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8:49:4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校市场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难以结合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应当是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有较强的现场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然而像理工科专业经常运用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市场营销专业中却很难操作。由于市场营销工作的步骤程序不明显,很难区分任务和难度,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实施的困难较多、难度较大等原因,导致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理论课学时数偏多,实践教学学时数较少。而且大多数市场营销技能训练受各种条件的约束,很难建设成“教学做一体化”课程。
(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手段相对匮乏
由于市场营销专业的特殊性,它是离市场和社会最近的学科之一,所以企业更多的是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的实战型应用人才。目前的市场营销专业尽管也设置了许多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但是具体的实施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所以很多学校的市场营销实训课仍然沿用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虽然课堂案例教学中选取了当前国内外的许多经典案例,但这些案例的选取目的大多是为了了解案例、分析案例、强化记忆营销理论知识,它是传统知识教育的一种辅助。除了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学校也选择了时下流行的市场模拟软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甚至有学校专门开设了相应课程。然而市场环境的不定性因素很多,单单靠模拟软件来实现学生的实战能力的提高也是效果不理想。
(三)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很多院校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加之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对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执教能力都要求很高。目前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瓶颈的突出问题,这种现象在市场营销专业体现尤为明显。一名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应当具备三个主要能力:市场营销理论能力、市场营销专业教育能力和市场营销实践能力。但是由于我国教育人事制度和职称评定体制的影响,许多教师并没有把工作重心放在这三个能力的提升上面,而是忙于提升学历、写论文、晋职称。所以造成了很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在实践课上也是蜻蜓点水、内容空洞。另外许多教师根本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学校也不能提供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所以许多教师在讲课时常常也感觉到力不从心。
三、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对策
(一)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打造特色专业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所以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必须要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时刻抓住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同时高职教育要区别于本科的市场营销专业教育,要突出办学特色,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明确学生应掌握现代营销职业能力,在具有市场调研、营销策略制定与实施、市场开拓能力、销售管理、网络营销管理等营销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和表达、沟通技巧等综合职业能力。
(二)加强任务驱动式课程的开发,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由于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学生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来深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以便明确职业目标更快地适应未来的工作。所谓任务驱动式课程就是在学完一部分理论知识的教学之后,给学生在课堂中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后带领学生完成任务。通过模拟企业日常经营中需要解决的营销问题,可以让学生快速提高专业技能,提升职场竞争力。同时在任务驱动式课程中,教师不再是一味地做知识的输出者来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共同参与其中,为学生做示范、建议和指导,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点评。
2案例教学在实际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步骤
为了对案例教学的参与性和适应性进行认真贯彻,并在高校市场营销中更好地使用案例教学,只有稳扎稳打才可以对高校案例教学的实际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真正成为在营销教育中的重要途径。步骤一:首先,就是对案例的选择在对高校市场营销进行案例教学时,需要很多的教学案例,所以对案例的选取是教学案例中首要的条件。对于案例的选取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本土性的案例:其真正含义就是要贴近生活,走进学生们共同关注的事,可以从我国企业的营销活动的实际现状出发,去选择一种学生们关注和熟悉的公司进行实质上的市场营销案例,让学生利用我们所学的营销理论进行仔细的分析,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兴趣的激发。其二就是注意案例的专业性和深浅程度,高中案例教学要以相应的教学改革为主要重点,并且在案例上要对案例的问题设定进行强调,要让学生自己掌握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时间进行分析。步骤二:进行课堂的组织高校市场营销的案例教学是最重要的中心环节,主要包括了班级探讨和小组探讨两个部分。在小组探讨的环节中,可以给予学生自己发表意见的机会,可以在意见上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对一致的意见分到一个小组,对于那些不一致的现象可以拿到全班范围之内进行讨论。步骤三:进行相关的归纳和总结首先,要进行教师的总结在对案例讨论结束之后,相关教师可以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总结,这里的总结并不是要直接的给出答案。对于问题来说并没有一个十分标准性的答案,只是对本次案例的理论知识和难点进行探讨和解决。其次,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所进行的总结是案例授课教学中最后的环节,主要要求学生自己写一个案例的分析报告。在案例中的分析和探讨中对所获得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来进一步对相应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对于高校营销案例教学的改善建议和相应的思考
