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01 10:32: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校行政管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

篇1

二、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师德修养的策略与方法

(一)政治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双管齐下高校要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坚持贯彻党的领导思想、科学的工作理念做起,确保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理念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相符合,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在工作中坚持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办事原则,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以不断地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增强其驾驭和正确处理矛盾的能力。此外,为了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各高校还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学习,提升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构建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以使其知识更加全面,思维更加活跃,以较为愉悦的心情开展工作,为师生提供贴心热情的服务。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激励机制高校应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将有关措施落到实处,规范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行为和道德行为,建立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强化其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这一方面能使行政管理工作更加严谨规范,营造出健康积极的工作氛围,确立良好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借助考核与激励机制,也提高了行政工作效率,加强了行政队伍建设,促进了行政管理人员的道德建设和个人修养,有效提升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师德修养。

篇2

2.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的影响。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制度是建立在国家政策基础上。从管理战略的角度上来看,属于战略联盟。再加上高校属于事业编制,因此在行政管理上不能运用经济效益等指标来考核。因此高校行政管理制度和政策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往往相对较差,这样就会导致管理政策的可执行性较差,那么就算是存在着违规行为,往往也会通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式来解决,自然影响到执行力的提升。

3.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由于高校隶属于事业单位,再加上传统的管理思想的限制,存在着机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的现象,有些事情教务处和校党委及其他相关部门都在管理,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多管理模式,导致了谁都没有管,有了成绩不同部门相互表功,出问题就相互推诿。这种权责不清,办事重复的管理模式自然会影响行政管理的执行力。

二、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几点措施

1.完善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需要遵循下面四个原则:第一,必须构建符合本校发展规律的规章制度,从而做到行政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教职工的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导。第二,制度体系要逐步完善。由于制度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紧密结合高校发展状况,分步骤的进行完善,减少制度改革阻力,提升行政管理执行力。第三,制度内容要明确、细节化,做到权责分明,规避交叉管理,同时完善相应激励制度,实现科学的奖惩原则。第四,以制度为准绳进行执行。对此高校高层领导要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在执行过程中不能够因人而异,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行政管理执行力。

2.加强思想建设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差的问题,关键就在于加强思想建设,同时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这样才能够有效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并熟练运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因此高校对行政管理人员要采用人才激励制度和选拔制度以及培训制度,通过人才激励制度来提升行政管理人员自我主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动力。而通过选拔制度则能够通过有效的考核机制,对于优秀的人才委以重任,甚至可以通过招聘的方式来选择专业性的行政管理人才参与高校的行政管理,从而提升高校行政管理的专业水平。而通过完善的培训制度,有效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为提升执行力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3.提升中层干部的执行力。行政管理能否高校执行,关键就在于中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因为中层干部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行政管理系统中的桥梁和纽带,所以加强对中层干部管理,构建完善的激励措施和制度来对中层干部的工作进行约束,从而促进他们执行力的提升。

篇3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对高校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高校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需要建立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加强校内教学设施建设外,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生要完成一个手续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要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必须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组织气氛决定了组织的发展。对高校行政管理群体的组织气氛维度进行研究,有利于管理者了解高校行政管理组织的内部组织特点,从而为制定具体措施来改变和影响组织气氛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二)高校行政管理群体组织气氛维度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截止2014年7月9日,我国的高等学校共计254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46所(包括民办普通高校444所),增长率为2.18%,比2013年下降了0.63%;民办普通高校444所,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9.77%,呈逐年增加趋势。数据显示,我国的高校数量非常大,高校行政管理群体组织气氛维度研究的结果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另外,从2014年的我国高校数据来看,未来民办普通高校的数量还会不断增加,在高等学校的比重也会逐渐上升。民办普通高校的加入推动了教育市场的改革,加大了公办高校的竞争压力。公办和民办高校要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就要重视行政管理,建立科学的行政管理制度。

二、高校行政管理群体组织气氛维度的研究

(一)研究思路

首先,将国内外的组织气氛维度的学说进行比较整合,选择其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气氛维度因素。其次,根据选择的气氛维度因素制作调查问卷的题目。考虑到调查的深度,此次调查的维度因素控制在5个左右,调查问卷的总题目数控制在40道左右。再者,选择合适的样本高校,向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最后,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结论。

