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9 16:57: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特殊教育语文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1特殊教育资源布局不合理特教学校分布城乡差异比较大。目前,我国乡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但乡村地区特教学校数量仅占5.50%,50%以上的特教学校集中在大城市地区,特教资源基本聚集在大城市地区。农村残疾学生去特教学校上学,则大多需要住宿。尽管大多数残疾儿童也享受国家实施的“两免一补”政策,但远远不足以支付残疾学生上学所需支付的费用,不少家庭因贫困无力支付学生的教科书费(例如盲文、大字版教材成本都很高)、辅助用具费(盲版、盲笔、盲杖、盲文打字机等)生活费、住宿费、交通费等,造成一部分残疾儿童因贫失学。中西部特教学校建设仍难以满足残疾学生需求。2007年,国家实施的“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基本保障了30万以上人口的县有1所独立设置或综合类的特殊教育学校,但目前仍有589个人口在30万以下的县没有特殊教育学校,属于特殊教育资源“空白县”,这些地区的残疾学生义务教育面临很大的困难。随班就读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不足。目前至少有一半在校残疾学生是在普通学校就读,但由于我国特殊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基本上投向特教学校,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严重缺乏经费。普通学校接收残疾学生,其教师需要培训,教育教学环境需要适当改造,需要建设提供教学干预和康复的资源教室等,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持。此外,随班就读普通学校特殊教育教师资源极为缺乏,很多普通学校无法配备具备特教知识和技能的特教教师,且缺乏相关专业支持。
1.2特教教师数量少,负担重,待遇低国家至今没有制定特教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许多特教学校教师教学负担重,且严重缺编。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75.6%的特殊教育学校提出教职工数量无法满足日常教育教学需要,导致有些学校不能开足国家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的课程。当前,特教学校招收的学生残疾程度越来越重,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相应的待遇却未提高。1956年,《全国普通教育、师范教育事业工资改革的指示》提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享受“基础工资+职务工资”15%的特教津贴。直到上世纪80年代,特教津贴工资可以占到教师工资总额的12%左右,对稳定特教师队伍起到很大作用。但该项政策50余年未做调整。2006年教师工资结构改革后,教师的基础工资加职务工资之和所占工资总额的比例下降,15%的特教津贴占工资总额的比例也降至4-6%左右,特教教师平均每月仅能增加200-400元左右,远不能体现出特教教师付出的辛劳。此外,大量在普通学校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未得到相应津贴或补助。
1.2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有待完善特殊教育学校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但特殊教育学校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财政投入仅为0.46%,比例仍然偏低。我国台湾地区比例则达到4-5%,发达国家比例更高。2006年美国联邦政府拨给各州的特教教育资助从1977年的不足2.5亿美元增至2000年的50亿美元,及至2006年的120亿美元,这些经费还不包括各州投入的特殊教育经费*2011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财政投入提高到76.7亿元,但特殊教育经费主要投入给了特殊教育学校,而接纳了52%在校残疾学生的随班就读普通学校却没有获得相应特教经费支持,国家特教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
2特殊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了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简称《提升计划》)。针对当前特殊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升计划》提出了三大重要任务,一是提高普及水平,特别是对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逐一安排其接受义务教育;二是加强条件保障,重点是保障特教学校正常运转和提高办学水平;三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重点是建立完善的特教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随着《提升计划》的实施,残疾人受教育机会将会进一步扩大,县(区)级特教学校运转困难的问题上也可以得到解决或缓解,课程和教材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必将会进一步提高残疾学生的教育质量。此外,《提升计划》中设立的一系列项目如“医教结合”实验项目、对薄弱特教学校配备教育教学和康复设施、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等也能提高特殊学校招生能力,有效提高特殊教育的整体教育质量。因此,《提升计划》对整体推进特殊教育的发展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政策的实施还需要国家各个相关部门广泛沟通和协调后才能真正落实,因此还需要出台针对性政策或专项项目才能保障《提升计划》中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
2.1设立国家级全纳教育实验改革基地《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要“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但缺乏政府层面推进全纳教育的具体举措和规划。全纳教育是特殊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世界上许多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都大力推进全纳教育的发展,我国政府也签署了《残疾人权利公约》,承诺消除普通教育体系中对残疾儿童的教育歧视。但从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现状看,普通教育体系对残疾人的入学歧视仍然存在,近5年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人数比例也逐年下降。如果国家在不采取确实的行动,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人数还有可能继续下降,会严重影响基本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为了扩大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规模,提高质量,确保全纳教育在中国得以健康发展,国家应该适时设立国家全纳教育实验区。因此,建议选择2-3个县或区设立全纳教育实验改革区,推行无排斥、无歧视的全纳教育理念,加快构建普特融通的教育体系,以便为全面推进全纳教育奠定基础,也可以减少国际社会对中国残疾人政策的一些指责,为世界全纳教育的发展做出中国的贡献。
2.2推进残疾学生免费教育制度残疾和贫困往往交织在一起,一个残疾孩子可以拖垮一个家庭。很多残疾学生来自于贫困家庭,这些家庭通常因为无法支付学生食宿费或交通费或教材费等不得不让残疾孩子辍学在家。因此,为更好地保障残疾人获得教育,有必要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分阶段实现残疾人免费教育的目标。首先,尽快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和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儿童同等对待)教育全免费,即免学杂费、教科书费、文具费、食宿费、交通费等,适当补助残疾学生的辅助设备、用具等费用,以便减少残疾学生家长或监护人为残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所承担的经济负担。其次,残疾人高中教育已经被纳入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应逐步实施高中阶段残疾人教育全免费。第三,逐步实现残疾儿童学前阶段免保教费和食宿费。第四,逐步实现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加补助政策,即免学杂费、补助食宿费和就业保障费。第五,实施残疾人高等教育免学费政策,并使残疾人大学生人人享有助学金。
2.3在特殊教育资源“空白”县设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2007年,国家实施“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基本保障了30万以上人口的县有1所独立设置或综合类的特殊教育学校。但目前全国仍有589个人口在30万以下的县没有特殊教育学校,其中绝大多数位于中西部地区,是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最薄弱的地区,依靠本身的力量很难完成《提升计划》中规定的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0%,属于特殊教育资源“空白”县。为了推动该地区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发展,需要在这些地区改造普通学校为县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不仅可以接受中重度残疾儿童入学,还可以为当地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和随班就读教师提供咨询、指导、培训以及直接教学服务。
(二)明确了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的办学模式《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特殊教育义务教育“办学形式要灵活,除设特殊教育学校外,还可在普通小学或初中附设特殊教育班”。《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规定要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普通小学……在普通小学附设特教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十七条规定“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可以根据条件,通过下列形式接受义务教育: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在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或者其他机构附设的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班就读;在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计划纲要更是明确指出要形成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格局。这些政策都明确规定了我国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的办学模式。
二、我国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不高2001~2012年,我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逐年上升,由52.02%上升到80.19%。尤其在2008~2009年,入学率由65.02%增长到79.05%,增长了14.03个百分点,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但总体来看,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仍远远低于全国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而日本在1997年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就已经超过了“98%
