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3 17:31:0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公路施工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1测量放样
在公路路基工程中需要对其中线、大型构造物以及中小型结构物控制点进行准确的细部施工测量,测量的准确性和质量对路基工程的质量有深刻的影响。
1.2质量检查
在路基填筑之前需要进行质量检查工作,其一,检查原地面,检查的项目主要有是否清场或清淤以及清淤是否彻底,是否排干净水,是否压实以及压实质量如何;其二,检查下层路基,比如其是否获得验收认可等内容。
1.3压实度的控制
路基压实度控制是路基工程中影响其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控制路基压实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路基因为受冻而发生变形或者路基的透水性变差的情况,从而提升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延长其使用年限。所以加强公路路基压实度的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①选择填土。杜绝质量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加强填土的选择,不能选用表层土、腐殖土以及带草皮的土,导致路堤的强度达不到相关的压实标准,从而引发路基沉陷等严。
②分层填筑。分层填筑即在填筑过程中上一层的压实要求满足后才能进行下一层的填压,此外,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含水量测定,只有在含水量符合相关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碾压,防止因为碾压质量不合格而再次返工。
③标定干密度。要对公路路基工程中的土质进行准确的干密度标定,分别标定不同的土质,对不同土质的压实度进行评定时不能利用同样的干密度。
④分段施工。不能在同一时间填筑纵向搭接两段的交接部位,如果因为某些客观因素不得不同时填筑两个地段,应该采取分层交叠衔接的方式,确保其保持>2m的搭接长度,避免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陷的现象,如果地下水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应该采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或砂石材料加固处理的方式,使路基基底的稳定层具有较好的水稳性。
⑤控制松铺厚度。碾压遍数与土质类别与松铺厚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应该在路基工程中,以保证路基的压实度为基本前提和原则,确保松铺厚度>8cm。
二、公路路基施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技术
路基施工验收的主要项目包括边坡坡度、底面纵坡、路基的平面位置、路基标高和宽度、填方压实度以及隐蔽工程记录等。检查土坑、渗水井、截水沟以及护坡道的形式和位置的正确性,还要检测公路路基工程与该工程的设计方案的相符性,如果出现不符合施工设计规范要求的情况,应及时对出现质量缺陷的工程环节或分项工程进行修整。
在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中,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工程的和整体质量外观质量。所以在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中既要保障工程的质量也要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其管理要做到科学管理,所以在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技术管理、工述管理、安全管理以及成本管理。
(1)技术管理。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管理具有的系统性、及时性以及受合同管理的制约和指导的特点。在施工现场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突发事件,尤其是结构复杂,地质多变的工程。因此,技术管理对施工中突发事件必须反应敏捷,及时准确的处理好;对施工现场出现的施工隐患也必须周密思考、及时解决;对安全隐患的技术处理更要及时和准确,才能避免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也就是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是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作为项目部,为了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安全的即定目标,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①、审好图纸,坚持按图进行施工;②、优化并编制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③、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公路路基路面要求和施工方案的规定进行施工;④、及时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和施工的进度,确保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能按期完成;⑤、仔细做好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和施工记录;⑥、把施工资料做好,保障能和路基路面的施工进度相同。
(2)工述管理。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的工述管理很重要,如果施工的工述没有管理好,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手忙脚乱。所以在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工述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必须在开工之前进行技术交底。在路基路面的各分项工程开工前,由处主任工程师向施工人员及机械人员、工长进行技术交底,详细的讲述施工方案、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及技术标准,让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对整个施工过程了解清楚,方便后面的施工已经管理。②、加强施工现场的工序管理,明确每个人分工,责任到位、到人。水泥碎石、底基层灰土、二灰碎石、碎石搅拌站、沥青混凝土路面等重要工序要设立盯岗主任。每道工序都需要设置岗位职责牌,并且在牌子写着负责施工的工序、质量负责人、工长、以及工序负责人的姓名,让搞检查的各级领导到现场后一看便知道是谁在这里工作,这工作是谁做的,且通过设置岗位职责牌,能增强了每位职工的责任心。③、工序的顺序安排要合理,做到文明施工,污染最小化。各工序实行流水作业,在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不能下道工序留有任务,在路基路面的施工现场要始终保持干净和整洁。此外,要干就把路基路面的工程当形象工程来干,要抓就把文明施工当精神文明建设来抓,建立3大工序27条防污染措施,且还设置现场督查员,坚持每日进行现场检查;对于拉土车派专人沿车行路线进行清扫;为防止泄水槽浇注和中央分隔带填土造成路面污染,在施工前必须先铺彩条布;路肩石、路缘石砌完后要随即用水冲洗或清扫;预制厂带土的路缘石用水冲刷后才可以使用;钻芯取样的研磨水浆必须要用棉纱吸掉擦净。
(3)安全管理。生命是可贵的,安全施工是公路建设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但是,目前还有一些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中还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必须要作为文明施工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公司、处、班组建立了三级安全组织,在施工现场重要部位、重要场所都必须设置了安全标牌、标语,且设置了安全监督员,配备了消防器材。施工单位要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此外,还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定期的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对高速公路的路面使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量路面建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都应运而生,以满足高速公路日趋增长的交通量、渠化交通、高车速、轴载重型化的要求。高速公路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很大程度取决路面面层质量。优质路面不但要求有足够的强度、稳定度、平整度,又要兼顾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滑性和永久性等相互制约或矛盾的要求。
2、配合比设计
沥青配合比设计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分为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高速公路沥青配合比设计一般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确定其最佳沥青用量,其中包括SMA、Superpave等结构类型。
2.1材料的选择
2.1.1集料的要求
粗集料不得使用鄂式破碎机加工的碎石,集料存放时间不宜太长,碎石经过长期存放,若又无很好的保护措施,集料表面易为一层薄薄的粉料所包围,不易与沥青粘附。以后在做沥青粘附性试验时,建议碎石不经水洗,直接试验,这样能更好的反映碎石与沥青的粘附性能。集料应坚硬、耐磨耗、棱角好,有良好的嵌挤能力。针片状颗粒含量最好控制在不大于10%,特别应注意小于0.075mm筛孔颗粒含量不大于1%.
