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中化学实验课论文

高中化学实验课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21 19:02:1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中化学实验课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中化学实验课论文

篇1

二、尽量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反应物

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释放一些污染环境的物质有时不可避免,这个时候,我们只能采取“两害取其轻”的方式,尽量选择一些对环境污染比较小的反应物。例如,氯气的制取实验,按照传统的方式,氯气产生的量很大,即使教师用装置把氯气收集起来,但最终还是会释放出去,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让污染量尽量减少一些呢?如今,很多教师尝试着用医用高锰酸钾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P片与浓盐酸发生反应来制取氯气,由于PP片的密度很高,即使浸泡几个小时以后,PP片也不会完全溶解,这样作为固体的PP片与浓盐酸发生反应的接触面要远远小于液体与液体的接触面,从而导致反应的强度要明显减弱,而产生的氯气量也会大大减小,使得实验过程变得相对来说更加环保。由此可见,选择恰当的反应物,是实现绿色实验的有效手段。

三、积极推广微型实验

微型实验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而在我国,微型实验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所谓微型实验,不仅是在化学实验中简单的减少试剂、药品的用量,而是包括微量药品、微型实验仪器在内的一系列微型化条件下开展的实验活动。在微型条件下,运用远远低于常规用量的药品开展化学实验,不仅可以降低实验成本,同时,反应生成物的量也会大大减小,这样自然提升了实验的绿色性。当然,与常规实验相比,微型实验的反应现象往往不够明显,这就给学生的实验观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等工具对实验现象进行放大处理,这样就可以解决实验可观性的问题了。

四、努力在实验中做到废物利用

循环利用是环保理念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和理念。在化学实验中,除了想办法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努力做到废物的循环利用也是实现绿色课堂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在银镜反应中生成的银,通过Ag和稀HNO3进行加热反应可以得到AgNO3,这样就可以用于下一次的实验。除此以外,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一些废旧物品,经过简单的加工改造,也可以变成化学实验器具,例如,我们可以用一次性针筒来替代量筒,也可以用随处可见的塑料吸管来代替移液管等,利用这些废旧物品自制实验仪器,不仅体现了环保思维,同时,这种随处可见、随处可用的自制仪器还可以增加实验的机会和实验的便利性,并且学生在自制仪器的过程中,还能培养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可以说,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有效之举。

篇2

看似简单的物质,其性质的体现、反应的方向等都依据概念理论的支撑。据初步统计,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论大大小小共有220多个,它们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所以说,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复习基本概念及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一轮复习的任务,但是随着学生知识结构逐渐趋于完整,对概念理论的理解还要不断加深,提高认知度。

高考试题有关基本概念的考查内容大致分为八个方面: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共存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以氧化还原原理为例,几乎每一张化学试卷上都会涉及到,除了掌握相关概念、比较判断、书写配平等典型内容外,有关物质转化、化工生产、化学实验等方面也要精通。需要学生在解题时有较好的问题意识,能够运用氧化还原这一对立统一的观点,抓住电子守恒这一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即使是陌生的反应,也能够有理有据地判断到位。

化学学习的内容有些琐碎,不容易让学生一下子抓住典型问题带动一类问题得以解决。但是看似零散的化学知识,实际上却有着很多规律,化学复习重在掌握规律。在复习备考的冲刺阶段,需要从已经做过的题目中归纳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思维框架,注重培养拿到题目最初那一刻的解题意识,这对提高成绩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电解质溶液部分是令许多学生头疼不已的内容,如果我们稍加归纳,就不难发现按照“微粒种类――微粒间相互作用――作用结果”这一思维顺序能够有效的提炼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其中微粒间相互作用往往需要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如PH、离子浓度大小等)进行判断,抓住主要因素进行归因分析,得出结论。再比如电化学的问题按照“电极材料――内外电路中带电粒子的种类、流向――比较判断得出产物”这一思维模式展开,就能准确理解题目信息。

实验探究问题是高考化学试题中的一大亮点,能够很好的体现出高中课程改革的宗旨,也是区分度较大的一类题目。许多学生做到这种题目时常常采用跳题的方式,先去做后面的题目,从心理上就有回避的意识。纵观近四年的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题目要么是基本实验的组合或基本实验与操作的组合,要么是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评价,根植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如果按照“原理(假设)、试剂、装置、操作、现象及结论、评价与改进”这样的线路进行分析,就能很科学的整理出埋藏于出大量语言文字背后的信息,并形成严谨的解题架构。

回归教材,把握重点

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其命题点是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的。例如有关化学实验的考查,几乎所有试题均来自课本上的实验内容。因此,在老师指导下,弄清十几个典型实验原理,掌握关键因素和要领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将错题点及时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做出标记,反复研读,都是事半功倍的做法。

许多同学都会听到往届学生的劝慰“跟上老师,提高课堂效率。”的确,抓住课堂是聪明人的选择,在老师科学的指导下的复习可以避免走弯路,提高了复习的效率。但是往往有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为完成作业而完成,没有自己安排的复习进度,课上与课下是脱节的,这也是一种不会学习的表现。其实知识的巩固和提炼往往内化在自己主动认识的过程中,在临近高考的阶段,更应该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对以前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反思训练,做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

