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6 10:10:5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教育技术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当代教育产生许多积极的影响,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传统课堂教学与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学内容上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教育技术的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使我们的教材从原来传统文字形式的显示,变为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多种媒体、多种信息方式显示教学信息,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大了教学信息量的传输。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学生主动地组织建构自己的知识内容与知识体系,由被动变主动。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同时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形式被打破,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合作化教学得以实现。
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是关键。它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直接点,是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支柱。那么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育技术素质,决定着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而高校教师又该具备怎样的教育技术素养,综合运用教育技术手段,从而实现教育信息化呢?
二、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
中国教育技术素养标准(LSETC)提出,教育技术素养是指一个人对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的掌握、运用和评价的总体水平,它包括对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教育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教育技术的意识、态度和社会责任的理解。
(一)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意识素养
首先,高校教师应具备教育技术意识。意识是一切行为的先决条件,要让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地运用教育技术技能,必须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中教育技术运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对于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意识,第一应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教育技术是一门多学科、多技术相互交叉、渗透产生的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AECT’94定义给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不是普通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而是指运用各种理论与技术对教学设计、开发,从而优化教学效果。高校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教育技术的内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它。第二,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意识还包括,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还应具备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能力不仅是教师应用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教育实现信息化的关键。同时教育技术能力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满足当代教育教学需要的重要条件。作为高校教师,课堂的开放,教学的开放,更要求具备高的教育技术能力,以适应开放式学习环境的需要,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第三、高校教师应具备在教学中有效使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作为高校教师关注的不仅是专业的高新技术与知识的发展,还应关注计算机新技术的前沿信息,认识到新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让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教育技术,不是一种强求与规定,而是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的使用。对于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技术与手段可以大胆的使用与实践,如果效果不好,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基础知识,做到合理选择教学媒体与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技能素养
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方法、技能,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进行合理高效的教学设计;运把认知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组织教学;运用适合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模式等,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只有当高校教师真正的熟练把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信息化。而教师具备的教育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就是教育技术技能素养。
首先,高校教师应能够掌握教学媒媒体设备的使用。现代教育教学媒体有很多,常用的媒体主要有,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幻灯机与电子白板等。高校教师要能熟练的使用各种常规教学媒体。熟悉他们的性能、优缺点,进而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教学媒体,组织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另外,教师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方法,在教学中遇到故障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其次,教师应熟练掌握应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制作出能有效提高教学的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常用的多媒体制作软件有,Flash、PPT等。不需要教师对每一个软件都精通,至少有一个是自己的强项,还要熟悉常规应用软件PHOTISHOP、Dreamweaver等的操作使用。这些软件都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新课程反映了社会对教师工作的质的需求。作为教师应尽快提高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自身内在修养,加强对优秀教育理论著作的学习。开展教育科研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更新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以适应时代需求。一个合格的初中生物学教师不仅要掌握比课程深得多的生物科学知识和生物学基本技术,而且要理解课程内容的体系和深度。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深入浅出地组织教学内容,而不会随着课本亦步亦趋。那种只会照本宣科机械呆板的填鸭式的教学已经成为过去。认真备课上课,对每一节课都做好充分的准备,由于准备充分上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就需要教师具有尚高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广阔的知识面。
二、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管控能力
