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休闲农业概论论文

休闲农业概论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12 11:43: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休闲农业概论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休闲农业概论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2071

引言

我国农村自建国初期的后就遵循计划经济制度的要求,加入到互助合作社和的体系里,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的结果。城乡二元结构严重束缚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国家在政策上倾向于城市,使得很多投资,技术,人才都流向了城市。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使得农业,农村,农民得不到发展,还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很多农民纷纷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打工。农村大量的田地被闲置,农民的进城潮还给城市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绿地减少,交通拥堵等等的问题。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在这项政策推动下,很多企业和个人从进场务工的农民手中获得农村闲置的土地和荒地的经营权,加入资金、技术的投入,盘活了农村闲置的土地、荒地。产生了一种以农业产品为资源,农村生态环境为依托,自己购进的设备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休闲农业”。

1 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中期的欧洲。迄今为止,“休闲农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各个国家的各个学者给出的定义都不一样。国内外学者对“休闲农业”的定义大致如下:

纵观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观点,休闲农业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在秀美的生态农业资源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建设集旅游、观光、住宿、购物、度假、教育等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其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的就业率,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生态平衡。

2 休闲农业的特点

2.1 低成本

休闲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传统农业以成熟的农作物来实现经济效益,从开始种植就需要大量的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培育期间还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产生的效益很低。休闲农业则是依赖于农业资源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之上,一次性购入建成可供游客观光、休闲、住宿、教育的场所,后期维护成本较低。

2.2 高收益

休闲农业一次投入的成本可以产生高于传统农业同等成本产生的经济效益,很多农民在休闲农业中的收益远远高于在传统农业中的收益。

2.3 污染小

传统农业一直在粗放式经营,耕作过程中流失的化肥、农药和收割时产生的大量秸秆对周边河流产生严重的污染。休闲农业主要以农业为辅、休闲为主,因此它比传统农业更加的环保。

2.4 产品附加值高

传统农业只是单纯的销售农产品,休闲农业则不同,同样一片果园,传统农业单单的销售果子,休闲农业则可以让游客观光、采摘果子、动手榨果汁等。产品附加值远远高于传统农业。

3 宝应县概况

宝应县始建于秦,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E119^7,43;~119,42.51,N33.2.46~33.24.55,属里下河平原区。全县共有乡镇1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全县拥有耕地面积7.67万km2。宝应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呈热带季风性气候特征。适宜动植物的繁衍生息和种植生长。

4 宝应县休闲农业分析

4.1 地理优势

宝应属于黄淮冲击平原,一条京杭大运河贯穿其中。境内海拔在2m左右,s331省道贯穿东西,s237省道贯穿于南北,县内湖泊密布,共有河流42条,是南水北调的源头地。周围有扬州、上海、南京、连云港等重大港口。宝应距离苏中机场只要近一h车程,在建的连淮扬镇高铁宝应站使宝应和全国大城市的距离大大缩短。

4.2 文化优势

宝应始建于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南接历史名城扬州市,北连文化名城淮安市。少时的读书处使得宝应更具有文化底蕴。久远的历史和现代文明使得宝应这座城市更具人文魅力。

4.3 市场优势

宝应县2014年GDP总量408.20亿元,在政府的带动下,全县人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1%,居民的收入增加使得休闲农业的消费市场潜力增大。

4.4 政策优势

201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农业特色化、规模化为目标,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和传统农业的有机结合。

4.5 区位劣势

全县现有休闲农业企业11个,休闲农业个体经营户10家。多数休闲农业区位交通不便利。在推广时候难度很大,消费者群体范围大大被限制。

4.6 内容单一、设施不健全

除了荷园和白鹭岛两个大的休闲农业外,其他休闲农业,内容形式单一,很多只是单纯的让游客进行采摘、垂钓活动,没有最大程度的开发,在和其他休闲农业企业竞争的时候缺乏优势。

经营管理者素质低:很多休闲农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很多以前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的工作,对经营管理休闲农业缺乏系统性的管理技能和知识,尽管有关部门在对很多管理者进行培训,但效果还不是很显著。

4.7 休闲农业缺乏规范的管理

县内绝大多数休闲农业虽然取得营业执照、税务执照,但是很多很多游客反应自己要求开张发票的时候,很多休闲农业没有发票可开。休闲农业在县内已经运营数家,当时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指导。问题的根本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

4.8 知名度不高,品位低

县内休闲农业的消费者群体还局限于本县及周边县市,原因是本县很多休闲农业定位低、规模小、低品味,没有品牌营销意识。内容不够丰富,设施过于简陋。社会影响力低。

5 宝应县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

国内外学者对于发展休闲农业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对策,通过对宝应县休闲农业的调查认为:下一阶段,宝应县休闲农业的发展思路一定要高举科学发展观旗帜、统筹城乡发展、坚持现代农业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和农业的优势。全力打造多功能型的休闲农业。

5.1科学规划布局、因地制宜

县有关部门一定以休闲农业长远发展为目标,要将休闲农业区位的定位同城市旅游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农业产业化规划结合起来。休闲农业的区位规划一定要突出特色,从各乡镇、各村的农业资源、经济资源出发,选择一条适合本乡镇、本村发展的道路。努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休闲农业。

以农为本、以农为辅:休闲农业是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产业,但是整个产业一定要贯穿“农”字,千万不能脱离农业产品,不能盲目的追求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在以农为本的前提下,要合理的开发的第三产业,坚持立足农业,合理开发观光、旅游、采摘、住宿、教育等项目。

5.2 制定政策、扶持休闲农业

政府一定要完善相关机制,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休闲农业中去,应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开发休闲农业,对于自主开发休闲农业的农户给予政策激励,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引领农民自主创业。在用地审批过程中,一定要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用地,避免出现土地滥用、他用。

5.3 加大品牌建设

休闲农业包含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经营管理内容,需要具有更专业技能的从业人员。很多从业人员缺乏责任感、品牌意识淡薄。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有立足长远的发展目标,致使休闲农业发展缓慢,效益低下。

强化监督机制:休闲农业选址多在乡镇村落,很多时候政府的监督力不足,致使很多休闲农业胡乱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游客投诉处理不及时,使得休闲农业进入一个不健康的发展模式。因此,强化监督机制,加强休闲农业的管理,使休闲农业能通过正规形式占得市场份额。

6 结语

宝应县休闲农业正在蓬勃发展,这种发展是建立宝应县的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等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但宝应的休闲农业较周边县市的休闲农业水平还是较低。在政府的引导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产生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社会就业率、保护乡村民俗文化、提高教育水平等的乘数效应。对于促进农村和农业的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休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赖明洲,薛怡珍,谢佩珊.台湾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刍议[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2]郭焕成,郑健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3]范水生:休闲农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陈墀吉,陈德星.休闲农业概论,台北:威仕曼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

[5]廖树宏.新农村新休闲[M].台北:商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

篇2

本文通过对明清陕西庙会市场的发展进程、规模与组织形式、时间结构与地域差异的考察,剖析了明清时期陕西庙会市场的时代特点及其在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庙会市场在西部环境相对闭塞的省区商品流通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通过对陕南、关中两区庙会市场发展的不同轨迹,初步分析了在不同的商品流通渠道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市场体系,以及庙会市场在其中所发挥的截然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明清     陕西      庙会市场      市场体系    区域不平衡性

【“摘要”为3号黑体、居中、字间空1格;下空一行,内容不少于400字,小4号宋体,两端对齐, 行间距1.5倍数。下空一行】

【“关键词”:小4号黑体。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行间距1.5倍数。下空一行】

【请插入页眉页脚。页眉:内容为   北方民族大学:论文题目,页脚内容为页码,居中。】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tourism-marketing is becoming the key factor of the tourism. Tourism is stepping into the era of marketing orientation.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believes that tourism-marketing is the prime problem on NingXia tourism. The article expatiates on the marketing strategies, design of the NingXia tourism, market identification and promoting.

KEY WORDS: NingXia      Tourism marketing      Ideas marketing

【英文摘要另起一页,要求: 】

【Abstract 小4号Arial 体,加粗,居中,内容用 Times New Roman 字体, 行间距1.5倍数,下空一行,两端对齐】

【关键词(Key words 小4号Arial 体,加粗,内容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  行间距1.5倍数, 中间用空格隔开。其余与中文格式相同,两端对齐】

 

【目录另起一页,“目录”为小2号黑体、居中、字间空2格;下空一行】

【内容小4号宋体。下空一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 行间距1.5倍数。】

【请采用自动插入目录格式。目录争取在一页内结束】

 

目  录

一  导论.................................................................................. 5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5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5

1.“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 6

2.“农家乐”...................................................................... 7

 

二  孔雀村农家乐现状调查.................................................................. 7

(一) 调查背景......................................................................... 8

(二) 调查方法......................................................................... 8

(三) 基本资源情况的考查............................................................... 8

(四) 农家乐经营业主的基本素质分析与经营概况分析....................................... 9

1. 基本素质分析................................................................... 9

2. 孔雀村“农家乐”经营情况分析.................................................. 10

(五) 客源市场消费和满意感的调查分析.................................................. 10

1. 客源市场消费的调查分析........................................................ 10

2. 旅游产品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11

3. 旅游产品意见分析.............................................................. 12

 

三  孔雀村在“农家乐”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3

(一) 孔雀村资源破坏严重, 政府及村民旅游资源开发意识薄弱.............................. 13

(二) 农家乐经营业主基本素质较低,队伍老龄化严重...................................... 14

(三) 经营产品单一雷同,投资巨大,政府补贴微少........................................ 14

(四) 客源市场结构呈老龄化且家庭结构复杂.............................................. 15

 

四  孔雀村农家乐旅游开发对策及建议....................................................... 16

(一) 利用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加强政府补助与引导.............................. 16

(二) 提高经营者的基本素质,将经营队伍年轻化.......................................... 16

(三) 拓宽客源市场,定价适宜,树立口碑效应............................................ 17

(四) 改善卫生环境,增加乡土气息...................................................... 17

结语..................................................................................... 19

致谢语...................................................................................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1

(一)农家乐旅游顾客问卷调查.......................................................... 21

(二)访谈问卷........................................................................ 22

 

 

 

明清陕西庙会市场研究

管理学院 **级**专业   ***(姓名)

例上:[论文另起一页,题目为小2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

[署名:文章第二行  小4号宋体 居中, 行间距1.5倍数。下空一行]

前  言

庙会也叫庙市,是伴随寺院或宫观的宗教活动而出现的商品交易场所。从字面上我们已不难理解,庙会的发展是以宗教的繁荣为基础,而市场交易则是借助寺庙做依托。中国史籍中最早将庙会追溯到西周时期1。目前史学界基本认同,庙会的出现大致在魏晋时期,唐代已基本定型,无论北方还是江南均存在庙会活动。宋代以后,庙会在城乡间得到普遍发展。

【“前言”二字为三号黑体,居中,字间空2格;下空一行】

【论文内容:内容不宜过多,小4号宋体, 行间距1.5倍数, 段首行缩进2格,两端对齐】

  一 明清陕西庙会市场的发展进程

庙会也叫庙市,是伴随寺院或宫观的宗教活动而出现的商品交易场所。从字面上我们已不难理解,庙会的发展是以宗教的繁荣为基础,而市场交易则是借助寺庙做依托。中国史籍中最早将庙会追溯到西周时期1。目前史学界基本认同,庙会的出现大致在魏晋时期,唐代已基本定型,无论北方还是江南均存在庙会活动。宋代以后,庙会在城乡间得到普遍发展。

【标题一, 黑体三号,居中】

【内容:内容宋体小四号, 标题一下面必须跟上一段或两段,三段赘述的文字内容,然后再起标题二内容,两端对齐】

 

(一)明清陕西庙会市场的发展进程

庙会也叫庙市,是伴随寺院或宫观的宗教活动而出现的商品交易场所。从字面上我们已不难理解,庙会的发展是以宗教的繁荣为基础,而市场交易则是借助寺庙做依托。中国史籍中最早将庙会追溯到西周时期1。目前史学界基本认同,庙会的出现大致在魏晋时期,唐代已基本定型,无论北方还是江南均存在庙会活动。宋代以后,庙会在城乡间得到普遍发展。

【标题二, 黑体三号,居左】

【内容:内容宋体小四号, 标题二下面必须跟上一段或两段,三段赘述的文字内容,然后再起标题三内容, 行间距1.5倍数,两端对齐,】

 

1. 明清陕西庙会市场的发展进

庙会也叫庙市,是伴随寺院或宫观的宗教活动而出现的商品交易场所。从字面上我们已不难理解,庙会的发展是以宗教的繁荣为基础,而市场交易则是借助寺庙做依托。中国史籍中最早将庙会追溯到西周时期1。目前史学界基本认同,庙会的出现大致在魏晋时期,唐代已基本定型,无论北方还是江南均存在庙会活动。宋代以后,庙会在城乡间得到普遍发展。

【标题三, 黑体小三号,居左】

【内容:内容宋体小四号, 标题三下面必须跟上一段或两段,三段赘述的文字内容,然后再起下面的标题内容, 行间距1.5倍数,两端对齐】

 

 

