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应用文写作教学论文

应用文写作教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14 17:10:1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应用文写作教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应用文写作教学论文

篇1

1.教学内容过于僵硬化

目前,中职教材对应用文的处理基本是按照文体排版编辑的,内容包括概念、种类、案例、指导、练习等几大模块。表面看似规整有序,实质却是难点颇多。对于文化基础十分薄弱的中职生群体而言,应用文学习枯燥无聊、索然无味。久而久之,教师和学生都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转移到了其他文体教学上,应用文教学效果当然与理想中的相距甚远。

2.教学手段偏向形式化

应用文的教学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根本目标,而这种能力的养成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基础。恰恰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仅仅注重了多媒体的展示功能而淡化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将大量的教学信息满满罗列,占用了大部分教学时间,缩小了学生的思考的空间,违反了大纲的教学要求,更违背了教学规律。教学手段越是先进,教学片面化的问题越是明显,如课上图文并茂,课下手足无措。这样,采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反而没有传统教学的效果好,最终成了名副其实的形式主义。

3.学生认识趋于无用化

在中专教学的语文教师几乎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师范生,自身未曾进行过专门的应用文写作培训,必定缺少应用文写作的实践经验。所以,大部分教师只会是照本宣科,讲讲写作格式和注意事项,给学生归纳几个条条框框,提供几篇书中范文,让学生生搬硬套。而学生认为内容与己无关,学无所用,练习写作时也是强迫自己按例文鹦鹉学舌,照葫芦画瓢,应付了事。总之,中专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基本处于“教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教无效,学无用”的状态。

(二)有效得当的措施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着教师授课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的“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这就需要每位职业中专的语文教师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和应用文写作水平,做到“三勤”。一是“勤学”。教师要潜心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加强交流和学习和自身实践。二是“勤想”。教师要勤于思考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探索得力的解决之道,思考开发课本教材,将教学实用化。三是“勤练”。教师要与学生同步练习,巧妙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坚持做到“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教育学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既然兴趣对学习者来说如此重要,那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就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思想上,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很有用”的。如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指出的“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要让学生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教师应多举与其专业或生活实际相关的案例。其次,教师在教学上要多采用学生喜欢的活泼式语言和形式,将图文声并茂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且又不失最主要的教学内容。

3.多媒手段的具体运用。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利用投影仪展示作业范例。曾经有人做过试验:一个信息让学生来记忆,如果单纯读过文字能够记住内容的10%,听过语音能够记住20%,看过视频图像能够记住30%,若是又听又看便能够记住50%。针对如今的课堂,有投影仪条件的学校便可利用以上实验的结论,将应用文范例或学生的作业以投影的方式展示出来,最大限度地再现学习原貌。教师应让学生找出同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点评。这样可以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对所学到的内容有一个宏观上的印象。

(2)巧用幻灯片放映教学内容

PowerPoint是大部分教师都会操作和使用的课件。它拥有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并且能将图文声有机相结合,全面有效地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节省了教师的写字时间和授课讲解时间,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可以将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学生的实练之中,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掌握理论知识。

(3)活用动画创设教学的情境

在应用文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有着许多奇思妙想,却偏偏碍于幻灯片的局限而不能实现,这时Flash就派上用场了。使用Flash技术制作音画,可以巧妙地创设情境,把抽象呆板变得直观生动。如把一份公文从起草、核稿、送达、签收、登记、分办、批办、承办、催办等一系列过程模拟情境,制作出一个卡通人的具体操作,并配以音乐或旁白,相信学生一定会牢记心中。哪怕时间久了,学生也会记忆犹新。这样的效果远远好于单纯的讲解。

篇2

1.2软件环境:(1)Windows2003Server(2)SQLSERVER2003Server数据库(3)IIS服务(4)WindowsMedia(5)

1.3项目的安全性(1)系统应防止本软件被非法复制和使用;(2)系统应防止黑客通过网络破坏数据;(3)防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丢失;(4)系统应包含用户管理,以避免不合法的用户进入系统。

2应用效果

2.1依托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财经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将有利于创新教学新模式,把深刻的教学内容贯穿于教学方式方法之中,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来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运用网络教学平台改进《财经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是削弱课堂教学,而是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水平。这种教学新模式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再向学生的认知体系转化的过程中,建立起一个立体多元的教学方式方法,即实现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讲授和网络平台、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三个一体化”,在“三个一体化”过程中实现了师生、师师、生生三个互动。依托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财经应用写作》教学改革其实是用课程建设推动学科建设。

2.2依托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财经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有利于使教学形式由固定型课堂向全天候型课堂转化。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由单向被动型向双向互动型转化,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2.3依托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财经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教师将由单一课堂教学型向课堂引导教学与实践教学兼备型转化。通过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教师将对以往的教学进行改革,如加强集体备课,个性化的教学以及师生网络和课堂的互动,而这些将有利于整体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能力水平和事业心,有利于打造一支教学能力很强的教师队伍。

篇3

二、情境教学法的定义和特点

我们这里所探讨的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为学生创设一些特定的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心理感受,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学习活动。首先,情境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都知道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外部知识和内容的内化过程,主要是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重组和意义建构的过程。情境教学法要求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原有的知识体系去分析和解决新出现的问题。第二,情境教学法强调情境对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时候,能够更为有效的利用自己的原有知识和相关经验对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更好的进行意义建构。第三,情境教学法非常强调学习环境和合作学习的作用学生在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中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同样也可以通过和其他同学、老师的合作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进而很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最后,情境教学法也非常强调各种信息资源对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支持作用。

三、情境教学法在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正如我们前边提到的那样,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单调和枯燥的课程,而且大部分院校是作为公共课程进行开设的,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浓。目前应用文写作课程还是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在学习后总是存在“有范文就会写,没范文就不会”的问题。通过在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和现实环境相类似的情境来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活动,通过仿真的情境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并培养学生和他人协作学习的能力和素养。其次,通过创设真实的工作和生活场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应用文写作课程在以后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从思想意识方面真正开始重视本课程的学习;同时,通过虚拟招聘会、招标会等形式的情境虚拟可以有效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意义建构。

四、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

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

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学校是他们最为熟悉的地方,如果我们可以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创设校园生活、学习情境,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是非常有利的。如在新生入学时都要进行自我介绍,平时生病或有事都需要向班主任老师请假,竞选班干部或参加学生会和入党都需要写一些申请书,学生毕业后在找工作的时候需要有自己的个人简历和求职信等文件。这些事情都是学生们在校园生活中会经常遇见的事情,如果我们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进行合理的设计,创设具体的写作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基本的应用文基础知识,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的提高学习效果。

