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11:47: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文化海报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海报设计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性与统一性
(1)海报中的文明特色统一性。
文明的沿袭是以标志为前提的,如言语符号就是标志中的关键一员,通过言语符号,文明能够一代代沿袭至今,也可以发散到更加宽广的区域中。标志依照感觉的差异能够区分为三种——触觉标志、视觉标志以及听觉标志,言语是听觉标志的一种,而符号是视觉标志的一种,图标图式在视觉标志中占据关键地位。海报以版面较大、传播知识较广、文化行为方式多样以及视觉冲击力较强等为特征,是优良的文明宣传工具,也是平面规划创作中的关键构成成分。它包含多样的知识、专题突出准确、宣传手段较多、展现方便、针对场景工具并没有太多约束,因此大肆流行。人们熟悉的诸多世界级平面规划者都在此区域拥有极具特色的创作。诸多世界性的平面规划竞赛也是评价这种展现方式来开展的。
(2)海报中包含的文化差异使其各具特色。
眺望海报规划的历史长河,世界著名平面规划者们的海报创作都包含和自己国家文明有关的、特有而且极具特殊性的视觉标志,并且逐步将其改进变化为激烈的个体特色,让观察的人们在欣赏海报的同时就可以猜到规划师的名字。日本之前有一个出名的规划者——田中一光,他给日本流传久远的能剧所涉及的诸多海报都广为传承。能剧极具日本国家的特色,它产生于寺院神社的活跃气氛项目中的“猿乐能”,在日本所有戏剧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能剧的表演者不多,以剧本的表现为核心,是一种极具象征手法的戏剧。出演能剧的人们都必须以面具掩面,这也是能剧和诸多戏剧的突出差异,能剧起始于选定面具。田中一光利用面具的特色来设定能剧海报,在表达方式方面,他采用较多的几何状颜色使本来多样抽象的面具和食品展开总结,概述其突出特色,并利用填补颜色的方式,加强海报的视觉感官碰撞的力度。不仅采用几何状颜色构造能剧面具来创造海报,还利用文字符号乃至于笔画特色来涉及能剧海报。
(3)中西方文化碰撞所产生的“化学效应”。
各个族系、各个国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文明差别;伴随着世界一致化的进度,各种文明之间的沟通与渗入都变得极其普遍。各种文明都能够变成视觉感官,在海报这个承载物上融合、撞击,通常会得到令人惊喜的结果,进而达成目的。陈幼坚(有名的香港规划者)创造的海报规划创作,大多数都饱含了祖国文明的底蕴,而此类中国特色,又凭借简单具体的当下规划手段展现出来。他对自己创作的解释是“:其实我的创作都是外在的。不过我能创造出优秀作品的原因是我了解祖国的文明采用哪种方式来表现,可以让国民和外国人都感受得到中国特色。但是不能说明我深入掌握了祖国文明,你再问我一个问题,我不一定能够给你一个好的回答。”运用此类各种文化融合的规划概念来创作就是期望凭借世界性活动来表现我国文明与品质,凭借此类表现方式,使我国人民的自尊在世界平台上争取回来。
传统文化艺术所包含的多姿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审美角度、创新精神以及艺术作品对当代旅游海报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与借鉴作用。中国富有个性的文化特质决定了现代海报设计深厚的东方文化韵味,也形成了一大批具有东方神韵的海报设计元素。例如传统的汉服和旗袍、神秘的刺绣、苏杭的园林等,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是丰富我们视觉艺术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寻找和发现新的视觉语言、创造新的视觉文化的源头。
(二)宗教文化元素
“宗教情感与艺术的审美情感存在一定的差别,宗教中如痴如狂的崇拜、义无返顾的献身、惊心动魄的自残行为,往往是与个人的生活目的、人生价值等道德观念直接相联,而艺术审美情感与道德观念的联系则是间接的。审美活动本身只诉诸人的感情,通过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认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由此可以看出,宗教与艺术两种思维方式在运用想象和幻想把握世界的过程中殊途同归,彼此共存;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本领与手段又同根共源,一脉相承,都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诸如民间传说、图腾崇拜、原始艺术与歌舞、仪式等宗教活动同样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而且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与开发这种想象。
(三)民俗民风元素
民风民俗指那些突出表现民族特点和地方性特征的因素,从服饰、饮食、礼仪、节庆活动、婚丧嫁娶、文体娱乐、乡土工艺,到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等无所不包。近几年,一些地区开辟了通过旅游开发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如屈原故里每年端午节举办龙舟赛事,已成为三峡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活动。在旅游海报设计中,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吉祥图案、剪纸、年画等民间装饰纹样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不仅使作品保留了传统的艺术神韵,同时也被赋予了时代特色。
二、宁夏民族文化元素有的图形符号
宁夏民族文化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共同创造融合的结晶,体现了很强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吸纳性,并随着历史的推移不断演绎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风格。
(一)回乡文化元素符号
宁夏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在长期的回汉文化交融中,回族保留和沿袭着自己的信仰和生活习俗。其境内的清真寺继承了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优秀特点,并在文化交融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同风格。如宁夏银川纳家户清真寺就融入了汉文化的建筑风格,充分发挥了彩绘、雕刻等技法特征;银川南关清真寺融合了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建筑的特点,宣礼台和内部主体建筑风格互为呼应,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充分展示了回族及伊斯兰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中华回乡文化园是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宏大建筑群,金色礼仪大殿高高耸立,运用了大量的彩色壁砖、穹顶彩绘,彰显了伊斯兰艺术风韵。
(二)西夏文化元素符号
宁夏曾经历了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大夏国,史称西夏。神秘的西夏文化作为宁夏民族视觉元素之一,为海报设计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如具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再现了西夏建筑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在古代建筑中占据特殊地位;西夏瓷器是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集中反映,产品造型设计、纹饰题材、装饰手法均表现出较强的民族风格,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三)自然景观的文化符号
黄河既孕育了宁夏光辉灿烂的文化,也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在黄河岸边生活了几千年的游牧民族,凭借他们杰出的才华和丰富的想象力,在贺兰山的巨石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千余幅造型独特、粗犷朴实的古代岩画蜚声海内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宁夏中卫的沙坡头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于一处,既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之秀美,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丰厚;宁夏的沙湖,沙水相连,苇鸟相依,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令人神往的美丽画卷,是一颗名副其实的戈壁明珠。