结   论

上文只是就《三号汉墓》遣策释文和注释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梳理。并提出了一些很不成熟的看法。由于本文体例所限,有些问题并没有作专门的讨论,在此作一简单的说明。由于本人学力所限,三号墓遣策中的一些问题,只好存疑待考。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本身可能也存在问题,敬请大家指正。

【“结论”二字为三号黑体,居中,字间空2格】

【下空一行。内容:小4号宋体,  行间距1.5倍数, 段首行缩进2格,两端对齐】

【标题一,标题二,标题三, 结论,致谢语之间行距请根据美观度适当空出两至三行】

致  谢

本论文从立题到论文撰写整个过程都是在导师李井会教授,高礼让教授和于洪梅讲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特别是李井会教授在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都给予我极大的关怀和帮助,在传授我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我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及创新能力,为我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开阔了我的视野。导师敏捷的思维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两年半来,我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无不凝聚着李井会教授的心血,我将最诚挚的谢意奉献给我的导师。

【“结论”二字为三号黑体,居中,字间空2格】

【下空一行。内容:小4号宋体,  行间距1.5倍数, 段首行缩进2格,两端对齐】

【标题一,标题二,标题三, 结论,致谢语之间行距请根据美观度适当空出两至三行】

1. “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农业旅游”是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等为主要吸引物的活动。农业旅游与农业资源、农业技术、农业产品、农业区位及农村文化密切相连(李天元,2003)[1]。由于观光农业发展较快,人们常把“农业旅游”称为“观光农业”(黎小苏,1987)。观光农业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一种融农业经营与观光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它以农业种植为依托,把农业经营和观光有机地结合起来,吸引游客前去观赏,是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韦庆远(1983)指出:尽管“观光农业”与“农业旅游”意趣基本一致,但由于“观光农业”反映的是传统“观光型”旅游形式,无法体现当代农业旅游参与性、娱乐性、休闲性等特征,也无法体现旅游的农场、园地、森林等不同风貌。规范的称呼是“农业旅游”,它不仅包括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度假农业,也包括农业修学、农业考察、农业科研等形式。应该看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农业旅游概念的内涵在不断扩大,最初只把田园风光、农事活动作为农业旅游的吸引物,后来加入农村的建筑、农村的习俗,然后又加入农村的文化等等。

【注释:采用脚注(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选脚注,编号格式选1、2、3、4、5)】

【脚注必须是和文章中的引用以及参考文献相对称,严禁胡编乱造】

【引用书本著作顺序为:(作者,著作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M], 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

【引用期刊顺序为:作者,题名[J],期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引用网址顺序为:作者,题名[J],网址名,年份,插入网址,具体到文章html格式,例如:宁夏日报,银川市抽查六成“农家乐”卫生状况堪忧[EB/OL,2003,nxein.com/sxjj/ychs/200809/29436.html】其他情况参见《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例下:(文中红字引用出自以下脚注-例上)

参考文献

[1]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五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50-155.

[2] 黎小苏.陕西之特产—牲畜[J].山西:陕行汇刊,1988,7(2):25-29.

[3]宁夏日报,银川市抽查六成“农家乐”卫生状况堪忧[EB/OL],2003, nxein.com/sxjj/ychs/200809/29436.html【“参考文献”四字,4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 内容5号宋体,  行间距1.5倍数]

【引用的文献顺序,参考著作为:(作者.著作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M].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

【引用期刊为:(作者.题名[J].期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引用网址顺序为:作者,题名[J],网址名,年份,插入网址,具体到文章html格式】其他情况参见《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附   录

[1] 陕西省旅游地图

[2] 陕西省庙会市场调查问卷情况说明

篇3

摘要:笔者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以推动北京生态休闲农业持续发展为落脚点,诠释了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的定位,分析了目前北京休闲农业所存在的问题,诸如传统农家乐供给过剩、环境污染、缺乏品牌效应、产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建议,其中包括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生态空间、开发生态休闲农业多元主题、研发生态休闲农业创意产品、实现生态休闲农业“社区经营”,为北京休闲农业发展、北京城市建设协调共进提供科学而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京津冀;北京;现实需求;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9-9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asb14110069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项目“科研基地建设-哲社基地-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PXM2015_014207_000013)。

第一作者简介:谭雅蓉,女,1990 年出生,陕西汉中人,硕士,研究方向:都市型现代农业。通信地址: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 号北京农学院,E-mail:tanyarong@126.com。

通讯作者:史亚军,男,1957 年出生,北京人,教授,研究方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教学与研究。通信地址: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 号北京农学院,Tel:010-80799305,E-mail:shiyajun@126.com。

收稿日期:2014-11-12,修回日期:2015-02-17。

0 引言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赋予了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新的内涵,在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北京城市功能需要重新定位、经济结构需要重新调整、农业结构需要重新整合。如何统筹区位、资源、生态、经济基础等要素,实现北京与河北、天津2 地休闲农业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仅是多年来北京休闲农业发展的进一步深入,更是北京休闲农业进入一个重要的转型升级阶段。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是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是以绿色生态为理念,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健康舒适为目标,不断满足不同层次居民需求的新型绿色产业。

1 生态休闲农业定位

1.1 概念

生态休闲农业是在传统休闲农业的基础上,以生态旅游、健康旅游、文化旅游为特色,以健康、环保与永续观念为导向,以带动京津冀休闲农业经营消费、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把农村产业、经济、人文、生态结合在一起,打造健康养生、亲子体验、文化体验、美食娱乐、舒压疗郁等多元主题,研发个性化创意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心理需求,同时发挥生态功能,涵养水源,调节微气候,减少城市的生态足迹,是保障农村生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型绿色休闲农业[1-2]。

笔者结合京津冀一体化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实际需求,从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角度出发,阐述了生态休闲农业的功能定位,如图1 所示。

1.2 特征

1.2.1 突出“三生”功能生态休闲农业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所谓生产功能是指通过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不断拓宽了农业以及涉农企业的收入渠道,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所谓生活功能是指通过不断开发具有特色的田园风光、农事耕作文化,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农村生活的机会,使消费者达到修养身心、缓解压力的目的,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所谓生态功能是指生态休闲农业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微气候,提升人们环保意识,保护农村环境,减少城市的生态足迹[3]。

1.2.2 以绿色生态为理念绿色被视为一种文明的象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成为当下旅游的热潮。生态休闲农业顺势而生,以绿色、生态、环保理念为导向,以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为目标,依托田园景观、自然资源,尊重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发展以自然为取向,兼顾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的生态休闲旅游,打造景观欣赏、森林漫步、文化欣赏、生态康养的产业形态,创造人与自然永续共存的和谐环境[4]。

1.2.3 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生态休闲农业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理念,不断坚持技术创新,培育繁殖优良新品种,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出具备一整列的生产、制作和包装技术,创新加工及保鲜技术,适度适量地使用化肥农药,从而生产出健康安全、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和食品。同时根据不同农产品特色,加以创意包装,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生态休闲农业是融合了高新生物技术和创新理念的新型农业产业。

1.2.4 以健康自然为目标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居民更加渴望绿色生态环境、更加渴望亲近自然。生态休闲农业就是通过充分发掘农业生产中旅游资源因素,为游客提供生态、清新、舒适、健康的休闲活动场所,有利于城镇居民和游客身心得到真正放松和享受、缓解紧张工作压力、陶冶情操,满足消费者追求快乐、惬意、安逸以及修养身心、接触自然的休闲需求,使其得到体质、智力的恢复和提高。

1.2.5 以多元主题为特色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心理需求,促进农村多元化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不断拓展农村旅游市场,逐步向精致,特色与多元主题方向发展。通过打造健康养生、亲子体验、文化体验、美食娱乐、舒压疗郁等多元主题,结合人文、艺术与创意美学,兼具自然观光景点,研发凸显自身特色的主导产品、主题产品、创意精品,使得生态休闲农业的新业态、新产品、新价值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2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需求分析研究

当前北京农业的发展将迈向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结构发展变化,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与之带来了资源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5-6]。另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各种突出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只有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才能解决北京生态环境问题,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才能促进北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生态需求

生态成为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第一需求。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资源环境约束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目前北京最为尖锐的矛盾。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雾霾天气、大雾造成严重空气污染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北京自然生态系统已经遭受到破坏,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明显处于超负荷状态。因此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提高自然资源的生态性,探索保护环境有效路径、促进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势在必行[7]。

2.1.1 水源近年来,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等这些水资源问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构成极大的威胁。北京属于特贫水城市,是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北京每年水库存水量的下降速度也非常快,是中国全国范围内下降最快的3 个城市之一。2012 年北京市水资源总量为39.50 亿m3,按照2012 年末常住人口约2069.3 万人,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为193 m3,是远低于国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0 m3的重度缺水标准。北京不仅重度缺水,而且水污染也十分严重。2012 年每年直接排放的污水仍有2.6 亿m3,而且再生水利用率不到40%;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着北京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有限的水资源要求北京市农业必须走一条资源节约及循环可持续的发展之路[8]。

2.1.2 空气北京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还有大气污染防治问题。雾霾天气,大雾造成严重空气污染,京津冀地区PM 2.5 值几次濒临“爆表”。如表1 所示2013 年城市PM 2.5 年均浓度排行最严重前13 个城市中京津冀更占10 席。这些城市的PM 2.5 年均浓度远远超于国家标准,大气污染问题十分严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长期暴露在雾霾之下同时也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有监测结果显示,过去5 年间北京肺癌发病率增加了70%,相当于每10万人中就会有45人患有肺癌[9]。蓝天难见、雾霾满天、繁星无影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出行,更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渴望呼吸到新鲜空气是京津冀人民的重大需求。

2.2 市场需求

休闲娱乐成为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北京市人们休闲娱乐的经济能力不断提升,闲暇时间不断增加,人们精神压力不断增大,各种市场需求助推着北京市生态休闲农业持续快速的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多样化,休闲娱乐功能齐全,自然文化资源丰富,将成为21 世纪北京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方向[10-11]。

2.2.1 消费水平增高从消费性支出来看,2012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已经达到了24046 元,其中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占了15.37%,31.3%的恩格尔系数显示出北京城市居民已经满足了基本的吃、穿的需求,人们的消费倾向将会转向更高层面,更多的追求文化、旅游等消费领域以及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表2)。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北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里,医疗、房价、养老、物价的上涨使得人们精神压力巨大,朝九晚五的单一乏味的生活使得精神层面的追求得不到满足,长期以往身心疲惫,据2012 年《北京社会发展报告》显示有32.6%的市民感到生活压力加重,人们急需要通过休闲度假的方式来缓解精神压力[12]。

2.2.2 休闲农业市场潜力巨大据北京市调查统计,随着节假日的增多,游客数也在逐年增加,2014 年上半年北京总接待游客数高达800 多万人次,同比增长5.6%,乡村民俗户接待游客在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小长假期间,增长率分别为14.1%、12.2%、10.4%和18.3%[13]。从表3 中可以看出5 年间北京市观光农业接待人数从2009 年的1597 万人次增加到2013 年的1944万人次,总数增加了347 万人次,经营总收入更是以20%~25%的速度不断增长,说明北京市民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14]。

2.3 绿色产品需求

绿色健康成为北京生态休闲农业的重要目标。当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发展,毒生姜、毒豆芽的爆发,使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了许多顾虑与担忧,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提升人民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2.3.1 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急需提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出口国外。国际市场对农产品出口的标准越来越高,对种植方式、生产环节、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有关的环保技术以及食品卫生安全标准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北京乃至全国只有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发展绿色农产品,才能提升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2.3.2 人民健康需要保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以及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2012 年农业生产施用化肥达到13.68 万t,由于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使得农产品所附的农药残留增多,农产品质量降低,危害人们的健康;另一方面转基因食品的出现也加剧了人们对农产品安全的担忧,人们更加青睐于天然、无公害、绿色环保的农产品。

3 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北京传统农家乐供给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严重目前北京郊区大多数休闲农业项目盲目发展,单纯停留在提供餐饮、住宿、垂钓、采摘等初级阶段,人为因素过重,与“重返自然亲近自然”主题相违背,参与活动形式单一,缺乏特色,“农家乐”模式已经日趋势微;对于基础设施方面,园区内交通设施、水电设施、住宿设施不完善、档次偏低;饮食卫生、安全问题也存在隐患,难以形成固定客源。

相当数量的休闲农业项目经营主体主要为当地的农户,文化水平较低,素质不高,没有接受过多的专业培训,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服务水平偏低,降低了观光区档次,减少了客流量[15]。

3.2 过度开发,造成部分环境污染

随着休闲农业项目短期经济效益的递增,一些经营者唯利是图,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而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比如倚靠河流就修建水上娱乐项目,倚靠高山就增加索道项目,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另一方面不断增多的休闲农业项目也带来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垃圾的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水资源、空气、植被以及土壤,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6]。消费者在旅游的过程中随处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普遍存在、不仅如此乱攀枝叶、乱写乱划的不文明行为也屡见不鲜,这些无视脆弱环境的旅游行为都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3.3 休闲农业产品档次偏低,缺乏品牌效应

各郊区县的大多数休闲旅游经营户还停留在“小农经济”的经营观念上,在项目宣传、市场拓展、产品包装以及品牌打造方面观念较弱,同时,各景点之间缺乏合作宣传意识,没有形成组团式的宣传与发展,导致影响力和宣传力相对较弱。

