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安全管理重要性论文

安全管理重要性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06 18:49: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安全管理重要性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安全管理重要性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施工中各种安全事故不断出现,高空施工坠物砸死砸伤人员,墙体坍塌破裂造成人员伤亡,机械设备等造成施工人员的伤残等一系列安全事故已经对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安全控制敲响了警钟,实施项目施工安全控制,保证施工生产安全,保护施工人员的切身利益,安全生产,安全施工,已经是势在必行。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重要性

1.做好安全管理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在项目施工中,通过全面的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基本方针,可以更好的发挥出各种安全措施和安全设备的基本效用,可以贯彻落实各种安全管理制度,有利于创造安全是施工氛围,有助于保证施工质量的提高,如果是在不安全的条件下施工,操作者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加重,必然影响其操作,也就必然危及产品质量。

2.做好安全管理控制是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关键。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各种安全伤残事故日渐频繁,触电,高空坠物砸伤,墙体破裂坍塌等等各种安全事故给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更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必须从加强安全管理做起,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这是保证人员安全完善施工管理的必然趋势。搞好安全管理,有助于改进施工单位的工程管理,全面推进施工单位各方面工作的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同时也大力的保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的权利。

我国建筑安全控制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虽然在这些年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果,但是对整个建筑行业的管理控制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项目施工安全控制管理中,更是整个管理环节的薄弱点,随着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实施安全生产已经是社会的呼声。本文将对我国安全管理现状做出简单分析。

1.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缺乏科学严谨的安全管理机制和规范。首先是施工单位内部,缺乏统一的施工安全管理规范,很多时候,施工的安全管理都是靠着一些管理人员或者是技术人员的常年积累的经验,各种安全措施的实行也是靠着一些管理人员的临时安排,没有能形成统一的安全管理控制规范,其次,社会上缺乏对项目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监督机制,使得施工单位的安全控制工作难以透明化管理,很多安全法律法规难以落实到实处。

2.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和控制的重视力度不够。项目工程的管理人员对项目安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因而不够重视,只是全力想办法提高生产的效益和施工的进度,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因而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其次,施工人员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安全素质安全意识薄弱,有时候会出现操作失误或者是不按规定操作,从而发生各种安全事故。

3.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相关的安全管理法律和法规依旧缺乏。我国虽然颁布了许多有关建筑业的安全施工、劳动保护、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但还有不少的缺陷,现行的建筑安全管理规定对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各种安全行为与责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管理的问题。

四.加强建筑施工管理安全控制的对策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安全控制有着多种措施方案,需要据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分析,笔者从多年的施工经验,简要从工程,人员,和制度层面做出分析。

1.严格控制好建筑工程的设计。工程项目的设计管理对整个项目工程安全控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设计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着施工人员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的规范,因此,要结合施工地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施工的实际条件,对施工的方法,施工的规范做出严格的规定,并严格执行,以科学的设计规范指导整个施工过程,避免出现因为盲目施工,混乱的施工而造成事故。

2.保证机械设备和原材料的质量。各种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加强对原材料采购,运输,入库,领用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和监督,杜绝使用有毒有害或者有对放射性的建筑材料,如果有特殊要求则必须做好防范措施,同时,要做好对设备机械的管理,设备的安全管理贯穿于整个设备的选择购置、安装调试、操作运行、维修停用等过程。主要包括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的安全审查与验收;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安全运行检查;维修保养、报废;安全检测、监控、检验和档案管理等,同时,要随时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测维护,减少因为材料设备的使用而导致的各种事故。

3.创造安全的施工环境。首先,要做好建筑项目施工的功能分区,做好清理场地工作,从材料的堆放,设备的运输,和正是的施工都做出严格的场地划分,做到井然有序的施工,避免混乱,其次,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在任何时闻、季节和条件下施工,都必须给施工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作业场所,改变脏、乱、差的而貌。生产作业环境中,湿度、温度、照明、振动、噪音、粉尘、有毒有害物质等,都会影响人的工作情绪。作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品牌和形象。

4.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人员因素是影响到项目工程安全管理控制的关键性因素。管理人员要有着安全施工的 理念,重视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并做好各种安全管理的措施,技术施工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对各种机械设备规范操作的熟练度,避免因为操作失误而引起事故,同时,监督人员要监测全程监督的原则,对各种违章操作进行处理,加强对各种施工标准和规范的落实的监督力度。

5.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规范。首先,施工单位要制定科学合理施工方法和施工规范,制定各种安全防范管理章程,并在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的配合下,全面贯彻落实。其次,国家政府要加大各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法律法律的完善,并根据建筑行业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状况作出及时的制度规范更新。最后,社会群体要加大对施工单位各种安全管理措施落实的情况进行监督,促进施工的安全化,规范化。

结束语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关系到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加强对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是人本思想的体现和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施工单位实现经济效益,施工人员确保人身权利的双赢选择。

参考文献:

[1]杨菊欣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期刊论文] 《建筑安全》 -2009年6期

[2]郑敏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期刊论文] 《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 -2011年4期

[3]王姝芬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0年20期

[4]李俊义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期刊论文] 《科技致富向导》 -2011年11期

篇2

一、食堂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小学食堂的安全管理关乎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的管理秩序,需要引起学校的充分重视。由于小学阶段的作息时间大体为“早八晚五”的时间段,所以住处距离学校稍远的学生在学校吃中午饭的情况是最多的,早饭和晚饭则较少一些。对于一些提供住宿的学校中的住宿生来说,则几乎一天三顿饭都是在学校食堂解决。对于广大教师而言,中午饭也多在学校食堂解决,偶尔会在学校吃晚饭。通过以上基本情况的分析,可见部分学生和教师的三餐中至少有一餐是在学校食堂吃。而由于学校食堂也会开设一些特色档口,会吸引部分学生留在学校吃午饭。总体而言,在中午这个时间段食堂的人流量非常大,其他时间也会出现人流高峰。人多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安全隐患。所以小学食堂的安全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要保证学生和教师能够安全地在学校度过午餐时间。此外,诸如食品安全问题,更需要引起学校的充分关注。这直接关系着师生的身体健康,不容存在侥幸心理。科学对学校食堂进行安全管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取信于学生,同样也可以保证师生的饮食安全,以维持学校管理秩序,维护学校名声等。