2.根据不同专业,创设不同情境进行教学

现在高等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而轻视选修课程的学习。所以,我们在进行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设定不同的情境,使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对应用文写作产生兴趣,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创设虚拟工作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学生们在参加工作后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和各种规章制度,我们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应用文写作情境:小王和妻子开了一个包子铺,小王负责包包子,妻子负责收钱和打扫卫生,由于生意很好所以店面需要进行扩大,同时需要增加工作人员5名。当人员增加后问题也出现了,小王不知怎样对人员进行有效管理,所以导致店里的生意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店面大了人员多了但是收入却少了。教师在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具体的工作情境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各自找出问题的关键,制定解决目前情况的方案或计划。然后,针对每个小组的具体方案全班再进行讨论,将小组制定的方案和计划进行优化,最后让每个学生以包子店老板小王的视角根据全班讨论的方案进行员工岗位职责制定和以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计划。这种为了解决工作中某一个具体问题的情境式教学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进行更好的学习,还能够帮助学生们学会如何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学习,能够真正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能力。

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112-02

应用文写作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高职院校都逐渐认识到应用写作能力之于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相应地开设了应用文写作类课程。但是,在课程定位上,各高职院校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将应用文写作课程定位为公共基础课,个别院校甚至定位为公共选修课,学时也极为有限,使应用文写作课程游离于专业教学,无法得到实质性的重视。在教学实施上,教师往往不顾学时有限将诸多内容放进来,多以行政公文作为“重头戏”进行教学,再以此为基础比较全面地涵盖其他类应用文,形成长期以来一贯式的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经济文书、法律文书、礼仪文书等几部分组成的课程内容体系,结果导致如下现象的产生:在公共基础课上,不看对象而大讲特讲行政公文,对没有专业底蕴的学生讲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这样文种的“皮毛知识”等等。笔者认为这是不顾实际、不看对象、任意拔高公共基础课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地位的表现。课程内容体系庞大,学习文种繁杂,既造成内容容量过大与学时极其有限之间的矛盾,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程内容的庞杂而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模糊,提不起学习兴趣。近几年,在新的职教理念的指导下,尽管对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努力开展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但从总体上看,上述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当然,也有的高职院校或相关专业开设了带有专业性质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如秘书类专业开设了《秘书写作》,财经类专业开设了《财经应用文写作》,旅游类专业开设了《旅游应用文写作》等,我们可称之为专业写作课。但是,一则这样依据专业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比例仍然很小,二则即使在专业性质较强的写作课程上也没有能够解决好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问题,一些专业性质的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公共基础课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实质区别,专业特色不突出,专业特征不明显,专业适用性不强,只要看一看市面上现有的专业写作课程教材就可窥见一斑。

很明显,这些问题也是导致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效果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包涵了大量与学生所学专业不相适应的专业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既冲淡了公共基础课的课程属性,又不能实现专业写作课的教学目标;作为专业写作课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与一般意义上公共基础课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没有本质区别,那么,即使开设了这样的专业性质的写作课程,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应用文写作应该与专业特色突出、专业特征明显、专业适应性强的专业性质的应用文写作区别开来,分别承担各自的功能。前者主要是为了打好素质基础,具有通用性,后者则是为了提升专业能力,强调专业性。两者不是传统意义的简单替代或“共享”,而是在分工基础上的相辅相成。

应用文课程教学两段论的设想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笔者提出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两段论的初步设想,即将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定位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写作课双重性质相结合的一门各专业必修课程,在教学实施上分成基础段和专业段两个学习阶段分别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共同构成完整的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一)基础段:各专业通用,基于学习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在这一阶段,应用文写作定位为公共基础课性质,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内容突出普遍通用性,主要基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即校园学习生活需要来设计,着眼于学生个体或群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应用文种进行教学,既为校园的学习生活提供切实的帮助,又为后续的专业写作学习和走向社会的写作实践打下基础,不求全面,但求实用,以提高学生的日常应用文写作能力和相应的素质修养为目标。教学实践证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当下的学习生活结合得越紧密,学生会越感兴趣,学习的疏离感也会越小。如学生个体和群体在日常校园学习生活中要使用借条、欠条、收条、领条等各种条据,就需要学会条据的写作;要参加各种演讲比赛,就需要学会演讲稿的写作;要申请加入各种社团和参加各种岗位的竞聘,就需要学会申请书和竞聘词的写作;要根据需要向有关人员或组织表达感谢、慰问、祝贺等情意,就需要学会感谢信、慰问信、祝贺信等文种的写作;班委会同学和学生会同学在进行管理或开展工作中要使用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倡议书、海报等,就需要学会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倡议书、海报等文种的写作。这一阶段的教学特别注意以学生个体和群体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对应用文的现实需要为基础,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探寻教学活动与学生现实写作实践相结合,一则对学生的现实写作需要有直接的帮助,使其对应用文写作课程感兴趣;二则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认识到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应用文,使其充分认识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二)专业段:与专业对应,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在这一阶段,应用文写作定位为专业写作课性质,必修课根据专业特点在后续学期开设。教学内容突出专业实用性,主要结合不同专业领域所需要的应用文来确定与基础段彼此区别又对其拓展延伸的教学内容,所选的应用文种应该是学生就业上岗后在专业岗位或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如广告设计专业应当重点确定广告文案设计、解说词等文种的教学;市场营销专业应当重点确定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经济合同等文种的教学;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当重点确定财务分析报告、预算报告、决算报告等文种的教学;等等。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应用文是其今后从事专业领域岗位工作要经常使用的应用文,是其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结合相关专业课程学习这些专业应用文的写作。这样,课程教学就增强了针对性,避免了盲目性。在学期安排上则可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进行,不可“一刀切”地固定在某一个学期。因为专业性写作往往要以专业底蕴作为基础,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专业性写作提供了写作内在的“灵魂”支持,绝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应用文格式加例文的讲授。如秘书类专业学生学习商务谈判方案的写作最好有商务谈判类课程的支撑,旅游类专业学生学习导游手册的写作最好有导游基础知识类课程的支撑,财会类专业学生学习财务分析报告最好有财会实务类课程的支撑等。否则,专业应用文写作仍然是无本之木,徒有其表。

应用文写作课程两段教学的实施准备

如果按照两段论设想来实施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需要首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性准备工作。只有这些基础性准备工作做好了,两段教学设想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也才能够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基于工学结合的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实践教学。

(一)做好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归并

由于专业段教学要结合不同专业进行更加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所以,首先要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专业领域的实际调研,通过调研明确该专业应该重点学习哪些专业性强的典型应用文种,保证文种的专业针对性。同时,处理好基础段与专业段的关系,做好教学内容的合理归并,因为两段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复或交叉问题,有的文种在基础段学习了,但在专业段可能还会涉及,比如工作计划,在基础段可以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学习计划或学生组织的工作计划,而在专业段自然也会有相应的工作计划。笔者建议,对于这样的文种,如果在学生校园学习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仍然归并到基础段进行,专业段则结合专业内容进行复习式的教学即可,主要精力还是在典型专业文种教学。