3.1可以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营销案例中的主导性作用。
对于高校市场营销的案例分析所发挥的实际效果直接取决于在教师的教学中对学生是否进行合理的引导。高校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要积极掌握案例材料中所存在的的问题,积极地引导讨论的方向,同时要求提出不同的见解。
3.2积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
学生在高校案例教学的市场营销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对于案例的组织以及对案例的讨论都要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去。相关教师可以根据营销课堂上的章节进行调查性问卷,以此来充分了解学生比较擅长的案例。
3.3灵活地利用相关的案例教学。
在高校的市场营销教学中,相关教师应该依据实际内容的需要去进行灵活的案例教学,以此来充分保证在实现教学的前提下注意相应教学的多样性。以案例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将实际的理论性知识完全融入到实际的案例中去,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归纳营销的理论性知识。
二、进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市场营销作为一门十分活跃的艺术,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十分重要,这就对市场营销专业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面对着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如果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不能实现与社会、时代进行同步更新,将会导致这一专业失去应有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最终走向穷途末路。因此,创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创新可为高职院校寻求更为科学的培养方案,建立与高职教育相匹配的教学理念。不可否认,在我国一些高职院校中,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依然严重,如果学生缺乏实用性强的营销技巧,则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很难有所作为,所以,突出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理论也就显得意义非凡,通过教学创新则可以让市场营销专业变得更加充满活力。二是教学是实现教学和培养目标的媒介,要解决高职院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需要通过教学创新来完成。教学创新有利于纠正学生所学与所用之间的偏差,实现营销专业学生能力的均衡发展,促进他们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同步提高。三是大大提高了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比例。实践教学不仅是专业建设发展的主要环节,也是展现学生营销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创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性教学成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也能够彰显不同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
三、对推进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创新的思考
近些年来,市场营销是最具发展前途的职业之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形势相对来说有了较大的改善。这与课程创新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有一定的关联。因此,要做好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以能力为目标,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教学创新的关键所在,决定了市场营销专业的最终培养质量和效果。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发展处于停滞阶段,从课程层次来看,依然采用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三层结构式,虽然能够完成专业培养目标,但不能依据行业或职业特点对学生开展专项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差。从课程组织结构来看,实践环节很难取得良好的收效,尽管一些高职院校纷纷与企业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但由于在营销过程中会涉及一些客户隐私、商业机密等信息,导致这一专业的校外实践情况欠佳。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下足工夫,是完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创新和改变传统营销课程体系的“法宝”。以学生的能力塑造为中心,一方面可以重新划分课程层次,让课程层次更加适应营销专业的现实情况需求;另一方面,也通过增设一些与交往技巧、言语表达等方面相关的课程,加强学生的策划、应变和动手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营销过程中的众多任务得心应手。从市场调查分析到营销策划,从产品渠道开发到品牌管理,确保在每一个工作任务中,学生都能展现出高超的营销技巧与能力。
2.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
市场营销专业在各类高等院校中已经开设多年,有一套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也越来越丰富,比如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都已被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院校的教学特色。尽管如此,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与实际相脱离、营销案例陈旧与不实用;教学手段单一,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流于形式等。这些弊端也限制了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发展,很难发挥出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所带来的真实效果。因此,我国高职院校突破营销专业教学发展瓶颈,创新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从学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开展专业教学应在师生、企业等不同主体之间形成交流互动,保证学生认识自然与社会,完成自身价值的积累。