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6:08:2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城镇发展规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高铁时代对城市带来的影响
1.1宏观层面
自2006年至2010年,我国新建1.7万km铁路新线,主要有京沪、京广、京哈、沈大、陇海时速超过200km以上,还有京津、沪宁、沪杭、广深、广珠等大城市之间的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如此庞大的高铁与城际投资规模,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时代的到来。
1.2中观层面
高铁的布局与选址要协调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它将会影响城市功能结构的重组。由于规划没法预见所有变化,这就要求城市抓住变化所带来的机遇,进行城市空间发展的应对规划。要平衡各种利益和协商不同人群,协调高铁等基础设施自身运行规律和价值与城市的的运行规律和价值平衡。
1.3微观层面
高铁的建设给周边城市的发展建设带来机遇和挑战,需要城市在空间发展方面给以具体应对。相关研究从理论方面给出了措施,像借鉴价值平衡理论和城市规划相关理论中的空间发展理论、TOD理论和触媒理论等。通过空间发展理论建设枢纽地区为城市新型功能混合区,TOD理论建设枢纽周边地区为圈层式布局方式,触媒理论,形成新型城市活力中心。[1]
2探讨高铁时代下的滕州城镇发展
京沪高速铁路于2008年4月18日开工,从北京南站出发终止于上海虹桥站,全线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2011年5月京沪高铁开始进入运行试验阶段,7月将正式开通运营。全线共设24个车站,始发站5个,中间站19个。京沪高速铁路在滕州市东南设有滕州东站,是19个中间站之一,位于枣庄新城区南部东沙河镇境内,辐射临沂、济宁南部等地区。
本文从区域层面、产业转型、交通系统及城市空间结构等方面研究来研究南沙河镇应对高铁时代采取的发展战略。
2.1高铁时代促进区域一体化的形成
滕州市是山东省的经济强县,是鲁南城市带的重要城市,它与枣庄市,薛城组成一个“三角区”,力求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形成中心城市,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增强辐射带动功能。而南沙河镇位于金三角之间,并位于城市发展主轴线上,受到枣庄、滕州、薛城三个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南沙河镇在区域社会经济中的具有区位、交通优势,应尽快实现与滕州中心城区的对接,一体化发展,通过规划引导,做到布局科学合理,形成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良好态势。同时与经济开发区实现产业对接,建设滕州市南部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健康的发展。
因此南沙河镇从高铁交通支撑和区域专业化分工角度,应重新确定其区域定位:作为滕州市区南部新兴生态综合区,滕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形成特色的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区。
2.2高铁时代促使城镇产业转型
交通技术革新始终是推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高铁建设不仅直接拉动了从重工业到高科技等一系列集成产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也做出贡献。并且因高铁大幅度拉近山东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等都市圈之间的经济距离,使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由此引发地方产业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变革。
高铁的建设优化了运输结构,人便其行的同时货也畅其流,促使城市第三产业向现代服务业快速转型,第二产业也迎接产业承接、调整、优化的重要机遇,壮大产业集群,充分发挥物流优势,为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创造条件。
南沙河镇属于滕州市经济开发区B区,滕州总体规划将南沙河镇划入全市重点开发区域,与经济开发区对接,纳入中心城区范围。同时山东省于2011年5月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上述发展背景下高铁的建设进一步催化了产业的发展和变革。因此南沙河镇应在自身产业雄厚的基础上,可提出面向未来城市产业专业化特色发展的战略目标:南沙河镇在镇区北部发展工业园区,用以承接滕州和枣庄的产业扩散,并在承接的基础上打造化工、医药、农牧特产深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平台,继续加强机械、电子、食品、医药、家具、建材等主导产业建设,从而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最终发展为新型产业园区;并且挖掘城镇的生态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利用高铁带来的交通便利,积极发展旅游业,打造成生态的历史的城镇。
2.3高铁影响下的城镇交通系统
高铁作为铁路建设的龙头不仅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投资拉动内需,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平衡区域发展上具有独特价值,重要的还可以消除当前铁路运输瓶颈制约,其中京沪高铁使北京到上海5个小时成为现实,“N小时经济圈”则成为最为突出的特征。
南沙河镇驻地距离滕州高铁客运站12公里,区域内交通优势突出,素来有“滕州南大门”之称。南北向主要依托京沪铁路、京福高速、104国道,东西则主要借助枣木高速公路以及日东高速,联系鲁南城市群,通向全国。与济南,临沂,济宁三市机场分别相距200公里和100公里。驻地距离京杭大运河滕州港30公里。
高铁的建设促进该地区交通一体化,应从系统上整合多种交通方式,实现空铁、水铁、公铁联运体系。有力支撑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提升和多方式协调的综合交通客运体系。镇区内形成快速交通进分区中心,便捷交通进市中心以及休闲慢行交通一体化的交通网络系统。并且在镇区内可以规划一条道路直接通滕州东站,加强南沙河镇与高铁的联系,衔接城镇对外交通,完善城镇交通网络。
3探讨初步的研究框架
国外高铁案例研究显示,高铁要素对于城市区域的发展更像是“催化剂”,对于有实力的城市,集聚效应将占主导;而有些吸引力不足的沿线城市,可能影响并不明显,甚至还会由于资源加速流失而衰退。因此高铁时代下,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应对的适当,城市发展受到高铁的带动作用,应对的不适当,城市发展会受到阻力。
前面通过研究滕州东站的建设对周边城镇的影响,从区域层面的城市发展定位到产业转型、交通系统以及城镇空间结构方面总结出城镇发展采取的应对策略。
首先从宏观层面要重新解读城镇和城镇所在的区域发展态势,比如研究城镇和周边城镇的对比后可得出优劣势,从而明确所在区域的定位;以及高铁的建设对区域内城镇的影响的分析和对比,可以为城镇制定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和产业升级提供依据。
其次从中观层面具体研究城镇发展的重要方面,像产业转型、交通系统和空间布局。具体来说高铁对这几个方面都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需要充分挖掘高铁带来的经济价值和交通价值,并且结合城镇自身基础条件,制定适合城镇发展的规划,突出城镇发展的优势。
最后微观层面的城市发展规划研究,需要围绕高铁进行空间设计和采取开发措施。比如要加强内外交通网络的衔接,可以借鉴低碳交通理念以及其他城市空间发展理念。
4小结
随着京沪高铁的正式开通运营,高铁时代全面来临,不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受到高铁因素的激发,城市区域价值、空间价值和生态文化价值也在高铁的带动下成为城市增强竞争力和完成转型的触媒因素。在城市和城镇发展研究中,高铁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需要规划应对其作出适当的空间应对,把握高铁建设这一重大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 城镇出入口公路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中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机动车辆激增,干线公路和城市街道上的交通集流与分散的矛盾已明显露出倪端。随着城市第三、第四产业的相继出现,我国城镇非封闭式出入口公路沿线形成了饮食服务走廊、农副产品集市等经济走廊,沿路新技术开发区、厂矿、商店、交易所的建立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对公路交通的干扰,影响了出入口路段的时速,交通事故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2 城镇出入口公路的发展规划
2.1.基本原则
一个完整的功能设计系统可提供一系列不同的交通运行。在大部分出行中都包括主要运行、过渡、分配、集聚、进入、终止等6个可识制的阶段,如图1所示。图1中只具有较为单一的交通出行功能,如综合考虑就形成了路网,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集流分配的交叉网化公路。干线公路必须对进路实行控制,以增强干线的主要机动性能。城市道路、街道主要是提供进路功能。在城市道路、街道与干线公路之间的分流、集散路网中(50 000人以下的城市、区、镇)主要考虑提供直行交通运行,对大中城市主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多样化功能,重视并做好居民的出行调查,这是制定交通政策及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依据,世界先进国家均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在城市郊区公路规划中突出考虑速度和安全两个指标以及环境景观的评价,并要满足20 a的远景要求。
快速干道上公共汽车停靠站的规划设计
图1.城镇出入口车辆出行过程示意图
我国私人小汽车较少,即使将来有所发展,也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公共交通系统的作用。公共汽车停靠站的理想位置是在集流和分散街道的路口处,乘客可利用分离式立交桥作为联接干线公路任何一侧的入口。公共汽车停靠站应尽可能设在平坡或下坡的加速车道上,并设立港湾式停靠站。在城市郊区应有定点班车、快慢车道分开的公路,快慢车道隔离带中间应予规划设计暂时公共汽车停靠站,在城区交通繁忙的公路上,应设置停车带或停车道,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道路使用的需要。
2.3 交叉口的规划设计
在道路与交通运输发达的国家,道路交叉口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道路交通的咽喉,又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是公路与城市道路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城市近郊和市区,由于交叉口车多、人多以及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与行人之间,尤其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抢道干扰,加上各种车辆的转换方向,往往极易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路口阻塞。因此,规划设计好交叉口非常重要。交叉的形式可分为平面交叉、简单立体交叉和互通式立体交叉3种。在城市道路规划时,应首先考虑规划成T字型、Y字型和十字型,少用X型和多路交叉,以减少冲突点。高等级公路的交叉应尽可能规划成T字型和十字型,交叉角最好是直角或不少于70°为宜,否则就必须考虑有其他安全设施。在进入交叉口之前,必须有相当数量的直线段,目的在于驾驶员能及早看到交叉口处的管理设施和信号控制状态,以便及早采取措施。当交叉口前的引道其纵向并非平坡时,应设置长度不少于一个车长的平坡段,这样能使车辆停车时不致于倒滑,亦不致于启动困难。否则,驾驶员往往会由于有纵坡而冒险冲坡造成车祸。对于平面交叉口的设计应考虑的基本要素是:① 人为因素;② 交通条件;③ 自然因素;④ 经济因素。