三、宁夏旅游海报设计构想
一幅扎根于地域文化传统和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海报,不仅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语义和美学内涵,更能成为一个民族或地域旅游文化形象的重要标志。
(一)设计思路
旅游海报所包涵的设计思维观念化、价值取向艺术化,是其它宣传媒介所不能替代的,只有正确认识海报的作用与功能,才能更好地运用海报进行宣传。在宁夏旅游海报设计中,应深入挖掘宁夏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在以人为本基础之上,把旅游景观与民族文化内涵相结合,把地域特色与先进表现手法相结合,分析整合人文历史、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旅游信息,提炼出最具文化价值、最具代表意义、最具表现力的设计主题,以新颖、独特的海报设计精品,激发大众的旅游冲动,增强海报的宣传效益。
(二)素材选取
在对宁夏旅游资源系统整理分析之后,可以从宁夏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民俗民风、建筑特色等几个方面入手探寻宁夏旅游海报的设计元素,突出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例如在对贺兰山岩画进行图形符号设计时要注重图形形式美,运用艺术构成中解构与重构的方式提炼岩画中的视觉符号,使之更能代表宁夏的民族文化。此外,宁夏旅游海报要始终把宁夏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作为表达愿望,从回乡文化元素和西夏文化元素中提炼出既能表现宁夏旅游特色,又符合大众情感认同的设计主题;要深入挖掘宁夏民族文化符号最具代表性的图形元素,以独到的审美视角提取那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素材,使这些文化元素充分表达宁夏旅游的细腻、柔美、平和、富足。
(三)艺术提炼与创意过程
在旅游海报设计中,如何掌握图形、文字、色彩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技巧,是衡量一个设计人员综合素质和创意能力的砝码。设计者只有在对海报主题透彻理解的基础上,从新颖独特的思维角度,对原有图形符号、文字、色彩进行加工重组,形象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才能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因此,在对设计符号进行艺术加工时,一要从视觉效果上追求符号形式的美感,即对现有符号进行图形化改造,使设计结构具有完整的艺术性和高度的整体美感,从而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二要在审美体验上挖掘符号的深邃寓意,即通过对符号的变异重构和艺术加工,将表象符号转变为审美符号,使表象符号失去原有的现实意义,同时保留其形象化的美感并使其产生超越意义,从而使设计符号在审美体验上获得更深的寓意。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旅游需求将越来越强烈。黎族文化融入旅游文化是海南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海南作为一个旅游大省,应该结合当地的黎族文化,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提高竞争力。
一、海南省的黎族文化
(一)物质文化
有文记载“巢居洞深,绩木皮为衣,以木棉为毯”,可见历史上黎族的生活。黎族有家庭副业――狩猎。黎族农业发展极其缓慢。黎族的服饰以自然丰富的资源,用独特的手法,精美的饰纹展现在人们的眼前。黎族居民一般居住在“干栏船型屋”,其墙角有四根木材构成,加以茅草覆盖。海南黎族人民因地而居,交通方式也显示出其环境特点。靠原地的居民,一般普遍采用“牛拉木轮车”,而靠近江河的居民,以“葫芦”为水上交通工具。
(二)精神文化
黎族不但有独特的物质文化还拥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
黎族的舞蹈是一个代表。黎族舞蹈主要起源于生活、生产活动及特有的自然崇拜和宗教文化。黎族的舞蹈按其来源分主要可分成三类:即反映祭祀祖先和企求平安的舞蹈、生活舞蹈、来自劳动方式演变的舞蹈。
除了舞蹈,歌谣也是黎族的特色。黎族歌谣是一朵绚丽的艺术之花,黎族人民男女老少都爱唱歌。最后一点是手工艺。黎族的造型艺术,以织锦工艺最为著名。
二、海南省黎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现状
(一)海南省黎族文化的开发现状
海南省自建省以来,旅游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一批关于黎族文化风情的旅游度假村、风情园、民俗村寨也纷纷在海南各个地区建立。
与海南自然资源形成强烈反差,海南黎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严重滞后,虽然开发了一些黎族文化村寨,但环境普通,建设粗糙,模仿现象严重,产品雷同。
黎族风情民俗旅游主要表现为:一是以实物形态为黎族文化载体的旅游产品,比如黎族村寨,海南民族博物馆。二是以黎族行为文化及可参与性民俗活动的开发所形成的旅游产品,比如节庆旅游。此外,还有以民歌艺术、民间音乐等为载体的旅游产品。
(二)海南省黎族文化的保护现状
黎族人民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深入,一些地方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对黎族文化旅游资源实行掠夺式开发,结果造成许多黎族文化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一些黎族传统文化在我们还未来得及认清其社会性质与作用时就已消失、解体;不少黎族习俗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在强大的现代文明冲击下逐渐消失。
因此,对黎族文化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向五指山等市县有关部门下发关于抓紧完成黎锦技艺保护年度工作任务的通知,传习馆建设、传承村和传习所建设高度重视。但由于各种原因,落实情况并不乐观。
三、海南省黎族文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复性开发
各地在规划设置黎族旅游产品项目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盲目地“跟风”,重复性开发一方面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黎族的传统文化权属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二) 忽略对某些黎族传统文化的开发
由于个别投资者的理解和开发理念有限,会选择一些简单有直接经济效益的黎族文化旅游产品来开发。对比如像织锦、双面绣、鼻箫等传统工艺文化的挖掘力度不够。要为黎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祖国文化大环境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
(三) 管理不善
海南黎族旅游景点缺乏整体规划,管理混乱。人为景点较多,充分利用原始景点较少,内容贫乏,不少游客抱怨海南黎族旅游档次低,无物可看,收费特别高,严重影响海南黎族文化旅游开发的进展步伐。
四、海南省黎族文化的开发的策略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旅游开发建设中,要充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采取具有破坏性的开发模式。
(二)解决当地黎族群众的参与问题
要想开发好黎族文化旅游资源,必须让当地的黎族群众更好地参与开发的过程。分享开发所获得的成果,避免破坏当地的和谐稳定。旅游景点要选择那些资源最丰富、最原始的村寨来开发。例如黎族同胞居住的茅屋这些具有黎族特征的东西,使黎族民俗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
(三)保持民族特色及多样性
许多民族文化在开发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现代文化冲击,不能保持民族特色。同时也要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例如,对于黎族传统节日的举办,政府可以出资大力支持鼓励此类节日的进行,使其不至于被汉化或淡忘。