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教师应具备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心理素质水平的体现,也是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建立和谐的师生交往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一、要有民主意识。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的形成,取决于教师的民主意识。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民主形象,与学生平等交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别性。第二、要有爱心。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充满激情的师爱,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对各类学生无条件的接纳、关心、爱护、理解、尊重,又要出于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严格要求。心理实验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和暗含的期待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它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影响着学生的智力、情感和个性的健康发展。第三、要有高尚的情感、理智的行为。教师要善于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不要把坏心情向学生发泄,善于理智控制消极情结,培养积极情感。教师的微笑是学生最大的快乐。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认为:一切有效的学习活动,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
当然,初中生物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管控能力。教师的职业特点是工作的相对独立,课堂教学是由自己经营、管理、试验的场所。好的教师就像一个好的经营者,他必须具备很强的责任心,一定是充满自信,勇于尝试和面对挑战,富有鲜明个性的人。要知道学生每天的生命过程大部分是在课堂上渡过的,学习丰富的科学知识只是一方面,来自不同教师的各具风采和个人魅力的精神大餐才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必需营养。
三、健康的职业情感,良好的反思习惯
教师的情感是丰富的,尤其是教师的职业情感更具特色,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关爱和理解,对教育理念的更新,对教书育人的热情以及敬业精神等。在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的构成要素中,专业知识是基础,专业能力是专业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专业情意则是体现教师专业本身的重要内在指导。同时,生物学教师要在反思中探索追求,初中生物教师要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生物学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反思意识,对于习以为常的定势进行重新的建构与思考。如果面对依然故我的教师,面对依然呆板的课堂,面对毫无生气的教材,学生有待激发的兴趣与热情就会渐渐泯灭。课堂,绝不是一桶水向一个空杯子里倒水的场所,而是师生双方知识激荡,创造新知的乐园。因此,教师在上完每一节课后,应进行反思。反思教学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反思更值得生物学教师去探索和研究。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如果缺乏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调整的能力,一不留神就会陷入“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让他面对明天的未来”这样的尴尬境地。经常性、系统性的反思,会使教师认识自我的局限,突破狭隘的经验限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四、生物学教师还要具备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将全面进入课堂,这就要求生物学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网络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传统的学习、工作模式,而且把师生的感知与思维带到了全新的广阔的境界,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和教育观念。在助教方面:能使用常见的生物学教学软件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能自制课件、能评价课件的好坏、有能力选择好课件、有能力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中所需要的信息资料等。在助学方面:教师能够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生物实验、活动。例如,利用动画技术演示临时玻片的标本制作、动物的生活史、生物进化历程等。通过实践探索,使学生体验生物学家的思维过程。教师要能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总之,当代生物学课程改革给我们广大教师以极大挑战,因为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改变,更是教育观念的变革。作为一名初中生物学教师有必要根据素质教育目标,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努力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素质,主动适应课改的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满怀关爱的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为他们心灵的飞翔,个性的张扬和能力的发展创设一个美丽的生活空间。本文有很多个人见解还需要与大家多做交流,请大家指正。
【参考文献】
[1]《浅谈中学生物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张兴娟.
[2]《生物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薰衣草.
[3]《中学生物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佚名.
新时代的进展,对中小学美术教学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对美术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要更深入,在教学上能感染学生一同走进美术世界,表达自己的情感,用心创作美术作品,使学生真正理解美术的内涵,在美术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在新课标的严格要求下,教师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美术想象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对美术的认知能力,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合理对学生运用激励性表达方式,使学生得到鼓励和认可,增强学生参加魅力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的知识、技能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做到完美教学。
一、教师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作为优秀、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职业道德素质是必须拥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起着引导作用,不但教授学生知识,一言一行也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思想不够独立和成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教师的影响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因为作为学生来讲,与教师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学生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师的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水平才能给学生造成正面影响,传导正确的内容[1]。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思想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思维和情感,让学生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还有具备最基本的爱岗敬业精神,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职业都不喜欢,想达到教学目标就很难了,学生对教师也不会产生尊敬之心。
二、教师具备专业的美术知识素质
(一)美术专业知识
作为中小学美术教师,应对所有的基本美术理论知识都进行学习和掌握,除了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外,还要对课外以及国外的美术艺术进行学习,填充自己头脑中的知识,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掌握多元化的美术知识,增加教师自身学识,这样对美术教师的教学工作来讲也会起到很大帮助作用[2]。
