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电力营销师论文

电力营销师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20 18:06: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电力营销师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电力营销师论文

篇1

关键字:电力市场营销改革竞争营销管理

县级供电企业作为配电零售企业,电力市场营销是其经营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随着电力企业公司制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的不断推进和电力行政管理职能移交地方政府,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网配分开、配售分开等改革举措的逐步实施,电力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县级供电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和经济实体。打破垄断,百姓呼声日急,政府决心已定。县级供电企业必须顺应改革,建立和完善新的营销管理机制和市场营销体系,增强企业的应变力和竞争力,赢得市场,提高效益。

县级电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纵观近几年电力市场逐步建立的过程,加上县级电力市场受国家政策(尤其是电价政策)、电网建设、政府因素以及计划经济时期思想的延续及地方工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县级电力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价格的不合理使得电力缺乏竞争力,造成客户流失

电力作为环保型能源,缺乏其他一次能源灵活的竞争手段。国家制定的过高电价,使客户选择了其他能源。不少客户自备柴油发电机组自用自发;部分客户将原有的电炉窑改为油、煤及煤气炉窑;高耗电产品和高耗电设备从沿海迁至内陆地区;农村流动式柴油机粮食加工设备的出现和盛行;煤气进入家庭的普及以及太阳能产品的开发和推广,都影响了电力的市场竞争能力。

2.目前县电力网络难以满足客户对电能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

客户对电能质量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但县级电力市场配电网络不够完善,电网网架薄弱,布局不合理,供电半径长,质量差。由于缺乏资金,电网建设滞后,结构不合理,部分供电设施年久失修,造成供电瓶颈,有电送不出,难以满足客户的要求,阻碍了县级电力市场的开拓和发展。

3.缺少自主的价格调整手段

国家对电价控制过死,造成县级电力企业无权对电价作相应的调整。供电企业无法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电价作适当的浮动和调节。供电贴费收取标准的过高,也制约了电力市场开拓的进程。

4.生产企业的市场疲软与电力市场的恶性循环

一些企业尤其是生产企业开工不足,许多企业产品积压,影响到用电量的增长,也加剧了电费拖欠,而欠费停电措施则造成两败俱伤。对欠费客户采取限电或停电措施,是供电企业目前用于追收电费的主要方式。该方式对产品无销路、濒临破产的企业无疑是加速其破产,使欠账成为死账。限电、停电的结果造成售电量的剧减。对企业拖欠电费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回收,是供电企业经营者必须考虑的难题。

5.行业作风问题依然存在

供电企业对客户服务的"电衙门"作风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不良的行业作风在工作中没有完全消失。拉闸限电的阴影很难在客户心理上消除,计划检修时间没有真正从服务客户的角度出发。生产与服务的关系没有理顺,在停电预告通知上,没有按照法定的规定时间和程序,影响了客户的正常生产。业扩过程手续繁琐,过于复杂,营业厅人员的服务态度给客户的心理造成压力。供电企业在客户工程的设计、安装及材料购置上的垄断服务,并未让客户真正受益,服务的内容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没有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

影响县级电力市场营销的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县级供电企业的市场意识不断增强,管理水平也逐步提高。但与正在发生变化的客观环境相比,与其他行业相比,目前许多县级供电企业在电力市场营销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思想观念滞后,市场意识淡薄,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多年的电力工业,供电基本上以行政区划为界,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只有一个供应商(供电局),客户不能自由选择供应商,供应商也不能跨越自己的供电范围供电。这一特殊现象造成电力职工工作作风飘浮,服务水平低下,思想观念落后于市场的变化,对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观念、价值观念和供求规律一片空白,由此造成劳动生产率低下,企业经济效益在低水平徘徊。大多数企业迟迟不能实现由生产管理为主向市场经营为主的转变,以及从以计划用电为主到以电力营销为主的转变,重发轻供不管用。官商作风、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依然存在。

2.管理体制僵化,没有形成面向市场的营销体系

目前的县级供电企业不具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条件,主要表现在政企不分,行政干预多,责权利不明确。长期以来实行的"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的经济管理模式,致使供电企业缺乏应有的经营自,严重妨碍了供电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供电企业机构改革迟缓,绩效不明显。农电体制改革也没完全到位,许多部门还延续着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营业机构的设置基本上按行政区划设置,造成营业站所数量过多,管理不到位,劳动效率低下。电价执行不准确,随意性大。基础管理工作混乱,甚至出现变相让利承包销售现象。欠费数字虚假,结零现象不实,呆账死账大量存在。面向电力市场的营销体系尚未建立或正在考虑之中,难以应付迅速变化的电力市场的发展。

3.管理方法陈旧

供电企业产供销一体化的格局导致了管理方法的陈旧,以产定销,有多大能力就供多少电,而不是以电力销售为基点,按照客户的需求来组织生产和供应。一些计划经济年代制定的法规、政策长期未变,不是从鼓励用电出发,而是如何计划用电和拉闸限电。售电方法还停留在"坐等"上门,手续繁琐,负荷管理还未进入到市场预测、负荷预测。对内缺乏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考核集中于年终内部市场的综合考核上,只有总体目标,缺乏完整的目标体系,缺乏超前控制和同步控制的战略意识。电价的形成机制一成不变,一些地方的二次综合加价使客户不堪重负,严重制约了电力市场的开拓。

4.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的供电技术手段、管理水平远不能满足商业化运营要求。无论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以及经济手段的运用,都难以适应电力市场的需要。在当前社会窃电成风,违章用电猖獗,拖欠电费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因为行政干预太多,法律显得无能。在技术手段方面,一是电力市场的监测手段落后,没有建立起负荷管理系统,电力销售的抄、核、收全过程未能实现自动化;二是业扩报装手段落后,从客户申请到报装接电、用户档案和合同管理主要靠人工来完成,同时由于机制不健全,未能形成业扩报装一口对外;三是调度手段落后;四是用电管理手段落后,报表分析、计量管理、抄表收费主要靠人工完成,在销售环节人工干预过多,造成分析失真、估抄、错抄、漏抄等现象时有发生。

5.购电成本居高不下

企业利润不能因销售收入的增长而增长。许多地方销售收入增长幅度较大,而利润增加却很少甚至减少。究其原因,就是成本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

开拓电力市场的对策和措施

电力市场营销是电力生产全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即销售环节,是县级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主渠道。因此,必须确立电力营销工作在企业运营中的中心地位,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引导客户消费为手段,以取得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为最终目的的指导思想,建立起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电力市场营销服务体系。

1.更新观念,积极培育市场竞争意识和市场营销意识

县级供电企业作为电力企业的最基层,应该刻不容缓地从发展靠国家、效益靠政策、管理靠行政手段的旧观念中摆脱出来,确立生产围绕营销转,营销围绕市场转,服务围绕客户转的全新观念,赢得客户信赖,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效益。

树立商品和效益观念。面对巨额电费欠款,如何维护好自身利益,如何更快、更多地推销自己的商品--电力,应成为供电企业职工思考的热点。要调整营销战略,把解决用电"卡脖子"作为扩大电力市场的重中之重来抓,生产调度部门应采取调度经济运行,缩短检修作业时间和故障抢修时间,采用带电作业等多种方式来增加电能。

树立竞争观念。目前煤炭、燃气、燃油、太阳能制品等与电力之间的竞争已拉开序幕。电力企业只有依靠价格、质量、信誉和服务赢得市场。因此,应加强营销意识,建立一支精干的营销队伍,改变坐等客户上门的营销方式,建立主动热情向客户营销电能的机制。

树立服务观念。要牢固树立"顾客是上帝"的思想,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要采用快速化、保障化、简便化、多样化、情趣化的优质服务来赢得市场,向客户提供高效率、不间断、十分方便的服务,尽可能做到"只要您一个电话,其余的事情我们来做"。要不断创新和拓展为客户服务的功能,注重服务实效,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办事时间。

2.合理利用价格策略,扩大电力销售市场

县级供电企业虽然无权进行电价调整,但可通过对不同用户电价的分析,对现供电营业辖区的供电情况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制定必要的内部经营策略,确保供电企业利益最大化。

比如,设备检修等工作尽量在企业获利少的时段内安排;对不同性质的用电客户应进行单独的计量计费;对工业生产用电、居民生活用电和办公用电,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三种用电间的分别供电、分别计量收费。

3.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管理体制和机制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目的是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和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营销管理系统。县级供电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系统的技术进步,尽快建立以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营销管理体系,形成管理、控制、查询、监督为一体的用电管理信息系统,抓紧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和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全力推广"一户一表"工程,大力推进自动远程抄表建设,完善自动化抄表系统,实现用电计量现代化;改革收费方式,逐步完善银行自动划拨,建立负荷监控系统、配电管理系统和用电查询系统,全面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营销机制。应把现在的用电部门改为"营销中心",将"用户"改为"客户",将管制用电改为推广用电,将"用电管理"改为"客户服务",把"电力供应"转变为"电力营销",把"坐等客户上门申请用电"转变为"上门推销开拓电力市场"。同时,逐步把"先用电后收钱"转变为"先收钱后卖电",将"窗口"服务转变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企业整体行为",树立起"优质服务+优质产品=必胜"的观念。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负荷管理机制。要建立用户负荷预测信息网,及时分析用电负荷结构,最大限度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电力。全面推广高效、低耗用电装置及技术,并提供咨询服务。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定期进行用电咨询与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

