情况,为企业技术研究的进步不断做出贡献。技术型员工是企业中的劳动者,这与一般意义上的“普通员工”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另一方面,技术型员工拥有专业的技术知识,其又有“资本性”的一面,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型人才的管理就更具难度与挑战性。
企业的技术型人才具有稀缺性,一方面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专业人才的供给数量不足,导致企业间相互争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才呈现非均衡分布同时其价值难以按照市场化的标准来衡量,导致不同企业对于人才的开发培训具有相对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稀缺。由于人才稀缺性,人才一旦流失很难找到一个同样的,因此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技术型人才的流失现状
人才流失是企业中人才流动超过其合理限度的部分。人才流失是指企业中企业关键作用的人才非单位意愿地流走,或失去积极作用的现象,人才流失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今世界人才已不再属于某一个地区、某一部门或某一国家,人才属于整个世界,属于全人类。人才交流和信息交流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人才的流动对信息技术的交流与更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前全球化的形势下我国面对冲击最大的不只是产品市场、而且还有人才市场,经济的一体化使得人才竞争与人才流动国际化,全球作为一个开放大市场,人才流动市场化将势不可挡。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出走”,前者是水的运动规律,后者是人才流动规律。人才的流动除受各种经济规律制约外,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组织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人们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必然会离开不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而选择适合自己成长与发展的环境,进而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人才的流动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具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权与工作的自主决定权。不同的企业或部门之间,不同的地区或国家之间人才的流动已十分频繁,人才流动呈现出一种全球化、国际化的趋势。面对人才市场的竞争,小到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国家,人才的流入与流出应当是平衡的。否则,就会造成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然而,由于经济、管理、信息等各方面的差距,人才流动往往会出现失衡的现象。人才严重流失就是人才流动失衡的表现。在人才流动过程中,人才流失会严重影响和制约一个集体或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仅会造成人才的浪费,而且对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其最终必然会导致人才流失。因此,在人才的流出与引进过程中,只有做到人人皆有用武之地,才会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到来,才能最终避免人才的流失。
零点调查公司、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危机管理课题组和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工作合作完成《企业危机管理现状》中指出,59.8%的国有企业中存在着人才危机,35.1%的国有企业认为人才危机对企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四、技术型人才流失对企业所造成的影响
根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完成的“企业危机管理现状”研究数据表明: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型人才成为企业、社会中的稀缺资源,也成为人才市场争夺的主要对象。技术型人才流失现象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类型企业中间具有不同的流动趋势。
地区流向:贫困地区-发达地区-中小城市-大中城市-核心城市,呈现出梯形分层流动。企业类型的流向:国有企事业-民营企业-外商合资企业-本土外商独资企业-新进入的外商独资企业。
在某管理咨询公司(睿仕管理咨询公司)2010年1月对683名被访者的在线调查发现,你与上司进行职业讨论的频率的调查显示,每3个月1次的占到15%,一年2次的占到17%,一年1次的占到30%,而从不与上司讨论的占到37%,同时调查还发现,绩效最优的组织比一般组织为员工创造的职业发展机会多近3倍。
社会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高需求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其流动性一般比其他员工要高。人才资源成为当前企业最重要的资本,企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依靠人才资源。人才资源的流动可以带来技术、资金、信息、管理的流动,而人才资源的流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危害。
(一)消极影响
技术型人才流失会迫使企业重置人才,产生大量成本。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造成企业关键岗位的空缺,企业需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招募到新的员工,并且通过培训,使得新员工能够尽快胜任工作,因此这就给企业增加了招募成本以及培训成本。同时新员工进入到企业中能够胜任工作、能否对企业忠诚,也都使企业的成本上升。
技术人才的流失会带走关键的技术,使得企业项目中断甚至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损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员工的离开会造成士气的下降,凝聚力减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比如,一家科技企业想挖来一个技术总监,绝对不只是看中他的个人能力,一定还希望得到他的技术资料和开发管理经验 等;特别是掌握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的知识型员工的离职可能导致科技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的泄露。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带给科技企业的将是极大的损失,尤其是当这些知识型员工跳槽到竞争对手企业或另起炉灶时,科技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
企业对人力资源更替成本的模型
人才的流失可能导致企业关键岗位的空缺。由于知识型人才掌握某种专门的技能,所以一旦他们离职,企业可能无法立刻找到可替代的人选,那么这一关键岗位在一定时期内会空缺出来,这势必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甚至可能对科技企业形成严重的损害。
人才流失对企业声望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在当今商业资讯传递迅猛的时期,一个企业发生人才流失现象,不管人才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离开企业的,很快就会被媒体报道,再经过人们的不断传递,影响面不断扩大,一些不利于企业的言论就会自觉或不自觉的传开。一个不断流失人才的企业,在人们不清楚原因的情况下,将会造成多猜忌,各种传言,这些都将对企业精心塑造的形象带来损失。就流失员工自身来讲,一个员工主动离开一个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对企业一定程度的不满,又少了在企业内部的约束,也不可能像在企业里一样,尽心尽力的维护公司的声望了。因此,他们在对外的交往中,可能自觉或不自觉的损害企业的声望。再者,企业声望的降低,也必然提高企业招聘与维护人才的成本。华为公司前员工另起炉灶,引出知识产权官司,经过媒体的不断报道,不能不说对华为公司从经营到声望造成了巨大影响。
