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卫生教育论文

卫生教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01 10:32:0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卫生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卫生教育论文

篇1

2实施社区健康教育的策略

2、1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协调社区医疗卫生新闻及社会团体的力量共同参与、统筹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以社区医疗部门为主体。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组织形式妇和离退休人员中的积极分子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骨干力量参与人群是进行社区健康教社区干部。家庭主自愿者是社区健康、以点带面不断扩大。

2、2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与支持

不良的行为方式不仅与慢性病有关。也是传染病和伤害的重要危险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据了突出地位世界卫生组织:.:.::年沽计。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死亡可归因于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等十种行为危险因素健康教育干预强调健康。

2、3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由于社区居民来自不同的文化阶层所以社区健康教育应以不同的形式开展如‘专题讲座座谈会面对面宣传健康咨询、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广播、板报等。以上几种社区健康教育形式在实际应用中各有利弊例如。专题讲座相对有组织性。但教育对象比较被动:而面对面宣传比较有针对性。但只适于小规模的健康教育因此。在进行社区健康教育时。必须灵活掌握。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

2、4选择适合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

篇2

对某小学进行分层随机抽取100名小学生,其中三年级学生有34名,四年级学生有35名,五年级学生有31名。男同学有48名,女同学有52名,他们的年龄在8~12之间岁,平均为(10.69±1.25)岁。

1.2调查方法

(1)口腔保健知识、行为的调查:用问卷的形式对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的知识以及行为进行调查,其评估标准是我国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饭前饭后洗手,饭后刷牙,每天刷牙的次数在两次以上,牙刷应该选用小头软毛牙刷,因为这能够有效避免牙龈出血以及龋齿的发生,同时可以减少局部细菌的滋生。(2)口腔检查方法:对全部儿童进行口腔体检,评估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口腔监测标准,监测儿童进食前口腔的牙菌斑指数,然后对所有儿童的评估结果建立档案。

1.3健康教育内容

1.3.1进行健康教育的基础就是宣传口腔的基本知识,主要请专业的口腔医师为儿童进行讲解,其讲解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些基本概念,如儿童乳牙、恒牙的概念,还有牙齿的基本结构,以及牙齿有几种类型,同时介绍不同类型牙齿的功能;除此之外,应该着重向儿童介绍有关牙菌斑和龋齿的知识,明确告诉他们导致龋齿的主要病因就是细菌、口腔内碳水化合物等。

1.3.2其次是指导儿童要养成正确的生活饮食卫生习惯: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饮食习惯,合理饮食,禁止暴饮暴食,禁止食用大量含有糖及淀粉的食用,同时要明确告诉孩儿童口腔卫生疾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邹玲1,赛玉拉2(1.新疆阿拉山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博乐833418;2.新疆博州蒙医院口腔科,新疆博州833400)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应用于儿童口腔保健的作用以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某所小学中的小学生共100名进行研究,然后进行为期一年的口腔卫生疾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并对教育前后儿童对口腔卫生知识、口腔保健行为以及口腔状况的了解进行对比,评估结果。结果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儿童普遍缺乏对口腔的知识,在经过为期一年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之后,儿童对口腔知识有了明显提高,并且其口腔疾病的患病率也显著降低。结论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腔保健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儿童对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同时也能够纠正其错误保健习惯,从而显著提高口腔卫生状况,降低口腔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关键词:儿童;口腔保健;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780.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5.21.180子牙菌斑的主要致病因素就是糖类和淀粉,他们会在结合后产生酸性物质,造成牙釉质的受损,并最终形成龋齿。此外,禁止儿童在睡前吃含糖较高以及淀粉的食物,因为在夜间这些食物残渣会腐蚀牙齿。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控制食物的进食量,饭后坚持刷牙或者漱口,用温开水或者淡盐水漱口,防止糖分以及淀粉积聚在牙齿上。此期儿童可以多食富含高纤维食物,例如瘦肉和水果蔬菜,因为这些食物能够清洁牙齿比如蔬菜以及瘦肉等,因为高纤维的食物可以对牙齿产生摩擦而起到清洁的作用。

1.3.3指导儿童学会使用正确方法刷牙:最先要大力宣传进行刷牙的目的,明确告诉儿童坚持刷牙能够去除牙菌斑,同时也能够保障个人口腔健康。最好使用小头软毛牙刷进行刷牙,因为这不但适合儿童口腔的大小,而且能够充分接触到孩子牙齿的周围,可以彻底对牙周进行清扫。牙膏的选择应该使用含氟牙膏并且定期更换品牌。坚持每天刷牙两次,采用竖刷法。

1.3.4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每隔半年去口腔医院检查一次口腔卫生,做到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卫生习惯,防止疾病的发生。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P<0.05说明存在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对实验中的儿童进行健康教育,然后对比教育前后儿童的口腔卫生知识、口腔保健行为以及口腔状况,结果教育后儿童对于口腔知识的了解,口腔保健行为以及口腔疾病状况均大大优于教育之前(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篇3

