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西艺术差异论文

中西艺术差异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21 19:02:0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西艺术差异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西艺术差异论文

篇1

第三,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别。大学英语假如可以在比较中进行学习与使用,能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通过比较,教师能够让学生将中西两种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比如英美人士在接受别人表扬的时候,是愉快接受的,但是中国人却是寒暄一番。再比如问年龄,对西方人来讲那是侵犯他的隐私,而对国人来说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可以说,通过中西文化比较,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英美国家存在的一些文化禁忌,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不至于陷入尴尬境地。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讲英语是不难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如何讲好英语、更得体讲英语却是非常不容易的。英语讲话得体的关键是让学生能增强文化底蕴,加强其跨文化交际意识。

第四,充分挖掘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学习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大量的单词、短语以及句子都具有一定文化内涵。比如最初的美国黑人被称之为是Negroes,但是随着黑人反压迫运动的逐渐兴起,黑人群体开始为自身的肤色感到自豪,就开始使用Black这一词语,而原先的词语Negroes则几乎不再使用。

篇2

如果从中西方的文化起源开始追溯,通过宏观而理性的比较会看到,中西方在各种文化现象、形态和成果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中国一直是以大的群体文化作为依托,强调人在社会上的人际交往关系,也就是中庸之道所主张的“他律性人格”,对待重大事情都不做出明确选择,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既明哲保身也不对他人造成伤害;而西方人则注重自我的内心感受,对新鲜的事物都会充满好奇,是典型的行动派。

一、文化与人格的辩证关系

1.中西主体内涵不同。一直以来,自我都是人格主体的主要部分,而对自我的阐述也存在区分,即:内在自我、人际自我、社会自我。中国长期以来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甚至到现在还有许多伦理道德观依旧被人们保留和接受。中国人在集体社会中都会将人际自我放在首位,在对自我人格塑造时,注重考虑别人对自己的设计,看重共性多于对个性的发展。因此,价值观中的“仁”要远远大于“私”。而西方社会则恰恰与之相反,内在自我是每个人人格的核心部分,尊重个人的个性发展,很少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内在的自我成为支配人际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关键因素。2.形成性格特征的动力不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西方之所以会存在性格特征上的差异,就在于其文化起源的发展动力上的区别。也就土地和海洋文化的区别。中国是在陆地上发展壮大起来,一切文化都深深植根在大地之中。在传统的社会中,中国人民就存在着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因为肥沃的土地为人民满足了人们一切的需求,农业尤为发达。但正是由于这种农业经济的制约,在天灾往往无能为力,只能任其发展。这也就是中国人身上所普遍存在“宿命思想”和巨大的坚韧性的来源。如果说,中国是“大地宠儿”,那么,西方国家则是海洋“骄子”。在海洋中求得生存,就必须要与海洋进行“搏斗”,要具备强健的体魄、敢于冒险探索的精神和强大的意志力。于是,在西方人的多次探索之中,证明了地球是园的,并不是中国人口中的“方”的。3.人格差异的外化。人格对于每个人的外在行为都存在驱动性,它决定了着人所追求的事物,也影响着人的价值体系的建立。以“仁义”为主导的和谐中庸社会价值观,在中国已经存在数千年了,所以中国人对事情的判断并不全在于对事实陈述,情理道德也对人存在着影响,处处充满“人情味”是中国人在遇事处理上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法律就是中国人格最明显的外化,在利用法律处理事情时,证据不一定能决定案件的走向,人心的价值判断才是最重要的依据。而西方则是“冷血”的,西方人关注事实,注重真理。其行为准则不受他人影响,充分表达自己的期望,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这样以“内在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也存在很大的弊端,西方许多的校园流血案件的起因正是因为犯罪者标新立异,好走极端的人格。此外,在发明创造中也能充分体现中西方人的差异。中国人注重发明创造在生活中的使用价值,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等,表现出中国人保守的人格特征;而西方的发明创造在于追求独特,这样的行为则说明了西方人对个性上的追求。

二、文化融合下的中西方人格整合

1.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随着世界对孔子文化的推崇,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世界各地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观念也或多或少地发生了改变。这样的一种文化整合现象,让一些学者开始意识到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整合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存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所以才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进行有效的整合,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对中西方人格的差异进行整合。人格本土化的提出主要是鉴于西方人格研究理论的术语中,存在与中国人民的观念的明显的不相容的结论。所以人格研究本土化要求中国对人格的研究要基于中国的实际,针对中国人所特有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探究。也就是说在人类所具有的人格共性中,根据中国的传统、历史等因素发现中国人自身人格中所具有的个性,并以中国人的习惯对这些人格进行分析解释。对中西方人格的整合,是基于对中西方文化整合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土地”和“海洋”人格中的优点的整合,为健康健全的人格树立更好的标准模板。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人格上的差异是蕴含在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中的。但也正因为这样差异性的存在,才形成了两者文化和精神上的互补。中国文化强调整体性,所以中国人格注重“人际自我”,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价值观,所以西方人格注重“内心自我”;中国人求实用,西方人重创新……两者之间都存在着优缺点,所以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整合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不仅会对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有促进功用,还有利于加快对中西方人格上的整合。

参考文献:

