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电子商务团队建设

电子商务团队建设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15 09:51: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电子商务团队建设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电子商务团队建设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7-0238-02

0 引言

当前,我国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怪圈,即“一面是持续旺盛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市场,而另一面却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无门’: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20%的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70%的平均就业率”。造成这种现象除了我们人才培养模式的缺失外,根本的原因是师资[1]。因为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办学思想的贯彻,培养模式的转变,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要通过教师来实现[2]。然而当前高职电商师次队伍建设工作不容乐观,特别是职业技能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如何推进电子商务师资建设,促进师资快速成长,值得大家去探索、去思考和实践。

1 电商专业师资存在的问题

1.1 科班出生电子商务师资严重缺乏 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属于新兴交叉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尚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研究生以上高层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严重滞后,进而加剧高职电子商务师资供应。加之电子商务专业系本属性(高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归属较为混乱,有的是放在信息系,有的是放在经济管理系,也有的是放在商贸系等等),自然而然形成了电子商务师资的局限性,转行的多,科班出身的少,师资的电商系统化知识较为贫乏。

1.2 实践平台缺乏,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高职学校专业教师,除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外,还必须要紧跟行业、企业和市场,拥有较高的技能水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双师型”教师。但当前高职电商师资培训过程中,一方面自有实践平台建设滞后,另一方面校企合作培养平台不健全,导致教师技能普遍缺乏。教学过程中,仍多停留在课本理论的灌输上,贴近行业贴近企业的实战技能传授较少。

1.3 知识更新滞后 电子商务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变化快,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呈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实践,不断充电,不断更新,唯有如此方能使得自身知识结构得到补充、更新。然而,目前高职老师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有诸多的管理工作、招生工作等,任务压力大,难能抽出时间深入实践学习提高,知识老化现象普遍,难能跟进电商行业的快速变化。

1.4 团队协作意识不强,教学团队合力没有形成 电商专业教师普遍存在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现象,团队概念没有形成,团队的协作意识不强,没能形成合力。知识传授存在零散状态,未能形成系统化知识传授。

2 基于电商团队的电商师资队伍建设探讨与实践

职教师资队伍是当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针对高职电子商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常规师资培养的方式、方法基础上,威海海洋职业学院有针对性进行了探索与创新,提出并实施基于电商团队的电商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2.1 搭建电商平台,按电商团队整合磨练师资 职业教育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精湛的职业技能,也就是要“双师型”。而双师型队伍建设最好的熔炉是企业。建立健全完善的职业教育师资企业锻炼机制是当前职教师资建设的一个方向。然而由于涉及到商业机密等因素,电商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多数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教师深层次参与企业锻炼的机会少。

为解决这一矛盾,创建校内企业化电商实战平台,一定程度上会缓解这种矛盾,对于师资的快速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伊始,便高标准建设有电子商务综合实战平台――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实践基地。基地着重打造真实电商企业环境,并以企业化模式运营。基地分为网络营销部、活动策划部、人力资源部、物流配送部、在线客服部、展示店导购部、美工技术部、财务部。设总经理及各部经理、副经理。其中各部经理依赖电商专业教师专业特点、承担的课程教学任务加以整合、聘用,副经理则由进入基地的学生竞岗担当。近一年来,电商基地除正常运营外,迎合市场电商模式,先后组织开展了“十一黄金周”、“双十一”、“双十二”等商务促销。从方案制定、网站优化、商品拍摄、美工处理、商品的展示上架、运营与推广、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展现出良好的电商团队的运营与管理能力,师生电商技能提升较快。企业化实战电商平台的搭建,有效解决了师资企业锻炼的难题,对磨炼师资,促进技能水平快速提升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2.2 借助合作企业力量,助培师资 电商知识更新快,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涌现。而这些前沿的电商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首先是由著名电商一线企业创造、实践并产生的。为此,加强与一线的电商企业交流与合作,借助企业力量助培师资,使电商专业教师能够结合世界新型前沿电商理论,掌握当前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提高电子商务技能以及科研能力,也是高职院校电商师资培养一条快捷之路。

学院在加强校内电商平台锻炼基础上,积极寻求企业合作。一是送培。与厦门优优汇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探索师资培养,先后选派5名教师到企业进行电商运营、网店建设、电商营销、客户管理与服务、文案策划专项实战技能培训;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先后选派3名教师参与商务网络技术培训。通过一线电商等企业培训,得得电商教师能够紧跟电商前沿,掌握电商前沿技术和技能,大大缩短了师资培养周期。二是合作运营培养。寻求与企业深层次合作,积极探索企业网店代运营。与荣成市云帆电子商务公司合作,由教师、学生共同组队参与企业运营,其中教师担当电子商务部经理和技术部经理,学生在教师直接指导下代运营企业店铺。

2.3 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作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增长 职业技能大赛一方面是参赛学生的能力素质的比赛,但另一方面也是师资的教学水平和技能水平的衡量。技能大赛过程中通过理论与技能的集训指导、与企业和同行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水平、技能水平均得到长足的进步,对广大教师来说在体现“以赛促教”同时,也同样体现出“以赛促学,以赛促长”。

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明确提出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全面提升师生实践技能”,定期举办院级电子商务技能大赛、网页设计制作大赛等,认真选拔优秀学生组队参加省、国家级各类技能大赛和竞赛,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教”的良好氛围,造就高技能人才。专业招生的短短不到半年时间,系部先后组织师生参加首届威海市创业大赛之创业项目大赛、电子商务创业大赛;2014全国“特步杯”电子商务实战技能大赛3场赛事。全国“特步杯”电子商务实战技能大赛中,系部组织团队4支,参赛学生达20余人,其中“海潮”电子商务团队获“特步杯”全国电子商务实战技能大赛二等奖和优秀店铺装修单项奖;“FTD”团队获山东省赛区二等奖。2015年4月,以信息工程系为承办单位,正在组织“首届‘泰祥?皇朝马汉’大学生电子实践技能大赛”,赛程将持续2个半月。一系统的赛事活动,有效锻炼了广大师生的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商务营销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决策与执行力和团队的合作能力,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飞速提升,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2.4 依照“六个一工程”加强教学团队的培养 师资培养过程中,在强调通用知识与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更加强调“专”,也即要求广大教师“术业有专攻”,以应对行业细分化对知识的需求。为实现这一要求,除按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进行常规建设与培养外,系部明确提出并实施团队“六个一工程”,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成长,建设专家型、学者型教师队伍,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六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选定一个专业方向,主讲一门课程,编写一本特色教材,建立一个兴趣小组,联系一个企事业单位,建设一个课程网站。

