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就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08 11:47:2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

0引言

就业指导中心作为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职能部门,肩负着指导学生就业、搭建学生与用人单位沟通平台的责任,我们要本着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千方百计服务好学生就业,力争使每位学生在就业中能适的其所,进而达到人尽其才,为社会做H{更多更大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大学生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人大众化教育阶段,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将毕业生送人社会很好的就业,使我们的就业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和社会,是需要我们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我从事就业作的几年中,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建立健全就业工作组织机构,为学校就业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特别对初涉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如何,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我们必须要站在影响学校发展全局的高度看待就业工作,把它作为学校“生命线”工程来对待。为了保证学校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更好的服务于学生,高校首先要成立专门机构,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并将这种设置涵盖全校各个教学院系,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格局。例如我校除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作为专门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职能部门外,各个教学院系都成立了实习就业科负责本院系就业工作,我们还制定了《河套大学院系就业:作实施细则》,并对就业科长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培训,这样从组织上保证了学校就业工作畅通高效的进行,更好的体现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性。

2加强就业部门队伍建设,进一步凸显“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我们就业部门承担着对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学生毕业报到证的办理及档案的邮寄,就业指导课的落实和讲授,就业市场的开拓,大小型招聘会的组织等工作,是联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桥梁和纽带,全校所有的学生和社会上所有用人单位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同时,我们还经常与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兄弟院校的对口部门打交道,是学校的“窗口”单位,我们.工作人员的素质如何,服务质量怎样,直接代表着学校的社会形象,也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所以,必须要不断加强就业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要每一位人员都明白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而且是具有重大责任的服务人员,不仅要细心,而且要有恒心、耐心: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及时了解有关就业的政策方针,充实闩己就业指导方面的知识,以便在工作中能更好服务于学生;另外要提高自己的公关能力,以便在开拓就业市场,对外进行业务交流中发挥史积极的作用。

3以市场为导向,认真做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要紧紧围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将学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及课程设置与就业情况密切联系,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工作思路。首先要对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全面认真分析,根据每年的毕业生数及经济发展情况形成对就业总体形势的了解,另外再结合我们学校的办学特点,对本校学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有哪些有利因素,有哪些不利因素,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针对情况,扬长避短,使我们在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例如,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对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的一些专业招生困难,而一些新的专业需求量在增加,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及时调整了专业设置,使学校办学更贴近市场;再如,近年来,与我们毗邻的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迅速,对人才需求量大,待遇较高,而当地又没有大学,所以我们将就业市场重点放在该地区;有些学生在就业方面思想观念不正确,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我们对这类学生主要是加强就业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有的学生是因为家庭困难或心理因素导致就业困难,我们就对他们进行个性化就业辅导和帮扶等。这样,我们在就业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就。

4加强就业指导课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做好就业指导,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指导课作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的主要途径在大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从2009年新生起,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列入高等教育教人才培养方案。为了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我们选派专门教师参加了上级组织的一系列课程培训,学校又对各院系的就业指导专职教师进行培训,对就业指导课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课时及分配都作了统一要求。教学形式上我们将课堂教学与讲座相结合,将参观学习与模拟实训相结合;教学安排上从学生人学到毕业,根据不同年级特点有侧重的进行全程式就业指导;内容上包括就业形势、就业观念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及能力教育,创业培训等方面教育。真正发挥了就业指导课的作用,帮助学生理性、科学、可持续的择业、就业。例如,在思想教育方面,我们主要是引导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摆正自己位置,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目前大学生出现就业难和就业紧张的情况,很大程度是因为大学生就业观念比较滞后。因此,我们就业工作部门通过入学教育的就业形势分析,聘请专家校友及企业界人士作专题讲座等形式,教育大学生要领会“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大力倡导“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经受磨炼,健康成长;转变唯外企、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的观念,选择到能够真正发挥自己才能的各类基层用人单位中就业的思想;树立创业思想,培养创业精神,增强创业意识,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5发挥就业工作部门的优势,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构建就业服务平台

高校就业工作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一是与企业进一步加强联系,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在学生与用们单位之间沟通对接的渠道;二是利用报刊、广播、网站等宣传手段和阵地,开辟大学生就业专栏,通报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宣传学生求职意向,在毕业生与社会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信息平台;三是做好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推介工作;四是进一步做好对毕业生就业后工作情况的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评价的反馈,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形成长效机制。

6积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期,捷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毕业生角度来讲,根本的办法是加强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能力。高校就业作部门要坚持把服务青年成长成工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学校教学、管理等部门通力合作,全而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通过职业导航设计、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估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着力培养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等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切入点,组织实施相血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团会、团课、报告会等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和促进各种专长的发展;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和心理咨询服务,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通过抓好与专业相关的社团组织建设和“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第一课堂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

7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创业是就业的最高形式,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仪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而且也有利于促进神会经济的发展。引导毕业牛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既是就业形势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学毕业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要求。高校应把对创业人才的培养逐步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要通过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帮助获奖的大学生向社会推荐优秀作品和申请专利,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机会和奠定基础;通过组织实施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为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水平和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和机会;组织优秀的青年企业家对有意向、有备件的毕业生进行创业指导和辅导;同时积极探索通过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多层次、多渠道设立专门的风险投资基金的办法,为大学毕业生创办企业提供支持。:

篇2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础性[作。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的接轨和扩招后的大量毕业生涌向社会,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诸多因素使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态势不容乐观,明显滞后和不完善的就业指导制度难辞其咎,因此适应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项专门的社会服务工作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加州工艺学院在1984年就开始推行就业指导丁作。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Parsons)是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的创始者和奠基人。他于20世纪初提出了“职业指导”概念,1903年他在波士顿进行职业指导的宣传,并于l908年在波士顿创设职业局,他撰写并于1909年出版《选择职业》(或《职业的选择》)一书中,对职业指导进行了系统的阐述。1911年哈佛大学在世界上首开先河,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指导课,将职业指导纳入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从此,职业指导就为人们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研究与实施。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国的职业指导利率经历了从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阶段刮关注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生涯指导阶段。

在我国,清华大学早在1916年就开始着手准备就业指导这项工作,并于1923年正式成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拉开了我罔就业指导工作的序幕。1949年新中闷成立后,我同实行计划经济,高等教育采用的是按计划招生、统一一分配的制度,毕业生完全由政府统一分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分配。当时的毕业生缺乏就业自,也没有就业压力,对其也无需进行就业指导。1978年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逐步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应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问采取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各高校才相继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开展了一些就业指导工作。尽管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被重视,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中所起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完全发挥。现将中荚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比较分析如下,以便从中获得若干启示。