篇3

文学是人学,以表现人为最高目的。中西方文学创作在对这一原则达成默契的同时,并没有漠视写景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意义,人与自然景物的现实关系在文学创作中受到尊重。只是因为中西方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两大文化传统的差异,而使得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对自然景物的掌握、认知方式,必然贯穿于整个社会意识形态而形成不同的体系。其中,直接间接地影响作用于文学创作的审美意识及美学思想,区别尤为明显,对写景在中西方文学创作中的种种差异的认识把握都由此而生。 

 首先,从审美意识上来分析,“写景”在中西方文学创作中因审美意识的不同而在艺术态势上呈现不同的走向。 

 在人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在审美意识上所表现的基本区别在于:西方一般总的倾向,往往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景处于相待状态,主体(人)对客体(景)进行欣赏,因而人与景的双方事实上处于互相分立和对峙的关系中。中国一般总的倾向则与之有别:主体没入客体,客体融于主体,人与景的双方暂忘彼我,达到互相契合的一种和谐默契境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等等佳句中描述的都是这样一种境界,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正是中国艺术的精髓所在。 

这种审美意识的差异,取决于中西方美学思想的侧重点不同:中国向来是重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重再现、摹仿、写实。 

 正是由于这种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根本差异,形成了中西方文学创作在写景方法上的明显区别,从而发生了艺术态势的内倾和外倾的两种走向的分野。大致说来,西方因尚“进取”,而在写景艺术上表现出一种“浮士德精神”,即多向外探索。这种明显的外倾态势导致了西方写景艺术上的偏重“描物——描写(再现)外界的自然景物呈现于人眼而被感觉到的客观“形象”。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对巴黎圣母院的大段大段精确细致的描绘,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对战争场面的呕心沥血的雕刻等等,都是西方文学所擅长的写景方法。而中国因较“安分”而偏于内向,总是喜欢到内心去搜寻情感的表达方法,故而表现出一种中国文学独特的“老庄精神”,在写景艺术上呈现明显的内倾态势。它注重“表现”自我所感及所识,也就是情景交融、物我相渗、主客同一的景与人双方内在生命律动的“气韵”。人与景在审美机制中构成了“双向同构”关系,自然景物取得了人物感情的同化,因而也产生了情。这里人与景的双向同构的主导方面是人。一旦无人,情消逝了,景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阐发的。 

 其次,从创作思想上来分析,中国文学的写景目的与西方文学也是不一样的。中国文学传统讲究:“写景就是写我”。景物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是作为一种主体意识的投射和外化。景与人要求达到主客同构,合为一体。景物总是被心灵化、情态化、主观化、审美化,一句话,就是努力将景物因素人格化,所谓“情景交融”成为中国文学中写景艺术的最高境界。在西方,一向有把景物作为对象进行欣赏的习惯,面对景物,以景物为对象,由“我”观“物”,而重在写其眼前所见的景色。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出现的一种追求很能说明这一问题。与中国文学竭力将景物因素人格化的努力相反,现代派文学努力从景物因素中排除人的因素,如法国“新小说派”,他们写景,不是使客观外物与主观情感相交融合——造成一种境界氛围,而是竭力将主观思想、情感、情绪掩藏起来,以摄影机似的冷眼来对待。同样,在“意象派”诗歌中,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要求在对待自然景物时做到“绝对精确地呈现,不要冗词赘语”。庞德在给“意象”下定义时说:“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他认为,在人的观照下的自然景物本身就是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因此,人的理智和情感与物的理智和情感应始终处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之内,主客双方无须通过审美活动达到某种交流或契合。 

 曾有人说:“西方艺术太象自然,中国艺术太象艺术”,在写景这个问题上更是如此。中国文学中的写景艺术,就其“艺术性”而论,与西方相比较,无疑更高、更丰富一些。中国的写景艺术从来不是消极、被动地只求“再现”自然之美,却是更多地重在“表现”人与景相默契和对景物之美的领悟,并且积极、主动地致力于大大高出“自然之美”的一种艺术之美的“创造”。 

篇4

论文关键词:形式;内容;真实;理念;超越

论文摘要: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观念和表现上有着差异和趋同性,通过中西方绘画作品内容、形式的对比,以及中西方艺术观念差别的简单描述,最终认识到中西方在差异和区别之上的共同目标。