2拓宽继续教育知识面,将心理学、医学法学等领域的知识纳入培训计划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在医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也会发生改变。生物医学模式把人看做单纯的生物或是一部机器,只注重人的生物学指标的测量,而忽视患者的心理、行为和社会性,忽视了人的心理功能及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因此不能全面的阐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本质。现实的社会环境下,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公众对诊疗行为的认识和理解也渐由传统的救死扶伤趋向于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交易。医患之间关系或可称之为合同关系。加之医学人文基础薄弱,医患沟通不良,医务人员心理学知识欠缺。这些因素也使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服务工作中,不能够很好的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而致医患之间沟通效率低下;同时,医务人员由于长期的心理压抑,其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医院在政府与市场的夹缝中寻找生存发展空间,定位的模糊造成即要提供优质的卫生服务,又要考虑经营创收的双重压力。媒体对个别操守不良的医务人员的报道,使整个行业形象受到影响,医疗卫生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性质,决定了从事临床工作的高风险性。因此其心理压力低于公众水平。医务人员的这种心理压力长期积蓄势必造成工作精力下降,人际关系不良,甚至引发多种身心疾病。如何解决这些心理健康问题,除了医务人员其自身应掌握一定的自我调节技能,学习必要的沟通技巧等外,通过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理论,通过心理咨询师的经常性的心理疏导是非常必要的。近些年,学会的继续教育部门为解决以上问题,设计和安排了具有一定心理学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专门为医务人员授课,这样既解决了医务人员自身的心理问题,丰富了医务人员的心理理论知识,从而也解决了医患之间在诊疗沟通上涉及的心理问题,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卫生技术人才中,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并受聘于医疗机构三年以上,符合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的要求。都可以进入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我市目前具备此条件的医学专家超过400人。这些专家多是各医疗机构的技术骨干、科室主任,分布于各个卫生专业。因此抓好这一精品团体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显得更加重要。医疗事故鉴定本身要求专家除掌握和运用医学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专家了解和掌握《民法》、《刑法》、《行政诉讼法》、《侵权责任法》以及有关的医学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鉴定专家不仅有医学专家的身份背景,更被赋予了特殊使命——医学法官。鉴定专家从临床医学专家转变为医学法官,需要一个调整和提高的过程,要通过参加培训、座谈、讨论等学习过程来获得正确的认知。同时医学鉴定专家通过角色转变,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了解和把握构成医疗事故的关键节点,医疗环节中那些地方易出现漏洞引发纠纷,怎样运用侵权责任法等相关知识,来履行告知义务,掌握这些知识后,再回馈到临床实践中,指导日常的临床实践和管理工作,对于减少医疗隐患、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更具现实意义。有关鉴定专家培训内容可包括学习已颁布的各种与医学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诊疗规范、常规等,学习医疗事故构成要件,做好典型案例分析等。培训形式采取灵活多样性,讲求实效性。

3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院际之间的学术研讨

充分发挥学会职能,开展学术交流,加强学科之间和横向联系与协作[1],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根据我市卫生人力资源分布现状和院际之间关系的实际情况,即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纵向联系和同一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均不够顺畅,市直医疗机构和企业医疗机构系统之间的学术交流更易形成壁垒。同时三级医疗机构与二级医疗机构在很多专业上差距较大,因此加强上述不同行政管理体系与不同医院等级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协作,是市医学会这一学术团体不可推卸的职责。

4服务农村偏远地区,开展下乡支农、会诊、讲学活动

考虑到偏远地区的医疗条件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实际情况,组织不同科系的专业委员会专家面向基层,送知识下乡,定期定点与基层尤其是两县的医疗机构开展长效的预约会诊、专题研讨、病案讨论等工作制度。提升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水平。

篇4

管理问题是制约CME发展的一大障碍。大多数CHS机构没能根据本社区的现状和人员培训的需求,制定符合CHS发展需要的、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严格付诸实施。对于人员培训,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即使制订了相应的制度也未能严格执行,使培训在某种程度上流于形式,未能真正起到培训的作用。作为全科医师继续教育较好的上海,针对该市卢湾区、静安区、闸北区、虹口区、青浦区、金山区共15所CHS中心的252名全科医师进行调查,发现16.3%的调查对象从未参与CME项目培训,44.4%的人员对现有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持“基本满意”态度,38.1%“不太满意”,13.5%“不满意”[10]。究其原因,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是重要的一方面,因此加强有效的管理,将CME的完成情况与人员职称聘任、人才的优先培养相挂钩,以及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每年上级部门对学分登记进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1.2培训形式及内容仍不满足需求

目前CHS机构主要培训方式有网络培训、进修学习、参加学术讲座、会议等,其中以理论培训为主,技能实践培训为辅,但这样的模式不能满足CHS人员的继续教育需求。目前“你讲我听”为特点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增加知识,但是否能够真正地应用于社区服务人员的临床实践尚待商榷[11]。虽然网络培训省时省力,但普及率低。姚卫光等[12]对广东省CHS人员培训现状调查发现,CHS中心人员培训仍然采用传统的脱产(24.3%)、半脱产集中授课(47.6%)和自学为主(20.4%)的培训模式,课程仍主要为临床诊疗知识,缺乏对健康教育、医患沟通技巧、社区健康管理、心理学、人文医学等方面课程的培训。因此进行继续教育需要CHS人员真正参与进来,调研他们感兴趣的培训内容,征集继续教育选题和形式,积极调动、全体参与对调动CHS人员参加CME的积极性非常重要。