多数休闲农业项目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虽然不同于城市生活,但每个休闲观光的模式与布局大同小异,缺乏创新与特色,趋同性使得各个园区可以被轻易替换,不能够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整个观光活动与当地的资源优势、特色产品联系较少,民俗文化开发不充分,地域性、个性化不突出,缺乏知识性与趣味性。

3.4 休闲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度不高

目前虽然北京各类新型产业蓬勃发展,例如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但这些新型产业与休闲农业之间缺乏相互的融合、跨界,产业链条没有做到更好延伸,经济利益没能实现最大化的挖掘。当前的北京休闲农业忽视了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融合和互动,只是单一的农业或者旅游业的单唯性,没有形成产业之间立体产业体系,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不断提升的需求。

4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建议

4.1 保护生态环境,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水资源严重的匮乏,是京津冀一体化生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为重要的障碍。因此,在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中,应充分认识到京津冀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生态空间放在首要位置,做到科学合理规划措施途径,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区域环保一体化发展。一方面大力宣传生态保护和绿色消费,树立民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人民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改变传统高消耗、高排放的消费模式,重点推广绿色消费和低碳消费;另一方面发展节水型生态休闲农业,打造带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环保屏障和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带,推动京津冀绿色生态长廊建设,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大气污染治理,将生态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可以永续利用资源、绿色环保的产业形态,以生态休闲农业发展为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基于各自优势,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的生态休闲空间[17-19]。

4.2 根据不同客层,开发生态休闲农业多元主题

深度挖掘个性化、层次化消费市场,开发多元主题,是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创新之举[20]。通过市场调研与深度挖掘,将北京市休闲农业市场进行细分,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的需求,打造健康养生、亲子体验、文化体验、美食娱乐、舒压疗郁等多元主题的生态休闲农业。例如针对中老年人市场,可以开发生态休闲养生游、生态休闲康体游等;针对上班族市场,可以开发生态休闲运动游、生态休闲体验游、生态休闲舒压游、生态休闲亲子游等主题。针对学生市场,可以开发校外教学、假期体验游、农村体验住宿游等主题。同时,依照不同月份、季节性、环境资源等因素,开发赏鸟、赏枫、赏樱、定向、森林漫步、自然创作等主题游。创建特色鲜明的有机农业生态休闲园、郊野公园、森林生态旅游、生态度假村、生态农庄、体验农庄等多种形态的生态休闲农业。

4.3 增强文化创意,研发生态休闲农业创意产品

通过品牌效应带动农业升级,扩展市场是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有效措施。创新生态休闲农业特色品牌,以文化创新提升生态休闲农业的内涵,以科技创新提升生态休闲农业的质量,通过创新把乡村自然环境、生活文化、历史文明以及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以文化创新为核心,以自然为取向,兼顾环境保护,整合各类文化资源,融合农村美学、观光旅游、电子商务,创造故事性话题,激发新的潜在需求,引领新的消费导向,研发出凸显自身特色的主导产品、主题产品、创意精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设立不同农业知识科普区,带给游客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多方位的刺激和体验。同时引进创新引导和经营方面的人才,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使得生态休闲农业的新业态、新产品、新价值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21-24]。

4.4 产业联动发展,实现生态休闲农业“社区经营”

产业联动发展,打造“社区经营”是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重要理念。面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势头,北京市应高站位高标准谋划、规划北京市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坚持“产业联动、高点起步”的原则,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整合采摘园、农园、民宿以及各个景区景点等领域,不同领域之间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合作,使其点连成线,线连成片,通过联盟营销方式构成带状式的生态休闲农业“社区经营”。此外,建立网络信息营销平台,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APP),包括“景点介绍、住宿餐饮预订服务、路线推荐、留言评价”等服务内容,使各个产业链条利益达到最大化。使北京休闲农业从简单农家乐转变成向生态、休闲、养生、健身以及商务、度假为一体的高精尖服务产业,为游客提供一两日乃至多日的旅游组合[25]。同时应按照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标准和发展目标定位的发展合理规划,坚持生态休闲农业与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配套餐饮和体验设施、休闲娱乐设施、保健、康体设施、拓展训练设施等,把北京生态休闲农业打造成为具有国际标准的生态休闲农业。

5 结论

北京生态休闲农业立足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笔者通过阐述北京生态休闲农业的相关概念与内涵,探讨北京地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建议,对北京各区县的战略定位、具体产业布局、休闲农业发展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性,并能够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北京郊区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北京生态休闲农业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具体产业形态都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对生态休闲农业的研究较少,可以参考的文献并不多,笔者对生态休闲农业也只是初步探究,下一步的研究中将对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形态进行分析,希望未来可以更好的推动北京休闲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娟,孙素芬,郭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理论与途径探析—以北京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6(2):812-813.

[2] 罗清.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分析[J],消费导刊,2008(16):44.

[3] 张敏,苗润莲,胥艳玲,等.京津冀都市圈生态休闲农业的功能定位及关键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74-176.

[4] 史亚军.休闲农业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20-54.

[5] 裴红罗,王运圣.休闲农业发展探析—基于生态环境的视角[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83-487.

[6] 刘溪.生态观视阈下的中国生态环境保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6-7.

[7] 张建东.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102-120.

[8] 郭淑敏,程序,史亚军.北京的资源环境约束与生态型都市农业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5):194-197.

[9] 刘兴春.北京市大气中颗粒物变化趋势分析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3.

[10] 刘静.沈阳市休闲农业市场需要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233(11):73-75.

[11] 刘笑冰.北京市创意农业需求分析与发展预测[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38-44.

[12] 范子文.陈奕捷,王忠义,等.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26.

[13] 熊晓红.都市圈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创新发展研究[J].三农问题研究,2010(11):44-45.

[14] 曹暕.北京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基于供需角度的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8-120.

[15] 卜梅兰.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31(5)84-87.

[16] 李健,钟永德,王祖良.国内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6(9):114-116.

[17] 王军,李逸波,何玲.基于生态补偿机制的京津冀农业合作模式探讨[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31(3):74-78.

[18] 王玮.京津冀生态保护整体方案预计7 月出台[N].中国环境报,2014-6-25(05).

[19] 常纪文,汤方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环境法治保障措施[J].环境保护,2014,42(17):26-29.

[20] 史亚军.农村文化产业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4:43-62.

[21] 张文敏,于德珍.关于生态旅游商品的几点思考[J].林业经济,2001(4):51.

[22] 王榕国.福建连江坑园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20-31.

篇4

中图分类号:S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269-02

生态旅游最初是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在欠发达国家被迫开始的,现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经济的新增长点。生态旅游的兴起引发了研究热潮,从众多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中可总结出生态旅游的三重含义。一是哲学理念的,即可持续发展的哲学观;二是科学层面的,指科学技术的研究,着重环境容量和旅游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三是商业意义的,指一种旅游产品。在旅游规划规程中,生态旅游既被看作产品,也被看作是理念和科技的支持。因此,生态旅游可看作是线路的组合。其中,金盘山生态旅游区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习俗为旅游对象,吸引旅游者前去观赏、休闲、体验、健身、科考、习作、绘画、摄影、购物、度假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

1.金盘山景区概况

金盘山态休闲旅游区地处福建省上杭县庐丰畲族乡的章金村内,章金村属于革命老区基点村、省级生态村。位于上杭县城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16°30′-116°45,北纬24°59′-25°01′。东西宽2380米,南北长3300米,面积4约650公顷,其中山林面积 606 公顷,农田面积 43公顷。村有118户519人。距离上杭县城区10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1600-1900毫米,平均气温19摄氏度,无霜期300多天,境内多为低山、丘陵地,土壤含无机磷丰富。它位于上杭县南北旅游走廊的主轴线上,是红色古田-才溪-临江楼旅游~摩陀寨~李氏大宗祠旅游区风景区黄金旅游线中的重要节点。

2.景观生态学分析

对于具体的旅游地而言,其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旅游活动载体,同时作为生态系统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和基因库,在线路规划中,引入景观生态学原理,结合生态因素,可以使两方面的功能更好实现[1]。本文从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景观功能分区等方面出发,结合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来探讨金盘山生态旅游线路的规划设计。

2.1 金盘山景观结构

景观结构是指不同生态系统或景观单元的空间关系,即指与生态系统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及空间配置相关的能量、物质和物种的分布。景观生态学将景观空间结构分成3种基本结构或要素: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简称斑块――廊道――基质模式[2]。

(1) 基质背景和景观斑块。金盘山的基质背景可描述为:原生态的亚热带自然风景、生态家园。构成这一基质背景的景观斑块包括:

一是植物景观斑块。以天然阔叶林居多,主要常绿阔叶树有米楮、苦楮、甜楮、丝栗栲、细柄阿丁枫、杨梅、木荷等树种,常绿针叶树有马尾松、杉木等。林相比较整齐,群落垂直层次较分明,加之丰富的降水,温暖的气候,较大的相对湿度,使景区内的阔叶林外貌带有热带雨林的一些特征。

二是动物景观斑块。未被完全开发的金盘山生态环境为飞禽走兽提供了繁衍生息的乐园,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和保护意义。

三是气象景观斑块。地处金盘山风景区,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地处高处,可观日出、云海、佛光,赏如梦如幻的自然美景。

四是社会人文景观斑块。金盘山开发出的农业观光园、农家乐、休闲健身场地、寺庙禅寺,是社会生活、人文底蕴的结合。

(2) 廊道。金盘山廊道从空间上分为3类:一是区间廊,即外部旅游者进入金盘山景区的各种交通线路;二是区内廊,即景区内连接景观斑块的内部通路:三是“斑”内廊,指景观斑块内部的旅游线路,如寺院内的游览路。从形式上分为两类:一是人工廊道,如公路、桥、蹬道、游山石径等;二是自然廊道,如河流、植物景观斑块的自然分水岭等。

2.2 金盘山景区景观功能分区

一定范围的区域环境即是一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在该景观中存在廊道、斑块和本底基质三要素。景观要素本身在大小、形状、数目、类型和外观上的不同或变化而导致区域的景观结构的不同与变化。景观结构的差异性就导致景观功能的差异性,如使物种、能量、养分和信息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与相互影响导致生物种群的变化。因此,在景观规划时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景观格局进行功能分区。

根据规划设计和金盘山生态休闲旅游区景观资源现状,结合生态休闲旅游区发展要求,把金盘山生态休闲旅游区分为“一个中心,三园五区”:“一个中心”即服务中心;“三园”即果园、竹园、茶园;“五区”即休闲农业观光区、寺庙区、森林浴和珍稀植物鉴赏区、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1996年L.B.W.Nieuwkamp提出的生态旅游地分为四大区域:野生保护区、野生游憩区、集游憩区和自然环境区[3]。这些分区模式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区规划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据此,金盘山的森林浴和珍稀植物鉴赏区属于野生游憩区;寺庙区、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属于密集游憩区;果园、竹园、茶园(三园)、休闲农业观光区属于自然环境区。

3.生态旅游线路规划设计的原则

3.1 符合生态旅游主要特点的原则

生态旅游是以旅游目的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作为旅游资源,并强调保护旅游资源。其主要特点是:自然性、保护性和参与性[3]。

3.2 体现综合效益的原则

这一原则既是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也是景观生态学在旅游地规划中实际应用的体现。旅游线路的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生态环境效益,还要考虑社会经济效益,即要符合旅游者的需求,体现市场经济需求。

4. 金盘山生态旅游区规划设计

根据金盘山景观格局和生态旅游功能分区以及生态旅游规划原则,将各景区规划定位如下:

4.1 “一个中心”:服务中心

主要用于为游客提供服务和景区的日常管理,同时也是一个展示窗口,拟在入村水口设置迎客门1座、接待室和服务区600、广场2000。接待室内布置与生态休闲信息相关的石景、图片、文字等,宣传生态旅游文化。

4.2 “三园”:果园、竹园、茶园

充分利用现有竹园、果园、茶园,通过集约经营管理措施,修建观光、生产体验园,开展三园观光、生产体验活动。吸引游客。

4.3 “五区”:休闲农业观光区、寺庙区、森林浴和珍稀植物鉴赏区、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

・休闲农业光观区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是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功能。利用现有的农田和荒坡地发展种植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绿色环保农副产品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使用古老农具用牛犁田、爬田、插秧等体验农事生产活动,享受田园乐趣。

・寺庙区

选择在金盘山处建1座朝圣庙,金盘山自然植被保护完好,景观资源丰富;地势开阔平坦,进行场地平整绿化、平地修建其他辅助设施,维修改造原有小路连接森林沐浴和珍稀植物鉴赏区,在山顶处的雷壁寨建观光塔1座,塔的建防护栏。早上可观看日出,晚上可以欣赏到上杭城灯火,可极目眺望,使人心旷神怡。

・森林浴区和珍稀植物鉴赏区

燕子角山场到长坑里山场,群山绵延,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形成极好的山地小气候,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植被类型,蕴藏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山中有大片的原始阔叶树林、有瀑布等,在山间荒田和游览公路旁,设计种植珍稀阔叶树种,树种选择红豆杉、银杏、花榈木、竹柏等等。开展体验森林浴,丛林探幽活动和珍稀植物鉴赏活动,开展登高揽胜等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瑟皮沙山场的瀑布景点为依托,修建木栈道及凉亭等配套设施。对道路两侧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修整,于林中布设游步道、石凳、休息亭等,并在林下套种一些芳香植物、市民通过呼吸芳香物质的精气,刺激大脑植物神经,增强内分泌,改善身体状况,达到康体目的。通过珍稀植物的鉴赏,人们从中得到科普教育,增强了保护植物保护大自然的的意识。