2.4 出入城市区域干线公路断面形式的考虑
多年来,我们对城市进出口公路的考虑同一般路段的考虑一样,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执行,不越雷池一步。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城镇集市贸易往来繁忙,城镇出入口公路交通量大增,车辆混杂,交通事故日趋增多,以平均交通量对照技术标准等级确定出入口段横断面形式显然已经不太适应。笔者认为,在城镇居民出行调查的基础上,应考虑设计多种分流式车适,以满足用户对道路使用的需要。首先考虑快、慢车道分开,并考虑快、慢车道中间带设置公共汽车停靠站点。其次在比较复杂的路段上考虑设计多车适式快车适和辅适。然后考虑每个车适的高峰小时交通量的需要。
2. 5刘一公路环境景观设计进行评价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高等级公路的修建日渐增加,这刘-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日渐加重。因此,在高等级公路的可行性研究及设计中增加了环境评价项日。笔者认为,穿越城巾郊区的公路在考虑充分发挥城巾功能的前提下,更应该考虑环境景观的设计与评价,最好是能与城巾功能系统相匹配,起到妆点江山,关化和改善环境的作川。公路环境景观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综合性}_程。因此,除川物理北学标准定量评价以外,还要考虑评价项日的代表性、重要性和一致性,找出项日评价的卞体,刘一公路景观进行分项评价。
3城市出入口公路的管理
3. 1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路政管理职能
现行管理体制全国各地情况不一,有条条管理,有块块管理,也有条块结合管理,更有在城巾郊区城建部门和公路部门交义管理的。这样多头管理造成人员、资金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笔者认为,交通部门应当把以公路标志、标线、车辆管理、路政管理作为一体纳入公路交通部门的正常业务,这样可以理顺环境规划、交通预测等工作。路政管理要实行公路部门牵头,包括工商、公安、上地等部门在内的联合办公,保障公路畅通、路产路权不受侵犯。经验证明,成立公路公安派出所和公路法庭的单位,所辖路段都有良好的交通环境。
3. 2交通公害的防护
1 城镇规划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城镇建设规划是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依法管理和建设城镇的重要依据,是各级政府指导和调控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重要工作,是保证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 城镇规划工作必须遵循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城镇建设中必须始终把规划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采取措施,切实抓紧抓好在规划编制工作中,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确定城镇性质,合理确定城镇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确定城镇发展方向,对工业、商业、交通、文化、教育、住宅和市政公用等各项建设进行合理布局,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洽理和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等关系;必须坚持依法管理逐步实现城乡规划的法制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 现阶段我国城镇建设规划发展要求
1 城镇分布必须顺应自然资源的约束,城镇化必须立足于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我们的现状是人多、地少、水缺,石油储备短少,我国的城镇化必须要适应这种现状,必须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水源地、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等宝贵资源。建设部1998年《关于加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通知》,明确指出通过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安排,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2 坚持“紧凑型”的城镇规划建设方针。我国现正处在城镇化与机动化同步发展时期,必须在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调控下做到较密集的城市开局,城市必须要成为紧凑的城市,与开放的生态空间相结合。我们坚持每平方公里一万人的城市人口用地标准,尽可能地节约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实行最严格的城市规划与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强调土地使用功能的适当混合。居住地与工作场所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接近,避免再出现工作与居住明显分区的现象,贯彻紧凑社区、就近就业、较低的开发成本和环境成本、尊重自然生态、混合土地使用等规则。
3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之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以下几条:A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小于或等于其自然再生率。例如对淡水、森林、草原、渔业资源的开采占用的数量不能大于它们的自然再生率。B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率,在基本资源和技术进步的替代性基础上,实现最优。例如石油、矿产、土地等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开采量应在最小的数额内。C废弃物的产生小于或等于环境的自然降解率,杜绝制造环境不能容纳的垃圾。D需要一个多元的、协商的社会体制,有利于社会阶层间的信息交流,以期找到更少物资消费和污染产生的循环经济型的城镇化道路。
三 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采取的对策
1 提高规划的前赡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为各行各业提供资源环境允许的发展空间。按照现代化进程发展的趋势,统筹安排城乡居民点、各类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突出强制性内容,维护公共利益和安全。要将事关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资源利用、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等内容作为强制性内容,强制执行,增强规划的刚性。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车墩经济保持了迅猛发展的势头,两镇合并更极大地促进了车墩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镇规划使城镇变得更现代化、更秩序化,而一个地区的产业状态则可以体现一个城镇的独有个性。因此,在城镇规划中应将产业发展规划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对所在区域历史沿革、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等方面深入彻底的挖掘,引导产业的孵化、满足产业的发展。
二、车墩的区位与特点
2.1车墩区位
车墩镇,位于上海市区西南,东邻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濒上海母亲河——黄浦江黄金水道,西连松江工业区,北靠沪杭高速公路。全镇区域面积45.3平方公里,有16个村,户籍人口35000人,外来人口8万人。行政中心设在车墩集镇东侧,距松江城区6公里。车墩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境内有高速公路、320国道、车新、车亭、北松公路、沪杭铁路、金卫铁路等,320国道和北松公路交叉穿越车墩腹地,沪杭铁路、金卫铁路纵横贯通,是途经浙江、江苏、上海的主要交通枢纽。
2.2城镇特点
车墩镇以工业见长,旅游业也方兴正起。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改革开放后,中外客商纷至沓来,车墩成为投资热土,逐渐成松江区外商投资企业最多、上海市台商投资企业最密集的乡镇之一。莘莘学子创业园、华阳工业B区、上海浦江源生产业功能区、以及叁零SHANGHAI创意产业园等经济园区大手笔投入,高标准推进,为接纳大、优、强企业提供了一流的发展载体。与此同时,老上海风貌镇建设的核心区域将为松江新城南部规划区域中沿黄浦江滨江休闲度假和生活区的一部分,更将形成车墩特色的产业积聚区和居住区。
三、规划与理念
3.1规划指导思想
以“打造工业重镇”为依据,适应车墩地区经济发展,促进车墩镇坚持贯彻“老上海风貌镇”的城市形态发展战略,不断调整完善,打破行政区划约束,与国家工业园区、规划中的南部新城、西北部现代服务业、南部现代农业布局相衔接,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继承与发扬工业重镇优势,运用城镇设计手段,发掘、利用与有机整合自然、人工与人文要素,塑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运营高效且具有车墩特色的白领新镇。
3.2城镇规划目标
通过对车墩的历史、人文和自然要素的分析,结合现有的自然资源,向东南方向发展,从城镇区域的角度展现高品质的、独具车墩地区特色的城镇风貌。设计中以“老上海”为主要元素并作为规划设计的指导原则,在尊重有限的土地资源下,创造一个平衡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使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一个稳定且多样的城镇系统,来提升土地的价值和发展策略。
3.3城镇规划原则
在影视乐园南北2.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内,以“建南改北”为原则,高标准规划建设老上海风貌城镇。北面老镇区重点区域建筑以立面改造为主,商业街、医院、学校等工程也都将凸显老上海风貌。南面为新建城区,新建建筑和设施将作为影视乐园风格的延伸,处处营造老上海特有的经典风情和文化气息。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塑造老上海风貌城镇特色。
四、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随着车墩工业在松江东部经济圈日益重要作用的凸显,车墩将发挥好现有优势,让车墩众多的唯一性得以突出。力争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吸引更多产业、居民落户于车墩。车墩的发展已有极好的工业基础,基于现有的优势,可以进一步扩展思路,发展相关的周边设施,植基产业链,做大做深。以下是基于车墩现有的产业,顺应现有市场需求,对未来城镇建设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4.1工业:实现工业质量提升
至2012年,车墩工业产值已达242.7个亿,具备了良好的工业基础。提高现有庞大存量的效益将会较为直接、迅速地反映到整个产业的水平提升上来。因此,利用现有工业资源,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对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不容小觑的现实意义。一是要提高准入标准,招商引资注重提升产业能级。二是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积极鼓励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三是要引导企业调整产品,推动规模企业产品转型。四是要淘汰劣势企业,盘活存量提高产出率。