(二)积极影响
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才流动能够淘汰企业当中的不合格员工,引进高素质人才,适度的企业人才流动率能
够给企业带来生机与活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上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更好的表现。对于高新技术、管理具有很大的挑战,对于一个复杂的任务工作,需要不同专业的人才分工与配合,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兼收并蓄,才能迎面挑战,因此专业人才的不断组合就促成了人才的流动。
五、企业应对技术型人才流失的办法
(一)招聘阶段
招聘程序要科学合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要根据岗位说明书,对应聘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例如员工的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动机等。同时对招聘的岗位要有客观、真实地介绍,避免员工进入企业后产生心理落差。在招聘阶段通过合同约束来保护企业的机密,同时对关键岗位设置离职壁垒,例如离职一定期限禁止从事与本企业有直接或间接竞争的行业,或者承担一定的离职赔偿,通过增加员工离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员工的流失。
(二)培训阶段
通过讲座、参观、文化活动将企业文化扎根于员工心底,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企业应当为员工在入职前制定长远的职位规划,因为如果员工对于自己的职位与职业生涯抱负以及个人预期的奋斗目标不相符,且很难有调整的机会的话,在日后就很容易产生“跳槽”的倾向。
(三)正式工作阶段
1.为员工构建沟通的平台。企业人才的如果在工作中如果存在不满,如果缺乏开放的沟通渠道,一旦不满淤积,就会萌生去意。特别是技术型人才,由于去其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以及自我意识,因此对于企业的不满会相对多一些。公司应当定期发放不记名调查表。及时了解员工对于企业、管理者的看法。
2.制定合理薪酬制度。定期对本地区、同行业进行薪资调查,获取一手的薪资信息,从而制定出符合公司又具有竞争力的薪资支付水平。以此来解决外部公平性问题,有利于避免人才的流失。同时,公司要给员工尽量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旧国企的员工管理方式,会磨灭员工的斗志,特别是对于技术型人才来说,他们需要通过挑战性的任务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人才之所以离开企业,是因为其自身发展与企业给予他的满足感不匹配。当新员工进入到企业中,首要考虑的是高薪酬,以此来满足自己在衣食住行上的需求。当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后,企业人才便会寻找更高的追求,这时企业就需要在提供高薪酬福利的同时,只能出晋升、发展的机会,合理的薪酬体系包括岗位技能基本工资、灵活的奖金以及自助式福利体系构成。让企业人才通过这些方面,感受到自己在组织中的重要性,也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满足技术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由于技术型员工的教育程度、工作性质、工作方法不同于一般的员工,因此就形成了其特有的思维方式以及心理诉求。因此企业不但要满足技术型人才的高薪需求,还要提供能力提高与事业发展的机会。
4.开辟技术晋升渠道。为技术型人才提供公平、透明、动态的晋升机制,建立双轨制晋升通道,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人才流失的冲动。
(四)员工离职阶段
企业应当正确对待人才的流失,对于即将离职的员工进行正确沟通与记录,以此来分析和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漏洞,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企业就应当为人才提供方便之门,把他们视为终生的朋友和资源,并保持联络,使其“流” 而不 “失”。例如麦肯锡咨询公司为离职的员工建立花名册,形成特殊的“校友录”,以确保离职员工与企业始终能够保持紧密的联系。
由此可见,在经济发展的社会大潮中,人才流动是不可避免的,适当的人才流动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企业既要保持一定的人员流动比例,又要有效地吸引、保留住技术型人才,使他们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李业昆,企业人才流失状况的判定.[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唐小宁,公司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2009.6
刘相龙,所人才流失问题的研究,大连理工工商管理硕士论文.[D].2009.6
周群益,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J].2011年第5期
孟庆森,IT企业人才流动问题研究,北京工商大学硕士论文.[D].2007.5
吴月华,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问题研究--BASES公司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论文,2008.6
谢晋宇,雇员流动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谢晋宇,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4
王一江、孔繁敏等,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杨晓梅,IT企业人才流失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李业昆,企业人力资源状态评价方法.[M].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1
廖仲毛、平杰,国企如何打好人才保卫战.[J].工人日报企业周刊,2005.8
王杨,试析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关键人才流失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月
刘焱华,企业如何打好“人才牌”——国有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面面观,施工企业管理.[J].2010年03期防止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对策,商场现代化2007.10,中国期刊网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房屋管理局)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王丽娟.技术性贸易壁垒趋势及对策,2011(10):66-68.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134-02
一、关于人才流动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人才流动的理论主要有J.R.Hicks(1932)认为的,净经济优势的不同,工资上的主要差别是导致劳力流动的主要原因。G.A.P.Carrothers(1956)、W.Isard(1960)、G.Olsson(1965)等通过引力模型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人才的流动与相应的流出地和流入地人口规模相关,与距离成反比;E.Galllaway(1967),P.Nelson(1959),L.A.Sjaastad(1962)通过研究发现,尽管劳力流动所获得的利益没有超过流动的直接成本还是存在劳力流动。原因主要有流动之后劳力收入并不是特别高从而流动成本并没有起到抑制流动的作用,流动劳力的心理成本很大并且与距离正相关,随着距离增加信息更加难以获得从而不确定性增加。然而,C.Blanco(1964)则把眼光放在了失业率上,他认为应该是预期的失业率而不是失业率对净流动产生。总之,大量的研究认为,距离对劳力流动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同时,J.Tsaac(1947)认为,传统的工资差别引致的劳力流动假设其实是认为个人的流动决策是受个人的经济自利性决定的,而个人的经济自利性与公共利益是恰合的。这意味着自由的市场选择对劳力流动是最有利的,任何其他的政策都将导致偏移。