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32: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药临床药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以2013年全国中药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为研究对象,共80篇。
1.2研究方法
从论文类型、研究内容、作者地区分布等方面对80篇会议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论文类型分布情况
本次会议80篇论文中,理论探讨性论文占43.75%,调查分析性论文占22.50%,其余为综述和实验性论文,未有应用中药临床药学干预疾病治疗的个案报道。可见,全国中药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以理论探讨性论文为主,中药临床药学应用在中医临床的具体实践性论文较少,这与中药临床药学目前在全国医疗机构开展情况基本一致。
2.2论文研究内容分布情况
80篇会议论文中研究内容除中药临床药学浅论最多外,还有中药用药分析、中药不良反应、中药药动学、中药煎药及临方炮制、中药说明书及包装、中药处方点评、中药药源性疾病、中药循证药学等,研究内容较广泛,涉及研究领域也较多。但是,涉及中药药动学、中药处方点评、中药药源性疾病、中药循证药学的论文较少,且多以理论探讨性和综述性论文为主,缺少开展上述具体研究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总结性论文。通过统计还发现,在中药用药咨询、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药生物利用度监测等方面未有相关论文。
2.3论文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80篇论文的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较广,但投稿数量最多的为会议主办地广东(31.25%),其次为天津(18.75%)、北京(16.25%)、河南(10.00%)、江苏(8.75%),其余11个省市只有1~2篇,投稿数量均很少,另外还有海南、广西、云南、贵州、江西、山西、辽宁、福建、浙江、、宁夏等10多个省市未有论文。
3讨论
3.1建立完整的科学的中药临床药学学科体系,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由理论研究向具体实践转变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逐步开展起来,临床药学工作也成为医疗机构药学服务的核心内容。但是,目前的临床药学工作多以化学药临床药学为主,中药临床药学开展较少,多数中药临床药学研究仅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本次会议80篇论文中,理论探讨性论文较多,而实践性论文较少。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其一,目前还未建立有一套完整、科学的中药临床药学学科体系,也未有一套规范的、行之有效的中药临床药学开展模式,使中药临床药学人员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其二,中药临床药学人才的缺乏限制了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目前在我国尚无一名正式的中药临床药师,也没有中医药高等院校设置过中药临床药学专业或开设中药临床药学课程。现在从事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人员多为受传统中药学教育的中药师经简单的临床药学知识培训而来。传统中药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中药饮片鉴定,中药制剂生产及质量控制各个环节的药学人才[2],他们往往缺乏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药理等知识,导致难以胜任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此外,还存在医疗机构主管部门及医疗机构本身对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视不够等因素。鉴于上述原因,大多数中药临床药学理论研究成果均未能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应用,阻碍了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及水平的提高。随着中药临床药学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高水平的中药临床药学理论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本次会议论文中也有不少,如有2篇论文对中药临床药学概念、主要任务和最新研究进展作了详细论述;有的论文从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实践出发,从思想认识、机构建立、编写资料、信息服务、中药调研和处方分析与点评等方面探讨了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方法;有的论文就中药临床药师的定位、工作内容等作了深入探讨;有的论文探讨了医院中药房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模式;有的论文还深入探讨了中药临床药学研究内容中的中药处方点评的科学化、系统化实施要点。此外,有的论文还从中医药院校的课程设置、实习安排及医疗机构的培养安排方面,对临床中药师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探讨及完善具有中医药特点的临床中药师培养模式。上述会议论文中一些有关中药临床药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本次会议首发的《中药临床药学》专著,对指导建立一套中药临床药学开展模式甚至建立中药临床药学学科体系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因此,本次会议论文中占多数的理论性文章为中药临床药学学科理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使人们对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内容、方法等有初步了解,为中药临床药学工作者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助于中药临床药学由理论研究向具体实践转变,推动中药临床药学发展。
3.2拓宽中药临床药学研究范围,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有利于完善中药临床药学研究中药临床药学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患者为对象,研究中药及其制剂与人体相互作用和合理、有效、安全用药及应用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3]。狭义来讲,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中药治疗疾病。从广义上说,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除上述狭义研究内容外还包括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与上报、中药药动学研究与生物利用度监测、中药药性理论、中药之间及中药+化学药之间的配伍、中药处方点评、中药用药咨询、中药药源性疾病防治、中药药物经济学、中药循证药学、中药调剂与煎服、中药临方炮制、中药临床试验与评价等多方面研究内容[4]。从中药临床药学本身定义及其内涵外延的需要,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中药临床药学研究领域绝不能局限于狭义的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中药治疗疾病,必然会是多元化的研究领域。从本次会议论文的内容分布情况看,虽然中药临床药学研究内容在多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力度、深度仍然不够,且有些领域未有相关研究报道。因此,应积极拓宽中药临床药学研究范围,进一步细化、深化研究内容,丰富完善中药临床药学的内容。