4.2房地产业:积极打造宜居新镇
松江新城总体规划修编后,将车墩轻轨22号线以西、北松公路以南的大部分区域纳入其中,这一变化孕育着房地产的重大潜在机遇。作为非传统商品房开发区域,在高标准、高水平的整体区域规划下,车墩房产开发具备了后发优势。轻轨开通、土地逐步增值,无疑为发展中高档房地产业、提高导入人口素质从而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层次提供了有利条件。车墩可以开创出上海影视文化独有的楼市板块,从而推动车墩楼市的城市化进程
4.3商业与旅游业:形成增长新亮点
车墩应抓住发展机遇,着力打造“一镇两貌”的特色集镇。其中,车墩集镇依托上海影视乐园,以老上海特色风貌为核心,华阳老街则按照明清特色风貌开发建设。在此基础上,积极启动商业、旅游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以对接松南郊野公园、影视乐园二期开发等带来的商业和旅游业发展机遇。以松卫公路、北松公路沿路带为地标,主打中高端汽车4S店走廊将是重点发展方向。
4.4生产业:不断升级配套功能
充分挖掘“园区、路带、道口”价值,发展生产业。即以浦江源服务业功能区、松卫公路北松公路沿路带、重要节点道口为载体,发展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编制好浦江源生产业功能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功能区以发展商务流程外包服务(BPO)为主要特色,重点发展工业设计、现代物流、软件研发、后台服务、办公支持、创意产业等六个领域。
五、结语
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时期,城镇的规划和设计只有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抓住特色,才能实现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作为城镇建设重要纲领的城镇规划,要如何应对并促进地区产业发展,是规划创新与改革的新课题。车墩镇在编制城镇规划时,基于产业发展构思,对产业的空间布局、品牌塑造、文化创新、政策配套方面进行一定程度考量,将有利于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奇,孟静.城市规划区内城乡居民点统筹规划初探[J].小城市建设,2009(8):16-20.
[中图分类号]F29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11-0071-03
[作者简介]吴守华(1963-),男,安徽肥东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管理。
一、主动城镇化的提出和内涵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演变的重要推动力,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演变的基础载体。一方面,我国快速承接了全球加工制造业的转移,获得了“世界工厂”的全球分工地位;另一方面,开发区作为承载工业化的主要平台,形成了被动的、粗放式的“城镇化”。这里的被动所指的是,城镇化主要依据发展工业的需要而定,既缺乏有目的的规划引导,也不具备科学规划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城市的发展主要是靠工业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所吸引的人口与资本的聚集,表现为城市规模膨胀、数量增加,即城市的外延扩大。这种被动城镇化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隐含着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结构性矛盾。于是,主动城镇化概念应运而生。
从国际上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规律看,当城市化率达到40%~50%阶段,由工业化推动的自发的被动城市化将达到临界值。张雷、朱守先(2008)对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城镇化的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积极实施主动城镇化战略是实现产业升级、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的基础工程,也是避免滞后城镇化、过度城镇化及“城市病”的重要保证。
所谓主动城镇化是相对于过去的被动城镇化而言,主要是指依据城镇化规律、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和区域产业转移规律,有意识、有目的、分阶段地规划引导和提高城镇化水平,同时实现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调整,奠定经济发展转型的基础。在主动城镇化阶段,城市在外延扩大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的转变。
二、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安徽省城镇化现状
2004年以来,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增速开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2010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达到432%,尽管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
城镇化已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解决就业、扩大内需的重要载体。安徽省城镇化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异地城镇化明显。安徽是典型的人口输出大省,近年来,全省外出人口一直保持在大约1000万人次/年,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6。2009年全省总流出人口达到112392万,其中流向省外的人口为9119万人,占总外出人口的811%;流向省内其他城市的人口为21202万人,占总外出人口的189%。而且安徽省的异地城镇化还具有地域差异显著和不完全异地城镇化两大特征:一方面人口流出皖西大于皖东、皖北大于皖南,除合肥、芜湖及铜陵中心城区之外,其他地区人口均为净流出;另一方面,外出人口“候鸟”现象突出,外出时间半年至一年的人口占总外出人口的比例达到5119%。
2空间分异明显。首先,人口分布呈现出皖北大于皖南的特征,2010年皖北六市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27%,是主要的人口集聚地;其次,东部地区各地市的城镇化水平大于西部地市,铜陵、马鞍山、芜湖、合肥城镇化水平均在60%以上,阜阳、亳州、宿州、六安、黄山城镇化水平低于40%;第三,皖江地区各市城镇人口增长量居全省前列,其中合肥中心城镇人口增量占总城镇人口增量的324%,芜湖占174%,安庆、马鞍山等市城镇人口增量也十分明显。
3城镇化质量仍然不高。与相邻的江苏省相比,安徽在基础设施、居民生活、农村现代化等指标方面甚至落后于江苏省2000年的指标水平。
(二)安徽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通过与不同时期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其他地区城镇化率水平的比较,安徽省城镇化率显著偏低。
2人口板块与经济板块不匹配。皖北地区人口多,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皖江、皖南地区人口相对较少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发展南北差异较为明显。此外,区域中心城市与县城、镇存在明显的人口和经济的不匹配。有关研究表明,2000—2009年全省地级市中心城区城镇人口占全省总城镇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县城城镇人口占全省总城镇人口的比重同期有所上升,但同期地级市中心城区GDP之和占全省GDP比重明显提升,而县城GDP之和所占比重呈较快下降趋势。
3资源、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尽管有长江、淮河两大河流流经安徽,拥有全国五大淡水湖——巢湖,但安徽仍面临着水资源紧张的压力,尤其是皖北地区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缺水问题,长江、淮河支流及巢湖面临较大的环境污染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全省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加,2009年全省单位GDP碳排放量约为059吨二氧化碳/万元,高于全国057吨二氧化碳/万元的平均水平,高于江苏省051吨二氧化碳/万元碳排放水平。
4城镇建设用地压力较大。由于城镇化过程的被动特点,在土地利用上表现为非集约、相对粗放的状态。以开发区为例,2009年全省开发区地均产出大约为68亿元/平方公里,且有76%的开发区地均效益低于这个平均水平。根据《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规划指标,2010年全省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规模约为2000平方公里,2020年全省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规模约为2600平方公里。而2009年全省城镇用地规模就达到2053平方公里,进一步城镇化的用地压力非常大。
三、安徽省主动城镇化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安徽省进一步城镇化应该依据城镇化规律、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和产业转移规律,有意识、有目的、分阶段地规划引导和提高城镇化水平,同时实现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调整,在提高城镇化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城镇化内涵和质量的提升。
1以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基础,通过规划引导投资和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和城市环境。根据各地市、县城镇化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合理选择各自在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主动调整各地城镇化进程的差距。
2以合肥、芜湖两大核心城市的技术、制度创新和综合服务能力为基础,推动形成具有协同和集聚效应的都市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一轴双核两翼”的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发展格局,“双核”的作用十分关键,要求合肥、芜湖两大城市应进一步发展成为辐射、带动整个安徽经济发展的中心。
3发挥地级市政府所在城市以及发达县城等中等城市的“中转站”功能。
一方面,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中小城市的中心城市,与周边的中小城镇群在生产、消费和服务方面形成互补体系;另一方面,核心城市需要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具体服务联络的平台,向各城市群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和功能辐射。
4推进专业化的中小城镇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产业配套基地。从安徽省情况来看,县城、中心乡镇等中小城镇或者是自身具有某种独特的资源(如旅游),或者是接受大城市的经济外溢形成产业集聚或配套产业基地,与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了产业链互补、市场互补、功能互补等密切的关系,下一步应更加主动地推进专业化的中心城镇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互补。
