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联合对比论文

大学生联合对比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06 18:49:5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联合对比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联合对比论文

篇1

自麦克兰德(Mcclelland)提出胜任力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应用于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外,其他学科也对此进行研究,深化了职业胜任力的内涵和外延。麦克兰德的胜任力是指在工作和有关情境中,帮助个体取得成功的决定性的、基本的个体特征。一般认为,胜任力是指绩效优异者所具备的一种特质,包含能力、技能以及知识。进一步的研究深化了对胜任力的理解,是指在特定工作场景下员工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关键特征,比如价值观、动机、知识、技能甚至个性,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其职场竞争力。

对于大学生而言,其职业胜任力包含了未来就业所需要的各种胜任要素的总和,既有专业素养,又具备工作能力;既有潜在能力,又能付诸实际。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表现为进人职场的一种素养,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对职业的基本态度、所表现出来的职场行为;二是从事某种工作的能力,既包含从事各种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又包括从事特定工作和岗位所拥有的专业技能;三是既包含寻求工作的能力,又包含工作中能体现优良业绩的技能。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利力开发的前提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进人中国后对企业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教育体制的特殊原因,高校引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相对较晚。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了个人目标、组织需求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考量,通过对个体主观因素的测定和分析,考虑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需求,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选择合适的职业目标,以此制定分阶段的执行方案。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个体正确认知自我和社会,提前做好职场准备。特别是对于面临就业难的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先决条件。

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能等到即将就业才开始,应该从进入高校的第一天就开始进行。不仅仅只是规划大学期间的,也要对未来职业生涯有个初步愿景,关键是把二者很好地进行接轨。整个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三个过程:一是打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主要是认真学习公共文化知识以及专业基础知识;二是树立职业发展目标,了解专业未来的发展空间,熟知公共部门对大学毕业生能力和知识的要求;三是学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能够使每个专业学生学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了解政府部门的岗位分析,了解公共部门的用人之道。

三、公共管理类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随着社会的日趋复杂化,公共管理的不可治理性大大增加,这对公共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从事公共管理的人员素质和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明确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必要明确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关键指标,通过对这些关键特征进行识别,才能为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指南。

如何识别胜任力,关键是建立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实际上是为了实现绩效目标而所需的各种要素的组合。如何建立模型,一般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EventInterview,BEI)。该方法通过对被访谈者在职业生涯中最成功和最失败的三件事的回顾,探察访谈内容中所表现出来的该访谈者的胜任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该工作角色中优异者和表现一般者所体现出来的差异,以此确定工作角色的胜任特征模型。

为了建立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我们对已就业的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部分党政机关以及专业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化的访谈。通过半年多的持续性访谈,结合已有文献的检索总结,根据互斥性、相关性和完备性要求,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初步形成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七个基本指标?.业务知识、管理技能、社会交往、业务能力、精神风貌、身心特征、成长导向。内容分析最终得出一个七维度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职业胜任力的概念模型。每个胜任力指标又包含若干个胜任力二级指标。

四、公共管理类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开发方案

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点,结合公共部门的实际情况,从公共管理类专业胜任力模型的要152素出发,将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相结合,运用公共部门场景模拟和现场实践,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具备未来公共管理者的胜任力。具体而言,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将职业胜任力模型指标植人整个培养体系。职业胜任力的模型指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涵盖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要素。国外一些高校的实践表明,只有将所有的模型指标整合到培养体系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将职业胜任力模型指标植人培养体系,首先是根据模型指标,结合公共部门的现实需求以及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实际状况,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拓展课、实习实践课等课程和实习体系,课程改革是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和课程方法的系统变革[2]。保证所有培养方案都与职业胜任力密切相关,最终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其次,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不能封闭在学校,而应该由学校和公共管理部门通力合作,从公共部门的现实需求出发,课程设计与人才培养方案有必要邀请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参与。同时,通过举办各种论坛聘请公共部门领导开展专题讲座,甚至直接聘用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为学生授课,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的评价也可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构建以提升职业胜任力为目标的实习实践体系。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必须定位于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地方治理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实习实践学时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可以把职业胜任力的模型指标分解到相对应的实习实践中去,设计校内实验和校外实践两大模块。

校内实验模块主要是模拟真实工作环境,购置公共部门管理的实验教学软件,通过软件平台的仿真实验模拟公共部门系统的运作,比如电子政务系统、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系统、社会保障模拟系统等,利用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把公共部门搬到高校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模拟熟悉公共部门的运作流程,运用虚实结合、以实为主的教学方式,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全面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业务知识能力和管理技能,从而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

校外实验模块主要通过参与公共部门实际工作,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实现理论结合实际,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习实践,可以把学到的公共管理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南和写作方向。理论与实际的高度结合既强化了对公共问题的深刻认识,又拓展了实际动手解决现实问题的技能。

第三,发挥公共部门在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未来职场在公共管理部门,因此提前邀请公共部门介入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提升他们职业胜任力的重要一环。

首先,培养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入学之后,组织他们参观和认识公共部门,特别是通过认知实习,选择参观诸如政务服务中心等有代表性的公共部门,初步了解公共部门的职能、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日常管理行为。选聘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加以介绍,边参观边了解边学习,可以通过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为加强对整个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2

(一)支配的时间相对比较宽松 

相对在职人员而言,大学生的时间是比较充裕的,从第七学期开始很多高校的课程就较少了,甚至开设完毕了。因此,只要大学生关注毕业论文写作、充分利用相关时间,就可以为撰写优质的毕业论文提供时间保证。 

(二)身处高校,信息资源比较丰富 

一般的大学图书馆都拥有一定量的藏书,且有校园免费电子数据库,为大学生搜集毕业论文资料、撰写毕业论文提供了广泛而有效的信息渠道。 

(三)配有论文指导教师 

在大学本科阶段,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论文指导老师。从选题、开题、论文撰写到答辩论文指导教师都参与其中,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都可以求助于其论文指导教师。 

二、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的自身劣势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不重视、态度不够端正现象严重 

根据笔者对学生论文5年的统计来看,重视论文写作的学生不到20%。目前,由于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在做毕业论文时,学生通常会忙于择业或准备考研,难以集中精力从事毕业论文写作;有些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已签约的学生提前上岗,由此很多学生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而且,根据以往学生毕业论文的通过情况(通过率几乎100%),所以很多学生认为本科生毕业论文只是一种形式,随便找点材料整理成符合要求的论文就会通过的,没必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不重视、态度不够端正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选题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较大、缺乏应用性 

据笔者5年的统计,约有50%的学生在既不了解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又不了解自己能力的情况下,仅凭兴趣进行选题,结果往往出现选题过大、过难等情况,难于开展毕业论文资料的搜集和撰写;约有70%-80%的学生选题时,避难就易,只求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等等,结果抄袭现象甚为严重,缺乏创新和应用价值。 

三、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实践拥有的机会 

(一)应用型院校的发展需要学生综合实践 

普通地方高等院校基本上都属于“应用型”高等院校。应用型院校的发展需要“以专业化的知识应用服务于社会”,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毕业论文是造就应用型人才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应用型院校的发展为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契机。 

(二)本科院校评估都很重视论文质量指标 

根据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成项目,毕业论文是评估本科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的一个综合性重要教学环节。因此,各本科院校都重视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 

四、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实践面临的威胁 

(一)指导教师方面 

1、指导教师数量相对不足。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大众化的转化,学校招生人数的增加,造成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相对不足,尤其是发展较快的经管类专业。据调查,目前经管类论文教师指导毕业论文人均学生数超过10人,无奈之下一些低职称、低学历的老师也承担了论文指导任务,影响了论文质量的提高。 

2、教师疲于应付完成毕业论文指导任务。目前,地方高校急于发展,造成高校年轻教师多,而职称评定要求又较高,因此,多数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都较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教师常疲于应付完成毕业论文指导任务。据调查约有半数的指导教师只凭自己的感觉对学生进行指导,基本上要求少,缺乏毕业论文的长期阶段性检查。 

3、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不高。虽然部分指导教师有指导资格,但很少参与科研,甚至不会做科研,本身缺乏科研实践、社会实践背景,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无法实行有效指导。而有的指导教师虽然本学科的科研很多,但由于部分学生的选题超出了其研究的范围,结果指导水平也受到严重限制。 

4、认识不到位、态度不端正。据调查,约有半数的论文指导教师认为经管类毕业论文不用做实验,到最后一个月就可以把它写出来。平时对于学生论文方面的指导不积极,甚至表示论文都会通过的,消极应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责任心不强,在选题、指导、评审等程序上不负责任,甚至连毕业论文指导记录和指导评语都由学生本人发表。 

(二)学校方面 

1、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力度不够、监控乏力。许多地方高校对毕业论文的认定评价停留在论文的格式、字数、参考文献数目等客观因素上,在过程管理和监控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约束。从论文选题、资料收集、撰写论文、定稿到论文成绩评定,没有明确的标准与合理的成绩评定办法。毕业论文成绩评判过于宽松,答辩流于形式。与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评教、同行评价、院系领导评价、督导委员评价和学校领导评价等多主体检查评价相比,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力度明显不够、监控乏力。 

2、信息资料保障条件不能满足学生实践毕业论文的需要。部分地方学校刚刚花负债迎接完教育部评估,图书馆常因办学经费的问题,研究资料更新不快、缺乏相应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校电子数据库设备少、上机浏览费用较高;寝室校园网络普及率不高或失修问题严重等等。 

(三)外部环境方面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和高校的扩招,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地方高校毕业生毕业问题尤为严重。因此,很多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市场和各类招聘会上,学校鼓励学生外出择业,同时,目前用人单位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也不关心,所有这些方面都制约着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五、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 

(一)提高师生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认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师生对毕业论文的消极认识问题,可通过激励和约束双重途径,端正他们的态度。对学生而言,提前一学期召开毕业论文设计动员大会,使学生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目的以及各阶段的任务,强调撰写毕业论文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获得学位和继续深造的先决条件。对教师而言,通过定期召开论文指导工作会议,学习相关规章制度。强调毕业论文的指导质量事关教师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与教师的津贴补助和评优晋级等相挂钩;设立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优秀奖,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二)多渠道缓解指导教师相对短缺问题 

