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林业大毕业生论文

林业大毕业生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08 11:46: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林业大毕业生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林业大毕业生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T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教育转变为大众型教育,高等教育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机遇,同时面临着更加严酷的激烈竞争和挑战[1]。目前,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使得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在社会需求变化下,应用型人才已向专科层次向本科甚至更高层次延伸。因此,正确认识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传统本科教育之间的差异,研究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消防工程专业定位

新世纪应用型人才标准不仅仅取决于技能和知识的数量,更取决于知识的创新能力。而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作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在专业建设的过去9年里,一直积极探索符合国情和校情的教学体系改革的新思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从未停止相关的研究和实践。

1.1“教育需要”的分析

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Dewey)提出了“教育需要”的概念。他指出,“教育需要”的焦点是学习者,而不是有关学科的教育规划。通过“需要分析”所分辨出来的需要,应该是专业发展活动,即可以让有关专业人员得到满足的需要[2]。对应用型本科人才进行“需要分析”,除了考虑到学习者的需要之外,还要考虑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前进行的“教育需要”调研中,主要考虑学习者和用人单位的需要。通过利用本科毕业设计和相关教研项目的支持,对历届毕业生就业方向、工作胜任情况、知识技术运用情况进行跟踪反馈;针对相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评价、岗位适应情况和欠缺技能等方面进行回访;并邀请相关行业一线工作专家对培养方案进行研讨,最终确定了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专业定位。

1.2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与传统本科之间在培养目标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传统本科培养的是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并具有良好自学能力的精英型人才。目的是为更高层次教育提供生源的任务,其培养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但其岗位针对性不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适当拓宽专业面和知识面,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适当的专业技能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即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有较强实践能力和适应性,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现场工程师[3]。这种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能力是区别于应用型专科人才最大的特征。

依据西南林业大学校情,我校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主要着重体现为“应用型”,而非传统“学术型”或“研究型”。为此,我校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掌握火灾科学基本理论、消防政策法规和消防安全技术与方法,能在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消防技术及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评价、检测、监察、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 培养方案改革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和依据,凝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消防工程专业自2003年以来逐步明确专业定位,着眼于培养“用人单位能用、好用;学习者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经历了2006年和2012年两次培养方案的修订,突出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过程。

2.1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培养方案由“三大教学体系”构成: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课外教学体系。消防工程专业总学分定为170学分,其中理论教学环节134.5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27.5学分,课外教学8学分。培养方案的整体框架见图1。

2.2培养方案制定思路

(1)以大安全类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背景,以森林消防、城镇消防两条主线为基础,采用“模块化”课程设置框架。消防工程专业一级学科为安全工程,这决定了消防工程理论基础是以安全科学,因此《安全系统工程》作为该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2)以“两条主线(森林消防、城镇消防)+三大模块(基础理论知识、火灾预防、火灾扑救及善后处理)”为骨架构建培养方案。结合我校校情,林业属我校优势学科,如何结合“林业”概念贯穿到消防工程专业中,建立有西部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是在两次培养方案修订中一直专注的问题。为此,结合“教育需要”和专业特色并举,构建了森林消防和城镇消防两条专业发展主线,并将森林消防、城镇消防共性的理论部分从学科角度加以概括,如《消防燃烧学》和《林火原理》两门课程。

(3)以为地方企业和公安消防部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总体目标,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为满足地方公安消防部门、铁路消防部门和消防工程公司等对消防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在培养方案修订前的历届毕业生跟踪反馈,增加了专业核心课程中城镇消防的比重,由2003版教学计划的50%提高到2012版教学计划的75%。

(4)增加选修课数量、种类和层次,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适当拓宽专业面和知识面,实行宽口径,重实践。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就业时选择与消防相关的工作,但将近三成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大学生村官或进一步深造。为满足这些学生的“教育需要”,培养方案中增加了选修课数量、种类和层次。如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进行,旨在扩展学生视野;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根据拟就业方向进行选择。

3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消防工程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科专业,其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较多,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环节。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将课堂学习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进行转化和拓展,这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1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实验方面。在实验教学工程中,学生仅依据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与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深入的理解实验的内涵[4]。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存在缺乏对结果深入分析等问题。

(2)课程实习(设计)方面。由于各门课程之间相互独立,每个课程设实习(设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没有从全局性、系统性进行考虑。实习基地比较缺乏,企业从经济方面、安全方面考虑,不愿接受在校学生来企业实习。多数实习单位没有同学校建立单位之间的联系,更多的是靠教师个人联系,这使得这种合作关系不够紧密。

(3)毕业设计(论文)方面。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相对陈旧,涉及的实际问题较少,缺乏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训练。期间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求职,使得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程度、精力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3.2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

(1)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逐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重,降低验证性实验项目比重。我校2012版消防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作用,不断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研究性实验为主。如《建筑材料》实验课程不再以某一实验方法为教学手段,而是以综合判定材料性能指标为手段,既依据相应国家标准,又在创造性上开拓检测材料性能指标的新方法;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如在过去办学9年中,消防工程专业获得6项大学生创新基金的资助。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2)整合与优化课程实习(设计)内容,变课程实习(设计)为综合实习(设计)。根据课程的特点及课程之间的关联程度,整合课程实习(设计)内容,以专业为主线,打破原有课程的界限,注重多学科、多课程知识交叉和集成。如可以将“防排烟工程”课程实习(设计)和“消防给水工程”课程实习(设计)相结合,“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课程实习(设计)和“消防技术装备”课程实习(设计)相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改变单科课程实习(设计)各自为政的现状,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课程实习(设计)。

(3)探索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构建“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机制。为了使学生能深入了解毕业后的工作,学校积极加强了与社会单位的广泛联系,构建“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机制[5]。利用我校在技术、人才、科技成果方面的优势,主动地为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开展各类应用型课题研究、技术咨询、培训等。在与政府和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同时,学校也依托合作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平台,如最近五年,西南林业大学先后与云南省消防协会、云南森林自然中心、楚雄紫溪山自然保护区、云南华铄消防培训学校、云南泰康消防化工集团等单位签署了消防工程专业共建协议。

(4)改革毕业设计(论文)方式。鉴于应用型本人人才与传统型本科人才的区别,我校将毕业论文(设计)提交形式分为工程设计方案、科学研究论文、制作的实物三种类型。学生不再专注于论文,而是更多的转向创造性的设计和动手能力的制作上,是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大大提高。

(5)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鼓励“双师型”人才。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6]。我校在2012年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鼓励专业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并在制度上和经费上给予了保证。目前,我校消防工程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42.8%,确保了各项实践教学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和依据,凝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西南林业大学2012版消防工程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修订组一致认识到消防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适应时展要求,通过培养方案中“三大体系”和“两条主线”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消防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致谢:

本论文得到了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教研室同仁和西南林业大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韩霜,宋晓明.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9):3182-3183

[2]洪林,王爱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9):5-8

[3]陈芳,马天柱.试论应用型本科教育[J].教育学论坛,2011(14):236-237

篇2

毕业论文是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需要完成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 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也是达到培养目标的必要步骤。根据国家教育部以 及高等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实践 性教学环节如毕业论文不合格,可在弹性学习年限 内申请重修,直至合格方能毕业”“若在弹性学习 年限内毕业论文不合格,不予颁发毕业证”因此, 把握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特点,搞好毕业论文写作教 学与引导,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特点分析

 

(一)学生的来源与知识层次分析

 

随着继续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成高报考条件的放 宽,学生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根据西南林业大学 成人高等教育贵州分院的统计分析,成高学生由过 去单一的中专以上学历、在职业务或管理骨干转变 为在职业务骨干(具有助理工程师职称以上)、管理 骨干(部门负责人)或普通职工;具有高中或相当 于高中文化程度的技术工人;社会青年;中专或技校 毕业生;村社管理人员等共同组成的复杂体系,所 占比例分别为 28.5°%、47。%、10.5°%、4。% 和 10%。 成份的复杂导致学生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其中,技 术工人中具有高中学历层次仅占11.5%,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技术工人占88.5%。在职业务或管理 骨干、在职职工参加工作时间较长,具备一定的文 化基础和实践经验,吸收新知识的系统能力较强; 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技术工人,专业 实践经验丰富,但文化基础薄弱,理论知识欠缺, 综合学习能力较差;社会青年以及中专或技校毕业 生等知识面窄,缺乏专业实践经验,但学习能力高 于技术工人。

 

(二) 年龄结构分析

 