4.实施用电促销策略

电力销售量由人们的用电需求决定,用电需求又取决于人们是否有用电的欲望,是否有购买的能力,也就是想不想买以及买不买得起的问题,另外还要解决能否买得到、向谁买的问题。电价决定了客户是否"买得起"的问题,两网改造的效果决定了客户是否"买得到",促销的主要作用就是激发人们用电的欲望,在买得起买得到的基础上产生多买的欲望。注重买方需要,要以实现客户过渡价值、满足客户精神需要为导向,在企业的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上投本钱下功夫,使客户在购买电力与享受服务时有所增值。同时,努力降低客户在电力消费时的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使客户在购买电力、享受服务时保持"简单",愿意花钱买"简单"。要重点把诸如煤、油、液化气、管道煤气等一次能源供应商作为主要竞争对手,根据国家产业、环保政策,深入持久地宣传电与一次能源的比价效能,提高电力市场的占有率。

5.深化改革,优化效益,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把减人增效作为机制改革的突破口。一是实行体制性减人,将企业承担的辅部门和社会性职能进行分离,与主业脱钩"断奶";二是实行发展性减人,严把人员入口关,严格控制招聘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数量,不招聘中专、技校毕业生等。另外要通过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吸收安置主业分流人员;三是实行科技性减人,通过提高自动化水平,逐步实现变电站有人值守无人值班;四是实行政策性减人,对农网改造完毕、乡站改革到位的供电区域,逐步清退原有村电工、乡电管员,理顺农电管理秩序。机关科室则实行定岗减人,采取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方式,择优录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要实现由行政管理机构向市场营销管理职能部门转变。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置,要强化市场营销功能和客户服务功能。要把过去的用电行政管理机构改造改组为市场营销管理的职能部门,要以市场营销管理为中心设置经营机构。生产、财务、安监等部门要围着营销转,而营销又围绕市场转,营销人员围绕客户需要转。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使职工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得到根本转变,进而使职工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忧患意识和效益意识得到增强。

6.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为开拓电力市场培植人力资源

针对人员素质现状,企业必须制定有效措施,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鼓励职工参加自修、函授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使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同时,要着重加强对营销服务人员的挑选、培训、激励和考核,形成一支高素质营销队伍,把市场营销工作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

篇2

二、电力营销做好目标市场管理的意义分析

目前,国内许多电力企业都融入了营销理念,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电力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并获得长远的发展。但是,许多电力企业在具体实施电力营销的过程中出道许多问题,在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电力营销的效果不甚理想。根据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将目标市场管理应用在电力营销中,能够有效的提高营销效率。目标市场管理在电力营销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局限于此,其重要性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的用电营业管理模式将全社会作为管理对象,并没有市场的概念,近年来,对电力体系进行了改革,但是电力营销管理模式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营销策略无法展开、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以及功能不健全等,导致电力营销出现该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对电力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没有明确目标市场,同时也没有按照电力市场规律办事。因此,电力企业想要改变电力营销的现状,就应该实行目标市场管理,认真、全面的对电力市场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现行的营销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与完善,做好目标市场管理,真正的按照电力市场的规律做好电力营销工作。明确了电力目标,电力企业的营销系统就居次分明,责任也逐渐明确,这样能够充分的调动所有层次电力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并采取有效的营销方式,尽可能的完成电力企业规定的所有经营目标。

三、电力营销做好目标市场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对电力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与了解。

近年来,我国电力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电力企业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来适应市场的转变,由于受到传统电力营销模式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并没有获得显著的效果,主要是因为电力企业并没有对电力市场进行全面的了解。针对该种状况,电力企业应该指派专门的人员对电力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明确电力市场中营销存在的空白部分,调查人员将调查结果总结成报告,并针对电力市场目前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与建议。电力企业根据调查人员的调查结果以及改进意见与建议,明确企业的管理目标,并针对不同的方面,制定相应对应的措施进行有规划、有组织的管理,这种具有针对性的电力营销管理措施,能够很好的满足电力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而获得更多电力用户的青睐。

(二)对电力企业的目标市场进行合理的划分。

目标市场的合理划分,是电力营销目标管理实现的核心,之所以称之为目标市场管理,就是按照划分的目标进行细致、科学的管理,如果目标市场划分不科学、不合理,将会直接影响目标市场管理的实施效果。因此,电力市场在了解了电力市场的实际状况之后,应该根据市场的具体状况进行目标市场的划分,划分结束之后采取针对定的措施进行处理,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同时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定期的对目标市场的专业人员进行考核,对于达到甚至是超过目标的专业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业绩不好或者态度消极的专业人员,应该给予相应的处罚,甚至是辞退,为电力企业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这对于提高目标管理水平以及电力营销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制定科学、多样的电力营销策略。

传统的电力营销通常采用单一的电力营销模式,这样不能够满足电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因此,电力企业应该针对电力目标市场,根据电力市场规律,以市场经济的理念为指导,制定更加科学、多样的电力营销策略。目前,电力企业制定的电力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其一,电力优质服务策略,电力优质服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够不断的扩大电力销售市场范围;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树立电力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电力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促使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人员以更加优秀的电力服务,更加积极主动的为电力用户提供电力服务,获得更多电力用户的青睐;其二,电力价格策略,价格依然是影响用户用电的重要因素,电力企业应该对电力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在分析电力营销成本盈亏的基础上,根据产品制定相应的价格,采取差别定价策略、峰谷分时电价政策自己优惠折让电价等电力价格策略;其三,电力产品策略,电力企业应该为特殊的电力用户提供不同的电力产品,例如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特殊冶炼企业等,提供满足供电电压、供电频率以及供电可靠性的电能产品,这样能够迎合不同电力用户的实际需求,不断的开拓电力市场。

篇3

1目前我国电力市场现状

我国的电力行业是垄断性行业,其主体是大型国有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计划体制模式,电力市场基本是卖方市场,即电厂发多少,用户用多少,而且由于用电指标的限制和电力建设的缓慢,形成了对用户的用电限制,因而造成经常性的限电拉路现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电力基础设施投资明显加大,电厂电网建设有了飞跃发展。据统计,改革开放20年来,电力建设增长迅速,全国装机容量达2.7亿kw,是改革开放前的5倍。同时,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逐步规范,任何行业的垄断格局都将被打破,电力市场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计划经济逐步过渡为市场经济,电力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因此,国有电力企业必须要适应这种转变,迅速建立自己的市场。

力市场营销涉及的问题

2电力管理体制问题

我国城网一般实行供电企业抄表到户、收费到户,而是以县电力企业为实体,抄表收费到农村变压器的总表,以上部分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电价,但由于农村用电管理薄弱,一些地方“人情电”、“关系电”、“权利电”现象十分严重,有些地方层层趸售、个人承包电费、偷窃电现象严重,这些损失分摊到用户身上,造成电价成倍增长,如照明用电为0.327元/kWh,省限价为0.35元/kwh,但个别地方却达到1元/kwh以上,增加了农民负担,挫伤了农民用电的积极性,损害了用户利益,也损害了供电企业的形象。

2.2供电、配电工程贴费问题

1)高昂的供电、配电工程贴费是制约地方电力发展的拦路虎。近几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推动农村电力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大部分农民的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在办理用电增容过程中,一次纳供电、配电工程贴费,一般负担不起,1996年初,我市胜芳镇轧钢行业异军突起,成为带动全市工农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兴旺制管厂根据市场预测,用户新装一台315LVA配变,按每550元/kmh,仅贴费一项就达17万元,加上线路投资10万元,电费保证金5万元,合计32万元,农民一看要这么多投资,就打消了用电的念头。

2)政策的局限性。我国《电力法》颁布后,与之配套的《用电管理法》至今没有出台,而《供电营业规则》第33条规定,用户连续6个月不用电,也不申请办理暂停用电手续者,供电企业给予消户,终止其用电,以后再用按新增办理第26条规定,用户迁移新址不在原供电点供电的,新址用电按新装用电办理,这样就出现了因用户调整场地,交不起工程贴费而不得不停止用电的现象。

2.3供电线路老化“卡脖”卡住了电力市场

我国农村通电时间较早,线径过细,变压器容量小且一般为高能耗变压器,随着近几年家用电器进入每个农民家庭以及个体工副业的发展,农村用电“卡脖子”现象日益突出,几十年来,由于乡村电力建设投入和改造很少,大部分村街在“小车不倒只管推”,“设备不坏只管用”,因此农民有电用不上,制约了电量的增长,如李庄村280户,人口1000人,一台75kVA的变压器用了20多年,而用电量却比当初翻了几翻,已是严重超负荷状态,由于该村石头资源丰富,农民张某想购一台17kW的石料加工机,找村干部用电,因费用高而打消了念头。

投资体制的不合理也是线路老化的一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平均以10%的建设增长,而电力建设相对滞后,城网与农网又严重存在投资不合理现象。因此,加强电网建设,形成合理布局,是电力增长的关键。目前进行的农电体制改革和农村电网改造将彻底改变这种局面。

2.4价格机制缺乏市场竞争力

我国大部分电厂没有实行竞价上网的原则,电价居高不下,加之层层用电加价,更加剧了农民负担。台山村粮食制品加工厂离变压器仅20多m,却用柴油机发电,原因是本村副业电价达0.8元/kwh,10kw的加工设备,每小时用电10kwh,电费8.3元,而12马力的柴油机每小时烧柴油3kg,价格5.2元,当然是用柴油比较便宜。另外,农民浇地也用柴油三轮车配水泵浇地,究其原因,也是用电比用油贵1/3,因此横向比较,电力产品要具备成本优势,才能具备价格优势,虽然这其中与国家宏观调控,实行统一市场原料价格有关,但也反映了电力价格机制缺乏市场竞争力。