・休闲娱乐区

拟将现有村部分民居改造成农业生态休娱乐闲区,布设农家乐20家。适当增加休闲娱乐厅、餐饮美食、时尚休闲等建筑。为游客提供与体验民俗活动,诸如打糍粑、做米板、炸枣,舞龙灯、舞香灯、对唱客家山歌等娱乐。在民居周边植物种类相对单一、同时又属视觉焦点的地段,进行适当人工栽植的绿化树如:香樟、南方红豆杉、银杏、竹柏、天竺桂、枫香等。同时配种些红花继木、红叶石楠、铁树、金心女贞等观叶植物,营造景观林,达到春季山花烂漫和秋时红叶漫山的效果。

・运动健身区

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景观老虎岩(溶洞),离老虎岩200M的彩圆背山场,海拔350M,自然植被保护完好,建塔一座,平地修建防护栏,区内设置健身场地和器具1套。同时用福建山樱花,山杜英,红枫,海桐球、红叶石楠球、红花继木球、金心女贞球等树种绿化。,在彩圆背山涧汇合出口处筑坝新修建人工湖1个,沿湖修筑环库路,沿路种植绿化树。如:垂柳、大青、天竺桂、桂花、大皇椰等,适当地段修筑垂钓台,供人们钓鱼修身养性。山顶雷壁寨与老虎岽大山遥遥相对,其海拔高海拔高度777.7米(老虎岽海拔582.1米),地形开阔平坦,修一登高望远塔,不仅可观赏金盘山整个景区,而且还可以眺望上杭县城及客家汀江母亲河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4.4、绿化美化规划

金盘山生态休闲旅游区内的植物资源丰富,以天然阔叶林居多,林相比较整齐,群落垂直层次较分明,加之丰富的降水,温暖的气候,较大的相对湿度,使景区内的阔叶林外貌带有热带雨林的一些特征。如种类众多的粗大木质藤本,滴水叶尖,林冠较紧密,中型叶植物较多等,构成具有特色的植物景观。

4.4.(1 )规划原则与措施

4.4.(1 )-1 森林植被是森林景观的重要基础,必须加以保护,植物景观布局以保护和利用为主,改造为辅的原则。

4.4.(1 )-2 在功能区、景点美化上,坚持因景制宜、适地适树和植被类型多样化的原则,通过补植,适当疏伐等措施,增加花果、色叶、芳香类植物,进行美化和香化,使森林景观丰富多彩。

4.4.(1 )-3 通过林种改造,林木定向培育,分期分批绿化美化,提高森林整体结构景观效果,提供不同植被群落多姿多彩的观赏内容,提高生态休闲旅游区景观质量。

4.4.(1 )-4 本着以金盘山生态休闲旅游区布局为重点,采取点、线、面结合的原则,合理的配置植物。以求各类建筑在风格、体量、造型、色彩等与自然植被环境彼此融治、相互协调。

4.4.(1 )-5 总体上以乡土树种为主,体现景区的地方特色,同时又适当引进名贵、观赏价值高的树种,培育发展稀有名贵品种,实行乔、灌、藤、草相结合搭配,形成地被植物、灌丛、攀援、亚乔木、高大乔木的复层森林群落景观,力求丰富棋盘石生态休闲旅游区的空间美感。

4.4.(2 )功能区、景点植物景观规划

植物配置应根据功能区的特点,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形成各自的特色。

4.4.(2 )-1 面上绿化美化

根据以保护为主,改造为辅的原则。首先保护好现有森林、草丛,金盘山生态休闲旅游区内所有绿化都应乔、灌、花、草相结合,自然植物群落与人工植物群落相结合,森林按风景林经营,严格控制采伐。通过对林种的改造,在宏观上形成一定气势,以构成广袤无垠、层次分明的森林景观效果。根据景点开发和景观建设要求,可种植一些树形优美的风景树种,点缀一些观花、观叶的灌木和花卉,如山乌桕、山合欢、紫薇等,使生态休闲旅游区景观更增艳色,更具魅力。达到春时绚烂,夏日浓荫,秋季馥郁,冬令苍青的效果。

4.4.(2 )-2 线上绿化美化

线上植物景观设计主要是道路沿线绿化,以绿为主、绿美结合、绿中造景,植物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没有土壤。重点旅游线路应充分利用现有森林风景资源,采取规则式和片段式相结合的方式营造护路林和遮荫林,以阔叶树为主,乔、灌、花、草相结合,道路两侧或一侧有景可赏的地段,间隔5-6M种植一株香樟、山杜英、天竺桂等绿化树种,绿化树种间可栽植杜鹃、栀子花、福建山樱花、紫薇、红叶石楠球等灌木。剩余的空地可种植狗牙根草、蜘蛛兰、沿阶草等草本植物。在道路的转折处,配置高低错落的花境,以简胜繁,朴素简练为基础,不仅要有雄健挺拔、浓郁如盖;还要有朴素蕴藉,雅淡而看的效果,使之具有通透与庇荫兼具,显露与幽奥并存,处处入画,别具一番情趣。

4.4.(2 )-3 点上绿化美化

点上的植物配置以乔、灌、花、草植物群落,立体构成,遮角挡盖,以散植和孤植组成植物景观,花境、台前、游道边配以草花依高矮序列,季相、色相予以调整,使游人居住和闲游间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5、小结

在景观生态学的基础上,对金盘山景区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保证生态自然性的基础上,结合乡村生态游的理念,最大限度的满足了生态旅游的特色。根据当地的气候、人文、环境等特点,形成了规划思路,对该生态旅游区的近长期规划建设有个指导性的意见,本文为决策们提供了规划设计的依据,有些细节问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祁黄雄、林伟立:“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人文地理》,第22~26页,1999年第1期.

[2] 傅伯杰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第42页,科学出版社, 2001年.

[3] Nieuwkamp. L. B. W,Zone Medalling in Ecotourism [A],《生态旅游规划与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1996年.

[4] 《龙岩市志・上杭县志》 2012年编著.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5]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第2版,杨赉丽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6] 《园林工程》孟兆祯、毛培琳、黄庆喜、梁伊任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

[7] 《观光农业概论》潘贤丽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

篇5

中图分类号:F719;C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8-0084-05

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演变,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政策导向发生重大转变,休闲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休闲经济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闲暇生活也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很多专家和学者关于休闲和闲暇的研究形成了系列成果,本文把近年来我国关于闲暇问题的研究进行归纳、梳理,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资料借鉴。

一、闲暇和休闲的概念比较

闲暇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现象,闲暇的概念在国内外都没有统一的界定,学者们由于各自研究的出发点不同,所界定的概念也不相同。“闲暇”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来源于拉丁语“1icere”,其意是“许可”或“应被允许”。柏拉图就认为闲暇是有空闲、从活动中获得自由、一种自我控制的、休闲四种状态。道格拉斯.H.塞索姆斯说过:“我们开始发现闲暇的意义实际就是生活的意义,闲暇是自由,自由是生活。”[1]《现代汉语词典》对闲暇的解释是:“闲”,是个会意字,古作“简”,取“门中漏月光”之意,意思是隙;而“暇”作“空”来解释,闲暇两字合起来特指时间方面的“不被占有”。《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是这样解释闲暇的:“闲暇既可以从量的角度来定义,即按照时间、范围、与工作的关系来规定;也可以从质的角度来定义,即按照自由选择和个体满足所引起的心理状态来规定……质的定义强调闲暇的个体本质特性,它包括内心态度和心理状态。”[2]我国著名休闲研究专家马惠娣教授认为,闲暇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人文性、文化性、社会性、创造性。

概括起来,闲暇研究多是从时间、活动、心态等三个方面对概念进行解释。时间角度是闲暇最基本的一个研究角度。马克思认为:“自由时间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英国的克里斯·布尔等认为:“闲暇时间指的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即当尽完所有的应尽义务之后可自由选择和随意支配的时间。”在时间的基础之上,人们又从活动的维度来解释,把闲暇看做是人的某些具体行为即闲暇活动。英国的克里斯·布尔等表述的概念是:“从事与日常需求无关,处于职业、家庭和社会义务之外的活动,纯粹出于自愿的选择。”社会心理学家纽林格从心态角度认为“心态自由感是判定有无闲暇感的惟一判据。”他还特别谨慎地把自由分为绝对自由和感觉自由,并认为“了解一个人是如何感受自由,比弄清是否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自由更为重要。”

本文所指的闲暇,就是在生产活动和生理活动之外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里,以某种活动来达到放松身心、享受生活、完善自我等目的的行为方式。主要体现在:闲暇时间、闲暇活动、闲暇状态三个方面。主要目的应当是“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天地”,其主要内容应当是体息、娱乐、学习和交往四大类。

休闲虽然不是本文中出现的核心概念,但是,国内甚至国外学者在使用“闲暇”和“休闲”时,一般没有加以严格区分。为了研究的方便,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做一解释。正如美国休闲研究专家杰弗瑞·戈比先生所言:“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的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3]这是一种理想的休闲,是人的一种自由生存状态,是人的创造能力和个性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的一种生命状态,也是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一种基本方式。“休闲”注重的是在自主支配的时间里的精神享受和心理状态,是一种高级的休闲。而“闲暇”则是在空闲时间里的活动,这种活动不是为了精神和心理的提升,而是为了消耗时间。

在我国学者的研究中,对于闲暇和休闲都没有进行认真的分类,概念界定不是非常精确,在文中为了保持引用资料的原貌,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学者对国人业余精神文化生活的了解,在对闲暇研究进行综述时,把闲暇和休闲作为同一个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引用国内专家学者论述闲暇时,也会使用“休闲”一词。

二、目前我国关于闲暇的研究现状

(一)我国闲暇的研究起步比较晚

作为一门学科,闲暇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直到21世纪才引起高度重视。国内的闲暇研究经历了由外来理论引入到理论深入研究的阶段。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大国,其对闲暇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极大地丰富了现代闲暇学的内涵。在中国的先秦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闲暇思想。《大雅·生民之计·民亦劳止》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以定我王”,直接阐述了闲暇与国家安定兴盛的重要关系;《小雅·十月之交》中的“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则强调统治者应该关心人民的闲暇。老庄哲学更充分地体现了对闲适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庄子》是体现道家闲暇思想的经典之作。比如《庄子·齐物论》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可以说闲暇思想源远流长,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以勤勉为荣文化价值观念的国家,自古以来,人们崇尚劳动英雄,从华夏民族诞生始祖,到建国初期物质匮乏年代的劳模、铁人,对勤劳品质的极度尊崇,忘我的牺牲和劳动是最光荣的信念深入人心。休闲和闲暇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被推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生活的极大丰富,伴随着“休闲服”的叫卖声,闲暇才走进国人的生活,闲暇研究逐渐纳入学者研究的视野。

我国最早关注和倡导闲暇研究的学者是于光远先生,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闲暇研究在我国早期有几个关键时间节点。1983年,于光远先生提出要在中国高等院校开设研究游戏的课程,他说“在中国的高等院校中没有一门研究游戏的课程,没有一门游戏的专业,没有一个研究游戏的学者,不是什么优点,而是弱点。”1985年,结合国外理论和我国当时社会生活的变化,邓伟志撰写了《生活的觉醒——漫话生活方式》一书,对闲暇的时间和活动等内容进行了阐述。1992年,由王雅林、董鸿扬主编的《闲暇社会学》出版,成为中国闲暇时间研究的奠基之作,标志着中国闲暇理论规范研究的开始。1995年北京六合休闲文化策划中心成立,这是我国最早将闲暇理论作为重要课题,并且从文化哲学角度研究闲暇的民间学术机构。此外,王玉波、潘允康等著的《生活方式》(1986),青连斌的《城市生活方式》(1990),瞿明安的《中国民族的生活方式》(1993),高丙中的《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1997),王玉波、瞿明安的《超越传统——生活方式转型取向》(1997),王琪延的《中国人生活时间研究》(1998)等都是对闲暇生活方式展开经验研究的成果。

到了21世纪,闲暇研究进入了丰富和繁荣的时期。2001年文化部重点课题“我国公众闲暇时间文化精神生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成功结项。2004年徐明宏的《休闲城市》、李仲广、卢昌崇的《基础休闲学》出版。2005年是闲暇学研究硕果累累的一年。“中国学人休闲研究丛书”出版了于光远先生著《论普遍有闲的社会》,陈鲁直著《民闲论》,马惠娣、张景安主编的《中国公民休闲状况调查》。同时田翠琴、齐心的《农民闲暇》,田松青的《休闲经济》,楼嘉军的《休闲新论》,章海荣和方起东的《休闲学概论》以及郭鲁芳的《休闲经济学——休闲消费的经济学分析》等著作也相继问世。2007年我国消费经济学的重要创始人尹世杰教授的《闲暇消费论》一书出版,2008年华南师范大学刘海春博士的专著《生命与休闲教育》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对人们当下日常生活中的休闲问题展开哲学追问。但是这一时期,闲暇研究仍然处于理论引入的阶段,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状况的针对性研究仍然比较薄弱。