(二)研究方案

1.组织气氛维度因素选择。根据对国内外的学说研究中的因素进行对比,发现领导支持、领导方式、士气、激励、冲突、绩效、人际关系、管理制度、控制过程九个因素的出现频率比较高。本文选择这九个因素来进行研究。然而,根据研究思路,需要缩减到5个因素,因此要对这九个因素进行研究。从性质来分析,冲突属于人际关系中的范畴,而领导支持其实是领导方式中的一部分。从因果关系分析,士气是激励的结果,绩效是激励的出发点,因此冲突可以归入人际关系当中,领导支持可以归入领导方式中,而士气、绩效都可以归入激励的研究范围。经过合并后,九个因素可以缩减成领导方式、激励、人际关系、管理制度和控制过程五个因素。

2.调查问卷阶段。首先,根据选择的五个维度因素,制定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题目设置为40道,平均每个维度因素8道题目。其次,考虑到群体组织气氛维度在一定区域内的稳定性,调查对象要选择同一个区域内的高校来进行,对象数量尽量比较多。最后,在进行问卷调查时,从各高校中的行政管理群体中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向调查对象发出调查问卷,记录问卷的发出数量。回收问卷后清算问卷数量,清除不合格的问卷。在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三、高校行政管理群体组织气氛维度研究结论的应用

(一)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选取五个维度因素,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一个区域内的高校行政管理群体的组织气氛维度进行研究。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本区域内的高校行政管理群体的组织气氛维度对组织气氛的影响力排比分别是:控制过程>领导方式>人际关系>管理制度>激励。

篇4

2.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整体推进过程中,高等教育阶段的改革也体现在了行政管理方面,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包括管理理念上有了更新,在行政管理职能的定位上也有了一定的转变,一些高校行政管理已经初步实现了管理形态的创新。但是纵观国内大部分高校,在行政管理方面还是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

2.1行政管理机构庞大涣散

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由来已久,但是多年以来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都没有进行过精简,造成当前行政管理机构庞大的问题。在这一庞大的行政管理机构体系下,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能却划分不清,权利责任不明晰,使得在工作执行上经常出现无人管理或者多部门共同管理。庞大的行政管理机构下缺乏统一协调性,工作涣散,使得行政管理经常性的出现混乱。

2.2行政管理缺乏服务意识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从其本质属性上来看就是服务于高校整体管理的一项活动,但是在目前大多数的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尤其是一些个别的管理者在行政管理中明显缺乏服务意识,总认为行政管理掌握着的是权利,缺乏服务意识而导致在工作中积主动性不足,积极性不高,应当由行政管理落实的许多工作没有落实,工作效率不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有时存在官僚作风,尤其是在服务学生的就业指导、档案手续等具体事务上存在态度傲慢等问题,这也影响了高校的整体形象。总之,高校行政管理缺乏服务意识造成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职能发挥、效率等问题,也影响着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进行,对学生和高校的共同发展都是不利的。

2.3行政管理专业性不高

上文提到专业性是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性上都不高,尤其是年龄较大的行政管理人员,都是过去从事其他职务的人员调任而来,而高校面对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也不多,这些人员在行政管理岗位上多年也只能进行一般性的行政管理工作,在专业性知识和技能上普遍不高,因此在一些体现专业性较强的行政管理工作岗位上,无法满足工作的要求,使得岗位职能的发挥不尽如人意,这也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目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难点问题之一。近年来,许多高校在人员选聘上强调专业性,但是由于在编人员的数量较多,专业性不高的问题在当前还是比较严重的。