但是,Thurow(1970)则认为,地理上的大流动并没有表明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倾向,个人在做决策的时候往往只考虑到个人的利益而不是社会的公共利益。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人才流动的理论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虽然涉及了宏观和微观各个方面,但国内的研究大部分还是停留在定性方面,比如赵曙明(2001)认为,新一轮高技术人才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并呈现为三大态势,发达国家争抢发展中国家的高科技人才,导致发展中国家高科技人才严重流失,提出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善待人才是我国科学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并从高科技人才的特点出发从企业的角度提出我国企业应如何在全球高科技人才争夺战中取得主动权构建新世纪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曹细玉(2001)从人才成本角度出发,采用成本收益分析和博弈分析,提出人才争夺的成本和收益及其变化,并就如何进行人才争夺和防止人才外流提出建议;冯慰荣(2003)通过对不同国家的情况进行实证比较分析,得出人才资源效用指数是人才流动的重要原因;杨东红(2004)采用日本学者中松义朗的目标一致理论,从人才和企业组织两方面分析人才流动的成因和各自的决策,认为人才的合理流动应该是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下的流动。
二、Dilemma模型的运用
1928年,冯・诺依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宣告博弈论的正式诞生。并在1944年与摩根斯坦一起出版《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开始正式将博弈论应用与经济领域。由此,关于人才流动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被不断地深入。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有国外的勒温场论,卡兹组织寿命学说和库克曲线。
温勒场论,主要的贡献在于将个人所能创造的绩效定义为个人和其所处环境(或团体)的共同作用,而非仅仅是其个人能力与素质的简单体现。卡兹组织寿命学则是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得出一条卡兹曲线,用来说明一个组织的寿命和活跃程度。类似的,库克曲线通过对一个人才在组织中的作用来论证员工流动的必要性。
三、人才流动的原因
人才流动是指人才在不同的地区、部门及单位之间发生转移或者变动的社会现象。人才流动的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个人方面、企业方面和政策方面。
为了更好地对人才流动因素进行研究,将人才流动的原因分为三大类分别进行讨论。首先,人才流动的个人因素主要罗列为以下一些因素:个人的年龄、个人的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对收入的期望、家庭因素、舒适度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其次,人才流动的企业因素主要罗列为以下一些因素:薪酬福利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工作环境因素、管理风格因素、工作挑战性因素、工作成就感因素、自我提升因素。最后,人才流动的政府因素主要罗列为以下一些因素:制度因素、观念因素和宏观经济形势。
四、Dilemma模型
通过上述因素的罗列,我们假设,所有做出选择的人才都是理性人,即人才做出的选择都是利己的,即选择的结果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由此,通过矩阵对其理性选择进行分析。
企业与人才的选择分别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企业方面来说,对人才的价值可以做出认可和不认可两方面的决定;人才对于企业可以做出继续留在企业工作和离开企业这两个选择。下面就这两方面的两个选择分别进行讨论(此处我们假设最大的效益值为10)。
一是如果企业认可人才的价值,即企业希望人才留在企业,那么,人才可以做出两个选择,即离开或者留下来。如果人才留下来,同时企业对人才价值效益值的认可度很高,定义为10,那么他的机会成本是其他企业高薪的岗位,但其自身获得的效益值并不低,定义为8;如果人才至此离开企业,这时企业无法获得该人才任何的效益,但也没有任何损失,即定义为0,而人才由此离开,自身价值由此得到实现,同时可以获得其他企业高薪岗位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定义为10。
二是如果企业不认可人才的价值,即企业不希望人才留在企业,那么,人才也可以做出两个选择,即离开或者留下来。如果人才留下来,但是由于企业对人才的价值并不认可,企业获得的效益非常低,定义为1;同时人才由于强硬留存企业,在自我提升,薪资福利等方面会有不好的影响,由此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即定义为-1。如果人才在此时选择离开,那么企业和人才自身都没有获得太大的损失和价值,因此均定义为5和6。
由此得出结论,不论企业对人才是放行还是不放行,人才的最佳选择策略始终是离开企业,而企业在此时的最佳选择就是放行。因此,从短期看,均衡解是企业的放行和人才的离开或者是企业的不放行和人才的不离开;然而从长远看,企业的放行和人才的离开才能使双方都达到最优选择,这也印证了经典人才流动理论中,人才流动才能达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结论。
为了更好地对人才流动性进行定量分析,我们引入Dilemma系数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将以上罗列的各个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将其与Dilemma系数进行比较,如果Dilemma系数越接近1,那么人才流动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而Dilemma系数得计算方程可以表示为:
其中, 为标准对比系数,ττ为个体对比系数,ξi为权数,Pi为平均得分,PjK为个体在调查总体中的分数。通过对Dilemma系数的计算和比较能够更好地得出影响人才流动因素的权重。
五、总结
实际中,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多变,通过对各个阶段Dilemma系数的计算比较能够更加科学地得出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为企业获得更好的人才结构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交通企业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说到底还是“以人为本”,发现、使用、培养人才,造就一支团结、奋进、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无疑已成为交通企业发展的真正的动因。
1适度“流动”挖掘潜能
人才流动的意义,决不局限于交通企业和“人”之间为相互寻找合适的人才或合适的企业(岗位)的一种市场行为,还在于通过市场化的流动,企业能使其员工最大化的发挥才能并充分挖掘其潜能;而“人才”尽心竭力为交通企业(岗位)奉献自己的才能和潜能。因此,建立科学、适度的“人才流动”机制是交通企业保持其发展活力的基本条件。
1.1人才流动的一个前提
由于人才流动的市场化,自愿、坦诚和公开的双向选择机制已成为人才流动的一个前提。企业既处于选择和放弃人才的角色,同时,也处于被选择、被放弃的角色。为此,必须牢固树立人才的市场观念,防止“朝南坐”或“愿者上钩”的情况发生。
1.2人才流动的两种形式
(1)以人才的能进能出为形式,注意把好交通企业员工基本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小比例人才的相对流动之间的尺度,一般可控制在每年8%以下的流动量为宜。与此相配套,实施年度员工流动(淘汰制),吐故纳新,增进活力,根据企业需要定职定岗,并实行“以岗定薪”制。
(2)以人才可上可下为形式,注意淡化交通企业领导干部与员工的界限,形成企业内部人才正常的流动机制,一般可控制在每年至少5%的流动比例为宜。与此相配套,实施“年度岗位述职制”。根据员工能力、表现及公司需要“换职换岗”并实行“变岗变薪”制。
1.3人才流动的三个原则
(1)确立用人“业绩、能绩先决制”,以“业绩、能绩”决定人员的去留和升降。避免看材料、听介绍而定局的状况,防止“看看档案、人才难得、一经使用、哭笑不得”的现象发生;同时对“劳模式”员工进行肯定时,也应提防以晋升职务取代奖励杠杆的现象发生。