1、对在刊物上公开发表本专业相关论文的学生做出免于参加毕业论文写作的规定。在学生学习阶段,如果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撰写相关论文,并以第一作者,通常可认为其已经能用本专业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具备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水平。这样,一方面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部分缓解指导教师不足的问题。 

2、聘请校外单位师资力量。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聘请一些校外单位人员担任论文指导教师,一方面,这些人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可以缓解目前论文指导教师相对短缺的问题。 

(三)建立健全毕业论文工作规章制度 

为了规范毕业论文过程诸环节的管理,学校需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专业定位,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尤其是对毕业论文时间安排、选题、开题、中期指导、毕业论文的评定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将质量标准、评价依据等都予以具体化。 

(四)狠抓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做好毕业论文选题工作。以讲座、报告、开设毕业论文指导课程等形式向学生讲授如何开展毕业论文选题工作,要把选题限制在专业培养方向和论文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上,使选题贴近实际。其次,在学生搜集资料、撰写毕业论文期间,学校应组织校内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论文指导检查工作。指出存在的问题,指明努力的方向。最后,改革论文评审、成绩评定和答辩管理。在指导教师给定成绩后,还应由2名以上的教师在不知道指导教师给定成绩的情况下对论文进行评阅评分。采取结构分模式综合评定成绩,即综合评定的成绩由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指导教师评定、论文评阅老师评定、论文答辩五部分成绩构成,学校对五部分成绩评定分别给予详细的标准和赋予相应的权重。在答辩过程中,学生指导教师回避,避免主观因素对答辩成绩的影响。对综合评定成绩不及格者按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处理,对学生毕业论文成绩要严格把关,对学生该严则严,绝不通融。 

(五)建立毕业论文评优制度 

为激励师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毕业论文,学校要认真组织做好毕业论文的评优活动,制定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实施办法及优秀指导教师奖励办法,并把优秀率控制在答辩学生人数的5%之内。对于获得优秀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提高教师指导论文工作的积极性。 

(六)构建新的适合于地方企业用人和就业需要的毕业论文实践新模式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构建校企合作联合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的新模式。对于直接就业的学生,鼓励其毕业论文与就业结合起来,使毕业论文撰写紧密结合毕业实践遇到的现实问题。这样毕业论文的撰写既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也可以加强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对于希望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学生可以以理论研究为主,从而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七)加大图书馆和校园网的资金投入 

为保证毕业论文质量,教师资料室也尽可能地向毕业生开放,同时延长图书馆开发的时间。通过校企合作尽可能地争取资金,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为学生做毕业论文提供良好的信息搜索渠道。 

参考文献: 

1、陆翠萍.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5). 

篇3

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要素分为知识、思维、能力、个性四个维度。知识要素族主要包括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科发展前沿、学科交叉、研究方法论等;思维要素族主要包括发散思维、福合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逆向思维、类比思维、直觉思维、联想思维;能力要素族主要包括问题发现、洞察力、分析力、推理力、信息搜寻、持续学习、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个性动机族主要包括探索精神、自信心、质疑性、坚韧执着、严谨求实、变革性等。[1]

二、创新教育的内涵

所谓创新教育,即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创新教育是根据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健全人格等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的教育形式,其根本宗旨在于培养适合时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1]。

创新教育的内容包括:(1)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是创新性素质的起点,使学生想创新,产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强烈动机。(2)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是开展创新活动的驱动力,使学生敢于创新,为他们提供创新的精神支持。(3)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创新性素质的内核,使学生有能力创新,具有创新的思维、知识和技能。(4)创新人格的培养。这是创新活动取得成功的保证,使学生善于创新,具有创新的个性品质和独特的个性特征。[2]

学者周英将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划分为四个方面:启发性、激励性、开放性、差异性。因而,创新教育主张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个性化教育。[3]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要素的解析,在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下,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积极构建“交通运输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多种创新创业建设和支持机制。

1.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研究“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为提升“交通运输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系统地梳理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大纲,包括: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规格设计优化、培养方案的科学化制定与规范化评审、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优化,并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开展“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旨在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研究时段。重点探索“本研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方案,打通本科到研究生的人才衔接与培养体系。针对不同的学生研究设置分段出口的可行性,卓越工程师人才主要对应本科出口,拔尖创新人才主要对应研究生出口。针对“本研贯通”培养的学生,研究提升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大纲、毕业要求等试点方案。开展了“本研贯通”培养的前期工作,系统地梳理了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的知识点,知识点梳理细化到四级。通过知识点梳理对比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之间的承继关系,为“本研贯通”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开放了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互选通道。

2.构建学生培养全过程创教育体系。为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需要探索大学培养全过程的创新教育体系。在培养模式优化的基础上,建立培养全过程创新教育体系。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推进,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大纲中设置了创新学分。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特点和成才需求,以学院大学生交通科技创新基地为依托,构建“基础―训练―交流―竞技”四级大学生创新平台,着重加强创新教育。通过“同路人”讲坛等系列讲座、软件培训等,全面营造创新氛围,奠定创新基础;依托“国创”、“上创”、“SITP”等创新训练项目,在实践中训练提升;加强师生交流、硕本学术交流、学生国际交流,拓展大学生创新思维;组织“同路人”交通科技大赛,发起“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使学生在各级竞赛中综合拔高创新能力,展现学术才能。在既有课程体系中研究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重点培养学生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并结合大量的科研练习,专门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理论基础。探索开设创新理论和技法、专门的科研课程等选修课程的可行性和开设方法,世界上已有三百多种创新技法,其中主要有创新意识培养法、综合集中技法、扩散发现技法等。大学生通过创新技法的训练,可以提高创新思维速度,拓宽创新思维广度,扩大创新思维深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早在1948年就开设了“创新力开发”课程。日本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各县就都创办了“星期天发明学校”,1974年又创办了“少男少女发明俱乐部”,开展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经过学习培训以后,发明创新的效率提高10倍[2]。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实施创新教育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3.强化产学研结合的实习实践能力培养。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下设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三个专业,均为卓越工程师建设专业,对应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已建立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了本科实习实践培养环节。在原有的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基础上,在本科第七学期设置了6周的企业专业实习,学生直接在企业开展实习,企业配设专门的指导教师。专业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工作日记、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该表密封,学生无法看到)等成果,并进行实习成果汇报和答辩,答辩过程中邀请企业指导教师参加。该环节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需求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013年起实施综合毕业设计改革,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增加了设计类内容。毕业设计类题目包括校内指导教师给出的真题、校外企业指导教师给出的真题,两类题目均同时设置校内和校外两位指导教师。通过综合毕业设计改革,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有效提高。对应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申请设置了上海城建集团、上海铁路局、天津市政院、中铁五勘院等4个校企联合的国家工程教育中心,作为本科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上海城建集团构建了组织架构和建设方案,承担本科生企业专业实习、开设联合课程、开展联合毕业设计,并共同组织了城建杯交科竞赛;上海铁路局承担本科生企业专业实习、开展联合毕业设计;天津市政院构建了组织架构,承担本科生企业专业实习、联合课程、联合教材、联合毕业设计等工作;中铁五勘院承担本科生企业专业实习。2014年进行了交通工程专业国家认证,进一步梳理了交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毕业要求等内容,并进行了学生和教师对培养大纲和培养水平的问卷调查,形成了完整的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标准。从已有研究基础可以发现,交通运输类学生培养对接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着重强化了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中也更注重实习实践能力训练。

4.研究制定“创新特区”建设机制及制度文件。(1)“创新特区”建设机制。“创新特区”是创新空间联盟,用于支持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特区”内创新。为保证特区顺利运行,研究制定“创新特区”建设机制,包括大学生创新活动交流机制、大学生创新导师队伍建设机制、大学生创新新闻宣传办法等。(2)产学研协同机制。为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现已设置了若干校企联合的工程实践中心,重点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继续探索产学研协同的机制,包括:构建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运行机制;建立学校、企业、社会融合的人才流动机制;大学生在读期间参与多样性的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的办法;大学生参与企业进行产品与技术研发的办法等。(3)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创新性教师队伍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师资保障、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包括:基于产学研协同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教师队伍国际化培训办法;促进教师队伍创新能力整体提升的教师团队建设办法;青年教师个人的创新教学能力培训措施;创新型教师队伍制度环境建设办法等。(4)创新教学制度体系研究。为鼓励教学团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并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保障,开展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制度体系研究,包括:鼓励创新创业的学生学制及学籍管理机制;探索和建立导师制[4];建立科学的教师激励和考核制度;学生科研项目的指导指南和经费支持办法等。

5.探索建立学生创新性评价体系。基于目前的学生评价体系,通过量化创新素质指标,探索建立学生创新性综合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课程评价、创新效果评价和实践活动评价等构成。课程评价的重点在于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创新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科研成果的评价和创作作品的评价。实践活动评价以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及学生在活动中的素质提升为标准。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考查其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情况,还包括对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情况的评价。

四、结语

面向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要点。我们通过“交通运输类”学生培养的实践,有效提升了同济大学交通运输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了交通运输工程产学研融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大幅提高。今后将继续推进交通运输类“本研贯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形成一个更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性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周英.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4]周光礼,黄荣霞.教学改革如何制度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在中国的兴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

篇4

【中图分类号】 B 848.6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0-0914-02

完美主义是一种力求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并伴随批判性自我评估倾向的人格特质[1],已在国外的资质优异教育领域取得极大的研究成果[2-6]。竞争就是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展开的争胜负优劣的一种较量,竞争意识的强弱和竞争心的有无对个体的社会活动、行为习惯以及身心健康都有显著影响,也是个体在现代社会中能否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7]。为探究完美主义的核心特征与个体竞争性的关系,笔者开展了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竞争的关系的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800名一~四年级大学生进行调查,最后得到有效问卷760份,男生307名,女生453名;平均年龄为19.89岁。

1.2 工具 (1)“中国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8],由李建伟等编制。调查前进行小样本初测,信、效度较好。该量表将完美主义心理分为6个特征,包括自省、高标准、担心错误、条理性、重要他人要求和完美期待,此次量表的克龙巴赫α系数均在0.70以上。(2)“竞争人格倾向量表”[9],由谢晓非等编制,包含过度竞争、自我成长与超越他人3个维度,信、效度良好,此次测量的信度为0.75。

