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养猪养殖技术论文

养猪养殖技术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12 11:43: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养猪养殖技术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养猪养殖技术论文

篇1

香猪与普通的猪相比,在饲养方面没有过高的要求。由于其是以放养为主,因此野草是它的主食,耗费的饲料少,饲养成本低。

1.2适应性强

香猪的抵抗力强,能够在各种环境下生存。由于其较强的适应性,香猪不容易生病,因此饲养的损失小。但是香猪胆小,容易受到惊吓逃跑。因此建议加高猪栏,或者在安静的环境下饲养。

1.3容易管理

香猪的性成熟早,耐近交。饲养到3月龄时候,公猪可以配种,母猪则要延迟1个月。母猪每窝产仔数大约有七八头。

1.4生长快

香猪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到断奶日龄,每只香猪的体重能增长几倍。如果选择香猪进行屠宰,可以选择饲养了4~5个月的乳猪就可以。

2饲养管理方法

2.1圈舍建造

由于香猪以吃野草为主,并且胆小,因此它所居住的地方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向阳、干燥、通风良好、安静,这是为了香猪更好地进行繁殖。一般的猪舍是采用水泥抹地或地砖铺地,这也适用于香猪猪舍的建造。圈舍总面积的确定则需要根据香猪的数量来确定。通常以每头种猪有效圈舍面积为4m2较适宜,要特别注意护栏的安插需要达到一定高度,避免香猪受到惊吓而乱窜。

2.2引种要求

改进香猪的养殖技术,必须充分考虑到经济的发展情况,这些都是影响香猪养殖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对于香猪的品种及饲养的气候特点,需要准确地记录。这样一来,就能够及时做好防护措施,为香猪养殖创造一个优越的条件。一般而言,最好引入4月龄左右的猪种。为了保证香猪的品种安全,在对香猪进行引种时,要严格观察香猪的外貌以及香猪的生理特征,要选择香猪品种特征明显的。

2.3配料饲喂

由于香猪被长期放养的,因此饲料主要以素食为主,包括玉米、小麦、稻谷等。此外,采用青绿饲料饲养有助于香猪的健康成长。要根据香猪的生长时期来确定饲养标准,不同年龄香猪的食量是存在差别的。在这个时期,采用有效的喂养方法对于香猪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篇2

选择适合本地饲养的优良猪种是养猪的基础和能否获得经济效益的前提,品种不同、好坏很大程度上对猪的产能、饲养周期、饲料消耗量有着影响。

2.饲料搭配不合理

饲料是猪健康成长的基础,是养猪成败的关键因素。通常饲料费用占养猪成本的7成左右,如果选择合适的饲料,降低耗料率,提高稿酬率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3.猪病防治不到位

养殖户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容易忽略因为猪的疾病隐患而为其带来的经济损失,仔猪时应尤其注意健康问题。

4.猪场管理不科学

饲养管理好的猪场不仅可以节约饲料,避免饲料浪费;猪场管理科学可以降低猪的生病率,节省药物开支。

二、猪的养殖技术

1.养猪的生产特点

每个国家对养猪的形式、内容有不同的要求,且不同国家的科技水品和农业发展技术也不大相同,概括起来养猪的生产特点有以下几点:(1)猪群应按照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分为不同的生产工艺群:繁殖母猪群、生长保育猪群、保育仔猪群。(2)建立健全的组织生产体系,明确母猪群的数量,保证生产工艺过程中不同环节对猪的数量需求。(3)建立分工不同专用猪舍,以满足各类猪群生理和生产要求。(4)建立完善的繁育制种体系,以及达到标准的环境处理系统。(5)拥有高水平技术的管理人员队伍对猪群实行标准化饲养。

2.养猪的工艺流程

目前养猪工艺分为具有管理方便,资金少,转群方便的一点一线生产工艺和需要大型养猪场并通过隔离猪群以便达到控制各种疾病的三点式生产工艺。而根据商品猪的生长发育不同阶段饲养管理方式的差异,一点一线生产工艺详细分为以下五种工艺:两段式、三段式、四段式、五段式生产工艺。

3.猪场的选址与布局

猪场对猪而言就好比人的家,人需要有个温暖舒适的家猪也不例外,且猪在出栏前待得最久的地方就是猪场,因此猪场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场址应选在土地发展规划的平坦区域,周围交通便利,处于生活居住区的下风向,布局紧凑。猪场应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阳光照射充足,通风性能好。在能满足现阶段饲养要求的同时又可为将来技术发展提升预留空间。定期要对猪场及其周围进行彻底的内外消毒,以保障猪的健康。

4.猪的营养与饲料

饲养户应为猪提供各种合理的营养物质以便维持猪的生命与健康,保证猪的正常生长发育。所使用的饲料原料和产品都应该是未受农药和疫病污染,以保障猪的饮食安全。猪的不同生长期所需饲料也不相同,饲料中应添加适量的生活调料,可预防疾病,还应该按照营养需求,搭配适合的的微生态制品。

5.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猪应选择具有典型品种特点、体格健硕的种猪。体貌具有品种特征,身体健康没有遗传隐患。小种猪2-3个月大时应实行混群饲养,但长大4月个月大时就需要将公猪与母猪分开到不同猪圈饲养。要想使使后备种猪保持匀称结实的体型,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并定期按月对猪进行测量根据变化调整饲料喂量。在饲养哺乳期的猪仔时应注意保持猪圈保持空气新鲜,为了猪崽的安全应在保温箱或保温室并在分娩栏内安装护崽栏。断了奶的仔猪转入正常猪舍前,应清理圈舍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在饲养上刚刚入正常猪舍的猪仔在一周内应该控制饮食,两周后对其进行正常喂食。为了让仔猪养成在固定位置睡觉、进食、饮水、排便的习惯,这时候就应该对仔猪进行调教。

6.猪的疫病防治

为了保证猪在不同生理、成长阶段都能正常发育和健康,应该科学饲养,防治营养缺乏。保持环境干净,通风性能好,夏天能防暑降温,冬天能御寒保暖。同时养猪场条件如果允许应坚持自繁自养,以减少疫病的发生情况,如果要从从外引进猪,应该对猪进行检疫检查,购买后先隔离饲养一段期间,确定无疾病在从其他猪一起饲养。为了消灭病原体,切断疫病传播应进行严格的消毒,而且应该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配制不同的浓度消毒药物。

篇3

乔叶青同志,1982年高考落榜后回乡务农,农闲时搞家庭养殖,由于不懂科学养殖技术,经济效益一直不高。作为一名有志青年,为改变家庭的生活状况,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想学习并掌握一门实用技术,靠技术养家、靠技术书写人生。1988年农广校招生,他就到郯城县农广校报名并顺利通过考试,被录取为山东省农广校畜牧专业学员。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的各门课程都取得了优异成绩,被评为市、县优秀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乔叶青利用学到的畜牧兽医专业知识,结合畜禽养殖经验,学用结合,大胆实践。自家养的猪、鸡等畜禽就成了他的实验品,畜禽常见病他就试着给治疗,积累了许多临床诊断、治疗知识。由于科学养殖,家里的养殖效益大幅度地增长,他在村民眼中成了“小能人”。

慢慢地,乡亲们喂养的畜禽出现一些常见病,就找乔叶青给诊治,向他学习科学养殖技巧,他也乐意帮忙。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丰富,乡亲们找他给畜禽看病的多了,向他请教科学喂养经验的人也多了,他为乡亲们服务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并向周围村庄发展。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红花乡的养殖业得到了较大发展。1989年,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将他聘请到乡兽医站工作,任“农民技术员”,负责全乡的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当时针对生猪品种退化,畜牧业产值下降的局面,他主动向党委、政府提出改良畜禽品种的建议。他自己率先购买了杜洛克、汉普夏、丹麦新长白等优良种公猪,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对全乡1000多头母猪进行杂交改良,同时淘汰劣种公猪20多头,使全乡生猪改良覆盖面达到90%以上,生猪商品瘦肉率由原来的38%上升到55%以上,当年出栏生猪2万多头,仅此一项,创经济效益200多万元。

由他推广的人工授精技术在全省引起了轰动,很多市、县派人来学习取经,他的工作方法在全县各乡镇普遍推广。他推广的技术带动了全县养猪业的蓬勃发展,使郯城县的商品瘦肉猪存栏和出栏大幅度地提高,猪肉品质也得到了改善,郯城县被命名为“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建设先进县”。由于他的工作成绩突出,1993年被郯城县有关部门批准为“农转非”,从此,成了一名合同制干部。他靠勤学不辍、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和优质服务,改变了人生,得以在畜牧推广这广阔的空间里施展才华,实现梦想,书写美丽人生。

二、推广配合饲料,加大服务力度,提高养殖效益

乔叶青同志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2001年又通过成人高考,参加了山东农业大学畜牧专业大专班的函授学习。经过三年的努力,2004年以优异成绩拿到了大专毕业证书。他在平时的工作中也酷爱学习,不断自我充电和积累临床经验,逐渐成为兽医站的技术骨干。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畜禽的各种配合饲料相继上市。为了增强养殖户的思想认识和科技意识,把先进的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引导农民科学养殖,他积极投入到畜禽配合饲料的推广中去。利用给畜禽防疫、去势、诊治疾病等工作机会,大力宣传配合饲料的优点,发放技术宣传资料;利用自己的饲喂经验,现身说法,加快了配合饲料的推广应用。从1988年到现在,推广各种配合饲料每年不低于1000吨,帮助农民提高了养殖效益,增加了收入。在推广配合饲料的过程中,他发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推广必须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欢迎。为此,他主动向站长申请,义务承担了十四个村的畜牧生产技术顾问,承包了这些村的仔猪、防疫、猪病防治工作。在承包过程中,他以推广配合饲料和改善畜禽品种结构为突破口,开展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努力做好疫情预测、预报和畜禽传染病的防治,在改良畜禽品种和科技示范上培养典型,以点带面,树立了良好的技术威信,受到广大农民的赞誉。在承包服务过程中,为了满足群众的要求,他还创办了畜牧技术推广服务部,开通了热线电话,有效地促进了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开拓创新,开展好科技示范,做一名优秀的新型农民培训辅导员

2007年,郯城县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乔叶青被推荐选聘为畜牧专业辅导员。为了当好辅导员,他认真填写示范户登记表,无论工作多忙,他都按时参加县项目办组织的科技培训。学习后,及时将县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办公室发的明白纸、培训教材和科技光盘送到示范户手中,还经常组织农民和示范户们学习讨论。对农民不明白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和指导。并利用进村入户的机会进行防疫、诊治、推广、配送饲料等活动,指导示范户科学养殖。

为了做好科技示范,带领当地农民养殖致富,走科学养殖、标准化养殖的新路子,2007年10月,乔叶青同志广筹资金,多方协调,投资23万元,兴建占地2.5亩的生态环保(发酵床)养猪场一处。目前,建成发酵床面积210平方米,存栏无公害生猪120头,全部按标准化养殖模式。现已出栏生猪65头,纯赢利3.6万元,预计年底可出栏肥猪500头。由于这项技术省工、省时、省料、节水,又能提高猪的抵抗力和猪肉品质,真正做到无污染、零排放,得到专家的肯定,受到市、县领导的好评,定购生猪的客户和前去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乔叶青通过开拓创新,建立生态养殖场,旨在做好科技示范,以点带面,带动农民和养殖示范户从传统养殖向生态环保养殖转变,促进农民科学养殖,共同致富。目前,在他的指导下,发展规模畜牧养殖小区2个,标准化养殖场30多个。他正准备筹建生猪人工授精站,争取2008年底实现人工授精率70%以上,三元优质猪90%以上。以发展健康畜牧业为目标,以标准化养殖小区为载体,大力推进“品种良种化、生产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结构合理化、防疫现代化”五化建设,促进全乡的畜牧养殖健康发展。

篇4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一个根本点在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在浙江衢州,各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艰苦创业,改革创新,顺应发展,主动服务,对接产业创新专业,服务企业促进专业,办强专业引领产业,在衢州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中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的互动发展,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双赢,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一、服务地方,做亮特色专业

“中国消防器材之乡”江山市,从30年前的江山人在外闯荡“打铜修锁修灭火器”开始,如今从事消防器材生产、营销、维修经营人员超过2万多人,在全国设立消防器材经营点3000多个,年销售额20亿元以上,占全国消防器材产业总产值十分之一,当地政府正制定规划拟把江山市打造成“中国消防产业城”。随着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展,专业后备人才明显不足。江山中专凭借敏锐的市场意识和服务精神,主动对接产业发展,在传统的机械专业基础上,结合产业进行拓展,于2002年9月在全省率先开设了消防器材专业,服务地方特色经济。