(2)试行公司、部门在人才流动中的“双效否决制”,真正使企业在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上“唯才是举”,从而有效防止“用人唯亲”、“任人唯亲”的现象发生。
(3)坚持关键岗位用人的“标准裁决制”。以刚性的标准去衡量招聘或调动、晋升对象。使关键岗位上的人才名副其实,在万不得已时,也应坚持使用标准,“宁缺勿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遗憾。
2不断“激励”攻克“惰性”
交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人的管理,不同于其他部门对资金、设备、产品等客观事物的管理,而是对思想有变化,情绪有波动的“人”的管理。为此,要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存在于每个人体内的“惰性”和“惯性”,主动积极的去防止“惰性”及其“负面惯性”的发生,并善于使用“激励”这一攻克“惰性”,弘扬“正面惯性”的最为有效的武器。
2.1实行分配激励机制
先进的分配激励机制,是调动和持续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动力,它可由以下两个构件组成。(1)建立与高效率相当的、有社会吸引力的、稳定的工资福利保障机制,增强交通企业在社会上对人才的凝聚力。
(2)强调功效挂钩的激励机制,用好奖惩杠杆,把企业年度目标、月度目标等阶段性目标与对员工的激励机制挂钩,推行“大效大奖、小效小奖、负效负奖”的奖励制度。
2.2推行精神激励机制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领导通常已深谙“得才者昌、失才者亡”秘诀,但是,要“得才”,除了建立较为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外,交通企业所树立的经营形象,是其不可忽略的关键因素。
(1)确立企业短期发展目标和描绘企业中长期发展蓝图,经常地灌输企业员工与企业共兴、共荣的思想,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和为企业的发展而拼搏的奉献意识。(2)建立企业员工“星级制”与干部“晋升制”的组合机制,使“能人”因有机会晋升而更加拼搏,使“好人”(未必具备领导素质,但爱岗尽责的员工)因有机会晋级(星级)而更加投入。形成交通企业内部既给“能人”带来希望,又给“好人”带来曙光的小气候。
(3)完善命名企业功臣和总经理嘉奖令机制。交通企业按年度命名企业功臣,不定期地对特殊奉献的员工颁发总经理嘉奖令,使企业优秀员工的事迹和精神在嘉奖过程中得以弘扬光大,形成良好的企业内部立功竞争机制。
(4)推行“员工守则”和“作业计划”日训制。在交通企业中,拟定合乎企业实际的“员工守则”,养成工作有计划的良习,并推行班前“日训制”,让每个员工时刻牢记如何才算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员工,如何为完成公司计划努力做好当日工作。
2.3用活目标激励机制
确立正确的经营目标,是交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的奋斗方向。而实施企业的目标,应以其总目标为基础,拟定便于操作“看得见、摸得着”的分目标和阶段目标。
(1)阶段目标激励考核。根据年度计划,确立阶段(如年度、月度)工作目标,每阶段按实施部门和个人进行目标考核。可推行“某阶段完成计划和下阶段工作计划”汇报、申报制,由相关部门配合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复合、考核,提出奖惩意见。
(2)重点工作目标激励考核。根据阶段工作重心,不定时的调整和布置阶段重点目标,提出实施时间要求,根据完成时间进度及完成质量,由人力资源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提出奖惩意见。
(3)与罢免相结合的考核。为防止企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企业在阶段考核中,可以及时洞察被考核对象的能力及业绩,对不胜任者做出罢免决策,避免损失。
3健全制度
交通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一个系统,涉及到对员工的引进与辞退、使用与培养、约束与激励等诸多方面,为此,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制度,以规矩定方圆,是交通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目前主要可建立并完善如下制度。
(1)双向选择的人才流动制度。即在劳动法的规范下,交通企业员工通过劳动合同,依法进行流动,充分体现员工择业和企业用人的自。
(2)按岗位要求确定的岗位责任制。交通企业要按照各类职务和岗位的标准,把适合的人选用在恰当的岗位上,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110-02
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主要聚集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带,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而中西部地区较为离散和缺乏,培养的科技人力资源去向一直是单行道,而其他地区的科技人力资源又不愿过来,由此引起的地区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科技人力资源的多少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如何激励科技人力资源逆向流动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一个问题。
1科技人力资源的逆向流动的内涵
1.1科技人力资源的概念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盟统计局等联合编写的《科技人力资源手册》中的定义:科技人力资源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既包括实际从事科技活动(或科技职业)的人员,也包括具有从事科技活动(或科技职业)潜能的人员。具体来说包含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研究与开发人员。
1.2科技人力资源逆向流动的内涵
关于人力资源的逆向流动,早在1996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张文贤就提出,它是指在流动中出现的人才外流和严重流失,都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而在本文中的科技人力资源逆向流动却与上述意义不同它是指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方向由竞争力强的区域转向竞争力弱的,即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流向中西部地区。
1.3表现形式
海外留学归国的人数增多,出国留学的人数呈下降的趋势;由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竞争压力大、就业供大于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逐渐增多;外企不再是香饽饽了,到国企及民营的人越来越多。
1.4原因
引起科技人力资源逆向流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总体上讲有以下的原因:
国家优惠政策的吸引、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中提出多项优惠政策以吸引科技人力资源去那边就业、创业。
中西部地区自身经济的发展及其优势。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投资快速增长,而且那边有丰富的资源优势。虽然目前西部的生活、工作等条件相对于东部沿海还是比较差的,但它却可以利用自身经济发展及资源、市场等优势,为他们提供比东部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从而吸引有志之士纷纷回流。
2科技人力资源逆向流动的激励动因
2.1个人经济价值或生存价值驱动逆向流动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存价值高,渴望美好的生活,对良好的经济环境的追求。经济环境能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经济环境也决定着人才环境,而人才环境对人才的吸引也至关重要。
2.2个人自我发展价值的驱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阿德曼的ERG理论以及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都认为人的最高需要是在事业方面发展自己的需要。因此,那里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他们就会流动到那里。为了实现个人自我发展价值,要寻求有利于自身发展、体现个人价值的环境和职业,让他们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尊重他们的需要,创造条件,营造有利的环境让他们的自我才能得到最大发挥。一位名叫唐骏的42岁中国人,近日离开微软中国区总裁的职位,“跳”到了上海一家民营企业担任总裁。这两家中外企业的巨大差异以及“明星”级人才逆常规价值反向流动,引发了舆论对中国经济以及中国高级人才市场的强烈关注。高级人才择业,不再唯外企和薪资职位是瞻,而更看重自身创业和企业的发展机遇。