同时,电力企业不应嫌小偏大,要减少偏见,不能总把目光盯在大用户上,小负荷集少成多,也是一片广阔的市场,因此,农村电力市场的开拓千万不能忽视。

3电力必须摄弃传统望断企业的优越感树立市场营销观念

“电”做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独特的特点,它要求产、供、销同时完成,即电厂。供电企业。用户,供电企业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受计划的,一直是早涝保收,人们习惯于指标用电、限制用电,现在许多政府部门都存在“三电办”这种计划经济下的模式,当然这些情况在一定时期起了一定的作用,就象当初小火电—样,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下,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而暴露出的许多,如环保、节能、上网电价等,必须停止小火电。(10万kw以下)。伴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逐步规范,任何垄断行业都将被打破,都将引入竞争机制,特别是电力买方市场的出现,都要求我们营销观念的彻底转变,即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消费者)的利益,企业兼顾企业利益、职工利益和利益,树立现代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的更新,要使“皇帝的女儿也想嫁”,也要走向市场,只有实现观念的更新,意识的转变,以及思想上的到位,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4电力市场营销策暗

电力企业在市场搏击中不能只等待用电市场的延伸,而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并促进电力市场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并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

4.1产品策略

产品的整体概念是有形实体加上企业对用户所提供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1)电是一种商品,它的特殊性决定他的产供销一体化瞬间完成完成,电力产品市场首先要进行预测,摸清底数,掌握市场潜力,制定详细的市场计划。

1)电力虽然是一种单一产品,但它具备优质、活净、安全方便、价廉的特点,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且深入社会的各个方面,营销人员应广泛宣传电能优点,引导用户用电,增强人民的环保意识。同时提供技术咨询,介绍安装、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还应根据用户需求,装设漏电保护器等,以确保人民安全用电。对于年用峰谷计量的用户,鼓励使用价格低廉的低谷电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成本和用户负担。

2)取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用电限制,对所有用户敞开电鼓励用电,取消因当时电力供应不足,卖方市场情况下为用户装设的各种定时针、限量器,解决各种负控终缩设备,取消原来明文规定的不允许宾馆饭店及家用电器的用电限制(如空调器、电饭锅、电取暖器、电锅炉等)及相关的收费政策,为用户提供一个宽松的用电环境。

(2)加强用电市场的建设和电网改造。电力市场的载体是输电电网和配电网,电能通过它们送到干家万户,只有拥有一个现代化水准比较高且布局合理的电网,做为商品的电能才能“卖”得出去。

1)增加供电电源点,提高电能质量。由于办电初期,电网布局的局限性,加之电网建设远远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供电可靠性很低,一般为单一电源且电压等级低,线路和设备损耗大,网上即使电力供应充足,但由于配电设备老化容量限制,也不能满足用户需要,拉闸限电现象十分严重。就霸州95年以前来讲,农电线路每周实行停二开三,也就是一周时间仅有一半的用电时间,限制了电量的增长,“9511”工程启动后,由于网上增加了大型电厂和输配电线路的骨架建设,供电“卡脖”现象不复存在。

2)根据用电需要进行电网改造。用电初期,线路架设因当时负荷小,只为满足用户先用电来做长期发展考虑,当时只重社会效益忽视市场经济效益。随着经济的发展,用电量逐渐增加,原有的配电线路和高能耗配电变压器已严重超载,电压不稳定,高峰期间用户电灯不亮,电视无法看清,同时也增加了电能损耗。1998年国务院提出电网“两改一同价”即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体制,2002年实现农村和城市同网同价,同时国家下拨1400亿元农网改造贷款,做为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为农村这片广阔的市场开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以优质的服务,去寻求和开拓市场。产品策略的重要是产品服务。电“卖出”去后,售后服务工作必须跟上,因为电力用户的满足程度,就是我们明天潜在的电力市场,因此,供电企业的服务不能只停留在故障处理上,而应从用户的需求-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售后-服务-故障处理-扩大需求的各个环节提供咨询或服务。要杜绝“门难近、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改变等待求助为上门服务方式,公开办事程度,共开社会承诺,采用调压或补偿方式提供优质电能服务,采用双电源、双回路和环网形式提供可靠电力。市场经济需要热情有加的“文明企业”,据弃霸气十足的“冷面电官”及“电霸作风”。霸州供电局自96年开展“四职一纠”树行业新风活动以来,用户的满意程度逐年递增,特另是去年开展的电力乐农工程。加大了电力扶贫力度,农电管理“星级”评比服务和聘请电力监督员活动,更把我们的承诺和服务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如业扩报装实行一条龙制度,简化了手续,方便了用户,使用户感到了用电和在商场购物一样,有了“上帝”般的感觉,靠服务赢得市场,赢得用户的信赖。

4.2价格策赂

价格策略的三大中心是:成本、需求和竞争。电力企业由于目前依然是独家经营,电网统一调度,因此,围绕用户需求降低成本,避免搭车收费和乱加价,是扩大电力营销的重要措施。

(1)用户在办理用电增容过程中,一次纳供、配电工程贴费是制约电力销售的主要因素。为了激发用户用电的积极性,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可采取灵活办法,如对于已办理增容的用户闲置配变可依产权界限在本区域内调节使用。供配电工程贴费的收取,电力部门可采取分批收取,对于经济确有困难或社会效公益事业,贴费采取“减、缓、免”的政策,对于农网改造农村用户增容贴费免交,对于贫困地区电力部门帮助上新变压器,对用户采取租赁形式,鼓励其用电,防止一次性投资过大,把用户吓跑而影响用电的局面。

(2)规范电价提高竞争力。电力企业要开拓用电市场就必须规范电价,国家制定的电价并不高,但许多地方执行起来就变了祥,如各级政府强加的搭车收费;“人情电、关系电、权利电”的存在将电价人为加大,转移到用户身上,过高的线路、配电损耗及农民分摊的机泵管带费、公益企业用电和违章用电、窃电等都加大了农民的负担,奇高的电价,使消失了多年的炼油灯、汽灯重新点了起来,严重挫伤了农民用电积极性,因此,规范用电秩序是当务之急。

1)98年国务院明令取消省级以下各级政府部门的电建和电权集资,仅此一项,人民生活用电下降了6分,用电下降了1角4分,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用电增长明显加快。

2)响应国务院2号文件精神,实行同网、同质、同价,实现发电企业竞价上网,促使企业降低成本。

3)在整顿改造电网的同时,杜绝不合理的损耗,提倡节约用电,如取消大马拉小车现象、淘汰64系列、73系列高耗能配变,减少变损,降低电价。

4)取消电费承包现象,将农电工进行统一管理,取消人为加价因素。

以上措施的采取,规范了用电秩序,开拓了电力市场广阔的前景。

(3)实行电价听证制度。按《价格法》规定对上网电价建立和实行听证制度,因电力行业属国家统管,其电价受国家政府因素影响,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目录电价和各种附加费时,应广邀社会各界代表,特别是请用电企业参加公开审核电网经营企业上报生产经营成本以及公开做价的原则、及过程,以利于使电价决策形成多方制约的格局,提高政府定价的和全面性,减少盲目性、片面性,使电、力商品的价格更加合理,符合实际。

4.3分销和促销策略

电力销售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一方面避免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便于管理,降低电价。就目前电力销售体制是多种并存,有直管式,有趸售式和代管方式,供电企业管理用户变压器,以该处高压计量收费,致于每个用户拿多少,电力部门管理很少。以前国务院为减少企业和农民负担,避免乱加价、乱收费都曾取得一时效果,但终因管理环节和农电工责任心的问题,电费电价多次反复后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电力销售。去年国务院农电体制改革办法出台。农电管理将面临新的机遇,办法要求取消乡级电管站,其人财物并入县级供电企业,统一管理,整顿农村电工队伍合格的坚决辞退,电力部门管理农电工,进行合同制管理择优上岗,电力销售实现四到户;即电力销售到户、管理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这些措施的采取是对中间环节的取消,最终有利于用户,有利于供电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电力市场营销实现四个转变:即

(1)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2)从限制型用电向放开用电转变。

篇4

2.管理方面的问题。从改革开放开始,电力市场就不再试封闭的运行状态,其大门向市场经济敞开,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显露出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电力营销模式层面的管理缺陷。通常来说,电力企业和用户之间是利益关系,两者的存亡相连。但是很多企业出现不按照合同中的约定实施供电,严重损害用户的利益,也给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影响;同时也出现用户不按照约定用电的现象,电力企业不得不停止对用户的电力供应,给双方都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因为企业的管理不到位出现收缴电费的工作人员受到利益的趋势的现象,利用职务之便给特定群体实施减免电费的现象,对社会的稳定和电力企业的发展均造成相应的影响。

二、电力市场化过程中有效的电力营销模式

1.服务性的电力营销模式。当前,践行服务型的营销模式就是对电力企业中服务型营销理论的实践和发展,这样的营销模式最为注重的就是服务的质量,期望通过高质量的服务产品吸引更多的用户,进而发展电力营销市场。作为一种近几年才发展践行的新型营销模式,服务型营销模式与传统的电力营销理论推行的观念有着很大的不一样,认为服务营销学理论中应该对多个变量组合进行解释和发展,在传统的4P理论之外,还增加了“人”、“服务的过程”、“具象的展示”等因素。服务的质量基于电力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功能质量,同时还提出了“服务接触”的概念,这一系列理论认为以服务作为电力营销过程的出发点,通过提高对服务产品的满意程度能够实现对电力市场的开拓。这样以用户的体验作为重要参考因素的理论在我国电力市场中被广泛的接受,不过由于其理论形成的时间还补不长,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在未来的电力营销中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综合型的电力营销模式。综合型的电力营销模式指的是将当前的市场营销模式、关系营销模式等理论相对成熟、应用非常广泛的营销模式进行集成,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进而形成一种新型的、综合各种优点的营销模式。综合型营销模式非常注重对企业中的资源进行调动,如产品资源、服务资源以及用户资源等,更好的为电力营销服务。这样的特点决定了综合型营销模式能够很好的与当前的电力市场化过程相适应,所以,电力企业在制定电力营销战略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综合型营销模式中的优点,服务于电力产品的营销。