基于此,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要实现创新,就要在尊重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按照人才需求的变化来探寻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灵活而理性地选择适合专业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可以选用项目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3.突出营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实践教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灵魂,主要是运用学校内的教学资源或校外实习基地来进行教学活动,比如实训教室、校外实习基地等,提高学生对所学营销知识的领悟能力,帮助他们从容应对营销中的突发事件,掌握一定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实践教学是一种将知识和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将教与学的交互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对改善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有很好的帮助,不仅会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这类教学模式十分适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教学,不同的是各个院校的实践教学侧重点不同。“重知轻行”是一种弊病,认清这点之后,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会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摸索更加合适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大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实践能力,体现各个职业院校“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经济行为的体现方式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1.高校经济行为是在我国改革的体制下出现的,虽然在经济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一些方面还很不完善,因此,对于高校的经济行为应该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同时采用一些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经济行为主要体现在:不同于以往仅仅只是依靠国家拨款提供资金的事业单位,当前的经济行为主要是以国家拨款为主要部分,学校自筹经济费用为辅助部分,同时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其相对独立性;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各大高校与社会上的经济活动合作关系越来越多,在经济关系方面,也已经从纯粹的拨款发展为更加全面的联系;各大高校在不影响完成国家给到的教学以及科研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更多形式的可以创造收益的活动,同时开设了很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校办工厂和科技开发公司,更好的发挥了其特有的技术优势、智能优势;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除了国家财政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进行特定的拨款,各大高校内部也通过不同的经费指标以及不同的方法实行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经济费用的分解和划分。
2.但是各大高校在其经济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经济活动中的经费支出比较随意,没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这就导致经济活动中的财力不能集中到一起,这样资金就不能合理统一调用,就出现了一定的浪费,当前各大高校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现象;还有一些学校内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攀比,搞另类,不但浪费了资金,还减少了相关设备的使用率,这样就打乱了学校的财政计划,没有很好地实现学校财务经济的宏观调控;实行完全独立的核算经济实体,在经营方面,由于学校给了完全的自,虽然有合同制约,但是经济实体只重视盈利方面,忽略甚至不负责亏损方面,这就导致很多高校利用教育事业方面的费用来负担应该分配到经济实体成本中的各项费用。同时亏损后,企业法人代表,不从根本上找原因,而是推卸责任,不了了之。有更甚者居然用教育事业费用来补救这些亏损,这样必然给学校的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执行制度不完善、不规范,特别是在收入费用的上交方面,很多学校不执行应有的制度,或者是方法不正确,经济实体以及部门在上交费用方面不按照规定的制度来执行。
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产业化政策的逐步实施和金融业在第一二产业领域内的投资稳定与饱和,各金融实体在教育业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争夺日趋激烈。以我校(山西财经大学)为例: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太原市商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在两年内先后进入学校设立点(以前仅中国工商银行一家)。各商业银行对教育领域如此看好,根本原因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资本市场的潜在利润有待开发。
高校之所以最后成为各大金融主体青睐的对象,是和高校市场的特点和金融业的拓展分不开的。理论上讲,高校是没有产出的行业,当然,这里的产出指的是商业利益。而银行(指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最终目的,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教育产业看作一项福利事业,银行一直没有介入高校市场的拓展,但近年来,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提出和发展,高校越来越需要足够的资金给于支持和发展,同时高校也形成一个相对庞大的资金供给者,跟高校合作越来越频繁并形成一种趋势。
一银行在高校的业务现状
目前,各银行在学校的主要业务有:代收学费,发放助学贷款、教职工工资、学生补助、奖学金,吸收存款和代收电话费等。从上述各商业银行的业务内容来看,其主体集中在中间业务以"手续费"或"折扣"的形式来获取较微薄的利润。事实上,就我国目前金融状况来说,其主体收入尚在银行的传统业务--资产业务(发放贷款)和负债业务(吸收存款),所以,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争夺尚未达到高峰阶段。
就此而言,高校市场似乎很狭窄,可开发的空间不大,但是,高校市场有其独特的地方。现在许多高等院校都是面向全国招生,有近1/3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每学年的学费、生活费近万元,主要是通过邮局汇款和银行异地存取服务获得。2001年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含高职)在校总人数为1175.05万人,如果省外学生的费用全部通过银行获取,以中国工商银行现行0.5的手续费结算,仅此项业务银行每年可获取196万元的手续费。然而,地方性商业银行由于其地域局限性将失去这一市场。