3.3调动医院药学人员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地区间合作与交流,促进中药临床药学水平的提高中药临床药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现正处在一个研究探索阶段,开展过程中肯定也会碰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为了使中药临床药学更好的发展,需要组织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对其存在或碰到的个性与共性问题进行研讨及学术交流,本次学术研讨会正是以此为目的而召开的。本次研讨会共有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参加,有16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向大会提交了论文,论文作者单位所在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天津、北京3个省市。虽然本次会议论文投稿数量较多,但仅分布在16个省市。由此可知,各地区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地区对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意识薄弱,缺乏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积极性。因此,要加强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必要性、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中药临床药学的认知度,强化医务人员的中药临床药学意识,调动医院药学人员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加强地区间合作与交流,邀请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水平较低或未有开展相关工作的地区医院代表参加有关中药临床药学的学术活动,促进上述地区与较发达地区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以带动该地区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促进各地区中药临床药学水平的协调发展,最终促进全国中药临床药学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1.2临床中药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医院开展临床中药学对于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与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主要毒副反应、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减少药品资源浪费,以及服务临床与科研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医院临床中药学的发展相对缓慢。在具体医疗实践中,医师对患者的诊疗往往建立在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上,不注重现代临床研究方法的应用,因此获得的临床研究试验数据较少。二是在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多以个人临床经验总结、临床描述性研究等较低质量的研究报告为依据,难以获得真实、准确的疗效评价标准,从而影响研究结论的推广应用。三是中药及其制剂缺乏科学、系统的质量标准和不良反应评价体系,给临床药物的遴选、应用和进一步研发带来困难。为此笔者设想,医院临床中药学的发展是否可以应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为临床中药学实践提供符合自身规律的临床试验方法,建立中药及其制剂科学可行的质量标准和不良反应评价体系,以实现临床用药有据可依,医师用药合理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医院诊疗水平和服务患者的能力。
2运用循证医学的可行性
2.1循证医学理论有利于指导临床医师用药合理、规范合理、科学地运用中医药是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共同愿望。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支持,中药大多只能起辅助治疗作用。中医药的临床使用主要凭经验和主观感觉,客观、全面的依据相对缺乏。在传统的医学模式下,临床诊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师个人的经验。而在现代的循证医学下,临床医师的工作将有质的改变,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临床医师从系统、可靠、无偏的研究中获取信息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二是正确评价和利用临床实践提供的证据是指导临床工作的重要基础。然而,开展循证医学,依靠最新证据进行临床决策,在不完全依赖经验的同时,并不排除利用经验。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制定任何临床医疗决策,都需要基于科学研究的依据”,同时,循证医学也是一门临床实践的方法学。EBM是近年来临床医学界倡导的医学发展方向,它倡导改变传统的经验医学行为模式,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以依据为基础的医疗行为。循证医学对医师的诊疗技术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医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和精湛的临床技能,而且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了解医学科学进展,及时获取最佳研究成果,提高临床诊治技能,所以高素质的医生既是证据的使用者,又是证据的提供者。利用EBM建立科学、规范、可行性强的中药疗效评价体系,对中药临床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科学性和适用性进行评价,使医疗决策建立在现有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上,这些有助于临床医师实施正确的医疗决策,对临床医师诊疗水平的提高和合理、规范使用中药都将有积极推动作用。
2中西医治疗药物的差异
西药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纯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霉素等。其化学成分单一,结构清楚,作用靶点明确。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相对于西药而言,中药属于由食物衍化而来的自然药物,药物成分十分复杂,多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等,药食相兼,注重君臣佐使配伍使用,起到增强、协同、减毒等作用。鉴于中药的特点,中药临床药学也具有一些自身的内容与特点。
(1)中药的质量。与化学药物不同,中药的质量受基源、产地、炮制等方面的影响较大,在目前中药质控模式及相关的监管机制尚不十分完善的背景下,中药师还应肩负起严格规范生产、提高药品质量的责任。
(2)中药成分的复杂性。与化学药物不同,中药成分复杂,在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药代动力学研究、治疗药物监测等方面往往更为复杂,应探索建立与中药特点相适应的临床药学方法、模式和体系。
(3)中药的煎药方法。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武器之一,它具有可随证加减药物的优势,体现了中医辨证用药的精髓。与化学药物或中成药不同,汤剂往往需要临服用前再进行科学规范的制备。除了部分患者接受医院或社会药店的代煎药的技术服务以外,较多的患者选择自制。由于中药饮片种类繁多,煎煮时对加水量、火候、时间、煎煮程序、特殊煎法、等要求较多,这就需要药师耐心的进行煎药技术指导,防止因制药过程不规范而影响药物治疗效果或产生用药安全问题。另外,中药注射剂也是一类特殊的中药剂型,由于其具有疗效发挥迅速、成分复杂、用药安全问题突出等特点,也应受到更多关注。
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56例AOPP患者,其中25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年龄11~76岁,平均年龄为28岁。该该组病例中,均与AOPP诊断标准相符合,根据临床表现及CHE的高低将该56例患者分为16例轻度患者,14例中度患者,26例重度患者。重度类型:33例患者由于敌敌畏,7例患者由于氧化乐果,9例由于乐果,3例由于“1605”,3例由于“3911”,1例由于其他。中毒方式:有53例是口服中毒,3例是皮肤中毒。从服毒后的15s~12h是开始救治的时间,患者服毒量在10ml~500ml。
1.2治疗方法
患者进入急诊室后立即给予清水洗胃,若患者皮肤和头发有污染,则需要同时清洗。皮肤中毒的患者除了使用清水对头发皮肤进行清洗外,给予吸氧、吸痰、保留导尿、开放静脉、常规使用2~6mg的长托宁、5~300mg的阿托品、1~2g的氯解磷定等。若患者出现呼吸不平稳,则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气管插管或呼吸抑制剂。将患者转入ICU主要治疗:
①抑制毒物吸收(将头发、皮肤进行再次清洗,胃冲洗、导泻);
②促进毒物排泄(对患者胃肠减压、利尿);
