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忠诚教育论文

忠诚教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24 17:36: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忠诚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忠诚教育论文

篇1

1.生本原则。中职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择与职业认识时,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致使学习过程中缺少清晰的学习目标,对未来没有相应的职业规划。针对中职学生这一特点,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应当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基于每位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帮助其进行相应的职业定位,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选择真正适合自己兴趣与能力的职业。2.职业化原则。普通教育具有升学导向性,而职业教育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这一特性决定了中职教育过程,应当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养,以及职业素养优化。因此,在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时,结合中职学生的教育特征,要重点关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渗透与提升学生职业意识。3.行业化原则。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与企业和行业发展紧密相关。中职学生毕后参加工作后,直接进入到企业,其职业能力的好坏,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与行业的发展。因此,在职业生涯教育中,必须紧密结合行业特点,通过对行业发展现状的实时关注,紧跟专业知识发展脚步,开展职业教育,更好的促进中职学生今后就业。4.系统化原则。中职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思想教育与专业课程,以及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等,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系统化的统一整体。而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则需要通过对各个系统部分进行有机整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促进中职学生更好的就业与生活。5.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迅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之下,中职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现阶段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中职学生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既要关注中职学生专业课程教学,也要关注公共科目的学习效率,为实现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步入社会后更好的适应发展环境,受益终身。

二、依托中职德育课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渗透

1.依托中职德育课程渗透职业理想教育。每位中职学生都应当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基于现实基础上,拥有对未来职业生活的规划与设计,并不断朝着职业理想学习与工作。当前,我国许多中职学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与目标。而通过中职德育课程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建立对个人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同时,清楚意识到,职业理想的建立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在对自己个人能力,兴趣爱好,所学专业有清晰的认识之后,实事求是,树立正确可行的职业发展理想。充分把握在校学习的大好机会,通过对自己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才会一步一步朝着职业理想迈进。2.依托中职德育课程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是从业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础准则,包括从业活动中做人、做事的行为规范,是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应当重点探讨的问题。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实质上,是让中职学生树立个人荣辱与企业荣辱意识的过程,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工作。3.依托中职德育课程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直接关系到中职学生在从事某项职业活动中的态度,是从业的内在驱动力,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态度,以及对职业目标的追求与向往,职业价值观不仅是一种职业选择的表现,同时也是人生目标的体现。在中职德育课程中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择的职业,与自身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联系,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成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不分贵贱,从自身实际出发,基于自身兴趣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为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4.依托中职德育课程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是指中职学生根据自己实际能力,分析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自己设计职业目标,并根据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与方案的过程。在中职德育课程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为了帮助中职学生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之下,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导学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个人实际能力与特点,结合专业特色,分析发展条件,从而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督促学生在中职学习中提升个人能力,学好职业技能,为更快实现职业规划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之下,关注与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德育课程优势,为引导中职学生更明确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职业生涯规划发挥积极作用,切实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效率,培养出优秀的新时期应用型人才。

作者:杨杰 单位:南阳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篇2

在终身教育理念中所提倡的学习模式是按照个人意愿所安排的,强调参与教育的学习者拥有受教育的自主选择权,这一权力不被受教育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所从事职业、社会地位所限制,无论男女老幼、贫富差别、种族性别,注重受教育者独立性的体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生存,而要学会生存就离不开终身教育,生存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会生存必须会学习,这是现代社会给每个人提出的新课题。可以说,成人教育模式是学校教育进一步的扩展,所针对的是已经有相对教育基础并且有一定社会阅历的成年人,相对于在校学生而言,他们受教育的目的、原因都体现出更加明确成熟的性质,同时也普遍具有自主性学习意识。在成人教育中,扮演施教者角色的,更确切地说,是可以和受教育者共同进步、彼此完善的身份。因此,成人教育的开展模式不再局限于知识传授与知识获取,而是更加强调受教育者与施教者、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多边互动。

2.长期性和阶段性

终身教育是在一个人生命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的一种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以及人类进步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教育,是一个民族希望的所在,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所在。教育的发达就是一个民族的昌盛;教育的失败就是一个国家的落伍。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产业结构的逐渐改变,以及人才需求标准的提升,对个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要想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提升完善自己,所以终身学习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下,学生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升学考试,把取得高学历视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教师优劣、学校优劣的第一标准,这种由国家机制保障、全体国民趋之若鹜的应试教育,深深误导了中国家长的教子观念,误导了广大学生的成才观念。校园教育无法达到实际的需求标准,而成人教育是具有长期性特点的,并且体现出阶段性的特点,虽然我们需要一直获取新知识让自己得到充实,但也需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在某一阶段接受专门性的教育,让不足得到快速、有针对性的弥补。长期性与阶段性这两个问题并不矛盾,长期性是终身教育最直观的表现,而阶段性则是终身教育的切实实施。

3.非正规性和非强制性

从我国成人教育的开展现状来看,大部分都是非正规性的教育形式,也就是受教育者通常是利用业余时间接受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有统一规范的上课作息时间。成人教育所针对的都是较为成熟的成年人,他们相对而言有更加清晰的受教育目的,有更强的主观意识,但每个人的目的性及主体意识都存在差异性,因此无法采取同样的活动去限制他们,不能用统一的规范活动来满足不同的目的。对于一般的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他们必须按照要求完成学业,学习具有相对的被动性,因为他们有接受教育的义务。但在成人教育中,学习不一定是他们必须完成的任务,应该更多地依靠他们对学习的认识,自觉地自我设计学习活动及其内容和方式,更加强调受教育者自主选择权的体现,所以成人学习体现出十分鲜明的非强制特征。

二、我国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存在欠缺

从成人教育的开展现状来看,受教育者一般都具有相对的教育基础,尤其是对于专科学历者来说,在接受成人教育时,所接受的知识内容大部分之前就已经掌握,成人教育的实际价值并不能真正得以体现。同时,课程知识的设置一般都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实践操作指导,导致知识理论与实际运用衔接不够紧密。很多学生在接受教育后依然不能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成人教育的意义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课程知识架构不完善

随着成人教育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其课程知识架构不够完善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一般体现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置比重失调,甚至有的高校在对课程进行教学安排时一般都是根据实际的师资来确定,导致课程架构不稳定、不规范,教学时完全按照教材进行,缺少规划性及创新性,不能体现成人教育的专业性、职业性和实践性。

3.课程设置水平不一致

就当前成人教育的发展情况来说,成人教育总体上可以分为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阶段。从这几个阶段的教育课程来说,专科课程可以看作是对本科生课程的缩减,而研究生课程则是对本科课程的进一步强调与知识点强化。各个阶段的教育都需要有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但在课程设置中这些教育目标的不同没有得以明确体现,很多高校在成人教育课程设置问题上都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三、终身教育背景下成人教育课程开发应坚持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