2.4行政管理职能不尽

高校行政管理是服务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的,应当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各项资源条件和合理配置,为科研工作创造氛围、提供资源支持等,但是在一些高校行政管理中,行政权力过度膨胀,已经形成了对高校教学科研以及正常运行的干预和不良影响,因此在近年来关于高校去行政化的问题也逐渐引起重视。行政管理的职能不尽体现在,对于已经掌握的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各种资源不能依据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规划进行分配,尤其是在学术问题上,如果院系、专业或者科研人员没有办法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就无法获得开展学术活动的资源支持,即使拥有了进行学术创新的理念和构想也无法正常开展学术实践活动,这就严重阻碍了高校的学术创新与发展,对于高校来讲也是巨大的损失。

3.高校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的对策

高校行政管理是保障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需要,也是提高高校竞争力的基础支持,发挥高校行政管理的职能对高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行政管理上的问题,有必要进行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对此笔者结合以上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改革与创新的对策。

3.1完善行政管理结构,明晰行政管理权责

针对当前高校行政管理机构庞大涣散所带来的权利责任划分不清,执行行政管理职能不到位的问题,笔者认为一定要以改革为先,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层次进行准确定位,通过系统思考和进行科学的整体设计,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结构,明晰行政管理的权责。将没有部门管理的问题以及多部门交叉管理的问题进行梳理,重新进行权力划分并明确责任,并将各部门和各个岗位的权责通过制度化加以明确,要建立岗位工作责任制,来确保在实际的行政管理中形成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完善行政管理结构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牵头人,要把握好改革的方向,确立服务的目标,将行政管理工作真正改革成为高校发展的服务保障机构。

3.2强化行政管理的服务意识

高校行政管理本身就是一项服务性工作,但是由于掌握权力的广泛和逐渐扩大,使得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权力膨胀,服务意识逐渐淡化,影响了服务职能的发挥。在进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强服务意识,要在行政管理工作人员之间倡导为高校学生、教师、职工服务的意识,以服务意识为指向,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同时还要在强化服务意识的同时,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行政管理的职能发挥和有效发服务。

3.3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专业性水平

按照上文所述,高校教学行政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兼具行政性与专业性的活动,那么作为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就要同时具有行政技能和专业技能,鉴于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中专业性不强的问题突出,有必要通过培训、招录等方式来创建一支具有专业技能的行政能力强的队伍。人才的培养与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高校从多方面着手进行,针对当前在职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组织进行专业性的技能培训,鼓励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自我提高,还要在今后的人员招录过程中,以岗位实际需要为原则进行专业人员的选拔与招录。

3.4加强制度管理,保障行政管理的职能发挥

学术研究是高校的重要工作内容,对高校自身的建设发展和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行政管理部门也要将支持学术研究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要以服务和支持为原则对学术研究提供资源上的支持。在这一问题上,有的高校已经在行政管理制度上进行明确,这将有效避免行政对学术的干预,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学术项目的申报与进行能够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除了上文所提到的改革对策,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探索,关键是要结合高校自身在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才能真正解决高校发展的支持保障性职能的有效发挥。

篇5

二、以机制运行为保障,推进管理创新

《规划纲要》在谈到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时提出:“要加快解决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就在于通过事前的制度设计影响或改变着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动机和方式,以发挥维持、推动、反馈、调整、保障和促进工作发展的功能。理清职责、理顺关系只是规章制度建立的基本出发点,其收效如何,贵在执行和落实。只有把制度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共同发挥好,高校的管理才会进入一个良性状态。管理实践中,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的原因主要在于管理机制在“动力、活力和约束力”上没有起到应有作用,没有起到彻底强化管理人员责任感、事业心的效果。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测评和竞争机制,激发管理人员动力

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倦怠、敷衍和应付心理,甚至抱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态度。针对这种现象,为增强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可以建立公平合理的奖惩机制,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建立科学合理的测评机制,及时获取服务对象的反馈信息,促使管理人员自觉将工作精力集中到提供优质服务上来。

(二)建立长效的联动、沟通和协作机制,使管理工作更有活力

管理部门之间不和谐,缺少沟通和理解,遇到问题甚至互相推诿和指责,导致管理工作没有活力。比如,针对学校各方面工作中出现的分歧比较大、利益诉求比较强烈的问题,为增强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提升管理质量,可以通过校领导接待日、民主生活会、工作咨询会等沟通机制有效激发管理工作的活力。

