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海洋教育论文

海洋教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08 11:47: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海洋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海洋教育论文

篇1

习惯关系到人的一生,让孩子养成好习惯为孩子的一生奠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是幼儿园和小学。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注重培养幼儿各种良好的习惯。

入冬以来,天气渐渐变冷,早晨孩子们入园迟到现象比较严重,经过和家长交流得知,多数幼儿不愿早起床,导致上学迟到,针对这一现象,我时时鼓励幼儿,要做一个不怕冷、坚强勇敢的好孩子,时常表扬早到园的幼儿,但经过几天的观察,效果不是很好。我在琢磨怎样才能让孩子高高兴兴的早来园,不迟到。

我们康成幼儿园把每周的周一第一节课定为谈话课,我把谈话内容的重点基本都放在养成教育方面。针对上述幼儿迟到现象,我想了一个办法。试行之后,果然效果很好,在一次周一谈话课上,我先把幼儿园下发的幼儿成长足迹表格收齐后并进行比赛,全画笑脸的幼儿我大力表扬并予以奖励。并给这些小朋友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小天使”,接着我说:“以后我们班谁不迟到,天天早来园,各方面表现好谁就是小天使!”顿时,孩子们非常兴奋,“我要当小天使,我也要当小天使······”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样子,我心里很高兴。看来给孩子们适宜的起个雅号,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接着我又说:“如果谁赖在被窝不愿起床,上学迟到了,我们一起给他起个名字好不好?”顿时孩子们议论纷纷,忽然荆荷清小朋友举起了手,我问她:“荆荷清,你给迟到的小朋友起了个什么好听的名字?”“老师,我们叫他小懒猪好不好?”“那你为什么叫他小懒猪呢?”“因为小猪光知道睡懒觉。”“小朋友,你们说这个名字好不好?”孩子们齐声说:“好!”“那咱们说好了,如果谁因为睡懒觉上学迟到了,我们一起叫他小懒猪。”看着孩子们对起这些“雅号”很感兴趣,

我们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谈话,如:谁不会自己穿衣服,我们叫他“小笨熊”;谁破坏墙饰、乱扔纸屑、不讲卫生,我们叫他“垃圾大王”;谁要买路边摊的垃圾食品吃,我们叫他“小馋猫”······反之,我们叫他“小天使”、“小精灵”、“环保小卫士”······没想到这一节课谈论效果真不错,一向迟到的荆赢、田育嘉、岳圆等小朋友便早早来到幼儿园,再有个别小朋友迟到了,孩子们齐喊他“小懒猪”,羞得他再也不敢迟到了!从此以后迟到现象解决了,孩子们也都自己学会穿衣服,不再乱扔垃圾,不乱要买东西吃了。我们室内外的卫生也有明显改善。家长们看到孩子的变化后和我交流,也赞扬这个办法好,我还收到岳圆的妈妈写来的感谢信。信中说“岳圆回家说了老师和小朋友起雅号的事情,令我们家长很开心,帮我们解决了一些大难题,例如:起床、穿衣、洗刷、乱要东西······非常感谢老师对孩子的教育,看来还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养成教育的学问很多,必要时适宜的送孩子们一些“雅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信你也试试看,以后我还要摸索、探讨更好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让他渗透于孩子们的生活中,全面提高孩子,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的一生奠基!

篇2

二、二年制航海职业教育学生特点

二年制学生自身特点有下面五个方面:⑴起点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二年制学生多为来自农村地区的高考落榜生,有应届高中毕业生、往届高中毕业生。有个别的甚至高中没毕业,有的学校考虑自身利益,对高中毕业证没有严格保关。有的在船上工作十几年后,来参加二进制航海职业教育培训。⑵学生年龄相差较大。学生最小的还不到十八岁,最大的已过四十岁,相差有二十多岁。⑶学习动机不一样。有的是自愿来学的,有的是父母逼迫来学的。⑷在校时间短、学习任务繁重。航海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考证多,课程紧,二年制航海职业教育的学生要圆满完成专业知识培训,顺利通过考证难度大。⑸管理困难、制约学生的因素较少。两年制航海职业教育的学生是职业教育,而非学历教育,学生学完两年后没有毕业证,因此,学校制约他们因素比较少,学校有时考虑到自身利益,对违纪学生处理强度不大。⑹学生对学校认同感较差。二年制职业教育学生总认为自己是来培训、考证的,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属于学校一份子来看待,所以,很难融洽到学校的人文氛围中去。

三、针对二年制航海职业教育学生特点培养模式设计

二年制航海职业教育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当前并没有专用于二年制航海职业教育学生的教学大纲、教材等,因两年制学生有其自身特点,在培养模式也应当有其自身特点,两年制培养模式应当考虑下面几个方面因素:

1.人文素质培养

人文素质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高的人文修养。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当今社会教育改革的方向,也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由于二年制航海职业教育的生源特点,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尤其显得重要而迫切。二年制学生多来自农村,由于教育水平的差距,他们接受的人文素质教育较少,水平较低。为此,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实用性职业技术教育,还有更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二年制的毕业生不应该仅仅是谋生型的“工具人”、“职业人”、“技术人”,而应该成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平衡发展,理性物质文化与情感性精神文化平衡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航海类院校必须大力加强二年制职业教育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加强二年制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首先,要组建一支高素质辅导员队伍。辅导员要加大感情投入,切实关心学生的家庭、学习和生活,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关心关爱措施,不断增强二年制航海职业教育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要组建一支精明强干的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队伍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加强各级学生干部的规范管理,辅导员应当加强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与使用,促进学生干部队伍作用的发挥。