终身教育背景下的成人教育课程开发应建立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标准的基础上,即教育开展必须是适应现实要求的。结合实际的发展需求,合理设定课程开发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评判准则,在这一过程中还要综合考量学校本身发展、师资水平、教学条件等因素。在设计教育课程时,应在保证原来教育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员真实的能力情况设计相应的方式。成人教育相对而言具有较强的地区限制以及行业要求,教育对象不同,以及知识结构、个人需求、工作环境差异所体现出来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制定多样性的教育战略,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一味地实施统一化的课程是不可行的。

2.系统性原则

终身教育背景下的成人教育课程开发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将所学课程的相关知识、技能、学习渠道以及教育方式等问题进行统一规划整理,使之系统化。在进行课程规划时,还应对课程之间的链接问题加以充分重视,防止出现课程之间不连贯的问题。在进行成人教育课程开发时,还要尽量防止出现知识反复或遗漏的现象,以实现教育的高效性。

3.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的原则

这里所提到的统一性是指在进行成人教育的课程开发时,要按照当地或者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执行统一的课程标准,加强规范性,遵循统一性原则的课程一般都属于基础类课程;而多样化则是指开设成人教育的学校在进行课程开发时,应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需求以及自身办学的特点,满足人才发展多样化的需求,遵循多样化原则的课程通常都属于专业类课程。在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满足地区或国家的课程设置要求,注重课程多样化的原则。无论哪类课程的设置,在加强规范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多样性、专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确保人才的全面发展。

4.现实性与前瞻性共重的原则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这就对成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坚持现实性与前瞻性同抓共重的原则,课程建设既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体现当前职业岗位群的专业技术特点,更要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内容,注重前瞻性。注重多行业知识技能的彼此融入,充分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样培养的人才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还能够顺应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

四、终身教育背景下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方向

1.逐渐趋于人性化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以在职、成人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以成人职业需要为基点。考虑成人学习者的特点与要求,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要强调社会需要和教育的外在功能。关注成人的职业世界和职业需要,强调以成人职业实际需要为原则、基点,围绕在职成人实践中的问题,按需进行课程开发,按需施教,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终身教育背景下的成人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间限制,以个体发展的需要和理念来适应发展着的生活现实,在生活中教育人,在教育中学会生活,以培养个性完善发展的人。这种做法能够弥补成人在工作中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使其适应不断变换的职业需求,具有实践能力或实践机会的成人能够很好地发挥优势,学用结合。

2.逐渐趋于主体化

传统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强调上所施下所效,忽视成人学习者的能动作用和经验作用;着重凸显出教师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及所掌握的主要导向功能,对于学习本身的主置却往往予以忽略;过于凸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单方面参与,对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些问题很明显地体现出教育工作中成人学习者的参与力度不够,不是作为主体而存在。满堂灌是反主体教育的典型表现形式,强制性是其根本性特征。这显然已经无法顺应当前的教育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代社会呼唤人的主体性,需要有主体性的人。终身教育理念的融入将教育模式从之前的教为主转变成当前的学为主,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3.逐渐趋于多元化

要促使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需要时及时参与学习活动,引导他们自主建构,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成人高等教育既有学历教育,也有非学历教育;既有正式教育、正规教育,也有非正式教育、非正规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既有普通教育课程,又有职业教育和闲暇生活教育课程,且注意结合成人的生活和经验,随着成人学习者的需求变化而灵活调整课程结构,注重课程的统整性、连续性和发展性,以适合成人终身持续发展学习需求,配合人生各阶段的社会角色与发展,以学习者的学习为导向,有利于成人个体的学习和满足其发展的需要,以达成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适于成人学员的需要,便于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教学方式呈个性化趋势。

篇3

    诚信自古被奉为中华民族做人之根本。在诚信已经成为顽疾的今天,加强青少年儿童的诚信教育意义深远。学校、家庭这两个青少年儿童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做好诚信教育责无旁贷。道德是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源于人们的物质生活中的社会交际活动,是人们在和谐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诚信则是基础的道德规范。[1]为了让学生成为社会德才兼备的人才,我们就必须从小教育学生诚信,而现今的诚信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学校教师不能以身作则;家长素质还有待提高;家长和教师缺乏沟通,不能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等等。面对孩子的说谎行为,我们应反思,分析其说谎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矫正其说谎与行为,强化其诚实信行为。

    一、 环境对青少年儿童诚信的影响

    任何优良品德和行为的养成,或者不良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受到环境的熏陶与感染。青少年儿童也是社会的人,其诚信方面出现的不良现象,必然是社会综合影响的产物。下面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社会对青少年儿童诚信的影响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一直存在重学校、家庭而轻社会的误区,不少人固执地认为,教育孩子,应该是老师和父母的事。但是,现在困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诸多问题,例如孩子们在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不能在假期中得到有效延续、甚至被破坏的现象,恰恰不是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能够解决的。学校5个月的优质教育积累,如果在暑假2个月碰到不良社会环境,顿如春雪消融,转眼即逝,令老师、家长痛惜不已。

    我国自开始建立社会主义时常经济体制以来,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成就巨大,世所瞩目。但是,由于搞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前所未有的创举,遇到的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在经济领域,当前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十分猖獗。甚至连统计、审计、财会和合同,也出现了严重的欺诈现象。可以说,假冒伪劣和欺诈以遍及当今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与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的信誉,假冒伪劣产品也大大危害了人们的利益,这也为青少年儿童接触不良风气提供契机,使其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影响其良好人格的形成。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

    教育学上有个“5+2=0”的理论,大意是说周末2天家庭教育的失败,足以抵消学生在校5天学习所得。比如,孩子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刻苦学习,回到家来,父母却在麻将桌上喷着酒气说:“读书有个屁用!” 当然,这样的父母现在越来越少了,家庭教育越来越多地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延续。

    家庭是青少年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环境,因此它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一般,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商,而忽视了其做人这一根本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潜移默化的。父母良好的言谈举止将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父母的言谈举止总是深深地烙在孩子的头脑中,有意无意地在孩子的行为中表现出来。尤其是,父母不要随意许诺,对孩子的承诺要兑现;对孩子的要求要实事求是,符合孩子自身的实际能力。

    (三)学校教育的不良影响

    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青少年儿童的“诚信”意识正受到冲击和挑战。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撒谎、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等不诚实的现象,虽然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根源却在教育上。学校教育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如果某些学校和教师在进行诚信教育的同时,违反诚信这一原则:上级来检查,学校会交代好学生该如何做,说是为了学校的荣誉着想;某些教师开公开课前要把课堂演习几遍,说是为了班级能给听课老师留下个好印象等等。

