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农村区域发展论文

农村区域发展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06 18:49: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村区域发展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农村区域发展论文

篇1

(二)集各种惠农补贴于一体,承担更多业务,降低成本,集中一卡,既方便了农民集中补贴资金,也大大降低了成本。如:怀宁农合行的种粮补贴、养猪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家电下乡补贴、合作医疗报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统一都到“金农卡”上。

(三)低受理成本。银行卡受理成本较为低廉,客户可以使用银行卡通过“安徽农金”布放的自助设备方便可支取的惠农补贴资金,也可以在他行的自助设备上取现,减少柜台压力。客户如果要消费购买生活用品或农资产品,也可以通过pos机直接消费不用再去支取现金。即使同是柜面业务,办理卡业务需打印的资料较少,效率较存折要高的多。

(一)消费习惯制约了银行卡的推广和使用。近几年,尽管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但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理念还很陈旧。经过调查,70%以上的农村居民有保存现金的习惯,现金支付在地区的消费手段中占据很大比重。广大农村居民对现代的金融知识了解不多,对银行卡知识更是知之甚少,消费习惯偏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式的现金结算,对非现金支付的认同感不高。而且有相当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农村留守人员以老弱妇孺为主,这些人更偏好于账户金额能够一目了然的存折和存单,致使农村银行卡的客户群体对银行卡的服务需求低,接受难度大,不愿办理银行卡。有的企业为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对现金结算者给与更多的优惠,助长了现金结算的陋习,制约了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使用。

(二)受理市场制约银行卡的发展规模。一是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偏少,农村居民办理银行业务较不方便。为农村服务的网点大部分只限于乡(镇)一级,无法达到村一级,有些偏远山区村落离乡(镇)较远,办理银行卡业务较不方便。二是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环境较差,导致银行卡无用武之地。由于农村地区atm机交易量少,效益不佳,安装成本高昂,导致农村地区长期以来金融服务设施建设不到位,atm机及pos机数量偏少,银行卡使用效率难以提高。由于银行卡受理机具极少,特约商户少,覆盖面窄,银行卡受理市场的局限性制约了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三)银行卡业务知识普及不到位制约了营销环境。由于宣传讲解不到位,缺乏系统的、持久的、长效的宣传机制,多数农户缺乏有关支付工具的基本常识,尤其是对银行卡的认知程度严重不足。80%以上的农民对银行卡使用的操作知识极度匮乏,对使用银行卡的好处知之甚少,以至于大部分农民对银行卡既不会用更不敢用,认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总让人不放心,没有安全感,普及率很低,市场需求表现不强烈,使银行卡的市场营销环境受限。

篇2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教育部在 1998 年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而设立的专业。专业的定位是立足农村,面向农业产业,解决“三农”问题,其培养目标一般被认为是“面向农业科技推广、面向农村企业经管、面向农村社会管理、面向区域协调发展”的专业教育方向;“培养具备农业和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推广管理部门、农业企业、事业单位、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从事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规划与设计、决策计划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农村和农民,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调查能力。浙江省的丽水学院自2009年在商学院设置农村区域发展的本科专业。目前它是浙江省的重点学科。从2010年开始,丽水学院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在四年级秋季学期开设了《社会调查与文献检索》课程。笔者长期担任课程的主讲教师,以下仅依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就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设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必要性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管理学门类的学科。该专业旨在培养涉“农”有关的技术、经营、战略三结合的综合性人才。该专业的教育方向以及专业课程所具有的方法、技能及应用型的性质,决定了该专业的学生教育培养必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系统地、有计划地实践教学内容付诸实施。实践性是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专业建设的根本内在要求。近年来,对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校都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实践活动。滕明兰探讨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效果评价,提出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包括基础认识性实践、综合应用性实践以及研究创新性实践3个模块,其中,基础认识性实习主要包括认知实习(农村体验)、初步社会调查等。综合应用性实践主要包括专业调查、专业实践实训课程、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设计(论文)、市场调查和社会服务等。研究创新性实践主要包括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研究设计性实验等。三个模块中,第一和第二个模块都提到了社会调查,可见社会调查能力是居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之一。

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居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中心环节之一。段华平和卞新民在谈到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时谈到四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四是实现了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目的。除以上认识外,笔者认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所具有的应用性的性质,决定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实践能力培养中,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居于核心环节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定位是立足农村,面向农民,针对农业产业,解决“三农”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谈研究。要科学了解与认识“三农”问题,就迫切需要下基层调研,到农村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要讲求科学性,社会调查研究本身涵括了方法论和具体的调查技术。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开展社会调查要讲求方法。社会调查方法一般是围绕社会研究的原理、逻辑、策略和科学程序。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是社会学、人类学的专业核心课,一般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及技术三个层次,主要详细阐述社会调查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解释与评估的各种方法、技术及其应用。

二、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设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有其特殊性。首先,学生没有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学科背景,所以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要适当补充社科研究方法论的内容。要讲清楚如何开展研究工作,更要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做事;要讲清楚如何具体开展调查,更要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做,背后的逻辑和道理是什么。二是因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主要开展的是农村调查,所以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要侧重于开展农村调查会使用的调查方法和技术,以及可能会碰到的问题。三是教学要注重实践性,实践性教学要贯彻始终,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

基于以上认识,浙江丽水学院2010年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设社会调查方法时,就进行了充分的设计。首先,课程将社会调查方法的教学与毕业论文写作辅导有机的结合,将毕业论文写作的文献查找和文献综述写作,以及社会调查方法串联起来进行教学。由此,课程名称也就命名为《社会调查方法与文献检索》。其次,课程没有指定的课本,只有推荐的参考书目。目前市面上出版的有关社会调查方法的课本主要供社会学和人类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使用的,一般理论性太强,要求的课堂教学的学时也太多,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教学不实用。无疑,无课本授课,也给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学内容要相对简单和明确,对多媒体教学以及PPT制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师讲课更要能吸引学生。再次,为突出实践性教学,有效串联教学内容的各环节,通过一学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带领和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小型社会调查“丽水市莲都区流动人口的调查”以及后续的调查报告。这其中的具体教学环节包括围绕着“流动人口”研究展开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写作、对丽水市莲都区的流动人口就某一主题,通过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并最终完成调查报告。

(一)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课程设计共分为启、承、转、合四个模块。一般来讲,按一周两节课,一学期16周来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具体如下:

(1)启:选题与文献综述写作

1、如何选题

2、文献检索

3、文献综述写法(布置作业)

4、小结(讲评文献综述的作业)

本模块主要是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写作。其中,文献检索的课堂教学是既包括关于信息文献的基本知识的介绍,也包括查找相关文献的实践操作的学习;既包括图书馆的馆藏图书的查找和借阅,也包括中国知网、读秀等网络工具的使用,最终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的信息检索的能力,提升信息意识,培养信息道德。在文献检索基础上,再谈文献综述写作。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案例教学的模式,通过硕博论文以及综述类论文的范例,指导和帮助学生展开文献综述的写作。文献综述的作业要求是以流动人口对研究对象,自选某一主题进行研究,并就此进行文献综述的写作。其中文献综述的内容包括流动人口等关键概念的界定、基本理论和他人相关研究综述。最后要求至少有5个注释和5个参考书目。