注重校园人文氛围的营造。校园人文氛围是学校师生共同创建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在较高层次上规范着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校园文化氛围是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实体和活动载体来营造的。如显示学院航运特色的标志性建筑、航海雕像,充分显示培养目标的榜样性,照片、雕塑、教室、阅览室、活动室和学生宿舍的格调,学校宣传栏、板报等的布置,这些对二年制职业教育学生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大纲编制

二年制航海职业教育的学生因基础差、在校时间短、课程多、考证压力大,如参加航海专业三副考证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七个小证、七门评估及海事局主管机关组织的七门主课程考试,另外还有专业基础课,因此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大纲编制不能跟航海学历教育三年制的高职学生一样,应当考虑二年制航海职业教育学生自身特点。

二年制航海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大纲编制应遵循的原则:第一阶段在课程开始首先进行专业概论方面课程的学习,同时辅以进入实操现场的认识环节,让学生对专业及所从事的职业有一个轮廓性认识。第二阶段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模块在时序上都遵循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设计思路。第三阶段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通过采取灵活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形式使学生在职业能力掌握过程中逐渐打下理论基础。通过实践引导促进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一般采用“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构建学科知识结构——形成学科思想(上升到学科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一种模式。课程设置可根据国际公约,岗位必备的技能和知识设置课程进行教学和训练。

3.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适应二年制学生特点

(1)内容要抓重点。教师讲课过程中要点明重点,在理清知识结构脉络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给学员讲清掌握知识的层次要求,让学员明白哪些知识作一般了解,哪些知识要重点掌握,哪些知识须作难点突破,做到把握要领,轻重难易,胸中有数。点明重点,一要做到准确,即教师必须做到认真钻研交通部海事局颁发的考试大纲,熟悉教材,避免漫天撒网,到处是重点,使学员无所适从。课堂上可根据实际条件或适当板书或使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教学,以便讲完以后能给学员留下一个直观形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帮助他们加深记忆。

(2)精讲内容、补充知识要做到使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听到的是最精华的内容,获得的是最多的信息。精讲应注意讲清楚贯穿在各章节中的主要线索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学科知识结构。同时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员抓住课程的主干,有必要按照单元对所学知识进行一定串讲,这样可使学员掌握局部知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记忆,学到系统、完整的知识。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讲清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形成学科思想,上升到学科能力。

(3)开拓性练习,为了培养学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力的练习。“练”,既是一种教学的方法,也是一种教学的手段和机制,它可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达到以练促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课型以及学员的不同情况,布置不同的练习,只有既讲好,又练好,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练也要适度,应避免“应试”性的题海战术

(4)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因人、因能、因需地采取不同的启发方式唤起学员的主体意识,激起其创造的思维火花,使学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得更好、更轻松、更有兴致。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对学员进行学习目的的正确诱导和学习热情的有效鼓励。二年制航海职业教育由于其面对的主要是二年制学生基础差,管理困难,教学任务重,因此许多人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和应试的训练,而忽视了正确的学习目的的诱导和学习热情的有效鼓励,从而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加之学员学习目的的多样性和干扰多的特点,因此要对学员进行思想认识、世界观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受教育观。同时要对他们讲清二年制航海职业教育学生学习的优势和可能,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探索适合二年制航海职业教育学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能力提高。

(5)注重航海英语教学。航海英语由于其词汇量大且涉及的专业知识广泛,因而历来是航海专业学生学习和考证较为困难的一门课程,特别是对于两年制学生,学习任务更是艰巨。注重航海英语教学首先要选择好适合二年制航海职业教育学生的教材,不过目前适合二年制职业教育学生的航海英语教材比较缺乏,有关院校最好能组织专业教师编写适合二年制职业教育学生的航海英语教材。教师也应当运用多媒体、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四、结束语

虽然目前船员市场十分短缺,但短缺的是高素质的船员队伍,如水手、机工等低级船员市场已达到饱和,二年制航海职业教育的学生因基础差,在校学习时间短等原因,要将他们培养成为高素质的船员队伍难度是比较大的,但二年制学生逐步成为海员队伍主要来源之一,因此航海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适合二年制航海职业教育特点、探索具有二年制特色的教学方法,结合不同的情况创造性地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二年制教学质量,将两年制航海职业教育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海员职业精神和海员职业素质,具备较强的实操能力、应变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的高级航海类专业人才及与其相匹配的具备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完成日常维修保养工作技能、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的较高素质的船员队伍。

参考文献:

[1]梁燕.新能力本位——高职课程模式构建取向[J].职教论坛,2009(3):14-16.

[2]李勇,赵玉良.中国船员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08(4):9-12.

[3]吴金峰.加强航海教育增强我国外派船员的竞争力[J].教育研究,2008(3):137-138.

