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1 17:28:5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政治文化生活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长期以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只注重从知、情、意、行四方面人手,力图使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培养正确的品德行为。一堂课的教学都是从外到内,自上而下地灌输.教师成为“知识的搬运工”。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发生严重脱节.导致课程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而变得抽象、空洞和苍白无力,从而使学生感到厌倦,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造就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在课堂上和生活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因此,让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是使课堂唤发生命力的首要前提。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可见,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这一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为基础设置三个课程模块,并与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为主导的生活和哲学并列,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设计为四大模块。这反映了新课程整体改革的理念、设计和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独特性质和内在价值,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也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向生活化奠定了基石、指明了方向。那么,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生活化”的理念,以满足学生对生活的关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涵义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政治课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体现“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的社会问题,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一)课前准备生活化
1.教师:立足生活,改造教材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前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政治书本知识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课本中的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事例,用以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政治学科知识的联系.瞄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以此来诱发学生已有的真切体验,感受其境。但由于教材中呈现的案例有的与本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原有知识背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和领会教材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和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在高二《文化生活》模块的学习中,笔者大量地加入了本土的“宁村抬佛”汤和文化、“张璁文化”、“永昌堡抗倭精神”、“温州鼓词”等内容,与课本的相关内容有机整合。
2.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如果教学中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就无法建构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要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体验生活,积累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在教《经济生活》模块“股票、债券、保险”一框内容的前两天给学生布置任务:到本区的证券交易所、银行、保险公司收集有关资料;丰富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通过观察与采访,学生体会到了这些投资品种的特点,同时也初步感受到金融市场的风险。上课时,学生带着课前收集的资料,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活味浓、趣味性强。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根据多年来政治学科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三环节教学模式”。
1.激活生活经验,置疑导入
教师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并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加以解决。由于学生只能找到一些简单的办法,不能将问题彻底解决,从而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愤状态。例如:在学习高二年级《生活与哲学》模块“意识的作用”一节时.教师提出问题: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物质要决定意识。那么大家思考我们学校现在正在建造的校友楼,在建造前要先有图纸,然后根据图纸去建造,那是否意味着先有意识后有物质呢,在造楼的过程中,图纸(意识)究竟起什么作用呢?教师顺势提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意识的作用”。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的思维泛起涟漪,从而拉开了教学的帷幕。
2.创设生活情境,探究新知
置疑导入使学生感受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紧迫感。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感受知识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既学习新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根据知识的具体特点和实际的教学条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生活情境作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平台。
第一,创设直观化的生活情境。教师利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探索问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交流结论——体验成功,学习终身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方法。在学习《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课前调查龙湾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主要包括皮革、不锈钢、电器等发展状况。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方法,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我向学生展示一些直观的材料,通过提出问题、合作交流使他们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合作的快乐。第二、创设体验性的生活情境。教师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现场体验.有话可说.有情可感,深刻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小记者”走出课堂,采访龙湾区相关企业、领导干部和村民,调查本地环境变差的真正原因。“小记者”争着向有关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提问.比如:你们认为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们认为实行什么措施才能有效制止环境进一步不受污染?环保局或政府来此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吗?有没有试着改变环境,等等?采访回来后,在课堂上大家又对自己的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评论,评出“最有价值”“最有深度”的问题奖项。接着,教师趁势提出问题,运用调查资料,并结合有关内容,分析局部经济利益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给学生以无限的情趣。
3.总结升华知识,服务生活
总结能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思维方法科学化,使情感体验逐步升华为价值观、人生观。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地总结学习过的知识、使用的思维方法以及涉及到的人生道理。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后.教师要为各层次的学生设计巩固练习题,同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发展情感体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共同发展。例如在学习了《经济生活》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框以后,在同学生共同总结了课堂的内容以后.让学生去分析龙湾当地养殖业的实际问题:为什么前几年价格很高的文蛤,今年价格比较低,为什么前几年收益丰厚的养殖户,今年却陷入困境,有的濒临破产?如何才能使养殖户尽快地走出困境?这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明白了价值规律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生活化教学要把抽象的学科知识还原于生活,使知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完善。学生通过学用结合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学以致用的快乐。