三、关于加强电力营销的建议

1.强化对电力营销的多层次管理。电力营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电力营销业务也是企业的核心业务,加强对电力营销的管理,不仅是提高营销有效性和营销质量的措施,对于企业的综合实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立信息化的营销管理系统是电力企业的首要任务,更新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软件、硬件等,根据当前的市场机制制定有效的保障电力营销管理安全、稳定运行的系统。

2.开拓更大的电力市场。电力营销模式的探讨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用户,必须将用户和市场作为电力营销的关键因素,把握好老用户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开拓更大的电力市场的手段有很多,常见的有两种:第一是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第二则是灵活当前的定价机制,根据用户以及用电性质的不一样制定对应的用电价格,适当提出优惠方案。

篇5

我国目前的电力销售观念以电力产品生产者为中心,而忽略了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产品销售没有顾及到消费者市场。电力企业缺乏服务意识,未能理解人性化管理的意义。

(二)缺乏现代化的系统管理

供电企业营销虽然累积了一些电力销售经验,但是缺少必要的信息技术,营销人员无法全方面监察和预测电力市场销售环境的发展变化,这样给电力销售带来一定的威胁。

(三)不合理的电价机制

电价调控是电力企业实现经济利益经济的主要手段。由于管理部门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来对电价进行管理,导致了电价结构不合理,电价调控不能起到其在电力市场应该具有的作用。

(四)市场监管机制不完善

电力企业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市场监管机制来对企业进行监管,来有效促进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继而保证企业的效益。但是由于部门主义的封锁等情况的存在,电力监管的阻力对电力企业市场化有一定的制约。

二、电力企业建立良好客户关系的措施

(一)树立服务品牌,积极开展服务。

1、分级服务管理,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快速提供用电方面的现场咨询递信息,对客户电力设备异常提供实时预警通报和应对,帮助客户进行用电分析,对用户的各项业务进行发展分析,掌握客户消费各类业务的信息,及时对电费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

2、优质服务.优质服务可以提高顾客的服务价值,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来提升企业的信誉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将用户的要求作为电力企业不断努力的方向。同时利用差异化来拓展的优质客户群体,对优质客户提供足够的技术和人力资源的支持,为客户建立业务办理绿色通道,设立最有价值的专门服务。

3、实施标准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服务标准化就是通过对实施的监督使服务实现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全部活动。需要建立明确的制度和规范。同时,电力服务必须强调客户服务的个性化,利用已经建立的详尽的用户档案,提升“个性化”服务的层次和水平,分别提供不同的服务。

(二)建立信息化管理技术。

1、分析电力销售过程的信息流程和客户服务流程。知识经济时代必将促进知识营销形式的发展,知识营销是通过有效的知识传播方法和途径,将企业所拥有的对用户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潜在用户,并逐渐优化电力企业在客户服务中的流程,提升客户服务的技能。通过不同方式建立与客户的互动,汇总分析不同客户的需求信息,并重点分析客户关心的热点问题。建立客户需求导向模型,对可行性分析提高服务的效能,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客户满意度信息,根据本地的实际科学的建立相应的体系和系统。

2、从不同的角度开始研究供电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从客观理论上讲,要建立关系管理、流程管理、接入管理三个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了解客户目前的需求,确保获取的所有客户的信息都是准确的。以客户为中心的信息手段可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构建电力企业改革的框架模式。

篇6

部分营销人员综合素质不足,责任心不强、服务不规范、业务不熟练、工作能力达不到要求,甚至个别员工存在畏难和抵制情绪,这些就直接影响到电力公司的电费回收、故障报修、客户服务等环节,进而影响了供电服务水平,影响了客户满意度;同时部分营销员工文化程度较低,自身素质不高,与客户交流时缺乏合适沟通方法和技巧,影响到企业的社会公众形象。

(二)营销体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电力系统逐渐形成了“重发电轻供电不管用电”现象,这反映出电力营销体制的严重缺位。电力营销缺乏协同性。电能是具有产供销用一体化、连续性、瞬间性、一次性完成的特殊性商品,其中涉及设计、施工、调度、送电、变电、保护、检修等职能部门。传统的电力营销理念,将电力营销工作局限于抄、核、收、扩等营销部门,尚未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尚未将电力营销工作明确为电力公司的核心工作,缺乏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大营销视角,相关职能部门相互协作、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尚需加强。

(三)宣传沟通力度不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客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越来越重视,同时日常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公众对电力营销服务的便利性要求日益增加。一方面不健全的沟通机制,使得电力公司对客户的用电情况、需求信息掌握不足,导致服务质量降低、客户满意度下降;另一方面,沟通形式的单一简单化,如微笑服务、主动服务等工作方法已不能满足客户深层次的要求,尚缺乏与客户之间的更详细和更专业的沟通方式和手段。

(四)电价形成机制不科学

电价是电力市场的核心,也是电力企业进行杠杆调节、开拓电力市场的工具,直接影响着电力供应和电力销售。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的发展,反映出现行电力销售电价形成机制的缺陷。一方面电价分类过于繁琐且计算复杂,根据用电用途、电压等级以及用电时间的不同,制定出的电价五花八门,更容易产生混价行为,造成客户不理解,电费难收取,屡屡产生纠纷,加之价外加价等因素,造成不同区域相同性质用电的电价水平悬殊较大,很难实现同网同质同价,进一步制约了电力销售市场的拓展;另一方面,现行电价只简单地考虑电压的差别,没有考虑负荷率的不同,不能反映出电力公司在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负荷率的供电成本差异,直接影响发电厂、电力公司以及用电客户之间的供求平衡。

(五)技术能力不足

电能质量尚需提高。电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质量的高低主要表现在供电电压合格率,供电频率,电力谐波三个质量指标,目前重庆电力公司在这三个质量指标的考核标准和完成情况与国内发达地区尚存差距,与国外先进水平更是差距明显。伴随着民众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等方面要求的提高,电力商品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电网建设尚需完善。电网建设长期滞后于电源建设,存在有电用不上的现象。长期以来电网建设投入不足,城市电网陈旧老化,农村电网简陋薄弱,电力输送无法实现畅通无阻,致使电力供应与电力需求无法匹配,进而形成“有电送不出、用电无保障”的局面。

二、提升电力营销水平的新举措和建议

(一)加快电力市场开拓的新举措

1、加快业扩报装,力促早供早售

2、积极走访服务大客户,实现多供多用

3、推广替代能源,拓宽电力市场

4、规范自备电厂管理,提高市场份额

5、加强电网改造,提高电网供电能力

6、规范营业区管理,积极巩固和拓展营业区

7、加强检修精益化管理,缩短停电时间

8、强化线损管理,堵漏增收

9、开拓农村市场,挖掘用电潜力

(二)对于改进电力营销的其他建议

1、更新观念,积极培养企业的社会竞争意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建立健全电力市场营销体系,加快市场经营步伐;

3、转变思想,重视企业电力市场营销建设,将电力市场营销作为电力企业的一项核心业务来对待;

4、加大电网基础建设的投入,保证电力产品的质量安全;

5、积极实施电力市场营销的相关策略,实现企业利润的快速增长;

6、狠抓营销队伍建设,提高专业营销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不断提升优质服务的水平;

篇7

二、当代电影海报设计的视觉心理效应

(一)电影海报设计的视觉冲击力

对电影进行宣传是电影海报最本质的作用,所以要求电影海报在具有观赏价值的同时,还要表现出一定的视觉冲击力,由此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达到设计的初衷。对此设计者是有着深刻认识的,并有着十分丰富的表现手法。首先是用文字图形化突出主题。在一般的平面设计中,图形、色彩和文字三者之间是有着一定界限的,并分别发挥着各自的功用。但是在电影海报设计中,为了获得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效果,所以经常把几个要素进行组合运用,文字图形化就是一个重要手法,其有效打破了文字和图形相分离的局面,以更加新颖的形式表现出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如电影《冰河世纪2》的海报,虽然海报中有“IceAge2”的字样,但是其表现形式却是不同寻常的,设计者采用了冰川所特有的淡蓝色,然后对文字进行了三维透视处理,同时在肌理上追求裂痕效果,并对其进行了上下排列,使整个文字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冰川,由此获得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次是用画面来讲述故事。电影表现的是动态发展的剧情,而电影海报的画面却是静止不动的,所以用静态来表现动态,本身就具有很高的难度。很多设计者通过场景叠加等手法,让原本静止的画面讲述了一个个动人而完整的故事。比如《唐山大地震》的海报,整个画面采用了老照片式的怀旧色彩,一堆破烂的废墟铺满了画面的上方,但是却有一个小女孩站在这片废墟之上,在弥漫的烟雾中若隐若现。同时文字中的“唐山”二字,采用了印章的形式,表明了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而“大地震”三个字则被处理成立体而皴裂的效果,就像是地震时土地裂开的景象。简单的一张海报,却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全部予以艺术化的表现,并由此引发起人们对那场灾难的记忆,当观众看到这则海报时,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也就娓娓道来。最后使用局部特写来冲击眼球。在一些电影海报中,一些设计者经常对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事物进行特写处理,通过视觉上的放大来引发观众心理上的放大,由此给观众以更加震撼的视觉和心理体验。如《钢琴家》,其表现的是一个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时期遭到迫害却顽强生存下来的故事,对于一个钢琴家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双手了,所以海报就对正在演奏钢琴的双手进行了特写,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看出,电影海报所呈现出来的视觉冲击力,对于观众的心理作用是明显而巨大的,并从本质上提升了电影的宣传效果。

