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11:47: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企业文化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文图书分类号:G 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是高等教育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和重点之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由教育部发起,旨在为未来各行各业培养各种类型优秀的工程师后备队伍,是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做出的战略部署,也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1,2]。
2010 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成为“卓越计划”首批实施高校之一。目前已有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以及制药工程等八个专业加入教育部的“卓越计划”。计划实施三年来,在国家示范校企实训基地的建设、产学合作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3]。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实现专业课程的“学以致用”,如何注重培养大学生解决实践问题能力以及如何使大学生更快的适应企业环境等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阻碍“卓越计划”向纵深推广,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笔者对我校上述八个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从课程建设、实践环节等方面开展了问卷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展开剖析,以期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提升“卓越计划”的培养质量。
一、如何实现专业课程的“学以致用”?
目前,四年制本科“卓越计划”主要采用了3+1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主要是理论课程,累计1年在企业实践和完成毕业设计。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虽然将原来三年半的理论课程压缩至三年完成,但是81%的同学还是认为能够适应目前“卓越计划”课程的难度和进度。这表明我们“卓越计划”的课程设计整体上的合理的。针对“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相较于普通班课程,我们增强了卓越班课程的实践性,但是仍37%的卓越班同学反映,专业理论课程与企业实际生产联系还不够紧密。同时,又有44%的卓越班同学感觉自己在企业实践过程中理论知识匮乏。因此,如何实现专业课程的“学以致用”,或者更具体地说,如何将课本上的知识点串联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是目前“卓越计划”课程改革的难点。从课程设置来看,美国“卓越计划”的模式以生产过程的顺序来穿插组织课程教学;而欧洲模式则体现企业需求的特点, 以若干模块组成为教学系统[4,5]。这两种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生产相互衔接,有机结合,授课方式不拘泥于教室或企业。而目前国内的一些卓越课程体系为了便于实现时间上统一安排,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完全分离,忽略了理论性课程与实践环节的交叉与融合,造成课程体系与工程实际脱节,违背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初衷。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弊端的原因是学校为了便于教学时间和空间的统筹安排,仅依赖原有的教学计划“闭门造车”,既不深入行业企业(用人单位)调查,在课程改革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又缺乏引导企业的介入,现行的卓越课程改革往往是学校单方面进行。有时即便有企业参与,但由于企业没有话语权,致使企业需要的内容往往没有“改进去”,这严重打击了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积极性,进而对“卓越计划”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只有突破现有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构建一套科学的、多元化的、富有弹性的合理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专业课程与实践环节有机衔接。同时还需通过大力引进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工程师和管理者,在担任专业课程教学、参与课程大纲的编写以及课程计划的研究的同时,协调在企业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能形成提高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的内动力和外动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如何注重培养大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在“卓越计划”培养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年的企业实践和毕业设计。因此,在问卷中我们设计了下面的问题:“您愿意在企业参加六个月至一年的企业实践吗?”。95%以上的受访学生表示愿意,他们认为学校为他们提供了走进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的机会,通过认识实习、顶岗实习以及毕业设计,使他们对企业的制度和管理模式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能够尝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但是仍有36%的学生认为目前的企业实践阶段不能很好的培养大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遇到实际问题是无从下手。这就说明我们在企业实践培养过程中虽然延长了企业学习时间,但只注重“量”,而疏于“质”。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校内指导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强,而企业导师理论水平不高,二者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在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无法正确引导学生。此外,学生在参加实践、实习活动时,没有明确的目标,敷衍了事,实践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要培养大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高校教师自身的工程教育能力。高水平的具有工程教育能力的教师是培养大学生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重要保证。我国高校教师类型主要有:教学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型三大类。缺乏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型师资队伍,更缺乏高水平的工程型师资队伍。这严重制约了大学生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以政策为导向,一方面鼓励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转变原有的高校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将对教师的评聘与考核从侧重评价其理论研究和,转向评价教师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与创新成果等方面。
二是确立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践环节。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实践活动使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性、成就感和价值感,不能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激情、主动性和持久性,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和被动性等。在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教师应开展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启发式教学,对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使知识点具体化的同时,把行业发展的热点、存在问题与难点等向学生作引导性讲解,提倡学生发表见解和开展争论;培养学生的思索能力、辨析能力和探索求知精神。毕业论文也是实践成果的重要体现,在调查中发现,仍有71%的大学生愿意选择与企业相关的科研型课题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这样导致学位论文形式单一,与学术型研究论文区别不大,实践意义不强。因此,需要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如设置企业毕业论文奖、企业毕业论文基金等)鼓励学生在企业完成调研报告、案例分析以及工程数据分析等非学术型论文,形成人人重视实践,人人参与实践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如何使学生更快的适应企业环境
在被问及“企业实践过程中您感到不适应的因素是什么?”,52%的同学选择了工厂条件差,实习太累。一方面是由于学校与企业环境的巨大差别,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实践期间兼有“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受到企业制度的约束,行为和思想没有在学校那样自由,也容易出现心理波动或其他不良情况。这些不良的心理活动如果不及时疏导,就不能帮助同学在心理上较为轻松和顺利地融入企业环境,可能加剧学生对企业实践的抵触情绪,使得实践效果没有保障。此外,学生在企业实践感到不适应的因素还表现为:对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大了解,执行起来不到位;对员工行为规范不甚了解,为人处事违反规则;与企业员工关系不融洽,沟通困难,不被团体接纳;对企业的习俗礼仪等隐性文化更是捉摸不透,无所适从。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源于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对企业文化缺乏认同感。因此要增强学生对企业的适应性,高校在企业实践阶段应加强对学生的企业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快的适应企业环境。
四、展望
“卓越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各个试点院校、试点专业在培养方案制定、产学研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丰富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思路,而且它所提出的教育理念让全社会对人才给予重新的定位与思考。同时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是高校面临的崭新的重要课题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是正常的。高校应该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验与实践教学等方面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形成合力,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创造有利于计划实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此外,企业没有法定的育人责任和义务, 怎样调动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积极性, 保证校企合作的稳定性以及企业学习阶段的效果, 也是国家和学校在政策与制度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Z].教高函[2010]7号,2010.06.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32(2):47-55.