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编写了《灭火器加工工艺》等系列教材,使教学符合企业生产实际,培养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学校与江山民安消防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由公司定期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实训教学工作,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上述企业实训锻炼,所培养的毕业生优先为当地企业提供服务,从而达到互利双赢的合作效果。学校还与江山联城消防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消防器材研发基地,用于技术革新与产品研发。

学校按照“面向社会、立足产业、特色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实用课程,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并让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型”队伍建设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但办出了专业特色,也为当地消防产业培养了更多的专业实用人才,使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更为完善,产业链结构更加优化,对于提升产业形象,培育产业品牌,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很好的助推的作用。

有了江山中专消防器材专业的示范,围绕衢州10大特色产业,各中等职业学校主动对接,贴心服务,纷纷在传统专业的基础上重点建设特色专业:浙西造纸中专创建了制浆造纸工艺专业(省级)、江山职教中心创建了硅酸盐工艺与商砼专业(省级),巨化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了化学工艺(省级)、精细化工专业,常山职业中专创建了轴承加工技术专业(省级),开化职教中心创建了硅材料专业。

二、顺应发展,做活农学专业

国家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龙游,是传统农业县,更有传统的养殖历史。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生态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立体农业等新兴农业模式相继涌现,养殖企业对养殖专业的人才需求开始增加,对用人的要求也在提高。2006年,凭借着原有的师资力量,龙游县职校开始恢复养殖技术专业,并在提供优质的社会化服务中获得了社会认可,在产业的升级中显示了专业的价值,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涌现了一批名师,在全国普遍低迷的农学专业中率先走出了低谷。

学校农学老师周玉清和徐永祥是县十大农技专家宣讲团成员,两位专业教师都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课余自觉联系农民,送技术下乡,为农民排忧解难,深得农民欢迎,在当地被成为“农民致富的领路人”。学校充分利用养殖技术的师资、实验设备、信息等资源优势,积极为养殖户提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学校兽医室、水质分析室总是业务繁忙,养殖户遇到的畜禽疑难杂症再也不用老远跑省城,学校解剖实验室、观察实验室可以提供检验检疫。由周玉清老师发起成立的绿培养猪专业合作社,各养猪场统一挂牌,社员内部采取了“四个统一”的服务模式: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防疫、统一技术、统一销售,这样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利润,提高合作社及社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到2009年底,合作社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创利2000多万。周玉清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为合作社的发展出谋划策,俨然成为当地畜禽养殖业改造升级的引领者。而被农民亲切称为“鱼大夫”的徐永祥老师引近的湘云鲫在全县得到百分百推广,年放养量2000万尾,仅此一项就为全县养鱼户带来1000多万的增收。

凭借着专业带头人的技术引领以及学校提供的良好服务,学校与养殖户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学校先后与龙游兴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合作社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学校下派教师、学生到养殖基地锻炼实习。通过合作,双方及时掌握技能人才的使用和培养的需求信息,学校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帮助企业技术创新,帮助企业培训在岗员工,同时根据企业生产要求调整课程设置,使教学内容更加切合实际应用。

适应是生存的基础,龙游县职校适应产业发展变化,适时抓住发展机遇,依靠专业带头人,凭借技术优势,融“教产学研”于一体,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优质服务,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也为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业价值的充分体现,专业复苏也就水到渠成。如今该校养殖专业已成为市级重点专业,并在今年积极申报浙江省示范专业。

衢州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要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首先要有观念的转变,但同时必须要有技术和人才的支撑。“立足于产业,适应于变化,有专业教师引领,在合作中奠定基础,在服务中体现价值”是衢江职业中专的园林技术(省级)、江山中专的农村经济综合管理(省级)、开化职教中心的茶艺(省级)等农学专业走向复苏的一条相似之路。

三、把握趋势,创建新兴专业

2007年8月的一天,两个人15分钟的聊天,成就了一项十几亿的投资项目,一时传为美谈。这两个人,一个是企业老总叶志卿,而另一个是衢州中专校长翁孝川。由于有学校引进的浙江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加入,使衢州成为国内首个拥有完整光伏产业链的地区,像衢州中专这样的职教龙头学校作为当地招商引资重要砝码的价值也再次得以体现。而对于企业来说,厂房建设,设备购置,有钱就不成问题,最难的是没有合格的员工。在确定投资后,校长翁孝川马上在学校组建“乐叶光伏班”,专门为企业量身培养新员工,提前做好人才储备,衢州中专光伏技术专业的创建也由此拉开序幕。

在没有多少资料可供参考的情况下,专业带头人郑军老师勤跑企业,自力更生,创建了光伏技术综合实训室,可完成太阳电池生产线15个工位的实习和实训内容,堪称国内一流。同时学校同乐叶光伏公司合作成立了光伏产品创新实训室,并建设一条5W的太阳电池准生产流水线,进行工业级的电池片生产,进而建设国家级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实训基地。学校还打破框架约束,全力培养特色人才队伍,共引进10余名光伏技术及相关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及企业工程师,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又聘请由企业、经委、发改、科技、教育、环保、电力、等部门专家领导成立光伏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学校光伏技术专业总体发展规划、工作指导意见和资金扶持计划;谋划和论证光伏技术专业重大教改事项;收集和定期编制光伏产业动态信息;组织专业发展专家论坛,为教学提供服务保障。

学校与本地的光伏企业紧密合作,按照“光伏产业人才需求调查光伏产业人才岗位群调查光伏产业技能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分析”的程序构建了光伏技术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与课程标准。由郑军老师编著的《光伏组件加工工艺》已签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将作为国家职业资格证--太阳能电池工技能鉴定指定用书。《光伏技术基础》已完成第四稿,已作为校本教材使用,现高教和电子出版社争相要求签约出版。

随着技术力量的增强,学校开始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浙江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太阳能电池片焊接的方面,存在工艺损耗大的问题,郑军老师主动提出用自制的练习片进行替补的加工工艺,企业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层压机是光伏组件加工中的核心设备,能耗高,价格昂贵,郑军老师通过设计了一种根据材料特征,进一步精确加热温度的新工艺,它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能耗。新工艺被江苏常州市源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采用,通过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每年为企业节约电能40万千瓦时。

篇5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在总体上要以“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重实践”为改革思路,适时修订教学大纲和生产实践实习方案,实施课程整合,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课程体系设置

1.1 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路

在动物类专业通过课程整合,淡化每门学科之间的界线,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衔接以及与社会系统的联系;改变按学科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强调以学习者经验、社会需要和动手能力为核心进行整合课程与调整实践方案。经过改革后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应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养、科学素质提高以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1.2 课程体系设置的主要内容

课程体系设置的主要内容,主要从加强基础课的同时、突出专业主干课程、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建立功能性课程、进行复合式能力培养。如对动物机体功能知识的课程《家畜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界定,明确其侧重点,优化课程间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以及实验内容;在动物科学专业的生产系列课程,加强《禽生产学》、《猪生产学》、《草食家畜生产学》教学。在毕业实习阶段实行不同专业模块,按学生兴趣和社会需求来划分专业模块,即所说的专业模块教育。动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侧重点突出:(1)动物遗传育种原理;(2)动物繁殖与动物胚胎工程;(3)取得较大进展的畜禽育种;(4)重要动物营养理论;(5)家禽生产、养猪生产、养牛生产和饲料生产等的科研教学。

2 动物科学类专业教学实践模式

2.1 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改变以往单一专业模式的培养,注重培养大学生掌握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方法,培养大学生在一定环境中的工作、生活、学习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大学生能提出独立见解以及有责任感的精神。

2.2 教学时间实行“3+1”模式

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实行3+1模式,即3年课堂教育,即在大学阶段前3年在学校加强课程学习,夯实专业理论基础;1年教学毕业实践,即在大学阶段最后1年按4~6人一组,将大学生分配到每个实习指导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生产实践一线实习,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2.3 教学体系上注重通才教育

教育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也学习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使学生明白做人、做事、做学问之道,同时也受到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的教育。因此,落实和采取公共课全校打通,基础课按学科门类打通,专业基础课按专业门类打通,为培养通才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

2.4 在通才教育体系中加强专业教育

如果高等教育仅仅只是采用通才教育,那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我们在强调综合素质教育和通才教育的同时,根据动物科学类专业自身的特点,施行“3+1”模式和“专业模块教育”等教学实践模式,加强和拓宽专业教育,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 实施图文并茂的课堂教学方法

在动物科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中,有相当多的课程是形态课,如《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普通兽医学》,有的课程包含形态学教学内容,如《家禽学》、《猪生产学》、《草食动物生产学》、《饲草生产学》等课程。形态课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文字描述抽象、理解困难、实践与理论脱节等问题。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将大量文字资料、声音、图像等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使之系统化、简单化,使教学内容变得真实具体。多媒体CAI中声音、图像、文字的有机结合,可创造出一个具有很强表现力的学习环境,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4 多种形式加强实践教学

4.1 创建校内“三结合”基地,提高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

在研究中教学,在实践中学习,以研究为先导,以实践为基础,把教学、研究、实践有机地融合成一个“三结合”基地体系,探索出了校内基地建设的“三阶段发展道路”,建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科研、生产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科技型的教学基地。该基地包含种鸡场、奶牛场、奶制品厂、兽药厂、预混料厂,这些“三结合”基地具有齐全的教学科研设施、生产实习场所和结构合理的教研队伍,保证了“三结合”基地的稳固发展。

4.2 实行“三层次实践教学法”

在实践教学方面,强调短期实践教学与中长期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行“三层次实践教学法”,保证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交叉循环,保证实践教学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

4.3 实践教学内容层次化

实践教学内容层次化,与人才市场需求接轨。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畜禽养殖技术、畜牧业生产管理、畜产品加工与科技开发、科学研究与科技论文写作。为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多层次、接轨性,采取和地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结合,学校教师指导理论性内容、课题选定及实验方案、论文写作等,请地方技术人员讲授诊疗和养殖经验及实用技术、当地畜禽疫病发生规律、畜牧业生产管理、兽药饲料经营等。在接轨性实践教学活动中,地方技术人员实际上是引导学生由学校走上社会的启蒙老师。这种实践教学内容的层次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宿感,增强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袁贵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3,5:4~8.

[1] 刘拓,张樱,陈秀平.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与实践[J].交通高教研究,2004,3:43~45.

[1] 舒扬.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J].广西社会科学,2003,4:170~172.

篇6

中图分类号:G71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120-02

实训基地的基本职能是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练和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建设实训基地,以学生顶岗实习的形式实现“工学结合”模式的人才培养,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有利于学校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文化优势,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也便于企业利用学校的优势为其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科技园实训基地建设

科技园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重要产学研基地,资源丰富,重点发展水禽、生猪、宠物、农业观光旅游四大产业。科技园紧扣畜牧产业链、产学研结合育人才,获得了“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江苏省水禽种质资源基因库公共服务平台”、“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二、科技园基地的主要优势特点

1.学生实训。学生实训作为科技园最主要的功能,可以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实训。主要采用专业、产业和就业互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园可接收校内动物科技学院、宠物科技学院、园林科技系、水产科技系、经济贸易系等其他二级院系的学生在园区进行工学实践。除此以外,还承担过校外友好学校——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新疆伊犁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培训工作。

2.教学科研。园区积极开展水禽的基础研究,加强姜曲海瘦肉型猪新品系培育,苏姜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承担过市厅级以上各种科研项目,编写科普书籍,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若干。利用教学科研这一突出优势,在2012年,科技园承办了国家级骨干教师企业顶岗培训项目。

3.资源保护和生产。基因库将濒危或具有特殊价值的地方水禽品种作为重点收集保存的对象;种猪场主要承担姜曲海猪的保护和姜曲海瘦肉型猪新品种的培育任务;丰达水禽育种场和宠物藏獒繁育中心主要负责水禽和犬的生产扩繁等,其他功能区各尽其能。

4.社会服务和示范推广。为更好地进行社会服务工作,在科技园内建立了设施齐全的新型农民培训中心,到目前为止,已举办农民培训班百余期。另外,在盐城、连云港、宿迁以及泰州周边等地建立了扩繁场。通过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农民增收致富和提升我省畜牧业发展水平做出了贡献。

5.观光旅游。园区以绿色为主线,建有草原风情园、素质拓展中心、斗鸡馆、畜牧文化展览馆、长寿岛、瓜果长廊、休闲垂钓区、宠物表演场等功能各异的游览区,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到不错的畜牧文化风情。