2.3个人社会价值驱动
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最重要的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的实现。人的社会价值表现在人的所作所为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这种社会价值驱动人才流动,寻找合适的地方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它是一种难以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的崇高的使命感和对祖国对民族对家乡的义务感。这是人才价值的最高境界在我国,许多功成名就的科技工作者纷纷选择回国,在名利双收的同时,他们总感觉缺少什么,这就是社会价值的召唤,祖国的呼喊。
2.4“落叶归根”的归属感驱动
在中国人的心中有一种观念根深蒂固如‘光宗耀祖’、‘传宗接代’、‘落叶归根’等观念在中国人头脑中深深扎根,人们深受这些观念的影响。居里夫人说过:“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每个在外的人,都会记着自己的“根”,不管外面的世界对么好,还是深深的惦念自己的“家”。
2.5个人的示范
个人在科技人力资源逆向流动过程中的作用,用人才聚集过程中的羊群行为理论来解释可能最清楚明了。激励科技人力资源的逆向的流动首先得培养获得“领头羊”,才能吸引“群羊”。
3对科技人力资源逆向流动流动的激励的探讨
3.1政府在激励科技人力资源逆向流动的作用
科技人力资源的逆向流动,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戴园晨等认为,人才资源完全市场流动,有可能产生流动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无序性,从而需要国家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以及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从宏观上调控其流量、流速和流向。
河海大学国际工商学院的赵永乐和刘宇英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政府行为》中指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而政府行为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人才流动是人才在空间范围内的自我调节,也是人才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在人才流动中市场的作用是有限的,必须结合政府的作用才能保障和促进人才流动。科技人力资源的逆向流动和一般的人力资源流动不一样,它是从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动到欠发达的地区,政府肩负的任务比较艰巨,选择这样的流动除了流动地区本身具有的优势,政府必须创造一系列有利于逆向流动的条件,人才流动的制度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科技环境。
3.2激励的方法
(1)目标激励。
自己的目标能实现的地方,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科技人力资源会选择,或者有意愿去的。
(2)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就是薪酬激励,它是我们通常采取激励措施时,第一时间会想到的。这种激励方法比较有效,很容易激起人们的积极性。但当人们的需要层次上升时,这种激励的有效性就下降了。
(3)参与激励。
①管理参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科技人力资源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如果能给予这样的机会,能激发起他们流动的意愿。
②股权参与。股权参与的形式有持股、股票期权和利润共享三种形式。实践证明,股权参与,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吸引力很强,诱惑性很大。
(4)工作激励。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山嘉宽在回答“工作的报酬是什么”时指出:“工作的报酬就是工作本身!”一个工作具有丰富的内容、远大的发展前途、充满挑战性,能够发挥他的个人能力、体现个人的经济价值、社会发展价值,同时给予他们相应的决策权和行动权,这样的工作能不让他动心吗,能不让他追求吗?工作激励对科技人力资源逆向流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事业激励。
科技人力资源具有很强的成就感和事业,哪里能实现它的愿望,完成他的事业,他们就流向那里。事业激励对他们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将他们的个人事业有了实现的可能,他们愿为此一搏。
3.3对逆向流动激励的思考
由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得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层次又不同,只有清楚每个人的需要以及需要层次,才能对他的激励达到意想的效果。逆向流动的科技人力资源的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实现个人经济价值、追求自身的发展价值、履行个人社会发展价值。
由激励理论可以得出,对人的激励主要就是要知道他的需要、满足他的需要。这种需要有两种,一种是自我需要,一种是超越自我的需要,即想奉献社会,主要是想实现社会的价值。
此外,在科技人力资源逆向流动的激励上,人才共享、人才租赁、人才虚拟制也值得考虑。这些人才共享形式,需要人们改变观念、完善资信平台、健全的法规政策的支撑,才能使人才合理化发展,效用达到最大化。
科技人力资源选择逆向流动的动因不同,因此激励方法也是因人而异的,主要是各个击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如何认识人才流动的缘由,直接影响到我们对此问题的态度。无论是勒温的场论、卡兹的组织寿命学说,还是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主要都是从个人成长和激发创造力的角度阐述了人才流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与人才流动的个人动因分析相对,对于人才流动的社会动因分析,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学者刘易斯等人认为人才流动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地区、部门间的收益差异。而国内的一些学者指出,这种流动现象主要是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组织因素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知识流动的角度来看,人才流动其实质是知识流动,知识流动不当,人才流动会转变为人才流失。
随着人才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发展,“跳槽”已不再是讳莫如深的话题,人才流动已被社会、组织和个人所接受。近几年江苏普通高校发展突飞猛进,学校在每年大批引进新人的同时,还有不少老教师退休,师资矛盾突出。此时高校普遍认识到人才流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并尝到了人才流动所带来的甜果,但由于人才流失对组织或个人造成的负面影响,也饱受由它引起的阵痛甚至重创,组织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个人之间的纠纷屡见不鲜,不惜重金互挖人才渐成趋势。近几年,普通高校流出的大都是高端人才,这些人员的流出往往影响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秩序,甚至使一些优势学科遭受毁灭性打击。与此相反,一些不合格的教师往往流不出去,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仅困扰着高校的发展和管理,牵扯了学校大量的精力。
如何使人才流动成为双向并趋于缓和,从而利于自身造血;如何使高端人才留得住并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和智力,从而促进教学和学科建设健康发展呢?