(2)承:社会研究的方法论

5、科学研究方法论

6、社会研究的逻辑

7、测量与概念的操作化

8、小结

本模块侧重于理论教学,其中也涵括案例的分析,希望借此能将理论讲得更清楚、明白。社科研究方法论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逻辑是社会调查具体技术的基础。本模块授课的难点在于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和枯燥,此部分把握教学的难易程度,以及充分利用案例进行教学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

(3)转: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

9、问卷设计的方法

10、问卷调查的实践(布置问卷设计的作业)

11、访谈(布置访谈的作业)

12、观察

13、小结: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讲评问卷设计和访谈的作业)

本模块的重点教学内容是社会调查的具体技术和方法,其中包括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内容,最后通过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比较,反思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的优劣以及适用性。本部分教学的难点是如何有效贯彻实践性教学,如何将调查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技巧有效传授,如何让学生有兴趣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环节,愿意认真完成作业。当然,本部分的作业量也较大。作业主要有两项。第一项是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其中问卷设计要求问卷有封面信和指导语,以及9个封闭式问题和1个开放式问题。问卷设计完成后,要求使用自己设计的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填写至少5份问卷。第二项是就研究的主题进行一次访谈,作业要求提交访谈提纲和访谈记录,其中,访谈提纲要求10个问题,访谈记录要求500字。

(4)合:调查报告与论文写作

14、调查报告写作

15、论文写作指导

16、总结(讲评调查报告的作业)

本模块是总结前面的内容,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在此基础上,就论文写作的规范和格式要求进行必要的讲解,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辅导。最后提交的调查报告要求包括总结前面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内容,得出一些基本结论。

篇3

关键词:公共治理;内容分析;分类法

公共治理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一个热点问题,当时西方的政治、社会危机的产生推动了公共治理理论的研究与范式变革[1]。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回应公民的需求并提供某些公共服务;二是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政治过程在多大程度上激励决策者回应公民要求[2]。基于对公共治理研究的内容分析,不仅可以总结先现今公共治理研究的现状,同时能够发现研究整体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资料。

笔者主要从中国CNKI学术总库上,搜索到了近三年有关于公共治理研究的文章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并对搜集得到的资料进行一定的数据处理。由于中国CNKI学术总库是国内十分权威的论文检索数据库,选择从该学术总库上搜集到的论文作为研究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意义。

一、绘制编码表

笔者在研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在分析了不同文章间研究的内容之后,发现就论文研究的内容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就公共治理理论本身进行研究,这样的论文共有39篇,我们将其记为A类。还有一类是研究在特定情况或环境中的公共治理,共59篇,我们将其记为B类。就A、B两类,笔者做了不同的编码表。

表1.1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编码表

研究的时间PA:2009年PA1、2010年PA2、2011年PA3 治理的地域PB:国外PB1、中央PB2、省级PB3、地市级PB4、区县级PB5、乡镇级PB6、村社级PB7、区域PB8、城市PB9、农村 PB10

研究的角度PC: 理论缘起PC1、治理政策PC2、治理评估PC3、治理模式 PC4、表现形态PC5、治理结构PC6、功能与意义PC7、理论研究PC8、资源配置PC9、主体的作用与转变PC10、价值体系PC11 研究的方法PD:调查研究PD1、文献综述PD2、实验法PD3、实地研究PD4、纯学理研究PD5、方法不明PD6

表1.2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编码表

研究的时间PA:2009年PA1、2010年PA2、2011年PA3 公共治理的主体PB:公民PB1、政府PB2、非政府组织PB3、企业PB4、民间组织PB5、宗教组织PB6、主体不明确PB7

公共治理的领域PC:(1)政府建设PCA:职能转变与完善PCA1、绩效评估PCA2、监督体制构建PCA3 (2)产业发展PCB:传统产业PCB1、新兴产业PCB2 (3)生态问题PCC:环境保护PCC1、资源利用PCC2 (4)社会发展PCD:教育发展PCD1、民主建设PCD2、社会保障PCD3、法制健全PCD4、大众传媒PCD5(5)其他PCE 治理的地域PD:国外PD1、中央PD2、省级PD3、地市级PD4、区县级PD5、乡镇级PD6、村社级PD7、区域PD8、城市PD9、农村 PD10

研究的角度PE: 理论缘起PC1、治理政策PC2、治理评估PC3、治理模式 PC4、表现形态PC5、治理结构PC6、功能与意义PC7、理论研究PC8、资源配置PC9、主体的作用与转变PC10、价值体系PC11 研究的方法PF:调查研究PF1、文献综述PF2、实验法PF3、实地研究PF4、纯学理研究PF5、方法不明PF6

二、分析与研究

关于A类文章的研究

(一)关于研究时间:

表2.1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研究时间

时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合计

篇数 21 10 8 39

百分比 53.8% 25.6% 20.6% 100%

笔者从CNKI上选取了近三年的论文,并且以一年为单位进行时间上的研究。从表格中看出,2009年到2011年三年间,单纯针对公共治理进行研究的论文数量上出现了递减的趋势,这可能与选取的时间段太短、选取的标准等众多客观因素有关,但同时也反映出了A类文章研究的数量在减少。

(二)治理的区域

在有关于治理区域的划分上,有些文章是在宏观上就国内或者国外进行研究,而在国内一些学者发表的论文中,受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这一标准,又可以分成中央、省级、地市级、乡镇级、村社级等,区域、城市、农村也成为关注的一点。

表2.2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治理区域

区域 国外 国内 中央 省级 地市级 区县级 乡镇级

篇数 0 13 0 1 0 0 0

百分比 0% 33.3% 0% 2.6% 0% 0% 0%

区域 村社级 区域 城市 农村 文章并

未说明 合计

篇数 0 1 1 2 21 39

百分比 0% 2.6% 2.6% 5.1% 53.8% 100%

就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一半以上的论文并未在文章中点名其关注的区域,只是进行总体上的论述与分析。而占三分之一以上的文章是关注于我国公共治理现状的,近年来热点的区域、城市以及农村等并未在此类文章中广泛体现。

(三)研究角度

表2.3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研究角度

角度 理论缘起 治理政策 治理评估 主体作用与转变 治理模式

篇数 3 1 6 14 5

百分比 7.8% 2.6% 15.4% 35.9% 12.8%

角度 表现形态 作用意义 理论模型研究 资源配置 合计

篇数 2 3 4 1 39

百分比 5.1% 7.8% 10.2 2.6 100%

在A类论文中,总结开来就是以上七个角度,那么在这些切入点中,关于主体作用等的研究占到的比例最大,这类文章就主体界定、主体的作用、主体的转变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而关于治理评估与的研究次之,有较少的学者选择从其他的角度进行文章的研究。