    这种教育脱离了教育的目标与宗旨,能把诚信教育开展得很好么?教育教的不仅是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实现思想上的转变,从不良到规范,从不成熟到完善。学生接受的只不过是诚信的理论教育,并不能把诚信表现在日常行为中。

    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诚信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将认知转化为行为的能力。认知和行为是两种水平。因此,诚信教育不能是空喊口号。如果我们希望学生真心对待诚信,接受诚信的道德价值取向,那么学校教育本身就应当是诚信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做诚信的表率,学校和教师只有从自身做起,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履行诚信,给学生营造一种诚信的氛围,为学生树立一个诚信的榜样。

    另外,诚信作为一种道德价值取向,是引导学生完成接受诚信的道德价值过程,前提是满足学生内在的道德需要。只有充分发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认同和体验诚信教育的全过程,才能达到从知到行的德育目标。诚信教育从知到行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知、情、意、行的德育过程,教师要恪守诚信的最低道德原则,以自身行为传递给学生正当的认识,也要善于捕捉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每个和两难问题随机进行教育。

    环境的不良影响则导致青少年儿童产生说谎行为;当然,环境对青少年儿童诚信的养成也有正面影响,规范青少年儿童的道德准则和行为习惯,引导青少年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环境的影响要通过青少年儿童的内心起作用,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下面我们对青少年儿童说谎心理进行分析。

    二、 青少年儿童说谎心理分析

    卢梭认为,一旦青少年儿童进入成人的道德世界,就等于向他们打开了罪恶的大门。欺骗和撒谎的行为将随着社会习俗和义务而同时产生。可见,说谎并非青少年儿童的天性,当他们为他们应该承担的事感到痛苦时,他们不得不说谎来逃避和掩饰。[2]青少年

    儿童说谎大多都出于以下几种原因: 还是有必要的。

    5. 给孩子的错误处罚要适当

    当发现孩子说了谎,父母和教师要冷静地考虑孩子为何说谎,然后再教育孩子,。在气头上教育孩子,父母往往脾气暴躁,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教育效果甚低,甚至是相反的。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要耐心地向孩子指明错在何处,如何改正错误。对于主动承认错误的孩子,要减轻惩罚,告诉他这是他主动承认错误的结果;对于不主动承认错误的孩子,要加重惩罚,并告诉他,他还多犯了一个错误——说谎。

    6.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最早的地方,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当前,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家长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家庭作为直接影响孩子的一个庞大群体,对孩子各方面的素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校受系统的教育;社会是个大染缸。教师和家长要经常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这样有利于教师即使地判断学生的表现是否诚实,减少给孩子说谎的机会;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知目前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影响。

    家庭、学校、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但又相互衔接,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只有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互相配合,相互促进,诚信教育才能得到实效。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善美是做人的至高境界,诚信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一切良好道德品质都必然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诚信是孩子成长的路标,是道德之基石,立人之根本。

    教师和家长一定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判断掌握青少年儿童的说谎动态,并运用好的疏导技术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教育,在青少年儿童不诚实行为处于萌芽状态时进行诚实心理的培养,促使青少年儿童逐步养成表里如意,言行一致的良好品质,为未来输送具有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打下坚实基础,让每个孩子拥有人生道路上必须的“诚实”这张通行证。

    1. 青少年儿童因想象而说谎

    曾经有人指出,早在青少年儿童十九个月大的时候,大人们就开始在他们身上发现言语性欺骗行为。而心理学研究表明,1-3岁的青少年儿童往往分不清想象与现实的差别,说话时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甚至夸大其词。这段期间,青少年儿童的言语性欺骗行为是青少年儿童对现实的想象或者遗忘。[3]对此父母可不必过于在意,只要指明其不对,在青少年儿童能够理解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他们把希望、想象和现实分开,这样有助于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切不可粗暴的训斥,或把它归结为道德问题,否则会使孩子感到惊慌失措。

    2. 青少年儿童因害怕训斥、打骂,逃避责任、推卸责任而说谎

    青少年儿童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觉很好奇,尤其是家里买回的东西,非要亲自动手拿一拿,仔细看一看,往往不小心就会摔坏东西。这时由于青少年儿童内心紧张而产生恐惧心理,害怕受到父母的训斥和打骂,而不知不觉地开始说谎。父母发现其说谎后,要搞清基本事实,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严肃并耐心地对待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指出说谎是一种恶劣的行为,让其知道说谎的危害。

    3. 青少年儿童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说谎

篇4

二、城区老年教育师资的现状

我们对宁波市区其他两所老年大学的师资情况也做了一些的定向分析,发现和老年中心师资数据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1)城区老年教育基本有以下几个特点:

1.老年大学的老师一般以兼职教师为主。

兼职教师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普遍在多个地方任课,在上课时基本都抱有“做客”的心态,一般凭良心做事,没有长远的规划打算,和学生进行交流时间不多。而且兼职教师流动性比较大,这对提高老年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2.老年大学的最大来源之一就是退休教师。

这是对退休教师资源的第二次开发,也是退休教师“老有所为”的重要途径。这批老师教学经验丰富、热心于老年教育,具有奉献精神,对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可靠保证。

3.老年教育教师队伍年龄一般偏大,这与教师的来源有非常大正相关性。

2)城区老年大学在师资建设方面给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老年大学教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针对老年教育的培训,基本都靠教师自己摸索。

老年教育发展时间不长,对这个领域理论、实践的研究远远不如其他教育那么成熟。老年教育最近几年蓬勃发展,教育规模不断壮大,但是有丰富老年教育经验的教师严重缺乏,现在参与老年教育的老师都是来自各行各业,有的原来不是专职教师,这就更需要老年大学对师资开展针对性的培训,这对整个老年教育健康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2.老年大学教师薪酬较低,已引起各老年大学的关注。

老年大学的教师报酬普遍较低,特别是最近几年CPI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老年大学的课酬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该老年教育中心中的一部分教师是电大在职教师或者退休老师,薪酬来源基本不依靠老年大学的课酬,所以对老年大学支付的课酬不是很计较,但是整体老年大学薪酬普遍偏低、全靠教师的奉献、自觉,对于提高整个老年教育的教学质量、稳定教师队伍都是很不利的。各个老年大学已经在关注这个问题,2013年开始宁波市区各老年大学大幅度地提升了教师课酬,增幅在40%左右,对于提高教师积极性起到了正面导向作用。

3.老年大学教师缺乏激励、约束机制。

在老年大学一般教师的工作质量如何是不会影响到薪酬的,教好教坏基本一个样,全靠教师自己的责任心,没有相应的约束激励和约束机制,这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不利的。加强教师管理,逐步建立老年教育的评价体系,是保障老年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前提条件之一。