细集料一般采用机制砂,缺少机制砂可用石屑代替,路面施工单位一般都可以自己加工生产出优质机制砂,使用石屑时应严格控制小于0.075筛孔颗粒含量不超过15%,使用天然砂一般不超过集料总量的7%,砂当量应小于60%.细集料必须覆盖,最好搭建防雨棚。
2.1.2填料
沥青路面用矿粉应使用磨细的石灰岩石粉,不宜使用拌和机回收粉尘作为填料。为提高集料与碎石的粘附性,可掺加2%的水泥代替矿粉。
2.1.3结合料
沥青材料是决定混合料质量的关键。现在沥青材料一般都由业主提供,不能因为是直接提供而放松对其质量的检测。
2.1.4其他材料
SMA混合料中纤维稳定剂:在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中起吸附沥青、增强结合料粘结力和稳定作用的纤维。
2.2目标配合比设计
根据各种原材料的筛分结果,集料分别用水洗法,进行矿料的合成级配计算,使级配结果尽量接近设计规范级配范围的中值。以沥青用量按0.5%间隔递增制作5-6组试件,试件宜单个配料。混合料拌和、击实温度由沥青粘—温曲线确定。对于SMA和改性沥青混合料,击实温度就要提高10-20℃。拌和用木质纤维素作为稳定剂的SMA混合料时,小型沥青混合料自然搅拌机应首先将木质纤维素与矿粉干拌60-90s,使木质纤维素发散,再进行正常的拌和(SMA击实次数为双面各50次)。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求得最佳沥青用量OAC,并进行水稳定性试验。中上面层沥青混合料还进行高温稳定性检验。
2.3生产配合比设计
目标配合比设计确定后,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混合料一般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的集料比例对沥青拌和机进行冷料输入,待拌和机达到实际生产状态时,从热料仓取出经振动筛筛分后的集料,合成生产配合比级配,并尽量使其接近目标配合比级配曲线,并取最佳油石比及±0.3%的油石比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拌和机振动装备应当注意,拌和机最大筛孔的选择应保证材料最大粒径满足级配范围;其次各料仓的材料应保持平衡,在以后施工过程中不要出现待料或溢料现象。
2.4生产配合比验证
通过试拌试验段的铺筑来检验生产配合比的可行性。从沥青混合料的外观到内在质量及碾压成型后钻芯取样等各种检验所有试验数据整理后进行分析,若有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则应对生产配合比或有关工艺做出调整直到达到设计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使用改性沥青做结合料、SMA、Superpave混合料,不再将稳定度和和流值作为决定性指标,而是将动稳定度和空隙率作为决定最终配合比的主要指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要求必须对中、上面层进行动稳定度检测,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路面动稳定度非常好,可建成通车后不久,路面还是出现车辙。这虽然和施工水平有关,但笔者认为目前规范对普通重交通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要求偏低;二是与试验检测方法有关,一些施工单位只重视对目标配合比的动稳定度试验,却忽略对从热料仓的取样进行动稳定度试验(一般热料仓的取样比现场取样及目标配合比的动稳定度均低)。
3、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混合料应采用间歇式沥青拌和机,施工前必须对拌和机所有计量设备进行认真标定,以确保逐盘打印的施工温度和材料配比的可靠性。对于改性沥青、SMA、Superpave混合料应比普通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高10-20℃左右,Superpave混合料拌和无特殊要求。由于每台拌和机性能都不一样,混合料拌和时间并非强求一个定值,拌至沥青材料把所有材料颗粒都完全均匀的包裹、无花白料、不离析即可。
3.1SMA混合料的拌和
SMA混合料的特点:粗集料多、细集料少、矿粉多、沥青多、需添加纤维稳定剂。对使用松散絮状纤维混合料拌和时,在拌和机喷入沥青后立即将纤维喷入拌和锅内,干拌时间不必延长,颗粒状纤维混合料应延长干拌时间5-10s,纤维分散后,再投入矿粉和沥青。湿拌时间相应地增加5s左右,以利于纤维材料均匀地分布于混合料中。SMA混合料不得储存过夜。
4、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运输宜用载重20t以上的大型自卸车,车厢内必须清理干净,为防止混合料粘附,车底可涂一层洗涤水,不宜用油水混合物,混合料的运输能力应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富余。为防止运输过程中尘土污染和温度下降,运料车必须覆盖。
5、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混合料摊铺前应对下面层进行彻底检查,清除表面污染物,特别是砂浆和机油污染,必须刮净或用同种材料换填压实,沥青路面早期局部缺陷(坑槽、拥抱、局部推移等),往往都是因为下层路面污染物处理不彻底引起的。
5.1沥青混合料摊铺应
采用装有自动夯实、整平的摊铺机。对粗粒式混合料可采用同型号、同性能的两台摊铺机组成梯队作业,细粒式混合料宜采用一台摊铺机整幅摊铺完成。
5.2摊铺前对烫平板进行加热,温度不低于70℃,施工现场等候料车不少于5辆,方可进料摊铺。
5.3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普通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130-150℃,不超过180℃,改性沥青、SMA、Superpave混合料应提高10-20℃左右,摊铺过程中
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要根据拌和机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层厚度、宽度确定,摊铺速度应控制在2-5m/min.在整个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地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高度的2/3的混合料。为防止离析,摊铺机中途不许收斗,斗内两侧剩余混合料因温度较低,不得用于路面摊铺,每天摊铺结束前应清除干净。
5.4混合料摊铺要平稳、连续进行,中途不得停机。
5.5沥青路面横缝采用切缝机切割,并在新的茬口涂刷乳化沥青,采用平接逢。上下两层横向接缝应错开一米以上,纵逢应错开20cm以上。
6、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合理的机械组合及碾压工艺是确保沥青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的关键。使用不同的结合料和不同的结构层,碾压方式都不尽相同,但应共同遵循以下事项:
6.1压路机应保持雾化喷水,在整个碾压过程中要控制含水量,以防止混合料温度下降过快。
6.2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的路段上转向、掉头、停车等候,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段上行驶时要关闭振动。
6.3当天摊铺的路面上,不得停留任何车辆,压路机在加油、加水时应退到其它地方进行。
6.3.1对于普通沥青混合料碾压,宜采用钢轮压路机与胶轮压路机相组合的方式,必须保证压实阶段的压实温度、压实遍数、压路机缓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改性沥青碾压温度应提高10-20℃,使用SBS改性材料的混合料不宜用胶轮压路机碾压。超级秘书网
6.3.2对于SMA混合料的碾压,不得使用轮胎压路机,因为轮胎的搓揉易使SMA混合料中马蹄脂上浮,造成路面的构造深度降低、抗滑性能下降甚至泛油。SMA不能过度碾压,忌在混合料冷却后反复碾压,否则可能将石料压碎,导致沥青马蹄脂部分上浮。一般应掌握“紧跟、慢压”的要领。
6.3.3Superpave混合料的碾压:
Superpave混合料与一般沥青混凝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压实工艺不同,其特点:
(1)混合料有良好的内摩擦阻力和稳定性,抗车辙能力强;
(2)表面构造深度大,但有较好的密实性;
(3)混合料均匀性好,表面离析现象少;
(4)粗集料多,细集料少,缺乏细集料的热传递,混合料温度下降较快,缺乏足够的时间来碾压,较难压实。
Superpave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保证足够的压实功来满足压实度的要求,其碾压要领如下:
(1)高温碾压:初压温度不低于155℃,Superpave具有稳定的集料骨架结构,不会产生推移,压路机尽量少洒水,以防止温度下降过快。
二、公路养护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
公路养护主要包括路基路面的清洁,桥涵的保养,路面损坏的维修,绿化等工作,这些养护内容主要表现在经常性、及时性及零散的作业内容等方面。施工养护单位往往为了施工方便,将交通标志摆放不规范或者在不摆放交通标志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养护,这就容易对日常公路养护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公路养护及公路设施不完善造成事故经常发生,其主要表现:
(1)首先,施工现场的管理相对杂乱,公路施工养护单位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未能在工程现场设置专业的安全员对工程施工进行安全控制,即使有些单位设置了安全员的职务,但是也仅仅是一个摆设,未能按照规定行使其职责;其次,公路工程施工养护现场的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相关规定,统一着装,在施工范围以为随意走动及休息,容易产生不必要的安全问题;第三,在养护施工区域以外随意堆放施工机具、材料及杂物,施工车辆标识不清晰的现象常有发生。
(2)机械化水平不高,随着公路的数量和宽度的不断加大养护工作的难度也逐步的扩大,现代化的公路的高速发展对养护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机械进行养护必然会成为以后养护手段发展的主要手段,然而目前我国公路养护机械操作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不能够从根本上得到相关的机械厂家的技术支持并且购买机械的资金有限,养护工作一直停留在手工养护为主的阶段,工作效率偏低,这就给养护现场安全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3)专业化的人员数量很少,由于我国公路养护过程中究竟谁是管理的主导者并不明确,涉及到具体政策的制定同样并不明确,由此致使执行能力难以到达预期的效果。养护队伍过于庞大,工作能力特别低,养护人员成为了占用养护费用的主体,从而导致公路养护工作有效执行的难度加大。公路的养护的施工过程主要是通过养护人员来完成,养护人员的管理方法直接关系着公路养护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养护经费的不足和专业人员少导致安全管理费用的投入更加不足和管理的松散。
(4)公路养护市场还不成熟,由于传统管理方法已经根深蒂固的植入到管理者的内心,一时难以改变,特别是现在的市场化和竞争机制难以在管理者心中得到有效地重视。传统管理方法下的公路养护中的养护方法和水平难以到达要求,养护中施工人员缺乏足够的热情和进一步创新的想法。此外传统管理的手段在养护运营的管理水平上还相对落后,各项管理制度不太健全,养护管理的主体不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明确。
三、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3.1加强安全教育及培训工作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应做好对公路工程施工养护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在施工现场贯彻。各单位应定期的对职工的安全进行培训,提升施工现场职工安全教育意识,必须将安全操作规程让每个参与养护施工人员熟悉,尽可能的将安全规则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得以贯彻,促使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得到提升,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管理的作用不仅对其自身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也保护了行车及过路人的安全。不仅避免了单位及国家财产损失,也避免了被追究法律责任而引发的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当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讲养护安全往往是大中修及小修作业现场安全而往往忽视了日常公路通行安全。表现为往往是有的路段堆积了一些路障(地面的车辆抛洒物,上空的树枝及标志物)但由于不及时清理而引起的交通事故。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单位务必重视,尤其是最近从中央到地方强调的“一岗双责”。
3.2加大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力度
业主及监理等管理人员在每天的道路巡查工作中,要重点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检查中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所谓安全责任意识,并要求监管的安全人员做到安全管理与公路养护相结合的工作规范,严格实施。那么主要的监管方面是要查看施工作业区标志摆放是否符合规范。安全员是否持证上岗、施工人员是否穿防护服装、夜间作业是否开启警示灯,以及施工现场机械操作,材料物品堆放等等是否按照安全方案执行,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在巡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违章施工等现象,必须立即现场进行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认定,经整改符合要求后方可允许恢复作业。
3.3优化施工方案
评价公路的质量是否好坏,与它的施工方案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施工方案有与公路的安全养护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施工方案一旦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带来一系列的公路安全问题,也会增加相关部门的开支与精力。因此,应当严格挑选公路施工方案,确保在公路施工之前就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也能让公路的施工精度与进度有一个明显的改善。科学又合理的施工方案,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也可以减少协调施工方的各个毛盾,做到公路的良好效果与形象同时兼顾。
3.4严把施工许可关
开工前,对养护施工单位的安全标志牌、警示灯、隔离设施等进行检查,对养护作业人员保险费、劳保费用等安全生产经费落实情况进行核实,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允许开工,养护施工单位应对本企业安全人员进行施工前集中培训,通过声像、图片、规章制度等学习安全生产基本知识;由专业人员讲解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施工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项,特殊工种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不能满足需要的,业主应对施工单位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确保在开工的源头就把好安全管理的第一关。
5.5建立健全科学的突发状况管理和应对机制
公路交通出现事故的频率较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就应该制定科学完整的突发状况应急体制与相关的权责机制。当然该体制主要是针对交通运输事故、安全事故和设备事故等问题制定的。并制定之前要对这些突发状况进行完整的考虑,做好充分资料准备工作。完善预警机制,不仅可以提高应变能力,还能对出现的突发状况有一个很好的及时解决措施。也可以保证人员安全,将保证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同时,相关人员还应该做到居安思危,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经验和吸取教训,不断完善紧急情况报告制度,不断加强路况巡查以及意外情况处理力度。
