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物理概念教学论文

物理概念教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21 19:01:5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物理概念教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物理概念教学论文

篇1

二、学生自主,尝试定义

在以往的教学中,概念多是由教师给出,然后教师再针对概念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解释,然后让学生去记忆.学生在学习概念时没有经历概念的获得过程,而是以背诵、记忆的方式来记住概念,没有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应用起来也就容易出现错误.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情境引入概念,引导学生结合问题分析而自主概括概念,尝试对概念下定义,然后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完善,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记住概念,为应用概念奠定基础.

三、合作交流,辨析概念

经过上述步骤,学生只是得出了概念,而对概念的内涵还需进一步理解.在该环节中,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类比等方法来辨析概念,另一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概念中的关键词对学生进行讲解.需要注意的是,在新课改下,一些教师认为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是多余的,其实不然,在学生理解遇到困难时,往往需要以教师的讲解来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首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对概念进行分析对比.例如,在讲“位移”和“路程”时,为让学生更多地辨析这两个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间展开辩论,通过辩论学生很快掌握了位移是一条有向线段,用来表示质点位置的变化,而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理解了两者的联系则是单位相同,在单向指向运动中,位移大小等于路程.在引导学生辨析时可先在小组内辨析,然后再拓展到组和组之间进行论辩.其次,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对概念进行必要的解释.例如,在讲“力”的概念时,定义中为何要加“相互”两个字?力的作用是否有先有后?平时我们所说的脑力、生产力和体力是否就是物理中的力?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和讲解,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力的概念.

四、科学记忆,应用巩固

在以往的物理概念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记忆方式较为简单,多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只能让学生从字面意义上记住概念,而不能较好地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从巩固方式上看,教师也多采用书面练习来引导学生熟悉概念,方式较为单一.在物理教学中提倡利用科学方法来记忆概念,就是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物理概念出发而综合应用形象记忆法、对比记忆法、图标法等多种方法来记忆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由此来巩固概念.首先,在对概念的记忆上,要提倡不拘一格的记忆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忆概念,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记忆方法,给同伴以启发.同时,教师也要根据概念来引导学生应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如对比记忆法的应用,在加速度的教学中对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概念,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对三者在含义、方向和大小方面的异同进行对比,然后再进行记忆.其次,在应用上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以针对性的练习进行.

篇2

求学网为您提供“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教学解题理论若干概念简介”解决您在写物理教学论文中的难题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教学解题理论若干概念简介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教学解题理论若干概念简介”,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3

另外,还应当看到,学习物理之前,从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获得了大量的关于物理世界的前科学概念。学生已有的前科学,是物理学习赖以顺利展开的基础,没有前科学概念的支持,物理课程的展开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中,又往往包含有许多的错误要素,而这些错误的成份,又是干扰科学物理概念建立的极大障碍。怎样处理好前科学概念,也是物理概念教学中要不断研究解决的问题。

现以九年义务教育华东版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怎样认识力”一节的教学过程为例,来探讨物理概念教学的操作技术。学生学习准备状态分析:

学习本节教材时,学生已经形成了“力”的前科学概念。学生的力概念主要来自自身的体验,大多与自身的感受、物体的运动,以及由此派生的种种现象相联系。静物也会是施力的主体,学生极少想到。关于远距离作用、力作用的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等等,学生都有相当的感知,但缺乏一定水平的概括和总结,没有形成相应的命题。“力作用的主、宾体缺一不可”,“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作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与运动方向有一定夹角”,等观点,难以获得实际生活经验的支撑,因此,本节课对这方面涉入不宜太深。前科学的力概念,最主要的错误在于“力”与“速度”混沌不分,本节课可以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板书:怎样认识力(二)力是什么

演示:手推小车以实物演示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板书)手拉弹簧手提钩码手压海绵从学生的自身感受开始。变换力作用的宾体。

小结:推力、拉力、提力、压力都是人施加的引导学生对主体进行抽象。

提问:机器能不能起推、拉、提、压的作用呢?举例说明。

板书:推土机推土拖拉机拉泥起重机提砖压路机压路

小结:机器也可以施加力变换力作用的主体。从人到“可动的”机器,主体外延的展拓不突兀。

思考:人和机器可以施力,那么其他的物体是不是也能起这些作用呢?

