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9 18:15: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李老师用生动的话语,创设情景,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为了让学生感受“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这一内容,李老师让学生看了视频,感受在汹涌的洪水面前,人类的渺小和无奈。在这种情感的渲染之下,说说此时的心情怎样?进而理解“无家可归”甚至失去生命的痛苦。自然而然地引出禹为了治理洪水是“下定了决心”,李老师又质疑:大禹是怎样治水的?从中你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学习禹治理洪水的工作中,为了加深理解其中的艰辛。李老师对“开凿”、“挖通”、“垒起”这些词语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将词语的深层含义用文本本身进行了解释。
在感知了禹所经历的辛苦之后,便是感知禹的“智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禹的做法。大禹的父辈用“堵”失败,禹用“引”成功,这一对比很容易体现禹的智慧。
此时,大禹的形象在学生心中越来越丰满。于是,李老师讲了成语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让学生体会“才”“仅仅”“就”“却”表达的意思。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从学生的话中,我们看到大禹的形象永远留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生2:不对,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那时他在工作不能离开,等他休息的时候就可以回家了。
生3:我也觉得他回去过,我爸爸出差一个星期都说想死我了。要是13年不回家,大禹肯定要想儿子想疯了,怎么还有力气带领大家治理洪水呢?
生4:大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认识自己的爸爸,说明大禹肯定没有回去过。
生5:当时老百姓都无家可归,大禹后来说不定都不知道自己的家在什么地方。所以,他当然没有回过家。
生6:对,大禹不能回家,他一回家儿子会哭着不让他再走的,那样就会耽误治理洪水了。
孩子们的争论是热烈的,以至于让教师有些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收场”,只是任由孩子们七嘴八舌,直至下课。难道这就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的理想境界?难道强调教师引导,就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不管,任其自由放牧?我想,学生“主体”要到位,还有赖于教师“主导”有方!
反思一:以学生的主动“学”为中心。强化教材的教法加工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况下,备教材必须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一句话,必须强化对教材的“创新化”建构。具体讲,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从“教”的层面对教材进行理性加工,突出教学内容的“新”与教学手段的“活”。第二,从“学”的层面对教材实现互动生成,即充分考虑学生的“学路”。在上述教例中,如果教师备教材时能设想到学生的疑问和观点,并设计好应对方法,那么在课上就能从容地因势利导,不至于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大禹真的13年都没有回过家吗”这一问题还是迷迷糊糊,一头雾水。
反思二:给学生创设民主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开辟道路
民主的学习氛围,其显性标志是学生的“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其隐性的标志是平等宽松,和谐生动,乐学乐教。创造这种氛围,关键还在于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必须融入到学生之中,了解他们,欣赏他们,鼓励他们,成为深刻理解学生观点、想法和情感特征的知音。教师必须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走向平等中的共同参与者,和学生一同去探索真理的奥秘。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是杏参与其中是分不开的。在上述课堂中,当学生展开争辩时,如果教师能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适时发表自己的观点,从学生提到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儿子十几岁还不认识父亲”等论据人手,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大禹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相信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和深远,渴望认知点也绝不会仅仅停留在“大禹是否13年从未回过家”上了。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而应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蹲”下身子,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著名特级教师李烈曾经说过,要想真正站到学生中间来,要走好三步。第一步是课上一定要尊重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第二步是在课下要忘掉自己是老师,多与孩子交流。第三步是教师要真正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评说自己,从而经常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适应孩子。走好了这三步,教师就会经常用一颗“童心”去平视学生,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
《炎黄子孙》是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中的内容。本课教材提供了三段内容:一是关于炎帝、黄帝的介绍,二是关于炎黄子孙的推荐阅读小故事,三是介绍大禹治水的故事。两组团队成员认真研读教材,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达成目标明确,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指导,设计的任务单和配套学习资源各有特色,呈现如下亮点:
亮点一:达成目标明确具体,学生会学
《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达成目标有别于教学目标,它是通过让学生观看教学资源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充分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以便顺利、高效地完成学习。
