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历史课堂论文

历史课堂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06 18:49: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历史课堂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历史课堂论文

篇1

讨论法是由学生独立参与探究的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多向信息传递、获得创造性认识的过程,而非学生单方面接受教师提供的知识。在实践中我逐渐感悟到这种方法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首先,无论是课前的准备还是课堂中的讨论,都以学生活动为主,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查阅参考书,可养成他们从小读书的习惯和查找、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我相信,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得知识远比教给学生知识重要,而且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回答问题发展为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人的思维发展中至为关键,“思维从疑问开始”。李政道博士也认为:“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总之,学生从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由知识的讲解员、传播者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的指导者,这必将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并从中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不断积极探求进而推动学习进一步深入发展。这种能力不仅在学校教育阶段需要,从长远来看,对人的一生发展作用甚大。

其次,课上师生间群体性的、自由的交谈讨论,可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寻求交流,既是学生的本能,又是现代生活的必然要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他人思想上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利于激发出思维火花,这样,个体思维才能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还可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自我中心状态”而且从别人那里获得丰富的信息,要经常改变思维角度,能促进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得到全面训练。此外,在回答讨论的问题时,学生必须组织语言,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完整、精炼、规范地表述出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探究问题需要学生经过动手搜集整理和动脑冥思苦想,脑力和体力高度紧张,这就要求学生有坚强的自信心、耐心和恒心。这种积极的个性心理(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长期训练形成。

第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能大大提高学习效果。根据学习心理学原则,学生自愿参与的学习过程,会进展迅速且学习内容保持率高。“因为学生将知识组织起来,并能随时得心应手地检索知识。”在课前准备和讨论过程中,大脑中已有的储存信息,在定向思维不停地刺激下被激活了,沉睡多时的知识被唤醒了,而且以学生活动为主,方法灵活多变,使其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不易疲劳,学习效果好。此外,学生在非被动情况下更易于记忆学习内容。如果学生每堂课都能在理解中学习,记忆将不再是问题,也不再成为负担,反过来又为能力培养提供源泉。

第五,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在和谐、自由的氛围下,相互交流甚至相互影响,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成为可能,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发现学生幼稚、可笑甚至错误的看法,正是教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价值观念和人生观,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契机,使课堂不但成为能力培养,也是切实进行德育的场所。而有时学生积累的课外知识或突发奇想也会启发教师,使教学更趋完美。

篇2

第二、在学生的智能培养方面,虽已有所侧重,但与素质教育的智能培养目标尚有很大的距离。这也是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要想使智能培养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应从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入手,具体说:一是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进行思辩性的讨论;二是教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三是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要谈古论今,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

第三、在思想教育方面,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当然学科的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也就远未得到充分地发挥。思想教育的内容笼统地讲,在中国史教学中要着重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世界史教学中主要是审美观、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国史的思想教育要好于世界史部分。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应试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历史教师应引以为戒,在今后的教学

活动中予以重视和进一步地落实。

2.从教学方法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突出

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学生的调动很不够,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提倡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启发式教学。据统计,目前教法已有14类72种之多。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并且要教会学生分析历史人物、事件的立场、观点,引导学生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驾驭知识。

3.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底来看,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关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这里从三点来谈一下个人想法:

第一,关于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问题。

&n

bsp;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这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这个知识结构应当包括三方面:一是要有贯通古今的通史知识结构;二是要有熟悉中外的全球史知识结构;三是要具有超出史学范围的多学科的知识结构。

第二、关于历史教师的语言问题。

历史教学以其学科的特点,对教师的语言也有相应的要求:一是既要生动、具体,又要准确、无误;二是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有时代性;三是既要有文采,又不失质朴风格;四是既要逻辑严谨,又要有节奏感。但要达到上述要求,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培养和训练。

第三、关于历史教师的板书、板画问题。

篇3

如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一课《》新课完后,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凭借自己的见闻说出:当今世界你还知道那些是?对于今天的违法犯罪,作为新世纪中学生的我们能听之任之,估息养奸,任其危害?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回答:珍爱生命,远离并与其作斗争,难道这样的历史课不是一节德育课吗?