三、高校参与老年教育带来老年教育师资新亮点

通过对该教育中心与城区其他两所老年大学师资的比较,该中心师资队伍呈现出明显的特点。该中心依托高校,优化了师资。在老年大学任教的很多老师就是宁波广播电视大学的在职教师,这支师资队伍年龄一般集中在30-45之间,精力充沛,基本上都是高学历、中级职称以上的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普遍较高,师资队伍相对比较稳定。虽然高校教师对于老年大学来说也是兼职老师,但是由于这两所学校的相互渗透,关系密切,大大改善了由于兼职教师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现实情况下为老年大学配备大量的专职教师也是不太现实的,所以老年大学和高校紧密结合,借助高校的师资力量是快速发展老年教育的一个有益探索。类似宁波电大这样的省级电大和一些高职院校其实拥有数量众多、素质优良的教师资源,在招生情况日趋下滑的大环境下,这类学校出于它学校本身发展的考虑有很强的转型需求和动力,有需要的高校积极参与老年教育其实是一个共赢的局面。随着各个高校的进一步转型,很有可能有更多的专职教师参与到老年教育领域中来。这对稳定双方的教师队伍,提高老年大学整体教学水平,发展壮大老年大学规模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个效果在社老年教育中心和宁波电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该中心良好的师资、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广大老年学员的肯定。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的形式对教师满意度进行抽样调查。分析数据表明:90.2%的学员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只有9.8%的学员认为“一般”;没有学员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表示“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并且在这次调查中显示老年学员对电大在职教师的评价普通较高,满意率达到100%。而电大老师也由此得到了自己转型的一个机会,对自己职业规划多了一份选择。

四、对于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老年教育是终生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事业。随着老龄社会的全面来临,老年教育肯定会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也变得刻不容缓。下面是我对于老年教育师资建设的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加强老年教育和地方电大、职业学校的结合

各地方电大、职业学校近年来招生数量总体萎缩。以宁波广播电视大学直属市校为例,最近两年招生下滑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趋势是非常惊人的。在这种大环境下,各地方电大、职校都存在转型的压力和动力,都在积极主动的寻求各种办学方式和途径。而这几年老年大学招生情况却是非常火爆的,很多老年朋友想读书但是由于老年教育规模限制的问题被拒之门外。而各所高校经过长期的办学积淀,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办学经验。老年教育由于发展时间不长,现在的办学规模远远不能满足老年群体庞大的学习需求。合则两利,对于电大、职校,一方面可以拓宽办学途径,部分解决生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参与创建学习型社会可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对于老年教育则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快速地扩大办学规模,大大缓解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有限的教学规模之间的矛盾。宁波社区大学(宁波电大)已经在这个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2.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一个长效的培训机制

由于成规模的老年大学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是很长,现在基本没有正规老年教育专业出来的教师,从事老年教育的教师队伍中也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针对老年教育的培训。现在具体由哪个单位,通过哪种渠道对从事老年教育的教师进行系统的职业培训都还在进一步地探索中,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第一线,直接和广大的教师接触联系。由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各老年大学配合,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老年教育培训体系,应该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①有效发挥电大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优势,积极拓宽培训的覆盖面。教师能否得到有效、有针对性的培训直接关系到老年教育教师队伍的能否持续良性发展,也是老年教育教师队伍成长的源泉。目前老年教育开展的培训方式基本都是传统的见面交流模式,比如各个老年大学每个学期初都会召开教师联谊会议,不定期召开的老年大学理论研讨会等;面向的对象范围很小,基本是老年大学管理人员,而对最需培训的广大一线教师并未涉及到。考虑到现在老年教育中的一线教师大量都是兼职教师,在培训方式上更要加大创新力度,应采用面授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电大在网络技术上的优势,积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采用时间上空间上交叠开展的培训方式,这样可以大大节约参与培训教师的时间,扩大培训的参与面;培训形式上要多样,灵活应用名师观摩、技能培训、专家讲座、案例研讨等多种方式以满足教师多样化的培训需求。②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引导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老年教育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和其他教学形态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要紧扣“老年”这个教育特征,结合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内容。目前老年教育开展的交流研讨基本都是关于老年教育日常运行机制及事务管理方面的,对于如何提高教师本身素养较少涉及。在培训内容上我们要做到两个突出:一是突出老年教育理论的培训。目前有关老年教育的理论主要有自我完善理论、终身教育理论、社会参与权利理论等,但是在职的老年教育教师基本都是没有受过系统的老年教育理论培训。适时举办各种关于老年教育理论的讲座,让教师更加深刻的理解老年教育本身,了解老年教育特点,对提高和老年群体的沟通技巧,提升老年学员的教育满意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二是突出教学技能的提高。教学技能是教师掌握的理论知识向教学实践转化的中介环节,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既能切实解决教师在教学上碰到的问题,又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理论素养。

3.加强教师管理,提升老年教育软实力

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随着老年群体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各级政府对这块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大。但是过去几年老年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老年教育的建设重点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硬件设备添置方面。随着老年教育的不断推进,为了提高老年教育的教学质量,老年教育的管理部门逐渐加大了对软件设施方面的资金倾斜力度。建设一支素质良好,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的是提升老年教育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之一。我们既要加强教师管理,引导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时间投入到课堂教学、理论研究上来,也要提高老年教育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增加岗位吸引力,让教师安心从教,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老年教育工作中来。

4.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创新积极性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上好课,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还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对自己所在的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老年教育发展时间不长,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比较匮乏,而且参与老年教育的一线教师大多都是兼职教师,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于科研方面的兴趣很少,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及其有限。在老年教育理领域中有这样一个现象:搞研究的不教书,教书的不做研究。这样理论与实践脱节,无论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是研究理论的提升都是极为不利的。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主要载体,应该正视这一现实,要创造条件,鼓励广大一线教师勤思考、多研究,积极申报课题,争取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建树。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的创新积极性,引导教师积极探索老年教育教学规律,把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相互转化,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既有实践基础又有理论高度的优秀人才,担负起进行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的重任。

篇5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63

“预设”和“生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预设”和“生成”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详细的设计教学计划,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预设”促进“生成”,丰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形式。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预设”的有效性,通过课前预设,使教学活动可以有序的进行,每个教学环节都有一定的目的性,把学生更快的带入到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更要注重“生成”效果,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技能,能够灵活的应对教学中的各种情况,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预设”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教材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繁多,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也可以说是进行课前“预设”。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进行课堂设计,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能顺利的开展。“预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目的性,教学过程更具有条理性和计划性,以保障顺利完成教学过程,并且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益,最终使学生真正的获得知识。

(二)合理的开展初中语文“预设”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整个教学活动都是按照计划进行,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学习比较机械化,思维活动受到了限制,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初中语文教师如果太过于依赖“预设”,学生机械式的接受知识的灌输,容易觉得枯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没有开发出来,学习效率不高,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真正需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抓住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进行精心的“预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信息。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成”