二、小学食堂安全管理的目标

小学食堂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对于小学阶段的食堂安全管理,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考虑。第一,秩序井然,文明礼貌。小学食堂作为人流量大的地方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单靠管理无论如何都不能避免问题的产生,只有靠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首先从自身做起,在高峰时间点一定要遵守秩序,礼让他人。所以食堂安全管理首先需要进行安全教育,教育老师和学生守规则,懂礼让,逐渐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这也是食堂安全管理的应有之义。所以,良好秩序是小学安全管理的首要目标,也是保证安全的前提条件。第二,保证食品安全。这同样是小学食堂安全管理需要达成的重要目标。只有保证食品安全才能够从某种程度上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而学生和老师的自身利益是学校的最高利益。此外,安全、干净、卫生的食品也是提升食堂形象的重要内容。总之,小学食堂安全管理应该达成的目标还有很多,也包括很多细则性内容,本文在此只列出最重要的两项,以引起充分注意。

三、小学食堂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

小学食堂安全管理的具体办法应该从主管单位和学校这两个层面进行考虑。第一,定期检查,做到未雨绸缪。对于学校食堂主管部门,应该定期对学校食堂的用餐秩序进行维护和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开会讨论,并出台可行的办法。还要对食堂的各种设备定期进行检查,以防产生重大安全隐患。对于年久失修的陈旧设备一定要及时申请更新。第二,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总结,及时发现是在哪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并且要追究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这样才可以使管理人员时刻保持警惕而不松懈,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好食堂安全管理。第三,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充分地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公共场合还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所以在学校层面上,应该时常对学生开展食堂安全教育,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学生自己注意到之后,才能更有力地保护好自己。具体的形式可以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活动,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绘制班级板报等。班主任教师在教育W生的过程中应该发挥积极作用。

总之,小学食堂安全管理的方法应该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要弄明白学校食堂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学校领导、主管部门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对学校师生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二,应该制定食堂安全管理的目标,一方面要构建井然的秩序,另一方面要保证食堂卫生和食品安全。第三,管理的具体方法应该从学校和主管部门两方面入手来考虑,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还要进行安全教育等。

参考文献:

[1]孙德君.浅谈小学食堂卫生管理[J].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6(3).

篇3

住宅建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住宅小区的建设依旧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建筑市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进行住宅建筑的过程中,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问题。而目前所采用的安全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普遍缺乏针对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住宅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研究。

一、加强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意义

(一)促进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发展

我国正在进行着规模巨大的基本建设,建筑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虽然建筑安全管理在我国己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客观地讲,我国建筑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一直比较低,每年都有几千人在安全事故中丧生,这无疑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国家的基本建设和影响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住宅产业,这些年,虽然发展的十分迅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不足和缺少有效的控制手段。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十分有效地促进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发展。

(二)可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目前,很多的施工企业存在着“重质量,轻安全”的观念,还没有意识到较高水平的安全管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企业的生产效率,而是武断地认为加强安全管理的前提是牺牲企业效益的错误观点。另外,还有相当部分施工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现场出不出安全事故是不能控制的,只能听天由命。经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使施工企业认识到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实际上是提高了企业的效益,使施工项目经理认识到安全事故是可以控制的,很多事故也是可以避免的。这样就可以提高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经理的安全管理意识。

(三)有利于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状况与综合素质

从目前的现实来看,住宅建筑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始终是比较高的,作业人员的安全状况十分的严峻。很多源于安全管理失误的建筑安全事故往往给受害人带来巨大的损失。通过对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进行研究,通过有效地方法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改善作业人员的安全状况。而且这样还可以吸引更多有能力的人员加入到住宅建设中,而这些人员反过来又会提高安全状况,最终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管生产同时管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有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因此,安全与生产虽然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目的,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完全的统一。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的实施过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进行共同管理的基础。

(二)科学的安全管理目的。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或避免事故。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的。没有明确目的的安全管理是一种盲目行为。盲目的安全管理,充其量只能算作花架子,劳民伤财,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在一定意义上,盲目的安全管理,只能纵容威胁人的安全与健康的状态,向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或转化。

(三)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四)安全管理重在控制。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事故发生的原理,说明了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应该当作安全管理重点,而不能把约束当作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因为约束缺乏带有强制性的手段。

三、引导施工企业推行OHSMS(Oeeupational Health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的措施

(一)加强安全法规的宣传和贯彻

要实现安全生产的制度化、法律化,必须严格按照己有的法律、法规、条例、办法等规定办事,使企业和有关部门明确并落实各自的法律责任,以此达到依法规范企业、依法保护职工的目的。同时,要利用一切途径和方法,大力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不仅要让施工企业的管理者了解,更要让参与工程建设的广大劳动者也能了解,以便他们能够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从而促进安全管理制度化、法律化的进程。

(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必须通过各级政府依法对企业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实施更直接、更严格的指导与监督,乃至强制企业执行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此外,还应加强群众监督,要依法组建工会或整顿工会组织,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队伍,切实加强群众监督的力度。

(三)实行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相分离

篇4

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着建筑施工爪、l深化改革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等问题,企业的安全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笔者结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如何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对策。