[3]郭文莉.转型与建构:行业背景地方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25-33.
[4]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7-92.
[5]温纳·安德烈斯.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培育
——以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为例[C].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首届中德论坛(杭州)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Practice of 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
WU Yi-bo, GUO Wen-li, CHEN Fei
(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2617)
Abstract:“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 aims to train a group of high-level engineers who can meet the nee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re innovative. In this paper, college students who attend the training plan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course construction, practical activity, and so on.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plan, such as how to combine professional courses with practice, how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how to adapt to the enterprise environment are analyzed, and some strategies aiming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are proposed.
校园文化建设是衡量高等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高职高专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类型,培养的是具有高度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办学特色的营造不仅体现在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应当而且必须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寻求校园文化形态的差异性,坚持开放性标准特色办学,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更好地适应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将是高职院校彰显生命力的有效途径。
一、 校园文化建设应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导向
现在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淡薄,学生只关注专业课的学习及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生活单调,不少学生的精神寄托于网络游戏和网聊等。学生内心孤独,普遍对大学生活感到失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当然,学好专业对于高职生来讲非常重要,但是,面对越来越重的社会压力,只靠技术是不行的,还应具有把握自身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1.健全考评机构,完善监督机制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和主力作用应充分发挥,努力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指导管理队伍。由组宣、教务、学工等部门抽调力量组建学校文明创建领导小组,并成立专门办公室,具体分工,各司其职。制定师生操行考评机制,并使档案资料的管理现代化、规范化。学生在校阶段的德育考评成绩记入个人档案,并与课程考试一道,作为该生的量化考核标准之一。
2.加强社团、文娱、体育等学生活动的领导与指导,大胆注入新的内涵,不断提高活动的品质
校园网站、广播台、校报等新闻传媒,其基本队伍是学生,应进行定期培训,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制度。传播内容应以服务大学生为宗旨,传播中心工作信息、名曲名作赏析和学术讲座等。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还应成立有教师指导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书法协会、思想政治研究会、文学社等。
3.爱国主义、公民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要细化、量化、经常化
首先,通过整体构建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将教育内容全方位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去。一是精心打造校史馆。校史馆是永久保管学校校史档案的基地,也是对全校师生进行尊师爱校教育的场所。二是凝练校训、校歌。寓意深远、融汇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道德理念的校训和校歌,能催人奋进。三是构筑校园文化长廊,宣传名人佚事、重大活动,用以激励师生员工奋发图强、立志报国之心。四是大力促进教室、实验室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服务社会。五是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优化服务环境。文明窗口、品牌摊位、风味小区挂牌服务;厅堂之内,有电视传媒、报刊杂志、先进模范专栏。师生在这里收获的不仅是肚腹之需,更重要的是高雅的文化休闲。
二、校园文化建设应以校企文化为基点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高职高专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出了指导性方针和具体措施。高职高专院校应根据办学理念的新要求,坚持开放性原则,致力于对校园文化的探索和重建,大胆引入社会及企业、职业岗位文化,并与自身培养目标相结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而有力推动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
1.主动营造特色校园企业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的基本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某一行业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动手能力的一线技术人员。一个学生要真正成长为岗位熟练的操作人员,除了要有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在一定的行业、职业和岗位的文化熏陶下,成为热爱工作、领悟岗位和拓展岗位发展的人才,而不是简单的熟练工。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行业和岗位文化的影响,获得更高层次的知识素养,为毕业生“零距离上岗”和持续发展作好充分的准备。
2.深入分析历史和现状,寻找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点
校园企业文化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物,而不是简单的拼接,应当从院校的历史传统、文化现状和培养目标出发,通过系统化整理,明确与企业文化结合的目标、方向和载体,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成为相辅相成,有血有肉的活性物质,达到校园文化中有鲜明的企业和岗位特色的目的,做到两种文化内涵和精髓的相互融合。
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要注重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遵循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多渠道、多方位地开展。
参考文献:
一、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概括提炼出的,被企业全体员工普遍认可和共同遵循的富有企业特色的思想、理念,通过宣传、灌输、制度约束转化为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
高职校园文化活动是自发的,也是自觉的,是受社会生活影响也受自我心灵主宰的,是无处不在的,反映大学生复杂心态的心灵的自然流露。
二、企业文化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增强了高职学生的企业适应力,实现了“零距离”就业。
目前,高职学生初次就业率几乎都在90%以上,而且在此转岗即跳槽的学生很少,即使跳槽,也都是被动跳槽,这都反映出我们的学校教育不仅是在知识和技能上,更是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在入职前了解、熟悉、认同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的管理和制度,实现了“零距离”就业。
2.提高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了由准职业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关键因素,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实现的,职业实践和企业文化的陶冶和熏陶,是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不可缺少的途径,通过蕴含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的引导和规范,使学生逐步了解、习惯和自觉遵守相关职业的素质要求,从而实现由准职业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3.激发了高职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使学生直接接触企业与企业文化,亲身体会企业中的人才与人才之间的激烈竞争的现实,并感受到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经营理念、积极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切身感受到知识与技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内在动力。
三、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
当今,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就是选择一份有发展并适合自己的职业。然而,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有发展并适合自己,这不仅是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的问题,个人兴趣爱好、企业岗位需求、个人价值观、企业共同价值观、个人习惯、企业要求等都成为学生们考虑的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就业观念的转变,公司管理制度、人际关系、个人发展环境、文化氛围等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择业时关注的重点。因此,企业文化已成为大学生择业不可回避的问题。
1.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全员全程全方位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寓企业文化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
高校毕业生在择业和就业时,不仅关注企业的待遇、工作环境,也更加关注企业文化层面的诸多问题。事实上,毕业生在与企业发生各种纠纷和冲突时,越来越多地是因为价值观念和文化的差异,更多的矛盾源于毕业生无法适应企业的制度规范、价值观念等,这恰是不适应企业文化的表现。
我们先后了解和调研了几十家企业,从中我们不难看到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也无论企业大小,它们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创新与责任。如我们所熟悉的一汽大众,它奉行“竞争、和谐、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以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由于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一汽大众,所以,我们将其文化内涵引入校园,引入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结合企业的生产任务,进行项目化教学,边理论教学边实践,同时,模拟企业车间情景,使学生在思维理念上尽快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在理论上继承,在实践中创新,在理念上增强责任感和凝聚力,强化团队精神和群体协作。
2.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出发点,以就业为主线,以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融合为根本,贴近学生,贴近企业,立足现在,着眼未来。