篇3

 

一、教育研究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解释、分析、探讨以及控制和处理最终获得一般性的教育原理和规律的研究活动。它是有计划的、系统的完成从现象、问题到答案或规律探索的一整套过程。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教育改革 

第一,通过良好的教育研究,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第二,通过教育研究,探索教育改革的途径与思路,为教育行政部门制订计划、规划与决策提供咨询和依据;第三,通过教育研究,把教育、教学和管理纳入科学的轨道。 

2.提高教育研究水平,更好的指导教学工作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领域问题的暴露,越来越要求加强教育研究。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教育工作者及教学研究人员应该积极参与教育研究, 逐渐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但是,与教育改革深入和发展还不相适应。通过在《高等农业教育》杂志刊发的研究成果中反映的共同问题是:经验性文章多,有理论深度的文章少;描述性文章多,定量分析文章少;空泛议论文章多,实验研究成果文章少;旧题重作文章多,开拓创新文章少。这些都反映了一些教育工作者及教学研究人员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不高。如果在原有基础上,更加重视教育研究,讲究研究方法,积极主动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实践,就可以促进教师、提高研究水平,产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3.促进教育研究方法科学化、现代化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不仅是方法论范畴中的一个分支学科,而且是教育科学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几十年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对人才研究的重视,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广泛深入地发展,带来了教育领域一系列新的变革,从而引起了方法论上的深刻变革。 

二、写好研究论文,保证研究质量 

教育研究论文是教育研究成果的载体,是教育研究质量的重要标志。它对交流和推广教育研究成果、教育经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起着重要作用,总之,论文丰富了教育科学,因此要重视教育论文的写作。教育论文的写作要领如下: 

(一)论文结构与要素 

1.引言: 

一般说来,引言部分通常应表明作者选择其论题的目的和动机,也可以提供有关该论题的背景介绍。换言之,引言部分需要说明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该论题,以及作者对该论题的掌握情况。在这一部分,作者可以提出将要讨论的问题,或是将要论证的观点,或是在文章中将要运用的理论依据或研究方法。 

2.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为了能够证明中心论点,建议作者将中心论点分为几个分论点来仔细逐一论述。在提出分论点之后,用数据、材料、事实等来论证其正确性。或是用反面的例子和公认的错误的观点来进行反证。 

3.结论(或称结语): 

结论部分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论部分,作者可以总结已论证的观点,或换一种方式表述论文的主题;也可以回答论文的引言部分所提出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应该注意的是在结论部分切忌引出新的论题。 

正文后应附注释(引语、必要的专用名等)和参考文献(一般应不少于3种),参考书目应详细列明书名、作者、出版地点、出版社和出版日期。 

1)注释:一律用脚注。如果在行文中需要对文章某处加以进一步说明或标明文中引用别人的话语的出处,都可采用脚注的方式在本页页脚将其注释出来。 

2)参考文献:论文所选用的参考书籍应在5种以上,参考文献应具学术性和权威性。中英文籍分开列出,且不必翻译。论文的正文之后需另取一页附参考文献。 

(二)教育研究论文的写作步骤 

1、撰写步骤 

1)拟写提纲 

拟定提纲要项目齐全,能初步构成文章的轮廓;要从全面着眼,权衡好各个部分。 

2)撰写初稿 

a初稿的内容尽量充分丰富,以方便修改定稿。但要防止一味地堆砌,写成材料仓库。 

b要合乎文体范围。文句力求精练简明,深入浅出,通顺易读,避免采用不合语法的口头语言或科技新闻报道式文体。 

c要写得干净些、清楚些。初稿最好使用页面字数不太多的稿纸,四周有足够的空余之处,以便于进行增、删、改、换等。 

3)修改定稿 

a修改观点:一是观点的修正,看一看全文的基本观点以及说明它的若干从属论点是否偏颇、片面或表述得不准确;二是观点的深化,有无深意或新意。 

b修改材料:通过材料的增、删、改、换,使文章支持和说明观点的材料充分精练、准确和鲜明生动。 

c修改结构:对文章内容的组织安排作部分的调整。 

d修改语言:包括用词、组句、语法、逻辑等。作为学术性的文章,语言应具有准确性、学术性和可读性。 

教学实践活动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引,因此教育工作者及教育研究者应该高度重视教育研究工作,实事求是、扎扎实实的做好教育研究论文的撰写工作,真正获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我们要充分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实践活动,积极探讨教育真理及教学规律,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 

篇4

二、双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途径

(一)确保实践学时学分条件下,不断优化培养体系,改变实践模式

为了提升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增加学生的实践兴趣,将培养体系进行调整,实践模式进行改变,将一学年两学期理论教学时间进行压缩,由每个学期18周的理论授课时间调整为16周,2周安排为集中实践教学,确保每年有4周时间用于实践,尤其对设计性、综合性类实验等需要集中较长时间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模式的改变,既保障了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又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二)实习实践基地稳定发展前提下,培养模式多元化

职业素质是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出来的。教师教育技能的培养,打破了传统的高校教师指导、学生外出实习的单一模式,而采取把优秀的中小学校长、一线优秀教师“请进来”,和学生一起参与教育实习的教学环节指导,再“走出去”进入中小学实习的新模式。专业技能培养上,不满足现有校内外实习基地,而是积极开拓与发展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模式,通过与周围邻近企业如大棚蔬菜、园林花卉,南繁基地等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同时请企业家、研究所专家来学校指导实习教学,让学生带着企业现存的问题、科研中遇到的难题等问题在以后的实践中去解决。这种实践模式,实现了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多元化。

(三)保障实践教学质量条件下,改变实践教学师资单一化,促进向双师型教师转型

无论在教师技能还是专业技能培养上,改变了以往高校教师对学生单一培养的实践指导模式,实现了将中小学优秀教师、校外企业家、专家“请进来”再让学生“走出去”的实践新模式,突破了实践教学上师资的单一性,对高校老师向双师型转型是一种督促,同时也促进与提高了实践教学改革的质量。

篇5

[1]朱彩娣.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25(55):109-110.