一、机构设置与经费来源的比较

美国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每一高校都有专门负责就业指导的机构。这些就业指导机构的名称不一,有称之为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也有的称为毕业生就业规划安置中心、职业规划介绍中心,抑或称为大学生安置办公室。尽管就业指导机构的称呼多种多样,但其主要任务与主要工作大体是一致的。就业指导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和毕业生就业需求信息和短期实习计划;编办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报刊和杂志;与用人单位联系,组织招聘活动;组织校友会;讲授就业指导课等。就业指导机构的_丁作主要是帮助学生“改进、评估、有效地开始及实施就业计划”,也就是向学生传授教育技能并通过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工作让学生了解其自身的能力、价值和职业目标,最终获得理想的工作。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是学校的一个常设机构,它直接由分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副校长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的经费主要由学校按学生学费的5%拨给和社会捐赠两部分构成,前者约占60%,后者约占40%。比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就业指导中心每年的经费是150万美元,在这些经费中,除去工作人员的工资,约有50%左右的经费直接用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我国最早负责大学生就业指导丁l作的是毕业生分配办公室,一般隶属于各高校的学生处。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各个高等学校在原国家教委的要求下相继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大多数高校都没有以一名学校领导为主任,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指导委员会,就业指导中心与毕业分配办公室一起办公,即“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的功能不断完善,但其仍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我国就业指导机构的经费主要由学校拨给,来源于其他渠道的经费很少。而且,即使由学校拨给的就业指导经费也会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其数额尽管逐年加大,但与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要求之间的缺口仍很大。

二、就业指导内容与服务对象的比较

美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由专业咨询、就业咨询和就业安置三方面的内容组成。专业咨询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正确评价自我的同时,根据自身的志向与兴趣,处理好自身发展与所学专业之间的关系;就业咨询和就业安置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能更好地确定未来目标,拓宽工作与生活范围,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能顺利地实现由学校向工作岗位的过渡。除了这三面的主要工作,就业指导机构还非常重视日常的就业指导教育和咨询工作。美国的就业指导工作重点是推行四年职业规划项目,这一项目的具体内容是: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就业指导机构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和接触社会的就业状况;在第二年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与特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就业市场需求,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和招聘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就业市场;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及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在美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全校学生,也包括已经毕业的校友。

在我国,多数高等学校还没有建立起贯穿于大学生四年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这既是因为我国对就业指导内容的体系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和就业指导工作开展较晚,也是因为教育管理模式、国情等方面的原因不能照搬照抄他国的做法。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是整个学校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就业指导制度的完善不可能独立于整个教育管理制度之外。因此,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从我国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的事实出发,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探索并逐步建立符合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制度,既不能停滞不前,也要避免操之过急。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服务的对象仅仅局限于在校的毕业生。

三、就业指导队伍的比较

美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和高素质。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人的人员一般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或咨询学等方面的知识背景并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如就业指导中心的主人一般具有辅导学、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或咨询学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2)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取得相应培训资格证书,才能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3)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4)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队伍配备足够的专职与兼职人员。一般根据学生规模有10人到40人不等,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大都在1:200左右,这能保证毕业生能得到一对一的就业指导。

我国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大多是从毕业分配办公室工作人员直接转移过来,或从其他岗位交流过来的。他们具有较丰富的就业管理工作经验,但对有关的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缺乏了解,不能有效地、科学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其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都有待加强。现阶段,在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与大学生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很难开展针对毕业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效果很差。

四、硬件设施的比较

美国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规模都比较大,一般都有十几个到几十个专门办公室。就业指导机构设有专门供学生查询就业资料的图书馆,建有功能齐备的就业网络系统。在我国,就业指导机构在场地没施、就业年经费、就业指导的信息化、专门化与网络化等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尽管近年来有些地区和高校建立了专业用于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网络平台,相对于规模巨大的毕业生来说,其发挥的作用仍微不足道。

五、法律保障的比较

美国从1971年起就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促进就业的法律法规。1970年制定《紧急就业法》,1973年制定《康复法》,1978年制定《充分就业和经济平衡增长法》,1980年制定《综合就业与培训法》,1982年制定《工作培训伙伴法》,1983年制定《职业恢复和教育规定》,1986年制定《就业年龄歧视法》,1988年制定《家庭支持法》,2000年制定《劳动力投资法》。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高校的就业指导T作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与保障。在我国,现阶段还没有一部专门适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法律或法规。

六、就业指导模式的比较

美国高校实行的是“发展式”就业指导模式,这一模式是以发展为核心的。这一模式把就业指导定位于大学生个人整个人生的职业活动,通过进行一系列的咨询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与接受自我,在未来的工作中,通过满足社会的需要来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这一模式具有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开展大学生职业心理测试、分析和预测职业发展前景与引导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等四方面的特点。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经历了由“统包统分”到“在国家政策方针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在这种就业制度的支配下,我国目前高校普遍实行的是“程序性”就业指导模式。这一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指导理念上,把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视为谋取职业或工作的指导;第二,在指导内容上重视政策性和程序化的指导;第三,在指导方法上重视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第四,在就业指导机构上注重与各级行政部门的对应。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可得到以下启示:

一是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就业指导立法工作。美国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完备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法律地位,保障了其经费投入,规定了就业指导的工作要求,使得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我国也应尽快制定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规范与指导,改变目前就业指导经费投入的人为性和就业指导人员流动的自由性,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减少随机性和盲目性。

篇3

对于就业指导课,传统的幻灯片讲授已无法满足正常课堂教学的需求,情景化模拟、人员角色扮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情景化的教学模拟中体验现实就业过程,并在全真的角色扮演中找寻扮演角色所需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再通过教师的适当讲解加深印象,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真正做到“寓教于景”。

(二)情趣

王渐苏对上海某大学的研究表明,该校每天旷课率为27%,迟到率为18%,听课率只有50%,这其中有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学风不佳等问题,但也与教师授课乏味密切相关。如何让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拥有较高的情趣,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除了要采用情景化的教学模拟外,还需增加师生间、生生间的情趣互动,如在某个情景化教学场景中,教师的角色是应聘者,而学生的角色是面试者,这种师生之间的情趣性互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情商