作为职业院校的我们,一直以来坚持以满足企业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以校企共建为抓手,加强教学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和校企合作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教育家们所关注,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与融合的问题更是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要真正实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就必须将企业的创新、竞争、责任和客户导向等核心理念引入校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更大限度地激发年轻人拼搏与思辨的精神,更好地诠释校企之道与高职之教的内涵与社会价值。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与现代化建设最直接关联的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式,经过了近10年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叹为观止的突出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阶段,这必然对我国高职教育提出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新任务和新挑战。
参考资料:
[1]《企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重要性浅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studat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分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改革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本文重点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作一简单阐述。
一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体现,它是将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创新项目、社会实践等)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实践技能。
为了在教学目标中体现课程性与综合性,在教学内容上体现理论性与技能性,在教学方式上体现多样性,在教学方法上体现有效性,我们通过整合课程体系,构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该体系由三大模块构成:通识教育实践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文献检索实践、工程训练、大学物理实验、大学数学实验等);专业教育实践训练模块(包括企业文化认识与体验、专项技能训练、计算机辅助设计集中训练、专业综合实训、专业实习、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综合教育模块(包括资格认证、学科竞赛、科技学术活动等)。形成了由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应用性实验、认识实习(企业文化认知与体验)、专业实习、专项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组成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二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实现实践教学课程目标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例如,调整课时比例结构,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数,减少重复性的验证性实验,增加应用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在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实验课程,逐步减少和取消课程实验。分层次开设实验,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向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转变,由单一性实验向综合性、应用性实验转变,形成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三改革实习、实训内容,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对实习、实训内容进行了改革。例如,在大学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分别安排为期一周的《企业文化认知与体验》课程(即认识实习),通过进行企业观摩及企业工作人员介绍,使学生了解企业工程文化、企业工程环境及管理体系;完成工程职业道德教育和良好的质量、环境、安全及服务意识教育;了解企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了解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专业规范、标准等。通过实践,增加一线体验;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初步了解产品生产过程的材料加工技术。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为期五周,它是根据专业方向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指导教师联合选择零部件或产品案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到企业实施验证。学生通过案例实践,初步具备了专业基础知识在产品设计、生产、质量评定等环节中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了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
专业实习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为期四周,它是学生深入企业,接受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工人指导,参加企业培训,参与企业生产,全面熟悉企业生产流程中各个相关技术环节。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指导下学习产品设计、工艺制定、质量评定、生产组织、现场管理等内容。熟悉专业知识在工程中的应用,熟悉主要生产设备的操作流程,全面了解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具有全方位工程实践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及实践技能。
毕业顶岗实习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为期十周,它是学生轮流到企业不同岗位进行实习,深入参与企业实际生产的具体工作。学生通过在企业指定岗位进行实习,独立完成该岗位应能完成的工作。全面深入体验企业工程文化,完成工程职业道德教育和良好的质量、环境、安全及服务意识教育。熟悉生产过程,熟悉生产过程中相关专业规范、标准等,可能的话结合岗位实际,确定毕业设计的选题。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操作,协助解决生产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主要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知识,进一步提高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沟通协调能力,通过一线实践,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改革毕业论文(设计)内容,满足行业需求
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有效性,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要求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和内容尽量来源于企业或教师的科研项目,并实行企业技术人员与高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现毕业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一体化。这样既有利于调动企业助学的积极性,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满足行业需求,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培养目标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使学生真正达到知识得到运用、能力得到锻炼、素质得到提高的目的。
五选择课程内容实施企业人员授课,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建设
依照现代工程技术的综合性特点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建设,选择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内容,聘请企业具有实践能力强、理论功底深的高级技术人员进行授课,这对于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了解社会行业实际需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让学生到指定企业,由企业高级工程师进行理论授课和现场实践,使学生结合现场工程环境及背景的认识,加深对专业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了解与课程密切相关的生产原理、工艺及设备。企业授课的考核方式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校内指导教师合作命题,以笔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方式进行考核。
六积极组织学科专业技能竞赛,加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学科专业技能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内容。我校积极创造条件和争取机会,在课外组织安排一些与社会实践相关的竞赛项目,如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大赛、创新杯新材料大赛、金属材料技能大赛、熔盛杯焊接技能大赛等。学科专业技能竞赛紧紧围绕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拓展学生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科技学术氛围,通过老师指导、学生自学等形式,用生动有趣的竞赛项目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团结协作能力。
七积极组织素质拓展和科技创新活动,加强综合性工程素质培养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学生综合性工程素质的培养,把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产业环境中,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培养。我校根据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定位,把综合素质培养作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围绕素质拓展和科技创新两部分内容开展。素质拓展主要通过专业资格认证和校园文化活动等环节体现,例如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认证和校园文化节活动等。科技创新则通过科技学术活动和参与科研项目来体现,例如有计划的聘请校外知名学者或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大学生申请创新创业项目等。综合素质培养既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又是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有效补充。通过组织素质拓展和科技创新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好地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总之,实践是创新的先导和基石,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必须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探索,注重社会行业需求,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惟其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为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聂其元,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刍议[J].华章,2011(29).
[2]刘洁,等.以提高就业力为目标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
[3]张姿炎.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社会竞争力[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3).