三、六大专业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把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2]。在科技园,各专业的学生在各个领域直接参与到生产和实际工作中去。目前园区已接纳水禽、生猪、宠物类专业的学生在科技园进行实训。经过这几年的建设,个人觉得,科技园的基地建设已满足其他二级院系专业的学生的工学结合,比如水产类、风景园林类、旅游经济管理类等专业。在原有主干专业的基础上,可适当进行其他专业实训,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1.水禽类专业。动物科技学院学生主要在国家级水禽基因库和江苏丰达水禽育种场进行水禽实训。在江苏丰达水禽育种场,学院联合江苏高邮鸭集团建立的“校中厂,厂中校”的经营管理方式,更好地帮助实施学生的工学结合。在这里,高邮鸭集团的技术管理人员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传授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养殖技术和经济效益理念。学生由生产一线的个人师傅带教,亲手实践育雏、育肥、照蛋、饲养加工等工作流程,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动手能力。

2.生猪类专业。动科院学生的另外一个平台在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现代化建设的国家级姜曲海种猪场。猪场平均每年接收400多名学生在猪场进行专业实训。在猪场学生顶岗实习一个月的时间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技术人员直接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把理论知识贯穿在实践中,现场指导学生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猪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饲养管理、动物疾病防治的实践经验,手把手教学生养猪技术。

3.宠物类专业。宠物行业作为新兴崛起的产业,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着。江苏省宠物藏獒繁育中内饲养有德国牧羊犬、拉布拉多犬、哈士奇犬、泰迪犬等各类品种200余只,充分满足学生实训的开展实施。宠物训导、宠物美容、宠物饲养等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有关犬的品种外形特征、性状表现、幼犬培育、疫病防治等现场专业实践学习。在科技园举办的江苏省首届文化旅游节中,宠物表演作为主导表演,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成果更是充分体现。

4.水产类专业。整个园区四面环水,水资源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在这里,水产科技系可以充分利用园区的河道,养殖各种鱼类,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鱼类的发育、生长、繁殖进行阶段观察和解剖研究,对水质资源、种群变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进行研究。

5.旅游经济管理类专业。旅游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主要针对经济贸易系的学生,配合利用园区已建设施,可以让学生进行跟旅游管理相关的实践学习,主要包括导游、酒店管理和餐饮管理等方面。科技园在对外营运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安排在各种岗位和环节中,将学校课堂上模拟情境学习运用到实践中来,学生可以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处理、解决遇到的问题。具体操作时,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分配下,轮岗负责不同的岗位,熟悉导游的接待工作、酒店宾馆的经营管理和服务工作。在经济营销方面,学生可对外营销宣传园区自有品牌,将科技园内部的绿色有机蔬菜、林下生态草鸡蛋和周博士黑猪肉对游客进行营销。这些工学结合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更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互惠互利。

四、关于工学结合有效实施的思考

科技园为学生提供了实际工作和提前适应社会环境的机会。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诸多不确定因素,工学结合的实施不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目前科技园实训基地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1.学校方面。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学校应对学生做好安全教育和管理。让学生做好知识、技能、素质方面的准备。由于实训时间的限制,有些专业的实训时间是一个月,在这阶段的学习时间内,学生接纳新技能、新知识的时候还是有点类似“填鸭式”教育,并不能保证学生能够立刻了解掌握并运用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距离达到上岗就能顶岗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所以针对实训内容的特点和目标,可以考虑延长实训的时间。另外,学校应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根据实训发展的需要,考虑聘任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学校的兼职老师,来提高实训的效果,事半功倍。

2.学生方面。学生作为实施工学结合的对象,在基地实习时具有“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面对学习环境和方式的改变,学生的角色迅速转换格外重要。同时,在工学结合时,应端正学生态度,不怕脏不怕累,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保持工作热情,使学生成为实训的主体,让他们成为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必须注意的是,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所以在教学时各位学生如有不理解的地方应主动及时地请教老师或师傅。

3.基地方面。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除应按照企业文化制度进行管理,树立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基地还应配备经验丰富且技能水平高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指导教学,并按照实训基地的管理办法进行考核。基地作为“协办方”的角色,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面对的最多的和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有时会因为部分学生的个人原因,不得不考虑到生产的效率、质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现实制约因素。有时基地还需考虑空间、时间和能力等的限制因素,比如生产教学时,鸭鹅育雏和生产周期的时间不能跟实训时间同步等。此时,就需要基地和学校协调利益相关,与实际教学需要相互适应,以使工学结合顺利进行。同时,基地应适时地扩大其规模、完善其设施,使教学、生产有机结合,达到良性循环,资源利用最大化。

实训基地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迅速成长的保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它实现了校内模拟环境和企业工作环境学习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具体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科技园这一实训基地平台的潜力还未全部开发,我们应不断改善科技园基地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不断探索最佳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为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创造条件,逐渐提高学生实训的比例,把工学结合落到实处,提高实训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篇7

地理信息服务的目标,是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任何空间信息。“数据、软件、知识、模型、传感器等与空间信息相关的资源,都可以放到网络上进行共享服务。”龚健雅介绍说,支持未来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则是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网,即GSW(Geospacial Service Web)。

据了解,GSW是一种基于网络服务技术和互操作方法,能使空间数据、处理软件、传感器和地学知识进行共享与交换的平台。

相比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GSW通过以网络服务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借助高智能中间件整合多样的地理信息资源,实现异构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在线服务,从而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各种信息。

比如国家减灾灾害应急系统,实现了灾情专题数据与地图服务的聚合与集成。人们看到的不仅是灾情数据,还有灾情的地理分布,一目了然。

智能制造装备业是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唯一尚未被市场充分认识的金矿。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在日前召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如是说。他认为,我国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业。

“未来的制造装备需要软硬件结合,没有软件的支持,就是‘笨’装备。我们需要改变重硬轻软的观念,增强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能力。”卢秉恒介绍,智能制造装备是在装备数控化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更先进、更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制造精度的装备类型,主要分为智能机床和智能基础制造装备两大部分,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和控制功能。它可以将传感器及智能诊断和决策软件集成到装备中,使制造工艺能适应制造环境和制造过程的变化。

而对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战略布局,卢秉恒表示,应考虑“以点带面,层次推进”的策略,首先以国家重大需求、与战略安全相关的制造行业,如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为对象,重点研制若干类自动化基础好、智能化要求迫切的制造装备。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工艺优化与传感器研究,发展可国产化的传感器网络系统,开发适合制造装备的智能数控系统。

想要轻装上阵似乎并不困难,促促销、裁裁员就可以实现,但是“轻装”以后的凡客,在2013年能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而且能够继续走下去呢?药方是“调整”,“包括组织结构调整,人员结构优化,专注专业产品方向,集中消化库存。”

――凡客诚品科技有限公司CEO陈年

“2012年是凡客发展的第五年,遇到扩张难题,一方面来自人员的膨胀,另一方面产品失控、没有库存周转意识;再次运营基础设施冗余。病因根源是管理能力跟不上凡客的发展。无视凡客既是一个时尚品牌公司,也是跨度最长的互联网公司。”按照陈年的说法,凡客在严重的“人员膨胀、产品失控和运营基础设施冗余”三大问题之下依然没有“倒下”,除了因为“运气好”之外,主要还是靠“整个电商领域的吹牛皮放卫星,似乎口水就能把自己飘到月亮上”。但显然陈年也意识到,“运气”不可长久,“牛皮”也有吹破的一天。曾经把产品线延伸到家用电器、首饰饰品、箱包鞋帽、护肤美容等各个领域的凡客,也开始在2012年底到2013年初开始,大规模地进行促销“清仓”,“9元的鞋子、19元的电吹风、29元的外套”等等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价格出现在凡客的促销活动中。“2013年轻装上阵”成为了凡客“史无前例”低价促销的最好解释。而对于调整的目标,陈年目标也非常明确:“第一,目标全年业绩增长50%;第二,争取全年盈利。”

中国经济总量现在虽然做到世界第二,但要看到,从某种意义上看是被做大的。

――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

作为红豆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周海江在商海摸爬滚打多年,体会自然不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许多企业是在为国外企业的品牌加工。例如,苹果的加工厂,今天放在中国就是中国的制造业,明天人家移到东南亚,那就不是中国的了。没有主动权做大就是被动的。”周海江说,“所以创立中国自己的品牌非常重要。有了自己的品牌,你才有真正做大的主动权。”

“现在我们很强调自主创新,这固然十分重要,但自主的核心技术需要有载体,最终需要放到产品之中,放到品牌之中。”周海江认为,“自主创新”和“自有品牌”好比飞机的两个翅膀,少一个就不能起飞。

周海江建议,中国应注重打造拥有“自主创新技术”和“自有品牌”的“两自企业”,要培育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拥有核心技术的世界性自主品牌。周海江说:“唯此,我们才能在市场经济中拥有话语权、定价权,进而拥有划分市场的主导权,使中国制造真正成为‘中国智造’,中国经济真正实现由大到强的根本转变。”

中国学者由于历史的传统,向来尊重长者、尊重权威,许多学者不敢提出自己大胆的设想,因为设想大胆就会犯上,就会与旧的思想和公认的观点相抵触,引起不满和纠纷,甚至破坏当前的秩序。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

周立伟回忆说:“三十几年前,学术问题往往变为政治问题,这也是科学家不敢大胆设想的原因之一。”

创造性活动在任何科学文化领域都是人类进步的保障。在科学文化活动中,特别是在高校和研究院所,没有流行强烈的怀疑风气和质疑气氛,是不可能有创造性的成就的。

谈到科学史上的“造物主”,周立伟也有自己的见解:“作为一个唯物论者,与其相信上帝派了他的儿子基督来到人间拯救世界,不如相信上帝先后派了两位使者,使人们认识世界,从迷雾中走出。第一位使者是牛顿,第二位使者就是爱因斯坦。”

“好奇心是求知的原动力,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周立伟指出。

对于创新,很多人往往把它等同于专利,等同于教授、博士、论文,但如果这是创新的话,那么中国互联网创业做不了创新,因为没有几家公司有足够的资源去做这些。另外,还有很多人老把创新狭义地定义成在技术上创造一个从来没有的东西,其实那叫发明,而创新不等于发明,如果把创新等同于发明的话,需要每个人都成为爱迪生,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包括我本人和互联网的大佬们,过去10年没有谁无中生有地创造出了一项技术。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

周鸿说:“随着互联网逐渐进入用户体验时代,用户对技术越来越不了解,他们越来越不关心花言巧语的推销,用户最后认的说白了就是体验,学会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持续的打磨、持续的改善是每个小公司都能做的,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微创新,而所有的颠覆性创新都是从微创新开始的。

颠覆性创新刚出来时候,缺点满身,有太多的毛病,以至于没有人敢投资,以至于大公司看不上,但是它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它在体验上有了一个巨大的优势。

我不是特别推崇所谓的蓝海战略,我认为蓝海是你的一种心理状况,如果一件别人做了很多年的事情,你改变一下,换一种做法,你可能就会发现全新的机会。

创新就是发掘一个从未有过的新鲜事物,如果因为人云亦云而打破自己最初的完整思想体系,必定功亏一篑。

――网易CEO丁磊

“网易作为一个公司,在互联网做得还不错的时候,我们会考虑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农村,这里用到了一种‘智慧’的技术,这种技术不是用在人身上,而是用在猪身上。把参数标注在芯片上,通过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向用户传递什么是安全的领先的养殖技术和品种培养技术。”丁磊说。

篇8

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生产者所考虑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农产品宣传出去、推销出去。所以,当下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就是解决农产品宣传营销的问题。

虽然事实上农民所依赖的信息传播渠道往往来源于人际传播,但是要实现农产品在更大范围内的流通,就必须要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它们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实现农产品信息及时而广泛的传播。因此,本文试图对有关大众传媒进行考察,分析其农产品信息传播的现状及问题,探讨新闻媒体对农产品流通和销售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就此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农产品信息主要包括农产品的价格、品性、产地、规格、质量、市场分布、流通信息等方面,其中,农产品流通信息主要指与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有关的一切消息、情报、数据、资料等的总称,是农情和商情的综合反映。

从对农民有实际影响的角度考虑,并且为尽量反映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之全貌,笔者分别从传统媒体(涉农报纸、农业电视频道)、新媒体(农业网站)中同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央级媒体和地方媒体,对其在2009年3月的部分农产品信息进行随机抽样分析。这些媒体依次是《农民日报》和《山西农民报》;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和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中国农业信息网和农博网。

传统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状况

作为全国性大报,《农民日报》注重宏观的报道。该报每期共有8个版面,但是并无专门的农产品信息版面或栏目,只有在周三的“市场信息”专刊中,每周定期国内外大宗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山西农民报》每逢周二、周五出版,共16版,其中与农产品产销直接相关的市场信息集中在第10版“种养参谋”和第9版“农村财富”两个版面上。