近年来,由于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国家对生态环 境的重视,国营林场由差额或自负盈亏单位逐步转 化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加之大部分林业系统 单位就业门槛较高(大部分要求本科以上),西南林 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的涉林专业在贵州呈现年龄结 构偏大的现象。

 

(三) 学习动机分析

 

成人大学生,学习心理比较复杂。在职的是因 职称、职务、工资等问题出现困难,甚至是为了避 免“下岗”而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学习,学到足以维 持生计的知识和本领,以便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显 示自己的实力,赢得社会、企业、家庭的认可。高 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由于经济转型和人才市场 变化的影响,专业思想比较浓厚,学习内容要求务 实,迫切希望学到行业急需、人才市场短缺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找到工作, 获得社会的认同。此外,由于近年来国家实行大学 生村官制度,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部 分在任的村社干部有了危机感,因而参加成人高等 教育学习。

 

二、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一) 主观认识不够

 

学生对论文写作的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高。 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识。 这种心态制约了论文质量的提升。加之长期以来, 成人高等教育的毕业论文工作基本是照搬全日制高 等教育的传统标准和模式,针对性不强,导致部分 学生畏惧心理凸显,难以激发写作兴趣,甚至出现 毕业论文抄袭、下载或请人写作的现象。

 

(二) 知识结构系统性弱

 

成人学生经过实际工作,知识的运用和技术的 选择上有了明确倾向性,也就是工作中常用的知识 和技术熟悉、熟练,不用的生疏甚至遗忘,知识呈 点式或间隔状态分布。由于本身的基础知识不扎实, 知识结构不合理,运用能力不强,导致论文写作时 很难将系统性的问题表述清楚。根据多年的统计分 析,65%的学员论文存在结构混乱、逻辑不严谨、 条理不清楚等问题。

 

(三) 实践性和技能性突出,理论水平不够

 

成人学生在研究和撰写论文中,表现出个体实

 

践技能性突出的环节准确透彻、论证严密,而不熟 悉的环节显得脆弱,论文忽深忽浅,知识运用不在 同一层面上,削弱了学术论文的特性。据统计分析, 有55°%左右的论文存在口语过多、专业性表述不 清、参考文献引用欠缺等问题。

 

(四) 毕业论文教学与指导不力

 

由于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薄弱、专业理论水平不 高,加之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均安排在最后一个学 期,课时较少,以及教师在讲解时往往只从自己的 专业角度进行分析和引导,难以与学生的工作实践 及其专长有效对接,导致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 感,无法有效达到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目的。

 

(五) 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不到位

 

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教学管理部门联 合指导教师来共同实施的,从选题到收集资料、做 实验、做调查,到论文的开题、撰写、修改、评阅 直至毕业答辩,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流 程规范,不能马虎从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 些环节和流程都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教学管理部门 更多地关注最后的结果,却忽视了对于决定论文成 败关键的中间环节的管理。管理部门的过程管理不 到位,毕业论文的程序和环节就不可避免地或多或 少流于形式,自然影响其质量水平。

 

三、根据成人学生特点,提高论文写作质量的 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

 

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是对其综 合素质和能力的整体评估,是获取毕业证的前提条 件之一,还是在工作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所形成 的能力进行实践的基础。其次,指导教师必须提高 对论文指导工作的认识,应结合成人大学生的特点 和基本情况积极有效地进行论文指导,这是全面提 高毕业论文的关键。最后,教学管理部门的认识提 高是论文整体质量能否提高的保证。因此,需加强 对毕业论文工作的领导,把毕业论文工作提高到与 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并重的地位,真正认识到毕业论 文在整个教学系统中的重要性。

 

(二) 创新论文评价模式

 

研究表明,成人学习者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较 丰富,职业性特点突出,专业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动手能力较强,但工作、家庭压力重。因此,必须 根据其学习特点,认真总结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以成人大学生工作实际为基 础,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结合为主 要内容,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适应成人大 学生的学习特点。

 

(三) 改革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据统计,2008年以来,有85%左右来自于生 产一线的学生从未写过专业论文,不知道论文的格 式、基本要求和标准等。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应改 革教学计划安排,将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由最后一个 学期提到第三学期进行,便于让学生尽早掌握毕业论文的基本格式、标准和要求。第二,应加大毕业 论文写作课程面授教学课时数。传统的面授课时安 排仅为8学时,对于论文的基本格式都不掌握的学 生来说,明显偏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合理的 课时数应为20— 24学时。第三,科学合理把握教 学重点。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要求、论文结构、论 文选题、论文材料收集、论文撰写等应作为面授教 学重点。第四,改革教学手段,采用参与式教学方 法。授课教师要认真总结和分析成人大学生毕业论 文容易出现的问题,利用典型的案例进行有针对性 的教学,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实现教学目标。

 

(四)多管齐下,加强论文写作引导

 

毕业论文写作课程面授教学是作为引导、规范 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基础,专业基础课程、专 业课程是启发学生写好论文的保障。仅仅依靠课程 面授教学难以解决学生论文写作的全部问题,无法 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毕 业论文写作课程面授教学模式,各门课程的教学应 以基本知识点为基础,以专题论文写作为主线,课 外作业安排相关课程的专题调研以及实践报告,并 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进行撰写,任课教师进行认真点评,共同分析存在 的不足和需要补充、完善的问题,达到提高学生选 题、收集资料、论文撰写等水平。另外,面授教学 时,及时提供论文写作指导教师名单和基本信息, 指导教师以课程面授教师为主,搭建师生相互交流 的平台,增强学生论文写作的信心。经不完全统计, 2008年以来,西南林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贵州分院 采用以上模式,有40余人在相关学术刊物公开发表 文章,毕业论文一次通过率达到70%以上。

 

篇3

二、园林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来源

从近几年的实践情况来看,园林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承担社会生产实践题目  此类题目多由生产单位向园林学院提出要求,学院根据题目的性质、规模、要求统一安排计划。此外,学院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广泛联系,解决了许多同学的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

(2)参与教师、设计院主持的生产实践项目  此类题目是指由园林学院的教师或园林规划设计院承担的生产实践项目。教师或设计师根据任务的要求,将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有机地与其承担的项目结合起来,既完成了生产实践任务,又使同学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过程中得到较大的提髙。

(3)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  此类题目多为毕业论文题目,结合教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划分不同的单项或子课题,由学生负责完成。

(4)科技扶贫项目  此类题目多为毕业设计题目,由学院与各地有关部门联系,对边远、经济不发达地区进行科技扶贫工作。我院唐学山教授几年来承担了多项广西壮族自治区风景区规划设计项目,瞿志、李雄副教授承担的北京市远郊县的风景旅游规划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真题假做”的题目  此类题目多为毕业设计,由于其它类型的题目没有联系好,一般采用“真题假做”的方法解决。即采用已完成的生产实际项目的图纸,采用同样的甲方要求,由同学完成规划设计任务,再与已完成的规划设计成果进行比较,找出毕业设计中的差距。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效果评价

园林学院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毕业前接受综合能力的训练,提前接触社会与生产,使同学把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为:

(1)社会效益  学生承担了大量的生产实践项目,完成和解决了地方生产建设的需要,得到了大多数单位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为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扶贫项目,其社会效益尤为显著。

(2)素质效益  学生通过毕血论文(设计)提前半年走上了社会,走上了生产实践。这对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锻炼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学生业务素质、口语表达、综合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实践表明,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训练,学生可以更快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3)经济效益  将毕业论文(设计)与生产部门的实际题目相结合,由生产单位提供一定的经费,缓解了学校教学经费的紧张。据统计,我院99级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全部为生产实际题目,共计18项,以每个项目平均3万元计,就有50-60万元补充到教学经费中来。每年园林学院派5~8名学生赴深圳园林设计院进行毕业设计,直接节省教学经费1~2万元。同时,学生也为设计单位作出了相应的贡献。

(4)能力效益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是最根本的目标。通过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业务能力方面有了较大提髙。①方案设计能力的提高。学生由原有单纯的课程设计改变为面向社会、生产的综合设计。因而在方案构思上,学生可了解到甲方的要求,懂得把主观的构想与客观条件相结合,了解了主观设想与方案的可实施性相协调,了解从方案设计到方案实施的整个环节。②绘图能力的提高。学生在校内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全部用计算机绘制图纸,而目前社会所要求的图纸大多要用计算机绘制。这样迫使学生不得不强化自己的计算机能力。而结合生产实际的设计项目可为学生租赁计算机,或直接使用现有的计算机设备。③方案汇报能力的提高。学生过去由于缺乏接触生产实践,往往形成了图面较好,而方案汇报时口语表达较差的状况。通过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毕业论文(设计),在其实践过程中,学生已通过了多次方案汇报的锻炼。在毕业答辩过程中,口语表达通顺、流畅。