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最终教学目标,它能够通过非常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而令学生知荣辱、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对实现教学目标而言非常实用。
2、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优点之二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对学生开展能力训练,它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从而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优点之三是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在生活化教学之下,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内容都不再局限于课本之内,而是非常贴近生活,非常具有生活当中的乐趣,这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更加愿意主动学习政治。
4、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优点之四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学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深刻体现出了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作用,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
二、开展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措施
1、更新教学理念
若想开展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首先应当要更新教学理念。高中政治教师应当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重视起开展生活化教学,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多组织学生深入到生活当中去实践、去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再者,学校领导层也应当重视起开展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要加大对这方面的宣传与支持,积极组织教职工进行培训,以及还可以定期在校内开展一些有关政治课程的实践活动,鼓励师生共同参与进实践学习中来。
2、改变教学模式
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大大促进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开展。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多多引入一些如实践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开展实践教学,从而在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拥有更多的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学习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分组开展政治知识的资料查阅和课题研究,然后再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多媒体课件、话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将研究成果展示出来,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亲身参与到政治课程的实践学习当中。
3、完善评价机制
完善评价机制也是开展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措施之一。教师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高中政治教学评价机制,使其考核形式不仅仅局限于笔试打分等,而具有更多生活化形式的考评。例如实践报告、辩论大赛等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方式,都可以是评价学生政治课程学习情况的有效手段,教师只有综合使用各种方法,才能够真正全面地掌握并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学习当中所存在问题,并找出其解决方案。
中职教育的主体即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不高,其大多数表现为自信心不足,缺少学习的兴趣。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肯定无法到达目的,往往还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在中职中实施思想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把作为一门关于社会生活学科的思想政治课还原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体验到课堂所学知识的正确性同时又在生活中有所感悟,更好地学习思想政治课,无疑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1.2当前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墨守成规式的新课程老教法,教师只以教完课时为目的,不以好教为出发点。较少关注学生对课程的消化量和反馈效果,没有收到实际效果。第二,课本内容的局限性。目前的思想政治课本,大多数以理论知识为主题,缺少对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感觉到思想政治课刻板、机械,从而缺少兴趣。
2实现中职实施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2.1教师角色转变和教学语言生活化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传统上的教师“授”和学生“受”,而是师生间共同交流、一起成长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而应转向创造公正、平等课堂学习环境的“组织者”,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建立融洽、民主、平等的亦师亦友的新时期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中来,使其主动学习,同时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给学生提出否定意见的权利,让学生从内心上感受到课堂是展现自我、与人沟通的舞台。总之,就是让学生感到课堂学习就像生活一样。良好的教学语言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输工具,也是连接师生间心灵的桥梁。中职政治课本来思想性、政策性、理论性等就较强,教师再一味用空虚高大理论教学就会使学生相当反感。因此,在职专的政治课教学中除了用条理性、科学性、逻辑性语言之外,还应逐步增强趣味性、灵活性、生活性的语言使用频率。教学实践表明,利用源于日程生活的名人名言、歇后语、民谣俗语、网络时尚语等来授课,特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化的语言,不仅会使教师的亲和力增强.同时还会活跃课堂气氛。
2.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也就是说教学中不应该只注重课本的内容和事例。联系到中职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中,教师就要做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活资源引入到课堂。这些资源可以涵盖时事政治、网络、音像、人力等范畴,既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学生有足够吸引力,又能起到让学生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例如给学生讲解就业指导面试技巧的时候,教师跳出教材中的框架理论,在网上搜集相关面试视频,剪辑成短片让学生观看,让学生在观看完每个面试案例之后都进行集体讨论。让他们分析、总结出短片主人公的表现如何?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学生肯定会积极踊跃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再根据大家的讨论结果结合教材理论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最大化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真实案例中深刻地理解了理论知识。
2.3创作生活化情境
中职生活化教师要倡导开放式的现代课堂教学,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教育情境营造,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最后触景生情,让知识融合于体验之中。生活化情境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演讲辩论、歌曲活动、小品表演、角色扮演等。例如讲理论联系实践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组成两组进行辩论。“不下水怎会游泳”和“不会游泳怎能下水”辩论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又让学生明白了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再如在讲公民文明礼仪时,单纯的讲怎么做是正确的是很难增加学生印象的。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分成两组,模拟乱扔乱弃的情境,和几个环卫工人打扫的情境。做完这一切之后,学生就会自己总结出不爱护环境卫生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和没素质的行为。至此,模拟情境的效果自然达到了。类似情境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的体验中多一份感悟,提高了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使思想政治课堂少了些枯燥的说教,多了些有吸引力的真实。
2、政治教学的目的是为生活服务