[2]袁梦博.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3]孙宁.控股股东的国有性质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05(45):19-20.

[4]王津培.基于内部控制环境视角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05(30):148-149.

[5]袁克利.盈余质量研究探讨(下)——盈余质量的决定因素与经济后果[J].金融经济,2011,24(60):63-66.

[6]李晓东,秦洪珍.问题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06(33):75-81.

[7]张大联,张晓军,黄越.公司治理层面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04(37):28-30.

[8]熊焰韧,黄志忠,王文秀.高学历多经验的CFO能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吗?——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视角[J].南大商学评论,2013,04(47):137-156.

公司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荆新.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胡天存.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4.

[3]周绍妮.管理层股权激励对股东利益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4]杨兴权.控股股东控制、管理层激励与公司过度投资[J].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

[5]吕竺笙.企业并购中的利益博弈与协调[D].复旦大学,2005.

[6]陈强.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

[7]冯曾炜.我国上市公司股东间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8]宿淑玲.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

[9]司徒大年.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研究[D].复旦大学,2004.

[10]柏培文.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参与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

[11]王维钢.公司控制权配置及各股东利益均衡机制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

[12]王秀华.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13]张波.利益相关者企业业绩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14]卢颖.自由现金流量、公司治理与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2.

[15]李静明.大股东控制、薪酬激励与公司投资[D].重庆大学,2012.

[16]熊强.管理层权力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在职消费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17]陈俊芳.试析自由现金流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

公司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汤莉.培养国际化人才殊为关键[N].国际商报,2015-7-22:A2.

[2]苗雨君.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2005,(2):13-15.

[3]桑新民.个体学习到团队学习——当代学习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J].复旦教育论坛,2005,(4):11-13.

[4]陈国权.团队学习和学习型团队概念、能力模型、测量及对团队绩效的影响[J].管理学报,2007,(5):602-609.

[5]高晓倩.团队学习模式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33):144.

篇6

一、传统文化进校园,潜移默化悟“孝道”

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对人能产生暗示,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十分深刻,表现在幼儿的身上更为突出。为此,我们利用环境的创设和布置,拉近师幼之间、家园之间的距离,彰显孝文化。在园内,我们进行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设,无论是墙面还是走廊或户外操场墙面,都图文并茂地进行展示,同时通过经典诵读、孝行活动、教育课程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孩子、家长、老师诠释“孝”的丰富内涵和其具有的现实意义。

1.“传诵经典”了解“孝”

园内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对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级段的孩子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孝文化传播教育活动:每天的幼儿餐前活动,我们针对各年龄幼儿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优美诗词》《三字经》《弟子规》,让孩子通过诵读,了解古诗词的魅力和含义;在幼儿园“六一”汇演中,孩子们还进行了“诵经典”的歌舞表演,表演中不仅让孩子深入了解中国舞蹈的肢体美,也让幼儿更多地了解中国诗词的美;庆元旦活动中,大班孩子们朗诵了《弟子规》,并以舞蹈编唱的形式展示给家长们看,从中感受到“关爱与孝敬”的重要性;我们还将中国优美诗词《悯农》《静夜思》编到课间操中,师幼边唱边跳,共同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快乐成长”践行“孝”

为大力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结合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关于组织开展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活动,在2015年11月和2016年3月“学雷锋”活动中,幼儿园青年团员志愿者以及小朋友和家长委员会成员来到西湖街道开展了以“走进社区・关爱老人”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全体青年团员志愿者及孩子和家长用行动践行了孝道,孩子们在活动中体会和感受到如何尊敬老人、孝敬长辈。

3.“礼仪教育”学习“孝”

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孝、懂得“孝”、践行“孝”,幼儿园开设了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全书共有六册,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各两册,每册22个教育主题,全书共132个教育主题,结合幼儿园礼仪主题教育,按基本礼仪、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节日礼仪5个部分,包括了6岁以内幼儿遇到的大部分礼仪场景及内容,每一个活动充分展现了礼仪的重要性,让幼儿学会知礼懂礼,学做孝顺、礼貌、懂事的孩子。

4.“校园环境”传承“孝”

良好的校园环境、室内的主题墙饰都可以成为孩子们教育的契机,所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幼儿教育集团第三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随处可见传统文化的环境教育,园内创设了孝文化主题墙,让孩子们在欣赏、学习中传承“孝”。幼儿园每层楼都有不同的传统主题特色:一楼用伞、灯笼和中国结进行装饰,灯笼和中国结的结合更是一种孝文化的传递;二楼以扇子为主题,在扇子上用毛笔书写了许多成语,让孩子了解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三楼以“团团圆圆”为主题的吊饰,有家长、孩子、老师们共同制作的绣球;结合教学活动,张贴幼儿自主收集的少数民族的图片及资料,供孩子们了解、学习。

二、教师队伍重建设,身体力行推“孝道”

1.传统节目,寓教于乐

孝文化的传播应该从教育幼儿的教师们做起。教师要身体力行,在与幼儿、家长、同事的沟通言行中,践行孝文化,更要善于发挥教育机智,捕捉教育时机,创造性地在教育实践中渗透孝文化。2015年11月底我国开展传统文化节目大比拼,看得出老师们排练节目的高效率。老师们排练了《茶艺》、古代宫廷话剧《守时》、情景剧《学堂之上》、舞蹈《俏江南之夕阳红》等,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年级优秀节目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2.演讲比赛,展露风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现青年教师的蓬勃风采,引导和激励青年教师不断提高师德素养与自身修养,提升青年教师团队合作能力,进一步加强各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我园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四有’好老师”的主题演讲比赛,老师们用平凡、朴实的语言,讲述着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诠释。