中西方的传统观念有所不同,西方认为人是宇宙或世界的中心,是自然的主宰;东方尤其是中国则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共存。在艺术世界,西方绘画很早就开始固守焦点透视和视点固定的准则,时空概念非常强烈;中国绘画则采用散点透视或动点透视,画面常常是时空变换,景随人移,物随心动。在对自然的态度上,中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认为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中后生的一部分;而西方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为人类而存在。这种观念的差异,表现在艺术中,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主张,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传统和风格。中西方世界观、艺术观等方面虽然有着差异,但毕竟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类,必然存在着相似或共同点。一件艺术作品,内容方面的因素有主题、题材等,不同的内容决定了作者采用不同的形式,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不同的内容也会有相类似的表达方式。美术史上的大量事实,展示了东西方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复杂关系,以及在不同的观念世界中表达方式的变化。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与丁托列托的《最后的晚餐》是两幅同样标题、同样题材、同样内容的作品,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却是大不一样。达·芬奇为了突出基督,采用平面构图,基督处于正中间的位置。画面铺展,人物并列左右,按顺序排开,产生对称平衡的感觉,基督表情平静的陈述性手势,增强了画面的凝重感,虽然十二门徒的动态各异,秩序感、均衡感以及被安排在中心的视觉重点,非常有力的统领了整个画面,使整个画面产生稳、静的效果。丁托列托采取了斜角线构图,人物增加,动作夸张,明暗对比强烈,纵向透视的角度,使观者似乎就站在门口或一例的高处观看。成组的人物、扭转的体态、繁忙的场面。再加上奇幻的灯光,流动的舞台效果增强了画面的戏剧性。两幅画虽然一动、一静,一正、一斜,但画面构图都饱满、充盈,人物、背景讲究细节刻画,叙事性非常明显,画家在忠实地描绘故事的同时,利用人物表情、背景布置、光影效果创造出体现事实和情感两个方面的真实感受,虽然故事可能是子虚乌有,但观念理性的画家把一切都转化为表现的真实和理解的真实。而中国绘画作品恰恰相反,现实的真实并不代表一切,不足以表现一切画家认为很重要的东西,甚至现实真实与艺术理性南辕北辙,与艺术最高的理想——境界有天壤之别。唐五代画家如张萱、周防、顾闳中等都擅长人物,《揭练图》、《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都描绘了较多的人物,表现的是世俗生活的场景,题材和内容是真实可信的,但是东方式的表现手法使得画面突显出一种神奇的超越性,艺术超越生活、超越人的思维观念、超越人类的生存理想,在其中很轻易的就得到了表达。

《揭练图》描绘了家庭妇女制作丝绢的劳动场面,共有l1个人物,分为三组,捣丝、校直和熨平、理丝和缝合三道工序的细节描绘充分,横长平视的画面展开,使布局显得疏朗,情节较少戏剧性。画面并不是靠紧凑的人物安排、动态的人物刻画来加强画面的表现力度和戏剧性,而是用神定气闲的布局安排,人物之间淡弱纤丝的呼应关系,疏疏朗朗的结构、独立的形象、极度弱化的情感表达、鲜艳的色彩以及一片虚空殷的背景。从面增强神秘感,反而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寻求超越理性的中国画家的思维理念之中,完全忠实于客观现实的作品不能算是艺术品,杰出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游离在现实与幻想、真实与虚幻、客观与理想之间的某种拾倒好处的表达,类似达·芬奇、丁托列托的《最后的晚餐》,前者企图理性的忠实现实真实性,后者希望忠实情感的客观真实,都不能符合中国传统的理想境界,至多可以划归画工一类。《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的结构布局和表现都与《揭练图》同属一类,《簪花仕女图》表现的肉体、纱罗的特殊质感,道具、图案的趣味描绘,都因为整体性的疏淡而显得飘渺,贵族妇女的扭捏身形、暖昧手势与画面的东方神秘感柔和在一起。《韩熙载夜宴图》选取了听琵琶、击鼓舞、小葱、对萧、歌舞重开五个夜宴生活片段,利用错乱的时空安排、疏密有间的人物布局和静态的形象刻画,营造出具有浓厚宴饮娱乐氛围的情趣,但是如同17世纪法国画家普桑的《阿卡迪亚的牧人》和(第欧根尼》,所营造的一种与画面内容不完全对应或相称的气氛的感觉一样,平行记录的五个生活片段中,人物含混的形态和表情与细腻工致的表现手法,共同留下了同样模糊而又深刻的意味。

这些作品的主题内容都是人物,但有的作品更多的不是为了刻画人物,而是为了表达一种理念,丰富的内容,超越时空界限的结构,要求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内容是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内容永远无法超越人类的生活、思想、情感的范畴,而形式对内容的表现又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和西方艺术家利用他们各自不同的传统形式来表现内容,同样是造型艺术,却又具有相对独立的造型因素。这种独立性来源于各自丰厚深邃的思维源泉及理念。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都十分重视自然的客体性和存在状态,艺术之美的根源就在于其中。南朝宗炳《画山水序》坦言:“至于出水,质有而趣灵”,因而感叹:“噫!老病俱至,名出恐难遍游,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这种热爱自然、崇拜自然的态度,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所特有的。这种自然伟大的观念表现在艺术品中,就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风格。就如上述提及的‘揭练图》等,明显得反映了中国风格的宁静和谐,而不是西方式的戏剧冲突、浓重激烈的气氛。西方关于自然的传统观念与中国不同,认为人先于自然、高与自然、强与自然,自然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人是自然的统治者,人不仅可以欣赏自然,还可以随心所欲的改造自然、控制自然。这种强烈的人类与自然相区别的意识反映在艺术中,就形成西方绘画中对自然形态的严格把握,一旦认识到某种规则或规律是科学地对自然的反映,就严格遵循它,因为那是人类认识自然、把握自然的体现。艺术家只不过是在恰当地对自然、规律、感情进行组织安排,为了画面的整体统一协调,再对自然、形象、感情作合理地改变。就如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和罗丹所做的那样。中国与西方传统观念和艺术表现的差异决非水火不相容的,其实差异只是着眼点、侧重点的不同而已。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西方强调人,而中国重视自然,但是还应该看到,无论西方还是中国,都能认识到人需要自然,人不能生存在自然之外。不管怎样西方艺术仍然建立在对自然形态的研究和探索之上,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为了实现人类自身心灵的追求和满足。元代画家倪瓒就明言:“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卿以自娱而。”(《答张伸藻书》)西方艺术家在穷极真理的过程中得到满足,中国画家在简、谈、逸、草的表达过程中自娱,也能说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吧。