③根据患者情况合理的给予其氯解磷定、长托宁,并对阿托品的用法和用量进行随时的调节。在患者住院的头3d,常规给予患者20mg~50mg的地塞米松,并给予稳定机体内环境、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预防感染、抗酸保护胃粘膜等治疗。若患者出现不能自主呼吸或呼吸不平稳则需要对其及时的应用呼吸兴奋剂辅助呼吸。若患者出现心跳停止需要对其进行心肺复苏。若患者出现“反跳”则需要先将原因查明后再给予其治疗。若出现循环衰竭则需要给予抗休克处理。
2结果
在本组资料中治愈的患者有55例,治愈率为98.2%。仅有1例患者因自动出院而很快发生死亡。
3讨论
1.1同质性较差是中医循证评价的核心问题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关键在于临床试验的同质性。中医药临床试验的同质性较差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阶段的循证系统评价中,一类组方相似的中药复方常常被认为相似的干预措施。严格意义上来说,中药复方可随证加减,即使方名是同一个,但某一味药不同便不是同一个方子,按循证医学的理念不能进行严格的系统评价。事实上,不同中药复方的疗效差异可能很大,即使药物组成一样的方剂,如果剂量有差异,疗效亦不尽相同。如何在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中体现中药复方组方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中医药临床试验中的辨证分型异质性问题更为普遍。如纳入标准同为气虚血瘀证,不同的研究者对症状、舌、脉等中医辨证要素的选择有所差异,甚至差异很大,将这些研究纳入系统评价而得出结论的普适性有待商榷,这也是定量的系统评价在中医研究中争论不休的原因之一。此外,中药的疗效受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如中药产地、种植方式、提取工艺、炮制方法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循证医学的系统分析之前,纳入临床试验中这些因素的一致性至关重要。故临床试验顶层设计方案应对有关中药产地、种植方式、提取工艺、炮制方法等方面作出规范,使得临床疗效的评价以及系统评价的结论具有更好的可信度。
1.2从经方入手进行中医临床试验现阶段中医临床试验中所选用的绝大部分为辨证论治的时方,对时方的系统评价势必存在异质性大的问题。经方在中医临床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在继承古代医家医籍精华的前提下,经过其本人大量临证实践,将辨证论治与方证理论融为一体,完成当时中医临床最佳证据的生成、实践与评价,可以说《伤寒杂病论》成书过程具有循证理念,是古代循证研究的真实案例。为提高中医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科学性与可信性,最大程度减少同一系统评价临床试验间的异质性,中医临床试验的选方用药,可否从药味较少的“经方”入手,对一组“症候群”进行循证研究?比如《伤寒杂病论》中关于胸痹心痛的经典方瓜蒌薤白白酒汤主“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中医临床试验是否可以从这个“症候群”入手进行患者的纳入和干预研究,将瓜蒌薤白白酒汤作为改善症候群的基本方药,多个高度相似的临床试验在同一个系统评价中有着良好的同质性,则结论的证据级别必然有所提高。
2中医药临床试验的方法学问题
随机对照试验越来越被流行病学家和统计学家所认可,被学术界广泛接受,其设计本身的特点决定其有很多优势:内在真实性较高、能够证明因果关系以及提供未来研究方向。随机临床试验特别是双盲、安慰剂对照,是评价临床疗效的“金标准”,是中医药被全球广泛接受的重要方法学之一。
2.1随机方法以及方案隐藏国内大部分中医药临床试验未对随机序列的产生、分配方案的隐藏进行描述,如只有“采用随机分组”字样,随机方法不明确,大有“随波逐流”之嫌,一些随机方式可能为“随意”分组。或者随机分配方案没有隐藏或隐藏不完善,使得研究人员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破坏随机性,导致夸大治疗效果,从而导致在循证随机风险评价时多数研究所存在的风险是不确定的,增加了结果偏倚风险。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需要全程控制偏倚,随机化是重要控制措施。简单随机或区组随机等随机方式应该十分具体,以便衡量临床疗效的可靠性;随机方案的隐藏措施应该具体明确;设立随机方案的专属信封,随机系统单独管理并设立权限等。运用这些综合措施最大程度避免偏倚,以期得到最接近真实的结论。
2.2盲法盲法是体现RCT临床试验科学性的又一有力依据,也是循证医学的有力支撑。盲法要求申办方、临床监查员、医生和患者以及数据统计人员等临床试验的各方面人员对临床试验随机分组方案均不知晓。当前临床试验多以临床医生为研究主体,这些医生绝大多数工作在临床一线。繁重的医疗工作以外又从事临床试验研究,很容易造成一名临床试验研究者身兼数职,如既是方案设计者、主要研究者,又担当数据统计人员等。这种做法势必会造成盲法难以实施,造成研究者有意无意地选择性偏倚,如将病情较轻的病人纳入试验组,造成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的夸大效应。另外,中医的很多干预措施很难做到盲法对照,比如一些关于针灸的临床试验的假针灸组较为牵强。盲法的质量控制对于临床试验的质量至关重要,盲法的低使用率,必然导致选择性偏倚乃至安慰剂效应的产生。
2.3对照循证医学的另外一个核心理念是对照。中药临床试验和西药中的化学药物临床试验相比有其特殊性,即大多数的研究者或申办方力求得到中药的非劣效性或与阳性药物的等效性的结论。对照试验如果在非劣效性或等效性试验中采用随机且盲法的阳性对照药物,研究者可能将疗效处于临界状态的特殊病例归于有效病例,造成结果偏倚,使得非劣效性或等效的可能性大大增大。安慰剂是临床试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9]。临床试验的安慰剂对照具有良好的说服力,然而设立安慰剂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局限性主要在于伦理学方面:一些疾病具有临床有效药物治疗,安慰剂对照有可能导致疾病难以治疗或危及生命,选用安慰剂对照显然存在伦理问题。另外,安慰剂的制作工艺有待提高,许多患者得知有可能服用安慰剂后,采用“望、闻、嚼”等手段,试图分清阳性药物和安慰剂。患者考虑到安慰剂可能使病情恶化而中途退出临床试验,导致依从性较差,这对安慰剂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些双盲试验应使试验药物及对照药在剂型、外观以及色、香、味等感官指标方面尽量一致。
2.4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其他问题由于中医药自身特点,中医药研究中有很多非随机对照试验以及临床个案。循证医学中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已经比较成熟,然而,循证的临床试验证据并不只有RCT。国内中医药临床试验存在一些低质量随机对照研究,甚至假RCT,这些临床试验可信度低,论证强度弱,此时交叉试验设计、Nof1(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等临床试验方案是一个替代选择,是实力较弱和资金较少的单位节约样本和资金可以考虑的一些设计方法。逐步探索和挖掘对非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将为中医药的循证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3中医药临床试验的统计学问题
3.1样本量问题中医药临床试验的样本数大部分在100例患者以下,这与国际多中心合作的临床试验的样本数有较大差距。循证医学尤其是系统评价的意义在于合并样本量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循证评价结论基于大样本人群的研究更有说服力,而目前中医药研究除了国家科研经费所支持的重点和重大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行业专项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其他科学研究的样本含量均偏少或过少。
3.2结论统计分析纵向数据模型、Cox比例风险模型以及Logistic模型、多层线性模型都是可以用于临床疗效评价的统计方法。而统计学分析的基础---数据集合往往是结论科学与否的关键因素。严格意义上RCT试验有全数据(FAS数据)、意向性治疗数据(ITT分析数据)和“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简称PP)数据集合。为了提高临床试验结论的可靠性,应充分利用临床试验的所有数据信息,许多国内外学者主张在所有临床试验在统计分析时应采用ITT意向性分析和PP分析两种方法,最大程度避免偏倚。许多中医药临床试验未介绍样本失访或干扰以及退出病例,仅仅将“有效病例”或“可评价病例”纳入统计结果,几乎均未提及全数据集。虽然有效病例的受试者对方案更有依从性,但是脱落或失访的受试对象往往可能是试验效果不理想或存在不良事件的证据之一。忽略了脱落或失访病例的信息,不进行ITT分析会导致偏倚甚至严重偏倚,破坏原始随机性以及由随机分配而形成的基线一致性,甚至可能高估试验效应,低估不良事件,从而影响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对临床试验的目标变量进行统计分析时,统计者应同时对ITT数据和PP数据进行分析。当ITT和PP数据两种分析结论高度一致时,该临床试验受失访、退出影响的偏倚较小,其结论较为可靠;当ITT和PP两种集合结论不相符时,可认为该临床试验可能存在偏倚。