中图分类号:F4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6-0126-01
毕业生迈入社会,走向职场的第一步应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就业错位”,使学与用更加紧密结合,使得毕业生的人才效益、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得以彰显。没有明确目标的职业生涯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实际上,只有4%的人获得成功,而他们成功的共同点都在于,他们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早早明确的目标,并始终坚持。职业规划在企业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对企业对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国有企业中就业的大学生,及时开展在企业中的职业规划,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争取早日完成在企业中的人生定位,最终成为企业中的核心成员。积极将职业生涯辅导引向个体连续的生涯发展上,融入到个体的自我发展进程、角色发展的进程中,直至扩展到终身发展的领域和范围。所以,在国有企业就业的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很有必要的。对社会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缓解职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错位性矛盾,优化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组合,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同时帮助个体解决与工作有关的心理压力,缓解个体与职业之间的矛盾,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对企业而言,基于人才的稳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于是企业的发展强大;对个体而言,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帮助个体正确地选择职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以及发展职业等,来体现个体的价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职业规划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政策、机构和指导老师的支持,企业职业生涯规划也只能是一好看的“花瓶”,起不到任何效果。企业领导和组织者应对职业生涯规划有相当的重视,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引进专业的指导老师,开设培训课程,同时设立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点,让大学生在职业上发生迷茫时、站在十字路口时,能及时的摆正船头。同样,大学生感受到企业的重视,人尽其用,人才稳定,也利于企业的发展。定期评估职业规划效果,是评价职业生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估:一是达到大学生和企业目标;二是考察项目所完成的活动;三是绩效指标变化;四是态度的心理变化。经常对职业生涯进行评估,来考察企业设立职业生涯机构是否有成效。同时,有效的、成功的职业生涯管理也会促进更多的大学生主动的参与进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中去,从内心上接受职业规划,积极参与就会亲身体会到职业生涯管理是自己的一项需求,可以起到激励大学生的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在国有企业中的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过程中必不可少,它有助于员工发现、确立自己的人生志向,平衡家庭、事业之间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大学生在职业变动的过程中,面对易变的工作需求,进行恰当的调适。在现代社会,国有企业中的大学生不仅把职业仅作为谋生的手段,还应该借助适合的职业来实现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职业生涯规划为其事业成功提供了科学的技术和基本的方法,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
国有企业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项战略措施,建立员工与企业互动发展的共同愿景,有利于大学生阶层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它既能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提供动力,又是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目标的有效举措。
义煤集团公司是我国在其行业内的重点国有企业,也是政府重点扶持的大型工业企业之一。在本世纪,坚持稳妥、高效的原则,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通过新建、扩建与并购的手段,实现了超常规的扩张。YM集团公司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纵向一体化战略,突出主业,实行集中化管理,合理开发和配备资源,力求更大更快的发展。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从企业选聘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过硬、懂得管理的技术骨干或业务管理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全过程的教学管理、业务指导、技术帮带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最后,强化社会实践,狠抓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修满12个实践学分。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学生选题注重应用性,真题真做。每年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的比例均超过60%。依托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我校自2008年起建立相关专业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基地,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基地为平台,成立了相关科技兴趣小组。为了进一步给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提供必须的条件,2011年起立项建设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至今共立项建设“创意早餐”、“电子小产品制作兴趣小组”等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十多项。创新创业项目的立项与建设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藉此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重视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科学研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我校从2007年开始立项建设大学生科研项目,至今立项700多项。学校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参加各种科技创新大赛,激发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国家、省级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调研报告、科技成果、文学艺术作品共计52项,其中3篇论文被SCI、EI收录,部分学生获得国家专利。此外,学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与行(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在培养方案修定、课程设置调整等方面充分听取合作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探索合作育人模式,培养创新人才。学校主要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企业负责部分理念类课程、企业文化课程、岗前职业课程的讲授,并安排学生在企业实习,在实践锻炼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及科技创新能力。
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教师承担着创造性思维、动手实践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独立性方面的指导和训练。因此,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创新型教师既要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又要有开放、动态、纵横式的知识结构[4]。我们要造就一支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勇于探索、善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学校有计划、多途径、分层次地开展教师国内外访学、博士后研究、语言培训、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等各类培训和进修,促进教师更新专业知识,开阔学术视野,提升专业水平。积极迎合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依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选派教师赴企事业单位、机构实践,加强创新型教师培养。重视并规范大学生竞赛活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加强各类竞赛活动的规范管理,研究并建立健全科技竞赛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宣传机制,营造良好的竞赛环境,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塑造良好性格特征和培养创新能力。学校以“质量工程”为依托,以创新实验室为平台,以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和“挑战杯”等竞赛为载体,开展各类大学生竞赛活动,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参与竞赛,是学生演练和检验专业知识水平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彰显实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良好手段。2009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项目共计43项,获省级及以上奖励共计759项,其中国家级120项,省级639项。关注并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我们应重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给大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努力将被动管理转变为积极的引导,将封闭式管理转变为开放式管理,将单一管理转变为综合性管理,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为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我校推行学分制及综合素质学分认定制度改革,实行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和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基本条件的制度;实施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等数学等课程教学改革,实行分级、分类、分层次教学;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体育等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推进公共基础课选课制度,开设部分选修课及公共基础课的视频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辅修专业制度和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加弹性的学习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及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搭建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团队精神及锻炼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成长平台;建立健全导师制,为学生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方面提供个性化服务。
作者:范建丽 陈国平 单位:黄山学院
论文摘要:在我国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方式变革的大背景下,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探讨了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职业规划不明确,不系统;社会用人机制和配套用人机制不够完善。提出了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策略,分别从高校、家庭、大学生自身、政府和企业五个方面来论证,明确了各自的角色和任务。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发展教育是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简称,它是就业指导工作与职业指导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全面的职业发展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工作世界与职业社会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意识,强化他们在就业中的主体意识,从而在求职择业中能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顺利进入职场或变换工作实现工作向职业、职业向事业的顺利转变。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目标不明确,不系统。毕业之前的大学生处于幻想之中,没有紧迫感,对未来职业发展缺乏设想规划。而毕业的大学生也体会到梦想和现实的落差。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大很多大学生在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判断上有前后矛盾的现象,表明大学生对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往往只知道理论而缺少实践和操作。
(二)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指导和服务等方面不科学。高校逐步成立了有关的指导机构,但是,高校的就业机构不够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还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就业指导老师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缺乏对社会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发展系统的全面掌握,服务意识和质量不到位等等。
观念和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效果。
(三)社会用人机制和配套用人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职业准入制度和合理的流动置换机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毕业生不协调,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毕业生跨地区就业的渠道不畅,限制了毕业生的流动。到西部就业、到基层就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我国人才流动呈现出不合理的状态。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策略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学生本身、家庭、学校和企业都有责任把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做好,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系。
(一)从高校角度,要做好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全新体系。包括思想政治管理体系和大学生职业发展服务体系。把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贯穿到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高等学校必须从新生入手,给予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行业、认识企业,了解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并进行有效的自我探索,确定职业目标。第二,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化。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分别进行系统化的教育,按照职业探索、职业定向、职业准备和职业安置四个阶段的客观规律,把职业发展教育融入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同时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能力、专业、兴趣等方面的不同,结合政府政策、社会需求、企业发展等,合理的进行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提升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能力。第三,引入企业文化,构建新型的校园文化。在职业发展教育中要引入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学校要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来培养大学生,进行“需求管理”,并把管理延伸到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让优秀企业文化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很好的结合,这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从家庭角度看,让家长参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直接因素之一,家庭教育和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确立合理就业价值取向的重要条件,也决定着大学生是否能进行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学校应及时和家长联系和沟通,让家长了解大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和存在问题等,使家长可以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和职业能力发展状况。
(三)从大学生角度,大学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能力。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门开始,就要主动的学习,了解自己,合理高效的完成自己的学业。追求兴趣并尝试新的知识领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把握机遇、创造机遇,认真制定、管理、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是企业看重的重要品质,也是大学生成功进行职业规划的条件。
(四)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要给大学生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大学生的权益,同时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创造一个积极的合理的社会氛围。让大学生在一个稳定、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校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向高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同时反馈大学生使用中的建议和意见。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学生综合评定法案等,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为社会所接受,学以致用。使学校教育与行业发展、市场需求相协调,实现高校人才与社会需求的相适应。
参考文献
[1]王荣发.职业发展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尚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徐晶.关于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5.
