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11:46:3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学生历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初中“学困生”的类型和特点
1.智力型学困生。
这部分学生智力迟钝、智商偏低。在思维活动中,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深刻性、广阔性和敏捷性可以影响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等心理活动的进行速度。他们的观察肤浅、抽象概括能力差、记忆力差、注意力不稳定、理解缓慢、表述混乱,对知识不能变通,他们在学习上花时间往往比别的学生多,但成绩远远不如别的学生,他们约占学困生10%左右。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均有困难。
2.非智力型学困生。
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头脑灵活,只是因为一项或几项非智力因素(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等)影响而引起学习困难,他们对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懒惰,不爱动脑动手。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坚持始终,有的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求甚解,不能逻辑分析问题。这部分学生的多数心理不健康,意志薄弱,心理脆弱,耐挫折能力差。他们约占学困生70%左右。他们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某些感兴趣的问题,解决得很好,但对于不感兴趣的或复杂的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均有困难。
3.外因导致型学困生 。
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他们的学习往往由于个人得疾病、家庭的变故、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文化环境差、家庭经济严重困难、师生关系紧张等社会不良影响、交友出现问题或品德滑波等原因而导致学习困难,其主要特征因特殊原因不能上学,或在学习中精神不振,懒散、有的表现成绩急剧下降同时带有思想、行为上的不良倾向,有的心理状态下降,闹情绪或消沉,或破罐破摔。这部分学生困难原因比较复杂,学习困难表现为阶段性、局部性。他们约占学困生20%左右。他们在某一阶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困难。
二、心理辅导策略。
(一)克服消极心理。
1.克服戒备心理。
教师需要多与他们接触,多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和需要,逐步克服学生的戒备心理。在实践中,我们觉得很管用的一招,就是引导“学困生”将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数学学习上来。在数学“学困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有数学之外的爱好或特长,如果能加以利用,使之迁移到数学的学习中来,能很好地消除“学困生”的戒备心理。
2.克服自卑心理。
教师需要降低要求,让他们在“学中做”、“做中学”,变“学数学”为“做数学”。需要注意的是,对数学“学困生”的要求不能过高,要实行“大目标、小步子”,逐渐递增,实现螺旋式上升。要多给“学困生”提供小的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自我效能感。
3.克服逆反心理 。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一是要坚决克服简单粗暴,二是要想方设法,逐步缓解或消除“学困生”的逆反心理。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引导,引导“学困生”喜欢数学教师,喜欢数学,这一点,在初中阶段显得尤其重要。
(二)增强自信心 。
1.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
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同时通过劝导,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分析落后的原因,并努力改正,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毅力,在跌倒处站起来,克服困难,努力“向成功进军”。
2.引导学生正确表现自己 。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困生”,大多数缺乏自信心,上课常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神情僵滞,把自己定位在“旁观者”。作为数学教师,要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要把自己定位在“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这样一个位置,要相信每个学生,特别是相信“学困生”。要引导“学困生”正确表现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比较大的事情,以增强自信心。任何大的成功,都蕴积于“小”的成功之中。
(三)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
1.端正学习态度。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困生”,在形成过程中,学习方向的明确程度,学习态度的端正程度,肯定不会很好。因此,我们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学困生”克服模糊观念,坚定信念,端正态度。
2.培养学习自觉性
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初中物理重要的探究活动之一,现今生活中洗衣粉随处可见,洗衣粉掺水后吹成肥皂泡,至今仍是小朋友们难得的乐趣,用它还可以作为舞台上产生效果的道具,为丰富表演做出了很多贡献。本人用细金属丝制作了一个带把的直径约3cm的圆环,将圆环在肥皂水里刮过后初中物理论文,制成了一个肥皂膜,用它来做声学实验,较好的解决了传统实验的不足,而且取材方便,不仅可以验证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还可以形象直观地表现出声音传播的形式和传递能量的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那么,发声的物体是如何振动的呢?传统的做法是将音叉敲响,然后靠近用细线吊着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状态的变化;或者是将身边的物体如:桌子、文具盒、饭钵等等弄响,以此来观察总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用这些器材只能较好的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至于声音的传播,利用身边的器材只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介质。可是声音究竟以什么样的形式怎样传播,就只能靠比较抽象的方法想象讲解了初中物理论文,这样学生对声音的传播只能获得理性的认识。笔者采用带共鸣箱的音叉和自制的肥皂膜做实验:将肥皂膜对着发声音叉的共鸣箱口(或者其他正在发声的物体),注意观察肥皂膜的运动情况,可以看见肥皂膜在平衡位置附近左右振动,从而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同时也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将其自身的振动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递给肥皂膜。肥皂膜把不可见的声源振动和传播形式可视化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形式,使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获得感性的认识。和传统的方法相比既简单,又直观。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能让学生亲自实验观察当然更形象直观些,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声音具有能量
把肥皂膜对着发声音叉的共鸣箱口,或者其他正在发声的物体,都会看到肥皂膜在左右振动;而当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或者肥皂膜离开发声的物体时,肥皂膜的振动都会静止下来。因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因为肥皂膜的振动是由声源(发声的物体)振动,通过空气这一介质传播引起的初中物理论文,由此也可以表明:声音具有能量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
3、声波纵向传播