1.1做好标准工作
一是对于工程中的各项文件资料进行复印,并发放到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目的是使人人都可以明确目标,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在当前现代工程建设中应加强注意技术美学,将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进行统筹考虑。三是对于施工单位编制的一些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方面的文件应在开工前送交建设单位与监理工程师。
1.2做好计量工作
计量检测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工作质量对于整个工程质量及质量检验评定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为做好计量检测工作,首先应加强检测手段,对此可建立相应的试验室,并配备相关专职人员来进行常规的试验及抽验工作。
1.3重视质量信息
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应将相关的记录表等一些表格发至施工单位,期间应做到定期向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报送各种资料。并经所提供的各项资料来掌握现场的质量情报及数据,进而做到及时分析质量动态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4建立健全责任制
建立并不断完善质量责任制,确定各级相应的职责范围,并采取一系列奖惩制度。
二、加强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会直接影响到实际的工程质量,对此应采取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将一系列对工程质量有所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的目标。在通常情况下,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设计、材料、施工与检验方面,期间应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事先控制、中间控制及事后控制。
2.1设计质量的控制
应加强对路基、路面、桥涵结构设计方面的图表及相关文件的审核工作,如果其中出现错误或遗漏在施工过程中很难被发现,因此为避免出现此类错误,应在开工前进行相关的文件会审工作,同时,如果施工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应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解决。一是在重大变更方面,要通过设计变更报批手续,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二是在非重大变更方面,应通过设计、施工及监理进行三方现场会审,或是通过设计单位授权监理工程师进行审处。三是在设计中出现问题时,可由监理工程师对其进行书面解释或补充规定。
2.2材料质量的控制
由于原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所以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购方面,同时做好对原材料的测试鉴定工作,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或半成品。
2.3施工质量的控制
应加强施工中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期间可实行定期对施工单位各施工阶段的检查评比工作,并且对于重点问题进行重点检查,期间如发现问题,应将其以书面形式发至施工单位,以确保工程质量。对于一些经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以防出现事故。
2.4对检验判断准确性的控制
在工程质量管理中,质量检验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相关检验人员没有一定的专业素质或出现差误而判断失误,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所以,对于质量检验工作,一定要安排高素质的检验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进而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以确保工程质量。
2.5其它因素的控制
其他因素主要包括民事纠纷、报酬不合理、劳动强度高等方面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引起人为的工程质量事故,因此对于这些因素也应重点考虑。期间,相关领导及监理、检验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将其解决。
三、严格质量检验
3.1质量检验的标准、内容及手段
质量检验的标准包括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质量检验的内容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及部件进行物理与力学方面的检验。质量检验的手段主要是仪具测试及试验数据。其中如有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或较为复杂的工艺项目,应根据其具体的检验标准采取另外的设计要求,在通过质量监理人员检查后才可进行签认。
3.2质量检验的组织形式
质量检验应将以下几种检验方式相结合,一是专职检验与群众自检,二是日常检验与重点抽验,三是定期自检与不定期自检,四是互检与全面检查。其中应对施工准备、竣工交验等环节进行重点检验。
(一)编制施工成本预测报告,确立项目管理成本目标
编制成本预测可以使项目经理部人员及施工人员无论在工程进行到何种进度,都能事前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标成本,以便采取相应手段控制成本。做到有的放矢,打有准备之仗。这是做好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基础与前提。
(二)在项目部内部实施成本责任制
施工成本管理不仅是项目经理的工作,工程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各级项目管理人员都负有成本控制责任。通过成本责任制分解责任成本,层层签订责任书。量化考核指标,把责任成本分解落实到岗位、员工身上,形成企业上下人人关心成本,人人关心效益的新局面。
(三)建立成本预警机制,做好成本失控的风险预测
建立正常成本管理秩序,达到使用有记录,消耗有定额,统计有报表,损耗有分析,定期召开责任成本分析会,总结经验,弥补不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技术措施不仅对解决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不可缺少,而且对纠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偏差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准备阶段,采取技术措施,就是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编制科学、经济合理、高质量的施工组织设计,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成本的高低。要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材料、机械、资金和劳力等要素的最佳组合方式,统筹安排各生产要素,周密地、科学地、巧妙地组织工序间的衔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提高经济效益。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工程质量关,采取防范措施,消除质量通病,避免造成不必要工程建设质量成本,从质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尤其质量事故会增加返工费、停工费、返修费、事故处理费等,造成工程成本陡升。