(二)电影海报设计的文化特质

当代电影海报,所起到的不仅是电影信息的传达功能,而是具有独立而丰厚的审美价值,并由此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带给观众以独特而深刻的心理体验。具体来说,首先是色彩的心理意蕴。色彩是人们感知事物的第一要素,同时在色彩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一定的色彩心理规律。如红色表示热情、黑色代表神秘等,色彩的效果越明显、越深刻,其表现出的心理色彩就会越强烈,同时表现出一种意蕴美感。如电影《英雄》的海报设计,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对整个电影的色彩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特别深秋胡杨林下打斗的那场戏,更是让观众深刻体验到了色彩的唯美之感。所以海报设计也充分表现出了这种风格。整个作品采用了红色和黄色作为主色调,主人公的神情镇定,眼神中带着决绝,背景是随风飘舞的火红树叶,在阳光的照射下下,主人公的脸色也被映成了绯红,其表现出的不仅是事件发生的场景和文化,更是一种审美、精神和文化。其次是民族元素的运用。正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代,只有对民族性的坚持和表达,才能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能够满足本土观众的审美需要之外,更能够充分激发起外国观众的兴趣。比如《霸王别姬》,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与京剧有关的故事,而电影海报的设计更是别出心裁,整个画面十分简单,就是一个京剧中的旦角,正对着镜子勾勒自己的媚眼。京剧被誉为“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画面使用了勾勒媚眼这一幕,不但简洁表明了电影的信息,更充分展示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最后是意境的营造。意境是东方艺术有的审美范畴,也是各种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其通过一个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空灵飞动情境的营造,给观众带来别样而深刻的审美感受。比如《白银帝国》的海报设计,采用了中国写意水墨的形式,画面中的人物以背影的形式呈现,其背后则是肆意挥洒的水墨,将人物的衣着和水墨自然地融为一体,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更由此营造出了一个深邃、空灵而缥缈的意境。可以看出,当代的电影海报设计都有着浓郁的文化特质,能够有效作用于观众的心理,在尚未看到电影之前,就对整个电影的风格、内涵有了深入的了解,为正式观影做了充分的准备。

(三)电影海报设计的心理体验

在电影海报设计中,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能够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而这种体验越深刻、越丰富,所获得的宣传效果也就越好。所以很多设计者都试图通过设计给观众带来幽默、夸张、隐喻等心理体验,让观众对电影的上映充满期待。首先是幽默。时代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当代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生活和工作压力,很多时候连会心一笑都成为奢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很多电影设计海报通过讽喻、自嘲等手法,表现出了一种幽默的效果。如《举起手来》的海报设计中,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抗战的喜剧故事。海报设计中,则把人物的表情作为刻画的重点。正中心是一个日本兵,其有着一双斗鸡眼,正张开嘴巴大声呼叫,像是遭到了痛击,特别是嘴上的一撮小胡子,更让人忍俊不禁。除了这个主体人物之外,其他人的表情也十分具有幽默感,而当众多面孔组合在一起之后,就形成了整体的幽默效果。战争本身是残酷的,但是该片却与众不同,彰显出了影片的独特风格。其次是夸张。当众多的平庸表现引发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后,适当地进行夸张表现,则能够有效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对影片的想象和联想。如《赌城风情画》,该片讲述的是一群海岛上的年轻人来到赌城拉斯维加斯寻找他们美国梦的故事。因为影片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夸张色彩,所以海报设计也同样采用了夸张的风格。画面主体是一个变形的人物面部,炫彩的墨镜占据了脸部的大部分面积,而脸部到颈部则是一条肆意扭曲的金色线条,给人以光怪陆离之感。最后是隐喻。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来看,人们已经厌倦了直白的信息传递,而是喜欢和作品产生互动,在作品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一步步探索,而获得作品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受。隐喻正是引发这种互动的有效手法,其将一些线索提供给观众,然后由观众自行去理解和建构。如《唐山大地震》的另一则海报中,苍白的背景中没有任何物象,给人以沉静和窒息之感。而画面主体则是一个小男孩,正将自己的胳膊从污泥中伸出来指向天空。同时上方还有一根钢筋,有一只蜻蜓正落在上面。其所表现出来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这个小男孩究竟是生是死?这只蜻蜓究竟代表的是希望还是灾难?都需要观众在观影中找到答案。可以看出,无论是幽默、夸张还是隐喻,都有效避免了平铺直叙,而是真正和影片的风格融合在一起,以更加灵活的方法进行表现。

篇8

无论是电影评论家们的排斥也好,赞赏也罢,好莱坞的商业电影目前无可争辩地占据着世界电影市场的主导地位,其扣人心弦的剧情、精益求精的设计和做工、滴水不漏的商业运作都成为了商业电影阵营名副其实的楷模。好莱坞商业电影中美仑美奂、精彩奇妙的视听奇观淋漓尽致地展示着第七艺术梦幻般的魔力,更是深深吸引着世界电影观众和业内同行,在欣赏、赞叹的同时更不遗余力地探究绚丽银幕背后的秘密。

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其中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更是逐渐成为影视特技、电子游戏、互联网视频信息处理等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正在改变着电影行业的整个制作和传播流程。数字电影制作技术由于其高效、丰富、快捷、无损、廉价的特点在国际上得到了空前高速的发展。好莱坞作为世界电影制作的最前沿,同时也是展示美国高科技力量的舞台,其电影产品对数字影像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所诞生出来的优秀作品的艺术成就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正是因为数字技术具有种种传统技术所不可能达到的能力和优势,现在它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影视制作界的标准工具和通用制片方法,而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贵族玩意了。可以说数字化电影制片方法作为电影的第四次技术革命,从70年代以来已经展开,我们每一个电影人都已经不可避免地投身其中,行业的前沿及成就,就必定属于那些勇于探索,善于利用变革的开拓者。对此,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这样说道:“视觉娱乐影像制作的艺术和技术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给我们制作电影和其他视觉媒体节目的方式带来了如此深刻的变化,以至于我们只能用出现了一场数字化文艺复兴运动来描述它。”

我国的数字影视制作起步比较晚,同时资金、产业规模、软硬件和人才等多方面条件均与国际最高水平有一定差距,相应地我国电影的银幕造型多年来比较“传统”,表现的手段方法也显单一。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大众的审美需求的提高,近几年的国产电影出现了一些新的尝试,比如前些年的《冲天飞豹》、《紧急迫降》为中国的数字化电影制作开路奠基,而最近的《英雄》、《天地英雄》、《十面埋伏》等影片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国产大片在视听上强烈的震撼效果。这些影片的尝试说明了中国电影人已经开始利用数字技术为中国电影银幕造型开辟新的空间。

如何充分了解并利用数字技术这一强有力的工具为电影艺术创作服务,特别是如何结合本民族个性和文化,是近些年业内津津乐道的话题。

根据70年代至今数字技术在好莱坞电影中深度和广度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三大阶段——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

而时间进入90年代末,信息产业爆炸式的发展使得数字相机、底片扫描、MP3随身听、全球通手机、国际互联网、网络游戏、虚拟生存这些原本概念上的东西走进了千家万户,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甚至思想。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打开了从未有过的广阔天地,影片的风格、个性普遍来说与从前大不同,数字技术与故事情节结合得更为紧密,甚至数字技术本身也成为了角色!同时,数字技术在电影行业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已不单单停留在视觉效果的层面上,而是在更深的层面上在制片的各个阶段改变着电影的制作流程。

1999年底,一部革命性的电影作品在众多特效制作电影中脱颖而出,使人耳目一新,这就是由对漫画和网络狂热痴迷的沃卓斯基兄弟指导的《骇客帝国》。说其具有革命性,是因为在视觉风格和故事内涵两个方面都远远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品,造成的影响几乎可以与1968年斯坦利·布里克的《2001空间奥德赛》相提并论。这场革命不仅仅是来自电影技术上,更重要的是它为全世界的影迷们带来了一个震撼心灵的完美故事。沃卓斯基兄弟带领观众进入了什么是虚幻与真实这个哲学与思维的兔子洞,无数影迷从发掘中找到了乐趣。

影片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凝固时间”的场面:女主角崔尼蒂在旅馆跳起踢翻警察;救世主尼奥在楼顶躲避警探子弹的射击;尼奥和警探在地铁里飞起双枪对峙(把吴宇森的招牌动作凝固在半空)。这几组镜头都是把一个瞬间的动作时间放大了呈现在观众面前,然后带动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这个瞬间,从而既表达出一种非现实的时间观点,更能融入影片的故事背景,同时在视觉上具有非常独特的冲击力,给观众造成了极其难忘的印象。