在教学中,尤其语文教学,课前预习很关键。老师关注学生的预习效果,会推动学生的预习积极性,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自觉地去学习知识。课前预习也是自学习惯的一种方式。但组织学生预习,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明确学习目标 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懂得预习的重要性。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预习的目的不是单纯的熟悉某一课的内容,而是学习习惯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只有让学生懂得预习的目的,才能提高学生预习的主动性,老师的目的旨在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自觉学习。
2.做好学习计划 预习课也要严格的进行,如果预习课上,老师放任自流,学生就会没有目的的翻看,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的心得是,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时,第一是根据课文要求,有的放矢地去阅读课文,并根据文章的要求,有目的有重点地去预习;第二是学生自读课文时,遇到生字生词,养成借助字典或词典进行解决的习惯。
3.有针对性自学 根据课文要求,逐一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段落进行分析,不懂得的地方记下来,等待老师的课堂讲解,这样的做法会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再者,为了不影响其他科目,老师要尽量将预习课安排在课堂内。遇到个别情况,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预习辅导,这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是有益的。
二、敢于质疑,让学生在自学中有所感悟
老师在讲课中,要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讲课的同时,有目的有侧重的答疑解惑,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并传授学生自学方法,也就是老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牢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问题。
所谓质疑,就是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自行设计一些重点问题,学生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所谓解疑,就是老师学生一起就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老师的质疑,可以让学生们养成边预习边发现问题的习惯。学生带着老师设计的问题进行预习,就课文中的有关段落和句子进行思考,并在学习中找到答案。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再组织同学们一起讨论,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或补充。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在预习的同时,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自学能力的培养得到了落实。
三、精心设计,让学生在自学中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培养自学能力,就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让学生勤学苦练,只有多练习,才能将新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必须严格要求,狠抓练习。熟能生巧,多练习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而学生在练习中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这就要求老师严格的监督。思考类的问题,让学生勤动脑多思考;阅读类的,老师要督促学生反复阅读,以加深印象;属于动手记录的,老师要经常性地进行检查。也就是说,所有的课堂练习,要一丝不苟地完成;对于课外作业,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练习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课外延展,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丰富知识结构
课外阅读是丰富文学知识的一个必经之路。课外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意义重大。但现代社会,各种书籍报刊浩如烟海,老师要知道学生读哪一类的会有所帮助,会提升学生的知识结构,老师的职责还要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读书方法。关于课外阅读问题,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现总结如下:
1.让学生懂得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中学生好奇心强,武侠小说比之枯燥的知识类读物更能让他们感兴趣,所以,老师的正确引导尤为关键,要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目的,一是提高语文能力,再则拓宽视野,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要建议学生阅读一些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较强的书籍。
一、学生心理封闭的存在
案例1:学生小茹出身于干部家庭,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异,可老师和同学就是不喜欢他。他的脸上总是带着几分骄傲得意的神情,平时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与人相处时总是以教训的口气说话,令人难以接受,而且稍有不如别人的时候,顿生妒忌,把别人贬得一文不值,还会采取一些不适当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虚荣。比如有一次科学测验后,他知道自己错了两道题,最多也只能得七十来分,这对在班上经常拿三四名的尖子来讲,简直是无地自容。为了不失自己的面子,他趁老师不在办公室的机会,偷偷地翻阅了试卷,他竞然就把自己的试卷抽出来带走,并偷偷地撕毁了。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发现后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可他死不认账,并粗暴地顶撞了老师。
案例2:学生贾珍自述:我是一名初二女生,与一男生同桌。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什么原因,上课时,我的视线既看到黑板上的字,又看到同座的男生。我感到不安,害怕老师和同学们会发现这一举动,给人留下轻浮、品德不好的印象。所以,上课时非常紧张,头不敢多抬,一上课就感到头痛脖子酸。后来我找借口换到与一女生同桌,但渐渐地又与以前一样了,我的视线又分岔到前排的男生身上,所以,我比以前更难受。因为怕被人误解,我尽可能少与别人讲话,特别是跟男生。从室外到自己的座位,要经过一个过道,两边都是男生,每次我都紧张得快要窒息。我肯定老师发现了我的这一举动,也许现在同学也发现了,可我没办法,只能一个人偷偷地哭泣。我的学习成绩越来越糟糕,我觉得对不起父母,但是我没办法跟别人讲清楚,而且也没办改变别人对我的误解。
上述现象并非个别现象,有些教师往往将此与学生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诸如“不思进取”、“品行不良”等等。其实在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心理根源——心理封闭。
所谓“心理封闭”,是指主体对外界刺激感受不敏感或有意回避;不能将内心感受认知主动、准确的反映到外界,或故意不反映的现象。
学生心理封闭现象破坏了学生主体与外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此,就其危害、成因及矫治策略谈谈个人的看法。
二、学生心理封闭的危害性
1、造成学生学习活动低效。学生对外界信息不吸收,内心认知不向外显示,认知体系不能得到新认知的填充,内心没有新旧认知的碰撞与整合,知识结构优化进程缓慢。
2、影响学生的进取心,不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生心理尚未发育成熟,长期心理封闭,就会形成潜在习惯,凡事不积极面对,形成消极的人生态度,久而久之,足可影响一生的生存状态。
3、影响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提高。长期心理封闭,使学生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不能有意识地扬长避短,心理得不到发展,潜意识认为自身能力低,对学习、生活失去自信。从而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对他人产生较强依赖性。