(二)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不足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1624所,处于最低水平,2012年创历史新高,达到1853所,增加129所,增速较慢,而这1853所学校,承担着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近37万,远不能满足其需求。据调查“全国尚有近500个30万以上人口的县市还没有建立特殊教育学校”。而且在已有的特殊教育学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存在小、旧、破等问题。
(三)特殊教育义务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从我国区域划分来看,各区域特殊教育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以2010年为例,我国东部地区11省共有775所特殊教育学校,占全国的45.45%,中部地区8省共有特殊教育学校539所,占全国的31.61%,西部地区12省共有特殊教育学校391所,占全国的22.93%。可见,大部分学校都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学校数较少,特别是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差距巨大。
三、完善我国特殊教育义务的教育对策
(一)完善我国特殊教育义务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推动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必须完善特殊教育义务教育政策,加快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立法进程,明确特殊教育义务教育责任主体,加大法律法规执行力度。此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制定政策落实情况相关奖惩措施,推动各项法律政策实施,而学校作为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的法定组织,应明确政府对其的法律责任,承担起应有职责,以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2创造性特殊教育体育教师的工作对象是身心有一定缺陷、活动受一定限制的特殊群体,而且不同的学生从残疾性质、残疾程度,到体质、能力、个性都各有差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从身体发展、心理康复、智力促进、社会适应等方面综合考虑和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对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艺术加工与处理,能够因地因人制宜,恰如其分地传授给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这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体现了特教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的创造性特点。
1.3社会性特殊教育是以适应学生融入社会大家庭的需求为导向,从一个人步入社会,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并通过自己的劳动技能获取社会生活的需要,必须具备其融入社会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体育能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进程,生存、适应是特殊体育的本质特性,反映在体育课堂上,即是“社会的缩影”:在体育学习中,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全方位互动交流、竞争合作,按照一定的规则与道德标准担任某种角色和履行某种职责义务,进行社会角色学习。这一切的实现完全依赖于体育课堂的设计者与组织者———体育教师本身是否具备社会化的特质。换言之,特殊教育需要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融合性体育教师,具备和学生、家长的不同需求打交道的能力,与各界人士合作的能力,以使得体育能够发挥社会某种程度的融合作用,帮助残障人真正被社会接受和认识,融入正常社会、参与社会活动。
1.4融合性特殊体育被赋予比普通体育教育更复杂的内容和更高的要求,其教学对象的多元性决定着特殊体育教学课堂的多重属性,这要求特教体育教师具备多种教学能力与手段,成为掌握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融合性体育教师:一是体育教师需要掌握包括常规体育教学、特殊体育教学在内多个层次的课堂教学技能;二是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经常采用调节性手段,以适应不同群体(或个体)的需要;三是体育教师教学需应用更多相关学科知识,如教育学、体育学、锻炼学、测量学、心理学、社会学、病理学、损伤学、康复学、护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知识和技能。特殊体育的多重属性决定着全纳体育课堂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体育教学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生的实际体育需求,也体现出特教体育教师多重融合性的职业素质特点。
2特殊教育体育教师的素质
结构及其主要成分素质是人的内在之物,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条件下,经过环境熏陶、教育培养和自身活动的历练,日积月累形成的基本稳定的内在品质。个体素质由多种心理品质所组成,是关于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之间和谐发展的综合结构。不同职业对从业人员有不同的素质要求,特教体育教师职业素质主要反映在其知识结构成分、能力结构成分和非认知因素成分上,各成分之间是互相影响、和谐发展的。
2.1特教体育教师的非认知因素成分非认知因素包括除知识和能力因素以外的影响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全部心理因素,是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内在动力,主要由教师的师德、教育理念、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发展意识构成。
2.1.1高尚的师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具有学习机械化、情绪多变的特点,这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对教育对象不求回报的关怀和公正无私的教育关爱;对特殊教育工作倾注无限热爱和执著追求,具有严于律己、善于合作的行为表率;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职业自律性、非盈利性的服务动机,能够在长期的工作中获得人生价值的升华和别人无法体验到的精神享受。高尚的师德是特教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
2.1.2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体育教师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特殊体育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其教育教学理念概括起来包括:全纳教育提出的“平等参与共享”,是特殊体育教育秉持的基本理念;面对特殊群体的体育需求,“健康第一”仍然是特殊体育最重要的指导思想;特殊体育要以“康复健身”为基础,强化“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特殊体育活动融汇游戏性、竞赛性、艺术性和娱乐性的快乐体育意识,奠定终身体育的良好基础。
2.1.3自我效能感通俗的理解自我效能感就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效果的一种积极暗示和主观判断,是体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心理背景,它影响体育教师的知觉、判断,继而影响体育教师的课堂行为。患有残疾的儿童,无论是智力水平还是身体活动能力,与正常儿童都有一定的差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得到学生、家长和自我的认可,因此特殊教育体育教师应有良好的个性,包括积极向上的工作动机,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尊重感、自我满足感、自我价值感,以及耐心、成熟、情绪稳定、心理健康等人格特质。在面对社会的种种不理解、学生的多变性等内外部压力时,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做好自我调节。
2.1.4自我发展意识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是保证教师不断促进自我专业成长的内在主观动力。其内容主要构成要素为:对自己过去专业发展的反思;对自己现在专业发展状态、水平、所处阶段的意识以及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意识。由于特殊教育体育教师面对的是变化的环境和特殊的个体,因此很难确定一个固定不变的目标和与之相关一成不变的教学手段。特教体育教师只有在实践反思中发展自身的经验体系,主动地将自己的认知系统知识、经验纳入到教学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并积极寻求更合适的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成长为特殊教育的专业人才。
2.2特教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时经常、稳固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知识、技能和智力的整体效应。它是以一定知识和技能作为发展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形成和体现出来。能力结构,则是把各种能力的集合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考虑时,所呈现出的系统结构属性。特殊教育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2.2.1创新能力特殊体育由于教育对象个别化差异的复杂性,应用知识、技能的综合性,成熟经验、案例的匮乏性,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可以说,是否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认识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并采取相应措施,关系到特殊体育能否发挥其应有价值和存在的必要,关系到特殊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成败。特教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观察能力、获得知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
2.2.2学习能力随着特殊教育理论的发展,许多先进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不断充实到特殊体育中,如融合体育、矫正体育、适应性体育、发展性体育、全脑型体育等,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学习的能力,不断汲取特殊体育最新教学科研成果,洞悉改革发展的进程,系统反思自身的实践,更新自己的知识、技术,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特殊体育教育改革步伐。