篇2

高职电子商务教学需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尤其是一些专业实践技能课程的标准,并严格规范这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的任务必须依靠教师完成,学院只有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共同针对市场需求来开发课程,增强教学团队与企业合作,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才能更好地推动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

2.发展电子商务教师专业能力需要建设教学团队

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技能也需不断提高,所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观念,不断探索,熟悉专业技能。教师仅凭个人的学习和探索来发展专业技能效果并不显著,只有通过团队建设,在不同学科的教师间进行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才能充分实现知识交流与共享,团队教师间充分发挥各自在教学能力、业务能力、知识结构、专业背景上的专长,形成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从而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教学系统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实现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电子商务教学团队建设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出现,学生越来越多的利用网络获取知识,通过在线学习掌握电子商务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打破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日异增多的电子商务教学内容需要建设网络教学资料库,实现资源共享,需要教学团队的分工与合作。需要建立有效的团队教学模式,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电子商务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学团队整体意识不强,师资结构不够合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各自的学科领域采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主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团队整体缺乏创新能力,在实施培养方案中不利于形成统一的目标和行动,在年龄、专业背景、知识技能结构等方面存在的不平衡,也很难通过教学团队的力量来协调。

2、教师实践操作水平较低,素质要求不能达到“双师”要求由于很多教师毕业后直接来任教,虽然在学术和理论方面有一定的水平,但由于没有在企业中锻炼过的经验,缺乏操作和实践能力,加之授课任务繁重,培训机会较少,容易造成知识落后,无法将获取电子商务最前沿和领先的技术,在很多技能素质方面无法达到“双师”要求。

3、电子商务教学团队缺乏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电子商务教学团队需要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作为团队的领军人物,他把握着整个教学进程和专业发展的方向,他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高低决定了团体水平的优劣。由于受各方面的条件限制,高职教学团队普遍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在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方面的不足,使教学团队创优缺乏核心优势和创新能力,使教学团队显得较为松散,阻碍了高职教学团队的建设,导致电子商务教学不能适应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需求。

4、校企之间缺乏真正实质性合作,不能满足电子商务教学的需要由于校企双方的运行体制不同,以往校企间的合作大多停留在表面,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并未真正完全发挥出来,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学队伍以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团队,不能仅以学校方面的意图来建立,而应以校企双赢为基础,共享教学资源,实现校企人才双向互动。这就需要校企双方深层次全方位的沟通,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点,做到真正实质性的合作。

三、我院加强电子商务教学团队建设采取的措施

1.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逐步构建和完善专业体系

为了进行电子商务教学团队建设,我们首先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改革教学内容,充实专业课程内涵,整合相近的专业课,如《市场营销》与《网络营销》,加大实践专业教学比重,并编写相应实训教材,如《商务网络技术实训》等,并建立规范的实训要求与考核标准。在《网络营销实务》、《物流管理》等课程中加大实训环节,与第五学期的综合实训紧密结合。通过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形成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广泛使用网络,利用教学平台扩展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空间,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可以更充分教授给学生丰富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

2.制定完善的团队建设规划,优化教学团队结构,提高团队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

我们对团队现有的教师结构进行了认真的分析,通过培养、引进、聘任等途径,根据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业资格结构、技术职务结构,制订出团队建设规划和专业教师的提高目标。为进一步优化团队结构,提高团队教师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专长,帮助每位教师的实现其发展目标。

3.培养团队带头人,提高教学团队建设的质量

根据学院对专业带头人要求的相关政策,我们选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实践技能,有组织能力,具备高级职称,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通过参与西安企业电子商务项目开发,参加国内电子商务研讨会,参加国家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专业带头人培训班学习等形式,培养专业带头人。通过这些方式,使之成为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根据国内外的动向,来把握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技术动态;从而能够组织、带领教学团队进行各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活动,并为电子商务行业企业进行技术支持等服务。

4.加强培养骨干教师和“双师”素质教师

我们按照学院对骨干教师的基本要求,并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的实际情况,选拔几名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中级以上专业职称,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三年以上,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通过定期到西安高新区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参观学习,参加国内电子商务行业技术交流会和研讨会,以及国内教育部高职高专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并鼓励教师通过自修或者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形式获取职业资格证。通过这些师资培训,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使他们能提高组织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水平,并能进行开发一些专业课程和生产性实验实训项目,并根据所掌握专业发展方向和技术动态来协助专业带头人搞好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和建设。同时,我们还选拔教师利用暑假到企业实践锻炼,并在各方面为其创造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其实现技能培训、自修、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并把老师的在这些方面的工作学习经历和为企业进行科技开发服务的能力作为年终和晋升职称考核的内容。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他们专业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水平。

5.建设适应新教学模式,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我们按照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实现电子商务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近些年来我们已经先后建设了办公自动化实训室、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网络营销实训室、物流管理实训室、国际贸易实训室,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室等。通过校内实训,进一步加强各门课程间教师的知识互补与及课程间的衔接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篇3

随着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变得复杂,这就需要加强专兼结合即“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建立有效的团队教学模式。电子商务专业结合自身的特点,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走出校门,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将企业的电子商务业务甚至整个业务部门引入学校,鼓励校内专职教师参与企业真实项目运作,同时聘请企业的一线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专兼职教师在实际业务运作中进行交流,共同开展教学,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能有效完成实践教学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二)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同步开展

在新的职教理念影响下,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支持、保障和促进作用逐渐凸显出来。电子商务专业通过“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发挥整体智力资源优势,既充分利用企业兼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也尽可能展现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科技咨询等服务,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提升了自身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二、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困难分析

当前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要建成一支校企“互聘共培”的专业教学优秀团队,仍存在着以下的困难:

(一)教师团队“双师素质”提升难

近年来,教育部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和教育现状,提出了“双师素质”教师的概念,要求专业课教师既要全面扎实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解决具体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目前通过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等方式,来提升现有教师团队的“双师素质”,但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一方面企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不愿意接收教师到企业进行短期的顶岗锻炼,即便教师下到企业,有些业务企业不方便给教师接触,影响了电子商务教师到一线锻炼的效果。另一方面,企业兼职教师大部分都是挤出时间到学校上课,没有更多精力花在教学上,学校也很难在理论知识及授课技能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虽然兼职教师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授课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二)兼职教师聘任及管理难

1、兼职教师聘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对于兼职教师的聘用,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和程序,大都是靠熟人介绍。因此,兼职教师人员身份及来源非常复杂,其中来自企业一线的高水平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所占比例非常少,而我们又需要大量这样的兼职教师,来承担50%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另外,学校对兼职教师的聘用条件往往参考专职教师设定,对学历要求较高,而企业一线的专家、能工巧匠的学历普遍比较低,这些矛盾也使得兼职教师聘用工作难度增大。

2、兼职教师教学效果不理想

行业专家、能工巧匠往往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因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学技能培训,教学能力非常欠缺,教学效果普遍不理想。突出表现为:不懂得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组织混乱,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只限于完成现有的任务,忽略了学生能力的拓展,难以与理论知识对接,难以有效实现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3、兼职教师管理困难

兼职教师在高职授课的同时都受聘于其他单位,并且以所在单位工作为主,特别是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授课时间难以固定,常常因为公司业务忙需要调课,使得校内教学管理难度加大,甚至有时无法操作。对教学也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有时很久不能上课,有时连续几天补课,打破了知识传授的连贯性,不利于学生接收,授课效果不理想,学生意见也比较大。另外,兼职教师授课过程中基本都只是和校内对应课程的教师有联系,兼职教师之间,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不利于讲授内容的衔接,也不能相互交流提高,影响教师团队力量的发挥。

(三)教师团队科研能力不强

大部分高职院校长期以来都是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辅,致使高职教师也将大部分的精力花在教学上,科研氛围不浓,科研能力难以提高,科研成果更是少之又少。仅有的科研工作也是基于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社会服务工作没有对接,脱离实践,不能很好的实现专业教学需求。

三、校企“双主体”理念下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策略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是高职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中规划要建设“一支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国家级“双师”结构优秀教学团队”。在我校校企“双主体”办学理念下,在学校各种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及文件支持下,我们正在大力改革,尝试各种建设策略。

(一)采取“双带头人”制

创新并实施“双带头人”制,培养1名科研及教学水平优秀的校内专任教师为校内带头人,高薪聘用1名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专家为校外带头人,打造“校企双主体”师资队伍。通过校内专业带头人指导骨干教师及优秀学生,引领高职教育改革,提高师资队伍产学研水平,主持、参加科研项目、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培养整个教学团队的科研能力;通过企业专业带头人指导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把握专业发展方向,担任核心专业课,引领教师团队,帮助专任教师开展技术开发、社会服务工作,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策划与咨询、网页设计与编辑、网店建设、网络采购与销售等服务,大力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行业专家的影响力,促进校企合作。

(二)骨干教师培养

骨干教师是高职院校承担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重点对象,是高职院校教学任务承担的主力军。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对人才的需求,一方面加大引进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人才,尤其是骨干教师和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提高教师队伍“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另一方面,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知名企业、专业团体参加研修培训、顶岗实践和学术交流;选派教师积极参与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认证培训,将多位专任教师培养成淘宝大学讲师或阿里巴巴培训师。在教学团队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做好青年教师的帮带工作,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氛围。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各类考级考证培训如电子商务师认证,以及下企业顶岗或兼职工作等,提升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此外,成立珠海市电子商务协会,学校和企业均以会员身份加入,定期举办电子商务研讨交流,形成校企合作沟通的长效机制。

(三)多渠道聘请兼职教师,依托校内外“教学企业”,采取一学期多段式教学模式,加强专兼职教师的合作交流

篇4

所谓电子商务是在互联网的广泛联系与信息系统的丰富资源相互结合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在互联网上展开的一种相互关联的动态商务活动。未来的经济是网络经济,很多的交易活动都需在网上直接进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必将成为全球贸易方式的主流,也将为服装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今天,中国的服装业将依靠网络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这是“因特网经济”的必然,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一、服装业电子商务的国际大势

从宏观角度讲,电子商务是计算机网络的又一次革命,旨在通过电子手段建立一种新的经济秩序,它不仅涉及电子技术和商业交易本身,而且涉及到诸如金融、税务、教育等社会其他层面;从微观角度讲,电子商务是指各种具有商业活动能力的实体(生产企业、商贸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构、个人消费者等)利用网络和先进的数字化传媒技术进行的商业贸易活动。

根据市调公司Forrester Research预测,由于网上使用率增加、在线购物信赖度提高、对消费者的优惠政策,特别是更多妇女使用网络,使在线服装销售量不断增加,美国服装商品电子商务在今年保持了连续增长。预计2007年美国网络销售金额将高达221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21%,服装电子商务位居第一。通过对国内外市场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服装电子商务绝对可以称得上服装领域的一片蓝海,升值空间巨大。作为深处红海之中的传统服装企业,面对如此空白的一片市场,闻风而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电子商务给服装企业带来的新变革

目前,对于大多数中小型服装企业来说,还没有意识到网络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变化,企业建设网站也成了一种时髦、一种形式、一种实力的象征。实际上,对我国的服装业而言,合理、适宜的电子商务模式,将会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

服装企业可利用费用低廉、速度快捷的电子邮件与国内外客户进行联系。如许多跟单员在现场监督时发现问题,就可采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沟通,同时,来样加工企业也可接收国外企业的CAD纸样数据,直接用CAD系统排料输出,省去了用数字化仪输入的麻烦。

网络经济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获取信息的途径较多,方法简单,所以极大地缩短了信息处理时间,为企业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提供了可能。企业可通过网络密切注视纺织服装业的技术进步、品种更新、工艺改造等,从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影响服装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分析