(四)鼓励参与黎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利用经济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黎锦技艺、椰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及其扩张项目的基础建设,形成一批具有海南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品牌企业。
2儿童绘画中对海报设计的关联
儿童绘画跟海报设计可能有很多人看不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分析儿童绘画在颜色上与海报设计之间的联系。我们提到儿童绘画首先想到的是儿童画颜色丰富,用色大胆。在他们的眼中不会有我们学习的冷暖色。在他们眼中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想到什么就画什么。我们可以发现,在他们的眼中太阳就是大红色,树就是绿色,天空就是全部为蓝色。在我们绘画中太阳我们会加上黄色,天空会加上白色。这些颜色都是我们后续的按照所学习的颜色加上去的,虽然颜色柔和了些许,但是与儿童画想比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反而没有原色更加舒服,感觉更加粗旷、朴实、明快、吸引眼球。特征也不再那么明显。其实仔细分析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海报都有与儿童画相似的色彩体系。我们单看用色,我们会发现他的用色单纯,色彩名都比较高,给我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对比儿童画我们可以看到一样的效果。儿童画色彩简单明快,不会注意透视构图,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感觉与想象去绘画,这个反而达到了我们想不到的效果。再次就是儿童画的构图与海报设计之间的关系。儿童画我们可以看到线条粗旷、稚嫩,而且手法简单淳朴,给人们一种很容易亲近的感觉,同时在构图时他们不会考虑到透视,远近的关系。他们凭借自己的第一感觉去模仿、去夸张,我们反而感觉这种表现手法更加能够传达出一种神韵,一种自然、纯真的质感。在儿童绘画中没有原则的原则去构图,没有比例的约束反而更加能够引起人们的眼球,传达出更加明确的思想。最后就是儿童画的特征以及线条运用。儿童画特征很明显就是用色丰富、天马行空。他们脑海中各种奇幻的想法,都是无拘无束的设计与思考,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在所画事物的整体设计上,儿童画能够明确的抓住事物、人物的特征。在笔者的研究当中,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从刚开始的用色构图来模仿,到现在的及简状态,这也是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现在设计都在推崇简单,有就是无,无就是有。这是未来的趋势。极简笔者觉得就有必要提一下日本的设计。我们不可否认日本人的设计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他们由于国家面积比较小,练就了他们精致、简约的设计风格。其实中国跟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不一样,因此也有不同的审美标准跟要求。“日本人生息的世界非常狭小,几乎没有大陆国家那种宏大严峻的自然景观……由此养成了日本人纤细的感觉和纤细的情感”。他们在禅宗思想上也是“以韵味胜,以精巧胜”。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儿童画其实是可以给予我们设计师学习与研究的。
1.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含义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近几年来语篇分析新兴的一个领域,是指对一个语篇或一个交际事件的几个或所有不同符号模态(如文本、图像)的分析。它认为语言的实质就是一种社会符号。因此,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社会符号学,在韩礼德提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之上,从语言和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协调方面来研究语言。
图像是多模态话语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它包含许多元素,如时间、地点、人物等。这些元素之间相互作用,实现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
2. 电影《分手合约》中文宣传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2.1 海报《分手合约》的再现意义分析
图像的再现意义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种模式: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在叙事再现中,通过两个或几个参与者的相互作用来展现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表现出某种主题。在叙事再现所表现的图像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矢量。矢量是由图像中的各种不同元素组成的,是这些元素相连接构成的斜线。
《分手合约》的电影海报有明显的两个矢量,将整个海报分为三部分。两名主人公的半身像各占版面的三分之一。版面中间是男女主角相背而立,慢慢放手依依惜别的重影,增加了动态感。上面部分,男主角回头张望,眼神惆怅哀怨,透露出了深深的不舍与无奈。下半部分女主角眼神深邃迷离,略带忧愁,嘴角微张,似乎有什么事情想说却无法说出口。恰恰反映出了电影中女主角因为癌症晚期,为了爱,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能够幸福,忍痛离开。整个海报的中间是一张纸被撕开的样子,似乎隐喻着这张合约本来是应该被作废的。更好的体现了导演想在电影中所要表达的意境。
2.2海报《分手合约》的互动意义分析
互动意义是多模态话语分析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指的是图像的参与者,图像的创造者和图像的观看者三者之间互相的交际关系。图像的互动意义是通过三方面来实现,即:社会距离、态度、接触。
2.2.1社会距离分析
社会距离指的是图像和观看者所处的不同的距离反映出两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 在日常交流中,社会关系通常决定人与人之间保持的社会距离。
在海报中,主要部分是两个参与者李行和俏俏的半身特写镜头。这种用法的好处是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让他们对图片充满好奇,进而产生去影院观看的想法。说明观看者与她们之间是一种个人近距离的关系,给人一种亲近感。
2.2.2态度分析
图片中不同的“视角”体现出不同的态度,倾斜的视角意味着“超脱的介入”, 而正面的取景意味着“卷入”, 平行的视角意味着平等。
图像中对俏俏和李行的视角描绘稍有倾斜,有“超脱介入”的感觉, 整幅海报对于观看者来说都是从正面的角度取景。有助于他们在观看图片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被带到了这幅图片的意境当中。
2.2.3接触分析
接触是指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建立起的一种想象的人际关系,它通过参与者的目光指向一侧或是指向观看者来实现。根据接触分析,图像可以分为分为“索取”类和“提供”类。当参与者的目光指向一侧,不指向观看者时,这属于“提供类”图像。
海报画面中俏俏和李行作为参与者,视线并没有完全与观众接触,俏俏与李行的头微侧,目光没有指向参观者而是指向了侧面,由此判定它属于“提供”类图像。海报下方的一个“合约”,是揭示影片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线索。
2.3 海报《分手合约》的构图意义分析
构图意义主要有信息值、显著性和取景三种资源构成。不同的元素在同一图像中所放的位置不同,他们所体现的信息值也不相同。
在整个海报的上下两端,是两个参与者的半身人物形象,而整个画面的中心位置是两人背对而立的形象,是整幅图片信息值最大的地方。观看者一眼可以看出整个电影的中心是是围绕李行和俏俏展开的,更贴近影片的名字并与之相互映衬反映出电影中的一些故事情节和主题主线。
3.结束语
本文以Kress和Leeuwen提出的社会符号学为理论基础,从视觉语法的角度对《分手合约》的中文宣传海报做了多模态话语的解析。主要通过分析图像的三个意义,即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为电影海报提供了一个新的解析视角。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rd edition) [M].London: Edward Arnold,2004.