初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学习方式,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会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思维方式与教师就会有相矛盾的情况,所以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按照既定的模式开展。语文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技能,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设计,灵活的把控课堂教学,真正的做的以学生为中心,使课堂教学能够在动态生成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教学发展动态,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把握学生的心理,调整教学节奏。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中的突况是避免不了的,语文教师要根据课堂进度,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突出教学的重点,加强对学生在学习中生成的新疑点的讲解,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信息。初中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每个人的思维和兴趣点都不相同,必然导致教学中各种情形的发生,语文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现场形势,随时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学生获得新的知识。

三、平衡“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是对立又是统一的关系,“预设”具有计划性和限制性,而“生成”则具有动态性和开发性,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预设”进行全面的课堂教学规划,把控教学的整体节奏,又需要“生成”即时的调整,到达更好的教学目的。语文教师要重视两者的协调统一,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互补的效果,互相促进。语文教师在进行“预设”时,要为“生成”打好基础,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充分考虑教学中可能出F的情形,进行详细的设计,在整个预设的过程中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以完成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要根据“生成”的动态性,以“生成”为向导,使“预设”具有灵活的可变性,把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案开展教学活动变成根据课堂教学发展情况进行教案再创造,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的同时,促进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总结语

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教学经验,把“预设”和“生成”协调统一,使两者的教学价值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来,最大程度的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篇6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方面,首先是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位问题。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对学科的定位一直存在分歧。有些专家把对外汉语定位为现代汉语下面的一个分支,属语言文学类;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由于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文化的渗透,应该是属于语言学类下面的二语习得专业等。其次是关于研究的方向和视角。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文章中,探讨教学法的文章偏多,而探讨汉语语言具体要素的文章显得尤为少数。同样在探讨学习方法中,有价值的教学实验和各种调查报告缺乏一定的数据。所以,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从多方面、多视角、有侧重的进行科学的研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第一,学习汉语从开始就是注重语言知识和技能,反映在教学中就是太多的强调听、说、读、写,课程目标非常的单一。其实,在汉语学习中应该重视汉语的思维和语言意识的培养,只有增强文化交流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内涵。第二,教学中需要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对不同对象的学生应具有他们本国特色的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源,贴近教学对象的思想、习惯和生活,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通过唱中文歌曲,收看中文视频节目,参与中国的文化节日活动等以达到不同的学习目的;另外,制作的学习资源力求浅显易懂,结合视听教学,渗透中国文化。第三,在汉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有些人认为不会写就相当于没学会。在汉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能熟练写出来的字比能认识的字要少很多,比如“懵懂、尴尬、蹊跷、痉挛、貔貅”等词语。像这类很多人不能正确地写出来的汉字在日常生活中不胜枚举,但我们在日常的读书、看报、交谈中,我们能够运用自如,因此不能说不会写就等于没掌握,完全不会。其次,不理解文字的深层次含义就等于没学会。在我们平常使用的语言文字中,很多字词是很难有明确解释的。比如“既然”两字,有谁能一下子解释清楚这里的“既”、“然”是什么意思,而“既然”这个词组为什么会出现在语句中呢?搞清楚这两个问题固然很好,不明白也并不影响我们熟练地使用它。同样,“所以、即使、但是”等等这样的词汇用法也很多,我们在掌握了他们的基本含义后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应用它们来进行交流。再有,很多老师认为听、说、读、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诚然,这四项技能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能同时掌握固然好。但是,听、说、读、写,音、形、字、义全面推进的教学理念是传统教学要求的,这对于成人来说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小孩子对笔画多的字反而比笔画少的字印象深刻。所以,我们要结合汉语特点,对不同学习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后,我们不认为“随课文识字”是唯一的教学思路。对外汉语使用的教材通常是课文、字词、练习等传统教法。其实,“随课文识字”即分散识字的优点是可以阅读课文来学习文字,其缺点是认识生字的效率极低。在针对海外儿童的汉语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法,往往生字生词太多和孩子们想通过阅读来了解文章、理解文化现象的期望有差距,致使孩子们因为生字量的拖累而不能自主阅读与其年龄匹配的读物。

三、国际汉语教师将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主力军

作为国际汉语教师,首先要了解和教授中国的地理、历史等文化背景知识,然后分类介绍;在讲授汉语知识时还需要要把各类知识融会贯通到课堂教学当中。当前有关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也逐渐增多,教学中可选择的教材范围也比过去多很多,在选用教材时应该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在视听说课里把相关文化知识直观地、动态地表现出来,让外国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到地道的文化。当然,要让外国学生多体验到生动的中国文化在汉语学习中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根据学生需求特点,开设多种让学生感兴趣的文化课供学生选修;可根据不同阶段开设比如像书法,绘画,中国古典音乐欣赏等课程,力求多样性;在选修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在文化语境中潜移默化地理解所学知识,加深知识印象。中国文化向海外传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传播到世界各地,需要国际汉语教师作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事这项事业。让他们不断的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学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法,走出国门,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篇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内容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丰富,心灵的空虚、人格的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种情况如果再严重些,则世界的发展将成为一艘拥有巨大动力却没有方向舵的航空母舰,必将走上一条不归路。伦理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是却又常说常新,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了各自独特的内涵。从古以来,人们对伦理道德问题的理解都非常不同,甚至大相径庭。这在西方伦理学史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学规定为研究善和善的终极目的即至善的科学。中世纪哲学家阿柏拉德的伦理主要研究心灵的善恶意向。康德认为探求在“善良意志”中体现的作为绝对命令的道德准则,就是伦理学的实质。爱尔维修和费尔巴哈认为伦理学是“达到幸福的科学”。黑格尔关于伦理的学说,就是法哲学,其中包括抽象法,道德和伦理。边沁和穆勒把伦理学看作“求得最大幸福之术”。还有人认为伦理学的对象是人生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方法,也有人认为伦理学就是“人生理想之学”。

一、高中语文与伦理教育

教育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过程,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教育,对于青少年心理的成熟、世界观的稳定以及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这和青少年这一阶段心理、生理的成熟有着直接关系。在现今的教育中,一方面,伦理精神依然是学生成长的生命底蕴和人格精神的支柱,因而,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伦理精神的培育;另一方面,伦理教育普遍缺失,虽然这种状况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并使人们由此产生出一种社会性焦虑,但是强劲的教育政绩指挥棒,把基础教育严严实实地捆绑在实利主义的战车上,对考分的过分关注最终消解了伦理教育。在当代的教育中,我们似乎走人了一个歧途,片面地强调学习成绩,片面地追求数理化等理科成绩,而对于语文学习效果的检测也是片面地以考试成绩衡量。