服装企业是否需要电子商务,这在国内外都存在争议。意大利名牌PRADA的总裁伯塔利就明确表示过现在考虑电子商务是浪费时间。他的理由是作为名贵服装,关键在于品牌形象塑造上,而全世界有140多家专卖店的PRADA,是当今世界最酷的名牌,完全不用为缺少消费者而担忧。

但对国内大多数中小型服装企业来说,在对电子商务的认识问题上还需转变观念。服装行业属劳动密集型,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大多数企业长期满足于来料来样加工,因此对市场动态、技术创新的把握能力较差。所以企业领导者应把眼光放远一点,从上网开始,逐步利用起网络这个现代化工具。

从服装消费者来看,还停留在传统的“先试穿,再购买”的思路中。据悉,上海的“网上南京路”自开通以来,业务量大的是手机、电器类产品,这是由于这类产品款式、型号简单,消费者查询信息时主要靠价格比较,即可做出购买决定。而服装则不然,虽然屏幕上的模特穿的服装很好看,但消费者不能肯定自己穿上后的效果,因为体型、肤色、气质等都会对着装后的效果产生影响,特别是高档服装,对合体性有很高的要求。

四、电子商务管理团队建设的组建

服装业电子商务管理团队必须要有一个核心管理层来领导并指导其运作。这个核心管理层的能力将直接决定了这个团队整体的执行能力。它必须要有计划能力、分析能力、执行能力和控制能力,缺一不可。此外,还要求这个核心同时具备统御能力,具备驾御电子商务队伍的能力;具备实战力,用经验来归纳总结理论,从而进一步指导电子商务战略、战术的规划和执行;具备电子商务理论力,在这个以市场、以顾客为导向的时代里,企化成为电子商务的核心,电子商务理论已经成为电子商务活动的必要依据和准则。没有理论力的规引,服装企业就不会在电子商务事业的道路上走得很远。

电子商务管理的核心层是构筑团队支撑体系的基础,而整个团队支撑体系将是电子商务过程中最直接的执行者,他们执行力的好坏决定了团队电子商务活动能否有效地展开。在确定电子商务管理的核心层后,就需要有效地构筑团队的支撑体系。这里所指的团队的支撑体系包括:电子商务业务的执行层、电子商务政策、激励机制及考核机制等。

五、结语

尽管我国电子商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影响服装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不利因素还很多,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电子商务的浪潮对企业来说更是一次机遇,关键是要选择合理、适宜的电子商务模式,这样,才能够帮助服装企业在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时代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篇5

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企业市场营销的环境,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而且消费方式多元化,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企业市场营销的有力手段已变成电子商务,可以给生产者提供便利的市场信息,因此生产者就可以依据市场的变化调整生产,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就会与社会发展需要更加符合。传统的营销方式,是依托中间商建立营销纽带,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就使传统的市场营销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二)营销手段的改变

在电子商务还没有兴起的时候,市场营销活动主要是在线下展开,手段也比较丰富多样,如上门推销、派发传单、刊登广告、举办活动等等。不论是哪一种营销手段,都需要大量人力的参与,而且能够覆盖的消费者数量有限,宣传效果不佳。而电子商务的兴起是伴随网络技术发展的,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推动了一大批全新的互联网营销手段。比如热点事件营销网页广告百度搜索微博营销微信公众号营销等等。这些基于互联网的手段覆盖了现代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大提升了营销覆盖范围。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理念创新策略

(一)构建安全的电子商务营销环境,保障企业与客户的利益

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的健康运转,需要营造出一个安全有保障的环境。从国家角度来说,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合理运用职能,根据目前现有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进行企业调研和市场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以此来约束和监督企业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行为过程,保障企业和客户的合法权益。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说,要规范企业自身制度和体系,从电子商务线上运营系统、人力物力资源管理和客户商品售后服务等方面都要进行规范化培养,对各个部门岗位的工作细化,严格按照标准的流程执行。同时也要主要管理部门职能的发挥,起到实时监测和定期检查的作用,共同维护企业与客户的利益。

(二)加强企业电子商务营销高端人才团队建设

电子商务作为符合新时代形势的营销体系,相比于传统商务模式,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对于企业来说,要充分认识到优秀人才对市场营销的绝对性作用,必须加强电子商务营销高端人才团隊建设。首先,从招聘选拔人才的模式上出发,在基础性面试选拔之外,要着重聘用具备较强产业知识储备和相关专业技能素养的电子商务营销人才;其次,对企业现有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指导,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提升员工的在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层面的综合素质能力,既要掌握良好的电子商务操作能力,还要具备优秀的电子商务思维,争取打造出一支高端人才团队。

(三)加大信息技术建设力度,推广企业网站营销方式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也在不断地发展,并且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力度。因此,企业在做市场营销工作时,要重视推广电子商务工作,加大建设信息技术,使企业的网站营销方式得到推广。当前对企业进行推广营销,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利用当今最为广之的微博、微信、QQ或者其他推广方式,也可以在知名的网站平台进行推广。最重要的还是对于企业的网站的营销方式进行推广,对企业的产品通过不同渠道进行推广,使企业在市场中占有竞争优势,这样做得目的是消费者对购买的产品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企业迈向更长远的发展脚步。

篇6

2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文化特征浅析

2.1内部文化特征

首先是创新文化。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方式,掀起了一场结构性的商业革命,它为每个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企业必须要创新变革才能赢得竞争优势,这种创新不仅包括产品和服务上的创新还包括了管理上和文化上的创新。它要求企业经营模式由竞争转向开放与合作,企业管理模式从垂直型转向扁平化,企业管理手段也转向无纸化、信息化。因此这样的条件下,企业建立一种更为积极的创新文化,使企业今后的发展更具推动力。

其次是沟通文化。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企业横向信息、纵向信息甚至是越级信息的交流成为可能。这种文化的建立使得原本交流不多或无法交流的部门得以交流,企业的领导可以更好的了解基层员工的想法,有效地删除原本的沟通障碍,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内部员工需求的满足也刺激了员工的工作动力,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企业文化的建立和企业的良性发展。再次是学习文化。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就是发展快和变化快,因此要跟上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还必须加强企业内部员工自身的技能培训与学习。企业不仅需要懂得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技术人员,也需要懂得企业管理的商业人才,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企业的人才培养的关键。另一方面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新技术、新知识以爆炸式的速度出现,企业要适应这样的环境就必须招募和培训“知识型”人才以应变社会需求。因此学习文化的建立是企业适应电子商务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

