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11:47: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精神科医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科学精神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其中包含着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作风诸因素,是作为文化形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进步必然会促进人们的自然观、道德观、宗教观、审美观等各种思想观念的变化,对公民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科学精神指适于科学的,或关于科学的精神。科学精神首先在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的“科学的规范结构”(1942)一文中出现:“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四种作为惯例的规则——普遍性(Uni.versalism)、公有性(Communism)、无偏见性(Disinterested.ness)、有条理的怀疑论(OrganizedSkeptcism卜被认为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嘲。此后,默顿在“科学发现的优先权:科学社会学的一章”(1957)、“科学家的行为模式”(1968)等文章中将创新性和谦逊的价值观念也看作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作为探索真理的事业。造就了人格化的气质,并提升、泛化、衍化为一种普遍的价值信仰体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科学家所需要遵守的伦理观念和价值规范,作为一种独特的规范要求,它约束科学家的行为准则必须服从于科学活动的目标要求。科学精神往往首先被科学工作者内化为个人品格,成为其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原则。进而升华为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显然,科学精神既包含了科学自身发展的目的,也体现了社会对科学的要求。
科学家在工作中要处理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物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即R·K·默顿提出的“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所谓人与物的关系,指科学家对科研成果的判断标准。所谓人与人的关系,在狭义上指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其他成员的交往与联系,在广义上指科学家面对全人类的态度。科学家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候,需要遵循不同的价值规范。
1.科学家在处理与科研成果的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时,需要有求实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
第一,求实精神——科学研究的支点。求实精神就是我们平常所熟知的实事求是精神。科学的特点是实事求是,依靠人的感官经验和科学仪器的验证,采取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方法。不断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科学的求实精神要求科学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排除主观性。坚持客观性,以唯实的思维法则进行科学探索。
第二,理性精神——科学活动的精神支柱。理性精神首先强调的基本信条是相信自然界有秩序,并认为人类可以认识自然界秩序。这是科学存在的前提。其次,科学理论的构建也应符合理性规则,概念、原理和经验事实必须合乎逻辑地组织在一起。所以理性精神既是科学家必须遵守的价值规范,也是他们在科学活动中的精神支柱,“承认理性之至高无上的威力是科学社会组织的一个中心精神价值”。
第三.批判的怀疑精神——科学的生命。批判精神在科学内部表现为不迷信、不盲从的反权威主义。科学家应该坚信自己的判断,它是一种“个人主义”: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没有终极真理。人对世界的认识,由于其智力活动的局限性和科学认识的阶段性,永远不可能穷尽真理,任何真理都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体。因此科学要获得进步.必然要对以往的理论学说、观念持以批判的怀疑。因此科学的怀疑就成为科学研究的起点。
第四,创新精神——科学精神的本质和灵魂。创新精神既是由人类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也是科学体制的规范原则,而且还是现代社会对科学事业的必然要求。创新是科学的生命所在,科学发现与物质生产不同,物质生产可以成批地复制,而在科学研究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对科学家独创性的承认与尊重是科学体制首要的功能表现。
2.科学家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需要有自由精神、平等精神、合作精神与宽容精神
第一,自由精神——科学自由发展的向度空间。科学研究是一种自由的创造活动。任何给科学研究设定框架的行为都会阻碍科学的发展。科学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科学的繁荣必须自由地在各领域进行耕耘。
第二,平等与合作精神——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平等精神强调的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科学共同体成员之间没有权威存在。合作精神强调的是科学家在科研过程中需要通过合作与交流达到提高。科学发展的进程表明,随着科学研究逐渐深入,难度也在增加,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跨学科知识,各个学科间移植渗透、一体化、综合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内在地要求合作与交流成为自觉的行为。个人智慧与集体力量的有机融合,构成了促进科学加速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公民文化
公民文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和民主政治文化相联系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人们权利义务关系中的民主自觉意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公民社会的培育和发展,个人逐渐以公民身份自主地参与社会生活,并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历史变革,同时也是人的解放。但是.新的社会变革又对人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通过加强公民文化的建设,才能促进公民社会的发育、完善以及推动社会的整体文明。