篇5

中西方在社会发展、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文化对于舞蹈美学的研究也也有所不同。从中西方舞蹈美学思想的相关研究来看,中国的舞蹈美学注重动作与意境的结合,而西方舞蹈美学则更注重张力结构。通过中西方舞蹈美学的对比,我们会对中西方舞蹈美学的差异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1 中国舞蹈美学思想分析

 

舞蹈是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舞蹈不仅是一种肢体语言,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中国舞蹈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舞蹈所传达出的意境之美。舞蹈集合了韵律、节奏、理性和情感等元素,不仅是一种空间的艺术状态,同时还展现了生命的律动与热情。舞蹈艺术家们在舞蹈中不断地获得丰富的体验,这种体验既是身体的体验,也是心灵的感悟,是一种意境之中所能体会到的热列的旋动。由此可见,舞蹈是一种升华了的境界,舞蹈的节奏和动作张力能够将人类内心的热情完全释放出来,同时也使舞蹈的境界得到升华。舞蹈艺术是艺术中的精华,也是自然界最具精神化的创造。艺术不是单独存在的,作为一种精神的生命,它仍然需要充分融入到人们的物质世界中,这样的融合,使生命得到更好的展现,精神得到更好的提升。如果说舞蹈艺术是一种精神生命,那么它与物质世界的结合,更丰富了人类的文化与物质生活,这种强大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了人类的生命与心灵,并以其独有的语言展现了生命的深刻内涵和思想意蕴。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舞蹈也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从最早期的肢体动作到后来丰富的舞蹈形态,舞蹈的发展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上世纪80年代初,舞蹈美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关于舞蹈美学的相关著作和论文也层出不穷,越来越多学者将研究的着眼点放在了舞蹈美学上。由此,无论舞蹈艺术在中国有着怎样的发展历史,包含着哪些不确定因素,它已然成为一种艺术审美的因素而存在。舞蹈艺术对生活的影响与反映必然有其独特的一面。舞蹈艺术的分析与研究离不开它的美学特征,首先要从舞蹈本身的风格和素材进行分析。而对于舞蹈风格素材的研究又不得不从舞蹈动作说起。舞蹈动作是舞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本身是舞蹈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棒本身也蕴含着美学内容。舞蹈动作作为艺术的一个元素,有严格的规范,它有着丰富多样的种类,会根据不同的风格和面貌出现。虽然舞蹈艺术家能够根据所需要的风格去决定和加工在某种特定的舞蹈中所需要的动作,但是舞蹈动作本身并不完全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它的美更多的体现了一种风格,一种社会生活发展的过程。这些舞蹈动作为特定的社会所认可,既是来自于人民群众的自然动作,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是带有民族性和实践性的社会产物。由此可见,舞蹈动作并不是单纯的舞蹈形式,更是舞蹈的审美主体,其动作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内涵。舞蹈动作承载着着丰富的、被社会大众认可的内容,是在特定社会中出现的内容。

 

2 西方舞蹈美学思想分析

 

舞蹈美学思想在西方也有着广泛的研究基础。西方学者对于舞蹈美学的深入研究也使舞蹈美学较以往有了大的突破,这种突破更趋于创新和新颖性,为舞蹈美学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在西方舞蹈美学研究中,以苏珊·朗格的研究理论为主要代表,同时也是西方舞蹈美学思想的代表。她的研究认为舞蹈是一种幻象,它的存在和行动是为了创造一个虚幻的力的世界。舞蹈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力,这种力是一种虚幻的力, 而不是现实的,舞蹈是一种肢体力量的表现。这种关于舞蹈美学的观点也是一种美学观念的巨大超越。这种观念也完全克服了舞蹈美学中的片面性和单一性,传达出一种全新的美学理念,有一定的独特性。尽管西方舞蹈美学思想传达出一种特殊的理念,但对于舞蹈美学的研究并没有停止,舞蹈美学仍然是西方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内容。

 

3 中西方舞蹈美学观念的差异

 

1、研究的着眼点差异

 

通过对中西方舞蹈美学思想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国的舞蹈美学是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舞蹈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历练,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色。中国舞蹈是集合了节奏、韵律和情感等要素,强调动作和意境之美。中国舞蹈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西方舞蹈美学则与中国舞蹈美学完全不同,它强调的是一种虚幻的力量的体现,这种美学思想与西方独特的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中西方舞蹈美学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其中最大的一点区别在于研究的着眼点有所不同。中国舞蹈美学研究的着眼点在于舞蹈的动作和意境,将舞蹈看作一种动作与意境,并且对舞蹈的动作和意境分别进行了描述,使舞蹈美学的特点更加鲜明,同时,这种美学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无关系,文化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艺术是情感的抒发与延伸,因此,舞蹈艺术将更丰富的情感和意境之美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彰显了舞蹈美学的艺术魅力。

 

西方舞蹈美学思想也有着具大的价值,但是它研究的着眼点却与中国舞蹈美学完全不同。西方美学研究更注重形式主义的研究,这在舞蹈美学研究中有较明显的体现。西方舞蹈美学研究认为舞蹈的研究离不开形式,这也是舞蹈存在的意义所在。作为一种舞蹈新的研究理论,将舞蹈美学研究的着眼点放在力量与虚幻之间,这种复杂的组合的确很新颖。舞蹈中的动作是实在的,同时也夹杂了一种意图,但是似乎又由此产生了一些情感,由此,舞蹈艺术家们用一些实在的动作来创造一种形象,这种形象是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并从中转化为一种虚幻的动作或姿态,而这些动作和姿态所表现的情感又是虚幻的。由此不难看出,西方舞蹈美学的研究视角更加广泛,从形式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产生了更加新颖的研究成果。可见,中西方舞蹈美学思想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也使中西方舞蹈美学各具特色。