1.3经费投入不足及资源分布不均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CHS服务机构培训经费投入也不尽相同,总体上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于经济差的地区投入较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CHS机构重视程度是影响CME经费投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CME经费的投入不足,CHS机构人员很少能有机会参加针对性培训或参加高水平的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进修培训的医院、高校等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且高级别的培训班也主要在大城市举办。

2对策

2.1加强宣传教育,转变观念

CME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校学习向终身学习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制度,是培养和造就掌握现代医学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关键[13]。因此,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HS管理人员、CHS服务人员应从根本上认识到其重要性,转变“重治病、轻其他”、“医学教育只是复习和补课”等观念,应积极引进高学历人员、改善人员学历结构,同时,加强人才培养、转变观念、加强宣传教育。积极鼓励和支持CHS人员参加CME培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认真完成CME的CHS人员,尤其是仔细完成学习笔记、认真总结经验,并积极与实践相结合的人员,设置专项奖励[14],使CHS人员能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践行终身医学教育的理念,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CME培训,并认真对待,而不能让培训流于形式。

2.2加强机构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CHS机构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管理知识的培训,以提高机构管理水平。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做好学分登记工作,并以此为依据,将机构每年的CME完成情况与政府对机构的投入相挂钩,实行奖惩相结合的机制,对于完成较好的社区增加投入,并给予适当奖励。而且还应将社区CME的完成情况作为CHS机构领导的重要考核指标,与CHS机构领导的待遇相挂钩。同时个人CME完成情况还应与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聘任相挂钩,并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考核重要指标。此外,还需严格培训考核制度,保障CME的培训质量,采用笔试、操作、笔试与操作相结合,写心得体会等方式,促进人员掌握各项培训知识和技能,以达到继续教育培训目标[15]。

2.3加大CME经费投入,合理配置培训资源

CME经费来源单一也是造成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经费的投入是CME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目前社区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费用主要由CHS机构负担,经费有限。因此,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我们还应合理地分配和运用经费,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功效。各社区应针对具体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CHS发展需求的年度培训计划,有目的、分批次、有针对性地选派人员参加各类学习。根据经费的多寡,安排相应形式的培训学习,如进修、网络培训等。

篇5

1.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1.2.1调查问卷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学历、参加工作时间、职称、岗位类别等。(2)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包括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对继续医学教育的态度和满意度、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及参加途径等33个问题。问卷经5位公共卫生管理专家评定CV(I内容效度)为0.90,为了进一步确认调查问卷的信度,对50人进行预调查,确定问卷的Cronbach系数为0.81,说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调查方法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者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员介绍调查目的、意义以及注意事项等,问卷现场发放并收回。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仔细核对,对字迹模糊的要现场核对并更正,对有缺项的可以让研究对象补充,如再次补充和更正的问卷仍然存在上述问题便视为无效问卷。本研究共发放13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2.31%。

1.3统计分析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pidata2.0软件双人双遍录入,统计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统计描述使用(x±s),两两比较使用t检验,多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统计描述使用率,两组或多组比较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本次调查对象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的平均得分为(9.39±1.62)分。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时间、岗位的调查对象得分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民族的调查对象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态度及满意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认为继续医学教育必要/非常必要的共计10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4.17%;政策支持程度调查显示,选择支持/一般的共计9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0.00%;培训效果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效果很好/一般的共计11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2.50%;与工作相关程度调查显示,认为与工作相关/一般的共计10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8.33%。

2.3卫技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84.17%的卫技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晋升职称,有小部分人员为了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能力而参加继续医学教育。

2.4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途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卫技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途径以专题讲座、专题讨论会、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为主,68.33%(82/120)的调查对象希望以后采用网络途径参加继续医学教育。χ2分析结果显示,过往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途径和希望的途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进了继续医学教育概念。此后,国家每年审批多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而且每年数万人参加该教育培训。2002年,我国首次建立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试点,现在该基地的培训方式已推广到全国各地。

3.1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及满意度情况分析本次调查对象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的平均得分为(9.39±1.62)分。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的卫技人员得分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民族的卫技人员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提示,目前乌鲁木齐市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知晓情况仍有提升的空间,且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少数民族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的得分较低(P<0.05),提示我们在乌鲁木齐市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宣传时,应特别重视少数民族卫技人员。本次调查发现,不同工作时间的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过往研究结果不同。笔者认为出现此结果可能与本次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有关,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此次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岗位的卫技人员对于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此结果可能与继续医学教育的长期开展有关。目前,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及管理系统相对完善,调查结果显示,卫技人员认为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程度、相关政策支持程度、培训效果、与工作相关程度均在80%以上。由此可以认为,乌鲁木齐目前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开展得较全面,但仍有部分调查对象认为政策支持较差。自国家大力宣传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和教育厅等机构加大了经济投入,并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

