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3 17:31:1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过渡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重视材料的背景介绍
在新课标文化意识中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很多地方都必须借助文化知识的帮助,才能理解原文真正的含义。因此在阅读过程当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留心和积累一些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利用阅读材料去了解异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道德标准、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等,这样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并去其糟粕,化为己用。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一些有异中国的一些文化意识,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譬如在学习AbrahamLincoln时,可介绍材料的时代背景,即美国内战的起因发展及林肯事迹,这样,在以后相似题型中就会轻车熟路,善于选择。
3、重视英语语篇教学
语篇是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在语义和语法上相互联系的句子连在一起,才能体现语言的连贯性,构成语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学会对语篇的结构进行分析,了解语篇的段落结构,并了解语篇观点是通过何种结构进行阐述,同时根据结构找出材料写作路线,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从而把握阅读材料所传递的信息。
4、以“文化内涵”提升英语阅读境界
在新课标文化意识中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很多地方都必须借助文化知识的帮助,才能理解原文真正的含义。因此在阅读过程当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留心和积累一些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这样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在新标准的英语教材中也处处体现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如爱国主义的培养,如阅读教材中的航天英雄——杨利伟,体育健将——刘翔,我的英雄——白求恩,笔者在教授完这些英雄故事后,都能从学生的情感中体会到了一股热流,作为中国的新生代,他们更需要这种文化熏陶。
当前中国大学扩招以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甚至许多研究生也难以找到工作,事业增多,收入下降;许多人专业技能得不到充分利用,或学非所用……毕业生中甚至流传着一句话:“毕业即是失业。”这样的状况,是否意味着中国存在教育过度的问题呢?
一、过度教育的缘起
过度教育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二战以后,尤其是1960年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人力资本理论的推动下,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使得教育普遍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对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尽管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教育人口,特别是较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急速增长,但许多国家却出现了大量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反常现象”。在这种形势下,1976年,FreemanR写了一本书叫《过度教育的美国人》(TheOvereducatedAmerican)。在书中,他把自70年代以来教育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归结为教育过度,即教育的供给超过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1985年教育经济学权威莱文(LevinH)对教育过度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过度教育有三个含义:一是相对于历史上较高水平者而言,受过教育者的经济地位下降;二是指受过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之期望;三是指工人拥有比他的工作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这些技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80年代初,专门对过度教育的实证研究开始出现,在这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的当属Duncan和Hoffman在1981年的研究。在他们的研究中,区分了个体实际接受的教育水平和工作所需要的教育水平之间的差别,根据这一差别确定了对过度教育研究的三个核心概念: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工作所需教育(educationrequiredinthejob)和教育不足(undereducation)。所谓“工作所需教育”是指某工作岗位对就职者个体教育内容和水平的实际要求;当个体接受的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的教育水平时,称为“过度教育”;当前者小于后者时,称为“教育不足”。由此,也可以说,过度教育是教育与工作不匹配(mismatch)的一个方面。从这两个概念出发,他们推出了对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测量方法,并且对不匹配教育的收益率和匹配教育的收益率作了估算。
二、过度教育的国际比较
1.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过度教育的发生率
以Duncan和Hoffman的研究为基础,后来的学者相继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过度教育及教育不足的发生率(incidence)作了估算。下表是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
资料来源:Hartog(2000);WimGroot(2000);Cohn&Y.C.Ng(2000)
从上表至少可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六、七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着过度教育,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的发生率之和占了一半左右,说明这些国家和地区教育与工作需求的不相匹配现象比较严重。
第二,从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发展趋势看,过度教育的发生率在上升,而教育不足的发生率在下降。这说明这三个国家的教育扩展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增长速度。美国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过度教育的发生率呈明显的U型,而到80年代中期后,教育不足现象逐渐消失。
从以上的两点直观结论,可以推测,一个地区或国家发生过度教育现象后,不会在短时间类消失,而且其发生率还有可能继续上升。
2.我国特殊的过度教育现象将长期存在
当前,我国政府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在高等教育上又出台了“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得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各级教育入学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与西方国家在二战后的教育发展很相似。一些社会人士已指出,我国已经出现过度教育现象,有相关数据为证: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中专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基本呈下降趋势。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70%,在离校时未签约的大学生有34.5万,按这一比率计算,在离校时未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2003年为52.5万人,2004年有69.6万人,2005年将超过75万人。与此同时,由于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大学毕业生退而求其次,屈身俯就从事以前由较低学历者从事的工作;另一方面,一些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干脆专职考研,从而导致了考研热。1995年考研人数为15.5万,2003年为79.9万,2004年为94.5万,2005年将超过百万。此外,与考研热相伴的是,硕士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和在人才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也呈现下降趋势。
按照莱文对过度教育的定义,以上的数据表明我国确实存在过度教育。然而,我国的过度教育有存在着明显的特殊性:中国目前高学历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远小于其他国家。
联合国科教文的资料表明,中国经过扩招以后,到2002年18到22岁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是13%。而这个数字在1997年、1998年扩招之前才是7%。同样是2002年,西方发达国家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一般都在50%以上,美国在70%以上。
再看看我们的周边国家,菲律宾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是31%,泰国是35%,我们的近邻韩国是78%。如果说西方国家、韩国,因为它的人均GDP一万美元、两万美元以上,我们才有一千美元,说我们不跟它比;那么我们跟菲律宾比,跟泰国比。菲律宾的人均GDP比我们还稍微低一些,900美元,我们现在差不多一千美元了。泰国比我们稍微高一点儿,也高不了多少。从经济增长率来说,菲律宾百分之三点几,泰国百分之五,都是我们的一半左右。
再做一个国际性比较,我们又会发现,我国每万人口的大学生比例实际上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使是最近两年高校扩招后,我国目前每万人中也不过47.9名大学生。而且,目前我国人口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只有7年,大大低于中等收入国家12年和高收入国家15年的平均水平。
经济学专家认为此特殊性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地同时存在着比较现代化的城市社会和相对非现代化的农村社会。传统经济部门一方面因劳动力过剩而造成恶性竞争使知识劳动者无法进入;另一方面因收入太低对知识劳动者没有吸引力。因此,知识劳动者就只好在现代经济部门寻找工作。而我国现代经济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过小,因而吸纳知识劳动者就业的机会是有限的;而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不能在短时间内予以迅速改变,我国的经济二元结构将长期存在,因此过度教育的现象也将长期存在。
3.过度教育的影响
过度教育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过度教育的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西方学者针对其与收入的关系做了研究。下表综合了对过度教育收益率的一些研究结果:
过度教育、工作所需教育与教育不足的收益率
*指英国、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
上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高于实际教育的收益率;过度教育的收益是正的,但小于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过度教育的收益率大约是后者的1/2到2/3;教育不足的收益率是负的。正是因为这样,大部分过度教育者仍然会在教育上投资。但是,这是对整个国家而言的,对于个人,过度教育的存在,使现今的毕业生的实际收入比早先相同学历者下降了。
其次,对生产力的影响。专家们对美国和西欧国家的研究表明,七十年代以来进入劳工市场的青年们的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但生产力增长的速度不仅没有加快反而降低了。他们指出,过度教育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职业满足感、身体状况以及工作场所行为等,进而影响职员的技能和能力,人格特征、个人期望等个人特征与薪金、晋升机会、工作的自主性和同事关系等职业特征之间的整体关系,造成二者之间的失衡与碰撞,最终损害生产力的提高。