(四)关于研究的方法

笔者按照风笑天著的《社会研究方法》中对于研究方法的分类,将研究的方法归纳为下表的几种。

表2.4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研究方法

研究

方法 调查研究 文献综述 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纯学

理研究 研究方

法不明 合计

篇数 0 0 0 1 38 0 39

百分比 0% 0% 0% 2.6 0% 97.4% 100%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几乎全部的学者采用了纯学理研究的方法,而并没有学者采用调查研究等其他在研究问题时经常采用的研究方法。

三、关于B类文章的研究

(一)研究的时间

表3.1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时间

时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合计

篇数 16 19 24 59

百分比 27.1 32.2 40.7 100%

B类文章针对的是具体情况与公共治理相结合文献的研究,从上表中可以很容易就看出,在2009年至2011年这三年间,研究这一类文章的总数量在上升,表示出了专家学者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在逐年增加。

(二)研究的主体

表3.2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研究主体

主体 公民 政府 非政府组织 企业

篇数 10 32 8 2

百分比 16.9% 54.2% 13.6% 3.4%

主体 民间组织 宗教组织 主体不明确 合计

篇数 2 2 3 59

百分比 3.4% 3.4% 5.1% 100%

在有关于研究这个问题上,我们发现了在公共治理的研究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虽然政府在公共治理中占有绝大部分的比重,但是多元化的趋势也是十分明显的,随着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完善,其治理主体必定更加多元化,针对此问题的研究主体也必定随着多元化。

(三)研究的区域

表3.3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区域

区域 国外 国内 中央 省级 地市级 区县级 乡镇级

篇数 0 28 1 1 0 0 0

百分比 0% 33.3% 0% 2.6% 0% 0% 0%

区域 村社级 区域 城市 农村 文章并

未说明 合计

篇数 0 2 5 3 19 59

百分比 0% 2.6% 2.6% 5.1% 53.8% 100%

有关于研究角度方面,现在的学者还是偏好于从我国公共治理的总体出发进行研究,表现在数据上就是占百分之47.4%的人将这一点作为研究的区域点。

(四)研究的角度

表3.4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研究角度

角度 理论缘起 治理政策 治理评估 主体作用与转变 治理模式

篇数 2 18 3 8 4

百分比 3.4% 30.4% 5.1% 13.4% 6.8%

角度 表现形态 功能与意义 理论模型研究 价值体系 资源配置

篇数 3 11 5 4 2

百分比 5.1% 17.6% 8.5% 6.8& 3.4%

在有关于研究角度上,公共治理相关政策的研究仍然成为众多学者就这类论文研究的一个重点,其功能与意义等是许多学者选择的第二方面,针对于理论缘起等研究较少。

(五)研究的领域

笔者在研读了所有B类论文后,就其主体进行了如下的分类,政府建设、产业发展、生态问题、社会建设以及其他等问题。另外,根据具体问题的归纳总结,笔者又将每一领域进行了更具体的分类,在表1.2中已进行展示。具体表格如下:

表3.5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研究领域

领域 政府建设 产业发展 生态问题 社会建设 其他 合计

篇数 15 12 3 26 3 59

百分比 25.4% 20.3% 5.1% 44.1% 5.1% 100%

由表格统计数据不难看出,社会建设问题是专家学者更为关注的研究方向,而其中占到最大比重的是教育问题。有关于政府建设问题,其研究的比重也较大,而进行细分后发现,就政府职能转变与完善的研究最多,占到百分之五十。有关于产业发展等社会热门的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加。

(六)研究的方法

表3.6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研究方法

研究

方法 调查研究 文献综述 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纯学

理研究 研究方

法不明 合计

篇数 0 0 0 0 59 0 59

百分比 0% 0% 0% 0% 100% 0% 100%

纵观B类文章的研究方法,笔者发现尚未有学者采用出纯学理研究外的其他方式进行研究与分析的,有关于这个问题在调查研究、文献综述、实验研究以及实地研究等方法上的应用将会是十分新颖的。

三、评价与思考

总体上来看,近三年有关于公共治理方面的研究有一下几个特点:

1、研究公共治理与具体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论文多于单纯研究公共治理的文章。而这些与公共治理相结合的论文中,又以社会建设为其联系点,如教育发展、社会保障等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

2、在研究区域上,从国内整体的角度以及单纯从理论层面上进行研究是现在绝大多数论文的区域选择,而有关于农村、城市以及社区等等研究的学者还较少的存在,因而笔者认为,在大量研究整体的论文背后,学者也可以将研究的区域选择在较小的点上,从而能够得到更加具体、更加有价值的思考与理论。

3、在研究主体上,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众多文章比较偏爱于就政府的研究,此类文章占到了一半以上,虽然就其他主体研究较少。而将来,笔者认为针对于非政府组织等主体的研究是一个较为不错的选择。

4、有关于研究的切入点,大多数文章还是从治理本身的政策实施以及主体作用、主体特征以及主体多元化的角度进行研究,也存在着一些论文就已经成型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层次研究与分析,而学者根据具体实践以及实际情况进行理论总结升华的占到的比例较少。

篇4

关键词: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及方式 

(一)区域流通业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各地区商贸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发展状态,对提升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部分地区流通业发展理念、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思想观念落后。目前,制约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依然是思想问题。长时间以来,受到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加上有些地区工业经济比重大,长时间一直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并未树立投资有限、消费无限的意识,也未认识只有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才能确保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显然,这种传统的思想严重阻碍区域流通业的发展,阻碍流通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影响。因此构建适合本地区发展需求进而才能自觉发展的现代商贸流通业,成为将本地区建设为中心城市的切入点。 

农村市场发育缓慢。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流通业发展进程缓慢。农村地区市场化程度依然處于较低水平,缺乏健全的商品售后体系和配套的市场设施,加之农村市场秩序紊乱,有待形成安全、方便的消费环境。 

部分地区企业经营规模偏小。我国部分地区不仅市场整体规模小,而且流通企业经营规模普遍偏小,其经济效益并不明显。有些地区多数流通产业为独立性较强的中小企业,缺少全国性大型流通企业,更不具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这对新时期开展无国界商贸活动非常不利。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不显著的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差异不明显、流通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缺乏充足的物流设施等,上述因素严重制约部分地区流通产业扩大规模,进而影响其区域经济的发展。 

物流技术和基础设施不达标。有些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较小、运输设施布局不合理,同时缺少完善的路网布局,导致商贸流通不畅。因不具备干线间的联络线,直接影响路网运输效率,不但无法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运输距离和时间。同时,各种运输方式、各干线等运输设施之间,存在相互脱节的情况。部分地区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不足,加之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不同运输装备与物流器具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直接影响各物流功能与要素间的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商贸流通效率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一个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与商贸流通业发展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二)商贸流通发展方式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由过去主要依托投资和出口转向消费、投资与出口共同促进经济发展,改革传统依靠第二产业转向依靠第三产业继而带动全部产业发展。当前,我国由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转变,进而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商贸流通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速度、规模等发生了巨大改变,商贸流通业已迈入全新发展状态。但传统的发展方法并未被克服,表现为商贸流通环节过多,成本较大。在商贸流通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其社会效益,必须注意以下方面:第一,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商贸流通业一直沿用粗放式发展模式,这是发展过程中过度注重总量忽视平均产出,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商品流通速度缓慢、成本高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情况,商贸流通业发展必须转变传统依靠外延式增长方法,重视运用科技进行创新,由重视数量轻质量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人本式集约化发展模式,从而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第二,商贸流通业传统流通方式已过渡至现代流通方式,其主要表现如下:依据商业发展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促进商贸流通业更好地发展;对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促使商贸流通产业链不断延伸,为发展区域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物流方式进行创新,采用现代化物流体系提升配送中心的商品配送、流通能力。 