综观两队的目标设计,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知道关于炎帝、黄帝和大禹治水的传说,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发明故事;感受华夏民族的优秀品质,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搜集与整理、归纳与分析信息的能力。目标设计,既有知识技能目标维度的学习,更有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渗透。目标明确,鲜明具体,简洁易懂,学生看后一目了然。由于目标设计有较强的指向性,借助教学资源,更方便学生的学习,可操作性强。其中,尤以小学思品01团队的目标设计,可圈可点。目标设计关注学生的学习认知,目标一步步的具体化,条理清晰,层层深入,让学生会学,提高任务单的实施率。
亮点二:配套资源直观多样,学生易学
依据本课的目标和学习任务,两个团队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设计直观、不同形式的数字化配套学习资源。06团队的配套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究。通过班级网页提供的教学资源贯穿于学生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阅读网页中的学习资源包,结合配套视频资源,提出问题并开展问题的探究与学习,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创新能力。01团队的配套资源,相对而言,比较直观清晰。教师结合本课学习目标,自创教学微视频,让学生在课前开展自主学习,促进课堂知识的内化和显性化,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便利,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此外,浏览网页、填写自主探究表、推荐书籍、填写阅读卡等辅助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支架”,让学生易学,一步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高任务单的制作效率。
亮点三:任务设计梯度适度,学生乐学
学习任务的设计是整个学习任务单的核心与灵魂。两个团队精心设计多项学习任务,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考。06团队主要以探究性学习方式,设计了七个学习任务:登录主页,阅读资源――围绕主题,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开展研究――多种形式,记录成果――展示交流,研究成果――多方对话,自主评价――学后反思,拓展思考。贯穿于每个环节的任务由浅入深,从学生自主确立问题、同伴互助确定研究主题、信息筛选与整理、拓展研究途径,展示交流成果及评价与反思。整个学习过程任务设计系统化,层次化,以学生为主体,在开放的网络环境的学习中,学生学习比较愉悦,提高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信息化素养。01团队的任务单则是以问题为载体,设计了三个递进环节,分别是:“炎黄子孙”名称的由来――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每个环节的问题设计是环环紧扣,递进式层层深入。例如,第一环节,设计的两个学习任务比较简单,学生比较容易完成。第二个环节作为本课的重难点,教师提供了6个学习小任务,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与情感的生成。其中,教师设计的部分学习任务,如炎帝、黄帝作了哪些贡献?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教师给出温馨提示:学生可观赏视频和浏览网页获得帮助。任务设计与小学生年龄相吻合,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认知,非常值得肯定。任务设计以问题为导向,适度拓展递进,降低了学生学习难度,让学生乐于学习,提高任务单的合理性。
待商榷点
诚然,两个团队自主学习单的设计各有其优势,但仍不难发现,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引发问题的思考。
1.关于达成目标的定位
新课标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使用主体是学生,因此目标定位始终应紧密围绕学生这一学情,切忌仅写成教师教学三维目标的设计。此外,目标设计应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的同时,更应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有层次的任务分层,避名任务设计简单划一。
2.关于配套资源的应用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几乎每个老师都看过,几乎每个人都被巴学园的教学模式所吸引,被小林校长的开放心态所折服。那里的小豆豆是幸运的,被退学的小豆豆在巴学园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巴学园中使自己孩子的天性得以释放。其实,几乎每个人的童年都会像小豆豆那样有千奇百怪的想法,不过只是被不断地扼杀了,这种天性的扼杀有时会把科学的种子一起消灭在萌芽当中。
反思一下,我们身边有多少像小豆豆一样的孩子们,我们能不能向小林校长一样尊重他们的天性,给他们以支持和引导。正像我们《纲要》中所论述的一样,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我们的幼儿园成为巴学园,让我们每个老师都能够像小林校长一样。
生活中,有许多教育的契机,可以为我们所用,但就要看我们如何去看待它,把握它,以开放的思想去包容它。运用好了这些教育契机可以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事半功倍,利用好了它,可以让我们身边的这些小豆豆们做回真正的自己。
一、盥洗室的探索文化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总能够在教室中,开辟出一些教室准备之外的乐园。盥洗室由于有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场所之一,每次洗手都会有几个小朋友久久不愿出来,在里面叽叽喳喳的聊个不停。常常需要老师和值日生提醒许多。
一次,午饭洗手前,负责检查洗手的毛毛生气的来找我:“老师,贝贝他们在厕所老说话,王老师提醒他们,他们还偷偷说王老师最吵。”我听了将贝贝找过来问情况。贝贝理直气壮的说:“老师,您不让我们吵,可老师的声音也很吵呀?”“老师是在提醒你们呀?”“可是,那老师也不应该说话呀,您们只要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说着用右手的食指放在了嘴边,还发出了“嘘”的声音,看到孩子这么认真的一幕,我会心的笑了。
后来,我专门组织孩子们讨论了“如何在盥洗室中会轻轻”的话题,孩子们提出了许多方法,如在墙上贴各种提示的标志,如果小朋友做错了,值日生和老师可以指标志来提醒他,而且孩子们还设计了许多提示的手势。自那以后,我们班的盥洗室变成了一个安静、有序的场所。
二、兜里的宝贝
孩子好奇心重,常常喜欢把一些细小的、成人看做垃圾的物品当宝贝收藏。为了满足孩子的这些愿望,我们在班里看办了收藏角,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自由的欣赏和交流自己欣赏的各种物品。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机会。
最近,我却发现,这个方法并不足以满足幼儿的需要。每次户外活动后都会在孩子们的兜里发现一些蜗牛壳、小叶子、小石子等等。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真让人头疼不已。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如果用纪律的要求去强硬的不让孩子捡,又违背了孩子喜欢探索的天性,老师该怎么办呢?