情商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选择合适人才的标准之一。随着高校金字塔的成型,高校生源扁平化逐渐显现,在这种情况下,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智商相差不大,情商却参差不齐。目前,情商的培养与建设不尽如人意,除了部分高校开设的选修课外,关于情商培养和锻炼的课程不多。就业指导课程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情趣性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职业意识和沟通意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情商。

二、基于“三情”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操作要点

(一)前期准备

对近年来就业单位分布、就业岗位分布、就业单位需求、就业学生需求等开展调研。

(二)课程设计

综合前期调研信息,提炼课程设计重点,依据课程设置制定课程教案,每讲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全真模拟,进入情景,体会情趣;模拟结束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点评,教师结合模拟适当讲解分析,并以全真模拟为例,将该知识点精华部分进行展示。

(三)后期评估

基于“三情”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评估体系既不是简单的论文或简历的提交,也不是教师主观的印象打分,而是教师有效评价与学生互评的有效结合,科学评估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降低了“混学分”的可能。学生课程成绩(100分)=教师评价成绩(40分)+学生参与情景模拟情况(30分)+学生互评成绩(20分)+学生参与互评打分积极性(10分)其中教师评价成绩(40分)为教师根据学生情景模拟情况、情景模拟再现的提高程度等情况综合打分。学生参与情景模拟情况(30分)=(学生参加情景模拟次数/知识点总数)×30学生互评成绩(20分)=∑n1(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其他学生的打分和/打分人数-2)n(n为打分次数)学生参与互评打分积极性(10分)=(学生打分次数/知识点数量)×10

三、基于“三情”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实例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为例。

(一)前期准备

该专业对口就业单位为进出口贸易相关单位,包括对外贸易类外资、国有及私营企业,也包括有一定需求的海关、商务局、银行等企事业单位。该专业主要就业岗位有进出口实务和国际投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就业单位需要能熟练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沟通意识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学生希望找到薪酬理想、实力雄厚、有归属感和发展空间较大的就业单位。

(二)课程设计

综合前期调研信息,设计八讲课程:第一讲,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评价。通过课程和案例“小明的高管梦”唤醒学生的自主规划意识和科学认知,侧重体现情趣、情商。第二讲,专业认知。通过课程和案例“国贸达人秀”,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科学认知,侧重体现情景、情趣。第三讲,职业价值观澄清。通过课程和案例“你爱国贸有多深”,培养学生合理、健康的职业价值观,侧重体现情趣、情商。第四讲,职业世界探索。通过课程和案例“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它”,体会职业世界探索对于个人职业选择的意义,侧重体现情景、情趣。第五讲,成功人物访谈。通过课程和案例“励志国贸秀”,对成功就业的典型校友进行访谈,侧重体现情景、情趣。第六讲,目标与时间管理。通过课程和案例“当科学遇到不科学后发生的故事”,启发学生科学地制定目标,侧重体现情景、情商。第七讲,就业心理调适。通过课程和案例“小明的困难”,指导学生科学地面对就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心理状态,侧重体现情景、情商。第八讲,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课程和案例“贸景无限”,引导学生科学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全面体现情景、情趣、情商。

篇4

(一)社会性别歧视与刻板印象

一些学者认为性别歧视在当今社会成为一种越发普遍的现象,甚至成为一种习惯。王丽(2012)认为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偏见仍将长期存在,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这也是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难以消除的一大原因。在某种意义上讲,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其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性别歧视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为直接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国内经济困境、政策缺失及女大学生自身独立意识和因素较差是女大学生就业中遭受性别歧视的主要成因。如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薄弱等。傅静(2009)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社会文化所塑造的固化性别角色、国家保障女性就业权的法律可操作性差、高校课程设置中缺乏性别平等内容等因素造成了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职业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专业、职业方面的期望及一般看法。如姜晓琳(2007)认为,在“女主内,男主外”等传统性别观念影响下形成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择业,限制了女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选择空间。

(二)公共政策与组织责任

主要表现为保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灵,企业在承担其对于女大学生就业时责任心的普遍下降与习惯性淡漠,高校扩招、专业设置落后于市场需求,就业服务流于形式等,这些都使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更为严峻。如学者们所指出的,性别公正缺失使得公共政策干预女大学生就业成为必要;缺乏性别意识指导而制定的就业保障政策在公平的外衣下伤害了女性的平等就业权;现行有关男女平等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灵加剧了事实上的性别不平等;高校缺乏对女生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导致了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如涉及女生就业方面的就业技巧辅导、就业心理辅导、就业合法权益保护及就业观教育等分类指导与系统教育工作仍有待加强(吴琼,2012)。

(三)女大学生性别意识与心理因素

目前,从性别意识的角度探究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中,多把问题的矛头指向具有传统色彩的性别意识以及表现为“群体无意识”的女大学生群体对于传统性别文化与分工的默认,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发展定位不高、面临性别歧视的逆来顺受等因素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的质量,成为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内因。如万琼华(2002)认为女大学生普遍认同传统性别意识、主体意识薄弱,这对女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沈磊、岳永飞、董颖、顾艳艳(2013)认为,女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存在成功恐惧心理和求稳心理。部分有能力的女性不敢或不愿意从事领导性工作,畏惧女强人的称谓,且大部分女性在择业时普遍青睐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这些岗位上激烈的竞争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困难。进一步,学者们分析了女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障碍,如焦虑、依赖、自卑等。就业难的现状使得女大学毕业生承受着一定心理压力,就业挫折使她们进一步强化不良心理,使得女大学生顺利就业面临更多阻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此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应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女大学生就业率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郭璟(201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从女性生育哺乳期福利、退休金的负担、业务培训费的利用率等角度指出由于女性生理特征所带来较高的劳动力成本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成因。归结起来,形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其主要有: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泛滥;政府制定的保障女大学生就业的法规、公共政策流于理论,缺乏可操作性;企业逃避自身的社会责任,拒绝承担女性因性别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就业市场尚未完善或成熟,人才供过于求的局面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等。二是文化。传统性别观念经过长期、持续的社会化历程已经铭刻在女大学生的性格特质、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之中,它以一种“想当然”的已有合理性控制着女大学生的工作选择与工作状态,建构了女大学生生活和工作于其中的文化环境,限定了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特定角色期待。三是女大学生自身。女大学生不良的个体心理反应、职业刻板印象影响下的择业观、社会化历程中形成了传统性别意识以及部分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等因素影响了她们的就业。此外,高校传统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的需求脱节,课程上缺乏从女性学课程以启迪女性的主体意识,高校的就业服务业相对滞后,这些因素也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就业。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如何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学术界已形成政府与社会、高校及女大学生自身“三位一体”的策略体系。