 

2、超越思想的差异

 

以动作和意境为着眼点是中国舞蹈美学研究的代表,这种思想不仅是对传统美学思想的超越,同时也使美学研究有所突破。通过对中国舞蹈美学思想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任何艺术美学的研究都无法真正脱离传统美学思想,中国的美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特色,但传统美学思想却一直贯穿其中。美学与艺术的关联密不可分,而舞蹈美学研究也必然要在传统美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发展。

 

篇6

一、序言

中西传统文化对待自然的态度大相径庭,中国人认为自然是万物的本原,对自然保持着敬畏与呵护的态度;西方人则认为自然为上帝的造物,且从上帝处获得了掌控自然、征服自然的权力。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深刻地影响了中西方人的思想观念。因此,在看待问题、接受教育上会有不同的方式。

二、中西方自然教育观概述与比较

中西方传统与观念的冲突,尤其是中西方哲学与自然科学所形成的不同背景,可以从中西方对人与自然的认识差异中找到合理的诠释。

在中国,自然教育观首先出现在以老庄为首的道家思想之中;在秦汉时期,黄老之学对自然教育观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老子的自然教育观的核心是“无为”。他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1]但老子的“无为”绝不是什么也不做,排除一切人为。

在西方,最早的自然教育思想发源于古希腊时期,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成熟于近代。例如: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应当效法自然的观点。他进一步指出:“教育的目的及其作用犹如一般的艺术,原来就在效法自然,并对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勤的补缀而已。”[2]

中西方自然教育观是在两个不同的地域独立发展的,但存在着差异。

中西方自然教育理论对于培养人才的理解是大相径庭的。在中国,由于自然教育理论发展较早,因此中国自然教育理论所要培养的人是“圣贤”。而在西方,自然教育理论所要培养的人是“公民”,就是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所要培养的具有高尚的道德、丰富的知识的人。

三、中西方自然教育观的影响及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纵观中西方自然教育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自然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会促进自然教育的进步,相反则阻碍自然教育的发展。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一些问题进行反思,从中得出一些经验,以对后人有所启示。

(一)自由、民主是学术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

在思想发展的历程上,只有宽容不同学派自由发展,才能繁荣学术,激发活力,促进思想的发展和实践的进步。而学派之间的自由发展,需要民主来保证。例如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之间的斗争,形成了短暂的民主氛围,从而造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而西方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引导下,自然教育观得到了长远的发展,这得益于西方自由、民主的学术环境。以来,中国的有识之士一直在思考中国和西方的差异,意识到思想上存在巨大的差距。

这种认识是比较全面的。中国确实不能坐井观天、自以为是,虽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落后。落后就意味着和西方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学习西方,但不能只限于学习西方的经济,更要将改革深入到制度、思想的层面。

(二)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当代中国的教育不是顺从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而是违背了这一规律。中国教育研究者对这种现象并不是无动于衷的,而是积极地提出许多对策,例如近年来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等。自然教育观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使教育顺应学生的天性,而不是对学生的天性进行压抑。

在现实的教育中,自然教育存在一个难题,即如何在现代教育制度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然、充分的发展,这可能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两难问题。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然的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在这一过程当中,应主动掌握理想的教育形态和具体表现形式,在现实发展过程中为了理想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四、结语

自然教育理论在中西方教育思想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然教育思想源远流长,远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关于自然教育的论述;早在古希腊时期,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中就包含有自然教育的思想。自然教育理论在不同的年代有其不同的表现,但其核心是不变的,就是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本性。

篇7

2011年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本剧就是活用教材的语言材料。

我校浙江省温州市第九中学,从2010年起,全面启动以“教师挂牌、学生走班”的校本课程。我校每周三下午第1、2节课确定为固定的校本课程时间,七、八两个年级段所有的学生全部跑班选课,到适合自己的班级上校本课程。

我们八年级英语备课组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开设英语课本剧选修课程。经一学年选修课学习,发现英语课本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实践证明英语课本剧有助于学生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1. 英语课本剧让学生更好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大纲》着重指出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课本剧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Go For it! 新教材的编写十分注重学生的交际能力,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这些材料略加改编,以表演的形式来学习,让各种语言环境呈现在课堂上,学生成为情景中的主人。

如八下的unit 10 这个单元的small talk的素材, 就体现了英语课本剧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西方人一般见面通过谈论天气,电影等搭讪,这点在英语课本剧中的渗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又如Go For it! 九上的unit 3 讨论学生对校规和家规的看法。教师利用Section A 1b的听力材料,Anna想征询母亲的意见和好友John一起驾驶去打耳洞,买衣服的情景。表演课本剧时,老师演母亲,学生演孩子,师生合作,在表演中拉近师生的距离,增进师生感情让学生感受西方父母和子女平等民主的关系。

2. 英语课本剧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识

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掌握一种语言不仅限于学习语言本身。在语言学习中,目的语的文化知识不但培养教学对象交际能力,而且其本身也是语言教学的要求之一。英语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识。