虽说这个效果用很多台照相机在表演的瞬间同时释放快门,捕捉下瞬间的影像,然后连续放映出来就可以实现,但是需要多少照相机、要拍多少张、用什么角度和方向拍摄都成了问题。这个时候,计算机的能力就显示出来了。用视频摄像机对替身演员的动作做了拍摄,然后把影像传送到计算机中,然后分析演员动作,制作出演员的计算机模型。在三维软件中,把多个相机按照设想的轨迹排放在三维空间中,然后从每一个相机的位置生成一张画面,将它们连续放映,就初步得到了预先设想的效果。在计算机里还可以慢慢仔细地调整,从相机数量、中间插值的多少,拍摄速度的快慢等等方面极尽想象地测试,最后就可以确定需要效果的拍摄方案。

《骇客帝国》中的特技效果是由三家特技制作公司分头制作的:Dfilm、Manex和AnimalLogic。负责“子弹瞬间”的镜头拍摄的工作由澳大利亚的AnimalLogic制作室来完成。在摄影棚里搭建了一个绿色背景,演员就在背景前表演,按照计算机规划好的位置摆放了122台Canon135相机,并将快门控制集中起来,以方便拍摄瞬间的选择和调整。在起始的位置上,放置了一台高速摄影机,调整摄影机的拍摄速度来和相机的位置进行匹配。演员是由钢丝绳吊起来的,武术指导袁和平耐心地为各个演员进行了细致地训练以使他们能够熟练地掌握空中动作的表现。通常制作小组提供给导演至少三套不同的速度效果以供选择,因此对胶片的损耗也是很大的。实拍中的相机的速度、位置、镜头焦距等数据都传送到运动控制系统上,然后实际拍摄真实场景,再把结果传送到计算机里,用图像模式识别程序重建模型,用MAYA增加新的元素,渲染后生成了最终看到的背景。最后,用Inferno软件进行最后的合成和校正后,那些令人目瞪口呆的视觉效果就出现在观众面前。这个“子弹瞬间”的镜头特效在《剑鱼行动》(2001)中得到了发扬光大,其开篇的爆炸场景简直酷翻了天。

《骇客帝国》众望所归地战胜了《星战前传——幽灵的威胁》(1999),获得了第72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效果、最佳电影剪接和最佳音效剪接全部四项技术奖。伴随着《骇客帝国》带来的巨大成功,无论是商业上、艺术上还是哲学思考上的,导演兄弟俩决定让这个兔子洞更深一些,正如片中探员史密斯所说“这是不可避免的”,影片的续集应运而生。

作为一部庞大的续集电影,出于商业与观众接受程度上的考虑,这部电影分为了两部分分别在2003年的5月和11月上映——《重装上阵》和《革命》。这两部电影在原作的基础上更加强了影片独特的个性,尤以令多数人费解的对白和哲学思辨最为显著,虽然其酷极了的数字视效无论从创意到技术上都让所有人除了钦佩赞颂没别的说法,但由于故事确实远远超过了一般观众所能承受的一部商业娱乐影片带来的思考的极限,原本极其精彩的视觉效果竟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其票房也远不及前,甚至惨到没有得到哪怕一个奥斯卡奖项的提名。虽然众多骇客迷觉得不公,但这也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商业娱乐电影还是要多照顾点一般观众的欣赏习惯,否则难以获得成功。

虽说影片成绩不佳,但2003年无疑是Matrix文化大规模发展的一年,这一年除这两集电影外,还有各种Matrix相关文化产品出炉。这当中包括了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的九部动画短片TheAnimatrix、展现Reloaded分支剧情的游戏EnterTheMatrix以及由Matrix概念延展开来的漫画书籍TheMatrixComics,中间还有一些哲学研究和艺术探讨的学术书籍发行(如ExploringtheMatrix、TaketheRedPill、ExegesisoftheMatrix等),官方电影网站也将Matrix概念发挥到了极致,当你使用黑客的方式进入网站隐藏内容时,如同置身虚拟世界之中。这一系列的Matrix概念产品为电影界带来了全新的营销模式,使影迷们在电影之外同样能享受到与电影紧密相关浑然一体的娱乐产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Matrix系列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思维上的冲击,同时也给电影娱乐制造业本身带来了新的制作理念。从电影内到电影外,人们发现自己和数字紧密相连,乃至有人真的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一段程序。

这个时期的数字特效片似乎不约而同地刮起了“系列电影”之风,其中有《木乃伊》(1999)和《木乃伊归来》(2001);《精灵鼠小弟》(1999)和《精灵鼠小弟2》(2002);《黑衣人2》(2000),《刀锋战士2》(2002),《X战警》(2000)和《X战警2》(2003);《蜘蛛人》(2002)和《蜘蛛人2》(2004),而除了这些,还有许多优秀电影值得一提,如在计算机人物真实化处理上取得突出成就,但票房遭遇惨败的《最终幻想》(2001);模拟真实海浪非常成功的《完美风暴》(2000);场景延伸和复制很到位的《角斗士》(2002)等。这些电影在数字技术的应用方面各有所长,影片的个性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发展态势,可以看出在这个时期,电影人一次又一次将技术推到巅峰,也与此同时技术已不成为了主要的羁绊,电影人更加注重技术与创意的结合,数字技术逐渐成为了被熟练掌握的工具而不单单是目的和卖点。

从2001到2003,一个魔幻题材的系列电影神话般地独占鳌头——由新西兰导演彼得·杰克逊执导的《指环王》三部曲。

从视觉效果方面来看《指环王》系列的成功是神话般的,从来没有哪部电影拍摄和制作花去7年时间,可以连续三年夺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而《指环王》做到了。特别是,《指环王Ⅲ之王者无敌》居然在奥斯卡奖被提名的11个单元中全部获胜,追平了《泰坦尼克》和《宾虚》的奥斯卡最高获奖数量纪录,更创下了百发百中的神奇先例。算上前两部,《指环王》系列共获得30项提名,17项奥斯卡奖,更创下新的系列片提名/得奖纪录,令《教父三部曲》的28项提名、9座金人的神奇纪录作古。在票房上,截止到2月20日,《指环王Ⅲ》全球票房9.7亿美元,居影片全球票房排行榜的第三位。加上《指环王》前两集分别达到8.6亿和9.8亿的高额票房回报,其系列三部曲总票房高达28亿美元,而其拍摄预算共计3亿美元。面对这些数字,喻其为旷世之作绝不为过。

对于这部电影的溢美之词已经太多,笔者不想一一赘述,但此三部曲在数字视觉上的成就值得归纳一番:

1.数字视效数量最多,质量最高

《指环王Ⅰ》中有400多个特效镜头,《指环王Ⅱ》中有800多个,而《指环王Ⅲ》中的特效镜头比两部加起来还要多,而且其中使用到了迄今为止从传统到数字几乎所有的特效技术——包括CG、人工智能、数字合成、动作捕捉、关键帧动画、运动控制、微缩模型、特殊化妆、机械道具等等。无论是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还是温馨雅致的感情描绘,还有雄伟壮观的雕塑和城市,每一个镜头传递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视听感官的刺激,更有史诗般的美感,区别于从前甚至同时代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自身特点。

2.虚拟角色质量上的飞跃

《指环王》系列电影的推出了真实得令人惊叹的数字角色——咕噜。CG仿真人物的造型技巧被推上了巅峰,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这个受魔戒诱惑导致性格分裂最终走向邪恶的人物。

在技术方面:对于角色动作的处理,不仅仅依靠动作捕捉技术捕捉演员的身体动作,还结合了传统的关键帧动画技术来完成一些人不可能做出或是很危险的动作,如敏捷的跳跃,摔倒等以及一些细节动作如面部表情和手指转动等,充分集中了两者的优点。利用动作捕捉系统,还让导演彼得·杰克逊有机会手持虚拟摄影机带着三维眼镜在动作捕捉系统中寻找合适的机位和运动,就像在玩电子游戏,这给了创作极大的自由。再者,咕噜的皮肤质感和眼神是目前所有电影中制作的最为细腻和真实可信的,而这些是顶级化妆师和顶级CG高手互相学习,通力合作的成果。

而在这部电影里,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技术已经成为成熟了的工具,创作者们越到后来就越能把精力放在人物内心情绪的刻画上,也就更能让观众真实地感受到咕噜的内心,也就更融入整个故事。这正是CG技术成熟的重要表现——CG不应当是电影的最终目的,而应是创作的手段。

3.人工智能技术威力显现

《指环王》毫无疑问的一大看点是宏伟的战争场面,而其中的功臣要算是由史蒂芬·雷格洛斯和约翰·艾利特历经数年编写的Massive人工智能群体动画软件和"GRUNT"高速渲染程序了。

与电子游戏引擎有相同之处的Massive软件可以通过编程使成千上万个CG角色具备看、听、判断、思考和反应的能力,结合运动捕捉系统采集的大量动作数据库及随机生成的角色个体外形差别,就能够快速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而如果使用一般动画片中经常使用的PixarRenderman来做渲染工作,对于数量庞大的军队来说,渲染时间将成为天文数字,而为Massive专用的"GRUNT"则可以达到要求,而这个能力是这类仿真可以在制片日程上实际可行的原因。

BioGraphicTechnologies公司的创办人保罗·克鲁泽斯基评述说“游戏引擎技术正在逐渐涌入电视与电影节目制作业。它不仅能提高动画师的生产能力,而且它还使他们制作出更‘酷’的镜头。”

4.运动控制与传统技巧结合,创造比例与运动的完美匹配

运动控制技术在电影中的使用在这一时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指环王》系列电影中,自始至终发挥了既不留痕迹,又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原著小说中的角色是由不同种族组成的,其外形高矮胖瘦差别非常显著,要使他们在同一镜头出现,颇费了一番努力。