(一)政府与社会

学者们普遍认为,政府与社会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应该更有所作为。一是倡导平等性别文化,创造良好社会氛围。应不断清除“重男轻女”的歧视妇女的传统偏见;要强化性别意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努力实现性别公平、创建男女公平的氛围。此外,要为保障女生就业公共政策的实施营造支持女性解放、倡导性别平等的良好氛围。如社会媒体应承担起促进性别平等的责任,强化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温静,2012)。二是增强反歧视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建立促进就业的奖惩机制。学者们提出要对于性别歧视的具体行为进行界定,使得法规落到实处。对于就业中侵犯女性权益的行为,应该制定惩处的条款细则;建立政策执行机制,严禁歧视女性的行为;应该明确用人单位的责任、健全处罚条例,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要有可操作性。强调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接纳女大学生就业;建立惩罚机制,制定“反歧视法”,防止和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齐依南,2009)。三是完善公共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应尽快建立就业保障体系,切实保证女大学生就业权利;完善生育保险机制、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成立专门的就业歧视监督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加强就业领域的执法监督。四是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女性就业选择空间,完善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政府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应该实施严格的产假保护制度、女性再就业培训规划、发展社区服务业。郭璟(2013)指出,社会工作在促进女大学生的就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应对女大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向女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辅导,与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用人机构建立联系,促成双方互相了解、互相接纳。

(二)高校

学者们认为高校应深化就业服务,增进人性关怀。在教育活动中注重提升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她们的个人修养、实践动手、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能力;加强就业指导队伍,要针对女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强化女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完善心理咨询、择业技巧等就业服务。还有一些学者们认为,高校应合理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要与市场需求相衔接。同时在教育上应该引入性别意识,重视性别差异,并将其渗透在教育过程中,以增强女生的自我意识。

(三)女大学生自身

一是增强自身性别意识。女大学生要增强驾驭自我命运的意识,发扬自我优势、正确看待两性角色、增强自我性别意识。二是合理择业观念。女大学生应该奉行“合适的职业才是最好的”择业理念,正确认识自我,更新就业观念,结合主客观条件做出合理的选择。在择业时要同时考虑自身需求和社会需求,选择有利于发挥潜能的职业。三是强化自信力与维权意识。女性在职场上有语言出众、易于交往、富于耐心等优势,因此女大学生要在心理上有自信、要敢于竞争,应认识并发挥自我优势、提高自信心,掌握择业技巧。四是积累人力资源资本,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是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能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创造打下良好基础。总之,政府应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发挥核心主导作用,高校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应发挥“奠基”作用,女大学生自身在解决自我就业问题上应发挥积极的主体作用。

篇5

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高校共青团应当牢牢占据第二课堂阵地,组织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就业创业教育有意识、有目的的融入到第二课堂中去,让第二课堂在就业创业教育上充分发挥其优势及作用。首先,第二课堂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让大学生对于参与实践的过程有充分的自,积极促进了学生们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其次,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们在就业创业问题上的交流。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将提高学生们学习的效率,缩短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和时间。

三、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

在社会中,技能要求越高,待遇越高,职位数量越少;技能要求降低,工资待遇下降,职位数量增多。高校共青团要帮助大学生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充分认识到大众化的趋势,调整自身的就业理想和价值取向。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校园文化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启发式、互动式的就业指导,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大学生对就业的认识;其次,创业意识是创业思维和创业行为的必要准备,是创业的先导。高校共青团应当将创业教育的内容引入到系统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社会经济的需求和动向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设置创新性、灵活性、生动性的创业教育课程。这样,共青团既可以利用课堂教学传授系统的就业创业知识,又培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在一定的必要条件下,发挥自身的潜能,将自己成功地推销出去;创业的能力是将自己的创业设想、创业计划转变为创业实践并且成功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在大学生成功就业及成功创业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在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建设就业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加强建设大学生社团、建立稳定的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基地等措施,循序渐进地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

五、搭建高效有力的平台。

高校共青团对青年学生的全覆盖使得共青团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教育、引导、动员、组织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能够到达每一个学生。从高校的外部环境看,共青团组织遍及各个领域、各个单位,团组织之间感情深厚,关系密切。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当充分利用社会关系网络,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上搭建有效的平台,加强与当地政府、校外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间的联系,适当引入校外的社会有利资源,通过“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为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提供服务。

篇6

(二)高校培养的客观因素

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就业指导,进行就业指导的讲座,开设相关课程,为学生讲解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开展竞赛或模拟职场模式,让学生对职业规划和就业情况有所了解。组织学生进行实习,接触社会活动,在实习中积累经验获得成长。优化学校的教学模式,对人才的培养方式进行改革,注重人才输出和社会需求接轨,科学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就业观,将自身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的价值目标。同时脚踏实地,具有实践精神和团队意识。在教育体系改革的同时,建立合理健全的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将重点从扩大招生数量转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

(三)政府和企业对改善就业难问题的主动关注

首先,政府可以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带来更多的职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发挥职能,适时成立大学生创业服务机构,对大学生创业情况进行跟踪式服务和了解,及时掌握社会需求状况,继而引导高校的创业教学和大学生的创业方向。其次,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针对侵害毕业生合法权益的现象予以整顿和处罚。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人才短视,未能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用人不规范等侵害毕业生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监管,确保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

篇7

由于大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鼓励教学法,会激起学生的自我膨胀感,往往使学生期望很高但能力不足,导致他们在找工作时往往是“高不能,低不就”,这样就会造成他们就业困难。此外,新时代的大学生由于是在比较顺利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自我期望值又很高,对薪金待遇要求较高,这也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二)高校教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由于高校教育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首先,有些教学计划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有些高校教学计划与当地经济建设等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对社会的需求不甚了解,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应用于实践。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能力不足等问题。其次,学校教育理念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导致学生就业观念落后,毕业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三)大学生应聘能力不足