3.自主阅读,提升修养

书可以给我们传递新的知识,书可以给予我们正能量,书可以让我们结识更多的朋友,书可以让我们不断进步,书还可以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老师们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自主阅读,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水平。每位老师都阅读了一本经典书籍,并撰写了读书笔记,共同交流分享,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提升个人修养。

三、家园共育同携手,合力互动兴“孝道”

我们积极利用家长会、亲子活动、家园共育栏等途径,搭建家园共育桥梁,向家长宣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家长携手,培养幼儿的孝心,共同推进幼儿园的孝文化教育。

1.体验活动促孝行

“应该这样做”和“我要这样做”是不同的教育结果。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让孩子们在真切情感体验中,懂得为什么要“孝”,怎样“孝”,从而让“孝”成为孩子们的一种自觉行为。因此,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体验活动,如重阳节活动,孩子们亲手制作了手工贺卡,携带了苹果,送给爷爷奶奶,祝他们平平安安,爷爷奶奶脸上都露出喜悦的笑容;“三八”妇女节活动,给妈妈送上自己用真诚制作的贺卡礼物,让她们感受温暖和爱;母亲节、父亲节时,鼓励孩子回家主动为父母端上一盆洗脚水,给父母洗脚,并将自己对父母的爱大胆表达出来,体验亲情的温暖。在这一次次的活动中让孩子感受到了“孝”的意义,有助于他们从小就践行孝文化。

篇7

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毕业论文尚未引起充分和广泛的重视,高校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新闻院校比较早且有计划地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但多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如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学院首开《媒介素养专业》公选课,同年10月,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WWW.medialiteracy.org.cn)。近几年,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一些高校也开始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中国传媒火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出版了儿本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和教材,如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陈先元的《大众传媒素养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同时一些新闻传播期刊和网站也登山了大量的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高校硕、博研究生中也出现了有关专业论文,这都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在逐步的深入和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高等教育研究所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专业硕士点;2004年10月,以“信息社会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传媒人学召开;2006年6月,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另外还有大量相关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个案研究出现,如调查发现,上海火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获取利用信息还不够积极主动,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较低等方面存在着媒介素养的缺陷等。

总之,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媒介素养教育各种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1.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性

最初,以李维斯为首的英国学者是出于对大众传媒文化的强烈批评,才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的。直至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大众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欧美国家更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信息时代对人才能力的基本要求,必备的基本素质,并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青少年的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而今,全球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在我国,大学生对网络、手机短信、校园DV等新媒体的接触与使用率越来越高。可以说,大学生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也是新兴媒体的主要接触和使用者。然而,在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完全定型的时期,可能会受到媒体的某些误导,甚至是诱导和某些不良暗示,可能会影响到其价值、行为判断的偏颇。2003年3月哈尔滨某大学生创作并演唱的FLASH作品《大学自习室》在高校中几乎有口皆碑,但其中展示的某些大学生形象却令人担忧;2005年4月四川成都某学院的4l位在校男女学生露天,上演了一幕名为《41》的行为艺术:以身体组成电子邮件符号“”,此行为艺术在社会各界也是褒贬不一现代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的发展也越来越个性化,这些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认识、分析和判断等系列媒介认知教育,可能会对其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2.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006年l0月,一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背景的女生“露腿学士照”在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中国人民大学方面则表示,大学生的自由开放思想不应该受限制;2006年10月中国戏曲学院大四女生,自称为自居易后代,被网友称之为“国学辣妹”,其针对孔子的大胆言行在网上引发热情“辣评”一片。在大众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大学生的注意力从诸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火众媒体逐渐转向手机短信、网络、DV 等新兴媒体。然而,从诸多的传媒事件中我们感觉到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缺失,特别是对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的传媒认知能力的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的开放性吸引了整个青年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个群体的主力军,他们可以利用手机、视频、QQ空间、博客等传播着自己的个性人生,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可能会对社会起着负面影响,对青年群体的社会认知和媒介认知起着消极作用。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高校传媒教育研究理论的提升,也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论文和专题讨论也越来越多,媒介素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均不再是纸上谈兵。大学生群体容易为新的技术、新的潮流所吸引,对于互联网上新鲜的东西有着无限的好奇和求知探索,而目前我国高校传媒教育课程体系如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广告学等学科体系均已成熟,加上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课程的支撑,它们能为善于探索求知的学生群体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实专业知识基础。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途径

正确认识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概况,硕士论文有助于我们在学校甚至是在社会各个层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有多种途径与方法,作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关键问题还是在于以下三点:

1.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

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必须有一套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目前诸如《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列: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各个高校可以开设《媒介素养概论》、《媒介文化》等必修课程,同时辅以《媒介伦理学》、《媒介认知与文化》、《人众传媒与社会》、《理解媒介》等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给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媒介教育,丰富利发展他们对传媒的认知与了解,从学习、认识传媒中发展其媒介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个人素养的目的。

2.学生参与传媒实践能力的提高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对于大学生是具有强大诱惑力的,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