生活化教学不仅仅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从而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导致教学的内容与生活脱节,课堂被称之为"象牙塔",专门以脱离生活的理论以及脱离生活的内容作为主要的教学点,忽略了高中政治教学本身的目的。案例:在对《生活与消费》的教学活动中,笔者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对于当前的消费行为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的认知,从而让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认识到消费与货币之间的关系,逐步引导,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效果。
3、生活化的政治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死记硬背作为学习以及教学的主要方式,将脱离生活的理论教授给学生,使学生不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掌握知识,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主观能动性。在新课标的要求中,高中政治教学的方法应该有所革新,与生活化教学提出的"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要求相一致。生活是最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是政治教学的丰富的素材来源,通过活泼有效的生活内容,与教学的内容相结合,能够形成活学活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掌握学习的内容。在生活教育中,陶行知先生的主张是"所学的,就是所用的";因此在教学的活动中,将丰富的生活体验蕴含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到学习的乐趣,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生活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读活人的书,做活人的事",这些教育方式的引入,能够促使学生丰富知识,掌握要领,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案例:在针对《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一内容的学习中,虽然教材中已经给了许多学习的案例,但是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当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热点问题,包括“3•15打假”等问题,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直观认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生活化思维教学的时效性
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而初中生的人生价值观还不够稳定,和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初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入社会相关事件到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来,并对这些事件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剖析社会现象的根源,是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生活化思维教学的实效性,进而运用生活化的思维模式去认识和理解生活和初中政治的紧密联系。例如,在当前老人跌倒扶不扶的问题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利用初中政治知识,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怎样的措施,鼓励人们见义勇为的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生活化的思维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思维教学的实效性。
3.生活化思维教学的乡土性
通常初中生基本上是本地的学生,学生对社会信息的了解大多数都是源自于本地的生活情况。对于本地的风土人情认识更加深刻,对本地的生活有着别样的情感。因此,在初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紧密联系当地的人文、地理以及风俗习惯,设计富有乡土气息的初中政治课堂。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初中政治的课堂上感受到生活化思维教学的乡土性。例如,教师在讲授“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章节时,江苏的学生可以切身体验到苏州园林的传统文化的魅力;河北的学生可以感受到评剧、皮影戏的风采;东北的学生可以感受到东北二人转和扭秧歌的文化……。学生通过切实的生活体验,并结合政治课本的内容,能够更加深入地对家乡的传统文化做出了解和继承,是初中政治教学具有乡土性的特征。
4.生活化思维教学的情趣性
长期以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只注重从知、情、意、行四方面人手,力图使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培养正确的品德行为。一堂课的教学都是从外到内,自上而下地灌输.教师成为“知识的搬运工”。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发生严重脱节.导致课程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而变得抽象、空洞和苍白无力,从而使学生感到厌倦,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造就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在课堂上和生活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因此,让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是使课堂唤发生命力的首要前提。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可见,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这一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为基础设置三个课程模块,并与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为主导的生活和哲学并列,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设计为四大模块。这反映了新课程整体改革的理念、设计和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独特性质和内在价值,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也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向生活化奠定了基石、指明了方向。那么,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生活化”的理念,以满足学生对生活的关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涵义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政治课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体现“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的社会问题,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一)课前准备生活化
1.教师:立足生活,改造教材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前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政治书本知识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课本中的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事例,用以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政治学科知识的联系.瞄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以此来诱发学生已有的真切体验,感受其境。但由于教材中呈现的案例有的与本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原有知识背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和领会教材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和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在高二《文化生活》模块的学习中,笔者大量地加入了本土的“宁村抬佛”汤和文化、“张璁文化”、“永昌堡抗倭精神”、“温州鼓词”等内容,与课本的相关内容有机整合。
2.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如果教学中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就无法建构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要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体验生活,积累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在教《经济生活》模块“股票、债券、保险”一框内容的前两天给学生布置任务:到本区的证券交易所、银行、保险公司收集有关资料;丰富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通过观察与采访,学生体会到了这些投资品种的特点,同时也初步感受到金融市场的风险。上课时,学生带着课前收集的资料,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活味浓、趣味性强。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根据多年来政治学科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三环节教学模式”。
1.激活生活经验,置疑导入