2社会课堂化,提高学生学史的能力,培养学史的兴趣

传统的历史教学观,仅与一些图文资料为教材,枯燥无味,远离学生的实际和生活。学生的史学来源较为狭窄,学得费劲而难得提高。渐渐失去了学史的兴趣。我认为历史课堂应就地取材、就近取材,历史教学生活化。如教学八下中国历史:人民政权的巩固一课:抗美援朝知识点时,作为贵州松桃的老师可以世昌广场为教材,进行教学。先亮出龙世昌塑像,然后可问:这是谁呢?此处和此人对于这里的中学生是众所周之的,这样即可激起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分,然后问此人是在那次战争?哪个国家牺牲的?为什么作为松桃人的他要到朝鲜去打仗呢?引导学生参考并齐读课本的第10页最后一段回答,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兴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孔子说过:乐之者不如好之者。皮亚杰说过: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

有时我们可以把热播的影视剧带进课堂,如电视剧《汉武大帝》可用来教学七上:西汉政权的进一步巩固。因为现在的影视基本在农村普及,这拓宽了师生史学的来源。同样的可以用学生看过的三国演义教学七上中国历史的:三国鼎立。为此社会课堂化,就地取材,就近取材这就要求历史老师要关注当地,关注当时,深入社会实际,深入学生的生活。

3课堂地图化,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掌握史学知识。

涉及到地点的史学,利用简易图进行教学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上图是教学七上第三课所用的地图,一看就知道半坡氏族是黄河中上游陕西境内的原始居民,为此也可以知道他们的农作物是高粱和玉米,气候干燥,半地穴住房;河姆渡氏族却位于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气候潮湿,干栏式住房。但历史课堂地图有三个特点:

3.1简易:只要把以本课堂相关的省、地点,河流画好即可,不能过于繁杂,否则费了功夫没效果,那样只能在学生眼前密密麻麻,不知所讲之地在何处,以上教学图只画了长江、黄河两条主要河流,也只标注于陕西、江浙两地。这样便于学生一目了然本课的知识点。又如九年级世界史:英国大革命一课时只要画爱尔兰(左)、苏格兰(中上)、英格兰(右),其间都是河流。在英格兰主要也只要标明马斯顿、普雷斯顿、纳斯比和伦敦即可,这样就把整节课的知识点现于图中,便于学生对英国大革命的掌握。

3.2以本节课无关的,不要画出来,多了、宽了反而不利学生堂屋。如英国大革命教学如拿原版的世界地图或地球仪可能还很难在地图上讲请楚。

3.3可以相当于板书设计,课完时复述概括时也较为简单,便于学生掌握。如右图只要加一个课题:英国大革命,那不是一个很好的板书设计吗?

4历史课堂形式多样化、活动化,但不失重点

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给学生学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环境,激发他们学史的兴趣,于是作为课堂导演的老师应积极探索和实践多种教学形式,改变传统和死板地按照教学流程进行教学。为此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历史教师就进行教学革新,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乐于其学,学得轻松。但是,课堂活动开展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在教学主题上作秀,起到助学的作用而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例如,“历史知识大比拼”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因为符合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能激起学生的课堂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是教师在设计此类活动、要目的明确、让学生从中了解悟出其理,不能在活动毫无目的地嘻嘻哈哈又是一节课,。比赛过后,师生要进行归纳,比赛的目的、主题也就让学生一目了然了。所以课堂活动能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

教学重点的把握十分重要,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需要选定重点的内容,组织重点的活动,而重点活动是应该围绕着重点内容而设计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教学,而是舍本求末,追逐形式,或是就一些枝节性的问题组织讨论;或是对重点的内容轻描淡写,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的内容。这是花招式的教学,毫无意义,费力不讨好。

篇4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突出。如讲《》一节,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这里,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叹惜,更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呢?