(三)建立反馈、督查和问责机制,充分发挥管理规范的约束力

比如,针对个别单位私设小金库等不良现象,可以通过加强监督和检查,强化规范约束力;针对重大工作失误,可以通过座谈会、检查报告、公开检讨等问责机制来解决处理。

三、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提升管理水平

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队伍。管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关系到规章制度能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所以,搞好高校管理队伍建设是加强高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讲,衡量管理人员素质高低无非两个主要标准,即工作热情和业务能力。目前,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在认识观念、工作态度和综合能力等方面与师生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一)在自律中求提高

一些管理干部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价值取向过于功利,面对社会的影响和收入上的反差,心理失衡,工作消极,缺少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工作态度不够敬业,责任心不强。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需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引向深入,贯穿于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做到“改进作风、加强自律”。

(二)在流动中求发展

一个干部在一个地方、一个岗位上待的时间长了,某些惰性自然就会出来,很容易疲沓,对外界的信息刺激就会处于麻痹状态。要尽量为管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换岗机制、轮岗机制等增强管理队伍的战斗力和生命力。

篇6

当前高校承担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不具备行政管理及相关的专业背景,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组织进行行政管理领域新方法、新知识、新理念的学习,在专业素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工作人员吸纳丰富的管理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套用,行政管理人员自身的学识与素养直接影响着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开展的水平。为更进一步地提高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水平,需要对行政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尝试将企业人才管理模式引入行政管理工作当中,培养或引入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行政管理人才,从企业的角度来审视行政管理工作的运行情况,梳理关键环节,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促进行政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2.加强行政管理经济支持,合理利用管理经费

经费的支持是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有研究中将经费视作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的命脉。针对当前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经费短缺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大对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力度,可通过设置专项经费的方式,将下拨经费直接作为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经费使用;另一方面则需要重视对经费的利用管理,即要求行政管理人员根据每年度高校图书馆经费的预算情况,对经费的使用及其比例进行合理安排,例如需要按照图书馆图书资源的采集原则,结合以往年度的订购数据以及需求数据,对本年度的图书资源采购方案进行合理设计。同时,还可以在对本图书馆现有藏书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评估各个院系读者的需求,确定采购目标,减少采购中间环节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将运行经费更多地投入到读者服务、信息推送、信息挖掘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兼顾服务水平的发展。

3.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管理依据

建立系统、完备的行政管理制度是图书馆完善行政管理工作、推动业务工作的重要保证。健全的制度源于广泛的参与,管理者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应广泛征询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力使工作流程符合工作实际,人员管理符合工作需要和人性诉求,这有利于规章制度的落实,有利于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4.转变行政管理工作模式,促进人员才能发挥

我国当前高校所处的基本体制环境是以政府为主导,以计划调节为手段的模式,指导性、计划性的管理模式对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服务作为工作的核心与基础,将会直接受到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人员素养及其工作积极性的影响,而且,即使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较高,也不代表能够提供非常满意的读者服务。因此,需要积极转变行政管理的工作模式,参照企业管理模式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改变自上而下的指令模式,将主动权下放至基层,基层管理者作为服务对象,管理层则为政策层面的服务者,通过这种方式,使基层管理人员在业务工作上更具主动性,同时促进管理流程的优化。