现阶段,许多大学生在应聘时,往往出现笔试答得很好而面试部分就被淘汰的现象。这就是学生缺乏相关面试技巧,缺乏能力的问题。企业注重的是职员的工作能力,而非纯粹的理论,其中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聘者如果缺乏相应的职业素养,就会被企业甚至被社会淘汰,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就业指导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就业指导创新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还要能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具有突出才能、才干,具有某种特长,对社会有贡献,还要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短时间内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高校的就业指导应创新理念,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次,就业指导创新是就业体制改革的一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若固守传统的观念和做法,必定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应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培养与指导,不能急于求成,应跟相关企业增强联系,以促进学生的就业。最后,就业指导创新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可以给学生一些建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

三、就业指导创新的新思路

(一)就业和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对学生的指导一般都是就业指导,对学生的创业指导较少,因而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也较少。但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对创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此,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当为学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和咨询服务,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开展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要引导那些动手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进行创业。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模拟创业训练,引导他们谨慎选择创业项目,大胆而不失谨慎地进行创业决策。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够减轻当前就业压力,还能给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之下,引导大学生应积极勇敢地创业。

(二)理论联系实际

一方面,高校要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相关的教学计划之内,从学生踏进大学的那一刻起就应帮助他们树立自我意识,确立自我发展方向,规划好自己的未来,从而使他们在毕业就业时保持清醒,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然后根据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更好地在未来的工作中贡献力量。

(三)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技能,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还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同企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这样也能帮助企业招贤纳才,实现了企业与学生的双赢。另外,教师还可以请往届优秀的毕业生进行经验的传授,从而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学生会以学长为榜样,确立自己的努力目标与努力方向,树立就业或创业的自信心。

篇8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生就业逐步由政府分配向市场调节转变。通过市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以调整供需关系、合理配置资源,是适应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机制尚不完善,学生本人、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社会自身都存在一定矛盾,并彼此构成新的矛盾,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进程。

一、大学生:矛盾———自我定位不清,与社会要求错位;对策———调整就业观念,提高自身能力

就业市场化是指就业主体全部进入人才市场,由市场配置人才就业。各类人才均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如果说高校毕业生从“高档商品”变为“大众商品”是市场的必然选择,那么就业层次向下延伸也成为相应的必然趋势。2002年我国有高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有高校毕业生212万,2004年有毕业生280万,2005年毕业生人数为340万,2006年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与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不相适应的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尚处于培育和建设阶段,难以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2006年5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提问时指出:“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可见,不管大学毕业生愿不愿意做一名“普通劳动者”,愿不愿意走向平均月薪千元左右的“普通岗位”,现实都已经摆在了面前。但是,很多大学毕业生不能正确自我定位,与社会的要求错位。他们很少考虑自己的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需要,能否发挥自己的才能,自己是否具有适应社会就业和创业的能力。“盲目追求高工资、高职位,择业意向集中在大城市、好单位,同时又缺乏自谋职业、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能力和勇气,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②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采取如下对策:

1。转变就业观念。从一定意义上讲,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就是选择生活方式。“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制度环境,这个环境既蕴含着参与竞争的无限机遇,也意味着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就业环境的挑战;既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工作的主动权,也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应当明白择业的首要因素不是高收入、高地位,而是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最佳结合。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把就业当作职业发展历程的起点,不要过分计较短期内的利益得失,不要与别人盲目攀比。

2。提升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学生能否获得满意职位的关键,它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基础能力含有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相当于“产品的包装形象”,是从事任何岗位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等,相当于“产品的质量”,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所在;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性与创业性,相当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关键所在。因此,大学生应当努力提升就业技能,成为“厚基础、宽口径、有特长、能创新”的人才。

3。勇于自主创业。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如果说,由于历史的原因,政府对年龄大的下岗困难群体,还需采取一些特殊措施的话,那么,具有年龄和知识优势的大学毕业生,就不应当过多地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呵护,而应当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洪流中去自主就业,乃至开拓创业。事实上,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初步给大学生提供了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并且已有一批勇敢者亲身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高校:矛盾———自我角色不清,与社会发展不同步;对策———明确高校职能,完善就业工作机制

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中,高校既是生产厂家,又是销售厂家,同时还是市场服务的主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能否就业,表面上看是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问题,但实质上却是高等教育能否顺利步入市场、接受市场选择的问题。当前,相当一部分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育理念诸多方面和市场脱节,和社会要求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市场需要的学生没有人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市场不需要”的局面。即使是专业对口的学生,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知识面窄、心理素质差、适应性弱、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当明确自身职能,树立“就业是高等院校办学生命线”的理念,不断完善就业工作体制。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5月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的《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认为:“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国家长期发展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③这就要求高校根据市场需要和选人用人的信号确定教育目标,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做到培养目标和用人标准相协调,专业设置和实际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和岗位要求相协调。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强化职业意识,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教育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由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2。加大就业指导力度。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在步入就业市场时需要准备的就业知识和技能越来越丰富,需要高校向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个性化指导是在发现和尊重受指导者个性的基础上,帮助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使其选定的择业目标应当与自身状况相符合,从而在择业乃至从业、创业中处于优势地位。全程化指导就是将就业指导关口前移,使指导工作覆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全过程。对于低年级学生要重点讲授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指导学生做好规划;对高年级的大学生,主要针对择业期的特点与困惑,进行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指导。专业化就是通过建设一支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队伍,提高就业指导的层次和质量。

3。开拓新的就业市场。高校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运营实体,不仅要坚持以质取胜的市场策略,提高“产品”的层次、质量,还要注意研究人才市场规律,搞好市场行情预测,努力开拓就业市场。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加大对“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开发的力度;要抓住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大开发形成

广阔就业市场这一宝贵的历史机遇,重视开辟中西部就业基地,让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尝试开拓境外就业市场,建立境外就业基地。

三、社会:矛盾———缺乏良好的就业保障机制,舆论环境苛刻;对策———制定相关政策,多方用力,恰当引导

有不少研究者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归结为高校“扩招”,进而指责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但是,通过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适龄青年无论是否进入大学,将来总要就业,劳动力供给总量并没有增减。18岁就业和22岁就业最大的不同是劳动力自身素质有了提高,更加有利于就业。2005年,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是19%,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世界教育报告》,1994年,西方国家的高校毛入学率均已超过了30%,其中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超过了50%④。但是这些国家并没有因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或普及化阶段而带来大规模的大学生失业。上述情况表明,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不是真正的供大于求,而是在就业的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了就业环境的系统性问题,进而制约了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进程。