其次,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关联,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

篇5

二、挖掘隐性历史知识

一般的,隐性知识是指在教科书中没有明确表述,或者虽有表述,但不在知识要求范围内,隐蔽于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和联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行为,不能总是局限在按部就班的工作中,应适当的有所突破,敢于打破常规进行教学。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隐性历史知识要比显性历史知识更具说服力。部分情况下,隐性历史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时代的特殊性和事件发生的必然性,这些都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挖掘隐性历史知识,可以阶段性的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第一,起始阶段的隐性知识挖掘,应集中在课堂最后几分钟的讲解。教师可以对学生透露一些比较隐晦的历史信息,让学生自己回家查找资料,或者是每一节课都讲解一些隐性的历史事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保证下一节课学生还想继续听故事。第二,隐性知识挖掘到一定阶段后,应与学生共同联手来查找知识,教师须将隐性知识转移到课堂教学中,与课程内容进行练习,完成固有知识的教学工作。第三,在隐性知识挖掘习惯后,学生会主动的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找想知道的内容。但初中学生的手段毕竟有限,因此他们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一方面要积极解决学生的问题,另一方面应加强知识的共享,实现教学行为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

三、拓展历史实践活动

历史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当的开展实践活动,能够在客观上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当下的教学标准,拓展历史实践活动,可尝试从以下几项工作出发:第一,观看历史题材影片。历史课程的时间有限,因此历史教师可与班主任交流,在自习课时间或者是其他的时间,为学生安排历史题材影片的观看,并讲解相关的历史知识。第二,参观历史纪念馆。书本上的历史知识比较表面化,即便有图片和数据,依然无法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造成枯燥、无聊的情绪,不利于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提升。参观历史纪念馆,能够帮助学生对历史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尤其是各种重大的历史事件,应带领学生去接触各种有质的东西,让学生深刻的牢记历史。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教学行为的提升,需进一步努力,应在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努力,为学生开辟较多的学习路径,从而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

篇6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与社会各界都十分关心中小学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以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在全国逐渐推广。本轮课程改革对我们教育理念和教育的价值观念产生强烈冲击,它所倡导的“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全面合格公民,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指明我们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历史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的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做到“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启迪智慧、传承文化功能,历史知识是人的基本素养。历史教育对社会文明发展、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性方面独特的作用。在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不仅仅是学到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自我探索和创造,学会平等、尊重、民主、法制,懂得宽容、理解、感恩、关怀,而教师的责任是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他们的生存能力,成为合格的人才。二、展示历史学科魅力,在体验和探究中活学历史

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历史教学倡导的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关注社会文明的进程,对多元文化的包容,遵循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规律,感受生命的完善和美好,这些都是历史学科所具有的魅力。

我们必须实施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必须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在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让原来冷冰冰的历史文字跳动起来。我们要坚信,知识的获取本身需要年轻的生命来感受,而这种获取的本身就意味着各个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这是以往我们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在与前人的“交流”“融合”中,学生学习知识,探索新知,对历史的进行追问,塑造个性和丰富思想,关注人与社会等等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更新教学理念,转化教学行为

新的课程改革赋予教师更多的任务,从课程的实施者、操控者到课程的开发者、研究指导者。从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到如今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遇到的难度和压力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历史教师,应该看到这是自我成长的大好机会,“以学论教”不再是一个口号,应该是一个行动。

在新课程下,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每一位学生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而每一位学生都处在发展中,要相信学生可以积极成长。其次要认识到学生是独特的人,这意味着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此外要认识到是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所谓独立意义是要看到学生是有自己的头脑,具有认识、选择和承担责任的能力的,教师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把学生看作是只会接受的“工具”。

我们应该回归历史教育本原,展现给学生的是真实的历史,而不是带有结论性的东西。克罗齐曾经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教师必须制定有利学生成长的教学目标,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设置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情境,抓住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得学生学会发现、探究,敢于质疑权威,提高思辨能力。真正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同时我们要积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传达民主平等信息。将历史课堂变成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在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接受能力和发展可能。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一起体验和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在历史学习中进一步了解中国,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包容理解的现代意识,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情怀,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合作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化民主和法律意识,完成由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篇7

高考的压力是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教师们为了节省时间还是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历史情感的培养。这样的课堂必然沉闷无趣,加之有些内容较难理解,自然会使学生会产生畏难、厌学的情绪。这种缺乏思考带有功利性的教学致使许多高中生不明白学习历史的真谛,在不喜欢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痛苦学习。