(二)注重实证研究,但是研究内容和选取的对象主要侧重城镇居民的闲暇时间分配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王雅林教授为代表,我国学者开始着手开展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分配研究。1980年王雅琳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对哈尔滨、齐齐哈尔两市的九个城镇居民的生活时间进行调查,1982年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对北京、上海、天津、大连、重庆等大城市进行了抽样调查,1987年,以王琪延教授为代表对北京市居民进行调查,三次大范围的实证调查,主要分析了我国北方城市居民的生活时间分配状况。同时,南方以上海为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1987—1988年对上海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抽样调查。10年来,对城市居民时间分配和闲暇生活时间的实证调查范围覆盖到全国40个城市,样本容量达6 000个。研究资料被收录到国家统计局出版的生活统计年鉴,不仅为居民闲暇时间分配收集到第一手真实资料,更为社会学实证研究介入居民闲暇生活打下基础。2002年刘新平的《休闲中国》出版,2003年王雅林、刘耳、徐利亚的《城市休闲——上海、天津、哈尔滨城市居民时间分配》一书出版,该书采用时间预算研究法,第一次获得了城市在业者在实行双休制后闲暇时间分配状况和反映其闲暇生活质量的较详细的数据。2009年孟庆洁的《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生活方式研究》一书,通过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外来人口闲暇生活的研究,揭示了劳动时间对闲暇时间的占有和剥夺。

从中可以看出,几次全国较大规模实证调查,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城市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为我国居民闲暇生活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但是研究只是初始阶段从时间的分配上进行分析,而且选中的研究对象也是有着工作时间区分的城市居民,从这一方面也说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生计而辛苦劳动的农民闲暇是不可能进入学者视野的。

(三)研究内容主要从闲暇哲学、闲暇社会学和闲暇经济学三个视角切入

哲学层面上以马惠娣女士为突出,40多篇闲暇论文充分揭示了闲暇的涵义和实质。在《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中,马惠娣认为闲暇是一种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体现出特定历史时代人们的价值取向,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和理想[4]。孙承志在《休闲哲学观思辨》中,从休闲与旅游的比较入手,对休闲活动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解析,对比中西休闲哲学观,认为休闲是由休闲主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决定的,休闲者只有立足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统一,才能达到通过休闲实现放松身心、发展智力、提高生产潜能的目的[5]。季斌认为,休闲状态是拥有古典和现代意义上的精神世界的人们自由思虑自己的存在及含义,是一种在失去任何张力的状态下,心灵自由地完成对精神和人的生存意义的寻求[6]。2005年华南师范大学刘海春撰写《休闲:生命本体意义上的解读》一文,2008年,出版专著《生命与休闲教育》,对人们当下日常生活中的休闲问题展开哲学追问,认为休闲本身具有哲学意蕴,它是生命存在方式,表达了生命自由,是人们的一种生命追求、生活方式和发展的动力。

社会学层面上以王雅林教授为代表[7],对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等城市居民进行时间分配的研究,开辟了我国闲暇社会学研究的先河,先后出版的《闲暇社会学》和《城市休闲》等著作,是建立在大量抽样调查基础上的深入研究,是了解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的宝贵文献。

关于闲暇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这两方面。截止到2012年我国学者研究休闲经济的文章有10 698篇,可见经济方面的研究正如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样蓬蓬勃勃。从经济的角度研究闲暇最早是在2000年,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宁撰写文章《略论休闲经济》[8],文中对闲暇经济的基本特征、基本轮廓以及它的覆盖面进行了研究,率先在我国提出要加强对闲暇经济和休闲营销的研究。随后2001年在宋瑞撰写的《浅论休闲经济》[9]一文中,以经济学为主要分析工具对休闲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对加强休闲经济研究给予了回应。王雅林在《休闲经济:21世纪初的主导经济》一文中指出,休闲将成为一种更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休闲经济在国民经济GNP中将占50%以上,作为逐步兴起的支柱产业同时会带来更多就业机会[10]。2005年在密云举办了以休闲经济为主题的“2005:北京休闲论坛”,于光远、任兴洲、马惠娣、何怀宏、魏小安、齐瑞岳等多位专家学者,对休闲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发展闲暇展开讨论,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从此掀开了我国学者对闲暇经济的研究。从《休闲经济:中部开发新视野》[11]到《临安构筑面向长三角的休闲度假胜地》[12];从《休闲渔业的现状与在我国的发展对策》[13]到《浅谈茶与休闲农业》[14];从《论经济发展中的休闲体育产业》[15],到《休闲经济时代长沙城市商业空间重构》[16],我国学者从地域到行业,从文化到经济,对休闲的产业价值和经济价值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对我国休闲产业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提出了诸多的发展对策。

三、国内闲暇理论研究的评价

(一)国内研究取得的成绩

我国大量的专家、学者以社会学者的责任感、使命感,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适时融入社会主要问题的研究,逐步掀起了对闲暇问题研究的热潮,为我国闲暇事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取得的研究成绩主要表现在对闲暇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多领域的探讨,从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各个角度进行切入,初步构建了我国闲暇研究从概念界定到指标体系组成,从影响因素到对策举措等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结合我国城市居民的时间分配等方面,王雅琳教授等一大批学者对我国城市居民的业余生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目前,在中文学术搜索平台——读秀,截至2013年5月,检索“闲暇”这个词,已经有相关条目95 403,“休闲”类的有1 384 716条,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检索到的“闲暇”关键词的文章7 126篇,“休闲”关键词的文章45 010篇,这就充分说明了研究的繁荣景象。

但是,由于闲暇毕竟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不断进步,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走入国人视野的,闲暇活动开展不丰富,研究人员数量还相对较少。因此,关于闲暇的研究,和西方发达国家很成熟的力量相比,从整体上看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1. 研究内容初级化。尽管我国的闲暇、休闲研究作品丰富,但是从研究的内容上看,研究依旧处于初级化阶段。大多数的文章仅仅是局限于介绍国外研究成果,或者翻译外国已有研究成果。从研究方式看,缺少实证性调研,更多是从理论上进行阐释,引经据典,浅尝辄止,即使有针对性的研究,更多是通过对国外的比较,谈目前存在的不足,而不是针对目前状况,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对策。与西方国家相比较,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生活水平不同,闲暇肯定有所不同。目前,我们的研究基本还在吸收和探讨西方理论的阶段,至于中国人如何休闲,尤其是达到什么标准才算闲暇质量高,没有形成像用GDP衡量社会发展水平一样,构建一套评价和测量闲暇质量的体系框架和方法体系,这是学者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 研究对象的狭窄化。闲暇学科是一个系统性、综合化都很强的学科,但我国对闲暇研究的范围和领域较窄。研究的片面性从地域上讲,有种城市偏好心理,学者更多是偏重城市、城镇居民、高校;从人群上划分,多数是以青年人、学生等这些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文化知识为重点的人群。搜索的文章20%是以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60%是以中学生、大学生和青年人为对象。众所周知,和谐社会建设是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社会,闲暇也要考虑到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要关注到社会的各阶层人员,尤其是低薪阶层、弱势群体、非在业者群体以及社会转型中的农民。

3. 研究成果分散化。目前闲暇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和片面,或从经济学视角看待,或从哲学角度看待,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规模。既然闲暇是社会、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念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体现,研究成果中,并没有多方面刻画出在整个社会变迁中闲暇的复杂多变,各层次人员的闲暇全景,尤其是缺失了在社会转型中,农民、弱势群体的闲暇生活面貌,使得文化变迁、社会转型中失去了一个有潜力的视角。另外,还存在闲暇概念术语上的不一致,时而是闲暇,时而是休闲。研究交叉、雷同、简单借鉴的情况普遍存在,需要从框架结构、学科结构、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休闲和闲暇进一步整合。

(三)问题与建议

总结学术界对我国闲暇研究的成果,笔者认为我国闲暇生活方面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 减少差异性。目前,我国民众的闲暇生活质量普遍不高,但是,闲暇生活状况和公共休闲设施差异性比较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闲暇生活要减少城乡差异、减少地域差异、减少基础设施供给不均衡的差异,减少不同层次闲暇质量的差异。我国人口众多,未来人们的休闲需求总量大,而城乡休闲空间和产业供需矛盾很大,在我国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内人群聚集,如果管理不当则可能引起社会的不稳定,这也是我国休闲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2. 闲暇教育急需加强。1991年斯坦福国际研究所报告,列出了未来10年最重要的社会地位象征,其中就有自我支配的自由时间、工作与玩乐的统一等重要指标,休闲位居首位。随着我国城镇生产率普遍提高,休闲时间必然延长。由于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导致的我国公民道德素养滑坡,人们普遍存在信仰缺失、道德底线受到冲击。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逐步深入,“八荣八耻”的道德准绳在进行不断灌输,但是社会精神生活和生活领域中存在很多问题。加上我国普遍缺乏关于休闲方式、休闲活动、娱乐、游憩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不健康和低俗、消极的活动很容易充斥人们的生活。因此,为了避免精神层面的生活导致社会问题,除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凝聚精神合力之外,还必须对全民进行正确的闲暇观念培养。

在西方国家闲暇刚刚兴起之时同样存在很多“恶习”。1619年普鲁士《魏玛宪法》开始推行普及教育,这种普及教育是由于社会化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但是随着教育的推行,一些原本对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和文化素质要求较高的休闲娱乐方式,比如阅读、竞技运动、艺术欣赏在普通大众中得到了推广。18~19世纪西方国家资产阶级为了纠正工人阶级所谓的“两便士啤酒、姜饼义卖和画”生活习惯和审美,把他们从酒馆、赌桌和妓院中“解救”出来,成立了“恶习纠正会”,倡导展开以资产阶级价值观为主导的理性娱乐运动,使得公园、博物馆、音乐会、剧院这种高雅的地方也成为收入低廉的工薪阶层随意进入的场合,这种闲暇的教育提高了西方国家普通民众的闲暇格调和生活品味。针对目前我国民众的闲暇方面存在的不足和误区,学者和专家亦应当提出进行闲暇教育的良好对策,以切实提高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3. 强化学科专业支撑。近几年,我国出现了一批休闲研究专著和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对闲暇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例如,章海荣、方起东所撰《休闲学概论》(2005)、楼嘉军所撰《休闲新论》(2005)等著作。中山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开设的休闲与游憩课程,为休闲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学科和专业支撑助推力不够。主要表现在闲暇理论的专业支撑不够,社团的影响力还小,研究视野还比较窄,高校课程开设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与国际研究水平差距还很大。究其原因,一是高校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没有带动起来。高校承担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四项职能,应当发挥高校作用,把高校建成创新高地、服务高地、人才培养高地、科学研究的高地,首先就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台湾高校在休闲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方面走到了大陆高校的前头,值得国内高校学习和借鉴。二是科研院所研究力度不够,目前我国有关闲暇和休闲研究的科研院所和学术基地很少,现有的研究单位作用也没有发挥到位。因此,加大各地科研院所作为智囊库和建言献策的基地建设,也是促进闲暇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J·曼蒂.L·奥杜姆.闲暇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2]托尔斯泰·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4:654.

[3]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成素梅,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4]马惠娣.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59-64.

[5]孙承志.休闲哲学观思辨[J].社会科学家,1999,(4):38-42.

[6]季斌.休闲:洞察人的生存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5):54-57.

[7]王雅林,董鸿扬.闲暇社会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35-89.

[8]王宁.略谈休闲经济[J].中山大学学报,2000,(3):13-16.

[9]宋瑞.浅论休闲经济[J].消费经济,2001,(5):18-22.

[10]王雅林.休闲经济:21世纪初的主导经济[J].中外企业文化,2002,(2):42-43.

[11]王东宇.休闲经济:中部开发新视野[J].武汉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35-38.

[12]张黎泽.临安构筑面向长三角的休闲度假胜地[J].今日浙江,2003,(11):26.

[13]黄颖.休闲渔业的现状与在我国的发展对策[J].福建水产,2005,(2):11-14.