1施工前期的安全管理

建设单位要与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监督单位签定合同。建设单位在申请施工许可证之前,应当向当地建筑_J:程安全监督机构提交工地安全方案,其中包括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各自的安全责任、该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措施。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要加大力度抓好材料管理。这项工作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性能,保质,安全上起重要作用。要做到材料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检测,评测,验收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的现场勘察、设计到竣工验收等一系列安全工作上有意识科学地进行策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控制和改进来发展安全管理工作。公司和项目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编制施工安全方案。审批后的施工安全方案即是作为建设工程全程项目安全施工的依据。

2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安全工作不是单一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它是一项社会化工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只有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起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安全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扎实的工作才能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首先要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层层落实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单位要将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安全审查相关内容纳入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范围,具体要做到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安全、质量、丁期和投资四项同步控制。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针对下列工程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施工临时用电工程:垂直运输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拆除、爆破工程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施工单位应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人员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单位整体发展的需要。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lk和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实现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安全控制

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之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以及不合适的设备、设施。当必须采用这些设备、设施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开工之后进行的评价,可查出施工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系统建成以后,在现场施工阶段进行的安全评价,可了解现场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超级秘书网

3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T是一项复杂的生产过程,产品是固定的,而且在同一个施工现场需要组织多工种,甚至多单位(如,桩基、土建、吊装、安装、装饰等)协同作战。为理顺、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其紧密配合,保证正常施工,就需要严密地计划组织。因此,必须编制指令性的施工技术文件一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而安全技术措施是旌工组织设计(或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安全手相术措施是针对该项工种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先分析,从而进行控制和消除工种施工过程中的隐患,从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人身事故。安全技术措施不是一般的措旌,而是国家规定的安全法规,具有法律的性质,带有强制性,必须编制,必须执行。

3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是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目标管理控制、制约、激励的总纲,是企业领导、管理者为实现安全生产所采取的保障措施,是贯彻实施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具体化。它具有法律效力,规章制度一经确定,贵在严肃认真地组织实施。“安全第,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预防为主”是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安全第一”是说明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是第一位的,“预防为主”指的是所采取的积极可靠的组织、技术措施,这个措施是根据设计、施工地点、条件、时间、方法、使用机械设备、工程特点、施工工艺等实际情况预测容易出现那些事故隐患,所采取的组织技术对策和措施,消除隐患,具体地说就是不让事故的萌芽出现。

篇5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当下,施工项目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许多施工团队都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寻求生存。而在项目工程的全过程中,要降低工程造价,要缩短建设工期,要确保工程质量,并且还要获取一定数额的利润,必须要有良好的施工管理制度。良好的施工管理秩序能够使一个施工项目有条不紊的进行,因此,进行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它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

此外,施工管理作为施工项目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管理质量的高低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施工工程完成的进度和主体项目的安全、建设质量以及后期整个工程造价的高低。所以,提高施工管理的质量,能够使这个工程进度更为流畅,增强管理的技术水平,深入研究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整个工程的成本,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同时也可以给施工工人带来人身安全的保障。

下面,笔者将从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项目管理的创新和施工现场的管理来浅谈如何进行合理的施工管理。

二、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

其一,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并且强化安全纪律。首先,每一个进入现场的相关工作人员都要进过严格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知识培训;其次,在施工现场引进新设备和新技术时,必须对相关施工员进行完整的培训后,才能让新技术和新设备投入使用;再次,根据场地的变化,要相应补充相关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

其二,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并且增强安全制度的可调控性,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制度相应的可调控制度。

其三,增强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落实工作,对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实行安全责任管理机制,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警惕性。

三、项目管理的创新

首先,要加强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基础,也是极其关键的一部分。一个项目的良好运转需要具有合理的成本管理,这样才能保证这个项目是盈利的。因此,施工单位要建立明确的成本管理责任体制和运行体系,将工程的利润达到最大化。此外,也要实行质量管理的奖惩方案,提高质检人员的高度责任心。

其次,转换机制,更新观念。传统的施工项目管理机制中,一般都会出现成本控制、资金管理和合同管理相脱离的现象。要避免这种弊端的发生,必须更新观念和转换机制。可以设立合同管理部门,强化和突出合同管理的核心地位,同时也能有效的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和资金管理结合在一起。

另外,选拔高素质的项目经理、来组建一支精锐的项目管理团队,推行项目管理责任机制以及完善竞争和激励机制,也能够促进项目管理的创新。

四、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及要点

施工现场管理作为施工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本论文所要详细介绍的。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主要总结了一些几点措施和要点。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要积极宣传国家颁发的一系列相关文件,加强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而且明确规定和要求施工现场的环境设施和卫生指标。

第二,深化现场的安保工作力度。相关的负责部门要安排门卫或者警卫人员实行24小时的轮班制,做好施工现场的安保工作。同时,对于现场的外来人员要严格检查证件,对施工材料的运输进出也要严格控制和审查。警卫人员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尽力避免一切安全隐患事物进入施工的现场。另外,安保部门也应该定期做好火灾演习和培训工作,防患于未然,对于一些员工不良的习惯要当面指出并且要求其改正,例如,不带安全帽进入工地者、或者是私自乱搭电线用电设备者等。

第三,对于施工现场的保洁工作要加强监督。因为工程施工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垃圾污染、光污染、空气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如果这些污染指度超标,则会受到相关部门的惩罚,污染程度严重的可能会被要求停止施工甚至直接要求关闭施工企业。现场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但会影响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对环境造成伤害,而且会使企业遭受利益上的长期损失。施工单位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至污染环境于不顾,要注重施工现场的保洁工作。

此外,要保证生活区的卫生整洁,比如食堂、宿舍等和施工地比较近的位置,这样也可以确保不出意外状况。其次,要坚决杜绝带泥上路的现象。施工现场有污泥是十分正常并且可以理解的现象,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并不严格把关进出口,让带有污泥的运输工具污染了城市道路,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也使企业的形象受损。企业应该在进出口设置冲洗台,对带有污泥的车辆进行彻底冲洗,方能允许其上路。