演示:弹簧推车钩码拉车弹簧提钩码钩码压海绵

总结:人对物体可以施力,机械对物体也可以施力,其他的物体对物体都可以施加力的作用,我们可以说:

板书: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说明: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举例:人推车──人对车施加推力的作用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从人、机器到其他物体,在更大范围内抽象力作用的主体。弹簧是“动”物,而钩码是“静”物,打破“力只能由‘动’物施加”的表象的局限性。把“人”降至“物体”,强化对主体的概括。“作用”,通过语词的代换作自然概括。一般物体都会受到力,这对学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以上对比、抽象的过程只紧扣着施力物体展开。

模仿:弹簧提钩码──弹簧对钩码施加提力的作用弹簧是施力物体,钩码是受力物体钩码拉弹簧──钩码对弹簧施加拉力的作用钩码是施力物体,弹簧是受力物体讨论:刚才研究的力,都是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产生的作用。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会不会出现力的作用呢?用概括形成的抽象观念,回过来对原实例的表述进行整形,使原有的感性材料顺应新建立的抽象观念。“之间”,通过语言暗示进一步“调平”主、客体地位,为力作用的相互性作暗示性铺垫。演示:磁铁吸引小磁针(2)摩擦的塑料棒吸引纸屑(3)乒乓球自由下落

由“直接接触”到“不直接接触”突破作用方式表象的局限。

小结:作用也可以发生在有一定距离的两个物体之间。

演示(1)(2)以前做过,这里再次强化,为以下概括力作用的运动学效果激活有关的表象。

(三)力作用的效果

板书:二、力的作用效果

思考:力的作用能产生哪些效果呢?也就是说,受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哪些变化?

提示:着重研究受力物体一方。

由于前面演示的激发,学生容易概括出两类效果。

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在表象中突现出现象的另一个侧面──作用的效果。

演示:人拉弹簧,手压海绵

板书: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演示:手推车,车由静变动,由动变静

说明:运动状态发生形变(配以图示,或引进多媒体动画)

回顾:磁铁吸引小磁针,静止的小磁针“跳”起,摩擦的塑料棒吸引纸屑,纸屑上“跳”乒乓球自由释放

后,自静止变为下落

形变的观点学生容易接受,简洁处理。

引导学生对过程的细节充分展开想象,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运动状态变化”。

在前面学习“7.3物体的运动”时就注意引入术语“运动状态”。

板书:2.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说明:刚才“动”到“静”和“静”到“动”的变化,实质上是物体速度大小的变化。

思考:物体的运动状态有没有其他的变化?

演示:手迎着车运动的方向推车,车返回演示:绳拉小球作圆周运动

先“反向”,后“转向”,有利于引导学生概括思维的方向。

通过图示,促进学生认知结构中“力”与“速度”发生分离。

用箭头表示力,可以进一步抽象出力作用的方向特征(矢量性),便于后续课自然地过渡到力的图示。

提问: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包括哪两种情形?

板书:速度大小变化运动(速度)方向变化

练习:

举例说明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发生了形变。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激发学生做分类概括。

通过举例,使新揭示的力概念的本质特征(作用效果)获得更广泛的表象支持。

思考:反过来,我们能不能从力作用效果的表现来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怎样判断?

阅读:要求找出文中重要语句逆向思维是概念掌握水平的关键特征,是从具体运算水平发展到抽象运算水

平的标志。

后续课还要就此继续展开,课时关系,这里不再做举例练习。

(四)力作用的相互性

实验:用拳头捶桌桌子

提问:用力捶时,拳头有什么感觉?表明什么?

说明:疼痛感觉是由于剧烈的形变。

这一现象表明:

板书: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利用学生自身感受形成的表象。本例还强化了“‘静’物(桌子)也可施力”的新命题。下例同此。

分析:弹簧提钩码,在把钩码提起的同时,弹簧本身也变长了,说明弹簧也受到钩码的拉力。既巩固了对力作

用相互性的认识,又强化了由效果判断力存在的推断方法。下例同此。

讨论:你坐在船上,船停靠在河边,想要让船离岸,你用什么办法?

本校地处河网地区,学生有关感知表象丰富,易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动力。

讨论:教材图9-5、9-6讨论的目的是对原有的表象提升,组合到新形成的科学的力概念体系中去。

在讨论分析中,一一明确各力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作用效果,通过术语的运用再度强化新形成的力的概

念结构系统。

力的单位

回顾:长度、质量单位的确定,引出物理量力的单位

阅读:(1)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1牛约有多大?

练习:你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大约多少牛?A.几牛B.几十牛C.几百牛D.几千牛

在力的新概念结构中,单位不是核心结构,本节课作低调处理。

侧重于单位形象的建立。

(六)小结

提问:学完本节内容,你对力有了哪些认识?