2.2.3教育教学能力这是特教体育教师应具有的最基本能力。特殊教育特别强调从心理上如何帮助学生放下封闭心态,积极融入到全体学生的集体活动中。体育教师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深刻领悟特殊体育的教学规律,理解学生的发展与学习的方法,探讨始于目标的多种方法;运用特别的教学方法和行为指导策略,设计个别化教育计划方案,在集体化情境中实施个别化教学;具有全面领悟教材、正确示范、准确表达的能力;具有对教学的监控能力,包括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行为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应用效果以及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的衔接统一。
2.2.4沟通协作能力特殊教育注重融合性教育,强调不同课程、不同形式教育的综合效果。体育教师更因其职业特点,沟通、交流与交往合作能力将左右其能否达到事业的理想境界。在特教课堂上,体育教师必须细致的了解学生的身体、思想与情感状况,与众多学生和谐共处,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在课堂外,体育教师不但需要与其他学科教师、家长合作,同时也需要与社会或专业机构联系沟通,及时解决学生教育中的各种问题。
2.2.5组织管理能力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造成了教学组织管理的相对困难,小到对学生个别化的组织管理,中到对体育课与课外活动、训练队与运动会的组织管理,大到与家长、社区合作对学生的组织管理,无一不体现着教师组织管理的才能与艺术。高效的组织管理可以随时掌握有特殊需要学生的变化,果断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类体育教育活动中去,使群体活动的体育效益得到发挥。
2.2.6康复指导能力特殊体育的一项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矫正体育,改善其身体、心理的障碍性残疾,促进身体姿态功能性缺陷和身体机能缺陷的康复。因此特教体育教师应具备诊断、评估有特殊需要学生身体障碍程度的能力,康复指导的能力,制定和修改个别化教育计划,对体育锻炼过程中有特殊需要学生的动作、行为、心理、情绪等问题进行辅导。
2.3特教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人的能力与知识紧密联系,并以掌握知识为其形成的基础。特教体育教师的知识是在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中,经过思维加工后形成的知识体系,是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前提条件。特殊体育包含了教育学、体育学、特殊教育学、特殊体育学的多学科知识与技能,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了学科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管理科学
2.3.1学科性知识特殊体育是一门对带有伤残和疾病的人进行体育教学、身体锻炼、运动训练和娱乐康复的学科。由于特殊人群具有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殊体育学是由许多学科融合而成的,因此特教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普通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还要具备特殊心理学、特殊体育生理学以及体育康复领域的知识,而且要实现两者的融合并体现出个人特征,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
2.3.2条件性知识主要指教师进行教学训练活动所应具备的特有知识,是教师将特殊体育学科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学生可接受、可理解、可掌握知识的工具与桥梁,如教育学知识、社会学知识以及特殊体育竞赛的知识与技能,能够有助于使教师帮助学生客观、全面、深入地掌握特殊体育学科的知识、技术、技能,达到使残疾儿童医疗疾患、康复身体、增进健康的目的,从运动中获得乐趣,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2.3.3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驾驭课堂活动,解决所面临各种问题的知识,即体育教师关于实际操作方面的知识。由于体育活动受诸如对象特征、条件状况、方法手段适用程度、内容的选择等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地反思、总结、研究所教授的每一堂课学生的表现,活动的成效,才能不断地提高和丰富自己知识与技能,从而在特殊体育活动实践中,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
2.3.4一般文化知识文化知识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涵养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它能丰富人的文化底蕴,使人性更加完满。作为一名特教体育教师,应具备相当水平的普通文化知识,这是教师维持正常教学和不断自我学习的基本前提。这方面的知识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涵盖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在越来越注重挖掘体育的文化内涵、追求体育文化价值的现代社会,特教体育教师只有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并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才能把握特殊体育的人文价值。
1、本着“写自己”这一原则进行教学特殊教育学校传统的作文教学,绝大多数是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或课本中的例题要求或提供的材料进行写作指导,这种教学作文的形式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牵着”听力障碍学生的“鼻子”去写作文,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调动不起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作文内容处于被动,难以锻炼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更谈不上提高听力障碍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此,在教学中,我本着“写自己”这一原则对学生进行了写作的指导。首先,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积蓄写作素材。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这些素材,不是抓过来就可以应用的,需要平时的认真记忆。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指导,让学生了解事物与语言的关系,使形象与语言相吻合。教学时,我注重平时训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对于写得好及有进步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学生头脑中就不再空白如野。学生所能达到的写作水平,教师也做到了心中有数、掌握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提出写作要求。由于教师了解了学生写作文的基础及能够达到的写作水平,于是据这些情况,定出恰当的作文标准、要求及目标,让学生据要求对素材进行筛选、整理,以待下笔。
3、进行写作文。写作文时,可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所做,以便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心话。通过长时间的严格训练,我发现这三个原则的实施,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内容具体、新颖,而且在语言的组织、写作的角度等各方面都锻炼了学生独立作文的能力。
二、培养观察能力,进行写作训练
听力障碍学生由于失去听觉以目代耳去适应环境,观察能力很差,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外部表现,无法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在写作时,往往无事可写,有许多同学的日记空洞,象流水帐一般。比如,他们每天上学途中看到马路上骑自行车的人来来往往,有时看到交通阻塞,有时看到有位小学生帮老大爷推车,有时看到马路两旁的树冒出花骨朵等等。这些内容他们都经历过,但不会兴致勃勃地去观察,因而写不出有特色的东西。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不懂得观察,对周围的事物视而不见,捕捉不到有意义的新鲜事。
1、要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从思想上启发学生。如:教师提出有意义的内容引起听力障碍学生的兴趣。比如:你知道早晨太阳出来时是什么样的吗?学生反复思考,怎么也说不好。这时教师说,我们明天早上早些起床,看看日出时是一种什么情景。要求大家连续观察三天,然后写出自己的感觉。结果学生们的描写各有千秋,每天的写法各有不同。学生也都从中得到了观察的乐趣。再如,春天来了,让大家走出课堂,来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到后的景象。天空、阳光、风雨、山色、花草以及人们的生活情景,那么学生就会发现曾无数次接触的东西,是那么不寻常.那么可写。
2、要引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在观察某一景物时,首先确定观察点,有次序地由东向西或由上而下或由远及近进行观察。如:观察立交桥,要求学生站在一定的位置从远处观察立交桥是什么样,从近处观察又是什么样。然后重点观察几个景物进行具体描写。
3、引导学生观察影视形象、图画、照片,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用电影、电视、幻灯、照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观察指导,使学生的视野开阔,让学生处处留意,细心观察来不断提高写作文的能力。
三、注重交际能力,进行写作训练
听力障碍学生由于听觉的丧失,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对事物的了解不多。学到的知识较少,而需要学会的应用于生活中的语言数量却十分广泛,致使与正常人的交往困难,这就迫切需要写作的教学要有的放矢。
l、捕捉学校生活中的语言交际机会,进行写作训练听力障碍学生全日生活在学校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言语交际机会。如:我班同学王会言把文具盒弄丢了,我就让同学们写寻物启事。当王会言的文具盒又回到自已手中时,同学们体会到了写作文的用处,便更加喜欢写作文了。另外,同学们做了好事,可写表扬信;同学病了,可写慰问信等。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是目前国内惟一能提供全面的数据批量下载功能(即施引文献和参考文献能一起被套录)的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且收录数据质量较高,使得其评价功能较有权威性。所以,本文利用CSSCI数据库,以“特殊教育教师”、“特殊教育师资”、“特教教师”、“特教师资”、“特殊教育and教师”、“特殊教育学校and教师”、“聋校教师”等作为关键词检索项,下载了1998-2013年间相关文献的所有题录和参考文献数据,删除重复文献和非学术性质的文献,最终得到有效引文共116条,包含162个关键词和700条被引文献,并对关键词和被引文献作规范化处理,以便于后续的统计分析,如:将“特教教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统一为“特殊教育教师”,将“教师培养”、“教师培训”统一为“师资培养”。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为CiteSpace软件。该软件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华人学者陈超美博士与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联合开发的科学文献分析工具,在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科技政策等方面都有应用。它主要基于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等,对特定领域文献进行计量,以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其知识拐点,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形成对学科热点领域的分析和学科前沿的探测[5]。这种历时性可视化技术可以自动聚类和对术语进行标识,绘制的图谱可视化效果好,通过图谱中各节点之间连线的粗细和各节点圆圈的大小、年轮的厚度、颜色的差异等,可以了解该节点的共现频次、中心度、在不同年份的被引情况和热点动态等。