央视七套农业频道的节目内容比较丰富,向观众提供大量致富信息、科技信息、种养殖技术、成功典型事例等。山东卫视农科频道是全国地方电视台中开通的少数涉农专业频道之一。该频道拥有“乡村季风”、“致富招招鲜”、“农资超市”、“城乡大卖场”等节目,同时还建有比较完善的网络平台,提供节目在线直播。主要问题有:

报道面过宽,针对性不足。涉农报纸用大量版面来报道国际国内时事新闻,甚至地方农业报纸也有这种情况。3月4日《农民日报》的8个版面中有2个版(第3,4版)刊登的全部巧篇报道都与“三农”无直接关系。3月6日《山西农民报》的16个版面中,有“娱乐”、“新闻天下”、“新闻热点”、“社会经纬”、“参考消息”、“时尚潮流”6个版面与“三农”没有直接关系。笔者认为,虽然农民也需要获知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治、经济新闻甚至娱乐新闻,但这些新闻己经通过各种综合媒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农民可以从这些媒体上获知有关信息。而作为专业媒体的农业报刊,如果再进行报道,显然是一种重复和浪费。

央视农业频道主要涵盖农业科技、致富信息、致富典型、农民工问题、农村问题深度报道等方面,内容非常集中。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从6时到22时的30档节目中有巧档节目与“三农”相关,而这巧档节目中有7档是当日重播节目(主要包括“乡村季风”、“农资超市、城乡大卖场”、“致富招招鲜”)。从节目的时间长度来计算,涉农节目总时长为329分钟,占节目总时长(975分钟)的33.7%。可以看出,山东卫视农科频道的关注点非常丰富。然而,涉农节目数量偏少,重播率偏高,节目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偏低。

偏重各地农产品市场行情的综合性宏观报道。报纸的服务性和实用性距离农民的生产实际需求依然很远。例如2009年3月3日((农民日报》第6版“监测信息”有“批发市场价格周报”、“热点调查”、“统计分析”、“市场现象”、“市场说话”个栏目,共刊发4则蔬菜批发市场上市量消息,4则各地米价上扬消息,2则图片新闻,1则关于养猪业市场行情的预测分析,1则与养殖业有关的玉米市场价格预测分析。这些信息对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来说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复杂,个别地区的市场信息,对于分布广泛的农村受众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缺乏针对性。

当然,作为全国性报纸,《农民日报》在报道取向上偏重于宏观角度无可厚非。那么,地方农业报纸在这方面又做得如何呢?同日,《山西农民报》的“种养参谋”版共刊发5篇报道和一张山西农副产品市场行情表。“农村财富”版面共有7篇报道,其中有5篇分别介绍了5位农民的致富故事,另2篇则是关于如何理财和防止上当受骗。从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与农产品直接相关的有用信息。

传统媒体与受众互动不足。在《农民日报》、《山西农民报》样本中,并无读者来信来电,或“读者声音”之类的栏目或版面。央视农业频道和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也同样如此。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决定了农民媒介消费能力不足,导致农民接触媒体的机会较少,更难进行信息反馈与交流。二是农民远未树立起信息消费的意识,缺乏和媒体进行有效沟通的动力和能力。三是媒体自身对农民渴望表达的需求不够重视,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平台,这就使农民无法获得有效渠道来传播自己的声音。

网络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现状

网络媒体的优势在于能够让网民免费各种供求信息,门槛低,信息更新速度快,覆盖面广,信息来源广泛。在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中,已有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是农业部官方网站,其最大特点是权威性和可信度高,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屋建领地传播各种信息。农博网的投资主体是北京一家农业信息科技企业,集行业在线媒体与专业性农业商务于一体。中国农业信息网中仅“资讯信息”和“服务社区”两个频道就设置了“批发市场”、“供求”、“网上展厅”、“农技推JL‑,“优质产品”、“促销平台”、“价格行情”、“分析预测”等近30个栏目。农博网除开设一般信息栏目外,专门设有“商务”板块,下辖“供应”、“求购”、“产品”、“网店”个栏目。网络的一大特色就是信息传播速度快、更新频率高,时刻保持信息更新是网站的生命之本。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农村供求一站通”,截至3月13日12时,当天更新农产品求购信息25条、供应信息30条。与此同时,农博网新增供应信息更是高达419条,新增需求信息高达72条。

在网络媒体中电子商务得到发展,农产品网店已经走进互联网的视野。比如,农博网设立电子商务平台,网民只要免费在线注册,即可开通网上店铺。虽然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还远远不够完善,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其巨大的上升空间。主要问题有:

内容重复。网站之间信息重复率较高。几乎每一个综合性农业网站都设有“农业法律法规”这一专栏,而每一个专栏里都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这两家网站中也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3月26日,这两家网站都了“农业部部署2009年定点扶贫及援疆、工作”、“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保障春耕生产用种,加强种子市场管理”等新闻。

信息不够全面立体,图文、视频内容太少。农业生产技术的操作性很强,单纯依靠文字说明无法完整准确地指导农民。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很难对复杂的文字说明产生兴趣。因此应该将图片和视频作为农业网站的重要传播方式。然而,这两家网站图文及视频信息很少。比如,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农业科技”频道的所有文章均没有配备相应图片或视频。农博网虽然设有“视频”频道,但是其节目大部分是人物访谈、要闻剪辑、会议报道等,没有充分重视农业技术或农产品的推介。

服务性、实用性仍不足。涉农网站基本上仍然处于信息“传声筒”的初级阶段,习惯于自上而下传播信息,还没有将农户的实际需求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例如,农博网虽然开辟了“专家在线”专栏,然而其内容并非是专家在线咨询,而是专家个人成就介绍,只是专家的个人风采录而已,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专业指导作用。

讨论与对策

囿于样本覆盖范围小、数量少,本研究很难全面深刻地透析大众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之现状,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中窥斑见豹。笔者认为,涉农媒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进农产品信息有效而广泛的传播:

加强信息源建设。目前我国涉农传统媒体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记者的采访报道,直接来自基层生产一线的信息还非常少,所占信息总量的比例很低。这就导致了媒体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农产品信息,而市场又是瞬息万变的,这必将造成信息时效性滞后,从而使得受众大量流失。农业网站的情况也类似,多数没有统一的架构和应用平台,也没有面向农村的、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一直沿用传统网站建设和信息采集方法,使得农业信息资源匾乏。如综合信息多,科技文献信息少,实用技术信息少,可用中文数据库资源零散,不成系统。因此,涉农媒体要广开信息源,充分发挥广大农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购销商的信息渠道功能。

篇9

食品安全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其管理涉及到多方面、多环节、多层次和多领域的问题,再加上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研究起步较晚,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问题就显得特别复杂,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受到政府、产业界、科技界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 研究背景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为此,科技部在“十五”期间启动了“食品安全重大科技专项行动计划”。河南省作为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课题承担省份之一,结合我省实际,选定小麦和猪肉两类大宗产品,以鹤壁市为综合示范区,按照“从源头到餐桌”的运行链条,就其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进行集成组装配套,开展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河南省在设计课题方案时,按照从“源头到餐桌”的各个环节进行分解,本着实际需要和拾遗补缺的原则,设立了11个专题和2个行动。其中“食品安全政府推进行动”是总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单纯的技术应用。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食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必须安全,任何一个环节的失控,都会导致最终消费食品的不安全。食品安全牵涉到生产、流通与消费环节中的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是科技行为,更是一种政府行为,需要政府的协调、引导和推动。但由于受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限制,目前政府对食品安全的规范管理还非常薄弱。为此,课题组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2 食品安全的主体

2.1 食品安全的复杂性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就其属性而言,食品安全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没有安全的生产技术,就不可能生产出安全的食品;没有安全的标准,就不可能界定食品的安全性;没有相应的检验检测技术,就无法确定食品是否安全。众所周知,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有直接的因素,也有间接的因素;有生产、加工、流通方面的因素,也有技术、管理方面的因素。不仅需要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还必须建立起诸如标准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监管体系、信用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信息体系、教育培训体系等。而这些体系的建立,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

2.2 食品安全的主体

借鉴国际经验,技术是食品安全的支撑。但是,食品安全技术又有其特殊性,技术的应用与采纳必须有相应的社会经济环境。一般来说,应用科学技术能够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或成本的节约;而食品安全技术不比其他技术,往往是为了使生产出来的食品达到安全标准,需要限定一些投入品的使用,往往让生产者寻求替代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技术的选择。作为理性经济人的生产者或企业,其追求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如果没有消费者的认知、市场的认可或其它有效的约束,食品也就不可能形成高质量、高价格的市场均衡,其对食品安全技术的采纳就仅仅成了出于道德上的约束。在这种情况下,食品安全技术的应用示范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在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管理的同时,还必须建立起诸如标准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监管体系、信用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信息体系、教育培训体系等全面完整的食品安全体系。

基于上述分析,食品安全技术的应用既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环境保障条件,又牵涉到企业、政府和消费者三方的义务、责任和认识。由此可见,食品安全技术应用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管理)、企业和消费者。

2.3 食品安全的模式特征

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是食品安全的三大主体。但三者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只有三者达成了共同认知,形成了相同的推动力,食品安全技术才能够得以较好的转化和应用。其中,作为食品管理者的政府部门,必须在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等方面,从政策上制定必要的规定和约束,引导、指导和强制企业的生产与销售行为。因此,食品安全技术的应用必须得到政府在制度上的支持和推动。

企业是安全食品的生产者,也是食品安全技术的接受应用者,其行为直接决定着食品的安全水平和程度。企业只有建立了食品安全的自律制度,规范自身的生产行为,才能从源头上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生产出来的食品是否安全,最终必须得到社会公众的接受和认可,经得起消费者的检验。只有得到消费者认可的食品,才能逐步实现优质优价,才有利于引导和加快食品安全技术的推广应用,企业或生产者才会对食品安全技术产生强的需求动力。

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分析研究,结合鹤壁市示范区的运行情况,课题组研究提出了“技术支撑,政府推动,企业自律,意识提升”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模式特征。

3 政府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领域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个技术问题,还涉及到法律法规、管理监督水平、生产经营者素质、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消费观念。食品安全政府推进的重点环节是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其难点与重点主要是制度建设、公众意识提升、产业组织建设、科技平台与信息平台建设等。

3.1 加强制度建设

在制度建设上,政府有关部门应着重对现行的有关制度进行评估,重新构建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利于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制度;加强对市场准入制度、认证制度、标识制度、追溯制度、承诺制度、企业信用制度、预警制度等研究。实践证明,如果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就不可能对生产者的行为产生有效的约束和规范,再好的技术也很难得以推广和应用。如在小麦种植基地建设上,可以研究开发出符合安全标准的小麦种植生产技术和规程;但如果不从管理上、制度上采取强制性措施,限制禁用品的生产和销售,净化投入品市场,也就不可能确保所产小麦的安全性。

3.2 提升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引导生产者实行标准化生产、经营者合法经营、消费者安全消费,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对社会公众、农户、行政执法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科技培训与道德教育等途径的研究,探索出不同的培训方式与途径,使管理者、生产者、消费者都能树立新的观念,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遵照食品安全的原则。

3.3 创新产业组织

在现行的“龙头企业+科研单位+基地+农户”产业化运行模式的基础上,课题组重点对如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通过引导农民

成立协会或合作经济组织的方式,使项目示范区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身安全生产行为,这种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3.4 构建科技平台

食品安全科技的发展与其外部环境密切相关,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而科研条件的改善、科研设施的装备,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同时,食品安全科技工作涉及的学科多、部门多,必须整合科研队伍,加强协作攻关。河南省承担该项课题,共有10余个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示范企业参与联合攻关,以项目为纽带,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创新了科研联合工作的理念与机制。

3.5 建设信息平台

食品安全牵涉到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以及对政府行为的认同。通过对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方法和手段的研究,提出了新形势下农村信息服务的有效模式。还建成、开通了河南省食品安全信息网。该网设有信息动态、关键技术、安全预警、国家标准、专家答疑、政策法规等栏目;收集了小麦、生猪食品安全生产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技术规程、法律法规等,方便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等各类用户的查询和使用。

4 政府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行动

食品安全河南课题是由政府牵头,行业主管部门组织指导和协调,产学研相结合,多单位、多部门协作共同完成的。项目实施按照“点、线、面”的模式整体推进,主要从源头监控入手布“点”,沿“农田到餐桌”这条“线”,以一定区域为中心,在“面”上进行整体推进。采取的行动与措施主要有:

4.1 法律法规与政策措施清理评估行动

着重对河南省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现阶段国家及河南省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措施以及实施的效果进行了梳理和评估,初步找出了食品安全交叉管理和管理缺位方面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政策性措施。同时,参照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的成功经验,结合河南省省情,提出了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创新及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的设想,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食品安全管理的法规、条例、政策措施等提供了可靠依据和实践基础。