(二)编写适用对路的校本特色教材

教材建设是课程教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前由于在课程定位和教学实施上一直存在着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写作课混淆不清的问题,所以,市面上高职应用文写作教材洋洋可观,新版本也不断地出现,但千书一面的现象也相当突出,多数教材如果用通用性或专业性的标准来衡量都有失偏颇,都谈不上适用对路。所以,应该编写适应两段教学的具有校本特色的应用文写作教材,既可以根据本校开设专业情况,在一本教材中前面设置公共基础段的文种,后面分设专业写作段的文种,又可以独立建设一本公共基础段应用文写作教材,再分别建设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写作段分册教材。唯有如此,才能够解决目前应用文写作教材公共性有余、专业性不足的问题。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教材编写问题了。

(三)吸纳行业的专业人士参与教学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许多高职院校都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士来承担一些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但应用文写作课程则由于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及传统思维定势等影响,基本上都是由校内的专职教师任教。校内专职教师大多没有相关专业领域的实践经历与经验,特别是将应用文写作定位为公共基础课的院校,课程教师的相关素质问题更加突出,对某些专业性很强的应用文的教学还只停留在外在格式的简单介绍上,难以触及文种写作的实质。要想提高专业段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吸纳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到教学中来,或聘请有相关写作实践经历与经验的人士参与授课,或聘请其参与专业段课程的建设,这样的实践课程教学才能真正体现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董灵芝.高职学生提高应用写作能力的若干思考[J].语文学刊,2010(7):143-144.

[2]金常德.《新编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编写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5):53-54.

篇5

美育也被称作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语文作为一门教人求真、向善、追求美的课程,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既是学科的要求,也是教育的要求。中职生由于语文素养普遍不高,在审美方面更是有待提高,因此教学中更需要进行美育渗透。

中职语文教材在建构体系中有别于普高教材,应用文写作方面的内容是中职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将针对应用文写作中《广告语》的教学谈谈自己如何进行美育渗透的。

首先,教学中要有专业针对性,贴近生活实际。

中职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就业教育,所以在教学上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设计,在烹饪专业讲授《广告语》这一课时,我从餐饮广告语入手,设置特定情景,围绕武汉本地的餐饮进行教学,在内容设置上选择了武汉有代表性的餐饮,让学生为它们撰写广告语。例如武汉的四大特色小吃、武汉美食四条街、武汉四大酒店的招牌菜等学生熟悉的内容。在营销专业上这一课时,我选择的内容就是为冬季新品会的某一款服装撰写广告词。这样设计既可以突出学生专业特长,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其次,教学内容要遵循学生的审美认知规律。

美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很难用一两句话解释清楚,语言的美就更难把握。为了让学生能持续保持对美的探究热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用一系列标题对每一环节的内容进行概括,使它们在内容上形成层层递进的关系,例如视频导入感悟美、分析品评再现美、任务驱动创作美、总结评价提升美、拓展迁移延伸美等,一方面给学生直观上的认识,另一方面体现了从浅到深的认知规律。整个教学设计沿着感悟美——发现美——传达美的思路进行,使学生对美的认知从外在层面上升到内在实质。

再次,要善于引导学生归纳审美的方法和技巧。

审美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不仅仅是引导学生感受到一次教学带来的美感,还要教给学生一种发现和欣赏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独立审美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仍然以《广告语》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关于赏析语言的美,我采用了图文对照的方式启发学生寻找美食图片和广告语之间的对接点,从而引导他们逐步归纳审美的方法和技巧。譬如说我先给出热干面的图片,让学生找出食品图片中的美,然后给出一句有待改进的广告语“红油热干面,美味天天见”,再让他们找到美食和广告语之间的对接点,学生会找出对接点在于颜色和味道。同时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发现,美食图片和广告语之间存在不相配的地方,这时我会让他们进行改写。通过改写活动,启发学生从外到内发现广告语的美,提炼审美要素,找出其表现方式。即从色彩、结构、音韵等方面观察外在美,从情感、形象、创意等方面体味内在美。同时让学生明白各个方面的美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例如结构的美在于广告语句式上的整齐、简洁和对称等等。这既是一种方法的引导也是一种审美技巧的提示。

最后,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多样。

中职的学生因为学习兴趣不稳定,上课时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要多样化,要不断地给学生提供新鲜的情感体验。我在设计《广告语》一课时,除了紧紧结合专业特色和职场需求,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两种教学方法,弱化写作概念,设置武汉本地餐饮情景,突出学生发现美和表达美的过程。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化静态文字为动态展示。同时突出以学生自身修养为基础的审美活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篇6

 

一、引言

作为人类社会的交流形式、管理手段和思维载体,英语应用文在涉外经济、行政、司法、教育以及日常生活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根据岗位需要撰写相应的英语应用文是高职高专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之一。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项目化教学是高职高专英语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典型模式,通过真实的任务情境、丰富的学习机会,团队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学习,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是改进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项目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求教师对教学中的角色重新定位。本文在阐述项目化教学的内涵的基础之上,通过教学实例来探讨教师在英语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中应发挥的作用。

二、项目化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项目化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团队合作为基础教育管理论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通过构建真实任务情境,围绕具体的学习项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际训练中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实践能力发展与提高的教学过程。具体来说,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的工作方式,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三、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区别

从教学目标来看,项目化教学突出实践性。传统教学是知识和技能的单纯传授,而项目化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融合于项目实施过程,教师不再局限于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项目实施过程,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与新的知识融会贯通。

从教学内容来看,项目化教学具有跨学科性。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涉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当前社会的综合问题。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多种信息来源(如书籍、网络资料等)来理解和分析所遇到的问题。

从教学形式来看,项目化教学具有主动性和互动合作性。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学习中国。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教育管理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评价和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结论。学生需要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才能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项目化教学强调学习活动中的互动与合作。教师、学生以及涉及该项活动的所有人员相互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共享资源和智慧,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合作完成项目。

从教学手段来看,项目化教学具有先进性。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项目化教学中,师生要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学习信息,利用PPT、网页、动画、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制作多媒体课件及进行成果展示。

从评估手段来看,项目化教学具有多样性。传统教学评估手段单一,多采用终结性方式。而项目化教学评估手段多元化,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四、教师在英语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英语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项目的准备、实施与评价。

(一)准备阶段——项目设计、指导的作用

根据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知识体系及学生生活、职业岗位的需求,教师设计开发出与各项内容相适应的实践项目,将整个课程内容分为“个人事务写作、文秘事务写作和商务事务写作”三个模块,每个模块作为一个项目,每个项目再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构成教学内容。个人事务写作包括个人简历、申请信、求职信、求学信、名片、演讲稿等;文秘事务写作包括通知、公告、海报、总结、会议纪录、传真、电子邮件、备忘录、邀请函、致辞等;商务事务写作包括广告、建立业务关系、推销信、投诉及理赔信、询(报)盘、支付条款等。教师提出项目任务设想教育管理论文,与学生讨论并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以“个人事务写作”这个项目下属的子项目“求职信”为例,确定的项目任务是了解求职信的内容与特点,掌握求职信的写作格式、基本结构和典型词汇和句型。确定项目训练形式(课堂实训和课外实训)以及实训实施步骤。教师指导学生搜集、整理和讨论与此项目相关的知识,词汇,句型,范文;准备图书、PPT、VCD、视频等工具,在这个阶段,教师是项目课程的设计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二)实施阶段——组织、引导的作用