具体说,地方性商业银行由于其经营业务范围仅限于某一城市(如太原市商业银行只在太原市有业务)或某一地区而不是全国联网经营,事实上,其业务已经被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之内。加之各地方性商业银行均是以其前身"城市信用社"转型而来,无论其资本实力还是服务质量范围上都无法与四大商业银行相抗衡。所以,笔者认为,除非地方性商业银行开拓出别具特色的地方内容,否则必然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拖垮。
与此同时,各银行进入校园后都是采取同样的占领方式,即大量发行银行卡。这是否真正意味着他们已经占领该市场呢?事实上,某一金融实体是否占领高校市场,其标准还在于所吸纳存款(尤其是定期存款)的数量以及所承揽服务内容的多少而定。如何开拓高校市场,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获取更大的利润,有必要对高校市场进行深入剖析。
二高校市场的特点
(一)消费主体的特殊性
对于高校市场来说,其消费主体一分为二:一是有稳定收入的教职工,他们有自己的家庭、相对固定的工作,其消费主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多。因此,他们属于社会消费群体。二是完全依靠家长的90的在校学生,他们人数众多,不但无固定收入,而且还占了学校消费绝大部分。事实上,学生消费可以归为社会消费的一部分(其消费收入来自家庭)。但无论是教职工还是在校学生,他们作为资本需求者和资金供应者,都应是各个金融主体市场战略的重要组成。
(二)学生消费的差异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增长势头明显,官方统计显示,我国社会基尼系数为4.8-5.0之间,已接近世界警戒线。而把高等教育作为产业来发展,使得这一差距体现得更为明显,从而造就了学生消费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可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
1.以完成学业为基本目的的资金需求
这部分学生有的是来自经济不发达的农村,或是计划生育超生的家庭;有的则是由于父母下岗,或是家庭离异所造成的城市新增贫民。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2000年新生中有30的家庭连每月300元的生活费也提供不了,更别说每年几千元的学费。他们迫切需要获得助学贷款使之顺利完成学业。
这种状况为商业银行进军教育市场提供了基本市场需求,而事实上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民营商业银行均未在这一层面打开其资产业务。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群体的信用体系和担保制度很不完善,加之国家政策对学生贷款的优惠政策(一般均为低息或无息贷款)使各商业银行即使冒高风险也未必有利可图。所以他们均以放弃"高校资产业务"为代价来避免风险。
2.以个人消费为目的的消费群体
此类学生家庭条件较好,消费的步伐气息浓厚,追求时尚品牌,其消费水平已经超过一般的工薪阶层,他们迫切需要更便利的条件来满足其消费需求。
3.介于其中间的消费群体
他们有着正常消费习惯,据调查,2000年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四所高校学生的月消费均在400-600元之间。
以上两类学生的主要消费为娱乐(包含旅游,电脑,手机,CD机等),服饰和生活日用品等,这为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商品买卖还主要以现金交易为主,刷卡消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有待于银行网络体系的进一步发展。笔者以为,这应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有益探索。
(三)学生消费的周期性
在高校市场中,学生是消费的主要群体。由于学生的时间相对集中,假期也较长,紧张的学习之余,假期旅游已成为学生最好的放松方式之一,特别是在"假日经济"的带动下,这一现象正呈日趋上升趋势。此外,假日购物、回家探亲等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已形成了一股不可小瞧的力量。
同时,随着大学就业、择业竞争的激烈和复合型人才的走红,各种"考证热"成为大学校园的消费新热点。如现今流行的"四证一照"(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托福、GRE和汽车驾驶执照),"商务英语","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等。而各类考试的时间比较固定,如每年的1月、4月、6月和9月都是考试的高峰期,便使得在这一领域的消费具有周期性。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假期消费和考证、考研大军,另一方面,传统的定票、报名、报班等已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人们迫切需要有一种方便、快捷的服务来满足其愿望,这对以中间业务见长的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其开拓金融市场提供了可选的方向。
(四)网络消费的到来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购物又成了学生消费的另一增长点。2000年中国高校共有1041所,中国教育科研网覆盖了全国160多个城市,国内已经有1000多所高校的校园网高速接入该网,联网主机达120多万台,用户超过800多万人,而且正在快速上升,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年份1999200020012002
高校学生网民数量(万)496636800913
网上购物人数(万)--76160288
购物者人均年花费(元)--50120300
(居于历史数据得到)
由上表不难看出,如果每一位高校学生一年之内用于网络购物的支出是300元(2002年为例),那么学生网民的网络购物支出将达八亿六千四百万人民币。
到目前为止,网上购物支付主要局限于各类信用卡,普通拥有储蓄卡的用户还得通过邮局汇款。这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不便,而且由于时间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如果商业银行加大网络建设,提供方便的网上支付服务,那通过这一服务也将得到不小的利润。
(五)创业基金的来源
现在,在国家大力倡导创新的今天,学生创业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但创业所需的原始基金成为制约大多数创业者的瓶颈。同时,学生创业担保制度极其不完善,一般而言,创业基金来源有以下三方面:1.由学校提供,但由于学校资金有限,而申请人数较多,因此只能实现少部分人的愿望;2.向家人或亲朋好友筹款,但这种筹资方式所能筹到的资金有限,不能满足较大数额的资金需求;3.向银行贷款,但由于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以稳健经营为原则的银行一般不愿意对这些项目进行融资。再者,风险投资基金对项目的要求过高,难以吸引资金投入,因此,筹资难一直是制约学生创业的主要障碍。如何打破传统的贷款信念是银行开展风险投资并获取更大利润的关键所在。
(六)金融与电信在高校市场的潜在竞争
据调查,大学生较中学生在消费上有明显提升的方面主要为服饰消费、休闲消费(主要是旅游和进出娱乐场所)、网络消费和电话卡。事实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已在大学生电话消费上大得其利。