不少同学都常常感叹“越基础的越易出错。”要摆脱这一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错题,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建立错题本是个很有效的做法。但是仅仅将错题集中起来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还要在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对错题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每隔一段时间还要进行一次错题的归纳提炼,看看哪些错题其实属于一类问题,哪些错题已经认识清楚,哪些是新冒出来的,这样的做法让自己总是轻装前行,身心愉快,充满自信。

立足稳固的基础,建立答题模式

篇3

一、高中化学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的实验室规章制度,我们实验室主要有:①实验教师岗位职责;②实验室规则;③仪器存放、使用管理制度;④药品的存放、使用制度;⑤实验准备制度;⑥仪器损坏、赔偿制度;⑦仪器报损制度;⑧仪器药品交接制度;⑨剧毒药品管理制度;{10}学生自主实验室开放制度;{11}实验室各类应急处置预案。

二、管理人员在化学实验室中的重要性

实验室工作人员作为一个实验室的管理执行者,需要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以及较高的管理水平才能为实验教学提供充足的重要保证。实验工作人员的职责肩负着全校师生化学实验的前期准备、实验仪器的维保、实验室的各种管理工作,而且还要辅助指导相关工作。所以一定需要提升实验管理人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学校教学工作。一个具有相当高素质的实验管理人员就一定需要在工作上具备严谨的态度,一定要由浅入深地做好实验内容以及准备的各项工作要求,对于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疑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充分了解,做到实验工作件件心中有数;日常中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相关业务水平,多参加有关的课程理论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高中化学实验室里的各项工作是十分繁杂的、琐碎的,气味很重,重复性又很高的,而且是辛苦的,工作时间一长实验人员就会出一些厌恶的情绪,不利于实验工作的开展。所以,学校相关领导者应该引起重视,不定期对实验人员的学习生活和自我提高进行关心,有机会组织外出参观和交流,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取长补短;鼓励再造学习,充分调动实验员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实验教学环境得到不断的完善,管理水平往更高层次发展。

转贴于

三、提升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效率的几点体会

1.需要进行科学管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①熟悉化学教材,把握工作进度,平时多做些准备,仔细认真阅读好高中化学教材,掌握高中化学教材的相关知识体系,摸索化学实验工作要领,力求使实验准备工作做到一次成功,并且还要经常向化学任课老师询问课程的教学进度,根据高中化学各年级教学情况事前做一些小准备。如滤纸和纸条等平时需要截好,经常检查好酒精灯芯、添加好酒精等工作,为实验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②演示实验药品按年级摆放,高中化学演示实验较多,并且所需要的药品种类也较多,按正常的方法取药品不是很方便。可以采用按年级进行摆放,为每一章节和每个实验配放一个位置,贴上相应的醒目标签,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使得年级章节、药品和名称一目了然,方便取用,归位有序。③演示实验成套仪器单独存放,由于高中化学实验需要成套仪器数量较多,比如喷泉实验装置,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硫气体、氯化氢气体、氯气等各种装置,这些一套套实验用品需要实验前做好准备好,并且放在各年级专用柜子里,用时可以非常方便地拿出来,而不会出现又打孔又弯管,拆这套补那套的现象。这样,既方便又节省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做好实验准备工作的程序化。为了使全校的班级实验课能顺利地开展,充分发挥好实验教学在其中的作用,必须制定好“程序化”的工作方法:首先,熟悉教材,熟悉和了解不同时间段各年段和各班级的教学进度,熟悉每一个实验。准备实验做到不缺任何用品,保证实验按时顺利进行,保证实验效果达到要求。其次,分组实验用仪器、药剂瓶分别放在规定位置上。准备好后,通知任课教师。对实验中可能要出现的问题提前告诉教师,使他们有思想准备。

3.做到安全有效地管理好仪器与药品。实验室管理工作唯有先前进行对相关的仪器药品以及规范化管理,从而更好地发挥每一件仪器和药品应有的作用,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优越的教学环境。①做好仪器和药品的领用工作,课任教师在领取每一件仪器(精密仪器、玻璃仪器)和药品(普通药品、危化品)时,一定需填写各种领料数据,领料单需要包括的内容有:品名、规格、数量、单位、用途、领用时间、领用者、任课教师等相关的内容。如果需要领用易燃、易爆、剧毒或者贵重药品时,一定需要三人同时在场,共同签字,否则不允许领取。②做好仪器和药品的保管工作,各种仪器物品需要有系统、有条理地保管。各种仪器做好按质分类、分格定位存放,同时还要注明存放编号、仪器对应的名称;并且在仪器保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各仪器的清洁度,对于位置的排放需要按仪器的由轻及重、由大到小的顺序摆放;实验室中的各种化学仪器、药品做到账物一致,账账相同;对于各种特殊仪器需要采用特殊的处理方法(如:不定期通电、干燥保管等)。