1.3 统计方法 问卷的施测由笔者和心理系研究生、教师共同完成。全部数据由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竞争的状况 文、理科大学生在完美期待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女生在高标准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在担心错误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条理性上男生、独生子女的得分都显著地低于女生和非独生子女,文科生得分显著地高于理科生;在自省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来自城市的学生得分则显著地高于乡镇学生。上述变量在竞争心理的各个因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竞争的各个因子为因变量,以完美主义的6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在α=0.05水平进入回归模型,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7个。担心错误与完美期待对过度竞争有显著的预测效用,联合解释力达到25.9%;高标准与条理性对竞争的自我成长因子有显著的回归预测效用,联合解释力达到11.7%;高标准、担心错误与完美期待对竞争的超越他人有显著预测效用,联合解释力达到25.7%。见表2。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文科生在完美期待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表明文科学生在行动前较理科学生更具有完美信念,更具有动机层面的“完美期待”,即完美动机更强,但对于完美期待的正负向作用应该辨证分析。相关研究认为,完美期待过强则易导致个体对自身行动的犹豫度提高,易致焦虑[10]。男生在高标准和担心错误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表明男生背负着更多的来自教师或家长的期望,因此,这种对于高标准的追求很可能是对权威他人期望的知觉,而对权威他人高标准的内化极可能造成个体对这种期望的辜负感的产生,这也是个体在担心错误因子上得分显著增高的重要原因。因此,今后应注意引导大学生追求适合自身情况的高标准,从而有效克服其担心错误心理,提高大学生做事的果断性。

“条理性”是个体对精确、秩序和条理的过分追求,男生、独生子女的得分都显著低于女生和非独生子女,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相符合;但如果过度追求精确和条理,反而会由于太注重细节,过于谨慎而难以真正做到有条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非独生子女未必较独生子女更有条理。自省反映的是个体对自身的反思和内部调节,牵涉的是个体对自身思维的审度[11],女生思维缜密,感情较细腻,故较男生更容易自省;城市学生的自省度高于乡镇学生,可能的解释是与早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有关联,城市学生更多地得到来自父母和师长的耐心而细致的批评、教育。上述变量在竞争心理的各个因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竞争在校园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7]。

担心错误与完美期待对过度竞争有显著的预测效用,表明造成个体“过度竞争”的重要原因就是个体对完美结果的期待和对自身行为的有效性等的“错误”担心。因此,为避免“过度竞争”的有害影响,应从合理引导和调节“完美期待”等心理特征入手。自我成长反映的是个体关注自身成绩,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完美主义的核心特征“高标准”与“条理性”对其有显著的预测效用。超越因子主要是个体在与人比较时,希望自己表现得更加优秀,完美主义的追求高标准、担心错误与完美期待对其有显著预测效用。

竞争所带来的心理效应有正面与负面之分[12]。如何正确疏导个体的竞争心理,使其潜能得到最大发挥,避免过度竞争而导致的紧张、焦虑等心理压力,需要相关教育人员深入探究。从上述完美主义各因子对竞争的显著预测效用可知,完美主义与竞争关系密切,与王敬群等[13-14]的理论研究一致。因此,从引导和梳理个体的完美主义心理着手,可以有效地调节和发挥个体积极的竞争心理,有利于个体健康成材。

4 参考文献

[1] FROST, LAHART R. The dimensions of perfectionism. Cogn Therap Res, 1990,14:449-468.

[2] SCHULER PA. Voices of perfectionism: Perfectionistic gifted adolescents in a rural middle school// STORRS CT. The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n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1999:49-52.

[3] SILVERMAN LK. Perfectionis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1th world conference on gifted talented children. Hong Kong, 1995:101-103.

[4] ORANGE C. Gifted students and perfectionism. Roep Rev, 1997, 20:39-41.

[5] SCHULER PA. Perfectionism and gifted adolescents. J Second Gif Educ(Ⅱ), 2000, 6(4):183-196.

[6] KLINE BE, SHORT EB. Changes in emotional resilience: Gifted adolescent females. Roep Rev, 1991, 13 :118-121.

[7]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03-109.

[8] 李建伟,宋广文,王淑娟,等.中国大学生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的初步编制(一).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4):377-378.

[9] 谢晓非,余媛媛,陈曦.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测量.心理学报,2006,38(1):116-125.

[10]李建伟,胡凌燕.中国大学生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的初步编制(一).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心理学会,2007:465-466.

[11]李建伟,宋广文,李飞.中国青少年完美主义量表的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346-348.

[12]岑延远,聂衍刚.论个体竞争性的心理学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8(3):125-128.

篇5

高中生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能力。议论文文体的写作难度对高中生而言是最大的。因为议论文的写作无论在内容和思想上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虽然国内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教师的作文教学情况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学生议论文写作的研究还非常少,迄今还没有人专门研究深圳市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存在问题,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对此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选取深圳市三所公办高中(分别为重点、普通、职高选取)学生为调查对象,发出问卷420份,回收有效的问卷400份,有效回收率98.5%。

2 研究工具

自编调查问卷,共设计23个调查题目。在自编调查问卷以前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议论文写作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拟定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1)学生的背景资料,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和所在学校的基本信息;(2)学生对议论文的兴趣和认识;(3)学生的议论文的写作看法和写作情况;(4)学生对教师评改议论文的情况的评价。

3 统计工具

使用SPSS16.0软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1)深圳市高中生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

从本调查发现,深圳市高中生喜欢议论文的为22.5,而喜欢小说的占23,记叙文的占28.5,散文的占26。高中生对议论文写作“没有特别好感”为40.7,对议论文“没有感觉,感到头痛”的占11.5,“能够表达观点,很有意”仅占46.5,其他的占1.3。上述结果体现出五成多的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的麻木茫然甚至是痛恨的态度,这些学生比较排斥议论文写作,这是一个不容乐观的现象。

(2)深圳市高中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深圳市高中生对杂文随笔评论的喜好占53.8%,另外喜欢消遣小说的占40.5%,网络快餐文学的占5.8%,数据显示出近六成高中学生有阅读经典文学或者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的渴望,近三成学生钟情于以情节娱乐取胜的文学,极少部分学生钟爱快餐文学。

(3)深圳市高中生课外活动的情况

课外活动是学生学议论文的另外一种方式,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兴趣、展示自我才气、开阔眼界,是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和提高其思辨能力的重要渠道。通过表2的数据可知,深圳市高中生的语文课外活动更倾向于剧本表演和辩论赛,读书汇报会周期长,娱乐性质低,所以更多的学生热爱剧本表演和辩论赛。

(4)深圳市高中生对议论文的写作看法的情况

我们从两方面对高中生对议论文的写作看法进行了调查:

一是深圳市高中生对写作难度的调查。本调查发现,深圳市高中生对议论文的写作普遍感到困难。他们认为材料型作文写作很有难度的占30.3,难度一般的占58.5,很容易的占7.5%,“无此经历”的占3.8%。认为命题作文写作很有难度的占15.7,难度一般的占67.8,很容易的占15,“无此经历”的占1.5%。认为话题作文写作很有难度的占17.5,难度一般的占68.5,很容易的占12.5%,“无此经历”的占1.5%。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一般的材料作文主体对象不止一个,材料的情感倾向的不确定性,出题者的出题意图的不好把握,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对材料作文的畏难心理。

二是对深圳市高中生认为要写好议论文应该具有的学习方法的调查。本研究发现,有近六成的高中生认为,要写好议论文必须“主动进行课外相关素材论据的积累和模仿练笔”;有50.75的高中生认为,必须“得到专业科学的议论文写作方法技巧、策略的主题训练”;另有43%的学生认为,要写好议论文必须“经常进行课堂内议论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指导训练”;“在写作前,适量进行与论题相关的辩论式思维活动训练”,上述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期待教师能够加强读写训练的愿望。

上述调查结果反映出深圳市高中生急切需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加强对他们的思维训练,根据本研究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教育对策:

1.改进教师的教学,加强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兴趣的培养

本研究发现,深圳市高中生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不高。因此,教师要着手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兴趣。

首先,教师要选好议论文的写作题目,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对议论文写作题目的选题要遵循以下的特点:一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所选议论文的话题是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范畴之内,才能使学生有想表达想创作的愿望;二是所选议论文写作题目要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高中生心智比较成熟,有个性化的见解和思考,期待以成人的眼光去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教师需要选择有个性化有思辨色彩的题目。

其次,教师要提高议论文讲评课的针对性、时效性。提高教师议论文讲评课的针对性、时效性要做到:

(1)讲评课少批评多鼓励,设身处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以消除畏难情绪;

(2)教学目标有的放矢,教学重难点突出,争取让学生能有收获;

(3)选择有思想和有内涵的范文来点评,让高中生在阅读优秀范文中揣摩好作文的妙处,以获得心灵的洗礼和智慧的熏陶;

(4)要让作文有时效性必须缩短作文的批改时间。教师单枪匹马来完成这项工作是很困难的,因此能让高中生参与进来并高效地完成任务,要做到:①布置评改任务提供评改方法。②小组讨论巡回指导。③小组合作,互动评改。评改工作结束后,教师的讲评课要针对凸显出的问题,对症下药。

2.扩大高中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知识

本研究发现,深圳市高中生的阅读面比较狭窄,这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议论文写作水平。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教师需从两个方面入手:

(1)是立足课本。学生首先接触的是课本素材。语文教材及语文读本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要鼓励学生提取精华创建自己的素材库,《史记》中各种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诸子百家中的亘古不衰的智慧哲理,现当代作家中充满理性智慧的文字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笔下充满生命活力的素材。,三鼓励的导师的知识)本中生议论文写作兴趣的培养。

