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生活地理论文

生活地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24 17:36: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活地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生活地理论文

篇1

其一,运用生活化的提问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通过提问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和已经了解的地理知识、规律,将地理问题变成生活问题,由于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件、现象非常熟悉,因此会感觉到地理问题新奇、熟悉、具有挑战性。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用地理知识加以解释,因此生活化的问题能够消除学生对地理的陌生感,同时锻炼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何运用生活化的问题呢?例如在讲解热力环流知识时,教师可以提问:“大家都见过空调暖气,为什么暖气安装在地面上,而空调安装在房间墙壁上方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见过暖气、空调,因此他们会将自己学习到的地理知识联系到仪器上,让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其二,构建生活化的学生活动。活动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活动和教材紧密结合,活动量具有选择性,教师可以利用这部分内容,构建生活化的学生活动。例如:①选房购房活动,让学生收集开发商的广告,上网查阅资料,并到房产处实地考察,分析周边商品房的设施、布局、环境和价格等,模拟选房购房,让学生能够锻炼手动能力,在活动中学习地理知识;②模拟导游活动,让学生选择本地区一个地点,设计旅游活动,并自己模拟导游,写出选择、介绍景点、规划旅游路线、选择交通方式的文字方案,加深学生对本地区的了解程度,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重要作用;③解决环保问题活动,让学生到周边地区收集城市污染的资料,并上网了解环境污染给城市发展、居民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并让学生提出缓解环境污染的方法。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和环境是紧密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优秀品质。

其三,运用生活化实例。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地理现象,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这些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创建教学情境,将地理知识融入到生活环境中,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产生疑问,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周边环境资源,创建探究活动。例如在环境污染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家乡的环境问题,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问题,采用何种措施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到自己家乡存在严重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问题,并且经常出现酸雨,这时教师就要让学生知道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观念。其四,恰当利用多媒体教学。地理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形象的图片、声音、动画等,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招聘会拥挤的场景、城市堵车的图片等,这些内容都是和生活相贴近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此引导教学。

二、生活化教学案例分析

下面将以高中地理的“地球自转”为例,分析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案例。

第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虽然在初中教学中,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已经有一定了解,但是囿于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能力,只知道基本的概念,而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篇2

二、列举生活化的教学实例

生活化的教学同样可以体现在生活实例的列举上,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课本中讲到的一些知识通常较为理论,不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教师如果能够列举一些生活化的实例来作为知识讲解的辅助,这不仅能够极大的提升大家对于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认知,也能够很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的发散与迁移,要通过生活实例的列举来增进大家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体会,这将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很多知识点的讲授过程都可以穿插一些好的生活实例,并且实例的呈现方式也很多,教师应当做好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让生活化教学能够在地理课堂上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例如:在讲《海陆的变迁》这节课时,我让学生观看了有关汶川大地震的影像资料。学生从悲壮的画面中深深感悟到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在此基础上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我国四川汶川会发生大地震,如果一旦发生了灾害,我们大家应该怎样做。生活实例的列举不仅给大家创设了更为生动的教学情境,也能够更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又如,在讲到我国人口问题时,我给学生们播放了春运时上海火车站的情境,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深深地体验到我国人口之多,并且会结合课本知识为缓和我国人口问题献计献策。

三、设置生活化的探究活动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还可以体现在生活化的探究活动的设置上,这同样是丰富课堂教学的一种很好的模式。想要增进学生们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设置一定的探究活动是很有帮助的,这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也能够深化大家对于相关教学要点的理解与吸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设置更多生活化的探究活动,这对于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参与也是一种推进。在学习了地球自转和公转之后,我给学生们设计了这样的拓展和探究活动:日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件很普通的物品,但同学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它呢?它蕴含着怎样的科学知识呢?我要求学生回家后仔细观察日历,并且总结出日历的一些基本特征及呈现的主要信息。很多同学平时根本就没有仔细观察过日历,通过这次探究活动,很好的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不少学生回家观察的都很认真,并且总结出我国的日历通常由阳历和农历两部分组成的。阳历是根据地球的公转周期为依据,阴历是根据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并根据拓展的知识,分别说出了公历和阴历的优缺点。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探究活动,不仅将课本知识很好地融入生活化的情境中,也让大家有效地展开了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与实践。

篇3

一、概述

盘锦鼎翔集团现有常住人口1.2万人,平均日排放污水1万m3,多年来一直采取自然排放的方法,进入双台子河流域,对流域水质、周边地区及空气环境质量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同时,现有的排水系统淤积渗漏严重,区外采用明渠排放,给人民生活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建设鼎翔集团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可使境内水系的水质得到极大的改善,逐步缓解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与城市生态建设紧密结合,增加城市水面、绿地面积与景观用水量,对于改善盘锦市生态环境,营造亲水文化氛围,提高盘锦市整体形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处理规模

盘锦市鼎翔集团污水处理规模为:10000m3/d,小时流量按500m3/h设计。

三、设计水质

3.1原水水质

根据盘锦市环境监测站的分析,污水水质为:COD110-138mg/l,BOD536-50mg/l,SS50-80mg/l,NH3-N18-24mg/l,TP1.5mg/l,pH8.05。

3.2出水水质

根据盘锦市总体规划,出水水质达到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中Ⅰ级标准,COD50mg/l,BOD530mg/l,SS70mg/l,NH3-N5mg/l,TP0.5mg/l,pH6-9。

四、生活污水湿地处理技术工艺

4.1概述

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类似的地面,它的基质通常是碎石,植物生长于碎石床介质中。这种湿地系统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底面有坡度的洼地中,由填料、土壤和种植在表面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能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形成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污水在系统中流动,通过填料、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等的共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因此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水中具有高效率、低投资、低费运转、处理效果好、维修费用低的特点。

4.2工艺流程

4.3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简述

管网收集到的生活污水首先经过格栅进入集水池,然后由污水提升泵将污水提升到曝气生物滤池。经过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出水COD≤96mg/l,BOD5≤40mg/l,SS≤56mg/l,NH3-N≤19mg/l,TP≤1.2mg/l。

污水经过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进入沉淀池,沉淀池出来的污水进入潜流人工芦苇湿地处理系统。

该工程构筑潜流湿地3.3hm2,设计负荷0.3m/d的潜流湿地,采用水平潜流运行模式,底部铺设防渗膜,床体中下层、第二层、第三层及第四层均铺碎石,上层铺熟土,表面种植芦苇。潜流人工芦苇湿地处理系统处理结果:出水COD≤50mg/l,BOD5≤30mg/l,SS≤10mg/l,NH3-N≤5mg/l,TP≤0.5mg/l。

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将经过潜流湿地处理的污水,经过二级泵站(Q=400m3/h,H=10m,N=22kW)提升至景观湿地-国坝南侧的芦苇湿地进行深度处理。芦苇湿地出水直接排入人工湖,经处理后的污水排入辽河。最终出水:COD≤50mg/l,BOD5≤10mg/l,SS≤10mg/l,NH3-N≤5mg/l,TP≤0.5mg/l。