现将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具体方案发给你们,请认真做好参会的各项宣传、组织工作,确保这届大会圆满成功。
附件:关于举办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方案
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组委会
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
中国音乐学院
2009年7月15日
关于举办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方案
一、大会主题
“和谐与世界的未来”
“和谐”是中国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自古以来所推崇的理念和追求的最高境界。围绕“和谐与世界的未来”这一主题,与会者将就音乐教育教学和音乐艺术实践等相关领域,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进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
二、大会主办单位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CSME)、中国音乐学院(cCM)
三、大会时间、地点
时间:2010年8月1日至6日
地点:国家会议中心(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 中国音乐学院
报到时间:2010年7月31日一8月1日
报到地点:中国音乐学院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组委会办公室
四、大会参会人员
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及校外、社会音乐教育机构的专家学者、音乐教师、研究生、音乐教育科研工作者、教育管理者以及各类音乐演出团体等。
五、大会形式
1 主题演讲(Keynote Speaker):会议邀请四位国内外知名的学者进行大会主题演讲(演讲时间各为1小时30分钟)。
2 教学展示(Class Teaching Demonstration):这是此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新增添的一种课堂教学展示形式。其内容为国内外小学、中学、大学音乐课堂教学,时间为55分钟,过程包括讲课40分钟,互动和讨论15分钟。
3 论文宣读(Spoken Paper):大会期间,论文提交者有20-25分钟的时间,用以陈述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可以使用PPT)。之后,有5分钟提问时间,演讲者给予回答。
4 论文海报(Posters):大会将提供单位为70cm×100cm尺寸的论文展示板,供论文海报入选者使用。论文海报提交者可根据自己的论文内容,于会前设计展示版面(不超过4个版面),印制成中英文海报,在会议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展示和交流。
5 工作坊(Workshop):这是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中关于音乐教学实践的一种相互交流、互动形式,内容包括音乐教学法、合唱与指挥教学、器乐教学、欣赏教学等。每个工作坊的时间各为60分钟,过程包括教学简要介绍5分钟,现场教学45分钟,提问、交流和互动10分钟。
6 专题研讨会(Symposia),也称为“圆桌会议”:其主要内容和形式,是围绕一个主题宣读论文并进行研讨。此研讨会的主持人身份,需由参会者自己提出申请、提交研讨主题和论文并通过审核获得。其职责包括:提出会议研讨主题、确定研讨会参与者名单、组织参与者提交论文、组织论文宣读与讨论。
7 音乐会(Concert):包括室内与露天音乐会,分别在中午、傍晚或晚上进行,参会代表可以免费观看。
(以上七种会议形式均配有现场翻译,中国参会代表没有语言障碍。)
六、大会注册与会员申请
(一)会议注册与报到
1 注册时间
2009年8月1日至2010年7月30日
说明:
(1)港澳台地区的申请者可按照中国代表参会标准注册。
(2)中国代表参会的名额限定为2000名,如未能在规定注册时间内注册,将不得参加会议。但由于特殊情况只能在报到时现场注册的。需在原有费用的基础上增加200元人民币。
(3)参会人员的交通、食宿自理,会议可提供不同标准的住宿条件。
3 注册办法
(1)网上注册方式:
登陆“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网站(省略/2010/chinese),参见“大会注册与会员申请”,按照网上提示注册交费。
(2)邮寄注册方式:
登陆“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网站(省略/2010/chinese)或“中国音教网”、“人民音乐出版社”网站下载“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注册申请表”,填写后邮寄(注册费需汇款或转账)至下述联系地址:
(二)会员申请
1 根据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要求,参加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代表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团体会员或个体会员代表;二是学生代表;三是非会员代表。不同类型的代表,应根据不同参会标准提交注册费,方可注册参会。
2 各类论文的提交者(含学生代表)、教案的入选者以及音乐会申请人,需成为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个体会员。凡不是该会个体会员者,需在办理注册手续的同时,办理加入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入会手续,方可注册参会。
3 一般参会者,只需获取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团体会员的资格。由于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CSME)已经是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团体会员,为此,凡中方代表已经是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会员者,可视为已经具有一般参会者资格;如果尚未加入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且欲参会者,又具有在职在岗三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可在办理注册手续的同时,办理加入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的手续;或直接加入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以该会个体会员资格参会;或以非会员参会注册标准参会。
说明:
(1)凡申请加入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者,请登陆“中国音教网”(省略)。点击“学会专栏”,下载“会员登记表”,并按照表上要求填写。在大会注册时。连同终身会员费(200元人民币)、注册费、表格、照片(两寸照),一并以网上注册或邮
寄注册方式提交大会组委会,会后将会员证邮寄本人。有关联系方式,请参见注册办法。
(2)凡申请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个体会员者,请登陆“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网站(省略/2010/chinese),按照网上提示填写申请表:或下载、填写“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个体会员申请表”(中英文)。在大会注册时,连同会员费(普通个体会员450元人民币;学生会员300元人民币)、注册费、表格,一并以网上注册或邮寄注册方式提交大会组委会,会后将
会员证邮寄本人。有关联系方式。请参见注册办法。
七、论文、教案提交 (一)论文提交
1 提交时间
2009年8月至2009年10月31日
2 提交要求
参加论文演讲、工作坊、论文海报展示、圆桌会议的参会代表,需在申请时间内提交300~400字的中文和英文的论文摘要,及5000字以内的中文全文。请务必注明准备参加哪种会议形式(参见“大会会议形式”的2~6条)。
3 提交办法