科学精神作为文化形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深深地影响了人类近代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革命力量,而且,科学精神与现代社会的许多价值,如宽容、理解、民主、开放、合作等有着紧密的联系。科学精神是公民文化的基本要素。对公民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提倡和促进公民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对公民文化和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科学精神能够强化公民的民主意识
科学与民主从来都是生死相依,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科学的发展绝对需要民主政治对学术自由的保护和对学术专制的制裁。另一方面.民主政治的确定,完善和进步也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支持,规范和渗透。因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依靠具有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的广大社会公民的实践。而科学精神能够有效地内化为实践主体的科学态度,唤起和强化实践主体的民主意识.提高实践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政治活动能力。如果没有科学精神的这种主导地位,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政治的建设。
科学是一种自由探索,各个学派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要求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态度。科学只有通过不同观点的自由争取才能向前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于向宗教权威的挑战,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科学真理也从不借助于权威而让人去信仰。科学认为,凡是压制细研深察和认真讨论的地方,真理就会被掩盖。科学的民主精神要求公民在对待公共生活时既不迷信权威,又深刻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和偏爱癖性。要求公民有这样的胸怀和诚意,即当有了新的证据和新论据时.就要彻底而公开地改变自己原有观点。
2.科学精神能够内化成公民的批判的怀疑精神
科学的怀疑意识,其灵魂与作为时代精华的哲学是相通的,并不是科学所独有的,也是公民文化的内容之一。例如,理论的真理性要由实践来检验,而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就是一个反复确认和不断修正的过程.它的认识论前提也是对已被认定具有真理性的理论的怀疑意识。如此才谈得上在实践检验中体会、确认、修改或发展理论。如果没有怀疑的意识,那就常常会把哲人或伟人的思想、意见、见解、看法甚至愿望认定为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视为可代替自己思考的指路明灯,最后的结果就必然会形成“文化宗教”或步入“个人崇拜”与“个人迷信”的误区“实事求是”就表达了一种怀疑精神。怀疑意识是科学精神的起点,它的对面是信仰,反面是轻信和盲从。有了怀疑意识,人们才能独立地判断和思考,排除轻信和盲从,接近科学的理性。
3.科学的理性精神是公民文化的基本要素
如果说怀疑是科学精神的出发点,理性就是科学精神的主要体现。失去了批判的理性,科学就失去了创新的生命力。科学的理性是批判的,而科学的批判也必须是理性的。没有理性的批判是不科学的。
理性是人认识把握世界,创造人类生活的主体能动力量,是人在本质方面的重要特征。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理性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精神、一种价值、一种状态。理性文化是人类理性追求的产物,是人类走向成熟、社会迈向文明的标准,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科学相契合的文化。科学精神、社会契约观念、公民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平等自由观念等既是理性文化的要素也是公民文化的内容。无论政治制度的设计,法律的制定和对政治参与的宽容,都需要理性的力量。文明政治的实现是需要理性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需要理性.通过缓和社会矛盾,抑制社会冲突,建立起双方都能容忍、接受的社会秩序。公民文化表达的是尊重个人,尊重他人的尊严和价值.以及尊重他作为自主的道德行为者的地位.坚持以权利本位为价值取向,肯定和尊重人的价值,使公民政治文化体现了理性的追求和蕴涵着理性的目的。
4.创新精神既是对科学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公民文化的内核之一
创新意识是科学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是科学得以创造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灵魂。同时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它更是一种行动。不论是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文化创新关键在于将这种意识落实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之中。创新不仅是人类文明成就的必备元素,更是现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础。没有创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就会失去动力,没有创新,民主政治和法治也就不会出现在人类的巧尘罐台上。公民文化的优势之一就是具有创新品格。具有这种文化的社会可以塑造出普遍民利的、具有理性意识的社会公民,引导社会政治良性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进步。现代社会是民利主导的社会,民利在使人们创造最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又使人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不断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因此成为公民文化的品格,正是具有这样的品格,公民文化才是与时俱进的,才是一种优势文化。
5.宽容和谦恭是公民文化推崇的品格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产物或结晶,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两个重要维度。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以客观事物自身为尺度去度量世界,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品性――客观性与务实性;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关注和维护,提升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目标。1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是对立矛盾的两种事物,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科学发展过程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认识这种人文内涵对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2
1.科学的人文意义