篇6

关键词: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7-0032-0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体育发展势头良好,人才需求缺口较大。据石岩研究发现,我国当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至少应配备65万人,到21世纪中叶应达到500万人以上。顺应社会体育发展的热潮,高校开办社会体育专业蔚然成风,全国的办学规模由2000年的30余所院校猛增到2008年底的230所,涵盖体育、师范、医学、理工、农业、综合等各类型高校。然而,与供需两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艰难的就业形势始终是社会体育专业难以摆脱的梦魇。2006年,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后10名的本科专业中,社会体育专业榜上有名;2007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年终就业情况,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等20个本科专业年终就业率未超过40%;在另一项调查中,2008年全国社会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与工作对口率为40%,居所有专业倒数第3位,毕业后半年的月均收入为2090元。一边是缺口较大的人才需求,一边却是艰难的就业形势,问题根源在于教育与实际脱节、专业与职业脱节。2009年7月制定的《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专业规范》)适时地提出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问题,为明确社会体育专业的社会责任,促进专业培养与人才需求接轨,提高各高校办学质量提供了指导和有力的支撑。但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职业化培养的角度看《专业规范》,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1 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已经成为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王爱丰等在对江苏近10所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研究后指出,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基本围绕《专业目录》进行设置,突出表现在专业特色不够、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普遍存在着培养目标的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石岩等学者均有类似观点。

2)课程设置实用性不强。课程设置是体现专业特色的灵魂。目前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岗位实用性不强,表现为两种趋向:一种情况是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雷同,传统的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的现有师资、设施基本是为了满足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的需要配备的,社会体育专业所需的师资、设施建设尚需时日。另一种情况是开设的特色课程受制于办学条件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专业设置于医学、理工、农业、综合等高校,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优势,但是较难以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专业技能和实践方面较为单薄。

3)实践教学脱离实践。相比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尤其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蒋钢强在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统计,并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得出社会体育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指导能力、组织能力、服务能力、营销能力等4部分。李月等的研究也指出,学生的健身指导能力、专业技能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竞赛组织能力是最主要的能力。然而,目前高校的实践教学与需要相去甚远。学生普遍反映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工作(实习)岗位不知如何运用,甚至大学4年所学的东西还不及岗前培训3个月的多。实践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2 从职业化培养角度审视《专业规范》

专业的定位在职业,这是毋庸置疑的。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体育的界定过于宽泛,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人群和所有的体育实践,导致“课程开设一箩筐,实习基地遍地开,学生就业满天飞”的局面。

《专业规范》将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掌握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指导工作,并具有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该培养目标与公、私立运动健身俱乐部,以及休闲与社区活动等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基本吻合。

通常职业岗位应具备5个标准,即经济性、技术性、社会性、促进性、连续性。

第一,岗位要能成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谋生的平台。《专业规范》设置的专业方向为: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方向、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方向、体育社会工作方向,以及其它相关方向。《专业规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就目前的现实状况来说,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方向是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方向,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方向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体育社会工作还不能成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谋生的出路,暂时还不宜成为高校开办社会体育专业的主要方向。

第二,职业需要一定的才能和专长,并能在岗位上发挥。职业所需的才能和专长,是职业的就业门槛,也是区别于其它职业最显著的地方。《专业规范》中对社会体育专业培养规格的规定为:具有较扎实的体育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社会体育发展的动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素质,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掌握基本的社会体育调查研究方法,并具有从事社会体育科研的基本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进行一般对话;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应该说,上述培养规格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规范》的区分度不明显,专业才能和特长的表述不甚清晰。

第三,职业能承担起相应的社会生产(服务)任务。目前社会体育领域的社会生产(服务)任务主要是提供社会体育活动的场所、技术指导、保健、活动策划组织,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这些职业对应了不同的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也有很大的区别。秦强在对国内外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的比较研究后指出,日本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培养目标是多向、灵活的,而我国的培养目标较单一,不够明确、细化。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社会体育方面的劳动分工比较细致,各高校结合自身的传统优势和特点培养特定方向的人才,这是教育机构相互竞争后人才市场细分的结果,也是以西方发达国家庞大的体育消费人口基数为支撑的。《专业规范》对于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方向、健身

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方向、体育社会工作方向分别提出比较明确的要求,这是对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关于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所作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也明确了社会体育专业的社会责任。然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高校“去行政化”,《专业规范》将成为过渡性产物,各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将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将由高校和社会需求决定。

第四,职业要符合社会的需求。社会体育领域的社会需求分为显性需求与隐性需求,亦可分为当前需求和长远需求。从解决目前就业困难的角度来看,满足当前显性的社会需求是首位的。陈涵新等指出,目前社会需求以“技术指导性的运动项目”居多;首都体育学院的赵立教授在一次全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研讨会的报告中指出,学生的经营管理知识在初次就业时基本是无用的。因此,学习和精通一项以上的运动技能并熟练指导应用是社会体育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以目前拥有16家分店的广州力美健健身俱乐部为例,其教练的组成大体有3种,即退役运动员、健身爱好者(后获得相应证书)、院校毕业生,所占比例为3:1:1。退役运动员以技能和身体条件见长,健身爱好者以沟通和经验见长,而院校毕业生没有优势。《专业规范》通过调研和思考,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提出了系统的要求,比较明确地给出了学分学时以及分配比例,对教育内容、知识体系、知识(技能)领域进行了逐步分解和细化,并对专业基础课程、方向课程及相应的知识单元进行了规定。

《专业规范》至少还有以下几点有待完善:其一,开设这些课程的原因、目的、作用;其二,课程开设的时间或者前后衔接顺序;其三,课程开设的方式、教法。如果这些问题不明确,课程还是简单的堆砌,既体现不出系统性和相关性,也难有实践性和实用性。此外,《专业规范》对于运动技能强调不够,不仅在培养规格上没有对专项运动技术水平提出要求,而且在主项上仅分配8-16学分,只占总学分的10%左右。

第五,职业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首先是岗位提供的稳定性。和以往相比,人们生活的目的与重心正逐渐由工作转向休闲,而社会体育这种与休闲密切相关的活动在人们生活中的比重也会逐步增加。因此,社会体育职业领域将得到持续发展和壮大。其次是职业群体的行业连续性,现在和将来毕业生都有能力,而且愿意在本行业持续工作。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既要满足当前职业岗位的要求,使他们毕业之后能人行,又要有适当的兼容性,保证他们在岗位上能担当“多面手”,增强竞争力,同时还要兼顾个人职业生涯,为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基础。《专业规范》从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3个层面规定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其中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科学基础知识、社会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主要由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和体育社会工作等知识构成;专业实践由社会调查、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构成。可以看出,《专业规范》力求以社会体育学科知识演进为脉络,按照先基础,后方向,最后实践的逻辑关系推进。然而,现实问题是,社会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目前尚不完善,知识领域、课程关联尚有较大的争议,学生面对体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人体科学等多头知识体系显得手足无措。

从学生今后职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考虑,研究认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应该以运动技能的推进为主线,按照技术技能掌握和应用的需要设置相应(理论)课程,同时注意理论课程的前后衔接。其次,在具体培养规格上,不应该采取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方向、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方向、体育社会工作方向并列形式,而应该采取递进形式对学生提出要求。具体地说,学生人校第1年解决专项选择和技术入门,配置学科基础理论课程和与运动技术掌握有关的理论课程,如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第2年在巩固专项技术的基础上,以教学指导、技术创编、竞赛裁判为教学目标,配置实现阶段目标的理论课程,如体育保健学、运动教学法、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第3年在巩固第2年学习成果的基础上,以专项赛事策划管理、体育组织的运作与管理为教学目标,配置相应的理论课程,如社会体育管理、体育市场营销、大型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等,并开设为期1年的副项技术课程。各阶段应根据目标安排课程和课外的实践活动,并逐年增加实践比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主修方向,无论如何选择,都以相对扎实的运动技能为基础。

参考文献:

[1]石岩,舒宗礼.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体育学刊,2008,15(7):38-41.

[2]教育部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组.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s].2009-07-26.

[3]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EB/OL]. zj e du.g o v. cn/upload/col31/20090710172317.xls.2009-07-10.

[4]中国教育新闻网.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情况[EB/OL].jyb.c叫y/jysx/t20080620172218.htm,2008-06-20.

[5]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EB/OL].省略,2008-09-30.

[6]王爱丰,王正伦,王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3(2):31.32.

[7]石岩,刘勇,杨忠伟.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与职业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79.

[8]蒋钢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9,30(4):103.106.

[9]李月,张臣.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及能力培养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4):69-71.

篇7

Abstract:In December 2007, Changsha, Zhuzhou and Xiangtan City Group“two-oriented society”(a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area approved by the State. Two types of society that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resource-saving society,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in China's urban development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s the two types of Changsha, Zhuzhou and Xiangtan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pilot area, shoulders an important historic task. Is located in Changsha, Zhuzhou and 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of Jiuhua Riverside Metro urban planning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s well as to enhance the target region. Jiuhua and Changsha big butt Hexi District, caused by the pilot of the two-oriented society in the context of urban planning thought, in this article, as well as from around the connection area Jiuhua research planning, in order to cluster in urban and eco-city concept,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two types of Under the understanding of urban planning as well as some methods used to express the thinking of city planning.

Keywords: Two types of social;urban cluster;ecological city;Jiuhua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2-0077-03

1前言

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长株潭城市群继浦东、滨海新区、重庆之后成为第四个获此特殊政策支持的地区。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两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型主体、环境友好型主体、资源节约型主体体系、环境友好型体系等,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型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九华概况

九华经济区作为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是未来湘潭主城区的重要组团,东临湘江,南接湘潭市区,北接长沙大河西先导区,交通区位优越,上瑞高速公路横贯东西,长潭西线高速纵行南北,并设有湘江千吨级航运港口(图1)。自2003年湘潭市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启动九华经济区建设以来,现已形成十余平方公里建成区,以汽车、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为支柱的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由单一的工业园区向具备综合功能的城市新区发展的条件日益成熟。

现实的发展,铸就了九华人的骄傲,在短短的五年时间,九华经济区达到了一般园区要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才能达到的水平。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经济区陆续引进了台湾联电、韩国三星、美国通用、德国西门子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吉利集团等国内500强企业,吸引了400多亿投资,建设面积达到10km2。

1.2两型目标下规划理念的转变

新的发展背景与诉求,要求从规划引入新的理念,从实际出发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以人为本,引导城市、产业合理布局,创造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空间结构和形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探索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图2)。

2集约用地理念

2.1 国内土地利用规划的理念

土地利用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对一定时期内城乡各业、各类土地利用的综合协调和统筹安排,涉及各行各业,关系全局和长远。从20 世纪80 年代算起,我国已经进行了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两轮的土地利用规划在规划理念上都强调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对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必须的建设用地强调不够,对社会的变化和需求考虑的不多,没有将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协调社会关系,贯彻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手段,更没有真正地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土地利用模式,保证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社会进步目标和生态环境改善目标的高度协调统一。

2.2 国外土地利用规划的理念

西方国家真正称为“土地利用规划”(land use planning)或近似称为“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划外延要比中国的土地利用规划要小得多。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土地利用规划是县市一级的规划或者是城市规划的代名词。对于城市规划方面的理念还是值得借鉴参考的,例如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精明增长”(smart growth)理念,该理念是在欧洲可米尔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于“精明”(smart)的内涵,强调的不是将土地保护发展孤立或对立起来,而是充分考虑土地开发、城市增长以及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需求。其内涵就是一项将交通和土地利用综合考虑的政策,促进更加多样化的交通出行选择,通过公共交通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将居住、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混合布置在一起,并将开敞空间和环境设施的保护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精明增长”理念在设计原则上的体现,近年来又相继出现了以土地集约化利用为特点的新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潮,典型代表是“新城市主义”( NewUrbanism)和“公共交通社区”(TOD)等。

2.3九华集束城市规划

2.3.1九华用地现状

通过运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基地的坡度坡向(图4-5)进行分析发现,基地65%的用地坡度小于8°,坡度小于15°的占85%以上(表1),总体地形相对较平坦,有利于新城的整体开发。结合自然生态环境的分析评价,规划将用地分为不宜建设用地、可建设用地、适宜建设用地三大类。基地地形总体上形成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的格局,中间有一条明显的楔形谷地,现状主要为农田、耕地,以及零散的水系。

2.3.2九华集束城市规划

集束化的城市中心布局也符合九华滨江新城的区域定位,九华经济区处于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其发展有如一双手,一只代表长沙、一只代表湘潭和株洲,南北对称,两手汇聚,区域的发展能量集聚于新城中心,共同托起九华这颗长株潭地区的绿宝石。主要功能集束以工业区为起点向湘江发散,符合九华经济开发区由内向型集中向外向型发散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而依据功能集束形成的中央城市格局也将进一步整合规划区“山水合城”的生态特质,形成面向湘江开敞的城市空间框架。主要功能由西向东发展,契合了九华由现代制造业向生产业,再向消费业和城市综合服务业逐步发展的态势(图6)。

在以上三个主要功能区的基础上,未来的滨江新城中心将以七条功能集束构建城市脊梁。中央集束轴依次集合行政管理、中央公园、金融中心和展示中心,直指湘江对岸昭山景区。中轴两侧对称布置两条商务办公集束和两条居住集束。北侧生态游憩集束指向兴马洲,南侧产业发展集束指向湘江对岸仰天湖景区(图7)。由内而外,由西向东、由陆到江――九华经济区的东向发展实现了九华新城内部功能的有机优化组合,形成一种可控状态下的最优新城拓展的理念,也符合资源友好和环境节约两型社会的总体目标。

3生态城市概论

3.1生态城市理论

生态城市是在城市生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居环境模式。1981年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杨洛斯基首次提出生态城市概念,1987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的计划研究过程中再次强调“生态城市”的概念,美国生态学家查理・瑞吉斯特等国外生态学家对生态城市有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原则:①生态保护战略,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及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②生态基础设施即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③居民的生活标准;④文化历史的保护;⑤将自然融入城市。

3.2生态学规划理论策略研究

景观生态学理论策略研究:斑块、廊道、基质理论认为:组成景观的景观元素有三种基本类型,即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景观中任意一部分都无外乎这三种类型,或是落在某一斑块内,或者落在廊道中,或是落在作为背景的基质里。三者构成的模式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大型斑块可以比小型斑块承载更多的物种,对某一物种来说,较大的斑块更有能力持续发展和保存基因的多样性(图8)。

3.3九华生态城市规划

3.3.1两型社会背景下生态需求分析

城市环境需求:城市生态环境对保持生物多样性,抵御外来生态灾害,提供生态资源,维持人与自然、人与动植物共生等方面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业态开发需求:在城市的开发中,自然风景条件好、生态环境佳的地方是商家的必争之地,所以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城市合理开发,创造经济效应的的基础。

通过对基地的现状自然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价、生态策略的理论研究和“两型”背景下生态需求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对九华滨江新城的生态目标定位为: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示范区

――“开放共享、原生共生”型生态城

――“自然和谐、山水宜居”型人文区

3.3.2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农业的概念: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生态旅游涵盖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观光农业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农村生态旅游”等不同概念,具体讲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业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

3.3.3生态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建筑设备选用上,充分考虑“环保健康”的要求,比如采用热泵驱动的热、湿负荷独立控制的音效、环保、健康型空调系统,避免使用有凝结水单盘管,通过除湿机内盐溶液的喷洒除去空气中的尘埃、细菌及其它有害物。使用绿色环保制冷剂。禁用水冷式空调,降低能耗,采用环保的冷却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在建筑内部,也应当结合具体条件,考虑生态绿化,在屋顶或是建筑内部设置部分绿化设施,改善局部气候和环境(图9)。

对于污水雨水的收集和处理,也应当予以考虑,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和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和浪费(图10)。

4结语

作为湘潭大河西先导区的九华滨江新城,它的发展具有挑战性,因为它的综合区位,它的交通优势,因而它的规划对城市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通过对九华的研究,以及资料搜索,概念论证等等过程,坚定了自己对它的认识,亦即对两型社会下的城市规划的认识,集束城市和生态城市主要是基于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模式,其中主要包含土地集约、功能集约;生态景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观点,旨在阐述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一些观点。

参考文献:

[1]周正华.浅谈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模式[J].金融经济.19-20.