三、高校学生应直面过度教育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过度教育的现象将长期存在,高校学生若能直面过度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早地做出积极的应对,那么对其将来事业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1.做好学习规划,多学备用
目前,教育的策略、内容、形式、方法明显地滞后于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结构、教学形式的全方位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校学生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教育状况的改变,甚至把太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通过某种教育的考试并获得某种文凭的这一目标中去,而应当更多地关注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学习规划,积极的发挥自学能力,利用高校优越的学习条件,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多学备用,以领先的综合能力迎接挑战。
2.丰富个人经历,注重实践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实践能力将越来越受到关注。首先实际对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并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大有裨益。有过教育实习经历的同学一定明白,在实习期间,往往每个个体都会有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会,甚至受益终身的体会,这便是实践的魅力。其次,实践有利于高校学生更早地进人职业角色和进行职业定位,熟悉社会上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和立身行事的基本规则,提高就业竞争力。
3.调整职业定位,走出误区
为了更容易获得一个较理想的职业,人们往往增加教育投资,提高教育资格,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在就业时较高的职业定位,却没有意识到现在整个大学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1977年,总计有570万人报名参加高考,全国共录取新生27.297万人,录取比例为29:1,录取率仅4.7%。而今年全国有867万考生参加高考,录取率超过50%。同时,还应当对过度教育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现今的毕业生的实际收入必然要比早先相同学历者下降。对于教育状况的改变,毕业生若能科学、理性地进行自我职业定位,调整好就业心态,就能更好地把握机会。
【参考文献】
[1]《过度教育:西方的研究与经验》,孙志军,《比较教育研究》,2001(5)
[2]《论我国教育过度的成因及社会影响》,陈方红,《现代教育科学》,2005(2)
[3]《过度教育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张彦通赵世奎,《中国高校研究》,2004(12)
[4]《杨壮、汤敏作客新浪对话教育市场发展实录》
一本好书对人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但现实中许多语文老师往往过分关注教材中课文的内容,对文章进行分段和中心思想的总结,然后提出一些文章中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这样的方式的确也在引导学生去阅读,但却显得枯燥乏味。同时,因为许多学生都会去买参考书,在参与阅读教学时,自主学习、思考的意识也不强烈。
1.2学生对于课堂阅读教学的兴趣不浓
大部分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不是很高,而有些学生的阅读兴趣则更多地来自课外,虽然有些老师也有意维持学生们的好奇心,但由于不少老师缺少一些阅读教学的策略,当然也就无从谈起激发学生们兴趣了。
1.3学生基本语文素养欠缺,老师指导成效不高
阅读文章的过程难免会遇到生僻字,或者历史背景、常识等等,这些都会对阅读的理解、中心思想的把握造成困扰,这就体现了预习的重要性。但由于许多学生预习的意识不强,而老师这方面的指导也容易不到位,即使要求了学生预习,但由于检查不及时,也很难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
2我国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2.1让学生带着兴趣阅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热爱和兴趣更是带领小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指示灯。所以在阅读教学上,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至关重要。老师可以针对这一特性,运用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更活泼的教学方式、传道授业。例如,对于人物角色比较鲜明的文章,可以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还可以让不同学生挑战同一角色朗读,看看谁更能领会角色的感情。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能让学生有努力做到最好的竞争意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激励机制在课堂教学的有效利用也会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在学生们心中的意义有时甚至超过了家长,老师的鼓励会让学生对阅读更有信心也更有热情,并不断在被激励的方面努力。
2.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教学里,让学生掌握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此老师应该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老师可以通过情感的牵动促进学生阅读。例如在讲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前,老师可以先问问学生们“为何而读书”,从而引出文中少年时期的是如何回答的,营造出情感上的氛围。同年龄段的少年抱负和胸怀,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唤起了感情上的共鸣,这种情感认识有利于阅读的理解,并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学生愿意主动阅读,除了兴趣还需要相应的阅读能力。我国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语文素养有限,在阅读时候碰到不懂、不明的地方在所难免,这就需要主动预习。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帮助学生顺畅地阅读、更好地体会文中情感,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3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个好的习惯能让学生受益终身,不但对现阶段的阅读教学有重要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3.1善用工具书的习惯
在阅读的基础阶段,学生受到年龄、学识的限制,在阅读过程中难免遇到生僻字和难以理解的词,如果没有及时解惑,很可能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后续阅读造成影响。因此,用好工具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老师也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
2.3.2读写思并重的习惯
阅读是接受信息的过程,学生可以在不懂的地方或者认为很重要的地方进行标记,思考并写下所想的,也可以对文章中的好句子进行摘抄收集。这样在阅读过程中既锻炼了写作,也积累了素材,能很好地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2.3.3专心默读的习惯
作为我国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默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老师可以为学生创造默读的环境和机会,培养其专心默读的习惯。
2.3.4有目的性阅读的习惯
做事有目的性,能帮助我们更有条理性地处理事情。阅读也是一样,当我们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将更能提高阅读的效率。例如,以理解积累为目的,可以精读;以欣赏为目的,则可以朗读。
一、高一新生英语学习现状
为了深入具体地了解和掌握高一新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我校每年会对升入高中后不久的高一新生进行一次较正规的,由本校老师根据新课标对初中毕业生教学目标的要求所设置的统一测试。考试结果显示:许多中考中表现出色的,成绩优秀的学生摸底考试不及格,甚至有些中考取得满分的学生的成绩也仅限于及格。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曾经成绩优异的高一新生经历一段高一学习生活后,成绩急速下滑,从曾经的“优秀学生”转为“后进生”,以致自暴自弃。针对上述现状,笔者从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角度出发,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基础,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二、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2.1高中教学节奏快、容量大,学生无所适从。
由于受高考制度的制约及升学压力的影响,高中英语课堂往往是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内容繁多,时间紧迫。结果,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气氛沉闷,使得习惯于初中活跃的课堂气氛,直观的教学模式,变化多样的操练形式的高一新生难以适应高中学习生活,从而出现了高中英语生词难记、语法难用、课文难懂、练习难做的困窘局面。
2.2学生不会记笔记,不能及时有效地梳理整合知识点。
升入高中后,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堂笔记的记录和整理。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力图将老师讲的一字不落地都记下来,要不就等老师明确告诉才知道哪些需做记录,自己难以判断主次和重难点,造成了顾此失彼,或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得不偿失;另有部分学生则认为老师讲的全在教材中,没必要做笔记,结果复习时没有参照;还有部分学生笔记做了课后不能及时有效地梳理整合。以上这些显现出学生不懂得把握老师讲课的精髓,不会抓学习规律、知识体系,只是一味盲目的学习。
2.3延用机械的词汇记忆法,对相当数额的新词望而生畏。
长期以来,词汇一直是困扰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难题。学生经常抱怨单词记不住、记不准、记不牢,从而产生恐惧感、厌倦感,以至于看到单词就头痛,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用说高中课标所要求的3500~4000个词汇。
2.4语法知识不系统,难以在短时间内建构语法知识框架。
除受词汇困扰之外,高一新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语法知识的淡薄,具体表现在对英语语法术语知之甚少,词性辨析困难,不懂得句子中的成分划分,难以把握不同词性与不同的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2.5阅读量有限,阅读技能和策略匮乏,缺乏阅读能力。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由于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太少,过不了语言关;另一方面阅读方法不科学,习惯于指读、笔读、回读、出生朗读等阅读方法,或是过分重视每个生词的词义,忽略文章的篇章处理,即所谓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加之阅读技能和策略欠佳,阅读速度太慢,难以根据语境中的提示和构词法猜词意,无法准确把握文章中的主要事实和中心思想,不能根据上下文全面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文章段落的寓意,难以达到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
2.6开放式的作业无从下手。
高一新生中绝大部分仍停留在初中被动的学习环境中,总习惯性地将作业默认为是“写单词”、“记单词”——只做有书面要求的任务,而忽略听、说、读、背等无形任务的训练。而这些作为英语学科中“软指标”的作业恰恰是学好英语的关键环节之一。
2.7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只重视课堂45分钟教师引导下的学习,不知道预习—听课—巩固是一个整体的学习过程,过分依赖老师,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不知道上课如何记笔记,如何自主高效完成本学科中的大量的“软指标”的作业,没有语言积累的习惯等。