(5)压力效益  学生承担生产实践题目,可以使其明确生产单位的要求,增加其工作的责任感、责任心,改变以往课程设计的拖拉问题。

四、面临的问题与今后改革探索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结合生产的方法,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其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

(1)市场竞争问题  园林规划设计市场与国家宏观经济状况直接关联,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有时难以承担到生产实际题目,不能满足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所需。

(2)毕业论文(设计)时间的局限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一般在每年3~7月进行,而一般园林规划设计任务多在年底和春节前进行设计和报项,时间的差异造成了较大的矛盾。

(3)规划设计项目的难度问题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受题目的难度限制较大。题目难度过大、面积、规模过大,学生难以独立完成。难度小、面积规模不够,难以满足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

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园林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题目的来源  调动学院教师的积极性,进行广泛的业务联系,保证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来源。

(2)改进传统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  园林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布置工作,一般在每年的11-12月进行。由于目前新形势的要求,已将毕业论文(设计)的安排时间改在7月底进行。一则可以结合园林专业学生的南方综合实习为毕业论文(设计)做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二则延长了毕业论文(设计)的准备时间。

(3)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中期检查工作  由于学生目前所面临的自主择业的压力,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够重视毕业论文(设计),使第八学期的教学工作难以保质保量的完成。因此,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中期检査势在必行。每年4~5月应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1~2次的中期检査,督促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进度,对不够认真或进度较慢的同学应提出批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

篇4

毕业论文写作是高等院校本科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与工科院校的其他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学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毕业,更是对四年来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高低的检验。笔者通过抽样,对近年所指导、评阅的汉语言文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调查研究发现, 从论题的选择、观点的提出, 到论据的运用、文字的表述, 问题多多, 不一而足。在毕业论文写作水平不断下降的今天,研究这个课题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南京林业大学2003——200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情况,针对毕业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一、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选题缺乏创新,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

与大多数高校相同,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专业的选题也是由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科目和研究方向,向学生提供选题的范围,然后教研室根据学号随机平均分配给指导教师。学生的选题主要侧重在新闻、公关、秘书、语言、文学、广告、文化等方面。2003——2008届论文共396篇,其中新闻类选题25篇,占6.3%;文化类选题23篇,占5.8%;广告类选题12篇,占3%;秘书类选题70篇,占18%;语言类选题38篇,占9.5%;文学类选题220篇,占56%;其他8篇,占1.4%。论文选题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结合秘书专业实际的很少。有的选题大而空,比如《周国平散文研究》、《浅析海岩小说的创作》、《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关于中国民营企业道德伦理的探讨》、《当代秘书素质要论》、《秘书美学浅谈》等,对于本科生来说,这些问题很难在8000字左右的文章中论述全面而深刻。有的选题虽有新意,比如《中国饮食类广告的文化内涵及其表现》、《秘书学研究现象新探》、《论秘书工作的管理效应》、《公共关系在企业秘书中的运用》等,但由于时间紧迫、资料查找困难、缺乏实践感性认识、投入写作精力不足等原因,泛泛而谈,缺乏说服力,影响了论文的写作质量。

2. 投入精力不足,抄袭现象严重

从六届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因为选题陈旧,缺乏创新性,加上精力投入不足,每一届都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的初稿抄袭已有的论文,而且屡禁不止。原文照抄的学生较少,大多学生将别人已发表的成果进行剪切粘贴、注水,拼凑为不少于8000字的论文。这些论文在指导老师的严格把关下大部分都被退回重写,如《浅论现当代文学创作中语言的突破创新与规范化》、《论李白诗歌中的送别情感》、《论中美文化下的姚木兰与郝思嘉》、《对解梦文化的思考》、《浅谈文学美与服饰美》、《试论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等。

3.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

规范的论文格式也是合格的毕业论文的要求,论文的标题、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注释、文献综述、致谢等的撰写都要符合规范。比如《浅论古典诗词与阳羡茶文化》,这个标题有歧义,实际上作者主要论述的是阳羡茶文化在古诗词中的表现,标题可改为《从古典诗词透析阳羡茶文化》;英文摘要中语法、拼写错误很多;中文摘要中“本文”、“笔者”、“我”比比皆是,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残缺不全;有的正文通篇都用第一人称“我认为”,有的地方论述缺乏逻辑性与严密性,层次紊乱;错别字、病句较多;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注释不规范;小标题的序号标注欠规范、口语化严重;文献综述只是已有成果的综合,缺少评述等等。

4.口头表达能力欠缺

答辩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论文的熟悉程度,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每届的答辩中,总有一些学生论文写得不错,但表达能力欠佳,影响了毕业论文的成绩。有的照本宣科;有的回答问题的时候抓不住重点,不能做到言简意赅;有的甚至因紧张而憋得满脸通红说不出话等等。这些对于文秘专业的同学来说,都是表达能力欠缺的表现。

二、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1.传统的选题方式缺乏科学性

传统的选题方式剥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他们将毕业论文写作等同于被动完成作业。另一方面,这种选题方式经常会使指导老师感到力不从心。比如研究外国文学的老师可能对武侠小说了解不是很深,研究文学的老师可能在语言学论文的指导方面也有困难,研究广告的老师对公关、秘书等领域也不一定有深入研究等等。

2.学生重视不够

从近几年来的写作实际来看,大部分文秘专业的学生不将毕业论文的写作当成毕业前的一个重要学习环节,他们不以为然,觉得写得好与不好都能毕业。有的学生甚至在写论文前没有进过图书馆,没有查阅过期刊;有的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有的学生在交稿前几天才匆匆忙忙赶论文;有的学生认为答辩就是走过场,念念提要和目录,随便回答几句就行了。

3.就业、考研、考公务员与写作论文冲突

因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安排在大四,与学生实习、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在时间上发生冲突,部分文秘专业的学生将毕业论文看作就业、考研、实习的绊脚石,产生抵触的情绪。比如有的指导老师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催交论文时,有的学生竟然拒绝:“老师,我在外地,两周后才会学校。到时再说吧。”更有甚者给老师发短信:“我最讨厌做的就是这件事。”

4.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不扎实

毕业论文的写作在人称、标题、摘要、关键词、标点、文献综述、序号标注、注释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缺少理论知识的指导和写作实践能力低。答辩过程中的结结巴巴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论文研究与写作的过程不熟悉,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不高。

5.缺乏严厉有效的论文质量监控机制

对于不按时完成毕业论文或有严重抄袭现象的学生,学校应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处罚教育,否则会导致不良风气的盛行。事实上,很多学校考虑到学生的就业率和学生的前途,对学生采取过分宽容的态度。

三、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1.改革选题方式,将写作时间安排在大三

选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将兴趣与专业相结合,尽量与指导教师的科研方向结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选题,教研室再根据学生选题方向确定指导老师。要选择可行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题目,尤其要结合文秘专业的实践。本科毕业论文之所以成为大学毕业生的负担,主要原因是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的安排不尽合理。多数学校都把毕业论文选题安排在大四第一个学期期末,把中期检查放在大四第二个学期也就是四月中旬左右,把答辩时间安排在五月底或六月初,而这一段时间正是毕业生实习或急于找工作的时间。面临当前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根本无暇顾及毕业论文; 就算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也正忙于复试, 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写毕业论文。为避免写作时间与就业、实习、考研相冲突,将论文写作在大三即第五学期布置,在第六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任务书和计划书和论文初稿,大四主要完成论文的修改。这样错开时间就能避免写论文和找工作在时间上的直接冲突。毕竟大四第一个学期初的招聘会还比较少,毕业生还没有完全开始找工作,如果指导教师严格要求的话,毕业论文应该能够发挥它在锻炼学生能力方面应有的作用。

  2.开设专门的论文写作课

文秘专业开设的写作课程主要有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新闻写作、广告文案写作,平均只有32课时。建议在大二增设毕业论文写作课与实习课,学时32,理论和实践各16学时,在学生理解论文写作理论的基础上锻炼学生论文写作实践能力,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训练,切实提高论文书面表达能力。在写作实践课上,可以通过演讲、主持、辩论、模拟答辩、模拟法庭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面试、答辩中能够从容面对,游刃有余。