篇7

二、构建长效激励机制的基本理论

依据长效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长期研究和追求的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激励方法,建立长期有效和科学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构建高效的管理平台,最大化地实现组织目标,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早在20世纪一些学者就对激励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理论等,这些理论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1.波特和劳勒的期望激励理论波特—劳勒期望激励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莱曼•波特和爱德华•劳勒在1968年出版的《管理态度和成绩》一书中提出来的。波特和劳勒认为,员工的工作行为是受到精神的、物质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激励”的运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大小直接决定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及工作责任心与兴趣。这种激励模式主要强调员工在努力工作后会得到“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两方面的报酬,外在的报酬主要指工资、地位、安全感等,而内在报酬侧重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满足感。对行政人员进行激励,就必须满足其外在的物质需求,同时实现其内在价值。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双因素激励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20世纪50年代所创立的,赫茨伯格与他的同事对11个工商业机构的200位工程师和会计师进行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员工工作满意度与从事本项工作的成就大小、被认可度高低、工作本身是否具有创造性、责任感强弱和发展空间大小等因素有关;员工不满意与企业政策与行政管理任务、资源分配是否合理,人事政策是否恰当,报酬是否公平合理,工作条件是否满足基本需求及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3.成就激励理论和公平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对成就需要做了大量研究,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划分,他认为人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后还有权力的需求、归属感的需求和成就需求。因此,要适当地给员工有挑战性的工作和任务,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潜力。同时,美国学者亚当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他认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仅是受到工作任务难度高低或者是否机械重复操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一种公平心理的影响,如自己的付出与所得的比例,自己收入与他人收入的差距,以及现在收入与过去收入的比较等方面,这些都构成影响员工工作激情的制约因素。

三、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现状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行政管理的直接执行者和管理者,其职能就是组织和管理高校的各项事务性工作。但是,目前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却不尽完善,直接导致高校行政管理服务质量下降,制约着高校教学科研的健康发展。

1.工作量繁重,办事效率相对较低随着高等教育内涵的不断扩大,高校各项改革不断深化,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从工作职能、工作内容和工作地位、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较之以前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要完成更多的工作内容。就其工作性质而言,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繁杂琐碎,具有单一性,专业性和突发性的特点,这样的工作内容和状态很容易使人高度紧张且心理压力较大,重复的工作程序,如“操作工”般机械的工作模式让长期从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感到厌烦,导致其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2.缺乏工作激情,服务意识比较淡薄虽然目前普通高校都实行绩效考核的管理方式,但高校行政人员的工作业绩难以量化,绩效考核制度又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容易流于形式,必然挫伤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形成“干好干差都一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错误观念,员工没有工作成就感和认可度。部分员工长期处于被动服从的工作状态中,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职业成长方向,导致他们缺乏工作热情,缺乏一定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严重影响到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质量。

3.有限的晋升空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晋升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得到认可的一种激励制度,对有志于高校行政管理岗位的员工而言,晋升的空间比薪酬的高低更具有激励效果。但是高校沿袭了传统“论资排辈”旧的人事管理制度,不利于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常常给行政管理人员一错觉,总认为现在自己没有晋升是因为自己还年轻,资历还不够,等上级到了退休年龄自然就会轮到自己晋升。这造成了高校行政人员“守株待兔”的心理,导致“干好干差都一样”的心态,容易使得高校行政人员(尤其是公立高校)产生职业倦怠。

4.不合理的待遇直接影响工作积极性职业声望和薪资待遇是衡量一个职业社会地位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在薪资待遇方面,高校行政人员与教师长期以来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结构相对固定,随着高校分配制度改革向教学倾斜,行政人员在津贴方面不如教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高校这个群体中属于“经济弱势群体”。工作量及工作强度与薪资方面的不平等,使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产生一定的不平衡感,打击了行政人员的工作热情,挫伤其工作积极性。

三、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激励的归因分析

现行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存在各种弊端,导致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产生职业倦怠感。究其原因,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1.客观上,高校人事制度陈旧,员工激励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作为一支为师生服务的团队,受传统绩效管理思想的影响,绩效管理常常流于形式,管理者往往将传统的绩效考核简单地等同于绩效管理,用定性的主观描述性语言来评定工作表现,考评结果也容易失真,难以得到行政人员的认同和信赖。

2.主观上,部分行政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产生了职业倦怠感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就是服务型岗位,应具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意识。面对一些烦琐的事务性工作,难以从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目前行政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效率低,态度傲慢,且容易产生厌烦的工作情绪,进而产生职业倦怠。其后果直接影响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工作热情,严重制约高校管理机构的管理效率及服务质量的提升。

四、构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

针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中存在的效率不高、服务质量较低等各种问题,高校管理部门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寻求一条能够改变管理现状、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必须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