当今社会存在着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立起来的倾向:似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弘扬科学精神,不仅无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反而对人文精神是一种遏止或损害。孟建伟认为:“狭隘的科学观和文化观是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和对立的重要根源,一旦我们超越狭隘的科学观和文化观,便不难发现,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人文精神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狭隘的科学观一是从功利主义科学观理解科学,将科学理解为人类征服自然、获取物质利益的一种手段,片面的把科学精神视为工具理性;二是从实证主义科学观对科学所作的“客观主义”的理解以及关于认识(科学)世界和体验(人文)世界的截然划分,否认了两者的关联。另一方面,狭隘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文化观和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都给人们带来一种错误的观念,即把人文精神看作是一种与科学精神相对立的“文人精神”,或者说是“人文学科的精神”或“人文文化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加深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对立。可以说从这种狭隘科学观和文化观角度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错误理解似乎已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科学对真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除了自由探索的精神、勇于批判的精神、大胆创新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精神以外,还有毫无私利的精神、为真理献身的精神等。这些精神具有很强的人文意义,并永远激励着人类向着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奋勇前进。还有,促进人类智力的发展,永远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迈进,也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之一,这是科学作为一项智力活动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文化精神。代表现代体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这样的现代科学活动是一致的、相似的。3
2. 科学精神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并不等同于科学精神。科学技术里的“科学”特指的是自然科学,而自然科学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究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以便人类能够按照这些规律去改造自然。“科学”还是理论状态的东西,它通常要通过“技术”去改造自然。所谓“技术”是实践状态的东西,实际上就是科学的应用,但技术一经产生就会拥有越来越强大的力量。一般说来,科学技术是中性的东西,在不同的价值观下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因此,科技的滥用就是技术在体育领域中的强势表现,当技术的这股强大势力淹没了体育科学活动中的人所体现的精神,以及体育科学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人类精神追求,使人们忘记了体育是为了人类的全面发展的真正目的。导致体育产生异化的主要原因是对科学精神的误解。因而,大力倡导和弘扬正确的科学精神才是发展科学技术,并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3.正确认识体育的科学精神
通过以上分析,如果我们依然将体育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视为两种事物,简单的提倡重视人文精神或是两者融合发展,也许改良的效果依然难见。因为这始终是建立在两种事物、两种论点上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主观意识上就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对立的观念。因此,应该理解为人类所从事的体育科学活动所体现的精神,或者说是人类所创造的体育科学文化所体现的精神是体育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体现的是人(运动员或体育参与者)的精神,而不是无人无关的体育科学技术所具有的那种工具精神。
弘扬蕴涵人文意义的科学精神对于体育的发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引导人们正确使用科技手段,促进体育活动持续、健康向前发展,避免滥用科技导致体育产生的异化问题。二是在体育发展进程中,正确对待体育同政治、经济、外交等社会各领域的关系。三是弘扬蕴涵人文意义的科学精神是当前我国实现体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理想途径。蕴涵人文意义的科学精神使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得到有机统一,对科学技术的运用有了符合道德规范的价值导向。
将不畏艰难、坚忍不拔、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为人类服务、造福于人类的崇高精神,以及从“更快、更高、更强”向着“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转变的奥运精神真正融会在体育精神中,体育才能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 俞吾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必须协调发展[J].探索与争 鸣,1996(1):4-7.
[2] 陈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探析[J].自然辨证法研究, 1997(1):22-27.
[3] 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5):162;201.
[4] 郭传杰.论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7.
[5] 王大珩.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165;177.
[6] 肖峰.哲学探究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中国青年政治 学院学报,1993(5):12-16.
[7] 沈礼清.论倡导科学的人文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观 察,2001(6):19-21.
[8] 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3:13;54.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中心,融自然、人文和科学为一体的文化。它形成于先秦时期,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社会、学术背景。如果我们把“百家争鸣”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自觉建构的话,那么“三代”文化和传说中的五帝时代的社会生活、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等,则可以合理地被看作是这一文化模式建构的价值之源。因为,它不仅渗透和体现着一种独特的文化价值理想,而且作为一种深层的文化心理诉求预示着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