伦理精神既是教育的内在本质规定,也是教育敞开自我的基本价值要求。伦理精神构成了教育的基本人文条件,没有了伦理精神,教育就不可能称之为教育。在现今的教育中,伦理教育的缺失已经被人们所普遍意识到了。在当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空前的提高。然而,在我们的物欲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触发了许多潜在的危机,比如说道德的失范、生态的被破坏、社会关系的失调、人际关系的失衡等等,使人们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

高中语文课程担当起伦理教育的责任,是教育回归自身的课程体现。“教育”就是要通过“教”来达到“育”的目的。高中语文课程担当起伦理教育的责任,是语文教育回归语文课程的真实体现。长期以来,在语文教育中,智育占据了主要的位置,而让道德教育、美德教育等这些立人处事之本有名无实。

二、高中语文课程中伦理教育融入的策略

1.选文应具有时代性与典范性

教材是高中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道具,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和自学的重要渠道,所以教材内容的选择好坏决定了伦理教育的效果。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时代性”的选文是能体现出特定时代思想内涵的文章,“典范性”的选文是能具有学习、仿效的价值意义的文本。语文教材不是一般的读本,它应当是具有代表性的,然而并不是所有具有代表性的文本都能够人选语文教材,只有那一部分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的才能够进入到语文教材当中。语文教材作为语言的文本,它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存在,是浸透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所以语文教材选择不应该是千古一律的方式,而应该结合时展的特点,融人时代话题,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能够感受到我们当代的脉搏,能够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的特点,也成为学生了解时代的一个窗口。

2.选文应蕴含丰富的伦理精神

教材选择应该引人新的活题,但是我们不是单单强调这种形式上的新,而且要求内涵上的新,为了引入伦理精神,可以从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人生责任感、人生态度价值观、追求美好事物,对封建制、国民性、社会性的批判等几个维度进行思考,如果进行扩展,还可以把生命等内容比较深刻的话题引入进来。

比如说课文《我与地坛》就体现了个人的伦理精神,《庄周买水》就通过批判和讽刺来呼吁了社会的伦理精神,《我的呼吁》就体现了自然的伦理精神,《我有一个梦想》就在极力倡导人类的伦理精神。

3.追求伦理题材的多元化

抛开人是复杂的这一特点不说,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其兴趣本身就是多元化的,各个同学的兴趣偏好不同,接受事物的方式也有差异。高中语文教科书应当努力成为使高中学生理性地了解和对待社会各事物的媒介之一,并通过语文伦理教育来引导他们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就是在教科书的选文方面追求伦理题材的多元化。语文教科书的题材无非就是关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民族、世界、文化、自然、科技这几类,而涉及伦理教育题材的文章就是以上各类题材中关乎道德与美德的那一类,伦理题材的内容应当是全方位地来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不可顾此失彼也不可偏废。

4.教育方式的多元化

为了达到伦理教育的最佳效果,就要求教育方式也是多元化的,一种刻板的方式只能让人感觉枯燥无味,令人反感。而且伦理教育的效果不宜单纯使用成绩考核来衡量,这是一个青少年成长的过程,我们更应该重视这个过程而不是去强调结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不能单以对段落、文章内容的了解,各种语法结构的掌握,而应该将同学的情感调动起来,以课文中高尚的情感来触动青少年的心灵,这是一个微妙的过程。就比如最近热映的《阿凡达》,其3D场面异常豪华,但是却让人有一种沉重的感觉,使人类自己对自然的破坏行为、对其他族类的毁灭行为切齿。这就是一种感情的升华,而作为引导人们对自然的保护,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类与其他族类的核心这一观念的形成,其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结束语

语文不但是一个学习文化的过程,更是人类自己不断思想进步、自我境界提升的渠道。但是现在的教育却偏离了这一轨道,使得语文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轻,导致了伦理教育的空缺。伦理教育是人们处于世能够不断反省自己的重要手段,是世界能够沿着正常轨道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英]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徐鸿.语文新课标的伦理精神.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期.

篇8

那么,什么是生成和为什么课程是动态生成的呢?

这里所说的生成是指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观念。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一种理想状态。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多数高中语文教师都希望课堂朝着原先“预设”的方向发展。但是,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是活的课堂,是充满着变数的课堂,谁也无法保证每一堂课都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发展。只是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与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呆板、机械与程式化,缺乏对变数的挑战,缺乏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在语文课堂中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的配角,只是配合教师完成预设计划的听众。因此,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成了教师教案演出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这就是为什么传统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忽视了教学的生成。即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张扬,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等。但强调生成,并不是不要预设,恰恰相反,高质量的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者作用的重要保证。因这是教师整体把握教学过程,有序展开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什么说课程是动态生成的呢?课程虽然是教师的教本和学生的读本,但它不是至高无尚的“圣经”。就教材本身和学习任务而言,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和学生已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和忠实的执行者。教师完全有适当自主剪裁教学内容的“权利”。当然须从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个性发展出发去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去构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譬如,可以让广播、影视、网络、广告、演讲、辩论、日常应用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土民情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融入语文教学领域;让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情感教育、忧患意识教育、热爱自然教育等融入语文教学,使语文课程充满生机和活力,使语文教学更加完善和优化,使语文课程伴随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处于动态生成之中。

那么,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语文课堂出现新的境界呢?

第一、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传统师生关系是服从于被服从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上级、是权威、是主宰,学生是下级、是听众、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关系导致了师生间人格的不平等,导致了学生主体个性的扼杀,导致了学生学习创造潜能的泯灭。这种关系的课堂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顺着教师的预设前进,而绝不会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因它没有师生间生命与生命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没有双向互动对话。因此,要打破这种局面,必须重构师生新型关系――平等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构建,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师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让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信任和尊重的滋味;感受到被激励、鼓舞、鞭策和指导的欣喜。例如,当笔者教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我将全班分成4个小组,开展自主学习竞赛,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包括确定学习目标、分析课文内容、诠释重要词语,查资了解作者生平事迹、概括作品主题、鉴赏写作技巧、课外拓展延伸相关知识等。通过学习、讨论、交流,学生能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探究、思考。有的小组见解新颖,有的小组理解独特。充分发扬了民主、个性的有机结合,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与表达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得以培养。这里,教师成了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问题的启发者、难点的点拨者。语文课堂打破了预设的禁锢,在动态、变化中生成。

第二、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尊重有益的动态生成

在改革传统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上,还须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尊重有益的动态生成。