4临床试验的其他问题
现阶段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均局限于短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鲜有疗效的长期评价,这是因为循证系统评价的基础---中医药临床试验忽略了长期疗效的顶层设计,同时安全性评价也成为中医药临床试验的短板。
4.1临床试验的周期和长期随访中医药在慢性病的干预治疗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大部分临床试验的观察时间较短,远期疗效不得而知。长期随访在中医药临床试验中鲜有设计,患者的长期预后结论值得商榷,这也是对中医临床疗效的质疑原因之一。
4.2安全性评价自古以来,中医药以动植物等天然药物为主,疗效肯定且副作用较小。随着医学研究水平的发展,近些年中药的毒副作用引起医药学家的广泛重视。中医内治法或外治法并非无不良反应,相反有些中药的肝毒性、肾毒性日益受到重视,一些中药长期应用可能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对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应作为常规观察指标。
4.3中医循证医学的姓“中”与姓“西”中医药临床试验的结局指标多数局限于症状、理化指标等,而对中医辨证论治、证的要素、证的演变等中医药相关特点的关键问题却鲜有评价。现阶段应该根据中医药临床自身的特点,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框架,借鉴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来发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循证医学。
1.2Karnofsky评分标准(KP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QOL)[7]以上述评分法全面评价患者身体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
2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
2.1对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评分根据依从性差别,分别给予不同级别药学服务。对依从性好的患者给予普通药学服务,对于依从性中等或差的患者给予强化药学服务。采用MMAS-8调查患者用药依从性[8]。该量表共8个问题,依次为:(1)您是否有时忘记服药;(2)在过去的两周内,是否有一天或几天您忘记服药;(3)治疗期间,当您觉得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时,您是否未告知医生而自行减少药量或停止服药;(4)当您外出时,您是否有时忘记随身携带药物;(5)昨天您服用了镇痛药物吗;(6)当您觉得自己的症状已经好转或消失时,您是否停止过服药;(7)有人认为每天服药很麻烦,您是否觉得坚持镇痛治疗计划有困难;(8)您觉得要记起按时按量服用镇痛药物很难吗。1~7题的备选答案为二分类,即“是”和“否”,1~4、6、7题答“否”计1分,答“是”计0分,第5题答“是”计1分,答“否”计0分;第8题的备选答案为Likert5等级计分,即“从来不”、“偶尔”、“有时”、“经常”和“所有时间”,依次计为1分、0.75分、0.50分、0.25分和0分。量表满分为8分,得分<6分为依从性差;得分6~7分为依从性中等;得分=8分为依从性好。
2.2普通药学服务①发放《疼痛患者教育手册》请患者仔细阅读,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介绍了疼痛相关内容,包括疼痛是病吗,怎么引起的,需要治疗吗,怎样表达疼痛,疼痛的治疗方法,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为什么要按照规定时间用药,用药后需要注意什么,阿片类药物介绍等;②对患者及家属面对面进行用药教育:强调疼痛是对身体有伤害的,必须治疗,口服药物是治疗疼痛的最佳选择,镇痛药物按时服用疼痛缓解最佳,镇痛药物可能包括吗啡等阿片类药物,不必对其产生恐惧,癌痛治疗时应用该类药物引起成瘾的现象极为罕见,最明显的不良反应是便秘及如何防治。普通药学服务平均每位患者每天10min。
2.3强化药学服务①发放《疼痛患者教育手册》的同时,给予详细讲解,并帮助患者仔细阅读;②对患者及家属面对面进行用药教育:除普通药学服务内容还包括:镇痛药应按时规律服用,不宜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方案;如出现疼痛缓解不佳或便秘、恶心呕吐、排便障碍等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或药师沟通,由医生或药师更改治疗方案,切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药品不良反应大多可以治疗或随着服药慢慢减轻等;③与患者及其家属深入交流,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的困惑及面临的困难,药师尽力给予解答,强化药学服务平均每位患者每天20min。
3为医生提供药学服务
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肝肾功能等化验指标,与医生一起进行镇痛药物的选择、初始剂量滴定、阿片类镇痛药不良反应的防治以及辅助用药使用等。阿片类药物剂量个体化滴定是癌痛治疗的难点,药师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NCCN)成人癌痛治疗指南为依据,结合患者癌痛及肝肾功能等情况,为医生提供镇痛药物治疗建议,并在用药最初的24h内对患者进行多次癌痛评估,及时调整剂量,争取在24~72h内完成药物滴定,达到疼痛稳定控制,并转换成缓控释制剂。在镇痛治疗全程中注意观察药品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及时向医生提供防治建议。
2.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撰写医学论文必须体现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严格执行著作权法、保密法等,尊重科学,讲究科学道德,反对弄虚作假、抄袭剽窃,避免出现原则性错误。必须坚持创新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原则。不论研究结果呈现阳性还是阴性,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创新性原则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是衡量科研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决定论文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之一。作为理论和临床研究,要求有新见解、新发现、新技术、新材料,得出新结论,或将原有的技术应用推广于新领域;科学性原则是指必须正确选择题材、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论据充分可靠、真实准确的实验数据和富有逻辑性的文字表述;规范性原则要求写法格式规范、叙述严谨、逻辑清晰、文理通顺、描述准确、简明。期刊每年的第一期,刊出该刊论文及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141。我国1987年公布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文件;实用性原则是指作者从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医学科学论文刊发后,对临床诊断、治疗及医学科研中的使用价值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论文应具有能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可利用的、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的价值。
2.1医学论文的类型
按研究方法分为理论型研究、实验研究和资料分析;按论述方法分为论著、经验交流、技术方法和文献综述。
2.2医学论文写作过程和步驟
写作过程主要包括:査文献、定题目、构思和拟提纲、起草、修改初稿>构思结构包括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拟提纲是顺着写作的思路,列出小标题及其主要内容,包括图和表格的使用,对实验结果的整理分析,如何与以前的实验结果进行对照等。修改初稿主要看题目是和结构是否合理、论点是否明确、推理和论证有无逻辑性、语言是否精炼、数据是否正确、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图表是否美观、参考文献是否引用合理。
2.3基本格式和写法