商贸流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篇5

关键字 概念 背景分析 因地制宜 经济 社会 环境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为适应重庆市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加强和规范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活动,改善村镇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镇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乡镇的位置、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村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交通布局及村镇基础设施以及其它各项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等。 建制镇和集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建乡镇的性质定位和发展方向,人口和建设用地发展规模,居住、工业、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和功能分区,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等。

一、重庆市乡镇环境概况及社会定位与作用

1.1含义

乡镇,我们直观理解,就是乡村和镇。也可以理解为比较小的市镇,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泛指较小的市镇。乡镇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也是城市乡村这两大组织形式以点为主在空间分布上的过度地域。是县级以下农村区域里,以经济、交通、教育、医疗等为中心的区域。有独立完善的行政、司法、卫生、教育等部门,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

1.2社会定位与作用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乡镇政权是国家政权体系的基础环节,承担着管理辖区内乡村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职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乡镇政权处在国家行政管理的前沿阵地,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与广大农民群众直接面对,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在农村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桥头堡。当前,乡镇政权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

二、乡镇改造与规划的必要性

全市幅员总面积822.69万公顷,而农村占地面地达到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几。要加速农村现代化,乡镇的的发展在我国城镇加速进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乡镇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由于乡镇是乡村城市的过渡地带,这种过度地带的特殊性,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农村,但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城市社区管理和政策上往往就出现了盲区,因此成为了一些社会问题比较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城市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棘手问题之一。乡镇作为农村和城市两种社会形态结合的地方,也是城市规划,生态景观最特殊也是最薄弱的区域,只有在这种城乡结合的乡镇,实现了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和谐。正由乡镇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觉定了对乡镇的综合环境整治与规划。

三、重庆区域乡镇的背景现状与考察

3.1区域背景和政治条件

重庆地处我国西南区域,紧邻四川盆地东部,是丘陵山地的集中区域,由于山地的地形制约,平地较少,再加上河流水系分割,乡镇规模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城镇空间体系呈现出小城镇的优势局面。从目前看来,首先重庆地区山地地形复杂多样、小气候丰富多变、交通条件落后、文化经济落后。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的结合体,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众多;其次重庆市区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以及民族文化;最后,重庆是一个工业化城市,是中央直属直辖市,在政治和经济上,对乡镇区域改造与建设有更快捷的实施条件。加上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并以重庆市区域为改革规划试点,国家和地方政府也为乡镇建设和新农村制定出一系列的政策和建设条件。这为重庆地区乡镇综合环境和城市建设提供了优质可行的条件。

3.2重庆乡镇发展现状

重庆乡镇地域环境复杂,各种文化景观多样、资源丰富,但交通条件封闭、建设条件艰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长江中下游以及沿海相比,重庆地区乡镇的建设和发展人还有很大的差距,景观现在重庆地区乡镇发展较快,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各个地区乡镇的发展不平衡,分布也不合理,受地形、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重庆比较适应乡镇发展的是渝西地区,应为地势较平,交通等条件较方便,乡镇分布也比东部密集。

2、乡镇的规划滞后,文化内涵体现不充分,地域特色逐渐消失。

3、乡镇的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发展落后,某些乡镇公共基础设施极度落后。产业特色不明显

4、乡镇生态环境薄弱,地形复杂,建设难度大,交通困难,观念保守,经济落后。

四、重庆地区乡镇规划设计策略

4.1、规划与改造设计原则

1、生态为主的原则

重庆的地形复杂,人为活动和自然条件相互制约,因此在规划改造中必须遵从自然,在自然环境的制约中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在渝东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比较敏感,人为建设活动易引起上体滑坡、冲沟和泥石流,给乡镇安全带来威胁,笔者认为在对区域性规划中首先是生态安全。比如在选地和利用,道路交通系统、居住、工业的整体布局,基础设施的布置和防灾等各个方面。

2、遵循地域气候条件的原则

气候环境对乡镇的规划改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前文已分析出重庆地域环境的复杂,生态环境敏感,地形与气候也是有必要的联系,在规划中,要遵循生态的重要条件也必须考虑气候的因素。首先,在规划改造中,既要考虑通风效果,又要考虑夏季湿热多雨,要根据场地地域综合要素来选择布局方式。再次,结合重庆自然地形、气候等特点进行群体优化组合,创作环境与建筑一体的空间环境。

3、以人为本原则

重庆乡镇因地形的限制,很多内部交通还是以步行为主,完善乡村到集镇的公路交通,注重对人的关怀,体现场所精神,体现政府的人文关怀,建造舒适的人居环境。

1、文化传承与文化多样性原则

重庆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且地域文化形式多样性,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浓郁,根据不同文化地域,打造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从而体现出重庆的多姿多彩的文化特征,在这种文化历史和民族文化背景下,从我们的环境建设上得以充分体现,有利于文化的总结、传承、发扬。

4.2、合理定位

重庆地域的每个乡镇的自然资源和发展优势都不相同,因此,在确定发展性质时,首先要对其地形、气候、交通、人口、经济及现用地等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不同特点和要素确定乡镇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目标等。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出、示范带动的原则建设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乡镇,促进乡镇从数量向质量转变,逐步向综合服务型、农业服务型、旅游服务型三种类型转变。

4.3、道路交通的统筹

基于前文对重庆地区地形分析,重庆地貌特征明显,山地较多,地势起伏较大,对道路的组织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地质方面,地表也多为泥岩和页岩,在各种外部因素的诱发下,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环境灾害,影响道路的布局设置。因受诸多条件影响,道路交通规划应依山就势,体现山地特点,多呈自由格局。

结语

总结全文,得出以下认识:

论文秉承文化论和系统论的观点对重庆区域乡镇的规划改造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和讨论,强调地域文化发展的动态性、相对性特征,再现地域生活场性的有效价值,塑造有归属感和富于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的基本途径。

论文在基于地域性规划与改革的概念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地域规划原则、地域的文化体现、合理定位、地域性景观的构建及公共设施和场所精神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讨论,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

第一,规划改造要与文化紧密结合,建立文化特色,要注重文化传承和发扬。

第二,与现代经济同步,现代经济等发展要求确立规划改造迫切实施的必要性。通过现代化和生态技术的运用,首先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第三,在规划设计与改造中,要回归自然,与生态结合,合理的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使人与环境和谐共处。

第四,创造富有地域特色,充满场所感的空间,环境要与当地居民相融合,乡镇的规划改造根本上就是维护社会关系,和对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的尊重。