论文一律采用网上提交方式,登陆“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网站(省略/2010/chinese),参见“大会论文提交”,按照网上提示提交;或者下载并填写“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论文、教案提交申请表”,发送至邮箱。
(二)教案提交
1 提交时间
2009年8月至2009年10月31日
2 提交要求
组委会推荐的参加教学展示的预选者,需在申请时间内提交300~400字的中文和英文的摘要(含纸质版和电子版),及5000字以内的完整教案(含纸质版和电子版)和现场录制的教学光盘。大会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入选者在接到人选通知后,即可办理参加大会的相关手续。
3 提交办法
组委会推荐参加教学展示的教案一律采用邮寄和网上提交方式,登陆“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网站(省略/2010/chinese),下载填写“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论文、教案提交申请表”,教案的中英文摘要和全文电子版由网上提交(见下列地址);教案的中英文摘要、全文的纸质版一式2份(A4纸打印)和教案光盘邮寄至以下联系地址:
八、大会演出申请
1 申请时间
2009年8月至2009年10月31日
2 申请要求
根据国际惯例,中国作为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会议主办国,可以安排20场音乐会。演出团体的组团方式可以省、市、学校、少年宫以及各类音乐团体等为单位。可以是专业演出团体,也可以是业余演出团体。节目内容、形式要求丰富多样,包括演唱(独唱、合唱)、演奏(独奏、合奏)、舞蹈、戏剧、杂技、武术等。具体要求如下:
(1)节目富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2)音乐会演出时间长度在一个半小时以内。
(3)原则上演员人数不超过60人。
经专家评审后,组委会将于2009年11月通知入选单位,签订“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音乐会演出许可协议”。
3 申请办法
登陆“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网站(省略/20i0/chinese),参见“大会演出申请”,下载填写“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音乐会)演出申请表”,将整场音乐会节目单(包括节目时长)、节目录像(DVD或VCD格式)、演出团体简历(中英文)、艺术指导或指挥简介、该团以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会的录像(DVD,CD)及相应节目单,邮寄至下述联系地点:
4 相关要求
(1)演出人员无需交纳注册费,但是所有人员的差旅、食宿、演出环境的设计装饰、旅游等费用,需由各演出单位承担。组委会提供会议期间用车、场地、钢琴、简单的灯光音响设备。
(2)演出人员可以相互观摩,但不参加开幕宴会等活动。
九、会议程序
根据国际惯例,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七个委员会的专题研讨会,分别于7月25日至31日之间在北京等城市举行;第二阶体大会(含音乐会),在北京举行。
十、重要说明
1 凡提交教学展示、论文宣读、工作坊、海报等参会形式者,以及音乐会申请人,大会将组织国际评委进行评选,入选者在收到大会组委会有关人选通知后,方获得以各有关形式参会及演出的机会。未入选者,可作为一般参会者参会。
2 大会将出版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秩序册(中英文)、论文集(英文摘要)、音乐会秩序册(中英文)及大会资料光盘(含大会秩序册、各类论文的英文全文、音乐会秩序册及各音乐会相关情况的英文介绍,以及相关图片、录像和录音),上述资料将在大会注册时发给全体正式代表。
3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与大会组委会将给所有入选者颁发人选证书。
“东情西调”注重中西设计理念的融合,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形象与情感气质的载体,历经岁月、文化、社会风俗的积淀和演化而不断升华,现已成为中国海报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其丰富的表现手法深得设计师青睐,笔者《律动》系列海报的创作灵感亦得益于此。
一、“东情西调”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国内海报设计的发展历程中,国人有过一段认知上的弯路。由于现代海报设计是西方的产物,消化吸收自然需经历一个过程,外加之盛行的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西方的标准就成为通行世界的尺度。于是部分国内设计师为了国际化,为了与世界设计接轨的目的,一味以西方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注重形式,追求视觉效果而最终忽视了应该包容与表现的内涵。与此同时,另一种相悖观点则是强调传统。认为几千年的纹样图形、文化审美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是绝佳的创作题材,拒绝吸收西方设计理念。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西方设计师往往不能领悟这类创作在民族化表现形式下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这种隔阂使得一些在国内为人称道的海报设计作品在国际赛事上却是反响平平。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我们既不赞赏全盘西化,也不推崇孤芳自赏。港台设计师由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而先于内地开始了探求不同文化间沟通之路的有益尝试,这使我们看到了中西方艺术设计的契合点。概览港台设计师的海报设计作品,常使人有亲切之感。这些富有深刻理性的感性诉求,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设计的人文精神。笔者作为一名设计人员,对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积淀有所见解,这更促使本人加深将民族文化的内涵融入现代海报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如何通过简洁明了的设计语言将中国文化用加入时代调味剂式的面貌呈现出来,这是需要我们潜心研究探讨的。
二、汉字在海报设计应用中的表现手法分析
1、汉字的结体化表现
汉字的结体造型具有形体美,通过增减或改造之类方法,将其字态加以变形或美化,新的表情会使设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形成独特的视觉形象,以此来突出海报表现的主题。
《和谐中国》海报的设计直接采用字形结体来构成,分别将“和”与“中”,“谐”与“国”自然巧妙的组构在一起,浑然天成的表述对内涵的融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里的设计使信息容量增大,概念升华,体现了祖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深层涵义。此类设计方法构思独特巧妙,设计者需熟谙汉字的结构,挖掘超越其原有文字的意义,方能得心应手地演绎它们纯正的形式和精神的旋律。
《城乡互动》海报的主旨是城市与农村互动,和谐一体。画面简明而直白,“乡”字演化成为“城”字的部首,城乡互动的意念得以拓展。叠加的形式使其内涵更为丰富,在传递设计主旨的同时引发观者联想,给予其深层次的启示,使人在感知的过程中与作品产生交流,形成思想上的共鸣。
2、汉字的图形化表现
汉字本身就具有图形之美,图形化具有鲜明的特色,能在不同层面上给人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汉字的图形化表现历来是设计师乐此不倦的创作素材。
《北京2008》是反映北京奥运盛事的海报,由运动员矫健的身姿构成北京二字,字形与图形的巧妙融合使字图之间互为补充,兼容并蓄。当设计者用图形化进行创作时,汉字的字形和运用的图形共同构成了视觉的要素,内涵上的共性,使它们合二为一。运动员和北京两种物象意义的联系,使受众获得了最为丰富的联想并且能够准确直观地明了本海报的诉求点。
《大爱无痕》是反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海报。“爱”字的文字轮廓里面是满满的创伤贴,反映大爱无痕的理念。作品的设计亮点就是对主题文字“爱”进行了图形化处理,整个画面效果强烈,一下子就能打动受众,所需传达的公益信息也能够得以准确地传播。这里文字产生了超越原有意义的意蕴,从而使汉字的潜在功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3、汉字的意境化表现