目前,在高校校园中,主要存在以201卡、IP卡和各类手机卡并存的局面。电信网络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带来了危害,一方面,各式各样的电话卡涌入市场,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随处可见的废卡也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银行卡在完成了传统的存取和支付功能后就无所事事。如果银行和电信在某些业务上兼容,以银行卡代替电话卡,同时开通电话银行服务,就不仅能够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还能通过巨大的电信网络把银行业务扩冲到每一个角落,双方均有利可图。
(七)未来消费的制高点
高校学生即将走出校门,高等教育使其在消费观念和品牌意识上有了不同的转变和加强,他们是未来的"白领",有着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各银行在校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消费动向,银行应在此期间不失时机的扩大宣传,提供优质服务,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创造无形资产。据笔者推测,各商业银行进驻高校的另一重要目的便在于抢夺未来消费的制高点,在高校消费群中互打"印象战"。
(八)高校建设的资金需求
随着高校的扩招,许多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都受到了相应的挑战。教育体制改革后,经费的投入已远远满足不了学校建设的要求,他们正在寻找其它渠道来解决学校发展的滞后因素。
三商业银行的市场拓展
商业银行主要有债权、负债和中间三大业务,就负债业务而言,由于高校消费主体的特殊性,学生的资本市场主要是社会中居民(家长)资本市场的一部分,而其流动性较强,因此,只要抓住居民的资本市场也就抓住了学生的资本市场。那么,怎样在高校进行市场拓展呢?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变相地抓住学生的消费市场是其关键所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严格完善信用担保制度,把银行的资产业
(包括助学贷款、创业基金贷款和学校建设资金贷款)逐步渗入高校市场。
鉴于目前中国教育处于由福利事业向产业转化的过度阶段,国家政策对此具有明显的对比性:一方面,主张在校学生自负求学阶段的一切费用(助学贷款就是比较明显的政策倾向);另一方面,对于相对比较贫困的学生又放宽政策要求商业银行给予优惠条件,这使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被强制执行国家政策,让渡了部分商业利润。由于学校建设资金由各院校本身法人资产做抵押,同时银校合作,资金-人才相结合的模式使学校建设资金的获得变得相对容易,而助学贷款、创业基金贷款由于基本上是对无产者的资助,担保制度又相对不完善,一般而言,学生助学贷款的担保人是学生本人的老师或校长,平均资金收回率仅为30,事实上该担保是纯粹意义上的信用担保,没有任何资产做抵押,风险系数极高,所以各银行大都把还贷期限定为学生毕业前。而这实际上并未起到助学贷款的作用,因为很少有学生能够在毕业前具备+还贷能力。至于创业贷款,更是高风险投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高校市场拓展银行资产业务,关键在于担保制度的完善,具体有以下措施:
1.改变以往教师作为担保对象的现象,改为以学生本人的家庭成员作为担保人,同时以家庭财产为抵押,建立有形资产抵押制度,取消或完善信用担保。
2.对于家庭相对贫困又不得不完成学业的学生而言,可以放宽限制,但措施要得当。具体讲,在银行、学校和学生本人之间订立两个有效合同。第一,把学生对学校交纳的费用转移为银行对学校的负债。第二,学生对银行负债。
有必要解释的是,银行应一次性清偿对学校的负债,而学生对银行的负债可以分期付款,但学生应在协议中保证,在获得就业岗位时,有义务第一个通知所负债的银行,并在工作2~3年后,银行有权从学生的收入中依次扣减,直至还清债务。至于学生与工作单位的有关事项应自行协商。同时,学生应将自身具体家庭住址、状况等如实在协议中载明,以便银行执行其权利。
3.对于创业基金,银行应严格要求和审阅其投资创业计划报告,把其作为贷款的第一要求,其次,在取得创业基金后,学生应定期向银行呈递有关财务经营报告,接受监督,并从利润中依次扣减所负之债。对创业学生的家庭财产也应列为备抵押对象,视风险情况而定。
4.转移风险,即把学生负债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银行投入一定的保险费,一旦学生无力偿还,则责任由保险公司承担。
(二)加强银行与商业流通的联系,实现银行与终端消费市场的结合,
同时完善网上支付服务。
随着零售业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银行与超市、商场的联合日益明显,而高校的学生是零售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之一。银行应尝试把中间业务介入零售业,尤其是高校密集的地方。周围的各大中型超市、商场全面实行购物刷卡,银行便可获取"折扣"或"手续费"。一方面,零售店可既定只要使用某银行卡即可适度优惠(比如9.5折),这样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该银行卡。同时,由于持有该银行卡即可享受优惠,学生也会增加对零售店的商品消费,这样一来,无论是对银行还是对零售业均有相当大的利润可图,而消费者也能从中获取实惠,应当一项是比较理想的尝试。
(三)扩大中间业务,各种外出旅游、车票和各类考试的报名、报
班及资料等。
其主要目的不仅在于通过各种服务获得一定的手续费,而且还能提高银行的知名度和增加其在高校市场的"印象值",为将来消费奠定基础。
(四)实现金融与电信合作,共同开发高校市场。
高校学生的电话消费是学生消费里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应当提高银行卡的含金量,扩大其使用范围,以更快捷的方式赢的市场,如:以银行卡代替电话卡,开通方便的电话银行服务。这不仅使银行与电信合二为一,双方均有利可图,还可以实现电话卡的冲值功能,避免以前电话卡的一次性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给消费者带来的不便。
(五)提供优质服务,创造无形资产。
1.教学方式单一
许多教师自身就缺乏高尔夫市场营销的实践经验,在授课时只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间接”传授学生书本上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说服学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
市场营销类课程本身就更加偏向于实践,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工作发现,大部分教师在进行高尔夫市场营销课授课时采取的都是纯理论教学方式,只有极少数教师会增加一些情景模拟与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更是少之又少,时间最多一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根本无法真正获得高尔夫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理念以及技能,毕业后均需要培训才能上岗,不经过培训就只能“纸上谈兵”。
3.学生课堂学习不积极,缺乏活力
即便是教师设计了非常好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案例,但无法立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教学效果也难见成效。加之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同,每位教师对教学课堂的掌控能力也不同,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4.教学评价方式不合理
当前的教学模式下,普遍都采取试卷考试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结合实践环节进行综合评价的,但实践环节的比重占据很小。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让学生更加注重理论,轻实践能力,结果在上岗前形成不会动手、不会动脑的尴尬局面,恶性循环。