参考文献

黄光宇山地城市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6

王纪武著,赵万民主编,人居环境地域论【M】――以重庆、武汉、南京为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黄光宇,山地城市规划与设计【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赵珂,王晓文,川渝山地小城市传统形态【J】, 重庆大学建筑学报,2004/9

篇6

 

一、前言

广东省经济总量一直都居全国前列,但GDP增幅却徘徊于全国后位,2009年居第27位,可见广东省目前的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为此,广东省委、省政府从2000年开始高度重视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每两年举办一届“山洽会”,大力推进珠三角洲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的经贸技术合作,但一直执行不够,效果不大。直到2008年,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把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区际转移作为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

“双转移”是广东省为协调城乡区域发展,解决经济增长瓶颈的空前创举。主要是指把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经历了9年时间的探讨与实践,区域城乡发展趋于协调毕业论文模板,切实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广东省实施“双转移”状况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双转移”势在必行。

广东省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广东地区间发展差异系数高达0.76,远高于全国0.66的平均水平。2005-2009年,广州和深圳的人均GDP分别是梅州地区的7.17倍和7.88倍,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是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的3.60倍、3.08倍和3.62倍。2005-2007年,广东省各区域的产业平均集中率,珠三角为77.33%,粤北山区为10.87%,粤西为7.03%,粤东为4.77%,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状况突出。非珠三角洲区域未能充分发挥本地的生产要素优势,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以及市场容纳能力。广东省四大区域人均GDP逐渐拉大的趋势,造成区域经济差距拉大,东西两翼和山区经济的落后是广东省整体经济发展的短板论文怎么写。

2.发达城市生产要素紧缺,以“双转移”推动产业升级。2003年以来,珠三角地区的东莞、广州、深圳、佛山等开始出现了“民工荒”,随后每年在春节后都出现缺工现象,而且,这种缺工数量从2003年的十几万人增加到了目前的100多万人。尽管外来工的市场价格比2003年普遍提高了40%以上,各发达城市也同时设定了最低工作标准,但是各工厂企业的“招工启事”还是高挂,难以缓解“民工荒”现象。另一方面,随着发达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大发展,也引发城市交通拥挤、城市住房紧缺等重大问题。毕竟珠三角发达城市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这几年的各类要素成本节节攀升,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同时往上爬。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应该根据自身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积极承接珠三角洲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发达城市即腾出更多的空间和资源进行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3. 以政府为主导,“双转移”稳步推进。

“双转移”战略以政府主导形势推进毕业论文模板,从政策优惠,资金扶持,加快双转移的全面落实。通过设立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资金,拟定2008-2010年省财政安排15亿元,对14个发达市以及江门市每市每年补助1亿元,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步伐。

在产业园建设方面,广东省双转移战略的实施主要是以珠三角各地的产业转移园为载体,以一对一的产业转移帮扶为主要方式进行,由广佛一带向梅州、河源、肇庆一带迁移。目前,已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有24个,其中,粤北山区14个,主要是深圳、东莞、中山、佛山对口梅州、河源、惠州、清远;粤东2个,是 深圳南山(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东莞大朗(海丰)产业转移园。粤西8个,主要是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对口湛江、茂名、阳江。

在经济效益方面,2008年省产业转移园入园项目973个,已动工建设项目611个,实现工业总产值302.66亿元,利税27.72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4.67倍和5.33倍。2009年一季度, 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入园项目(含意向)1476个,总投资额3030.73亿元,已动工建设项目982个,投资额1169.5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08.21亿元,利税17.27亿元。

转移工业园的产业集聚,也改善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情况。2008年全省培训农村劳动力58.5万人,新增转移就业106.4万人,同比分别增长51.6%、18.2%。2009年一季度,累计新增本省劳动力就业37.7万人,比重同比上升6.3%;新增外省劳动力就业19.1万人,同比下降25.7%。东西北地区新增就业人数20.8万人,数量同比上升5.1%;珠三角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同比下降19.3%,新增就业呈现“两升两降”。

三、“双转移”效果初现,区域经济发展趋于协调

自“双转移”战略实施以来,各地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公共基础设施、工业转移园区、招商引资、劳动力素质培养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目前,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经济总量虽然还不及珠三角,但是从增长速度来看,东翼、西翼和粤北山区的增长速度与珠三角九市的差距缩小甚至逐渐超过珠三角九市。在增长格局变动的情况下,区域间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东翼和西翼占全省比重逐渐由下降转为上升,粤北山区所占比重由2003年的6.03%提升到2009年的6.68%。

在“双转移”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差距正在缩小,趋于协调。从2008年开始,东西两翼和山区的人均GDP增速均超过珠三角地区。除此毕业论文模板,东西北地区的生产总值、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珠三角地区(如表1)。

表1 2009年广东四大区域主要指标增长情况

单位:%

 

 

 

GDP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出口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珠三角

9.4

8.1

-11.7

15.1

18.0

12.2

东翼

12.1

17.8

1.3

20.6

28.7

19.0

西翼

10.4

7.4

-3.9

19.2

31.7

16.4

粤北山区

11.0

17.5

4.7

篇7

 

近年来,安丘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提高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论文参考。去年4月份,山东省政府在安丘召开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现场会议,把安丘的做法确定为“安丘模式”,在全省推广。

1.主要做法

实施区域化建设,就是从源头控制和基础工作抓起,从出口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入手,通过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全过程监控,逐步在全市形成符合国际质量标准要求的出口农产品种植养殖区域,把住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道关口,从根本上确保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主要抓了“五个体系”建设:

1.1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

在严格实施已有国家级、省级标准的同时,研究制订了与农产品质量标准相配套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33个,参照出口国食品卫生标准制定了200多个生产标准,形成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业标准体系。按照“基地规模化、形式多样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已建成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30万亩、果品基地10万亩、标准化养殖基地400个。对所有基地,实行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组织生产、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收购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保证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全部按标准化要求实施。

1.2健全控制管理体系,搞好农业化学投入品的源头控制和规范使用

坚持把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管理作为实施区域化建设的关键措施来抓,制定出台了《安丘市农药管理办法》和《安丘市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农业化学投入品专营专供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农业化学投入品供应管理体制,一方面,强化对标准化基地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供应管理,建设农业化学投入品专营店。论文参考。在专营店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在基地配备植保员,指导规范使用农业化学投入品。目前,已建成市级农药兽药专营总店1处,镇和农村社区直供店67家;设立市级化肥专营总店1处,镇和农村社区专营店60家。另一方面,加强对全社会化学投入品市场规范管理,确定15家化肥、农兽药批发企业,负责全市化学投入品的网络建设和批发供应,净化规范社会化学投入品使用的大环境。