(2)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外阅读是学生课内阅读的补充和继续,不仅能夯实课本知识,深化课本内容,对开阔眼界和写出个性化的议论文是很有益处的。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为学生营造一个大的课外阅读的环境。让学生到图书馆去, 到阅览室去,将课内读书与课外读书结合起来。②帮助学生读有价值的书。教师可定期开出一些阅读书目推荐给学生。如拥有广泛读者群的《读者》、《青年文摘》、《思维与智慧》等。③指导学生选择科学的阅读方法。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下的阅读方法:a.略读:快速阅读,不求细枝末节,锻炼议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思维――归纳;b.精读:把握微观细节,关注值得推敲研究的的局部内容;c.总结概括人物生平事迹,每天阅读一两个历史人物( 如孔子、孟子、庄子、屈原、刘备等) 的生平事迹, 并且对他们的生平事迹进行提炼概括,然后再从不同的角度来比较辨别,分析人物的独具特色的一面。 ④指导学生做笔记。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一些优秀的文章,摘抄其中的有内涵的句子和提取事例精华。⑤要求学生背熟名句,提升文章的文化品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本研究发现,高中生对语文课外活动持积极的欢迎态度,尤其短期性的集体性的活动(如剧本表演和辩论赛)更受高中生追捧。诸如开展辩论赛,通过选取值得论辩的社会焦点问题,做好论辩前期准备工作,做好论辩指导工作,安排好论辩双方论题。

4.向学生传授议论文写作的策略

本研究发现,深圳市高中生认为不同的高考题对议论文的写作有影响,其议论文的写作思维水平不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

(1)加大对学生审题的训练。教师要从高考考查的范围中来加强对学生的审题训练,加强审题专题训练,要帮助高中生学会审题,明确审题步骤和把握审题的关键要素。如果是材料作文那么要做到: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整体把握材料的情感倾向,明确出题者的出题意图;透过表面现象,挖掘本质根源。如果是命题作文,教师要帮助高中生分析题目的语言结构,明确题目要求的重点。一般来说,命题作文的题目的特点一般有三类:以判断句为题的命题作文的题目直接点出了中心论点,对这样的题目应该着重分析它的谓语部分,因为这部分往往是题目要求的重点。以词组为题的命题作文如果题目若以联合词组为题,就要搞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若以偏正词组构成,重点关注定语。以紧缩复句为题,就要明确句子内部的关系。

(2)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议论文写作中的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①是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如写“人生的境界”为话题,写超脱的人生境界,借助于思维的相似性而展开联想的翅膀,可以想到庄子、许由巢父、竹林七贤等人的境界,这是相似联想,也是一种横向思维;对比联想,两类事物的对比可以是同向对比也可是反向对比,比如,美人与花越比越美,东施效颦只能是美人越美丑人越丑了;另外还有因果联想,由果推因等,这里就不举例了。

②是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议论文写作中,逻辑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分析和综合,筛选与概括、求同与求异、推因与论果的能力等。拥有这些能力,文章才能尽显深度和精辟。

篇6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51-03

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适应,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规模结构适应需要、高质量、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进入人才强国和人才资源强国行列提供有力支撑。研究生教育课程考核体系,对于检验和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督促和监督作用,是衡量研究生人才培养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手段。健全、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课程考核体系对于研究生教育至关重要。

一、研究生公共英语考核体系现状

(一)考试形式单一,效度缺乏说服力

我国目前现有的研究生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主要是考试和论文(或实践、实验报告等)两种方式。考试又分为开卷和闭卷考试。以考试为主的考核体系,无论是开卷还是闭卷,都存在问题。比如,开卷考试时,很多学生重复抄写书本上的东西,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的考核;闭卷考试时,考试的内容难免存在知识点片面的问题,无法考核综合能力。目前多数学校公共研究生的英语考试主要是闭卷考试,总成绩根据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加平时成绩,其中期末的卷面成绩占绝对比重。由于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的班型比较大,很多任课教师同时承担本科的教学,教学任务繁重,这样,研究生的公共英语课程平时的考核多数是简单省时的办法,比如问题的口头陈述、单词测验等,考核无法真正检验学生的水平,即便是有些笔头的作业,由于班型大,教师也无法达到全面的考核。这样依赖期末一次考试的总成绩来考核的办法,无法真正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衡量标准片面,制约人才培养

目前研究生公共英语期末考试的形式以检验词汇和阅读理解能力为主,考试题型大体参考大学英语四、六级模式进行。事实上,某一考试是无法检验综合实力和总体水平的。模仿某类考试的标准也是缺乏客观性的。笔者在外指委的会议上获悉,外指委打算召集专家论证拟取消大学英语六级和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给教学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如,“在教学上,它会导致应试教育,导致学生高分低能。在心理上,它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很多学者也著文探讨大学英语考试的改革问题。大学英语考试面临着诸多问题,而模仿这样的考试模式只能产生更大的误导,无法真正指导研究生的公共英语教学,直接影响了人才的培养。

(三)考核重知识,轻实践,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符

调查发现,现有的教材依然遵循本科教材内容的模式,精读为主,听说其次。目前的研究生教材与本科教材相比,差别主要体现在“量”上:即册数增多,课文的篇幅增大,重语言技能,轻实践。这与1992年公布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试行稿)要求读写与听说并重,全面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很大差距。目前很多学校研究生公共英语的课时为每周两大课时(共三个小时),有些学校只有一个半小时教学。对于这样的课时量,要完成现有教材的内容并且面面俱到,是不大可能的,最后只有学什么考什么。社会发展对口语、翻译能力期望较高,所以考核还应体现口语、翻译等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们培养的研究生也日益同国际接轨,口语应用的范围和广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其他读、写、译等能力。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的口语技能明显下滑。本科生的口语能力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口语能力。研究生从某种程度上走向国际的机遇和可能都高于本科生,因此现有的研究生英语课程依然重视语言技能而忽略了口语(或者听说)能力的考核,不能不说是一大缺失。

(四)在促进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发挥作用不明显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最高阶段,研究生阶段教育与本科阶段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强调科研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科研能力的培养也一直是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阶段以本科阶段的知识和体系为基础,形成系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或者深化理论,或者用理论指导实践。学术论文写作是研究生能力的一个重要反映。而在国际期刊发表英文论文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和衡量大学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现有的公共研究生英语考核体系除了上面提到的考试模式外,考核中无法体现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考核,在促进研究生科研学术创作和提升创新思维能力上,并不能起到直接的引领作用。考试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与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脱节。

(五)论文考核方式喜忧参半,形式化突出

论文撰写的考核方式是另一种比较普遍的研究生课程考试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研究生通过将系统的理论学习应用于实践,对于理论进一步深入研究,避免本科教育知识点的机械记忆,培养研究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培养创新型思维,提升科研能力,符合培养研究生未来发展方向。然而,如果把撰写论文作为唯一的考核方式,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毕业论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研究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但将其作为主要的评判依据却略显不足。”比如,学生会忽视理论的系统学习,投机取巧,应付了事;有些教师为了省时,对论文没有认真审阅,凭主观给成绩,这样的考核几乎等于虚设。所以,如果论文考核的方式作为唯一的方式,考核方式很难客观反映学生的能力,结果也会事与愿违。公共研究生的英语考核,是否适合通过写论文的方式(如学生写自己专业的论文)考核英语的水平有待探讨,但至少能部分体现考核研究生的科研论文撰写能力。

(六)考核缺乏监督和评价机制

因为对于研究生和本科生阶段的教育要求和目标不同,所以对于研究生的考核机制也不同,也决定了两者的考核方式不同。多数高校重视本科教育,轻视研究生教育,这是不争的事实,毕竟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相比本科生考核考试的要求有明显的差距,从出题、监考,到对试卷的相关要求,再到成绩备案、分析等环节都不如本科要求严格,从某种意义上降低了对研究生考核的监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基础教育和培养质量,使得研究生教育的考核成为本科教育考核的副产品。

二、建立多层次的考核方式和监督机制

根据以上当前研究生课程教育及考核分析,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研究生课程考核体系,以此促进研究生教育,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一)建立多种形式的考试方式,实现考核的科学化

课程考试是各类教育的必要环节,研究生教育也是如此。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授课结束后进行成绩考试能够检验教师教课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研究生公共英语考试,可以结合听、说、读、写、译这几方面的技能进行分项考试,避免期末一次性考试造成的成绩的偶然性,也避免给学生造成更多的负担。期末考试的比重要分散到平时分项考试中,可以增加总成绩的客观性。对于教材内容的处理,可以选择性地挑选经典的文章,做到“精讲多练”、分项练习,让学生在应用能力方面进一步提升。此外,也可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第二课堂的作业结合起来,给学生的作业打分,作为考核的一种手段,或作为成绩的一部分。有些课程实行的是开卷考试,研究生的公共英语是否可以实行类似其他公共课开卷考试、开卷考什么、怎么考,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毕竟英语作为一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不能完全照搬其他纯知识性的课程。总之,避免以一次性考试、尤其是以模仿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模式进行的期末考试,加强对学生实践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从而达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目标。

(二)继续加强口语运用能力考核,提升口语内涵

我国目前英语教育已经从“哑巴英语”过渡到“文盲英语”阶段。前者由于时代局限,张不开嘴说,现阶段的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都大大改善,学生可以张嘴说了,可是说的是什么,能不能说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说出来别人能不能听懂,多大程度上能“言之有物”是个大问题。笔者曾经带领学生多次参加国内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依然看到现今的大学生语言形式很漂亮、很好听,可是空洞、没有逻辑,无法阐发深层次的内容。这点本人在国外留学期间更深有体会,我们的英语教育缺乏内容和知识,表达逻辑和思想深度都不够,开始的几句都可以,一到阐发深层次的问题就哑巴了,没了思路,无法继续交流。研究生教育阶段口语考核依然不能松懈,考核的重点更应倾向于内容,而不是形式,这点与本科阶段形式和内容并重不同。研究生阶段英语的口语更关注内涵,关注问题的解决办法等。我们老师切忌凭着“一张嘴就知道英语好坏”的常规判断标准来给学生的口语定成绩。这个阶段内容评价更重要。谢宇等对于毕业的研究生和用人单位调查显示,口语的应用和期望依然是最重要的。研究生不只是阅读文献,还要张嘴与人交流,参加国际会议陈述自己的观点;研究生也不能只关注专业知识,忽视其他学科知识,人文和科学都要学习,做到文理兼顾、中外知晓。