八上的unit 5谈论如何邀请对方参加聚会。在这单元运用教材进行英语课本剧表演时,涉及不少西方的社交文化,如接受邀请应什么时候到聚会,穿什么样的服装,带什么样的礼物等等。在表演时,亦可通过学生的服饰,道具很好地表达这些社交文化,比如正式的黑色套装领带,包装精美的小礼物,鲜花等。

英语课本剧的表演,会用到不少的英语谚语。如it rains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等等。在英语课本剧表演时,教师要求学生能根据场景的需求,灵活地运用这些句子,不仅使得英语课本剧表演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让这些谚语更加深入人心。又如为什么在说了不好的话之后,要touch wood,它起源于基督徒发誓或祈祷好运时触摸一个木制十字架的仪式。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课本剧可以额外加入一些文学名著,如:《项链》、《百万英镑》等。

3. 英语课本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课本剧排练中,将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对比,把中西方在宗教信仰、价值观、社会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日常用语、英语习语等方面的差异作为课本剧话题,和学生一起进行比较、讨论。

如US girls spend a lot of time in the burning sun to get a tan but in China, girls try every possible way to get their skin paler, or “whiter”. 这种中西方对于不同肤色来定义美丽的文化差异,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演,如孩子们在自己身上涂上浅黑白的不同颜色,配以戴着墨镜躺沙滩上晒太阳看报纸的动作,或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吃快餐的情景,让学生更能了解中西方不同的审美角度。

综述,英语课本剧表演是一种既实用又具魅力的教学手段,可创造性地运用到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校本研究之英语课本剧的开发是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培养,更好地完成英语课程的所担负的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7-007-01

一、中西饮食文化

文化是复杂的,它包括信仰、知识、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习得的任何习惯与才能,人类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但是随着人类群体的不同范围,文化的体现也出现了差异。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都是各自文化的浓缩。中西国家文化底蕴的不同导致饮食风格也大不相同。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它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影响深远,占据了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因为曾经作为殖民地,拥有大量的移民,因此融合了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明。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原因分析

1、中西方饮食观念差异

因为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思想,西方人坚持科学理性的饮食观念,讲究科学营养,所以西方饮食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之间的搭配。食物搭配是否营养均衡、摄入的卡路里是否合适、营养成分能否被彻底吸收等这些问题在西方饮食文化中成为了一门烹饪学问。西方人要求保持食物的营养,对食物的色香味没有很大的要求,很少将饮食当做精神享受。在西方的宴席上,西方人讲究餐具和用料,讲究原料的搭配,在中国看来西方的饮食是很机械的。但是中国人较为注重饮食的艺术性,对饮食的口感要求较多,但对营养方面比较不注重。中国人觉得食物除了可以解决温饱,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在中国的饮食观念中,对食物味道的追求大于对营养的追求,这就导致中国的饮食过于注重食物的口感,具有片面性。

2、中西方饮食内容差异

西方人更为注重对动物蛋白质的摄取,在介绍饮食特点时,西方有发达的食品工业,例如快餐和罐头,味道虽然都差不多,但是却省时又营养,饮食的内容大部分以动物类为主,肉食占整个饮食的大部分。而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的饮食以植物类为主,肉少粮多,在中国的北方,人们的主食是馒头和面条,南方主食是米饭,中国人的饮食是以素菜为主,荤菜为辅。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就是西方人偏好冷食,例如生菜和沙拉等。但是中国人偏好热食,中国人普遍认为菜要趁热吃才好吃。

3、中西方烹饪的差异

中国认为烹饪是一门艺术,中国有非常多的烹饪技术,例如煎、炒、蒸、炸、溜、焖、烧、炖、煲等,让人眼花缭乱。中国人的烹饪非常复杂,一道菜通常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准备,中国的厨师行业对厨师本人对原料的选择较为注重,所以原料的优劣和厨师的天赋都会直接对菜品造成影响。

西方则强调饮食的营养,制作饮食较为规范,没有乐趣可言。西方的烹饪手法不像中国一样复杂,西餐更为注重发挥食物本来的味道,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较为随意。

4、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国的宴席是大家共享一席,乐于呈现和谐的气氛,在餐桌上人们相互敬酒和劝菜,体现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从卫生层面来看虽然有明显的不足,但是却很符合中国人对团结的心态。而西方的宴会更为注重交谊,西方流行自助餐,人们不用固定在位子上用餐,大家各取所需,走动自由,注重个人情感交流,体现西方人对自我和个性的尊重。

三、生产生活空间和方式的差异对饮食文化差异的影响

筷子与刀叉、圆桌与条桌等都各不相同,在菜式与道数上双方也是相互对立的,因此宴请礼仪、席间气氛和饮酒的方式也都不尽相同。

在中国,主要是群体文化主导价值观,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则是强调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个人主义,强调差异与特征,鼓励特立独行的风格,所以中西方的价值观截然不同,这在饮食上也有体现。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反映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饮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方面。在中国,饮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超越一切物质和精神形态的东西,这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但是在西方国家,饮食只是一种生存手段与交际方式。美国的一位叫做马斯洛的心理学家,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最低的一层就是对饮食的需求,另外四种分别是对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与中国人存在很大差异,西方人认为吃只是可以保证人身体健康和正常生存的方式,只起到维系生命的作用。而就交际手段来说,宴请的目的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向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人表示感激之情。二是期望赢得客户的信任。三是对达成交易的庆祝。四是请人帮忙。五是引荐他人的时候。六是在建议和讨论某些想法的时候。从这里不难发现,吃虽然重要,但是西方国家仅仅将吃停留在简单的交际层面,并不像中国一样对吃极为注重。