记得大禹治水的故事中说,大禹和父亲都治水,在父亲治水时已堵为主,结果堵了这面,那面又开了,忙了几十年都无成效,而大禹治水则采用开挖河道疏的方式,结果完成了治水大业。由此可见,疏才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
于是,每次户外活动中,我的手里就多了一个百宝箱,孩子们可以将自己发现的宝贝放到里面,回班之后请幼儿为这些宝贝分类,蜗牛壳和小种子可以展示在自然角,小石子可以放进鱼缸给小鱼造个“大堡礁”,小树枝和树叶可以放到美工区去粘贴。总之,孩子们的每个宝贝都找到了他自己的家。
老师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满足孩子们对于接触外界事物及探索的需要,孩子们好奇的天性没有被老师压制,而是给予他们充分的空间。正是老师这种宽容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
三、楼梯也疯狂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是第一重要的,但孩子们天生好动,时常会做些让我们老师心跳加速的事儿。每天活动的上下楼是我们及其苦恼的时间,不遵守秩序、在楼道中驻足游戏的,常常一个班的队伍要拉很长,两个老师同时跟着都顾得了头、尾就顾不了中间,总之,让人十分头疼。如何让孩子能够在楼梯上自X遵守秩序,安静的活动呢?为什么在楼道里孩子们会这样兴奋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仔细的重新审视了我们的楼道。扶手上缠上叮叮当当的装饰,在墙壁上安上互动的材料,花花绿绿的形象,丰富多彩、五彩斑斓。这样的形象、气氛应该是幼儿最喜欢的。终于,我找到了症结所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东西都给人以丰富的刺激,不由得不吸引人来驻足观看,或者被其吸引摆弄。而楼梯的功能是什么呢?他的功能是一个通道,连接幼儿园的各个楼层,在幼儿园这种人员密集的场所,楼梯不是玩耍的空间,也不是可以长时间逗留的。
我们要让孩子怎样呢?常规要求就是让孩子能够扶着楼梯靠右侧行走,而且走的时候注意安全,不要踩空。根据这几点,我们调整了楼道的设计思路。
扶手上花花绿绿的装饰被解下,换上了不同触感、不同形状的小贴图,如砂纸做成的圆形、瓦楞纸剪成的长方形、锡纸剪成的三角形,让孩子在上下楼的过程中感知不同材质给人的触觉感受、认识各种几何图形。
低矮的墙面装饰被改为醒目的规则指引提示,而功能性则被开发到地面。如:一楼到二楼,小班的幼儿居多,那么就选用脚印作为楼梯上的装饰,贴着右边会找到不同的小动物的脚印,低头循着脚印走就会在楼梯的拐角处找到这个脚印属于谁,下楼时又会换一个朋友。就这样,上楼下楼变成了小朋友找动物朋友的过程。二楼到三楼中大班幼儿居多,就尝试采用了数字的方式,上楼一到九,下楼倒过来,幼儿在上下楼的过程中即可以练习了正数和倒数,又可以感受叙述的含义。孩子们一边低头看着自己脚下的路,一边就可以落入老师精心编制的“知识陷阱”。
在我们的一日生活当中,蕴含着无数的教育契机,这种教育契机的捕捉需要我们老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用一种自省的、开放的心态去看待我们的教育。身边的小豆豆们需要我们的指引,更需要我们对他们幼稚心灵的保护。相信在我们教师的不断努力之下,也会在我们的身边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真正的“巴学园”。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180-01
新课程的实施,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而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不到位,有的即使认识到位了,实践也不能很快地跟进。深入语文课堂,我们仍会感觉到如今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现象,还存在一些有悖新课改精神的封闭、僵化的现象:教师提问多,学生质疑少;内容理解多,语言揣摩少;教辅用书多,工具用书少;表演作秀多,务实创新少……
1 “用教材教”与“教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形式,它提供的是文化的素材、教学的范例、对话的话题。作为素材和范例,它是引导学生进行认知,促进思维发展,实现意义建构的载体。作为话题,它是师生进行对话和交往,实现情感沟通和人格建构的中介。因此,教学不是如何教教材,而是如何用教材教,如何对教材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创造性的使用。从教学论角度讲,“教教材”旨在把教材(课文)当成教学内容,把理解和掌握教材当成教学目标;“用教材教”旨在把教材(课文)当成生成教学内容的例子和凭借。拓展、延伸、超越、创新教材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
笔者并不反对拓展迁移,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不能为拓展而拓展,为迁移而迁移,为搜集而搜集。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辩证地处理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之间的关系,充分运用教材这个例子,把它教好、教到点子上。对例子的拓展、延伸和超越、批判要基于例子,不能盲目为了追赶所谓的潮流,那样只会本末倒置。
2 灵活发挥与预设布控
成功的语文教学课堂绝不是“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的死水一潭,而是犹如驰骋千军万马的战场,瞬息万变,既不可预设,也无法布控。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足够的“教育机智”,能像电视台的优秀节目主持人那样,沉稳从容,临乱不慌,灵活应对各种“意外”情况。而不是预先设计一套严格的操作方案,精心布设一个个思维圈套和知识陷阱,让学生顺从地往里面钻与跳,万一出现几个“出格”的,便千方百计地进行循循善诱,请君入瓮。课堂是个流动变化的动态系统,教学方案只是一个框架而已,无论怎样优秀的教师,皆不可能精确地计算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究竟会有那些“节外生枝”出现,可见随机应变非常之重要。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真诚地倾听学生课堂上的声音,尤其是谈见解、说感悟、答问题的声音;要善于察言观色,仔细观察学生课堂上的言谈举止,尤其是心灵之窗――眼睛所闪现的意味;要通过倾听与观察,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奇异的思维、闪光的思维、独特的思维,恰到好处地引发、催生、助长,引其爆发,促其撞击,使其迸射火花,做到“让预设与生成激情共舞”。
3 读的次数与读的指导