汉字的意境化表现以采用民族的传统元素居多。汉字与传统元素两者的重构在于通过外在的形突出承载的意,便于人们对已有的文字情境产生再思考,从而在形式上和内容上进一步深化所要表现的主题。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曾为台湾印象展创作一组汉字系列海报,分别以“山”、“水”、“风”、“云”为主题。画面以水墨汉字为表现形式,运用气韵相连的线条和苍远遒劲的笔墨,亦书亦画地展现出宁静悠远,简朴纯洁的“禅”意,使人体会山的“博大”、风的“无影”、云的“飘逸”和水的“灵动”,感受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情境。作品结合海报创意塑造了恰如其分的意境与氛围。
在汉字的意境化表现中,书法有其独特的自身魅力。书法作为汉字丰富的外延形式是民族生机与活力的体现。书法在海报中的应用有着浓厚的东方神韵和中国文化精神,既给人以亲切感又饱含着时代回归感。著名设计师诸多作品中均运用书法的形式,淋漓尽致地表述着海报的诉求,展现着优美意境的文化氛围。
三、以《律动》系列海报作品为例探析“东情西调”思想在汉字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1、创作构思:汉字元素的选取和设计
本人创作《律动》系列汉字海报的初衷是为展示汉字笔画的内在张力以及创造律动空间的意象境界。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无论是音、形、义,汉字都能引起人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进行草图的勾勒和各种异化的构思之后,笔者发现如果纯粹以汉字本身去演绎主旨的话,其形式内涵不足以体现丰富的时代内蕴,即本人要表达的中心理念。搁笔思索,作品本身为一载体,承受的想像越多,空间自然越大,由此脑海中呈现了永字八法的概念。八法分别为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它们是中国传统笔画的根基,其精神气度由此得以延伸。随后的工序便是寻求可以承载主题视觉的字体构成方式。黑体庄重有力,朴素大方,效果强烈,但在分解的单一笔画中会呈现呆板滞重的感觉。宋体典雅工整,生动活泼,在主题创作中的效果却是秀丽有余而清晰不足。经反复推敲斟酌之后,采用图案性质浓重的粗宋体,如此既保留了其装饰典雅的特性又呈现了严整大方的新颜。八法笔画的满版编排是定位的设想,实际设计时历经了多种构成的尝试与努力。部首的位置,笔画的大小,视觉效果的呈现需要步步为营,深思熟虑,而非随意安置和堆砌。
2、设计制作:“东情西调”在《律动》系列海报中的体现
如果说设计过程需要理性的分析,那么制作阶段更多的则为感性的创造。科技的进步使现代海报设计的创意领域得到了极大地拓展,电脑滤镜中的马赛克特效具有独特的现代数码属性。笔者在控制颗粒大小和色泽均衡的前提下,选择随机生成模式体验着一个个意想不到的惊喜。为了形成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气场基调的统一,采用了系列海报创作中视觉延展的技巧。相同的技法不同的组合,外加色彩补色明度与纯度间的和谐对比,形成与汉字粗宋笔画透叠相切的色泽穿插,画面效果虚实相映,呈现出了正负空间的动态感知。这是一个需要反复试验的过程,方能使观者在心理感应上产生创意理解的共鸣。
笔画在汉字中是平凡的,但在平凡中可以提炼创意,在有限的平面里能够创造出不平凡,这不仅是技巧与形式,更应是思想的渗透与文化的交融。作为一种新可能的尝试,《律动》系列汉字海报经由数字化的粗宋笔画入手,通过设计语感的提取,将朴素的理念演绎为精神的概念,使传统的和谐之美与时代的精神气质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参考文献
1 朱琪颖.海报设计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 靳埭强
1942年,靳埭强出生在广东番禹九如乡三善村的一个中国传统式的家庭里。
母亲是靳埭强文学方面的启蒙老师。年幼的靳埭强经常听到母亲轻声的背诵诗书的声音,使靳埭强耳濡目染,靳埭强的中国文化积淀从这时开始萌芽。那些线装小说名著里的绣像插图在那时直接引起了靳埭强对古籍的兴趣。1957年,在母亲的安排下靳埭强和弟弟去香港与父亲团聚。靳埭强离别了生活了十五年的中国大陆,来到了香港。靳埭强的父亲只是一名普通的裁缝师,因为家庭的经济压力,靳埭强放弃了学业,来到了父亲的好友陈师傅的小裁缝工房做学徒,靳埭强就这样从十五岁便开始了其十年的裁缝师生涯。1964年,靳埭强在每天工作下班后开始学习绘画,同时学习不同的艺术知识。1966至1967年间,靳埭强报名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的夜间课程班,先后师从王无邪、吕寿琨、钟培正等老师。1967年靳埭强经人介绍进入了玉屋百货公司,成为了玉屋百货公司的一名设计师,并在这工作的期间获得了两项橱窗设计的奖项。1968年至1976年,靳埭强在恒美商业设计公司工作。在这工作期间靳埭强设计了《丁香食品公司商标》。1972年靳埭强创作了《香港生肖系列邮票》、《马年生肖邮票》的设计使靳埭强获得了他设计生涯中具有重大意义的第一项国际大奖。1976年,靳埭强成为了特高广告有限公司的美术总监。同年,靳埭强与张树新一同组建了“新思域”设计公司。1978年设计了第三届亚洲艺术节海报,推动了民俗风格现代化的潮流。1980年,靳埭强设计了《中国银行标志》,以及后来的中国银行企业形象设计。1988年,靳埭强收购了新思域设计制作公司的股份,并邀请刘小康一起重组“靳埭强设计公司”。
2 水墨风格在靳埭强海报招贴中的应用
2.1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文化的结合
在靳埭强的海报招贴设计中,不仅向人们传达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水墨元素,同时也不缺乏现代的设计元素。
2003年,靳埭强以“中国双城”为理念,作为系列海报《大女人・四城记》(图1)的创作主旨。他借活京(工作 working)、姬京(接吻 kissing)、沸京( fucking)和姬陵(哺育nurturing)这四座属于现代女人的虚拟城市,向人们展现了现代女性的生活精粹。
2.2 营造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
“永字八法”是以永字点画写法为例,分别是侧、勒、努、、策、掠、啄、磔八划,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内容。
靳埭强先生将这些笔画拆开,让每个笔画在海报(图2)中成为一个独立的点。靳埭强先生将这些书法元素的点巧妙地安排在每个画面中,并采用淡淡的水墨痕迹来增加点的层次, 水墨笔触的痕迹营造了清新淡雅的意境,却也不失时代感,同时在画面中用细小的文字排列来与之相呼应,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表现了西方的现代感、理性、动态和力。
2.3 大面积的留白
1992年,靳埭强在为世界环境日画展所做的海报《美的回响》中,试用了道家思想。用毛笔比喻莲花,在右上方配上水墨蜻蜓,表达了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境,表达了大自然万物互相融和的道家思想。画面又采用了大面积留白,象征着大自然清新广阔的空间,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在现代设计中的承传。
从靳埭强的作品中可以看的出,好的设计作品并不是越复杂就越好,在中国古代就有“画蛇添足”的故事。通过研究后发现,原来巧妙的留白可以营造出“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意境;合理的留白不仅能让画面显得更加简洁有力和耐人寻味,还能留给人们无限遐想的广阔空间。
3 结论
回首靳氏辉煌的40年设计生涯,我们可以看到靳埭强设计方面的成功并不是由单一的手法或风格所造成的。那么造成靳埭强创作不息的生命源泉是什么呢?是哲学思想。一个没有哲学思想和文化的人,就像一个没有脊梁骨的人,就不能站起来面对眼前的这个世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日益频繁。现代科技、文化、艺术都从不同的的方面给海报招贴带来了新的理念。但是,不要忘了,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传统文化的根源。因此,我们在要求海报招贴设计的多样性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每个民族的民族性。只有这样“寻根”设计,才能在世界设计的艺苑中展示出应有的民族魅力。
参考文献:
[1] 靳埭强、王无邪.《靳埭强成长的经历》[M].香港:香港新思域社. 2003年8月.