(二)美g欣赏能力
对于美术的欣赏能力,其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在欣赏过程中不是单纯的用眼睛看,而是要用心去体会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情感,通过感知能力和经验等对作品进行剖析、感受,真正获得作品想要向鉴赏者表达的内容及情感。
(三)美术技能技巧
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能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效果,教师应具备多种专业的美术技能,例如油画、国画、素描等,各个方面的技能都要学习、掌握。教育改革之后,要求教师技术水平方面要全面发展,对于美术教师来说除了绘画的水平提高之外,还要会剪纸、手工制作、设计创作等。
三、教师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科技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在教学中能够应用的技术也越来越多,如果能将现代化技术运用到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一定会获得非常好的效果。在运用之前,美术教师一定要对现代化技术熟练掌握,会制作PPT,会使用photoshop制图,会用Flash做动画等等,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使教师教学内容更充实、更加丰富多彩[3]。例如,通过播放Flas让学生观看绘画过程,教师需要对photoshop和Flash软件有良好的基础,利用photoshop画分解图,之后利用Flash制作动画,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绘画过程充分了解和学习。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幻灯片播放作家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利用这些手段进行美术教学,使学生对学习美术知识更加直观、方便,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堂。
四、教师具备自我能力培养素质
(一)教师提升自身表达能力
美术教师的职责从表面看就是教授学生绘画知识,其实不然,美术教师讲课过程中也有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在给学生解析作品时,也需要教师将内心情感带入来解析作品的内涵,如果教师不会表达,就不能将作品的内涵传播给学生。因此,中小学美术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教师提升教学反思能力
教师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对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效果不断进行思考,好的方式继续沿用,不好的地方进行改进,使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4]。教师在对教学进行反思时,要多看已有的教学方案,回忆课堂教学内容,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整理和记录,在不断的反思中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当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中小学美术教师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但是,这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具备更多素质,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与生活中不断探索和反思,努力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经常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授课能力,成为新时代优秀、合格的教师。
参考文献:
[1]钟敏.中小学美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简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
在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学目标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因为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艺术教育的其中一个部分,音乐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音乐素质不是先天具备的,需要我们音乐教师不断去充实、完善自己,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音乐教师,唯一的选择就是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欣赏好的音乐作品,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要让学生懂得只有不断积累、不断探索,才能获得成功。所以说音乐教师的素质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关键,努力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刻不容缓。
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学生的思想、心理、嗓音得到健康发展的同时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音乐课是一个让学生感受美、认识美的地方,那么,此重任就义无反顾地落在了音乐老师的身上,所以新的形势下迫切要求提高音乐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
1.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
1.1 音乐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音乐教师要热爱音乐、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才能使自己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发挥最大的创造力,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爱学和会学的能力。
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首先应具备做一个老师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已成为教师个体道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是师德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师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学生人格,培养身体强健、心理健康、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合格人材。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教师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对我们的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1.2 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是一切职业都必须具备的。但针对音乐教师而言,这方面的素质就尤为重要,音乐教师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直接涉及到一个教师活动的各个方面,影响着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所以作为一名具备良好素质的优秀的音乐教师,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更需要具有适合工作需要的鲜明、健康丰富的个性心理素质,这也是评判一个音乐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素质的关键之一。这里的心理素质,包括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四个方面。
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和业务方面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技术或非技术方面的困难。这时就需要音乐教师确立和完善自己的意向,以不屈不挠的精神、顽强的毅力、足够的耐心去克服合战胜困难和障碍。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尽可能具备活泼开朗的性格,应该努力表现出乐观向上、热情奔放的精神风貌,因为音乐是表情的艺术。这种努力谦虚、热爱生活、健康幽默等性格品质,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因素,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是学生效法的榜样。