有益的动态生成是指朝着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一系列教学问题及其解决的结果。

篇9

当前城乡教师流动的实践困境及其解析

当前城乡教师流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城市教师向农村流动,二是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对于城乡教师的这两种流动方式,笔者对宁夏不同地区的部分城乡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与这些学校的教师、管理者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进行调查和座谈,发现在实践操作和现实效果上,这两种流动方式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困境。(一)城市教师向农村流动的困境城市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是以特殊政策为主导进行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短期性的,如轮岗、支教、挂职等短期的政策性措施。二是较长期的,以特岗教师为代表。这两种城市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师资失衡的矛盾,部分地促进了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但就整体而言,其在实施过程中效果有限,且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短期性流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从教师方面看,被流动到农村的教师很多都是为了获取某种利益而被迫流动,从调查结果看,这些流动到农村的教师,大多并非出自内心的需要去帮助农村学校,而是因为教育行政部门把到农村学校进行一定时期的任教与教师个人职称评定挂钩,迫使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其结果是这部分教师把到农村任教看作是敷衍应付的差事。调查结果还显示,大部分流动到农村的教师无归属感和幸福感,无法真正融入到农村学校中去,认为自己是编外人员,是“客人”,只管上课,对学校的其它事情不敢也不愿发表见解。调查还发现,流动到农村的城市教师面临着家庭生活的极大困难,城市教师交流到交通不便的农村,很难照顾家人和孩子,无法安心在农村执教。其次,从派出学校来看,有相当部分城市学校因为害怕自己学校教学质量会受影响,在选派教师方面重形式轻质量,只做表面文章。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城市学校总是想方设法把真正优秀的教师留下,而将教学水平一般或闲置人员交流到农村学校,甚至有的学校用按人头排序的办法来确定要流动的教师。调查结果还显示,对于流动到农村去的教师,派出学校在流动期间一般是不管不问,认为既然该教师不在岗,就无法也无需对其进行考核。第三,从农村接受学校来看,对从城市流动来的教师很难管理。调查表明,农村学校认为这些城市来的教师是来帮扶的,自然是优秀的,而且又是短期在农村执教,不能和本校教师一样进行管理,而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调查还发现,交流到农村的城市教师的衣食住行,已经成为农村学校的一项负担,并且派到农村的教师都是短期执教,教师更换频繁,使学生难以适应,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特岗教师是一种较为长期性的向农村学校进行教师流动的措施。特岗教师政策的实施给农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师资短缺和师资质量问题。虽然在数量上,特岗教师暂时缓解了农村教师不足的问题,但特岗教师的质量却令人堪忧。在调查的157名特岗教师中,非师范毕业生竟有87名之多,占总人数的55%,本科学历的仅有37名,占总人数的23%,非师范生充斥,学历层次整体不高,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障。更令人揪心的是,特岗教师队伍极其不稳定,在调查的157名特岗教师中,有143名表达了在任期内有离职的可能性。而且,农村的特岗教师在满三年服务期后,绝大部分都想方设法调离农村,在访谈中,一位农村校长不无感慨地说道:我们学校就是特岗教师培训基地,辛辛苦苦培养三年,结果都调到城市学校成了那里的骨干,去年到期的14名特岗教师,只有一人留了下来。(二)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的困境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大致有两种,一是政策性的流动,二是市场性的流动。政策性的流动是教育行政部门以政策的形式从农村选拔优秀教师到城市任教,选调政策是一种常见的选拔方式。对宁夏不同地区15位农村学校校长的访谈中发现,教育行政部门定期选调农村教师到城市是目前农村优秀教师流失的主要途径。一位校长谈到,学校经过多年培养,打造出了物理、英语两个较强的学科,不料去年县里把这两个学科最优秀的教师全部选调走,不但造成这两个学科教师的突然短缺,而且使这两个学科出现了巨大滑坡,至今难以弥补,数年的辛劳毁于一旦。有校长指出,县里为了集中办一两所优质学校,三年内将本校业务强、潜力大的老师几乎全部选调走,使本来就缺乏优秀教师的农村学校更是“雪上加霜”。政策性地从农村选调优秀教师进城,虽然能为部分优秀教师进城发展提供了机会,但却人为地加大了城乡教育差距,加重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一位农村校长不无感慨地说,培养一位农村优秀教师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但却被选调到城市中去,这极大地伤害了农村学校和农村孩子的感情。随着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市场化机制在教师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市场性流动也成为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市场性流动以趋利为根本原则,由于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较差,市场性驱动的城乡教师流动只能是农村教师向城市进行单项流动,流动到城市的大多是学历高、工作能力强的农村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一位校长在访谈中谈到,我们现在不敢让学校的优秀教师参加县市的公开课,因为一些城市学校的校长经常在公开课上发现优秀的教师后,直接把这些老师带走。市场性流动还带来了教师的隐性流动需求,即受利益的诱惑,随时可能找机会流向城市的教师,据对15所农村学校的调查显示,这些学校最低有56%、最高有87%、平均为74%的教师有流动到城市的倾向。市场性流动直接威胁到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造成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滑坡,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流动目标定位

篇10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风生水起,课程改革以崭新的形式对基础教育的教育目标、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于教师的教学,课程发展也要求其同步跟进,倡导教师与新课程一同成长。笔者试从语文教育这门学科谈起,探讨一下在新的课程改革面前,教师应如何培养自己的课程意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养,以期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教师之作用。

一、课程意识是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

课程意识是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属于教师在教育领域的社会意识范畴,是教师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教育家麦克唐纳认为,教育活动系统是由教育目标系统、课程系统、教学系统和管理与评价系统形成的,教师要合理地展开教育活动,需要对四大基本系统形成完整清晰的观念和认识。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课程统一管理以及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教育工作者缺乏必要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生成能力,只能停留在“忠实的执行者”的层面上。这种狭隘的课程观,显然是不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这么说来,课程意识就好像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无从把握,无从入手。其实不然,课程意识的基本形式尽管依然是停留在观念层面上的,但它却或明或暗地贯穿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在新的挑战下,教师的课程意识就显得不可忽视了,新的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也就不可避免地必须培养和增强教师的这种课程意识,使其成为教师成长的生长点,甚至是教师成熟的标志。

二、课程意识的基本构成

关于教师课程意识的构成,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但综其所述,教师的课程意识应当包括课程的系统意识、参与意识、资源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1.课程的系统意识

课程的系统意识,应当是课程意识最基础的层面了。不管是在过去的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还是在新课改大潮下的教学活动,教师首先必须对课程有一个起码的了解,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评价的整体把握和认识。

2.课程的参与意识

课程的参与意识是基于教师对课程的系统理解和把握上的,教师只有在对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才能参与实施课程,教授知识,同时,教师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教师即课程”。

3.课程的资源意识及创新意识

课程是不断变化的,是师生共同建构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师生共同发展,通过师生的活动创建新的课程文化。