三、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经济措施是最易为人接受和采用的措施。管理人员应以主动控制为出发点,及时控制好工程各种费用,尤其是直接费用的控制。也就牵住了项目成本的牛鼻子。经济措施主要包括:
(一)人工费的控制管理
人工费占工程费用的比例一般都在10%左右,并且用工的薪资报酬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人工费的控制越来越成为成本控制的重要一环。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进行包干控制,防止人工费超出指标;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消耗量,从而达到降低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都可以起到控制人工费的作用。
(二)材料成本的控制管理
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65%一75%,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材料控制管理在整个工程成本控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材料的成本控制可从两个方面入手,即用量控制和价格控制。
1、对材料用量的控制:首先是精细地编制出周密的采购计划,严格执行,有效监控,防止采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限额领料;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材料消耗的各种新技术、新丁艺、新材料;定期盘点,随时掌握实际消耗和工程进度的对比数据;周转材料要及时回收、整理,使用完毕及时退场,减少租赁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2、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材料的采购价格对工程成本能否降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建立企业自身的价格信息网络,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及时准确地把握价格信息。按照“质量择优而买、价格择廉而购、路途择近而运”的原则选购以降低成本;采取比价采购、议价采购、询价现购多种方式相结合,为降低采购成本提供更多的选择;建筑材料随市场价格上下浮动较大,要及时进行材料价格签证,避免工程结算损失;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减少流动资金占用。
(三)机械费用的控制
机械效率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展的快慢,工程进展快慢又影响着工程成本,因此机械设备管理在成本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一环。主要是对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合理组织机械,提高单位时间的生产效率;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从而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机械使用费。
四、强化合同管理为中心的资料管理以实现成本控制
(一)合同管理
合同是明确甲乙双方责任利益关系的重要依据。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强化合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及时签订合同,不管是对业主、供货商、劳务分包商,都要及时签订合同,防止事后扯皮。二是合同内容要完善,合同内容要明确项目成果目标、成本目标、工期目标、安全目标和违约责任。供用水电气热、租赁、承揽、建设工程、运输、技术、保管、仓储等事项,都必须签订正式的合同,不得以口头形式约定。三是选择最合理的分包商与材料商,确定合理单价,签订合理的分包合同与材料合同,从而达到控制支出的目的。四是严格合同监督及兑现,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监督合同的实施情况,按合同约定的期限认真兑现。六是强化合同管理,在合同执行期间密切注意我方履行合同的进展效果,以防止被对方索赔。
(二)加强内业资料管理,为计量的申报和工程竣工后的竣工验收和结算以及索赔工作提供资料保障
内业资料的完善、计量的及时申报、业主工程款的及时划拨可以加快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竣工阶段资料验收是竣工结算的基础,完成了工程的验收,竣工结算才是一个完整的结算,建设单位才会拨付工程款;施工索赔项目的报批和追索是一项重要工作。如果施工单位不能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处理变更、索赔项目,或因为原始资料整理不及时、不完备都会使索赔受到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保管好原始索赔依据,提供有力的索赔证据,也将使企业成本降低,效益提升。
控制工程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管理、技术、经济等很多方面,疏忽哪一方面,都会给工程的质量和成本带来不良的后果。施工企业在加强面对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从微观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对建设项目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考》《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9期杨军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6期张凤
第一,掌握施工设计方案,熟悉施工现场。在路基施工开始动工前,施工企业掌握结合施工设计方案来对现场进行调查和核查,如果发现有问题出现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并逐级按照有关程序向上级部门报告,除此之外,还要上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给施工现场的监理或者用户,一旦获得批准,则能够提出开工报告。第二,在农村公路路基施工中进行就地取材。通常情况下用碎石、砂、水泥和外加剂作为路基的填料。在碎石的使用中,填料不能使用没有分级的混合碎石,且选择的碎石半径不应小于31.5mm,而且应该选择持久耐用、质地较硬,级配符合施工规范的碎石。砂应该选择那些耐磨性强、有害杂质含量低的坚硬的砂石。路基的填充材料一般使用符合规范的砂性土壤和粘性土壤,有些是不能够用来充当填料的,比方说树根、过盐渍土、强盐渍土、含有腐败成分的土壤、沼泽污泥和土壤等。第三,对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保证连续供应。必须保证电力、通讯和水的持续供应在建造生活用房和工程的时候。在公路建设时应喷写安全标语或者是设立安全标志,更应该保证相关公路所用机械设备像平地机、抓沟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等的连续供应。
2土方路基施工工序
2.1对农村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测量
在开始路基的施工前,应该做好放线和施工测量的工作。施工测量一般包括复测指导线、水准点和中线,检查横断面和补测加设水准点等。应把所有中线恢复,并把主要控制桩的线路固定,桩钉出路基边线的确切位置桩按照复原的路线在施工测量过程中。同时应对所有标志桩采取防护措施,施工测量的精度达到《公路路线勘测规程》的要求。
2.2 对农村公路路基施工现场的清理
彻底清理公路路基原地面表层的草皮、种植土,清理的深度一般都达到15cm。所有的树根和树桩都必须彻底除掉在距离地面50cm深的位置。用合适的材料对除掉树根后的空间进行填充。
2.3对农村公路路基进行填充压实
应该迅速对路基边线、中线进行恢复,发现在路基范围内出现凹凸不平的地方应该及时填充并按相关规范将土地压实,在施工现场清理工作完成后。如果有地面横坡在1:5-1:2.5之间的情况出现时,应该把原地面挖成台阶宽度大于一的台阶形状,并对其进行压实。
2.4对农村公路路基的碎石摊铺