篇6

学位的授予最初形成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学校参照行业协会规定成员的标准,要求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并通过特殊的执业测试后,由基督教教会当局批准毕业并获得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的资质。博罗尼亚大学(BolognaUniversity)正式规定,由基督教当局认可授予的“硕士学位”(masterdegree)作为大学任教的唯一资格,这标志着学位正式成为一种执教资历。德国柏林大学时期,大学被赋予了科学研究的明确使命,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博士学位和学位授予制度。学位制度的内涵开始强调学术性,其内涵也从执教资历逐步扩展到科研资历。187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结合德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位制度的职业资历内涵随着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提出得到了确立。α“二战”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急需大量掌握高层次知识与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的学科领域开始急速增加,并出现大量应用型学科,学位类型开始走向多样化。自此,传统学术型学位占主导地位的学位格局被打破,各国开始日益重视高端应用型职业人才的培养,职业性的高层次学位发展初见端倪。作为一种职业资历的学位类型,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迅速确立起来。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异样性”。所谓“异样性”就是指高等教育应当适应和服务于不同类别的群体,这些群体拥有不同的职业追求,即对不同的人才培养进行不同门类和层次的划分,及时对政府和市场的不同需求做出正确的应对。α这种“异样性”特质对学位制度类型提出多样化要求,即要求学位制度能有效回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学位制度从设立之初就对本科以上层次教育存在绝对的学术和科研导向,评价标准倒向理论性与学术性的测量方面,这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定位产生了影响,导致单一性的学位教育越来越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多样化的趋势。现代职教体系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正是对社会缺乏高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回应,有利于学位体系结构的调整完善以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实践考察

职业在内涵上具备两层含义,即一般职业和专门职业,其中,专门职业较一般职业更强调其作为“有学问的职业”(LearnedProfessions)的内涵,是职业发展的高级层次。要从事这样的高级职业,需要经过专业的高层次教育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历。一般职业要成为专门的专业,就必须在掌握基础操作性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习得知识和掌握技能。在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职业发展与分类丰富发达的国家,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乃至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始终与社会行业需求保持高度的相互依存与促进关系。反观我国,职业教育一直面临高等教育学术性优于职业性的观念困境,即社会中人们单纯以学历作为评价个人能力和择才的标准,导致产生盲目追求高学历的教育价值取向。α职业教育体系中高层次学位的缺失,导致人们对职业教育一直存在误解和歧视,并进一步将教育的职业性与学术性异化为精英教育模式与大众化教育模式的对立。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包含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应包括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两者应合理分工,以实现高等教育职业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通过融合、互认或形成双轨制体系,都能实现职业性与学术性的调和。从当前各国(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实践来看,职教体系建构主要存在四种类型:第一类是普职融合的单轨制教育体系,即在这种体系下通过全纳性的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通。这种类型主要以美国为代表,其职业教育涵盖了中等教育、中等后教育和高等教育几个阶段,其中,四年制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大部分属于应用性教育,可以有效实现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满足不同需求层次受教育者的学历要求。第二类是基于国家统一资格框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如英国和澳大利亚。英国目前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ualificationsandCreditFramework,QCF),来实现普职教育中不同层次教育间的相互等值和融通。第三类是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该体系在中等教育后期开始划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轨并行,其中,职业教育体系自行整体连贯,教育机构从职业学校到技术学院再到科技大学,在学位上包含中等、专科、本科到研究生各个层次。第四类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体系,由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并举开展职业教育。每一种体系虽然形态各异,但都在升学上实现了职业教育从中等教育和专科层次教育向高层级教育的融通。

二、消解职业教育目的的矛盾性

各国的职业教育实践中都表现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前者认为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职业性决定了应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行教育活动;后者则主张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应以个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为本位进行教育活动。以社会本位为出发点的职业教育,主张将个人培养成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在实践中容易步入教育工具主义误区,出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就业本位”等实践问题。

1.职业教育发展的工具主义困境

当前我国普遍将职业教育视为一种传承技能的工具,教育被异化为一种制造工具的过程。工具主义关注社会的系统和结构,强调教育手段和途径的实用性以及实现结果的效益性。当教育演变成纯工具性活动时,教育不仅不会发展人的本质,反而会成为个体内化的约束。具体来说,这种工具化的教育形式仅仅将教育视为一种传承技艺和促进物质文明发展的工具,忽视了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这种强调实用与效率的功利教育思想,使得教育过程变成单纯的劳动力生产过程,使教育创造力失去了生长的土壤。从职业教育历史起源得知,“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原初形态,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通过师傅带徒弟进行学习的方式十分普及,教育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就是通过学习进而成为某个特定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员,满足基本的生计需求,这是职业教育以职业为本位的体现。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方针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在工具主义观念环境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观由“职业本位”逐渐异化为“就业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被解释为“以就业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也逐渐演变为单纯以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为宗旨和出发点,于是在职业教育中出现了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虽然实现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直接对接,但容易走入另一种误区,即对职业与个体的关系进行一对一的严格固定,并用职业需求这一尺度来衡量个体,难以真正体现个体的身心发展诉求。正如新托马斯主义者认为的,当人们的专业能力训练局限在越来越狭小的领域时,他们会逐渐失去对超越自身能力事物的判断力,即失去最基本的人性生活,甚至出现马利坦说的“人类心理渐进的动物化”。