张田若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们也时常在语文课堂上看到师生“读”的分量很重,很足,“读”的形式也非常之多:朗读、默读、范读、自由读、比赛读、表演读、轻声读、小组读、个体读、齐读……但认真审视课堂上繁华热闹的多种多样的“读”,我们会发现课堂实践也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学生读的次数虽然很多,但老师对于读的指导却非常之少。如果说“读”这一课堂教学设计环节是教法的体现,那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则很难觅得踪迹。难道学生们读得都非常正确、流利、有感情,恰到好处,不需要老师的指导吗?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4 师(生)生对话与生本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然而,在阅读实践中,许多教师没有准确把握对话的实质,导致操作上出现偏差:只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满堂问答)、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分组讨论),而忽略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读书实践)。
一位教师执教《大禹治水》的片段:
师:大禹在外治水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
生:大禹可能不想回家。
生:他不想念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生:可能是因为大禹他家里有地下通道。
(教师笑而置之)
面对学生词不达意的回答,我们不禁要作这样的反思:学生为什么回答不出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正原因?回顾教师的教学流程,我们发现,教师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环节上“走了过场”,读书只是“蜻蜓点水”,学生只是跟着教师设计好的步骤一步一步走,不能“入乎其内”,又怎能“出乎其外”?
5 教师讲析与学生练笔
我们要克服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顽症,重视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课堂小练笔。课堂练笔是一种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或预设或随机进行的写作训练。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的语言训练方式,它最大的特点是不只停留在纯客观的知识层面上,它必须同时拥有心灵的感受和理性的解读,形成认知、情感和训练内容的对接状态。因此,能否把握时机,顺势而练,便是课堂练笔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1)练在理解的深入处;
(2)练在情感的共鸣处;
(3)练在主题的升华处。
如果我们能运用辩证思维,从哲学的高度来看课改,我们不必因为害怕走弯路而驻足不前。让我们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热心参与教研,真心热爱语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改革我们的语文教学,努力改造我们的语文课堂,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的殿堂。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社,2007.09.
关键词:人文精神 科学内涵 文化认知
Ketwords:humanism scientific meaning culture acknowledging
作者简介:王四正(1980-),男,河南商丘人,商丘师范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及校党委宣传部工作。
当今的世界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浪潮不仅影响着整个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程,而且还以一种更为全面,更为细致、微观的方式影响着各个文化共同体对“人文精神”的理解。这左右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如何正确理解与把握人文精神是在用文化认知去认识世界过程中的本质诉求。
一、人文精神的历史演变过程
(一)人文精神起源于何时
“存在决定意识”,这是的基本原理之一。所以,有人类文明的地方,总会有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原本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起源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和思想态度。其核心思想,就是尊重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关心人的生活,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
希腊古典时代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年代大体相当。在中国,孔子首创私学,打破“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他主张“有教无类”,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只要交“束”,即学费,就可以进入孔门学习。在希腊,普罗泰格拉是第一位教师。他在雅典创办传授“智慧之课”的学校,凡是愿意来学习的人,只要缴纳一定学费,就可以入学听课。普罗泰格拉与孔子的办学思想和具体做法及其相似。
(二)人文精神的演变过程
大约两千五百年前,普罗泰格拉喊出了一句影响西方至今的口号──“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解释说:一阵风吹来,对于感觉冷的人是冷的,对于感觉不冷的人是不冷的。这个哲学命题的意思是:个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在西方,普罗泰格拉是率先把人放在万物中心位置的思想家。这一光辉思想增强了人对自身力量的信心,冲击了万物皆由神决定的传统迷信思想。但是,它不讲感觉来源于客观事物,否认感觉的客观标准,凭每个人的感觉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这是十足的主观唯心的感觉主义真理观。这种感觉主义真理观,在中国战国时期也有。《庄子・内篇・齐物论》上说:“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如果依据个人的成见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那么谁没有这个标准呢?又何必一定要懂得事物发展变化之理的智者才有呢?愚昧的人同样有!”庄周的论述与普罗泰格拉的名言,精神相通,别无二致。