4.做好仪器的维修与保养工作。首先,化学仪器的维修是实验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实验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有对仪器进行简单维修的能力。其次,当出现一些小的损坏、螺丝脱落、部分仪器无法正常使用等问题时,实验管理人员能够做到及时解决问题。

以上是笔者作为一名在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得出的一点点体会,供大家参考。我们的工作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教学,保证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地完成,全心全意地为教学为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篇4

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有着极强的实验性,一切都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化学实验的魅力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化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改革后,化学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不同的学校根据实际需要都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农村高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化学实验教学面临很多问题,不利于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更影响了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笔者结合在农村高中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培养高中生化学实验技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其为实验教学提供借鉴。

1 农村化学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

1.1 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基础知识薄弱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初中毕业生人数的减少,普通高中开始全面实行扩招,升入农村高中的学生很多都是中考成绩太差,无法考入城市重点高中的落榜生,这部分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物理化学等学科基础更差,很多初中应该掌握的基本化学知识和化学公式都没有掌握。但高中化学实验涉及到了众多的化学知识,学生由于连基本的化学知识都没有掌握,要掌握化学实验技能更是困难。有些学生甚至连怎么用酒精灯都不知道,基本的在酒精灯燃烧时不能加酒精这一常识,都不清楚。从试剂瓶取出药品做实验后,用不完的药品仍放回原试剂瓶内,不清楚取出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否则易造成药品不纯等等。这些初中学过的最基本的化学常识都不知道。同时,由于农村学生本来基础就差,求知的欲望不强,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由于学习很吃力,自然学习的热情就不会很高,成绩就会越来越差,也越来越不想学习,陷入到了“听不懂、学不会”的怪圈,最后发展成为因为听不懂,所以不想学了,逐渐的产生厌学情绪。

1.2 实验众多,教学环境不完善

高中化学中涉及了大量的化学实验,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或者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可以把各种特殊的化学现象,完整全面的展示在学生目前,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把书本的微观知识变为宏观,由无形变为有形。农村高中学校的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虽然会强调需要重点观察的内容和注意事项,规范的操作。但实验完成以后,很多学生虽然观察到了实验现象,但由于基础知识较差,教师在事后的讲解中,学生还是很难弄清楚。在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实验时,由于很多学生都不明白,教师虽然不停的巡查,指导学生纠正各种错误,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很难一一讲解。同时,很多农村高中缺乏足够的实验设备,实验时往往是几个学生共用一组仪器,一人在做,剩下的学生只能跟着凑热闹,没有实践的机会,这就很难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3 课程缺乏针对性,教学思想落后

很多农村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能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克服,不能积极的改变现状。认为高中教育已经不是义务教育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高考,自己只要把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好,学生会做题了,能够应付高考即可,认为实验并不重要。因此,对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根本就不会重视。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授课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城市高中没有区别,没有根据农村高中的实际进行调整,缺乏针对高中学生的改革。有些教师甚至因为农村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差,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做得的往往是结论性的、验证性的实验,通常将试剂、做法陈述的一清二楚,生怕学生在实验中有差错、闪失,唯恐学生在实验中失败,长期如此的教学,学生的实验技能很难有实质的提高。

2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2.1 根据学生基本素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兴趣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它是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可以采用设计实验的办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化学实验时,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具有以下特征:“自主,主动,合作,探索”,在实验课堂上积极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注意适当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组织学生在化学实验自我探索过程中,对实验知识和技能进行梳理完善,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加深对化学实验技能的掌握,并加以理解和应用。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的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实验操作,教师减少包办代替。把发现实验现象和化学规律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自试验并解答。学生自己可以想出的,教师就不要急于下结论,多留给学生些动脑、动手的时间。实验课前,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可独立先进行实验准备,搞清实验原理,自拟实验步骤。实验时,独立操作实验仪器,去观察实验现象,独立分析推证实验结果。实验中遇到各种问题,自己去解决。这一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不停地动手、动脑,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统筹考虑,在确保学生掌握各项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可以简化教学内容,删减次要偏深的理论知识,对于那些难度过大,学生学习以后也很难掌握的知识,可以适当的简略,突出教学重点。教师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分配到学生自己探索的过程,可以重点学习实验操作技术,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2 精研教材,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

新化学课程改革倡导从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把化学与生活生产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老师应该充分发挥现有实验资源的作用,并不断深入挖掘其中潜在的可以为实验教学服务的资源,同时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实验中来。另外老师光挖掘实验教学资源还不够,需不断拓展实验内容,补充教材不足。在实验教材的实验中,像“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酸雨危害的模拟”、“二氧化碳灭火”等实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发生密切相关。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我们身边的事物,从中发现问题、解释问题,不断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弥补硬件缺陷