第四,现场的工具器械摆放等要规范合理化。简而言之,就是要规范场容。井井有条的施工现场便于管理,也便于员工提高效率性。

第五,消防保卫。

工棚或临时宿舍的规划和修建,必须符合防火和卫生的要求。临时宿舍应当尽可能建设在离开修建的建筑物二十公尺以外的地区,离开森林区应在一千公尺以上,并且不得修建在高压线路通过的地方。临时宿舍的使用期限较长或在使用期间正值雨季的,不得修建在低洼潮湿的地带和其他可能被水淹没的地带。在独立场地上修建成批的临时宿舍,应当分组布置,每组最多不得超过十二幢。组与组之间的防火距离,在城市中不得小于十公尺,在农村中不得小于十五公尺;幢与幢之间的防火距离,在城市中不得小于五公尺,在农村中不得小于七公尺。厨房、锅炉房、变电室与临时宿舍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十到十五公尺。

为储存大量的易燃物品、油料、炸药等所修建的临时仓库,其与永久工程或临时宿舍区之间的防火距离,应当在一千公尺以上。临时宿舍区应当修建简易道路。应当划定厕所、垃圾堆和污水排出的地点。

此外,还要加强生活区的卫生防疫管理和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邱默宁.浅谈施工企业的现场施工管理[J].中国建设信息,2003

篇6

1.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新形势下,企业的安全生产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在经济告诉发展、企业各方面出现明显变化的今天,如何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解决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当前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是:成本压力增大、生产周期缩短、外来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加、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参差不齐等都为企业的管理、尤其是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课题。所以,企业在生产过程和经营活动中,应该始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安全管理理念,持续积极主动地分析并处理企业安全管理中应经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性。该管理长效机制内容应该包括:促进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标准的编制;落实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积极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质量工作标准化,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与任务,实现企业不同部门与环节之间安全生产的结合,不仅让互相协调,而且互相促进;深刻认识到影响职业危害、作业环境以及生产设备的潜在危险因素,明确影响安全生产的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区域以及部位等,并遵照国家的相关技术标准对其安全质量技术状态进行评价和规范,有效控制和管理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及其行为;制定并认真执行企业安全生产的联动考核机制以及生产奖惩机制,有序处理安全生产事故,并对安全生产责任进行追究。

2.企业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途径

2.1重视安全培训,提升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企业的和谐关键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公司坚持把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发动人人参与安全管理,作为公司有效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前提。通过安全培训,使他们充分了解在安全生产上企业和谐提出了安全是效益,安全足效果、安全是效率。

企业每年要以安全生产和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安全质量标准化、职业卫生、安全操作知识为主要教育培训内容,举办各类安全知识培训班,培训各类人员均。通过培训,切实增强企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操作技能。在工程系统的安全培训中,需要打破传统的师徒传教模式,引入先进的以三维动画教材文施培训的方法,使安全规则统一化、唯一化、程序化和形象化,大大提高了培训质量。

初次之外,还要高度重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积极培养具有高度竞争优势的高素质职工,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安全运行提供人才资源方面的支持。

2.2加大安全管理投入,降低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风险系数

企业应该把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看作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大在引进先进设备方面的资金投入。目前,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先进生产设备已经实现了人机脱离,自动柔性生产线也已经实现了生产全过程的全自动化操作,降低事故风险的效果非常显著。与此同时,企业在改善作业条件、改造作业环境、整改项目硬件以及完善管理软件等方面的投入需要持续性,持续完善企业现场的安全生产。

2.3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构筑企业从业人员的观念“防火墙”

企业安全文化是在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作为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企业的安全管理需要综合性、全面性以及系统性的规划、执行和监督过程,每一个环节均要环环相扣。构建企业安全生产文化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的重要前提条件,系统化的安全文化能够有效解决安全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防止安全工作的盲目性、主观性以及片面性。

(1)建立安全的投入观。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安全的投入观,是 “安全第一”方针在投入上的具体体现。它的基本内涵是:凡涉及安全的投入,是硬投入,是必须的投入,是第一位的投入,是不可或缺的投入。应该坚决制止在安全投入上的不作为或 “打折”现象,并从政策上对安全投入给予激励。

(2)建立安全的环境观。环境是安全的基本要素。创造安全的环境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首要前提和必要条件。企业应当从装备现代化、管理信息化、工作标准化等基础工作入手,逐步形成本质型安全的条件。切忌以种种困难为借口和托词,让职工在危险、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生产作业。

(3)建立安全的分配观。加大安全在分配中的权重,用分配来调节安全、保障安全,是实现企业长治久安的重要机制。它的切入点是将职工的安全行为 (结果)与职工的经济利益 (收入)有效挂钩,从根本上克服 “重经济、轻安全”的倾向,改变利益驱动的单向性。

(4)建立安全的管理观。安全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直接决定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多维性和复杂性。安全的管理观需要特别重视“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增强安全管理工作的预见性,将预防重特大事故看作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职责;强化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持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实现企业生产操作的规范化和考核管理的标准化;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的源头治理,把安全生产的各种隐患和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时期。

3.结束语

以安全发展为主题,落实“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的理念,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安全管理原则,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通过安全管理思维的转变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以建立企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目标,重视人机安全,强化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的构建,积极落实企业的目标责任,科学编制并认真实施标准化的管理流程,排杳治理,消除隐患,借助安全技术方法和安全生产文化加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最终构建起高效、可靠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忠彬,刘宝龙,恒川谦司,高建明,南保昌孝,周书林.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宣传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06):12-14.

[2]张志博.安全生产管理浅谈――安全生产预警管理机制在冶炼企业的应用[A].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安全生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136-137.