电影海报是海报设计的一个种类,但是比一般的海报更富有情节性,具有传递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为电影的“名片”。电影海报设计是一种自我形式的推广,更是电影灵魂的直接表达,这种直观的信息传达有时甚至比电影更有说服力。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史弟在巴黎的一问餐厅里,向观众放映《火车到站》,当时还制作了题为《卢米埃电影》的海报,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影海报设计。由于电影海报兼具绘画和设计的特点,以及对电影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后来的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纷纷参与电影海报设计,他们将绘画和设计的各种风格相互融合,把多种表现形式、手段和技法综合运用,使电影海报设计很长一个时期内呈现出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多元化发展格局。这些优秀的设计既传达了特定的观念和信息,又提升了电影的艺术品位和价值,同时,也使电影海报成为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收藏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文化都在多元化发展,东西方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和融合,现代科技、文化、广告都给电影海报设计带来新的观念,设计师们也在不断尝试、突破常规,在注重电影信息传达的同时,力图使设计出的电影海报独具风格和富有创意,电影海报成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媒介。图形,作为海报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这种设计思潮中成为设计师设计的重点,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图形在电影海报中的功能
图形是一种用形象和色彩来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以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魅力,它能够超越国界、排除语言障碍并进入各个领域与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是被称为“世界语”的人类通用的视觉符号。因此,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图形具有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易于理解以及将视线引向文案的诱导功能。将不同的图形通过创造性的组合能够产生新的图形语义,使电影海报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从而极大地拓展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并在信息传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电影海报中图形的具象和抽象表现
具象图形与抽象图形是海报设计最基本的表现方式,这种相对意义上的具象与抽象一直都在相互影响、并行发展着。在电影海报设计中,两者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因此在实际应用时,两种表现方式有时会同时出现或者以相互融合的形式出现,设计师通常是根据电影形式和内容的不同。以及观众层次的不同需要而灵活应用的。
1、具象图形
具象图形具有一种亲近有趣和感人的魅力,是人们乐于接受和喜爱的一种视觉语言形式。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具象图形能通过表现客观对象的具体形态来突出电影主题,同时也能表达出一定的意境,其富有美感的写实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电影海报运用具象图形来传达某种观念或信息,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如电影《佐罗传奇》的宣传海报设计,画面中佐罗的形象英俊潇洒,黑面具、黑帽子、黑斗篷、佩剑和长鞭,以及人物坚毅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态,准确地刻画出一位行踪不定、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蒙面游侠。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提高画面的被注意值,而且还使电影宣传更富有成效。
具象图形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活感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易于快速从心理上取得人们的信任,从视觉上激发人们对电影本身的兴趣和需求欲望,尤其是极具创意的写实图形,其被设计师主观放大的高度逼真的形象,超越了视觉的一般状态,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上的极大震撼。
由于电影海报设计中具象图形的表现空间十分宽广,所以它的作用不可估量,它以其独特的魅力,至今一直占据着电影海报视觉表现的主导地位。
2、抽象图形
抽象图形,是“从具体物象出发,不断反复地剔除物的细节,忽略、忘却它的原形,超越它的具体性,从整体意象上把握它的结构形态,也就是要予以抽象化”,是高度理念化的一种视觉表现,集中体现了客观科学技术和时代精神的形式美。
抽象图形的独创性可以使电影海报设计不受任何对象和表现技巧的束缚。不受时空的限制,它通常是通过对构图、形象、色彩的单纯化表现强化电影主题,并使主题更为强烈鲜明,更具有典型性和情感化的特征。如电影《黑暗中的舞者》的宣传海报设计,斑驳的黑色背景,散落的白色文字,突起的盲文。不需要具体的形象,简洁的画面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幻想空间:在想象的明亮和现实的滞重问隐约进发出塞尔玛的歌声,也许此时塞尔玛的灵魂正徘徊在无边的黑暗当中,但天堂的光线就在她的前方,她会在那里看见吉恩清澈的双眼,将在那里用她的天籁嗓音歌唱天堂里的颤音。
抽象图形具有宽泛的象征性,所以在电影海报设计中表现的范围也是广泛的,既可以表现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电影主题,又可以表现科技、文化、体育等电影主题。与具象图形的相互结合、互为渗透,可以对电影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表现,这种两者结合的画面,具有简洁、明快的效果和强烈的现代感、形式感和装饰性。
没有一种图形能够如抽象图形的千变万化和象征特性一样涵盖更多的内容。也正是由于这种宽泛的象征性,要识别和理解它需要依赖于人们的感受与文化程度。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程度、生活经历、性格、欣赏习惯等因素都会使人们对于抽象图形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选择与运用抽象图形进行电影海报设计时,必须以了解和掌握人们的文化心理、欣赏习惯为前提,加强针对性和适应性,避免因为视觉语言晦涩模糊出现的歧义性和负面效应,以利于抽象图形准确地表述电影主题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抽象图形在电影海报中的运用,打破了具象表现的单一模式,极大地拓展了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
三、电影海报中图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设计应该遵循“阅读最省力”的原则,形象要高度简洁、富于创意。直观形象性的图形阅读越省力,越能增强其被注意值,进而使人们对所要宣传的电影产生明确而又深刻的印象。
其次,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要符合社会与大众的道德观念,在所传递的信息和社会形态的主流文化相吻合的基础上,画面形象应生动鲜明并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人们看后能够产生生理上的舒适感和心理上的亲近感,既设计中通常所说的感情的愉悦性。
2.海报设计作品“价值取向”第二层——保持自然物性之审美价值