课堂实训分为三个环节:案例讨论、错例修改、情景模拟训练。教师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实践教学环境,按既定的实施步骤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首先由学生展示准备的案例,师生讨论引出第一个知识点:求职信的概念和特点。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案例,引出第二个知识点:求职信的组成部分及写作格式。然后由教师展示错误案例,提出问题,比如该求职信结构是否合理,语言是否得体,应如何修改?师生共同讨论问题,修改错例。演示范文,讨论总结求职信的写作要点和技巧以及常用词汇和句型。最后,进行模拟写作训练,以PPT文件、纸质作业、角色扮演、讲述等方式进行成果展示。课外实训包括利用网络或其他途径查找相关案例,进行评析,仿写;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活动进行实战训练;结合专业学习、毕业求职或社会调查活动进行实战训练。教师提出目标,与学生共同制定计划教育管理论文,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定期检查、督促,实行过程指导。课堂实训和课外实训均由学生唱主角,采用“交互式”学习模式,教师当好“导演”。从主讲人转变为协调者;从教学生转变为帮学生;从一言堂转变为控制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在项目化教学情境下,学生遇到的问题更加综合和复杂。教师需要在心理上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勇于尝试、积极参与,还要培育学生善于合作的素质。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给予具体的帮助中国。在这个阶段,教师是项目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评价阶段——检测评估的作用

评价阶段是对整个项目活动的检查评估和总结。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中,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主要对学生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写作资料的收集准备情况、学习态度、参与实践、作业完成质量等)进行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能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及时地肯定学生的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位一体使评价更深入,更全面。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总结体验。终结性评价主要对学生的本课程期末考试情况作出评价。在这个阶段,教师是项目教学的评估者。

五、结语

教师在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重视自我发展,树立实践和终生学习的观念。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性和跨学科性要求教师除了具备较高英语语言水平之外,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要了解涉外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工作过程以及对人才的要求教育管理论文,才能够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任务来设计、组织、实施项目活动。不仅娴熟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了解商务、外贸、文秘、旅游、物流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教师成为一名终生学习者,不断学习新知识,并通过专题培训、企业挂职顶岗锻炼等方式,积累教学所需的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此外,在项目化教学中,项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教学情境和学习环境的创设和教学评估是教师的主要工作之一。教师还应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学会用研究理论来指导、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最后,由于项目化教学强调团队协作性,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要从个体的工作方式走向合作,不仅要善于与学生互动,还要与同事,甚至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联合起来进行项目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 外国教育研究,2002,11.

[2]雷术海.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英语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3]方义桂.高职院校实施英语项目课程的师资要求及其对策[J]. 现代教育科学,2009,3.

篇7

应用文是一种实用文体,是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交际工具,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开设应用文写作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用文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应用写作能力是高职学生必备的基本文化素质能力,是面对就业竞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技能,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提高应用写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不理想

如今,应用文写作也成为大学生步入职场的重要工具。人力资源的相对过剩,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异常激烈,而求职信或个人简历则是求职竞争中首当其冲的“敲门砖”。一个高素质的现代人,其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是展示个人才能,实现个人价值,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也认识到应用写作能力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但往往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要求。究其原因,除了有文体上单调枯燥的因素外,也有教师教学方法的程式化因素,最关键的问题是学生缺乏对应用文写作学习欲望,一些学生认为自己的目的是学习专业,应用文写作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无太大帮助,无足轻重,学无所用,对学习应用文体的目的和作用并不明确,由于重视不够,因而缺乏学习兴趣。另有一些学生,尽管认识到应用文的重要性和使用价值,但又认为它简单易懂,单调呆板,不花力气也可以学好,自然引起投入不足。这就直接影响应用写作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习兴趣,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写作实践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教好学生写应用文,就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由于应用写作所学的文种,它不同于文学创作,是不允许虚构、想象,必须联系社会实践,直接取材于现实,应用于实际。写好应用文需要有必要的写作经验和生活阅历,绝大多数高职生都从初中、高中学校直接进入大学学校,他们经历单纯、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经验都不丰富,缺乏必要的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对应用文的使用程序和写作技巧还很陌生,因而增加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难度,也就对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既要有理论性又要有趣味性,既要注重理论更要加强实践。

三、依托校园文化,提升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缺少实践环节,只能是“纸上谈兵”,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变封闭式的模仿为开放式的实际操作,以弥补学生生活阅历和写作经验的不足。

校园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熟悉并赖以生存的环境。校园文化是指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由学校全体或部分成员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育人环境中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物质和精神共同体,它包括物质形态、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制度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作为应用文写作的教师,应依托校园文化,巧妙利用校园文化这种资源,寻找校园文化与应用文写作教学结合的途径,增加学生写作实践,提高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本文重点选择了依托校园文化中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例,来增强应用写作教学效果。

(一)充分利用校园行为文化增强应用文写作实践性

校园行为文化是高职院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及其一切工作都是要通过学校师生一定的实际行为和有组织的活动来进行的,全体师生就是校园行为文化活动的主体。因此,要利用校园行为文化增强写作实践性,方式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高职院校里面开展的一些校园活动,如学院运动会、篮排球比赛、健美操比赛、知识讲座、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只要注意观察、善于利用,以开展的各项活动为契机,随时随处都能够找到让学生练笔的机会。如笔者所在高职院校班级里面的不少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参加学院开展的各种社团活动,这些社团开展活动又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文书,如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团成果展等活动时,需要写作海报、倡议书、活动方案、经费申请、工作计划、总结等,便可让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中,他们便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锻炼。例如,学校运动会的前两周,教师开始策划讲授相关文种,如开幕词、闭幕词、班级运动员入场词、新闻采写、运动会广播稿、板报宣传,再比如篮排球比赛、健美操比赛、知识讲座、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要求学生在将要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写作。这样应用写作教学配合校园行为文化活动来开展,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课堂内延伸至课外,让他们亲自参与到开展的活动中,运用课内的理论知识自行解决现实问题,应用写作能力得到检验和提高,学生在实践中也体验到了学以致用的的乐趣。

(二)充分利用校园制度文化增强应用文写作实践性

篇8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应用文写作在各学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我就先对目前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文写作现状进行简单的总结。

一、职业教育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

1.一般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课基础都比较差,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而且职业学校更加注重的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这样就导致文化课处于更薄弱的位置。而且,应用文写作与其他体裁相比,内容和形式都比较枯燥、单调,这更加使学生对应用文写作产生了惧怕、抵触心理。

2.在教学方式上,大部分依然是传统的应用文写作模式,即“理论―案例―训练”,但是这种模式只能让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并学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在教学中,也总是按照老师的教学思路走,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期下去,学生就会逐渐对应用文写作丧失学习兴趣,于是在应用文写作课上,学生总是消极应对。