篇7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273-01

由于建筑工程生产活动危险性大、不安全因素多,使建筑业仅次于采矿业的重大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据统计,建筑业的生产事故频率、灾害率要高于全国各行业的平均水平,所以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关于加强劳动保护工作的决定》等一些类关于安全管理的法规,因此,建立切实可行的现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一、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

工业化程度较低,操作人员大都是农民工,人员流动性大,高层作业和参建单位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材料多,耗电量大,施工中应用大型设备多,现场预留井口和空洞多。因此安全管理势在必行,我们应用现代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去研究、分析在生产系统和作业中各个环节固有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评价,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控制,以消除隐患,有效地对系统进行安全预测、预报和预防,以获得最佳安全生产效果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2、安全监管的认识不足,监管力度不够。3、安全生产责任制为落实到位。4、安全管理工作的资金不到位。5、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低。6、建筑项目安全技术落后。7、参见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

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

1、提高安全管理意识,端正安全管理态度。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国家人民财产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企业的生存问题,要让广大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丢掉“安全管理是增加成本”的错误思想,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安全经济观。克服马马虎虎,走过场的监督方式,工程项目班子要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2、健全法律法规。近年来在建筑工程上发生的安全事故种类很多,有些安全事故前所未有,现有的法律法规处理起来很困难,我们就要及时探究妥善处理这些事故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完善旧的法律法规,促进建筑业和国家的发展。3、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为落实好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全方位控制,提出安全生产的全方位控制,提出安全生产“六无”的高标准管理目标,同时项目要以项目总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此项工作,按规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生产安全紧急预案,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确定责任人,配齐专职安全员。开工前,全面部署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明确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体系。4、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开展安全生产活动。事故的发生,根本在于人的不安全活动,因此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加强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1)安全生产教育要通俗化、普及化和全面化。(2)举行一些安全生产活动,促进工人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国家、省或市的建设部门可以组织开展“安全建设月”“安全知识问答”等安全检查考核活动,项目班子也可以组织工人定期观看安全知识宣传片,进行广泛的安全教育。5、控制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企业应认清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为了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投入资金,并做到专款专用。6、采取激励机制。为了调动大家对安全生产的积极性,有关部门可以对这方面工作上做得好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书面或者物质上的表扬,对那些在安全管理工作上违章,违法的企业和个人给予批评或处罚,从而起到规范安全管理的目的。

四、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管理

建筑施工中应通过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来控制事故的发生率,当找出或预测出发生事故的原因后,要根据对象和条件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局部控制方法。事故管理方法大致有:消除法、保护法、控制法、隔离法、保留法和转移法等6类。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操作中,可通过采取预测各个施工阶段、施工环节存在的危险源;制定危险源控制方式;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检查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班前安全生产交底工作等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来达到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总之,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每一项工序,都需要进行危险性研究。首先,对整项工序的过程作充分了解。其次,利用鱼刺图、事故树等科学分析方法,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让施工人员明白其所从事工作的内在危险实质和危险因素,使其在工作中提高警惕,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再次,对危险因素的发生概率进行估计。最后,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操作程序,使安全事故频率和强度降至最低。

结束语: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动态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从现代建筑安全管理而论,具体论证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繁杂的工作,只要我们认真对待,从人的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入手,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安全措施,安全管理工作就会从繁到简。

作者单位:廊坊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

篇8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项目安全控制是指项目经理对施工项目安全生产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控的一系列活动,从而保证施工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结构安全、财产安全和适宜的施工环境。近年来,我国的建筑施工中各种安全事故不断出现,高空施工坠物砸死砸伤人员,墙体坍塌破裂造成人员伤亡,机械设备等造成施工人员的伤残等一系列安全事故已经对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安全控制敲响了警钟,实施项目施工安全控制,保证施工生产安全,保护施工人员的切身利益,安全生产,安全施工,已经是势在必行。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1.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分析

建筑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施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基本方针,可以更好的发挥出各种安全措施和安全设备的基本效用,可以贯彻落实各种安全管理制度,有利于创造安全的施工氛围,有助于保证施工质量的提高,如果是在不安全的条件下施工,操作者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加重,必然影响其操作,也就必然危及产品质量。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各种安全伤残事故日渐频繁,触电,高空坠物砸伤,墙体破裂坍塌等等各种安全事故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更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必须从加强安全管理做起,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同时,搞好安全管理,有助于改进施工单位的工程管理,全面推进施工单位各方面工作的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同时也大力的保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的权利。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我国的建筑行业虽然在这些年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果,但是对整个建筑行业的管理控制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项目施工安全控制管理中,更是整个管理环节的薄弱点,随着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实施安全生产已经是社会的呼声。首先是施工单位内部,缺乏统一的施工安全管理规范,很多时候,施工的安全管理都是靠着一些管理人员或者是技术人员的常年积累的经验,各种安全措施的实行也是靠着一些管理人员的临时安排,没有能形成统一的安全管理控制规范,其次,社会上缺乏对项目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监督机制,使得施工单位的安全控制工作难以透明化管理,很多安全法律法规难以落实到实处。

(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力度不够。项目工程的管理人员对项目安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因而不够重视,只是全力想办法提高生产的效益和施工的进度,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因而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其次,施工人员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安全素质安全意识薄弱,有时候会出现操作失误或者是不按规定操作,从而发生各种安全事故。

(三)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政府虽然颁布了许多有关建筑业的安全施工、劳动保护、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但还有不少的缺陷,现行的建筑安全管理规定对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各种安全行为与责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管理的问题。

三、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探讨

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施工企业要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人员及其职责。明确各有关单位、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以及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要实行逐层负责。真正落实到每个层面、每个人.在安全问题上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还要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档案资料。实行安全岗位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实施规范化管理.保证施工生产安全有序进行。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控制

(一)工程项目的设计管理对整个项目工程安全控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设计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着施工人员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的规范,因此,要结合施工地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施工的实际条件,对施工的方法,施工的规范做出严格的规定,并严格执行,以科学的设计规范指导整个施工过程,避免出现因为盲目施工,混乱的施工而造成事故。