三、从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看语文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十分有用的工具学科。语文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在中小学接受语文教育的学生数以亿计,我国语文教育的规模由此可见一斑。由于语文教育功用性、实用性突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中小学语文教师都在课堂上强调学生言语知识的掌握,强调学生对汉语语法知识的掌握,却在不经意间让人文内涵和语文素养在语文课上慢慢流失了。这从一定程度上打击或者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不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必须而且能够为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的作用。”很显然,这一课程标准更加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精神领域,如对民族文化体系的认识和对民族文化价值的思考,以及由此而延伸的对人生、对社会的积极的态度,高尚的思想情操,完美的人格修养,主动求知的欲望等等。

同时,语文教师还需要具备课程的生命意识,这也是由语文这一学科的特殊性质决定的。语文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综合学科。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指向全人类的生命质量的,教育以人为本,所以,从课程内容到课程结构,从课程方式到课程实施,始终是坚持这个原则的,是坚持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的。在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也不乏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篇章。生命教育要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社会的认识和自然的接触,了解生命,感受生命,引导和培养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新课程也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在师生的交流中,体现生命的意义,得到共同发展。由于语文教学特殊的德化教育功能,语文教师的课程生命意识也就凸显出来了。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面前,教师同样需要发展和提高,不管是教师的课程意识还是教师的教学艺术,都是对教师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一种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起明确的课程意识,以课程意识为生长点,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与新课程,与学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基德.新课程对生命价值的关照.课程・教材・教法,2004(05).

[2]王本华.现代语文教育百年历史回眸.课程・教材・教法,2004(10).

篇11

2.农村教育社会环境的“去农化”城镇化是一个“向城”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农村的“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泼出,农村理应在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城镇化”与“农村个性化”的关系。从“城镇化”层面而言,农村教育自身发展和其功能都需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国家和政府在农村教育内容、师资、经费等方面确保“城乡一体化”,并且使向城镇转移的人口与本地城镇人口在住房、医疗、就业、社保等方面“同城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些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入学、就业、社会福利方面没有得到平等的制度保障,造成“一城两个世界”或所谓的城市“贫民窟”现象。从“农村个性化”层面而言,农业、农村、农民将长期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存在,这就得考虑农村现代化发展如何平衡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居住环境、农民素质的现代化与农村文化个性的保存问题。而对这些问题,当下农村教育表现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向城化”和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经济化”,整个农村教育发展包裹在“以城盖农”的社会环境中,其价值明显倾向于以城市文化为导向。

二、误区所带来的危机

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误区可以看出,农村教育与城镇化发展过程并非是“完美无缺”的,二者的实践运行并不能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因为这当中存在着不少“本末倒置”的发展所潜藏的危机。

1.农村教育“发展”中的“败退”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村教育似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到乡镇中小学就学,学生不再为学费、生活费而担忧,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不断优化。然而,这些只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可视化形象”,并不能代表农村教育质的改观,农村教育质量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等来衡量的。而这些方面,农村教育表现出的是只有“发展”而无“改革进步”,较为凸显的是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频发、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紧张、农村社会成员对教育的信心和热情降低。此外,相对隐蔽却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教育陷入工具化泥淖中而不能自拔,整体的办学倾向于“升学考试”而没有“以人为本”,大部分农村学生成为“升学考试”的陪衬品。总之,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发展”中“败退”的危机。这种危机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不断远离了教育的本质和人的精神品性的提升。

2.农村经济“增长”中的“虚无”农村经济增长并非等同于农村经济“量”的增长,农村经济“量”的增长是“数字化”的,“量”的增长背后的动力结构可能是非均衡的,也就是说,贡献农村经济总量的可能仅仅是由某一或部分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然而全体农村成员很难共同分享到经济总量增长所带来的益处。此外,还存在着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依靠什么样的生产力的问题。如果农村经济增长主要是建立在通过劳务输出、低效益的农业劳作的基础上,那就使得经济增长没有质量的保证。所以,农村教育经济价值在于把经济的增长转移到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来,然而现实中的农村教育也常常简化了农村教育的内涵,把农村教育的功利性当成了其全部,而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培养,把人变成一种单向度思维的“功利人”和单向度技能的“工具人”。这样的农村教育受众自然无法保障后续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活力,使得农村经济虽有增长却显得后劲不足。

3.农村文化“繁荣”中的“颓废”城镇化发展中文化的“繁荣”指的是来自于城市的主流文化在农村中的“生长”,各种现代的歌舞节目不断被农村社会成员所“翻版”,农村文化展现出“歌舞升平”的景象,城市的各种“广场舞或T台秀”之风吹遍农村大地。然而,我们不得不追问的是农村自身的文化个性在什么地方?基于农村土壤生长起来的文化事项及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如何继承?这是不得不思考的。如果农村文化丧失了自我个性也就意味着农村的消亡,未来不断拓展的城镇化只会是一个有形的“城中村”。因此,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必须承担起保存和发扬农村文化个性的重任,让农村社会成员自觉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为传统文化背后凝聚着人们的价值心理和思维,传统文化的消退乃至消失将导致农村社会成员价值精神的无所依托,特别是未来的城镇化发展很难达成“城乡一体化”,相反会使乡村文明退出历史舞台。假使如此,农村文化或以农村文化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只能在梦里寻求。

三、误区的消解策略

城镇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时展趋势,要使其良性而非畸形化地发展,其中重要的方面是农村教育须要摆脱发展中的“倒错”误区,回归真正的教育之道。

1.回归“以人为本”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极其丰富的概念。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人的发展包括了以物欲满足为目的之物质生命、以人性善的彰显为导向的精神生命和以美的自觉为宗旨的艺术生命的统一,如果把作为手段的教学技术当成教育目的,把经济、物质的追求当成生命的终极价值,教育就不再具有“育人性”。因此,农村教育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确立起“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通过培养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相统一的健全的农村社会成员主体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其内涵在于即使农村社会成员具有适应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谋生技能,同时又能够具备反思生活、生命的自觉意识,以及与时俱进的维持终身学习的动力,如此,农村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2.确立“主体需求”的农村教育服务体系农村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不能追求大一统的“实体化”目标,而应表现为对“个性化”的丰富追求,要基于不同农村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主体需求”而设计农村教育实践服务体系,这种实践服务体系具有“多元一体”功能,以人的发展为基础积极促进农村城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和谐发展。当然,这里所说的农村教育服务体系主要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村社会成员而言的。比如农村教育应该在类型上涵盖所有的农村社会成员,包括农村幼儿教育、中小学生教育、分流的青少年职业教育、从事生产的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并且每一类型教育实施过程中在凸显其主要目的的同时,需要尽可能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就要求农村教育内容和方法必须是“专业+通识+实践”的统一,而不能仅仅关注于一个方面。只有如此,农村教育才能成为全体农村人的教育,才能将教育变成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或存在方式,而非变成“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农村学校教育独尊的局面。总之,只有农村教育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有利于人们解决生产、生活和生命中的矛盾,人们自然会重视教育、热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