四、安徽省主动城镇化的规划支撑
规划的产生总是为了解决特定时期的特定问题,因而规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形势下的城镇规划应该是更加主动的规划,需要站在全球的高度,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更加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审视区域整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同时,规划也应该紧密结合区域发展状况和基础条件、资源禀赋等特点,对于一定区域面临的特定问题和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从安徽省城镇化面临问题和发展趋势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规划支撑和引领,通过规划引导城镇化的主动发展。
(一)顺应区域产业转移趋势进行城市功能定位
在沿海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一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向安徽等中西部省份进行转移,安徽由于区位等优势在这一过程中理应大有作为。
要从宏观上进行产业政策的引导和城市功能的定位,一些城市应根据本身的资源禀赋与所承接的产业,定位为相应的专业制造业中心;一些老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则应该进行现代化改造,采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以及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等政策措施,使得这些地区的城市功能得以更新,争取实现类似美国的“冰雪地带”向“阳光地带”的转型。
(二)顺应产业扩散与转移规律科学进行产业规划
从长三角城市群角度看,安徽与上海、江苏、浙江的经济活动在空间、功能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互补关系,安徽应该主动将自身发展战略融为长三角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动研究、规划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实现产业联动、企业联动。同时,随着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 人类空间距离的地理摩擦逐渐缩小,大都市的部分功能开始分化和扩散。这就要求城镇发展规划根据产业结构发展进程,及时进行调整, 不仅要构建合理的产业布局, 还要能促进产业的扩散与转移, 形成空间扩散的垂直化分工体系。
(三)系统规划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在公路、铁路、机场等区域间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后,系统、科学的城市基础设施供给将是安徽城镇化未来的历史任务,也是主动城镇化阶段的核心任务。在以往被动城镇化阶段,城市的规划往往根据工业发展的需要,对城市进行切分,形成条块分割的城市功能区,城市规划紊乱,城市病难以避免。主动城镇化阶段要求城市规划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从城市的产业远景和人口远景出发,制定集约、优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供给方案,涵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居住功能区体系、能源及水资源供应体系和城市环境保护体系等。
(四)主动对小城镇及其工业区进行总体规划
安徽的地域特点决定了县城、中心镇的发展是全省城镇化发展更加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些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将不同程度地遇到土地、环境、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制约。而且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在农民进入城镇居住地之后,工业区得到快速发展,城镇规模扩大但功能滞后。因此,小城镇的建设更加需要主动地进行规划和引导,促进小城镇和周边工业区的整合与升级,走更加集约、更加高效的小城镇发展路径。
五、对策建议
(一)加强城镇发展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的整合和协调,进一步提升城镇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近年来,规划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不同部门从不同角度对不同领域均已开展或正在开展相关规划的制定工作,但是在推进城镇化实践的过程中,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同规划之间衔接不够甚至矛盾的地方,给规划的实施带来了一些不便。因此,有必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从主动推进城镇化的角度,主动、积极地加强城镇发展规划与不同规划之间的整合和协调,真正形成不同规划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局面,提高城镇发展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探索推进城镇发展规划的法治化
当前城镇化发展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协调、局部房价畸高、交通压力沉重、功能区布局紊乱等等,一定程度上与城镇规划缺乏前瞻性、连续性和法律严肃性有关。城镇总体规划是引导和调控城镇建设,保护和管理城镇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在主动城镇化阶段,城镇规划担负着顺应经济结构转变、指导城镇化有序发展的重要职能。为了进一步增强城镇总体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促进城镇健康发展,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城镇规划进行立法,规范规划编制、审查和监督管理,减少城市规划中的不科学、不稳定和无法律保障等问题,更好地发挥城镇发展规划在完善服务保障城镇功能和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中的作用。事实上,随着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和一系列相关行业规划的颁布,我国主要城市群的轮廓和功能定位基本明确,各城市群中主要城市的定位也基本明晰,主要城市的发展远景也已基本确定,为制定具有法律稳定性的长期城市规划提供了制度性的基础和条件。
(三)加强城镇投融资规划研究和制定工作,发挥金融支撑和引导作用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要素不外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目前土地、人口和各类行业、产业(技术)发展规划日趋完善,但对资本这一重要要素的配置总体上还缺乏系统性的规划。金融是一种资源,而且兼具自然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不仅从自然性的角度利用金融资源需要规划,从社会性的角度开发金融资源更需要进行整体和长远的规划,才能充分挖掘和利用金融资源在推进主动城镇化中的引导作用。国家开发银行近年来按照规划先行的方针,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合作,在系统性投融资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针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与安徽省政府合作编制的系统性融资规划日前已经省政府颁布实施,对于合理、高效开发和引导金融资源支持皖江示范区建设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庞永师城市发展进程中周边小城镇规划建设研究[J]城市规划,2002 ,26 (10)
引 言
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规划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重点,其特征、结构和功能实质介于传统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地理区域,是城市和乡村社会、经济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交叉地带,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即是位于上述区域内的小城镇。
1 郊区小城镇职能及动力机制模式
1.1 承接主城区分作的人口和工业
大城市郊区紧靠人口超载的主城区,其“空间优势”、“生态优势”,加上现代工业企业的聚集效应,使城区的人口和工业。首先向郊区小城镇转移。我国的城郊小城镇更多的是起着截留的作用,即把那些想进主城区而又进不去的由外市迁来的单位和某些需要借助主城区信息、市场、基础设施等条件而又不能安排在主城区的企事业单位放在城郊小城镇。
1.2 郊区工业和剩余劳力的载体
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使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并逐步转向第二、三产业,城郊小城镇成为郊区工业和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
1.3 动力机制
城郊小城镇是在城、郊和外来力量的交互作用下不断发展演变的。应当指出,国家的各项政策是城郊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我国八十年代制定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户籍制度,人口流动政策直接促进着城郊小城镇的发展。大城市发展一般包括三个时期,集中化阶段,郊区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城郊小城镇由于处于大城市郊区这一特殊地域,它的发展与大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城区集中发展阶段,大量的人口和产业向城区集中,受当时交通条件限制和其他原因的影响,所需的劳动力大部分只能从城市郊区吸收,郊区人口减少。城郊小城镇被压抑,城镇的产业结构以农商型为主。城市发展,“城市病”日益严重,不得不向城区的外缘地区扩散,然而,总体上由于交通设施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等社会资本在城区充实起来,而这些社会资本的利用者越多,其单位成本越低,企业越是互相靠近,越能抢先得到比较可靠的信息,城市外部的一些企业和人口仍然向城区集中,但大部分都拦截在城郊小城镇,城区分散的产业活动在郊区产生新城。
2 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布局特征和布局模式
2.1 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布局特征
①与城区的对外交通布局相结合。城区的对外交通是城区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干道沿线,运输方便,信息灵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从而使城区对外交通沿线成为城镇布局的先锋地区。②部分方向出现城镇连片分布趋势。在国外蓬勃兴起的郊区化浪潮中,人口和产业的不断外迁,郊区的发展由不定性的、杂乱的居住区发展为一个有组织、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社会经济聚集体。生产、生活配套布局的多功能中心不断涌现,在一些条件优越的方向,小城镇已连绵成带,并有沿发展轴线成串珠状功能中心的趋势。我国大城市郊区虽然扩散企业不多,但工厂和乡镇企业的混乱布局,在一些方向也出现现城镇连绵带。