二、高尔夫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针对上述高职类院校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1.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针对大多高尔夫市场营销课程教师缺乏营销实践经验、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本文作者提出校企合作的教学改革模式。选派相关任课教师到市内大型高尔夫俱乐部、高尔夫企业等进行实践锻炼,同时针对省内几个有名的高尔夫俱乐部进行专项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广泛接触市场营销服务、技术人员,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根据高尔夫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设计课堂情境教学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如工学结合特色教材、技能培训库、试题库、案例库、教学录像以及多媒体课件等等。教学资源的多样化丰富了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在教中学,在学中教”的教学模式
高尔夫市场营销课教师要注意打破传统以教授知识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在教中学,在学中教”的教学模式。将服务类营销产品方案制定的工作任务的完成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服务类营销产品方案的制定的工作顺序作为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并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模拟实训室以及校内多媒体等教学场地,展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企业营销实践,提高学生对高尔夫市场营销理论的认知与体验,为以后学生参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当今世界是合作与发展的时代,任何一份工作的完成都不是一个人单独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协调与沟通。因此,教师不妨在平时教学中多采取团队合作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团队合作学习、探索过程中,每个成员都需要承担一定的任务,通过团队的自我约束、自我组建,再加入适当的激励机制,慢慢的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4.采取多种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方式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优秀的教学评价方式能够提升教学效果;而不良的教学评价方式会将教学引入不正确的轨道。在高尔夫市场营销课中,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采取课堂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课前准备程度与课堂参与程度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正确的激励机制,重点考核学生的职业态度和学习能力。在进行成绩评价时,要注重阶段性评价,重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
学校在目标市场营销理念下,对市场进行细分,然后对各细分市场用人单位的需求特点和需求满足程度进行调查分析,能从调查分析中发现毕业生就业的市场机会,即哪些细分市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或者满足程度不够。市场被合理进行细分之后,市场情况也会比较具体,其需求特点也容易使高校掌握,这样的情形能使学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筛选出适合本校发展的细分市场,从而将此细分市场选为毕业生就业的目标市场。
(二)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制定
在细分市场,选择了目标市场之后,学校对用人单位的需求特点进行深入了解,有利于加速学校推进学校的教育改革,在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制定上更具针对性,同时有利于学校高效的制定出学生就业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学校在制定针对目标市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后,使学校的专业结构、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学生学习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等均会与市场接轨,能够帮助学校培养出满足目标市场需求的人才,能够保证在根源上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就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正确制定,则将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优化组合,使得学校在进行学生就业工作时,能够协调的开展营销活动,满足目标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各方面的需求,使市场营销手段达到最大的效果。
(三)有利于取得竞争优势
在市场化条件下,对学生的就业问题采用目标市场营销,能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竞争力,在就业中取得竞争优势。学校对人才需求市场进行细分,可以使高校更好的发现学校的相关专业在哪些细分市场中有优势,哪些有弱势。在目标市场的选择过程中,扬长避短,按照目标市场的需要和对人才的渴求,更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提高自身培养人才的竞争力,提高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竞争优势。
(四)有利于高校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和学生进行自我推销
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实行目标市场营销,使得高校在人才培养时,目的明确,就业方向明显,从而在学生的就业指导过程汇总,使相关教师在指导学生就业时,方向更具针对性,重点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有利于学生在就业时,实现自我推销,按照就业指导的方式,积极展示自我,将自己多年发展的特长展示出来,不断增强自我推销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得到提高,就业质量得到保障。
二、实行目标市场营销的关键是正确选择目标市场
在市场化要求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需要具备目标市场营销,而目标市场营销的关键就是对目标市场的选择。目标市场选择正确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均有很大帮助。在判断目标市场是否正确时,可以按照如下条件判断评估。
(一)要有适度的规模和持续发展的前景
作为目标市场,其规模应该是适度的,并且具有持续发展前景。要求在目标市场中,用人需求量必须较大,足以满足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如果需求量过少,则不利进入。高校所办专业在选择目标市场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该目标市场规模是否适度。
(二)要有足够的吸引力