调查数据(采集了1000余名中青年教师的样本)显示:在选择留在原学校工作或“跳槽”的理由时,33%的人关注个人发展,31%的人关注所在学科的发展,28%的人关注学校的声誉和地位,8%的人关注钱;在选择如果“跳槽”希望去何类单位时,75%的人继续选择高校,22%的人选择机关或公司,3%的人选择自主创业;在选择去另一所高校的人中,30%的人关注更高层次的学校,31%的人关注相关学科状况和前途,22%的人关注高校所在地区,15%的人关注金钱待遇,2%的人希望换换环境。
每个人的经历、资历、经济、心理、追求等都不一样,“跳槽”的动机也不尽相同,高工资高福利、更多的培训机会、更高职位、发展空间、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都可成为其“跳槽”的动机。但从以上调查数据看出,大部分中青年教师热爱高校教师岗位,他们关注个人、学科和学校的前途,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事业心,单纯关心待遇的只占少数。
针对人才流动原因多样的分析,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但当前的研究对策都把着眼点放在了防止人才流失上,而非积极的人才流动上。比如有学者提出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和法则,从价值分析出发,探讨人才合理流动的制度措施,这种策略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本质仍是防止单向的人才流失,而非双向甚至多向共赢的人才流动。
如何遵循市场规律和法则,引导规范人才流动行为,研究建立组织与组织间有效的人才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显得十分必要,它对人力资本增值和提高办学效益,并形成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人们常常把人力资本当作是发展的手段,但人恰恰也是发展的目的,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深度融合是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于外部环境的诱惑,高校不可能去改变,唯一能做的,只有着眼于高校内部,从自身找原因,诊断出高端人才“跳槽”的根源,因病施药,建立并强化能让人才忠于组织的手段或机制,从而使个人与学校同步成长和发展。
当前,由于大量的博士生涌入人才市场,所以对于普通高校而言,教师基本队伍的补充源充足。但与重点高校相比,缺学科带头人,缺大“家”,造成了科研团队不强,标志性的成果不多,学科弱,减缓了学校做大做强的步伐;再者,大部分新教师进不了科研团队,相当一段时间研究方向不明,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另外,科研不强自然会影响教学水平。如何克服此“瓶颈”问题呢?重金挖人才,此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收效不显著,且互相“拆台”,还会酿成恶性循环之后果,与人与己都不利。怎么办?靠自己,采取国际招聘的办法,采取柔性引进的办法,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办法等等。
普通高校要做强,必须刻意去打造自己的特色,对于那些可以“立校”的学科,更应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重量级”人物哪儿找,对外对内都很重要。对外就是要到世界范围去找,即所谓的国际招聘,包括海归学者甚至外国学者。团队引进更理想,国内的一些著名企业高薪聘用有世界前50强企业管理背景的外国人当总经理,以在管理上缩小与国际的差距,这个经验值得普通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借鉴。聘用外国著名学者虽然花钱多了,但如果能达到学科做强的目的还是值得的。对内就是要重视对本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校内的培养力量不够,可以通过“访名校拜名师”的办法来解决,即把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送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著名导师那儿去培养,或采取校内外联合培养的方式,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相信他们会成就学校的未来。
关于柔性引进,据对江苏省内数所普通高校的调查,大都局限在聘请一些外校人员来上课,以补充一段时间内教师的不足。也有一些更好的做法,如利用一些境外(国)学者度学术假的时间,邀请他们定期来校工作,除了作学术交流外,还帮助培育一些学科点,同时培养青年教师。这些海外学者往往日久生情,即使回去后还不断联系,继续给予各方面的指导。省内一所普通高校有一个新专业,师资较弱,国内这方面的人才很缺,他们聘请了一名名校退休的著名博导,并帮助配备实验设备和助手,经过几年的努力,不但扶持了一个学科方向,还培育了一个青年学科团队,其学术水平缩短了与名校的差距。
普通高校要强大,人才资源是关键,智力引进很重要,这就需要主动“攀高亲”,进行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人才链网的建设。可以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搭建一些研究平台,吸引一批具有“共同理想的人”来此工作,可以采用合约方式来管理这些人,不为所有,但为所用,促进人才资源共享。
对于解决让不合格的人流出去的问题其实不难,虽然江苏省高校还未实现全面养老保险,但出台的相关政策已经足够,普通高校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时机已经成熟,对新进人员一律进行合约化管理,并较大范围实行聘任制,另一方面对于为学校做出大贡献的老教师给予终身制的殊荣,二者结合,就一定会给学校增添活力。
文献标识码:B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理论、新概念不断涌现。尤其是护理模式转变后,护理人才管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就此笔者从人才管理学角度作一初浅的探讨。
1人才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1.1人才学含义:人才学是研究人才、揭示人才成长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借助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创造学、伦理学、生理学、逻辑学、教育学、行为科学的知识,研究人才发现、培养、发展、使用和管理问题,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交叉的学科。
1.2人才学特点是研究人才的特点、成长和发展规律以及人才管理问题。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和研究目的出发,对人才提出了多种见解,其综合效应、新陈代谢、加速发展是人才运动发展的三个基本规律,从而揭示了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发展形式及运动发展的方向。人才管理方面包括社会的人才结构、人才选择方法与制度、人才使用制度和具体方法、人才考核制度与方法、人才流动制度和人才终生培养开发等方面的内容。
1.3人才的才能结构和体系结构:人才的才能结构包括人才构成因素的分类、人才的结构方式、人才的才能性质以及人才结构因素的内在矛盾运动规律等问题。人才的总体结构可分为宏观人才学和微观人才学,前者研究人才成长的社会因素,后者研究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也有人从理论和应用角度来研究人才学体系结构。
1.4人才环境优化及流动问题:人才环境优化包括人才环境的构成因素、各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它们涉及的人才政策、人才制度等,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中常见的现象,是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发展的需要,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爱才之心,用才之道。
2存在问题
2.1选拔护士长的依据:目前,护士长的选任往往是依据个人的业务能力,而较少考虑其组织管理能力的强弱,以及他在群体中的凝集力和号召力,结果造成整个群体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2.2护士组合的原则:在护理人员的组合上,随意性大。
2.3护士知识水平:护士一般都受过中等以上程度的专业理论水平,但现实情况缺乏动口、动手、动笔能力,许多护士论文写作知识不足,科研能力差,使其这方面工作开展得很不够。
2.4人员调动:对护士的流动、轮换过分强调计划和程序,不能依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及时地进行动态调节。
3对策
3.1对护士长的人选进行全面的考察:护士长的选任不但要考察其思想品德和业务能力,更要考察管理能力和领导工作魄力。业务能力强的人不一定是最理想者人选。选用人才是为了选择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人,是为了办事,只有能将事情办好的人才是最理想的人选。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的选任都应根据这样的原则,选择能使群体效能得到正常发挥和提高的人才。
3.2注意护理人才管理原则:用才之道,因人而宜,量才所用。护理管理者要了解每一位护士,加强与护士的互相沟通,要发现每个护士的不同特点,对他们进行深入全面了解。注意护士在年龄、资历、气质、学习积极性、学历等方面的情况因人而宜,量才所用。
供电企业属于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企业。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供电企业需要引进人才,这就使得供电企业也同时具有了人才密集型的特点,给企业的人事管理、用人制度、人才流动造成很大的隐患。人力资源在现代企业所有资源中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资源。在供电企业长期企业文化的影响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得到完善。但是,随着时展和电力体制的改革,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企业人力资源结构配置不够合理,造成人才潜力不能得到较好发挥,人力资源大量浪费。在供电企业中,如果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不到合理、科学的管理,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等,进而影响供电企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发展,供电企业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进行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合理运用人力资源达到企业战略、战术目标。