2.2 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布局模式
城郊小城镇的布局根据其与城区发展的相互关系和自身的空间发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园环式布局
围绕城区由内向外,城镇均衡地分布在齐个方向上。园环式布局一般是在城区及所在区域的自然经济各方面条件比较均衡,城区对外交通布局往往以城中心为核,向外均衡辐射条件下形成的。当然,绝对的园环式模式是不多的,但有些城市布局基本均衡也可算在此模式内.例如莫斯科。
(2)单向带形模式
城镇沿城区主要对外交溥体系的一条主干线方向延伸,使大部分城镇象串葫芦一样被一条主干线串联起来即为单向带形模式。该模式一般受城市自然条件限制,或对外交通在某-个方向强烈牵引而成,尤其是几种交通方式合为一体时形成由于轴线沿线各项发展条件较好,一般工业也沿此方向延伸,功能区组织和・基础设施的安排均较为容易。但这种模式发展往往容易沿轴线连成一片,使原来的优势条件消失,因此各城镇间的空地必须严加控制,防止连片。同时,也必须控制轴线的长度,因轴线延伸过长,主轴方向交通不易组织。
(3)多向城镇带
多向城镇带是使城市区域内的城镇沿多个方向发展,在数条轴线上分布性质、规模不一的城镇。它们之间有快速、方便、安全、大运量的交通线沟通,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既可在生产上密切协作,又有明确分工。该模式形成原因,一方面中心城区占绝对优势;另一方面,高速交通和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提供可能的物质基础,使郊区范围内一系列核心小城镇和发展轴共同构成城镇聚集群。根据轴线多少和形态不同,又可分为指状布局,如著名的利物浦手指状规划;丁字状布局,如天津市滨海地区等。然而这种多向城镇带布局如果发展轴线过多,也会丧失城镇投资低廉和接近自然环境的优势,造成城市地域的恶性蔓延。
(4)“星座”组群式
所谓“星座”组群是指以城区为“星座”的核心,围绕核心有一系列的小城镇,次级的城镇又带动一批卫星城镇和乡镇。我们国家许多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布局就处于这种类型的初级阶段。该布局形式,要求各小城镇必须分工协作,各级核心必须具有强有力的吸引力。另外,还有漫分散结构,受郊区自然条件的限制随意分布,在这里不主要讨论。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往往融合多种布局形式,以上各种模式和它们的空间组合形式如图1。
3 我国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规划建议
(1)加强对城郊小城镇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宣传,从宏观上、总体上、综合效益上看待城区与城郊小城镇的发展。就企业本身,在城区经济效益也许是高的,但从整个城市来看,却可能是不景气的,城郊小城镇工业基础薄弱,厂外工程投资效大,协作条件差,就一个工厂来说,成本高、投资大,但这是暂时的,局部的,但如果有政府扶持与地方政府投资先导,随着城郊小城镇工业企业增多,交通设施完善,这种状况是完全可以改变的。
(2)加强城郊协调发展。首先必须按经济规律合理确定郊县的数量。目前,有些城市市县过多,超过城市的承受力,起不到协调发展的作用。其次,我国大城市仍然处于发展的集中阶段,城郊小城镇的发展主要不是靠国家投资、扩散城区人口和产业、建新城等“移花接木”式的发展,而是在城区的各种设备、资金、技术辐射下,“瓜熟蒂落”的根植于郊区,实行自上而下(扩散)与自下而上(服务)相互交织的发展模式,以大支小,以小补大,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三,城区与城郊小城镇建设一体化,防止城区与城郊小城镇的建设各自为政,如在风景旅游镇周围建污染工业,在城区严格控制地段建工厂、住宅。
(3)采取重点建设与全面提高的方式,在城郊推拉力均有限的状况下,对目前遍地开花的城郊小城镇建设加以引导,选择有一定基础经济地理条件优越的城郊小城镇重点发展,使它们上升为中等城市、改变我国大城市体系中普遍存在的两头大、中间小、缺少中等城市的状况,使之成为强大的反磁力中心。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郊区小城镇发展是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小城镇作为城乡联系的纽带,不仅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场所,也已成为城市功能扩散的重要载体。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必须重视起小城镇发展的问题。鉴于郊区小城镇发展特点及规划措施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研究这个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建设部课题部.新时期小城镇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是拉动内需的最大潜力。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地都比较重视城镇建设,为我国的城镇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建设好小城镇,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已成为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个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规划是城镇建设的蓝图,是城镇建设管理的法律依据,也是解决城镇发展中诸多矛盾的基础,是引导和控制整个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通过规划,可以合理确定城镇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统筹安排各项建设,协调各方面在建设中的矛盾,使之逐步发展成为设施完善、环境清洁优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现代化新城镇。
要建设好小城镇,我们必须结合城镇实际,从每个城镇的定位出发,立足于体现各个城镇的特色和优势,着眼于增强城镇竞争力,保护城镇文化软实力,发展城镇特色,坚持求真务实,科学发展。对城镇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总体的谋划和科学的规划,以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城市规划引领城镇发展。
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速度,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开阔的视野、创新的精神、踏实的作风,针对各自区域和现有城区基础的实际,在认真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好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在科学规划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体现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城镇社会、城镇经济、城镇环境资源为达到可持续的目标而做的基础建设和创新工作。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应当处理好城镇建设中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传承等关系,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最少的劳动、技术、资金和资源消耗,在城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内,以人的观念更新、科技进步为主要手段,取得城镇增长、城镇结构变革和城镇进步所产生的聚集效益,从而既满足当代城镇发展的需要,又满足未来城镇发展的需要。城镇的发展和产业的发展要融合在一起,包括旅游业、工业园区产业等,使其和小城镇相融合,有效衔接。要以各种产业来带动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不能因为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我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环境,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镇。
二是要有超前规划意识。规划要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制定规划方案时,要有前瞻性和长远性,站在有利于城市未来长期发展的角度进行规划,引进国内外先进理念,拓宽视野,使城镇规划符合实际的发展和需要,更好的体现时代性,避免造成规划赶不上时代变化,在变化中又要不断调整规划,最终导致规划缺乏整体性、全面性、完整性,同时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等问题。所以在规划编制制定期间一定要经过反复科学论证,最终确定最优方案。
三是重视公众参与。在我国公众参与处于起步阶段,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往往都是规划者和领导者进行决策,而第三方民众大多处于弱势,很难接触到规划的制定,这样的规划方案是不全面不完整的。应当在规划草案编制完成后,向公众展示规划草案,通过公众意见调查表、网上收集意见、召开座谈会、论证会收集公众意见,并进行研究处理,采纳好的建议。只有经过公众参与,规划者、民众、政府、专家等多方博弈,才能够制定出相对更符合现有国情和社会条件的,更适合小城镇发展的,具有科学性的规划方案。
四是要突出小城镇特色。把握城镇的个性和特质,挖掘城镇的内涵和精髓,体现其品味和风格。例如在一些拥有丰厚历史文化的小城镇中,应当注重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和风貌建筑,使功能性与审美性相统一,使造型、色彩与整体环境相一致,做到大气简洁、优美靓丽、清新协调,充分体现此类小城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在拥有完好的自然风景资源的小城镇,则应注重保护其未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使现代化设施与自然环境共存,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是要注重规划的全面性、综合性和整体协调性。规划体系包括从概念性规划到控制性详细规划,乃至包括城镇形象设计。每个区域的规划,都必须考虑与周边的交通规划、
布局规划、功能规划相衔接、相协调。除总体规划外还要制定专项规划。要充分考虑整个城市的应急、灾害防御能力。在极端情况下,要有紧急防灾预案,暴雨、地震等避难场所,医疗救护站点等。只有在规划时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才能在灾难来临时,迅速有序的进行疏导、应对,尽量减少对人员和财务所造成的损失。
六是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约束性。真正做到科学编制规划,严格执行规划,全面落实规划。不能为了眼前或局部的一点利益,而改变经过科学论证的长远规划,破坏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完整性。应建立监督机制,发挥人大的监督职能,推行规划政务公开,加强规划监察执法队伍的建设,构建完善的规划考核监督体系,达到维护规划严肃性的目的。使规划管理科学化、阳光化、法制化、规范化。
在小城镇发展中,只有深刻认识规划的引导作用,高度重视规划的统筹功能,遵循规划原则,经过科学的编制,才能制定出科学的规划,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避免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使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真正建立在高水平规划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颜清平.城镇建设以文化论成败[J].小城镇建设,2003(8):70-71.