五、结束语

篇4

低碳生活就是人类通过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根本转变生存发展观念,以更合理的方式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低碳生活因为与作为伦理存在的人密不可分,所以低碳生活本身蕴含着伦理的意味,同时,低碳生活是为了应对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问题而出现的,所以其相应的蕴涵着生态伦理的因素。低碳生活这种方式,表明了当代人对于保持与大自然的更安全、更和谐关系的诉求。

二、生态伦理的概念

生态伦理是人类应对日渐恶化的生态环境,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新型伦理思想,相对于传统的人际伦理和社会伦理,它是对伦理概念的崭新突破,将道德关怀的对象拓展到了自然界,扩大了人类的道德责任范围。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对人与自然关系中各自的地位及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重要性的看法和评价。同时,生态伦理又是产生于人对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又对活动起着重大影响的实践精神。儒家的“天人合一”,古希腊的自然神论哲学等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在对人与自然同一关系的领悟、体会基础之上确立的,是原始的具有生态伦理意味的价值理念。生态伦理还是道德主体的内在品格、责任意识的体现,生态伦理的实现有“契约式”和“美德式”的两种,其中“美德式”的生态伦理跳出了权利、义务相互交换的窠臼,主张生态伦理是道德主体自身潜能的充分发挥,是德性的完满展现,对自然爱护与否,是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道德品性的重要标志。生态伦理还是一种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即人类处理自身与其周围的动植物等生态环境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通常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

三、低碳生活的生态伦理意蕴

(一)低碳生活提出了公正分配资源的生态理念。

公正(正义)是处理自身与他人、人类与自然的利益问题的重要准则。亚里士多德认为“分配的正义就是自愿同另一个或更多的人分享共同福利方面的正义”[1],它对于人类尤为重要,是维持人类社会及人类与自然界秩序必不可少的因素。亚当·斯密指出:“正义犹如支撑整个大厦的主要支柱。如果这根柱子松动的话,那么人类社会这个雄伟而且巨大的建筑必然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2]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在西方的启蒙运动之后,摆脱上帝、神权束缚的自由幻化成了个体的无限制的欲望,这直接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加之科技知识的发展,让人体会到了控制自然的乐趣,最终导致人的异化,让人与自然在本质意义上渐行渐远。而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直接影响着自然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对于自然的掠夺也让人类对于子孙后代无法交代,公正(正义)在代内代际都显得越来越弥足珍贵。“当约束对保存环境来说必不可少时,似乎每个人都应当根据适当的正义原理获得其公正的部分并受到某种公正程度的制约”。[3]

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已经表明,在社会共同体之间存在着资源占有的不公平,工业化进程让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但这是以能源消耗和大量碳排放为标志的,这种高碳模式不仅表现在生产中,也表现在生活中,石油危机和气候变化让人类体会到了这种模式带来的危害。从某种意义上讲,发达国家带来了更多的能源消耗,所以更应当在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方面负起更多的道义责任,不考虑发展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实力等实际情况来谈治理环境责任是不公正的。从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到2005年的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开始了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的历史,都表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已对温室气体对于气候变暖的影响达成共识,并在考虑承担义务的问题。但是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最终也没有出台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让人对于各国在公正分配自然资源、承担保护自然环境责任的真诚度打了问号。

低碳生活主张能源的低消耗,强调全球的每个公民都选择这种生活方式,也是在倡导对资源进行平等公正的分配,在利用自然资源、谋求自身利益和发展的过程中,把大自然看成全人类共有的家园,平等地享有自然资源,共同承担维护自然的责任。同时,当代人在满足自身需要、利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尽可能的给他们留下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在世代更替过程中对利益的享有保持公平。低碳生活方式让大家站到了一起,一起去尽责任,一起为后代子孙考虑,在限制人的欲望、重新分配资源中实现伦理的公正。从这个角度看低碳生活承担了代内代际资源分配消费公正的责任。

(二)低碳生活提供了适度消费的生态规范。

生态伦理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规范。低碳生活以适度消费等体现了生态伦理的规范内涵。传统的高碳生活,大肆铺张浪费,比拼消费规格,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带来了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正是在应对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威胁中,低碳生活应运而生,其提倡的适度消费的道德规范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蕴。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向西方消费至上主义、享乐主义倾斜,超前消费、一次性便捷消费等观念受到热捧,但高消费在刺激生产,提高生产的高效率的同时也导致了生产与消费领域的高碳排放、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 染,“目前的消费方式,尤其在消费驱动的工业经济中的消费方式,正是导致环境恶化的元凶,现在的消费情形正是要改变的东西。”[4]所以,从长远来看,过度消费是一种不顾长期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短视行为。毕竟,地球可以满足人类暂时的需要,但是始终满足不了人类无止境的贪婪。

西方工业文明的进程是以能源的耗费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的飞跃、科技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对能源的耗费显而易见,20世纪50年代的首次石油危机就已经表明其问题所在。人类必须估计到,非再生矿物能源资源枯竭可能带来的危机,从而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能源结构上,尽早探索、研究开发利用新能源资源。同时,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能源的节约。

消费不仅具有经济意义,它还有伦理意义,而适度消费是一种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消费伦理思想崇尚节俭,“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左传》)。在西方,节制(节俭)与智慧、勇敢、公正并称为古希腊“四主德”。亚当·斯密认为“奢侈是公众的敌人,节俭是社会的恩人。”[5]这些都体现了古人对于适度消费的认可和提倡。

低碳生活的消费观念主张,消费主体在消费的同时要考虑他人及子孙后代消费需求的满足,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的数据显示,每节约1度电就可以减排1千克二氧化碳;少用10双一次性筷子,减排0.2千克;用手洗代替一次洗衣机洗衣,减排0.3千克。所以,为了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平衡,就要节制,适度消费,使消费更加符合道德价值要求。具体来讲,就是选择健康的、自然的生活方式,让舒适、环保和可持续共同主导自己的生活。

低碳生活引导公民重新认识传统的消费观,强调节约身边的各种资源,破除过度消费观念,适度消费不是提倡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就抑制生产的发展和个体的合理需求,而是在满足正当需求的同时注重精神需求,让适度消费不仅成为一种道德规范,也成为人的一种精神追求,最终目的是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三)低碳生活呼唤道德主体的生态品性。

低碳生活作为人类应对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而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与道德实践主体密不可分,是道德主体的一种理性选择,体现了道德主体的责任意识。

这种责任是单向度的。汉斯·约纳斯指出,人类与自然都是存在,都有被保护的渴求,但人是唯一的目的性力量,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占据主动地位,所以人应当主动承担起保护自然的义务。人对自然的这种道德保护,如同“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不可逆”的。按照这个理解,低碳生活方式也是道德主体的一种责任,面对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污染及气候变化,道德主体自觉的承担保护自然的责任,无需任何回报。