[2]刘茂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湘论坛.2008(2):35-37.

[3] 杨方东.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发展模型研究[J].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2007:13-17.

[4]陈常优,李汉敏.基于节约集约土地理念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J].603-608

[5]但承龙.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6]刘海龙.从无序蔓延到精明增长――美国“城市增长边界”概念述评[J].城市问题.2005(3):67-72.

篇8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8-0067-04

Current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humanistic sociology doctorial student cultivation stations in China

HOU De-hong

(Dep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uhai 519090,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studied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9 sports humanistic sociology doctorial student cultivation stations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ir current research areas, teacher teams and cultivation plan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the doctorial student cultivation stations are unevenly distributed 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their research areas are unbalancedly distributed as well; the strength of their teacher teams is high, but it is unable to meet the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s today; they have fairly high standards for student recruitment, and value research abilities. Accordingly,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or enhancing their cultivation quality: concern the western area; focus on research contents; expand the advisor team; optimize cultivation plans;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ports humanistic sociology;doctorial student cultivation station;China

育人文社会学是体育学的二级学科之一,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互相关系基本规律的学科群。体育人文社会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设置的研究生专业,10多年来,该专业为我国体育界培养了众多人才,并在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有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授权点60多个,博士授权点9个。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博士教育是我国体育学博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我国体育理论研究培养学术骨干和带头人的重要渠道。但有研究表明,目前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1]。因此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的分布状况、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等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培养的主要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1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的分布

1)博士授权点的地域分布。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9个博士授权点的分布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南京师范大学(江苏)、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上海体育学院(上海)、浙江大学(浙江)、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湖南师范大学(湖南)。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华南和华中,分别占56、22、11、11。刘燕[2]等研究认为:“体育学博士点招生学校分布极不平衡,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分别占26%、37%、21%,西南和西北地区为0。”显然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与我国整个体育学博士点的分布状况是一致的,这说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关系。体育人文社会学需要浓厚学术氛围和深厚研究基础,同时与地区的发展也息息相关。西南、西北没有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表明这两个地区体育理论研究上和体育人才的培养与其他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与体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不协调,这种严重的区域分布不均现象也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2)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授权点的学校类型分布。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博士点分布主要集中在师范类院校,约占67,其次是专业体育院校约占22,综合院校约占11。可见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博士点以师范类院校为主。

3)博士授权点的研究方向分布及研究特色。

(1)研究方向的学科分布。综合9个博士点的研究方向包括:体育教育、体育管理、体育社会学、奥林匹克研究、跨文化比较、体育管理与评价、体育社会学与伦理学、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体育基本理论、少数民族体质与健康、体育经济学研究、体育休闲心理学研究、竞赛心理学研究、体育发展战略、体育管理与系统工程、体育行为、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体育哲学、体育历史与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体育心理学、体育新闻传播、体育组织媒体公关与体育赛事媒体服务等。

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来看,这些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体育经济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传播学。各学科及地区分布状况:体育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是在华东和华北地区;学校体育学的研究主要在华北、华南、华中地区;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主要在华东、华北、华南地区;体育管理学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华北和华中地区;体育心理学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华北地区也有所研究;体育传播学主要是在华北和华东两地。而且各学科地区分布不平衡,其中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和体育管理学的地域分布比体育经济学和体育传播学均衡。体育经济学和体育传播学的研究,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这说明经济和科技发展对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影响。从各个地区的研究学科来看: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研究领域比较宽、均衡,华南和华中地区的研究相对较窄。

(2)特色研究领域的分布现状。从各个博士点研究领域的特色来看,不同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都形成了独特的研究领域。如北京体育大学的奥林匹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的体育伦理学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的体育行为、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华南师范大学的体育哲学、体育人类学等。以曲阜师范大学的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为例,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它以其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灿烂的东方古文化而享誉世界,为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9个博士点中,除浙江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外的7个点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说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的研究十分注重创新和自身独特的研究风格。

(3)不同类型学校的研究方向。通过对不同类型学校研究方向的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到专业体育院校、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在研究方向分布上的区别:专业体育院校的研究领域比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研究领域宽广很多,而且研究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细化,也很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和从其他角度来研究学科的某一方面。如北京体育大学的体育经营管理、高等体育教育管理、体育产业运作与管理、体育管理体制等;上海体育学院的体育运动与社会发展、体育运动与社会、体育文化传播、社会结构与体育发展等。而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研究则比较注重各个学科的研究:如华南师范大学,研究领域的设置为体育哲学、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体育休闲娱乐等,可见专业体育院校的体育理论研究更加注重研究的综合性,而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体育理论研究更加注重研究的专一性。

2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的师资队伍

导师队伍是博士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博士的培养过程中导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师的学术造诣、科研成果、知识结构、学术精神等都对博士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王蔚虹[3]的调查显示:大部分被调查的博士生还肯定了导师在专业知识、学术兴趣、科研能力、治学态度以及道德修养方面对自己的巨大影响,有超过80%的博士生表示导师对自己专业知识、科研能力、治学态度、道德修养的影响较大,其中认为导师对自己治学态度影响较大的比例更高达90.7%。导师队伍的实力不仅是衡量博士点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关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师资队伍的现状:专业体育院校的导师数量明显多于综合院校的导师数量;导师队伍中不乏知名学者,他们德才兼备、见多识广、学术造诣深、科研成果多,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教学指导经验。如华南师范大学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杨文轩教授,近年来在国家级核心刊物40多篇,出版多部著作,如《体育原理》、《体育概论》、《当代大学体育》等;曾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的国家级课题,广东省级课题,主持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省部级课题多项。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海,是我国奥林匹克教育的第一人,任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首席专家、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体育社会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曾主编《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全国体育院校统编教材《奥林匹克运动》、全国体育院校统编教材《奥林匹克运动》修订版、《中学生奥林匹克知识读本》、《五环旗下的科技奥秘》。如此强大的导师队伍使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的培养有了坚实的后盾,也为我国体育理论研究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另外,为了扩大导师队伍,加强对博士生的指导,一些学校通过聘请外校专家或是其他学院的知名学者共同指导、联合培养。这种培养方式不仅缓解了导师的指导压力,还加强了跨学科的研究深度,能更好地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3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的培养

从招生要求、计划招生人数、课程设置、师生比等方面来分析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的培养。首先,从导师人数和招生人数也即师生比来看,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导师数量相对于所带的博士生数量来说是不足的。以下面两所学校为例:上海体育学院近3年(2006~2008年)的计划招生人数和导师人数的比例都是1.21(上海体育学院每年的招生计划为10~14人,取平均值);华南师范大学近3年的计划招生人数和导师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2、53、43。师生比是一项衡量教育资源相对量的重要指标,对于博士生教育而言,师生比问题除了反映出博士培养的效率,更关系到导师对博士生培养精力投人的可能,对博士培养质量的影响不容小觑[3]。从以上的师生比来看,每个导师每届不止带一位学生,这样,导师的精力分配和指导就会比只带一位学生少得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我们通过查阅各个博士授权点的招生简章和课程设置发现:第一,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的招生考试要求通过外语考试,但较高外语水平的考试将许多学生挡在了门外;要求发表过一定数量的文章,重视学生已具备的学科基础和科研能力等;博士生的培养时间为3年,课程学习时间基本上是1年,论文撰写和求职时间为2年。第二,我国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按照“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的学分制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体育学科前言探索,拓展学生思维。或是通过设立“教研室”、“科研小组”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加学术活动,让他们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工作[4]。

通过对一些导师的访谈发现:在读博士生的创新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和人文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文字功底较浅,写作能力有待提高。访谈在读博士生发现:他们认为导师的学术水平和知识结构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导师的指导对他们的学习和学位论文的完成至关重要;科研经费不足是影响他们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因素;参与课题研究的实践不多;学校对学位论文的把关非常严格,有较完善的论文评审制度[5]。

4结论与建议

1)关注西部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建设。经济发达的东中部是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的集中区域和研究重地。西部体育发展的落后,体育人才培养的滞后,尤其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研水平不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在“发展西部、建设西部”的社会背景下,政府应加大西部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力度,同时鼓励更多的体育人文社会学高级专门人才去西部,这样才能发展西部的体育理论研究,提高西部高校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水平。

2)注重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建设。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在地域上和不同类型院校中的分布不平衡,专业体育院校的研究领域比师范类院校和综合院校的研究领域更为宽广,而且各个学校都十分注重自身特色研究领域的发展。但是整体看来我国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领域还不够宽,比如残疾人体育、社区体育服务等研究比较少。另外在某些新兴学科或是交叉学科的研究上也不够,如体育美学、体育伦理学、体育哲学等。因此我们应加大这些领域的研究力度,重视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

3)扩大导师队伍,加强科研指导。“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导师队伍的强大,师资力量的雄厚是影响博士生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从调查的师生比显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导师数量满足不了学科发展和培养博士生的需求。基于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教育的现状和学科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扩大导师队伍,建议对博导的遴选要求略微宽松,培养中青年骨干力量,以满足师资力量不足这一现实需求。这样就可以实现多个导师指导同一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丰富和科研能力的增强。

4)把好生源关口,优化培养方案。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博士点招生,在生源的把关上比较严格,重视外语水平、学科基础和科研能力。由于需要较高的外语水平许多具有极强科研能力的优秀人才,因为外语水平稍差而被拒之门外,建议对这些学生在录取考试时,外语水平要求可适当放宽。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生的学习年限相对来说较短,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内容比较陈旧。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学习年限的弹性应增大,学习时间的长度应增加;并优化课程结构,加重有关研究方法、研讨性课程的比例;同时还要加强博士生的实践能力课程,培养他们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丰富理论。

5)加强各校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我国体育人文博士点数量不多,博士生队伍也不算庞大,加之当今通信技术和网络的发达,各个博士点之间应加强交流,实现校际间的导师和学生的互相交流,学生和学生的频繁交流,共享学习资源,共同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和学科发展,形成互动的学术圈。以“他山之石”来丰富各自的知识、开阔大家的视野,拓展彼此的思维,共同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静,薛翠霞. 对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22-525.

[2] 刘燕,谢丹霞,吴贻刚,等. 我国体育学博士与硕士授权点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4):72-75.