摊土机和平地机因为体积大的原因通常不能在农村公路这种场地范围有限的地方灵活工作,所以农村公路的碎石摊铺一般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的。压实效果等施工指标应提前摊铺300m左右的试验路段在施工过程中,以此来保证碾压次数和松铺系数值。为了有更好的30cm碎石摊铺效果,从多年的碎石摊铺经验中得出碎石摊铺应该分两层进行摊铺压实,使每一层的实厚度15cm。仅仅需要保证碎石搅拌均匀、纵坡平顺和平整就行了在摊铺第一层碎石时,不需要严格的挂线摊铺。按照各层建筑标高控制好相应的填充宽度和厚度,并按照规定标高挂好左、中、右三条控制线,保证实际尺寸和碎石的基层尺寸一致,在摊铺第二层碎石的过程当中。在摊铺的过程中,难免有不可避免的出现局部不平的地方,这个时候就需要人工来进行填平。在人工填平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基层的外侧边线需要人力亲自来铺平休整,只有把两侧的路肩处理完善后才能进行后道的工序。
2.5对农村公路的压实
一般使用重型压路机对路面进行摊铺一层,压实一层,在碾压的过程中,耐压速度不能超过每小时4公里,采取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原则。重型压力机在压实路面时应该采用这种原则:先静止压实在震动压实,先压实两侧路面在碾压中间路面,在曲面路面压实时,先压实内侧路面再碾压外侧路肩。在碾压的过程中,竖向横缝连接应不小于2m,横向重合的区域宽度不能大于40cm,压路机和洒水车一起工作,到碎石表面被振起一层白色的浆糊就可以了。在重型压力机进行碾压之前,应把路肩配好,加紧路肩对路面进行碾压时,一次来保证路面基层不变和路面基层两侧的厚度和压实度。公路在碾压工作完成后就可以投入使用了,但为了避免干燥、松散现象的发生应对公路进行洒水保养,应保证碎石的湿润在养护期间。
2.6对农村公路路基质量的测定和检验
在完成一层农村公路的填筑时,只有对路基的压实程度和路基的几何尺寸测量检验合格后才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各指标的测定和检验在公路路基封顶后只有合格了达到标准了才能对路面进行施工。挖方路段和土方路段在农村公路中,路基封顶以下30cm内的压实度一般应该达到94%以上,同样,在填方路段路基封顶以下80cm以内的压实度也应该达到94%以上。
1.2施工前方法设计研究根据施工经验的总结和研究,施工前如果科学有序的进行准备可以让施工更加高效,操作成功。在后续混凝土拌合过程中,肯定要有一个场地问题,而各种拌合的材料都要送到这个场地中,所以,在施工前应该选择一个面积较大,适当空旷的场地作为拌合地。并且这个场地尽量能接近各种材料,减少运输过程提高效率,也避免运输中出现安全问题。其次,混凝土的配比要进行一个悉心的设计阶段,然后在进行实际操作。再次,做好基层修整工作。这是因为混凝土使用也要收到一些路面的硬性指标的影响,比如路面宽度和平整性等。还要在混凝土施工前加水使得基层不会干燥,保持混凝土应用的水分。最后根据设计,进行路面的具体标出,准备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二、混凝土产制过程
现在混凝土的的产制主要通过拌合机。所以要严格按照设计过程中的配料比进行原材料添加。需要各种材料按重量称量后进入拌合机。而且水的多少也很有讲究。不但要有科学的设计还要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参考当地的自然情况和天气状态来适当的进行微调。在各种材料的加入过程中,要按照装料顺序,不可随意加入。
0引言
随着公路隧道建筑规模的扩大,两车道隧道已远不能满足日渐增长的行车要求,三车道隧道已在实践中得到大规模运用。隧道规模越大技术也相应复杂,因此,与过去一般公路隧道在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方面均有质的差别,这带给公路隧道建设者的是机遇更是挑战。
1施工技术简介
隧道质量取决于工艺质量,工艺质量取决于开挖、初期支护及防排水质量等,初期支护和防排水质量等比较好控制可以加强监管,那么重点就是开挖质量,开挖质量又取决于钻爆质量,就是说理论上没有了超欠挖后续的初支质量就有了保证,因此说隧道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钻爆的质量,首先确定钻爆的方案预裂爆破还是光面爆破首先我们从理论上来分析,由于v级围岩岩体松散、裂隙较发育无法采用或实现光面爆破技术,那么必须熟练掌握预裂爆破技术及特点。
2预裂爆破
进行石方开挖时,在主爆区爆破之前沿设计轮廓线先爆出一条具有一定宽度的贯穿裂缝,以缓冲、反射开挖爆破的振动波,控制其对保留岩体的破坏影响,使之获得较平整的开挖轮廓,此种爆破技术为预裂爆破。预裂爆破不仅在垂直、倾斜开挖壁面上得到广泛应用;在规则的曲面、扭曲面、以及水平建基面等也采用预裂爆破。预裂爆破要求:①预裂缝要贯通且在地表有一定开裂宽度。对于中等坚硬岩石,缝宽不宜小于1.0cm;坚硬岩石缝宽应达到0.5cm左右;但在松软岩石上缝宽达到1.0cm以上时,减振作用并未显著提高,应多做些现场试验,以利总结经验。②预裂面开挖后的不平整度不宜大于15cm。③预裂面上的炮孔痕迹保留率应不低于80%,且炮孔附近岩石不出现严重的爆破裂隙。
根据预裂爆破的特性、要求经过试验和反复研究对钻爆设计做了适宜的改动做到动态控制,主要技术措施、指标最后确定如下:炮孔直径一般为50~200mm,对深孔宜采围较大的孔径。炮孔间距宜为孔径的8~12倍,坚硬岩石取小值。不耦合系数(炮孔直径d与药卷直径d0的比值)建议取2~4,坚硬岩石取小值。线装药密度一般取250~400g/m。分散药卷的相邻间距不宜大于50cm和不大于药卷的殉爆距离。考虑到孔底的夹制作用较大,底部药包应加强,约为线装药密度的2~5倍。装药时距孔口1m左右的深度内不要装药,可用粗砂填塞,不必捣实。填塞段过短,容易形成漏斗,过长则不能出现裂缝。一般情况来说开挖应尽量采用大断面或较大的断面开挖,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根据围岩特征经过反复研究、现场考察、论证和试验洞的开挖,由于断面大开挖方法最后确定为双、单侧壁导坑开挖法,钻爆方案确定为V级围岩预裂爆破设计,IV级围岩实践光面爆破,实践证明这两种爆破方案均符合辖区隧道IV、V围岩实际,按照此方案实施爆破,爆破效果较好。但要解决的问题是双、单侧壁导坑法二次扰动比较大,加之围岩比较松散极易出现塌方,特别是浅埋段甚至会出现冒顶,方案是可行的,问题是要怎么去解决二次扰动问题,经过实践和多次试验证明二次扰动对围岩、初支影响非常大,初支表面加上爆破震动效应的影响靠近掌子面处基本上都会出现开裂、变形,拱架接头有的会应力扭曲,甚至出现掉拱,某种程度上来讲双、单侧壁拱架是起到了简支梁在中部给一个支点的反作用力的作用,是破坏整体受力的作用,如何加之利用导坑开挖优势,取长补短又要确保质量安全呢,首先我们经过理论分析围岩受力情况,单、双侧壁是分部开挖、分阶段受力(持续受力)、整体持续收敛的一个过程,经过反复试验发现二次扰动其实如果控制在围岩变化(拱顶下沉、周边收敛、位移)在一定的范围内时,扰动是对围岩、初支影响最小,在这区段进行下部接腿、成环或导坑中部接拱最为可行也是最安全的,对初支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其次就是必须要严格开挖步序,必须是两内侧壁先行,后续工序跟进循序渐进的工艺,遇到比较软弱围岩时(如流沙、断裂层)侧壁导坑也须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的原则。
3明洞施工及洞门施工
洞口边、仰坡和明洞开挖与支护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而且要洞外、临防、排水要先行,使地表水通畅,避免地表水冲刷坡面。必要是采取人工修坡,防止超挖,减少对洞口相邻地段的扰动;开挖暴露的边坡及时施作设计的防护,降低围岩暴露而风4洞口V级围岩浅埋、破碎段的开挖与支护进洞方式:洞口段覆盖层薄、地质条件差,当开挖深度至起拱线时,先施作进洞导向墙及大管棚,待明洞衬砌完成后,接长管棚尾端,搭接于明洞上,使管棚尾端形成一个固定支撑,在大管棚的保护下开口进内侧壁,两内侧壁导坑的进尺也要错开前后(5~10m)。如果是小间距还必须设置预应力对拉锚杆。V级围岩破碎带开挖与支护:上断面内侧壁导坑先进,进尺0.7m,立即对围岩面初喷,顺围岩安设第一层Φ8的钢筋网片,并连接成整体,架设主动及临时支护的型钢拱架,并用Φ25钢筋将拱架与上一榀连接成整体,打孔送入Φ25中空锚杆并压注浆,安设第二层钢筋网片,分层喷护至设计轮廓线,注意每榀拱架背面的密实情况,进尺约5~10m后,下断面的导坑开挖支护,同时外侧壁导坑也可开挖,当下断面成环进尺约20~35m后,核心土上部弧形导坑开挖支护接拱,进尺3m~5m后可开挖中部及支护,最后下部隧底与先前的左右导坑的下断面完全结合封闭成环,共分七部开挖支护,所有工序必须严格遵循开挖支护步序,必须是两内侧壁先行,后续工序跟进循序渐进的工艺。