3.完善论文质量监控机制

从大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使他们明白为人为文都要诚实,这是道德的底线。让学生知道论文的剽窃与考试作弊一样会受到严重的处罚,并与学士学位的授予挂钩。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和学校教务部门要严格把好选题关、论文写作进度关、内容关、格式关,让学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论文完稿后可以借鉴南京其他高校的做法,利用图书馆论文过滤系统,如抄袭超过40%,论文即为不合格。尤其对初评为校优秀的论文,也应进行过滤,抄袭不能超过10%。对答辩中表现极差的学生要求二次答辩,如仍不合格,推迟毕业。

4.端正师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在毕业论文工作开展前,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端正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确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毕业前学习的最后一关,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不少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接受实际工作,面临具体写作任务时,往往手足无措;甚至有些学生以高分考取研究生,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时,连内容摘要、关键词、文献综述等都不会写,更谈不上内容的创新了,这些情况都与其大学阶段缺乏科学系统和实际的写作训练、忽视毕业论文写作环节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要让教师明确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从富有创造性的学生身上,教师也能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教学相长。

写作能力的高低对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目前高校毕业论文整体水平下降的趋势下,结合各校专业实际,寻求解决的措施和有效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145-02

在现代本科教育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提高其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在200年国家启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将“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作为是6项建设内容之一。在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北京市教委在2012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提高北京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的发文中也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

林业属于国家公益性行业,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并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1]。国家在十报告中明确将生态文明作为一个重要建设目标,林业建设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个林学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符合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北京农学院作为北京市属院校,一直坚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中心,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林学专业作为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的专业,近年来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强化实践教学,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一、建立多层次立体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林学专业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因此实践教学在林学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北京农学院林学专业统一思想,力求发展,多次修订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邀请了农林院校的相关专家进行研讨和把关,分析现代林业发展的方向以及对人才的需求趋势,确定人才目标。新的培养方案以实践为中心,力求突出专业特色,全方位、多层次的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结合林学专业特点,循序渐进地设置具有延续性、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保证四年实践教学不间断。实践教学主要分为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及综合实践三个层次。大一、大二以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实践为主,夯实专业基础,大三加强专业实践,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大四进行综合性实践,到相关综合实践基地进行真正意义的顶岗实习,巩固和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各方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实践教学学分占到总学分三分之一以上。并不断强化不同类型实践教学的联系,将课程实验、课程实习、专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设计、综合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与理论课程联系紧密、符合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增加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实践教学中,设置开放式的实验内容,没有具体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由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经过查找文献资料,自己设计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验证实验设计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分析原因,再进行相应的调整,教师把握大方向,给予一定的指导。这样避免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并且学生能在实验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二、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是落实多层式立体式实践教学的保证。北京农学院林学专业一直重视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目前已建立起涵盖校内实验室、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能够满足各层次实践教学的需求。

1.校内实验室建设。校内实验室主要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服务。目前已建成树木学、森林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经营管理等专业实验室8个,对课程实践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同时林学专业每年申请专项经费对实验室进行更新改造,补充新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工具,建设高水平的林学专业实验室,满足现代林业教学要求。

2.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践基地主要为专业实践提高保障,兼顾课程实践教学。林学专业通过积极申请,在校内建立了的实践教学基地和的校内苗圃,为专业实践和相关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林学专业大量认知、种植、养护管理等的实践教学均可在校内实践基地进行,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3.校外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主要为教学实践及综合实践服务。由于校外的科研单位和基层生产单位具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完备的生产设施,这些都是校内实践基地所不具备的,因此与校外的生产单位、科研单位加强合作,建立长期联系,建成校外实践基地,能为提高林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保证。北京农学院林学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主要分为两类: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和校外综合实践基地。①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在校外教学实践基地进行野外教学实践。目前北京农学院林学专业与百花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河北小五台自然保护区、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百望山森林公园、北京市植物园、北京教学植物园、北京药用植物园等单位共建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其中,我校林学专业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百花山进行野外教学实习,建成了完备的实践教学设施平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料,因此百花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被评为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②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以生产单位为主。学生经过大一到大三的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后,在大四到校外综合实践基地进行为期四个月的综合实践。我校林学专业已与北京市通州园林绿化局、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大兴黄垡苗圃、首都机场物业管理公司绿化环卫分公司、北京花乡花木集团、北京森淼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建成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每年安排学生进入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培养和加强在本专业领域内从事科研、生产、管理等的能力。并在实践基地安排导师,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相关实践活动,保证实践效果。经过顶岗实习缩短了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磨合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提高林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实践教学保障制度

1.建立实践教学团队保证教学质量。北京农学院林学专业不仅建立了不同理论课程的教学团队,而且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建立了由老中青教师组成的实践教学团队,一方面老教师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另一方面年轻教师为教学过程注入活力,保证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2.建立小学期制度强化实践教学。为强化实践教学,在每学期结束后设置2~3周的小学期,进行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在夏季小学期开展综合性的野外实习,将各专业课程涉及到的实习内容串联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吸收。在冬季小学期开设室内综合实验课,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和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行导师制,采用个性化培养模式。科研训练是本科生一个重要的实践形式,而在科研训练中实行本科生专业导师制是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措施。林学专业从大二开始实施导师制,充分发挥教师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让部分有能力的学生提前参加科研实践活动,采用个性化培养模式,提高科研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导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的科研工作,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科研创新行动计划”及“挑战杯”等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科技竞赛活动。林学专业将近有一半的学生参加了大学生科研创新行动计划,一方面学生开阔了思路,增强了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带动了学习和科研的氛围,增强了对科研的兴趣,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实施导师制对于培养科研素养,提高林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4.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是实现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北京农学院林学专业针对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以及毕业设计等不同类型的实践环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控制度,保证各实践环节的效果,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特别是毕业设计,对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理解和掌握,全面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林学专业严把毕业设计质量关。学生从第六学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开始毕业论文的准备和撰写。学生的毕业论文必须通过学院本科论文答辩委员会组织的论文答辩,其中答辩委员会不予通过的毕业论文需按意见补充毕业设计内容,重新进行答辩。

创新实践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2]。北京农学院林学专业通过多种措施和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特色,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2012年北京农学院林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考取研究生的学生比例超过了1/4,而且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已在平原大造林工程中开始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0引言

2010年6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的技术人才,以适应国家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该计划的实施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来调整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与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机械工程专业属于工科范畴。传统的机械工程在向现代化机械工程转变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机械工程类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急需大批量的高素质的卓越型机械类的工程师。而我国传统的机械类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往往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无论是人才的培养模式或方式,还是成长环境都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下社会发展对工程类人才提出的高标准的要求和需求。这也迫使各大高校在国家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的大背景下,必须深化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创新,以培养出卓越的工程类人才。

1人才培养现状南京林业大学是江苏省

“卓越计划”高校之一,学校根据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结合学校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制定了全面的教育培养计划方案,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水平。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自1958年招收的首届机械类本科生以来,至今已经有近60年的发展历史,多年来为国家农林机械类行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现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林业机械工程等多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农业机械化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等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点。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现在已进入到改革深水区,高校必须面向市场办学,这将会对传统办学的理念和培养人才的模式需求带来了更高的要求。但就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言,依旧沿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只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灌输,不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学院近5年的本科生就业去向统计分析,机械工程专业每年基本招生8个班左右的学生,就业率居学校各专业的前列,但是有近五分之一的毕业生并没有从事与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工作。进入机械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领域的工作的毕业生,企业虽认可机械工程的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但其存在的创新能力不强、动手能力差及吃苦耐劳精神不足等问题,更不能很好地适应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不容忽视,必须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卓越人才计划”是一个系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不仅具有独特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实施内容,也在组织实施上有着与众不同的明确规定。国内工程教育界人士经过大量研究,提出其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照行业标准和通用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本次就以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在相应工作中的思路和做法进行分析。

2校企深度合作搭建培养卓越人才的途径与探索

2.1创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基地

2014年11月至今,机械电子工程学院通过走访校友,多渠道调研与宣传等方式对有意报名参加校企合作意向的企业单位进行面试与筛选,确定出镇江中福马机械有限公司、苏州苏福马机械有限公司、泰州林海集团、南京乐鹰商用厨房设备有限公司共4家公司签订了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的合作协议,作为机械电子工程学院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践基地。这批实践基地将作为学院今后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顺利开展汲取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也为今后组建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验班而培育。2014年11月与2015年11月,经学院大四年级学生的申请报名参加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老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对学生进行一对一面试的双向选拔,即确定了一名学生由企业与校内两位导师共同指导的培养模式,共选出16名大四年级的毕业班学生分作为首批加入卓越工程师计划队伍,赶赴企业进行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经过近一年的校企合作中的摸索与探索,在双方指导老师的培养与学生自身努力下,这16名毕业生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且其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明显要高于在校学生完成的质量,缘由归于这些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能直接接触到企业生产设计的一线,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的规范与流程及企业文化,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取得了优异成绩。