五帝时代既是华夏文明的开创期,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在有关的神话和传说中,圣人崇拜与祖先的智慧、功德相联系,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也是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深层原因。《周礼·冬官考工记》云:“百工之事,皆圣人之所为也。炼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为行陆,作舟以为行水,皆圣人之所为也。”《韩非·五蠹》云:“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木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燧人氏。”《易·系辞下》云:“包牺氏殁,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大下。”史称“伏羲作八卦,结绳而为渔罟”;黄帝、尧、舜“垂衣裳”,“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服牛乘马,引重致远”,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重德意象和人文精神的价值趋向。而依照诸子对上古社会的描述和对圣人的理解,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理想社会和治世之道,进而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重要基因。可以说,这种非西方式的“创世神话”,使中国文化不仅呈现出以人为本和向内探求与外在超越相统一的基本特征,而且也是它既不向外在的、超越性的上帝观念致思,也未形成人与神、人与自然,以及“人文”与“神文”和“科学”之间的对立和紧张的深层原因。
如果说五帝时代的文化传说集中体现为融神祗、英雄、祖先为一体的圣人崇拜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而成为文化模式建构的价值之源,那么,殷周之际的制度变革,则无疑为这种文化模式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殷周之际的制度变革,突出地表现在将本来只是根据血缘关系确立父权的宗法制度改造成为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的基本体制。与此相适应,周人则完成了由神到人、由天命神学到人学的根本转变,形成了灿然完备的宗法家族制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德”为核心的礼乐人文文化。然而,平王东迁以后周室衰微,至春秋时代,特别是进入春秋后期社会巨变,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对历史文化的全面反思和价值重建则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庄子·天下》)。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社会异化现象,对社会治乱的深切关注,对以前文明的反思、存有和超越,对人生存状况和命运的终极关怀等许多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的思考,既是“百家争鸣”的实质和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自觉与价值重建的动力机制和学术语境。因此,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等问题,以老子、孔子、墨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既追寻“礼崩乐坏”的根源,又提出了各自的思想主张;既探寻人性的最后根据,又追溯天地的起源和宇宙的本质,从而建构了一个以人为本,融自然、人文和科学为一体的文化结构模式的雏形。而老子、孔子、墨子以下,诸子之学在存统中相互吸收融合,逐渐形成了以道、儒、墨三家为代表的自然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三大传统,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模式早期建构的真正完成。
可以说,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主题,既是“百家争鸣”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自然、人文和科学相统一的文化模式建构的内在机制。
(二)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不惟道、儒、墨三家。老子、孔子、墨子亦非道家、儒家和墨家之创始者。其所以以老子道家、孔子儒家和墨子墨家为代表,完全是因为他们既是原始道家、儒家和墨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传统的奠基者和开创者。而以其为代表的自然、人文和科学之间的异质互补和交融互动,既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结构模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性的本质规定和绵延发展的内在的动力机制。
吕思勉说:“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汉志》说道家之学“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面南之术也。”“清虚以白守,卑弱以自持”,实为道家最要之义。《礼记》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又云:“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其所言者,为君人面南之学可知。而其下文云:“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能不治。”又云:“君子大德不官,大道不器。”此即“清虚以自守”之注脚。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说,道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这既深刻揭示了道家思想的本质特征,又表明了道家与儒、墨、名、法诸家之学的内在关联。
史称老子“居周之久,见周之衰”,不仅主张回到结绳而治、小国寡民、民无知无欲、朴素自然的原始状态,而且更以极富历史哲学的慧眼和宏大的宇宙精神视野,省察现实,反思历史,既看到了物极必反、物壮则老、盛极必衰的发展规律,又批判礼乐文明的暂时性和儒家以礼乐教化为核心的内在而超越的道德人文主义的不彻底性;既追溯宇宙人生的最后本质,又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道法自然、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既以自然之道为最高价值追求和目标境界,极力倡导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文明主张,要求人们“见素抱朴”,“返朴归真”,“复归于婴孩”,“比于赤子”,不仅开创了中国文化中的自然主义传统的先河,而且赋予中国文化以博大的自然情怀和精神特质。庄子继承老子思想,更以审美的眼光崇尚自然、本真自由、逍遥的心性人格,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而且为人们提供了最后的安身立命之所,是中华文化绵延发展的内在张力所在。