针对农村化学实验用具缺少的情况,在短期内很难解决。而化学实验教学需要的就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观看实验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弥补实验设备不足的缺陷。教师只要提前精心的准备课件,可以利用图像、文本和视频把化学实验效果直观的展示出来,变枯燥为生动,能够变复杂为简单。特别是那些具有一定危险性和很难保证实验效果的实验,都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教师可以把化学实验在课件上根据实验的真实操作,也设置成不同的步骤,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时,借助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溶液PH的意义以及c(H+),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变化,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电解质的溶解性。然后在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操作时,就能准备的把握水温,快速的完成沉淀的转化。

综上,农村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正处于由传统向新型教学转变的过渡期,作为一名农村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重要性,意识到农村高中与城市高中的差别,不因为学生素质低、学校实验设备缺乏而忽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应根据农村教学实际,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化学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 瞿宁.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意识的培养[J].现代教育研究,2009(17).

篇5

近几年来,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都进行了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的变化较大,初、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差别也较大。笔者在高一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高新生在新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往往出现适应困难的现象。笔者希望一方面能简单地从课程衔接的角度分析初高中化学衔接的特点,另一方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教学策略实施问题。希望此研究能让高一的化学老师们重视初中高中化学课程衔接问题,关注学生灵活地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使高中新生平稳地渡过从初中到高中化学学习转化的这一过程,尽快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

一、高一化学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由于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因此要想做好要做好高一《化学》与九年级《化学》的课程实施衔接的工作还应对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进一步的了解,做到知自知彼,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因此我们对高一新生和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内容及结果如下: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珠海市第一中学,2009年高一级学生,总人数为382人。发出调查问卷382份,回收问卷370份,为有效问卷。本次问卷调查使用的是“学习方法运用能力’量表。内容说明: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是重点学校学生,但是学生对学习方法运用只达到一般水平;高一学生在学习方法运用上与初中相差不大,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在简答题中突出的主要问题有:高一化学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课堂容量加大、教师讲课进度快,而且枯燥的理论知识增多。高一化学教材内容较简单,但是配套的习题较难,看完教材还是不会做习题。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老师能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希望多讲解题技巧,还希望老师多总结整理知识要点,归纳重点难点。

(二)有关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教师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与分析

根据对初中及高一化学教师问卷调查及访谈可以看出近年来高中教师已经开始重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访谈中教师们分析初中学生学习化学主要的特点是记忆性的知识较多,灵活度不够;解题针对性较强,思维训练不足,知识不系统,没有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高一化学应重点培养学生:1、观察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抽象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3、归纳总结的能力4、记忆型学习向运用型学习转变。

二、人教版高一《化学》与九年级《化学》的课程内容衔接特点

笔者从课程的组织,教材内容的编排设计角度对初高中化学课程内容进行详细比较分析,在初高中化学课程内容衔接上,充分体现了教材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三者合的原则。

但是初高中课程在内容衔接上也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教材过于注重“三序结合”将难点分散编排,使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整合,难以形成理论体系的整体观念;2、形象思维的训练不够;3、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有些脱节,教材中示范性计算例题太少,但练习题中对计算方法、计算技巧要求较高。现在总结初高中课程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及高一需要补充的内容,如表3所示。 形象比喻等方法,可以帮助记忆。

表3初高中化学课程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补充的内容

三、基于初、高中衔接的高一化学教学策略的实施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也就是说在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中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综合高一化学教学现状和初高中课程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并综合化学学科的学科特点和高一这一特殊转折性的学年,基于初、高中衔接的高一化学教学策略的原则,笔者结合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谈谈几点适用于高一化学的教学策略。

(一)上好绪言课,重视学生心理衔接

初中的化学课堂给学生的印象是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要让学生延续这一美好的印象,高中的第一节化学课就尤为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高一第一节课化学课,可以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老师的信任、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信心。

(二)展示学科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学科的魅力也充分体现在了化学实验上。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化学实验功能,应计好课堂上每个实验。精彩的化学实验就像一位不会说活的老师,默默无闻地把科学原理呈现在学生面前。但有的实验按照教材操作效果不尽人意,就需要设法改进实验,增强实验效果,使其更具说服力,还能展示教师智慧、增加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化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化学史讲故事。通过化学发展史的线索,使学生认识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力求反映最新的化学观念和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揭示学科规律,渗透学习策略教学

有效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教学生学会学习,即学会运用一系列的学习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化学学习策略有多种,笔者在教学过程会有意识地渗透化学学习策略的教学。

1.归纳总结学习策略实施

篇6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设计理念;探究教学

一、新课程高中化学探究教学设计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过程。高中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的功能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必然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指将学与教的原理转化为教材处理和教学活动方案的系统化规划过程,它侧重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而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设计就是教师运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对教学资源及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和规划,以求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认真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生、教师以及教学媒体的特征,确定恰当的教学事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手段,构建合理的教学结构。它应当包括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内容的选择、课堂实施的调控策略、学习过程、结果的评定及课后反思等。也就是对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所进行的系统策划。

我们所说的课堂设计一般都包含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在开始我们的教学课堂设计之前,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依据,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向性,同时还可以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标准。所以制定准确、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