2.2强化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促进校企合作双赢

在确立作为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企业过程中,学校与企业都需从各自最关心的问题角度出发,共同商议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因为产学研相结合是工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工程教育的一个本质要求。学校从学生教育的角度及办学理念出发,在校大学生的培养显然缺乏实际工程案例,企业的先进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就必然要去企业生产一线,为此,要实现工程教育的要求必然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企业从引进人才的角度来看,通过企业对学生培训,致使其能够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和考量,但这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因此,只有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才可以使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学校教育与企业的专业培训对接起来,这对学校与企业来说是双赢的结果。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与上述提到的4家企业,在制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就各自关切的问题均体现和表达出来,如学校通过企业对学生的培养的达标要求,企业需要学生完成的指标任务等进行详细商讨后在签订合作协议。

2.3强化卓越人才计划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本次选拔出参加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这批学生中,学校不仅仅关心关注他们在校期间的各方面的表现,更加注重和关心他们在企业实习期间的表现,通过校企双方的相应指导老师对其加强思想教育,让其感受到校企双方的关心和关爱。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在与企业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过程中也明确了这点,学院这边配备相应学生的政治辅导员老师作为这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牵头人,企业也专门配备一名指导老师作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通过校企双方老师的定期沟通与交流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可能存在的些许问题及时加以引导与开导并加以教育,本批次的16名学生均很好地完成和遵守学校与企业为其制定的培养指标和政治要求,校企双方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的配备为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保驾护航。

3结论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工程教育满足国家战略需要,服务企业需求、创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以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脱节的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为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教育改革项目,即卓越人才教育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为今后学院组建卓越工程师计划班的开展积累经验,从而也为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创立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吉林,翟华敏,彭斌.卓越林业工程师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2(5):1-4.

篇7

基金项目: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资助项目(2012139);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课题组成员:王郑、黄新、荆肇乾、薛红琴、曹世玮、林少华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月13日

一、前言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有着60余年历史的专业,目前全国高校的办学点达到156个,年招生超过万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任务也从主要解决城市和工业用水的供给和排放,即以满足“量”的需求为主,转变为以改善水质为中心、水量与水质问题并重,满足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的目标。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在土木工程学院,2001年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方向),2007年以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独立招生,2011年通过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给水排水工程学士学位授权点审核。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结合学校在资源、环境、生态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创办具有林业大学特色、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江苏省重点专业。

二、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紧密围绕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面向国家、市政给排水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引领,以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专业规划为抓手,做强优势,补齐短板,努力提升专业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善于创新、勇于担当、开放胸怀的高素质人才,推动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奠定专业基础。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有从事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在加强数学、化学、力学等基础理论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其获得注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并具备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构建

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建设上以《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为基础,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课内教学总学时为2,076学时,总学分为127学时,学生毕业总学分要求为175.5学分。其中,通识平台课内学时为660学时,其中必修课为468学时、选修课为192学时,课内学分为40学时,其中必修课为28学分,选修课为12学分;专业教育平台课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特色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必修和选修学时分别为728学时和192学时,专业特色课必修和选修学时分别为368学时和128学时。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理论课时从数量到对应的课程知识点涵盖了《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116个知识单元、485个知识点和429个核心学时的要求。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将原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合并成《工程力学》(B)(64学时),将原二年级和三年级开设的《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给排水工程结构》合并成《土建工程基础》(48学时),将原三年级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上、下)调整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32学时)、《水质工程学》(1、2)(48学时、64学时)和《给水排水管网系统》(48学时),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学时从32学时增加到48学时。开设《城镇防洪与雨洪利用》、《水工艺设备基础》和《城市水系统运营与管理》等R堤厣课程。在《水质工程学》(1、2)、《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和《景观水工程》等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生态水处理的教学内容。课程教材尽量做到选用“十三五”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要求的教材,同时进一步按照“十三五”期间出版的规划教材组织教学内容。

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学生的需求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进而促进他们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积极开展双语课程、微课、MOOC等尝试,目前相关专业老师已经建设有双语课程《水力学》与《水处理生物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水力学》微课,新颖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科学考察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教师对学生的考查也从单一的考试向综合测试转变。在课程考查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测评学生的知识学习状况,而且要考查他们对新知识的认识能力、探求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因此,教师按照一定的比重,分别考查课程学习中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记忆效果、相关专业知识的计算能力、课堂参与情况,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新的学习之中。通过此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学生平时作业成绩不计入学生总评成绩,这样能避免平时作业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作业的抄袭。

四、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建立比较完善的分课程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实验教学做到小班教学,使人人都能动手参与实验。在满足《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对实验环节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我校将《水分析化学》课程改为32学时的理论学时和32学时的实验实训课,分别计2学分和1学分(实验实训课程32学时,计1学分),对于高中阶段化学知识掌握比较薄弱的学生,对于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将水质工程学实验并入《水处理实验技术》(32学时),使用任课老师参与编写的出版教材,按照水质工程学的实验环节让学生实际参与操作,强化水质工程处理方面的知识。

(二)实习方面。进一步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按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做到所有专业基础课、重要专业选修课及专业特色课都在校内外建有对应的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对取水工程、给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工艺、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消防工程等的认识实习和实训实习的需要。

(三)创新创业训练方面。鼓励学生进入专业学习以后就能联系老师进行创新课题实验,对于高年级同学在学校的引导下,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创业尝试,结合江苏省及学校每年组织的申报和资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鼓励大二、大三的学生积极申报,构建部分优秀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平台。通过创业创新训练,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毕业设计(论文)方面。鼓励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与各类大学生科研训练课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原有课题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如果不是科研类的论文研究,学生尽量选择毕业设计,且毕业设计要有针对性,最好是针对具体工程(或者假题真做)。对于双向选择选题模式,备选题目一般应多于学生数的10%,确保一人一题。对于毕业设计,从图纸数量和说明书页数上做了最低工作量的要求(在学校规定排版格式基础上)。鼓励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学生组成毕业设计(论文)团队,进行带有交叉性质的毕业设计(论文)。

(五)课程设计方面。将《水质工程学》(1、2)的课程设计均设置为2周时间,加大课程设计工作量,如在给水厂设计中,就要求学生使用V型滤池,而不是使用教科书中讲述的普通快滤池,锻炼学生查阅设计手册和计算案例书籍的能力,从而使设计更贴近工程实际。将《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课程设计分成《o水管网课程设计》(1周)和《排水管网课程设计》(1周),对于两类管网的计算提出具体的计算要求。在学生课程设计过程中,他们的学习潜质和积极性都被极大地调动起来,通过完整的课程设计,能显著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适应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完善课程教学大纲

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对于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要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优化,哪些内容是学生要掌握的,哪些是要理解的,哪些是要了解的,不能因课程的合并或者教学时数的减少,而简单地将教学内容进行随意的删减,应该采取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为此,我校土木工程学院按照新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了38门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每门课由一位任课教师执笔,一位老师审核,再集体对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讨论,然后进行修改后再进行讨论,经过反复的讨论修改,最后确定下来。教学必须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教学效果达到大纲标准要求,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在教学大纲里面进行了明确。

主要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J].给水排水,2013.39.4.