这种责任是整体的、长远的。低碳生活指向的责任客体不仅是当代人,还包括子孙后代,不仅是人类社会,还有自然界。每个公民都将自身的日常生活与他人与自然联系起来,切实承担起减少碳排放的责任,保护人自身也保护人的“无机身体——自然界”。道德主体让自己的日常行为与他人、与后代甚至与自然界联系起来,用长远的、整体的目光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做法,体现了整体、长远的责任意识。

低碳生活呼唤道德主体自身的善良品性。中国传统儒家的观点主张,道德是一个主体去自觉显现自身固有善良本性并努力实现其的问题。对于儒家而言,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成为圣人,只要他愿意并选择去做。因为人性是上天所赋予的,是天道的体现。儒家伦理学认为,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要有主观努力的自我实现行为,更有作为基础的道德心。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的实现是人的各种潜能的充分发挥,是对功能的完满实现。低碳生活呼唤大家面对自然,时刻注意去显现并努力实现自身爱护自然的善良本性,要倾听自身内部理性声音并认真遵循其指导,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展现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德性。

总之,低碳生活不仅需要人类秉持公正的价值理念,也需要建立保护环境、适度消费的道德规范,同时需要道德主体显示爱护自然的责任感与内在品性,以真正地促进低碳生活方式的养成和生态伦理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6页.

篇5

一、概述

盘锦鼎翔集团现有常住人口1.2万人,平均日排放污水1万m3,多年来一直采取自然排放的方法,进入双台子河流域,对流域水质、周边地区及空气环境质量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同时,现有的排水系统淤积渗漏严重,区外采用明渠排放,给人民生活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建设鼎翔集团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可使境内水系的水质得到极大的改善,逐步缓解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与城市生态建设紧密结合,增加城市水面、绿地面积与景观用水量,对于改善盘锦市生态环境,营造亲水文化氛围,提高盘锦市整体形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处理规模

盘锦市鼎翔集团污水处理规模为:10000m3/d,小时流量按500m3/h设计。

三、设计水质

3.1原水水质

根据盘锦市环境监测站的分析,污水水质为:COD110-138mg/l,BOD536-50mg/l,SS50-80mg/l,NH3-N18-24mg/l,TP1.5mg/l,pH8.05。

3.2出水水质

根据盘锦市总体规划,出水水质达到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中Ⅰ级标准,COD50mg/l,BOD530mg/l,SS70mg/l,NH3-N5mg/l,TP0.5mg/l,pH6-9。

四、生活污水湿地处理技术工艺

4.1概述

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类似的地面,它的基质通常是碎石,植物生长于碎石床介质中。这种湿地系统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底面有坡度的洼地中,由填料、土壤和种植在表面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能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形成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污水在系统中流动,通过填料、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等的共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因此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水中具有高效率、低投资、低费运转、处理效果好、维修费用低的特点。

4.2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简述

管网收集到的生活污水首先经过格栅进入集水池,然后由污水提升泵将污水提升到曝气生物滤池。经过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出水COD≤96mg/l,BOD5≤40mg/l,SS≤56mg/l,NH3-N≤19mg/l,TP≤1.2mg/l。

污水经过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进入沉淀池,沉淀池出来的污水进入潜流人工芦苇湿地处理系统。

该工程构筑潜流湿地3.3hm2,设计负荷0.3m/d的潜流湿地,采用水平潜流运行模式,底部铺设防渗膜,床体中下层、第二层、第三层及第四层均铺碎石,上层铺熟土,表面种植芦苇。潜流人工芦苇湿地处理系统处理结果:出水COD≤50mg/l,BOD5≤30mg/l,SS≤10mg/l,NH3-N≤5mg/l,TP≤0.5mg/l。

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将经过潜流湿地处理的污水,经过二级泵站(Q=400m3/h,H=10m,N=22kW)提升至景观湿地-国坝南侧的芦苇湿地进行深度处理。芦苇湿地出水直接排入人工湖,经处理后的污水排入辽河。最终出水:COD≤50mg/l,BOD5≤10mg/l,SS≤10mg/l,NH3-N≤5mg/l,TP≤0.5mg/l。

五、结束语

篇6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数字城市(Digital City,DC)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狭义上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网络等关键技术,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1]。数字城市的提出成为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亮点,随着数字城市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我国数字城市的建设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1 研究方法、数据处理

1.1 研究方法

1.1.1内容分析法。通过对文献特定主题内容进行定性定量剖析,提示该主题内容的实质,系统、客观地把握其研究动态和趋势[2]。

1.1.2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文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数据来描述或揭示文献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规律,从而达到一定研究目的的一种分析研究方法。它是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在长期文献信息统计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

1.2 统计来源

本文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关键词”为检索项,“数字城市”为检索词,时间跨度选取2006-2011年共6年的数据,即检索条件:关键词=数字城市*全部期刊*年=2006-2011。检索出符合条件的论文共计1704篇,剔除通知、会议、纪要、讲话等,共获得有效论文1117篇。

2 数字城市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2.1数字城市研究发文量分析

在cnki学术趋势搜索中以数字城市为主题检索,数据整合分析后得到该领域论文数量在1997-2011年的变化趋势,经分析得:

1998-2003年我国数字城市领域的研究一直呈现增长态势, 2000年国民经济“十五”规划将信息化列为专项之后,论文数量明显增长,2003年达到顶峰;2004-2006年间研究呈现下降趋势且发文量相对平稳,该阶段论文对数字城市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进行了分析;2006年之后该领域的研究总体呈现增长态势,2011年达到历史高峰。

2.2论文作者分析

通过对2006-2011年间数字城市领域论文作者进行统计,获得有效论文作者1771位,其中,李琦发表文献9篇,排在第2、3位的分别是邹逸江、黎林峰,这些作者均为数字城市研究领域的积极型研究者,丰富和发展了数字城市理论。

2.3论文期刊分布分析

著名的布拉德福定律揭示了文献信息集中离散分布规律,该规律有助于选择和确定核心期刊。所谓核心期刊,实质刊载与某一学科领域有关的信息较多,且水平较高,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4]。

载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中《中国建设信息》、《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与《地理空间信息》载文量最多,载文数量189篇,占论文总量的16.92%,《中国建设信息》刊载量连续3年处于领先地位,为研究者快速查找数字城市领域的研究热点提供参考。

2.4关键词分析

通过采用内容分析法和词频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近6年数字城市文献中出现的关键词共计1380个,列举出现次数较多词并对相近的词进行归类,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关键词统计结果表

序号 关键词 出现次数 所占比例 序号 关键词出现次数 出现频率

1 数字城市 48234.93% 6数据库503.62%

2 地理信息系统 17512.68% 7应用302.17%

3 虚拟现实 977.02% 8 地理空间框架 221.59%

4 城市规划 63 4.57% 9 数字化 211.52%

5 信息化 594.28% 10电子政务 201.44%

3 数字城市未来研究热点

3.1智慧城市的研究是数字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

数字城市领域中核心作者李琦认为:数字城市是智能城市的初级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城市也将向智能城市发展。通过一些核心作者的研究可以看出,作为数字城市发展高级阶段的智慧城市将成为未来研究热点。