二、新课程高中化学课堂探究教学的问题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大部分知识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强化。但是通过相关调查数据表明,现在的课堂化学探究实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如下:

1.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实验结果与理论不一致的实验”。在一些高中化学实验中由于操作上的问题或者天气等客观因素会导致实验的不成功。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学生就会对实验产生反感,就不愿意去相信实验。这也反映出大部分学生还没有从过去的应试心态中走出来。从客观方面来看,看重实验结果,这既与目前当前一些地区的高中化学实验仪器精度不高、教师对实验误差分析不够有关,也与长期以来验证性实验居多有关,大量的验证性实验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活跃。

2.教学过程重探究行动轻探究方法,探究教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调查数据说明,大部分学校化学实验开出率比较低,实验课普遍流于形式,不能妥当地将实验和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探究实验具有不确定性,在没有足够的知识支撑下,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实验探究能力。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应具备的知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化学知识,二是实验技能,三是各种技巧。只有具备了有关知识、技能和技巧,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探究实验活动。

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实验探究教学只有外在的形式,而无实质性内容。教师在实验探究教学实践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摸索实验探究活动的形式上。

3.高中化学教学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缺乏科学方法论的指导。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历来不重视科学方法论,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例。从教材对有关实验探究的设计上看,牵涉到科学研究中的几个专门方法,一是实验对照,二是条件控制。无论是化学传统课程还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师通常不会对这些方法作详细说明。这种实验探究,虽然结果是正确的,过程却没有多少科学价值。

4.绝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去尝试“实验现象不容易观察到的实验”和“操作步骤复杂、动作要求高的实验”。甚至有不少同学一碰到这样的实验就采取应付的态度,完全缺乏实验的主动性,更无探究性可言。这是当代化学实验的一个通病,也是应试教育的一个后遗症。这个后遗症可能还要追溯到在旧课程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没有把实验教学固定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久而久之,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课本有一定的依赖性。很多学生宁愿相信书本上一些文字苍白无力的描述也不愿意自己动手去试一试。

三、新课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

1.树立“全人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

有什么样的理念,必然配之相应的行动。新课程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关键在于它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新课程的诸多理念中,“全人发展”显然是其核心理念。“全人发展”的理念是指教育要使每个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这里的“全面”,指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方方面面的素质,它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而“自由”,则指在培养学生方方面面素质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特长。这就要求我们所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应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构建。

2.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

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设计应包括以下的三个环节:一是知识从哪里来?它们是怎样被认识的?二是知识及其相互关系;三是知识到哪里去?它们在实践中有哪些应用?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通常只注重第二个环节,对其余两个环节鲜有涉及,因而导致学生中普遍存在基础知识扎实,但探索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缺乏的现象。新课改就是要求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能够协调平衡地发展,并且落实到具体的每一节课中,而不是孤立存在。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从三个维度融合的角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

3.新课程课堂设计需注重过程教学

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无疑是必要的,但太注重认识结果的教学就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我们提倡终身学习,而传统的教学难以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的教学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现有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即教给他们智慧,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地把有关的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融入具有一定情境的过程性探究中,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新课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统筹安排是设计的前提。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应该如下:课程标准教材与评价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我们要把“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对包含在学习目标中的学习内容作统筹安排并关注学生学习评价”这一思想作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根据学生的行为和特性,选择相应的教学事件和方法,并通过评价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正的过程。因此,合理的教学设计流程为:确定课堂目标确定学生的行为和特性选择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评价与反思。

五、新课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设计要求改变以教师灌输讲授为中心,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的教与学的模式,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主动学习、探究、讨论、交流,从而获取新知识。

1.教学设计是为学习者的课堂学习服务的

在设计之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能力基础、知识储备、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实践证明:对同一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结果。那么我们所谓的教学课堂设计的根本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有效率、更快乐的学习化学知识,并且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2教学过程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学习的氛围

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与其个性特征相适应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尝到甜头”,获得快乐的体验。以学生的经验出发,运用各种生动的情景素材(如化学史实、故事、问题、实验)引入新课学习。精选与社会生活和学习经验密切联系的内容,攫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素材,增加所学内容的实用性,尽量多地设计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增强这些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3.教学实施要灵活运用教学媒体和手段

篇7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内渗透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并使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能及时拓展课外知识,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累赘感,反而觉得所学知识更丰富,实用性更强。例如,在“氮和磷”的教学中,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氮气的包围之中”的现实场景引入氮气的物理性质,说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而引出氮气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也可以讲述在打雷闪电时氮分子与氧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一氧化氮分子的场景,介绍了后续几个反应后,得出谚语——“雷雨发庄稼”的结论。在讲到NO的毒性时,补充NO作为信使分子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功能,让学生带着惊讶的情绪对NO产生了新的认识。

通过紧密结合教材基础知识或重点知识的应用性知识的补充、讨论与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社会中的化学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二、进行热点渗透教学