篇8

中图分类号 G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4-0152-01

当前主流观点认为,供给侧改革是相对于投资、消费与出口需求侧刺激而言,加强劳动力、土地与资本管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张国庆基于其提出的生态论认为,供给侧改革不能只是站在经济层面上增加经济发展潜在动力与质量,而应该定位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上。因此,供侧改革重点应该是通过人、资源和科学技术三要素管理的改革,实现科学、公平的公共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行科学、持续、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实现社会的公平有序与发展。

1 林业教育的供给侧

就林业教育而言,“供给侧”是个相对的概念。从宏观上看,林业院校是供给侧,社会则是需求侧。从微观上看,对于林业院校外部而言,入学前的学生是林业院校的供给内容,也即中学教育是林业院校的供给侧,社会则是林业院校的需求侧。对于林业院校内部而言,在校的林业学生则是林业院校的需求侧,林业院校是在校林业生的供给侧。因此,对于林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而言,既涉及到林业院校本身,还涉及到即将入学的中学学生和在校林业学生。一般而言,对于林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更多涉及的是林业院校的教学改革[1-12]。

2 我国当前林业教育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于社会而言,我国当前的林业教育在知识传授上缺乏基础性,学生技能训练不足,林业毕业生实践能力弱,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需求。其次,对于林业院校而言,其供给侧的中学教育,应试教育的中学生社会通识教育不够,尤其是基本民主素质的培养,入学后乃至毕业后,由于基础性社会知识的缺乏,不能很好地理解林业管理、林业技术应用的内涵,特别是难以运用民主思维和我国正在逐步完善的法律来解决林业实际工作实践中的复杂社会问题。再次,在林业教学管理上,浓重的行政化教条式管理,约束了林业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阻碍了林业领域的科研创新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其中突出表现在教师职称评定与聘用评估中,对数量权重占比过高,严重影响了林业教师教学积极性与教学的创新。在林业教育中,林业科研创新毕竟是少数,高质量的教学才是林业教育的根本。因此,职称制度改革,在林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

3 提高林业教育的供给能力――理论水平、实践能力

在林业院校层面看,林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主要是提高入学前的林业专业学生学业水平。在社会层面看,林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主要是提高林业院校的教育供给能力,包括教学管理水平、林业理论教育水平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1)就教育整体而言,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而不是培养精英,更不是把全体国民都培养成科学家、企业家与政治家。因此,改革我国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制度,提升入学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显得尤为迫切。对于中小学教育制度改革,要逐步取消当前的应试教育制度,将统一高考改为学业水平测试,降低大学入学门槛;改革当前中小学课程设置,只保留语文、数学与英语为基本教育课程,并减少这3门课的教学内容,将物理常识、化学常识、生物常识、地理常识等简化合并为自然通识教育课程,将历史常识、政治常识简并后加入社会学常识、法律常识、民主常识等内容作为社会通识教育课程;对于法学、临床医学等专业要求较高的高校招生,可以在学业水平测试的基础上,法学专业学生入学前加试法律常识与社会学常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入学前加试生物常识与化学常识。

(2)在林业教学管理上,逐步推进去行政化,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采用统一的级别管理,取消行政、事业、技工等人为藩篱隔阂,借鉴当前的公务员职级平行的工资管理方式,大力推进工资制度改革。改革目前的职称评聘制度,将林业教师的职称评聘改为考评结合,即林业教师职称的评聘,结合教学成果进行考评,并且在教学成果评估中,降低论文的评分比重,提高教学成效的评分比重,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

(3)改革当前的林业高等教育模式,以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将目前的林业专业教育模式招生改为本科、本硕连读、博士3种模式,取消专科与职专,将其并入本科,本科生与六年制本硕连读生招生对象为具有高中学业水平的学生或其他专业大专以上的毕业生,博士生招生对象为林业硕士毕业生或者获得林业工程师资格考生。之所以在林业专业招生对象中增加其他专业学生,其目的是将其他专业的知识、思维模式、研究方法等内容引入林业领域,加强学科间的融合,以新的思想来开拓林业领域,遏制长久以来林业领域“近亲繁殖”带来的独自尊大的学术藩篱,以提升林业研究水平。

在培养目标改革上,林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一般林业事务工作者,林业硕士培养目标是高级林业工程师和一般高校林业教师,林业博士培养目标是正高级林业工程师、林业

(下转第156页)

(上接第152页)

专业研究人员和林业院校高级专业课教师。

在课程设置改革上,本科阶段教育适当设置社会通识专业课,取消政治课教育,增加专业课比重,特别是基础林业事务处置课程,硕士阶段教育增加林业专业技术实务教育比重,以提高林业专业毕业生对当前林业事务与社会实际环境的融会贯通能力以及林业实务实践能力。

(4)在实践能力教学方面,聘请林业实践水平高、能力突出的高等级林业技术人员,给学生讲授林业实务实践课。

4 改进林业教育的供给方式――案例教学、生产实践、“互联网+”等

林业教育改革的供给侧改革的另一方面,是林业教育供给方式的改革,除了改革目前的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之外,还应该引入案例教学,加大专业实践的教学管理。

(1)在课堂教学上,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应该引入自由讨论、自由命题小论文写作等教学方式,以及引入教学动画、教学游戏等新的教学工具。

(2)在专业实践上,严厉禁止专业实践成为找工作的代名词的走过场做法,借鉴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践方法,林业专业本科生学完专业课之后,至少要留有半年到1年的时间,分别到国有林场、乡镇林业工作站、林业产业经济体、县级以上林业行政管理部门等机构中实习,以完成林业专业基础技能实践。硕士生、博士生至少要有半年时间在省级以上林业行政管理机构、林业院校、林业科研机构和林业产业公司等机构中实习,以完成林业专业高级技能训练。

在案例教学上,在林业生产机构、管理机构、科研部门聘请林业生产实践经验、管理经验与科研经验丰富的林业技术专业人员,教授林业专业学生的案例教学,以真实的案例和林业亲身实践,传授学生林业实务处置能力,培养学生法治与民主意识,提高学生对林业专业知识深层理解能力与社会实际事务的融合能力,以及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在林业教学中,积极引入互联网技术,尤其是大力推广“互联网+林业实践”和“互联网+林业专业课课件”教学。在“互联网+林业实践”方面,大力推进林业数据无门槛共享,让学生在共享数据中更加深入地学习林业知识,让林业教师与研究者更加方便地获得所需要的教学素材或研究资料。在“互联网+林业专业课课件”上,让更多更加优秀的林业教学课件实现网上无障碍共享,以便林业专业学生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课件开展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还可以将学生选择课件的数量,作为教师教学成绩进行考核,以促进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发挥,促进林业教师开展林业教育创新,提高林业教育水平,增强林业教育的供给能力[12-20]。

5 林业继续再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林业从业人员,实际专业技术能力普遍不高,甚至频犯低级的基础性技术错误,这就需要林业继续再教育进行补救。但是,目前的继续再教育普遍流于形式,特别是网上进行的继续再教育,尤其是公务员中的领导岗位人员的继续再教育,基本上都是由其下属进行。因此,继续再教育不能由地方人事部门,而交由高等院校进行正式的脱产培训与考试,所有在职公共管理人员,包括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和在公共管理机构从业的其他人员,至少每3年轮训1次,3年累计轮训学时不得少200学时,并且轮训考试要合格。轮训内容包括民主与法治、社会与经济、生态环境、公共管理等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轮训内容通识课与专业课参考比例可以为1:4,通识教育可以由综合大学承担,专业教育可以就近在相应的专业院校进行[1,9,20]。

6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之陋见[EB/OL].(2016-10-29)[2016-11-02].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1011604.

[2] 张国庆.林业供给侧改革探讨[EB/OL].(2016-10-27)[2016-11-02].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1011249.

[3] 张国庆.林业标准化原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25-226.

[4] 张国庆.林产品溯源系统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226.

[5] 孙笑侠.法学教育的制度困境与突破[J].法学,2012(9):108-116.

[6] 张国庆.复杂系统生态论方法及其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190-193.

[7] 张国庆.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EB/OL].(2013-03-27)[2016-10-27].http:///data/attachment/home/201304/01/082301npp-13fnh5bllmra3.attach;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74444.

[8] 张国庆.系统法学与我国生态法制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160-161.

[9] 张国庆.发展学基本理论与我国当前农村发展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303-313.

[10] 张国庆.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47-248.

[11] 张国庆.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8-29.

[12] A余兵.林业公平发展浅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23):175-176.

[13] 张国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与TSE方法的生态系统精细化管理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53-156.

[14] 王艾.从减熵化角度探讨林业多元化发展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5(23):178-179.

[15] 王坤宇.基于减商化理论的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对策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18):172-173.

[16] 张国庆.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J].四川林业科技,2008,29(6):77-80.

[17] 张国庆.和谐城市融入文化、生态[J].绿色中国,2005(9):53-55.