孔子祖述尧舜、文武,取法三代之礼教,并以周文化的忠实继承者的正统之居,建构了一个以“仁”为本,以“礼”为“文”和纲纪,而注重内在超越的道德人文主义的思想体系。《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恭己”为古之“为己之学”的内容;“正南面”为古代礼制,二者都属于先王礼教。孔子儒家认为,“天有四时,……无非教也;地载神气,……无非教也”(《礼记·孔子闲居》)。《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曰:“夫圣上事天,教民有尊也;下事地,教民有亲也。”“教”指“礼教”、“教化”之义。孔子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措手足。”(《论语·仁里》)但他同时认为“恭己”是“礼制”得以施行的前提和基础。这就是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克己”就是“求诸己”,“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仁里》)。“复礼”就是恢复礼制、礼教。正如孔子所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从而开创了中国文化中重礼乐教化和道德内省的人文主义传统的先河。
孔子以下,儒分为三,“内圣之学逐渐发展为以《中庸》、《易传》为代表的宇宙本体论传统和以思、孟为代表的心性论传统”互补、互动的道德人文主义,〔4〕并在宋明理学中得到了统一,获得了新的理论形态。但就其本质而言,儒家所竭力倡导的这种人文主义和西方那种反自然、反神学的人文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它既不排斥超越的层面“天”,也不排斥自然和科学,而主张“为学”与“为道”的统一、“见闻所知”与“德性所知”的统一、“格物致知”与“穷理尽性”的统一。其天道性命思想中虽然具有浓厚的宗教主义色彩,但并不是建立在人格上帝的神秘气氛之中,而表现在个人人格发展的庄严性、超越性和无限性上。儒家以人为本,强调内在超越而非外在超越。可以说,仁学作为儒家学说的核心,代表着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方向,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独特文化价值理想。
墨学源于儒学,但它不仅与儒学相对立,而且与道家思想相异趣,完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学派。《淮南子·要略》说:“墨者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糜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说:“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其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别亲疏。”正如唐君毅在《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一书中所说:“墨家薄礼乐,而不废《诗》、《书》。不废《诗》者,取其民间生活之记载。不废《书》者,以其载古代帝王之勤劳务实之事业。最能表示中国古代人之勤劳笃实之精神之古代人物,无如平水土躬稼穑有天下之夏禹。故墨家倡法夏,墨子兼爱所重者,在下察于百姓耳目之实,求所以使人人之得衣食,而裕其生之道。乃不重少数士君子之盛容修饰,弦歌鼓舞之礼乐生活。故墨子精神所重者,在社会经济。”〔5〕其实正如韩愈所说:“儒讥墨以上同、兼爱、上贤、明鬼。……孔子泛爱亲仁,以博施济众为圣,不兼爱哉?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褒弟子,疾殁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孔子祭如在,讥祭如不祭者,曰:‘我祭则受福。’不明鬼哉?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以为孔、墨。”〔6〕如果说儒家思想的核心体现在“百姓日用而不知”,那么墨家的思想核心则主要体现在“百姓日用”方面。当然,儒家所谓“知”,主要还是道德知识、道德本心或天理良知,而不是关于外物的科学知识,而墨家也不仅仅停留在“百姓日用”的层面,而是科学形态的“百姓日用而不知”,如果说儒家学说是价值论的,那么墨家学说则是事实论的或真理论的。而后期墨家正是继承和发展了墨子思想中的知识论、逻辑学和科学成分,不仅建立了可以与亚氏逻辑和因明学相媲美的形式逻辑体系,而且提出了大量的科学思想,从而使墨家真正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主义的典型代表。
孔子、老子以后墨家包括名家多受非难,但也不是全盘的否定,如孟子、司马谈、欧阳修等人对于墨家“强本节用”等主张则给予了明确而充分的肯定,不仅认为“有足取焉”,“不可废也”,而且认为“此墨家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其实,儒墨之争主要在政治伦理方面,而对于其中所包含的最有价值和最具特质的知识论和逻辑学思想却很少提出异议,当然也没有引起人们更多的重视。当然,在正名问题上儒墨两家亦有不同。孔子主张“以名正实”,而墨家则主张“以实正名”,并进而探求正名之则,可以说儒墨两家是同中之异,异中之同。道家不仅主张“无名”、“非言”,而且反对“为学”、求知,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强调超越知识和理性的直觉思维的至上性,并以此作为达致无欲无为而同于“自然”的心灵境界的唯一途径。但这只是就形上本体而言的,在形而下的范围内道家如庄子同样对语言概念和知性思维的功能给予了充分肯定,可以说道家和儒家都是通过内在超越而达到“天人合一”状态的境界之学。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家与儒家既有相通之处,但同时又与墨家强调天人、物我、主客对立和外在超越的工具理性与逻辑心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可以说,墨子和后期墨家立足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主张外在超越,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关注外物知识获得的可能与方法,以强烈的工具理性和科学精神,形成了与以孔子儒家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和以老子道家为代表的自然主义异质互补的科学主义,而成为支撑中国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并蕴涵着向民主和科学道路上前进的文化基因。
(三)
中国传统文化是富于自然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文化。以道、儒、墨三家之学为代表的自然、人文和科学之间的异质互补和交融互动,从本质上说根源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模式,不仅在于它的原创性、丰富性和包容性、互补性,而且在于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特质。