4、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存在心理封闭的学生,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对周围环境的正确认识,看问题不全面。与此相对应,他人对其也缺乏了解,难以与其融洽相处。从而造成存在心理封闭倾向的学生与周围不协调,产生不良心理反应,把自己独立于集体之外,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学生心理封闭的成因
1、自身影响。首先,缺乏认识,动机不明。对学习目的的社会意义认识不足,没有激发和启动起强烈的学习欲望,缺乏明确的追求目标和鲜明的独立学习倾向;其次,情感不良,处事消极。因个人内心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成就感不强,而缺乏学习热情,消极对待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虚荣、高傲、自负、妒嫉,对他人不友善;其三,意志薄弱,信念不强。缺乏克服困难和超越障碍和毅力和信心,不能调节和控制因外界阻挠、讽刺、打击而产生的消极情节绪,对学习缺乏持久和深入;其四,兴趣贫乏,动力不足。在学习过程中,因深入不足而内心没有愉悦体验,没有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缺乏探究新事物的动力;最后(另外),性格孤僻,不善交往。看不到自身的优点,自惭形秽,自卑感较强,缺乏个人主见,不能以充沛的精力完成相关任务,或自负、孤僻、偏执,不能理解他人,群体协作观念不强,交往面较窄。
2、社会影响。一方面,当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往往将学业成绩作为优胜劣汰的唯一标准,这种情况迫使人们片面关注学生成绩,从而给学生造成巨大学习和心理压力;另一方面,社会上“明哲保身”、“不求有功”、“言多必失”等消极处世思想也从不同渠道影响学生。
3、家庭影响。家庭影响主要来自于学生家长:第一,认识不足。过度关注子女成绩而忽视其内心感受,期望过高,不切实际;第二,方法不当。封建家长作风严重,不能与子女平等相处;家庭缺乏民主气氛;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缺乏信任,反复无效唠叨;第三,关爱过度。包办子女的生活,袒护缺点,造成心理依赖、脆弱、承受能力差,性格偏激,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独立性和协调性;第四,了解不全。缺乏与学校沟通联系,不注意观察子女心理反映和发现子女心理问题,不能综合了解子女各方面情况。
4、学校影响。学校影响主要来自对学生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重视不够,能力不足、信心不强、管理不善。
四、学生心理封闭现象的矫治策略
因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故在这里仅从教师角度来谈对学生心理封闭现象的矫治策略。
1、提高认识,正确面对。一方面,由于心理封闭现象的特点,往往使教师误作为学生道德品质问题来处理,收效甚微,甚至加剧学生心理封闭程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长效性,树立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观念,加强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学习,认识到心理封闭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心理封闭现象是学生在心理发展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心理偏差,并不是无可救药。因此,对学生心理封闭现象既不能轻视草率,也不能谈之色变。
2、多方了解,及时发现。首先,教师要深入实际,融入学生群体,多方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家庭和个性特点等方面的情况,争取家长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在有关方面遇到的困难,让师爱阳光照亮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其次,破除“师道尊严”思想,放下架子,蹲下身来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心理戒备和感情隔阂,赢得学生信任,使学生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倾心交流。再次,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学生换位思考,注重学生内心感受;理解学生,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
3、全面分析,对症下药。在多方了解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学生心理封闭现象形成原因,选准突破口,对症下药。
第一,晓之以理。帮助学生分析在学习、生活、交往等各方面遇到的困难及其产生原因。完整充分地向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解除他们心中的疑惑,使学生认识到心封闭的危害性及改正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纠正自身心理偏差。
第二,动之以情。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教学气氛,信任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体现人文关怀,引起学生感情共鸣。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有时教师的一句话便有可能唤醒学生沉睡心灵,点燃学生奋起火花,使学生终身勤奋不懈,积极乐观进取。
第三,导之以行。当学生产生了强烈改正欲望,但限于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寻求不到恰当方法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矫治策略。如有意识磨练自己,提高自身意志力;多与他人交往,多参与集体活动,学会团结协作、理解他人、与人和谐相处;发展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学会相信自己,克服自卑与依赖心理;学会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学会调整自己,适应变化等。
第四,持之以恒。学生心理封闭现象的矫治不能一蹴而就,教师要认识到其长期性,制定详细系统的矫治计划,并督促学生认真执行,不断调查,逐步完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随时记录,不断总结,掌握学生心理封闭特点和发生发展规律。树立每个学生都能成才的坚定信念,常抓不懈。
总之,我们对学生心理封闭现象,要细观察,慎思考,勿急躁,少训诫,重疏导,多激励,多管齐下,努力矫治学生心理封闭现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一、数学问题解决概念
所谓数学问题解决是指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那种并非单纯练习题式的问题,包括实际问题和源于数学内部的问题。数学问题解决过程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因为概念形成和推理都直接、间接地具有问题解决的形式,问题解决还突出地表明人们心理活动的智慧和创造性,其中创造是其最高的表现形式。研究问题解决的过程、影响因素、策略以及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创造教育的一大主流。事实上,数学教学最终目标就是教学生解决问题以及掌握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
1.目的指向性。在数学问题解决进程中,为了使数学问题解决具有有效性和可控性,问题解决者必须朝向某一心理目标。
2.操作序列性。数学问题解决中认知操作阶段包括激活阶段―寻求阶段―评价阶段―重组阶段这四个阶段。
3.整合性。在数学问题解决中,为了能形成相应的高级规则用来解决当前的问题,问题解决者对已有的一些规则或原理进行重新组织。
4.迁移性。产生的思维策略和相应的高级规则在数学问题解决中能应用到以后类似的问题或情境中。
三、“问题解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1.“问题解决”可以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与主体,使教师发挥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伙伴作用,同时也能丰富课堂内容,使教学方式多样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但来源于买践,又用之于买践,而且能为学生创设思维发展的空间,提供发挥其创造潜能的机会。