上,要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地给大学生创造参加传媒实践的机会。他们每天都在网上体验着信息时代的传播乐趣,但也因为意识上的薄弱和缺乏把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能力。他们可能沉迷于传奇、魔兽等游戏的虚拟世界,他们可能热衷于FLASH、DV的制作来展现自己多姿多彩的学生生活,他们可能醉心于论坛(BBS)、QQ空间、博客的制作与维护,但是“铜须门”事件、“国学辣妹”甚至是更多的网上“愤青”“网络暴民”却使我们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因此,必须要用正确的媒介素养教育来教育大学生,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有更多的自我约束,有更多的责任意识,不至于自己的个人行为对学校、社会有负面作,也不使自己受现代媒介技术发展消极作川的影响,从而达到正确的认识媒介、理解媒介、运用媒介,提高传媒实践能力为自己认识社会、发展个人综合能力服务。

篇8

xx年12月9日那天,工作室集中活动,蒋老师要求每人选一本书回去读,最后桌上的《班主任兵法》随即引入我的眼帘,光看名字就觉得很有霸气,拿到手后,翻开书本第一页,我便被蒋老师的暖心举动而感动,书上贴了一张小巧精致的赠言: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的海洋。赠言旁边还附有一大束玫瑰,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此书中《实战篇》的故事又何曾不是我自己的故事的真实写照呢。真的是我们广大班主任学习的好书啊,正如书本卷页所说:篇篇是美文,招招是良方。虽说已是看完了《班主任兵法》一书,但书中还有很多值得我细细品读、欣赏和推敲学习的地方,里面的一些管理教学方法一定会对我的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但我自己在理论上的知识远远不够,只有不断的学习,加强理论修养,才能让我自身的品味提高上升一个层次。

二、作为班主任,初步形成自己风格的雏形。

通过此次参加蒋xx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学习,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班主任工作的艰辛和不易。听完李季教授的讲座,让我学到了许多一般专业培训所学不到的东西。第一次听了李xx教授《小故事,大道理》,《小视频,大教育》等独树一帜的德育教育方法,我就爱了上它们,就一直在琢磨着每一次的班会课要上些什么,给他们看些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教育学生非常有效。在上个月中考倒计时还剩60天的时候,看到孩子们学习状态出现了疲态,学习成绩好的越学越带劲,成绩不好的就得过且过,消磨时间度日,我及时召开了一个主题为《坚持就是胜利》的班会课,在课上我运用了《小故事,大道理》这种方式,给他们讲述了英国达人秀中相貌平平,运气特差的保罗.波茨历经艰难险阻,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成为冠军的故事,上完这一课后,学生深受感动,对他们触动影响较大,如今学生们的学习也回归了常态化。同时,学生们也爱上了我这种讲故事明道理的方式。我觉得我要坚持下去,力争形成自己的风格。

篇9

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它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同时与非智力因素的其他方面,如兴趣、信念、内驱动力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学生的个性发展过程中,情感起着一种侦察机构的动力功能,监视着信息的流动,唤起主体对信息的追求。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更是贯彻情感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充满积极情感的和谐的语文教学情感氛围,师生双方才能融洽,语文课堂教学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重视激感因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笔者提出以下看法:

一、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

高中语文教材内容是语文教育的客观依据,其中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新课标下的现有的众多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注重了文学艺术品质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多地体现了时代精神。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悉心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再通过创设情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学生。这样,才有可能选择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创设出一种极富陶冶力量的情境,通过引导和培育,潜移默化地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展示情感过程,保证教材内容的引人入胜。因此,我们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常常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辅以声情并茂的朗读、烘托渲染的背景穿插等手段,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达到文意的理解与情感体验的统一。例如,在讲授《归去来兮辞》一文,教师可以采用朗读引发先声夺人,再补充人物介绍及背景材料,放图片和录像,让学生增进了解,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讲解《滕王阁序》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幅海天一色的壮丽秀美的风光图景,并让学生听录音,看课件,通过渲染气氛,以强烈的感情引发学生的兴致,自己疏通文章的内容。这样在生动形象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既学到了相关知识,又得到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升华。

二、充分调动教师自我的教学情感,以情带情,激发学生的情感

如果教师把对事业的爱与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那么,他的教学一定是充满激情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教师的情感是学生情感培育的催化剂,教师应该用他深刻的思想内容,丰富的情感世界,飞扬的激情,感染学生,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从而使枯燥的语文教学成为一次学生的情感体验之旅.要做到这样,首先,教师必须挚爱和尊重自己的学生。爱这种情感是最有感染力的,也是学生最能敏感体会的,学生对老师也因此更尊敬,更喜爱,并且,还常常会因为爱老师而爱上老师所教的学科。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没有情感、没有爱,也不会有教育。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语文老师付出赤诚的爱心,才能以情动情,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语文老师的爱,首先是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和教学工作。以充沛的精力、忘我的工作、满腔的热情投入教学工作之中,才能使学生对老师及其事业产生敬佩之情进而喜欢上语文课。其次,教师应深入体验教材蕴涵的情感。要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自己首先要被课文中的情感所感染和打动。因此教师首要的是练好内功,不断夯实思想内涵,提高文学艺术修养,丰富人生阅历,深刻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如是,教师以愉快的心情,和蔼的表情,亲切的语言,充沛的情感,飞扬的激情,必能造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与情感激荡的海洋里畅游,让语文学习回归到它应有的要义。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以真心热爱学生,以真诚的自我对待学生,坦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学生就会向老师敞开心灵的大门,愿意和老师保持心心相印的关系,向老师传达出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感受。师生这种真诚相待是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营造情感氛围的基础,从而能使学生感到自己的人格被尊重、被欣赏,那么他们就会全心全意地与教师配合上好语文课,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忠告与批评,使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能够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中活泼、生机盎然地开展,以达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全方位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阅读教学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是激发学生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在语文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借助网络下载软件、网上查寻资料等与学生相互交流等方法来完成语文的自主性学习。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扬长避短,而不能不顾教学内容是否适合运用多媒体的情况而一味地配上多媒体课件。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选文,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学生从认知入手,借助形象,引感,在情感的陶冶下,展开想象,启动思维,从中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此类选文就不宜用多媒体课件从头到尾讲解,而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品读中领悟,在情感的浸润下获得新知和美的享受。而相反,有些知识的学习就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才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在科普类文章的阅读教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更生动,而且还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采用讨论式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讨论式教学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情感。此外,启发式、辩论式、对话式等教学方式以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写小论文等有趣的教学方式,都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促进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和培育学生情感世界,重视情感因素的激发和体验,对于活跃语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贯彻素质教育原则,提高语文阅读教学实效,回归语文学习根本目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篇10