[4]贾慧.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本土化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5.
[5]于祥成.大学生生涯辅导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6,1.
[6]张竞乾,朱玉涛,谢帆.论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2.
[7]赵北平,雷五民.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在当前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专业实习越来越被认为是把握就业机会的重要一环,高校的暑期社会实践和学生自身积极努力,使大学生作为“实习生”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多,一方面有利于高校学生不断增强就业能力,另一方面也为高校实习管理工作带来很多新的难点,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并加以解决。
一、新形势下高校实习管理重点
实习生的管理一直是高校学生管理中令人头疼的一环,在新形势下它的重点是:建设、教育、制度、总结。
1.实习基地的建设
实习基地是实习生走向社会的练兵场,只有通过实习生的实习,实习基地才能有了新的生命力,新的血液,也为学校了解社会需求,为制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可行依据来源。实习基地的建设有利于了解并熟悉各行业的运行情况和管理模式,找准本专业与实习单位、实习内容的结合点或切入点;在实践岗位上对书本知识加以实践和运用,以检验自身对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专业能力在实践中的实际的业务素质,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团队精神。以利于实现学生与社会零距离就业与接轨,且要与国家发展规划息息相关,所以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实习基地的建立模式:企业是主体,市场是导向,实习基地投入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寻求当地政府的支持,社会参与和学校配套投入的模式、校企合作的模式、校校合作的模式。
寻求当地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和学校配套投入的模式: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的经济发展,因而学校培养要有当地特色,为当地大发展服务。如三峡大学以“水电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目标,大力实施特色发展、改革创新、开放办学、文化引领四大战略”为宜昌建设发展输入新的血液,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学校主办和承办多层次年会、学术研讨会扩展影响及知名度,并成立了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香港方树福堂基金会、湖北宜化集团、国务院三峡办移民管理咨询中心等130多家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等组成的合作与发展理事会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合作。这些活动成功的举办为学生提供了磨炼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构建了大的实习炼兵场,提供了学习及展示的平台,也就成为了活生生的实习基地,也为学生无形中提供锻炼及就业的机会。经问卷调查:75%的同学认为最理想状态是由当地政府出资(或批地),利用学校的优资人才资源办学校工厂。既解决了实习基地问题,又解决了部分贫困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
校企合作的模式:科学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那么学校的科研成果也离不开企业的发展、服务于企业并转换成财富,这样就为学校和企业联合研发提供了机源,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专家展开合作[共同申报国家、省级(部、厅)及市级科研项目],那么自然而然的学校进入企业,校企合作成为必然,学生也就自然参与其中的项目,大学生的创新团队也就有用武之地。在创新的同时,我们的学生也了解知识转换的重要性,学为所用,再服务于教学的道理。这样学校提供人员,企业提供资金,共同研发,构建实习基地,达到双赢的目的。
校校合作模式: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重点学科,有针对性地派遣教师进修(或调研)或参加各领域国际会议进行多层次交流研讨,建立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对于国家重点院校,如有可能在相同学科,能否采取部分课程学生参与其他重点院校课程选课(可采取远程授课),并取得学分予以认可,同他们已建的的实习基地也可签订合约,促进校校之间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达到优资资源的共享,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2.有效开展实习教育
由于实习生即将踏入工作岗位,对于角色新的转换,既兴奋又感迷惘;既憧景又感害怕。由于产生了对实习单位的环境与人员的不熟悉等方面的压力,如何面对压力,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实习前主要是做好如下方面的教育。
① 引导学生要有良好的实习心态。首先学生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了解并熟悉企业的每个环节及工艺流程,脚踏实地的认真完成实习单位交给的每项任务。同时学校组织往届实习生进行实习经验交流(谈实习心得、实习过程中的收获以及不足,实习过程中需注意的和要准备的事宜,且要尽可能详细的介绍实习单位情况、相关实习协议、实习权力和义务,解答实习生的疑问、明确实习的目的及考核标准),并安排经验丰富的实习联络教师带队进行实习指导及心理辅导,让学生有家的温暖感觉。
② 处理好人际关系。实习生大多第一次踏上工作岗位,对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处理缺乏经验。要想实现自我,先当好被管理者,要学会忍耐,学习别人之长,改正自己不足,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多干活、少说话,明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
3.建立有效的实习制度
实习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企业文化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要将企业文化所包含的精神与实质灌注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层面中去。因此,我们应将实习生作为整个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力资源,通过我们企业的指导与管理,企业将与实习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合作、互赢关系,并因这种关系的建立,使得实习生获得一个可以增进实践能力的机会和有所收获,而企业也可以从实习工作中挖掘出实习生的更多潜力,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和创造丰富的价值。
①修订完善实纲。实纲制订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总方针,以实习生为核心、兼顾实习单位的特点。合理的修订实纲,更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可较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②落实考核评定制度。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适用于高校实习生管理的法律、法规,实习生的权利和义务缺乏法律上的确定性,而实习生的行为却越来越市场化,这样就造成实习生作为身在校外的在校生,高校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但由于实习生身在实习单位,参与实习单位的工作,高校的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落实,实习单位也无可置疑地负有管理责任,因而需要理顺和明确高校和实习单位在管理上的权责,规范学校与实习单位的合作关系,加强实习生进行协作管理,依据实习目标,制订个性化的考核项目,实施实习达标管理,明确实习目的,从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认真总结实习经验,开创就业之路
总结首先是反思、沉淀、行动,同时更是为了创新,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及时总结实习工作,为教学工作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经验材料,也为制订有效、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奠定了基础。通过实习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存在的问题,沉淀得到的启迪,需要改进的地方,找准自已的位置,通过实习,实习单位和实习生互为了解,互为赏识,互难舍,构建和谐的氛围,从而变实习基地为就业基地,学生为以后的发展确定了方向。在新的形势下,为实习单位做一个好的调研报告,一个好的企划案才是实习的目的所在,也就打开创造美好的就业之门。
二、高校实习管理的难点
①学校与实习单位没有形成长效的运行机制。学校与实习单位长期合作的较少,因而没有合适实习生稳定的工作可做,导致部分实习生自已找单位或实习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时有发生。
②有效的安全保障。我国尚缺乏规范工学结合法规,存在安全隐患,学生发生安全事故和违法事件对学生本人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和影响,对高校发展和社会稳定存在一定程度的危害。
③心理压力。由于实习生身在实习单位,一方面遇到新困难和新问题时,学校不能及时疏导,会有挫败感和无助感;另一方面经验不足,技能不够,导致怀疑自已的能力。
针对实习中存在的难点,需要加强实习中的过程管理,强化实习教学及实习效果。
1.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实习教学模式
选好实习基地,从实习基地中认真筛选能承担实习任务的实习单位,明确学校、实习单位、实习学生的责、权、利,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商定实习计划,把校企合作,学工结合落实到实处。实习前在校期间,多安排学生进行寒、暑期的社会实践环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所谓请进来,就是开展实习基地研讨会和讲座,请实习基地研发部门的负责人,到学校给学生做讲座,使学生尽早了解他们要实习的单位发展和未来,以及目前的企业研发的项目成果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所谓走出去,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基地的参观考查,和实习基地的人员近距离的接触,如有可能也让学生参与研发工作,和企业融入,让学生真正喜欢并热爱,有兴趣和向住实习,同时也为就业打下了基础。
2.参与实习基地的研发,实习与毕业论文有机结合