三、教学顺利衔接的解决对策
新课标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在义务教学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地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要达到这个总目标,就必须首先解决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现就上述衔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
3.1促进初高中教学学段的交流与沟通。
新课程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使初、高中英语教材编排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一致性,这为高一年级的教学衔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作为高中教师,关键是要熟悉初中教材,了解初中教材中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的词汇、句型和语法,这样才能在高中起始年级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引导学生贯通知识经络,矫正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要做到上述几点,高中教师就要有“向下”的意识,多听初中教师的课,多与初中教师沟通交流,了解自己教育对象已有的知识储备。
3.2注重初高中生心理的转变,做好英语教学形式的衔接。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从心理上来说有朦胧的成人感,有独立与创新的愿望,对自己的能力信心日趋上升。因此,高中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端正,既不能让学生有升入高中了就可以放松一下的想法,又不能让学生有进入高中英语特难的畏惧心理,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和思想顾虑,要让学生们认识到高一年级是整个高中阶段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应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3.3学习加强学生的语音训练,帮助学生高效记忆单词。
对于单词,其实天底下没有背不好单词的人,只有不愿背单词的人及不善于有效背单词的人。因此,首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保证自己激昂的学习斗志和积极心态;其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先掌握基本的读音规则,引导其把握单词的字母组合,通过音标逐步拼写单词;再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构词法中的词汇合成、转化、派生及词根等规则记忆单词;最后,教师还可尝试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背诵单词,使学生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3.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懂得自主学习。
要想使学生学习行之有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首先,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词汇方面、篇章理解方面预习,并且记录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以便加以解决;其次,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学教学大纲指出:在听、说、读、写综合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且是高考的重头戏。因此,要指导学生学会跳读、略读等阅读技能,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猜词意,使学生获得独立阅读的能力。另外,应使学生养成做好笔记的习惯。还要指导学生对平时阅读中遇到的重点词汇、句型做好摘记。
3.5把握全局,加强学法引导,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而调查中发现,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内容及方法依次是:文化背景介绍、小组讨论和游戏表演;而教师最常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依次是:语法讲解、课文结构分析和作业讲评,这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为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可以加强和鼓励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高一阶段的英语教学需要耐心和恒心,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是重要环节,解决得好,学生便可以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顺利完成高中学业。相信初高中教师在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后,一定能把英语的衔接做好,从而实现新课标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的统一,过程和方法的统一,情感与价值观的统一,突出学生的主体。
参考文献:
[1]李伟敏.中学阅读教学本质及教学过程探讨.东北师大出版社,2005
[2]董翠翠.《高中英语教材》(修订版)的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2006
[3]史海霞.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常见误区及解决对策.考试高考英语,2008,11~12
1.1949-1988
这个时期,国内绝大部分医学教育培养其实都是短学制形式,通常在3-5年之间,6年制医学本科院校也在,不过很少。5年制本科是这个阶段发展的主流。不过,3年制大中专医学院校比例也相当可观。
2.1988年至今
随着国家整体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国内形势变化,医学教育培养体制也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虽然5年制依然是主流,不过,临床医学的长学制开始进入发展行列之中,并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原来的教育部曾在国内相当一些有着较高医学教育水准的高校试行7年制临床医学本硕连读,而更有极少数教学水平更好的大学实行了8年制本硕博连读培育体系。截止目前,全国实行7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已超过50所(实际达到54所),而试行8年制医学教育培养的高校也达到12所之多。可见,我国的医学教育学制正在逐步向国际主流方向发展。这也符合当前国内的现实发展及国际医学培养教育需求。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随着国家整体发展水平提升以及国民对于卫生医疗的需求增加,3年以下学制的医学人才培养体制会日益走进历史。国内相应的学制将会向高端医学人才培养方向发展。
二、先进国家高等医学教育制度的参考与启示
5年以上的医学教育学制的好处在于,学生可以学到更多更扎实的理论。毕竟对于医学而言,属于高精尖科技领域,而且其所包含的学术内容众多,没有一定的时间积累,学生很难学到更多更实用的医学知识,这对于学生本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不利,对于国家整体医疗事业的发展而言也没有好处。纵观当今诸如美国、德国、英国等这些经济发达国家,它们对于医疗技术人员的培养教育极为重视,所以,他们的高等教育对于医疗人才的培养历史至为悠久,也正因此,这些国家的医疗水平才与其政治、经济保持了某种程度上的相适应。而且这些国家的国内医学教育培养在学制方面在全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美国目前国内有医学院校141所,该国高等医学教育必需在4年本科获取学士学位后才可以进行。且其医学学位只有博士一级。在这个国家,如果想成为一名执业医生,以下过程是必需的经历:文理学院(4年)+医学院(4年)+专科医师和住院医师培训(3-年),也就是说,最少必需要有11年,才能从事这个行业,最多则达到16年。其之所以实行如此严格的行业准入,意在强化技术能力及职业素养。因为,人的健康是根本,作为公众健康的守护神的一名医疗从业人员,不具备过硬的职业技术与职业素养,是很难完成行业要求及公众健康需求期待的。事实上,有些国家对于医生的准入门槛相当的高,比如法国,没有博士学历,根本不可能从事医生这个行业,而且,法国根本就不设医学学士或者医学硕士这些学位,目的很明确想当医生必需是博士。
大学英语教学已经进入了“后大学英语时代”。为了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提高学生实用性英语的使用能力,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正面临巨大挑战。本研究将在分析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今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趋势及其战略调整方向,探讨解决由语言教学向双语教学过渡的接口问题,并就战略调整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目的或任务比较单一。通常只将工作重点放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培养,并且往往以是否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唯一标准,目前虽然有些院校已宣布学位授予和四、六级考试脱钩,但许多学校还是以此成绩决定是否符合大学英语的学位要求。这样,便造成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好地将英语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不能很好地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相对滞后。目前,大学英语教材及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学生掌握语言共核而设置的。语言共核是语言学家在对语言功能意念的研究中形成的一个概念,它是指讲某种语言的人群中大多数人都使用那部分语言。这部分语言不受地域、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职业以及话题等的制约,在词汇、语法和意念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不大。一味地强调以语言共核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和课程设置,使目前的外语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围绕着为语言而学习语言,从而造成了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知识学习的严重脱节。其结果导致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必要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不高。这样便极大地阻碍了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专业人才的目标进程。
为了满足转型期对大学英语提出的新要求,必须从根本上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具有战略意义的调整,即压缩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学期数和学时数,将纯语言学习和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实现大学阶段从语言教学、专业英语基础知识教学到双语教学的一条龙教学。
二、发展趋势
将语言技能培养与专业知识学习融合起来是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今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应该是培养具有较强外语能力,能够熟练地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各自专业领域内信息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学习结合起来。这里所指的专业英语并不是狭义上的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等纯语言课程,而是指与学生学习专业相关的英语,比如气象科技英语、电子信息英语、环境科学英语、法律英语及商务英语等。如果只对学生进行纯语言教学,就很难满足他们应对各种学术任务,难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和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
在大学英语中加大用英语来学习专业学科知识教学的比重,以此来带动并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完全值得探索和实践的。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为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的战略性调整提出了要求。简单地讲,双语教学是指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来讲授专业课程。在双语教学的环境下,外语不仅仅是学习的对象,也是吸收其它知识的工具。