最后是团队文化的建立。任何顶尖的企业都离不开优秀的企业团队,在电子商务的大背景下更离不开团队建设。正如上文所说的电子商务要求的企业拥有复合型人才,但是招募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并非一朝一夕的任务,它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因此团队建设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团队建立以后,团员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对外界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完成企业的任务。

2.2外部文化特征

首先是信用文化。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条件。电子商务自产生以来,信用问题就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企业之间无需见面通过电子平台进行交易,而其远程性、记录的可更改性、主题的复杂性等特征,使信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建立企业的信用文化、行业的信用文化不仅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也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形象文化。电子商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企业形象文化的建立。企业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如企业网站等向外界传递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这些方式企业向顾客展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建立彼此的信任,从而产生交易。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企业只是一味的夸大宣传,没有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到最好使得顾客有一种受骗的感觉,从而失去对企业的信任。

最后是合作文化。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要对市场做出迅速的分析与反应以应对顾客多变的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要求企业能够提供多方位的和全面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可以通过相互间的合作将企业间的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转化为资本优势,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减少市场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可以提高资金、信息等资源的再次重组,更好地利用各种资源以满足社会需求。

篇7

校园电子商务是在校园的孕育下而生,针对人群是校园的师生,客户面比较窄,但是黏性比较大,回购性高。且信任度足够,灵活多变,经营模式轻松。这种小范围的电子商务很受校内师生欢迎。

1 校园电子商务的优点

1.1 网络支持性强

校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型人才密集的地方,如今,电脑已经普及,几乎每个学生都人手一台电脑,网络普及程度很高,对于网络购物来说十分方便,因此,校园购物在电子商务中占有很大比例。

1.2 消费群体稳定

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探索性和积极性都很高,对新型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的新兴产物,一出现就备受大学生追捧,但是这种网络购物的特征性也比较明显,比如客单价低,集中购买的产品都是中低端产品等,鲜有高消费。因此电商企业如果将目标定在校园的话,需要参考消费水准。

1.3 物流配送方便快捷

现在快递业空前发展,无论是网点设置还是配送速度,甚至是快递员的服务态度较之以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于校园来说,即使快递不给力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大,因为他们根本无需担心物流配送问题,学校的快件基本都是集中配送。

1.4 支付安全得到保证

校园支付手段大多倾向于货到付款,这就省略了网络支付环节,可以更大程度地保障学生的资金安全,有效避免金融风险。

2 校园电子商务的作用

2.1 服务师生

校园电子商务最大的作用就是服务于师生,从侧面为师生购物提供方便,提高了师生的学习教学效率,生活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同时电子商务的普及使师生对电子商务可以有进一步的了解。

2.2 为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

许多学生想通过在学校的课余时间勤工俭学,但是网络兼职遇到骗子的机会很大,想在学校兼职也会遇到兼职名额有限的情况。因此,校园电子商务给勤工俭学的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拓宽了职业渠道。

2.3 为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提供实践平台

各个高校都有计算机系,计算机人才未来会有很大一部分从事电子商务行业,因此,校园电子商务就给计算机系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习平台,如果可以建立标准的大型实习基地那将是很不错的学习场所,即使技术不能提高,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电子商务活动中也可以学习到很多实用性的东西,达到知识与实践能力并存的高度。

3 校园电子商务的具体运作

3.1 校园电商团队建设

将学生组织起来,系统地划分组成一个有机的合作体系,分配专人专岗,将每一个环节有机连接,商品进库,配送,财务,营销等都有专人负责,并通过中间的盈利获得佣金。

3.2 付款方式

网络交易和货到付款均可。货到付款可以保障学生资金安全,但是网络支付将是未来网购的主流。

3.3 宣传营销

立足于传统消费模式,同时加大网络购物的宣传力度,比如在价格促销方面或者新型事物的推销方面,在传统购物时很难买到的新颖产品促销方面等。不断扩展校园网购的知名度。

4 校园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4.1 资金短缺

资金问题是校园电子商务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因为创业团体主要是学生,资金承受能力不强。创业的原始基金是学生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

4.2 团队问题

业余团队建设不成熟。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没有号召力强的领导阶层,全凭一腔热血,且团队里都是大学生,人脉,资金能力和社会经验都严重不足,因此学生的自身素质是制约团队发展的一大障碍。而且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业的压力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放弃。

4.3 市场太小,缺少长远规划

学校市场规模狭小。虽然购买力巨大,但是利润却微薄,因为学生团体的网购力还停留在中低端产品上。同时,现如今网购竞争力巨大,淘宝,天猫,京东商城等电商巨头不惜下重本以低价促销,会抢走很多客户资源,使校园网购资源流失。校园虽然是一大网购领域,但毕竟人数有限,与社会上强大的购买力相比,仍处在十分弱势的地位。

4.4 消费习惯、信用问题

虽说和社会其他群体相比,大学生最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但即便如此,大学生网上购物的习惯依然很淡薄。信用问题也是广大师生最关心的问题,笔者曾做过一个市场调查,大多数人表示在网上购物时最关心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因而在现阶段国内信用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建立电子商务安全支付系统,打造信誉度,可以说是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关键。

5 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在高校,大学生既是最大的消费群体,也是最大的上网群体,更是新思想接受最快、资讯传播最快的群体,他们正成为各类商家争夺的对象。虽然校园电子商务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对校园电子商务也日趋重视。现阶段校园电子商务正处在摸索阶段,主要从满足本校师生日常生活需求的角度考虑。而如何使各高校的校园电子商务能走出去,摆脱本校的局限,逐步实现真正的商业化,为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更是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孙启隆,于萍.浅谈基于校园网构建电子商务实习基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04):111-112

[2]吴芊芊,王禹琪.校园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商论,2005(10):53-55.