1.构建以“以人为本”为理念的新型激励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制度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认为:“人本管理的本质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以促进人自身完善与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辩证统一为原则的管理理念。”⑦“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追求在管理过程中,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思想,重视挖掘人的潜能和发挥人力资源的有效作用,学会尊重人、团结人,做到管理识人,用好人才。高校管理更应该彰显“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激励机制的内涵中去,构建一个新型的激励机制。

2.引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运用成就激励和目标激励调动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应该摒弃传统的用人制度,坚持引入企业的竞争机制,应该坚持按需设岗、择优聘用、责酬一致的原则,强化岗位管理,规范用人机制,积极推进社会公开考试和招聘,借鉴企业的人才引进方式,录用富有专业水平和管理知识的行政管理人员上岗。在用人过程中加强聘期考核和合同制度管理。此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一群“知识型”员工,除了物质激励外,更重要的是自我发展需要的激励,因此需要运用成就激励和目标激励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设定难度适中的工作目标,丰富工作内容,创造和给予更多自我发展的机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

篇8

1.3追求生命的本真意义人类所有的活动均是建立在自身生命具有的存在形式以及发展形式的基础上,高校要实现快速发展的主要目标,就必须注重行政管理工作,因此在进行管理方案的设计和规划时,要积极鼓励每一位参与人员开拓思维,发扬创新精神,同时要最求生命具有的本真价值与意义,而不是为了达到个人利益盲目地附和、敷衍上层。

二、高校行政管理的生态定位

2.1社会生态定位生态学向度与社会学向度均属于社会生态学,在社会生态学中社会向度主要是为了体现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当以生态问题的根源为主要角度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社会向度揭示了国家、民族、阶层、个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具有差异性的;当以构建生态社会为主要角度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社会向度主张的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理念。因为生态学向度给予的价值观、方法、原则具有一定差异性,所以当代科学发展的主要目的就不再局限于以人类社会的福利为核心,而是更注重自然和生态的和谐发展,即以达到现代科学生态化为主要目的。由此可见,高校行政管理所涉及的领域较为广阔,不再局限于独立空间。在高校社会生态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生态,行政管理不仅属于高校社会生态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政治生态环境因素,而且也属于社会生态的子生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2职能定位在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的潮流中,高校的规模随之不断扩大,其内部职能、部门也不断增加,高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为密切。面对这些新环境和存在的不稳定性因素,高校必须要建设专门处理和解决日常事务的行政部门和机构。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主要职责是根据部门的要求和制度,充分运用各方面提供的有利条件和资源,来实现提高高校教学服务质量的目的。

篇9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高校的办学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办学质量在不断地提高,同时,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高校已全面进入了教改时期。面对新时期高校改革与创新的深入发展,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创新,进而全面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素质。只有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其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只有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才能确保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推进高校的现代化进程。

2.更好地协调高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高等教育学校整体工作包括教研工作、教学工作与管理工作。因此,要想全面确保高校的教学质量,就需要做好行政管理工作。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是协调好高校各部门关系的重要途径,只有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从而集中高校各部门的力量,确保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高校实现培育人才的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3.促进高校更好的发展

随着高校改革的全面深入,高校的发展与变化给高校领导层的工作带来了压力,如何既能纵观高校改革发展的全局,又能抓好各项工作的细节,成为当前高校管理层所面临的挑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深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学校内部事务的方方面面。因此,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使其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以促进高校发展为己任,不断地从管理工作中总结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从而为高校领导出谋划策,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促进高校更好的发展。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现状

1.现代化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效率低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校的行政管理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应与时俱进。但是,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依旧禁锢于传统的管理理念中,致使其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来开展工作,这就从根本上束缚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的现代化进程逐渐深入,更新了行政部门的硬件设施,不仅为行政部门人员配备了计算机,还建立了校园网络。但是,由于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现代化管理意识淡薄,尚未意识到信息技术的使用会有力地促进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行政管理人员也不善于应用计算机来强化管理。长此以往,不仅浪费了高校的资源,还致使行政管理工作的管理效率变低,从而阻碍了行政管理工作在高校建设中发挥作用。