(二)各种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加强对原材料采购,运输,入库,领用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和监督,杜绝使用有毒有害或者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如果有特殊要求则必须做好防范措施,同时,要做好对设备机械的管理,设备的安全管理贯穿于整个设备的选择购置、安装调试、操作运行、维修停用等过程。主要包括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的安全审查与验收;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安全运行检查;维修保养、报废;安全检测、监控、检验和档案管理等,同时,要随时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测维护,减少因为材料设备的使用而导致的各种事故。

(三)要做好建筑项目施工的功能分区,做好清理场地工作,从材料的堆放,设备的运输,和建筑的施工都做出严格的场地划分,做到井然有序的施工,避免混乱,其次,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在任何时闻、季节和条件下施工,都必须给施工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作业场所,改变脏、乱、差的而貌。生产作业环境中,湿度、温度、照明、振动、噪音、粉尘、有毒有害物质等,都会影响人的工作情绪。作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品牌和形象。

3.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

人员因素是影响到项目工程安全管理控制的关键性因素。管理人员要有着安全施工的理念,重视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并做好各种安全管理的措施,技术施工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对各种机械设备规范操作的熟练度,避免因为操作失误而引起的事故,同时,监督人员要监测全程监督的原则,对各种违章操作进行处理,加强对各种施工标准和规范的落实的监督力度。

4.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控制的规范和制度

首先,施工单位要制定科学合理施工方法和施工规范,制定各种安全防范管理章程,并在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的配合下,全面贯彻落实。其次,国家政府要加大各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法律的完善,并根据建筑行业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状况作出及时的制度规范更新。最后,社会群体要加大对施工单位各种安全管理措施落实的情况进行监督,促进施工的安全化,规范化。

四、结束语

安全对建筑企业来说是个永恒的话题,只要有施工过程的存在就离不开安全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安全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企业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现场管理,保持施工生产安全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魏安能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安全控制 [期刊论文] 《建筑安全》 -2006年2期

篇9

 

1.建立一套较完善的、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不同敏感度的信息,规定合适的管理制度和使用方法,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规避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使每个系统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将系统安全风险规避管理形成一种习惯。制定系统安全奖惩制度,对于违反制度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经济惩罚或行政处分,情节特别恶劣的可提起法律诉讼,对违规制度者进行举报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院内每人都有义务和责任举报任何系统不安全现象和行为。

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中心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子系统使用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系统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病毒防范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登记制度、应答制度、考核制度等。做好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检查记录,日常维护记录及用户的监控记录等。

2.制定详细而周密的应急预案

充分考虑各种系统故障,设计与各管理岗位相符的系统安全风险规避管理常规处理预案和紧急处理预案,根据安全事件的严重程度适时采用,以保证正常的服务和秩序,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时,将系统中断时间、故障损失和社会影响降到最低。由分管院长、相应科室及计算机中心组成故障排除小组,当灾难发生时应用应急预案进行恢复。应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查找问题,加以整改,提高其针对性和实用性。

应急预案包括服务器、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系统安全风险应急措施、具体的协调部门及相应的工作、常用的应急电话等。应急预案须明显张贴,使应急操作人员方便地看到。

3.建立系统安全监控体系

设立安全管理人员,对那些给信息系统安全带来严重隐患的行为和人员进行重点管理和监督。建立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和数据操作员、职能科室、部门领导三个层次的数据质量监控层,对信息系统数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信息系统数据质量考评和反馈制度。建立合理的系统安全风险规避管理的组织结构,成立信息系统安全领导小组,在硬件、软件、数据、网络等各个方面合理配置系统安全管理人员,选择适当学历和专业的人员担任并让其明确各自的责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使用方法。论文参考网。系统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上要求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系统安全培训工作也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应合理配备技术人员,保证维护力量。同时,专业人员应对每个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操作规程,熟练系统操作。目前员工的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利用业务系统登录口令过于简单的漏洞,私自访问不安全网站,下载并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软件,私自接入不安全设备等问题,这些都给信息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和威胁。因此,要下大力气做好员工信息系统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员工自觉遵守信息管理的各项规定,增强其系统安全意识,保证信息系统安全。对系统安全培训不太重视的,今后应丰富培训内容和方式,注重培训时间和频率的选择,适当增加培训投入,做好相关方面的改进以提高培训效果,加强系统安全风险规避管理。领导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系统安全风险规避管理的重要性,根据的实际情况每年编制合理的系统安全预算,避免投入的盲目性。加大对重要设备如服务器等的投入,提高其可靠性,防止因设备档次低而引起的可靠性问题,避免设备的核心部件为伪劣品最终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4.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检测机制

可采取与专业安全服务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的策略实现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加强多部门之间的安全信息沟通与共享,积极利用其在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等方面的优势,结合信息系统安全实际,建立符合信息安全要求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不断研究和发现信息系统存在的漏洞、缺陷以及面临的风险与威胁,并积极寻找相应的补救方法,力求做到防范于未然。

应制定安全检测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组成专门的检测小组,在领导和系统运行维护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对系统的基础设施、网络结构、信息保护、安全管理以及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认真测试与核查。

做好硬件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论文参考网。定期对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等设备内部除尘,更换老化的零部件。定期运行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磁盘清理程序,优化硬盘设置,优化每个工作站子系统,确保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

5.加强系统重要信息和文档的管理

完整的系统文档是分析故障、排除故障的基础,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因此,应加强系统文档的管理。论文参考网。系统文档包括计算机资料、驱动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安装盘、应用软件安装说明书、程序使用说明书、源程序代码及详细说明、各计算机的IP地址、计算机名、服务器配置说明书。