篇9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家具制造与设计专业是从具有40多年开办历史的木材加Z专业分离出来的新专业。木材加工专业积淀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为国家培养出了数以千计的高素质的毕业生。2000年在晋升为高等职业学院的前一年,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学校挂靠东北林业大学开办了现在的家具制造与设计高职专业。开办之初,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该专业要发展就必须把毕业生就业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就必须把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做。为此,我们确立了“立足高职、突出特色、提高质量、保证就业”的办学指导思想。通过几年的努力,家具制造与设计高职专业的毕业生已经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并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满意的毕业生就业率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肯定。

一、以确立培养目标为起点,明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向

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关系到一个专业的办学方向、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是制定专业规划、配置资源、组织教学的重要前提,也是开展各项专业建设工作的基本依据。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这一定位也是我们确定家具制造与设计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根本依据。此外,我们还进行了行业状况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家具行业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的阶段,社会大量需求能在企业一线工作的生产、技术、营销和管理的高技能人才。而我国现有家具行业职业技术人才奇缺,结构严重不合理;只有数量极少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家具研究和开发工作,只有占从业人员不到5%的中职毕业生从事生产、管理一线工作,素质较高的技术应用性高职毕业生则寥寥无几;绝大多数职业技术岗位由素质较低、未经严格的正规职业教育的人员承担。由此可见,培养家具行业的高技能人才是非常艰巨的任务,而培养大批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更是当务之急。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确定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奠定了基础。因此,高职专业要以学生胜任岗位职责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要以适应专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为目的,促进专业教育的实践化;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构建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使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高职专业最终要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服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方法适合课程教学内容需要,有利于因材施教;课程教学手段服务课程教学方法。

二、以突出办学特色为重点,全力打造国内高职品牌专业

依托行业和突出特色是我们办好家具制造与设计高职专业的两大要素。没有行业的依托,专业的发展是空虚的:没有特色的教育,专业乃至学校是没有生命力的。学院早期开办的木材加工专业与木材加工和家具行业形成了深厚的渊源关系。多年来,学校坚持以靠行业办学、为行业服务为宗旨,在专业的设立、教学计划的制定、学生的实习、教师的下厂锻炼等方面都紧紧依托行业。专业的教学计划紧跟行业的发展,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为行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在办学特色方面,我们主要突出体现三大特色。一是职业特色,主要表现为学生能吃苦、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二是行业特色,主要表现为办好家具专业,保持为家具行业服务的优势:三是专业特色,即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在全国同层次院校的相同专业中,要有自己的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要办出特色,就必须把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学生就业所需要的针对性教学,为学生学好本领创造条件,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为此,学校采取的有效措施就是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以课程功能重新组合课程模块,在课程模块中嵌入与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技术要求。所制订的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应覆盖或超过技能鉴定的应知和应会要求。学校注重用职业技能训练引导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以高职教育的改革推进职业技能训练,建立+ 1+x”的多证书制度。这样,学生毕业时就可以同时拥有反映学生素质、能力水平的各种证书,包括毕业证和其他各类技术证书。证书制度的建设和实施,充分反映了学校对社会和学生的诚信,也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实力。 三、以提商职业技能为本位,逐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学设施

若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就必须完善职业教育教学设施,这是保证培养高质量毕业生的基本条件。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抓了师资队伍、实训实验室、教材3项基本建设。

(一)建立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

家具专业是目前我院实力很强的专业,也是我国同层次高等职业院校中实力较强的一个专业。该专业的20名专任教师中,集聚了7名学院级名师中的4名、16名总局级学科带头人中的5名〔其中1名为省级学科带头人),还有省级优秀教师和总局级优秀教师各1名,教育部林业工程类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该专业大多数教师师德高尚,并能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协作进取,这是促进该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建设实训实验室

2002年家具专业被确定为省级试点专业后,学院加大了对该专业的投入力度。目前该专业有实训室10个,校内实习工厂1个,今年又建立了家具设计室;此外,有较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0余个,这都为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加强教材建设

去年12月由学院牵头承担了国家教育部“林业工程类教育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课题,现己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在第一批开发的10门木材加工类(含家具专业)全国高职高专教材中,我院教师就承担了6门课程教材的主编任务。这些都足以看出我院家具专业的实力。

四、以保证就业为奋斗目标,办人民满意的商等职业教育

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强调:“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事关学生的个人前途,也是千万个家庭密切关注的大事,是关系现代化建设、社会政治稳定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个重大问题。”当前,高职学生就业和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是各高职院校关注的两大热点。就业问题是毕业生和家长、高校和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事关社会稳定,情系干家万户。对此,学院审时度势,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步入了良性循坏的发展轨道。

篇10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指收集、管理、操作、分析和显示空间数据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我国GIS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的起步阶段、80年代的准备阶段、90年代的发展与产业化阶段。目前,GIS已经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农作物调查与估产、交通、能源、通讯、地图测绘、林业、房地产开发、自然灾害的监测与评估、金融、保险、石油与天然气、军事、犯罪分析、运输与导航,110报警系统、公共汽车调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一大批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被开发成功,如GeoSTAR. CityStar. MapGIS. Supermap等。

伴随着GIS技术的发展,GIS教育也蓬勃开展起来。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150多所高校开设了GIS专业。在GIS教育中,林业GIS教育是发展比较慢的领域;而且由于地域经济条件、师资力量等原因,林业GIS教育的发展并不平衡,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发展快,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发展快。

一、我国林业GIS教育的发展历史

随着GIS技术的发展,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于是我国的GIS高等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步,并迅速发展起来。1988年,第1个专门培养GIS人才的本科专业在武汉开始招生;1989年,大陆第1本GIS教材《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教授编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3年,第1个GIS硕士专业在武汉开始招生;1994年,中国“GIS协会”成立,同时成立了“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1997年,我国正式在地理学和测绘学2个一级学科下分别设立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二级学科,并开始相关博士点和硕士点的申报和招生;1998年,教育部对高校的本科专业进行调整,把原来的504个专业调整为249个,但仍在原地理类专业中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理学本科专业。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能够培养本科生、硕士、博士、博士后及留学生的完整的GIS高等教育体系。

林业行业是应用GIS比较早且比较广泛的领域。林业科技工作者从事林业GIS工作,既要掌握GIS知识,又要掌握林业专业知识;否则,将不能有效地把GIS技术与林业科研和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也不可能使GIS技术在林业生产、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林业GIS教育承担起培养林业GIS开发、应用和技术推广专门人才的任务。林业GIS教育是随着理工类GIS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目前,虽然全国几所高等农林院校开展林业GIS教育的方式不同,但是GIS相关课程的地位已经在林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显现出来。例如,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于2004年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叫;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也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而且“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南京林业大学开设了“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和“遥感与GIS”课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在林学专业开设了“GIS与 GPS导论”课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这都充分证明了林业GIS教育在现代林业教育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我国林业GIS教育的发展特点

(一)GIS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林业GIS教育的发展

GIS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GIS在林业森林资源管理、病虫害防治、造林规划设计、城市林业等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林业行业对GIS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林业教育部门必须紧跟GIS的发展趋势,培养大量不同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数字地球”“数字中国”和“数字林业”等观点的提出,也势必推动林业GIS教育的发展。

(二)理工科院校GIS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林业GIS教育的发展

迅速发展起来的理工类院校GIS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GIS专门人才;其中一些GIS专门人才通过对林业专业的接触和学习,又逐渐成为林业GIS教育的骨干力量,有些甚至成为林业行业培养林业GIS技术人才的教育专家。同时,高等林业院校或相关研究所也派出具有相关GIS基础知识(计算机、地理学、测绘学等知识)和林业专业知识的人才,到理工科院校的GIS专业学习和深造,从而培养了一批从事林业GIS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加快了林业GIS教育的发展步伐。

(三)层次化、规模化的林业GIS教育逐步形成

目前,我国的高等林业GIS教育已形成了层次化、规模化的发展格局。高等林业GIS专门人才的培养单位涉及农业大学、林业大学和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相关的林业研究所;依托的专业有林学、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等,同时也依托于相关的林业科研项目。高等林业GIS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主要是林学学科与理工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层次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以及各级GIS技术人才培训。

三、我国林业GIS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GIS人才培养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各类林业GIS人才培养单位的教学水平、教学条件不同,所以林业GIS人才培养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单位培养的林业GIS人才不尽如人意、名不符实。从毕业生就业需求的角度看,林业人才市场上出现了对林业GIS方向毕业生的需求增加而毕业生的相应能力偏低的矛盾现象。这给人才培养单位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林业GIS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

在高等林业GIS教育方面,虽然我国大多数高等林业院校都开设了GIS专业或GIS相关课程,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GIS技术应用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林业GIS教育的普及程度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1994年,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专门成立了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旨在推动我国的GIS教育(包括林业GIS教育)、培训、科普工作以及与国际GIS业界的交流。但是,目前高等林业院校对GIS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了林业GIS教育的快速发展,甚至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机。