(二)教师越俎代庖,学生主体地位弱化

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主宰着具体的课堂教学,把学生思维模式严密定格在教师预设的框架内。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面面俱到,无所不讲,但教学中缺乏与学生的交互性,使得学生成为百分之百的观众。另一方面,每节课的活动程序都是在教师的严密控制下按部就班地进行,这是一个完全“受制于人”的学习活动,毫无自主性可言,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不科学,学习效率低下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许多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采用了多种讨论互动方式,然而,课堂气氛是活跃起来了,却忽视了学习内容,空有其表。一些教师在采用视频教学手段时,课前引入不够,课后思考引导不足,导致授课变成了纯娱乐性,使得学生的兴致很高而学习效率十分低下。有些教师为了情境教学而盲目一味追求情境,忽视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的和谐统一,忽视了学生的学龄阶段特征。如高一学生思维比较具体,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创设情境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分心,这些都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对于讨论议题和互动内容的设置也不够科学合理,由原来的“专制型”变成“放任式”,一味依赖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缺乏适当的、有效的、充分的讲解点拨,使讨论流于形式。

二、产生无效环节的原因

(一)学生缺乏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在要素。而缺乏兴趣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历史学习产生厌倦感。大多数学生表示对历史很感兴趣但却不喜欢上历史课,对历史的学习仍然是以死记硬背为主,历史教育的本质意义被忽视。高中历史是一门很严肃的学科,内容复杂、知识琐碎,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负担稍重,而且学习过程中更注重专题研究和学习方法,这使得历史成绩不易迅速提高。这些都挫伤了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认为学习历史这项科目是最没有应用意义的。

(二)教师尚未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其考核评价标准,使广大师生在新课程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使富有活力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流于形式。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尽可能多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纯理论知识的讲授导致课堂内容死板缺乏张力,忽视了启发性教学的本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历史知识,并不加以理解,且盲目记忆,缺乏思索。这样的教学不可能获得好的效果,更谈不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历史教师自身的历史素养不高

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育目标,特别是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开展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优化教学设计思路,展现教学的艺术美,并要求教师从全局出发,了解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知晓实用的教学方法等。许多教师教学缺乏追求,没有激情,且历史知识的储备有限,照搬照抄教学大纲,同时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在教学模式的开展创新上也很难有所突破,使得历史教学水平始终停留在授课的层次,未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效教学实施的核心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此,我们要从研究教学内容的传统圈子突围出来,以教育心理学为理论支撑,立足于学情、学法的研究,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注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用真诚的态度推动学生一起参与教学课堂,让学生有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打破常规进行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提出问题。这样,学生会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进而更加积极、主动、有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长久的学习动力。同时,教师还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模式,构建“态度、习惯、方法”三结合的学法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二)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

历史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发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学习,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这就要求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特点,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专制型”课堂向“民主型”课堂,“封闭型”课堂向“开放型”课堂的转变。教师除了转换角色,还应该完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改变传统讲授模式。1.巧设情境,营造氛围。通过设置合理多样的教学情景,使枯燥烦闷的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与探究。2.科学恰当的启发设疑。设置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以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诱发探究动机,以达到“启发式”的最佳学习状态。3.适时恰当的引领点拨。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路,协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究,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够顺利解决问题。4.及时有效的评价、归纳总结。对学生的探索发现进行评价时,应当重视探究学习的过程,并非仅仅检查学习成果。教师的评价方式应当是人性化的,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要多方面、多视角地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综合、客观、全面的归纳总结,从而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实时的把握。

篇8

二、借助各民族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的事迹和著名人物的成就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上的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每一位先进人物身上都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如,勇敢、坚强、不怕牺牲、远大志向、爱国精神等;而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他们取得重大成就的过程中,往往所表现的勤奋、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献身科学的精神都是值得后人去学习和养成,我们作为历史教师要借助这些人物的品质,去培养我们的学生,增强学生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结果、影响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生是不仅仅具有偶然性,还有主、客观的原因,而且每一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发生原因与结果之间都有内在联系,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结果、影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借助学生在历史课堂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团队精神巩固人文素养

随着国家对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增添了新的色彩,课堂上了有了生机和活力。在历史课堂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师生都是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学习,特别是学生能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相互携手,共同去解决问题,这一学习过程既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又能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展示。尊重学生人格的学习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这是一条非常有效的巩固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插上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就给了学生无尽的学习空间,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外在表现和内涵所在。借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达到在实践中巩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的人才,这既是新时期历史课程的要求,又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篇9