1.3 音乐教师应具备教育教学能力.作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好坏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只有具备 了音乐教学的实施能力,才能有效地对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安排组织,使学生在课堂之中有所收获。
音乐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兴趣,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新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而是和学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音乐教师应具备教学反思能力,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大多数时候,一位优秀的教师不在于他自身的知识水平有多高,而在于他会不会教。有的老师虽然满腹经纶,但却不能对学生产生有效的教育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懂教育的规律和方法,缺乏最起码的教育能力。
教师的职业知识和能力,只有在教育理念的统领下,才能充分发挥出它的功效。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教育,学生以及学习等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它反映的是教师对教育动作本质的理解。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在教学中没有什么东西的价值比“生命的成长”价值更重要。
作为一个音乐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组织教学的能力,是难以维持课堂纪律的,更别提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力、素质的提高了。因此,良好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是完成音乐教学的前提和关键,也是进行音乐教学的保证。音乐教师除了像一般教师那样要求教学语言内容正确、科学、充实以外,对语言本身的质量更是苛刻。教师教学时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语言必须富有感染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任何作品都是通过教师的言语表达传授给学生的。如在唱歌教学中,教师只有启发学生充分感受并表现歌曲的情绪,才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体验;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只有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把作品诠释得引人入胜,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才能使学生从有声的音乐中获得无声的情感体验,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音乐
2.音乐专业素养与能力
音乐艺术是一门集理论性、操作性、实践性、即兴性、创造性为一体的学科,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应具备一定的音乐能力:包括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良好的音乐记忆能力,丰富的音乐表现能力,即兴的音乐创造能力及音乐审美的评价能力。音乐教师还应具备音乐听、赏的能力。音乐教师的听、赏能力不能停留在一般的纯感性层面上,而是将系统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人文内涵同诉诸感性的音响表象在更高的层面上得以整合,进而达到对音乐本文的多层次的理解。
初中音乐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钢琴演奏和即兴伴奏技能,科学的发声和声乐演唱技能,并能够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在音乐教学的实践中。
音乐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水平、乐器演奏技能与识读乐谱技能舞蹈的表演和编排能力 、演唱的知识与技能和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素质。
作为一名称职的音乐教师,还应具备最基本的舞蹈表演和编排的能力。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小学生舞蹈素质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舞蹈对学生来讲是一种游戏,是一种趣味,是一种表现。让学生觉得跳舞就像在做游戏一样。在构思的过程中要设计一些让学生们兴奋感兴趣的“点子”。在编排中,有时还要增加一些趣味性的道具、背景、声音、对白等来衬托舞蹈,这样学生感兴趣了,跳起来就更投入了,舞蹈自然显得更生动了。编排舞蹈如同写文章一样,怎样开头,怎样发展,怎样结尾,结构上要层次分明,有对比、有轻、有重这样的舞蹈才耐人寻味。音乐教师应该做到教做结合,身教言传,学做结合,自主排练,手脑脚并用,教学做合一。这样才能在舞蹈教学和编排中更加的得心应手,才能拿出上层的节目。
音乐教师的舞蹈表演能力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抓住中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从而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表演音乐,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歌唱是人类原始的、本能的音乐表现形式,也是人类表达感情最自然、最直接的方式。唱歌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培养音乐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唱歌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教师的唱歌不但要求姿势呼吸、发声方法正确,咬字吐字清晰圆润,更要求以情带声。并以此教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在学唱歌曲和音乐欣赏时渗透音乐知识。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用充满激情的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感,使他们逐步学会运用音乐的各种表情手段,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音色,以及不同的演唱形式、不同的伴奏乐器来表达歌曲的意境,在歌唱中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习惯与方法,帮助并引导学生自信、大方、自然、富有表现力地歌唱。
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与教师的衣着,谈吐,仪表,举止等。首先要求音乐教师要仪容仪表 清新端庄具体表现在衣着体现职业特点,清新端庄,整洁美观。发型简洁,发色自然,妆容得体,饰品搭配协调、雅致。
其次要求音乐教师应言谈举止 文明大方就应该做到:谈吐文雅,举止文明,待人接物,真诚坦荡。语言规范,语速适中,语气亲切,语音清晰,语意准确。一个好教师必须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讲话要突出重点难点,语言要充满感情,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师生间微笑交谈,平等沟通;同事间主动问候,热情回应,保持良好的团结协作关系。尊重家长,与家长交谈谦和、诚恳;接待家长热情有礼,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在公共场合 儒雅风度自觉保持良好形象,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尊重风俗,守时守信;谦恭礼让,尊老爱幼,女士优先;举止得体,气质儒雅。
以上是我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的浅显看法,总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严于律己,勤奋学习,加强自身思想意识和修养,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心理品质,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树立当代教师的良好形象,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名副其实的音乐教师。
本论文通过浅析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主要讲音乐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的素质以及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素质包括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舞蹈表演及编排,乐器演奏及伴奏,演唱技能及水平,以及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素质。通过对以上素质的浅析,使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到音乐教师自身素质对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影响。以此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以生动、直观的感情途径去感染青少年、影响青少年,使青少年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情感和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