一、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结构单一,缺乏经营管理人才
供电企业长期的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特点,使得员工大多数属于理工类、技术类,真正学管理、懂经营的人才缺乏。人才结构较为单一。
2.用人制度不完善
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存在文化程度较高、人力资源丰富的特点,但是其中存在部分员工专业不对口。企业仍然存在因事择人,强调人适应工作。部分岗位设置未能做到人尽其才,按才录用和因事设岗的原则。用人机制和历史遗留的原因,部分供电企业未能完全做到因事设岗。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
供电企业的人才流动和非配激励机制不完善。企业内部或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非常少,人才流动机制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此外,供电企业的绩效考核等实施力度不够,缺乏明显的激励机制,影响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4.缺乏科学的员工开发机制
在供电企业中,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才流失现象存在,企业高端人才缺乏。同时,企业管理型、经营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机制不健全,专业管理人才队伍能力、素质不够。对基层员工的培训和潜力开发不够科学,针对性、实效性较差,未能形成一支扎实的基层技术人才队伍。
对于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这些主要问题,亟需通过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得到解决。合理配置供电企业人力资源,避免人才的浪费,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
二、供电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人力资源配置就是指在具体的组织或企业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而实行的对组织或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供电企业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企业内部为主的原则
供电企业在使用人才时,应首先从本单位人才着手。企业内部要建立起人力资源的开发机制,使用人才的激励机制。这两个机制都很重要,如果只有人才开发机制,而没有激励机制,那么本企业的人才就有可能外流。从内部培养人才,给有能力的人提供机会与挑战,造成紧张与激励气氛,是促成公司发展的动力。但是,这也并非排斥引入必要的外部人才。当确实需要从外部招聘人才时,我们就不能“画地为牢”,死死的扣住企业内部。
2.能级对应原则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的目的应该是使企业整体人力资源功能强化,人与岗位相匹配。对于不同能级水平的岗位,安排具有相应能力的人才,做到能级对应。
3.便于调节的原则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员工的能力在各自的岗位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需要保证随着企业岗位的变化,随时对人员配备进行调节,保证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能级对应。避免一职定终身的现象发生。
4.优势定位原则
供电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员工的优势,安置到最有利于优势发挥的岗位上。同时,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确保能级对应,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供电企业如何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应该根据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进行。
1.供电企业要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让每一名职工凭自己的能力竞争上岗。对上岗员工实行三级动态管理,划分为优秀、合格、临时三种上岗身份,根据每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定期进行考核,给予员工压力和动力。
2.合理调整生产一线,把不适合在生产一线工作的人员调整出来,把身强力壮的人员安排到生产一线,保持队伍的强劲。同时,根据生产需要,对一线员工配置一定的辅助人员,确保各项生产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
3.避免因人设岗的现象,保证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使合适的人才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促进相关岗位的技术进步。
4.供电企业内部各岗位,应保证让每个岗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体能结构合理,符合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形成职工之间的互补效应,确保企业的良性发展,保质保量各项工作的完成。
参考文献:
0、引言
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地区竞争力的中心内容,是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本推动因素。人才是人的能力的总和,包括人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品质、动机以及学习的能力。创新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能力结构和健全的创新人格、能以创新思维打破常规,创造新成果、新技术或新方法,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人才。人才对促进经济发展、资源配置平衡的重要作用已为人力资本理论所证实。在全球化迅猛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已经成为新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化竞争中能否取得并占据主动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人才的规模和水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科技层次与其创新人才队伍状况密切相关,培养与引进创新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人才成为所有国家或地区优先考虑的问题。对于今天的大多数组织来说,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面对一个动态、复杂和充满激烈竞争的环境,获取、开发、使用以及保持一支关键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已经成为每个组织都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而实践中对于人才的管理实践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整体的人才管理战略也没有完全实施。
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决定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将贯穿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漫长过程的始终。由于我国区域差异的巨大性,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人才队伍的评价是制定人才政策的前提与基础,国内大多数省(市)为吸引、激励人才出台了各类政策,但到目前为止,对于人才建设的评价仍没有形成一致性的结论。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考察人才队伍建设状况的指标体系。然而,由于地区的差异性,不同地区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如何客观评价一个地区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状况,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文献聚合方法,利用已经发表的相关文献材料,通过分析文献材料的研究结果,结合相关研究结果并联系研究需要得出可信度较高的结论。文献聚合方法不是简单的记录和统计,是一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尤其在各个文献的说法存在较大疑义时,该方法能够以文献数据为基础,更为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涉及到创新、人才等多个方面,相关研究集中在区域创新能力、城市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等多个方面,建立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评价体系,文献聚合法是一种可以借鉴的研究方法。
1、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内涵