1、避重就轻,教学的重心游离于教材主体知识之外

【课例】一位高三教师在讲授第六章第一节“明朝的建立专制统治的加强”时,大讲特讲明清时期的朝代特征,还列表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比较,结果用去时间30分钟,并且由于整个过程以教师讲为主,课堂气氛沉闷,无奈之下,教师只得用一小部分时间来讲授第一节的实际内容,导致课堂结构不完整。

在《中国古代史》每一章的开头,教材编写者有意识地对当时的中外历史作了对比,教师在展开具体的教学内容前适当解释当时中外历史阶段特征,以使学生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中国历史,无可厚非,但教学时间不宜安排过长。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集中程度是随着时间变化的: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步集中,在10——30分钟内思维状态最佳,最后15分钟思维活动水平又呈逐步下降态势。根据黄金分割定律,45分钟乘以0.618应近28分钟。这与现代心理学和统计学研究的成果也是一致的。这28分钟应定位在学生思维水平最高阶段。用这最有效的时间干什么?好钢用在刀刃上,这28分钟应当消费在一节课最主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上,消费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上,消费在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上。

或许是教师对中外历史发展阶段特征较为熟悉的缘故,讲起来头头是道,但由于学生对相关的历史史实还缺乏了解,难以建构新的知识,因此,在尚未进行必要的知识铺垫的情况下,教师不宜操之过急,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忽视基本的学情,否则,只能收事倍功半之效。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对学情的严重忽视,上课前缺乏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

对策:教师要精心备课,对每节课要做科学的教学设计,即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评价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

2、过分依赖多媒体,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描述能力弱化

【课例】在学习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的斗争”一节内容时,教师使用多媒体上课,除提供了一节课的知识要点以外,教师还展示了不少相关的历史地图、人物、遗址等历史图片,但教师对这些历史图片的运用比较单一,对战争爆发的原因、重大战争的过程、人物在事件中的特殊表现等缺乏必要的语言描述,教师对历史人物、事件等的理解不够到位,教师自身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情感淡漠,未见脱离教材、多媒体进行的精彩描述。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抬头率不高,学习兴趣不浓。

当前,随着一些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室多媒体设备的添置,许多教师几乎每节课都用多媒体上课,很少或者再也不写一个粉笔字。历史教师采用多媒体上课,固然能极大地增加历史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特别是历史课通过展示历史遗址,人物图片,视频录像材料等,让学生领略丰富多彩的时空世界。但是,对多媒体依赖强了,教师应该要记住的知识和概念,现在因有了多媒体辅助就不去用心记了,图片多了,教师必要的讲解少了,教师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再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渲染历史氛围的能力弱了,使学生无法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感觉,有血有肉的历史往往被抽象成教条化、过于理性化的结论、知识要点。为了避免讲述的麻烦,有的教师干脆直接将历史人物的简介、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等内容直接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自己看。另外,由于教师在操作多媒体时翻页过快,以及呈现在屏幕上的文字模糊,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录、掌握和理解。长此以往,师生之间的应有的心理、思维、情感等交流产生了障碍,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浓,热情不高,学习效率下降。

对策:教师尝试每周上一节不用多媒体的课!

3、过分遵循教科书的编写顺序,对教材的处理机械、呆板,扼杀学生的思维空间

【课例】在学习高三《中国古代史》第二章第七节“秦汉时期的文化”时,一位教师严格按照教材提供的顺序来实施教学。一句“秦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这种大发展是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与先秦相比,秦汉文化具有以下几处特点”作为开场白后即导入了新课,在概述了秦汉文化具有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统一,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气势恢弘四个特点之后,接着具体介绍了秦汉在科技、哲学与宗教、史学与文学、雕塑与绘画等方面的具体成就,不久就宣布下课。

这样处理教材行吗?为什么不先介绍一下秦汉文化的具体成就,然后再引导学生概括出几个秦汉文化的特点来呢?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习惯于按照教科书编写的顺序来开展教学,习惯于从教科书给定的事实得出的历史结论,过分追求学习内容的权威性,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以教科书编写顺序为教学顺序的教学过程,人为地割裂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过程,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在总结史实基础上自己得出结论的可能性被抹杀,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了限制。我们知道,知识是思维的基本要素,是思维赖以存在的基础。因此,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形成历史认识过程中的思维空间,首先取决于能否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事实上,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有关朝代的文化成就时,如隋唐时期的文化、明清时期的文化,教师遵循论从史出的基本原则,先介绍史实,再在学生基本掌握相关史实的基础上诱导学生概括相应朝代文化的特点,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好办法。

对策:教师要精心备教材,更要精心备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或及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实行变式教学。教师不管采用何种教学策略,一定要将否有利于学生学习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将是否有利于自己完成教学任务放在第一位!