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情景素材如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等,能够强化学生对化学与生活有关、对生活有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人类保护臭氧层的行动”,这既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也是一个“人文意识”问题,围绕“从电冰箱的普及与换代到臭氧层”开展探究,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访问网站,获得知识。在讲授重金属汞的性质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其危害,讲述汞蒸汽对人体的危害可以使学生们认识到用行动防止汞污染的重要性,例如怎样清理破碎的水银温度计、如何处理含汞的废旧电池、废日光灯管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使化学教学更贴近于社会实践,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所学知识富有时代感,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未来的人文关怀,将自然科学融入整个人类文化的背景中思考和分析。

三、进行生活与化学关系专题教学

高中化学专题教学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具体教学形式可以将生活中的化学与书本中的化学的联系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介绍化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介绍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动态与趋势,介绍化学在高新科技领域中的作用,介绍化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介绍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如健康、保健、能源、资源、环境等社会问题。例如可以向学生讲解当前化学合成材料的发展概况,人类已经可以制造出可以替代人体多个部位的化学材料。

四、与生活中化学知识相关的实验探究教学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转入抽象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理性认识。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谨慎的科学态度,以贴近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化学现象为素材,组织探究实验活动,既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在国民经济及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例如选取日常生活的素材可进行“鲜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等实验。选取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为实验内容可进行“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或电化学分析法测定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用淀粉自制吸水材料,并进行模拟保水试验”等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五、进行与生活有关的论文写作教学

篇8

 

随着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成为教师关注和议论的热点。不少高中教师反映升入高中学习的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高中化学教学十分困难。高一学生也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降低。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对在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一些思考。 

一、对比初、高中化学教学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总是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重视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 

(一)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同素异形体 

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 

4.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二)高一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知识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高中化学氧化反应的概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1)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级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和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由上可知高一年级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级时要适当补充。 

(2)“量差”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一年级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内容。高一年级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三、加强学法指导是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有力保证 

(一)开设学法指导课 

即可以在上高中化学课伊始,结合讲解初高中化学的区别:如知识的总量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理论性知识的比重增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介绍学习高中化学应采用的正确方法:如重视实验,抓好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复习,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要用理解记忆法识记知识,等等。 

(二)学法指导要与建立学习常规结合起来 

学法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在“欲学”的基础上做到“会学”,进而达到“学会”。因此,学法指导应渗透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与优化主要的学习环节和建立学习常规相结合。 

要从高一第一堂化学课起,就建立和坚持必要的学习常规,如课前做好预习,记好预习笔记,答好预习思考题;上课做听课笔记;课后做学习小结;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等等。 

总之,初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问题,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的过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使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为将来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从我国GDP数据上升和恩格尔系数下降表明,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在日趋复杂化的国际竞争中,国家之间的比较不再是以经济实力为中心的比较,而是以衡量综合国力来区分国际竞争力,当今大国比拼更多是以科技为前提的较量,更多的国家投入科技研发中。因此,社会越来越需要全方面人才,不过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一方也有自己不擅长的一方,而高中生正面临对未来道路方向的重大抉择时刻,高中化学从小学简单化课程中走向初中较为全面化的课程体系,能为学生选择哪一领域提供参考。

学生从小学和初中阶段开始就已经接触过化学领域,只是课程的名称是在科学这个大系统下涵盖的,由于小学阶段重点教学的语数英这三门课程,初中把化学纳为科学这一大系统下,所以对于化学领域只能算入门。而高中把化学划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进行学习,可见化学教学的重要性,高中教育分为文科和理科,文科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理科更加注重学生理性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培养,就目前而言我们更希望高中生往理科方向发展,能为日后的就业方向提供多样化选择,而化学作为理科中三大支柱之一,对日后学习有极大帮助。针对理科中要学的三门课程,对于学生而言,最感兴趣的就是化学,它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教授学生化学知识,使学生从枯燥的课堂学习中脱离出来。

将高中化学与体验式模式结合,所谓的体验式模式就是在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开展相应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高化学成绩。随着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结构和内容都发生很大变化,内容难度更大,还有就是课堂教学模式陈旧,缺乏活力等问题。因此在体验式模式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不仅有利于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且还可以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更好地巩固。如何将体验式模式应用到高中化学课堂中,提供如下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新课改实施的更彻底,让体验式教学模式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体验化学理念结合实验操作

高中化学教学中结合体验式模式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实验操作,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资源,而且也能通过这一模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根据随机分组把不同差异的学生分在一组内,凭借自身的能力差异分工合作,通过竞赛形式得到相应的奖励来刺激学生的胜负欲。由于学生性格都不同,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愿意表达想法,而有些学生性格太强势,什么事情都觉得别人做不好,不放心把事情交给别人做,小组模式可以促进学生通力合作达到共同进步。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自己操作过的实验步骤,让学生记下过程,在实验操作中按部就班模仿教师上课的实验手法,甚至可以说过程中没有动脑筋思考,这样的效果只能起到应付考试的作用,与新课改教育理念相违背。我们进行实验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实验进行独立思考,通过动手实践实验,要让学生达到理解实验操作中所包含的思想理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完整的思想观念。只有如此,化学才会显得更有趣,学习才会更主动,学习效果才会更明显。