2.“问题解决”增强了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促进了师生互动。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时,师生共同努力,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买践证明,良好的情感交流可以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利用情感对认知学习的制导作用,来驱动、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为达到目标而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学生常常会有教师意想不到的表现和惊人的创造力。
3.“问题解决”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生生互动。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是生活在信息化社会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了解自己、尊重他人,既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又善于表达和交流是当今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能力。也是新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
四、初中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方法
1.改造例题、习题为开放型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解题中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尝试进行“问题解决”式研究,可以改造一些常规性题目,打破模式化,使学生不单纯依靠模仿来解决问题,比如可以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为只给出条件,先猜想结论,再进行证明的形式,或给出多个条件,首先需要收集、整理、筛选,然后再求解或证明;也可以给出结论,让学生探究条件,或将题目的条件,结论进行推广,演变,形成一个发展性的问题。
2.实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当前阶段正在进行课程调整,除了应当提高学生处理难点的水平,同时应特别强调增强学生具体理解的能力,保证学生掌握具体难点如何调整成数学难点,仅仅为处理过程中的一个角度,另外角度同样应进行关注,特别应强调增强其“双基”能力。
3.注重因材施教。现阶段教育过程中大班教学非常普遍,也就是教室内学生总量大,为老师开展教育工作造成很大阻碍,根本不能真正了解全部学生,此类情况则需要老师从教育过程内应特别强调设置问题的层次性,能够满足学生具有明显差异的标准,能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4.鼓励学生去探索、猜想、发现。要想真正实现“问题解决”,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积极的态度进行探索、研究、发现。“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探索、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数学的“问题解决”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发问,就会给学生留下这样的印象“教师还善于提出问题呢?我们学生更要有求知、乐知、好知的好习惯。”鼓励、支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那么初中数学教学便显得不是那样枯燥。
5.教师对数学问题的提法和安排要有教学艺术性。“问题解决”教学必不可少的就是提问题,然而问题的提法也各不相同,提法不同收到的效果自然也不同。也就是说,新颖的、有独到见解的提法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此同时,问题的安排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它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和灵活性,问题的提出必须符合时机,还要顾及学生的兴趣,由简到繁、深人浅出。
数学是一门艺术,设计初中数学课堂教育就是要尊重和关注学生,遵循学生情感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问题解决”教学的提出与实践充分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活力,充分显示出课堂及其教师的正能量,只有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实现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二、课下作业设计生活问题
物理毕竟属于理科,对于知识的运用要求比较高,在初中阶段对于知识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课外作业上。在课堂上,教师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一一检查,看他们是否能听明白、是否能理解,较多的还是采用课下作业的形式。另外,适当适量的课外作业不但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起到巩固知识、激发兴趣的作用。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教师需要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式,力求让学生举一反三,但不能过分追求高难度、高强度。最为稳妥的课外作业设计还是要回归生活,从生活的点滴中选取合适的案例进行课外作业。例如在《平面镜成象》这一课中,学生对镜子中的自己应该十分了解,就可以设计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找一面较大的镜子、一面较小的镜子都去照自己,看看有什么不同,怎样能照到全身,而且还要思考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其它应用。由此引申,倘若镜子不是平面的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可以指导学生参照课外阅读进行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对自然界的事物都怀有浓厚兴趣。就初中生来说,培养观察力,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发展智力,有重要的作用。观察力可以帮助初中生得到周围世界的有关知识和信息,是认识世界的基础。我引导学生到人群中去观察。比如:让他们到集镇上观察人们买卖东西时的言语、动作及一定心理下的表情,并对坑人骗人的行为进行教育而支持受骗的弱者。这样,可培养学生的正义感,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还能打击不法分子,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一举多得。
我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在尽情地玩耍之中,观察万物的悄然变化。去看春天的绿芽,夏日的鲜花,秋季的果实,寒冬的落叶,去听蝉鸣鸟唱。然后再让他们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细致的描绘,从而提高其表达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对他们将来从事其他工作都极有好处。
二、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养成学生观察品质
初中生还缺乏观察事物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初中生注意力不够稳定、持久。观察时,要求学生观察做到“明察秋毫”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现象。学习《荔枝图序》时,我把荔枝的树形、树叶、花朵、果实的解剖图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准确描述荔枝。结果有些学生观察不够仔细,描述时漏掉了荔枝的膜。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学生观察时要细致入微。
观察不是目的,而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手段。如果将大量的有价值的观察笔记通过有效地整理、概括,就可开拓新的创造园地。培养学生写观察日记,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初中生观察的不稳定性和不持久性,我在班级开设《语文学习园地》,把学生的观察日记粘贴出来,学生的劳动成果有了展示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这样一来,学生把观察当作一件乐事、趣事,勤于为之。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使得观察的目的更加明确、全面、精确、深刻。
三、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养成学生的观察思维