2.高校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缺乏重视

致使行政管理人员待遇过于低下当前,高等教育院校在不断地发展与壮大,其社会影响力在不断地增强,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在不断地提高,其收入与待遇也随之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由于高校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忽视,致使行政管理工作在高校中处于弱势地位,行政管理人员在高校中也长期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其待遇要远远低于教研人员。这就致使高校中拥有较高学历或职称的科教人员不愿意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因此,多数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的学历都低于教研人员。

3.行政管理工作岗位设置以及管理缺乏科学性

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学校与学院二级管理体制是当前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形式。在此种体系下,各行政管理机构的重复设置致使管理工作发生重复,从而使岗位职责难以明确。久而久之,管理层次的不明确和重复性致使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产生矛盾。同时,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任用、管理以及薪资待遇等方面都是依照当前政府机构人员的编制建立的。因此,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人员臃肿。近年来,随着该种体制弊端的日益暴露,高校开始进行相应的转变,实行聘用制度。但是,这样的聘用制度是建立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的,并没有对原来行政管理部门岗位设置等问题进行改变,也没有对行政管理人员能够被继续聘用等问题进行规定与执行。因此,这种形式上的改变无法解决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现状,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过于稳定,致使其完全没有危机感和使命感,进而缺少相应的服务意识,无法将个人的思想与行动相统一,为高校的发展而服务。

4.过于注重个人的经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开拓进取的精神

当前,在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地将其下属院校合并以扩大办学规模,增强社会影响力。在此过程中,高校将很多无法分配到教研岗位上的人员,集中分配到行政管理部门,这就致使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结构复杂,来自于不同岗位,具有不同专业学历背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少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又缺少相关知识的培训,加上行政管理工作又相对比较复杂,重复性的工作比较多,致使这些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通常按照个人以往的有限经验行事,很多时候缺少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缺乏现代管理意识与能力。由于行政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秩序流程规定,这就直接导致管理人员思想上变得懒惰。长期的墨守成规,使其人浮于事,对行政管理业务缺乏钻研的精神,这种守旧且懒惰的思想使行政管理工作人员长期束缚于陈旧的管理理念中,以致于无法适应当前高校教改的实际需求。

三、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

基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现状的分析,按照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必须全面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以满足当前高校教改的实际需求,推进高校现代化进程。

1.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的力度

全面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一个人的思想理念体现着其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只有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才能指导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价值取向,才能具备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因此,高校要想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就必须从思想工作抓起。这就需要高校加大对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的力度。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从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使行政管理人员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自身的政治思想,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理念,将下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确地运用于实际的工作中,从而实事求是地分析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调和高校各部门之间的矛盾,以促进高校和谐、健康的发展。同时,要注重培养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使其在正确思想理念的指导下,能够勇于面对困难与挑战,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积极进取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2.努力培养行政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

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当前,随着高校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与发展,高校的办学理念也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在高校教育不断开放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背景下,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提升自我。这就要求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与专业知识技能,还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思想观念,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并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现代化进程。同时,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在具备实事求是精神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地解放思想,能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高校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地提出新想法,以创新性的发展眼光为高校开拓出新局面,从而能够使高校更好地应对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3.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高校要想不断地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就必须使其树立服务型管理理念。这就要求高校要不断地加大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有目的地学习管理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相关方面的知识,从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提升自身知识结构素质的同时,能够明确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目的,从而深入师生之中,切实地体察“师生之情”,想师生之所想,为师生所需和学校发展所需而服务。同时,要不断地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情感,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从而使其肩负起工作的职责,全心全意地为师生服务,进而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4.为行政管理人员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再一次强有力地说明人的行为习性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熏染。因此,要想全面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就必须为其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净化其工作的氛围,使其能够在不断提升自身政治思想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付诸于行动,并能够有效地规范其行为,为其更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才能充分地挖掘出管理人员的潜能,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管理工作,进而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高校的发展。

篇10

一、提高机房管理人员工作效率方面的科学行政管理

高校机房的管理涉及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课后的设备管理、维护维修等管理任务。许多高校机房管理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明确,相应的管理人员也就越来越多,甚至造成管理岗位设置不合理,所以科学的行政管理对高校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科学的行政管理能合理安排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使管理人员人人有事可做、责任到人,最终将高校机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如何将提高高校机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呢?那就需要科学的行政管理。