关于人才的界定并没有一致性的看法,最早关于人才的涵义,是麦肯锡咨询公司在1998年以“人才的争夺”为主题展开的,认为“人才是人的多项能力的集合,包括固有才能、技能、知识、经验、智力、判断、态度、品质、动机,以及学习的能力”。如今,正如像人才的内涵一样,高层次创新人才也是一个较为难以界定的概念,可以说,高层次创新人才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
高层次创新人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其影响范围而言,高层次创新人才具有相对性,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均具有相应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对于高层次创新人才也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即使在同一国家、同一时期的不同层次的区域,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识别标准。一般来说,从内涵上讲,高层次创新人才主要是指对经济、科技产生重大影响、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即高层次创新人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并作出特殊社会贡献的特征;从外延上讲,高层次创新人才主要是那些从事知识创新的拔尖人才、从事技术创新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从事知识传播的教育人才和中介服务人才以及从事知识和技术应用型人才。
2、数据来源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对高层次创新人才进行界定,进而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对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评价指标的研究还没有发现,不过与其相近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根据研究主题的不同,主要集中在区域创新能力、城市竞争力、城市人才竞争力等12个方面的评价研究,通过在CNKI数据库中查询并筛选,找到共计40篇文献。
在对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方面,赵希男(2009)等或者从知识流动所涉及的创新内容视角或者从知识管理本身因素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
在对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方面,王桂新(2002)等或是从要素本身以及环境角度或是从投入产出角度对城市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
在企业竞争力评价方面,曹丽娜(2010)等从人才存量素质、人才匹配效能以及人才发展环境3个一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作了评价研究。
在产业竞争力评价方面,李元(2002)等从竞争实力、竞争潜力以及竞争环境3个维度共计23个指标建立了评价指体系。
在地区竞争力评价方面,李宝新(2001)等构建了包含整体实力、经济发展、资源状况以及社会发展4个一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在区域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上面,沈春光(2009)等从人才投入、人才产出以及人才环境建设3个方面,计17个三级指标建立了评价体系。
在人才竞争力评价方面,王顺(2004)等对人才竞争力以及人才环境竞争力作了评价体系研究。
此外,与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状况相关的,学者还对科技人才创新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政策、高校人才竞争力、企业人才竞争力以及城市人才创新力作了评价研究。
纵观以上评价研究发现,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以下就结合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相关的内容,综合上述文献研究结论建立评价体系。
2.2 评价方法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CNKI查找到的文献,共计40篇文献。研究基于以下假设:如果文献中使用某一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则在该指标上得分记为1,否则记为O;当某一指标在多个领域的评价研究中同时出现或出现其相近指标时,该指标得分也记为1,否则记为0。
当研究对象较为相近时,筛选原则是比例性指标优先于数量指标。本文所使用的文献聚合法,即选择已经发表的文献,通过聚类分析找出一致性的意见,作为最终确定指标体系的基础。文献聚类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指标的筛选、合并过程中。文中所合并的指标主要有:
“人才总量、人才数量”统一为“高层次创新人
才总量”;
“人才密度、人才数量”统一为“人才比例”;
“专利申请量、每万人专利授权数、专利授权量占申请比例、研发人员发明专利数、研发人员人均发明专利数”统一为“专利授权数量”;
“科技论文数、研发人员人均科技论文数、万名研发人员科技论文数、每十万人平均发表的国内论文数”统一为“国际国内论文总量”;
“国家认定技术中心数量、普通高等院校数量、国家级重点学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实验室数量”统一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数量”;
“GDP总量、GDP增长率、人均GDP”统一为“人均GDP”;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统一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房价指数、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统一为“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等等。
共筛选、合并组成18条评价指标(见表1)。研究使用SPSS16.0作聚类分析,选择分层聚类。
3、结果与讨论
3.1 二级指标的聚合
通过对文献指标的聚合研究发现,指标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见图1),指标高层次创新人才总量、专家学者人才比例、高层次管理人才比例以及高技能人才比例,同属一类,可命名为对高层次创新人才数量、结构的考察;其余指标又可以分为两类,高层次创新人才国际国内论文数、专利授权量、研发经费投入、人均GDP、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人口城市化水平为一类,可命名为对高层次创新人才效能、人才社会环境的考察;人才流动总量、人均教育科学事业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图书馆藏数目、在校研究生数、科教经费占财政收入比、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机构数量指标是对高层次创新人才流动、人才文化环境以及人才经济环境的考察。以上指标基本上反映了人才队伍的总体情况。
3.2 一级指标的聚合及评价体系的确定
利用上述方法,对评价指标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人才文化环境、人才社会环境与人才经济环境同属一类,人才资源、人才效能同属一类,而人才投入、人才流动同属于一类。结合前面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具体评价指标,可以发现无论是对人才总量的考察还是对人才结构的评价都可以用人才资源概括,对人才投入、人才产出以及人才流动的考察可以用人才效能概括,对人才经济环境、人才社会环境以及人才文化环境的考察可以用人才环境来概括,最终形成一个包含3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创新的过程包含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的内容。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评价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竞争力(competitive,ness),而竞争力的评价很大程度是评价生产力水平(Pmductivily)。生产力水平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效率(Efficiency)意味着如何用最少量的资源投入创造最大的产出。因此,评价对象包含了效率(Efficiency)和效力(Effectiveness)两层含义。
此外,竞争力还必须转化成实际的经济利润,最终显示出国家或地区的竞争效果。因此,评价对象包含了生产力水平、效率和盈利能力三个方面的要素。因此,这里通过生产力水平来衡量投入和产出关系,进而衡量地区的创新人才竞争力水平。
然而,投入因素不仅仅包含人力、资本等直接的因素,还包含了环境等内容。因此,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评价体系应当包含人才本体(人才资源)、人才效能和人才环境三层涵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依据文献聚合方法建立的评价体系基本上是合理的。
此外,科学的评价体系需要指标及其权重两个部分构成,指标体系建立之后,还需要给予分配权,重才能使评价体系最终具备操作性。指标权重的分配一般有主观赋值法和主客观结合法,为了得到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权重分配一般选择主客观结合的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法等从而减少因主观偏见造成的误差。
4、结论
任何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的过程,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更是如此,从指标的选取到权重的分配,再到最后数据的收集、评价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