在学生进行实习前,通过多形式的了解(如讲座、参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及见习等)进行论文抛题选择:(1)由学校论文指导老师给出与学科发展或科研课题;(2)实习基地的研发人员提供课题;(3)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可由学校和实习基地的研发人员共同担任。那么学生的实习结束也同时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从而避免了无题材可写、没有生活素材及大而空及抄袭的可能。从而使毕业论文的内涵有血、有肉,有成果,注入了灵魂及生命力且能创造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62-01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品质和能力,其本质属性是职业性。从企业对就业者的要求来看,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可分为基本职业素质和专业职业素质:基本职业素质指所有"职业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主要体现在责任心、敬业精神、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专业素质;是相应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特有素质,即良好的职业技能[1]。从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要素构成来看,可以将职业素质分解为三大构成:身体素质、 心理品质、 思想道德和人际交往能力是从业者必备的、 对职业岗位工作起保障作用的因素,可称之为保障要素;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反映能力是适应职业岗位工作并支撑从业者整个职业生涯所必备的素质,可称之为支持要素;而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是为个体职业生涯发展、 自我潜力发挥服务的要素,可定义为发展要素。那么职业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具体怎么实施呢?我认为应该从如下几点着手。
1.建立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管理中心,创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为全面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与管理工作,中职院校应该设立职业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管理中心,负责全校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其职责,包括收集中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信息,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提供各方面信息参考;开展调研工作,了解校内各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及学生对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需求情况,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依据;组织召开职业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制订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管理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探讨各门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特色,建立具有本校中职特色的职业素质课程体系;负责组织召开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研讨会,交流职业素质教育课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探讨推进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2.建立向职业素质教育倾斜的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逐步完善和创新高等职业人才素质培养模式,体现在实训模式和质量评价机制两个方面:一是从改革实习、实训模式入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充分实现实习、实训的最大价值。拓展"边实习边就业"、"预就业教育"的格局。在实习、实训中,将顶岗实习纳入学分制,将企业鉴定作为学分的评价依据,加大素质考核的分量,从而加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与衔接,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最大程度地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空间。二是探索向职业素质教育倾斜的人才培养技能评价机制,必须推行职业技能考核制度,实施"多证制"。中职学生毕业前必须通过职业技能考试,应从设备、师资、制度上保证各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从事一门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水平等级的培训与鉴定,以提高中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必须引入用人单位评价机制,把学生是否达到企业岗位要求作为素质培养的最终评价标准[2]。
3.加强就业与创业素质教育
中职院校根据生源结构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培养中职毕业生的良好就业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求职的方法与技巧,提高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就业素质,要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全程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纳入中职人才培养计划,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分阶段、分层面进行就业指导。开展多种方式的就业指导活动:利用校园媒体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指导;办好供需见面的双向选择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招聘活动;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办好校园就业专门指导网站,为学生搭建网上就业指导平台;对已就业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既为毕业生提供信息服务,又可获得第一手信息资料,用于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毕业论文,内涵。创业素质的核心是创业能力,需要创业者在青少年时代打好创业教育素质的基础,就要培养学生发现与捕捉机遇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毕业论文,内涵。毕业论文,内涵。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建设一支有创业经验的教师队伍,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
4.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中职院校的人文环境建设时,要将与学院专业设置有关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将企业文化的精髓作为中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一种源泉,中职院校的学校文化内涵与特色才能真正创立和形成。一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引进,如诚信文化、人本文化、尽职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非常重要内容。在中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思想、社会现象及热点问题,以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将诚信、人本、尽职的道理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企业管理文化的引进。中职院应将企业严密的组织纪律性、规章制度等,与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严谨态度和安全意识结合起来,建立起富有企业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3]。
5.培养优秀的职业化教师
中职院校可借鉴美国,以各州为主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做法,对职业院校现有师资队伍进行有计划的送培,在校职业教育师资班学习的学员,可按照职业教育教师的特殊要求来进行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专业课和教育学课程之外,还可设立有关专业教学方法及大类专业技能课程。当地政府可以借鉴日本经验,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任务,建立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系统。毕业论文,内涵。通过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师资实现对中职学生的高质量培养。在终身教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潮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今天,办好中等职业教育,很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质。中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渗透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环节上,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地实施。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是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理解人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一无所知的生物个体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社会群体之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校园文化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中介”,也是桥梁和扭带,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活动文化的总和。社会对高职大学生的要求,就主要是通过高职校园文化来实现的,所以,高职校园文化在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如何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进行了思考。
无论是高职教育还是普通高等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而文化与教育又是紧密相联的,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我们在绝不能忽视校园文化在人的社会化中的作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既是个人不断地适应社会的过程,也是社会不断地训化影响个人的过程,是个体需要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人生过程,是毕生的任务。青年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也是世界观、人生观成熟的关键时期,校园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高职院校重点在于培养高等技术实用型人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及行业发展的需求,所以,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和普通高校有所区别。但对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与普通高校却往往是相同的。