医学论文常常包括以下内容:①题目Title:确切、简短、富有创新性、便于检索;②作者姓名Au- 、工作单位Department、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通讯地址Address;③摘要Abstract;④关键词Keywords;⑤背景Introduction;⑥材料与方法Materialsandmethods;⑦结果Results;⑧讨论Discussion;⑨致谢Acknowledgements;⑩参考文献References。
2.4摘要和关键词的书写
包括目的、材料和方法、结果和结论。应独立成章,具有自明性;不分段,不能使用非公认的缩略词语、化学结构式和公式等。目的主要用来说明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突出论文的主题内容;材料和方法是说明研究的材料和采用的方法等;结果是介绍所得到的数据资料,统计学结果;结论是对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所得出的观点或看法;关键词主要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从题名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词;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一般有3~5个单词或词组组成。
3.医学论文撰写的具体步骤和要点
3.1背景
参考以往的相关医学研究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阐述本研究的科学问题或研究的目的、说明研究或观察的基本原理和密切相关的参考信息、讲述本研究的必要性和临床意义。文字精练,篇幅不宜过长,语句不能与摘要和讨论重复,在沒有确切的资料时,尽量不要使用“在国内外尚未报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语句。一般在200字左右。
3.2材料和方法
必须提供真实的临床资料、实验对象病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指明性别、年龄和其他的重要特征,尽量列出重复实验的必要信息。详细介绍具体实验,手术方法包括提供实验组和对照组资料,分组要均衡、随机化,各组之间要有可比性;实验试剂的来源、制备、选择标准,仪器设备的型号,制造的国别和厂家等详细的参数需要予以说明。合理应用统计方法和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详细,易理解,并能依据原始数据证实报告的结果。
3.3结果
包括临床实验观察、测定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研究图表等。对临床实验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以及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必进行讨论、引用文献、进行推理分析及讨论,可用文字和图表加以说明实验结果,英文写作时,单位和计量之间要有空格,句号、逗号后面需要空一格,百分比和数字之间不能空格(如50%),法定计量单位应用国际单位制(即SI单位制)国家标准CB3100~3102-93。
4.讨论
讨论是医学论文的核心部分,必须围绕实际临床实验结果进行讨论、结合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结果,用国内外最新的学说、理论、见解对该课题进行分析以及对实验结果受影响的因素等进行分析解释,不要偏离主题,理由充分时,可以提出新的假设。对新发现、创新点、新建议合理引证类似研究结果为佐证进行推理、分析,以及导出结论。论证采用已有科学根据的数据,不要大量引用他人资料,评价实事求是,不要重复在前言或结果部分中的数据或其他材料,语句要简洁、准确,尽量用事实和数据进行讨论,引用参考文献资料要标明。写作的思路要清晰,结构要严密,层次要清楚,合乎科学逻辑。围绕本研究提出的科学问题、根据实际研究结果和讨论所作出的论断,说明通过本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总结发现的规律、对前人的研究或见解作了那些修正、补充以及进一步证实或否定等。也可以浅谈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的展望。对本研究有经济支助和材料支持、有贡献但不属著者权、研究进行过技术协助、科学顾问、研究计划的重大评论者、数据采集或临床试验参与者等经同意后致谢。
以产学研结合打造中药学专业学位主要培养环节中药学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明确要求,教学应以能力与技术培养为核心,聘请在中药研发、注册、生产等环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教学方式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研讨、模拟、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按照此要求,校企、校(医)院联合培养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应成为专业学位培养的主要形式。在此基础上,采取双导师制的指导方式,学校导师负责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合作单位导师负责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由此,校外基地建设也成为决定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除了生产企业的技术、管理与市场营销等部门,医院临床药学部、药房以及医药公司等实践基地以外,充分发挥和利用高校现有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产学研基地等优势条件,与国家和各省重大工程、重点应用型科技攻关项目以及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需求挂钩,是强化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支撑条件。
2构建举措
2.1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科学设置方向培养目标上,中药学专业学位旨在培养能够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胜任中药产业各个领域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以此目标为指导,可以明确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是从事中药产业各领域、各环节的质控、监管、营销的应用型人才,而非药物组成、机理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在实际培养工作中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全面胜任行业实际工作的实践应用能力;基本掌握生产、流通、管理与科研设计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具备敏锐发现、善于分析、快速解决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或突出事件的组织应变能力;同时注重人文与专业素质的培养,具备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及时处理相关工作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学科专业方向,可设置为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中药制剂分析与质量控制、中药材种植与加工、中药市场营销与管理、医院调剂与制剂等5个主要方向,基本涵盖了中药产业及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方向要求研究生掌握中药新药研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中药新药注册法规和政策,具有现代中药产品研发各环节的科学设计能力,胜任现代中药研究与开发工作。中药制剂分析与质量控制方向着眼于中药及复方制剂的质量监控工作,要求学生掌握中药制剂定性鉴别等现代分析技术和方法。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方向主要培养掌握药用植物栽培与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从事中药材种植、鉴定、加工、炮制及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中药市场营销与管理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医药企业、事业单位需要,掌握营销、经济、法律专业知识与技能及中医药知识的高级管理人才。医院调剂与制剂医院制剂方向旨在培养能够开展医院制剂监管工作,对临床医生与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与信息服务的专门人才,应掌握中药饮片的鉴别、保管,掌握中药各种剂型的制备过程及各生产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