道、儒、墨三家之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要素和基本模式,首先在于它的原创性、丰富性和包容性、互补性。从学术史的视角来看,春秋以降,学术下移,第一次出现了“殊途百虑”的文化重构的历史机遇,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第一代思想家,不仅对从传说时代到殷周时期的学术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和总结,而且以其学术思想的原创性、丰富性和包容性、互补性,熔铸了一个以人为中心,融自然、人文和科学为一体的文化结构模式,从而成为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活水源头”。战国及其以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韩非子·显学》),出现了“道术将为天下裂”的趋势(《庄子·天理》),各种思想相互对立、碰撞、交融、吸收,正如《汉书·艺文志》所说:诸子之学“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譬犹水火”,但“相灭亦相生也”,显示出学术交融的博大气象。而经过孟子、庄子、公孙龙子、荀子、韩非子等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则从根本上确立了由孔子、老子、墨子所开创的老学、儒学、墨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基础地位。可以说,直到汉代儒家独尊和佛教中国化以前,以儒、道、墨为代表,融自然、人文和科学为一体的文化结构模式并未改变。正如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所说:“孔老墨之盛,非徒第二期而已,直至此时代之终,其余波及于汉初,犹有鼎足争雄之姿。”从思想内容来看,在这一文化模式中,既包含了对现实的人的心灵与肉体、理想与现实、形上与形下、德性与知识、实践理性与工具理性、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矛盾的揭示和理解,也包含了在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方面的智慧。而这也正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绵延发展的深层原因。
对普通高校田径训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陈华,Chen Hua
普通高中学生孤独、焦虑、抑郁状况比较研究 魏俊彪,Wei Junbiao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肖红,侯云,Xiao Hong,Hou Yun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心理干预研究 符忠佩,张建江,Fu Zhongpei,Zhang Jianjiang
心理因素对青少年错颌畸形治疗的影响 赵永丽,王桂霞,李六一,Zhao Yongli,Wang Guixia,LI Liuyi
静脉滴注硝普钠致患者休克1例 刘玉兰
34例海洛因依赖者伴抗焦虑药物有害使用者临床分析 王建平
情感障碍伴躯体症状认知与治疗 崔兆元
肺部孤立性肿块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宏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43例分析 冯相珍
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疗效评价 谢丹
继发性高血压误诊22例分析 李晓燕
心衰合剂治疗心力衰竭38例对照分析 段宇峰,段晖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自杀行为20例分析 任敬桥,易艳霞
104例海洛因依赖者复吸原因分析 刘伟,介吉华,郭本玉
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患者的住院依赖 闫宏峰,姜珺,刘杰,葛桂杰,刘世红
电脑治疗在精神康复科的应用 薛殿凯,李爱平,曹红
论抗精神病药进展的哲学思考 吕路线,宋学琴
精神科住院患者陪护与医疗纠纷 李艳芬,吕东苗,任巧云
精神科健康教育难点分析 郭子英,赵秋菊
医学论文写作技巧(一)概述 吕应春
小剂量舒必利致窦性心动过缓1例 孙秀玲,周德洁,王善松
精神疾病的康复教育及护理指导 郑勤
误诊引起防卫性应对分析 段晓霞,郭凤英,宋俊英
门诊神经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李建丰,刘付敏
儿童情绪障碍的临床护理 刘敏,朱洪英,田劲兰
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曹楠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司法精神病鉴定 杨春,甘景梨,巴华杰,牛峰
抗抑郁药物的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黄素培,蒋立新,王来海
影响门诊抑郁症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陈福新,赵振声,秦红群
儿童虐待与精神卫生 杨世昌,张亚林
论精神卫生立法 李在科
失眠症患者个性特征及相关障碍研究 周刚柱,陈茹,Zhou Gangzhu,Chen ru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抑郁的相关研究 徐本华,庞彦翔,Xu Benhua,Pang Yanxiang
中等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述情障碍 韩岱,谢思思,董毅,穆菁菁,熊祖伦
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靳永萍,张红,阚春梅,陶志敏
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调查与行为干预 张静,张红云,Zhang jing,Zhang Hongyuen
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研究 孟天宇,郭华,郭平,Meng Tianyu,Guo Hua,Guo Ping
不同妊娠期女性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张长军,王振英,范茂林,刘康洪
交通事故中脑外伤性精神障碍法医学鉴定 张晓莉,夏海森,郁道鹏,王建华,马曙辉
二项必选数字记忆测验对伪装病人的鉴别(附164例分析) 谭友果,甘枝勤,郭君华,刘成文,陈茂娟
既往精神状况调查资料与司法鉴定医学结论的关系 李植荣,高镇松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探讨 刘爱花
输液泵持续静滴钙剂治疗婴儿手足搐搦症24例疗效观察 姚亚民,黄杰
驻马店市中学生应激状况调查分析 赵福涛,徐淑敏,郭华
神经症患者的攻击行为 樊旭升
阳痿的中医辨证治疗及心理治疗 王进,彭玉生
急诊科64例自杀者特征及原因分析 易天军,刘继强,孙翼,张贵金,袁勇贵
癔症伴发自杀行为2例报告 杨镇涛,熊娅芹
人格解体神经症1例报告 张迎锋,杨镇涛
小剂量碳酸锂致锂盐中毒1例 刘铭涛,赵汝铭
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心理需求及心理护理对策 于侠
精神疾病合并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陈丽辉,陈静芳,庄希航
40例阿尔采默病的精神症状及护理对策 陈全花,娄百玉,赵敏
青少年强迫症的行为干预和心理护理 胡延华,张建华,刘敏
32例精神障碍患者噎食引起窒息的急救与护理 余洁,王根贤,丁大平
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心理干预 邵经济
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与医院人员管理 杜文英
对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魏森,刘玉堂,张贵新
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便秘 崔中芹
精神分裂症细胞因子的网络作用 刘素芳,贾福军
防治高血压应重视综合措施 武亚峰,冯彩云,张爱景,白常喜
重提"癔症是一个陷阱" 张晓琳,李振宇
生活事件对巡警心理健康的影响 郭锦滔,邓文,吴穗玲,吴庆丰,容倩华,刘素芳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期间SCL-90动态观察 焦淑芬,Jiao Shufeng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 杜玮,张琴,张子菊,Du Wei,Zhang Qin,Zhang Ziju
民事行为能力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张晓莉,夏海森,Zhang Xiaoli,Xia Haisen