强化:施力和受力物体、作用形式、作用效果、相互性。

篇4

二、创新教学手段,精心安排课堂教学活动

传统的物理教学注重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因此,教师大多采取单纯的教材内容的传授方式,将物理知识作为书面化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而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当代物理教学应当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学”的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探索学习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探索获取知识,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或者进行探究性试验的方式。物理学习的探究活动作为新课程改的一项新的教学理念,要充分体现出新教材基础上物理教学课堂上的应用价值,物理教师应当以探究为教学出发点,以实验活动为中心,让学生从实验活动过程当中体验物理的基础原理和规律性,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的具体产生过程,进而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动力。探究性试验学习不仅可以对学生学习物理进行动态性的构建,以便使学生在探究实验当中完善对于物理知识的构建和真正掌握。

三、增加在教学实践当中的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自我动手的能力

物理实验室人类获取知识且开始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活动,是科学探究工作的基础。探究实验教学活动是新课标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探究实验教学的目标是以新课标物理教学的理念为理论依据,以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兴趣为目的,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对于科学实验和知识获取的严谨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在探究实验的具体设计过程中,体现出物理科学的核心指导思想。因此,对于实验本身的有效性的传达和引导,才能更好地实现新课标要求的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才能真正的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和动手实验的的良好物理学习的习惯。

四、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在新课改过程中对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得教师由班级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方向的引导者。但是,无论教师角色怎样的进行转变,学科教学对于每位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要求都是没有放松的,这也凸显出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的必要性。(1)增加对物理学科的专业书籍的阅读量。教师在选取书籍时,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学习交流,对教学当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谈论和研究,这样可以充分的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对于专业书籍的不断阅读和学习不仅教师自身可以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还可以提升教师个人的职业素养。(2)课后进行教学内容的梳理和对教学过程的重新评估。新课改在改革过程中提出教师在课后要多进行教学反思,多记录课堂教学当中的遗漏和灵感或者学生提出的代表性的创新意见,这些都可以促进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请款,及时的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是为教师日后的教学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3)加强对探究实验的操作与演示能力的学习。在实际探究实验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总是存在不同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在试验开始之前设立引入环节,以便增强学生对于实验过程的印象,从而提升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学生体验探究实验的直观感受,以便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篇5

多年的物理教育主要重视知识与技能教学,轻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忽视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脱离科学技术、社会生活。这种现状致使课程的三维目标大有缺失,即“一强两弱”,课程目标不能有效整合,形成了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仅仅是灌输知识,训练解题的现象。为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物理、身边的物理、生活中的物理,使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有机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整合课程三维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从上到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阔步向我们走来,而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1]。为此,教师在新课程概念下实施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矛盾问题,需要教师逐一解决。

一、关于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问题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始终占主导地位。具体体现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控制者,同时是成绩的评判者,是绝对的权威。教师的教学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按照固定模式预习,上课讲解,分析例题,让学生做习题;实验教学则按照教材给出的实验步骤亦步亦趋地验证既有结论。而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对于以上的传统教学观念能否在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得到转变,更好地融入到新课程理念下的角色中,即是从教学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那么该如何实现这个观念上的转变呢?首先是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我们应积极面对物理新课程带来的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以便适应物理新课程的实施。具体而言,新课程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专业素质三个方面都需要教师有质的提高。就需要教师不断在广阔的知识领域中遨游和探索,向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素质、全方位的能力素质及健全的专业情意方向提升自己;其次,就是能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渠道,让农村中学的老师们到课改区经验成熟和丰富的学校多学习、多交流、多对比,让他们多学习、多了解新课程概念下课堂教学各项基本功,更好更快地转变教学观念;最后,就是学以应用、不走模式、完善自我。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还是以接受学习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模式,但很多地方还是体现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能看到教师在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例如:第一是教师在课堂上已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多次留时间让学生思考体会,分析问题时努力使学生思维超前,题目求解只进行分析,不包办到底……可见,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试图凸显出来,但出于多种考虑,教师在许多环节上还是包办了,这体现出中学教师在传统与现代、求稳与求变中痛苦的抉择。第二是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在认知冲突的体验中努力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教学行为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开展和落实。第三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教师不再将书本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自身经验的联系,力争提醒并帮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在系统介绍陈述性知识的同时,注重程序性知识的内化。第四是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这一点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仔细体会,鼓励相互讨论上可以体现出来。

根据上面实际课堂情景来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但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是体现了新观念的影子,虽然这些新的理念在教学中还处于尝试与探索阶段,但正是这些尝试与探索,逐步实现了教学观念的转变。

二、关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问题

兴趣是激励学生乐于学习、创造和成才的催化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杨振宁博士说:“成功的秘诀是兴趣。”这些至理名言说明了兴趣在一个人的成才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对于中学生,兴趣往往会成为他们入门时的向导,使他们在学习中心情愉快,探索时入迷“着魔”,从而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于是在设计物理课堂教学时,努力创设物理情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物理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制造一种悬念,使学生产生向往探索的欲望,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这样做能使物理学习更具有探索性和趣味性,也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确定出自己的阶段性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相应指导和分析,使学生的能力与学习的内容相配合,学起来简单明了,懂得应用,这样就容易取得预期的成绩,心理产生了成就感,兴趣自然就会产生,然后不断深入地学习,疑难问题就会逐个解决。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将学习物理的心得体会及时地表达出来,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一条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和途径让学生将心得体会表达出来,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到自己受到其他同学的关注、重视和肯定。从而树立学生的自尊心,这会提高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还有就是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不应只局限在教科书内,应伸出触角,广泛接触前沿的、边缘的相关的知识和成果,感受物理科学的价值,提高对物理学的兴趣。所以,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每一节课必须思考及实施到教学中的问题。