3.2地理空间框架的研究作为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持仍是研究热点

通过对数字城市刊载量较多的期刊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与地理空间信息相关的研究日益增多。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作为数字城市的一部分,为整个数字化城市管理搭建了一个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可以有效的促进地理信息共享应用,数字城市领域的地理空间框架研究仍是未来研究热点。

3.3数字城市的应用研究将日益增多。

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了解到,截止2012年5月23日,全国已有260余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展数字城市建设。数字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服务政府在城市建设领域的决策,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因此,在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研究方面,建成后如何依托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以及如何使数字城市建设更好的服务民生方面的研究将日益增多。

4 结语

回顾国内近六年来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数字城市研究文献的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研究主题涉及数字城市的理论、支撑技术和应用等多方面,未来也将逐步向较高层次的智慧城市领域研究,更好的促进城市建设,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数字城市信息共享的几个问题[J].《北京测绘》,2007(4):1-5

篇7

关键词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044-01

新课改要求突出对学生综合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地理实验,并在地理实验教学方面有了新的研究进展。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实验应该属于广义的地理实验,包括室外实验和室内实验,主要让学生参与教师指导或教师独自进行,通过地理观察、观测、演示、绘制地图、参观、调查、记录等一系列的室外和室内实验,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知识奠定基础。

一、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实验教学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重视地理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国际地理教学改革的方向,1992 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地理教育国际》把“发展学生提出问题、收集和组织信息、处理资料、分析资料、评估资料、发展通则、做出判断、做出决定、解决难题等能力”作为培养目标,笔者分析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实验主要为地理观测、地理观察、绘制地图、实地调查,以演示、参观、记录等形式开展。

英国的《国家地理课程》要求学生能使用简单的仪器进行测量,如:直接观测和记录天气或者画出一张有注记的地图并说明地形。而美国在1994 年实施的《生活化的地理学:国家地理标准 1994》就已经提出“使学生了解地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等课程目标。美国不仅在地理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出地理实验的要求,还以不同的载体来呈现地理实验,通过教材、期刊、丛书对地理实验活动做出了充分地表达,使教师可以灵活选用素材并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验。除此之外,美国还编写了与教材配套的《地球科学实验手册》,如加州地球科学教材配套编写的California prentice hall earth science。由此可见,国外对地理实验的重视以及在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方面做出了规范。笔者认为,在规范我国的初学地理实验教学有可借鉴之处,尤其是在《天气与气候》这一章的实验教学有指导意义。比如,可以借鉴英国的《国家地理课程》让学生自己使用仪器去观测一天的气温、地温、降雨量,然后在计算机上制作出一天24小时部分时段气温、地温、降雨量变化情况表,并在全班做一场交流报告。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锻炼对数据记录、处理的能力,从而在与全班分享自己成果的同时,提高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2.国内研究进展。早在1956年,国家在《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第一次提出对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要求:“在初级中学一年级必须用地球仪做实验”。不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地理实验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003年,“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开展地理实验”的要求被明确写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才使得在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学校还没有从行动上给予地理实验教学以应有的重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里,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效开展显得更为困难。

根据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笔者在中国知网里以“地理实验”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关于地理教学中的论文有165条记录,关于高中地理实验的论文有100多条(不完全统计),但是写初中地理实验的论文不到15篇,写“地理实验教学问题”的论文不到20篇。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论文偏少,研究初中地理实验教学问题的论文就更少了,说明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地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地理实验对教学开展以及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没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有关专家学者针对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进行研究的论文是从 2005 年开始出现的,其中,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徐宝芳教授、张卫青教授撰写了有关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中学地理实验的内容设计研究》、《中学地理实验与实习教育功能研究》等,并成立了“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研究”和“《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研究》课程教材及建设研究”两个课题;2005 年之后,论文中渐渐出现了来自教学一线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地理实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研究以及大量的地理实验教学实录及分析。近几年,不难看出中学地理教师在地理实验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呈上升趋势,但是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问题的研究方面涉及甚少,对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上丞待解决。对此,教师可以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设计方面进一步完善理论研究,以提高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意义。这有待于部分师范院校专家、教授和广大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以弥补理论部分的不足;同时,广大一线教师还应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进一步改善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尤其是对《天气与气候》的地理实验教学设计有待改善,使其在真正意义上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而且《天气与气候》有关地理实验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可以很好地通过地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观测数据能力,记录并处理数据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地理思维模式去思考、解决地理问题,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不仅仅停留在分数的提高层面,更重要的是地理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研究还是停留在理论上,很少有实验是针对性地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没有具体、细化的地理实验操作步骤,使得地理教师在实际操作时很少有可借鉴、参考的标准。同时,学生参与地理实验也是宏观的理论指导较多,实际操作时也很少有可借鉴、参考的标准。对此,要进一步细化、改善《天气与气候》地理实验的教学设计。当然,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上还得进一步深入,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①对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发挥理论知识的宏观指导作用。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问卷调查的形式相结合,发现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以进一步探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从而给出相应的问题解决对策;②再通过典型的案例教学,给出教师在地理实验教学时的建议及学生在参与地理实验时的建议。③在新课标教学中,教师既要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还需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更需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同样,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地理实验来巧妙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如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科学态度,锻炼学生的坚韧意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等。初中地理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也会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才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广大中学教师在实施地理课程的基本要求,才能发挥好课程标准的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段玉山.“地理信息技术”内容解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7-8):16-18.

[2]赵璇.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044-01

新课改要求突出对学生综合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地理实验,并在地理实验教学方面有了新的研究进展。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实验应该属于广义的地理实验,包括室外实验和室内实验,主要让学生参与教师指导或教师独自进行,通过地理观察、观测、演示、绘制地图、参观、调查、记录等一系列的室外和室内实验,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知识奠定基础。

一、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实验教学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重视地理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国际地理教学改革的方向,1992 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地理教育国际》把“发展学生提出问题、收集和组织信息、处理资料、分析资料、评估资料、发展通则、做出判断、做出决定、解决难题等能力”作为培养目标,笔者分析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实验主要为地理观测、地理观察、绘制地图、实地调查,以演示、参观、记录等形式开展。