294例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李文华,Li Wenhua
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杨建章,郭振宇,朱玉星,郭华
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张莉,郭平
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崔光琴,李红
早期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马晓红,李浩红
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障碍对照研究 李新峰,刘志业,张英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病程的健康教育 宋新勤,贾金鼎,王继红
复方丹参联合硫酸镁治疗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衰疗效分析 李传雷
机械通气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1例分析 刘绪歌
654-2治疗产妇分娩宫颈水肿的临床观察 李春玲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孟勇
26例酒精性脑病患者相关因素分析 吕红霞,董予,张秀丽
老年期血管性抑郁与其他抑郁障碍比较分析 沈建红
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健康因素分析与对策 马效芝,胡建民,邓红欣
综合干预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分析 周朝当
医护人员情绪的调节 蒋玉萍,林素华
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的影响 辛春东
惊恐障碍误诊为冠心病38例分析 陈娓,桂立辉,娄百玉
侧方入路拔除术治疗埋伏智齿 魏选辉,姜兴功,刘海涛
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 姜兴功
赛莱乐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李红星,李梅香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58例临床分析 葛桂杰,刘杰,袁崇友,闫宏锋,姜珺
将危机干预内容引入精神医学教学 张亚林,郭果毅,杨世昌
指导眼科年轻护士开展健康教育方法的探讨 张银萍
精神科医生必须练好基本功 张连舫,吴化民
感觉、运动和情感的功能稳定性假说 喻东山
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护理 周文霞,温永枝
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现状 龚银清,杨世昌
论著
(1)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晚期肺腺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突变的探索性研究 赵莹莹 卢绍禹 杜文 梁洁 杨艳华
(3)天麦消渴片治疗肥胖伴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 马春明 柳洁 张晓亮 刘永庆 张姬欣
(6)氟达拉滨单药或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赵兰滨 申莲玉
(8)血浆醛同酮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雷晓明 李韶南 李广镰 刘震 陈平安
临床与实践
(11)pci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 曹婷婷 杨旭明
(13)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100例临床分析及产后恢复情况 刘果霞 杨丽 薄晋魏 白强
(15)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48例食管黏膜下肿瘤临床分析 李华茹
(16)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76例疗效观察 张艳 周明勤
(18)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克雷白肺炎90例的疗效观察 梁琰
(19)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皇甫春荣
(21)依巴斯汀片联合清热化湿汤治疗56例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 崔刚
(22)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观察 管玉成 曹苏
(24)老年快速房颤患者在应用美托洛尔片控制心室率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疗效观察 包恩义 谭冰 王志国
(25)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凝血与纤溶功能特点分析 李志雄 李传连
(27)非吸收无损伤缝线与可吸收缝线连续皮内缝合的疗效对比 邹文 许海燕 邹勇 刘容珍
(29)伪膜性肠炎26例临床诊治分析 绳百龙 田瑞龙
(31)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一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并后纵韧带骨化症 孙彦鹏 史相钦 卜保献 马虎升
(33)伤椎植骨置钉预防椎体矫正度丢失的临床研究 卢小健 郭小明 曾丹阳 吕厚忠 陈和平
(35)替米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tnf—α、il-6的影响 阮国虎 刘卫清 李娟
(37)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早期治疗重度戊型黄疸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张克祥 刘星 王守兵
(38)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和治疗探究 李毅云
(40)采用尿激酶治疗突发性耳聋76例临床效果分析 江安世
(41)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强效镇痛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探究 窦连运
(43)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 李雪松
(44)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 彭海斌
护理园地
(46)dc/cik细胞治疗心脏毒性反应的护理 陈银 曾雅力
et="_blank" class="keylink">陈玲 李芳 安东建
(48)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邱小灵 吴小勇 叶学英
(50)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对降低职业倦怠的效果分析 江萍 杜锦萍 吴菁 赵春芳 邓光辉 张伟 韩兰萍
(53)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效果分析 仇爱华
(55)椎间盘突出围手术期的护理 资姣蓉 陈丽华 雷程
(57)icu患者人工气道内痰痂形成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 王静 苗春艳
(59)健康教育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刘伟莲 李远芬
(60)亲情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尤玉莲