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是智力发展的基础,被人们称为智力结构的门户。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发达的智力的一个极重要的特点,就是善于观察。”可见观察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初中生活泼好动,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多观察、多参观,促使学生的观察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如我在上《中国石拱桥》时,为了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我国石拱桥的特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我带学生参观遇龙河上的几座石拱桥――遇龙桥、金龙桥、富里桥。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对石拱桥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的同时,觉得知识、技能在人生发展上有重要作用,从而更努力学习。在这次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2.营造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多观察
有些初中生性格比较内向,上课时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必须发扬民主精神,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把自己观察到的内容(现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我在上《鲁提拳打镇关西》时,就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鲁提打死人便走,他不怕王法吗?他这种为民除害的方式值得学习吗?针对这个问题,大家展开激烈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法制社会必须依法办事。
3.初中生童心未泯,喜欢自由,喜欢大自然
适当开放语文课堂,把课堂搬进大自然,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在自然中求知,在自然中感受美,在自然中学会观察和思考。如我在上《大自然的语言》时,带领学生外出踏青,让学生在绿芽嫩草、莺歌燕舞、春风细雨中感受春天的信息,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形成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我带领学生去感受春天的温暖与美好,去体味“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味道。学生经过切身的感受都体悟到了春天勃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学生捕捉到了文章中的生活气息,从而理解了生活,学会了生活。
4.运用多媒体教学,或进行实物教学
有的学生视觉观察力强,有的听觉观察力强,有的嗅觉观察力超常,这种差异与各人的先天素质和实践活动有关。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观察时,尽量使学生的多种分析器官协同活动,用眼看,鼻嗅,手摸,耳听。对观察对象的了解,比只用一种分析器官深刻全面。如上《爱莲说》时,我用电脑将荷花的画面播放出来,同时配上音乐朗读,让学生感受荷花的美,感受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又比如,观赏一朵,如有可能要细心闻闻,小心摸摸,再听别人讲讲。特别要注意认真加以思考,想想这种花与自己以前所见到的花有什么相似点,不同点,想想栽种这种花有什么益处。如果这些方面都认真加以思考了,那么我们对这朵的观察,就会更有新鲜感,更有体会了。
5.初中生观察的目的不是很明确,观察的步骤和方法欠佳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三重生态”理论中得到的启发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析初中数学动态问题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一、“三重生态”理论的阐释及对教学的启发
在“三重生态”理论阐释中,其主要包含三个动态因素,即自然生态、类生态及内生态。所谓自然生态就是维持每个人生存的物质资料,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所谓类生态就是人们生活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内生态则指的是每个人内心得以栖息的居所。专家认为:每一个不同的生命体都处于三重生态的相互作用中。综合来看,自然生态和类生态最终反映内生态,并通过内生态表现出来。其实,课堂教学也在三重生态关系的作用下呈现不同面貌,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是各异的。
“三重生态”理论应用于几何数学则表现为用运动的观点看图形的变化,具体特征为探索点、线段、面或几何图形运动中的规律,这些元素在变化过程中相互转化,最终实现有机统一,科学阐释数学问题由“变”到“不变”、由特殊到一般及变繁为简的辩证法思想。这种理论涉及数学领域的概率论、几何等众多知识,并蕴含数形结合、函数方程、有效转化等极其重要的数学思想,因而此类问题更具综合性和开放性。由于此类包含动态思想的问题符合新课改的课程要求,因此数学问题中设置动态问题是数学考试中考查学生数学思维的重点。素质教育崇尚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上述提到的初中数学中的动态问题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本文将以“三重生态”理论为基础,多角度阐释解决上述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而研究这类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找准教学方向,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较高的解题素养。
二、利用“三重生态”理论尝试解决初中数学动态问题的教学策略
从长期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解决动态性数学问题没有比较成熟的思路,考试中这类题目的得分情况不是很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此类题目本身难度系数较高,二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三重生态”理论没有得到恰到好处地应用,在师生中没有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自然生态元素作用不明显。
数学动态性问题重在描述题目中涉及的基本元素的变化和运动过程,为了让学生能直观清晰地理解各项元素的变化规律,我们需要在学生脑海中创设具体的情境。
2.类生态元素作用不明显。
在解决动态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通常会陷入一种固定的、单一的模式,即对学生的思想培养缺乏一定的关注,从而导致学生形成思维惰性,习惯按照同一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长此以往,如果学生接触的题型种类有限,这种思维定势将更明显,当遇到新题型时,思维转换速度和敏感度都将急剧下降。尤其对于一些需用新方法解决的“旧问题“,学生通常会根据以往习惯和模式解决问题,以至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懒于深究问题背后的原理。类生态元素未发挥良好作用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即学生并未用心体会点的运动和变化规律,也没有认真分析动态数学问题的实质,从而只能按照既有经验思考和解决问题。
3.内生态因素作用不明显。
内生态因素主要表现为学生觉得所学内容很有难度,且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学生所做的习题往往是一大堆字母、图形、数字的组合,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应在设置题目时,选择趣味性叙述方式,并尽量让学生在解题中体会成就感,让其意识到所学内容是很有意义的。
三、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1.深入理解动态型问题,发挥自然生态元素的作用。
尽管动态型问题复杂多变,但有其自身规律,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两大规律。
(1)无变量条件:无变量元素的问题基本都是较简单的几何问题,运动变化形式基本围绕点、线、面展开,主要考察运动中的规律性。例如,在解决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问题时,在无变量的前提下,解题方法都相对简单和固定,主要采用相似或全等等规律。
(2)有变量条件:如下图:P在等边三角形ABC的AC边上运动,AC=6,P从点A向点C运动,Q是CB延长线上的一点,以同样速度由B向CB方向运动,过P作PEAB于E,连接PQ交AB于D。当∠BQD=30°时,求AP的长。