[2]叶登、董立新.中小城镇建设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07(12):50-52.
[3]陶永勇.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成都:陶永勇,2002.
低碳城镇的概括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大规模工业化的持续推进,高速发展的城镇化,人类使用化石能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进而带来的全球变暖和生态环境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基础构成了严峻挑战,而我国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加速、碳排放量增加的非常时期,如何在规划中引导、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如何实现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以提供宜居的环境?城镇规划理论的“低碳化”转型将成为我国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城镇化低碳发展正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保障能源安全,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
“低碳”一词最早出现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意指以较低的自然资源消耗和较低的生态环境破坏获得更高经济产出的经济模式。由于是对过去发展模式的深刻反省和对未来发展模式的理想抽象,低碳经济的概念和模式很快便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和采纳,特别是在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展低碳经济几乎成为所有国家的共同承诺,而这也被视为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2008年初,国家建设部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大陆以上海和保定・中国电谷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 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理论是从 2008 年开始提出来的,是基于低碳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的规划方法。
低碳城镇规划模式探索
我国有一万多个小城镇,数量庞大,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以集聚发展为主的阶段,大中城市发展迅速,相对来说小城镇发展比较缓慢。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政策的深入,特别是新一轮省直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小城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建设低碳小城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近年来,我国的低碳政策措施学习发达国家经验,在一些方面得到了相应发展,2009 年 7月 1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城市与发展规划国际论坛上的演讲《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一文,提出了低碳规划的想法,2010 年 3 月 19 日,中国社科院公布了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这是迄今首个最为完善的低碳经济评估标准。在实践方面,2008年初,国家建设部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大陆以上海和保定・中国电谷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此外,很多学者、课题组、研究院都开展了城镇低碳经济、低碳规划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应成果,总结如下:
1、城镇规划层面的低碳空间结构布局
城镇规划对低碳城镇的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小城镇开展低碳规划建设就是要奉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友好的规划原则,并按这个要求编制好各类建设规划。尤其是要加强小城镇镇区内部的道路、供排水、环境整治、信息网络等公用设施和公益事业的规划。
2、经济发展战略方面建立城市低碳经济系统
从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看,发展较好的小城镇一般都具有特色产业,转变小城镇发展模式,借鉴和利用循环经济模式的技术创新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努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低碳化。
3、技术层面的低碳路线选择
低碳技术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要手段,其覆盖的范围很广,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包括节能技术、CO2的捕集与封存技术(CCS)、清洁能源技术等,清洁能源技术是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取代,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及核能等能源技术。目前欧盟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较为突出。
4、居民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意识的树立
社会发展在强调低碳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居民生活消费的低碳化,树立居民日常绿色消费意识和绿色生活,低碳生活其实就是在生活中减少CO2的排放,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的生活方式。
低碳理念在工贸型城镇规划中的应用―以丹阳市埤城镇为例
1、规划背景
丹阳市埤城镇位于丹阳市的东北部,北部与镇江新区接壤,南分别与后巷镇、丹阳开发区相邻。东与后巷镇毗邻,西与丹阳开发区、云阳镇接壤,西北邻镇江市丹徒区丁岗镇。2009年底总人口45056人,其中外来人口7912人。全镇土地总面积4080.0公顷,埤城镇地形地貌特征较为特殊,东部为平原地区、中部为丘陵山区、西部为坡岗地区等三种地形地貌环境。区域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且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具有发展低碳城镇的良好条件。
埤城镇的低碳发展,应珍视其固有的自然资源与历史环境,充分分析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对该城镇进行合理的定位,同时根据现存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侧重方来进行其低碳城镇建设的规划。
2、城镇空间低碳规划
综合考虑埤城的区域背景、现实基础、发展潜力以及上层次规划的有关要求,将埤城镇定位为:丹阳市沿江新区、以机械制造和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经济强镇。
规划埤城镇区总体布局为“两心、两轴、八片”。“两心”分别为老镇区商业中心和新镇区综合服务中心。结合规划新建的镇政府、文化中心、农贸市场以及大型商业设施和北侧的公园绿地形成。
“两轴”为一条沿益民路形成联系老镇区和新镇区的城镇生活发展轴,以及一条依托经四路形成的城镇工业发展轴。“八片”分别为太平河北侧的镇区、太平河南侧的居住区、跃进河两侧的两个工业片区、仓储物流片区、两个居住发展片区和工业发展片区。居住区主要是分别依托老镇区和新镇区形成的两个生活片区;工业主要集中在团结河以南、育才路和338省道之间、跃进河两侧区域,形成两个工业片区;仓储物流片区位于镇区北部,团结河以西、华宇路以北区域,结合常泰高速连接线道口形成;两个居住发展片区主要是包括环城路和丹埤路以西区域的居住发展片区、以及跃进河以南和经四路以西区域的居住发展片区。综合考虑企业规模、效益和发展潜力,合理布置工业用地。加强城镇工业污染整治和防护力度,改善城镇环境。
充分考虑城镇的生态环境,既发展工业,又满足城镇环境保护的要求。针对现状工业“局部集中,整体分散”的情况,规划将工业集中布置,形成独立的功能片区。园区设定企业进驻门槛,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严禁进驻,提高地均产出效益,注重镇区环境保护。
增加绿地规模,合理规划绿地布局,规划到2030年底镇区绿地总面积29.87公顷,人均10.67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24.58公顷;生产防护绿地5.29公顷。镇域将在现状基础上,充分结合河流控制绿地,设置滨河绿带,布置丰富的植物景观和绿化小品,串联公园、绿化广场、街头绿地、道路绿化等一起创造错落有致、井然有序的绿地系统网络,以增加CO2的吸收,同时增加居民休闲娱乐场所。
另外,埤城镇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镇区规划一处文化娱乐用地,集中安排镇图书馆、活动中心等文化活动设施。新社区除了完善各种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还要依托广场、街头绿地等设置文化体育设施,丰富居民生活。
3、建立城市低碳经济系统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埤城镇不仅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还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机械及电子产业,并已发展成为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机械制造产地。从表1三大产业产值比较也可以看出来,埤城镇第二产业产值最大,2009年全镇第二产业在三产中所占比例高达70.7%,为该镇的支柱产业。
埤城镇是全国农用机械的重要生产基地,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以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园区集聚,在镇区东部打造以江苏沃得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的现代机械产业园区。镇域南部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一个低碳环保绿色生态工业园,把电子信息、冶金铸造等搬迁到工业园内,工业园应远离中心区和人口密集区。低碳工业发展:一方面应以发展无污染、低污染、低消耗的轻型产业为主,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二、三类工业,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改造步伐,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同时埤城镇在保持原有特色重点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采用低碳环保材料、研发低碳环保技术打造低碳环保产业工业域,建立低碳环保实验成果工业园,以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方式参与区域与国际的竞争与合作,以加强自身的优势和活力。
此外,埤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今后应在提升、完善生活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信息、交通、物流、房地产、金融、培训、咨询等生产业,以服务业为突破口,逐步把低消耗的第三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4、低碳交通规划