4、不敢突破传统历史教学中的思维定势,不从新的视角发现教材中所包含的新因素

【课例】在讲解高三《中国古代史》第六章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中的“戚继光抗倭”内容时,教师对教材中提到的“明朝中期,朝廷误以为‘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那时候,明显发展的私人海外贸易,受到严厉限制”没有作深入挖掘,没有对倭寇现象产生的原因作合情合理的全面分析。一节课下来,学生对明朝倭寇产生、消失的原因并不完全清楚,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也无从谈起。

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以及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目前我省高三文科班仍在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虽经多次修订,却始终无法跟上学术发展的步伐,在不少历史问题上依然停留在陈旧、过时或片面的观点上。倭寇问题即为其中一例。事实上,导致明朝倭患愈演愈烈的原因并非教材所说的那么简单,问题的根源恰恰就在于明朝政府推行政策的偏颇,倭患的消失也并非仅仅是因为戚继光们的抗倭斗争,正如复旦大学樊树志教授在他的新作《国史概要》中所指出的:“真正解决倭患的关键,是明朝政府逐步放弃了海禁政策。…明世宗去世后,明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灵活的政策。由于海禁的开放,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私人海上贸易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所谓‘倭患’也就烟消云散。”教师对教材的简单化处理折射出教师的阅读面不宽,教师对最新史学新观点陌生,吸收新史学成果不及时。

对策:教师要与时俱进,多读些新的专业书籍,及时吸收最新的史学观点,并能做到“读以致用”!

5、教学评价意识不强,评价不及时

篇10

二“、五化”原则的体现

1.学生学习兴趣化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想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一定要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视角,寻找学生的“兴奋点”。老师一定要重视教学素材与资源的收集与积累,利用生动的历史、科学、文学故事,以及各种有趣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扩展学生的视野,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教学方法科学化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如课堂分组法、历史辩论法等。比如,在学习“秦朝的统一”内容时,老师可以进行分组教学,让学生对秦朝统一之后进行的改革予以了解,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小组对一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解,之后各个小组进行汇报,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3.教学手段现代化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并且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过一些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应用,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了更加和谐的平台,实现了教学活动的全面展开。

4.教学内容生活化

历史是对过去事情的讲述,可以为现在的生活服务。虽然无法将历史还原,但是可以利用相关的方法进行历史情景的设置,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此,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其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可以通过对生活实际现象的了解,理解历史知识,进而予以掌握。同时,将教学内容生活化,还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知识内容,轻松地学习一些枯燥的知识,并且进行理解、记忆与运用。

5.情景体验有效化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一定要重视情感的投入,和学生进行融洽地相处,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商鞅变法”内容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舞台剧的编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历史角色,并且重现商鞅舌战群臣的场面,让学生充分体验相关历史人物的情感变化,进而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并且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改革的艰辛,加强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认识与理解。

篇11

开好头是一节成功课的良好开端。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

以《家庭与社会》一课为例,教师一开始上课就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我们的家庭》一课,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家庭一般是由哪些成员组成的?”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加以引导:“父母、子女两代人或祖父母、父母、子女三代人组成了我们的家庭,而成千上万个家庭又组成了我们的大家庭——社会。那么,家庭与社会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教师的提问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而教师的引导,既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肯定,又巧妙地引出了新课。

又如学习《买东西的学问》一课,教师这样进行引入:“我们已经知道,在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商业场所,这些商业场所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教师接着提问学生:“天冷了,如果我要买顶帽子,可以到哪去买、怎样买呢?”顿时,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抢答。教师抓住时机,巧妙地揭示出课题,即买东西也有很多学问呢!这样,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导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进行引导,能够创设适宜的课堂气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充分用图,进行辨析

《社会》教材中,插图甚多,每幅画面,都突出反映了不同的教学内容。而一幅幅鲜明的画面,如何让学生会看、看懂,进行认识呢?