三、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

新课程目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示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构建教学目标体系,必须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这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的目标。为了更容易实现以上目标及配合相应的教材,可设置以下几个环节开展教学。

1.注重课标。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每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要求,使同学们明确努力的方向和应达到的程度,便于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2.自主学习。根据每一节课的知识点,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同学们在预习过程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带着问题思考,大胆质疑,然后由表及里,逐步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梳理,重点或关键的地方让学生自己书写出来,加深理解和记忆,这不仅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规律,而且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问题意识。

3.合作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找出本节课的相关疑点、难点问题,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和探讨,达到突破难点、解答疑点的目的,同时本着“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理念,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

4.研究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实践与创造能力。

5.创新学习。运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及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资料,或能体现本节课知识的学科史料、奇闻逸事等,要求针对这些内容设计问题或给背景材料写出相关结论等,为学生展现了更加广阔的学习天地,以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

6.达标评价。首先是当堂训练,主要是用于消化教材,巩固“双基”,注重基本题型的训练。同时以中档题为出发点提高突破,帮助同学们更深刻地领会相应知识点,逐步养成灵活的解题能力与应用能力,从而检验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的高低。

对于现在中学生物理教学,广大的教师和教育专家都进行了深入研究,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的模式已经开始逐步成形。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学习何种教学理念,物理课堂教学的目标始终是围绕几个本原问题:为何教、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6

《热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物质热运动及其有关性质和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物理学专业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热学》课程在实验基础上,通过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和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进一步学好物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分子动理学理论的平衡态理论、输运现象与分子动理学理论的非平衡态理论、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液态与固态、相变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要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大学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养成刻苦踏实、勤于思考的良好学风,又要为后继课程的学习作好业务、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还要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有关科学研究、应用开发、教学工作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目前《热学》课程的教学中,课程论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探讨课程论文教学的相关研究课题也逐渐开始得到重视。课程论文要求学生在掌握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适当了解这些基本概念与规律以及它们在生产技术、特别是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特别是当代物理学前沿以及当前高技术领域中物理问题的兴趣,引导和激励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和责任感。教学方法的改进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在课程论文的实施过程中重视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把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于造就新世纪人才,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课程论文的基础

课程论文实际上是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热学》课程的教学应当把重点放在打好基础上。如果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雄厚,基本功扎实,再加上广泛涉猎与深入钻研,专业课就能学得好,理解得深,在将来从事高新科技领域的创新工作时就上手快,回旋的余地也比较大。况且,“热学”课程在传授系统物理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学中的思维方法与工作语言。这样,尽管有些基础物理知识从表面上看似乎并没被直接应用,但这却会影响到学生的工作方法、思维方式以至世界观,当他们以后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时会在潜意识深处起重要作用。总而言之,《热学》课程的基础还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方法,离开这些基础去谈课程论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课程论文的形式

课程论文的形式灵活,不仅包括论文、调查报告,还包含有实验研究、实物制作等多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告知、提问等多种提示方式引导同学自行深入研究,常见的课程论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解题方法的探究,通过对一个例题或习题的多种方法求解,使得学生对相关概念、原理、方法掌握得更透彻;二是实验探究,例如,当讲解到气体玻一马定律与盖・吕定律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相关实验来验证上述定律;三是调研报告,例如在讲解卡诺循环这一知识点时,可让学生调研、总结目前市场上热机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流程等;四是理论模拟与分析,例如讲到相变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通过理论分析各种相的稳定性。五是合理的估算,例如气体动理学理论里输运现象中的气体黏度公式,查普曼和恩斯库格曾用不同的高深理论得到相同结果,它是个级数,由前几项可得系数约为0.499,而如果充分考虑速度住留的简便方法,很容易就得到此系数等于1/2,又如通过对小无极分子估算分子间力的有效作用距离与平衡距离的半经验公式,再如可以用标准大气模型中数以千计的数据,考虑地面凹凸不平的影响,可求出精度较高的大气粒子总数,然后与用均质大气模型、等温大气模型或者地面大气压强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出估算行星大气粒子总数的简便方法;目前“热学”课程中有一些概念和提法在学术界实际并未完全统一,有的甚至还是有争议的,例如:任意逆循环的制冷系数的定义,等热容过程与多方过程的差异,卡诺循环的概念以及回热式循环与非回热式循环,等等。遇到这些内容时,就在课程讲授中把各家的观点都原原本本地告诉学生,同时也介绍自己的看法,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研究,自由思考,自己做出合理的判断。