英国的《国家地理课程》要求学生能使用简单的仪器进行测量,如:直接观测和记录天气或者画出一张有注记的地图并说明地形。而美国在1994 年实施的《生活化的地理学:国家地理标准 1994》就已经提出“使学生了解地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等课程目标。美国不仅在地理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出地理实验的要求,还以不同的载体来呈现地理实验,通过教材、期刊、丛书对地理实验活动做出了充分地表达,使教师可以灵活选用素材并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验。除此之外,美国还编写了与教材配套的《地球科学实验手册》,如加州地球科学教材配套编写的California prentice hall earth science。由此可见,国外对地理实验的重视以及在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方面做出了规范。笔者认为,在规范我国的初学地理实验教学有可借鉴之处,尤其是在《天气与气候》这一章的实验教学有指导意义。比如,可以借鉴英国的《国家地理课程》让学生自己使用仪器去观测一天的气温、地温、降雨量,然后在计算机上制作出一天24小时部分时段气温、地温、降雨量变化情况表,并在全班做一场交流报告。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锻炼对数据记录、处理的能力,从而在与全班分享自己成果的同时,提高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2.国内研究进展。早在1956年,国家在《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第一次提出对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要求:“在初级中学一年级必须用地球仪做实验”。不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地理实验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003年,“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开展地理实验”的要求被明确写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才使得在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学校还没有从行动上给予地理实验教学以应有的重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里,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效开展显得更为困难。

根据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笔者在中国知网里以“地理实验”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关于地理教学中的论文有165条记录,关于高中地理实验的论文有100多条(不完全统计),但是写初中地理实验的论文不到15篇,写“地理实验教学问题”的论文不到20篇。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论文偏少,研究初中地理实验教学问题的论文就更少了,说明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地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地理实验对教学开展以及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没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有关专家学者针对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进行研究的论文是从 2005 年开始出现的,其中,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徐宝芳教授、张卫青教授撰写了有关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中学地理实验的内容设计研究》、《中学地理实验与实习教育功能研究》等,并成立了“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研究”和“《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研究》课程教材及建设研究”两个课题;2005 年之后,论文中渐渐出现了来自教学一线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地理实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研究以及大量的地理实验教学实录及分析。近几年,不难看出中学地理教师在地理实验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呈上升趋势,但是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问题的研究方面涉及甚少,对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上丞待解决。对此,教师可以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设计方面进一步完善理论研究,以提高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意义。这有待于部分师范院校专家、教授和广大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以弥补理论部分的不足;同时,广大一线教师还应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进一步改善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尤其是对《天气与气候》的地理实验教学设计有待改善,使其在真正意义上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而且《天气与气候》有关地理实验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可以很好地通过地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观测数据能力,记录并处理数据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地理思维模式去思考、解决地理问题,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不仅仅停留在分数的提高层面,更重要的是地理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研究还是停留在理论上,很少有实验是针对性地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没有具体、细化的地理实验操作步骤,使得地理教师在实际操作时很少有可借鉴、参考的标准。同时,学生参与地理实验也是宏观的理论指导较多,实际操作时也很少有可借鉴、参考的标准。对此,要进一步细化、改善《天气与气候》地理实验的教学设计。当然,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上还得进一步深入,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①对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发挥理论知识的宏观指导作用。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问卷调查的形式相结合,发现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以进一步探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从而给出相应的问题解决对策;②再通过典型的案例教学,给出教师在地理实验教学时的建议及学生在参与地理实验时的建议。③在新课标教学中,教师既要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还需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更需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同样,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地理实验来巧妙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如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科学态度,锻炼学生的坚韧意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等。初中地理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也会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才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广大中学教师在实施地理课程的基本要求,才能发挥好课程标准的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段玉山.“地理信息技术”内容解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7-8):16-18.

篇9

现代地理教学观中核心理念之一:提倡开放型教学,反对封闭型教学。纵观实际教学现状,不少一线教师对教材中形式多样的活动要求熟视无睹,安全问题、条件受限、时间不足等原因让地理活动徒有虚名,流于形式。众所周知,开展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还可以将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笔者设想,尽管开展地理活动有很多难处,但此事并非不可为。经常开展做不到,那就偶尔开展;大规模组织办不到,那就小范围组织;走出课堂不现实,那就在课内组织;平时时间紧,那就节假日组织。经过一年时间陆续探索和尝试,笔者发现有计划地开展地理小专题活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以及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转变观念,立足现状,树立活动意识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是高中地理新课标中非常重要的理念之一。地理教师有责任去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传统的教育体制,教师处于绝对控制的地位,即使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惯性依然很强,惯性不仅来自学校和社会对教育评价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教师意识上的惯性。如何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更多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教师应有大教育的意识,片面追求学业成绩的教师不是一位合格的教师。教师除了重视学生的成绩以外,还应该着眼学生的未来,着眼于学生的将来发展真正所需的能力,还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认识地理教育。通过眼下较为传统的地理课堂能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吗?这样的反思应根植于每一位老师头脑当中。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出台后,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许多人会以“平稳过渡”作为地理课堂丝毫不作改变的理由,这与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初衷是相悖的,地理教师应该要基于眼前的实际做一些调整,微调胜过不作为。上学年,学校进行分类编班后,一个二类兼三类文科班“诞生”了,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地理的真正需求,通过对意见粗略统计,约三分之二的学生提到应在地理课上增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提出建议,要继续做好课前五分钟地理知识介绍的活动(原来班级曾经组织过)。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及时向学生做了反馈,对学生提出的观点予以高度的肯定,班级的《地理学习公约》应运而生,《地理学习公约》明确了一学期地理科学习的任务,地理学习的规范要求和方法等。同时明确提出开展三项活动,这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尤其是学生所提意见被采纳后,情绪十分高涨,前期准备工作为小专题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对自己意见的尊重,这就是最大的以人为本的体现。

开展活动的想法不谋而合,2008学年第一学期共策划了三项小专题活动。

二、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实施活动过程

(一)地理讲坛――让学生“讲”出来

地理讲坛,即每节课前五分钟,由学生提前一周时间准备与地理知识有关的内容,并利用课前五分钟向其他同学介绍。此项活动原来曾经开展过,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进行了重新“包装”,向央视的百家讲坛看齐,品味得到了提升。由于原来的课前五分钟组织尚有较多的不足,如课前五分钟的主题与所要上的地理课内容偏离太远,甚至与地理学科毫无联系。为此,与学生协调对此做了调整,一是要求内容与上课内容尽可能的联系。比如在复习中国地理时,学生做了《美丽富饶的广东省》、《秦岭》、《天府之国》、《浙江地理知识》等主题;复习世界地理时,又出现了《马尔代夫》、《塞班岛》、《埋葬记忆里的土耳其》等;开设选修IB旅游地理模块的时,又有了《我曾去过的风景名胜》、《世界十大景区》、《玉环风俗》等。每次活动前,学生会事先做好PPT,事先拷贝到老师的电脑或通过E-mail发到老师的邮箱,课代表负责课前为每位同学准备一张打分表,课后进行统计,每节课公布上次讲坛的大众评分结果。每次讲坛结束后,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简要的小结,重点是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同时指出少许的不足。通过一个学期的活动,共收集了学生35个地理讲坛PPT。去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此时的教学进度刚好是复习世界地理,主讲学生征求老师的意见:是否可以改变他原来的话题来专门介绍汶川地震,他的这个要求不仅得到满足,而且还被特别表扬。该同学用了自己短短的五分钟时间第一时间向同学介绍了汶川的地震情况,他唤醒了大家的公民意识。之后,这个班级成了全校行动最迅速的捐款班级,并于第一时间交到了县民政局。这是地理讲坛的“额外收获”,也是对学生最好的一种德育。不少同学一开始上台表现的比较紧张,但经过几次的磨练,胆量越来越大,讲话时非常从容,从会紧张到不紧张这就是非常实在的能力提升。