(三)实现考试和论文撰写并存的考核模式

考试和论文撰写的考核模式都有其优势和劣势。为了避免这两种考核方式的缺陷,不妨实行考试和论文结合的考核方式。一方面,实行多种考试方式,另一方面,进行论文撰写的考核方式。就论文而言,曹雷提出论文考核的方式可以分课程论文、调查报告、文献阅读报告、实验报告等进行。但这些无外乎就是论文写作和实验(践)报告。论文写作考核要围绕学生的科研论文(撰写英语论文)进行。由于学科的差异,作为语言文学出身的教师不可能完全读懂轮机硕士撰写的轮机专业的英语论文。这时英语教师关注的还是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考核论文时,英语教师可以忽略观点是否正确、论证是否合理等专业知识部分,把这部分考核内容留给专业教师负责,英语教师可以就问题设计、阐述过程、结论、文献书目等语言形式进行打分。考核实现语言和专业的考核“合力”模式。笔者曾经指导过我校人事处举办的航海类教师培训的双语教学。就专业而言,我们语言教师是外行,所以姑且认为受训教师的知识点正确,但在教课的方式、语言衔接、内容安排等表达方面,我们可以给予他们指导,使教师的语言规范化、合理化、内容和形式标准化。还有另一个例子:我们学院的一部分教师,也包括笔者在内,都一直担任我校与世界海事大学联合培养的“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毕业论文的语言指导工作。从2005年到现在,这个项目已经连续培养了九届毕业生(今年为第十届),我们学院挑选了几个英语教师为他们的英文专业硕士论文语言把关,这项工作受到了学生和世界海事大学任课教师及校长的好评。实践证明,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结合考核学生的论文尝试是成功的,可以应用到指导和考核学生专业论文写作中来,对研究生的科研论文撰写起到很大的帮助。这样的考核方式也适用于我们的研究生公共英语的论文考核。

(四)建立和完善研究生课程考核考试规范,加强监督及评价机制

如前所述,研究生的考试考核管理相比本科略显得滞后。因此,加强研究生课程考核体系管理和监督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才能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首先,实现研究生课程考试规范化,从考题的设计、考试内容的安排到试题的审批等考试环节,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尤其是针对考试内容,实行教考分离,杜绝考试过程中过多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实现考核的客观化,提升研究生的应用能力,促进和督促教学。并建立多种信息反馈渠道,及时改革和更正不合理的考核办法,提升考核的科学性。其次,在论文考核方面,一定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应用能力出发,并结合撰写国际期刊文章、实际应用等为目标,提升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交流以及翻译能力。此外,应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管理作用,实行二级学院与研究生院各司其职,真正担当起共同监督的作用。刘越男指出研究生考核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是因为各校的研究生院没有真正把管理权力下放到各个二级学院。若能发挥二级学院的监督考核作用,组织二级学院的导师或者专家,成立教学和考核的督导制度,建立“优秀导师”、“教学名师”等称号的奖励机制,必将充分发挥导师的积极性,对于考核机制的完善起到积极作用。

三、结束语

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部署,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总体上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的考核制度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建立多种考核方式以及评价制度,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实现人才强国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雪,张世超.试析新型硕士研究生英语视听说课程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

[2]韩宝成,戴曼纯,杨莉芳.从一项调查看大学英语考试存在的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

[3]参见韩宝成,戴曼纯,杨莉芳.从一项调查看大学英语考试存在的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牛强.现行高校英语测试中的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等.

[4]黄建滨,于书林,徐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材调查分析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

[5]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M].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组.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

[6]蔡基刚.如何评价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J].外语界,2002,(1).

[7]宋平,杨连茂,甄良,刘建国.加强课程考试管理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增刊).

[8]高蕾,陈幸华,孔佩艳,张曦.如何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西部医学,2010,(1).

[9]张晓报.研究生课程考核的论文形式利弊谈[J].考试研究,2013,(4).

[10]刘越男.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14,(2).

[11]张绍杰.读写危机:当今英语专业面临的最大挑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

篇7

1.引言

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是数学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媒介。加强数学建模教学,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是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启迪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习欲望,培养主动探索、努力进取学风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有力措施,是科学技术转化的主要途径。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举办四大学科竞赛之一,自1992年首次举办以来获得全国高校广泛响应。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必要根据教育部及省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各个高校自身实际,进一步推进各学校的竞赛管理工作。

2.探索高校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及实践能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知名度和社会声誉,推动高校教学改革,从总体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其教育教学层面上主要有以下实践意义。

(1)体现了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实施扩招以来,招生数量连年增加,当前高等教育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必须采取措施。针对地方本科的特点,广泛开展学科竞赛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且在实践中已被证明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推动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升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从学科竞赛中同国内一些同类地方院校相比较,寻找差距,促进各校间交流,提高高校各类学生学科竞赛的发展水平,探索教学的相关规章制度、组织措施等相关政策,推动学校间的教学改革经验交流有积极的意义。

(3)加深对数学建模竞赛和数学教学的研究,以数学建模竞赛为突破口,深化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构建有力的平台,进一步增强高等学校的办学实力。

(4)探索适合地方院校实际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训练方法与特点,为学校完善学科竞赛的相关制度、建立相应机制,提供实践依据。

3.地方院校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探索与实践

数学建模本身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数学建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培训等都是围绕着培养创新人才这个核心主题进行的。数学建模竞赛,以它特有的内容和形式深深吸引着广大学生。结合几年组织参赛的经验,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对竞赛本身、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1)对比参加竞赛学生与未参加竞赛学生在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方面的进步情况比较,探索研究学科竞赛在学生素质全面进步中的作用,竞赛教学对学校办学特色、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

(2)探索适合自身学校实际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训练方法与特点,促进适合各校实际的数学教学改革方式的转变方向。围绕竞赛开展,可采取的教学活动形式,积极探索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方法。

(3)参与竞赛对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的提升作用。

(4)探索参与竞赛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关系,竞赛对提升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术水平与创新能力作用。

(5)竞赛对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影响,对教学思想和教学体系的推动作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丰富,数学教学的改革等方面的影响。

4.结语

学科竞赛对推动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而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工作及与之相关的规章制度、措施的完善对学科竞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很多新升本科院校来说,相关的规章制度措施都还很不完善,而制定一个完善而又切实可行的制度,必须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并需要经过实际的检验。

将学科竞赛的一般理论与方法与学校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各校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训练方法与特点,促进适合各校实际的数学教学改革方式的转变。围绕竞赛开展,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积极探索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全国大学生生数学建模竞赛通讯[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

[2]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

[3]石玉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教学组织和培训[J].琼州大学学报,2005,(2):59-61.

[4]刘锋.《数学建模》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江苏技术学院学报,2004,(2):85-88.

[5]李大潜.数学建模与素质教育[J].中国大学教育,2002(10):41-43.

[6]叶其孝.大学生数学建模辅导(五)[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篇8

本文为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项目“中介语理论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湘教通】(2012)401号-433阶段性成果。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词素习得成为二语习得特别是中介语研究的一个热点。 研究者通过调查和分析学习者对第二语言词素的习得,旨在发现中介语的自然发展途径。80年代以后,普遍语法可及性研究开始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新热点。90年代以后,有关普遍语法的争论从广义的可及性问题转向了对中介语表征性质的具体探讨(司联合,2002)。下面对国外以及国内终究与研究的状况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Selinker(1969)在其论文“Language Transfer”中首次使用Interlanguage(中介语)一词,1972发表了题为“Interlanguage”的论文,指出“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建构的过渡语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介语理论已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在这一时期的研究中,Nemser把这种独特的语言系统称为“接近系统”(approximative system)(1971),在提出三重性假设的同时,给出了外语习得阶段系统性的证据,列举了研究中介语的三种理由。Corder则称它为“特异方言”(idiosyncratic dialect)(1971)或“语言学习者的语言”(language learners’ language)(1978),分析了在不同方言相接触时的个人方言规则、目标语社会方言和个人特异方言之间的关系以及母语、目标语和中介语之间的关系,揭示出个人特异方言的显性和隐性,把错误分析过程分为前系统、系统、后系统三个阶段。Adjemian(1976)则论述了中介语的系统性、可渗透性、僵化现象和反复性的特点。Tarone(1979)认为中介语是一种自然语言,遵守同样的语言普遍性限制,可以通过标准语言技术来分析,因此中介语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而是应用于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一种语体。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介语研究有了新的发展。Corder的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一书(1981)全面总结和分析了中介语理论以及有关的错误分析等。内容涉及个人特异方言和错误分析,语言习得者的语言描述、解释在习得者错误研究中的作用,错误分析和纠正错误教学,语言连续体和中介语假说,形式简单性和功能简单化等。White(1983)提出了“参数设置模式”,该模式源于Chomsky的管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普遍语法是由一些固定规则和参数构成,学习者习得母语时便引发所学母语的一系列参数设置。在习得第二语言时,学习者把母语参数设置运用到这一过程中,中介语产生就是参数重设的过程,各种参数的相互作用导致某些中介语规则不同于母语规则和目标语规则。1984年,纪念Corder退休出版的Interlanguage文集反映了当时研究的最新成果。Selinker在书末的总结中详细地论述了中介语研究的方法论、语言迁移、石化、共性假说、普遍语法、中介语语法和策略、中介语话语、中介语研究中的语境等九个方面。1987年,Ioup和Weinberge编辑的Interlanguage Phonology,讨论了长久被忽视的第二语言习得音系问题,一方面通过检验各种音系的发展模式讨论习得共性,论述了音系习得的性质和中介语音研究的理论背景;另一方面揭示了第二语言音系系的中变化的各种维度。Tarone的Variation in Interlanguage(1988)提出了衡量中介语理论的三个标准:变异性本身应有系统性、提出的中介语变异原因应是可证实的、该理论应能解释所有中介语变异的事实。