3.在课程设置方面,因为应用文写作不在专业课教学范围内,所以在职业教育中它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尤其是理工性质的职业院校,甚至都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即使有,也因为应用文写作具有固定的形式和内容,写作方法也比较固定和规范,大部分教师在教这门课程时,从来只是照本宣科,只给学生讲讲写作格式以及注意事项等,让学生生搬硬套,以至于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

二、职业教育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措施

1.把握好第一节课,让学生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要想上好应用文写作课,首先,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因此,在给职校学生上第一节课时,我没有急于向学生传授应用文写作的技巧,而是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学习任务:让学生到校园去观察哪些地方用到了应用文。学生出去转了一圈后回来告诉我:“宣传栏里面几乎全都是,通知、海报、表扬信、公开信等等。”我也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说:“你们也看到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运用到应用文,不管跟别人沟通还是处理一些问题,都会接触到和使用到它。比如,你们生病了会给老师写请假条;找不到东西了会写寻物启事等等,包括以后你们参加工作了要写日常工作报告,开会时要做会议记录,年终时还要写年终总结报告等等,这些都需要用应用文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应用文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所以它应该成为每个人必备的能力之一,尤其是这些即将踏入社会的职校生,他们更要为自己将来就业和立足社会准备好充足的条件。

2.利用多媒体课堂技术,优化课堂结构。目前,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得越来越密切,同时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所以,应用文写作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实现网络化教学。

首先,多媒体技术因为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可以把应用文教材中的知识点以更为生动和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刺激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这样就使我们原本死板单调的教学模式变得丰富有趣。其次,我们也可利用多媒体把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在课堂上演示出来,这样,就能把学生对应用文的写作热情激发出来。最后,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一些我们课前收集的应用文范文,或者有关应用文写作的格式及写作素材等等,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可以吸取一些范文的写作经验,或者借鉴其中的一些写作素材,这为提高职校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从基础入手,使学生建立写好应用文的自信心。职校学生相对于其他学校的学生来讲,有着一定的自卑心理,因为大部分职校学生都是因为文化课基础差,所以才会选择进入职校去学习和掌握一门技能,为以后立足社会做准备。所以,我就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决定从基础入手,由浅入深地调整教学顺序,学生基础打好了,也就不会惧怕和恐惧应用文写作了。在具体实施时,我先教学例如通知、请假条、条据这些比较浅显易懂的应用文体,让学生能轻松掌握;然后循序渐进,再教学如请示、报告等这类稍难且在学习中很少接触到的文体。每个教学顺序,我都经过认真的思考,尽可能做到从简单到复杂。以此,可培养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信心。

以上仅是我个人对职业教育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几点建议和想法,在此拿出与大家一起分享,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篇9

应用文起源于人类生活的实际需要,直接为人类生活的实际需要而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应用文作为管理国家、处理政务、传达信息、组织策划、推广成果、发展科学,以及人们在社会、思想交流中使用的重要工具,已成为信息时代不可替代的重要传播手段和工具。人们在现实社会里,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离不开应用文。例如,秘书要为领导迎来送往准备欢迎词、欢送词,各种会议的祝词、答谢词等;一般工作人员要写邀请函、感谢信或生产、学习方面的汇报;搞经济工作,要懂得写市场调查、市场预测、经济合同、产品说明、经济活动分析。又如,个人生活中小至手机短信、求职简历、消费投诉,大至劳动合同、劳资纠纷、官司诉讼等,哪一样都离不开应用文写作。可见应用文写作已走向各行各业、走向社会、走向民众。应用文写作作为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直接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素质教育、人才与社会适应等紧密联系,增强教学效果,强化大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满足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将成为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

应用文的写作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个人能力的标准之一。如何提高大W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呢?笔者将借鉴行为导向论的教学理念探索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实践。

一、行为导向教学论的教育理念

行为导向教学论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新思潮,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德国职教专家T・特拉姆对行为导向教学做了如下阐释:“行为导向是一种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它可视为主体得以持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展现。”[1]这种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其核心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行为能力。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知识”,而且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交往”。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所起的作用往往是隐性的,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其行为是活跃的、显性的。

行为导向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有助于学生潜能的挖掘。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启发式教学,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鼓励他们创新,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强化。学生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行为导向教学要求学生从错误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与现实中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指导学生探索。

行为导向教学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行为导向教学倡导学生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这种教与学通常围绕某一课题、问题或项目开展教学活动,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行动主体,通过真实的职业情境让学生“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2],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行为导向论的教学内容以提高能力为本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要求学习在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习内容应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任务的真实性使得学生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使其具有主人翁感;任务本身是整体性的,具有挑战性,解决了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奖励,因此容易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此外,任务的多样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并且在完成任务中展现自己的能力。

总之,行为导向教学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作用发生根本的变化,即由传统的主角、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主持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行为导向法中的具体教学方法,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让学生有更大的课堂参与空间,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有目的可循,有问题可想,有事情可做,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在课堂上无所事事,东想西想,以此达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

二、行为导向教学论的组织形式

行为导向教学论是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在课堂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要完成的行为活动引导着教学过程。上海马庆发教授认为:“行为导向实质上是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从而产生的一种行为理论的假设。”[3]具体流程由目标导向(学习任务)、学习指导(分组活动)、反馈互动(成果展示)、综合评价(自我评估)四个方面组成。

我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一门公共课,面向全校大多数专业开设。针对不同的专业创设专业情境,设定具体任务,将本专业需要讲述的重点文种贯穿于整个情境中。比如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重点应讲述经济类应用文写作。针对秘书专业的学生,则重点放在公务文书的学习上。假设宏远公司打算拓宽业务范围,拟在另一城市建立分公司,现在需招聘四名优秀人员负责该项工作。根据此情景具体组织形式如下:

首先,明确目标。目标是行动方向。应用文写作难就难在学生写作往往无的放矢,为写作而写作,学生无法真实体会工作情景。运用行为导向教学论,教师结合上述情境告诉学生在完成该项任务中将涉及的文种:计划、通知、求职信、市场预测报告、市场调查报告、策划书、广告设计、感谢信、总结等,这样便使学生明确自己在这次活动中需要做什么。本环节主要运用行为导向教学论中的项目驱动法,使学生带着项目即任务学习。

其次,学习指导。将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扮演宏远公司,另外一组扮演应聘者,在这种情境中,学生通过讨论、共同拟稿、修改等环节的练习,进而形成自然的、符合现实经济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智力活动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即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方面得到发展。本环节主要运用行为导向教学论中的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如上文中的应聘者、企业老总等。表现方式可以多式多样,如可模仿电视台综艺类节目、新闻会等形式。整个扮演活动可以让学生全权负责,教师只发挥顾问的作用。

再次,成果展示。通过模拟训练,要求每小组将每个环节所涉及的文种展示出来,使每个学习者都有施展个性能力的机会和舞台。行为导向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展示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展示自己的风格)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工作能力,不断把知识内化为能力。