1.3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为区域化管理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一是健全区域化管理科技服务组织。整合农业、畜牧、林业等职能部门的科技人员,落实区域化管理科研课题,积极开展良种的引进选育和试验示范,以及新农兽药的测试和推广应用。二是加强区域化管理的宣传培训。目前,已聘请检验检疫、农业、外经、畜牧等方面的专家进行骨干培训20次,培训人员2万多人次。通过电视台开辟专栏、编发科技宣传册、开展科技下乡等形式,培训农民10万多人次。三是开展区域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成立农业专家顾问组,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110免费服务热线,建立“安丘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110”网站,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321个,在全市形成了以农业、畜牧、林业等职能部门为龙头,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协会和生产合作社为纽带,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点面互动的科技服务网络。

1.4健全检验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对已有的农业、畜牧、质监等检测资源进行整合,建设了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重点蔬菜生产区和批发市场建立了快速检测点;在外贸食品公司成立了山东省首家自有出口蔬菜检测中心;在凌河镇、新安街道分别建设了高标准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初步形成了以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依托,以农产品加工企业检测资源为主体,农业、畜牧、质监、环保等部门检测机构共同参与、分工协作的检验检测体系。基本实现了出口农产品从农资、土壤到生产、加工各个环节全过程、无缝隙的监控和检验检测。

1.5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形成区域化管理整体推进机制

在国家出口检验检疫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了政府主导、龙头带动、部门联动、全民行动“一导三动”的区域化管理推进机制。政府主导,发挥好政府统筹协调、行政推动作用,制定实施规划,加强政策扶持,搞好组织协调,实施联合执法和监管。论文参考。龙头带动,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为支撑,扩大基地规模,提高基地管理水平,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示范带动区域化管理的开展。部门联动,根据区域化管理的总体规划和重点工作,明确相关部门在区域化管理中的职责,做到既各负其责、分工把关,又协作配合、执法联动,强力推进区域化工作开展。全民行动,通过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农产品安全意识,真正调动全体农民群众参与和支持区域化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了区域化管理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

2.初步成效

2.1创新了管理模式,建立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

通过组建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协调组织和机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了政府部门的人力、技术和执法管理资源,形成了长期稳定、联合协作、富有成效的工作机制。

2.2扩大了标准化基地规模,降低了基地建设管理成本

全市标准化基地由原来的6.5万亩扩大到30万亩,有效解决了企业基地过于分散、管理费用过高等问题,降低了基地建设管理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每建设一个300亩的标准化基地,可节约7.8%的用地,每年节约管理成本10万元,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成本降低15%。

2.3提高了安丘出口农产品质量和知名度,扩大了农产品出口创汇

安丘区域内各类蔬菜的药残检出率(含药残达标蔬菜)由实施区域化以前的17.2%下降到目前的2.4%。供港蔬菜从未发生投诉问题。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今日关注》、《东方时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大公报》、山东电视台等栏目对安丘市实施区域化建设的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

2.4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

规范使用农业化学投入品,有效地控制了农业污染,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2.5培育了新型农民,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篇8

[分类号]S126

1 引言

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研究活动也几乎同步展开,近几年来研究日渐风行,相关论文越来越多。为促进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文对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一次梳理和总结。鉴于“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的同质性以及为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展开论述,并在全文统一采用“农业(村)信息化”这一描述形式。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篇名”作为检索项,以1979~2009年作为检索时间段,采用“农业”、“农村”、“林业”、“牧业”、“渔业”、“养殖”、“种植”、“农作物”和“农产品”9个关键词分别组配“信息”这一关键词(组配逻辑为“与”)的方式进行检索,删去重复和非信息化内容的文章后获得文献9 330篇,将这些文献按照主题归类(见表1)。不难看出,自2003年“金农工程”实施以来,论文数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接近历年论文总数的2/3,笔者以“金农工程”开始实施的时间为起点,总结和分析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

2 关于农业(村)信息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农业(村)信息资源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其内容来看,包括农业(村)的资源环境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生产信息、科技信息、教育信息、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管理信息等。从其范围来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农业信息资源是指农业信息本身,广义还包括与农业信息活动相关的设施、设备、人员、组织和资金等多种要素的组合,这进一步拓展了农业(村)信息资源的内涵。

农业(村)信息资源的丰富内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开发利用的难度。高秀英指出,农业(村)信息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很强的战略性任务,是一个多阶段的发展过程。我国实践已走出一条先“修路”、后“造车”、最后出台“交通规则”的道路,即第一阶段建设渠道;第二阶段开发资源;第三阶段完善环境。但目前三个环节都不够成熟,存在诸多问题,典型的观点有:①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发展的需要,数据库建设缺乏系统规划;②农业信息资源在种类、数量、深度、广度及其管理上处在一个低水平运作状态;③农业信息重复建设严重,信息处理和使用成本居高不下;④现行农业信息资源采集指标体系不健全,标准化严重滞后,法律建设薄弱等。笔者认为,农业(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在信息资源开发投入、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利用环境三个环节并行发展,鉴于农业(村)信息资源分布的分散性、信息人才的缺乏、用户信息素质较低、信息渠道不畅等特殊性,农业(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面临着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农业(村)信息资源整合是倍受关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我国农业(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基本解决,以农业(村)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为核心的“最初一公里”问题已成为新瓶颈。关于整合内容的研究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个难点,李道亮从数据库与涉农信息平台整合、信息服务场所与信息传播渠道整合、信息服务业务与服务队伍整合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总体来看,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性的农业(村)信息资源整合框架,在整合方式或方法上,建设涉农网站和信息平台是被广泛认可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3 关于农业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

关于农业信息技术的理论研究很少,发展与应用研究居多。有人认为农业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应用学科,是农业科学和信息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产生的新领域;也有人认为农业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结合。

农业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历程、现状、障碍、对策以及应用类型、应用领域等是前述统计文献反映出的主要研究内容。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从国外引进遥感技术被认为是“首开信息化农业的先河”;80年代初开始了农业专家系统研究;90年代国际互联网出现后,“中国农业信息网”和“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相继开通,同时引进了世界四大数据库并加强了自身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建设;“金农工程”实施以后,研究及应用进入全面发展阶段,3s技术成为热点,精准农业被普遍关注。另外,随“可持续农业”、“循环农业”的提出,光技术、生物技术也崭露头角。目前,农业数据库、农业信息网络、自动化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农业信息技术都得以应用,涉及农业信息资源传播共享、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流通销售、农民生活、农村教育等诸多应用领域。

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明显提高,但整体应用水平还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①因为农业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缺乏或不深入,致使某些农业信息技术的运行原理和应用路径在实践中不明。②因为既有研究成果转化成本较高,使得研究与应用相脱节。由于农业信息技术类型多样、应用领域宽广,研究很难形成系统性。笔者认为,构建我国农业信息技术框架体系已迫在眉睫;农业信息技术将呈现“应用集成化”的发展趋势;“三网融合”的技术架构将成为新型农业(村)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支撑;电子商务将丰富农业(村)信息化的内容,并提升其水平。

4 关于农业(村)信息服务及其体系的研究

早期所理解的农业(村)信息服务基本等同于“农业(村)信息工作”,即指政府面向农户开展的信息收集、传播工作。近年来学术界对其理解更为全面,涉及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主体、服务对象等。关于农业(村)信息服务手段和服务主体,学者们的理解基本一致,服务手段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主体指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包括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种植大户、农村信息员等。关于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学术界的理解存在差异,狭义理解的服务内容指农业信息内容的提供,广义的则泛指农业信息提供与传播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活动;狭义理解的服务对象主要指最终受益者――农民,也可以包括作为中间受益者的服务主体,广义的则指“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