2.学位制度建构的人文学术内涵

学位产生之初是一种教师的任教资格证书,获得学位成为教师资格准入的一种资格证。现代意义上的学位制度是在19世纪初的德国产生的,旨在培养能够从事高深科学研究的高学历科研或教学型人才,学位由此具备了学术性的特质。与精英时期的高等教育理念一致,学位是大学对拥有一定学术成就的学生授予的被官方承认的称号。从学位授予仪式的庄严性可以看出,学位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不仅是一种资格,更是一种学术荣誉和成就的象征。这种学术成就不仅代表学业能力的高低或成果的多寡,还体现了一段系统的专业学习经历和大学人文精神的濡化过程。可以说,学位不仅关注受教育者应对社会需求的水平,也关注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诉求,即在注重个体工具性价值的同时,帮助个体养素质。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各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都涵盖多个层次,如美国的专业研究生教育表现出普职教育融通的一种开放性和全纳性,在应用型人才的多层次培养中充分体现教育职业性、学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观我国现行的学位体系,学术性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与之相对应的职业教育没有相应完善的学位体系支撑,不得不屈从于市场的需求,过多强调教育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当职业本位的教育在实践中成为就业本位时,教育的目标与方法仅仅以社会经济效率与个人职业效率作为考量指标,而对于受教育者的人文生活、精神世界等非职业方面予以忽略。然而,无论是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教育的本质目的都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健全的人格与坚强的意志,以适应社会中各类职业生活,进而协助实现社会的幸福。α因此,健全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不应局限于对普通教育的支持和发展,而应在职业教育体系中获得新的功能扩展和层次提升,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双重向度的价值选择中彰显个体发展的教育多维性和终身性。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合理发展

事物的合理性在于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协调统一。一方面,合目的性应以合规律性为前提,即教育目的的确立与实现都要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条件大体相符,正确反映教育主体的需要,并与教育实践要素保持内在一致性;另一方面,合规律性应以合目的性为指导,即教育主体应在确立与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探讨并遵循规律。现代职教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职业教育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职业教育的发展正是在教育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中面临冲突和选择,在“钟摆”的价值取向中呈现波浪式发展。可以说,现代职教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职业教育从为“职业”准备的社会本位向为“职业生活”准备的个体本位的转向;另一方面则反映了社会发展现状对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人文性走向融合的内在规律性规约。

1.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统一

自教育产生以来,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就成为教育活动实践的根本目的与基本功能,更是教育产生与发展的逻辑起点。两种教育取向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关系,并成为教育波浪式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本位目的论认为,教育的一切发展应以社会为本位,应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来构建各种教育活动;个体本位目的论则认为,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根据个体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进行构建。α无论是以社会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目的,还是以个人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这种单一的教育目的观都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应体现其教育属性,即应以受教育者的利益和发展诉求为主体,并在明确教育属性的前提下突出其职业特性,即应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错位发展。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职业教育走向终身性已成为必然。发展完整的、满足终身学习需求的专业学位制度,能较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统一。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应遵循的职业性原则;另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职业动态性并不意味着没有永恒的教育目的。事实上,任何一种层次的职业教育都应代表人类的彼岸追求、终极关怀,即追求有永恒价值的知识和追求人性的解放。可以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应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终极使命,在相对有限的学习时间内给予学生最有价值的知识。α正如赫钦斯认为的,真正的教育应能够发展人的理性,为人类谋求幸福,不应将服务和改造社会作为根本目的,因为社会改造是教育自身不可推卸的本质功能,是其实施后的必然结果,无须人们刻意追求。可以说,最好的职业教育应是包含了人的理性发展的教育。α因此,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应是在目标上培养出适应和胜任职业生活变化的技能型人才,体现职业教育的现实功用;在内容和方法上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识能力,消除和改变对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不同行业的观念误区,顺应科技水平提升与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的趋势。

篇7

2微课教学的优势

2.1微课教学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成功率

在做一些实验教学,你可以实验原理,实验演示中显示的视频动画的形式,连同解释,使一些问题无法厘清的传统教学已经成为简化,学生容易理解。可以由学生自己和实验操作等关键信息的原则进行控制,如果学生不理解的部分,可反复观看这一部分,教师需要作出必要的解释和指导,减少对演示的复杂性操作时,在实验的成功率通常将改善。

2.2微课教学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主要由微缩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和教学等手段来实验教学,可以使实验具体,生动,动态显示方式,便于学生观察,探究实验产生的直觉,感知和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上。

2.3微课教学有助于反馈实验信息

作为一个完整的实验教学的教堂,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反馈,所以老师在课件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验中,利用微课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实验教学过程。通过成像技术,将展示在大屏幕上的学生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讨论,实验操作的分析是标准化的,实验结果是合理的,这与传统的测试,直观,生动的对比。通过这些互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有效地检测实验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3运用微课教学的注意事项