通过本片论文的论述可以了解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各的长处,通过研究可以实现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和互补。现如今,中餐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和科学性,而西餐也开始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俱全。中西方饮食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篇9

一、引言

本论文主要通过论述以下问题: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中西方文化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运用这些文化差异辅助语言教学,使大家进一步了解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以及合适的语境中得到正确使用,才能真正体现出它们的交际价值。

二、人类灿烂的财富―文化

(一)文化丰富的内涵

盛炎指出:有关文化的定义,有的说有一二百种,有的说有上万种(盛炎1990),因此难以一一列举。1871年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中说:“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是对狭义“文化”的经典界说。通过概括,我们可以总结出:文化伴随人类产生而逐渐形成,它是人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的社会遗产。

(二)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记载、保存、延续和传播文化的工具。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丰富发展。语言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借助语言这个工具,社会成员之间进行沟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借鉴也要通过语言。同时,语言是社会及其发展的见证 。总之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要学好汉语,就必须学习汉语所承载的中国文化。

三、中西方语言交际文化中的差异

(一)中西方语言交际差异产生的原因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相当的文化差异。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而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的核心是崇尚个人主义。“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是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二)中西方语言交际中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语言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同时受到普遍重视。

1、打招呼。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你去哪?”而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2、赞美。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新买的东西,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而中国人以谦虚为传统美德,当别人称赞中国人时,他往往会说:“您过奖了”来表达谦虚。

3、称谓语。汉语中称“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的亲属称谓在英语中“uncle”就囊括了。这体现了中国古代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深远影响。

4、某些词内涵意义上的差异。比如,中国人喜欢数字“8”,象征兴盛发达,西方人认为13是个不祥的数字。还有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西方龙象征邪恶。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教授汉语的同时,要注意让学生了解和区别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有助于他们融入到中国文化中去,进而提高汉语交际水平。

四、如何发挥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给予了文化丰富的内容,在教授外国人汉语的过程中,文化知识的教育特别重要。

(一)文化知识传播的重要作用

1、能缓解文化冲击,减少文化休克的出现。对于学习者来说,中国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同他们自己国家的生活方式与理念有很大区别。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一些特殊情况,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才能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生活与学习。

2、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自然也就能认真主动地学习了。

3、帮助外国学生正确理解及运用汉语。英语的句子体现“孔雀尾”的特点,讲究头轻脚重,讲究句子结构。而汉语的习惯是“狮子头”,很多定语都得放在被修饰对象前。

4、帮助外国学生提高言语交际能力,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比如人们见面打招呼,常说“吃过了吗?”“干吗去呀?这样的用语同欧美国家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理解这些文化因素造成的差异,并且学会在生活理解使用它,使自己融入中国社会。

(二)采用适当的文化教育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导入学生学习的时间主要在课堂上,遇到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时,往往会感到费解。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直接给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增强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同时加深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2、推荐佳作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增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向不同阶段的学生推荐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知识的优秀书刊和电影。书刊如“四书五经”《史记》等,电影如《花木兰》、《建国大业》、等。

3、组织讨论。讨论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常用方法,它不但给学生提供了集体活动的空间,还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与合作能力,而且能使他们在讨论中获取完整的文化背景知识。

五、结论

笔者认为,我们在用语言进行交际时,要明确学习者的语言习惯,清楚他们的文化习俗,了解他们喜恶。在汉语教学中,应让外国学生多了解关于中国文化的东西,这样才能减少甚至避免学生们在用汉语交流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将汉语技能训练与语言文化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汉语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篇10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世界日趋全球化。人类正面临一个全新的国际生活,人们之间的交往,无论是商务贸易,还是社会活动,甚至私人交际的机会都比以前多起来,而语言架起了人们沟通的桥梁。随着历史的沉积,社会的发展变迁,中西方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习俗。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要真正掌握英语交际能力,必须要对英语语言文化有所了解。如果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只注重形式,忽视文化差异,就会导致语言使用不当,甚至造成误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对文化差异的感悟能力,增强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

1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感受到中西文化差异给学习和使用英语带来的影响。这些差异往往存在于民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性格特征等,例如下几点。

1.1民俗差异.

在中国,由于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人们非常重视亲属关系,重视辈分的长幼,对老人的称呼不能直呼其名,每一个亲属都有一个称呼。而在英语中,兄弟、姐妹、表(堂)兄弟、表(堂)姐妹等称呼简单的归为brother,sister,cousin。

1.2打招呼的方式

在我国熟人相见打招呼的方式很多,像最常见的“吃了吗?”、“到哪去?”实际上我们对就针对句子的回答不感兴趣,仅仅是寒暄的一种方式。而对西方人来说,见面就问这样的话,他们会感到很奇怪,要么他们感到这些句子涉及到个人的隐私而反感,要么他们会给与答复。他们打招呼的方式更常用谈论天气。如:“Niceday,jsn’tit?”、“Yes,marvelous.”不用表露自己的感情,也不谈论自己的私事,选择天气这个中性的话题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