埤城镇位于长三角地区和上海经济辐射区范围内,接受辐射能力强,发展机遇多,是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埤城镇有着便利的对外交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规划期间,埤城镇将在改善交通方面更注重整体规划、低碳、环保,沿江铁路从埤城镇域东部穿镇而过,并拟在沿江四镇西南角(后巷镇)设置一处铁路货站,将促进商品货物的流通,加速沿江四镇的产业集聚,加快发展低碳的第三产业。常泰高速连接线从埤城镇域西北部穿境而过,并在镇域西北角设有匝道,提供了与泰州市、扬中市及丹阳的联系快速通道,使物流、人们出行更加便利,减少了出行消耗。338省道改线后从埤城镇区东侧穿过,并由二级公路提升至一级公路,增强了与镇江市的交通联系,增加了交通运量,增加运输效率,减少碳排放。丹埤公路、通港公路、丹界公路从镇域中南部穿过,向西联系丹阳市区,向东联系后巷、新桥、界牌三镇,增加了沿江四镇的联系,节约了出行成本,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此外,在沿江铁路和常泰高速连线两侧各控制50米防护绿带,增加CO2吸收,减少碳的排放。
结束语:本文通过阐述低碳城镇概念、低碳城镇规划模式探索,以及以丹阳市埤城镇为例说明了低碳理念对工贸型城镇规划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工贸型城镇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保障能源安全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需之路。倡导城镇低碳理念发展,其实质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向自然索取经济的同时,善待自然,以谋求人和自然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在 2009 年 7 月 12 日城市与发展规划国际论坛上的演讲《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
2、经济导报-“低碳化”经济发展刻不容缓投资低碳基金正当时
3、杨宁筠--城市低碳化转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4、董琦―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分析
5、蒋蓉--“低碳城市”理念在成都北部商城规划中的理解与运用
6、王富平--低碳城镇发展的综合路径规划――以獐子岛镇为例
7、华凌--专家:低碳城市应实行“紧凑型”城市规划布局
8、尹潘―基于低碳城市的城市规划方法初探-以济地湿地片区为例
9、韩青,刘合林,城镇低碳生态规划实践与探索[J].生态城镇,2010,73-78
10、王议,刘新卫,构建中原经济区,探寻“低碳城镇化”之路[J],国土资源情报,2010,8:48-52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progress, our country town changes the face turn the world upside down, but the city of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remain to be solved, the determinant is the city overall planning, we should make clea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ity planning and city construction basic problems, from the angle of planning to avoid all sorts of problems in city construction, the city planning play a better guiding role in the cit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urbanizatio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镇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中国现代化步伐。城镇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但我国的城市建设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尚待解决,城镇规划和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城市建设的成败与否。自80 年代的后期到 90 年代初,因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并快速发展,城镇的建设也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90 年代的中期至今,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水平有着明显的提高, 但是随着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出现了缺乏城镇的特色,环境污染等问题。 从中国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历程来看, 它的过程与许多的发达国家发展的极为相似, 但是中国的城镇化只不过才一二十年,尚未能从西方城市的发展历史中吸取经验。过快的城市化,人口流动的加速等因素,使得中国城镇在十几年内出现了许多诸如工业污染、结构松散、城市用地发展无序等各种发展中的问题。如何使我国的城镇建设在本世纪走上健康且持续的发展之路,将是我们每个规划管理工作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我国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建设开始比较晚,任务重时间紧,且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海报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有下面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城市建设的资金缺口大,严重地制约着城市的发展进程。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着城建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国土面积大,而区域地貌非常丰富,建设的难度比较大。近些年来,国家逐渐加大了在城市改造方面的资金投入,但老城区的改造,是普遍采取的 “以路带房,以房补路,配套建设,综合开发”等方法来筹措资金,但是从总体上看,筹资的渠道是不合理的。第二,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却没有跟上,加之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差,各项的服务设施并不全面。因为城市的土地宝贵,银次惜土如金,舍不得拿出一点点土地来搞公用设施建设和环境绿化,该种情况在城市的中心区黄金地带的表现尤为明显。城市的绿地太少,并缺乏现代的气息;加之公用设施太少,和服务功能不健全等因素。 第三,城市的建筑形式单一,从而缺乏现代气息和文化品味,历史是的文化名城特色并没有在城市的建设中体现出来。而在城市建设中,怎样体现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并做到历史风貌和现代文明的和谐统一,将是摆在城市建设面前的又一个新课题。城市的道路建设存在着规划和设计并不合理的情况在,有些地方并跟不上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有些地方却夸大城市发展对道路体系的要求,而盲目修建,将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第四,城市规划、城市运行与城市建设三个阶段间的管理并没有有机结合起来。而不考虑运行服务的盲目规划和开发,将会使城市的规划建设成果没有被更好地保护起来。第五,城市规划的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又没有及时地制订出控制性的规划,这便使乱占乱建现象比较多的出现,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对外整体形象。
三.镇建设基本方案
城镇建设和管理将是一个高度综合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必须从政府的机构、管理的体制、城镇居民和设计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的投资等多个方位考虑:第一,要建立好综合协调的管理体制,并适应现代的城镇建设和发展需求。因为政府的换届而被一次次地修改,城镇的政府组成城镇建设的管理专家委员会,并由委员负责对于城镇的发展与建设做出科学且合理的规划。不能受到政府的过度干预,而它做出规划应该体现出政府的意图。而政府应该是城市规划的强有力的执行者而且是组织和协调各个政府部门城市的经营者,这样一来可避免政府的短期行为与盲目建设。 第二、更新城镇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观念、以促进城镇空间和环境的健康发展。 1、要加强对城镇的环境研究:要对地区的社区、不同的地位和地段作出综合且明确的分析和评价,特别是要做出区位的特点差异的特色评价,并作为城镇建设的创作依据。 研究地区建筑的文化特征,研究地段、地区的更新符号,使它在原有的建筑风格基础上做出的新的表现形式。而且要注重不同层次的空间设计,这就要求设计者要从大的行为特点,人的活动规律,而作出符合地区特点的设计,在城市空间表现形式越有特点,就越具有城市的整体意义。 要注重特殊地段的特殊设计,并强化出这些地段的特征。要抓住地区和地段的设计特征并对城市整体景观和特征景观加以确认,这便结构城市的属性。 2、要提高设计管理者的水平。要知道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在城镇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作为基础,从而,有指导性的城镇发展规划对城镇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三,城镇建设有四个重要的环节 1、城镇的中心是城市的设计重点 城镇中心为城市结构体的核心应具有组织的城市生活,统率运动系统的整合机制。而在城市镇中心建立一种城镇空间,将为人们提供出能进行多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从而,城镇中心的实体环境和空间的结构必须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社会需求建造。 首先,是我们要更新城市中心的外部空间设计观念,舍弃建筑中单一方向的城市道路布局,并确立外向沿街与内向街区的广场相结合的空间设计理念,同时要改变行政中心封闭和单位圈地,而与市民隔绝的现状,使它成为属于大众的开放的城市空间,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丰富了城市中心的空间开拓前景。 其次,城镇中心的设计必须继承和完善原有中心结构,并强化中心主体的职能和空间的逻辑,反应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加之,市中心的综合改建必须与中心的交通有组织的相结合,使市中心的设计具有足够的弹性,并能够适应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和交通的组织方式改变。 2、交通方案的选择将影响城镇空间和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现代化城镇中心设计应消除城市的交通与中心的冲突。 而步行街区是在现代城镇中心通常设计的基本的要素和方法之一,和步行街的基本思想结合,形成了步行城市轴线的设计,这种方法可增强城市的性质和空间结构并渲染出主题。 3、居住空间的环境从总体形象上将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城市的面貌,而在我国城市中,有的住宅及其形成的建筑体的环境是居住区的最总体的形象,它是对城市面貌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从上述理论所知,我国城镇的建设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着诸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就业和经济信息化、市场化、城镇的管理民主化等因素带来的巨大挑战。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是目前我国城镇建设将面临的最主要的现实条件, 每个城镇的建设管理者应认清形势,并紧跟时代步伐。而且城镇政府需要通过科技的创新和体制的改革,来加快城镇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建设,从而提高城镇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在城镇的建设中应本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分清主次,要根据轻重,统筹规划,把有限的技术和资金用于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上,以此保证城镇走上健康且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 参考文献