此题主要运用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点,根据题目已有条件,易判断出∠QPC是直角。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当∠BQD=30°时,QC=2PC,设AP=x,则可以得出方程:6+x=2(6-x),解方程即可。可以看出引入变量元素后,题目变成综合型。综合型问题通常包含函数、几何等多个知识点,因而难度系数较前者大,考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应具备综合型思维。
深入解读题干要求,合理分析图形,应成为学生解决动态数学问题的必要步骤,这是对“三重生态”中自然生态元素的科学注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题目要求,并从中探索出一般的规律性东西。学生需要重点理解的因素有:图形中运动的元素、运动的特殊点,进而将其转化为一个点的特殊运动过程。
2.引导学生体会解题思路和数学思想,发挥类生态作用。
在具体指导学生时,要确保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避免“背答案”。只有学生真正掌握解题思路和数学思想,才能彻底掌握这一题型。
如初中数学动态型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提高内在修养及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两方面的能力。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多寻找一些需要运用到这些能力的题目,开展针对性训练。
如下图,在正方形ABCD中,AB长度为6厘米,M点从A点出发以单位速度沿直线向B点运动,与此同时,点N也从A点开始运动,运动路线为AD―DC―CB,速度为6cm/s。设AMN的面积为y(cm■),运动时间为x(秒),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摇?摇?摇?摇)
许多学生见到这种问题就觉得无从下手,其实运用“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两种方法是很容易解决这一问题的,由题目易知,从N点正好能走完折线AD―DC―CB,根据分类讨论思想,可将AMN的面积计算情况分为,在AD、DC、CB三条线上的三种情况,并根据数形结合的思想,写出每种情况下AMN的面积计算公式,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内生态元素作用。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使他们感受到动态问题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
如这道题我用两个小虫子代替P、Q点,这道题立马变得有意思:两个小虫子小P和小Q同时发现了A点的实物,此时,他们与食物的位置呈三角形ABC,小P离食物的距离是20cm,小Q离食物的距离是12cm,已知小P的速度是3cm,小Q的速度是2cm,请问两个小虫子立即沿最短路径奔向食物,问:小P和小Q何时与食物成等腰三角形。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使得整个题目令学生眼前一亮,解题过程变得趣味化,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使得学生意识到所学的内容是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活动应将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作为重要考量,而不是单纯地说教。“三重生态”理论中内生态元素是其他两种元素的落脚点和归宿点,意味着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最后都是以服务学生、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为出发点的。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明白教师担负的职责是多么重大,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并获得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是多么任重而道远。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将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优秀文化成果,经过环境熏陶、知识传递等方式,内化为人类个体的气质、修养、智力、品德、感情等,从而使个体的整体素质实现全面提升,它包括人文精神修养和人文知识修养两个方面,而相对于知识修养而言,精神修养处于更高层次。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研究中,应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人文知识的传授和指导,进而达到培育陶冶其人文精神素养的目的,使其充分发展成为全面、健康、和谐的人。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地理学科特点的根本要求
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备、内容丰富的学科,除了一些特定的地理常识之外,它还包括物理、历史、文学、数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初中地理作为整个地理课程的入门阶段,肩负着学生初步接触人文知识、锤炼人文精神素养的重要责任。因此,中学初级阶段的地理课程可以说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奠基石”。
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地理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地理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七至九年级的地理课程要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学要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态度的形成、情趣的培养成为初中地理教学的根本目标,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不可忽视的环节。
3.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地理教学方式的具体体现
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是高明的领路人和指引者,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但是在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地理事物的各种内在联系、探索地理学科未知内容、培养对待事物和生活的态度等方面却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指导和引领的作用就是人文精神素养培育的一个方面。
二、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缺乏人文素养的具体表现
1.课堂教学侧重于应试,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
地理教学中往往要融教师讲授、师生谈话、小组讨论、总结纲要、分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于一体,但是目前我们的初中地理课程往往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画出重点内容,学生单纯记忆,以达到应付考试的目的,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经常会被家长和老师当成是“非主课”,因此对地理教学方式的探索相对薄弱,基本上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抛之脑后。
2.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了解,应形成彼此信任、平等、自由的关系,而目前我们的很多教师在学生面前仍然是一副严师尊长的面容,学生纯真的想象力和判断力在教师权威的“恫吓”下,要么所剩无几,要么“改旗易帜”,教师成为“一统天下”的“君王”,这使地理课堂没有了师生的互动,更没有了言辞激烈的争论。
三、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策略