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尼采说:“现代人迷失了方向。”这句话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进入20世纪,西方人突然感受到这个语言分量的沉重。生活在高度文明社会的西方人越来越担心,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扼杀人性,就像电影《摩登时代》所揭示的那样,把人变成机械,带入冷漠、陌生、无情的世界;另一方面破坏家园,致使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物种灭绝,人类生存的空间日益萎缩。而现代人面临的危机,正是人们长期信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口号的消极后果。其实质是西方理性文明发展到顶峰后的跌落,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价值体系和精神家园的坍塌。
(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转向
既然人类迷失了方向,就不得不停下来反思。在西方反思潮流中,从汤因比到安乐哲都不约而同地对中国传统文化寄予厚望。
英国的汤因比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说:“根据我的预测,到整个人类形成单一社会的时候,世界就能实现统一。在已经进入原子时代的今天,这种统一恐怕不能通过军事征服――曾经用来统一地球大部分地区的传统方法――来实现了。我所预想的这种和平统一,将是以特定的地理,文化基轴为中心形成的结晶。我预感到这个基轴不在美国、欧洲或者苏联,而是在东亚。
数千年来,中国人在政治文化方面,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更加一贯地团结了数亿人民。他们显示了这种政治上、文化上统一的技术,取得了在这方面鲜为稀有的成功经验,这种经验正是当今世界所绝对需要的。因此,中国人如同东亚各民族携起手来,就将在这种不可缺少而又不可避免的人类统一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现存的各民族中,最具备这种条件的有着二千余年历史,形成独特思想方法的中华民族。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应怎样正确理解人文精神
(一)古代中西人文精神比较
1.人文精神起源比较
古希腊人文主义之父是荷马。西方文明史是从《荷马史诗》开始的。《荷马史诗》反映的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希腊社会的状况。荷马创作史诗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用腓尼基人的字母,创造出自己的文字。
中国文明史的开篇是大禹治水。它反映的是公元前21世纪中国社会的状况。大禹治水的史实,记录在西周青铜器遂公的长篇铭文中。大禹治水,拯救生灵,划定九州,为政以德。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2.人文精神起点比较
人道主义与神道主义理应是对立的。但古希腊的人文主义者,除普罗泰格拉以外,都信神敬神。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是希腊古典时期享有盛名的人文主义三贤,但是他们信神敬神。不仅他们,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彼多拉克、但丁、瓦拉、薄伽丘、米兰多拉、达・芬奇,这些人文主义名家都不是无神论者。我们往往赞扬他们以恢复人的尊严、讴歌人的理想、崇尚人的自然美为己任,却忽视了他们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人们常说,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现人,追求人性解放的运动,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留下的文学艺术名作大多是表现宗教题材的。敬神鬼,是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追求是一个主题。
在古代希腊,人文主义者敬神鬼,乍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矛盾,但细分析,这并不矛盾。因为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就产生于对神的信仰与虔诚,没有对神的信仰与虔诚,教化就失去了依据和标准。正是因为希腊文化的前提是神话和宗教,这就从起点上限制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在古代中国,儒学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把人看得重于神鬼,把俗事看得重于神事,把现实世界看得重于虚拟天国。《论语・先进》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述而》上讲:“子不语,魔、力、乱。”实际上孔子不信神。战国时期儒学的代表人物荀况继承发扬了孔子不信神的优良传统。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受宗教神学限制不大,因此,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文精神比希腊古典时期的人文精神起点高。
3.“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比较
古代希腊的人文精神是不惠及奴隶和妇女的。因为在古希腊公民眼里,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不把奴隶当成人。至于妇女是不享受公民权利的。中国商周时期,贵族也不把奴隶当人。奴隶悲惨的命运是为贵族陪葬当“人殉”。到春秋时期,用奴隶陪葬之风渐弱,出现陪葬用俑的现象。俑,就是用木质或陶制的人。孔子不仅反对以奴隶作“人殉”,而且反对用俑陪葬。《礼记・檀弓》记载:“孔子谓为俑者不仁。”《孟子・梁惠王》记载:“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二)中国人对的人文精神理解
《周易 贲卦》中指出:“观乎天文,以查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隐喻“精神文明”;《老子》(第四十五章)说:“以身对身,以家观家,以邦养邦,以天下观天下”,隐喻“人自己认识自己”。现代人对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季羡林认为中国优秀的人文精神季中有两点:一是爱国主义,二是有骨气。
(三)西方对人文精神的看法
人文主义是在批判基督教信仰过程中形成的,其肯定的是现实人生的意义,弘扬健康人性,反对神性对人性的压抑,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态度.