四、总结

《热学》课程论文的目的是使得学生通过热力学宏观定理与微观模型的学习,建立把宏观现象与微观模型进行联系的物理思想方法,掌握对事物的实验――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问题探讨与课程讲授、主题讨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教学论文为载体,实现《热学》课程的互动研究型教学,重视学生能力素质培养,通过精心设计方案,全面加强各个环节,合理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形成视野开阔、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色风格。用搞科研的态度对待教学,积极开展教学论文的教学,从教学有关领域挖掘课题开展科研,再把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与科研两者有机地相结合。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了这些从教学有关领域挖掘课题开展科研所取得的成果,身教言传,课程里就会充满了研究与探索的特色和风格,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逐渐受到熏陶,养成勤于思考研究、勇于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良好习惯,并为学生发展其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使得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理科本科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I).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59-60.

[2]张辉,陈振乾.“高等传热学“教学的改革实践[C].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6.172-175.

篇7

2科技竞赛的组织实施

2.1科技竞赛项目及要求

首先关于举办大学生物理实验科技竞赛的通知。竞赛分为初赛、实验操作和答辩三个环节进行,报名与参赛均以组为单位,每组两人。初赛以笔试形式考查报名选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操作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的能力,参照我校现有仪器和条件,提出竞赛项目及要求:(1)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的物理思想清晰,物理知识点明确的实验制作或测试方法和手段。(2)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的物理思想清晰、与实验相关的科研论文和教学论文。教学论文包括物理实验内容和方法的改进、现代测量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以及实验数据处理优化等。(3)对物理实验现有仪器进行改进,使操作更加便捷、测量更加精确;对物理实验现有仪器进行重新组合,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完成新的实验功能;基于物理课现有实验项目,提出新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中要求两名选手团结协作,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仪器调试、数据测量、提交报告。

2.2评判标准

由任课教师对学生提交的论文进行评定,要求论文的物理思想清晰,物理知识点准确,论文结构合理,语言描述流畅,符合科技论文的基本要求。

2.3评奖办法

由任课老师在每自然班筛选出三组同学进入最终的竞赛,评奖小组由所有任课教师和物理实验老师共同组成,最终采用答辩方式确定前三等奖,并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其成绩可按一定比例计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总成绩。很明显,这种充分体现学生实践能力的竞赛项目及评奖活动,会充分激发教师和学生做好物理实验的积极性和“教好”与“学好”的热情,可有效地将老师和学生结合成统一的整体。

2.4科技竞赛项目实例

竞赛项目:利用万用表检测较为复杂的集成电路故障所需仪器:万用表;集成电路操作过程分析:首先要根据故障现象,判断出故障的大体部位,然后通过测量,把故障的可能部位逐步缩小,最后找到故障所在。集成电路中总有一个接地脚与印制电路板上的“地”线是接通的,由于集成电路内部都采用直接耦合,因此,集成块的其他引脚与接地脚之间都存在着确定的直流电阻。可通过用万用表测量各引脚的内部等效直流电阻来判断其好坏,若各引脚的内部等效电阻与标准值相符,说明这块集成块是好的;反之若与标准值相差过大,说明集成块内部损坏。当然,由于集成块内部有大量的三极管、二极管等非线性元件,在测量中单测得一个阻值还不能判断其好坏,必须互换表笔再测量一次,获得正、反向两个阻值。

只有当内部直流等效电阻正、反向阻值都符合标准时,才能断定该集成块完好。也可采用在路测量。先测量其引脚电压,如果电压异常,可断开引脚连线测接线端电压,以判断电压变化是由元件引起,还是集成块内部引起。在路检测集成电路内部直流等效电阻时可以不必把集成块从电路上拆下来,只需将电压或在路电阻异常的脚与电路断开,同时将接地脚也与电路板断开,其他脚维持原状,测量出测试脚与接地脚之间的内部直流等效电阻的正、反向阳值便可判断其好坏。效果与不足:学生通过竞赛对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对复杂的集成电路故障的分析检测,对各种仪器设备的电路故障分析检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懂得了学以致用的乐趣,对其他的物理实验项目也有了浓厚的兴趣。不足之处是每个自然班只有三组同学参加竞赛,竞赛的影响面不够宽广,今后要进一步扩大参赛同学的人数。

篇8

一:现实表现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落实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认真学习各项教育法规,做到依法治教。平时能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在教学工作中服从学校安排,从不挑剔,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能以大局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用实际行动服务于学生,做到让学校放心,家长满意。