1.制作一份便于实施的工作计划。对于平时的日常管理工作,应先制定一份工作计划,计划在先,心中有数才能使工作有条不紊。高校要有机房管理的工作计划,无计划工作是盲目的、无目的的,是不允许的。对于高校来说,制定机房管理计划的依据是机房的教学计划或机房的课程表。制作计划的周期定为一个学期,但应将机房管理的计划分解为日计划和周计划。因为高校教学是以周为周期安排的,而机房设备故障却呈现出临时性,设备维护需每天进行。每个工作日结束的前半个小时,先盘点当天计划的完成情况,并整理第二天计划内容的工作思路与方法。一般来讲,机房管理人员会尽力完成当天的工作,因为当天完不成的工作将不得不延迟到下一天完成。这样必将影响下一天乃至本周的整个工作计划,从而陷入明日复明日的被动局面。在制定日计划的时候,必须考虑计划的弹性,不能将计划制定在能力所能达到的100%,而应该制定在能力能达到的80%,这是由管理者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因为,管理者每天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如上级临时交办的任务。如果每天的计划都是100%,那么,在完成临时任务时,就必然会挤占已制定好的工作计划,原计划就不得不延期了。久而久之,计划就失去了严肃性,机房设备不能及时修复,将大大影响机房的使用。将管理工作分类。分类原则主要包括轻重缓急原则、相关性原则、工作属地相同原则。

篇11

2高校护理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现状分析

首先,护理学院的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队伍建设不够先进。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要能跟的上时代的步伐,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行政管理工作也要破除原来的陈旧观念,目前的管理理念还维持在上个世纪的水平,无法适应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在管理人员的素质方面,虽然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校护理学院都在努力吸收各方面的人才,但是就现状来说,管理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还相对偏低,无法满足要求。其次,行政管理人员的进步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低下。长期以来,在高校当中,科研和教学任务完成比较出色的老师们往往会得到学生和社会更多的认可,而不参与科研、教学的行政管理人员往往会受到一些偏见和轻视,并且由于对行政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他们的工资待遇也无法和承担较多科研和教学任务的教师们相比,这大大的损害了行政管理者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进而影响了他们的服务态度和意识。另外,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目前的行政管理者们还是靠大量的手工劳动来完成管理任务,这极大的影响了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相比于教学岗位的员工,在高校护理学院从事行政管理岗位的员工往往不会具有太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他们的管理方法一般靠前辈的指导和自身经验的积累,由于缺少专门的培训和先进的知识技能的支撑,很多行政管理人员宁愿凭着落后的经验来进行管理,也不愿学习甚至拒绝学习现代化的行政管理知识和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甚至对高校护理学院的长期发展、护理人才的培养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3提升高校护理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措施

(1)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行政管理者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前提,高校行政管理者要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追求和行为准则,在工作和与人交往中坚持原则,以人为本,提高服务意识。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就要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来完成,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要认真的学习党的方针和政策,用的观点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成为具有伟大追求的行政管理人员。

(2)要学以致用,在工作中完善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就是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来完善和充实学习。由于经验不足而导致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出现纰漏的案例数不胜数,如何尽可能少的出现这类问题,就需要行政管理这门时刻的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发现不足,立刻学习和补充,不断的提升自我。只有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反复的学习和补充、丰富阅历和见识,才能提高行政管理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采取更加科学的管理手段。

只有通过树立先进的行政管理理念,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才能使高校护理学院的运转更加流畅和健康。与此同时,良好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有提高,在高效运转着的外在环境中,行政管理者们也会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当自身的素质达不到要求时,他们会自发的进行学习和补充,最终使自身的素质得到大幅的提升。因此,良好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与行政管理者的素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4)优化行政管理队伍素质结构,加强管理制度改革。

提高行政管理人员个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加强人事制度的改革。要以实际为出发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辅助以良好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增加岗位的流动性,目的是让适合的人在适合的岗位上,使得行政管理人员能够合理调配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