三、特殊教育教师研究的热点领域
关键词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对某个领域一段时期内的关键词出现频次进行高低排序,某个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频繁,表明该领域对其的关注度越高,高频关键词通常可用来确定某个研究领域的热点状况[6]。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运行软件时,时间跨度选择1998—2013年,单个时间分区长度设为1年,节点类型选择“关键词”(keyword),术语类型选择“突现术语”(BurstTerms),TopN选择Top50,意味着选择每一年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前50个关键词进入图谱绘制,网络简化算法选择Pathfinder对图谱进行精简,适当减少连接数量能使网络的主要结构更清晰、更明显。调整可视化图谱时,阈值选择频率≥4,即:只有至少出现4次的关键词才会在图谱中以文字标出,字体大小和出现频次是成比例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根据陈超美博士的定义,图1中各圆圈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频次的多少,圆圈越大表示出现的频次越高,受研究者关注的程度越大,也即是研究的热点领域[7]。图中具有深色中心的圆圈代表可视化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中心性≥0.1),它是图谱中中心性和频次较高的节点,这些节点可能成为网络中由一个时间段向另一个时间段过渡的关键节点。关键节点在网络图谱中起到连接和过渡的桥梁作用,这些通过突现术语(BurstTerms)找出来的关键节点可以看作研究的热点领域。由图1可知,按照节点大小寻找到的1998—2013年特殊教育教师领域的高频关键词包括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教师、教师、教师资格制度、美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师资培养、社会支持、师资培训等。另一方面,按照节点的中心度来挖掘整个网络图谱中起过渡作用的关键节点,一个关键词的节点中心性越强,意味着它控制的关键词之间的信息交流越多。按照关键词的中心性大小排序,结果如表1所示。结合表1和图1可知,从节点中心度来看,“特殊教育”和“特殊教育教师”两个节点的年轮最大,占整个研究领域的核心地位,这和本文的研究主题一致。另外,“教师”、“美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教师资格制度”、“师资培养”、“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等也是较为明显的关键节点。通过以上对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性关键词的进一步归纳和汇总,并结合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和二次相关文献的阅读,总结出当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研究热点领域主要包括: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国历来重视特殊教育领域的师资培养和建设,《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六章就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重视从事残疾人教育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有计划地举办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专业,或者在普通师范院校附设特殊教育师资班(部),培养残疾人教育教师。”[8]《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又明确提出要“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鼓励高校在师范类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加大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比重”。在培养体系上,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形成了中等特殊师范教育、大专、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层次相衔接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在培养模式上,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一般包括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种。职前培养主要由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或高等师范院校中的特殊教育专业承担;职后培训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为校本培训、远程培训和由特殊教育培训中心定期举办的短期培训等。但有学者提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同时存在着专业化程度不高、学历层次低和培训效果欠佳的问题[9],还面临着数量缺乏、教学能力与经验匮乏、教师资质偏低以及自我效能感不足的发展瓶颈。在融合教育的大背景下,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的融合成为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应当改变当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加大对特殊教育骨干人才、融合教育专门人才以及随班就读普及型人才的培养[10]。
(二)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机制,把教师视为一个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11]。特殊教育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能促进特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唐春梅提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包括4个方面:掌握系统的特殊教育领域的科学知识、有效地解决特殊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有充分的专业自、恪守共同的职业道德[12]。但学者们关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结果并不让人乐观:冯建新对陕西省197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培训次数少,特殊教育教师科研意识淡薄[13];丁相平对山西省进行相关调查后发现,特殊教育教师存在专业化程度偏低、科研能力较弱、社会地位不高、工作满意度低和压力大等问题[14];有学者对湖北省、吉林省等地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后也发现有类似的情况。这些实地调查表明,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要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在实践中仍有许多实际困难。为此,郑俏华提出了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策略,认为: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任用制度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前提;改革评价与激励机制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保障;强化继续教育工作,开展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人性化的管理打造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可形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15]。
(三)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其自身的教学工作,也会对施教对象产生重要影响。特殊教育教师是一个高应激的特殊群体,由于特殊儿童的身心障碍,导致其学习能力和情感发展较为缓慢,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教育成效,因而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就感低下,甚至产生职业倦怠感。另外,特殊儿童往往伴有情绪和行为障碍,特殊教育教师的注意力必须保持高度集中,以随时应对突发事件,这使他们长时间地处于疲劳状态,容易导致各种身心不适。申仁洪对重庆市132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表现突出。教师缺少社会支持会导致无助感,进而又陷入更深的社会孤立中,如此循环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彷徨及抑郁等心理问题[16]。周玉衡调查发现:山东省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低,在385名特殊教育教师中,发生心理问题的比例为50.13%[17]。赵小红等在2012年对国内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多数研究认为,我国的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18]。因此,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引起自身和教育管理部门以及社会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特殊教育教师的社会支持是指特殊教育教师从他人或者社会网络中获得的支持性资源,是缓解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压力的重要资源[19]。一方面,社会支持可以降低特殊教育教师感知压力的基线水平,降低对压力事件的严重性评价;另一方面,社会支持能够为特教教师提供问题解决策略和情感抚慰,帮助教师有效地应对压力情境,从而降低其危害程度。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减轻应激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特殊教育教师实行的职业资格认定制度。特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特殊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和专业性,对特殊教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为了保证特殊教育的师资质量,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实行了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美国的特殊教育教师任职资格认证制度较为系统和全面,在认证机构、认证标准、认证考核与认证的更新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说明,在世界上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20]。英国特殊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采用“普通教师资格”+“特殊教师资格”的双证制度,并分别针对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和多重感官障碍3类学生的教师的准入资格进行了明确规定[21]。我国尽管于1994年在《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三十七条中明确规定“实行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但缺乏切实的措施来保障其落实,只是在经济发达的上海率先实施了一段时期。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再次提出“研究建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逐步实行特殊教育教师持证上岗”。我们应该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与实际,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出台专门而具体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条例及实施办法,并配套相应的法规以保障实施。特殊教育教师的任职标准应区别于普通教育教师任职标准,突出其专业性和针对性,以促进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另外,英国细化特殊教育教师资格种类的做法也很值得参考。