二:学识水平

xx年我毕业于xx师范学院xx教育专业,因在大学期间学业成绩优异和实习成绩优秀,当年被评为“优秀大学毕业生”,并成为直接分配到省重点中学任教的青年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由于别人的帮助,本人的踏实肯干和虚心学习,很快就适应了高中物理循环教学,特别是任现职以来连续两年高考成绩显著,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现担任高三年级主任同时兼任高三实验班班主任,组织本年级的教学、管理工作。在这10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时刻牢记“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长期坚持边工作边学习,还经常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中小学继续教育的学习;多次参加班主任工作的业务培训;去年暑假还参加了新教材的业务培训;为了适应新时期教师业务能力发展的需要,长期自学计算机有关知识并把它应用到在教学中去,能轻松地用相应的软件制作物理课件,服务于物理教学,并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取得了《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高级证书;此外还参加了普通话的培训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地拿到了普通话考试的合格证书。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我深知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教师这项职业的特殊性,今后我会在此基础上更加努力学习,充实自我。

另外在业余时间还主动加强了本专业的业务学习,长期订阅《物理教学参考》、《中学物理》等教学期刊,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和研究,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经常上网了解全国各地的教学动态和一些新的变化;学校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活动也积极主动参加,经常撰写心得体会。“终身学习”,“培养学习型人才”是对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号召,这也更是我们从事的职业的基本要求,并且比其它行业体现得尤为重要,知识的更新,教育思想的革新,教学方法的转变,更需要我们处处留心,向身边的所有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有清醒的头脑,正确的方向,渊博的知识,从容地应对学生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

三:教育业务能力

1.教学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我首先把好课堂教学关,为了上好每堂课,自己总是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精心备课,对教学重点、难点了如指掌,经常虚心向别人请教,潜心研究教材教法,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所授的课堂知识,我非常注重根据教学内容寻找教学方法,如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认真分析物理概念形成的过程,降低概念难度,易于学生理解;如有时候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来模拟一些物理情景,展示实验所难以演示的物理过程。因为我长期从事新的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长期有同行老师跟班听课,曾多次为本校教师及外校来访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

其次,注重对学生的课余辅导,强调基础,强调基本知识的落实,不论是任教哪个年级,我都能够既注重尖子学生的培养,又能面向全体,从不歧视后进学生,上课自习时间都注重效率的提高,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特别是专心听讲和课堂作业这两个方面,当然我也会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出他们的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所以一直都能得到学生的好评。

教学能力的提高还得益于在实践中学习,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已经有了十年的时间,教学能力的提高一直是我的追求,并且始终不渝地坚持向别人学习,包括向刚刚分配工作的年轻人学习,他们有充沛的精力,有活跃的思想,这都是我们学习的地方;还经常性的听课,学有经验的老师对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技巧。边学习,边摸索,边体会,边创新,边巩固,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

通过自己长期的摸索与学习,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任现职以来,每年的教学效果都较为突出:xx年度担任高二班主任,任教xx班的物理,所教班级物理成绩在期末学校评比中名列前茅,所带班级被学校评为“先进班集体”,被教育局评为“xx县中小学优秀班级”,本人被教育局评为“县优秀班主任”;xx年度担任高三xx班班主任,高考一、二本上线人数均居年级前列,超额完成学校制定的任务,理综成绩综合评价年级第一名;xx年度担任高三xx班班主任,任教xx班物理,高考中理综成绩综合评价年级第一名;所带班级一、二本上线人数居年级之首,个人被学校评为首届“十佳班主任”、“市级骨干班主任”;xx年度担任高一奥赛班xx班班主任,被学校评为“十佳教育工作者”;xx年度担任高二奥赛班xx班班主任,任教物理,在每次期考成绩无论合格率还是优秀率都是同类班级前列,本人被县教育局评为“县优秀班主任”。

2.教育能力

进入xx以来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教育工作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是常规管理工作主动,牢牢树立“班主任工作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观念,对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教育的细节和机会,包括:到校、就寝、自习、校徽、就餐、仪容仪表……,各个方面都作为一个教育的机会,全面注意学生习惯的培养,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事,待人接物,教育的任务本身就不是单方面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是全面的发展,由于狠抓常规管理,所带班级都有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学习成绩每次都处于年级前列,每学期均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

认真把握重大活动的机会,做到活动中育人,学校组织活动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某次活动,而是通过活动培养人、教育人,我紧扣这一宗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比如每年的运动会可以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集体主义,同时也可以培养许多学生的组织和策划能力,在每年的运动会上都能通过学生的努力取得“精神文明班集体”的称号;通过活动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认真总结反思,经常撰写心得体会,也促进了我教育能力的迅速提高,对学生科布置的“经验”“计划”“总结”从不打折扣,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反思、整理、提高的过程,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有利于指导今后的工作,并积极参加了学生科主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实效性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