海报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形与色,审美价值还体现在海报设计作品应保持设计物物性的天然之美、自然之美,使设计物保全其自然物性,设计中达到“以物为量”,从而设计在保全自然物性的同时,能够完美的表达出设计者的创作意图,达到庄子所谓的适性之游。《天运》篇说,“凑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坑满坑,涂隙守神,以物为量。”庄子在这里以音乐为例,指出太和之声与万物浑然一体,不以人的知识为量,不以人为尺度,应以万物为量,即“在谷满谷,在坑满坑。”这段话着实是对现代设计的一记重锤。现代设计“以人为万物的尺度”,设计都以人为一切之根本,庄子却在两千年前提出了一个极具深远眼光的响亮口号——“以物为量”,人不是万物的尺度。人应当齐同万物,对待一切事物,应尊重物性本真、本性。《天地》篇“百年之木,破为牲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牲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失性一也。”百年树龄的自然之树,用来制作牲尊,饰色雕花纹,虽然与断在沟中的废木片美丑不同,但二者都失去了自然木的本性。人类是自然的派生物,无论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度,都离不开自然、宇宙这个主体。人类应尊重自然物“大制不割”:设计理念上以大自然、以物质的本性为出发点、为度量,与万物齐同,使人类设计行为与自然的属性相协调。那么在现代海报设计实践中该如何“以物为量”,从自然物形、传统物形中进行提取,创作出现代的象?从庄子思想出发,海报设计的图形恰恰是应借自然物象之形,体现物象之本真状态,传达着人生境界与价值,真正做到“以物为量”,使各物形有其内在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创作图形观象于天,察法于地得之于万物之中,从万物物形中创作出阴与阳符号,并由此延展为八卦。在海报设计中,图形都是来源于现实物象,来源于现实生活。在海报设计中要合理运用物象转化,要真正做到化古为今,要保持传统图形符号的文化精神才是运用的关键,即注意保持自然物物形的本性又不能简单的照搬与复制传统图形符号。例如八卦九宫图、五行色等传统图形背后是庄子大生命大宇宙观,我们既无法复归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又不能完全以现有的社会文化背景去诠释这些符号,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对“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使体现中华血脉的图形元素在历史变迁过程中保持文化延续与认同。晚明苏州文人文震亨撰《长物志》一书,文氏将禅学思想与老庄思想融合贯通,书中“海论”最后总结设计的原则是“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应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设计,“至于萧疏雅洁,又本性生”是指根据设计物的本性使其呈现出萧疏雅洁的风格,更契合设计者平淡、雅真的境界,可以说《长物志》是庄子思想在设计中的延续。庄子思想延续而来的中国设计理念,在设计创造实践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并深深地渗透于日常生活的实际使用之中。“以物为量”、符合自然物性本性之美的设计才是时代所需,才能给现代海报设计提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U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380-01
一、文字图形化相关概述
当下,大家生存在一个丰富多彩的被文化充斥着的信息化时代中,无论自己的意愿是不是这样,在关于和社会信息的交接这一块,没有一个人可以避免地要解决有关的情况,也可能找人代替其解决有关事情。追随着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设计早已变成大家生活与工作的必需品。在当下,文字、图形这些要素在设计加工以后,彰显着明显的时代精神。面临着时代的进步,平面设计到现在的进步,日渐符号化、数字化的设计早就围绕着图形与文字。
文字图形化这个定义的来自一下三个方面:文字的图形化和图画、图案大不相同,文字图形化是把文字展开加工,让文字用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他变成适应信息分享功能的图形再次融入到设计内去的一个方式。
(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说:“仓领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乳而浸多也。’,“确定了文字存在完成字的意思和语义的能力,另而且字也存在美学的功能。但是文字的图形化,重点描述的就是文字的美学功能,降符号性、记号性的文字转换成图形样式来展现,而且也提升了文字原本的功能。一个平面设计人员,设计工作的主要方面就是把文字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不管如何,所有的工作重点都必须是怎样更有效地完成自己的设计目的去努力。
(二)文字的图形化能够提高文字的视觉诉求力
在设计工作中把文字图形化设计,把文字以图形的样式表现出来,让文字的功能有了极大转变,不只是存在信息分享、阅读的效果,还有一种功能就是作为视觉承载点存在的图形能力,达到视觉审美的效果,所以文字拥有别的设计因素所不具备的设计能力。在这个方面来讲,设计文字即把定义性的语言变为感官上的图形形式,而且创建一套和设计内容相符合的视觉表述,进一步做到文字字面意思到视觉图形感官上的替换行为,让文字变为更具备冲击力以及生命力的视觉语音。
(三)文字图形化与平面设计主干的关系
平面设计的基础性组成是文字,就和图形相同,与平面设计的每一个程序不能分离。假设把平面设计形容成一颗大树,则文字与有关平面设计之间的关系是:文字、图形与版面构成了平面设计的三要素,但是别的如,书、宣传广告、海报、包装,还有电子版物、网页设计等方面就是设计的次要元素,次要元素直接从主要元素里获得能量,主要元素的发展程度直接对次要元素的生长造成了极大影响。文字将把作用在全部的平面设计的次要元素上。
二、文字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文字的标志设计
经过图形化之后的文字应用在标志设计,不单单可以提升标志的有趣、增加受众对标志的印象和解释,还可以给受众对于符号的亲切感、认同感。标志是具备识别能力的图形符号,它具有高度概括化、凝练化的功能,用简约的手段给受众分享一定的信息。文字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符号和视觉元素,与标志一样都是由原始符号发展而来的,文字本身就具有被识别和被编排的价值,所以作为现代标志设计中的非常有用表现手法也就不觉得奇怪了。拉J.字母小仅是当今世界上通用的语言符号,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图形形象和个性,将其运用到标志设计中,小仅能体现出标志本身的内涵,而且还能表达除深远的意义。
(二)文字的招贴设计
招贴也叫做海报,指的就是贴在人群多的地方的广告。招贴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广告手段,也是信息分享的一个重要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招贴对引导消费、促进文化交流等起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一件成功的招贴在设计上小仅要求能准确地传达信息,还要求能满足受众的审美心理需求,体现出一定的艺术性和娱乐性。海报运用文字的方向、顺序、大小这些改变对文字展开图形化设计,最大限度的地运用文字的内在效能,这种设计不仅是海报设计的新的形式,也是海报设计里最有特色、最明显的优势。如在《RUANJA》海报中,六个字母被处理成瘦小病态、困难行进的成人样子,这六个人中有的人已经倒下,有的马上就要倒下,简易的图形化处理不只有利于受众更佳地孰知了文字的内在意义,还展现出了更加深远的意思,给受众带来了身在其中的内在理解。像是主题海报《男或女》中,汉字“男”和展现感性形象思想的纽扣针线这些结合在一起有趣地展现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内在差别。
(三)文字的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是把当成内涵符号和载体的文字用别具一格的手法运用于一定产品中让它物化的行为。
在包装设计中使用文字不只可以立即分享商品信息,还可以让包装达到最好的视觉表达,形成最佳的市场效应。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将文字应用于具体产品中小仅能体现产品的文化内涵特征,强化企业形象,还能对产品起到一定的美化装饰效果,东道公司在设计礼品包装时常以中国书法作为包装元素,既传达出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又体现出稳重高雅的格调,提高了商品的识别度。当然,包装设计中的文字既是产品精神内涵与外观表现的统一,也是商品内容与包装形式的高度统一。在众多设计元素中只有找到最能表现商品内容的设计元素,才能使包装设计实现形与意的完美结合。
三、结语
文字图形化是一门艺术,对文字图形化的超越要注意向传统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大师学习。向传统学习要在吸收传统文化营养的基础上保留自己作品的个性,这样的作品才能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生活学习过程中,把生活看做是艺术设计的来源,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可以具备特殊的见解,才可以完成自由设计;向大师学习要有目的地消化吸收,在借鉴的基础上敢于挑战,这样才能将文字图形化设计发挥至极致。
参考文献:
[1]李先祥.浅析文字图形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
[2]秦方方.文字图形化设计的视觉心理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2015
[3]马可欣.文字图形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2014
[4]邹静.浅谈文字图形化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大学学报,2013.
[5]孙绪曙.图文并茂―文字图形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
[6]白雪.中西方文字图形化在招贴设计中的混搭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4.
[7]唐淑娥.文字图形化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