(6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赖燕 罗冬梅
(63)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调查分析 李友爱 黄运芳 朱勉春
(65)循证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张艳梅 吴雯 刘淑丽 刘玉莉
(66)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张平 张伟光
(68)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心得及体会 杜利利 李冰玉 石小玉
(69)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的护理干预 吴微波 曾宇
(71)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就医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朱玉环
(72)农村骨折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吴青礼
(74)老年患者的骨科护理 李霞
医技与临床
(76)修正geneva评分联合超声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分析 王亚豪 毛毅敏 霞 单世民
(78)晚期妊娠胎盘植入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吴云
(80)dsct双能量技术检测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的初步应用 袁峰 何波 祝艳翠
(82)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杜喜莲
(84)食管癌在数字化x线上消化道造影上的表现 李运立 闫风全
(86)mri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 左敏 杨先春 杨克勤
(87)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应用价值 赵同军
(89)afp、fβ-hcg及uabf在预测不良妊娠结局中的应用 吴新荣
(91)钯作为基体改进剂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铅中的应用 郭防
经验体会
(93)电针刺双足三里穴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张友发 梁光造 张征
(95)高龄老人髋部骨折的治疗风险控制 杨小超 任龙韬
(97)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切开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62例临床分析 赵春红 李玉杰
(98)功能位固定结合中药熏洗治疗屈指肌腱狭窄陛腱鞘炎疗效分析 陈海宏 高大伟 杨健松
(100)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诊疗分析 成中凤
&nbs
p; (101)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子宫肌瘤59例临床效果观察 李东伟
(103)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 朱黎姝
(104)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 刘凤义
(106)腔镜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马沛
(107)两种胃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恢复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张建军 刘耀刚 杨志忠 袁启东 李长江
(109)冷刀切开术后直视下尿道扩张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疗效观察 刘孝华
(110)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徐荷凤
(112)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骨盆骨折的探讨 孙智力
(113)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彭玉源
(115)39例结直肠癌致肠梗阻手术ⅰ期切除吻合的临床疗效分析 黄晓晖
(116)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朱雷
(118)闫绍华老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 李研 张明香 闫绍华 吴兵
(120)不明原因慢性咳嗽临床诊治体会 高国俊
(121)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疗效观察 庄晓明 刘莉冬
(123)益母草注射液与催产素联用防治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刘淑芳
(124)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疗效观察 刘常基
(126)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柯学礼 胡文格 何素琼 罗勤
(127)左旋甲状腺素对老年亚临床甲减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王莉芳 丁维民
(129)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永青 艾叶
(130)宫颈leep术对宫颈上皮瘤变的疗效分析 施帆
(132)不同剂量高渗盐水治疗颅脑损伤时对血生化及渗透压的影响研究 陈珑
(133)胃癌术后肠内高营养54例临床分析 陈振亮
(135)前列地尔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马莉
(136)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输卵管性不孕中的疗效观察 黄庆芝
(137)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应用的临床观察 陈艳红
综合医学
(139)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药敏分析 乔宁 喻华 黄湘宁 殷琳
(142)腓肠豆骨的临床意义探讨 张磊 曾炎 屈尚可 包可 王琦
(144)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的探讨 郜宇杰 李汝德
(145)加强医院医德档案管理,促进行风建设 章航飞
(147)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不同浓度肝素钠封管液的效果 殷秀伟
(148)精神科临床检验质量保证措施分析
eylink">陈桂美
(150)高血压病房实施临床路径的管理体会 邓育芬 黄琼意 黄意琳 马伟东
(151)常用中药材的临床鉴别使用与药理学研究 秦小林
(153)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方法的探讨、改革与实践 秦庆颖
(154)“类医生”: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向 谭刚 陈敏菲 梁飞
(156)糖尿病性低血糖的防治对策 胡凤鸣
综述
(158)盆腔淋巴囊肿诊疗进展 江东根 庞俊 罗云 高新
(161)瘦素与肥胖相关性肾病研究进展 林克宣 刘冠贤 石咏军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