1.强化感性认识,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初中地理中不乏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图表,对于初中刚刚接触地理学科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形象、直观、活泼的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材料,把一些抽象的地理事物、现象展示出来。例如,在“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中,就可以借助幻灯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首先利用一个椭圆形的橙子引入,让学生对地球的形状有个初步的印象;然后,借助幻灯片和三维动画,向学生展示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从宏观上给学生留下印象,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再引入地球的半径、周长、表面积等一系列较为抽象的数据;最后介绍一些地球环境被破坏的相关知识,号召学生爱护地球、爱护人类。通过这种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现实到科学、由知识到情感的逐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体会到地理知识的乐趣,还可以间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以及规划未来的能力。
2.加强教师自身人文素养,提升地理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讲究以情动人,初中地理教师首先要加强自己的人文素养,对学生要有丰富饱满的热情,对教学要有孜孜不倦的恒心,对生活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然后才能润泽学生的心灵,才会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教学组织、设计、表达、调控、反思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所贡献。
3.重视乡土地理教学,拓宽学生视野
乡土地理展现了学生本地感性丰富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它是地理教材的延伸和拓宽,学生通过亲自收集、发现身边的地理现象,然后运用掌握的各种地理知识对其加以解释和说明,在自我探究和学习中发现学习地理的乐趣,进而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懂得欣赏、玩味生活的情趣。
参考文献:
由于受中考评价机制的影响,一味地追求分数,功利性较强,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在偏远的农村初中学校,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很低下,缺乏浓厚的阅读兴趣,更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之在农村家庭没有热爱读书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但是,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作为一所农村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对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有着深切的感受。不少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低能”状况越来越严重地暴露了出来,成为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对此,我将结合我在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谈一谈我的一些看法和愚见。
一、要把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作为提高农村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第一阵地”
我们广大农村语文教师都知道,在农村学校学生在课堂外基本上是没有阅读的空间和时间的,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把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关键点,必须加以重视,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要深刻和吸引力。我们强调语文阅读教学应体现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忽视深入的文本感受和细致的艺术分析。相反,深刻的思想碰撞和成功的情感交流并非走马观花的阅读可以达到。但必须说明的是深入的文本感受绝不是抠字眼儿,钻牛角尖;细致的艺术分析绝不是“目无全牛”的肢解,一切都应在作品本身潜在含义所能辐射的范围里。可以说,一种成功的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在寻找作品潜在的含义、教师所理解的含义和学生所能接受的含义这三者的交叉点。而寻找的过程远比寻找的结果更有意义。因为,这种交点有时可能找不到,或者即使找到了,也不可能使最后的结论成为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但却完全可以因为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而使每一堂语文课成为精彩的瞬间而永驻学生心中。
所以,我觉得课堂上阅读课的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第一阵地。当然教无定法,不同的阅读材料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多方位的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仅仅靠阅读课的教学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配合大量的阅读练习。
二、搞好课外阅读和激发阅读兴趣,为提高阅读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近几年,由于国家对农村学校的大力投资,好多学校也算是勉强有了一个图书室和为数不多的图书供学生去阅读,我们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宝贝”。首先要具体引导,激发兴趣。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在课外阅读时易受情感的支配,兴趣在于阅读一些不太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刊上,更有不少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缺乏课外阅读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具体引导和指导,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演讲赛、及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各项奖励以赠书的形式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 其次要配合教学,选择读物。学期或年度的推荐,一定要根据课外阅读计划,配合教材的学习,认真审慎地选取高品位、高质量的读物,开列一个比较适量的系统的清单。重点要推荐一些中外名著,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作为语文老师更要广泛涉猎,及时了解阅读有关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课外阅读,这样更有利于向学生推荐书目,更有利于与学生交流,对其进行引导。
另外,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不管采取的是什么方法,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哪怕一点点,也要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也要中肯地提出不足之处。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阅读兴趣会大大增加,听说读写能力也会全面得到提高,从而形成了课外阅读的良性循环。
三、建立书香氛围,重视读与写结合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会正确、准确地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由于受到语文考试形式等诸多限制,广大教师及学生重视语文读写能力的提高,却忽视了听、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针对以往的不足,新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强调了语文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中“口语交际”和“写作”的重要性。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长期以来,部分教师并没有把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这显然是片面的。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信息的传递需要人们用最恰当、最得体的语言进行交流。说话能力直接影响思想表达、交流的效果。会说话的人做事效果好,事半功倍;不会说话的人做事容易出错,事倍功半。培养说话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为了让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工作、生活,教师一定要尽量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如何把想说的话说得清、说得精、说得好、说得巧,需要进行严格有效的训练。从学生自身情况看,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变化。他们的思想开始成熟,知识日益增多,情感更丰富。他们渴望独立自主,渴望获得肯定,渴望自由表达,对社会人生万事万物充满好奇,这些都为教师训练和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供了便利。初中语文教材中也有相应的“口语交际”训练,对说话从内容、中心、条理、态度等方面提出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必须抓住初中阶段这个训练和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关键期。