教师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并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加以解决。由于学生只能找到一些简单的办法,不能将问题彻底解决,从而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愤状态。例如:在学习高二年级《生活与哲学》模块“意识的作用”一节时.教师提出问题: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物质要决定意识。那么大家思考我们学校现在正在建造的校友楼,在建造前要先有图纸,然后根据图纸去建造,那是否意味着先有意识后有物质呢,在造楼的过程中,图纸(意识)究竟起什么作用呢?教师顺势提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意识的作用”。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的思维泛起涟漪,从而拉开了教学的帷幕。
2.创设生活情境,探究新知
置疑导入使学生感受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紧迫感。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感受知识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既学习新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根据知识的具体特点和实际的教学条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生活情境作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平台。
第一,创设直观化的生活情境。教师利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探索问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交流结论——体验成功,学习终身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方法。在学习《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课前调查龙湾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主要包括皮革、不锈钢、电器等发展状况。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方法,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我向学生展示一些直观的材料,通过提出问题、合作交流使他们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合作的快乐。第二、创设体验性的生活情境。教师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现场体验.有话可说.有情可感,深刻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小记者”走出课堂,采访龙湾区相关企业、领导干部和村民,调查本地环境变差的真正原因。“小记者”争着向有关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提问.比如:你们认为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们认为实行什么措施才能有效制止环境进一步不受污染?环保局或政府来此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吗?有没有试着改变环境,等等?采访回来后,在课堂上大家又对自己的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评论,评出“最有价值”“最有深度”的问题奖项。接着,教师趁势提出问题,运用调查资料,并结合有关内容,分析局部经济利益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给学生以无限的情趣。
3.总结升华知识,服务生活
总结能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思维方法科学化,使情感体验逐步升华为价值观、人生观。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地总结学习过的知识、使用的思维方法以及涉及到的人生道理。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后.教师要为各层次的学生设计巩固练习题,同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发展情感体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共同发展。例如在学习了《经济生活》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框以后,在同学生共同总结了课堂的内容以后.让学生去分析龙湾当地养殖业的实际问题:为什么前几年价格很高的文蛤,今年价格比较低,为什么前几年收益丰厚的养殖户,今年却陷入困境,有的濒临破产?如何才能使养殖户尽快地走出困境?这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明白了价值规律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生活化教学要把抽象的学科知识还原于生活,使知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完善。学生通过学用结合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学以致用的快乐。:
二、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在于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以往的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教学的从属地位,只是在机械地记忆经由教师所传递的教材上的知识条款,忽视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思维,这样的教学注定是失败的,只能将学生塑造成背死书、死背书的机械学习者。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体参与、主动构建这正是实现现代化教学的核心所在。政治教学实施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的探究中来学习书本知识,通过学生的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层层释疑,步步启发,充分交流,可以让学生将理念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由“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正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核心所在。因此,在实施生活化教学中切忌穿新鞋走老路,依旧上演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以教师的主观臆断来代替学生的思考与思维活动。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以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教材,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来展开教学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活动中,要还学生以充分的自与选择权,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思考、交流与讨论,不要片面地认为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就是实现了生活化教学。教师更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确立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来展开探究,不再是被动参与、机械接受,而是学生以主本身份展开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探究中自主地构建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组织者、参与者与指导者的角色,不仅要设计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活动,还要成为指导者与启发者,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思考与探究。
三、回归于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从生活走进政治,从政治走向社会、走向应用”。在政治教学中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引入新知的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只是生活化教学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回归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在运用中学习,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这也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部分。学生所学到的只是间接的经验,只有将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心理需求,引导学生去发现与创造,这样才能让学生将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创造性运用。同时也才能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体会政治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让学生科学认识政治学科,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对政治学科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如在学完“消费及其类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家庭收入与消费情况来设计消费方案,并说明各种消费属于哪种类型。这样为学生的充分运用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学生通过运用所学来解决家庭现实问题,更可以让学生体会政治学科的实用性,让学生享受到政治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更能自觉地将其运用于生活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德育工作是教育最高、最后的目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标新增设的《文化生活》是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就是要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以及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一、加强爱国教育,树立远大理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更高更新的要求:它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一是能面对市场自立奋斗,立志成才的精神;二是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改革实践;三是要有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四是要重视信誉,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五是要在广泛的社交活动中能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具有合作能力;六是在与国外人士的交往中不亢不卑,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等。