2.2强化阶段培养,优化培养过程围绕实践应用能力与技能的培养,拟设置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3个主要环节。其课程学习为第一阶段,时间为第1学期,在学校集中完成课程学习和基本实验技能;第2学期至第6学期为实践技能培养期,进入企业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部门进行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期间,第4学期至第6学期不脱产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第一阶段在主、副导师指导下填写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主要工作是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所选理论课程和技能方法课程的学习。课程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公共课由外语和政治理论课组成,为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反映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近期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为方向分化课,是依据研究方向的不同,开设的侧重某一分支学科的系统知识,为选修课。
例如,制药工程与技术方向可设中药工业化制剂原理及技术、制药设备原理、中药药品设计与研发、GMP与技术改造等课程。中药检验与分析方向可设置中药品质评价与质量标准建立、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药仪器分析专论等课程。医院调剂与制剂方向可设置中药临床研究管理、中药调剂学专论、中药临床循证评价、中药物流通论等课程。依据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应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性、创新性的特点,要注重理论学习与生产管理实际有机结合,以知识或问题(能力)为主线把不同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创新教学方法。
授课方式上,多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实验设计等形式,重视发挥在中药产业管理环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医院)专家参与教学。第2阶段是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在合作企业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部门进行专业实践技能实习,时间为2年半。第2阶段可分为专业方向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项技能训练两个部分。最后一年应属于专项技能训练阶段,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并进行资料收集,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完成开题报告评议工作,并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第6学期完成论文,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与申请环节。
2.3产学研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专业技能训练工作中以产学研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国际先进药学教育均着重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实践技能训练,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以美国的Pharm.D学位为例,前1~3年进行早期药学实践或介绍性药学实践,第4年全年进行进阶药学实践。大多数学校在药学实践完成时不仅授予学位,还颁发实习毕业证,没有实习毕业证,就难以找到工作。英国的临床药学实践多采用连续性实践方式,时间大约为1年,实践范围包括医院、社区、药房、国民健康服务机构等,实践方式亦多种多样。日本、德国均有相似的药学实践要求。因此,中药学专业学位应充分发挥校企、校院联合培养的优势与特色,采取双导师制,即由学校在职研究生导师和合作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共同担任导师,指导研究生技能训练与学位论文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导师在专业技能实习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实践技能培养环节应出台相应的技能操作大纲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应制定基地的建设规范,特别加强生产、流通等方面基地条件与教学设施建设尤为重要。
1 征文及评奖
中医药学术要在21世纪获得重大进展离不开一批完整掌握中医药理论精髓,且具备现代科学知识、技能的中医药人才,而这种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中药学》是中医药教育的重要课程,培养21世纪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教学和教材的改革是关键,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将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际衔接,也有利于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并有利于中药学科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各科应用的研究和发展。本文中所述的教学模式适用对象是中医医疗专业、中西医结合医疗专业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生。
一、《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第一版全国统编教材《中药学》至今,《中药学》的教学基本上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后开始,学生尚未接触到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学科的学习,对中药的临床应用基本上不能理解,尤其是对《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和临床各科中的病名及术语不能理解,如桂枝治疗奔豚气、半夏治疗心下痞、葛根治疗项背强几几、燕白、瓜篓治疗胸痹、柴胡治疗少阳病、黄荃治疗湿温病等,因而学生对掌握各味中药的适应症有较大困难,影响《中药学》教学的质量。而对研究生或大学后的继续教育,目前的《中药学》教材和教学模式又不能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
二、《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意义
寻求《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提供中药教学和教材改变的成功范例:现行的《中药学》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取课堂满堂罐的教学模式,不管学生是否理解,而且从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情况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要间隔一、二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中药学》分段教学就是指将《中药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在临床课之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础理论与中药学基础理论有机地衔接起来;在专业基础课《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及临床课学习后,进行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临床中药学的学习,并为临床实习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两者结合起来学习,还可减少知识的遗忘,节省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高质量适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的中医药人才,适应医药卫生改革的要求:现行《中药学》教学模式由于其与中药学术特点、学术水平存在相悖现象,在中药理论与临床应用教学方面都存在不足,学生在学习《中药学》时,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试连常用中药的药名、基本功效和临床应用均忘记的现象普遍存在,更谈不上在临床上得心应手地使用中药。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深入,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市场将有更大的需求,通过《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也有利于《中药学》学科的发展研究,有利于推动中药学术的发展。