四、特殊教育教师研究热点的知识基础
知识基础是一个有利于进一步明晰研究热点本质的概念。如果把研究热点定义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那么研究热点的引文就构成了相应的知识基础。一个研究领域可以被概念化成一个从研究热点到知识基础的时间映射[18]。对关于特殊教育教师研究的106篇核心论文的700条引文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可以发现某一研究主题的知识基础。因此,有必要了解所收集数据的引文情况,从而揭示其研究热点的知识基础。CiteSpace软件不但能够提供直观的、可视化的科学知识图谱,而且通过软件操作处理还可以得到与图谱相对应的详细数据。运行软件时,节点类型选择“参考文献”(CitedReference),经过网络算法Pathfinder的精简,得到包含464个节点和1573条连线的可视化图谱。节点越大,表明文献的被引用频次越高,其在特殊教育教师研究领域的地位越为重要。从中提取出的高被引文献如表2所示,其中半衰期描述文献的老化程度,半衰期越小,其老化速度越弱,有效价值也就越大。从表2可知,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是丁勇于2003年发表在《中国特殊教育》上的《近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综述》[22],其半衰期为1年,老化程度较弱。该文主要对2003年以前的国内外特殊教育师资培育的总趋势、目标和方向、培育模式、培育课程及任职资格、制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由于综述整合了近年来特殊教育教师领域的研究现状,信息量比较多且综合概括,阅读综述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了解若干篇有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文,因而不难理解其为何有如此高的被引用率。被引频次排在第二位的是华国栋于2001年编著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研究》[23],它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研究报告。该课题集结了全国各个地区特殊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主要围绕在普通师范院校如何培养特殊教育师资开展研究,具体包括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课程大纲、教材、教学和训练方案4个部分,是我国较早大规模系统研究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对后来的特教师资研究影响较大。其中,赵微发表的《英国培养普通师资具有特教技能》一文即为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徐美贞于2004年发表的《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和刘在花于2006年发表的《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枯竭特点的研究》虽然发表时间较晚,但至今均已被引用了9次,从中可以看出,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职业枯竭问题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这和特殊教育教师所处的教育环境有关。特殊教育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有着各种障碍的特殊儿童,发展较普通儿童落后,还有部分学生有情绪问题和过激行为,特教教师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状态,防止职业枯竭,把特殊教育作为一门终身热爱的职业来对待,是以往研究者比较关注的问题。顾定倩发表的两篇有关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论文被引频次也较高,其通过对国际上特殊教育教师的类型划分、资格标准、任职资格的获得等比较分析,探讨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策略。虽然我国有关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几次提出实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资格认证制度,但多止步于此,少实际落实。因此直至今天,特殊教育界的学者们仍然在大力宣传和呼吁落实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张悦歆于2004年发表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与特殊教育需要》[24]一文,其半衰期为两年。该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特教教师素质的现状和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特教教师走专业化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总结出我国特教教师达到专业化的标准和促进专业成熟的途径。普通学校教师需要专业化发展,施教对象为各类残障儿童的特殊教育教师更需要专业化的素养和技能。结合特殊教育教师研究的热点领域和知识基础的计量分析可以发现,聚类出的特殊教育教师热点领域均可在知识基础分析中找到相应的引文和著作,这进一步印证了陈超美博士提出的“一个研究领域可以被概念化成一个从研究热点到知识基础的时间映射”的观点,从而也进一步印证了本文计量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基础条件差
农村很多特殊教育学校规模较小,教室、课桌、宿舍、食堂、操场等硬件设施达不到国家标准,难以容纳足够的学生。学校往往离学生家较远,学生有时要走很长的路上学,尤其是在山区,山高路远、道路阻塞更是学生面临的难题。此外,学校由于经费不足难以购置相关的器材设备满足残疾孩子的个性化培养。
2、师资力量不足
在农村即使是一般正常的学校都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特殊学校则情况更甚。学校教师少,有的学校只有几名教师,有的课程还要请别人代交,有时一名教师要负责十几甚至几十名儿童。特殊学校的教师专业水平整体偏低,学校尚有许多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的临时工充当教师,受过专业教育的教师则缺少继续学习的机会。农村特殊学校教师工资普遍很低,许多教师耐不住清贫纷纷外流。此外,许多学校缺乏有效地教师管理和激励机制,部分教师抱着“死工资”在教学方面人浮于事的现象也很普遍。
3、教学费用高
农村的残疾儿童家庭贫困的占绝大多数,许多父母本身身患残疾,没有劳动能力,也有很多父母在外打工或者在家务农,他们根本无力负担孩子的生活费。尽管这些年国家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但是在偏远的农村特殊学校,得到的支持却少之又少,有的学校甚至连教学书籍、文具等都缺乏。因为这些方面的原因,在农村存在着严重的入学率低的问题,有的地方符合条件的适学儿童入学率不到1/3,甚至更低。
4、家长观念落后
许多家长在观念上早已放弃对孩子的希望,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思不支持或者反对孩子接受特殊教育。在农村尽管特殊教育的学杂费已经全免,但生活费的负担依然很大,家长不愿意加大负担,有的家长为了减少家庭支出会勒令孩子退学。有的聋哑子女家长不甘心还要再生养一个健全的子女,并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健全子女身上,从而不愿送聋哑子女进入学校学习。这导致大部分聋哑儿童和轻度弱智儿童至今仍然没有机会接受最基础的学校教育。
5、招生对学生户籍、年龄、智力等诸多限制
学校因为经费等原因难以开展更大规模的特殊教育,因而在招生上对孩子诸多限制,在农村聋哑儿童因为户籍、年龄、智力等原因被拒之门外的不在少数。
二、农村特殊教育存在缺失的原因
目前农村特殊教育存在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特殊教育经费不足、相关的法律不健全、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难、社会观念陈旧等原因。
1、特殊教育经费不足
我国对于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尽管每年在持续增长,但是在农村教育经费普遍紧张的大环境下,农村的特殊教育经费紧张情况更加严重。在国家的整个教育经费投入中,农村特殊教育所占的比重很低,对农村贫困家庭补助标准低、覆盖面小;有关部门对学校评价的标准仍然是名次、升学率、分数等,农村特殊学校既无名次和升学率可评比,又难有就业率作为考核。因此只能“另册”,有关部门对于“另册”的学生不抱希望,对农村特殊教育关注一直就有些不足;此外,农村残疾儿童家庭本就贫困,缺少一定的经济来源,加之医疗等费用向来很大,一般维持家庭生活都很难,更遑论负担孩子的特殊教育生活费。这些问题造成了学校基础设施差、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费用高等问题。
2、缺乏必要的政策倾斜
教育部门没有完全做到农村与城市、特教与普教的一视同仁,在教师方面,农村特殊学校教师很难享受到与城市和普教一样的编制配置、奖励政策、晋升机会和工作待遇等,这势必影响到教师们的积极性;在经费投入上,国家缺乏对农村特殊学校的投入,缺乏对农村残疾儿童的投入,阻碍了特教的正常开展。
3、特殊教育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已经越来越重视针对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并在各层级的法律法规中都有条文涉及到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但站在系统化、专门化的角度来看,针对残疾儿童立法的现状并不构成一个完整、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数量上看,从《宪法》到《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到《教育基本法》等法律法规都对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加以规定,但是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法律法规在适用方面势必造成混乱,而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农村残疾儿童特殊教育的专门法律;从内容上看,我国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缺乏与其配套的实施细则,如对特教教师的奖惩机制、残疾儿童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方面都缺乏明文规定;从范围来看,残疾儿童法定对象范围过窄,没有涵盖所有有教育需求的残疾儿童。
4、特殊教育学生就业难
特殊教育就业率并不高,学生转行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是学校教师稀缺,课程设置不合理。在农村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本就稀缺,有的一所学校只有几名教师,根本是疲于应付,很难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学校的课程设置也不合理,有的课程明显不适用部分学生,但仍然按部就班的上着,农村特殊学校因为经费、资金等困难很难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二是社会上对残疾人存在歧视,很多工作明明残疾人可以胜任,但是因为社会观念等问题而将残疾人拒之门外的现象不在少数。学到东西仍然不能就业无疑加重了学生和家长对上特殊学校的疑虑。