3.1课件设计突出重难点,切忌繁琐、冗长、过于华丽

传统医药微生物学教学的教师由参考书,口语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手段来解释,这是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利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利用微型教学,解决一些传统教学的问题。利用微课,教师要备课时要注意,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幻灯片,紧扣考试大纲,抓住重点,突出难点。如使用的不同的字体颜色,大小不同的文字,但也乐音斑点,视频等。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容易理解老师的讲解,学生很容易弄清楚的重难点内容,容易掌握。微课的课件设计应清晰,美观,有层次感,短,但并不复杂。没有太多的文字,字体要清晰,厚重,要与背景色对比强烈,以及为避免视觉疲劳要注意色彩搭配协调。你可以使用一些小插曲,但不是太夸张了。总体来讲,涉及微课课件画面,然后选择你要简单,明了,没有过多繁琐的新奇的电影,太华丽,以避免分散学生,学生的注意力,以教学内容的干扰的注意。

3.2微课教学是辅助工具,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微课教学的应用和发展,在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集成,同步输出,同时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带领学生到微观的现实世界,感受真正的实验环境。如果忽略微类是一个辅助工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体这一点上,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部使用CAI播放模式,这将导致在一个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盯着文字,图像屏幕上,听着语音音频,形成了典型的计算机为主导的模式,老师只是计算机操作员,像一个剧场观众的学生,这种机械枯燥的教学,不仅模式降低了学习的学生的利益,也影响智力发育学生。因此,使用微课教学是不是教学的唯一模式,教学方法和微课教学的教学方法仍是传统的组合,以确保教师为主导,而学生主体地位,配套使用微课教学。形成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

篇8

生物化学是一门组合性质的边缘类学科,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运用化学检验和分析的方法解释生物体内部或者外部的一些生理和生化表现,从而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和手段了解致病原因并寻找相关解决方法。因而在中等卫生学校开设这门课程对于从事医疗服务行业的学生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门学科结合了化学、生物理论和实验实践两个方面,提高了卫校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最为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自身分析病因、合理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因此提高生物化学学科的创新性教育水平,转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对于整个中等卫生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2创新教育概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这句话的提出和实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其关键在于如果一个国家特别是这个国家的教育事业的任务只是将公式和定理在每一代学生脑海中简单进行灌输和复述,那么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技术和方法的落后以及进步源泉的枯竭。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2我国目前中等卫生学校化学生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停滞渐进性

目前我国中等卫生学校的生物化学教育出现了萎缩甚至停滞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国家近几年固然加大了职业教育发展力度,但长期忽视职业教育的结果尚未得以真正改善,学校相关设备设施落后;另一方面是按所谓“实用型”教育模式,学校大幅削减基础学科课时,有的专业甚至不开课,目前只有检验、药剂等专业还保留有生化课程;还有就是国内的卫生学校之间缺乏相关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议,从而使得各个学校的生物化学教育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的发展状态,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得这种落后的状态日益加重。

2.2缺乏实践

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得学习者快速稳固掌握一门服务于社会的技能,从而能够在从业过程中不断锻炼和发展,以达到实现自我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目标。从教育的本质上来看,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两者的目的都是要求和希望学习者能够首先掌握自己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并且通过日后的实践和锻炼最终创造价值。但是在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中,实践和理论教学的脱钩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基础学科,理论多,实践少,缺少实践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

2.3教育考核的机械性

应试教育的影响不仅波及高等教育,而且正在影响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符合社会职业需要的合格从业者,而并非是像高等教育那样是培养具有研发能力和科研能力的研究人员,从而在中等卫生学校教育中应采用偏向于实践的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解决实际中问题的能力而非单纯考核学生对于生物化学知识的背诵和理解能力,彻底摒弃传统教育影响下的机械性的考核方式。

2.4学生基础知识普遍低下

任何学科的创新不仅要求人们要有新思路和新想法,同时也要求受教育者对于本学科的基础知识有着扎实的基础。但是在目前我国的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校即使加大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最终也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以这也是学校应该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实践课程的必要所在。

3生物化学创新教育在中等卫生学校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3.1有利于学科教育自身的发展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结合性边缘类学科,其自身就有发展的局限性。首先是因为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较为短暂,技术和理论的成熟度不够,在两个学科的结合点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融合问题。其次是因为国家在中等卫生学校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本投入不足,从而使得生物化学的创新型教育发展存在客观方面的限制因素。因此在中等卫生学校开展生物化学创新教育,加大政府和教育部门对于这门学科和该行业的重视程度,对于中等卫生学校教育的持续发展,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2有利于学校综合学科的联动发展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中等卫生学校的核心基础理论课程,在现实中应用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首先是因为在护理学和病理学中,应用生物化学的分析方法将有助于医疗服务人员从微观的分子原子结构方面了解疾病背后的本质原因。其次这门学科也是连接诊断与救治两个环节的关键性纽带,传统中医中的望闻问切方法固然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却更能从致病机理和病理学角度分析、判断病发原因、病征指标与发展的趋势。此外,多学科融合是现代技术发展的必然,各个学科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因此拓宽中等卫生学校中的生物化学创新教育思路将有利于整个学科教育体系的改善和发展。