3.教研能力

“质量立校,教研兴校”是我校明确的宗旨,并且已经把教研摆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说明教学研究是每一个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性,这些年来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并利用教研活动的平台,虚心向别人学习,充实自我;积极参与各项公开课,有时候以身示范,有时候向别人学习,并同时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一直以来都坚持每一个学期上一堂公开课,供大家研究。

长期从事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教学经验和体会,写了多篇教学论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转变》在xx年物理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高中物理现象如何观察》在xx年度中学物理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论文《如何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在市教科所论文评选的活动中获奖。班主任经验论文《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在线》上发表,论文《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思考》在市教科所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奖。

积极投入竞赛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xx年的物理竞赛中有多人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其中xx同学取得了省级一等奖的好成绩。现在任教实验班物理,估计在高三这一学年里只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一定也会有丰厚的回报。

积极参加课题研究,首先是校本课题的研究,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已经有三个课题被教务科采用,即:《xx电视台电视节目的发送与接收原理》,《xx电网的现状》,《常见通信设备的工作原理》。还参加了学生科主持的立项德育研究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实效性方式的研究》

4.教辅能力

本人在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同时,积极帮助和指导新分配和新调入本校的教师,参与了学校组织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年轻教师长期跟班听课,经常听他们上课,指导他们上课,指导他们备课,使他们的教学水平迅速提高。

篇9

例如,“为什么施肥太多会把植物烧死及盐碱地的植物长势不良”、“海水淡化、污水处理”是渗透压知识的应用;“病人服用药物为什么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是动力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给植物喷洒农药时为何要在农药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人工降雨”是表面现象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篇10

 

中考现代文阅读“词句理解考点”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是颇受出题者青睐的考查方式。

我们在回答此类题目时,要答出下面两个核心层次的意思:

一、还原表意晦涩的词句的本来意思

有些词句由于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而表意晦涩、模糊,这时,我们就要用直白的语言来还原词句的本来意思。例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引擎”这一句因为运用了比喻,所以想表达出的道理并不明确,但只要我们想到了“引擎”这个喻体是指能够为车辆、飞机提供动力的重要机械部件,它能推动车辆、飞机运行,我们就能还原出这个句子的本来意思:科学技术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二、答出词句的言外之意

有些词句如果只读本身,往往读不出什么内涵,但我们若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去读,就会发现词句背后隐含着言外之意。我们在理解这种类型的词句时,一定要答出它的言外之意。例如,《父亲的自行车》一文叙述了父亲用他的破旧自行车载着“我”和弟弟上、下学,直到“我”和弟弟读完了小学、中学,随后,文中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

我读大学时,母亲还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刚一岁的时候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一次急病差点夺去了我的生命。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哭了。“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出题者要求考生回答出文段最后一句中“淡淡地”一词的内涵。结合语境,我们可以揣摩出它的言外之意:“淡淡地”一词表现了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反映了父亲对孩子深沉而朴素的爱。

我们在推敲词句的言外之意时,要结合句子的表达方式。比如,议论性的句子的言外之意往往是阐明了道理;说明性的句子的言外之意往往是说明了事理或说明了事物的特点;较为复杂的是叙述性的句子和描写性的句子,或者两者兼有的句子,它们背后有时既表现出了一个人的个性、感情,同时也阐明了道理,甚至是表现了景物或人的状态等等,比如上文中的“淡淡地”一词的理解就涉及到了人物的个性和情感。面对这类较复杂的句子,考生切不可点到即止,应深入思考,全面作答,才能踩准得分点。

另外,词句理解的答题除了要涉及“晦涩语言背后的本来意思”和“言外之意”两个层次的内容外,在答案中还要指明这个词句所使用的手法及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手法”在这里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它包括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包括说明文中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同时也包括议论文中的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议论方式,还包括外貌、动作描写等描写方式,甚至包括长短句结合、正衬、反衬等语文知识点等等,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作者之所以运用此手法而不用彼手法,往往是因为运用的这种手法在表达意思的时候能起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例如《风筝中的科学》一文在介绍俄罗斯物理学家制作的用来发电的风筝的大小时这样说“每个风筝伸展开来足有足球场那么大。”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风筝伸展后的大小论文下载。打比方说明的手法起到了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效果,风筝的大小借助有着一定表达效果的手法展现在我们读者眼前。文章为了说明牵扯这种风筝的绳索的长度,这样写道:“而牵扯这些风筝的绳索约有6000米长”,在这里,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牵扯风筝绳索的长度,列数字说明的手法起到了具体、准确的说明的表达效果。

总之,词句的内涵往往是借助具有特定表达效果的某种手法来表现的,所以我们在理解词句时一定要涉及词句所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综上所述,在作答“词句理解”时,我们的答案应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按答题的先后顺序排列):

1、手法;2、手法的表达效果;3、晦涩语言后的本来意思;4、言外之意。

列成公式:

词句理解的答案=手法+手法的效果+本来意思+言外之意

当然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我们在理解词句时,有时词句没用手法或词句本身表意比较直白,那么我们的答案中就可以不答手法或词句的本来意思。但是,对于以上四个要素,我们答题时,能答出来的都要尽力答出来,否则就会失去得分点。

我们还是以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引擎”一句为例,结合以上公式,得出一个较为全面的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手法),生动形象地(效果)说明科学技术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本来意思),表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言外之意)。这样的回答不是又准确又简洁吗?