20世纪90年代,中介语的研究更加趋向深入,范围更加广泛。Selinker的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1992)研究了中介语的起源和发展、跨语言系统的单位和等价、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及语言迁移、理论进展等,为中介语重新建构了框架。Gabriel Kasper等的Interlanguage Pragmatics(1993)认为中介语的语言是中介语研究的新领域。Eubank等所主编的The Current State of Interlanguage: Studies in honor of W.E. Rutherford(1995)中所收的论文反映了这前几年的中介语研究状况。香港学者Yip的Interlanguage and Learnability(1995)是一本研究汉英中介语的专著。另外在我国比较流行的Ellis的The Introduction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85)和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7)两本著作,很详细地讨论了习得者语言的本质、中介语的社会特点、中介语的话语特点、中介语的心理语言特点、中介语的语言特点,对中介语所做的多层面描述非常有意义。

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在认知科学所揭示的人类认知规律的框架内考察第二语言习得现象。Doughty和Long主编的Th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3)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科属性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将其归属于认知科学。White(2003)的文章主要围绕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中介语表征的性质问题。Gray(2003)的文章从一般先天伦的角度讨论了中介语表征的性质。许多学者开始关注语言加工能力对中介语的影响。例如,Pienemann(2003)在多元发展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可加工性理论。

尽管中介语理论的提出已有40余年了,但在国外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至今还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但值得庆幸的是,中介语的研究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而逐渐走向深化,也更加广泛。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中介语研究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外国学生习得汉语时产生的外汉中介语(比如英汉、德汉等)研究;一是外语教学界对中国学生习得英语时产生的汉英中介语研究(司联合2002)。这里主要对外语教学界对汉英中介语的研究进行简单归纳。

(一)错误研究

这是最早的中介语研究领域之一。国内汉英中介语的错误研究以实证成果为主,文献为辅。文献研究涉及错误理论的演化过程、分析方法、汉英中介语中似是而非类的错误具体形式及其原因探究(梁颖萍,赵安源 2004)。实证研究中,苏红霞(2002)利用中国学生英语语料库进行了动词词汇研究,张军、李文中(2004)则进行的是动名搭配结构的词汇研究。在句法研究中,林德华(2004)展示了从句的错误,樊长荣、林海(2002)展示了“时体”习得的两大误区,郭志伟(2010)以have的偏误使用为例探讨了英语中介语的使用等。

(二)迁移研究

贺春英、严明(2004)宏观上从二语习得、认知心理学和交际策略评述了迁移的发生过程;郭巍、韩晓惠(2002)在普遍语法框架下评介了最小数、弱迁移和全迁移理论;张爱玲、苏晓军(2002)验证了话题突显结构在中介语语篇中的负迁移作用;蔡金亭(2004)论证了完成体标记“了”对于中国学生习得英语一般过去时的正迁移;杨小璐(2001)论述了零主语特征对于英语屈折变化的习得的零迁移作用,陈继东(2011)则论证了汉语对Tough结构的习得的多层面、持久的迁移影响。

(三)变异性研究

戴曼纯(1999)理论上评述了中介语的变异模式和动态范式理论,分析了不同学派的理论之争;蔡金亭、朱立霞(2004)通过实践发展了变异理论;刘绍龙(1998,2000)分别用定性方法探索了汉英中介语句范畴的变异模式以及be动词的动态发展范式;张妍岩(2010)认为BE省略现象与“体假设”有紧密联系,反映了学习者在习得英语时体特征过程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即先“体”后“时”。

(四)系统性研究

王改燕(2002)全面概述了国外中介语系统性理论;周平、张吉生(2004)从中介语的含义、特色和发展模式阐明了中介语具有系统性特征的道理;闫丽莉(2003)探索了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冠词的发展规律;陈凤然(2011)对基于语料库的大学生英语中介语元音习得发展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五)石化研究

戴炜栋、牛强(1999)和杨连瑞、刘汝山(2006)分别评述了各流派的石化理论,定义其概念,梳理其类别,阐述形成该现象的各种原因,并讨论对中国英语教学可能产生的启示作用。近5年来,有关中介语与英语教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中介语石化(僵化)与英语教学的相关研究上。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发现,以“中介语石化”“大学英语教学”为主题词的论文仅2008-2013年就超过270篇,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六)语用研究

尚晓明(1997)在二语习得的理论框架下探讨语用问题;王立非(2000)详尽的综述了交际策略;司联合(2001)从文化的角度剖析中介语与语用能力的关系;吴亚新、于国栋(2003)比较全面的引介了中介语语用学理论;刘红艳、李悦娥(1999)研究了汉英中介语中的接受与谢绝;范宏雅等(2001)探讨了会话的回应策略;何安平、徐曼菲(2003)则证实了小品词使用频率和口语流利的相关性;孙李丽,林文治(2010)基于语料库就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对 Can 的语义习得进行了个案研究。

(七)综合研究

主要指对中介语的概念阐释、特征描写、理论述评、成因探讨以及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和研究方法等宏观讨论。戴炜栋、束定芳(1994)的研究涉及了中介语研究的历史渊源,理论体系和流派;杨连瑞(1996)、李炯英(1999)、戴炜栋、蔡君梅(2006)全面展示了中介语理论各流派的观点、研究焦点,以及研究方法,宏观把握了该理论的发展方向;常新萍(2001)剖析了汉英中介语书面语篇中的词汇特征;范烨(2002)分析了口语对话中的用词和造句特征;阮周林(2001)通过观察两组学生中介语的差异,来验证明示教学和隐含教学方法对写作能力发展的不同作用;吴文(2012)基于SSCI的分析,对“中介语”概念提出40年以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从上述情况可见,虽然国内出现了以理论为指导的实验研究,但与国外研究相比,研究领域还比较狭窄。就研究方法而言,经验研究较多,理论研究较少;举例研究多,定量统计少;归纳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我国外语教学界对中国外语学习者中介语的研究存在研究力量相当薄弱,研究水平和成果与外语教学改革不相适应等问题。戴炜栋、蔡君梅(2006)曾指出,我国外语教学界在未来中介语的研究中应注意考虑以下方面:完善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容;拓宽研究层面;转化研究成果等。

结语

中介语理论是较早用认知观点解释二语学习的理论模型,它把二语学习看作是一种心理过程,并且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这种心理过程,它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二语或外语学习的错误由过去的对比分析发展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错误分析阶段。通过中介语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一般性规律,即外语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利用自己有限的目的语知识不断地进行假设、验证,通过试验出错(trial and error)采取不同策略不断地建构和创新自己的语言系统的过程。同时,外语教师也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不足之处,采取有效的补救式教学从而更有效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可以说,中介语研究对外语学习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介语理论研究可以作为语言学习理论研究的突破口”(吕必松1993)。

参考文献

[1] Corder, S. P. 1981a. 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Selinker, L. 1972. Interlanguage [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0)209-231.

[4] Selinker, L.1992. 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 [M]. London: Longman.

[5] 蔡金亭,朱立霞.2004.过渡语变异研究的理论框架:继承与发展[J],外语学刊,(3)88-94.

[6] 戴炜栋,蔡龙权.2001. 中介语的认知发生基础[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4).

[7] 戴炜栋,牛强.1999. 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 外语研究, (2)10-15.

[8] 戴炜栋,束定芳.1994. 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外国语,(5)1-7.

[9] 戴炜栋,蔡君梅.2006. 国内汉英中介语研究评述[J].外语研究,(1)35-40.

[10] 李炯英.1999. 中介语研究综观[J].国外语言学,(4)7-13.

[11] 吕必松,1993. 论汉语中介语的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 (2)27-31.

[12] 阮周林.2001. 中介语可变性研究综述[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3)84-87.

[13] 司联合.2001.过渡语、语用能力与文化教学[J].外语学刊,(2)101-106.

篇9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61-03

我国高校学生创业教育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不仅有理论依据,更有案例和数据支撑。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和能力的教育,一种综合素质教育、提高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教育,通过课堂讲授,学生激发创业热情,普及创业知识,通过创业体会和实践,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1989年~1997年)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理念开始于1989 年,联合国在北京提出开拓能力和精神是未来学习的第3个通行证,此后的十年里,我国有关创业教育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不到20篇论文,主要停留在理论研究,实际案例少。胡晓风的《创业教育简论》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生质量的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以立足教育、依靠科技、发展经济为原则,高校要实施产学研的社会化运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业创新人才,才能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学者们认为,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质、思想意识、观念更新的教育。

(二)第二阶段(1998年~2009年)

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实施创业教育,并开展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教育部选择了清华大学、中国人大、上海交大等9所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试点学校,十年之内,研究论文比之前翻了20倍,质量和数量明显增多。柴径认为,创业教育应融于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咨询。衣俊卿认为,高校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以推进学生创办企业为目标,它还包含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深入和具体化,包含了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力培养。在这个时期,“高科技企业”开始出现,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也是大学毕业生在高科技领域创办的高效益的企业类型。

(三)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

2010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高校创业创新教育全面推进,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三年多的论文数量比前20年论文数量的总和还要多,研究包括从思想认识、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环节等提出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用具体的事例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一些在创业教育实践中失败的教训和取得的经验等。

从以上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是由国外创业教育的思潮和国内一直推行的素质教育相结合,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呈现出基于科技创新而实施的跨学科、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交叉特点的教育。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研究

(一)西方国家的研究

美国是最早进行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国家,有许多创业学术期刊和专著,研究的领域涵盖创业教育理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美国高校每年还对创业教育进行评估和排名,可以有效地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美国创业教育主要在商学院,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主要是如何创业,设立了创业研究中心,还有各种基金会、杂志和创业研讨会。目前,创业教育已经在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在立法上,美国职业教育法、青年就业与示范教育计划法等几十部关于创业培训和就业的法律。英国下发了企业创办计划,法国通过地方工商工会对个人进行创业指导,德国颁布了就业支持法。此外,创业计划大赛已经发展为成熟的创业教育手段,通过计划大赛发现和孵化出企业,很多大公司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二)中国的研究

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起步晚,1990年开始,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被列入教委的规划项目,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99年,政府将创业教育列入高教改革的重点发展方向,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蓬勃发展起来。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是讲授创业知识,并与第二课堂结合,让学生有创业的意识和精神,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和经验,高校成立创业管理和培训学院,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商业化运作,指导学生开公司办企业,并提供管理咨询、融资资助等。有些学校还与国内外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设立创业教育基金,开展创业创新科研和实践活动,将学习和创业有机结合,教师带领学生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在中国有广泛的影响,在培养创新创业型的复合人才中做出突出贡献,大学生组建团队,通过好产品和服务参加比赛,吸引风险投资。政府和社会也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各种设施、配套服务和优惠政策。