目前,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已经尝试或成功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通过用外语学习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来提高其语言能力,而且还可以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这样,避免了传统上把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与专业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人为割裂开来的弊端,实现了既注重“持续性的学科知识”又强调语言学习的双赢。
当然,提倡语言技能培养和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学习的融合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基础英语的学习或者否认甚至取消大学英语作为基础课地位的教学。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基础知识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专业英语基础知识教学必须建筑在基础英语教学的根基上,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在学习专业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其语言技能的培养,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战略调整
压缩大学英语基础教学时间,增加专业英语基础知识教学的比重,进一步凸显英语的工具性特征,把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与专业英语基础知识结合起来,以顺利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战略调整。要通过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积极推进大学英语的战略调整,就必须要坚持避免将大学英语仅仅作为一门独立的纯语言学习的基础课程来教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也必须要同时满足两个方向:满足学习者学习语言的要求以及课程必须在内容上与学生特定的学科有关。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应该只占整个教学过程的一小部分,其他的则应该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学习和研究。合理的课程设置不仅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而且还会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避免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后果。
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类教材的编写方面,内容上要力求把握专业性、趣味性、新颖性和基础性的原则。专业英语的教材不同于普通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因在于知识的更新远比语言的发展变化要快得多。考虑到大学英语教师今后的专业英语基础知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永远无法取代专业课的教学以及短期内很难改变大学英语的基础教学地位,编写具有导论性质的专业英语基础知识教程则。
师资的匮乏和培训也是顺利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战略调整所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今后,各大学的外语院系应该尽快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出一批复合型的专业英语教师,既能够胜任普通英语又能用英语教授某一专业基础知识课程的师资队伍;或者从现有的师资队伍中对一些教师进行某些专业学科知识及科学素养的教育,以合理建构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企业教育是指企业以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为指导、在市场环境中为应付日趋激烈的竞争而采取面向企业全体员工开展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有效培训,使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和知识技能等综合素养均得到提高和完善的活动。
现代企业教育与传统企业教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在对象上,现代企业教育面向企业全体员工,以全体员工素质的普遍提高换取企业的全面进步,而传统企业教育则存在很大的局限睦;在形式上,现代企业教育长、短期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企业内部正规培训与企业外部的非正规培训并重,而传统企业教育则形式较为单一;在内容上,现代企业教育面向市场、立足企业员工增强能力、完善自我的实际,因此,它尊重员工不同的学习背景和智力、非智力等因素的差异,教育内容既买用又丰富多彩,而传统企业教育则显得较为空泛;在方法上,现代企业教育采用个别化教育思想,针对每个员工的不同条件,因材施教,而传统企业教育则多采用集中灌输的粗放式教育方法;在手段上,现代企业教育力求充分运用多媒体及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成果来提高企业教育活动的效率,而传统企业教育的手段则较为落后。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速,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而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国与国之间企业实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企业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企业教育已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百年大计”。
20年的改革开放已使我国社会经济生活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然而,处于风口浪尖的国企改革却使企业教育陷入困境。
首先,国企领导思想观念较为保守落后,致使企业教育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大多数效益较差的国企领导的经营思想仍停留在传统的产品经济时代,只重生产,不重开发,看不到产品生产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相互关系,更不能深刻认识到企业教育在企业改革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性“增量”作用。
其次,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企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脱节,企业教育的真实价值不能实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教育只是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附属环节,企业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导致对企业人才素质提高的严重忽视,企业教育在此氛围中苟延残喘,消极被动,不能积极主动为企业发展分忧解愁,很多国有企业甚至把企业的教育培训任务当成是例行公事式的行政命令程序,既不考虑完成教育培训任务的质量,也不考查企业员工对企业教育的实际需求,致使企业教育丧失了其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断送了企业对企业教育的支持基础。
第三,企业教育管理的内外环境并未得到显著改善。有效的法律环境是企业教育生存发展的基础。尽管近些年我国已陆续颁布了<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文件,对劳动者的素质鉴定和技术业务培训做了强制性法律规定,但由于没有相应的“企业教育法”,当国企发展困难重重之时,就易使经营者在主观上有意无意地“弱化”企业教育。
二、国有企业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有企业教育的发展不能够离开国有企业发展的现实“土壤”。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国有企业走出困境标明了航道。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以及管理制度。伴随着国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教育发展重现生机。
现代企业制度首先明确了法人的主体地位,使企业教育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凸显。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法人“虚位”,企业经营好坏与企业经营者的实际利益没有太大关系,导致企业经营者外无压力、内无动力,随处可见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自然对具有效益显示滞后特点的企业教育在企业发展中到底起何等作用不感兴趣。一旦企业经营确立了法人主体,经营者当然会使出浑身解术考虑企业未来长远的发展。当经营者抛弃短期行为、审慎思量自身的根本利益的时候,他会领悟到企业的百年大计还是以企业教育为本,谋求企业持续发展就成为企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巨大动力。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制度,企业发展必须建立在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之上。以人为本,一方面要求企业的一切经营行为都围绕消费者的利益、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变化的需求为出发点,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发展将愈发依赖企业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据统计:1996年我国国有工业企业员工60%以上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大多数青年员工只有初级技术,与此同时,企业员工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和管理水平等都亟待提高。显然,拥有这样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绝处逢生的,加强企业教育、造就高素质的企业员工队伍就成为当务之急。以人为本,还要求现代企业不只是把企业员工单纯看作是劳动者,而应该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满足他们求知、探索、自我实现的各种合理需要,使他们成长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企业建设人才,而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更是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企业员工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企业建设者,又为兴企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舞台。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企业制度,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将成为企业发展生生不息的主旋律。经历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正在完成由粗放型量化增长向集约型质量增长的观念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自然生态之间的协调统一,企业生存更加依赖于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所创造的高质量、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同时,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换代,经济结构正在向更高级、更优化方向迈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相应变化,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企业教育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指明了道路。然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员工中所拥有的科学管理知识却极为有限。据统计:尽管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已占77.2%,但其中只有1.4%的人员所学专业为经济管理或企业管理,为此,在国有企业的各级备类员工中普及并提高管理科学知识,就成为企业教育发展的新的有力支点。