(二)野外考察――让学生“做”起来

峦岩山离学校只有不到四公里的车程,又名棋盘山,海拔140米,是一处完整的地层剖面。 峦岩山得名于“山愈秀而岩益奇,岩益奇而峦愈趣”。这么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地,许多学生并不知晓。到峦岩山做一次野外考察的设想,得到学生的普遍赞同。为了使这一项活动有别于学校的春游活动,老师事先进行了踩点,选择了考察路线,确定了考察主题,利用上课时间,选用视频资料进行介绍,让学生加深对该景点的了解。确定的考察内容包括:①土壤剖面制作;②学会识别火山凝灰岩;③何谓植物入侵;④野外如何根据植物长势判定盛行风向;⑤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看经济发展;⑥佛教文化初探。利用周六一个下午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野外考察。由于天气炎热,为防止中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瓶的饮用水,一顶太阳帽,一些常备药品,以及制作土壤剖面的工具。活动中学生们汗流浃背,饶有兴致的向老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很多问题并没有找到答案,但能够产生问题就是一种成功。如峦岩山的岩石是怎么形成的?峦岩山开发为旅游地的优势条件和限制因素有哪一些?当学生用相机拍那些形态奇特的岩石时,老师及时指导学生在岩石的边上放一些诸如钥匙、笔、数码相机皮套等参照物;当学生学着做土壤剖面时,现场可以教会学生在层与层之间插上小木条……预设无法全部预知所要发生的一切,野外考察活动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活动的全部细节。组织考察活动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当“不速之客”出现时,老师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活动前的准备,恰恰有时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这样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地理论文――让学生“写”下来

一年一度的“地球小博士”的活动是中国地理学会针对小学生、中学生举办地理知识普及活动,2008年的小博士活动征文是有关于“节能减排”为主题的小论文评比。同样,前期做了发动,明确活动意义和组织程序。结合学分认定的要求(此时已经完成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学习),除了进行模块的知识测试之外,外加一项小论文写作。学生对撰写小论文,普遍感觉难度很大。为此,老师多次向学生介绍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如切入口要小,主题要鲜明,其中要渗透个人的想法,同时也有参照别人的论点,最后再用相对术语方法来表述。第一次上交的小论文质量不高,为了真正体现对学生的帮助,老师不止一次的修改学生的“小论文”,看到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和修改意见,大部分学生进行了二次修改。修改后的论文在老师要求下,每位同学要将自己的小论文输入到电脑,用邮件形式发送到老师的邮箱里。通过这一次小论文写作,学生撰写小论文的技巧得到锻炼,其次培养了学生上网查阅搜索资料的能力;再则,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成功体验非常明显,尤其看到小论文既将被“出版”(编订成册)时的那份成就感。他们写下的不仅仅是“节能减排”,他们也写下了自己的成长历程。

虽然笔法稚嫩,但撰写小论文的心理体验却不容忽视。撰写过程中,学生调动和运用了自己的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同时也提出了必要的论据,论证相关的地理问题。并尝试了运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及时总结,认真反思,提升活动内涵

小专题活动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小――生命力强

一学期安排三项小专题活动,并没有对地理教学造成冲击,这样的安排密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地理的一种变化和创新。小专题活动之所以能够开展,一是因为占用的时间不多,可谓是细水长流,如地理讲坛,每节课的五分钟(有时要少)不影响课堂的整体进度,因为围绕的话题与上课有关,他成为了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小论文的撰写没有在字数上具体要求,自然不会让学生有像写作文一样的压力,同时它培养了学生科学表述的能力,一方面不占课堂时间,同时也培养部分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减少用电脑聊天打游戏的时间,增加了用电脑学习的时间。

(二)专――地理性强

地理小专题活动无一例外都与地理学科紧密结合。由于地理学科的独特之处,上通天文,下达地理,包罗万象,因此可以联系的要素很多。在地理野外考察时,有一些环节的设计并非现行教材要求的,如简易的土壤剖面的制作、简易的岩石硬度测定方法、地理摄影等。但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却是在课堂所不能及的。小论文的撰写看似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事实上,对学生的“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三)活――操作性强

以上三项地理小专题活动的共同特点是能够随时开展,也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序列,可操作性很强。可以“嫁接移植”也比较方便,只要是拥有课堂的机会,就可以举行相类似的活动。许多时候不是根据地理学科要求设定活动,而是从实际条件出发来选定活动。如地理讲坛和小论文撰写,只要老师提出要求,稍作策划,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另外,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环境,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周围一定会有可供野外考察的地方。

通过尝试,小专题活动尚存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

(一)小专题活动与活动之间的整体性不强,缺少统一的规划。今后应该旨在形成比较稳定的活动体系,分阶段有步骤的实施,避免随机性,活动最好能够形成稳定的教材,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部分;

(二)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在活动组织中,由于个人的阅历,地理学科储备知识量的不同,总会有一些学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导致时间的浪费。统一要求的活动,不能让每位学生有收获,个别学生总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三)活动组织与升学之间的潜在“矛盾”。进入高三以后,绝大多数学生对组织地理小专题活动还是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小专题活动对于学业成绩的提高不能起到一个立竿见影的作用,所以在进入高三的高考复习后,不得不放弃原来的一些做法回到课堂教学的老路;

地理小专题活动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实践性,类型多种多样。在我国的县级行政区一般都设有城建部门、旅游局及气象站等行政部门,这些部门都可以成为我们小专题活动的场所。地理活动的开展,可在校外,可以校内;可以室外,可在室内;可个别自愿参与,可全体学生参加;可集中时间进行,可持续长期活动,种类形式多样。除了上述活动之外,地理教师还可以组织地理观察观测,乡土地理调查,地理课外阅读和写作,以及地理竞技活动,地理专题讲座、地理墙报、地理网页设计、地理游戏等。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应当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推动地理小专题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学习也能够变的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篇10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两大基本分支学科之一,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人文地理学是三个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中国科协从2009年开始开展学科发展研究,在地理学学科发展研究中,地理学家指出“明确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科学地位得以进一步明确和巩固,这既体现了地理学学科结构的客观要求,也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是,目前高等院校特别是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教学观念等方面并未真正凸显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地位。因此,高师地理科学(师范)专业面对中学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现实,加强高师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一、高校地理学类专业人文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与中学地理课程体系脱节