以《买东西的学问》一课为例,怎样买东西,买东西有哪些学问,价格是怎样变化的,这些内容都是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要达到教会学生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持期,懂得买物美价廉的东西,知道买小摊点上的食品要看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等的教学目的,教师应充分利用插图。插图生动、直观,易于为学生接受。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在分析中获得知识比单纯的讲道理效果要强得多。教学中可利用投影再现出每幅插图,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刘燕、王刚买东西的不同态度,分辨他们谁会买东西,为什么?学生通过对比,在辨别异同之中学到了买东西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买东西的学问,同时提高了认识社会的能力。

又以《商业与生活》一课为例,教师为使学生掌握“商业的由来”这一知识,首先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观看,使学生了解,在遥远的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社会生活环境差,人们只能勉强生活。接着,教师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说明后来人们由于有了剩余产品,就利用自己生产的多余的物品,去换取自己需要的而又没有的物品。这种交换是怎样进行的呢?教师在设问的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投影片进行分析,学生从投影片中看到一位种粮的农民,想用自己剩余的一袋粮食来换取自己需要而又没有的一只羊的经过,得出以物换物极不方便的结论。然后又通过看图了解到,人们通过不断地实践,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后来改为用钱购物。教师这样充分用图,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商业起源的知识。

三、精心设问,启发思维

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思考、理解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教师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求知、求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重点和难点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

如:教师讲《买东西的学问》一课,通过刘燕、王刚买饼干时的不同态度、做法,精心地设计这样的问题:刘燕在买饼干,可是她在看什么?她可能会看什么呢?什么是生产日期和保持期呢?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问题,表述清楚明白,且适合学生,学生有思考的余地。教师在引导学生议论的基础上,抓住时机,利用课堂上的反馈信息,将问题引向深入。这样循序连问,有利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步提高到新的层次。当学生“心求知而未知,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又结合各式各样的包装品告诉学生什么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包装品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位置,最后揭示出为什么要看保质期和生产日期的道理。

又如:学习《家庭与社会》一课,教师首先从《合家欢》这幅图入手,提问学生: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场面?你能从图中看出什么呢?大家为什么这样高兴?接着教师进行提示引导:看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爸爸正在点燃蜡烛,妈妈把切好的西瓜端上餐桌,你从爸爸妈妈对老人的态度能想到什么呢?从老人的神态中又能看出什么呢?老人是怎样想的?父母、子女们又是怎样想的?教师这样提问,是为学生疏通思路,搬开“思维障碍”,让学生沿着思路,逐步探索。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即这样的家庭,晚辈孝顺长辈,长辈疼爱子女,人人身心都健康,这就是和睦的家庭。只有家庭多一分和睦,社会才能多一分安定。

四、形象板书,揭示重点

板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实践证明,教给学生有联系的、有一定结构的知识,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并能促进学生的思维。

以《家庭与社会》一课为例,教师这样设计板书:

(附图{图})

从教师板书中可以看出,家庭与社会,即小家庭与大家庭之间的关系。无数小家庭组成大社会,大社会是由许许多多小家庭组成的。而每个家庭都在辛勤地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做着贡献。同时,每个家庭都和睦,都幸福地生活,人人身心都健康,也就能更好地工作,更多的为社会创造财富。这样,社会安定,财富增多,也就更能为每个家庭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所需。所以说,家庭、社会相互依赖,互相离不开。这样的板书揭示出了教材的主要内容,突出了教学重点,易于学生理解课文的精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如《我们的班级》一课教学,教师这样设计板书:

(附图{图})

从板书中可以看出,在我们的班级中,有老师,有同学。老师、学生在一起,老师关心每个学生,指导大家的学习,使每个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同学之间,又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大家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共同为创造良好的班集体而齐心协力。大家在一起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室。因此,教师在板书设计中,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中央,形象地显示出大家在教室里学习,教育学生要爱护我们的学习环境。教师这样板书,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利于教师传授教室平面图的知识。教师用极其简炼的文字和符号,把全课的信息传入学生头脑,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视觉记忆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加快教学进度。

五、巧编儿歌,强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