最后,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关键,在评价中将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应该注意的事项提出来,引起学生的重视。第一环节由学生自评,自评阶段能够看出学生对某个文种掌握的程度;第二环节进行互评,这一环节能够起到互通有无的作用;最后由老师总评,教师对各组展示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共同错误,表扬优秀作品。老师总评起到补充和强调的作用,真正体现了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和主持人。

三、行为导向教学论的启示

行为导向教学论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引导、以情境为激发、协作交流、教中学做的原则。为了体现以上六大原则,在教学中应该做到:

(一)教师应转变教学风格

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很重要,不同的教学风格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应用文写作难就难在内容比较枯燥,写作没有真实目的,为写作而写作,学生没有真实的情景体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在行为导向教学论的实践过程中,教师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使用指导式和咨询式教学风格进行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具体情景让学生产生一种真实的感受。采用指导式或咨询式教学风格与传统教学的不同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发生相应的变换,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指导者或咨询者,虽然角色发生了变化,但是教师的作用依然是很重要的。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其次,学生在活动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难题,教师应当好顾问,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二)教师应扮演好主持人角色

作为教师,首先要认识自我,因为“自我认识是教师了解自己、获得自我接受的正确态度的最重要条件”[4]。根据角色理论,“自我认识的过程就是角色定位的过程。教师正确的角色定位,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完善教学评价制度”[5]。行为导向教学论要求教师扮演好主持人角色。行为导向教学论中的角色扮演法要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掌握职业技能。当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时,教师必须扮演好主持人的角色。好主持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组织好节目,控制好节目的进展,应用在教学中就是和学生一起完成某项教学任务,控制教学过程;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时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这时教师要当好助手并不断地鼓励学生,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并有能力完成目标任务。当好主持人的另一点是认真听取学生的展示。行为导向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完成目标任务后必须展示自己的成果。当学生展示成果时,教师应该认真听取学生的表述,在听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为最后的综合评价做准备。当好主持人是一种较高领导能力的体现,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具有实际推广价值。

例如在学习合同写作时,教师用10分钟时间告诉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经过讨论签订一份合同。学生利用20分钟的时间商讨合同的内容,利用20分钟书写合同,利用20分钟展示作品,最后30分钟进行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强调合同写作的注意事项。

(三)学生以团队形式学习

团队学习教学模式是2002年由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大学的拉里・迈克尔森等学者正式提出的,他将商界团队运行模式拓展到课堂教学中。团队的组成要素包括团队规模、角色、领导等。具体而言,学习团队的规模以2~6人为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任务或情境安排合适的人数。所谓角色,即在团队中各自的职责是什么,在进行角色分配时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分配相应的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使团队高效运行。所谓领导,即能够组织或控制团队有序运行的人员。

以团队形式学习蕴含互动、互助、协同、展示等多种元素,为了使团队更优秀,首先,每个团队成员都必须有责任意识,团队成员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团队做出贡献,提高团队的总体质量。例如在写作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如果某些成员没有完成,不仅影响个人的成绩,而且将影响团队后续的任务完成,往往会破坏团队的凝聚力,因此学生会产生责任意识努力完成。其次,应避免团队中出现小联盟,例如男、女朋友或基于其他背景因素形成的小团体。在团队中若出现小团体,显然不利于团队的高效运转。

在应用文写作中,以团队形式学习具体表现为:先熟悉写作要求,再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合作写作,最后进行评价。这种团队形式学习可以使学生增强合作的意识,使每个学生都切身体会到自己需要学习,更需要向别人学习和在别人的帮助下获得发展,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合作与交往的现代社会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行为导向教学论运用于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中,切实将学生的学习与学生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任务驱动和项目活动中轻松学会应用文的写作,同时个体的行为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吴海霞.应用“行为导向教学”培养学生影视创作能力[J].学理论,2010(23):291-292.

[2]徐吉生.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75-21.

[3]赵志国,汪伟.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汽车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9(2):82.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132-0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教育的主流,然而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授课型教学模式和学生的被动性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1]。同时,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然而,研究型学习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得到普遍认同和广泛关注[2]。近年来,根据我院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以及该课程的特点,我们有效地将“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参加对象

我系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和医学营养专业三个高职专业的学生,每年共计150人左右,安排时间第四学期。

(二)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1.教学安排。将该课程划分为:医学科研方法和论文的认知、文献检索与信息提炼、项目内容的选定、项目技术路线的设计、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的实施、项目结果的处理与总结、项目论文的撰写与发表和项目的汇报9个项目工作任务板块。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围绕“汇报――讲解――讨论”展开,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该课程的教学时数均为36学时。

2.项目内容来源和设计。课程要求项目内容选定按人才培养方案和行业岗位工作内容需求的原则,选择有针对性的项目工作任务,灵活运用研究型学习的理念进行组织教学,既达到了基本的教学目标,也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3.项目内容的组织实施办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首先教师根据对整个班级学生学情进行分析,选出学习态度认真、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项目组组长。然后组长再根据教师对成员的要求,选择其组内成员。每个项目学习小组由6~8名学生组成,每个学生按照项目内容进行分工,各自承担相应工作任务,然后由组长负责资料整合与专题汇报。每个项目工作任务板块,学生均有2周的准备时间。每组必须根据每个项目任务的评分标准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个环节项目任务的开展。

(三)教学模式的评价

1.考核方式。课程考核主要采取由项目评审小组和项目汇报评委组共同完成项目的考核。科任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项目评审小组,按照制定的课程项目评分标准,对项目选题、项目设计、项目汇报、项目论文进行评分,占总成绩的60%。项目汇报评委组成员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和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评委小组,按照《卫生管理系项目教学评分标准》对每组项目进行评分,占总成绩的40%。

2.问卷调查。自制调查表,每班随机抽取30名学生,集中发放问卷,当场收回。调查表的内容包括研究型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作用、能力的提高、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用SPSS 11.5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用频数分布来描述和分析这些数据。

二、结果

(一)项目内容完成情况

从表1的项目内容来看,学生选取的内容均结合了各自的专业发展特点和行业岗位工作需求。部分项目小组还设计了实验研究,也有部分小组还走出校园、面向社会人群进行了相关的调查。

(二)项目教学问卷调查结果

1.参加的项目性质。根据研究型项目教学模式的实施,按照教学标准的要求,大部分学生是参照教师根据行(企)业需求设计的模拟项目,占54.42%;有44.58%的学生自己寻找的行业项目;而仅仅只有1%的项目为企业委托的真实项目。

2.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教师在研究型项目教学中扮演着主要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使不同项目得以顺利实施。通过调查发现,有98.24%学生认为带教老师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