同时必须要有监控量测的数据为基础,应力的重新分配或转换,将增加支护与地层的位移、沉降、变形,拆除前后应加强洞身变形及支护受力的监控量测,5IV级围岩段的开挖与支护本区段IV级围岩根据围岩的节理发育、走向和围岩的风化脆弱程度情况我们将其区分为两种情况对待,一种为IV级一种为IV级加强段,为了节约成本和发挥最大的时间效应,开挖方法也有所调整准IV级为上下台阶留核心土开挖法-正台阶开挖,IV级加强段为CD工法工序开挖-单侧壁开挖法;钻爆开挖均采用实践光面爆破,为了进一步搞好光面爆破,提高爆破效率,实现安全快速开挖,提前实现独头施工贯通,施工与监理单位共同成立了一个光面爆破技术专题小组,在认真总结Ⅲ级围岩爆破实践的基础上,研究探讨IV围岩全断面光爆技术,施工过程中效果甚好,特别是上下台阶法施工,炮眼残痕率达95%,特殊地段拱部钎痕率达85%,边墙达80%,局部最大超挖量为10㎝,欠挖量为8㎝,IV级围岩实践采用光面爆破取得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效果,爆破专题组通过多次爆破实践,反复修正爆破参数,最终确定IV类围岩的钻爆方案。6Ⅲ级围岩段的开挖与支护隧道Ⅲ级围岩因岩性较IV、V级围岩更稳定,施工相对更易于完成。通常Ⅲ级围岩均采用台阶法开挖,利用多功能作业台架,人工钻爆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每循环进尺3~3.5m,应注意:台阶长度不宜超过隧道开挖宽度的1.5倍,台阶不宜多分层;上台阶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下沉和变形;下台阶应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开挖。当机械化程度较高,各隧道施工工序能及时完成时,也可采用全断面施工,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系统锚杆的施工质量。根据Ⅲ级围岩的岩性,通常钻爆开挖均采用实践光面爆破,要求残留炮孔痕迹,应在开挖轮廓面上均用分布。炮孔痕迹保留率:硬岩不少于80%,中硬岩不少于70%。相邻两孔之间的岩面平整,孔壁不应有明显的爆破裂隙,相邻两孔之间出现的台阶形误差不得大于150mm。具体炮眼的深度、角度和间距应按具体爆破设计要求确定,应符合具体爆破精度规定。施工支护紧随开挖面及时施作,支护采用锚杆、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或锚喷联合支护的方式。超级秘书网:
公路桥梁施工比一般桥梁工程建设难度更大,施工环境更加复杂,特别是一些高墩桥梁建设,对施工的持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施工环境复杂,加上地形、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都给桥梁施工增加了难度。同时,由于公路桥梁工程量很大,施工期限紧张,所需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很大,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才能够克服一系列困难,从而有效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1.2裂缝及下沉
一是施工技术缺陷引发裂缝增多。在公路桥梁工程中,正是因为施工技术存在缺陷,才会导致桥梁裂缝增多,严重影响公路桥梁的质量与安全。正是裂缝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公路桥梁的安全性,降低了桥梁的刚度和强度。如果不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就会留下诸多裂缝给公路桥梁造成影响。二是施工技术导致高填土下沉问题严重。在公路桥梁施工时,由于施工技术不足,特别施工时分层过厚,就会造成压实不到位,从而导致高填土下沉。此外,如果没有严格选择好材料,或是压缩技术不到位,也会造成高填土下沉的问题。三是技术导致路面损坏。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如果路基施工技术不到位,就会因为路基下降而导致路面损坏。四是因为没有控制好配合比而影响路基承载能力下降,从而使路面损坏。
1.3施工技术缺陷降低桥梁使用寿命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快,公路桥梁所承受的荷载急剧增加,给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造成了严重影响。特别是由于施工技术不到位,而导致一些公路桥梁工程质量隐患多,很容易出现裂缝、混凝土脱落,甚至出现变形等问题,对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是路床不平问题。在进行路床施工过程中,由于碾压不到位。如果在此情况下就投入使用,路床下的软土地基具有很大的空隙,导致含水量较大,从而降低了路床的稳定性,影响了路面的平整度。二是裂缝问题。裂缝是公路桥梁工程中最为常见的病害问题。裂缝会直接威胁桥梁建筑的安全和稳定,如果桥梁混凝土裂缝数量过多或是裂缝过大,就会严重影响路桥的承载力,影响整体结构强度。如果裂缝不断扩大,就会增加安全风险。
2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改进措施探讨
针对公路桥梁施工技术中的不足,笔者联系当前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实际,就如何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2.1做好技术交底及控制
在公路桥梁施工前,应该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严格会审,一旦发现设计图纸中有缺陷,就应该予以调整更改,从而将可能造成的工程隐患降到最低。在图纸会审时,不仅要认真审核数据、项目、规格,还要对这些设计内容是否与实际相符合进行核对比较。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交底培训工作,让施工人员全面掌握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规程,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法。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他们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这样就能减少人为因素施工造成的失误。
2.2充分运用高科技技术
针对传统施工技术存在的缺陷,要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这样才能提高公路桥梁工程质量与安全。一是对建模技术进行优化。通过应用建模技术,对桥梁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优化,通过模拟数据计算,根据要求对计算结果进行判断,从而增强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性。要充分利用建模技术,为公路桥梁技术的实施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以切实做好公路桥梁工程的规划、设计与施工,将工程施工成本降到最低,以提高工程效益。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确保工程质量,将工程质量与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二是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增强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和准确度,能够将施工管理成本降到最低,最大可能提高工程质量。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增强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通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将公路桥梁工程大量复杂的资料、记录等信息记录下来,还可以借助网络为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改进提供丰富的信息来源,极大增强施工技术管理的便捷性。三是充分利用仿真技术。通过仿真技术,可以辅助设计人员,进行模拟施工方案建设,从而有效地发现设计方案中的缺陷,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以提高公路桥梁施工质量与安全。
2.3改进沉降控制的施工技术