三、《中药学》分段教学的依据
1.《中药学》的学科特点、发展趋势
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中药性能与临床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属中医药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大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既属药,又属医;既是基础课,又具临床性质。
《中药学》学科的发展已经是在朝着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的趋势发展,近年来,中药学基础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已经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十八反、十九畏、中药配伍及炮制等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中药学基础理论的专著如《中药药性论》等,已有一定数量的论文;临床中药学的研究与应用也迅速发展,并向专科临床中药学发展,专科用药和合理用药成为中药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如雷载权、张廷模主编的《中华临床中药学》、赵学敏主编的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学》等。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21世纪人才的培养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势在必然。
2.临床中药学在中医药学科中的地位
由于临床中药学主要是研讨中医临床各科所用药物的如何应用,所以,它又具有与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直接根于临床。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在近几十年来,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其表现为:一是药物数量的增加及新药的不断涌现。自汉代《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后世历代不断增加,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已达1892种。而《中华本草》收载的药物达8980种,总结了中国传统药学的成绩,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的发展水平。二是新药的研制开发,许多按中医药基础理论组方研制的,如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等;并对一些临床常用的老药,发掘出新的功用,如川苟用于治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新生儿硬肿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天麻治脑外伤综合征、神经衰弱;以及肉从蓉可治氟骨症、仙鹤草治肿瘤、白及治肺结核、砒霜治白血病等等。还有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而制成新药者,如川芍嚓、青篙素、丹参酮、鱼腥草素、靛玉红(青黛中提取)、康来特(惹茵仁中提取)等等;同时对人参、黄蔑、麻黄、附子、大黄、当归、丹参、川芍等常用中药进行了系统的药理研究,揭示了传统功效活血祛疲、扶正补虚、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等中药功效的若干机理。临床中药学研究离不开临床学科,临床学科的发展促进中药学科的发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又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已经为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四、《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模式探讨
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试教和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实现21世纪中药学的教学模式新突破。
1.内容
基础方药学和临床方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大纲的研究、教材编写的研究、教学课件、多媒体的研究等。
2.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编写资料。
(2)调查研究法: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现行中药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广泛的调研。
(3)实验研究法: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实验班的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
3.特色
从中药学的学科特点探讨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模式,寻找教学研究的突破口,该教学研究实用性强,有运用和推广价值。并结合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模式,从学科特点探讨课程和教材、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使教学真正与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有较强的创新性。
4.教学模式探讨
(1)基础中药学的教学模式:基础中药学是指中药学中的三基部分,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体内容包括总论部分的中药的形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名称和分类、中药的产地、采集和储存、中药的炮制、中药的作用、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应用等,重点是在中药的药性理论;各论部分包括概说部分(各章节的定义、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等;单味药物的性味、归经、性能特点、基本功效、主治病证等;基本技能包括常用药物植物、饮片的基本知识与识别。
日本为提高药学服务型人才的教育质量,不断探索药学教育模式,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从2006年开始,将药剂师的培养年限延长至6年。在改变学制的同时,也相应调整了课程设置,其中重要的一项变化就是强化6年制的实习教学,将原来2-4周的实习周期延长至24周,实习成为6年制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实习期间主要修习药剂师从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参与医疗的能力、钻研精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德国也特别重视药学实践,在前两年的基础知识学习结束后,要参加为期8周的见习,再学习两年专业知识之后,开始一年的实习阶段,前六个月在社会药房实习,后六个月在医院药房、联邦国防军药房、制药企业、药品检验所等处实习。