为了使正常身高的演员之间产生很大的高度差别,导演和他的剧组利用了视觉错觉、道具对比、侏儒替身、运动控制等多种方法达到目的。特别是创新地将运动控制系统和模型系统的传动装置联合起来,以便在摄影机移动的同时移动角色和道具间的相对位置和角度,以绝对保证运动中角色外形尺寸的相对关系。而在一些可以合成的镜头则采用两次运动控制下蓝屏幕拍摄的素材合并完成。

在一些镜头中还使用了摄像机轨迹反求技术,这是数字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之一。它可以不用运动控制设备而只分析拍摄完的图像序列,结合当时拍摄的镜头焦距、相对高度等参数,从而计算出摄影机的运动轨迹并提供给三维动画系统,可以起到真实画面和三维场景、角色无缝合成的作用。

5.数字校色和数字中间片

近些年来计算机的计算性能、存储容量和数据带宽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就为2K分辨率及以上的数字图像序列提供了实时处理的可能,从而数字中间片技术发展起来。它是指采用数字扫描、记录和处理的方法,替代原传统中间片所起到的影像传递和调整的作用,其技术不单包括数字校色,还有诸如剪辑、影像转换、变形、滤镜等多个方面。

虽然新西兰外景地的风光很好,但导演想呈现一种史前的质感,一个充满神话和传奇的世界,数字影像处理可以给他这个可能性,因此他开始第一次尝试这个工具。进行数字调色也是客观需要,因为拍摄的周期达到15个月之久,且分成数个拍摄小组(如一场会议就有4组,时间拖了半年才拍完),数字校色能够统一这些片断的色彩,或者演员动作不够一致、手持摄影的焦点有点不准,但又非用不可的时候就可以用来弥补拍摄的不足。

另外,采用数字影像处理方法相对传统光学方法而言可以提高影像质量。影片拍摄采用了超35毫米,而放映宽高比为2.35,因此只能保留底片画幅中间部分,且必须印制变形宽银幕格式拷贝。传统方法是使用变形镜头将画面宽高比压缩再放大到变形宽银幕格式的拷贝上,而用数字变形是采用某种插值计算的方法来挤压和放大影像,然后通过激光转胶(当然也有CRT转胶技术)设备输出成为中间片,用这个方法能够取得比光学方法更好的精度和细节。

数字中间片在校色上取得了更大灵活性和更好效果,且对于发行各种版本的DVD,预告片等能够提供最大的便利。《指环王Ⅰ》的70%以上和后两部电影都使用了数字中间片技术。

杰克逊在谈到数字技术对影片的贡献时说:“魔戒之所以能够搬上银幕一个重要的关键就是科技的进步。数字特效的进步是最近7、8年的事情,现在我们可以把托尔金笔下的世界呈现在银幕上,如果在80年代拍这部电影我们的资源就会非常贫乏,所以成果也不会令人满意。”《指环王》系列电影的技术和艺术成就无疑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佼佼者,为今后电影视觉效果树立了新的标杆。

除了与视觉效果紧密相关的CG、合成、影像处理等技术以外,最近几年的数字技术更渗透到电影制作中比较滞后的摄影和放映环节,数字化电影制作体系正在走向成熟。

1.数字电影摄影系统

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的出现和高质量的数字高清摄像机以及专用电影风格镜头的开发和应用为数字化电影拍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包括乔治·卢卡斯和罗伯特·罗德里格斯,甚至维克多·斯托拉罗都对数字电影摄影的发展寄予厚望。特别是历来作为好莱坞技术领军人物的卢卡斯,在拍摄完其《星球大战前传——克隆人的进攻》(2002)后,明确地向世界宣布:“我相信,我可以确信地说,我以后不会再使用胶片拍摄电影。”

数字电影摄影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进程越来越快,其质量和使用性能也越来越让业内人士满意,一些老牌摄影机厂商纷纷与索尼、汤姆逊这样的数字设备开发商联合,推出更能满足电影摄影要求的摄影机,如:德国阿莱公司的D20,加拿大DALSA公司的ORIGIN,美国潘那维申的“吉尼斯”摄影机等等。摄影系统的数字化将成为今后数字电影发展的重要方向,其现实应用也将深刻地改变电影制片流程。

2.数字电影放映系统

自80年代以来,显示技术的发展从未中断,而到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高质量、可以商业化批量生产的数字投影设备,如TI的DLP技术、JVC的D-ILA技术和Sony基于LCOS的SXRD技术等。显示系统的大发展为电影的数字化放映和影院的多元化业务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篇9

2.精细化管理的发展策略

2.1树立企业形象

目前,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力度,企业的形象对于其在能源市场上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只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客户建立良好的新型供用电关系,以“优质、规范、方便、真诚”的服务为指导思想,才能捍卫企业在能源市场的地位。提高企业形象,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2.1.1建立优质服务系统。服务系统主要包括面对客户的营业窗口、电网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以及故障抢修等环节,必须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进程,以确保工作质量达到服务标准。

2.1.2提高电能质量。电能质量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基础,电能质量的好坏是前提条件,所以必须提高电能质量,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1.3转变企业发展观念。培养电力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以及市场意识;此外,电力工作人员还应多渠道的提高客户对电力市场的了解以及对电能知识的掌握,例如举办电力知识竞赛,加大宣传力度等,从而,提高企业服务形象。

2.2强化依法经营意识

通过不断加强供用电合同的签约及执行管理,以有效的法律手段来维护供用电的秩序,使经营风险得到不断的防范,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强化职工的法律意识,加强电网企业中所存在的不必要的风险,使风险防范机制不断健全,保证其能够逐渐顺应市场的发展需求。

2.3积极开拓用电市场

在不同时期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也会不同,因此,电力企业应联合政府等相关部门根据用电的实际情况,来细分用电市场,实施重点突破的方式;其次,要根据市场需求,采取有效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从而达到最大化的增加电能的用电量;最后,电力企业需制定合理的营销目标,通过控制大型的能源消费市场,来改善农村的电网质量。

2.4坚持以营销管理创新为手段

为实现企业的营销效益最大化,首先企业要以利润为中心,不断推进企业的管理进程,解决电网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抗御风险和持续盈利的能力;其次要加强职员的绩效考核,以完善并推广考核机制,从而达到管理创新的目标,并要求每个管理部门精细化管理各层;最后为规避电力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风险,应做到大力研究市场,建立出一套资金落实、内容具体、节电效益量化的适合电力发展并顺应市场发展的方式。

2.5加强电网建设

电力营销的基础便是电能质量,想要有效的满足客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电力企业要抓住市政建设和电网建设的契机,不断加快电网建设的步伐,从而实现超前发展电网。

2.6构建优质的服务体系,引进高新技术

为有效地提升电力企业的售后管理水平,应努力构建优质的服务体系,依据现代化高科技引进更多适合电力发展的高新技术,如可充分利用当前较为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立电力的管理和营销管理系统,同时企业要坚持“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不断细化售后服务,真正做到决策科学化、缴费公开化和管理集中化,使电力市场营销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2.7利用价格政策

在不断实现电量最大化时,加强对用电业务的管理也同样重要,因此正确划分用电性质通过价格政策来优化管理显得也是极为重要的,应严格按照电量制定收费政策,正确无误地做好用电业务间的衔接工作;其次,为促进更多的用户用电,除了有力的宣传外,还要给予大工业用户分时电价的优惠政策;最后要通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协调来回收电费。

篇10

在电力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的新形势下,对电力营销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电力营销逐渐成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在市场经济导向下,电力营销工作作为供电企业的主营业务,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应服从和服务于电力营销。电力营销工作的好坏成为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电力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过程中,电力企业为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加强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必须使电力营销观念由生产导向转为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新理念转变。在该电力营销新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当前电力市场环境的分析,制定相应的电力营销策略,以有效开拓电力市场,创造高效益,提升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一、电力市场营销的新理念

1、当前电力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多年来,电力企业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使电力企业员工形成不重视用户需求的作风,导致企业存在着以生产为导向的电力营销观念。具体表现在:第一,电力营销滞后于用户的需求。电力企业对大量终端用户的特性缺少分析研究,没有完整的售前、售后服务体系,制约着电力销售,影响了电力市场的正常发育,形成了有效需求和电力结构性矛盾并存的电力销售市场,无法充分满足居民用电需求。第二,市场营销手段有限,开拓市场成效不大。由于电力企业基础工作不扎实,信息不灵,对用电市场及用户消费需求、心理预期、用电潜力分析不够,电力市场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同时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系统,对用户用电变化不能及时掌握,也不能及时了解用户生产经营情况及设备的增减容量情况,对用户用电潜力挖掘深度不够。第三,电力企业观念落后、服务意识不强。对优质服务的认识仅限于上街宣传、发传单、微笑服务、售电所设施更新等表面现象,没有触及加快办电速度、提高供电稳定性、减少停电损失等深层次服务问题。第四,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体系还没有完成从产品导向到需求导向的转变,最突出的表现是电力营销和客户服务还是少数职能部门的事情。而不是企业各职能机构的共同任务,计划、检修等等各个职能环节以及服务功能的延伸上都还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总之,当前电力市场营销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表明,电力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营销策略,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在电力市场营销中应坚决摒弃那些过时的和已不适应市场变化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要树立崭新的营销理念,及时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