相关链接:

词句理解这一考点的题型在试卷中是以不同的“面孔”出现的,它不可能只是以“请理解下列词句的含义”这种单一的形式出现。下列题型是词句理解考点的常见出题形式:

1、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品味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这句话包含了人物怎样的想法。

3、请谈一谈下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4、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5、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6、分析下面句子,说说它是怎样表达出某种感情(或传达出某种效果)的。

7、说说下面句子是如何运用想象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外婆做针线活的高超技艺的?

8、请对下面句子从语言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品评。

9、请分析下面句子所使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0、请分析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11、请谈一谈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的作用。

……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200-01

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科学。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会愉快主动地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以趣激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接受新知识,学好物理学。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灵活利用课本

新课程教材版面设计图文并茂,让学生耳目一新,内容更贴近生活,联系实际。例如,为了介绍、探讨 科学 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教材设计了"生活·物理·社会"栏目,让同学们感受到物理既有趣又有用。每一个物理概念都有相应的英文单词表示,既促进了英语的学习,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还提高了学习的兴趣。"work"、"time"的第一个字母"w"、"t"分别是功、时间的字母表示。在讲到"速度"时,课本上给出了猎豹追捕鹿与蜗牛缓慢爬行的图片等;在各章前专设一页,印有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图片。另外,课本中还设计了许多让学生便于操作的探究性实验等等。教师灵活处理这些内容,都可以对学生学习物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保持刺激的新颖和变化

中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教学内容是否有兴趣,兴趣的大小,对教学效果都有直接的影响,在物理教学中若能经常保持刺激的新颖和变化,就能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想要学习,例如在讲《摩擦起电两种电荷》这一节时,为了把这一节抽象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激发起探求的需要,可这样引入新课,带四根一端蓬松的塑料捆扎绳(做此实验要求当时天气要干燥)问哪个同学能把蓬松的一端捻聚在一起,根据生活经验学生们会争先恐后举手要求做这一件认为简单的事,然后每组叫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操作,结果会发现每位同学都事与愿违,他们发现绳子不仅没有被聚拢在一起,反比刚才更蓬松了,且越用力捻蓬松得越厉害,这一新颖现象使学生感到非常惊奇,怎么会是这样呢?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基于这种迫切感,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兴趣会很快激发起来。

3.采取新颖教法

虽然物理实验生动有趣,但物理原理和 计算 却显得枯燥乏味。为了巩固物理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物理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诸如自学辅导法、质疑答疑法、对比论证法、边讲边实验法、对抗赛法、听题判断法和物理游戏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参与激烈的竞赛和角逐,学生的那股兴奋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反复做题、讲题所无法达到的。这种方法能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应变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掌握得牢固。本物理教学论文来源于专业的教育,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另外,这种方法还适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物理计算的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发挥多媒体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隐含丰富的兴趣因素,可以直观形象展现观察的事物或现象,给学生以最直接的感观刺激,打破了教师只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简单的讲授模式,易于引起学生注意.多媒体课程资源可以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通过更加丰富的方式和手段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使原本平淡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教学"活"起来,让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和谐,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物理"引言"课时,放映录像带,向学生展示一幅幅生动,神秘的画面:浩渺的宇宙,运行的星球,腾空的火箭,雷电交织的夜空,透过森林的阳光,闹市拥挤的人群……这样一定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全神贯注观看录像,将自己常沉浸在物理情境之中,认识到物理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又如:a粒子散射实验,波的干涉现象等用多媒体来展示,直观,形象,生动,逼真,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5.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避免"说教式"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是现行教学大纲的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引导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实验法、讨论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教学,甚至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争论,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只要老师加以正确引导,不愁学生不上正道。

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学生智力发展源泉不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之外,而是在外部环境和学生自身的内部环境相互矛盾之中,只有当外部条件和个体发生矛盾时,才产生反馈。所以,只有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物理知识本身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学习既有用,又有趣,又好玩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反之,毫无兴趣的学习,导致学生学习失败--即学习成绩差,而成绩差又削弱学习信心,丧失学习意志,使之对学习产生厌倦,形成恶性循环。

总之,面对新课改与素质教育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我们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真正实现学生爱学乐学,才能逐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为祖国甚至全人类的科学事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