3.3有利于我国卫生职业教育与世界接轨

创新与实践的教育模式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非常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技能的培训。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经济时代,学生更应该具备自我提高和自我学习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同时也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本前提和要素,从而我国卫生职业教育要想充分利用国际化平台来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就应该首先适应教育创新的这种国际大环境,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中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以江苏省南京市卫生学校、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为例,当地政府在支持对外交流的基础之上,给予该校一定的财政支持,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个区域的办学理念有了较大的提高。

3.4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共同发展

目前创新教育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创新教育更倾向于以研讨会和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交流和互动,这种交流方式首先需要学生在课堂外做足准备,获取相关的知识储备,才能够在活动中形成自己对于问题的见解和想法,在无形中会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此外,这种教育模式的转型改变了以往老师单一通道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和老师能够进行双向互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总之这是一种双向的教学方式改进,将大大有利于职业教育的繁荣和就业水平的提高。

3.5适合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发展,促进教育行业

美国教育界有一句名言,那就是:“孩子就像一颗颗种子,是大树就让他成为国家的栋梁,是小草就让他装点绿色的大地”这句话充分反映了美国教育的创新性和自由性。尤其是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这种思想的主导作用,在生物化学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创新性地提出建立每个学生的发展意愿档案,使得在教育过程中贴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意愿进行生化教学的课程教授。

4中等卫生学校生物化学创新教育的改革思路

4.1学生转变态度、教师增强自身素质

中等卫生学校的生物化学创新教育首先要求受教育者转变以往的被动学习的状态,通过合理增加实验课时,尽可能引导学生从实践经验中获得对于知识的新感悟和新体会,对一些生化过程的机理通过多媒体或者动画直观演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要点。此外作为教育者的教师队伍,应不断提高自身对于生物化学学科的补充学习和不断学习,因为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更需要老师对于知识的灵活掌握和整个框架的了然于心,所以创新教育的发展思路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个方面。

4.2加强学校生化学科的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的经济发展要依靠财政部门的投资和公共物品的投入,此外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也是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样的,在教育领域要想实现中等卫生学校生物化学创新教育的转型问题,就得不断提高学校内部生化实验室和配套设备的更新和建设,不仅要在理论创新方面与国际接轨,实验器材、试验的方法都要尽可能向国际先进方法靠拢。及时更新引进先进的生物化学配套设施,这是因为这门课程仅仅只有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先进理论要结合配套的设施才能够完整地发挥其创新的作用。

4.3定期举行各区域交流项目

创新不仅是对于原有知识的提高和改善,其前提条件是能够了解到最有效率的信息和专家的想法。所以我国不同区域的中等专科卫生学校可以在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派遣学校老师和学生到医疗卫生较为发达的城市中的卫生专科学校进行交流和学生之间的联合培养项目,使得较为发达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在不同地域之间流动,最终实现区域间创新教育的联动发展。

篇9

我们过去对于校园中德育活动范畴的认识常常陷入一种误区,以为它仅指那些课堂教学以外的专门组织的有很强政治性的活动,比如升国旗、听报告、学雷锋做好事等等。这些确实是必要的德育活动,但如果仅限于此,那我们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德育活动的最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学校中师生最基本的交往活动就是课堂教学,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如果德育活动不和学生的主要实践活——课堂学习相结合,就难以实实在在地按教育者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恐怕也是我们过去德育活动缺乏实效性的症结之一。

一、教学活动就是德育活动

1.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功能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和交往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首先,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是最严密的、目的性计划性最强的交往。课堂教学是神圣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它是一个整体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其次,它所使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这使得教学本身充满了教育性,真正领会并贯彻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同时,通过教学过程的严格训练,培养学生刻苦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学科知识的规律性、严谨性,学习的氛围,都是隐性的教育因素。尤其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育者——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他的言谈、举止、穿戴、情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2.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教学活动包含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内容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将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完成认识性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与“听众”。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它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有着巨大潜力的人的存在。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课堂教学目的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我们应该提出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整的人的教育,把学生看作是活动的主体,调动其积极性及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能力等等。这一切虽不是一节课上能够完成的,但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每节课来实现,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才能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二、课堂教学应定位在育人高度

1.从育人高度看课堂教学的德育过程

如果我们能把课堂教学活动定位在育人的高度,真正把它看作是德育过程,我们就会自觉地将学生看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一个人只有作为主体,独立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意识和活动,才可能是有个性的人。弘扬人的主体性,就是要发扬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创造性。文同志在《素质教育与人的发展》一文中谈道:“促进人作为人而不是作为工具的发展,促进受教育者独立人格意识与生存能力的逐步形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要求。无论是‘建设者’还是‘接班人’,他们首先都是人,不是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被动的任由教师去捏塑的泥巴。只有抓住学习者作为人的全面主动发展,才算是抓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按既定目标去培养人,那就要求教育者要设法激活学生的内部动机,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不足而自觉地去求足。教育人的艺术就是使教育者的意图由受教育者自己提出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受教育者自我教育。