一、校园文化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中介”
人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每个人都是这两种属性的有机统一。个人首先是一个生命有机体,是一个自然人。但是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他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他的社会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一旦离开母体,就要受到社会文化的熏陶与影响。这种熏陶与影响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虽然纷繁复杂,但归纳起来,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教导基本生活技能,包括从小训练儿童走路、吃饭、穿衣等生活自理能力和长大以后走向社会所需的谋生能力——职业技能;二是教导社会规范,包括政治、法律、道德、习俗、纪律等社会规范;三是指生活目标,解决“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等问题;四是培养社会角色,即使人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能承担各种社会角色,最主要的是职业角色。但社会化的内容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会随着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少年有少年的社会化内容,青年有青年的社会化内容,老年有老的社会化内容。学者哈维斯持在1953年提出了青年期的十个“发展课题”,基本上概括了青年期个体所能接触的所有领域。他的十个“发展课题”是:学习与同龄男女的新的交际;学习男性与女性的社会角色;认识自己的生理结构,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机体;从父母及其他成人那里独立地体验情绪;有信心实现经济独立;准备选择职业;做结婚与组织家庭的准备;发展作为一个市民的必要的知识和态度;追求有社会性质的行为,而且实现它;学习作为行为指针的价值与伦理体系。
青年大学生称得上是青年群体的典型代表,因此,这十个“发展课题”也基本包含了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活动文化的总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就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来实现的。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作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反映的社会文化和文化氛围深刻地制约、影响着人的活动方式,“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它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2]但是,社会文化对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则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文化的“折射”表现出来,如社会文化对企业中的工人和干部的影响,是通过企业文化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文化就是社会文化作用于青年大学生的“中介”。这种“中介”作用,主要在于它把社会对青年学生的要求、社会的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体现在自己的文化结构中,以外显的或内隐的行为模式,潜在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
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培养出社会所期望的并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
校园文化既然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中介”,当然就是实现社会化的关键所在,要使社会化顺利进行,尽可能的避免“非完全社会化”现象的产生,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其“中介”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重视校园文化总体建设,将离散型转变为统合型,发挥文化的多功能作用。从团体心理特征上看,校园文化可以分为离散型与统合型。所谓离散型校园文化,是指校内大多数成员分散占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其中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具备统合性的能力,都不占主导地位,“群龙无首”,类似“散兵游勇”,给良好的校园形成带来巨大的文化形态上的困难。这种离形型校园文化有许多不良的作用,如基本成员由于价值观念不同,因而行为体系产生派系斗争,闹不团结,校园出现较大的内耗,严重地影响文化功能的发挥。而统合型校园文化则不同,它是指学校大多数成员共同占有的某种文化,处于主导地位,集中反映学校的主流,表现为一种良好的校风。这种统合型文化特征是:一是具有独特风气,使校园文化高度集中于一种作风,体现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二是具有普遍性,可以左右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这种统合过程一般认为,前期表现为舆论、教育、发挥规章制度、组织是一种文化向它以外的其余人提出统合,统合部分不断增多,表现为统合中的小幅度多频率;最后阶段是多数统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良好的校风。校风是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反映,是学校的学风以及其他作用等一系列行为习惯的总和,它依靠群体规范、舆论、内聚力等对集体成员产生强有力的约束作用。所以,高职学校的校领导、系领导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必须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渠道将离散型转变为统合型,领导发挥文化的多功能作用,促进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
要实现从离散型到统合型的转变以,其途径首先在于抓校风建设,只要良好的校风一旦形成,离散型也就自然转成了统合型。
抓校风建设,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人们对校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校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方面,也是高职院校目前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有的学校之所以办不出特色,没有个性,就在于忽视了校风建设。校风的作用有其内在的科学规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学校的校风形成了该校集体的心理定势,集体中的多数成员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一致的态度,个人都要受到群体中他人的影响。学校中多数人的一致态度,必然成为影响所有成员的巨大力量;而一事实上的行为规范,一旦成为学校多数人的共同行为方式,就将通过模仿、暗示、从众、认同等心理机制,使少数行为方式不同的个体抑制其违反行为规范的言行,从而与周围的心理境环协调起来。
2.校风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校风,必须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相适应,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只有这样,良好的校风才能成为集体成员的共同要求,共同行动,并且在实践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3.校风建设的途径。校风建设的途径多种多样,一般有:制定校风建设规划;整顿领导和机关工作作风;整顿学风;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推动校风建设;加强校园境环建设等。 转贴于
(二)加强校园文化主体的自我教育。校园文化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和职工,由于学生占绝大多数,所以,加强校园主体的自我教育,实际上主要是加强青年学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自我意识的形式之一,它是指最大限度地体现大学生主体作用的思想教育活动。加强自我教育,是青年大学生“个性发展”(社会化)的有效途径。A·N·柯切托夫认为:“自我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受教育者自我管理的活动过程,这种活动使受教育者根据生活目标和信念来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才干。”[3]其中的“生活目标和信念”,就是社会对青年大学生的要求,亦就是社会化目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心理基础在于接受社会化所灌输的规范而满足其得到别人赞许的需要,在自我教育的社会过程中逐步地接受理智的控制。
加强自我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一般有:
第一,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好形式人,它能把“知”与“行”统一起来,一方面加深对社会的认知,了解国情、省情、乡情,明确意识到国家、社会对自己政治思想、遵纪守法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要求,使他们在实践中产生实现这些要求进行自我教育的愿望和动机,从而使他们获得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锐意进取的动力;另一方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个人找到正确的参照物对自我进行认知,发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优点与缺点。
第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求大学生拟定个人的自我教育计划。学校应尽可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加入到活动中去,并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拟定自我教育计划,使之成为自我分析监督的有效形式,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要随意产生冲动,学会自我激励,使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全起来。
(三)强化校园文化外显模式。从校园文化结构来看,可以分为外显和内隐两种模式。外显模式大致包括:哲学、政治、法律、历史、艺术、风俗、社会制度、行为规范、语言体系等,都有明确的外壳形式,并以文字等符号系统或人的具体行为作其载体。内隐模式则较为简括,它主要包括价值观念、情感系统、思维方式等。外显模式与内隐模式的显著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具体形态,是否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接受。它们二者共同构成一个文化整合。