三、解决农村特殊教育问题的几点对策
解决农村特殊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要从政策、法律、经费以及学校课程设置、教师管理和社会支持等方面来考虑。
1、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和经费投入
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同样是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力,二者不可偏废。在政策层面上要缩短农村特殊教育和城市特殊教育的差距。在对教师的奖惩机制、晋升机会、薪资水平以及专业培训等方面不应该有所偏颇。应规范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的编制等问题,加大特殊教师的培养力度和对农村的输送力度;对于学生来说,应扩大农村残疾儿童受教的范围,减免学生在学校的生活费等;此外,还应该实施农村扶贫扶智工程,将贫困儿童家庭纳入扶智范围。
2、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
发展特殊教育应当是发展义务教育其中义务之一。农村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立法保障。一要修订现有的特殊教育立法条款,对现行的《义务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进行系统的梳理,对不适应的相关条款尽快修订;二要研究制定专门针对农村特殊教育的法系,要针对农村实际用法律的途径对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进行全面保障。
3、规范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师管理
农村特殊学校的课程设置很不合理,缺乏真正能够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和器材,无法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提供个性化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着重设置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的课程。要着力加大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和完善远程教育方面的硬件和软件方面设施。在教师管理方面,应建立教师管理的长效机制,规范教师的奖惩制度。学校应该致力于培养稳定并且全面的师资队伍,保证教学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
二准确把握师生脉动,顺应群众美好期待
特校以“三进”为支点,改变作风,优化服务,取信于民。———进学生家庭。扎实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做到“七个必访”,即特困生、留守生、单亲生、失亲生、学困生、进城务工生、行为偏僻生必访。做好结对帮扶,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爱育爱,营造学生健康安全快乐成长的环境。———进教师办公室。党员干部进老师办公室、进班级,拉近距离,了解师生愿望和诉求,真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与师生心连心。———进所在社区。组织广大党员开展护绿除脏活动,打扫校园周边道路卫生,清除校园周边公共建筑、设施上的“牛皮癣”,给社区一个美观、整洁、卫生的街道环境。与社区联系开展重度残障儿童“送教上门”服务。今年以来,举办“关爱讲堂”7场,举办残疾人相关知识社区讲座5场,与后港田桥小学开展教育教学联谊活动2次。智慧在群众中,方法在实践里。学校深入实际,广开言路,设立意见箱、发放意见表,通过走访、座谈、测评、问卷等形式,征求教师、学生及家长、社会群众对改进工作作风、惠民理念促进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并对领导班子、党员干部作风现状进行评价。敢于出实招,敢于破旧俗,着力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校在加强和改进作风中集聚能量,用行动传递着责任,检验着实效。
(教学内容)校本化高职院校应结合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注重手语教材的多样性,选用2-3本科学、实用的手语教材;鼓励一线手语教师联合特校、特教机构、福利院、残联、政法部门,积极编写具有特殊教育专业特色、适用于特教工作者岗位、社会通用,集系统性、科学系、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校本教材(如政法系统常用手语、特殊教育教学常用手语、公共场所常用手语等),增加手语的产生与发展、手语语言学、手语语法、国内外手语发展研究、手语翻译员职业守则、方言手语等手语知识;增加针对特教教学、服务管理等岗位与聋人实景交流会话(如生活场景篇、文化常识篇、学科教学篇等)、手语舞蹈和哑剧编排表演、手语翻译等实践教学内容到课堂、教材中,并纳入期终考评和书后测试内容。同时,教师可跟聋人群体学习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地方手语,教授于特教学生,有助于他们日后更好更快地融入到聋生学习和生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它的表现力决定了给学生传递知识的生动性与具体性。同样的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式教学跟积极创新式教学达到的效果天壤之别。我国高校手语课程的开设较晚,教学体系处在不断完善中,特教专业学生手语课程教学还需不断地实践、反思和总结,从而真正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手语翻译能力。高职院校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性的同时,应鼓励学生参加手语课题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辟手语社、手语角等兴趣小组,广泛引入情境教学、微格训练、聋生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手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师还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融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快乐传真”手语游戏等多元教学(学习)模式,如初学汉语拼音字母时,教师可提问,让学生分组讨论汉语拼音字母字形的异同,进而在教师示范拼打字母中,学生逐步领悟到汉语拼音字母的特点,从而使学生对概念的掌握过目不忘、印象深刻。再如在词组的教学中,教师可出题,让学生分组,运用角色扮演法,自主编排、配合完成情景式对话训练(表演),学生学得轻松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显著。
(三)教学手段
MOOC化采用多媒体视频(如在线手语词典、聋人新闻、手语教学博客、手语微信、手语情景剧、手语电影等)、利用QQ、微信建立校园手语学习互动平台,开辟手语在线学习网络平台,充分实现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动态性和多元化,丰富学生手语学习材料的同时,提高手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和活跃度。高职院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保障,通过制定奖励措施、聘请MOOC课程专家讲座、名师演示(优质特色MOOC课程)与现场指导等方式,鼓励专业教师团队花大气力、合做手语MOOC课程(亦称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将有限时间、有限地点、有限内容的手语课程教学延伸至无限空间、无限领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手语学习需求。这种课程资源海量化、工具资源多元化、课程使用简单化(免费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时间自由化、课程参与自主化、课堂场所延伸化的教学手段,能极大考验学生引擎搜索、资源整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更能有效地推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简单地说,只要有网络的地方,世界各地的手语爱好者都能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到国内外著名手语课程的任意教学片段,并进行学习效果测评,给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很受学生欢迎。
(四)课程设置
合理化依托特校、特教机构及手语翻译员岗位、行业对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岗位能力的不同要求,进一步细化手语技能的训练内容(特校教学、管理的内容;特教机构服务、管理的内容;手语翻译员岗位服务的内容)和等级要求,研制手语课程教学计划,明确手语课程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同时深入分析兄弟院校手语翻译专业的课程计划和本校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计划的应用性、时效性,从手语翻译专业自身特点出发,查找存在的问题,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先进的教学思想、优秀的教学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同时聘请特教领域资深专家、聋人学者参与教学内容的选取、课程计划的制定。优化课程体系,删减机械性的手语手势学习,增加手语专业词汇、手语语法、手语翻译技巧等实用手语知识的学习比重,同时增加手语课程的开设学程和实践教学(实践训练)时间,拓宽实践训练的场所(领域),教学时量可由当前的一学年82学时增加到两学年160学时及以上,尤其要增加学生在特校、特教机构的实习实训时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手语技能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五)师资队伍专业化
随着国家残疾人教育师资资格证书制度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熟练掌握国家通用手语将成为聋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注重一专多能、技术技能复合型手语教师的发掘与培养,加大手语教师的在职培训力度,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参与两次手语专业讲座(或学习活动),至少获得两周特校的教学实践经历,及时更新手语教学理念与方法,深刻体会自然手语与文法手语的异同等;鼓励教师不仅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还要获得中级及以上国家手语翻译师、手语培训师等职业能力资格证,提高教师“双证化”比例。此外,同机械、汽车、会计、旅游等专业一样,省市教育部门也应该对特殊教育专业学生(院校)实行手语翻译类职业技能抽查,以此作为专业教学质量测评和院校育人排名的重要考察依据。同时教育部、中残联和省市教育部门,要经常性举办职业院校手语翻译员的技能比武(大赛),树立典型,推广经验,逐步组建一支高精尖的专业手语翻译教师队伍,服务于专业教学和科研转化(将手语方面的课题、项目等理论科研成果运用于手语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有效促进手语翻译的稳步发展)。
(六)考核评价多元化
引入CAEP手语职业能力资格证书考评制度。高职院校可开设CAEP手语职业能力资格证书考评内容,组织学生统一学习训练、集体考证,严格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获得小学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英语、计算机等等级证书的同时,至少考取CAEP手语(初级)职业能力资格证。这将大大拓宽学生就业的宽度和深度,极大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学生的满意度、认可度。加强过程性评价,调整优化手语课程卷面考试题目的设置,降低期末卷面考核成绩的比重,结合自评、学生互评、师评、他评等多方评价,将课堂表现、课程提问、手语课外实践、平时作业、手语职业资格证等多种考核方式引入学生学习综合考评体系,从手语知识掌握量、手语词汇精确度、手势艺术表现力、手语展示创新性等多方面,考核学生手语课程的学习等级,重视学生个人发展和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同时,加大口语、手语翻译内容考核的比重,将手语技能分为口译、手译、眼力等多个项目考核,既考察学生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又考察学生的手语看话翻译(将手语传达出的内容整理、翻译成通顺的句子)能力和手语表现力,同时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等,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均衡发展。