6.完善系统功能,提高应用程序级的安全性

根据各级操作员的操作范围,合理设置系统软件的权限,慎重考虑系统功能,如在财务收费报表中及时反映收费票据号码,退费、退药票据号码,以便核查,禁止票据重打功能。

根据备份原则,不能只有一个人能进行系统管理或数据库管理。严格限制超级用户数,系统超级用户只能由系统管理人员掌握,并定期更换口令。系统管理员严格按照“审批单”为各工作站子系统用户分配适当的权限。严禁帐号及密码外借他人,防止非法用户入侵系统。

7. 强化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保障

硬件方面的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主要包括:物理隔离。对内部信息系统和外部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同时,对内部局域网中的医疗网络系统和办公网络系统进行物理分割,封闭医疗网络系统中所有对外的接口;保证存有重要数据的子系统只能使用内网而不能使用外网。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备份策略,预防硬盘损坏等风险,保证服务器长期可靠地运行。数据安全是整个信息系统安全的核心,数据备份是保证数据安全避免损失的最佳途径。不同的数据备份方法如双机热备份、异地备份、磁带备份等有各自的优缺点,应根据的实际情况适当采用。

软件方面的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主要包括:选择符合系统安全要求的操作系统并及时更新。客户端安装远程监控软件,帮助系统管理员实时监控和记录系统各个终端的运行情况,防止非法用户侵入系统。同时,强化行为管理,对各种网络和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分类管理,规定行为的范围和期限,及时发现并去掉一些设备共享或文件夹共享,尽可能地制止一切与信息管理无关的现象和行为,减少网络的安全隐患。购置网络版杀毒软件,在服务器及每个客户端都安装相应的防病毒软件,定时更新病毒库,周期性地对系统中的程序进行检查,利用病毒防火墙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选择和使用更为安全的数据库系统,并严格规范使用制度及方式。采用适宜技术与设备保证链路安全。强化桌面系统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刘臣. 略论信息系统建设[J]现代管理, 2007, (05) .

[2]李华才. 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华北国防医药, 2002, (02) .

篇1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66-02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 患者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 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 成为困扰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难题之一。因此, 减少护理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已成为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面临的迫切问题。做好安全隐患的防范管理机制, 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防止发生医疗纠纷的重要保证。分析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 探讨减少差错发生, 保障患者安全的措施, 是护理人员尤其是护理管理人员面临的严峻课题, 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2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1由于护理人员工作不到位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就从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来看其隐患主要是因为医护人员的护理操作不规范、专业技术不过硬、缺乏应有的责任心或者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比较缺乏以及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等等这些都是带来安全隐患的原因。其中医务人员不规格的操作行为主要表现在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来严格的执行工作,发生越级代签的情况,或者没有及时、准确的记录病人的情况,没有及时的反映病人的病情。有的医务人员缺乏责任感甚至擅自的修改护理记录,导致记录不清晰带来护理的麻烦。法律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缺乏应有的卫生法律意识和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由于护士过多的关注病人的病情,而忽视了病人的感受以及病人的合法权力,比如隐私权、知情权等等造成对病人的伤害。

2.2由于管理不善导致的安全隐患:内科护理的管理制度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和安全,如果医院的管理者相对缺乏护理管理的意识,管理者自身的管理经验和素质不够,那么必然缺乏应有的风险防范意识,这样就会使得医院的安全管理工作非常的薄弱。这样就会使得医院制定的护理管理制度也不会健全,对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无法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其管理上的漏洞会使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2.3由于患者自身缺乏相应的知识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一般而言患者以及患者家庭或是社会都会对医院给予较高的期望,如果出现患者或者患者的家属对其医院的治疗表示不满意,那么他们往往会失去对医务人员以及护士的信任,这样他们就很可能不按照医生的要求来进行护理活动。正是因为这样不规范和不科学的自我行为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存在。我们知道对于患者而言由于其疾病的原因往往会导致其心理发生相应的变法,往往会出现患者对自己的疾病的认识不足,心理的承受能力差,这样就极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导致做什么事都是心烦意乱,无法镇定,从而给护理工作带来无限的隐患。

3安全隐患的消除及防范措施

3.1努力提高内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理论知识。一般而言内科患者的病程是比较长的,大多的内科患者都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这样的话就对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护理人员有足够的耐心、爱心以及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给患者始终如一的照顾和护理。在工作中要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增强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观念,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有能力面对各种突发状况,更好的完成护理工作。

3.2不断的加强和提高内科护理的管理水平。通过研究表明,内科护理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安全隐患发生的次数。医院的管理者必须要不断的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规范管理工作,对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同时可以采用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结合的管理方法,定期的组织护理理论与技术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水平。同时要不断的致力于护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努力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加强控制与监督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有效的减少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

3.3不断的加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教育指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和患者良好的沟通与配合可以有效的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必须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做到以患者为本。要尊重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知情权、隐私权等等。必须一丝不苟的把本质工作做好,注重护理工作中的语言行为的适当,要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就医环境。给予患者以及家属温暖与关怀,只有在这样融合的护理关系中才能降低安全隐患,才能保证患者的早日康复。

4结束语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 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或死亡。在护理安全管理中, 必须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质量教育, 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我科通过对存在隐患因素的认真分析, 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加强护理安全隐患的干预能力与预见能力, 建立长效防范管理机制, 持续整改, 防患于未然, 大大降低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闵燕华, 吴少华.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期刊论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1期

[2]邱笑玲.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期刊论文]. 《基层医学论坛》,2007年8期

[3]程红彦. 在内科护理中如何消除和防范安全隐患 [期刊论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8期

[4]田翠芳. 对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研究与分析 [期刊论文]. 《吉林医学》,2011年36期

[5]奚春芬.神经内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40期

篇11

目前我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课程一直采取相对单一的“传授――接受――再传授――再接受” 的课堂讲授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弱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表现在:(1)忽视实践教学的现实需求,不能突出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2)学生缺乏参与的机会,讲课与实际相脱离,违背认知与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最终导致学生了无兴趣,课堂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墨守成规,教学能力止步不前;学生没有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教师的创新能力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许多高校通过沙盘训练,实习基地实训,角色扮演等来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学校配备相关的硬件设施、经费及师资等,有些活动如实习基地实训,也需要学校日常教学过程的统一安排,教学实施起来困难较大。