信息服务模式是农业(村)信息服务研究的重点问题。一般认为,农业(村)信息服务模式是由组织模式、服务内容、传播渠道、利益分配机制和支撑保障体系等要素通过一定的内在运作关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学者们总结出的我国目前存在的模式类型较多,较有代表性的如王川提出的服务站、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民之家、网上

展厅和网上劳务咨询等模式;我们比较赞同、王文生等归纳出的七大模式,即政府主导推动、行业协会或合作经济组织自我服务、批发市场辐射扩散、龙头企业一体化带动、专业信息公司或网络有偿服务、科技大户和经纪人示范传递、国际合作扶贫等模式。

信息服务是农业(村)信息化的归宿,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农业(村)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和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其建设意义、目标,总结和分析其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系统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笔者认为,对农业(村)信息服务体系的深入研究,必须结合农业信息服务的实证分析,从实践中总结并提炼出关于农业(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内涵、结构、运行机制等内容,并探讨发挥农业信息服务作用的长效机制。

5 关于农业(村)信息产业及产业化的研究

农业(村)信息产业是信息产业渗透到农业(村)领域所形成的一种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信息技术作用于农业(村)的必然结果。张兰英、尚杰给出了较为全面的定义:“农业信息产业指以农业信息作为基本资源,以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上,制造出有效的信息产品,建设优质的服务体系,为农业、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逐步形成综合性、系列化的现代农业信息产业体系”。农业(村)信息产业化则是形成农业(村)信息产业的具体过程,反映农业(村)信息产业的规模程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张峭指出,农业技术产业化分为商品化和产业化两个阶段,商品化阶段是将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转化为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商品,即走向市场;产业化阶段是将商品经营成巨大产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我国农业(村)信息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化水平还很低,如何发展农业(村)信息产业?较有代表性的对策如:要“以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为发展龙头”,继续“进行结构调整,使农业信息产业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结构等方面更趋合理”,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融资体制”,着实提高我国农业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咨询业是农业(村)信息产业的核心,有学者专门探讨了其发展对策,认为应当走政府支持与市场竞争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要实现“两个战略性转移”,即从以依靠政府推动为主向以依靠竞争为主的转移以及从资源向管理、从重硬向重软的转移,同时要把“管理创新”当作未来优势竞争力来培育。

笔者认为,鉴于“三农”问题的特殊性以及农业(村)信息化的特殊性,农业(村)信息产业的发展应该走政府主导、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协同发展的道路,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农业(村)信息产业服务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村)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6 关于区域农业(村)信息化的研究

该主题下的文献所研究的区域范畴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按经济区域或地理区域划分;第二层次按省(直辖市、自治区)级行政区划分;第三层次按省级以下行政区划分,包括县(市、区)、乡(镇)乃至村。从各层次区域的论文数量来看,第一层次有95篇,第二层次有733篇,第三层次有452篇。忽略第一层次的论文,将第三层次的论文归并到第二层次,得到的论文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篇9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0-0054-03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的设置是我国进一步完善农业推广硕士学位制度、推进我国农业推广行业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举措,旨在为农业技术推广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研究“政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有助于解决我国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该专业依托舟山市政府相关部门,如舟山市港务局、舟山市海洋渔业局、舟山市定海区党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舟山市科技局、舟山市文广局等政府部门,以及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舟山市远见旅游发展机构等企业,舟山日报社等媒体单位合作建立“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学校从这些基地选聘导师。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方法。根据研究目标,制定两类调查问卷,一类针对研究生导师,共51份;一类面向2011、2012级两个年级研究生,共152份。回收问卷198份,回收率是97.5%。通过对问卷的总体筛选,排除无效问卷5份,最终确立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为95.1%。

二、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培养现状

从2008年起,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主要面向浙江地区开始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制为三年。2009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研究生,学制为两年。截至2013年6月,该专业共招收全日制研究生178名,授予学位人数77名;非全日制招生人数141人,授予学位人数37名。

(二)合作模式

1.联合招生和培养

除了本校招收全日制、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外,近两年浙江海洋学院与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宁波市教育学院采取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模式。这种方式主要利用了浙江省境内温州、宁波人口相对集中,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也相对较多的优势。授课地点采取就近原则,在温州、宁波异地授课,而授课和导师选择由浙江海洋学院组织,此模式既扩大了招生范围,又为当地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培养了一批高学历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2.采用“双导师制”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采用“双导师制”模式,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的方式。校内导师由该校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副高及以上职称、具有在研科研课题的教师担任,由其具体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指导及日常管理工作。校外导师由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在相关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同时又取得该领域高级职称或者在该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相关人员担任,由其负责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实践项目研究与技术指导等工作。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有52名专职导师及20余名兼职导师。其共同把握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共同确定学生论文选题,确保学生论文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调查显示,目前该专业学生选题集中在经济和政治领域,所研究的课题方向大都结合舟山当地实际,与农、渔业实践相关。该校对受聘的兼职导师采取“请进来和引进来”的方式,导师采取现场授课方式[1]。兼职导师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触技术前沿,参与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企业自主创新工程之中,增长了见识,拓宽了眼界[2]。

3.初步建立“政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基地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2个月的实习实践训练。近两年来,浙江海洋学院充分利用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对高技能实用性人才需求旺盛之机,逐步建立起一批“政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基地。2010年,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与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舟山市文广局、舟山市定海区党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建立研究生创新人才合作培养基地,派研究生到这些实习基地接受外聘导师的指导,并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实习。至今,在舟山地区已经建成5个研究生合作培养基地。

(三)存在问题

1.培养目标与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吻合度不高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应掌握农业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农业推广理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这一领域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以及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由于农业推广硕士具有成人性、业余性、对口性、速成性等特点,加之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报考群体小,生源类型多,其专业背景不同,使得培养方案与研究生自身状况吻合度不高。

2.合作单位性质构成不合理

与浙江海洋学院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机构比较单一,绝大多数是政府机构。调查显示,浙江海洋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政产学研”联合培养单位中,政府占63.8%,企业占26.3%,学校占9.9%。说明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企事业单位比例失调。

3.合作培养规模小,合作地域狭窄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招生量逐年增加,但总体上生源不多,第一志愿报考生源很少。这既与招生宣传力度不够有关,也和学校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合作培养规模不大有关。

浙江海洋学院合作培养研究生地域主要局限于浙江省省域范围内,或仅仅局限于舟山市辖区范围内,与外界对接面相对狭窄,这影响到研究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三、构建新型“政产学研”多样化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一)地方政府应加大对专业硕士合作培养的支持力度

专业学位教育要求把学术性和职业性密切联系起来。地方政府和高校应该设立专项资金对“政产学研”合作给予扶持,并在政策上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立足学术工作的组合与融通,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在传统研究生教育基层单位和外部系统之间搭建桥梁,构筑新的研究生教育基层单位[3]。

(二)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建立新型的培养基地

采取多种方式激发企业参与政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结合学校的科研平台和研究生教学平台建设,在企事业单位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学校首先要向社会争取办学资源,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应成为首选的合作伙伴;其次,要以企业的生产和实验设备为基础,实行校企合作办学,联合构建实践教学基地;第三,要以高校基础实验室为基础,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并拓展其功能,充分利用高校的基础研究优势,根据企业实际问题确定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对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现场能力实践训练,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以市场为导向,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根据政府公布的农业推广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地方政府“三农”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产业和技术结构的变化以及自身办学条件等,并根据市场、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

(浙江海洋学院研究生教学建设项目《农业推广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探索》,主持人:付翠莲)

参考文献:

[1]黄雪,柳建良,张文峰.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研究[J].广东化工,2012(1):160,155.