一是合理控制桥头填土厚度。在施工时,施工人员要结合工程状况,对路面进行分层,合理控制填土厚度。在夯实路基过程中,要严格夯实到位,避免夯实不足或漏夯等问题。二是合理选择填土材料。尽可能选择密度大的填土材料,一般可以选用砂石和渗水能力较强的土壤或是具有良好压实性和水稳性的材料。此外,要做好对新旧土衔接部分的处理,对填土衔接长度严格控制。特别是对于软土路基,还要通过置换法、填充法、排水法等措施,对路基进行硬化处理,以增强桥梁路基硬度,提升公路桥梁质量。三是采用土工格栅技术。土工格栅的弹性,能够缓冲车辆反复碾压的荷载影响,增强桥梁抗变形能力。通过使用土工格栅,能够增强路基填土的整体稳定性,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由于土工格栅与路基的摩擦,能够有效分解上部的荷载,从而减少桥台的台背垂直应力,实现有效控制沉降的效果。四是合理设置过渡段。从刚性方面相比而言,路基的刚性要弱于桥梁。故此,在进行过渡段施工时,必须是强度较大的过渡段,从而使不均匀沉降降到最低。
2.4增强桥梁使用寿命的施工技术
一是严格做好裂缝防控。充分利用基坑作用,利用其侧限条件,将膨化剂掺入混凝土中,从而构成预压力,使其内部温度得到有效的补偿,从而避免裂缝的产生。充分利用温度应力,使构造得到有益的改善。二是增强路床碾压质量。严格施工程序,严格按照要求施工,对路床标高、横坡要严格控制到位,从而确保路基与平整度的要求相符合。在施工之前,要采取必要的防水及排水措施,尽可能地避免出现积水问题,保证排水的通畅性和防水的有效性。重点检查路床结构。对其密实度要作为检查的主要对象,进行重点检查,切实按照要求做好路面的碾压和压实。在进行碾压的过程中,应按照从低到高、从轻到重、从慢到快等原则,多遍碾压路面,以确保其达到密实度和平整度的要求。
改性沥青用于道路工程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从品种上看,按其改性剂的不同,一般分为三类:热塑性类、橡胶类、树脂类。其中热塑性橡胶类(即热塑性弹性体)的SBS由于具有良好抗车辙变形能力和弹性(变形的自恢复性及裂缝的自愈性),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普遍使用的道路沥青改性剂。淮江高速公路扬州段(长约112km)上面层共分5个标段进行施工,除一个标段为SBS改性沥青SMA16外,其余标段均为SBS改性沥青AK-16C。为了确保上面层改性沥青AK-16C的施工质量,各标都进行了线外和主线两次试铺,以便于摸索出经济合理、工程质量可靠、操作性好的施工组合。
1面层概况
本次淮江高速公路采用两种沥青面层结构形式:
(1)4.5cm改性沥青AK-16C上面层+5cm普通重交沥青AC-25I中面层+7cm普通重交沥青AC-25I下面层;
(2)4.5cm改性沥青SMA16上面层中层、下层同1。中下面层于1999年11月底完成施工,2000年5月份开始施工上面层,施工前对中面层离析特别严重的区域进行了处理。
2上面层改性沥青AK-16C施工控制
2.1级配
本次AK-16C的级配范围如表1所示。为了施工时对混合料级配严格控制,每天上、下午对每台拌和楼各进行一组抽提试验,关键筛孔要求0.075mm、2.36mm和4.75mm的通过率与中值偏差在±2%之内,9.5mm、16.0mm两档筛的通过率与中值偏差在±3%之内,其它筛孔的通过率不超出规定的级配范围。
2.2沥青
采用优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2。在施工过程中对各标段改性沥青随机取样抽检进行有关指标试验,以便随时掌握改性沥青有无品质变化。
2.3生产油石比
根据江苏省交通科研院目标配合比和四个施工单位及四个监理单位九个目标油石比(其平均值4.73%),确定生产油石比为4.7%。在施工中油石比波动允许误差按±0.2%控制,对生产配合比的级配进行了马歇尔试验,其空隙率、稳定度和流值均满足相应要求。从每天的抽提结果来看,油石比偏差大都在±0.2%范围内。
2.4改性沥青AK-16C混合料的拌制
(1)为了保证改性沥青混合料AK-16C的质量,拌和楼严格控制吸尘,对于吸出粉尘一律废除;严格检查矿粉的质量,保证0.075mm筛孔通过率中新加矿粉的量大于80%。
(2)本次江苏淮江高速公路上面层改性沥青中均掺加了沥青质量0.4%的抗剥落剂。为避免沥青温度过高引起抗剥落剂老化,在混合料拌和过程中,均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拌和时改性沥青和矿料温度都按低限设定,并同时严格控制混合料出料温度,保证在要求范围之内。
(3)通过试拌确定最佳拌和时间。随时观察所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品质,以沥青全部裹覆集料颗粒且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度。
(4)为保证从总量上对改性沥青混合料AK-16C进行控制,拌和楼控制室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每天用拌和总量检验矿料的配比和沥青混合料油石比的误差,并定期对拌和楼的计量和测温进行校核。
2.5改性沥青混合料AK-16C的运输
(1)为防止混合料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板和底板洒一薄层隔离剂后用拖把拖匀,要求无余液积聚。
(2)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
(3)运料车应用完整无损的双层蓬布覆盖,以利保温防雨或避免环境污染。
2.6改性沥青混合料AK-16C的摊铺和碾压
(1)根据各标段的机械组合情况进行试铺,通过试铺结果确定摊铺机参数和碾压组合,最终确定振动熨平板取4级,夯锤取6级。
(2)为了防止摊铺机熨平板温度不够,在起步处产生离析、小油饼、纵缝明显等问题,摊铺前保证熨平板具有足够的预热时间。如果出现问题,有专人负责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发现离析处,人工用细料立即补上;发现小油饼,有专人用小铲刀挑除,再经压路机碾压消除。
(3)保证改性沥青上面层平整、不漏压,严格控制摊铺机的摊铺速度≯3m/min,且做到匀速、不间断地摊铺。
(4)为保证纵向接缝平整、密实,两台摊铺机成梯队摊铺时距离不超过10m。
(5)碾压紧跟在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后进行。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道工序,对碾压段落设置明显标志,便于现场调度、管理。
(6)压路机以匀速进行碾压。碾压段长度控制在20m~30m。
(7)为使改性沥青混合料AK-16C上面层的压实度得到充分保证,初压以两台8~10t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振压2遍,分别为前进振动,后退静压;复压以16~20t轮胎压路机静压6遍;终压以10~11t左右的宽幅双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
(8)对松铺厚度、碾压顺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及碾压温度都设有专人检查,控制摊铺、碾压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9)为保证路面的平整,消除碾压轮迹,宽幅双钢轮压路机作终压收光。
2.7上面层质量检查
在改性沥青混合料AK-16C上面层施工完成后的第二天,进行压实度、摩擦系数、构造深度、平整度等项目的检测。由测试结果统计得出本次淮江高速公路扬州段上面层的压实度都满足≥96%马歇尔标准密度的要求(最大理论密度92%),许多路段的压实度甚至达到了≥98%(最大理论压实度94%);上面层的摩擦系数满足≥60BPN的要求,普遍在70BPN左右;构造深度远大于规范要求,基本都大于0.7mm;由于对施工变异性控制严格,平整度平均值大都<0.6mm。雨天可看到施工完成后的部分路段上明显有一层均匀的水膜,进一步表明AK-16C兼顾了抗滑和密水两方面性能。
3建议
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编制的《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改性沥青路面上面层(AK-16C)施工指导意见》为保证淮江高速公路AK-16C上面层的施工质量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总体而言,淮江高速公路铺筑的上面层是成功的,为以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经过本次改性沥青AK-16C的实际施工运作,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小于0.075mm的粉料增加塑性指数指标;
(2)现场压实度应以芯样的表干密度与最大理论密度计算得出,控制现场空隙率小于8%;
(3)为了保证压实度和抗水损害能力,建议上面层沥青混合料中2.36mm筛孔以上的集料采用玄武岩,2.36mm筛孔以下的集料采用石灰岩。
(4)建议今后高速公路上面层采用4cm厚,集料最大公称尺寸为13mm的沥青混合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