目前高校特别是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自然轻人文―经济,与中学课程内容脱节严重。(1)自然地理课程,所占课时偏多,人文地理课程比重偏低;(2)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课程截然分开,忽视了地理学的统一性、区域性特征,如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等;(3)部分自然地理过于专业化,如地质、水文、土壤、植物以及气象等教材的内容过多过深,许多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关联度很低;(4)在中学地理新课程内容体系中,人文地理所占比重已超过60%,除传统的农业、工业、交通、贸易等内容外,人口地理、城市地理、城乡规划、文化地理、休闲地理等内容增加,而目前高校人文地理课程开设过少,明显薄弱,如重庆两所有地理科学专业的高校,西南大学专业必修课程801课时中人文地理类占22%,专业选修课程设计692课时,人文地理类占13%;重庆师范大学专业课程中自然地理类课程课时占专业课总课时的70%以上。

2.人文地理系列课程及内容体系不适应基础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

当前,高师人文地理类课程内容在时代性、实践应用性与基础地理教学内容的契合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缺陷,教学内容的“陈旧、混杂、空洞、盲从”比较突出,导致与中学教学内容脱节,不能很好满足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1)内容、资料相对陈旧,反映当今科学发展和实践的最新成果不足,缺乏时代感,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密切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极不适应;(2)大学教材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分裂,如经济地理学内容与区域经济学无异,而中学新课程改革涉及的必修内容主要是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地理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3)教材内容盲目追逐国际热点,机械照搬国外课程内容,抽象深奥理论的翻译与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的内容太多,而轻视我国数十年人文―经济地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这必然削弱其实践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关系,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应贯彻始终,但一些大学教材内容多是诸多内容的混合杂糅而不是有机综合,或“分支拼盘”,或人地关系中心论题不显,以致于学科特色尽失,从而导致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无所适从”,出现“人文地理学到底是不是地理学”的疑问也就很自然了,同时还导致人文地理学与其后续区域地理内容体系脱节,其理论基础课程的作用也被削弱。

3.人文―经济地理实践课偏少,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人文―经济地理类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特点,实践性课程理应成为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师院校的现行课程体系,基本上仍然属于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必修课,轻选修课;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表现为理论课程偏多而实践课程薄弱,缺乏能力训练。部分学校由于多种原因,不开设野外实习课,大部分高师院校更没有设置独立的人文地理实习课程,致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仅是一些死教条、死知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学深、学透,很难适应中学常规教学以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需要。如西南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新培养方案中仅有自然地理类课程和综合实习而没有人文地理实习。

4.人文地理课程实施观念和教学方法改革滞后

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系列课程设置中,培养实际需要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训练的课程太少,甚至某些培养中学教师必备能力的课程根本没有。有些课程设置,如选修课不是从学生需要或培养目标考虑,而是从教师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成果来设置课程,整个课程缺乏务实的内容,学生缺乏足够的能力训练。人文地理学教学中,重接受学习轻发现学习,即重视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重视学生存储知识和积累信息的能力,教学方法则过多地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多元启发式教学应用缺乏,因而,导致学生探究与发现能力以及实践与创新能力不足。

二、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

1.修订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科学架构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

修订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真正确立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地位。首先,将人文地理学通论、经济地理学作为主干专业必修课程;其次,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围绕中学新课程标准对应开设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同时,应将人文地理系列课程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以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地位,鉴于课时及经费等实际情况,人文地理系列课程可以联合进行实习,并在培养方案中体现“人文地理系列课程实习”课程设置。

2.改革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人文地理学通论内容体系

针对目前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应坚持经典与现代结合、基础与前沿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结合、教学效果与学习收益兼顾、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等原则进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人文地理学研究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为主线已成共识,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内容改革应该围绕以下主题:人地关系概述(理论、内涵、地理学研究重心)、各种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经济、人口、聚落、文化、旅游、政治等),从四个方面展开:①地理环境对各种人类活动的作用规律分析,突出地理环境的基础性作用,②地理环境作用下的各种人类活动空间分异规律,③各类具体人类活动区位规律,④各种人类活动空间变化趋势等,各种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冲突与协调。

其中,人文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学内容体系可架构为:(1)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关系即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布局体系或经济活动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其研究对象;(2)经济活动区位因素分析(自然、技术、社会条件、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等);(3)企业区位规律;(4)经济部门区位规律:经济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变化的交互作用分析,包括农业区位、工业区位、服务业区位;(5)经济活动空间结构: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差异及其动态演变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包括区域空间结构模式、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等;(6)经济区域与区域协调发展:经济活动区域的分异必然导致区域分工及经济区域形成发展,包括经济区域划分、区域分工,区域协调发展等内容;(7)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全球化使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空间扩大,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及其区域影响是地理学的关注点;(8)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

3.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人文地理实践能力培养

人文地理学的实践应用性非常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人文地理实践教学薄弱与经费紧缺的客观现实,从专业培养目标需求出发进行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体系重建,遵循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需要与可能结合等思路设计形成验证性与综合性、研究性相结合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其内涵是:(1)课堂内实践性问题-探究等;(2)实践性作业,包括人类生活活动区位评价、论文写作、数据分析处理等;(3)短程野外实习,包含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或人文地理综合短程野外实习;(4)综合野外实习,与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等课程联合组织综合实习(沿线开展经济、旅游、聚落、人口、文化、民族、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实习);(5)参与各种课外科技活动;(6)围绕人文地理内容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4.注重课程教材选择与建设,提高人文地理学教学效率

目前人文地理学通论教材主要有: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文地理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文地理学》和高等学校教材《人文地理学》(陆琳主编)。主要教材各有特点,地理科学专业可以选择一种主教材,但同时应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经典与现代结合、国际与国内人文地理研究实践结合,与基础教育衔接的要求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分支学科教材发展参差不齐,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人口地理、工业地理等教材建设较好,其他分支学科的教材急需建设,同时已有的经济地理、人口地理等教材也应不断完善优化内容体系,如经济地理学目前没有针对师范专业的教材,高教社《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四版)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师范专业教学需要,《人口地理学》内容和资料也需更新,因此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类教材建设尚显急迫。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唯教材是从,必须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充分突出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材,教师力求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体系实现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国际与国内相结合,从而发挥教材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科学高效的引领作用。

三、高师人文地理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融合

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重点、难点内容上,采取教师主讲的教学方式,如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但同时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创造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对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启发式、讨论式、问题―探究式、角色参与、实践性作业、课程论文等方法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这些方法有利于“主导”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如经济地理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经济区位的现实或热点,将课程内容与经济区位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讨现实问题、寻求理论解释,从而使其掌握原理知识,再应用于实践。这么做能增加教学的广度与深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与加强实践教学相结合

丰富的现代信息网络资源为丰富人文地理教学提供了平台。受课时限制,人文地理课堂教学应精细化,但其综合性、交叉性要求学生吸收广博知识和多种人文社科研究方法。教师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及精品课程网等,可开发多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过程的全程网络化,方便学生学习研究。人文地理的实践应用性决定了教学中重视知识原理与经济发展实践结合的必然性,一方面,教师精选国家、地方以及教师科研实践中有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或者围绕某人文地理问题让学生收集多种地理信息资源并提供案例,师生共同分析,这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另一方面,完善人文地理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堂内),设计形成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以此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3.完善学习管理制度与课程考核多元化相结合