4.2 科技管理行动

为确保课题任务的圆满完成,还起草了《河南省“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实施管理细则》。该细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课题组织管理、过程管理、经费管理、项目验收及成果管理等提出了具体办法。明确了课题实施有关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课题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还经常召开专题招标会、调度会、协调会、碰头会、技术对接会、半年检查会和年度工作会,及时编发《食品安全》简报,保障了课题实施分工合作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4.3 联合执法行动

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涉及农业、畜牧、卫生、工商、环保、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在目前以环节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框架下,以生猪及其制品的食品安全监管为例,监管环节主要包括:养殖场环境、养殖、投入品、防疫、屠宰、储藏、运输、生产加工、包装、标识、销售及消费等诸多环节。通过研究,提出了现有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下,建立“联合执法行动”长效机制方案。依照相应的标准、法规进行监控、检测和依法行政,形成“从源头到餐桌”的监管链条和从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市场(零售店)的“绿色通道”。

4.4 理论研讨行动

示范区是一项工程,社会各界对其认识还不一致。为此,课题组多次邀请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部门,召开理论研讨会。2005年4月24日,针对当时的苏丹红事件,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农科院组织召开了河南省“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理论研讨会,来自政府相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以及新闻媒体等单位的3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在2005年“3.15”前夕,召开了“河南省食品安全高峰论坛”,论坛的主题是“营造和谐环境,保证食品安全”。2004年还应邀参加了北京“全球食品安全论坛”,提交的论文在会议上进行了交流。通过举办或参加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理论研讨会,对食品安全的概念、内涵、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问题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找到了“八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问题的成因,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4.5 宣传教育行动

为了提升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2004年5月17-22日,省、市联动,在鹤壁市举办了声势浩大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项目示范区还经常利用板面、挂图、宣传车、散发传单等形式,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向广大村民、居民宣传食品安全方面知识;利用当地电台、电视台、报纸,先后播发领导讲话、示范区建设专题片、企业形象展示、食品安全消费指南等内容268篇(次)。淇县还制作了《科技600秒》电视专题,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有关知识和种植养殖技术规程。

省食品安全课题管理办公室多次策划大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2005年4月,项目组邀请《河南日报》社记者,深入鹤壁示范区进行全面采访,以记者的视觉、耳闻目睹,专题报道了《种麦养猪,如何远离污染》专稿。2005年春季,“瘦肉精”事件闹得纷纷扬扬,及时邀请《河南商报》的记者,将课题研究出来的最新成果“瘦肉精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宣传报道。《科学时报》2005年8月9日还对河南课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在《河南日报》上开辟了《专家解读食品安全专栏》,2004-2005年累计发表食品安全知识性文章18篇;《河南农业科学》也开辟了《食品安全》栏目,2005年累计发表文章17篇。同时,还组织专家编写小麦、生猪科普教材7本,养猪科技图书3种(正式出版)、食品安全知识性资料多种,定期、不定期进行科技讲座。示范区达到了户户都有明白卡、家家都有明白人,当地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显著提升。

5 加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对策建议

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社会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在当前与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扶持。

5.1 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

食品安全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多环节、多因素的风险,高效的食品安全管理必须以健全的安全监管体系为保障。政府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和基础体系的建设,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强化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并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5.2 大力推行市场准入制度

食品市场准人制度是在以往对市场主体实行市场准入管理的基础上,强化对市场食品实施市场准入管理的制度体系。其指导思想是“坚持标准,严格准入,开放市场,强制退出”;其基本思路是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在进入市场环节实施标准准入、协议准入,在市场交易环节实施动态监管,对不合格食

品(或违法经营者)实施市场退出机制,对食品(及其经营者)实施全过程有效控制。目前,全面推进市场准入制还有很大难度,政府应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大力引导、逐步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5.3 完善投资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资金投入还存在资金总量投入不够、部门资金分散、资金浪费现象严重与资金投向亟需调整等问题。应该完善管理体制,确定相关部门的预算,并调整投向,提高投资效率。同时,政府应鼓励其他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投入,要在财政与金融上对食品安全进行支持;尽快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如在农业开发项目、贷款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等。

5.4 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

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各环节的教育与培训,可以从根本上改善食品的安全状况。长期以来,我国食品安全教育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重视,大学相关专业设置薄弱,政府决策者与行业从业人员也缺乏应有的安全培训,消费者有关食品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比较淡化。而教育、培训在食品安全公众意识提升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政府应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引导与示范工作,逐步提高生产者、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大力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增强群众消费信心,提高我国食品信誉。

5.5 提高食品安全的科技支撑能力

篇10

员工对工作的自我鉴定1按照市统计局《关于开展乡镇统计人员岗位知识培训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市乡镇统计人员专业业务水平,市统计局认真做好乡镇统计人员岗位知识培训工作,现鉴定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统计局充分认识到乡镇统计人员岗位培训的重要性,把乡镇岗位知识培训工作列入年初市统计局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局主要负责人专门召开会议,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分管局长为组长,各科室科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内,由办公室主任牵头负责乡镇统计人员岗位知识培训工作,确保工作按序时推进。

二、制定相应文件

根据市局培训通知要求,市统计局下发了《关于开展乡镇统计人员岗位知识培训的通知》至各乡镇(街道)、园区统计站,文件明确了培训对象、培训资料和教材、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管理等资料。

三、注重培训方式

坚持“在职学习,随岗培训,自学为主,面授为辅”的原则,在自学的基础上,市统计局组织集中培训。10月20日,对全市乡镇统计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岗位知识培训,培训由市统计局高级统计师及法制业务骨干讲授了乡镇统计工作职责与规范、统计法案例分析、统计基础等资料。同时围绕日常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地进行交流研讨,经过培训交流,引导基层统计人员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进一步提高实际工作的本事和水平。共计60人参加了培训。

四、注重培训考核

为了做好迎考工作,市统计局按照培训计划,要求乡镇统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进行自学,11月12日,市统计局组织了全市乡镇统计人员进行了集中考试。《乡镇统计工作职责与规范试题》、《基本统计方法综合性试题》、《基本统计方法专业性试题》三门课程平均得分分别是97.12分、91.47分、95.59分。经过培训考试,激发了乡镇统计人员更新知识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业务工作本事和水平。

五、严格培训管理

在培训考核期间严格签到制度,严肃课堂纪律,保证培训纪律学风井然有序,提高了乡镇统计人员学习的自觉性和进取性,确保学员学有所获,取得实效,真正打造一支高效、务实、能干的高素质乡镇统计队伍。

员工对工作的自我鉴定220__年元旦已经过去,20__依然还在我们身边:20__年是公司正式运转第5年,是我到公司的第六年,是我担任总工程师的第六年,是我投入砼技术的第五年,是我近年里身体较好的一年,是公司技术领域鉴定最多的一年,是公司技术经历严峻考验的一年,是公司技术重点突破的一年,是公司新技术推广的启航年。

20__年我能够用“有任性”三个字概括:有梦想,有计划,有期望,有拼搏,有成功,有欢乐,但更多的是:有困扰,有怒火,有辛酸,有委屈,有泪水,有失败,有泪丧,有内疚,有感慨,有遗憾和许多不足,该鉴定的很多,下头按我看到的三个主要方面进行鉴定与提议。

一、公司硬件与维护

自我任__总工以来,公司场地建设就开始,历经六年最终能够画上一个“句号”,从外观上让公司改变“搅拌站”的形象,穿上了公司的“制服”,公司许多员工见证着公司外貌的改变,让公司社会形象更加完善和提升,用业内人士一句话:原先混凝土搅拌站还能够建成这样?也是公司年底顺利经过消防.环保.安全评审最基本的条件,从公司建设中也暴露许多问题值得今年改变:

1、硬件缺乏公司层的机制与计划:硬件是指公司为保证正常生产所必须投入的场地建设,房屋建设,内部设施,生产设备,运输设备,泵送设备,配套设施以及亮绿工程等,更主要公司设备投入大,消磨大,时间久,维护差,如何根据实际状况进行有计划,分批的维护或更换,确保正常生产与使用。

所谓机制是机构和制度的统称,机构是具体开展工作的部门,制度应包括:项目计划,讨论经过,组织实施,监督管理,验收结算,资料归档等流程,否则避免出问题才修或拖,影响市场,影响生产,成本也高,管理混乱,质量低下,资料缺失等。

2、建设维护中意见不统一:要统一意见应当先把好“论证关”,论证主要研究适用不适用,遵守“不适用不建设“的原则。

然后是投资计划:投资计划可进行多方案的比较,从适用性,经济性,安全性,耐久性等多方面研究。最终是讨论经过:也是统一意见的最好时期,过去表现出来的有:会上不说,当面不说,事不关己,应付了事,公报私怨等,公司观和大局观欠缺,着眼起点或低或近。

3、建设中缺乏有效控制:因为没有明确机制和制度,所以现场管理表现为:都在管,都可管,都不管,或不配合,举手之劳也不作为,或找其片面的理由干扰,让公司建设与维修成本增高,时间拖长。

监督方面:多年来公司上下员工状态用三个字“明明病”表述比较适宜,那是公司经营模式构成:一岗低能低效率,不能打破与激励一岗多能多收益,需要监督与验收环节参与不进取,或不负职责,或以非工作范围为由进行推脱。

4、投入使用不规范:新买设备或手机都有使用说明书,公司硬件投入使用后,基本缺乏使用交底与培训制度。

对新制定使用程序不遵守,甚至公开进行反对;对公司财物与公共场所不爱惜,道德观与团体观缺失,异常是对机楼防尘,防燥,防火与卫生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对公司公共场所实验场.绿化带等爱护不够;大门两侧钢架棚利用率不高,灰尘与污染严重。

5、对进取参与员工没认同:许多员工开始进取参与,义务作事,提提议,经“冷嘲热讽“或忽略过后就开始变“冷”,“正气不扬”就会这样,没得到应有的表扬和尊重,更不要说奖励,忘却了他们对公司的付出。

6,对环境建设认识不足:环境建设任重道远,非一日之功,非一人所能,经过公司多年的努力,多年的投入,一年比一年好,环境越来越规范,尘土越来越少,绿化越来越多,安全隐患越来越少,功能越来越健全,员工心境越来越舒畅,乱吐乱摔现象越来越少,作为公司员工越来越骄傲,其变化有目共睹。但公司员工对环境保护的认知较浅,对“脏乱差”习以为常,对防尘与治污等重要性重视不够,甚至在中层干部对此也是“不置可否“,也公司对此宣传与教育不够。

7,对公共安全意识不高:诗人余秀华写得好:有风是危险的,没有风更危险,更危险的是我们对这样的危险痴迷。排除不安全的隐患,是公司安全生产与追求效益的重要保障,公司投入资金进行防火,防雷,除尘,治污等,对用电,用油和车辆进行安全例行检查都是公司对每一位员工健康负责与爱护,同时也是对每个员工生命的尊重,如果我们都认识这点,期望大家:热爱我们公司,热爱我们环境,今年自觉去纠正员工不良意识与行为,进取参与或配合各方面不安全隐患的防治。

二、公司经营管理

一)、公司经营:从组建以来公司经营就比较单一,到此刻能够说有点落后。对“单一“说法,我提出来公司许多员工不会认可,因为董事长把国土公司,商砼公司,砂石厂,廊桥修建,园林园艺,BT工程,灵芝项目等融合一齐,并且项目都不错,怎样可能单一。那正好说明董事长整个事业的经营领域做得十分好而下头公司经营单一,总的经营领域不等于是商砼与园林等分公司的经营领域,分公司应具有自我特色的经营领域。期望公司今年进行砼相关的战略,决策,市场,资金,人员,设备,技术与公共关系等多方面的经营,做大易做强难,为了做强提议经营方面“必须有”。可是,我并不想来“纸上谈兵“与“你懂得”,是作为公司一个员工进行自我的提议;

对于有点“落后”:我理解概括为“三独”:独家经营,独家市场,独家生产,“四靠”:靠政策,靠融资,靠老总,靠摸索,上述失去怎样办?效率要不要?理念不与时俱进,人才又缺乏,市场意识淡薄,单一与落后的经营根源于管理层,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部门各自为政就是市场意识薄弱最好例证,都以“市场效应”为标准肯定能够统一行动,市场鉴定不能用“方量”这个唯一指标,方向反了时越高越亏,今年应将:占有率+总方量+回款率+成本比+满意度进行综合比较。

二)、公司管理:经营靠理念,管理靠制度,制度靠更新,更新靠实践与学习,当今时代潮流“以法治国”,我们“以法治厂“也是顺应历史潮流,公司已经开始起步,使公司管理更上“一层楼”,法律是红线必须严格遵守,制度的严与柔要有“度”,靠公司管理层自我去掌握,学习和制定,生搬硬套不行,人性化更不行,明年公司制度化管理应解决:

1、许多制度需完善。

现公司建设基本完成,软硬件基本具备,管理体系基本构成,应当补充完善相关制度,比如建立.完善改革制度,经营决策制度,干部考核.聘用与任免制度,环境建设与保护制度,防火.防盗等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生产成本控制制度,技术创新与奖励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等。

2、已有制度要更新。

公司成立以来,有的制度已经不适合,有的已经落后,有的根本没法执行,“墙上是看的,下头是乱的”,比如我们的操作流程,卫生制度,食堂管理,保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等。今年从公司到各部门应当将制度更新的更新,改废的废,改添的添,每次上级检查都说流于形式,抄的多,切合自我少。还有值得大家注意,公司岗位职责范围不是按岗位分,而是按人设导致,“你行你上”,岗位的职责应当倒过来:该有的必须有,能够参见我09年编的“公司管理五五工作三字手册”,该有的基本职能都抹去或转“嫁”了,岗位门槛越来越低叫员工怎样上进?