三、构建文化认识论过程中需把握人文精神的本质
(一)人文精神是对文化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总结和升华,为文化创新提供了认识基础
人文精神就是在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文化历史及其文化现象和文化成果进行考察和分析,总结其经验,评估其价值,把握其趋势,从而达到认知上的清醒和自觉。纵观古今中外文化史,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一切优秀文化都是通过在继承中发展、在积累中创新而实现的,离开创新就谈不上发展,缺乏创新就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
(二)人文精神是对文化品质的不懈追求的结果,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实践途径
人文精神,就是在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为文化生产的价值观念,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比较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从而实现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以及内容、形式和手段上的创新,这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三)人文精神对文化图强的指导作用,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宽广视野
人文精神,就是在文化建设上树立世界眼光,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相互融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需要从国际的广度和战略的高度去思考和谋划,这是对文化创新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文化认识论是对认识进行文化学反思的科学,它从文化学的特定视角研究认识问题,把人的认识当作文化现象来研究。所以人文精神不会是绝对的,它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各种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人文精神具有不同的内涵。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它应该是有继承性的,准确的说,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任何否定这种继承关系的思想就是割裂一种历史联系,用这种思想去指导实践必然会走入形而上学的死胡同。若用以教育或者就去搞一个“人文立校”的实践,也必然是空谈。当然,人文精神也会吸收时代的养料而不断的加以发展,这个过程也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一个时代就有一个时代的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要问人生什么最重要,什么是幸福?我们的回答会不约而同:“平安最重要,平安是福。”是的,相对比平安来说,什么财富地位、权势都是过眼云烟,离开了平安,一切都是泡影。那要再问:“平安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平安校园应怎样去建设才能最有效,最长久?那大家可能众说纷纭,有太多的答案。不过,我想,下面的两个现实,足以引起我们的思考。
第一个是一个孩子的一天。早晨孩子上学,爸爸妈妈总会千叮咛万嘱咐:走路靠右走,不要跑,上学不要和同学打架,听老师话;上学了,老师教育学生:不准爬栏杆,不准追赶跑跳,严禁玩危险游戏,绝对禁止到危险的地方等等等等。这些饱含真情的话语,真的凝聚了师长们对孩子平安的关注和担忧。因为,在我们的心目中,唯有我们的孩子按以上要求去做了,这安全就可保障了。可是,下面这个事实又真的应该引起我们新的反思。
5.12四川大地震,震动了整个世界,无数生命因此而消失,可就有这么一所学校——安县桑枣中学,全校师生2200多人毫发未伤。当通讯恢复,家长打来电话询问孩子时,每位老师大声振呼:“全校老师无一伤亡,全校学生无一伤亡。”这句平常不过的话语,在这不平常的日子里,足以让世界人民为之瞠目,足以让日月山河为之动容。有谁知道,在这奇迹的背后,凝聚了桑枣中学师生对安全的怎样的一种诠释和心血。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教师,从不同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站好,用时1分36秒,这决不是一日之功,也绝不是几句:不要这样,禁止那样,强调这个,要求那个,所能达到的。
不是吗?大禹治水,疏而不堵,才能长治久安,将帅杀敌,身经百战,才能战无不胜,临池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那么多的事实和案例告诉我们:平安不是桎梏,平安不是禁令,平安是建设出来的。
而在这其中,承担育人职责的学校和老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安全教育决不是捆住学生的腿,堵住学生的嘴,而恰恰应该让学生知道危险,感受危险,学会御险,学会自救,学会自护。桑枣中学的成功做法,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第一个是一个孩子的一天。早晨孩子上学,爸爸妈妈总会千叮咛万嘱咐:走路靠右走,不要跑,上学不要和同学打架,听老师话;上学了,老师教育学生:不准爬栏杆,不准追赶跑跳,严禁玩危险游戏,绝对禁止到危险的地方等等等等。这些饱含真情的话语,真的凝聚了师长们对孩子平安的关注和担忧。因为,在我们的心目中,唯有我们的孩子按以上要求去做了,这安全就可保障了。可是,下面这个事实又真的应该引起我们新的反思。
5.12四川大地震,震动了整个世界,无数生命因此而消失,可就有这么一所学校——安县桑枣中学,全校师生2200多人毫发未伤。当通讯恢复,家长打来电话询问孩子时,每位老师大声振呼:“全校老师无一伤亡,全校学生无一伤亡。”这句平常不过的话语,在这不平常的日子里,足以让世界人民为之瞠目,足以让日月山河为之动容。有谁知道,在这奇迹的背后,凝聚了桑枣中学师生对安全的怎样的一种诠释和心血。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教师,从不同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站好,用时1分36秒,这决不是一日之功,也绝不是几句:不要这样,禁止那样,强调这个,要求那个,所能达到的。
不是吗?大禹治水,疏而不堵,才能长治久安,将帅杀敌,身经百战,才能战无不胜,临池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那么多的事实和案例告诉我们:平安不是桎梏,平安不是禁令,平安是建设出来的。
而在这其中,承担育人职责的学校和老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安全教育决不是捆住学生的腿,堵住学生的嘴,而恰恰应该让学生知道危险,感受危险,学会御险,学会自救,学会自护。桑枣中学的成功做法,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从近几年来学生违规违纪情况来看,我们有些教师在“疏”与“堵”的关系上存在着误区:
误区一:有的老师认为“严师出高徒”。这话并非没有道理,但如果缺乏情感上的疏导和沟通,光靠“严”是行不通的。不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对学生过于严厉,会使大多数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有的教师动辄就以扣罚学生操行成绩相威胁,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严”而有余,而缺乏正确的引导,致使一些学生缺乏对制度的认同。有的学生为避免扣罚操行成绩而采取表面的服从行为,也有的学生对此毫不在乎任由老师的惩罚。因此,学生的不良行为单靠“堵”、“压”是行不通的。当学生还没有从心理上真正对老师服气,没有把遵守规章制度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其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只是一味的“严”,学生刚开始可能不敢直接和老师产生对立,却有可能在暗中与老师较劲。如:破坏公物、鼓动部分学生和老师对立、打击遵章守纪好的学生等。当教师“压”到一定的度时,一部分学生与老师对立情绪就会越来越大。学生不听老师的,还时常会为难老师。这时作为班主任老师往往会陷入非常尴尬被动的境地,甚至造成老师与学生针锋相对的局面。常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教师应该与学生达成心灵上的沟通,感情上的共鸣。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学生思想的转变和班级工作的开展。