(四)强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全方位的校园物化环境(校容、校貌、校舍建筑、设施和环境布置)、气氛(校风、系风、班风)、教师素养、人际关系、教学秩序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复合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面向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及其生产一线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必须立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社会行业及企业的人才需求作为办学的目标,面向就业市场,面向生产第一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有的放矢地培养专业对口人才。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所以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氛围里学习和锻炼。
所以,加强和重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注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积极引进企业文化进校院,解决好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碰撞产生的积极效应,从而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快速对接,这对校园文化向企业的辐射,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毕业生尽快适应社会适应企业适应工作具有深远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每个社会都有它的一套特定的行为模式,社会文化对每个成员都要以它自己的模式对其施加影响,同时,必须给社会成员提供能适应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价值观与伦理观,提供生活目标与行为准则,以鼓励他们去实现社会期望,调节人际关系,规范人的行为,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人。由此可见,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就是将社会规范传授给社会成员。而社会规范则是文化外显模式的重要内容。所以,要使青年大学生尽快掌握社会规范,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就得不断调整校园文化的内部结构,强化其外显模式。
由此可见,校园文化与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校园文化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中介”,在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尤其要加强校风建设,以便促进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1-0026-02
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它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组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企业文化则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实现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是培养贴近社会、贴近企业的高职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我国高职教育现状
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无论是在校生人数还是院校数量均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根据教育部2013年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高职(专科)院校1297所,占普通高校的53%,招生规模315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近46%,在校生964万人。我国高职教育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基础力量,无论在形式、数量、规模上都上了一个新层次。
二、企业文化概述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体现上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企业文化的内容
企业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表层,表现为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次,是对企业和员工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的行为准则体系。精神文化即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反映了企业的信仰和追求,是企业的灵魂,是形成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思想基础。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
(1)导向功能。即通过企业文化中经营哲学(经营方式和处事法则)、共同价值观念、企业目标等因素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
(2)约束功能。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必须遵守和执行。而道德规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行为。如果人们违背了道德规范的要求,就会受到群体舆论的遣责,心理上承受群体压力,会感到内疚。
(3)凝聚功能。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共同的目标和理想,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在企业中创造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团队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激励功能。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使职工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有极大的鼓舞作用。
(5)调适功能。企业各部门之间、职工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企业与环境、顾客、企业、国家、社会之间都会存在不协调之处。调适就是调整和适应。企业哲学和企业道德规范使经营者和普通员工能科学地处理这些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并形成企业形象。
(6)辐射功能。文化力不止在企业内部起作用,它也能通过各种渠道,如传播媒体、公共关系活动等,对社会产生影响。
三、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现状分析
(一)文献综述
从国内的相关文献看,不少省份和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关注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对接问题,如,段洪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姜强《基于校企合作下的高职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但大都是从校园文化角度研究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高职教育在德国尤为成功。国外优秀的高职院校特别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为此,他们采取了很多新颖的方式,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从国外相关文献看,也是侧重校园文化、道德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而缺乏更广泛、深层次的研究。
近几年高职教育入学率不断提高、就业形势严峻,高职院校不仅要实现学校的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的硬对接,而且要实现大学生心理、认知、态度与企业的软对接,这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高职院校就业率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对接研究是高职院校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但是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对接缺乏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二)校企合作中与企业文化对接情况分析
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的主体,企业是企业文化的主体,要想实现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对接,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的合作,因此开展校企合作是实现两者对接的必由之路。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众多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推进高职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通过相关调查显示,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表2所示。
在以上校企合作形式中,大多数校企合作内容主要是注重学校的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的硬对接,而缺少大学生心理、认知、态度、职业道德、职业理想与企业文化的软对接。就目前情况来看,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在校企合作方面仍然停留在表面,需要加大深入合作的力度。
四、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的意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科技的进步、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高职院校正是为培养此类人才服务的。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扩张,企业常抱怨高职学生技能素质低、眼高手低、离职率高等问题,造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要解决这对矛盾,关键在于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对接。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高职教育理论的研究,强化高职学生适应企业的能力,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长远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一定意义,同时对提高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满意度、为构建和完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