[3]黄立新,袁翔珠.开展校园电子商务的对策[J].经济论坛,2005(10):138-140

篇8

关键词:

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创新创业

引言

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全国人民都加入到这一浪潮中,尤其在各高校中针对毕业大学生展开的比较多,已经有很多高校均已开展了有关创新创业的技能大赛和课堂教学,但相对都比较孤立,并未形成体系。如何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到专业发展、课程目标中却一直没有一个系统化的研究,本文则主要针对时下最热门的电子商务专业在高职教育发展中如何利用创新创业理念进行研究。

1、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的电子商务专业改革的背景

1.1互联网+行动计划

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旨在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各行各业相融合,从而创造一种新业态,打造乘法效应。随着互联网+的渗透,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发生了重大改变,出现了线上生活、线上消费的模式;各行业也与互联网融合,改变企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在此大背景下,势必引导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2创新创业理念

2010年,教育部要求“各地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在各高校如火如荼的开展。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这为大学生就业开创了新的方向。目前高校大部分专业学生的培养仍以传统行业的需求为目标,缺乏互联网+精神的培养,在互联网+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方面欠缺,这正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契机。因此,电子商务专业应依托其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创业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2、地方性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在创新创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和扶持学生创业已成为政府和各高校解决就业的途径之一。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具有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经济学技术等先天优势,但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行业自身发展缓慢,整体技术水平偏低,电商环境氛围淡薄,使得地方性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受限,在创新创业方面同样显得力不从心。

2.1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课程目标是反映其教育意图,并对课程进行宏观上的指导的,它是具有一定的导向性的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因此专业课程目标定位清晰与否将对课程建设及具体的授课产生重要影响。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复合型专业,涉及到互联网、计算机、金融、营销等多方面,因此在进行具体课程设置及课程目标定位时,经常会存在定位不清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由于复合型的原因致使课程定位不清晰,最终导致课程教学过程质量不高;二是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混淆不清,有些课程错将实施细则的教学目标设定为课程目标,过分重视“教”,而忽视“学”;三是过分重视学科知识方面的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四是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单一功能,未能体现学科发展的整体功能。由于在专业课程目标定位时未能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未能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未能选择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导致最终在课程目标定位时不够清晰,最终引发课程教学目标实施时出现偏差,课程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当下需求。

2.2师资力量薄弱,团队建设难度大

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大多较为年轻,没有过多从业经验及实践教学经验,而年长的大部分都来自于其他专业;专业教师职称评审中,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较强,跨专业及涉及领域较多,教师晋级难度较大,有些放在工科,有些放在理科,有些则放在文科,专业教师所跨领域较大,构建团队难度较大。另外,教师队伍中缺少来自于行业的精英人才进行兼职,专业技能不能得到凸显,目前使用的外聘教师,一种是专业技能不够突出,一种是流动性过强,导致课程体系不能完整建设,还有一种则是外聘教师在课堂授课时不够专业,疲于应付,最后一种则是流于形式,只是挂个名字做个样子而已,并未真正参与到实际教学过程中。

2.3教学条件不健全,教学实施受阻碍

很多高校没有配套的实验实训室,未体现出很强硬的专业特色。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方案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环节1:1的结构,但实施的却是传统教学模式及授课模式。更多院校提供给学生的常规专业实践场所仅有一个,就是机房,且该机房使用频次颇高,不能留出空闲时间供专业学生独立使用和拓展使用,实验室使用机动性很差,不利于教学手段变革和课程改革。

2.4课程内容滞后,不能与时俱进

受教学条件、学院环境及教师队伍本身因素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大部分课程是在一定基础上跟随上述因素变化而进行适当调整,未能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未能与社会完全接轨,未能与行业发展完全契合。主要表现在:课程名称设置合理,但课程内容相对保守;课程内容多与教师本身水平密切相关,不同层次教师教授课堂内容有所不同;多课程内容出现重复,而老师间有时由于交流不畅,可能会导致内容的重复讲解;专业发展太快,特新的内容在老师未完全运用流畅之前,可能就已经过时,因此太新的内容在课堂中也并未体现太多,与时代产生一定脱节。

3、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的地方性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

3.1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创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应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开发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要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从源头上进行改革,即对课程标准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

3.2用“开放、发展”的理念建设师资队伍

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了大众创业的局面。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在思想上应引领市场潮流,而不是落后于市场发展。要提高教师团队建设,必须用“开放、发展”的观点去建设队伍。一方面,对所有教师进行创新创业培训,提高教师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要鼓励部分教师以团队形式进行专业方面的创业,让教师在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还可以通过外聘教师、客座讲师等形式构建教师团队,丰富团队成员,共享团队知识,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3.3借助“众创空间”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职业院校应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联盟合作关系,探索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众创空间是协同创新、大众创新趋势的创业服务平台。目前,发展众创空间,不仅需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更需要发挥职业院校的优势,将学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起来,打造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拉动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

3.4搭建灵活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由于电子商务业态的灵活性,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也应具备灵活性的特点,可根据学生特点分别形成“创新就业”型实践体系和“创业”型实践体系,并将实践体系模块化,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不同体系中的模块获取学分。两类实践教学体系的共性是都包含课程实训、专业认知实习、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模块,但在内容设计上要有所区别,如学生的毕业实习可分为创业设计和创新课题研究两个方向,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并在教师和团队的指导下完成任务。

3.5以专业学生为基础,构建校园电子商务生态教学创业环境

多年来,校园电子商务虽然口号喊的很响,但却一直未能真正发展起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技术及氛围没有构建起来。校园是个人口密集度很高,消费能力很强的环境,搭建以在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创业环节,作为专业学生创业和实践环节纳入到课程教学体系中,实施创业课脱离过多的理论而付诸于现实创业,根据学生实际的经营状况来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该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电子商务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理论高于实践的窘况,也可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实践能力,还可以以此提升学校、专业在社会及校园群体中的影响力。

4、结论

电子商务是当前炙手可热的一个行业,同时伴随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也非常有利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但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专业教育上,却依然存在很多诸如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等多方面问题,严重影响着专业的发展。而作为国家政策主导的创新创业理念如能妥善融入到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育中,将会有利于专业建设,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开展,有利于专业及院校在社会影响力的扩大等诸多方面。