前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城市规模的增长。城市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课题,不仅是各种建筑物的空间布置,还包括包含园林景观、交通、供水、排洪、燃气、通信、供配电等设施建设的共同发展。城市的建设规划中应当处理好各相关专业部门的协调配合,保证各基本功能设施的地理区域布置、建设进度、分布式网架结构。电力设施作为城市能源的主动脉,其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程度关系到是否能够保证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对电力的可靠供应。城市的总规划中应将严格参照技术要求做好配套的电力设施规划,保证电网建设有序的开展,为社会长远发展用电做好保障。
当前城市发展对电力规划提出的要求
十二五期间,内陆城市飞快发展,尤其是大量沿海加工制造业内迁往中部城市,地方大力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的工业化进程速度令人瞠目,大量的农业用地转为工企业园区,同时老城区改造的进行加大了该地区用电需求,原有的城市电力供应网架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电力负荷。对原有老旧城市电网的改造将成为一个长周期、大投入、复杂艰巨的过程。为了提高电网建设投资的使用效率,应当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做好相应的电力设施网架前期规划。
电网的组织架构
电力设施由变电站(包含变压器等设备)和输电线路(有架空导线和地埋电缆2类)组成。变电站的功能是把电能提高或降低一个电压等级并将其输送至所连接的下一级电站。电力设施的电压等级根据传递功率和输送距离等因素分为1000kV、750kV、330kV、220kV、110kV、35kV、10kV、0.38kV等几个等级;其中500kV以上的输电网主要用于城际和省际联络网架;城市各县镇区之间主要依靠110kV~330kV电力网连接,部分电力负荷较低的偏远地区农业乡镇由35kV电力线路连接;110kV是地市级电网的主要组成单元。10kV电力网是作为基层最普遍的高压电力网架分布于各条街道、社区,最后由各台区的变压器将电能转换为0.38kV普通电压送达的终端电力用户。
电力设施的特点及对环境的要求:
电流在线路上的传输过程中电压和电能会有一定的损耗,为了保证可靠的电压质量并减少线损,变电站所的选址会靠近相应的用电负荷中心。变电设施尤其是变压器作为工业设备,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有一定的噪音污染,而且在超过其最大限值运行的条件下有一定的自燃风险。变电设施要求与对消防等级要求的建筑物之间应当设置符合规定尺寸的防火区间。
电力设施规划的主要步骤:
5.1区域基本资料汇总
城市规划中对各区域的土地利用做了详细规划,对不同区划中的地块用地性质,面积和建筑物的功能和容积率做了初步的规定。电力设施的规划应当配合城市总发展规划对各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统计高能耗工业企业的电力功率负荷和电气设备参数要求,以及原有电力网架结构等初步资料。例如,原有电源接入点,中低压台区数,电力架空线路的路径等。
5.2电力负荷预测
电力设施规划的目标是:即使在城区发展到饱和状态下,初始电力主网架的布局在进行适当调整也能够满足该区域的电能需求。对城市远景负荷水平的有效预测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对收集的原始规划资料进行分析、核查,对类似区域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生产总值和历史用电量的统计,考虑到该区域中的用电特点选用相应的负荷密度,最后按一定的负荷同时率选用系数,得到该区域的负荷预测量。
5.3变电站规划
根据环境的能源需求分布选择合理的地理位置,电站尽量远离有严格防火要求的建筑设施,以及对声环境和电磁环境有一定要求的场所,例如加油站、燃气站、易燃物仓库等。根据周围环境的规划可将电站建成户外型和户内型。户外型变电站占地面积较大,利于散热和检修维护,同时便于后期的扩建改造,对大气环境的质量要求较高,适合建设于城市郊区。户内型变电站占地较小,设备布局紧凑,完全设置在变电建筑物内,检修维护不便和没有扩建空间余度,但可以和普通办公或住宅建设在同一建筑内,位于没有内涝风险的地下室内,在繁华城市中心区域常常采用这类变电站,这类电气建筑物选用防火建材。
5.4电力线路通道网规划
确定了变电站的定位,结合各电站的电力系统接入方式规划高压线路走廊。测算流经输电网的电流量确定电网的干、支线道,确定各段线路回数,并选用的合适的电线杆塔。考虑到城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城区杆塔搭载了2~6回不同的线路通道,而且一般要根据交通主干网规划考虑线路的走向,充分利用道路绿化带的空间建设电力廊道,有效的使用道路用地的上部空间,尽量避免线路穿越建筑物用地的情况。若采用电缆地下埋设的线路方式,则还需要统筹考虑市政管道网等因素的相互影响。
结语
电力设施布局是长期的宏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有一定的前瞻性,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尽可能准确的预测城市未来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以及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打好总体框架。并且要及时收集各类意见和信息,配合城市总规划进行修订,做好阶段性调整,确保电网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一、明确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目标
(一)我县城市发展现状。目前,我县城市正处在加速扩容提质的发展阶段,建设力度在加大,发展速度在加快。但同时,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着规划滞后发展需要的问题、建设和管理观念相对落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问题,造成城市缺乏特色和文化内涵、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二)建设管理的主要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定位,按照以城镇化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的总体思路,集中精力,下大力气,持之以恒地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国家级卫生县城的目标,使城市功能明显增强、竞争力明显提升、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努力使城镇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形成适宜群众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
二、科学制定城市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
(三)制定完善细致的规划体系。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县建设部门要按照南扩、北延、西开发的发展思路,对县城总体规划认真进行分析和研究,科学确定县城规模、定位,合理调整功能分区,尽快拿出县城总体规划的修编方案;同时要编制县城主、次干道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逐步实现各主要干道格调一致、特色鲜明。
(四)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确保科学规划。县建设部门在编制规划过程中,要推行规划阳光操作,积极听取各方面意见,建立专家咨询、社会公开听证制度,采用网络征询意见方式,对城市的建筑风格、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化率、公厕设置点位等公共设施及有关强制性标准要严格控制和执行,使规划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同时要做好各类专业配套规划。
三、加大对违法违规建设的查处力度
(五)完善管理体制,严格执行规划。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龙头,规划批准后就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法定文件,必须确保规划执行中的严肃性。今后凡建筑面积超过500平方米以上的城市建筑、城市各主要出入口区域的建筑、重要的公共建筑项目及沿街的建筑,建设时必须先报县建设部门初审,通过后附建筑设计效果图一并报县政府审批。凡是县域规划区以内的居民建房,要逐步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严格审批,对批准的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不得随意更改。凡是因特殊情况须调整的,必须重新进行审批。凡沿街旧房实行改造时,必须按照规定后退道路红线。
(六)强化城市执法监察。县建设、公安、国土、市容等部门切实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近期内要组织对城区规划内的所有违法建筑专项清理,对无合法手续和未按程序报批的违法建筑要依法处理;对正在建设的违规建筑,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在建设审批过程中,政府部门或工作人员,乱批乱建的,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对已建成的、建设手续不齐全的建筑,相关职能部门要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房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房产证。
四、突出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七)加强基础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城镇就是提升形象,只有把城镇建设好,才能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长远规划与近期建立相结合”的机制,以市政基础设施为重点,近两年要全力抓好灞河综合治理工程、6个城市出入口改造、南河大桥改造加宽、县城污水处理厂、环东大桥、工业园基础设施、县城排水管道分流改造、县城西区集会休闲广场等城市重点工程。
(八)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抢抓关中百镇建设机遇,积极争取省市小城镇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切实加大对汤峪、华胥、玉山、前卫、葛牌、普化、洩湖等区域性小城镇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完善规划,加强道路、供电、供水等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多元化开发,搞活商贸流通,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五、切实加大城市管理力度
(九)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市民素质,才能提升城市发展形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市民从一言一行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破除陈规陋习,努力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