二、学生体验实验原理通过教师实验操作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由于课业的紧张,无法做到每一次实验都能去实验室进行操作,因此就要求学生自己把握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在熟知基础理论的前提下,观看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验操作。同时教师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尽量让学生参与进来,不能只抱着敷衍的态度走一遍过场就结束。基础理论的学习如同地基,只有地基打的坚固建筑才能屹立不倒,正如化学的学习,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从而形成相关化学概念和思维。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应适应这一发展而进行革新,纯理论知识讲解不仅无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会导致上课易开小差,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很多实验包含在其中,老师可以在上课时演练一些实验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比如,在上有关氯气性质的课时,可以进行溶液中氯离子的检验这个实验,取少量待测试液放入试管中,取少量HNO3溶液滴入试管,将少量AgNO3滴入试管中振荡,若有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这样一个简单实验的演练,能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通过这一实验教授学生基本化学方程式、相关性质以及证明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思维的发展。高中课程紧张,无法像中学那样给学生安排具体的实验课去实验室进行操作,因此老师就要积极进行化学实验的准备,让学生从老师的演练过程中不断思考,提高理解能力。

三、激发生活兴趣体验化学

兴趣是一把关键钥匙,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必然对这方面感兴趣,才能花心思在这方面。要想学好化学,就要使学生在体验式模式结合生活实际例子产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在化学课堂上可以使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内容的改变可从课本上看出,探讨的大部分都是和我们的生活相关,与生活相关的部分更能体现出实际性,学生也愿意学这一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要求改变以老师讲课为主的模式,把一些简单的游戏利用到化学课堂中,提出生活化知识,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抢答。化学课程难易结合,这就要求老师着重对难以理解的部分知识点进行详讲,一些简单的课程可以要求学生先自己预习了解,通过老师课堂讲解加深影响,运用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要做的就是设计相关方案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自主学习。

在化学教学过程的不断探讨中,体验式教学是相对而言最佳的选择,从而转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积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生对于枯燥的学习生活而感到无力时,上化学实验课能解除学生上课的疲劳,激发学生好奇心去积极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喜欢在平常的课堂上看老师进行化学实验的演练,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化学实验的对象是生活化的,只要你敢于开发思维,任何事物都存在微妙的联系,一样伟大的发明往往来自意想不到的小事思考,所以只要你有想法就去做,必然会从中得到不少经验,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聂蛟平.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策略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2]钱丽欣,余慧娟.以网络内涵更新培训观念[J].人民教育,2006(19).

[3]温恒福.论教学方式的改变[J].中国教育学刊,2002(06).

篇10

G633.8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已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相比于传统的高中化学的教学,微课可以通过10分钟左右的短视频,有目的地教授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精简、集中、目的性强。在这个被互联网充斥的今天,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兴起是注定的。这种教学方式可以省去教W资源,每10分钟一个小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复查,而且学习方便,没有时间与地点的限制,然而也存在着许多缺点,例如学生学习不积极主动,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监督指导,也不能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作了解,这也就有许多的局限性。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老师强化教学效果,优化教学步骤,通过这一学习过程,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不仅为老师分担了负担,而且促进了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一、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应用的意义

微课教学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可视性,在传统高中化学课堂中,在教授实验知识时常常是老师带一套工具讲授,或者在投影仪上完成实验,学生存在看不清等现象,有时实验现象不明显,也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微课教学可以通过视频近距离观察实验现象,优化了实验教学,增加了实验的清晰度与可视性,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有时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老师在教学时只能通过言传口述对实验进行分析,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能力只能凭借想象力,而微课教学就避免了这一情况,危险的实验已经录制好视频,学生通过观看形象直观地感受实验的危险性,记忆深刻,这样的视觉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微课还可以通过视频模拟工业生产工序,让学生了解实验环节,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将实验的细节部分放大、放慢,重点难点循环讲述,让学生在这种反复的教学中掌握知识,再加上观看了解生产环节,学以致用。

二、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

(一)、借助网络资源,解决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老师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讲述,反复教授,让学生理解。学生对旧知识掌握的强度是不同的,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老师对难点的单一教学并不能有效地让所有学生掌握和理解。利用讲授型微课,帮助学生巧妙化解教学难点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老师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对难点进行网络搜索,而获取更多的帮助,教师可以在课上教学时针对教学内容做大体的教授,针对重点、难点,作深入的分析,在课下布置微课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自主复习课上内容,重点、难点通过网络搜索增加学习的印象,提高了学习效率。微课的兴起巧妙帮助了学生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因为越是重点,网络上相应的资源越是丰富,网络会从多方面进行教授与指导,老师也不用担心会占用很多学生课下的时间,因为每个微课教学仅有十分钟左右,而且主体鲜明单一,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学习观看,方式灵活,还能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