如在进行《聚焦文化竞争力》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面对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当代青年学生绝不能袖手旁观,必须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肩负的责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以主人翁的态度投身于实践。在进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的教学时,我把音乐引入课堂,让学生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让学生心潮膨拜,大大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也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科技论文,《文化生活》教学。在《我们的中华文化》的教学时,我引用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视频 ,让学生思考: 你能从中概括中华文化的特征吗?这样一场文化盛宴有哪些文化意义?在感悟中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励青年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二、加强公德教育,规范日常行为。
开展对学生的道德道德教育中,应以社会公德、日常行为规范和家庭美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中华民族传统为源头,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线,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帮助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二德一规”知识,并继承、吸收、创新、光大民族传统美德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科技论文,《文化生活》教学。道德教育还应坚持知与行统一的原则,即要明理又要参与,只有通过学习主导实践,才能将良好的道德品质转为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而内化为学生的伦理观念和人格力量,最终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例如,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学中,我引用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引导学生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顺长辈、尊敬兄长的传统美德。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文化》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以丰城创建文明城市的教学情境,并设置了问题探究:在创建文明城市中,谁是主体?作为市民,在创建文明城市方面可以做些什么?市民参与文明城市的创建有什么意义?启发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真正实现知行统一,并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为构建和谐文化,形成文明风尚作贡献。科技论文,《文化生活》教学。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学中,紧密联系时事焦点——食品安全事件,倡导学生要以诚实守信为荣,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加强生命教育,实施生存关怀。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生命教育,给予学生生存和人文关怀。具体表现为:一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打好心理基础;二是开展和谐发展教育,使学生做到与他人、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三是开展生存教育,引领未成年人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御,不参加危害身心健康的游戏活动,让青少年懂得生命是可贵的、生活是丰富的,不应该轻易放弃生命等等。
在《文化塑造人生》的教学中,讲授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途径时,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全的人格,并引用丰子凯先生曾做过的比喻:他把人格看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人的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这三者和谐的统一就是完满健全的人格。 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格健全的人,并努力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在《永恒的民族精神》的教学中,列举我国近年面临的雪灾到震灾等灾难,而中国人民并没有因此而倒下去,关键是我们有不屈的脊梁——中华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始终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意志和品格,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好,走的更远。在《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的教学中,课前围绕“上网”和“阅读”进行一些调查活动,在课堂上进行汇总和讨论,引导学生要文明上网、绿色阅读,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科技论文,《文化生活》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教学中,把诗歌引入课堂,引用了温总理的诗——《仰望星空》,引导学生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科技论文,《文化生活》教学。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是大有希望的民族!
今年秋季,四川省“新课改”的首届高中学生(高2013级)正在学习的思想政治课是《文化生活》。为了贯彻新课改的“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落实课堂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德育的时代性、生动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我尝试着把音乐引入了《文化生活》课堂教学。
音乐,本身就是文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没有音乐的生活,是不完整的生活。”没有音乐的德育,是不完整的德育。亚里士多德说过:“音乐对德行有所裨益,依据的理由是它能陶冶我们的心灵,并使我们习惯于正直的愉快。”音乐不仅作用于学生的理智,而且影响到他的情感。因为,“音乐作为最富情感的一门艺术,有助于培养信念。……越是依靠情感为基础,信念就越是坚定。所以音乐在德育教育中才起着这么巨大的作用”。音乐最大的特点是情感性,而思想政治课的最大特点是说理性。为了减少政治课“说理引导”的枯燥乏味,增强其趣味性,我把音乐引入《文化生活》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利用音乐的情感效应,使同学们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化,从而提高德育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在备课时,就从网络下载与《文化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音乐,保存在手机里,在上课时,根据教学契机,使用手机播放音乐。这样教学,既能丰富文化生活课堂教学,体现其“文化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德育目的,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下面,我举例说明我的这种教学方式方法。
例如,在讲“体味文化”(教材P4)时,播放《十送》配合教材插图“合唱《组歌》”实施教学或者播放谭晶演唱的《人间遂宁》,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生活的兴趣。在讲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材P10)时,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或者是《满城黄金甲》的主题曲《台》,分析“文化经济化”,让学生深深感知“文化经济化”。
在讲“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教材P14)时,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插曲《枉凝眉》配合教材插图“元妃省亲”,分析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在讲文化对影响人的特点(教材P16)时,播放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烧成的》主题曲《远在小河对岸》,让学生加深对文化对影响人的特点的理解。