课内实践教学具有针对性较强、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优点;而且具有便于教师指导,易于实施,易于复制等特点。通过加强课程课内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可弥补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的缺点和不足;并能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调研、分析、组织和创新能力,从而巩固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良好效果。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课程课内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属于教学计划中“化工防火课群”的内容,是消防教育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消防指挥专业的必修课。开设该课程,是为了使学员掌握各类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熟悉通过编号、包装、标签、安全技术说明书等获得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信息,了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为应急救援、生产工艺防火等消防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为今后的防火和灭火工作提供理论指导。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的限制, 目前该课程一直采取比较单一的“传授――接受――再传授――再接受” 的课堂讲授方式。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教学设计为:首先确定教材各章节的知识点,然后是确定其重点、难点,再按照先后顺序将概念、理论讲解清楚,并配合一些习题或案例,最后布置作业。但是,这种教学设计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今后的职业岗位的需求,不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另外,这种教学设计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组织教学,学生缺乏参与的机会,理论与实际脱节,不能有效形成学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造成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不高,课堂的效率低下;教师墨守成规,教学能力止步不前;学生没有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和学生无法充分发挥的创新能力。因此,必须加强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课程课内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以适应消防人才培养的需求。实践教学是消防指挥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建立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近几年来,许多高校把案例教学作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配以沙盘训练,实习基地实训,角色扮演等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需要学校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而且,有些活动如实习基地实训,需要学校对日常教学过程的统一安排,统一部署,若要单独实施难度较大。而针对目前消防院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在硬件投入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上仍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另一方面针对消防指挥的学生来说,其知识结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都处于相对较低的程度,案例教学、沙盘训练和角色扮演等都存在一定的限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在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专业实践性活动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对象,加强课内实践教学,重点突出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的专任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围绕理论知识或专业技能,通过课内实践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分析和操作,有效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提高动手能力。从实践性教学角度看,课内实践是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实践环节的训练,具有针对性较强、操作简单、资源利用较少、比较容易实施、容易复制等特点 。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课程课内实践教学构建与实施

根据学校最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方案,要求必须安排8学时实践教学。通过多年的实际教学,作者创建了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以创新为灵魂,以培养技能为重点,以参与式、亲验式、学习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能力为主的课内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课内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促进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提高,帮助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有感性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从而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在工作中的实际作用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以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实践教学。这个方面的设计不占用实践教学课时,而是贯彻在每一章节的课内教学中,体现每节课都有实践教学环节,运用讨论和思辨,是改变“传授――接受――再传授――再接受”的课堂讲授方式。教学课程中,教师不再以讲授为主,而是充分运用学生预习和复习的环节,由教师指出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和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学习的重点、难点仅作简单的说明,将时间大部分用在对各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问题的讨论和分析上,采用判断和选择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可使教师和学生一起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分析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思考、分析中加深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巩固教学效果。

2.以提高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这个方面的教学实施设计和实施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一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后,让各组到图书馆、网上或其他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寻找一个或多个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然后进行分组交流,并由组长整理归纳总结相对较好的案例,最后由班干部组织班级学习园地。实训地点可选在图书馆或电子学习室,课时安排2课时。二是教师先布置课题――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管理范畴是什么?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你如何理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结合收集的案例资料和教材的学习内容,写出小论文,每个人都进行准备,每组必须有一人进行汇报演讲。由班干部组织课堂演讲;演讲完毕后,从学生中抽取一个人对演讲从内容和表达上进行综合评价。课时安排2课时,演讲2课时,共4课时。充分训练学生语言表达、文字组织和归纳分析的能力。实施过程中,教师主动将课堂让给学生,但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认真细致指导:一是如何收集和归纳资料方面的指导,二是如何进行演讲较为细致的指导(如演讲的语词、语音、语调、语速、表情、手势、目光等),并适时进行点评,做好总结。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准确地把握学生对理论掌握的情况和学生自身思想发展动态,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并加以解决。

3.以提高专题研究和辨析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这个方面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分如下:首先布置研究课题――“如何进行毒性物质的安全管理”。各小组通过教材、书籍、网络及毒性物质的生产或存储企业现场参观考察后,整理材料,向全班同学汇报,老师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课时约2课时。这个方面的课内实践教学,要点面结合,同时组织其他学生完成关于“毒性物质的安全管理” 的小论文,进行班级学习园地专栏的安排。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充实教学内容、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这门课;可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探索未知的积极性。

三、课程课内实践教学成绩的评定

课内实践教学的成绩评定成为课内实践教学效果延续的关键;其成绩评定机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为了保障课内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建立科学的课内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为此,教师可以制定该学期各班《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课程平时成绩汇总表,除了书面作业和课堂表现外,课内实践教学成绩应占本学期平时成绩的较大比重(可达30%-40%)。该表将平时成绩的明细环节清晰明确地列出,不仅有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有他课前准备和课后延伸阶段完成教师布置任务的情况,力求全面、客观、公正,让学生心悦诚服。这种考核方法可充分激励学生去注重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期末考试的成绩。学生只要认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期末成绩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不会成为期末的精神负担。这种做法既能提高了成绩的公信力,又能有效减少了学生对教师平时成绩评定不够透明的抱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四、结论

课内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展示自己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使他们处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的探索状态。教师从“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舍弃“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体验式”的课内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从实际工作或生活中获得感悟和体验来学习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知识;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激情,提高其思考、分析、陈述、辩论、组织和创新能力,不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董华英.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践救学模式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33.

[2] 刘旭灵.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31.

[3] 陈静.管理类课程进行课程实习的设想[J].中国市场,2007(39):123.

[4] 刘广斌.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方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2):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