(二)、温故知新

微课学习是现代新型教学模式,网络不只有当天的课程,也有将要学习的与学习了很久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选取。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肯定会遇到许多疑惑,回家后,没有机会问老师,只能自学,然而有了微课以后,老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制作一些复习就知识的微课,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巩固旧的知识,老师也要科学选取时间,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选取合适的时间,适时复习。老师也可以放一些预习的课程,布置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根据要学的知识设计出新颖独特的微课,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然后好好备课,在课上才能事半功倍。

(三)、突破时空限制,呈现实验过程,增进师生友谊

化学教学重点就是实验部分,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巩固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还能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客观分析的科学精神。现在的高中化学中实验部分较少,而且实验条件受限制,课时不足,这就导致了学生很难生动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选择教学录像与讲述进行教学,放在微课上让学生观看,既节约了课上的时间,又能把所学的知识通过视觉感受记住,一举两得。微课既适应国内实验教学尚在发展之中的现实,又能为学生的实验体验开辟更大空间,微课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就忽略了这重要的一点,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可以改善课堂氛围,让学生喜欢这节课,只有师生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使课堂氛围充满激情和活力。微课就是连接学生与老师的一个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老师交流。通过这一平台,微课也是化学教学的切入点,不仅可以增进师生友谊,也可以对教学起到指导与辅助的作用,现在很多教师对微课教学的切入点把握不准确,认为只是让学生学习的手段,不管实际的教材内容适不适合应用微课教学,都强制性地应用微课进行化学教学,这对学生是不利的,只有正确的运用微课进行教学,才能让其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也只有找准了微课应用的切入点,才能起到强化教学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在这个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学模式,它可以巧妙地利用网络资源,协助教学。不仅可以增加实验的可视性、让学生形象地记住所学的新知识,也可以视频模拟工业生产工序,了解生产过程,让学生学以致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需要老师正确的运用,才能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温故知新,解决课上的重点和难点,增进师生的友谊,让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保持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篇11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乐趣,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们有充足的动力来学习。对于高中化学来讲,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应当是我们所有化学老师的研究重点。

一、当前高中生化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提升学生们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与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许多同学上化学课能够认真听讲,化学考试也能够取得好成绩,但是他们依然缺乏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总结起来有以下问题:

(一)没有意识到化学科目的重要性

在我们当前的考试制度下,学生们都能意识到分数的重要性,因此他们都会以分数为目的来学习化学,而忽视了化学这门课本身的重要性。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化学需要学生们主动地探究、深入地思考,将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然而,大部分学生仅仅将化学作为一种拿分的“手段”,而没有将其作为一门可以锻炼自己、开发自己的课程。

(二)缺乏积极学习化学的动力

被动学习,是大部分高中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许多学生并没有养成主动、自主学习的习惯,他们之所以能够努力学习,很大原因是来源于家长的逼迫、老师的督促。这种态度在化学课上体现得也很明显,除了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学生们能够保持比较高的兴趣外,在对待其他的课程内容如讲述课本基础知识、课后练习上都不能做到积极主动,更重要的是,很少有同学能以探索、发现的态度来对待化学这门学科,大多数同学都成为“死读书”。

(三)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弱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记——背诵、练习——考试,学生们不论是对待什么科目都是采用这种死板、效率低下的学习方式。结果学生陷入这样的怪圈:高中毕业知识还给高中老师,大学毕业知识还给大学老师,导致毕业生能力低下,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究其原因,多数学生都没能在上学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对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习惯的要求更高,而这也是培养学生们这方面能力的最好的“战场”,在高中化学课程中让学生们养成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已经是现阶段教育发展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

二、培养学们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

提升学生们主动、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个大而泛的口号,我们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每一门科目中,对于高中化学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一)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的重要性、发现化学的乐趣

“态度决定你的高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国内的教育家们早已经肯定了心态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们意识到化学这门科目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们知道化学对于他们来讲并不只等于分数,学习化学是一项技能培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升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拓宽思维的广度、深度,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容易的适应社会;第二,要让学生们发现学习化学的乐趣,提升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化学的独特性决定了这门科目要比其他的科目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在平常的化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自我观察、师生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们找寻学习化学的乐趣。

(二)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随着教学理念的进步,教学的主要任务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成为当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的知识讲授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体制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在教学中提升学生们的探究学习能力可以促进让学生们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精英人才。高中化学课是提升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以后的高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应当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体系,在课堂教学中以引导为主,让学生们养成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动手的化学学习习惯,通过日常学习来提升学生们的探究学习能力,让学生们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有意识、有能力主动去进行化学课程的学习。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任课老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有着很大影响,这要求老师不能采取过于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应当与先进的教学理念接轨,运用多种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合作教学、小组教学的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们学习的注意力。对待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要让他们从简单的知识学起,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让他们保持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总之,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化学不仅影响着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更是可以作为锻炼学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发现学习化学的乐趣;要注重学生们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塑造能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更要革新教育理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高中化学中养成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