国家政策和制度限制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家的教育制度、人事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一些人才不适合在一些单位工作却出不去,单位真正需要的人才却可能因为没有编制而进不来。人事制度这盘棋没有走活,用人单位就无法形成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整个人才市场就没有良好的社会保障机制。非公有制企业本来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最多的,但是在不规范的就业市场环境中,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传统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非正式规则所构成的意识形态氛围的影响,企业的吸引力却最小。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误区,比如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过分关注文凭等。一些用人单位遮蔽岗位需求信息,造成人才市场上的信息严重不对称。更有甚者,少数媒体不能充分把握国内外人才市场的现状与趋势,追求信息的故事化与娱乐性,对大学生就业不是深切的关注与细致分析,而是把个别事件描绘成整个存在情况与发展态势,进而形成全社会的舆论压力,造成毕业生就业环境恶化。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一个良性的宏观环境,但这种宏观环境的形成决非人才个体和市场自发趋同就可以实现的,必须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因此,政府既要培育就业市场,还要调控就业市场。

篇9

从1998年起.我国开始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人了一个新阶段。连续几年的大扩招引起在这条独木桥上苦苦追求的学子一片喝彩。在欢呼的同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之一。从大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2002年的133.7万人到2007年的495万人….2008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是否与当前的就业形势相协调。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是由就业的动机、择向、途径及方式等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大学生价值观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大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调查目的

通过对西南大学2008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毕业去向和原因、就业倾向、就业途径、对学校就业指导的要求及评价等问题有所了解和把握,从中找出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2.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重庆市西南大学全日制本科2008届毕业生。

样本:随机抽取西南大学3所文理院系的200名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6份,回收率为90.3%。参与调查的学生具体情况为:①专业:理工102人,文科84人;②生源地:重庆市内l16人,重庆市外70人;③性别:男97人,女89人。

3.调查结果与分析

(1)毕业后去向及原因

调查显示,面临毕业时,大多数学生(98人倾向于立即就业。其中有家庭经济的原因,现在供养一个大学生消耗了大多数普通家庭的绝大部分收入。毕业后,很多学生都想立即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另外,很多在校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认为早人社会可以积累更多在学校学不到的实践经验这样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由于就业的压力和提高自身学历、能力的需要,相当一部分学生(54人)选择考研。另外,有l0名学生打算自主创业,7名学生认为出国经历可以增加自己的含金量.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有出国留学的打算,还有17名学生选择边考研边找工作。

(2)就业倾向

调查显示,学生大部分(59人,31.9%)愿意去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就业,认为这些地方机会多,经济效益好,工作、生活条件好,更有利于个人发展。由于重庆市直辖后发展迅速,所以也有一部分学生(52人,28.1%)愿意在重庆工作。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压力大,因此,有23.8%(44人)的学生愿意回原籍,认为那里父母亲人都在身边,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网,更有利于个人发展。此外,有12.6%(24人)的学生没有特别要求,但只有3.6%(7人)的学生愿意去西部等贫困地区工作。调查的结果反映了一个普遍的现象:毕业生仍然对工作地点要求高,多数毕业生不愿意到“老、少、边、穷”地方就业。其实在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施展抱负的平台.但却由于条件的恶劣,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愿意去那里工作。

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政府机关占24.1%(45人),三资企业占15.8%(29人),高校、科研单位占15.5%(29人),国营企业占14.6%(27人).中小学教师占12.2%(23人),民营企业占10.6%(20人),自主创业占7.2%(13人)。政府机关、三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备受大学生青睐.这与其工作相对稳定,社会和经济地位高,学术水平较高等特点有很大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西南大学主要培养的是师范类和农学类人才,而调查中愿意去中、小学工作的学生却只有12.2%.这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和师范类人才的流失现象提出了一定的思考。

“影响你就业的重要因素”是多项选择问题。回答占前四位的是:个人发展前景、经济收人、兴趣爱好、自己是否适合。从中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趋于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更加务实和注重实际价值。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88人,47.1%)对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期望值是1500—2000元,2000—3000元的占23.5%(44人),1000—15O0元的占11.8%(22人),800—1000元的和3000元以上的各占8.8%(16人)。由此看出,大多数学生的月薪期望值在1500—3000元之间,占到70.6%,而绝大部分学生的月薪期望值都在1500元左右。可见目前大学生正主动或被动接受大众化就业的现实,就业期望值明显降低。

(3)就业途径

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最有效的就业途径是亲友和老师介绍(61人,32.8%),反映了社会关系在学生就业中的作用.从而也对我国的就业机制提出质疑。现场招聘会和上网也占到一定比例.分别达到27.8%(52人)和20.5%(38人)。为了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大学生们愿意花在找工作上的费用也越来越高,从服装费到车旅费、住宿费。有的学生可以说得上是“大投资”。调查中,有23.6%的学生认为只要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费用可以不计较。有29.4%的学生愿意支付的求职费用是100—499元,西南大学以师范和农学为主。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35.3%)只愿意花费100元以下来找工作。

(4)求职影响因素

在回答“用人单位关心的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的多项选择题中,认为社会实践经验和自身的能力与特长是最重要的因素。它表明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重视内部归因。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和专业、学历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此外,毕业学校、个人品德以及性别在大学生就业中也起着一定作用。

(5)大学生对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态度调查显示。对于国家鼓励大学生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政策,有44.1%(83人)的学生表示知道一点,20.6%(38人)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但仍有26.5%(49人)和5.9%(11人)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很了解的学生只有2.9%(5人)。

可见,高校对于这方面的宣传工作仍有不足的地方,需进一步加强。

调查显示,影响大学生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因素中.个人发展是大学生最看重的因素,这表明当前大学生自我意识增长.希望通过这种经历来锻炼自己,提高能力。但环境待遇差、信息接受慢以及个人家庭婚姻等原因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重要因素。这要求国家要给予政策倾斜.对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大学生给予优惠政策。

(6)对学校就业指导的要求和评价

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学生(94.1%,175人)希望在大四以前进行就业指导,更有20.6%(38人)和38.2%(71人)的学生希望在大一和大二进行就业指导。说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要求是普遍的。调查中有47.1%(87人)和29-3%(55人)的学生表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持满意和一般态度.这与学校近几年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是密切相关的,也表明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仍有11.8%(22人)和5.9%(11人)的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只有5.9%(11人)的学生非常满意,这也说明就业指导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有一半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的照顾一般,各有17.7%(33人)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工作不太或者没有照顾学生需要。只有14.5%(11人,16人)的学生认为非常照顾和比较照顾学生的需要。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以下问题。