 

1.音乐教学中的互动

1.1关于互动的理论基础

互动,英文中的表述是“”,也叫相互作用、交互作用。互动首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三个阶段组成的过程。社会是有互动的个人组成,他们的行为不只是反应,而且还是领悟、解释、行动与创造。人在和他人的相互作用中构建自己的认识与知识,即知识与理解是由认识主体建构的。

1.2音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在我们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仿佛是一个“受众”群体,他们被动接受来自教师的信息,进行单项传播式学习。互动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或群体之间,借助语言、文字等符号进行交互活动、交互影响。在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尤为重要,如果音乐教学单单只是音乐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二者之间缺乏沟通与互动,交流过程枯燥僵硬,音乐本身的美和灵性就会消失殆尽,学生根本就体会不到音乐的美,又谈何在音乐中得到陶冶呢?在我们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处于中心位置,分别与每个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与稳定的控制,便于掌握课堂的进度和局势。《音乐课堂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特别提到,音乐教学要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音乐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授课过程,不是仅凭教师的讲解和灌输就能达到目的,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充分的对话与频繁的交流。教师与学生在节奏中旋律中舞蹈中,共同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唤起感情上的共鸣,共同分享彼此的感受,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此时此刻音乐的动人心魄,都能表达出心中的感受。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在适时加以指导,调动学生的情绪,与学生积极的沟通交流,一起分享心中所感,课堂自然就“动”起来了。学生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之间的活动轻松愉悦,学生也能在良好的互动中取得更多的收获,教学效果的显著也是不言而喻的。

1.3如何做好师生互动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能用静止的、固定的程序来照本宣科,而要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手段来进行教学,让生命跃动、让智慧闪光、让课堂和谐。

1.3.1教师和学生个体的互动

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主要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应答、要求与练习、设计与反馈,以及个别辅导、眼神交流、直接接触等过程中。在这类互动中,教师会表露出对学生的期望、印象或成见,学生则体验着归属、自尊、自我形象等。论文参考。这种互动对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窦有重要影响。

1.3.2教师和学生群体的互动

它主要发生在组织教学、讲解、示范、提问、评价、讨论和动作练习中,是音乐课堂教学实现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基本保证。

2.音乐教学中的创新

2.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转变教育观念,调整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式,这些都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更新观念改变并打破陈规旧俗,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挑战才能使自己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需要。为了顺应当前的形式,教师应努力做到:

2.1.1树立现代教学理念

首先,树立建构主义教学观念。论文参考。对学生而言,音乐艺术主要的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很难获得真正的音乐体验的。教师只要认识这一点,便会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教学中存在的过分依赖课、被动学习、机械训练的状况,使学生积极的、充满自信的、主动探索的、集体合作的基础获得音乐体验,这样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真正理解,特别是对音乐的欣赏与创造,才会成为可能。

2.1.2音乐教师素质的重构

知识素养方面:音乐教师应有意识地扩宽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知识结构更合理。对于音乐领域知识的了解,不仅要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还要了解其他特别是与音乐有密切关系的学科知识。音乐教师自身首先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只有有了教师的创造激情,才会有学生的接受创造激情,才会有音乐课堂中师生双方如痴如醉、物我两忘、共同创造的和谐的、愉悦的教学气氛。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那么必然也要求有能力帮助学生的老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主要表现在音乐教师与其他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处理上,关键在教师要会欣赏自己的协作对象。

2.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鼓励音乐创造

音乐是一门审美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与其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的基本素质教育。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的本质与价值就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性,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3营造“创造教育”环境

“创造教育”环境是指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环境,它包括有利于学生培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活动等要素构成的教学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总和。论文参考。音乐教学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更主要的是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参加艺术实践,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如课外音乐活动,研究性学习等等。

2.4重视音乐创作

创作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学生的方法出乎教师的意外之料,这是完全正常的,教师对于有独创性的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即使错了的,也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领会、去认识,决不能把老师的个人看法作为唯一的方法,强加给学生,而导致学生的盲从。

2.5突破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新课程强调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课后的问题和作业的设计具有开放性,答案是不确定的,这样做就是为了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努力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师生间充分的互动,使整个课堂动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促进其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新概念[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2]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篇11