我国学者近年来也相继开展了药学、中药学专业学位设置的研究,如中国药科大学张永泽教授等开展的关于药学专业设置的前瞻性与可行性研究,为药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的最终设置奠定了理论基础。北京大学药学院研究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特点并以此作为借鉴,对设置药学专业学位提出若干建议;江西中医学院基于教育创新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探索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这些工作均为中药学专业学位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港澳医药产业主要集中在医药贸易和进出口,因此港澳应用型药学人才主要是培养药剂师。在培养过程中,香港更注重临床医学知识和药剂执业相关课程的学习,同时要求必须参加香港规定的临床实践。香港药剂师专业的课程设置参考了英国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临床医学知识和药剂执业相关课程,这点与我•270•国国内注重药学专业人才化方面的知识不同。另外,在药剂师职业资格考试中,香港更多要求临床实践能力的考核。
2我国中药学(药学)专业学位实践教学和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刚刚起步,尚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从首批高校实际培养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尤为突出,值得关注。
2.1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认识深度有待提高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教育部于2009年提出加快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的战略目标,随即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印发《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确定了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培养模式上是以学术型研究生为主,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不够,规模较小,比例偏低。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同样的问题。一项调查显示,60%的导师、管理干部及学生不了解中药学专业学位的性质与内涵,甚至有20%的导师、管理干部根本不知道中药学专业学位。座谈结果发现,部分导师和企业担心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时间达不到社会要求;而学生中也存在非本人第一志愿报考,但由于未获学术型学位录取而被动调剂到专业学位的现象的存在;另有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位知之甚少或并不感兴趣。
2.2缺乏显著性特点,难以与学术型学位有效区分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由于在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上截然不同,因而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以及导师指导等诸多环节上应体现出显著差异。例如,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应具有更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实践教学要更倾向于技能训练和实际操作;考核指标重点围绕实践教学和训练质量设计;导师指导则应根据专业学位的特点不同区别对待。但调查发现,多数高校专业学位教育尚未达标:课程教学教材还沿用以往学术型学位课本,两种学位类型研究生授课一同进行;考核指标仍以理论考试成绩、论文课题数量、授课讲学时次、实验室经历等科研相关要素为主;对于中药学专业学位论文的形式与内容多数导师与学生还存在着疑虑等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中药学专业学位的顺利开展。
2.3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培养模式有待不断完善
由于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加上多数院校主要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因而对于专业学位的设置考核标准、具体环节的要求知之甚少。且行业内外并无成功经验可供借鉴,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模式的构建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实践技能培养环节还未出台相应的技能操作大纲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影响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与质量的最大因素。此外,基地的建设与规范也是制约专业学位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生产、流通等领域缺乏教学设施的建设与规范较为突出。
3构建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与技能考核指标体系的相关建议
综合以上资料,深入开展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研究,并制定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与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已成为当前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综合改革与实践的迫切需要。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3.1扩大宣传,提高认识
上文提到过由于设置时间尚短目前行业内外均存在对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的问题,因而,全国中医药院校和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从学位设置背景、招生入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式、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评定授予、就业服务范围、社会需求导向等多个角度面向校内、校外,扩大宣传力度,提高整体认识。使申请报考人员、在读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干部、二级培养单位、用人机构充分认识到培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国家规划指导中医药行业领域人才结构的新思路、新布署,是为更好地适应中药行业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必然手段,也是实现我国中医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接轨国际、走向世界的根本要求。
3.2分类指导,体现差异
在相关人员逐步提高对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认识的同时,从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于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中药学专门人才的根本目标出发,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及导师指导等诸多环节上要贯彻落实分类指导,体现差异的原则。本着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职业技能素养的核心,在课程教学内容上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创新性的特点,综合不同学科知识,重视人文社科教学,大幅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切实加强技能考核评价;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结合课程讲授、案例讨论、专业实习、技能培训,实行分段管理、循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遵从以学科为中心转为以问题(能力)为中心的划分标准;教学硬件环境采取走出校园、走入企业、早上单位、早下一线,依托联合培养基地、教学实践基地等生产、经营、监管一线单位,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进领岗实习、订单培养;坚决实行双导师制,切实增强校外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力度;培养方案制定以校内、外导师为主体,导师组集体讨论设计,校内导师重点负责专业理论积累、学术能力培养、毕业论文写作,校外导师重点负责操作技能训练、项目现场指导、实践环节考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