1.3谦虚的表达方式

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对长辈和上司惟恐不尊,更不愿意过分表现自己,他们在接受赞扬时会推辞甚至自贬,而西方人会接受。如:在中国,有人表扬你,“你的英语说的真好。”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好、不好”或“很一般”。在说英语的国家,对“YourEnglishisperfect!”的回答却是“ThankYou.”,如果你的回答是“Oh,no,myEnglishispoor.”会让对方莫名其妙。

1.4接受礼物

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往往推辞一番,而且不能当客人的面打开,以免显得不礼貌。西方主人收到礼物时会当客人的面打开并称赞一番。表示对客人的感谢。常会说“Oh,hownice,thankyou.”、“Oh,Ilikeit,thankyou.”等。

2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消除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要消除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就要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学生能清楚意识到文化的差异,英语这种语言工具才能使用得当,更好的发挥传递信息的作用。

2.1依托教材,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中西方历史及社会发展史,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通过对本民族和其他国家历史的了解和学习,学生更能理解和尊重他国的文化现象,减少对其一些文化现象的误解和偏见。如:高职高专《英语》第三册(WesternHolidays}这一课讲述了圣诞节的起源和庆贺方式。文章涉及到《圣经故事和与圣诞节有关的风俗习惯,如:基督教徒、圣诞礼物、感恩节等。学生在学这一课时如果对西方文化了解少的话,会觉得文章苦涩难懂。如果对圣经的故事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Jesus,Chirst,Chirsmas,Thanksgivingday的历史渊源,会体会西方人在这一天(fullofjoyandgaiety,loveandlaughter,hospitalityandgoodwild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同时学生在学习中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与之比较,会发现他们的起源和庆贺方式的异同。在了解和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与之相关的词汇和语言使用环境,最终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

2.2鼓励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

成熟全面的了解文化背景对语言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量的阅读。除了在阅读技巧方面给学生指点外,还要合理选材,挑选优秀作品。无论是小说、散文、剧本还是社会学,语言学方面的书都很好。很多文学作品不仅生动的刻画出社会各个,各个阶层的人民的生活,而且语言生动丰富,通过阅读学生对文化的了解更全面,深刻,学生不仅能了解风土人情的差异,还能了解另一个民族的甚至价值观上的差异。而且学生在了解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学到了语言知识。在以后使用英语中更能准确的选择语言形式。比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语言风趣幽默,其中有不少是他自己创造的,直到现在还在传说,引用。而有些作品中常出现用颜色来形象的表达每一种含义。如:inthered(负债),whitelie(善意的谎言),blue-eyedboy(特别得宠之人),green-eyed(嫉妒)等。这些短语在文章中不难猜出他们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级价值观念的变化,很多语言不断派生出来,他们首先出现在报刊,电视广播里,有的还会成为流行语,如:ontheball(勤奋),walkonair(非常高兴),costanarmandleg(t~常昂贵)等,他们的字面含义和真正的含义相差甚远,但是在语言环境中就不难理解。

2.3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说出或写出中国式的英语,这是因为学生总是用母语思维,然后译成英语,母语的干扰造成了语言的误差。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语法结构和句型,加强词汇学习,否则学生张口或提笔时过多的考虑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与否,从而阻碍了连贯思维,甚至会减少学英语的兴趣。其次是利用图片、照片、画册来介绍国外的艺术、文化、风俗习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组织学生观看英语教学片和电影等。学生遇到听不懂的词,通过画面的提示会猜出他们的含义。在看过电影和录像之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讨论和交换意见看法。在情景交融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也会跟着情节走,被动的思维变成主动的思维。另外在课余还可组织学生排练英语小话剧或举办英语晚会,让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还可让学生做翻译练习,在词汇的选择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别,长期有意识的训练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篇11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中国古典园林,大体上可以分为天然山水园和人工山水园两大类。天然山水园往往利用天然的真山真水,在因势利导的情况下,作出一些局部调整,并加以建筑和花木(有时还放养动物),组合成供人游历观赏的园林。人工山水园是以人为堆叠的假山和开凿的池,来充作自然山水,力求在小环境中表现大自然。它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山、水、植物和建筑。由于人工山水园更加集中的反映了人的艺术创造力和造园思想,因此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的成就。

2、另外的一种分法,是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将古典园林划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以及其他类园林(包括寺庙园林、衙署园林、书院园林、祠堂园林、郊野园林等)这三大类别。

二、中西园林不同

1、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

2、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3、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求所循的是另一种途径。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的确立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而邀游山林并寄情山水见,于是便借“情“作为中介而体认湖光山色中蕴涵的极其丰富的自然美。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这种创造却不违背蔼然的天性,恰恰相反,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中国人看来审美不是按人的理念去改变自然,而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即“畅神“。它可以起到沟通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作用。从更高的层次上看,还可以通过“移情“的作用把客体对象人格化。庄子提出“乘物以游心“就是认为物我之间可以相互交融,以致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西方造园的美学思想人化自然而中国则是自然拟人化。

4、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反映在造园艺术上追求便各有侧重。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求的却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黄金率。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因此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

5、中西相比,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出他的必然性,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景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充满了偶然性。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和西方人不同,中国人认识事物多借助于直接的体认,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中国园林的造景借鉴诗词、绘画,力求含蓄、深沉、虚幻,并借以求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会,浑然一体,而无明晰可言。相反,处处使人感到朦胧、含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