应当看到国有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确实为企业教育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企业教育的需求和企业教育大发展可能的实现方式都是前所未有的。但如同国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充满艰辛困苦、步履蹒跚一样,企业教育在新形势的更高要求中是辉煌的期盼,更是挑战的颠峰,我们期待着企业教育新世纪曙光的到来。
三、面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
毫无疑问,建立国有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是国有企业教育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根本出路。
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是指具有依法自主办学的实体,具备依托企业、服务企业、辐射社会并且机制灵活、功能完备、管理科学特点的企业教育制度。
依托企业即指企业教育的发生、发展都受制于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的现实国情下不能将企业教育完全推向市场,既不能把企业教育“企业化”,成为脱离企业“母体”、自负盈亏的办学主体。更不能将企业教育“产业化”,成为谋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纯粹的经济行为。
服务企业即指企业教育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企业发展培养规格齐全、质量上乘的各类建设人才。企业教育行为的起点和归宿是企业的发展,企业教育必须与企业发展贴紧、贴近、贴实。企业教育也只有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壮大。
辐射社会即指企业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成员,不能自我封闭,游离于社会环境之外,而应与社会的发展协调一致,树立回报社会、关注社会冷暖、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力所能及帮助的崇高意识,这样,其发展才能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机制灵活是指企业教育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有效激励和制约机制,高效运行的企业教育机构。能对影响企业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做出敏锐反应的决策体制,适应社会经济波动发展的收缩自如的应变预警防护体系。机制灵活也是指在企业教育的运转中做到“刚性”制度与“柔性”操作的完美统一。
功能完备是指企业教育能够为企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质地精良、模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教育途径。现代企业教育再也不是过去脱离企业发展实际、整齐划一、一成不变、让人生厌的老框框,而是从企业的现实出发,以企业员工的求知需求为中心展开的个性色彩浓烈、不断调整变化、长短结合、脱产与在职形式并存的“点菜”式综合性教育。
科学管理是指企业教育活动的实施以现代企业教育管理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刻认识企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深入探索企业教育的规律.围绕稳步提高企业教育质量和效益这个核心,密规划、设计涉及企业教育的各个环节,积极开发针对性强、表现形式多样、类型广泛的课程体系,研制能够极大提高企业教育教学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制定企业教育行为有效规范的质量监控和评估方案,使企业教育永葆青春与活力。
总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是以人才培养的市场为导向、以个体化的终身教育为理念、以满足企业和企业员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的企业教育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就要以人才培养的市场为导向,即企业教育行为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企业员工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与产品升级换代、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等对企业员工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就是企业教育赖以为生的重要市场。“差距”时时都有,因此,企业教育的市场将永远不会消亡。与此同时,以人才培养的市场为导向还意味着企业教育要更加关注企业教育的人文价值,关心企业员工自身的全面发展,并在服务并满足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求得发展。
一、票据保证概述
我国的票据立法比较晚,《票据法》颁布于一九九五年五月十日实施的时间是在一九九六年一月一日。该法第四节规定了相关“保证”的内容。并根据第八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本票也适用保证制度。
票据保证是一种附属于出票行为的一种票据行为,它是票据债务人之外的与原票据债务没有关系的人来担保票据债务的履行的一种票据行为。①概念中的票据行为是指出票、背书、承兑以及保证等票据行为,其中出票行为是基本票据行为,票据的权利义务是由于出票而产生的,没有出票就不可能有票据的背书、承兑、保证等行为,票据的背书、承兑、保证等行为具有明显的从属性。这里票据债务包括承兑人的付款债务和发票人、背书人和参加承兑人的偿还债务(被追索债务)。②
二、我国票据保证制度与外国票据保证制度异同
我国票据保证制度与西方国家的票据保证制度拿来做比较时,可以发现虽然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由于中西方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各国之间在票据立法的宗旨和侧重点的不同使票据保证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下文将就中国与西方两大法系有关票据保证制度的差异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差异:
(一)票据保证立法体例的差异
西方两大法系的票据保证的立法体例与我国存在不同。在日内瓦体系中有专设章节规定票据保证。在英美法系中,英国没有相关规定,美国在融通制度上有这方面的规定。
通过上面的的比较可以看出在有关票据保证的规定方面,我国以及日内瓦统一票据法体系规定的比较详细;而英美法系对票据保证略有涉及,比较简略。
(二)票据保证适用范围的差异
我国《票据法》第2章第4节专门规定了汇票保证,并在第81条明确规定本票保证准用汇票保证的有关规定。并没有有关支票适用保证制度的规定据此可以推定票据保证在我国适用汇票和本票,不适用支票。
日内瓦体系规定支票也适用票据保证。原因在于它们的票据法所规定的有关支票提示付款期限比较长,所以支票也适用保证。在英美法系国家,作为特殊汇票的一种的支票,票据保证除适用于汇票、本票外,支票也是适用的。
(三)保证人资格的差异
中国票据法不允许票据债务人本人担当票据保证人。而日内瓦体系的票据法是允许票据债务人被人担当票据保证人的,即票据的保证既可由第三人为之,也可由已签名于票据上的债务人为之。比较而言,笔者认为前一种立法较为可采。有人认为可以对持票人而言,这对持票人而言并没有任何不利,法律没有必要加以限制。
三、我国票据保证制度的改善对策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想适应这个变化就要不断做出改变。每一个制度都是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而建立,但是不能墨守成规,否则再好的制度也要被淘汰。票据保证制度的目的和作用在于追加有关票据的信用,促进有关票据证券的流通。③实际情况下票据保证在这些方面确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做用,但我们不可以忽视我国现在的票据保证制度存在的不足。以下将就我国票据保证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改善意见。
(一)关于未记载保证日期时推定问题的改善意见
根据《票据法》第四十七条第2款规定,即保证人在汇票或者粘单上未记载保证日期时,票据法一律推定出票日期为保证日期。笔者认为票据法这样规定过于简单,在许多情况下与事实不符。首先,在票据保证的记载事项中有被保证人时,依常理,保证人肯定是在被保证人做出票据行为同时或之后才做出保证行为的。其次,我们可以根据《票据法》第四十七条第1款规定:在汇票或者粘单上保证人没有记载被保证人的名称时,已经被承兑了的汇票,承兑人是被保证人;没有被承兑的汇票,出票人是被保证人(出自《票据法》第四十七条第1款)。适用日期方面“已经被承兑的票据,承兑的日期就是保证日期;未被承兑的汇票,出票的日期为保证日期”。根据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相关学者的结论,即在未明确记载保证日期的情况下,将保证日期推定为被保证人做出票据行为的日期会更符合客观情况。④
(二)关于保证人名称和住所是否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改善意见
笔者认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中将保证人的名称和住所也包括进去有待商榷。虽然保证人在票据或粘单上为票据行为时,应当记载保证人的名称和住所,以便于票据权利人能够及时了解保证人的情况,并顺利行使票据权利。但从票据保证的效力来看,在没有被保证人的名称和住所情况下可以依保证人的签章推定其名称和住所,所以即使没有记载也不会影响票据保证的效力。建议将其列为相对应记载事项。
(三)关于票据保证类型方面的改善意见
根据我国票据法的相关规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不支持部分保证和略式保证。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有不妥之处。关于部分保证笔者认为:部分保证在许多国家都已得到认可。日本的票据法有类似的规定。在国际化趋势越来越强烈的今天,我国要加快在这方面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保证人的能力有强弱的差别,非要坚持票据的全部保证,必然会使一些有部分保证能力的保证人不能在票据上进行保证,不利于持票人票据权利的担保。最后,在我国当前信用欠佳的情况下,有部分保证总比没有任何保证强。⑤关于略式保证笔者认为我国《票据法》的规定也存在不妥。首先,承认略式保证有利于与国际接轨,因为国际上有许多国家承认略式保证。其次,将略式保证作为无效保证势必导致大量保证行为无效,不利于维护票据的流通。
综上所述,通过票据保证与我国民事保证制度以及国外相关票据保证制度的比较,笔者认为我国票据保证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独立性和从属性双重特点的结合,这使得它与民事保证与票据的其它行为:出票、背书、承兑等明显的区别开来。我国票据保证制度与民事保证制度在很多方面的不同,通过比较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的把握两者的不同。通过与国外有关票据保证制度的比较可以使大家更容易发现我国票据保证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优势所在,为以后的票据保证制度的完善提供相关借鉴。
注释:
①谢怀轼.票据法概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146.
②曹守晔.票据保证的概念、方式和效力.最高人民法院.
③谢石松.论票据保证制度.法学评论.1996(4).
④胡德胜,李文良.中国票据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⑤郑孟状.票据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61-162.
参考文献:
[1][日]奥岛孝康,中岛史雄.商法演习Ⅱ.成文堂.1993.
[2][日]铃木竹雄.票据.法支票法.有斐阁.1989.
[3]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中图分类号:G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4-0040-03
“人伦”即人与人关系中的次序与道理,也就是通俗意义上所指的调节人际关系应该遵循的道理或规则。中国文化通过数千年的加工制作使人伦之道发展成为历史悠久、思想自觉、制度习俗普及深厚的极为系统和高度发展的文化形态,从而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根本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人伦文化成为中国文化最根本特征的原因进行探究,力图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转化与重构中提出有益的思考。
一
1、中国重人伦之道是以血缘关系与自然经济的长久存在为社会基础
在古代,人际关系协调与合作的好坏成为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正如马克思对人的发展划分为三阶段时所指出的那样,人的发展的第一阶段就是“对人的依赖”阶段,调节人际关系的人伦之道也就应运而生,而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自然形成的人际调节方式便成为人伦之道的最初和最基本的内容,并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的最根本手段。人伦之道的长期存在与继续发展,与一个社会是否出现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从血缘关系到身份关系的历史变化休戚相关,如果一个社会发生了这样重大的变革,就意味着人伦之道的必然衰落,反之,则意味着人伦之道有条件得以继续存在和不断发展。