一、评价指标多元化教育评价实质上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来判断教育活动的成败,因此,教育评价标准的确立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关注。由于社会发展的知识化、信息化和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重视,当代的评价理论必然走向注重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教学评价一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要注重学生品德的养育。传统的应试教育使人们形成了以分数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思想,评价的基点是获得知识的多少,记忆技能的熟练程度。教学评价简单地等同于分数排队,学校以平均成绩评价教师,而教师又以平均成绩评价学生。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现在的学生将来会遇到许多从来没碰到的情景和问题,只靠静态的知识很难适应急剧变化的未来社会。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未来做准备,不仅要把基本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下一代,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和改造新环境的能力和技巧。传统的应试教育使人们形成了以智育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思想,评价的基点是学生是否听话,对教师的讲课内容记得怎么样、背得怎么样。教学评价被简单地理解成与教师的关系如何,遵守校规、服从管理、不调皮、不捣蛋的学生就是好学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信息社会的到来,个人之间、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加强对学生的自尊、自强、自信的教育,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传统的教育评价理论强调教师是学生表现的惟一评价者、裁判者,对学生具有至高无上的评价权,而学生没有申述权、解释权和自我评价权。这种教育评价把评价对象和其他一切有关的人都排除在外,很容易在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之间形成对立、紧张的情绪,给学生、教师和家长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既影响了评价活动的顺利进行,也使评价活动难以深入、全面和准确。今天的评价理论认为,教育评价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自身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所以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发挥其主体作用。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也是一种合作关系,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生命存在意识和生命发展能力的更好发展。教育评价不是一种惩罚措施,而是一种发展手段。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的评价、班级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学生是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不仅对自身的发展状况有发言权,而且对学校工作、教师工作也有建议权。同学和班级与每个学生朝夕相处,因此也应有评价权。学生家长对教育很关心,在学生的成长上下了不少工夫,也应有发言权,让家长参与教育评价有利于保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者,较能准确、全面地把握学生的发展实际,当然应有较大的评价权。

三、评价类型多元化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只注重结果,不管前提条件有多大的差异,一切以结果论优劣。这种强调区分和选拔功能的教育评价成为人才的筛子,通过层层筛选,逐级淘汰,只使少数幸运者脱颖而出,而使大多数沦为失败者。布鲁姆曾尖锐地批评:每位教师在新学期或新课程开始时,总怀着这样的预想:三分之一的学生将完全学会所教的事物;三分之一的学生将不及格或勉强及格;另外三分之一的学生将学会所教的许多事物,但还不算是“好学生”。这种预期式的教育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相当数量的学生年复一年地遭受挫折和羞辱。而今天的教育评价主张把教育结果的评价和教育过程的评价统一起来,不仅强调结果,而且更要强调过程。学生生命的意义在于成长过程的努力、喜悦和成功,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受教育者的学生身心是不定型的,有着发展和变化的巨大可能性。教育评价的功能应该放在检查教育目标的达成度上,根据通过教育评价获得的反馈信息而调整教学节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发展是一种心理内部矛盾运动,要使学生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主动地、有意识地迸发出积极的热情、创造的欲望来逐步形成自己的内涵。教育评价有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中小学阶段要减少总结性考试的次数,多开展“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形成性的单元测验,这有利于学生的后继学习和积极性提高。超级秘书网

四、评价内容和方式多元化传统的教育评价理论只强调评价内容性和评价方式的单一性,评价内容往往固定在教学和学习的狭小范围以内,并且只测定、评价学生的记忆水平和理解能力;评价方式往往固定于期中、期末的卷面考试这一基本方式上。学生的发展似乎就只是知识的“复制”,把头脑中的知识“完整”重现在考场上,而学生更为重要的整体素质和整体发展似乎就可以一笔抹杀。今天的教育评价主张对学生的情况要全面反映和鉴定,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热爱;不仅要反映学生在学习功课、智力水平上的表现,而且要反映学生在品德行为、纪律作风方面的表现;不仅要反映学生在学校内的表现,而且要反映学生在社会、在家庭的表现;不仅要反映学生记忆知识的水平,而且要反映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不仅要反映学生的阶段水平,而且要反映学生的平时努力情况。今天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学校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使每一个学生在某一种领域、某一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全面展示其个性。“教育应该像人一样广泛。人的无论什么都应该得到充分培养和表现。如果他是灵巧的,他的教育就应该使这种灵巧表现出来;如果他能用他的思想利剑对人们加以甄别,教育就应该把他的思想利剑亮出来并使它锐利起来;如果他说凭借协调周全的亲和力使社会结合得紧密,噢!那教育就敦使他快行动吧!如果他是愉快的人,如果他是一个慷慨大方的人,一个能工巧匠,一个很得力的司令员,一个值得交的盟友,是足智多谋的、有用的、文雅的、机警的、深谋远虑的预言家———所有这些人,社会都需要”。[1]教育评价如果多一把尺,就多一批有希望的儿童。所以,“考试、检查等教育测验是根据教育目标把握学生的实态,并将其结果作为改善教学依据的方法或手段。那种单纯追求分数而不顾学生成长幅度和学习进展情况的测验和教育评价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倘若这种测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信心,挫伤了学习积极性,则更是与教育评价的基本思想背道而驰的。”

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要取消统一考试,淡化区分功能,强化激励功能。教育评价应实行课程作业、单元小测验、教师日常观察、各种小论文、社会实践作业和考试等手段相结合,全面、系统地收集资料,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状况。日常作业检查可以了解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完成作业的态度;观察是在自然状态下教师对学生各方面情况进行的了解;单元测验可以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考试可以了解学生一段时期的学习情况;社会实践可以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小论文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总之,生命视角中的教育评价使学生远离古板的束缚,进入自由的境界,它鄙视的是守旧,珍惜的是创新,拒绝的是单一,发展的是个性。只有准确把握教育评价的实质,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