作者:卫根超 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篇9

在组织结构上,苏宁在市场空间巨大、门店网络相对成熟的华南地区,依托原有的广州大区和深圳大区,拆分设立了汕头大区和中山大区,直属总部管理,这将有助于苏宁电器在成熟区域简化管理幅度,实施进一步地精耕细作,实现华南地区的再次飞跃式发展;同时,苏宁还在人口最大、地级城市最多、市场空间巨大但属于发展期的河南省进行了拆分,设立了郑州大区和平顶山大区,从而实现协同发展、同步开拓,争取在年内全面定鼎中原。由此苏宁电器在中国大陆和香港、日本一共设置了42个地区管理中心。

在后台建设上,苏宁将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物流基地建设、售后服务网点建设和人力资源体系的建设。公司计划在2014年前建设完成60个物流基地,今年计划完工4个项目(成都、天津、合肥、无锡),开工和签约各15个项目,同时我们还将在全国枢纽地区建设10个全自动化存储和分拣仓库,提升小件商品的配送覆盖范围和效率。售后服务网点建设将在现有4000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网络布局,重点加强对三四级市场的渗透。

2011年最重要的一项调整是针对苏宁易购的。依托过去一年在苏宁易购上奠定的系统、平台、团队、品牌和供应链基础,苏宁在2011年对苏宁易购进行了全面的组织调整,成立了由上市公司控股的独立的电子商务运营体系,以公司化的方式进行运作,目的在于将苏宁易购打造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企业。苏宁还启用了全球统一域名,建立了独立的采销体系和市场、财务、信息、人力资源、行政等各类配套管理体系,强化人员配置,授予独立的采购权和定价权,实施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在共享实体网络服务后台的基础上,实现更加灵活、更有效率、更为科学的并行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进上述工作的开展,苏宁还调任原华东二区执行总裁凌国胜,就任独立运营后的苏宁易购公司总经理,这也体现了苏宁电器对苏宁易购的绝对重视和高度定位。

篇10

关键词:国际商务;专业学位;双导师;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224-02

北京服装学院自2015年起招收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国内服装领域知名高校,北服依托服装行业资源优势,与服装行业协会和知名服装企业专业人士构建“双导师”教学团队,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聘任校外兼职导师的目的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和《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等文件精神,要求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1.注重研究生对服装行业的了解。依托服装行业资源优势,聘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行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等行业内组织及研究机构的专家,为兼职导师,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使学生熟悉和了解服装行业,提高行业素养。

2.注重人才培养与服装企业需求的对接。依托北服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聘请国内知名服装企业高管,担任兼职导师,如北京爱慕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湖南华升集团公司、溢达集团等相关管理人员,参与研究生培养环节,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还结合企业国际化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论文选择,使毕业论文真题真做,研究结果对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TPP的签署和英国退欧等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我校聘请国内国际贸易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导师,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国际贸易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WTO问题专家,为研究生举办国际贸易前沿问题讲座,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目前国际贸易热点问题、研究方法,提高学生学术能力。

二、“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思路

为了提高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教学水平,增强研究生对服装行业的了解,国际服装贸易前沿问题的了解,培养具有一定服装行业专业基础,胜任服装企业对外投资、跨国经营与管理、品牌国际推广、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商务专门人才,北服组建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双导师”教学团队,使校外导师参与到国际商务专题讲座、课程教学和学生实习环节中。

1.依托兼职导师组建国际商务专题讲座专家团队。按照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要求,每学期要为研究生举办四次讲座,每学年至少8次。因此,国际商务专题讲座主要依托校外兼职导师,组建讲座专家团队,例如,邀请服装行业协会专家、服装企业高管和国内学术机构的专家,为学生举办讲座,有助于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前沿问题、服装行业和企业发展问题等,还有利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校外兼职导师直接面对面沟通,进行毕业论文选题,获得实习机会。

2.借力兼职导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参与《商务谈判》和《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活动。《商务谈判》和《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内容包括实务操作和专业技能的掌握,需要有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士参与课程教学环节,两门课程通过邀请商务谈判专家、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士,参与课程讲授环节,为学生传授相关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知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3.运用兼职导师Y源为研究生提供实习机会。发挥北服面向服装行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行业优势,运用兼职导师行业资源,为研究生提供实习机会,其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实习后可以直接就业,实现校企之间、学校与行业组织之间人才培养的对接。

4.兼职导师参与培养方案制定。为了使人才培养符合服装行业人才需求,邀请服装行业专家、企业高管,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外导师定期交流合作机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参与指导学生,构建分工分明、优势互补、通力合作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机衔接。

三、“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

1.校外兼职导师聘任条件阻碍了部分行业专业人士受聘。根据学校遴选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管理规定要求,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基本条件主要包括:(1)必须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必须有硕士学位。(2)应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近年来发表过一定水平的论文,或有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或有通过部、市级以上鉴定的科研成果。(3)应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与我校有合作项目,或对我校学科发展、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就业等起到支持和推动作用,或能为专业硕士提供实习基地。

篇11

对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要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克服地区经济环境基础薄弱、学校体制支持乏力、教师内在动力不足等难题。本文将从学校“双师型”建设制度、专业部(教研组)团队建设的角度切入,探索如何营造环境氛围,激活教师发展动力,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道路。

一、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现状

1.双师型教师比例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指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60人,师生比达到1:20……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0%,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左右。”

我校自2013年资源整合以来,发展迅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截止到2016年9月,除三年级学生到企业实践2800人左右,一二年级在校学习学生7000余人,教职工480多人,在校师生比1:14.58。其中,电子商务专业一二年级在校学习学生540人,教师16人(含通识教育科教师4人,专业课教师12人,兼职教师2人),中级以上职称教师12人,师生比1:33.75。以上数据显示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生比过高,未符合标准。

2.双师型教师质量不高

从“双证”的角度看,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持有双证的,有8人,占比达50%。双证中的行业技术等级证书种类不少,包括“电子商务师证、物流师证、创业培训讲师证、跨境电子商务师证”等。这是学校正不断加强师资培训的结果。双证不代表双师,双证不代表双能。证,可通过短期培训学习取得;能,则必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打磨锤炼形成的。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来源单一,多数人的入职方式是从“高校”到“职校”;仅有6人在入职前有过在企业工作的经验。尽管学校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但由于实践时间和岗位往往受限,因而,教师们难以真正实现“教师―技师”的职业能力养成。从“双能”的角度看,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1.教师专业化发展意识不强