西方的创业教育研究多以研究型大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创业教育的实施方法和途径主要是在一些会议、论坛和期刊上,不系统,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比较少。而中国的创业教育起步晚,尽管对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认识到位,但是笔者提倡借鉴西方的先进理念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开展创业教育。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创业教育概念的界定

业内对创业教育没有达成共识,不过大家普遍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是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需要的知识、能力及心理素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此外,“素质说”认为,创业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修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形式,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人才培养说”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自主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能力、责任心和风险防范能力,使之能够大胆创业。“教育理念说”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自行创造就业岗位”的教育理念,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它是集职业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为一体的全新的教育理念。“综合说”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提升综合素质、广义和狭义相结合的教育。

(二)创业教育模式

对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有很多,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专业开设情况、地域传统文化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模式,没有统一的标准,研究的角度、层次也不一样。比如清华大学管理学院的“通识教育部分与专业结合”的大赛模式;大连理工大学的“课内课外双渠道、产学研三结合”的多模式教育;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的“温州模式”;哈工大的“竞赛牵引,社团运行,中心保障,社会融资,基地实践”模式;中央财大的“以商学院为主导,优选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创业积极分子,开设创业先锋班”的精英创业教育模式;许多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教学+基地孵化”的实践模式等。

一些学者提出了“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的教育模式,通过课堂教学,模拟创业过程,激发创业意识,学生在创业孵化基地开办公司或实习,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此模式定位清晰,可操作性强,但孵化基地只能容纳少数人。另外一些学者提出了创业教育层次化模式,第一是创业意识培养。开设创业通识和选修课程,进行启蒙教育。第二是通过创业设计大赛、校园展会、创业讲座等第二课堂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第三是为校内学生免费提供创业场地,让他们进行创业实践,组建公司,并进行相应指导。第四是创业后续支持,从项目甄选、企业管理、业务拓展、团队组建、壮大企业均有专业人员辅导。模式层次越高,参与的人数越少,形成一个动态的筛选过程。

总之,我国的创业教育正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政策支持、创业服务到位”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格局,体现着创新性、系统性、教育性、时代性、实践性、主体性等显著特征。

(三)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研究者认为,创业教育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当、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师资队伍不足等问题,应该建立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设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域传统文化、地方经济特点和专业特色。在教材编写中,既要有理论,更要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创业成功典型案例。在教学方法上,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灵活运用案例、情景模拟、第二课堂等,将各教学模块有效融合,课程考核则可采用创业访谈、市场调研、创业计划书分析和口头答辩等,侧重平时学生的参与度和经验积累。

李梅则提出,创业课程体系应包含创业能力、创业理论知识、创业实践三大模块,知识是创业顺利开展的基础,能力是核心,实践是在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的实践。还有学者提出,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加入创业课程,对高校引入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SIYB创业培训项目及KAB创业教育课程等进行评估和探讨,最大限度发挥创业教育的作用。而对于如何开发创业教育精品课程、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等方面的研究涉及比较少。

(四)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认识不足、保障体系仍不完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从制度保障、软硬件环境和人员保障上加强高校创业指导,并具体从组织领导、师资队伍、学生业绩、环境保障和社会声誉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用于检验创业教育的成效。针对高校创业师资缺乏、能力参差不齐问题,研究者认为,应该要聘请有经验的创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而专职教师也应有创业的经历。此外,高校应有创业教育学专业,最好有硕士点和博士点,这样可以解决师资缺乏问题,提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五)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及德育的关系

很多学者从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德育及就业的关系角度进行探讨。他们认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心理素质,普及创业知识基础,增强自主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社会环境,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就业增长点,为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开拓了一条新路。有专家指出,创业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里有德育的内涵,这对于提高高校德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十分有益的。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评价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始于25年前,前20年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成果较少,后5年有大量实例进行实证研究,有专著,论文数量可观,而且涉及创业教育所有方面,包括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发展前景等,每部分均有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对于共性研究比较多。从纵向来看,这些研究还是比较零散,不成系统,没有连续性,可比性差。另外,研究的深度也不够,研究方法单一,大多数还停留在调查分析、陈述观点、经验总结以及对策研究,大学生创业作为一个经济问题进行定量模型分析还比较少,理论高度不够,学术性不强。在研究方法上,创业教育的实证性调查研究仍欠缺,有学者采用了访谈法、问卷法等对某些高校进行实地调查,但因为调查对象、调查工具、数据统计等方面的局限性,所得结论不具有推广性。

此外,大学生创业最好能与学科专业背景结合,而这方面的研究和实例较少,说明高校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和实际需求是脱节的,怎么寻找最佳契合点,使他们融合,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是未来创业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

近几年来,学者们开始研究创业教育的细分领域的课题,比如基于校企合作的创业教育、电子商务创业教育体系等。

五、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展望

(一)研究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创业教育对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保障体系研究较多,而较少对学生作为创业教育主体的研究,应对学生入学的创业意愿调查,接受创业教育后的意识和创业实践取得的经验,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进行抽样和跟踪调查,了解不同专业背景对创业教育的认知现状,对比创业教育前后的思想动态,以评判创业教育的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

(二)教育体系的多样化

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和教学资源,从课程建设、创业活动和实践出发,主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精神和技能。研究者提出,创新教育新领域,即“创办企业、创建事业、创新业务”,包含有“课程板块、体验板块、文化板块、实践板块”,并有较为客观合理的质量评价标准,形成研究领域宽广、系统化程度高的多样化教育体系。

(三)评价体系的科学和完整

高校要了解和提高自身的创业教育状况,必须和全国进行对比、竞争,而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可以促成创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学者提出了对创业教育进行评价的几大要素:课程内容,教师的论文、课题和著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学生自主创业的业绩,创业教育项目的创新,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培育等。

(四)孵化基地的实证研究

研究者认为,创业孵化基地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平台,在基地开展实证研究,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创业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和实地调研等,增强研究的实用性和意义。此外,高校宜设立创业指导及研究中心,将创业实践和理论研究走向深入。

(五)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研究

大学生对于电子商务创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电子商务创业以大学生为主要群体,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最近,国家对于大学生开网店给予财政补贴,旨在推动大学生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近两年来,对于高校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研究开始出现,但针对电子商务创业的大学生群体,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创业教育内容、体系等研究,对于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胡安妮.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及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4(2)

[2]闫广芬.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3]刘望辉.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市场,2013(8)

[4]赵金华,孙迎光.中国高校创业教育 20 年回顾评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2(12)

[5]黄敬宝.中国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综述(2008-2010)[J].改革与战略,2011(11)

[6]周栋良.创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篇10

194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上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1990年,WHO在有关文件中对健康的定义又加以补充,认为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因此,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据统计,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比例为23.25%,90年代上升为25%,近几年有的大学已达到30%。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最新的调查显示: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因此,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本研究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对于落实体育教学改革所提倡的课程理念有着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08级大学生200名,其中100名大学生(男生53人,女生47人),在体育课上进行拓展训练,称为实验组,100名大学生(男生45人,女生55人),正常上体育课,称为对照组。实验前,两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无明显差异,体育课为每周一次,一学期32学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的内容和需要,广泛查阅有关著作、论文,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2.问卷调查法

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量表》(UPI),该量表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者1993年从国外引进并修订的,主要以青年大学生为对象,可以了解大学生的苦恼、心理冲突、迷惘、焦虑,有无心身疾病、神经症、精神病等问题,是目前在我国普遍应用的一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筛选量表。采用《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该量表由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主编的,1999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测量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心理量表。

一学期结束,同时向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同学发放问卷。两组各发放问卷100份,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为97.5%,其中实验组96份,有效率为96%;对照组99份,有效率为99%。

3.访谈法

对大学生及相关教师,就拓展训练开展的有关情况进行访谈。

4.数量统计法

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Excel2003进行初步的录入和整理,运用SpsslO.0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拓展训练简介

拓展训练,英文名outwardbound,寓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挑战。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船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创办了“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二战以后,这种训练的目标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和职业能力训练等。

(二)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分析

青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对于大学生学子们,上大学是一件积极而有意义的事,但环境及各种关系的改变,必然会带来他们所不曾想象的压力和挑战。大学阶段对大学生成年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整个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性检验,由表1看以看出,在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类型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很显著,在存在某些心理问题和心理较为健康两个类型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这是因为:拓展训练中的大部分项目都是针对于提高人的心理素质设计的,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断克服心理恐惧战胜自我,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让他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面对困难保持平和的心态,充分相信自己和队友,挖掘自身的潜能,再困难的任务也能完成,这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对自我及他人的认识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拓展训练中运用较多的“空中断桥”项目,要求学生在7米高的地方从一块木板跳到另一块木板上,在这种特定环境中能否及时调整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果断、勇敢地跨出一步,将是成功的关键。

(三)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分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未来社会,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做人就是社会适应范畴的内容,由此可见,社会适应能力是当今社会新型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体现在个体应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既要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应对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从表2可以看出,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异性检验中,除了在适应能力很强等级上差异不显著,在适应能力良好、一般、较差三个等级上差异显著,在适应能力很差等级上差异很显著。拓展训练要求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坚定地信心,既需要团队的协作精神,更需要团队问和团队内部的精细分工,学生需要根据训练需要,所扮演的角色、地位也会经常发生变化,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求学生在困难面前竭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在主动寻求帮助与帮助他人的同时,从集体中获得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体中充分彰显个性。角色的定位、变换与清晰的分工在使学生体力、毅力、交往、分工与协作等全方位得到锻炼的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广泛的社交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提高。例如:“盲人方阵”这个项目要求十几个人在规定的时间里把一捆杂乱无章的绳子拉成一个正方形,并且所有的人要平均分配在四条边上,整个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要蒙上眼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与大家进行交流、沟通,阐述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意见,集体协商最后达成统一的意见,共同完成任务。通过这个项目,让学生学会了交流、倾听和阐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由此可见,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41-03