2、新形势下应树立的电力市场营销新理念。在市场经济导向下,供电企业应当改变过去建立在卖方市场基础上的旧的供电管理模式,建立一个能适应市场需求,充满市场活力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机制。电力营销必须采取市场导向的管理模式,把电力营销定位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的生产经营活动须服从和服务于电力营销的需要。为此,电力企业要树立以下的电力营销新理念:第一,电力营销要树立营销策略建立在市场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的新理念。在电力营销中要加强需求侧管理,把握市场发展动态,对电力市场的潜力以及未来市场情况都要做出一定程序的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及时制定或调整发电、售电等生产经营目标,及时调整电力营销策略,有效的开拓市场。第二,电力营销要树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新理念。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目的,重点加强电网改造和建设,树立电网建设适应用户用电发展的观念,完善供配电网络,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同时运用先进的通信、网络、计算机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并以严格规范的管理对各项业务进行监控,以提供优质价廉的电力商品,减轻消费者负担。第三,电力营销要树立优质服务理念。该理念要求电力企业利用现代化手段健全电力营销的功能环节,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业务流程能够满足顾客需求导向要求,并尽可能借助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最大限度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服务成本。二、电力市场营销新理念指导下的营销策略及其实施

1、电力市场营销新理念指导下的营销总策略。在以市场环境分析为基础,用户需求为导向,优质服务为宗旨的电力市场营销新理念的指导下,电力营销总体策略定位为可持续扩张策略,即: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需求预测管理为基础,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满足用户需求、引导用户消费为中心,实行多种促销策略,不断开拓市场,实现电力拥护价值最大化,进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上述营销总策略的指导下,可以具体化为以下四个分策略:第一,优质环保产品策略。电能质量是电力营销的基础保证。清洁、高效、快捷是电能的优势,使用电能符合国家的环保能源政策,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能源用户的重视,以此为契机作为能源市场的切入口在宣传和推广上打出环保能源的品牌,并成为形象设计的主要特点。同时,为了提高电力产品的质量,可通过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满足客户对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不断提高的要求,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环保的电力产品。第二,弹性灵活的价格策略。积极推行新的电价政策,处理好电度电价和基本电价的比例关系,在电价中考虑充分考虑各类费用因素,建立灵活弹性的电价体系,对不同类型的电力用户采取差别定价,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第三,采取长短结合的渠道策略。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电力市场除采取发电公司——输电公司——配电公司——用户的长渠道销售外,在一定条件下还可采取分销短渠道,即发电公司通过签订合同直接向大用户批发销售电量,同时要求输电公司提供传输通道的有偿服务,各发电公司均有机会使用传输通道。这样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电价,刺激大用户电力消费,促进电力工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第四,采取丰富多样的促销策略。促销的手段以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促销为主,以广告促销为辅,采取立体的、多方位促销方式,加强与电力用户之间的双向信息沟通,向用户传播电能、电力服务及电力观念等方面的信息,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关系,增强用户对电力企业的好感和信任,在促进电力企业销售的同时,塑造电力公司的良好形象。

2、电力市场营销新理念指导下的营销策略的实施。在新形势下,要实现电力市场营销的可持续扩张策略,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优化供电品质,充分满足电力用户的需求。提高供电品质的基础是电网的建设与运行管理。为此,电力企业要充分利用市政建设、电网建设等机会,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做好配电网络和设备治理的整体规划,统筹安排,逐步提高城市配电网的绝缘化、电缆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并以强大电网为支撑,加强可靠性管理,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以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优质、连续的电力,满足各类用户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第二,根据市场细分,采取弹性灵活的电力价格,扩大供电销售。通过电力用户市场细分,可掌握市场负荷的变化规律,研究不同客户不同时间的用电规律和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采用灵活的电价政策,可实行质量差价和数量折扣,对一些对电压质量要求高的用户可适当提高价格,而对购电量大而稳定的用户应对其实施数量折扣,以充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扩大电力销售。第三,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努力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建立配电自动化系统和客户服务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实现营销在线监控和营销信息自动采集,实施对电力市场营销全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化控制与管理。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和客户服务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简化用电手续,规范服务行为,使用户享受到优质服务,并可以杜绝人为阻塞电力销售渠道的行为,满足各层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三、结语

电力市场营销是一种有意识的经营活动,为了保证电力市场营销目标的实现,必须树立满足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营销理念,以电力用户需求为导向,提供环保优质的电力产品,并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采取弹性灵活的电力定价策略,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以充分满足不同电力用户的需求,进一步拓宽电力市场份额,促进电力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乃昊.关于电力营销策略的思考[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2).

2、刘夏清,向卫东,沈文莉.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3、骆志华.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策略与实施[J].科技资讯,2006.

4、王军关.电力营销渠道和售电市场的开发[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5(3).

5、王运明.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

篇11

2我国电力市场营销现状

电力市场营销管理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电力企业管理模式相比,的确发挥了很大的价值,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深入,电力营销管理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其表现如下:

2.1营销管理模式与市场服务理念脱轨

我国有些电力企业虽然营销模式非常好,但是服务理念不到位,很多业务都是用户上门找,自己关注的很少,所以在市场中应变能力不强,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有些用电用户根据自身的特点需要其他方面的服务,但是企业却不能提供,或者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无法实施,这种脱轨的状态,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品质量优秀,但是没有后期的优质服务做后盾,企业也难以取得高效的发展。这是电力企业进入市场经济体系中必须要做到的问题。

2.2营销管理人员的水平相对比较低

电力企业要想通过营销的方式获得经济利益,营销人才是关键,虽然我国有非常多的优秀电力营销管理人员,但是从整体上看,其水平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这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有些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很高,但是却没有工作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就应该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热情,坚决不允许消极怠工人员的存在,这种人员的存在对电力企业来说,消极影响非常大,甚至会影响其他员工的工作心态,针对这种现象要坚决处理,甚至辞退,而有些员工自身的专业水平的确不高,但是工作热情很高,针对这种现象,企业应该定期对其进行培训,以便尽快提升其专业水平,除此之外,员工个人也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学习,尽快赶上业务能力强的人员。

2.3对市场竞争缺乏研究

实际上,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市场中有非常大的竞争优势,但是因为缺乏系统的研究,所以这种优势并没有充分的显示出来,这种缺乏系统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与同行业之间缺少竞争分析,虽然我国的电力企业很多,但是每一个企业具体的管理办法以及管理制度都有不同,只有充分的掌握这种不同,扬长避短,进而发挥自身企业的优势;二是与其他能源之间的竞争,我国目前正在发展其他新型能源,新型能源的优势不言而喻,如何在这种竞争环境中,电力企业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这是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研究。

3电力营销进行目标市场管理的方法

上文中,我们已经充分的了解到目标管理对电力企业的重要性,但是需要如何对其进行目标管理呢?笔者总结如下:

3.1全面了解电力市场的发展情况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市场早已旧貌换新颜,虽然很多的电力企业都在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适应市场的这种改变,但是因为传统的模式没有明显的目标,所以采取的措施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电力企业要想实现目标市场管理,第一步就要全面了解市场发展情况。电力企业应该派专门人员对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收集数据,将电力市场中营销空白的地方调查出来,这是最有价值的一部分,相关调查人员调查结束之后,要形成相应的报告,并且针对这种电力市场目前的状态,提出影响的目标市场管理措施。电力企业在制定目标管理方案时,了解市场的同时,还要了解自身的发展情况,不能一味的为改革而改革,而忽视了改革的价值,之所以对市场进行调查,其主要目的也是为电力企业提供目标管理依据,针对不同的方面有组织、有规划的去进行管理。

3.2进行科学划分

这是电力营销目标管理实现其价值的关键,之所以称之为目标管理,主要是要按照划分的目标进行科学细致的管理,但是如果一开始划分就不明确、不科学,很多实现其作用,进而要想电力营销市场目标管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科学划分管理目标是关键。在全面了解市场之后,就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来划分目标,之后再根据这些目标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实施各项措施。目标划分结束之后,就要采取相应的实施对策,这些对策一定要有针对性,而且相关人员的分工以及责任必须明确,并且制定相关的奖励措施,可以将电力市场看作是一个大的目标,然后再根据各种情况,将其划分一个个小目标,每一个目标都由专业人员来管理,并且根据制定的考核制度进行考核,达到目标或者超额完成目标的人员要给予奖励,如果业绩非常不好,就要选出更优秀的人才,使得整个目标管理水平最优化。

3.3灵活转变营销管理模式

传统的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模式比较单一,但是在进行目标管理之后,就必须要采取不同的营销管理模式,因为不同的目标其使用的管理模式也不相同,如果多个目标管理只是使用一种营销管理模式,也就失去了目标管理的价值,所以目标管理责任人,应该根据自己所管辖的目标制定合适的管理模式,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该模式,将其价值发挥到最大。但是无论哪种营销管理模式,都要尊重市场规律,以市场经济的理念来实现电力企业的发展,更改自己的服务理念,以顾客需求为中心。每一套营销管理模式涉及到的内容都很多,因此管理人员不仅要抓管理重点,还要注重细节部分,尽可能的将营销模式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3.4培养电力营销目标管理人才

这是电力营销能够推行目标管理的关键,如果没有人才做支撑,这种管理方式只能停留在方案阶段,而不能付诸实施,因此电力营销推行目标管理方式时,就应该有大量的人才储备,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还要培养企业自己的人才,人才储备充足,才能为企业带来真正的效益。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电力企业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从培训中选拔优秀的人才,全力进行培养,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应该更加多元化,重点招聘专业对口的人才,但是其他专业,个人素质非常优秀的人才也要积极引进,这样企业人才就会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企业按照人才的自身特点来分配不同的目标管理任务,这样才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