无疑,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意味若对原有社会样态的打破,它需要诸多能够引起变化的条件,包括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民族精神中不断打破原有方式的思维趋向与其他文化的交往或融合产生新质的思想等。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黄河和长江流域是一个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之地,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这一方面使我们祖先养成了对土地的感激与热爱之情,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中的乐感意识与静态思维的趋向不易破旧立新。中国的农业社会从物理空间而言,人们大多受制于土地,社会流动匮乏;从交往空间而言,中国社会人际交往熟人化,血缘宗族邻里往来;从思维空间而言,人们的思维是以经验为主,就像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所说的是一个“前喻社会”,因为农业生产是一种依赖经验和较固定模式化的生产,农作物的种植随四季的变化而形成一定规律后就代代相袭,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生活样态趋向经验化、固定化,沿袭经验、秉承传统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使得整个社会具有超常的同质性和稳定性。
由于白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血缘关系一售没有被契约关系所取代成为主导,因此,以自然性的血缘关系为土壤、以人“亲亲”的自然天性为基础的天然的人伦之道一直是维持中国社会的主要方式,它不仅没有像西方社会的人伦之道那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相反通过制度化、道德化、教育化而越来越自觉的加强与发展,成为维持中国社会的基本之道。
2、中国重人伦之道是以宗法制度为强大社会支撑
人伦之道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它根植于远古时代人类氏族生活的结构和需要,因此,它的产生是原生态的、自然的,符合人类社会生存的需要和人的天性。中国社会在西周之后,通过西周宗法制度的建立,一方而使人伦之道在制度化建设的过程越来越重要,另一方而,由于人伦与宗法的结合,使人伦由天然形成的调节人际关系的方式变为统治阶级有意识的维持政权的政治工具。西周的人伦之道就是建立和维系在宗法制度的主轴中。周宗法制度建立的前提是宗族的存在,而宗族依托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周土室分封的主要旨意是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土室的屏障。同时,周天子与分封的诸侯有着一系列权力与义务的对应关系,以维持天子的绝对权力地位。宗法制度的根本特征在于把人在社会政治和经济上的等级隶属关系建立在宗族等级隶属关系之上,其实质在于把人与人的关系确立为统治服从的君臣关系,但这种君臣关系却主要借宗族的血亲、世袭、长幼等关系来形成、建立、维系和巩固。这样,就形成了宗法等级与人伦相混合、把自然人伦关系变成为君臣统治等级关系的中国社会独具的宗法社会与宗法制度。
宗法等级同人伦,原来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指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支配和服从的关系,其中有压迫与剥削;而人伦是人与人之间自然亲密关系,如夫妇亲子结合共同生活,彼此养育互助关怀,是建立在亲情血缘的天然联系和实际生活中的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的实存关系之上,本身并没有压迫剥削之本义,如尊老敬贤。可是到了西周宗法制度的建立,就改变了人伦的自然性,形成了宗法与人伦的特殊的对立统一结构。一方而,宗法制度本身就包含着人伦,并且始终离不开人伦,因为宗法制本身就是借人伦关系来建立和划分的。另一方面,人伦就不再是原本自然的人伦,而是经统治者人为加工过后的特定的宗法人伦,成为维护权力和财富不平等的分配、维护统治者刘其他人的剥削压迫并要求他们顺从的形式。所以宗法人伦自身就带有二重性:既是自然的又是人为的;既是等级森严的又是讲团结和睦的;既把人按尊卑上下名分分离刘立起来又要按亲爱感情联系结合起来。宗法人伦的这种双重性和对立又统一性是宗法血缘关系建立家天下的文明路径,形成了中国社会统治的政治与道德合一模式。
3、中国重人伦之道是以道德教育的自觉为社会传载方式
由于人伦之道是人类最早的调节社会关系的规则,所以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起端就产生了关于人伦之道的思想。据《史记》记述: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予孝,内平外成。“这段古文记述是说,舜委任契作司徒,让他针列氏族家族不亲、五品不和的情况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造成各族人民亲密和睦相安的局面。我们可以看出上古时期由于处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起端,人际关系拥对简单,这里只涉及到亲子(父母和孩子)和兄弟两种家庭的核心人伦关系,是自然形成的血缘关系,调节的方法是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了孝”,以维系和谐的关系,由此反映出中国人从远古时期已经注意人伦之道的重要与教化。西周之后,由于宗法制度的建立,使原本自然火性的人伦之道打上了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为制度化的烙印,这种自觉为之的制度必然反映和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
孔孟的人性论就是在西周宗法人伦的制度化下产生,也是中国人伦文化的必然产物和逻辑演绎。因为人性是恶,就很难推行人伦之道,反之人性为善,人伦之道的推行就是顺乎人性于必然的了。孟了首先明确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人有人伦,”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予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其次,他把远占时期的人伦之五教发展为五伦:“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了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予・滕文公上》)。最后,强调人伦“虽凡人皆有,但关键在于能否列他有自觉,”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上》),要人自觉其人伦之道。孟子相当系统地从理论上发展了中国的人伦文化的传统。由于儒家传统把德育的同标与教育的日标等同,因此,人伦之道占据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地位,孔子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修己以安人”的君子,其施教的纲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沦语・述而》)。西汉董仲舒则把道德与政治密切结合起来,强调“三纲五常“等伦理规范的重要。宋明理学家注重“心性之学”,朱熹在教导其弟子所言”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答陈齐仲》,《朱文公文集》卷39),重人伦轻自然的思想由此可窥见一斑。由于儒家把“明人伦”作为“兴国以致”王灭下“的大法,这种教育的意义和信念一直给中国人提供相当稳定的价值认同和道德认知,再加上国家儒学体制与威权主义思想的结合,使得人伦之道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不容置疑的。
二
中国的人伦文化在中固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刘社会秩序的维持、列人的德性的教化,对中国思想传统的传载起过重大的作用,但在当今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的人伦文化无容讳言,也存在着与现时念不太相符的部分,它自身需要通过不断的现代化,才能具有与时俱进的持久生命力。
1、克服人伦文化过于强调群体的价值而易于培植依附性人格的局限
中国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与原生经济形态相适应电就十分注重个体与群体和谐的人伦文化,反映在个体与群体的价值定位上就是强调群体在于个体之上的一种整体主义价值观。由于人伦文化强调群体高于个体,个体的人在本质上是群体的、社会的,因此,在这样的文化中,个体是没有独立的存在方式,不能发育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个体,相反,他只有在各种关系中才能确认自身。因此,中国传统社会既没有内生出一种像西方文艺复兴运动那样影响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性解放运动,也始终无法形成在主客二分的意义上所体现的人的主体性,因而在人格方面,大多数国民或多或少地表现为依附性人格。而一个无法拥有独立主体意识的个体,既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匹配,也与人的自由发展不相适应的。
2、克服人伦文化中注重关系本位而限于熟人道德的局限
中国儒家把人伦之道作为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根本大法,瓶人伦之道本质上就是协调社会关系,所以,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是从关系本位的角度,对“什么是善”和“何以能善”、“何以为善”做出的价值判断和阐释。在对“什么是善”的价值判断上,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需要协调的基本关系便是“五伦”,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和朋友关系,故“善”便是对这些基本关系的价值判断,即能够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便是符合道德,便是善,由此儒家道德学说从关系本位人手,围绕着五伦而建立了一系列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孝”、“悌”、“礼”、“义”等。在刘“何以能善”的理解上,强调“明人伦”,儒家从我与人的关系中加以阐释,认为只有教人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备种伦常关系及掌握由此衍生的社会生活的规范原则,才能使人“守礼”成为“善人”。客观而言,关系本位的特征无疑在一定程度洞彻了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性的特点,看到个体人生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存在,任何个体都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及其关系作为存在的前提,有其值得肯定之处,但由于中国社会是农业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血缘关系与宗法制度相密合,社会流动匮乏,社会交往熟人化,因此中国人的道德往往局限在熟人道德,而且道德的水准呈现出随亲缘度和熟悉度的递减而弱化的态势。
在信任的达成方而,人们主要是依据相互之间心理情感亲密认同的差序来和互决定相互之间的交往关系和信任关系的。在中国社会中,不同关系类型是与不同信任程度相关联的,信任度的强弱与对方同自己的关系远近几乎呈现同一走势,以当事人这一“个己”为中心,向周边扩散。关系建构的核心是血缘家族关系,然后通过拟亲化的方式将血缘关系进一步泛化、扩展和延伸到与没有血缘联系的其他人的关系之中;另一种方式则是通过后天归属如同学、同事等关系,在相互了解和熟悉中培育交往关系中的情感成分,达成感情及认知上的认同,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增加彼此问的信任程度。显然,道德如果仅仅局限在熟人道德的范围,这与市场经济所匹配的公共道德是不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与中国传统社会相比,正如社会学家吉登斯所概括的具有时空分离基础之上的脱域特质,正是这种特质,使得社会成员相互交往方式发生了由“在场”对“缺场”的重大改变。在传统社会,空间与地点总是一致的,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日常社会生活的纬度总是“在场”,受地域性活动的支配。而现代社会则通过对“缺场”各种要素的培养,日益将空间从地点中分离出来,从而将社会关系从地方性场景中提离出来,并在一种无限可能的广泛空间中再联结或嵌入。这样,人们的交往关系开始超越传统的熟人的社会交往方式,趟越交往活动具体场所限制及渐次扩散的局限性,进入普遍交往的境地,“自我和社会在人类历史中首次在全球性背景下交互联结了”。从主体的“在场”与否角度看,承诺可分当而在场承诺与非当面在场承诺,前者所表达的是熟人社会的普遍交往关系,后者所表达的则是超越熟人社会的普遍交往关系。前现代社会的承诺是熟人社会中的当面在场承诺,这种承诺不仅仅有某种“家”血缘纽带为依托,亦有当而、在场熟悉了解为依据,更有熟人社会所共有的群体、风俗、习惯为有效监督制约,因而对这种承诺的可预期性与可信性,在实质上是对传统熟人社会那种交往类型的相信信赖。而现代社会时空分离的非当而在场交往,则使得传统的那种承诺及其监督制约机制失去有效性,而必须寻求一种瓤的具有可公度性的交往媒介及对承诺拥有权威性的监督制约机制,以确保承诺的可倍性与可合理预期性,这就需要公共道德与社会法律制度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调节方式。