【Abstract】From the view of The University practica teaching, comparing the exist situ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in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we raised a few ideas about the reformation of the University practica teaching in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Practica teaching Learning-by-Doing Teaching based on“actual exams”

一、前 言

在以适应职业需求、培养职业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及目标的指导下,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是及其必要的。高校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包含了作业与实验教学、实习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实践教学是一项整体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共同关注、共同打造,才能有所突破和创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国际交流及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都督促我国高校在实践教学体系上需做出很大的变革。

二、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般问题

1.高校办学定位及办学理念方面的问题

我国对高校的设置是由中央和地方各级部门依各自管辖权限而设,学校缺乏独立自主性,同时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很多高校不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在教学目标上,也是按照计划经济时的定位要求。所有的高校在教学计划、目标上大同小异,即教育模式强调知识传承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其中传承性教学仍处于高等教育的核心位置。而在国际上,高等学校的划分通常比较精确。例如:美国的高校就定位划分为研究型大学、博士授予大学、综合性大学、普通四年制学院、社区职业学院及各类专科学校等,它们均有各自的准确定位,彼此相互之间的竞争也不激烈。在教育理念上,我国很多高校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以及探究精神的培养,因此,培养出的学生往往缺乏个性和创造性,和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强烈需求形成了尖锐矛盾。国际上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他们高校的教育理念则明显不同,他们强调能力教育,推行自主学习,注重“从做中学”,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验。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创造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

而综观我国的高等教育,衡量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什么?政府各级对高校办学质量考核的指标又是什么?甚至于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考核其水平和质量的标准差别都不大:有多少学位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每年学校共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共申请了国家多少基金、科研课题项目等纯学术因素。却忽视了为地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因素。由此直接导致了许多高校将不切实际的科研任务强行分摊到教师身上并以此作为其优胜劣汰的考核标准,高校的雷同就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多样化需求。现代的社会使大学与经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高校的准确定位才能培养学生真正地服务社会,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也应该成为衡量高校的重要标准。

2.课程作业、实验及设计等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

首先,教师布置的作业就是与当天讲课内容相关的课本中习题,有标准答案的。因此,认真听讲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很少会布置一些没标准答案的、需要学生思考,甚至可能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才能完成的课外作业。其次,工科一般每门课有5~10个实验,基本都是单元性的,较独立。内容则是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而且大部分是演示性、验证性的实验。缺少设计性、开发性及综合性的实验。实验前,教师还要重申那多少年都不变的实验内容和步骤。最后,设计题目陈旧,多年来都几乎一样。就工科来说,2~3周的减速箱课程设计已延续了几十年。而毕业论文,由于各种原因,也流于一种形式。根本起不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较国外的一些高校,作业和实验有明显不同的内涵,更具研究性、过程性、自主性和开放性。他们的大部分课程都没有指定教材,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就是老师提供的讲义或阅读资料。有些作业是不可能在讲义上直接找到现成的答案的,就要阅读大量文献才能完成,有时答案可以不同,但你要有支撑的依据。每个人都应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国家高校实验项目、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或论文大多来自公司或企业一线,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际性,有些项目还是有偿的,也就是所谓的“真题”化教学,即实践教学的内容取自于现实社会亟待解决的真实课题。

3.实践场所的制约,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严重缺乏动手能力和独立创新能力。

高校实验室管理封闭,面向学生开放的力度普遍不够,一般只有少数参加科研团队或比赛的学生才能课余使用实验室。大部分的学生动手机会很少。加上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校外实习愈加困难,实训基地严重不足,根本无法保证学生都能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实践教学已成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实践教学是教学环节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学生本可借此从中了解到自己专业当前最新的内容,学习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难以深入实际。至于本科生参加科研,多数高校基本是空白。由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激烈,很多企业机密需要保密,也不接受学生实习,就是同意接纳,也主要以走马观光式的参观为主,缺乏参与性,认知性不强;同时大部分高校与企业、公司“互惠互利”的密切协作关系并没有真正地成立,使得高校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往往流于形式,所以效果很不理想,也就更谈不上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了。

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市场调节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但我国高校远不是市场主体,人、财、物等教育资源仍然以国家配置为主,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与学校没有太大的利害关系,这在相当程度上也降低了高校与社会结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对比与反思

本人参阅了国内外的一些文献资料,从学生实践教学中的几个主要环节出发,对比国内外高校办学的经验,总结几点想法,供大家参阅。

1.作业和实验

我国高校一般每门课都有指定的教材,教师布置的作业都是教材中与当天授课内容相关的习题,故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实验也是如此,与上课内容紧扣,且演示性、验证性偏多,无创新,同时也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1)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的训练。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从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理论在很多国家都得到了充分实践。他们作业和实验中的许多内容,都是提前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自学的。在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参与讨论回答,老师根据回答情况,给学生记分。学期结束时,没参与过回答的学生平时成绩就没有,所以每个学生都会至少主动回答一次。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要求学生以专业标准随时记录反映实验进展的实验日志,例如实验前期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中的设计思路、流程说明、测试方法以及实验中的数据记录、现象分析、故障排除等。记录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科学性是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任何实验过程外补写数据或修改实验结果的行为都将被扣分。因此,强调能力教育,推行自主学习,注重“从做中学”,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是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创造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2)注重论文和报告的撰写。国内高校在本科阶段要求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的课程或以报告形式的作业很少。而国外,论文和报告是除作业和实验之外最常见的一种平时成绩形式。许多课程或实践活动都以撰写一份报告或论文作为总结。要求学生针对课程相关的技术通过大量的文献学习撰写学术论文(当然不需要发表,只是作为一种学习),同样,对报告中数据的真实性、论点的原创性也都有严格的要求,两份相同的报告会同时被处以零分的处罚,除非一方能拿出报告被盗的充分证据,或许这也是国外高校诚信教育的一种形式。此外,一般除了论文外还要上交最主要的参考文献和写作过程的说明。

2.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是我国高校四年教学中主要的两大实践教学内容。一般停课2~4周专门来进行。而国外的高校一般都没有课程设计,但实际上多数的作业和实验,其规模和工作量都和国内高校一般的课程设计差不多。他的原则就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与作业相比课程设计规模大一些、综合性也强,一般需要几个人一起合作进行,自由组合。从获取背景知识、提出设计方案,到分割任务、设计实现,都由学生自行组织完成。这种方式既可以训练学生解决纯技术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适应环境、团队协作的工作能力。

毕业设计不是最后几个月进行,而是最后一学年。毕业设计的课题很多也是来自企业,项目本身完成的情况是毕业设计成绩的主要依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可从本校选择,也可选择来自各工厂、公司、企业的实际课题。选择校外企业公司等实际的题目,除了需要该企业的技术人员指导外,学生每月还会得到对方提供的一定报酬,因为学生做这种毕业设计题目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帮助企业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而选择本校课题的学生则没有任何报酬。因此,我们应改革课程体系,理论课程反映实践,实践课程“真题”化。

“真题”化教学,就是实践教学的内容取自于现实社会亟待解决的真实课题。让高校实践教学实验项目、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或论文来自工厂和企业,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学生做这种毕业设计题目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企业和高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惠互利”。

3.实 习

实习是高校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在我国一些专业的实习要么在校办工厂进行,要么是参观性质的3~4周企业实习,整班甚至整个年级一起跑到一个企业。国外很多高校是打散了班级,让每个学生真正融入所在企业的环境。有些学生还可能被安排到国外科研单位实习。在这方面我国与国外的差距较大。如爱尔兰,高校与企业的联系非常紧密,校、系的学术委员会都有企业代表,直接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保证在学生毕业时其所学技能正是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尽量避免学非所用。因此我们需要从体制入手,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设实践基地,在这个过程中及时了解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和教学内容。

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对我国高校的实习实践这一环节教学的改革不容忽视。

(1)通过立法,建立一种有利于高校实践教学的社会支撑体系。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人们总是强调高校要适应社会需求,却很少反思社会对高校的责任和义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支持一直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特别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支持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社会没有充分认识到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意义。从宏观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高了,社会才有高质量的人才可用。从经济的角度看,国家和学校培养一名大学生要花费数万元,而社会使用大学生是无偿的,因此社会为大学生实践提供支持是一种必要和合理的回报。所以,国家有必要通过立法促进社会支持高校实践教学,强化社会支持高校的责任。法律应根据社会组织的规模,规定其接收毕业生实习的方式、数量。法律同时要为相关单位建立利益保障机制,诸如对接收大学生实习的单位及各单位与高校开展的合作项目减税,对大学生因实习给单位造成的损失实行国家赔偿为主的制度等。从现实利益看,通过接收学生实习、联合开展科研等形式支持高校实践教学,有利于相关单位提高知名度、定向培养人才、开展技术攻关等。

(2)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立体化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目前应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所以应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当前,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加紧构建能尽可能为更多学生提供一个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实践环境,以便使每个大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都能接受多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这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必须以实践教学为目的,建立属于不同主体目的的实验中心、实训基地、创业中心、培训机构等,为高校实践教学开辟广阔的空间,并以此促进高校实践教学社会支撑体系的建立,促进高校实验、实习教学的专业化、中心化、综合化、开放式管理。

同时能否根据不同类别的高校及人才培养标准,如:学术型(科研理论)、工程型(设计、规划、决策)、技术型(工艺、执行、控制)、技能型(技艺、操作)等来制定教学大纲、提出不同的实践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标准、评价标准等。按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在国家规范的基础上,高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环节的教学目标、操作规范、评价方法、管理制度等。

四、结束语

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知识需要在实践中深化,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磨砺,素质需要在实践中提升。离开了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是空话。实践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完成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徐立臻.爱尔兰高等教育对我国高校教学实践环节改革的借鉴意义[J].中国大学教学,2006(4):59~61

2 江 捷.英国高校实践教学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7(3):40~41

3 施宏开.以实践教学促高教质量提高[N].中国教育报,2008.4.17

4 张德强.对德国高校实践教学的印象和思考[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3):111~112

5 刘文国.发达国家政府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支持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5):95~96

6 李新仓.国外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9):138~139

7 周 超.当前高校教学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60~62

8 石伟平.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2002(1):10~12

9 戴跃依.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8):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