[2]沈晨,李萍萍,施卫东,等.政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中权变理论的应用[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3-86.

[3]廖湘阳.非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路径与重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21-25.

Study on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of “Government-Enterprise-University-Institute” Collaboration for the Postgraduates with Professional Degree

——The Case of Rur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pecialty of Zhejiang Ocean College

FU Cui-lian1,2, XIAO Chai1

(1.School of Management, Zhejiang Ocean College, Zhoushan Zhejiang 316000;

篇10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9).

[4]刘桢.解读古兰经[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5]祖拜热・艾尼瓦尔.维吾尔族家庭教育及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篇1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常德地区1988年撤消,建立常德市后,县域经济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在发展中存在着经济回升基础不牢固,城乡居民增收压力较大,工业经济增长仍然乏力,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因此,加大对常德市县域经济的研究,将有利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实力。

一、常德市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共有县级行政单位9个,其中县域单位为6县1市,包括安乡县、汉寿县、澧县、临澧县、桃源县、石门县和津市市。常德市总面积为18190平方千米,县域国土面积1544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84.9%。2009年末,常德市总人口达到616.69万人,其中县域总人口为492.79万人,占总人口的79.9%。2009年常德市完成地区CDP为1239.2亿元,其中县域CDP总值为 646.79亿元,占常德市CDP总值的52.19%,只有桃源县、澧县、石门县三个县的CDP超过100亿元,其中桃源县以CDP总值为118.4亿元,位于湖南省2009年GDP总量第15名的县市;湖南省2009年人均GDP为20226元,常德市人均GDP为达到22496元经济学论文,而常德市县域人均GDP只有15571元,分别为湖南省平均水平的76.98%,常德市平均水平的69.21%,且只有津市市的人均GDP超过2万元。2009年常德市完成财政总收入70.0亿元,其中县域财政总收入为27.7089亿元,占常德市财政总收入的39.58%,财政总收入超过7亿元的县(市)有津市市l个,2009年湖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10元,常德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909元,而常德市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810.57元,均低于湖南省和常德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并且只有汉寿县、澧县和临澧县过5000元;略超过湖南省和常德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200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84.31元,常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9元,常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5996.42元,均高于湖南省和常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水平,并且有澧县和临澧过20000元。桃源县和安乡县的农业总产值超过了工业总产值。

目前,常德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实力不强,经济规模小,竞争力较弱,突出表现为大多数县域为农业经济,其发展水平仍然是低水平,低层次的。

二、影响常德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1、县域基础设施条件差,竞争能力弱

由于常德市位于湘西北地区,属于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相比,缺少对外开放的地缘和人缘优势。同时,常德市又是传统的农业地区,县域工业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加上各县(市)财力不足,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造成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明显落后,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2、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工业化程度仍然较低

常德市农民在县域居民中占有较大份额,农业和农村经济占有一定的主导地位,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缺乏鲜明个性,产品、产业结构趋同,停留在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上,而工业企业少而不大,特别是龙头企业和拳头企业少,支柱产业发展缓慢,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效益,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3、人才匮乏

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是人才匮乏。目前,常德市县乡创业人才、实用乡土人才严重短缺,劳动力素质不高,大多数农民缺乏发家致富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区域内懂市场、懂经济、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管理人短缺才,造成农民增收缓慢。

三、促进常德市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更新发展思路,抢抓发展机遇

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首要动力。目前,常德市县域经济已从原来低层次、“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逐步过渡,经济发展已进入市场配置资源、需求引导生产、质量决定效益的新的发展阶段,但县域经济基础薄弱,自主发展能力不足。因此,常德的各区县市应牢牢把握紧紧抓住中部崛起,以及湖南“3+5”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机遇,积极承接“长株潭”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经济学论文,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资源型工业为支撑,以集群化发展为手段,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优化工业结构,提高工业效益,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推动常德县域经济加速发展。

2、立足县域农业自身的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应以农业繁荣为前提。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县域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结合县域实际,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目前,常德市形成了以桃源县、澧县等为主的粮食产区;以澧县、安乡县等为主的棉花产区;以各县城郊及石门高寒山区为主的优质蔬菜产区;以石门县、桃源县等山丘区为主的柑桔产区;以桃源县、石门县、临澧县等省定烟叶生产区为主的优质烤烟产区;以山丘区自然草场和滨湖滩涂草场为主的草畜区。因此,各个区县要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 ,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为方向,打造生态品牌,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步伐,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农业产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经。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农产品加工,常德市的各个区县要延伸农业产业链,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的连接点,作为农业产业调整的重点,作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3、发挥县域旅游资源的优势,带动区域发展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以快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扩大开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加快区域脱贫致富。常德市的西北部属于武陵山系的低山区,挺拔俊秀;西南部为雪峰山余脉,逶迤绵延;东部为洞庭湖平原。沅水、澧水两大河流横贯境内,支流众多,具有水乡的特色,这些特征造就了区域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常德市的各个区县应发挥区域内旅游资源的优势,强化各级政府对旅游发展的认识,完善旅游服务系统,进行旅游开发的招商引资,将常德建设成为以山水田园风光为主体的观光、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旅游城市,从而促进常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4、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县域工业可持续发展。

由于常德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与城市、工业与农业、矿藏开采与加工的相互依存关系。发达的农业、丰富的矿藏资源,为常德的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形成了以加工业为主的工业格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因此,常德市各个区县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观念,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口,重点建设好县域内的主要工业与工业园区(见表1),合理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

表1. 常德市县域主要工业与工业园区统计表

 

县域名称

主要工业

主要工业园区

安乡县

造纸、棉纺、油脂化工、橡胶、建材、机械、

安乡县工业园区

汉寿县

纺织、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

汉寿经济开发区

澧县

水泥、煤炭、氧化锌、芒硝、农产品深加工、轻工业机械制造

澧县工业园

临澧县

水泥、烟花、食品、陶瓷、机械、纺织、食品

太平工业园、安福工业园

桃源县

铝业、农产品加工、纺织、建材、电力能源、机械制造

创元铝业工业园、漳江、热市、陬市工业小区

石门县

电力、食品、建材、化工、机电、硅砂(石膏)

石门县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