该项工作由各个教学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责。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观察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业成绩等,列出明显异常的学生名单上报学校教务处。
(二)进行专业测评。
经过1学年的观察,在一年级期末教务处召集疑似“特需生”家长开会,向学生家长说明该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的异常表现,说明这些异常表现可能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家长自愿为原则,由家长带孩子到专业测评机构进行专业测量评定,确定是否需要接受特殊教育服务。
(三)确定服务类型。
学生经过专业测量评定,在新学期开学前夕,再次召开家长会,向学生家长介绍特殊教育的目的、意义以及对这些孩子的三种服务安置方式:1.进入本市特殊教育学校;2.进入本校的特殊教育班;3.在本校进行随班就读。由家长填写申请表,经教务处审核,按照学生的特殊需要程度,确定其接受哪种特殊教育服务。特殊教育资源班成立之后,每学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特需生”家长甚至普通班学生家长来校听课,观看、参与学生活动,用事实阐述我校特殊教育的理念、现状,改变家长的错误观念。
二、量身定制,合理安排
“特需生”身心发展、认知理解不同于普通学生,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必须量身定制,不但满足他们一般性的学习需求,更需满足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个别化教育需求。一般性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选用普通班相应年级的教材,根据学生情况,有选择地分层教学。适应性课程。包括生活适应和劳动技能,根据学生情况,自编教材或者选用普通班相应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劳动技术教材。康复性课程。包括康复训练、艺术休闲、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中,结合我校的特色———国际生态学校和校本特色课程“麦秸工艺”,开设“剪贴工艺”“卷纸工艺”,为学生将来接触麦秸工艺打下基础。另外开设“折纸“”泥工”“编织“”串珠”等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多方面兴趣,训练动手能力,培养特长,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习惯。怎么落实这些课程呢?基于我校实际情况,教务处整合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将教学组织形式分为以下4种。特殊教育班集体教学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在特殊教育班由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根据学生特点按课堂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特殊教育班学习和普通教学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四门学科,按照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编入不同年级的普通教学班学习。特殊教育班集体教学与分层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生活适应和劳动技能两门课在特殊教育班集中上课,按照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教学。特殊教育班小组训练的方式。康复性课程(包括康复训练、艺术休闲、校本课程)采取小组教学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适合每个“特需生”发展的“走班制”“个别化“”合作式“”一体化”的教育训练方式。
三、普特融合,和谐共生
特教资源班的学生不仅在部分课上与普通班的同学融合,而且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如艺术节、科技节、校运动会、社会实践活动等,体验参与的乐趣,体会生活的丰富,发现自己隐藏的能力。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特需生”养成了良好的文明礼仪,与人相处和交往时将减少失败的挫折,增添与他人交往的信心;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表达情感、需求、想法的方式,能够进行正确有效的表达;在需要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养成协同合作、积极沟通的能力。普特融合促进了“特需生”社会化发展。特殊教育班学习和普通教学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普通班的学生成了“特需生”的学习伙伴;交往过程中,“特需生”学会了遵守规则、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满足了他们团体归属感的需要,发展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班级建设,促进发展
目前我校特殊教育班有11个程度不一的智障儿童,在班级建设过程中,我们越过他们弱势的智能领域,注重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注重他们的全面健康成长、长远发展,注重弥补其弱势智能领域,注重形成强弱互补,协调发展。
(一)制定学生能够理解的管理体系
针对班级内学生的特殊性,我们把“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作为共同目标,制定学生能够理解的管理体系,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学会管理自己、教育自己。
1.彩色卡片
教室里设有表现墙,上面贴有学生的照片,照片旁边是状态栏,照片下面有一个口袋,里面盛放着表示学生状态的彩色卡片:表现良好是淡蓝色“笑脸”,违纪一次是淡黄色“哭脸”,违纪两次是深黄色“哭脸”,违纪三次后是橙色“哭脸”,违纪四次是红色“哭脸”,行为有所改善是淡绿色“笑脸”,再有进步时是深绿色“笑脸”,表现出色是粉红色“笑脸”。每次更换时让学生说出具体事件,教师则在笔记本上记下。每天放学时奖励那些一天都没有换过卡片或表现出色的孩子,对于有行为问题的孩子,则将该学生当天卡片的最后颜色及更换次数反馈给家长,与家长合作进行行为矫正。这种行为监控的图解方法体系,能让学生对自己当天的表现一目了然,培养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纠错的能力。
2.数字卡片
为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合力,对一些有行为问题的“特需生”使用数字卡。数字记录了孩子当天在学校遵守纪律和完成老师要求的表现情况。如,数字“5”表示表现非常好、非常棒的一天;数字“4”表示今天表现很好;数字“3”表示今天表现一般;数字“2”表示今天我们有些麻烦;数字“1”表示度过了非常艰难的一天。每天放学,请学生将数字卡片带回去交给自己的父母,父母则根据孩子的表现对学生进行鼓励。在一定时间内累积达到一定要求,可以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处罚体系,让学生学会约束自己,同时再加上教师日常正向行为的支持、强化,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减少行为问题。
(二)建设不受约束的“有准备的学习环境”
1.自由的环境
“合乎科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也就是把儿童从妨碍其身心和谐发展的障碍中解放出来。”在教室里,我们摆放了许多橱柜,里面放置有为每个学生配的工具箱,将平时学习、劳动时要用的工具放在里面,供学生随时取用。有供学生随时可以拿到的学习材料、操作材料;有供学生阅读的绘本、画报、图书;还有供学生进行活动的桌面游戏器材、体育器材等,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发展其学习自主性,从而促进其智力、能力的发展。
2.有秩序的环境
教室并不是毫无原则性的自由场所,相反是有规则、纪律和秩序性的。在教室里,怎样坐、站、走,怎么样使用工具,怎样阅读书籍,怎样请求帮助等等,都可以制定成规章制度条文张贴在教室里,同时可经常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规章制度,培养他们的秩序感。
3.社会性的环境
学生是教室的主人,他们需要自己负责教室的整理、清洁,照顾种植的花草,通过这些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教室中的器材一般每样只有一个,一个学生正在使用时,其他同学必须等他用完后,才能接着使用。这将有效培养重要的社会特质———等待、尊重与分享。
4.文化环境
儿童天生具有“吸收”文化的能力。利用班级文化环境的布置扩充教育内容、创造教育气氛,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五、搭建平台,形成合力
家长的教育态度影响“特需生”的成长过程。不当的家庭教育甚至会造成孩子终身的遗憾。我们将特殊教育资源班建成“特需生”家长的服务站,努力提高家校沟通的有效性。
(一)设置接待家长来访、咨询的工作室
家长的心理是复杂的。一方面怕孩子被人看不起、被人欺负,因而矢口否认孩子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内心又希望孩子的问题能得到改善,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的教育上。所以,他们总希望有机会和教师聊点什么,但是常常又因身边人太多而欲言又止。学校根据家长的需求,设置专门接待家长来访、咨询的工作室,让家长有一个向教师倾诉、咨询的地方。同时,特教教师通过倾听,了解到家长的需求、困惑、疑虑、不安,并以此作为特教工作开展的一个契入点。
(二)给予家长科学的家教方法
方式一:家长学校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家长半日活动,给家长作专题讲座。帮助家长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难,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帮助自己的孩子。方式二:QQ群在QQ群中,上传学生学习、活动的照片,分享学生的成长过程;组织家长讨论家庭教育中的一些棘手问题,群策群力;分享传授科学教育方法、育儿经验的文章,给家长正确的育儿导向。
(三)建立互助的教育合力
在“特需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教师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有着共同目标,因此必须密切联系,形成互助的教育合力。走进学生的家庭实地家访,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与家长交流,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喜爱,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心,有效拉近彼此的距离。形式多样的联系卡,有表示学生在校表现好坏的颜色卡、有表示学生进步的表扬卡、有鼓励受到表扬的祝贺卡、也有请求家长协助的求救卡……小小的卡片让家校联系更加紧密。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密切孩子与父母的联系,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也是教师和家长交流的好时机。
1.培养过程中的德育