从国外学者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理论看,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多数人有七年以上的从教经验,正处于职业熟练期,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实践操作、指导实践、科研方面已积累了一定能力。教师们在课堂内外,越发有驾轻就熟的轻松与自信。尤其是当任教课程相对固定、教学任务不重、考核压力不大时,有些教师的放松乃至懈怠的情绪便悄然滋长。

电子商务专业,是商科,所要讲授的知识技能(行业知识、运营规则等)大多更迭速度极快、涉猎范围广。因而,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要保持“教师-技师”能力的持续积淀,要定立个人的专业化发展规划,才是电商专业教师的职业发展之道。

2.专业化发展动力不足

想当“双师型”教师的意愿不强烈,既与教师没有清晰的个人专业化发展职业规划有关,也与其发展动力不足有关。一方面,专业教师任教课时数较多,基本在16节左右,个别兼任班主任工作,任务更重;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同普通教师的待遇无明显差别。前有阻力,后无推力,教师难免缺乏发展的进取心。

(二)客观因素

1.“双师型”队伍建设制度未完备

近年来,随着学校不断提升内涵,“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越来越受重视。“双师型”比例已纳入学校先进教研组、先进专业部的评比奖励制度中。不过,其考核指标仍有待改进:一是它考核的是“双证”,少了“双能”;二是它考核及奖励的是教研组或专业部的整体,未细化到个人。因此,对教师个人成长为“双师型”教师,促进力度不够。

2.校企合作联系松散

我校地处粤西,地方经济不发达,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难度很大。符合“离校近、岗位对口、有合作需求”等条件的优质企业少之又少。此外,单个企业的对电商岗位的人员需求量不大。因而,本专业已有的合作企业不多,且联系松散,合作程度不深。想借校企合作的通道来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难度较高。

3.缺乏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机制

“双师型”的内涵要求教师是“理论与实践、专业与职业”统一的。这要求“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动态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因而,这需要学校既要有长期的培养方案,也要有定期的评价考核机制。

三、电子商务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的路径

(一)制度保障,创造孵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大环境

学校要将“双师型教师队伍”视作有机整体,以“生命发展周期”的眼光去看待这个整体,据此制定“双师型”培养制度。制度要涵盖“培养、认定、任用、考核、奖励”的完整流程。通过制度,学校引导教师订立职业发展目标,提供培训机会,建立成长平台,提供教学支持,给予资金、待遇等激励,监督其持续成长。

从学校层面看,“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要体现“团队建设、阶梯推进”的原则。这是指专业部有教师团队建设的阶段性培养计划,专业教师有个人阶梯式职业发展计划。由上自下,形成“学校定指标,专业部争达标、人人有目标”的整体建设方案。

从电商专业部看,“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要着侧重“名师导航、内在孵化”。以“名师工作室+创业项目”的形式,从专业内部孵化创业项目,打造校内实训基地,组建“一个名师+一个职业指导训练师+N个专业教师”的双师型队伍。

(二)“项目+课题”组合,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的自循环系统

如前所述,在电商专业部“校企合作”的工作推进上,我们举步维艰,想借此推进双师型建设,希望不大。既然“引进来”如此困难,那么我们就设法自行孵化。

借助我校以建成的电子商务体验中心、创业中心、校园小邮局等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创业项目,建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自循环系统。关于这个自循环系统,具体说明如下:

1.从角色设定看,它的基本标配是“专业教师+实训指导师+一个职业指导训练师”,职业指导训练师,人数上是一个项目一个,人员相对固定的;专业教师人数占最多,实训指导师则一年级安排一到两个;在人员安排上,后两者会轮换。

2.从选材任用角度看,职业指导训练师,是具备“双师型”素质的专业教师,是专业带头人或专业骨干;实训指导师和专业教师,是具备“双师型”潜质的专业教师;后二者的选用原则是“意愿优先、兼顾能力”,即在考虑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意愿的前提下,按其能力特长进行选用。

3.从教学分工看,职业指导训练师相当于创业项目负责人和小课题主持人,核心工作是带领项目小组(由精英学生组成)进行创业实践;同时,围绕项目带领专业教师开展科研,一般不担任课程教学。而实训指导师则负责一二年级学生的校内外实训周的实训教学。专业教师则是负责专业课的日常教学。如图1所示。

4.从系统的运作流程看,职业指导训练师通过带领项目小组成员,在项目课题组(名师+专业教师)的协助下,建立一个有效的项目运作模型。这个模型,既指企业的整体运作模式,又指具体业务的实践流程。它将提炼成“职业标准、岗位标准、岗位能力、技术要点、知识模块”等教学内容。模型的建立,一方面便于实训指导教师将其移植至实训班级;另一方面便于专业教师据此形成校本课程,开展专业课教学。

5.从课题研究看,这个系统的运作流程可提供许多研究课题。比如,探究校内实训的有效模式,分析美工设计的技术要点,或网络推广课程的教学方法等。小课题主持人可从中选取研究方向,带领课题组成员开展科研,推动实践与理论的相互转化,将成果服务于教育教学,服沼诒镜仄笠岛途济。

以我校电商现有“萤火社区”创业项目为例,这是一个以微信公众号形式运营的在线商城,目前主要承接坐车订票、快递、打印服务等业务。围绕该项目,建立由职业指导训练师主导,包括推广、美工、客服、物流等岗位的项目小组。职业指导训练师带领项目小组完成一个个的真实业务,从中积累经 验:在项目课题组的协助下,职业指导训练师将经验提炼成实训指导标准。然后,在各个学期的实训周里,实训指导师将参考实训指导标准,按项目小组的架构重组实训班级。实训过程,各实训小组接受职业指导训练师所的真实业务,在实训指导师的协助下竞争完成业务的过程。

实训周既是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考验,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测。要协助实训小组顺利通过实训周,这要求实训指导师要能很好地胜任“技师+教师”两个角色。在此过程中,专业部也能发现专业课程日常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借此检讨改进专业课程教学,并倒逼专业教师提升自身的“双师”素质。

(三)“考核+奖励”配套,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