加强课堂管理,同时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实行结构成绩制:(1)课程考核成绩结构化。如,作业、问题-探究问答、课程论文写作与交流、网络学习、期末考试等。(2)考核方法多样化。平时考评考核包括作业、课堂讨论、课堂问答等,课程论文评价包括选题价值、写作水平、团队合作精神、工作开展情况等,期末考试包括题型、内容、难易、综合程度全面考虑。(3)考核内容的多元化。既考核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综合运用能力,也重视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主动性、创新性考核,一般通过笔试、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通过作业、讨论交流、课程论文写作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课程论文写作及交流、课堂问答、出勤、科研成果等情况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风与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

4.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信息容量大(特别是地图)、清晰性强、交互方便、信息获取快捷等优势,人文地理教学应在继承与创新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其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并使用内容和案例丰富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课件内容精炼准确、重点突出。交互性好,黑板效果和挂图效果优秀的课件,更利于人文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二,通过网络与学生实现互动交流,及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其三,课程建设的基本过程、内容、所有教学文档上网,给学习者提供较好的平台。

教学方法多元化,一方面,推动教师钻研教学,提高教师“主导”能力。多元化教学法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教师“主导”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多元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有很强的实际观察分析能力,必须多方面多角度地深入研究教材与学生、理论与实际等诸多问题,因此,多元化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师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多元化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多元化教学法要求学生自己或教师与学生共同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梁育填.提升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地位,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J].经济地理,2010,(3):357-361.

[2] 陆大道,陈汉欣.继承传统 开拓创新[J].经济地理,2006,(1):1-2.

[3] 范牡丹,肖自明.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的新课题[J].改革与战略,2007,(2):139-141.

[4] 周尚哲,李吉均,王恩涌.地理科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若干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00,(3):39-42.

[5] 李俊峰,刘学梅.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J].中国地质教育,2008,(2):102-105.

[6] 田建文.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7,(9):123-124.

篇11

实践教学是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实施地理科学素质教育的必要过程,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地理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掌握区域综合调查及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具有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从地理实践教学模式、实施方法及效果等方面来探索的,主要采用课堂操作、模式代入及课后评价等方法进行,研究成果可以丰富地理实践教学的内容,希望对实践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补充和借鉴作用。

一、实践教学的模式

地理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一直以来都是地理实践教学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比较成功的地理实践教学模式往往可以带动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里,本人通过自己的悉心调查和研究专家的相关模式研究,觉得中学地理实践教学也可以应用地理专业特色的“三层次、全程化”实践教学模式,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谓“三层次、全程化”实践教学模式,就是将地理学科的实践教学分为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三个阶段,由浅入深地将实践教学分散化安排到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接受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的实践训练,并掌握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该实践教学模流程图如下所示:

二、实践模式具体实施

1.基础性实践教学阶段的具体实施

在本阶段,主要围绕课程实践教学为核心展开,基本方式为直观教学法、课程作业训练和实验教学法。现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课程为例加以说明。

(1)《自然地理》课程实践教学

自然地理课程起着基础课的作用。它既担负着向学生介绍自然地理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任务,也担负着阐述自然地理的性质和特征。同时还必须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地理的整体性,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具体做法是:①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和师资进行课堂教学。每一单元的知识讲解都进行课堂讨论或小组讨论,课后布置预习内容进行课前讨论。用生活实例将相关知识理论贯穿起来,帮助学生在理论与实例之间形成关联关系,指导学生从多层次多方面的角度去J识自然地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②布置课程作业训练。首先向学生介绍与本课程相关的网站,如中国国家地理网站、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网站、中国学术期刊网等,以开阔学生视野。然后布置课程作业训练,作业的类型很多,可以是800~1000字的小论文,可以是生活实例分析报告。③利用多媒体教室观看自然地理方面的影片,如:《Discovery》,《人与自然》,《寰宇探索》等。④利用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经常性地进行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教学,加深直观印象,提高实践能力,比如利用实验室,去气象站、水文站等等。

(2)《人文地理》课程实践教学

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与跟自然密切相关的自然地理相比,人文地理则主要涵盖人类活动的内容,所以应该强调人地关系调查,人地关系的探索一直是人文地理学孜孜以求的目标,所以特别重视野外调查,探究古往今来人类文明遗存,比如某地区的古文化,方言区的分布,各地风俗习惯的比较及它们之间的界线,可以考虑安排相关的调查报告让同学们分组进行,可以利用课余或周末节假日等时间来进行相关的走访调查,达到增强感性认识的效果,为下一步拓展、研究实践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2.拓展性实践教学阶段的具体实施

为了使学生更全面地获得地理运用的感性认识和地理实践能力,在第二学年,可以开展以下实践教学活动:

(1)聘请地理专家作专题讲座

地理专家在地理实践上有着自己丰富的阅历和经验,通过拉近专家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强同学们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比如邀请了气象局专家作了气象知识的报告,让同学们了解到气象预报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了他们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和热情,学生们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2)组织地理专业实验室教学

它使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熟悉、掌握具体的地理现象和过程,学生能直接面对地理实践问题的考验,促使其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具有可感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知识,缩短了地理教育与地理实践的距离。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带领学生在我校地理专业教室用数字星球技术学习时区知识,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食、日食等天文现象。

(3)组织地理专业知识竞赛

在任课老师的带领下不定期组织2~4次地理知识竞赛,竞赛内容以实践生活地理知识为主,让同学们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在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并且能够把平常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在实际问题中得到应用,教师应针对同学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可以实现知识的迁移。

(4)地理区域野外实践

地理区域野外实践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又一具体应用,它是学生在地理野外实践过程中进行调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地勘察。它将地理学理论、实体法、程序法、信念、态度和价值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寻找老师提及的相关事物或现象的体验中自主建构地理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带领学生实际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实地观察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等,学生通过比较直观的实践活动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山水、热爱探索的情感,效果比较显著。

3.研究性实践教学阶段的具体实施

本教学阶段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和学科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的阶段,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具体实施:

(1)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及调查报告的写作

当今社会比较重视知识理论向实践上的渗透,有了前面基础性实践、拓展型性实践的积累,为了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地向学生布置一些社会调查工作,在实践中,可以对本地目前的城市规划、国土整治、水域开发、旅游开发等问题展开调查。指导学生制定调查方法、步骤和内容,最后,学生完成10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通过实践调查可以加强学生对区域现状的认识。

(2)指导学生高中小论文的选题与写作

论文往往是大学生的专利,但作为高中生未尝不可以做些初步的尝试,在指导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由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积累,从而解决问题,形成结论。选题确定后,应该再指导他们进行资料收集,再指导他们进行资料收集,特别是通过网络获取文献资料,并介绍研究方法,指导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研究,提炼概括,形成自己的观点,完成高中小论文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