在讲“优秀文化增强精神力量”(教材P19)时,播放《国际歌》或者刘欢演唱的《从头再来》,让学生体会优秀文化会增强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在讲文化遗产(教材P30)时,我就播放古筝演奏的《高山流水》或者琵琶演奏的《十面埋伏》,增强学生热爱和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在讲“传统文艺的继承”(教材P41)时,可以播放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或者是配乐朗诵曹操的《短歌行》,渗透审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在讲“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教材P48)时,播放《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片尾曲《把友情留在故乡》,结合孙子兵法的产生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在讲“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时(教材P54),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配合教材“辅助文”实施教学。
在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材P64)时,播放解小东演唱的《中国娃》,引入“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讲“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教材P69)时,播放蒙古的《马头琴》,引入分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深化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保护的情感。
在讲“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材P71)时,播放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强化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在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材P76)时,播放刘德华演唱的《中国人》,激发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情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论文摘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弘扬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传承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要努力构建大学和谐的校园文化,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和谐社会建设培养大批的优秀人才。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确保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的实现,确保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可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程度日渐增强,各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日益突显,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依靠学校群体的智慧与力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校园,服务于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从文化的育人功能来看,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提高师生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从而奠定和谐校园所需要的普遍的文化基础。文化具有塑造人格的重要作用,用文化的力量来教育师生、感染师生,使每个师生都能知法守法,弘扬正义,诚实守信,勇于创新,才能最终实现校园和谐。
从文化的导向功能来看,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形成学校的主流价值,从而为和谐校园构建提供全体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体系。文化主导着人们的价值观。经过和谐校园文化的引导、熏陶和规范,形成和谐校园的核心价值体系,使师生都能以服务校园和谐、促进校园和谐、实现校园和谐为己任,摒弃破坏校园和谐、阻碍校园和谐的观念和行为,和谐校园才能健康发展。
从文化的凝聚功能来看,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凝聚师生,形成人人向往和谐校园、人人服务和谐校园建设的向心力。文化可以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当校园和谐成为全校师生员工普遍认同和追求的目标,校园文化表现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可以号召全体教职员工为和谐校园的建设而奋斗。
二、和谐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如果说由中学到大学环境的变迁,已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冲击的话,那么,由大学到社会,将面临着更大的心理挑战。复杂的社会生活要求大学生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交际能力,否则,就有可能无所适从。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蓬勃兴起,使大学生在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方面得以很好地兼顾。而校园文化活动则是促使大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催化剂”。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往日“象牙塔”内的单纯和幻想,使大学生大大缩短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2.有利于智力的开发、文化素养的提高、知识结构的完善
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是不平衡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也是不同的,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一方面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表现、提高自己的领域;另一方面,也能为大学生实践志趣、爱好,完善知识结构,开辟一个广阔天地。如大学的“英语角”、“演讲协会”、“科技中心”等就是这样成立起来的一些社团。
3.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
当代大学生往往缺乏对我国革命历史的了解,缺乏对国情的了解,受外来文化冲击较大,同时大学生的人生观又正处于逐渐成熟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正面的灌输和引导必不可少。但毋庸置疑,以熏陶为主要手段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意义也是极其重大的,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就成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好、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4.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随着改革开改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校园社团活动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的“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红红火火、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也正是它,给大学校园增添了一种气氛、一种活力,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转贴于
5.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
由于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对社会复杂人际关系如何认识和处理的教育,另外大学生自身的社会阅历较浅,因而容易用自己良好的愿望来设想社会,而当他们涉入社会后一遇到挫折就感到不适应,有些人表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多数人对步入社会有兴奋感,当然,也有人存在恐惧感。因此培养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显得十分迫切,就目前看,狭小封闭的课堂和寝室是难以完成的,而校园文化则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例如在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同学们组成的种种文化沙龙和社团中,使他们更容易进行感情交流。
三、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着力点
充分发挥和谐校园文化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注重大学精神的培育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必须把学校精神的培育作为长远目标。培育大学精神,关键是要营造优良校风。校风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
2.注重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实践上讲,构建和谐社会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从人际关系角度看,和谐社会应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这就需要大学生要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尤其要培养合作精神。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的要求。
3.加强大学生诚信理念的重建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为此,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必须把大学生诚信理念的重建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要通过以“诚信”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在大学生中倡导诚信立身、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待人,唱响主旋律,树立诚信的正确导向。要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诚信教育的大环境,积极营造诚信的育人氛围。