在这里指的是狭义的德育,即学校德育,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在音乐课堂中老师可以充分运用德育的两种模式,使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认识和社会品德。①主体性德育模式。这一种模式侧重的是道德认知。音乐教学中可以充分让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主体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例如由于音乐艺术的课堂不同于普通课堂,大多在教室环境上需要重新改变,课前需要按需要重新排列椅子。这个时候让学生帮助老师排列椅子,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会帮助他人。并且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座位,这必定会发生选座的矛盾,会有两个或更多的同学喜欢某一个位置,这时就需要学生自己商量和思考,由此培养学生的谦让精神。②情感德育模式。这种模式侧重的是情感。首先可以让学生“学会关心”,引导学生从原始的情感提升到理性的关心。音乐艺术特长教学中,学习乐器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乐器、学习声乐的学生也会有自己的歌谱。所以,在老师的强调下,学生不仅会爱护自己的乐器和乐谱,也会注意不损坏别人的乐器。所以这最终培养的不仅是“关心”的情感,更是一种责任感。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必定会涉及到乐曲背景、作曲家的故事。千百年来,音乐已成为人类抒发感情、寄托思想的最佳载体。国内外都有很多乐曲充分表达了音乐家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肖邦,他被誉为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肖邦悲愤欲绝,他希望祖国能够强大,不希望祖国灭亡,因此写下了《革命练习曲》,以此来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思念和民族的期望。在对此类曲子的赏析和演奏过程中,学生会被音乐深深感染,体会到浓浓的爱国热情。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都强调艺术的道德教育作用,并且大力的提倡。孔子之所以推崇《韶》乐,就是因其“尽其美,又尽善也”。孟子主张艺术应为“善教”服务。荀子提倡以艺术借美的形式传道、扬善、授礼,达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的政治境界。所谓“文以载道”就是他们一致的认识和主张,音乐教育则无疑可以增强这一种文化自觉。
2.培养过程中的智育
我国的学校教育有两个较明显的特点: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逻辑、语言能力的训练。正是由于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学生的智力的全面发展。智力一般指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而我国的应试教育进行的是教条式的、严密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的形成与发展是起到阻碍作用的,而观察力和想象力是人类发明创新最需要的动力。观察和想象是艺术的基础。因为有这样一些特点可以在艺术特长教育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首先在音乐艺术特长教育中,少不了音乐欣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教学。例如欣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可以先让学生看一下多瑙河的图片或者动画,然后闭上眼睛听音乐。当序奏一开始,小提琴琴弓轻轻奏出徐缓的振音,同学们会插上想象的翅膀,好像飞到了多瑙河上空,看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拨开了河面的薄雾,平静的河面渐渐荡出波纹。其次,识谱是一个过程,通常的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教学,都需要看五线谱,学生需要通过自己比较,找出每个音位置的不同,这个过程中必然锻炼到学生的观察力。
3.培养过程中的美育
美是抽象化的东西,大众对美的认知是主观的,也会受到社会潮流的影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审美乱象。快节奏的生活伴随着巨大的压力使人们赶到压抑,但是又没法找到恰当的途径来释放压力,从而以扭曲的审美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反抗与对自由的向往。所以从小、从课堂中、从教育里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尤为重要。艺术对审美教育的作用人人皆知,音乐艺术特长教育的培养更是能直观的促进学生的审美。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流传下来,提出很多关于真善美和假丑恶的价值标准问题。在音乐艺术特长教育中,教师不仅教学生唱歌、演奏,还要对乐理知识的讲解、作曲家的相关介绍,这样更可以提升审美能力,因为音乐作品中的节奏和旋律以感性呈现给审美者,审美者又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了解有关的形式结构,表现手法和风格流派等,以至有关的背景情况,并且能够懂得乐曲的进行过程,才会有较好的审美效果。现在已经有很多学者提出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可以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作美的能力。所以说从政策实施方面来看,加强音乐艺术特长的教育是把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充分落到了实处。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虽然目前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接受音乐艺术特长教育,但是相信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这种形式的教育会越来越普遍。并且必须看到的是当这部分学生将来走进走入社会,必然对周围人群会产生引领作用。公共文化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得以实现的,当一群在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人在我们的社会中做出贡献,必然成为大家学习、模仿的榜样,在这样的作用下,才有可能实现人人参与文化,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创造文化。虽然本节探讨的的是音乐艺术特长教育的外在价值,其实它已经对学生个人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随后才才由各个个体聚合对社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内在价值
从上文中已经看出,音乐艺术特长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个人的品德、想象力、观察力、审美能力。那么音乐艺术特长教育过程中还有哪有不可忽视的内在价值呢?
1.自信心的建立
有些孩子出现了胆小、害羞的问题,现在的小问题可能为今后埋下隐患。因为胆小、害羞,不敢和老师交流以至于不会的问题一直没搞懂、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以至于错失很多表现机会。自信心的培养可以完善孩子的人格。学校的音乐艺术特长教育为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在音乐艺术特长培养一般是小班教育,所以老师可以充分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增加学生的心理满足感,让他更能在课堂上表达自己。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正因为是音乐艺术教育,老师可以让学生站到讲台上表演,这对其又是另一种挑战,在观察中可以发现,即使是平时站在讲台上可以自信的说话的学生,拿起乐器在大家面前表演也会产生紧张的情绪,只有通过这种形式的锻炼,才能全面充分的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艺术教育的实质,就是一个人格化的过程。
2.毅力的培养
虽然有音乐天才,但大部分人都趋于普通,所以想要诠释好一个音乐作品,无论是乐器演奏合适还是演唱都需要反复的练习。练琴、练唱这是从事音乐艺术特长教育的老师反复强调的。其实无论学什么肯定都是要付出努力的,熟能生巧是所有人都懂的道理。为什么有人能走到终点而有的人只能半途而废,这跟个人的毅力有很大关系。而学习音乐艺术特长的过程也是毅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虽然教育家不鼓励被迫学习,但也不鼓励半途而废。所以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是否对这个乐器或声乐感兴趣,然后必须下定决心开始学习。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会发现原来没有那么难,原来音乐那么有意思,学生自己心中也会充满成就感,会懂得坚持的可贵。那么在之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这么坚持必然得以保存和发扬。
3.情商的培养
艺术教育包括艺术的各种门类和形式。在艺术的各种表达方式中,艺术的要素贯穿于其中。即陶冶性情、愉悦身心,而这些属于情商的教育。音乐艺术特长教育更是对学生的一种最直观的影响。有艺术引发的美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不同于其他靠逻辑论证和有意识的理解、记忆的教育方式,更不同于那些约束、限制的手段。它是通过美育在审美愉悦中得到情绪的调节、情感的净化、精神的升华。实践证明,音乐能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特别是情绪活动。现在有很多用音乐来舒缓、治疗心理的方式。通过音乐艺术特长培养,学生会更懂音乐,甚至自己就懂得用音乐来自愈,调节自己的情绪。
1.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
首先,特殊教育学校需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教学资源库。信息库的建设,是促进微课落实的前提,也是特殊教育活动能够走向信息化的关键。资源库的建立需要从特殊教育的课程设置、学科方面等现实条件做起,利用学校已经具备的资源开发网络教学资源,能够让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特殊教育与普通的教育不同,为残疾学生建立一个教学资源库,会让残疾学生的世界丰富起来,也能让教师的教学活动更有意义。其次,特殊教育工作者要利用信息化的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微课活动。有了充足的信息资源,教师要利用沟通功能良好的特殊教育服务平台,让资源成为师生共用的资源。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残疾类别进行不同服务平台的打造。对于盲生,教师要将教学平台打造成声控体系;对于聋生,教师要将教学平台打造成视化体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网络学习服务平台上享受微课,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微课进行学习。
2.加强特殊教育人才的培养
在加强微课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应当关注教师素质的提高。其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培训来提高教师的信息水平,促进传统特殊教育理念的转变,让特殊教育工作者认可微课这种教学形式。其二,要提高教师信息化处理处理能力的重要性。将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与他们的业绩联系起来,从而激励更多的教师对微课这种教学形式进行研究,加强教师对微课的重视。
3.加强微课主题的丰富性
在特殊教育中,教师面临着许多教学问题。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了解残疾学生的真正学习需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性格,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残疾学生也渴望进步,渴望外面的世界,渴望了解这个精彩的社会。在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主题教学的形式,通过信息教学资源的传递,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