随着社会发展,网络伦理问题也呈现出新的类型和特点,由于网络伦理自身的特性,导致其与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认知存在很大的差异,出现双重标准,引发一系列的网络伦理问题,导致网络道德失范。网络环境及网络主体对网络道德认知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基于道德认知角度,对网络伦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网络道德认知在解决网络伦理问题、规范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以期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净化网络环境,构建网络伦理规范体系。
一、道德认知对网络伦理的影响
(一)道德认知是网络伦理形成的基础
网络技术、人与网络社会、人与人间的关系是构成网络伦理道德的三大要素,人们主动加入到网络交往活动中,在网络技术的作用下,这些交往活动将不同地区的人们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网络社会。现实伦理和网络伦理的主体都是人,网络只是一种载体,伦理道德的主体并不是网络。在网络环境中,人们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交流,网络道德的本质就是人在网络活动中的具备的道德规范,网络主体道德观念的形成、发展都建立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只有做好道德认知培养工作,才能形成健康的网络伦理道德观。
(二)网络伦理影响着道德认知的形成
网络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管理模式比较松散,缺乏监管机制,自由性强,仅依靠道德自律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因此必须要重视人们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提高人们的道德自律能力。在网络社会中如果缺失道德自律能力和道德责任感,必然会导致网络社会混乱。网络伦理的自律性要求人们必须加强对自身道德能力的培养,根据道德自律原则来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网络虚拟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在这个自由、平等的社会中,各地文化和多种道德观相并存,多源性的网络道德必然会引发道德冲突,改变甚至同化了传统理论观念,网络社会陷入失范、混乱无序的状态。此外还会影响人们的网络道德观,对道德主体认知产生种种影响而造成的矛盾冲突,导致人们的道德感受和行为产生偏差,因此必须要正确的引导人们道德认知,不要因为网络道德多样性而导致人们道德认识混乱,避免网络伦理问题的出现。
二、网络伦理问题的现实表征
(一)道德意识的冲突与裂变
1.道德虚无主义和个人主义盛行
人们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能够相对自由的发表言论,充分释放内心的想法,强调自我,展现个性,人们在网络空间的表现在更大程度上接近于真实的自己。但是由于网络社会的自由无政府和无中心特点明显,网络行为主体将自己作为网络道德行为的判断者,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忽视法律和社会传统规范,使得道德虚无主义和个人主义盛行。
2.缺失道德责任感
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认知在网络社会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网络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一系列的虚拟交往。隐匿性、虚拟性和互动性是网络空间最大的特点,从而使得传统伦理对人们交往活动的约束力减弱。人们在网络社会释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隐藏的本性,降低对自身道德的要求,沉迷与网络中虚拟的身份,道德认知能力下降,从而导致网络主体丧失道德责任感。
3.主体情绪浮躁及文化霸权主义蔓延
网络社会对多种信息的监控力度较弱,缺乏对信息者的限制,不断产生大量的网络信息,让人们眼花缭乱,网络行为主体长期受网络资讯的影响,很容易产生精神上的焦虑、疲乏,最终使人们迷失自我,导致主体情绪浮躁。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在网络信息交流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占据大多数的信息资源,西方国家的信息输出量较大,便于向其他国家传递本国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从而导致文化扩张,形成文化霸权主义。
(二)道德行为的脱轨和失范
1.网络犯罪现象猖獗
信息技术是网络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科学技术不断改革更新的飞速变化中网络技术也不断经历着飞跃式的变化,然而网络安全管理和防护功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进而导致网络漏洞的出现,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不良的犯罪平台,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屡治不止。不法分子根据网络特点和缺陷借助一定的网络工具和先进技术对他人的网络系统进行破坏和侵犯,诸如病毒传播,盗取和篡改信息等,造成个人或者政府等部门重要信息的泄露和破坏,带来不良影响和巨大的损失。还有一部分网络犯罪组织借助网络平台利用论坛,贴吧,邮件等方式进行广告宣传、传播电脑病毒、发送垃圾邮件破坏系统或散播谣言等举动,由此来达到这些组织既定的商业或政治目的,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不便,也阻碍了社会的和谐顺利的发展和繁荣,是值得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
2.网络言行随意放纵
网络社会同现实社会不同的是,其不存在真实的主体,人们的言行不会受到社会舆论和监督的影响,主体间的约束力降低,人们不必担心是否符合传统伦理道德的标准,使人们长期压制的欲望、本能和冲动得到释放,追求快乐最大。人们的外在行为规范及社会道德的不受限制,网络行为主体就会出现为所欲为、不负责任的不道德行为。
三、解决网络伦理问题的措施
(一)传承和发展传统伦理内涵,将网络伦理和实现传统伦理结合起来
网络社会依靠网络伦理制定一系列的规范措施,其在传统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和传统伦理而形成了网络伦理体系,同传统伦理体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传统理论体系,其在构建网络伦理体系的过程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必须恪守传统伦理道德,在继承中扬弃,在扬弃中发展。要基于网络伦理的基本特征,对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中要注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吸收原有的运行机制,整合传统伦理资源,不断探究和创新,发现新的网络伦理元素,使网络伦理体系的建设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促进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侧重人的全面发展,调整网络技术和人的关系
传统伦理道德指的是指导人们行为的观念,是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准则,能够维持社会秩序,是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体现出定型化、体系化和制度化的特点。同传统伦理不同,网络主体的道德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网络伦理规范的发挥,具有非定型化和非制度化的特点。解决网络伦理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以人为本,将网络主体作为重点,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有机结合,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信息与网络安全的网络伦理规范体系的构建,有效的解决网络伦理问题。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水平的网络主体能够约束自己的言行,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网络社会,维护网络用户的合法利益。
(三)坚守人文道德,体现人文情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作为网络的主体,人们要严格遵守和发扬人类社会所普遍推崇的人文操守及其基本规范,传承人文凝聚精神,提升人文道德涵养和道德认知水平,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文涵养,有效的避免人性在数字化和符号化的虚拟网络社会中被扭曲和异化的情况。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客观的评判各种道德现象,形成正确的道德态度和意识,提高道德自律能力,坚守自己的准则,抵制各种侵蚀和诱惑,鄙视不洁、不善、不义、不道德的行径,不接触不道德、不合理的事物,不随波逐流,发扬人的尊严价值,不断提高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彰显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11-0049-05
教育合理发展是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来审视教育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并为改善与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教育督导作为我国教育发展中保障教育目标实现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如何完善与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教育督导制度,使之合理发展,已成为教育行政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督政和督学的逐步分离
我国教育督导的合理发展首先需要澄清的就是督学和督政之间的关系问题。当前,我国教育督政与督学属于相结合关系,有些学者甚至还将此看成我国教育督导的显著特色。作为一国的任何一项政策及规定都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但这种特色必须是合理的、科学的,才可能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推动力。但是,尽管两者相互结合。但明显偏重督政,教育督导部门集督政与督学于一身。这种模式不论是从世界范围及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还是从教育行政管理自身的发展规律来看,其运作的结果都很难达到设计的初衷。实际上,督学与督政在教育督导过程中应并举,但二者的职能应逐步分离,由不同的部门或机构分别完成。
要理顺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从教育督导的涵义人手。“督导”又称“视导”。英文为Supervision,原意指上级行政主管对下属部门工作的视察、监督和考核。引申到教育领域,最初的涵义就是指上级主管对下级教育机关与教育设施进行的行政视察、监督、指导和考核等督导行为的统称。但随着社会及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变迁,教育督导的涵义在不同的国家及不同的时期都不尽相同。比较公认的观点是:教育督导是一种教育管理手段,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属专门性的监督系统,是由专门的教育督导机构和人员进行的指导性的行政工作。然而,这种解释是中央集权制政治体制下的产物。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行政机构职能的转变——由集权到放权、管理理念的更新——由管理型走向服务型、责任型、法令型,任何一个机构都已不可能再有那么大的权力直接进行督政。督政可能更多是依靠日益完善的法律其及规章制度。因此,单纯把督政看成是教育督导的首要任务与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是不符的。
随着督政在教育督导中的地位逐步降低,职能逐步淡化,督学的地位将逐步提高。教育督导的根本目的是:使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得以很好地贯彻执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督政是从宏观角度促进这一目的的实现,督学则从微观角度保障实现这一目标。角度不同,其实质是一样的。不论从教育督导的目的来看,还是从国外教育督导的发展趋势来看,督学都将是教育督导的首要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因此,教育质量必将成为我国未来教育督导的一个重点。