3.学生的能力反馈情况。从研究型项目教学对学生最大的作用来看,认为可以培养团队精神的占80.67%;可以最大地激发创新思维和潜力占30.09%;也促进了解企业情况,占85.31%。在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改变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认为在专业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明显提高,分别为77.39%和65.45%;另外还有51%的学生认为明显提高了沟通合作能力。在研究型项目教学同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有74.52%的学生认为实践技能提高比较明显,而认为和其他方法效果一样的仅为3.80%。对于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有35.67%的认为自己对项目策划表现最欠缺,但只有8.60%的学生认为是表达最欠缺。在研究型项目教学过程中,38.29%和36%的学生分别表示在老师指导下和小组协作下能独立完成该项目;而只有23.81%的表示能独立完成。学生在参与研究型项目教学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主要分别体现在学过的理论知识无法得到有效运用和自身实践的操作能力不够,各占41.67%和45.49%。从学生完成项目后的状态分析可知,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目标更明确的学生占80.34%;有74.57%的学生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对未来充满希望,以及39.91%的学生后悔平时的学习不够;还有27.74%的学生表示收获了挑战成功的喜悦,有机会还想参加。

三、讨论

(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态度与角色转变

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必须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且还要有教学热情和乐于奉献时间的精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98.24%学生认为带教老师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他们表示教师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中起到了指导、促进作用而不是灌输作用,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的积极和轻松。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人们认知能力的增强,传统的教育将不再满足当前的需要。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要不断发生改变。于是当代教育的教师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3]。所以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由教材的讲解者、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者、活动组织者。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地位发生转变

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而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基本行为特征和认知取向。在学生接受项目任务实施完成以后,明显提高了相应的能力,其分别是77.39%的学生认为在专业应用能力和65.45%的学生体现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96.20%的学生认为明显提高了实践技能。这是因为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采用的是项目任务组织教学,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观点而结束。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之中学生采取的是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构建知识。学习地位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成为参与者、探究者和意义建构者。学习方式也从听讲―存储―再现,转向了探索―内化―创造,使得学生在传统学习方式中被忽略和压抑了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个性特征得以释放和张扬,享受到了学习带给学生们的快乐。

(三)增加对行(企)业工作岗位的了解与关注

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学生通过项目的选取、实施与总结以及论文撰写后,85.31%学生认为促进了其了解企业的情况。对行(企)业岗位的工作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将为学生实习与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高职学生由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零距离”人才需求培养目标。

(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与服务集体的意识

在项目任务实施中,只有1.84%的学生认为小组协作精神太差是研究型项目教学中面临的最大困难,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意识到组内同学间合作是学生任务完成和获取知识的关键。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知识的获得,能增强与他人的合作能力,能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对学生的同伴关系、交流能力和知识的获得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有利于帮助他们理解他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学习成果;有利于帮助他们学到一些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做事的技巧。分享和合作也是社会对职业人才在未来工作中的要求。

(五)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其主要体现为:一是需要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研究型教学模式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无法提前准备,学习盲目性大,加上学习能力要求高,跟不上研究型教学步伐,于是感到教学内容及课堂秩序有些乱。这就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网络,努力培养学生开发第二网络课堂,建立项目学习网络平台,方便学生学习与交流,并且需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学情与能力,注意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引导。二是当前课程设置上安排课时较少,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研究型教学对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和工作责任心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全过程跟踪费时、费力,通常在耐心指导每个项目的实施时,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课余休息时间来完成指导工作。为了使研究型教学模式得到更好的发展,培养出更能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校(院)应在制度制定时应注意适当给予倾斜,多鼓励教师开展新型教育教学改革模式。三是需要努力打造优良师资队伍与优良的教学团队。研究型教学模式具有学科知识点开放性、自主性和多元性的特点,于是学生在选择项目内容上就会涉及到专业各学科知识点的有机结合与运用,这就需要建立一支多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作为项目指导组,参与到学生项目指导的工作,为学生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喻思红,范湘红,赵小红.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及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80-382.

[2]尹伟,范旭,胡德渝,等.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口腔预防医学课程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9):53-54.

[3]王林发.研究型教师培养的“项目学习”教学模式[J].教育研究,2010,367(8):105-109.

[4]范秉琳,杨志军,袁建梅,等.“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6):62-63.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 of "Research-based learning" in the Med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sis Writing Course

YANG Ming-fei,WANG Xu-hui

篇11

中图分类号:H319

基金项目:1. 广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专业”(GD2013104);2. 广东省哲学与社会科学“十二. 五”规划项目“外语学科专项”(GD15WZ14)

一、引言

2010年,佛山教育局率先在国内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教师优秀微课资源征集与评审活动,首次正式给出微课概念 并开展了一系列微课建设实践与应用研究。由此可见,在我国,微课兴起于中小学教育领域。随着微课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的成功实践,微课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特点被广泛认可,在各个阶段、各个层次的教育领域中迅速传播,成为教育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热点。

在中国知网(http:///)的搜索器中,用检索关键词的方法,查找以微课为关键词的文献,截至目前,共有2334个条目。按发表年度查看,会发现2013(92条)至2015年(1552条)间,相关文献数量增长迅速,并且有望进一步增长。

2012年12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推动和促进了微课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建设和应用。2015年6月,外研社组织开展了第三届“教学之星”大赛 ,并将本届大赛的主题设定为“微课与翻转课堂”,探索微课的设计、制作及其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由此可见,微课在高校英语教育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过程中,已然备受关注与推崇。

随着微课在各教育领域中的建设与应用,对微课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现阶段普遍认为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本文在教育教学方式变革这一宏观的逻辑框架中,以英语专业某一门具体课程的教与学活动为微观切入点,探讨微课在变革具体课程的教与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具体来说,本文结合当前三本院校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课的教学现状和该类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提出借助微课来转变该课程现行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将微课运用到课前预习、建构翻转课堂、导师研修和即时在线学习中。

在以下论述中,笔者结合入职以来的教学工作经验,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课的教与学现状为例,探讨在本校现有条件下,具体课程的微课建设与应用,希望借此为同类学校提供有益参考。

二、三本院校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课的教与学现状

根据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外语系2012级英语专业本科生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术论文写作课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于第七学期,共计16个学时。笔者以旁听和随机采访上课学生的形式,深入调查了该门课程的教与学现状。

从教学模式的层面上来说,该课程仍然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法,尽管课堂上也会有师生间的问答活动,但这类互动基本局限在概念性的问答。比如,教师提问摘要的内容应该由哪几部分组成,接着抽点学生回答。但学生光知道摘要的内容通常由六个部分组成(主题阐述、研究目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研究结果和总结与启示[4]),是远远不够的,这充其量只能是在写作过程中起一个指引的作用。当学生实在无从下手时,能够以此为指В找到突破口。但如何才能写好摘要?什么样的摘要才算得上是一个好的摘要?关于这些问题,在课堂上缺乏分析、讨论。又比如教师在讲授“提纲 (outline)”这一小节时,给同学们举例说明提纲有三种写法,第一种是标准提纲,第二种是小数点提纲, 第三种是短语提纲,并要求同学们要掌握第一种和第二种提纲的写法,以及第一种和第二种提纲之间该如何转换。但是,实际上是不是每个同学都掌握了提纲的写法呢?他们在写提纲的时候出现了哪些细节的问题呢?这些问题仅凭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解决不了的。