教师施教之术应在于攻心。对学生采取和风细雨方式的疏导远比压服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误区二:近年来,我校办学规模逐年增大,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越来越大。有的教师“疏”有余而“堵”不足,过于强调人性化管理,而忽视规章制度的保障作用。也有的教师 “疏”而不“堵”,放任自流。结果是老师苦口婆心,却成为过耳东风。究其原因,有的老师认为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会造成生源流失,所以对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姑息迁就。也有的是老好人主义思想作祟,怕得罪学生。我们知道,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军制胜的法宝,没有铁的纪律作保障,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同样作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校纪校规作保障,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教学秩序,学校的形象就会受损。因此对那些经常违纪的学生就必须辅之以制度来约束,使之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尤其是作为职业技术学校,更需要具备照章办事的良好职业素质。在“疏” 与“堵”中,只要努力做到严而有度、法中有情,管理就会有情、有度、有效。
严格管理与说服教育相结合,是搞好学生管理的原则,也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做到严格管理与说服教育相结合,是老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在正确处理“疏”与“堵”的关系上,我们应当努力做到:
一、严爱有度。严格管理,是治学的基本要求,以深厚的感情关心爱护学生,是对学生应有的根本态度。在管理工作上,如果“严”之失度,就容易重管轻教,以罚代管,出现简单粗暴、打骂体罚等问题;如果“爱”之失度,就容易造成放任自流、管理松懈的不良后果。因此,严要严得科学合理,爱要爱得真诚负责,把握好“严”与“爱”的度,真正做到严与爱相统一,其标准就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当代教育已不再是惩罚教育,也不是冲动教育,更不是惩罚管理,而是一个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寓教于管的教育。人们都明白“惩罚不是目的”,惩罚只是实施教育过程的一种手段,当学生言行出现不良问题时,必要时教师应该借助“惩罚”这一教育手段,使学生对自己的言行有所感悟、反思、觉醒、修正与改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只有爱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但爱是有原则的,爱不是放纵,也不是包庇。好的方面我们要大加褒赞,不好的习惯我们要严肃批评、正确引导、耐心说服,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严爱有度的教育艺术,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把握,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首要的,是“严”的基础 。
作为班主任,日常要处理各种事务,将这些若干事务找出共性的一面,加以有机组合,就可以视为一项环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大致要完成三项工作:疏导工程、枢纽工程、桥梁工程。
1.1 疏导环节。所谓的疏导,就是大禹治水的办法,不采取常规的围追堵截,而运用疏通导引,制止水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引导学生上,大可采用这种不急、不猛,慢慢疏导的方式。
在现实教学生活中,班主任是与学生交往最密切的教师,其言行举止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班主任是身教的实践者。班主任也就是运用这类方式,潜移默化的疏导,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引导学生创造没的生活环境,为学生审美素质的形成奠定基础,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关心。
1.2 枢纽环节。枢纽,就是疏通交通要道,平衡各方利害的交通专用名词。在教学实际中,班主任实际就是一个交通枢纽,平衡的焦点,所要面对的一面是各科的教师,另一面是各类学生,所谓手心手背都是肉,能否做好枢纽工程,实际就是考验班主任的职业技能,也是三大环节中的重中之重。
在教育活动中,任课教师往往面对着不同班级的几百名学生,不可能做到一一照应,面面俱全。无法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因材施教。学生因身心成长的差异性,对同类知识理解的优差不同,会出现偏科。这种现象在早期只会在个别学生身上体现出,但随着共同学习生活的时间变久,学生之间因相互影响的作用,会慢慢形成一种影响性共识。这种共同认识有好有坏,体现在坏的一点上通常为扭曲的认识,通常出现学生对某一学科态度的不重视,或者对某一科教师的偏见。这类现象通常又会反过来刺激任课教师对某一班整体认识的偏差,采取不同的教学态度。在这些作用下就会从个别偏科逐渐蔓延为整体偏科。如刚进校时,各班实力均等,可一段时间后就不难发现,某一班这一科成绩普遍优异,可另一科就普遍差劲。深入了解学生,循序渐进的改造。联系任课教师,齐心协力,完成教学任务。两手齐抓,搞好平衡,共推进步。
1.3 桥梁环节。中小学生是处在一个从幼稚阶段向成熟阶段过度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青春期,叛逆性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表现。有许多家长反映:孩子不愿与家长交流,不愿让父母了解自己,说不到一块去,容易发脾气,容易出言不逊,甚至甩门而去。这虽都是叛逆性的普通现象,但长久下去,势必会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失去有力支持。
所以班主任运用智慧与技巧,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得失,教会家长如何教育子女,疏导学生如何正确接受家长的教育,架起一座家长与孩子正常交流相互了解的桥梁,架起一座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为唇齿的桥梁。
2.五项具体工作
2.1 组织、培养班集体,建设群体团结。组织、建设班集体是班主任的最主要工作,是展开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前进方向、提出共同奋斗的目标、建设优良的班风、学风、健全规章制度、规划班级领导核心集团,组织各项有益身心的集体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凝聚力,使学生成为从组织上、思想上团结向上的群体。
2.2 抓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创造竞争环境。班主任要抓好几个具有影响力的学生,树立榜样形象,带动整体的前进。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也要做好中等生、优等生的工作,既要抓两头还要促中间。针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引导,使处下者欲奋发向上,处上者居安思危,如此造就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带动全班以积极竞争的势头而推动整体的进步。
2.3 抓好学习,提高成绩。学习是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因此,班主任要千方百计的抓好学习,提高成绩,搞好各类活动,不断与学生、任课教师、家长交换意见,知己知彼,制定更为实用先进的学习计划,落实教学行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44-2