3、有制度应遵守:来年公司要变“有制度可依”为“有制度应依”,没制度的建立制度也要依,否则公司作事,正确的没人坚持,错误的无法批评;

或把制度作为“拉山头”的工具,远己的严,近己的松。

4、建立监督机制:公司至今都缺乏专门的有效的监管机制,制度对己有利的执行,不利的不执行,或觉得不方便,太烦锁或自认为剩余就应付了是,比如:岗位管理制度,机楼管理制度,清洁卫生制度,工作台帐制度,考勤请假制度,资料校审制度,工地安全管理制度,车辆安全行驶制度,对外资料交接制度,料场技术管理制度,砼生产管理制度等,我听得最多是“我那么多年都没问题”,“不学习我照样能生产”,怎样就不换角度想:公司无论那个岗位待遇不变,换个有经营管理头脑的不会比你差,可能更简便,更有效,更安全,成本更低。

20__机楼事故就是执行“机修管理制度”不严,灵新事件就是执行“车辆安全行驶制度”不力造成。所以对公司管理不但有制度,严格去执行,还应有监督。此刻国家管理新举措:“分权与倒查”,所谓分权:就是把决策与执行分离,倒查就是对执行进行监督,把“权力”分散与装进制度的“笼子”且理解监督并考核,才能让制度给公司带来效率降低成本,所以监督机制的健全,是公司各项制度落实的根本保障。再借余秀华写晒场的麦子:内心的潮湿必须对准阳光,这样的麦子才配得上一冬不发霉。

三)、经营与管理并行:建筑业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白银时代已经来临,今年公司首要任务是搞活经营,经营是获利的前提,没经营仅有管理,会因为缺“动力“管成”一潭死水”。同时规范管理,管理是赚钱的保证,没有管理的经营,将“竹篮打水一场空”,只要二者并行将使公司今年产生勃勃生机,财源广进。

三、公司技术管理

一)、砼质量控制:20__公司技术是鉴定年与启航年,五年来,近159万方砼无一例强度不合格,各种强度统计越来越稳定,近390万吨砼原材把住了:眼测关,抽测关,检测关与备样关,杜绝不合格原料进入生产,防住劣质高价原材侵害公司,控制住原材变化.人员流动.季节变换等对砼工作性的影响,难过也平稳度过汛期骨料对砼质量的冲击,从技术方面以最低损失成功处理两次事件停料对砼结构造成的严重质量隐患,确保工程顺利投入使用。

难控也要控的是砼“缺裂渗”,去年36万方砼其中有近半以上是用在易裂板类件,还要理解汛期及原材更换,人为操作误差的影响,主要砼结构件:厚板,梁,柱今年无一例裂缝,板类仅有__与__,人和因为炎热天又无遮盖,素砼无筋的转角裂缝,__为追求施工进度又不愿投入,和往年__工地类似,导致楼板人为产生塑性裂缝.切角裂缝和管线裂缝,不是天灾是人患,板裂缝改为人裂痕。鉴定出对外策略就是:双方的友好合作与依法办事,是解决问题与裂痕的较好办法和途径。

二)、技术改善创新:每当我说到公司技术大家只想到:砼配比与技术部,多么狭隘的认识,公司技术应当是覆盖公司各个领域与岗位,例如市场分析,经营策略,经营模式,管理办法,办公挡案,生产调度,组织供料,泵送设备,耗材指标,成本计算,人机搭配等无一不含智慧与技术。公司技术是公司品牌最佳动力,是质量与成本最好保证,是员工技术提高的最好途径,是提高效率,工作愉快最好办法,以技术部为例:许多技术工作以前很累此刻很简便,以前烦锁此刻觉得简单,以前陌生不敢碰此刻我们游刃有余,技术改善与创新能够让我们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逐一进行更多难与烦领域的技术探讨与实践。提高一个公司技术最好的方式:工作,学习,实践,鉴定,改善,再实践,再学习,创新,再鉴定。并且花钱少效果佳,提高快,成就感强导致进取性就高。从培训与工作中看出:技术部员工学习兴趣与实践活跃度远高于其它部门,从技术部听得最多的是“龙工,做什么实验,教教我吧”,十分欣慰。期望今年建立公司层的技术激励机制,让技术改善覆盖全公司而不只在技术部。

三)、技术鉴定推广:我用了两年多时间对砼技术进行全面鉴定,编写了“五年来公司技术鉴定”一文,已于去年九月上报公司,还写了“公司未来发展策略”供公司参考。

裂缝控制方面:从设计到原材,砼配制,从砼生产到砼施工编写“全面控制砼裂缝”技术论文,并在公司内外进行宣讲学习,已用于指导现场裂缝判定。新产品方面:干拌砼实验结束,相关鉴定今年完成;石粉砂砼的鉴定列为今年的任务。新技术方面:从六个方面(砼设计,砼原材,砼配比,砼泵送,砼控制,砼加固)化了三年时间鉴定,去年已全部完成,并将成果编成易使用与易推广的软件,现仅在公司和我学生中进行推广,“每周一授”,将使今年技术工作变得更加简便,有的成果能够引领砼行业,提议今年在县建筑业内经过质量部门进行学习与推广,让更多客户认知我们,对公司掌控市场与回款有用。

解决砼质量纠纷的最好办法,是把问题原因的”铁证据”呈此刻面前,让他无话可说。以促进大家共同控制砼缺裂渗。我们研究砼裂缝原因直观鉴定法,因设备局限造成数据与图像没法收集整理而暂停,已列为今年技术部重点项目。砼抗裂性检测规范已实施(以前没有),进行出厂检测就可用法律规避职责风险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公司设备与电子资料都准备就绪今年执行。

四)、砼成本控制:横比(同行)竖比(过去)都处于较高水平,但对我们只能是过去,不等于今年就能控制好,今年砼成本计划从三方面进行控制:

1、是继续查明设计图:报准计划,掌握重要部位,查特性砼,抓易裂处,从工程出发,安全的同时让利益最大化,仅此项每年为公司创收都可观,现仅有我们公司在这样运作,今年技术部内外从控制施工质量入手,越严公司获利越多。

2、是控制原材稳定:今年两个料场可提前准备,实践证明:仅有材料稳定才可降成本,尽量减少定性调整,去年暴露最多的是:配合比没问题(工作性与强度试配均不错),收料员,上料员对骨料变化确定本事与职责心,操作员水平参差不齐,对原料变化的预判本事,对骨料干湿的预测本事,对拌合料优劣(三性两度: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塌落度,扩展度)的眼测本事直接影响着成本控制,不要把操作员等于按键员使用,造成去年拉出去的料现场调整多,拉回来调也多,油费,时间,外加剂等白白浪费,甚至整车报废,不疼不痒,遮遮掩掩。

为了降低今年成本,这方面必须有改变。

3、是学习,实践,创新与推广新技术:明年培训进度应加快,同时编写新实验操作规程,实践证明:砼的配置与调整最佳方式是:定量分析与调整,我们正在向此迈进,我早已给公司上报。

要公司重视,员工提议新技术培训从领导层开始,然后倒逼:从机制,人员与资金等方面进行改变。培训也是为了今年更多人参与,我今年鉴定与编写任务依然很重:经过实验要完成裂缝原因直观鉴定法,砼原材等检测新的流程,以及检测规范的改善等。坚定不移,蜗牛爬树,不懈努力是当今技术的“精神”与“无奈”。激励方面去年因为参与人多,时间长,资金少,不能按参与时间或实验次数奖励,那样我会欠员工更多,但为了公证,今年参与人员计划实行台帐制管理,欠帐总不认帐好。

四)、砼缺裂渗:经过去年的技术准备,今年裂缝控制启动“三举措“:一是联合建管与质监站,加强重点工程现场检查,二是推行公司砼裂控技术成果与鉴定方法,贯彻执行砼裂缝防治规范,三是启动现场砼班组监控:因为我鉴定发现,五年来楼板裂缝最多与影响公司最大的工程,基本都跟那两三个砼承包人有关,包括__,__与__工地,技术部已落实专人负责,公司其它部门配合,还将联合业主,监理等现场技术员组成监控网,此办法已获质监站经过,将定期上报并对劣质砼班组进行曝光与治理,实现今年全面控制砼裂缺渗的目标。

最终概括为:硬件建设方面,提前计划,分批实施,合理使用;经营管理与技术方面,很抓经营,规范管理,改革体制,技术创新,监督到位,弘扬正气。马云说:改变是痛苦的,不改变的后果是更加更加痛苦的!预祝今年公司技术“洋洋洒洒”,预祝今年公司收益“喜气洋洋”。

员工对工作的自我鉴定3在县委、县政府和局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镇、村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全身心投入驻村帮扶工作,进取做好帮扶指导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一、村的基本情景

1、人口及耕地情景:全村共12个合作社,农户467户(其中:五保户8户、低保户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13户)农村人口163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4人、残疾人63人、中职、高职在校学生9人)贫困发生率18.26%,平均每年劳务输出劳动力人数381人、耕地面积1494.2亩,其中:田面积543亩,土面积951.2亩,20__年人均纯收入2763元。

2、组织建设情景:村级活动场所现已建成,电视、书屋配置到位并正常使用,村支部成员3名,其中一名支部书记、两名支部委员、村委会成员3名,其中村主任、会计各一名,全村党员共有28人,在家党员9人,党员平均年龄为52岁,其中60岁以上3人,培养入党进取分子3人。

二、工作开展情景

1、20__年起,驻村工作及村党委日常工作增加签到制度、会前学习制度、工作制度及请销假制度。

2、深入基层,走社入户,摸清家底,制定计划,我与村干部进取到村走访,多方面了解民意,结合农户缺技术的特点,向单位申请,将种养殖技术书籍300余册送到农户手中。

20__年新增养殖大户7户,其中养猪规模70头以上的4户,养羊200只以上的2户,养牛30头以上的1户,带动农户50户,今年计划脱贫的不低于15户。

3、结对帮扶,精准脱贫。

20__年,经过我局协调企业,为村113户贫困户送化肥20吨,争取资金24000元,对部分有剩余劳动力的家庭进取联系进行就业培训、外出务工等,为多方面脱贫奠定基础。

4、访问贫困,雪中送炭,进取开展访贫问苦活动。

1)20__年2月15日,我局对村里5户特困户、2名老党员、1名离职村干部进行走访慰问;

2)20__年7月1日,我局慰问特困户13户;

3)20__年9月24日,对村上具体情景进行了摸底调查,确立了精准扶贫方向;

5)20__年12月,我局向上争取到20万资金用于5、6社堰塘修建。

6)20__年12月,经过书面汇报,我局对村贫困户、特困户、留守儿童、空穴老人集中慰问。

5、狠抓“六联机制”建设,切实加强精神礼貌建设,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一是协助村两委巩固农村垃圾专项治理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二是扎实推进“六联机制”建设,强化村民自治,认真开展评比活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帮忙解决群众反映的其他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6、改善人居环境,县投资促进局联合市安监局等部门进取向上争取省级污水处理项目,投入资金28万元,目前主体已基本完工。

为营造整洁良好的村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1、全村共12个合作社,除3社道路已建修外,其余11个社道路7000米全部是土泥路。