督政与督学虽是教育督导的两个侧面,但要保障两种行为的实效性,就必须将二者分开。督政更多的是强调刚性管理。虽然现在已逐步向服务型转变,但其行政性烙印还会依然存在。层级式管理虽然严格,但容易僵化。督学团的建制有其优势,但由于这种层级式的管理制度,最终反映上来的数据可能并不真实。其结果必然影响教育决策的正确性。因此,我们可在保障教育督导中的督政与督学两个职能发挥的同时,应考虑将二者分开。由不同的部门及人员来分别完成这两项任务。在保障各自相对独立的基础上,甚至可以考虑邀请相关辅助部门或机构的参与。重点放在督学,只要督学的成效提高了,督政也就不需要大的投入。甚至可以实行垂直管理,形成由下到上,再由上到下的教育督导模式。
二、塑造“以人为本”的督导核心
简单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一切服务人,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十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就要求教育的各项事业必须渗入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教育督导也不例外,“以人为本”必将成为其合理发展走向的核心。要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教育督导的全部过程必须有所变革。
首先,教育督导的目的应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督导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规定:教育督导的实施主要是为了保证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可以看出,这一规定将侧重点放在了“督政”方面,关注国家意志的落实和社会的发展,体现出“社会本位”的倾向,忽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因此,在教育督导的目的规定,应增加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质量的内容,增加关于教育主体的成长和发展的内容,将教育督导的目的真正集中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体现出对人的关注。
其次,督导方式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条例》规定:教育督导的基本形式为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经常性检查。而实际上,不论哪种形式,其督导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即督导人员在地方有关行政人员的陪同下到下级教育机构进行检查。这种方式很难体现服务性,更给被督导的对象都带来诸多不便。如:接待工作量较大、影响正常的工作及教学秩序等。因此,在督导方式上应事先与基层单位沟通,变集中督导为分散督导、变一次性督导为多次督导。在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及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尽量减轻基层的负担。这才是服务型管理的体现。
再次,督导内容要体现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多年来,我国教育督导大多对国家教育政策或宏观方面的问题进行督导,虽然《条例》中对学校教育督导的内容进行了一些规定,但仍显粗略,特别是在督导内容上人的价值体现不明显。如:2013年中央教育督导的重点是:“进一步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教育督导评估与质量监测制度体系,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有效开展教育督导评估和质量监测。”虽然督导的内容与人的全面发展有关,但主要还是宏观的教育发展情况的专项检查。即使是一些地方教育督导活动,其侧重点仍是检查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与执行情况。缺少对在教育活动中对人的价值尊重情况的检查。如:关爱学生情况、如何对学生进行课程和职业方面进行指导情况、教职工发表意见及参与学校管理情况、为教职工制定具有个性的发展计划情况等。这些充满人性化的管理项目在教育督导的内容中都应有明确体现,也完全可以成为教育督导中的督导指标。
最后,督导结果的运用应能够“为人民所用”。一方面,教育督导的结果不应作为奖惩的依据。而应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督导的结果不是给学校打分、排队,造成学校间的竞争;也不是给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划分出等级,以此与拨款机制、官员的升迁直接挂钩。教育督导的作用在于帮助下级教育机构找出问题所在,制订发展计划,并协助它们实现预期目标。从而增加人的幸福感,而不是给基层造成过大的压力或紧张空气。这样,我们的评价才可能客观,我们的督导才可能更有实效。另一方面,督导意见的反馈是教育督导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反馈的意见真实、全面,才能更好地改进督导工作。实际上,就是要顺畅利益诉求渠道。督导结果不能只有少数人可以看到,应该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了解。除了督导者、被督导的对象,还应该有所有与之有利益关系及对此关注者。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的人都知道通过何种途径与方法可以得到督导的结果。当然,这些途径与方法应该是简单的。而不是复杂的。在保证了大多数人的知情权的基础上,还应该引导人们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而且这种诉求对他们自身没有伤害性。只有保障了绝大多数人民的话语权,我们才可能不断丰富与完善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更好地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三、奠定“和谐”的督导基础
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强调社会各种关系的协调发展。而“真正的和谐社会是国家权力与公共权利良性互动的社会,是国家的行政管理与公民个人的自主管理相统一的社会。”在和谐社会里,教育督导要合理发展,必须奠定“和谐”的督导基础。
首先,督导人员应平衡各方代表力量。我国教育督导人员主要分为专职督学与兼职督学。“督学是执行教育督导任务,履行教育督导职权,对所辖地区和有关教育机构执行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情况进行行政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人员。”目前,全国共有专(兼)职教育督导人员46245人,其中专职督导人员19984人(含专职督学9033人),兼职督学26261人(含教育部聘请的总督学顾问、国家督学及各级督导机构从派、无党派人士中聘请的特约教育督导员5116人)。在数量上可以说已经不少了,但其构成人员多数属于教育行政部门内部人员,尽管近几年督导人员中广泛吸收来自教育领域的权威力量,但代表性却不尽如人意。从我国历届教育督学团的人员构成上就可以看出这个问题。虽然有专职督学和兼职督学,但绝大多数是行政官员。虽有少量的研究人员。但也都具有较高的行政头衔。那么,社会其他阶层人员的教育诉求如何反映?因此,在构建教育督导队伍时,既要关注权威性,更要体现出代表性,尽可能地代表社会绝大多数阶层的利益,吸收广泛的教育相关者,包括家长、学生、社会大众、社会中介组织等。
其次,督导内容应体现出教育的全面发展。教育督导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既涉及各级政府的工作,也包括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各个方面的情况。《条例》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教育督导的内容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督导: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导。”其内容几乎称得上覆盖了我国教育督导的全部内容。然而,教育督导内容的全面性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不是凭主观规定出来的,它要随着教育实践内容的改变而进行适时调整。这种全面性应是一种动态的全面性,而非静止的全面性。教育督导能否有效及时地发现教育管理的问题是衡量教育督导全面性的重要标准。
最后,督导过程应平衡各种利益关系。教育督导机构不同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它工作的对象具有广泛性。既要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进行监督,也要对地方政府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因此,在教育督导的过程中就需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只有各种关系协调好了,教育督导才可能合理发展。教育督导有它相对的独立性。它不直接进行决策,只是对有关部门或人员提供有效情报、科学咨询和论证,供有关部门或实践者决策与改革的参考。教育督导的这一特性就决定了教育督导行为的表现应更多地体现服务性。既使教育督导过程中的监督也应从中立角度来开展,淡化它的行政性。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教育督导主要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教育督导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教育督导与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教育督导与地方各级学校之间的关系。不论哪一种关系,在教育督导过程中都应本着客观、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来进行,实现教育督导与被督导对象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只有二者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共同配合,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督导的目标。提高教育督导的效能。否则,不仅容易在二者之间产生不必要的隔阂,影响教育督导成效的发挥,更有可能导致教育功能的异化。
四、依赖“创新”的督导动力
创新已成为当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主旋律。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教育督导制度也需要以创新作为持续推进的动力,张显其活力,促进教育的全面深刻变革。
首先,督导方式的多元化和制度化创新。教育督导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教育督导方式的多元性。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对督导对象进行全方位、立体的督导,督导的内容才能全面,督导的结果才能客观。不论哪种类型的督导都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集中不是一次性的走马观花,而是实实在在地在被督导的对象所在地待上一段时间,保障督导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更要在人员上、督导内容上、评估机构上分散,实际就是分权。充分调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甚至调动社会方方面面有利于教育督导的力量,共同提升督导的质量。在探索教育督导方式多元化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教育督导方式的制度化建设。督导的目的是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没有定期的、全面的督导,督导是片面的,督导的结果也很难具有可比性。不论从横向,还是纵向,这种比较都要依赖定期督导。全面性的定期督导是选择性的督导,可能是三年,也可能是五年,其全国各地的督导结果很难进行整体比较与衡量。所以,对综合定期督导在时间的规定上要全国统一,不仅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更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全国的教育,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提供咨询。
其次,督导机构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创新。对教育的评估是教育督导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评估是否客观、公正,将直接影响督导的成效。教育督导过程中的督政与督学相分离,其中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督导结果的客观与公正。评估机构的社会化也是这一目的。由督导机构自行进行的评估主要有两个缺陷:一是获得的信息不够全面,有失真现象。督导行为的行政性,使得督导结果与被督导对象有很大的利益关系,因此很难检查出被督导对象的全部问题及真实原因。二是评估手段不够科学。在我国的教育督导队伍中虽然有不少专家、学者,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全国统一的督导指标,使得督导意见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因此,可考虑将评估交给更加专业的社会中介机构来完成。当然,这种中介机构应该是介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中介机构,这也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演变的一个重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