篇9

2.当代大学生网恋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3.大学生就业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4.大学生社会学课程设置刍议

5.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研究

6.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变量分析——基于越轨社会学主流话语的理论整合

7.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8.从社会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9.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社会学分析

10.大学生“宅”生活热的冷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

11.当代大学生厌学的社会学分析  

12.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社会学探析

13.健康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宅族”健康问题研究——基于对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

14.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大学生消费研究

15.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16.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17.大学生犯罪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18.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社会学探析

19.身份认同背后的情感与理性——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调查的社会学分析

20.大学生社团社会学角度之考察 

21.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学解读 

22.越轨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犯罪防治对策研究

23.影响大学生体育人口形成的多因素社会学分析

24.大学生就业难:一个社会学的审视 

25.大学生兼职功能的社会学分析 

26.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社会学解析

27.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社会学审视 

28.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 

29.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影响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30.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31.大学生犯罪原因之社会学浅析及预防对策

32.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社会学浅析——以江苏地区大学生为例

33.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34.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发生要素及发育过程——基于社会学视角的释读

35.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困境解读 

36.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信息查询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37.社会资本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社会学思考

38.消费社会学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探析

39.大学生就业功利化的社会学分析 

40.大学生“偷菜”热的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

41.大学生兼职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42.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社会学探析 

43.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的社会学分析 

44.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45.大学生消费新趋势的社会学分析

46.社会学视野中我国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介入 

47.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48.大学生网恋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49.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特征分析与引导策略

50.对大学生从事休闲体育运动的社会学分析  

51.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社会学透析

52.从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53.大学生体育课堂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54.从社会学角度探讨新时期贫困大学生不良择业心理及对策

55.网络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研究 

56.关于实现女大学生公平就业的社会学分析及对策 

57.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社会学管窥 

58.越轨理论视角下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社会学解析

59.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60.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社会学探析 

61.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越轨行为分析  

62.横向学历对大学生毕业去向影响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对2010级本科毕业生的调查研究 

63.论兼职大学生“弱势群体”身份及其特殊保护——以法社会学为视角

64.在社会学教学中培育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心态

65.大学生医学社会学问题问卷调查与分析

66.大学生社会使命感状况浅析——基于社会学公选课的调查 

67.社会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分析 

68.普通高校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动机、特征及社会学分析

69.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的社会学思考 

70.社会学视域下农村贫困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研究

71.法社会学视野下的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预防及应对机制

72.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研究

73.大学生“毕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一个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

74.从劳动社会学的视角探析大学生观念教育

75.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社会学思考

76.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竞技体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77.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扩招走向的社会学反思

78.从社会学角度浅析当前大学生学习状况 

79.关于当前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社会学思考  

80.大学生角色期待与行为引导——基于角色扮演的社会学分析

81.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的社会学分析与预防策略

82.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猝死问题的思考

83.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84.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及培养对策分析——以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学为例

85.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扩招走向的社会学反思

86.高校大学生参加学校管理工作社会学探析

87.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的调查研究——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

88.大学生道德越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89.社会学知识的高校普及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90.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动机、特征及社会学分析 

91.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

92.社会学视野:大学生心理障碍剖析

93.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的社会学分析

94.从社会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95.以社会学视角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关注贫困生成长,从“心”开始

96.对当代女大学生爱情观的社会学解析

97.贫困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的社会学透视

98.社会学理论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研究

99.从消费社会学看《布拉格的大学生》中人的异化

100.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101.论强化大学生社会调查内容的教学——基于《社会学概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

102.苏北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103.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学校预防——以社会学为视角

104.当代大学生考证热的社会学分析

105.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

106.高校体育与大学生社会理性的社会学透视

107.如何看待大学生的思政课逃课——用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方法分析

108.大学生缺失游戏精神的社会学分析

109.食品安全意识与行为的社会学研究——以某大学在校大学生为样本的分析

110.大学生自杀成因的社会学透视 

111.大学生体质下降的社会学分析

112.90后眼中的网络——90后大学生网络偏好的社会学成因质性分析

11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学解读

114.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社会学研究

115.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社会学探析

116.激情与理性间徘徊——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的社会学解读

117.大学生体质下滑的社会学透析

118.社会学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119.对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120.边缘人与漂浮者:关于大学生社会位置的一种社会学阐释 

121.大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学分析

122.苏北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123.大学生党员的角色认知和角色实践——对大学生党员角色的社会学解读

124.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社会学研究

125.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考证热

126.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解读

127.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社会学调查分析

篇10

工商管理学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也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国内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中存在许多不尽合理之处,主要是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性课时偏少,没有充分体现该专业应用性的特点;特别是地方性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既有企业管理方面的课程,也有财务管理方面的课程,有宏观的课程,也有微观的课程,涉及的课程面广、量大,课程交叉的内容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上使学生懂管理、懂经济、知识面宽,但与社会对复合性、应用性人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课程设置总体思路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合理划分教学模块,科学安排课程体系。教学模块大体上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课五个模块,各模块设置相应的课程,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各学期课程设置中,一年级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二年级学习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三、四年级学习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课则分布在各个学期中。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专业的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的关系,应统筹兼顾,选择最优的基础课程。此外,要大量开设选修课,实行主辅修制增强学生的适应面,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在市场导向下,可以尝试与企业集团联合办学模式,即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达成协议,根据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短期设置相关专业选修课,定向为用人单位培养实用性人才,使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用人单位相应岗位工作,简化用人单位的培训任务。

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具有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等;而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上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目标,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主要是在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经济学、运筹学、管理会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物流管理、质量管理、电子商务、管理沟通、金融学、财务会计等。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学校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构建结构优化,基础宽厚,专业应用性强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要按照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原则,适当减少基础课课时比例,完善专业课结构。理论课实行案例教学,在多数课程中增加一定比例的实践或实验学时,把实践教学融入到理论课程中,培养其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切实增强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调整专业课程结构

专业课程是学生选择就业方向的参考依据,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前景,以尽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指导思想。为此,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体系性和目的性,应避免杂乱无章地设置课程。首先,在对专业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专业核心课。其次,对专业基础课的内容进行分解,按照专业基础课服务于专业核心课的原则,根据两者之间在内容上的对应关系,调整专业基础课内容,确保其为专业核心课服务,增强专业基础课的实用性。第三,专业选修课程可按照不同的就业方向设置不同的模块,实行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如浙江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管理为导向,开设了创业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创业风险管理、创业领导、创业融资与投资管理、综合创业设计、创业管理研究专题等特色课程。

专业选修课应该设计为就业导向的课程模块。在设置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前,首先应该调查有利于学生就业的方向,然后选择一个或者若干个就业导向的课程模块。如开设“质量管理”、“酒店管理”等模块。在当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开设模块化的专业选修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细化专业和就业方向,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辅以细化的就业方向教育,更能体现出大类培养的优势。如深圳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就设立了工商方向和旅游与服务方向,其中旅游与服务方向开设了旅游与休闲活动概论、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商品学、国际商务、会展管理、旅游资源学、旅游法规、服务营销、餐饮管理、旅游规划等特色专业选修课。

四、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是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践教学也就成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关键。实践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能力,不仅仅是掌握工作所需的技能。为此,应该给学生创造多层次,多环节的实践教学环境,切实从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能力的要求出发,设计一套具有实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中应坚持以能力为本原则,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基本上由军训、社会实践、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组成,构建了基本、专业、综合素质提高三大实践教学模块。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全过程、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都开设了ERP实验,但也有部分高校结合人才培养方向来开设特色实验,如浙江大学开设了创业实践,深圳大学开设了旅游管理综合实验等。此外,各高校还积极联系校外资源,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杨慧慧,王喜刚.本科层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浅议,.河南教育,2008(12):32-33.

[2]张旭辉,王宇.地方性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商场现代化,2006(8):6-7.

篇11

本文为渭南师范学院研究生专项经费科研项目(课题编号:12ykz045)研究成果。

前 言

健美操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立即受到了众人的喜爱,在我国也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列入教学大纲,成为一项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健美操发展了好多种类,如街舞、瑜珈、爵士舞、芭蕾形体、拉丁健美操、搏击等等,但都以西方的为主。如何把健美操中国化,发展民族传统项目——健身秧歌,这一中华民族的第一舞蹈,让健身秧歌走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健身秧歌的魅力和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内涵,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健身秧歌的定义

健身秧歌是以锻炼、娱乐、观赏和竞赛为一体的新兴体育健身项目。健身秧歌是以民族传统秧歌的“扭、摆、走”等基本动作为基础,以操舞结合的编排方法为手段,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徒手的或手持轻器械(以扇子为主)的练习,从而达到健身、健美、健心为目的的一种新兴的集娱乐性、观赏性为一体的民族体育项目。“走”是指健身秧歌的基本步伐,“摆”是臂的动作,“扭”是指上体的扭摆动作。健身秧歌的基本动作和舞步是从传统秧歌的基本动作和舞步中选择,它主要包括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秧歌、山西秧歌等几大流派,其特点是活泼、易学、简练、优美、欢快。

健身秧歌的健身价值

1.加速新陈代谢,提高人体机能

健身秧歌的代谢方式为有氧代谢,因此具有很高的体育锻炼价值。此外,动作幅度大,灵活多变,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全身的各关节都在运动,从而调动人体各器官系统运动,从而使练习者的心肺功能得到发展,使呼吸肌越来越发达,达到增强心肌,增加肺活量,减少心肺呼吸系统疾病等健身功效。同时经常进行健身秧歌练习,能加速血液循环,增加心输出量,使动脉血压适当升高,舒张压适当降低,促进新陈代谢,心血管得到良好的锻炼,从而提高练习者的生理机能。所以,健身秧歌是一项很好的健与美形体训练项目。

2.有助于心理健康

健身秧歌作为一项体育娱乐兼备的运动,练习者在音乐伴奏下全面协调地锻炼身体,可达到舒展筋骨、愉悦身心、健美形体的效果,从而使练习者在健身的同时可以消除疲劳,缓解心理压力和精神焦虑,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使人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最佳心态,特别可以增进人际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社会人际交往关系,养成积极乐观、良好健康的生活态度。

3.学生对健身秧歌的需要

在本研究前期,根据研究的目的与任务,在渭南师范学院学生中发放了《渭南师范学院学生对健身秧歌了解度调查》,旨在了解目前渭南师范学院学生对健身秧歌了解及喜爱程度调查,为论文的撰写提供准确可靠的材料和数据。对学生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40份,回收率94%,有效问卷320份,有效率89%。

(1)学生对健身秧歌的喜欢情况。在学生喜欢上的体育课内容的调查中显示(见表1):健身秧歌排在第三位,为15.3%,篮球占22.2%,乒乓球占18.1%。表明学生愿意上健身秧歌,他们喜欢健身秧歌活动,特别是中学女生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

表1 学生对体育课内容喜欢的排序(n=320)

(2)学生对健身秧歌的了解情况。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见表2):仅有2.8%同学的对健身秧歌非常了解,甚至有个别人参与过健身秧歌比赛;54.7%的同学听说过健身秧歌这个项目;33.4%的同学不了解健身秧歌,有些表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运动项目。

表2 学生对健美操了解情况(n=320)

(3)学生对健身秧歌需要的分析。在学生投票选择是否需要开设健身秧歌课的调查中显示(见表3):74.1%的学生选择需要开设健身秧歌,这表明健身秧歌在学生当中还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吸引力,健身秧歌动作优美,节奏鲜明,

有动感,有很强的健身美体和娱乐身心的作用,是融体操、音乐和舞蹈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受到多数学生,特别是女学生的青睐。

表3 学生是否需要开设健身秧歌(n=320)

开设健身秧歌对高校健美操课程具有积极的影响

1.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高校作为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场所,在教学大纲中开展有关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学生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健身秧歌是来自于民间的舞蹈,是以各民族日常生活和劳动的动作为原型加以改编的,它是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面貌的一种展现。在健身秧歌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对健身秧歌作品的分析,历史背景的介绍,使学生对健身秧歌所反映的各地历史、社会生活有进一步的领会,也是对民族文化内涵进行学习的重要过程,不但传承和发扬我国各地方民族文化的内涵,还增强民族自豪感。

2.有助于健美操民族化、本土化

健美操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从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也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列入教学大纲,成为一项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健美操在我国发展这么多年,虽然种类很多,但都以西方的为主,没有形成自己具有东方特色文化的体系。为了能使健美操运动很好的服务于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和大众健身,在健美操运动多元化发展的框架中,应该考虑把健美操民族化、本土化作为首要途径。所谓健美操民族化、本土化就是将本国的民族舞蹈、民族音乐、民族传统体育等民族文化中积极的、向上的元素充分且合理的融合到健美操运动中,创造健美操运动的新形式、新内容。健身秧歌就是把西方的健身操与我国的民族舞蹈相结合而成的运动项目,将西方的健美操与民族舞蹈厚重的文化底蕴相融合,实现健美操的动作内容、音乐选择、开展形式等表现出民族化、本土化,是实现健美操民族化、本土化有效表现形式。  3.有助于实现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与终身体育结合

当前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联系不够密切,缺乏必要的连续性。因此学校体育如何与社会体育接轨,落实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专家。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和最后阶段,具有与社会群众体育衔接的特点。如果将健身秧歌正式列入高校体育教学大纲,这样就把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终身体育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建 议

1.敢于创新。高校可以在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将内容丰富的健身秧歌引进课堂中来。制定合理的、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要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人才的引进,使其专业结构更加合理。

3.开展健身秧歌课外活动。可以组建健身秧歌社团,定期举办比赛,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发挥个性的机会,激发学生的竞赛欲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4.取其精华。我们应当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在继承精华的基础上更加充分挖掘背后深沉的文化内涵,使健身秧歌作为一门课程更加科学、合理、系统、规范,更好地为高校大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唐圣菊,杨旺生.加强舞蹈艺术教育,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j].高等农业教育,2000(12):49.

[2]陈卫业,纪兰薇,马藏.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简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261.

[3]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135.

[4]林惠芬.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舞蹈[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3):169.

[5]龚彬,玉书縻.舞蹈艺术对体育运动的影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l(7):115.

[6]朱昆.试论翻新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武汉体院学报,2002(24):89.

[7]张振华.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的走向与思考[j].体育科学,2002(12):17.

[8]张杨.浅析体育与舞蹈的关系[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9):49.

[9]黄锟华,余涛.民族传统舞蹈与全民健身运动[j].体育成人教育学,2008(9):25.

[10]钟利.浅析健美操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1):27.

[11]张云龙.探索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拓展的新思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