2、全村无幼儿园及学校。

3、水渠、提灌设施年久失修,全部老化,已多年未使用,饮水困难。

4、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产业单一,抵御自然灾害本事差,农民增收困难。

5、电压器老化,容量低,用电困难。

四、下步打算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经过进取向上争取资金、村民自筹、在外成功人士募捐等方式,计划新建村社道路5.6公里,解决434户农户交通运输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将1社堰塘进行扩建整治,更换变压器两台,保证照明用电,解决变压器老化容量太小等问题,改善旱片死角所涉及的8个社,计划整治水渠1800米。

2、邀请种养殖专家勘察地形地貌,寻找适合该村的农业生产,经过集中授课培训的方式,使村民能够从产业上增收,到达致富目的。

3、开展技能培训,帮忙贫困家庭剩余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并转移就业,发动群众互带外出务工。

总之,扶贫开发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村民学会了更多的生存技能才能真真正正的对得起领导及村民对我的信任。

员工对工作的自我鉴定420__年驻村工作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年驻村的日子,有喜有优,有得有失,在工作组组长的带领下,在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确保了驻村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现将20__年的驻村工作鉴定如下:

一、深入调查摸底,摸清当地实际情景

驻村后,为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当地的基本情景,我和工作组成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

村是省上确定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识别的贫困村,3月9-10日和3月24-25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会同工作组现场考察,摸清了村的基本情景。

第二阶段:召开座谈会,制定了帮扶策略。

二、落实帮扶措施,工作初见成效

1.引进企业,促进产业发展。

一是会同工作组制定招商引资方案。分析村情,研究招商引资宣传方案,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实施办法。二是广泛考察遴选企业。三是成功启动香桂产业发展。香桂树属于名贵树种,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2.培植大户,发挥示范作用。

一是广泛宣传发动。瞄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以大户的示范效应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依托已建成的农户基础设施,宣传产业扶持政策,营造特色农业发展氛围。二是选准培养对象。组织村干部和有意向的农户,到外地考察学习先进种植技术。三是探索土地流转。四是实施政策扶持。在政策上向农业大户倾斜,局、镇、村无偿为他们供给“保姆式”服务,及时帮忙种植大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实时跟踪问效,改善服务。

3.硬化道路,改善居住环境。

为了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县教体局、县体育中心把入户道路的修整、硬化作为使群众受益的切入点,县教育体育局、县体育中心和村两委对现场多次勘查,何天明局长、胥勋林局长、董文刚主任多次亲临现场规划,制定了入户道路的修整和硬化的三年规划。

4.建体育设施,激发健身热情。

一是精心选址,方便群众。县教育体育局、县体育中心领导班子多次深入镇考察、选址,按照“靠公路,便活动”的原则,充分征求镇党委、政府意见,确定了在镇村实施农民健身工程。二是严格程序,确保质量。严格按照“先建场地后拨器材安装”的程序执行,先新建场地,县教体局、县体育中心再组织相关人员检验,检验合格后拨付器材与资金,确保器材安装到位,资金拨付到位。三是设施到位,效果明显。

5.培训干部,筑牢发展基础。

一是召开谈心培训会。二是组织参观学习。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6.技术培训,让农民当好农民。

经过深入分析贫困根源,“因户制宜”地制定脱贫致富办法,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7.转移培训,让农民不当农民。

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影响一方、带动一片”的原则,发挥教育行业优势,把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结合起来,县教育体育局向县职中下达了60名转移培训任务。

8、治理“五乱”,打造优美乡村。

一是就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计划。二是督查指导联系村开展好环境卫生大扫除,重点清理了卫生死角及其它脏、乱、差区域,并坚持好了日常清洁卫生。三是经过实地查看,因地制宜指导做好环卫设施建设。四是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先后组织2次党员与入党进取分子帮忙联系村进行卫生清洁活动,局党委4个基层党支部全部参与卫生清洁活动。

三、存在问题

驻村工作在取得必须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此刻:一是基层工作经验缺少,工作新局面还待打开。我基层工作经验缺少,对农村工作还是按上级部门的安排进行,自身独创性工作开展不够,工作新局面有待进一步打开。二是经济活动本事较弱,发展当地经济不堪梦想。由于驻村时间短,发展经济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工作,加上村经济条件所限,在发展当地经济工作上还有待提高。

员工对工作的自我鉴定520__年,本人在公司领导和部门的领导的大力关怀和正确指导下,围绕着本职岗位工作职责,立足岗位,兢兢业业,踏实工作,较好的完成各项任务,现将个人工作情景具体汇报鉴定如下:

一、工作总体情景

(一)思想提高,态度端正

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我,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加强自我的思想理论学习,关注时政,认真学习了党的十精神,“中国梦”等,经过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我的思想觉悟,提升自我的内涵素养,拓展视野,让自我更好的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和岗位发展需求;

(二)严于律己,真诚待人

本年度,个人能够认真学习热力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领会公司各项决议,始终与公司党委坚持一致。在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立足本职,团结同事,尊重领导,服从组织工作安排,在工作中能够严格要求自我,同时,与同事相处真诚相待,虚心向同事们学习,学习他们身上的品质和精神,不断提高自我的综合素养,更好更快的促进自我快速发展和提升。

(三)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目前,我的工作部门客户服务部,主要工作资料为做电子版巡检记录、统计水电周、月报表,整理档案、库房账目、内务管理等,工作资料较细较杂,所以,在工作中,我不断培养自我的职责心和耐心,将职责心和耐心的培养放在做好工作首位,要求自我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处理每项工作中的细节,确保工作不在我的范围内出错,不因我耽误工作。

1、认真做好电子版巡检记录:全年共对___块电子版进行巡检,记录各类问题___次。

2、统计水电周、月报表:对水电数据进行认真核查,按时安质做好水电周、月报表工作,确保每张报表数据准确无误。

3、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针对负责的档案多且杂等特点,一方面个人认真学习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参加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自我的业务理论水平;另一方面,结合档案管理的实际情景,完善档案管理台帐,定期更新档案,严格遵守档案管理制度,努力确保档案不出差错。此外,进取强化自我运用电子档案管理的本事,充分发挥电子档案的作用。

4、完成库房账目及各项内务工作。

在库房账目方面,坚持财务管理制度,做到账库相符,账库相实;在内务方面,按时按质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尤其是每日定时定期的做好办公环境的保洁工作,努力营造一个环境卫生,氛围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存在问题

(一)学习力度还需要不断提高

在工作中,常常由于工作忙等各种原因,造成自我对于学习存在放松的现象,在学习上存在着必须的松懈、侥幸等思想意识,尤其是对热力行业的相关专业知识学习的力度还不够,了解还不深,此外,对于一些政策性的理论学习存在着重视度不足等现象,所以,在未来的工作实际中,在这些方面自我仍需不断加强和提高。

(二)专业技术本事仍需提高

在实践业务操作过程中,个人的业务本事仍需不断提升,在档案管理等相关业务实践过程中,自我还存在着业务素质和本事不强的现实状况,与公司的要求尚有一段差距。

(三)工作的统筹计划性需加强

在工作中,个人对工作的安排和计划性仍需不断提升,常常会因为工作安排不合理,而造成手忙脚乱的局面,极大的影响了工作的效率,这是本人需要不断改善的地方。

三、下步工作安排

篇11

摘要:当前中国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水平日益提升。农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其信息化水平的建设势必影响到整个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笔者就农业信息化这个概念做了比较详细的剖析,将农业信息化按生产过程分为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化,并将各个阶段又具体细化为3 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农业信息化进程的3X3架构。随后对3X3架构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详细阐述,指出农业信息化产前、中、后3 个阶段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互相促进,很好地把握农业信息化这几个方面的关系,以科学的方式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有助于中国的农业信息化更好地实现。最后,在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业”的概念,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业是需要不断奋斗的目标。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3X3架构;产前信息化;产中信息化;产后信息化;新农业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3-0131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现代村镇服务业技术集成示范(2006BAJ07B09)。

第一作者简介:高万林,男,1965 年出生,四川广元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信息化技术。通信地址: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 号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Tel:010-62736755,Email: gaowlin@cau.edu.cn。

收稿日期:2013-03-26,修回日期:2015-04-02。

0 引言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中国农业要保证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产品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农业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为其他部门的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1]。

而现阶段中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如果得不到加强,它将很难支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因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最终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能否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2]。

计算机等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用最先进的生产力信息化武装农业,利用农业信息化技术来解决农业问题,是当前加快农业发展的最好途径[3-4]。

1 农业的概念

什么是农业?农业的范围很广,定义也有很多版本,一般比较熟悉和常见的分类是把农业定义为农林牧副渔行业的统称,这五业之一的农业指的是小农业,即平常所说的狭义农业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包含这5 个方面,即需要讨论的农业这个概念。

另有一种比较好的定义方法,是把农业定义为从生物生长繁殖中取得产品的行业,有人将农业的这个概念很好地诠释成了“十字形大农业”,十字中的那一横道,由植物生产业、动物生产业和微生物生产业构成,这是按照作为生产对象的不同种类的生物来划分的诸农业部门的整体。笔者将这个整体称为“一字形大农业”。十字中的那一竖道,分做一的上下两截。上截用来表示“农业服务业”,下截用来表示“农产品完成业”。这里的“农业服务业”是指为整个“一字形大农业”服务的服务业。而“农产品完成业”也是指整个“一字形大农业”中的农产品的完成业[5-6]。

总之,一般意义上农业即通常所说的第一产业。目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时代赋予了农业更多的内涵。随着市场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包含了从生产到加工以至流通各个环节,农业不单是第一产业,而是三次产业的聚合[7]。农业的效率也是各个环节效益之和。这也正是笔者阐述的广义农业的含义,这是现代意义上的农业,与以往传统农业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2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及农业信息化的3X3 架构

农业信息化就是培育和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应用于农业的历史过程。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是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消费、市场等各个具体环节,以加速对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8-9]。

根据农业生产过程的时间顺序,笔者将农业信息化分为产前、产中、产后3 个阶段的信息化过程,其中产前信息化包含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信息化[10];产中信息化包含生产过程、生长过程和产品管理的信息化;产后信息化包含储运、加工及产后销售的信息化[11],其体系如图1 所示。这种分类方法思路完备、线条清晰,以一种新的视角将农业信息化的内容按时间顺序阐述得清晰明了,指出农业信息化的各个阶段紧密联系而又相互制约。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将这3个阶段及各3 个小方面的要点内容深刻理解,并扎实掌握其核心思想,才能有助于更好地建设农业信息化,将农业信息化的这种分类方法称为农业信息化的3X3架构。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健康发展,关键就是这3X3 具体内容的推进,它为人们实际工作中对农业信息化具体推进措施和对策的提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2.1 产前信息化

通常情况下,任何生产过程离不开生产力的作用,农产品的生产也是如此。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而平时所说的生产资料指的是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其中劳动资料是指人用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的总和,包括生产工具、土地、建筑物、道路、运河、仓库、机器、设备、厂房等。劳动对象指在劳动中被采掘和加工的东西,可以是自然界原来就有的如地下矿石,也可以是加工过的原材料如钢材等。

农业生产的产前主要是准备工作的实施,首先需要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分析制定什么样的生产才能让农民致富赚钱,生产出的农产品有最终的销路,可以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如某年种田计划播什么种、怎么播,还涉及到所需的土地面积、种植工具、所需设备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等。具体可以按生产力的三要素来分类,即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这3 个方面的信息化基本包含了农业的产前信息化。在这里可以创建一个市场分析预测系统,利用这个系统提供的对生产力要素需求资料,创建一个区域宏观决策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决策处理。

2.1.1 劳动者信息化首先,劳动者的信息化是产前信息化的关键。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体,劳动者的能动性在生产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加强对劳动者的信息化水平培训,是农业产前信息化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农业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生产过程中信息化的实现水平,影响着产前决策的正确性与否。劳动者信息化需要对各类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各级农业技术推广员、农业领导、农户等,同时劳动者的信息化还可包括对劳动者自身信息的信息化,统计一定区域内劳动力资源分部情况,以便在有合适的农业生产项目时更好地分配这些劳动力到不同的岗位上,因产施才,做到资源的最合理分配。

2.1.2 劳动资料信息化其次,前面提到的在生产前确定如何选址、需用土地的大小及面积、需要的机器设备及厂房、以及什么样的环境、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等,这些都是产前必不可少的工作,同时也属于劳动资料的相关问题,对劳动资料的信息化,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并分配这些资源。例如知道一块地上现阶段种小麦会创收,以后也会有很好的销路,就需要对小麦播种相关劳动资料进行准备。需要规划用地多少公顷,拖拉机、水泵等如何准备,犁、耙或更高级的工具如何选用及准备,或如何配置更智能化的工具,把这些工作信息化,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根据实际调研出的需求估算出用地面积、联网核查出拖拉机等如何与其它土地分配使用更节约,犁耙等需要多少把更合适,并如何与劳动者搭配等,这将大大增加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对种子、种苗、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进行信息化管理及产品、市场信息,创建方便农民选购、验证和投诉的农资信用信息体系、建立农资监管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农民等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是劳动资料信息化中重要组成部分。