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校在目标市场上的长期占有率,即目标市场要有足够吸引力,使的毕业生在就业时能被用人单位的情况所吸引。
参与式教学法源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种参与式教学法最初以“参与式激励方法的形式广泛应用于企业,参与式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后来经过发展完善逐渐由社会学界引入到教育界。参与式教学法注重“因材施教”,把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的学生有效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作为目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是参与式教学法的主要体现形式,通过这些学习形式,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参与式教学法将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同时重视起来,老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参与式教学模式具有主体参与性、课堂互动性、氛围民主性、师生合作学习等多方面的特点,将其运用到高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市场营销教学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实现了由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封闭式教学方式向主动参与实践的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转变,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市场营销课堂上的每个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参与的同时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在参与式教学中老师集参与者与引导者于一身,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彼此合作、共同提高;市场营销教学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法,满足了学生的求知需求、心理需求、自尊需求、成功需求、交流需求以及参与需求等各种需求,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参与式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让学生独立主动地合作探究促进了学生辩证思维、直觉思维、求异思维以及发散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高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水平、教学特色、学生特点以及办学理念等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加强高校市场营销师资力量的建设,拓展学校的实践基地途径,创新教学的手段和方式,明确高校市场营销教学的目标,努力将参与式教学法更好地应用到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
二、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1.高校要创新参与式教学法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参与式教学法兼容了传统的案例分析、讨论法、体验法、发现法、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以及讲授法等的优点,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一种或者多种教学的方法,使得整个市场营销的教学环节都能够体现参与式教学。下面是根据市场营销的特点建立的参与式教学体系:(1)小组讨论。老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组内的交流和讨论,为了保证组内成员的参与度,老师可以控制每个成员的发言时间,小组讨论的时候,老师要在教室中进行来回地走动,对于偏离讨论主题的小组及时进行引导,并对小组进行必要的指导帮组其讨论的顺利进行,然后老师要对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做出总结,点评分析各组的讨论过程和结果。另外,及时收集汇总小组活动评价,建立严格的完善的小组评价体系,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竞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知识素养以及素质能力的提升。(2)案例分析。首先,案例的选择很重要,老师所提供给学生的案例,不论是以视频、音频还是口头的,都要保证案例具有很强的逻辑分析性,老师在教学中要选择恰当的案例,让学生对其中的信息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的分析,要抓住关键点,理清整个分析思路,这样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例如:老师在讲“企业家精神”这节课时,老师可以选取张瑞敏的故事作为案例,让学生们分析探讨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精神。(3)实践活动。老师可以留给学生一些市场营销的问题,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运用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访问、营销实践,使学生对市场营销的现状有更深刻的认识。
2.高校要更新参与式教学法的教学理念
在参与式教学法下,老师应该树立师生平等、学生主体、教师引导、共同参与的意识,树立终生教育、实践教育、创新教育以及主题教育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参与到市场营销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市场营销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2.丰富课程体系
西安外事学院是全国最早开始创业教育的民办院校,经过几年的发展,创业学院也积累了一定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经验。因此,市场营销专业提出“实体营销+网络营销+创业营销”的创新型课程体系。在具体实施上,实体营销除一般性理论外,重点结合地方资源贯彻行业特点和知识,网络营销是适应新的电子商务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点,创业营销课程除介绍创业基础知识外,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进行创业准备的训练和实践。