二、有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一)创造适宜学生表达的口语环境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更适合阅读教学,不适用于口语课。教师应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视频、音频资料,用图文并茂、有声有色、鲜活生动的实例,创设适宜的话题情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才能认识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产生学习兴趣。
教师课前应明确课堂的训练任务,选择合适的训练内容,讲解训练要领。在此基础上,要上好口语课,课堂气氛的营造至关重要。如果还像以往那样,教师站在讲台前面向全体学生,学生举手起立发言,就会使学生产生正式严肃的感觉,不利于口语表达。口语训练应该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改变课桌椅的摆放方式,围成一个圆圈,或者围成几个小组,教师走进学生中间,坐在他们身边,有意识地营造聊天似的氛围,既能有效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更能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口语训练的内容应和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密切相关,多准备一些学生感兴趣、乐于探讨的话题,更能激起他们口语表达和交际的欲望。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教师不用多作点评,这样既可以增强他们说话的勇气,又可以改变他们不想说话、怯于发言的心理定势。还应鼓励学生做评委,倡导实话实说、畅所欲言,从而推动口语训练的有效进行。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口语学习活动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改变课本是唯一的语文课程资源的现状,克服目前语文教学中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语言本就在生活中运用,可以说,口语训练天天有、处处有。无论课堂上下、校内校外,学生都能开展口语训练,只是平时的语言交流随意散乱,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口语训练。如课前演讲、即兴讲话、采访、讲故事大赛、辩论会、故事接龙、主持班会课、当小导游、演课本剧等,甚至常规的课堂发言都是很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优秀辩论赛视频、高规格的新闻会、优秀电视主持人的录像资料,总之,要通过各种方式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长期熏陶,学生必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表达能力必会逐步提高。比如新接的初一刚开学,笔者就规定学生提前做好准备,每节课前留三分钟进行“课前演讲”。内容十分宽泛,可以是介绍一个稍有难度不太常见的成语及故事,也可以是告诉同学最近看到或听到的一则新闻,或者是向同学推荐一本精彩的书,等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演讲。实践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基本能认真准备,更重要的是给了大部分学习成绩一般、平时鲜有“抛头露面”机会的学生以当众说话的机会。虽然很多学生站在讲台前表情不太自然,“演讲”很紧张,但是毕竟得到了口语训练的机会,跨出了第一步。事前的资料搜集筛选,用心的脱稿准备,讲台前的勇敢演讲,对他个人而言是一次有益的训练,对其他学生而言也是一个积累知识的机会。
(三)传授口语表达的实用技能
初中学生大多缺乏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深受家人宠爱不懂“察言观色”,口语交际时不考虑说话的对象情境、方式方法,有时直言不讳甚至出言不逊,表达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因此,给他们传授一些口语表达的技巧方法显然非常重要。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在与人交谈时,要注意诚恳大方、自然得体、友善平和。倾听别人说话时,要专注耐心、抓住要点、理解意图。讨论发言时,要口齿清楚、用语规范、积极主动、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讲述时要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表达明确、举止自然。在具体口语训练中,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学习以下方法。
1.巧用修辞,使语言表达形象生动。
在口语交际中,人们不可能都用书面语,为了让交际对方更好地理解接受自己的观点,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应尽量多用一些修辞,如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
有一次,记者采访《白鹿原》的作者实:“您是如何面对创作之路上的困难的?”这个问题很笼统,一个作者要创作出皇皇巨著,其间遇到的困难、付出的心血很难用几句话简单概括。实如何回答呢?他答道:“我觉得,人面对困难时应该像水一样流淌。水遇到大山,碰撞一次后,不能把它冲垮,不能越过它,就学会转弯,绕道而行,借势取径。记住,困难的旁边就是出路!就是机遇!即便水流动过程中遇见了深潭,即使暂时遇到了困境,只要我们不忘流淌,不断积蓄活水,不断奔流,就一定能够找到出口,从而柳暗花明。”实如果大谈困难险阻,回答也许就没有这样精彩生动。他巧用类比,把写作路上面对的困难比做水的流淌,形象生动地激励人们面对困难要无所畏惧、不断努力,坚韧顽强地寻求出口,走向成功。深入浅出的比喻充满哲理,引人深思,不愧是文学大家。这样的口语表达不艰深晦涩,通俗易懂,很好地达到了口语交流的目的。所以,要引导学生巧用修辞,提高口语表达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2.善于提炼,使语言表达要点突出。
在日常口语交际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某人发言滔滔不绝,但听众云里雾里,不知道他的重点是什么,或者站在你面前谈了半天,还没明确他想表达什么。所以,口语表达时,应该善于提炼总结,突出表达的重点和要点。只要是自己真实的、新颖的、独特的思想,就应该在口语交流中鲜明突出。这不仅可以节省交流时间,更可以提高说话者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说话要点突出的人就是智慧的人。如何使要点突出?一方面学会精练语言,可有可无的话可以删去,另一方面,要围绕要点组织语言,而不是面面俱到,以致淹没了重点。
3.活用实例,使语言表达真实有力。
说一万道一千,不如举个好例子。事实甚于雄辩。如果在交流中,道理讲得太多,那么无论说话者议论得多深入详细,往往不如适时抛出一个真实例子有效。特别是当遇到交流的对方文化程度不高时,说话者更应避免多讲道理,适时列举一些鲜活生动的具体事例,这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改变方式,使语言表达中听服人。
国画大师傅抱石的女儿从小就怕学古文,她母亲很着急,就责备她:“你连这些都不会,将来遇到更难的,怎么学得会?这些你不学也得给我学!”女儿不理母亲。傅抱石就把女儿叫进书房,几分钟后,她高高兴兴地捧着一本《古典作品选读》看了起来。母亲很疑惑,去请教。傅抱石说:“我对女儿这么说,古文虽然难,但你学会了,将来遇到更难的,就都容易了,不信你试试看。”其实,夫妻说的内容差不多,但表达的方式不同,母亲只有责难、讽刺和强迫,而父亲的话里充满了对女儿的鼓励、引导和期待,自然效果更好。说话方式很有讲究,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要善于捕捉交流对方的心理,采取最合适的方式交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结语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该把它运用于日常教学中,用耐心、爱心、细心引导、鼓励学生,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