1.就业期望值与个人评价度降低。导致就业信心不足.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国企改革、机构改革等一系列因素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大学生对自己的求职期望值明显降低,他们中很多人已在主动或被动接受大众化就业的现实。就业期望值下降的同时出现了大学生求职信心不足。调查中,3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求职过程很难和较难.只有20%的大学生认为求职过程较容易和很容易。如何降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一直是就业指导部门努力的目标,然而,降低期望值的同时必须注意克服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的问题。2.就业动机趋利性较强。“求稳”“求高”心理仍存在在就业倾向方面,选择去政府机关、三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大学毕业生超过了50%。而选择自主创业的却只有10.6%,这反映了大学生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方面,“求稳”“求高”的心理,这也是传统大学生“准干部”身份思想在当代大学毕业生身上的体现,而敢冒风险、艰苦创业的思想比较缺乏。

3.就业途径的“非市场化”现象,就业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调查显示,公认度最高的就业途径是“亲友和老师介绍”,我国传统的文化和国民性格造就了“讲人情”“讲面子”的风气。但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市场经济,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就必须实现用人上的市场化、公平化和透明化。

4.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不足。有待改进

调查中.各有17.7%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和不太照顾学生需要。可见,学校就业指导在个性化服务、专业性指导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应该更好的照顾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5.不断高涨的求职消费。易产生奢华心理

大学生的求职消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类型等因素,消费存在一定差异。在本研究中,调查对象为师范类和农学类学生,但仍有23.6%的学生认为,只要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可以不计较求职费用。在求职过程中。学生的消费水平大幅度增加,社会上有人戏称之为“求职经济”,这反映了就业竞争加剧,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但是,不断上升的求职消费是否带来相应的求职优势?大学生在求职消费上的奢华之风应该引起就业指导者的关注,而贫困大学生在求职上的经济压力更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社会因素的影响

(1)高校扩招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加重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发达国家出现的背景是经济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且经济发展的水平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证。但在中国是另外的原因,即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拉动内需的消费。从社会、经济和发展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利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有利于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但从长远发展看,高等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同时跨越式的高校扩招将带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加重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用人单位的选材标准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由于用人单位对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了解不多,事实上也不可能对每一个招聘的对象进行深入的了解,于是名校、英语、计算机、党员、学生干部、实践经历这些约定俗成的“硬指标”就成为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衡量标准。但这些标准能完全反映毕业生的能力吗?答案是值得深思的。片面强调专业对口以及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也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2.高校因素的影响

(1)教育目标的错位。在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从满足培养少数英才的国家需求转向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要和公民的个人要求。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不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着重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专门人才。但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必要的特点,各个层次的高等教育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且在整体上,我们的高等教育由于各种原因,在人才培养层次与水平上往往并不能达到一致。以至出现某些层次比较高.但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现象。

(2)学科专业设置盲目、错位、死板,不能适应社会需要。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但仍然存在问题。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的盲目性,一些名牌学校专业不适应市场,学生就业不理想。高校争相上“热专业”,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3)学校就业教育有弊端,就业指导没有跟上。高校的就业指导大多以开设一门课程的方式进行,对象往往是高年级的学生,就业教育以某种教材为本。过分形式化和理论化,与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学生大多对此不感兴趣,不大理会。正因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内容狭窄,功能有限,在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上着力较少,所以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

篇10

就业关乎民生,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热点问题。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进入一个急剧增加的阶段,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而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机。对于高师院校来说,师范专业就业市场已成为理工、综合院校竞相抢占的目标,种种因素导致这一市场的竞争口趋激烈。在新的形势,如何让毕业生沉着从容地选择一份相对理想的工作,真正实现“毕业了就基本就业”,确实是一个必须面对而又回避不了的问题,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站在“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稳定之源”这一高度来思考就业指导工作,以强烈的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努力创新工作内容、方法与途径,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一、充分认识和克服就业指导工作的误区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注重信息提供,忽视教育引导;重视技巧指导,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择业观教育、择业心理调适和引导、创业教育、职业规划、艰苦奋斗教育、诚信教育、爱岗敬业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明显不足,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奉献精神和创业精神,个人主义和享乐观念仍很严重;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缺少专业的职业顾问等误区或问题,从而难以适应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

为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要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社会实践、形象设计、面试模拟等手段的作用,而且应注意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培训,建立一支专门从事有关大学生职业、就业等方面的指导、咨询、教育、管理、研究和服务作的就业指导队伍,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使就业指导能够真正受大学生欢迎,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二、深入开展全过程就业指导,分阶段落实就业理想

我国大多数高校是在大学四年级才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没有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升到职业生涯设计的高度来重视,没有树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并贯穿大学四年教育始终的观念。

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通过职业规划活动发掘学生自身的潜力,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就业竞争力。。不能仅仅局限在毕业班,如果只是在临近毕业时才把现实问题交待给学生,恐怕他们一时就难以接受,甚至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我们应把工作做在前面,前置到新生刚入校,实施在全过程,构建以职业生涯辅导和学习职业角色技能为主线的就业指导模式。

1.从新生一人学就实施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成才教育。抓住新生刚刚进入高校成才意识强,而对专业知识肤浅、就业观念模糊的特点,教导他们认识到成才与就业、创业的道路必须从现在开始,引导他们从就业和职业的角度思考如何成才,从而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培养自我塑造的自主性和创造能力,正确理解在大学期间需要做哪些素质准备,才能在毕业时取得理想的职业,把成才理想和就业观念结合起来。

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上,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与任务,分阶段、分任务逐级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针对性。一方面,应针对某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测评,在测评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技能、爱好、社会需要和专业,进行差异性的就业咨询辅导,使每一个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都不同于他人。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以及职业分析,使其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知,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促进学生对职业、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指导学生寻求与其自身特征相一致的职业适应范围,进行人职匹配的自我评价,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制定短、中、长期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努力培养学生各项职业所需的综合能力:如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对文化整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等。