3.重视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西安外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时间体系改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首先,避免单纯依赖模拟软件的做法。如我院建立起模拟公司的实验室环境,由教师指导学生组建商务模拟公司并注册,仿真地依照真实公司的实际业务来操作。其次,购买系统模块较多的综合性模拟软件,从项目的设计、到运营和效果评估都可以在一个大平台中实施,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策划的有效性和先进性,通过系统模拟,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和行业规则。第二,开拓校外实训基地。西安外事学院立足陕西,开发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目前实训基地为市场营销专业提供了实训支持。1)参与论证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如在制定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时,市场营销专业特邀校内外专家、实训基地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从业人员,共同参与探讨并制定;2)参加有关的教学活动。如在《企业家素质与创业》中,多位企业管理者、甚至是外事学院创业成功的毕业生亲临授课,为学生带来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鲜活案例,激励学生积极开拓,勇于创新,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3)学生实训指导。市场营销的学生可以进入合作企业实习,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企业导师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训。第三,以竞赛带动教学。学科技能大赛能够促进院校、行业和企业深度合作。企业可以对自身的实际问题征集解决方案,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设计和策划,行业、企业专家进行评价,既可以争取到有关行业、企业的经费支持,;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应用能力,甚至可以安排优秀学生直接就业。
4.加强师资培养
根据专业发展的定位,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教师不但要具备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还应该有创业的意识和技能。一是“走出去”。由学校选派一批有创新意识的专业骨干和优秀教师外出交流,参加行业会议或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掌握一定的专业、创业技能并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二是“请进来”。民办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邀请一批行业、企业的管理人才、成功创业校友进校进行案例教学。
(一)各大高校侧重于理论研究,缺乏实践教学的研究。由于理论的研究不能填充实践教学的空白,并且少部分的学校即使对实践教学有研究也是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比如浙江某大学为适应国家的改革体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提出改革,经实践教学作为理论研究穿插在课程之中,虽然注意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根本的解决问题,学生很难从课本上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社会实践的岗位上去,还是理论和实际脱节了。
(二)高校教育面临社会的极大考验。目前的高校的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式的教育,而是随着国家每年的扩招已经过度到了大众教育的阶段,那就意味着高校承担的任务将更加艰巨,现在高校承载着的是大多数学生在走向社会前的过度教育,因此,更多的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应该及时转变观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办学思路,转变重学术、轻职业的传统思想,加强实践教学,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培养多种类、多层次的实用性人才。
二、高校市场营销船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现状
据社会企业的不完全统计,大多数的企业对本企业的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的能力表示不是很满意,尤其应用在实践上,大多数的学生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实践的经验太缺乏了,因此目前市场营销高能力人员还是紧缺的,因此可以说明在学校期间大多数的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实践锻炼。所以,我们在研究中找到问题的关键,并加大力度实施改革策略。
(一)实践教学考核偏重于理论。不少高校对于实践教学的方法是采用搬进书本,在课堂上实现实践理论的传授,而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考核方式又大多停留在纸卷上,评估的标准也是考试试卷的分数高低。很显然,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高低是不能有答题的对错来评判的,这样也很难引起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的重视,然而市场营销最应该重视的就是实践导致学生对它的认识停留在纸上,离自己是那样遥远。
(二)学校对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度不高。有的学校领导认为,对于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固然好,但是由校外企业老师负责即可,甚至有的觉得实现起来较为麻烦还浪费经费,倒不如让学生在课堂上实习是一样的,因此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忽略了。这样的做法导致学生对这方面的学习机会不珍惜、不重视,原定的教学计划没有实现自然就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缺乏。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但是老师本身的实践的能力就缺乏,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也是很致命的,一般老师从事教育工作很少有在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的经历,市场营销的实践能力不足,教师有丰富的书本知识,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这已经成为制约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三、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一)注重实践教学方法并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很多种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到公司去实习、做市场调研,这些都可以通过毕业论文的形式体现出来,但是必须严格把关,每位学生的实践内容和成果。如图所示,可以开展这样的学分制安排来制约学生实践的能力培养。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知识摄取量的增加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只有一线教师授课能力提升,学校才会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具强悍的核心竞争力。
(二)加强校内实训建设对实践教学予以足够重视。市场营销专业与国际贸易等专业都属于金融范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科一组织学生与其他系一齐组成模拟的团队进行企业模拟实践,校内实训基地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利用基地的现有设备、产品,结合教学任务进行综合技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