从师资力量的层面上来说,大多数院校在开设学术论文写作课时,都是采取一名教师包干整个年级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的做法。仍然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外语系为例,只有一名教师负责讲授该课程,然而2012级英语专业需要学习这门课程的本科毕业生却有384名。就该课程而言,师生比例为1:384,客观上说,光靠一名教师是无法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也无法统计归类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尽管通过课后练习的形式,可以摸到一些问题。但不得不考虑只有一名授课教师如何能在一周内批改384份作业且还得一边归类由此反映出的同学们在知识点掌握上存在的问题。即便该教师能在一周内完成上述工作,但也很难做到连续8周都如此,且不说该教师可能还得承担其他课程的教学或是学术科研任务。

从学习效果的层面上来说,经过8周16个课时的学习,同学们在面临毕业论文写作任务时,仍然觉得压力山大,无从下手。从认知负荷理论 的视角来分析,很显然,学术论文写作课的课堂属于教学单元内容艰涩、知识点繁多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当中,学习者的认知负荷过高,其知识建构活动将受到阻碍,导致教学进行十几分钟后学生注意力开始涣散。借旁听之机,笔者观察了2012级英语本科1班和2班的课堂学习情况,发现:(1)到课率并没有达到100%,可见少数学习者在学习该课程时建构的知识体系并不完整。第二,到课的学生无法将100%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90分钟的授课当中,有不少同学尤其是位置靠后靠边的同学时不时会摆弄手机,或是整堂课都在做与该课程无关的事情(比如,赶下一门课程的作业、考研复习、备考专八。)第三,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程学习上的同学也不能确保100%理解掌握授课内容。课堂的90分钟只能确保教师完成知识的传授,并不能确保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知识的内化需要通过学生课后完成作业或实际操作来实现。考虑到三本院校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普遍偏低这一客观事实,即便教师布置了课后作业,也无法确保所有学生会完成,更加无法确保他们能够认真完成。另外,鉴于该课程1:384的师生比例,即便所有学生都认真完成了课后作业,教师也很难做到逐一批改并进行总结。结合笔者指导毕业论文写作和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经验来看,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选题缺乏新颖性、论文格式不规范、框架结构不严谨、理论基础薄弱、文献资料掌握不全面等。从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同学们普遍不知道该如何选题、如何搜集文献资料、如何围绕中心论点统筹各个章节的内容以及如何撰写开题报告等。甚至有同学不知道如何清除地表述论点、如何提炼关键词、摘要和正文当中的introduction部分该写些什么内容。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术论文写作课无论是在教师的教学层面还是学生的学习层面都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三本院校英语本科毕业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水平,亟需转变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

三、以微课为依托的新型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

国内外微课建设与应用的成功案例表明,微课是进行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突破口。与传统课件相比,微课既具备优化和辅助教学的功能,还具有自足性、易传播、一课多用的特点。为有效延长学习时间、弥补传统的90分钟课堂讲授的不足(例如,缺乏课堂讨论、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笔者提出建构一个以微课为依托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并使微课“一课多用”的特点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具体设想如下:

第一,依据教学重、难点制作若干个10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为确保准确把握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普遍遇到的难点问题,拟从三个渠道搜集数据确定视频内容:(1)抽样查阅上一届毕业生的论文,按成绩等级各抽十份,分别总结各个等级的论文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再进行交叉比较,确定若干典型问题;(2)随机采访10位有论文指导经验和参加过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老师,请他们回顾各自在指导和评阅学生论文时发现的突出问题,并例举一些典型案例;(3)针对学术论文写作课的教学效果和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SPSS进行数据分析。

第二,将微课视频应用到学术论文写作课的课前预习当中,并逐渐建构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过程的颠覆。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学生是主动研究者,课堂内容以问题探究为主。 具体来说,要求学生在课下观看视频资料,完成视频末尾的思考题,并以小组为单位记录总结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疑点,在下一节课前汇总给教师。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回顾视频中的关键知识点,集中讲解学生们在预习中碰到的难点、疑点,带领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或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讨论。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一段介绍具体的选题方法的微课视频。对于本科生来说,比较易于领会和操作的选题方法是检索已经学过的课程、清点知识储备、确定大致的研究方向。在这堂微课当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专业课程并从中归类几个选题范围,再逐个例举大的选题范围内可供参考的论题。学生通过微课中提供的选题思路,确定好大致的选题范围,试探性地搜索相关资料。课堂上,教师将选题范围一样或类似的学生编成小组,要求学生就自己的研究兴趣、选题思路和搜集的资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依次进行指导。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扩宽研究视野、进一步明确选题,还能有效避免重题现象。

第三,将微课视频应用到论文指导教师的研修中。学术论文写作课是为毕业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服务的,但几百名学生的论文指导工作无法由该课程的任课老师一力承担。论文指导工作必须得由其他老师共同来完成,但是不是所有的指导老师都熟知学术论文写作理论呢?未必见得。根据以往经验,学生论文终稿的格式五花八门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此外,是不是所有的指导老师都足够重视论文指导这项工作呢?或者说他们有没有充分意识到毕业论文于毕业生而言的重要性呢?也未必见得。不少学生反映在写作过程中并没有从导师那得到足够的有效指导;导师也没有及时督促学生提交论文稿件,导致论文修改时间仓促。在交叉评阅论文时,仍然存在结构、格式、语法方面的重大问题。因此,有必要借助第七W期毕业论文动员大会之机,以微课为依托对论文指导教师进行培训。第四,将微课视频应用到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中。论文撰写和修改工作主要集中在第八学期。作为应届毕业生,除了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还要忙着找工作,不停地参加笔试、面试,以及参加毕业实习。实际上,大多数同学的毕业论文都是在离校的状态下写成的。在这种状态下,导师很难实现即时的指导。但在移动终端设备和互联网的辅助下,学生可以通过再次学习微课视频寻求即时解答。甚至还可以通过微课平台和在线的同学进行讨论,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四、结语

将微课应用到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课的教与学活动中,必将促成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微课的建设。在确定该微课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必须先系统地总结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将有助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有的放矢,同时也将有助于各导师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规避这些问题。将微课应用于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形成翻转课堂,有利于改善该课程的教与学效果,有助于挖掘学生的独立学习潜力、培养协作意识,从而有效提升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水平。将该微课应用于教师研修,除了能解决一些论文指导工作中的切实问题,还能启发教师革新所教课程的教学方式、学习微课制作策略与技术。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启示 [J]. 远程教育杂志. 2013(4):36-42

[2]. 胡铁生,周晓清. 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J]. 现代教育技术. 2014,(2):5-13

[3]. 杨满福,桑新民. 对MOOCs浪潮中微课的深度思考――基于首届高校微课大赛的分析 [J]. 教育发展研究. 2013(23):1-5

[4]. 周开鑫. 英语专业学生学术论文写作手册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5].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J]. 远程教育杂志. 2012,(4):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