2.大二、大三时,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使学生在稳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扩大与就业相联系的知识面,明确就业方向,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职业角色技能和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指导学生参与多种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提高自我意识水平,肴贡培养科研和实践教学方而的能力,实行考研和就业学生的人体分流,使之以良好的心态,确处理社会要与个人职业选择的关系。

此时,应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职业素质的培养,如在大学生的教育实习中,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行为和敬业爱岗的精神,强化岗位角色训练;通过选修课、专题讲座和研讨会等形式,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教育;聘请校外在岗人士作职业素质相关的系列报告;利用专业实习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职业要求,拓宽职业专业知识。总之,通过各种教育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掌握面试、笔试的技巧以及实践技能的考核方法,使大学生形成较高的职业素质和优良品质,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大四时,应对学生加强就业政策的指导和求职技巧的训练,把重点放在招聘的模拟训练和角色的转变上,使其完成从一个“校园人”向“职业人”的心理转变,为尽快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愉快地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应根据毕业生择业期的特点和困惑,进行政策、技巧和心理等方面的具体实战指导;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确定择业定位,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就业的自主性。在指导方法和手段上,可通过集体辅导、分类辅导、个别咨询、模拟讲座、演练实习、技能实践、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从各种适合自己大学的职业模拟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三、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指导

(一)深入分析就业形势,加强就业形势的指导

进行就业形势分析和指导可以使每一位毕业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认真分析自己所具备的素质和基本能力,有意识地找准适合自己的岗位,避免就业选择时的盲目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竟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就业机遇总是青睐于职业素质高的人才。据对找到工作的学生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对毕业生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毕业生综合能力以及素质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对是否担任过学生卜部和是否党员也有一定的要求。被用人单位录用的最重要因素是“专业水平”(26%);其次是反映一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的“面试的第一印象(19%);再次是“社会实践经历(14%)此外,“外语水平"(13%)和“计算机水平”(9%)也是用人单位较为看重的,而这两项也可以视作专业能力。显然,专业水平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素质,它是大学生所有就业能力的基础。

(二)强化就业观念指导,树立就业信心

就业观是学生选择职业的前提,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反映。就业观念指导应引导毕业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评价体系,树立竞争就业、自主就业的意识;在全面、客观评价自己的基础上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

1一帮助毕业生转变“四个就业观念”,即转变“铁饭碗”的旧观念,鼓励他们到私立民办教育单位就业;转变“一次就业定终身,一招技术吃一辈子”的旧观念,鼓励他们先生存后发展;转变“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价值观念,鼓励他们到真正伸展自己手脚,发挥专业优势的地方去工作,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转变“我最向往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工作”的幼稚观念,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和准确估量自身条件,去找“最适合我的工作”,不好大喜功。要努力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自我实现观和“先就业、后择业”的择业观,培养正确的义利观,鼓励他们到中西部和基层单位去发展。近几年我系就有相当比例的毕生到山东西部、河南中西部、河北和苏北等地区的中学任教,有的毕业生在这些学校担任了非本专业的英语、生物甚至宿舍管理员等教育教学几作,实现了就业,赢得了社会的承认。

2.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择业态度和自信心,树立自我创新和自主创业的择业观念。要使学生首先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再就是自尊自信,它是就业应聘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还得谦虚有度;谦虚过度,给人以缺乏自信的感觉,自信过度,又让人感到狂妄;在应聘中还要积极主动,勇几推销自己,勇于竞争,变被动的就业为主动的创业,充分发挥潜能,实现美好的人生。

(三)做好就业心理指导

毕业生在求知择业过程中,由于主观上的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加客观上的诸多制约因素以及就业压力和困惑,容易在择业时产生矛盾心理,如:急躁焦虑、临阵怯场;患得患失,难以抉择;缺乏自信,自卑自弃等;同时不同程度存在以下几种心态:一是以经济实惠为条件的急功近利心态;二是对大城市的追求和对基层及厂矿艰苦条件的冷漠心态;三是担心不正之风冲击平等竞争的忧虑心态;四是好高鹜远,“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攀比心态;五是自己的社会背景和自身条件都比较优越而引发的依赖心态等。

针对以上矛盾心理、心态,就业心理指导要因势利导,努力帮助毕业生培养健康的心理,提高心理素质,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应帮助毕业生从自我素质方面做客观评价,帮助他们分析客观社会环境和他们将要从事工作的有利条件,教会他们如何控制应试心理和技巧,消除不适应的行为,学会各种正常的反应方式;同时对落选的毕业生要引导他门重新评价自己,分析落聘的原因,重新振作起来,重新树立信心。

篇11

二、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近年来全国大学生规模扩大,就业形势严峻,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1.从培养院校角度。我国大多高校热衷于培养学术型人才,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综合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高校培养的人才缺乏实践经验,理论知识虽强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因此,难以适应满足市场的需要。而且由于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该工作的开展无法跟随就业的形式变化和制度改革的需要。

2.从用人单位的角度。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的发展进入了较稳定的阶段,对人才的需求量减弱,国家提倡发展的是高新型产业所需的是高精专人才,而大多毕业生属于应用型人才。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多中小型企业面临巨大市场压力与生存困境,为降低成本维持企业运转,大多数中小企业一般都会缩减人员,进一步加深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3.从毕业生自身角度。目前许多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认为到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大公司企业工作才是最佳选择,而在私营机构、中小企业工作只能当做过渡。对于自身能力过于自信,宁可一直在家待业也不愿去中小企业工作,而且有些毕业生想获得高收入却不又不愿从事需要高付出的工作。

(二)大学生的创业现状虽然以高校为依托,我国大学生不断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的创业还是比较落后,创业现状同样不容乐观,影响大学生的创业发展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业意识落后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导。受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还较为落后,毕业后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少,付诸实践的更少。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还是高校的创业实践教育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创业教育引导。

2.创业能力不强。创业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创业者的综合素质,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一味注重课本知识,使得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高分低能”的现象较为普遍。

3.创业的社会环境不好。当前我国的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给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机会和平台。

三、对实践形式创新的建议

(一)创业计划竞赛实践的形式通过竞赛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在我国高校算是最为可行的一种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形式。学生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能够促进正确成才观的形成,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实践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开展创业竞赛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科技队伍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若是创业计划竞赛能和一些社会企业联盟,让创业计划比赛项目能够真正实施,则更能增强学生参与创业的能力和信心,有些优秀项目还能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因此,应该鼓励高校、地区和全国性创业计划赛事的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