2.1.3 劳动对象信息化最后,劳动对象的信息化也是从一开始就起着很重要作用,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要种什么或养什么进而进行具体准备,本身就是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开始调研某年市场猪肉供不应求,根据信息化搜集情报及分析,观察如果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时才应开始有规划地进行养猪,确定好要养的数量及以何种方式喂养等,将会对生产起到关键的作用。先与客户签订合同并按照其组织安排生产的订单农业,实质就是通过订单的形式把市场需求反映出来,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克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和波动性。这是产前信息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农产品市场监测预测系统及农业决策系统在农业产前信息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2 产中信息化

农业产中信息化包括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生长过程的信息化以及产品管理的信息化。

2.2.1 生产过程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是农业生产中比较关键的一步,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包括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平整土地、播种、育苗、插秧、施肥、除虫、收割和牲畜饲喂等一系列过程,生产过程信息化就是指用信息化的手段对这些过程进行改进并更好地完成,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如对农作物土地平整可以采用激光平地等技术,大大提高平地的效率和质量;利用智能化的机械播种、育苗、插秧,利用机器人进行果实采摘,实现智能喷洒农药等,提高农作物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利用病虫害防治系统实现对农作物的病虫害监测;对牲畜的饲喂采取自动配料方式,科学地进行喂养;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现代化的生产管理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实现对生产过程的高效可靠控制等。

2.2.2 生长过程信息化生长过程包含了农作物从开始的发芽到最后的收获结果,牲畜的生、老、病、死等整个过程,甚至微生物的孕育死亡,生长过程的信息化正是对生物从开始到结束整个生长过程中可能的工作进行信息化,包括监控生物生长过程、病虫害防治、疾病预防、营养配置、生长环境监测等很多步骤,很好地实现生长信息化,有利于农产品健康、高效地成长。如建立农作物生长动态监测系统,对农产品长势进行监测;建立病虫害防治信息系统,尽可能实现相关信息共享;建立牲畜生长情况监测系统,及时监控牲畜的生、老、病、死等过程。由此可见,农业中生产过程与生长过程信息化是有交叉的,可以结合看待。

2.2.3 产品管理信息化产品管理信息化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对农产品的统计管理,这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可能需要大量的计算、分析与信息共享等,主要包含农产品收获及农产品管理,利用现代化手段统计农产品数量并及时跟踪其物流情况,如利用RFID 技术进行农产品数量和信息的记录统计[12],这也为下一阶段产后信息化的实现做了较好的准备工作;利用信息农业、网络农业的手段实现农产品信息搜集与共享,方便进行产品的信息化管理[13]。建立农产品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产品管理的信息化,是实现农业信息化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同时也关系到产后信息化能否更好地实现。

2.3 产后信息化

产后信息化包括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再加工以及销售等过程的信息化。这是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一步,农产品的最终合理销售处理才能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2.3.1 储运信息化首先储运信息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农产品的物流信息化。要改变中国农产品物流落后的现状,减少农产品损耗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产品物流的过程中,实现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14]。具体来说可承接产中产品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将RFID 用于物流管理过程中。同时应在原有农村经济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强市场信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计算机联网、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并逐步搞好农产品信息处理与工作以及市场信息咨询服务[15-16]。

2.3.2 加工信息化通过信息化的信息实时流动,可以高效地知道哪些产品运往哪里,在哪里进行何种加工比较经济合理。这就自然引出了产后另一个重要环节——加工信息化。在加工阶段,也要利用RFID 标签中的信息对产品进行分拣,将符合加工条件的产品进入下一个加工环节,同时可将产品信息、生产日期、产品等级、保质期等内容添加到RFID标签中[17]。不但这样,加工信息化还包含很多方面,如选择怎样的加工方式,在什么情况下加工最合理合适,加工环境怎样选择,根据市场需要将农产品再加工成什么形式最有销售市场等。

2.3.3 销售信息化销售这个环节应该说更需要信息化的支持。众所周知,只有通过销售这个环节,农产品才能转化为货币为农民增收做出贡献,所以说销售这个环节至关重要,是整个农业产业中无可替代的一步。首先是待售产品的信息公开化,只有让更多的人知道农民有什么产品,这些产品的好处何在,才能让农产品有更多的市场,进而较好地实现其价值,甚至可以“待价而沽”。其次就交易方式的信息化来说,中国各地区发展存在极大的不平衡。在绝大部分地区还是传统的看货、订货、装车、人工过秤、开单、付款等交易流程,这样既慢又不安全,而在另一些地区已经实现了全程电子化,即市场交易电子化、市场结算电子化。电子交易的基本流程是:买方看货、订货、装车、电子过秤、刷卡、交易完成。卖方将所有货款都划到自己的IC 卡上。卖完货后直接到市场结算中心取货款。既不用担心货物丢失,也不用担心票据丢失,既方便又安全[18],效率大大提高。

产后信息化的具体实现可通过制定农产品交易系统,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储运登记系统等完成,同时也可依托于网络农业、信息农业的手段实现产后农产品信息的与共享,还可通过在线农业相关新闻、农产品具体信息、交易信息等内容实现产品更好地宣传与销售。

另外,农业的产前信息化依托于产后的信息化,尤其是农产品市场预测系统、分析决策系统,都是依托现有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和实现的,所以产后信息化至关重要。

2.4 产前、产中、产后信息化的关系

为了便于理解和阐述,笔者将农业信息化按时间顺序分为了产前、产中和产后这3 个阶段的信息化,它们虽然各有侧重,但却又互相渗透,不可割裂,共同统一于农业信息化这个有机的整体中。其中产前信息化是基础,引领产、中、后的信息化,是整个农业信息化的先导;产中信息化是实现农业高产增收的关键性阶段,它依托于产前信息化,又影响着产后的信息化;而产后信息化的结果如市场行情等又反映了农业市场的走势,决定着产前信息化的实施,3 个阶段信息化互相衔接、互有影响、互相交织。

因此,相应地很多农业的信息化手段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前、中、后整个过程中,如设施农业,它的核心设施是环境安全型温室、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环境安全型菇房[19],采用必要的设施设备,同时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了自然的束缚,同时也使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的有效方法,其中既包括产前相关设备的准备和作物品种的选用,又包含产中栽培技术的应用及产后反季节作物的销售;又如农业专家系统,它主要包括产中栽培及生产管理系统、农作物生长发育模型模拟系统、营养诊断系统、温室的环境控制与调节系统、病虫草害预测预报诊断系统、产前市场预测系统、农场管理决策系统等[20];网络农业既包括利用网络的资源指导农产品生产过程,还包括产前和产后的在线新闻(如品种信息,技术信息,市场导向,生产资料等的最新新闻),专家论坛,网上BBS,农业生产的政府指导方针等信息,同时便于人们的查找;另外超市农业是探索现代的农业产业体系和产销体系的一种形式,主要是指优质农产品,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通过标准化建设原料基地,组织生产,根据超市的经营业态要求进行分级、整理、包装、储运、配送,形成一个新型的农业产销体系;又如信息农业,正是集知识、信息、智能、技术、加工和销售等生产经营诸要素为一体的开放式、高效化的农业……这就要求人们在进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统一布置,全面推进。

3 农业信息化是实现“新农业”的第一步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中国农业迫切需要快速发展,以便满足国内人民的需要,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发展“新农业”的需求日益紧迫。

3.1 新农业的概念

新农业是相对传统农业而言的,是指按照现代农业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特性的思路,转变传统观念,树立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商业思维经营农业,加快构建一个与WTO规则相衔接的现代化农业框架,以市场引导拓展提升农业的产业内涵,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经营方式,提高农业与工业、信息、商贸、旅游服务业的关联度,实施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支持的产业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农业,从而达到服务于最广大农民利益乃至整个社会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新型化大农业[21]。

3.2 新农业的内涵

新农业着重于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经营农业和市场营销流通方面,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专业化、产业化,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强化农业物流体系建设,完善营销网络,把“订单农业”、“超市农业”、连锁经营农业、网络农业等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作为新农业的主导方式,以市场需求引导现代农业新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新农业是用高新信息技术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是以人的智力和技术资源为动力,以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生产、经营和服务为支柱,以强大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为后盾的知识化农业。发展新农业,引领中国现代农业和当代农业发展,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3.3 农业信息化与“新农业”的关系

在组织方式上,新农业是通过信息化手段,透过农业企业经营的整合、创新及改革,构建农业产业价值链。它应以农会、农业合作社、规模化农业企业等为中心经营体,以周边农民团体、卫星农场为基础,运用垂直整合、水平扩张、同业与异业结盟等方式,将小农整合为大农,以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改进农产品品质,稳定农产品供需,提高产销效率,塑造竞争优势。

在生产环节上,新农业在产前环节,会根据“订单农业”的要求,进行农业信息化相关建设,收集整理市场信息,确定生产何类产品,准备相关的生产资料,确定劳动对象,并对劳动者进行信息、技能等相关培训。产中环节,会采用“生物农业”、“精准农业”等一系列先进的信息化、生化手段,促进农业的高效产出。产后环节,会通过“超市农业”、“网络农业”等物流、加工、销售手段,确保农产品及时、准确地进行二次加工及运输、配送,保证产品的营销渠道畅通。可以预见,在新农业的实现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力水平将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也将加快上涨,城乡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实现。

4 结论与讨论

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使用信息、传播信息,用信息技术武装农业,提高农业产量及附加值,是新农业实现的前提和第一步。思想认识上,只有掌握了信息,认识到模式的优越性,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新农业才能够快速发展;产前,只有掌握了信息,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对拟生产作物进行判断规划,农业生产才能脱离盲目化的生产,引进商业经营的概念,面向复杂多变的市场,加强抗风险性;产中,只有掌握了信息,了解到最先进的技术,才能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种养殖技术,快速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产后,只有掌握了信息,才能保证农产品的销售及匀速,才能够做到与城市接轨,与国际接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述对信息的收集、应用,是农业信息化正在开展的工作。因而,农业信息化是新农业的前提和第一步。整个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最终也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新农业”服务的。当前,应大力加强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改变中国农业现状,为新农业的发展走好第一步。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行业的信息化,笔者用农业信息化的3X3 架构能更加清晰和详细地阐述这个概念,即根据生产过程将其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的这3 个阶段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在农业信息化进程中互有渗透,共同组成了农业的全面信息化。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当中,只有牢牢把握农业信息化的概念,理清农业信息化的主要任务和内容,用科学的模式推进,才能实现中国农业的最终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机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化,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多年总结的宝贵经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在不断提倡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提出了“新农业”的概念。作为发展新农业的第一步,当前,应该大力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实现“新农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胶东在线.关于《农业法》一些最基本范畴的规定[EB/OL]. jiaodong.net/ytzfw/system/2007/08/01/010063525.shtml,2007.

[2] 王全红.试论农业报道不能弱化[J].城市党报研究,2008(2):21-23.

[3] 高万林,张港红,李桢,等.关于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关系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1(1):466-470.

[4] 尹祖.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化[EB/OL]. cqagri.gov.cn/detail.asp?pubID=90054,2002-10-22.

[5] 于光远.对农业现代化的一些思考[J].农业技术经济,1991(3):1-4.

[6] 谷中原.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D].湖南:湖南农业大学,2007.

[7] 魏人民.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突破六大传统理念[J].现代经济探讨,2009(5):78-80.

[8] 薛庆林,崔和瑞.基于农业信息化理论的农业现代化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5(4):32-37.

[9] 林景涛,马丰艳萍.农业信息化的作用及建设重点[J].农机化研究,2009(7):239-240.

[10] 高万林,杨克敏,李佩佩.农业产前信息化的分析与探讨[J].农学学报,2015(2):96-99.

[11] 高万林,岑光,李佩佩.农业产后信息化的分析与探讨[J].农学学报,2015(3):85-88.

[12] 颜波.基于RFID 的禽畜类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0.

[13] 陈文迪.面向质量溯源的农产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广东:中山大学,2012.

[14] 贾冬青,柯新生.信息流引导下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263-267.

[15] 胡艺峰,张友华,李绍稳,等.基于RFID技术的农产品流通信息系统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5):62-64.

[16] 郭庆然.农业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09(4):70-72.

[17] 林浩,王江红,夏鲁朋.RFID 在农产品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629-6632.

[18] 朱麟,余林生,张友华.IT 技术在蜂产品信息采集中的应用(一)[J].蜜蜂杂志,2009(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