(三)GIS相关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

1.课程的先后顺序不合理

GIS所处理和表达的数据对象是地理空间数据,而地理空间数据具有几何图形和属性特征。其中,图形数据一般采用专用格式进行表达和存储,而属性数据大多采用商品化RDMS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GIS课程之前,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包括多种空间数据的采集手段(如普通测量学、GPS、林业遥感等)、制图方法(如地图学、计算机制图等)、软件知识(如软件设计基础、程序设计语言等)、数据库和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合理安排GIS相关课程的先后顺序,否则很难保证GIS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2.课程的教学时数不合理

有的高等林业院校将GIS相关课程的教学时数设置为30学时,而且理论学时多、实验学时少,这种情况远远不能满足林业生产单位对林业GIS人才的要求。GIS课程作为“数字林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支撑课程,其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时数的设置应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应保证有足够的教学时数。

(四)教学条件较差,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目前,有些高等农林院校还没有专门的林业GIS课程实验室,经常将其与一般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室混为一谈。这就造成GIS相关课程与其他计算机课程竞争教学资源,从而导致GIS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减少、教学管理不方便、教学成果难以持久保存。这进而使林业GIS教育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此外,林业GIS相关课程的实践性特点非常强。但是,由于林业GIS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大多数课程仍然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没有开设足够的实践课程,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四、改进和加强林业GIS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保证林业GIS教育的质量

为了提高林业GIS教育教学水平,一是应该加强高等院校中GIS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切实培养一批业务精通、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对非GIS专业毕业的教师,还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其对GIS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规范GIS教育市场,对有条件开展GIS教育的单位和部门颁发资格证,对无条件开展GIS教育的单位应取消其办学资格。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业界对林业GIS教育的重视程度

充分利用林业行业的宣传媒体,如报纸、杂志、网络等,宣传林业GIS教育在推动林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业界对林业GIS教育的认识水平。同时,充分发挥中国林学会林业计算机信息分会等GIS应用分会的作用,在每年召开林业计算机信息分会年会之际,加大林业GIS教育的宣传力度,多展示GIS应用于林业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从而推动林业GIS教育的发展。

(三)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设置GIS相关课程

高等林业院校是开展林业GIS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林业GIS技术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因此,高等林业院校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认真研究教学计划,确定GIS相关课程的开设目录和相应的教学时数以及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等;要制定科学合理的GIS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使学生以充分掌握GIS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特别是没有GIS专业的教学单位,如果要开设GIS相关课程,尤要慎重,应充分考虑开设GIS相关课程所需要的师资条件和教学硬件条件,不能盲目开设。

(四)改善教学条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条件包括师资力量、实验条件、教学手段等。林业GIS课程教学对实验条件的要求不仅是一般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室,还要求有专门的实验室,即GIS实验室;同时,还要求配备性能比较高的计算机、空间数据输人输出设备(如扫描仪、绘图仪等)和优质的GIS操作平台。因此,高等林业院校要发展林业GIS教育,在具有合格的师资队伍的前提下,还要加大投资力度,建立专门的、开放的林业GIS教学实验室。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71-02

作为地方民族院校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我校林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是园林绿化、种苗、花卉等公司,也有部分就职于省内县(市)林业局下属林站或者基层科研机构(如地、市(县)林科所),其就业去向基本是比较明确的。我国的本科教育一直以来十分强调本科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其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基础知识多而不牢,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缺乏实践动手能力。为此,我国绝大部分高等院校使用了“平台+模块”培养模式,即前两年按学科大类(平台)进行通识培养,后两年按学科专业方向(模块)进行专业培养,这种培养模式针对综合院校就业取向不明确的学生是合理的,对学生就业选择是有利的,但是对就业取向比较明确的地方民族院校林学专业采取“平台+模块”,其通常做法是大量削减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学时数,减少实习、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其结果是削弱了专业基础教育和实践技能培养,对以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地方民族院校来说,解决厚基础与重应用、宽方向与强创新的矛盾,培养具有良好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应对竞争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和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的重要举措。既往林学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①受制于课时不足,许多课程的实验、实习流于形式;②受实习经费等因素的限制,大学生难以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③校外实习基地容纳能力有限、实习内容单一。借鉴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在本科教学改革中引入导师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已被我国一些高校实践证明,对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谓“导师制”就是给本科生配备导师,由导师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特点的知识和能力培养方案并督促学生有效实施,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师生互动交流、指导学生拓展素质、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等。导师制作为一种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模式,可以促进本科生创新思维的拓展和实践技能的增长,通过因材施教提高了本科生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对于他们进一步深造或者进入社会顺利开展工作大有裨益。但该模式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困难,表现在本科生导师制被赋予太多内涵,学生主动性未能有效激发,从而挫伤了师生积极性。为进一步提高导师制的有效性、探索实施的可操作性,我们在林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引进和实施了柔性导师制这一新理念:强调本科生培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导师制调动和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主要做法如下。

新生结束军训转入专业学习前,通过入学专业教育课程对本科新生进行专业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所学专业及学科发展现状;此后组织本专业所有老师在第一学期开展一次以本学科发展前沿介绍,或者老师自身科研项目及成果展示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所学专业及学科发展现状、加深对本专业老师研究领域和方向的了解。从第二学期开始至大学毕业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结合教学授课进一步介绍专业发展前沿及自己的科研选题,为学生选择导师提供更多信息。一旦确定导师,则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一直贯穿到学生毕业。由于柔性导师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要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综合考虑出发,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同时,导师也要做到对每个指导的学生有较深入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因材施教得到良好落实。通过一年大学生活,大学带给学生的新鲜感逐渐褪去,而对于自己发展方向的选择:是工作还是考研则是此阶段学生心中的主要纠结。此时的学生非常渴望能得到导师的及时点拨,而导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特点的了解和对专业和社会需求的把握,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发展规划,在专业发展方向选择上摒弃盲目从众心理。导师通过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考研及就业准备情况进行不定期了解,进一步帮助学生分析把脉,不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在现行课程体系的学习中,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通过吸收学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部分研究环节或者指导学生开展自选课题研究,可以在不增加课内学时情况下提高大学生参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时间,通过参与科研实践,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这些实践技能熟练运用到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实施中,可以确保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工作。恩施州素有“鄂西林海”的美誉,湖北民族学院林学专业担负着为本地区培养林业管理和科研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使命,而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基层林业工作的艰巨性,对于将来从事这一职业的林学专业学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根据笔者在基层林业系统的大量调查走访,用人单位普遍认为,专业知识与技能、基础知识及实际工作经验是林学本科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实践动手及创新能力、良好的适应社会能力、解决基层问题能力则是基层对林学本科专业学生应具备能力的基本要求。为此,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立足鄂西南、面向基层、面向林区,服务武陵山区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能在林业、农业、城乡建设等行业从事经济林栽培、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种质选育与遗传改良、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森林生态建设等方面工作,具有实践创新意识、精神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柔性导师制的核心是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良性机制,改变了以往人才培养工作以教学为中心的模式,这种转变使得建立以培养学生林业科学研究能力、林业科学研究精神和林业科学研究意识为目标的渗透本科全过程的实践环节成为可能。所谓“全程实践”模式是指将实践创新技能培养贯穿于大学全过程中:一年级带学生深入林场开展实践调查,了解民族地区林业现状,让学生初步形成对林学专业的感知;二年级安排学生到林业站进行参观、考察并和基层工作人员开展座谈等;三年级学生义务参与林站、林业科研单位的生产、科研活动,让学生获得初步基层工作体验;四年级安排学生到不同条件的林业相关岗位顶岗服务,及时接受社会实践知识,为独立承担工作奠定基础。这一模式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林业实践中,循序渐进地适应从“学生”到“工作人员”这一社会角色的转变,使之成为具备林学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林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实践者。

在林学专业推行柔性导师制四年以来,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理论知识掌握牢固,实践动手能力强,具备了一定科研和实践创新素质,为他们毕业后深造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专业所有学生都参与了校、院两级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还有部分学生参与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参与各级各类项目达到十五项,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林学专业毕业生连续三年取得了学位授予率100%,就业率100%佳绩,培养的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实践证明,在师资相对缺乏的实际情况下,这种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好的柔性本科生导师制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能够发挥更大作用,能够较好满足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月秀.林学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2):17-19.

[2]丁林.本科生导师制:意义、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74-77.

[3]郭欣欣.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7.

[4]胡守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