随着历史新课程实施的推进,新理念、新方案在落实,在实施过程中能否真正有效直接关系着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一定要提高有效性。新课堂背景下影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预设既科学又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1.“教学的有效、无效,首先是由教学目标决定”。[1]因为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要上好一节课应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只有理解了教学目标的价值,才能根据它的价值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引领教学设计等。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科学。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的有机结合。它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而且让学生认识历史学习的过程,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在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牢固树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笔者在制定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教学目标时,按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理解“家天下”制度出现的意义;识记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理解宗法制的内容以及其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推行宗法制的作用;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弄清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理解宗族、礼乐制度对文明建设的正面影响,激发对为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做出贡献的人们的崇敬之情。
采用先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再理解这些制度的影响作用,进而探究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来引领整节课的教学,实现有效教学。
其次,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结合实际。课程标准中《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要求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高一的大多数学生没有较好的基础知识,更谈不上较强的分析能力。主要围绕能够掌握理解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和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来设计教学目标,不要期盼学生能够把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解释得清清楚楚或者能够理解实行这些制度的经济基础。否则,学生无从谈起,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目标既决定教学设计的方向,也影响教学设计的个性”。《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目标强调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了这个目标就有了中心,在教学时就能根据这个中心梳理教学线索,组织教学活动,开发教学资源。要了解夏商周时期这些距离今天较为遥远的政治制度就要组织学生阅读文献资料、图片、产生联想、分析讨论,围绕这些来设计教学方能达到有效目的。一节没有中心的课堂教学是无效的教学,明确教学目标方能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合理使用多样的教学材料——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一节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需要预设既科学又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作为灵魂,更需要诸多的教学材料承载。历史课堂教学材料内容的选取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材料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实物等,其中能否围绕教学目标合理使用教材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它更多地承载着能否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合理使用教材要做到:1.学会整合教材。为了需要,历史教材整合需要在必修模块之间、模块内部单元与单元之间、单元内部的整合,更需要对一节教材内容的内部整合。《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笔者主要把它整合为三个问题:夏商的政治制度内容、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宗法制和分封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便于学生形成整体认识。对于分封制可以按照实行时间、目的、过程、内容、特点、实质、作用、结果及原因来整合分析。2.学会补舍教材。课标不做要求的、内容简单的、不利于整体教学设计的内容少讲甚至不讲,由学生自己阅读。如禅让制、夏商的一套行政管理制度。由于高一学生历史基础薄弱,学习《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这课之前就要帮助学生弥补时间概念,否则学生就不能体会制度建立与人类社会发展、生产斗争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依托、解读教材,而绝对不是依赖教材。
按照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还要合理选取使用其他的教学材料,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学材料如何有效使用要取决于教学过程设计。
三、科学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抓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明白新课程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从备课设计教学过程环节就要充分体现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学生转变了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实现自主探究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因此,教学设计既要注重人文性、开放性,又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应该力求作到以学生的学习线索作为明线来设计教学环节,而把知识的线索作为暗线,渗透在学习过程中。按照两线来连接运用所选取的教学材料。《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教学过程可以这样设计:第一步,可以采用创设情境“大禹治水”传说导入新课。学生思考大禹治水有功建立夏,为什么说“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和部落联盟有什么区别?理解人类社会进入有阶级社会,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开始。第二步,引入资料:①《礼记·礼运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②《西周分封示意图》③《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夏商周时期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第三步,出示分封制下的等级结构示意图、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的树型示意图,学生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最后创设情境:“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红楼梦》。
问:这段材料能反映出一种什么政治制度?
通过这样明线和暗线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