2.站在育人高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篇10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只强调统一目标,统一内容,统一标准,很少考虑学生的体育需要。这种施加影响、改造受教育者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单一主体观的影响过程,这种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往往只注重教师主体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个问题成了严重阻碍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绊脚石。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主体观,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1、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1)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缺乏。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都比较注重自己的主体作用,对怎样控制课堂、把握教学及怎样讲课都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在教师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背后,却是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主体思维活动。

(2)学生主体之间交往缺乏。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课堂上的交往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全班学生的交流,而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就严重缺乏,由于学生主体性得不到重视,使本来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启迪、探索乐趣的课堂变得严肃和沉闷,压抑了学生活泼的个性和求知的渴望,使他们觉得体育课枯燥、呆板。

(3)良好的课堂气氛缺乏。教师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总以一副高高在上、令学生敬畏三分的面容出现在学生面前,不能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践

1、教师转变角色,提高主体学习效能。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学生把体育课看作是自己的健身娱乐课堂,树立学生学好体育的信心。做到:(1)备课时心中有学生;(2)在课堂上眼中有学生。要会创设情景使学生感到积极参与的价值。同时,让学生分享教学的决策权;让学生参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2、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其乐融融;对学习是否积极;学习信心是否增强等。实践告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来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发展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2)充分发扬教学民主;(3)教师要善于调控学生情绪,并能用自己的积极情绪感染学生。(4)要创设条件和契机让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决策。

3、“让学生扮演主角”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学习活动形成有机联系,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自主性。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甚至还会悟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这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内化,并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三、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主体性教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绝不能贬低和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其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教育所施加因素的影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所掌握的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教法手段、运动经验、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理解和掌握,都要优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持和主导作用。体育教学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探究式。

四、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学生在体能、技能、爱好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后天的学习上,而且与先天的因素有关。如:一个学生无需付出多大努力100m跑成绩可达14秒,另一个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也只能跑出16秒的成绩。这就是客观差异,这种差异往往是后天难以弥补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用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对待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对所有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就会造成有些学生获益;另一些学生则可能遭受挫折或失败。要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就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把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看作是一种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力求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和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和活动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要给学生创造自由展示的课堂时空

创造性来自个人智慧和潜能的自由发挥,因此,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给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地,不能总用硬性的教学安排把学生捆绑住,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个人兴趣,要留时间让学生干一点自己喜欢干的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反之,过分强调有序、强调精细安排,就会僵化、会顾此失彼,无法面对千变万化的学生,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3、要重视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多年来我们体育教师在教法上还是沿用前苏联的三段教学法。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主要是从技术学习的角度把教学设计成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模式。教学的落脚点是知识,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操作上采取由浅入深,从分解到完整的循序渐进方式。这种课堂结构的弊端是重教学内容轻教学对象,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的过程轻学的过程,显然,学生主体地位难以实现。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重视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教师从关注教材、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体育课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舞台。

参考文献:

篇11

(二)教师与学生是大学文化的保护者教师与大学生在大学物质文化、大学精神及行为文化起着保护作用。在对大学物质文化保护方面,大学教师与大学生是大学生活主体,对大学文化建设缺陷认识深刻,提出物质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处更新大学文化建设,同时教师与学生是大学物质文化中硬件设施的使用者,同时就是此种物质的保护人。在大学行为文化的保护上,教师与大学生维护着教风、校风,学习生活教育秩序,同时将大学内部文化履行到日常的行为中,并对大学范围内管理起着监督作用。

二、以教师与学生为主体,探索大学文化建设

(一)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大学行为文化发展行为文化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以动态形式显示大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外显内隐于教育科研、教育组织管理、课内外大学文化活动和后勤服务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时,直接促成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形成,在科研活动中折射出的创新,严谨求真的科学进取精神,锻炼塑造着大学生思维方式、情感精神、创造潜力[2]。因此师生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大学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建设。要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加强师生交流,可通过多样的师生娱乐性节目,注重传统节目诸如迎新晚会、毕业晚会的组织,让教师与学生多一些互动,严谨规范的大学组织管理,良好的后勤服务,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大学行为文化提升。可通过建立通讯补助、年终补贴等相应激励措施来鼓励教师投身于大学生社团建设及文化娱乐活动中,给予对大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教师奖励,以此增进师生关系和谐,最终提升大学行为文化。

(二)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大学文化建设我国台湾社会学家杨国枢曾提出“,大学教育必须同时达到五大类目标:培养大学生对自己内在身心特质的了解;培养大学生求取新知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大学生适应个人生活所需要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培养大学生理解与关怀全世界、全人类所需要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教育能力是大学应当不断提高的永恒社会责任,文化育人大学教育的本质,大学的教育力最重要来源于大学积淀和创造的深厚文化和以学生群体为主进行的教育活动。要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在教育学生上,要树立培养德识兼备的人文理念和关注全球的人生目标,通过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深刻认识个人思想与潜能、人生目标与方向,将服务社会和关心全人类的意识深入到他们行动中。面对多变与复杂的社会环境,高等教育要以更开放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积极改革,敢于打破知识间的界限,更加注重大学生通识教育与基本能力训练,使其获得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