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必须与人才的培养和加强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这种竞争又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专才,而且是通才,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由于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立足于全面发展,注意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学习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射作用。
总之,构建大学的和谐校园文化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普遍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要不断探索校园文化的发展规律,创建出更多更好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确保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的实现,确保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可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程度日渐增强,各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日益突显,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依靠学校群体的智慧与力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校园,服务于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从文化的育人功能来看,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提高师生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从而奠定和谐校园所需要的普遍的文化基础。文化具有塑造人格的重要作用,用文化的力量来教育师生、感染师生,使每个师生都能知法守法,弘扬正义,诚实守信,勇于创新,才能最终实现校园和谐。
从文化的导向功能来看,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形成学校的主流价值,从而为和谐校园构建提供全体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体系。文化主导着人们的价值观。经过和谐校园文化的引导、熏陶和规范,形成和谐校园的核心价值体系,使师生都能以服务校园和谐、促进校园和谐、实现校园和谐为己任,摒弃破坏校园和谐、阻碍校园和谐的观念和行为,和谐校园才能健康发展。
从文化的凝聚功能来看,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凝聚师生,形成人人向往和谐校园、人人服务和谐校园建设的向心力。文化可以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当校园和谐成为全校师生员工普遍认同和追求的目标,校园文化表现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可以号召全体教职员工为和谐校园的建设而奋斗。
二、和谐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如果说由中学到大学环境的变迁,已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冲击的话,那么,由大学到社会,将面临着更大的心理挑战。复杂的社会生活要求大学生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交际能力,否则,就有可能无所适从。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蓬勃兴起,使大学生在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方面得以很好地兼顾。而校园文化活动则是促使大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催化剂”。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往日“象牙塔”内的单纯和幻想,使大学生大大缩短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2.有利于智力的开发、文化素养的提高、知识结构的完善
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是不平衡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也是不同的,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一方面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表现、提高自己的领域;另一方面,也能为大学生实践志趣、爱好,完善知识结构,开辟一个广阔天地。如大学的“英语角”、“演讲协会”、“科技中心”等就是这样成立起来的一些社团。
3.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
当代大学生往往缺乏对我国革命历史的了解,缺乏对国情的了解,受外来文化冲击较大,同时大学生的人生观又正处于逐渐成熟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正面的灌输和引导必不可少。但毋庸置疑,以熏陶为主要手段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意义也是极其重大的,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就成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好、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4.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随着改革开改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校园社团活动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的“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红红火火、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也正是它,给大学校园增添了一种气氛、一种活力,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5.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
由于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对社会复杂人际关系如何认识和处理的教育,另外大学生自身的社会阅历较浅,因而容易用自己良好的愿望来设想社会,而当他们涉入社会后一遇到挫折就感到不适应,有些人表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多数人对步入社会有兴奋感,当然,也有人存在恐惧感。因此培养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显得十分迫切,就目前看,狭小封闭的课堂和寝室是难以完成的,而校园文化则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例如在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同学们组成的种种文化沙龙和社团中,使他们更容易进行感情交流。
三、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着力点
充分发挥和谐校园文化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注重大学精神的培育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必须把学校精神的培育作为长远目标。培育大学精神,关键是要营造优良校风。校风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
2.注重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实践上讲,构建和谐社会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从人际关系角度看,和谐社会应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这就需要大学生要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尤其要培养合作精神。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的要求。
3.加强大学生诚信理念的重建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为此,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必须把大学生诚信理念的重建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要通过以“诚信”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在大学生中倡导诚信立身、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待人,唱响主旋律,树立诚信的正确导向。要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诚信教育的大环境,积极营造诚信的育人氛围。
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必须与人才的培养和加强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这种竞争又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专才,而且是通才,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由于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立足于全面发展,注意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学习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射作用。
总之,构建大学的和谐校园文化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普遍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要不断探索校园文化的发展规律,创建出更多更好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