参考文献
[1] 谢嘉幸 、郁文武 .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职业素质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或者说是职业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职业素质这个概念是比较广的,其中过硬的专业知识是最基本的保证。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敬业精神和高尚的道德之外,体现在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质,体现在生活中就是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是衡量一个人职业生涯好坏的关键因素。
我们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平时工作教学中是直接接触幼儿的。这个角色的特殊身份不仅要求幼儿教师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指导影响幼儿,还需要通过幼儿教师的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相对来说可以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 、艺术等五个领域。各个领域之间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和“幼儿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新时期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学习和进步。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一、幼儿教师应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家庭的期望。而未来的儿童则是21世纪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应当是思维活跃、身体健康、全面发展、开拓进取、善于合作、吃苦耐劳的具有高尚品德和进取竞争意识的人才。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应该以此为目标,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去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热爱儿童、教育儿童,只有真正蹲下来了解儿童的世界,才能像陶行知先生那样去创造环境和设计活动。在平时教学和生活中,利用所有资源发挥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应该教会幼儿怎样独立生活、怎样去关心别人、怎样学习、怎样回报社会。 在平常的教学生活中,幼儿教师应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生活。每天跟幼儿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放开自己是成年人这样的架子,尽量以幼儿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跟他们打成一片。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观念之总和。简而言之,就是社会或者成人怎样看儿童,把他们看作什么样的存在。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现代儿童教育观认为,幼儿与教师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应该把儿童作为独立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等。教育观的一般原则有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面向全体和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充分利用儿童与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幼儿教师在学校学习期间,应该认真努力得学校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学习特点是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和组织教学中指导幼儿的基本出发点。所以,大学四年的幼教专业学习中,幼儿教师不仅要苦练琴法、声乐、舞蹈,还要学习关于幼儿心理学、幼儿生理构造、幼儿教法等等。只有清楚的了解了幼儿教学的原则和特点,幼儿教师才能更好的完成活动的组织和教学任务。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对幼儿教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学习好眼前的技能和知识,更应该紧跟时代潮流,不断研修和进步。也就是说当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应该是一名对知识的渴求永不止步的积极主动的终身学习者。一个平时游混只知道临时抱佛脚的和只知道死记硬背的学习者,我们很难想象以后他们会真的对幼教工作感兴趣和付出他所有的精力去收获孩子们的笑脸,很难想象他们会为了创建儿童学习的环境而挖空心思,很难想象他们会为了幼儿的进步而欢欣雀跃,很难想象他们能在幼教这个平凡的岗位中收获快乐和满足。所以我认为,对于幼师来说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式与方法。
二、幼儿教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
职业道德情操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与情操,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以及职业责任感的总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研究学习等优良的素质。
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做21世纪合格的幼儿教师。
三、幼儿教师应具备娴熟的职业能力
做为新时期的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而且还应具有娴熟的职业能力。娴熟的职业能力是幼儿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职业能力是指思路、方法和创意。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幼儿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职业能力,才能熟练地、得心应手地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以及身心的和谐发展。
(一)基本能力
(1)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是指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种言语活动,口头言语表达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使用最多的交际形式,对于幼儿而言,师幼之间、同伴之间的交流主要也是靠口头言语表达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适应各年龄层人群的思维方式和沟通方法,同时具有良好的反应能力。因为在幼教工作中我们不仅要直接触幼儿,还要跟家长、上级领导进行一定的沟通。口头语言表达是幼儿学会认知、学会交往、学会做事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幼儿的适应和发展。幼师必须运用准确、诚恳、温和的语言与幼儿进行心灵情感的沟通,以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2)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是指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达到和人交流的一种书面交流方式。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以及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幼儿园常用的文体写作能力和活动设计能力等。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学习目标的制定、教育经验的总结以及日常行为习惯的制定都离不开规范简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它是一种比语言表达能力更规范化的交流方式,在幼儿园日常生活教学中的地位是不亚于口语表达能力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娴熟、规范、简洁、准确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它是幼儿园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
(二)专业能力
(1)玩教具制作和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当下幼儿园的教学与活动条件正在不断提高,鉴于社会对初等教育行业的不断重视,幼儿园教学活动日渐丰富与科学,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玩教具制作能力和熟练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另一方面,为了节约成本,幼儿教师一般会用一些废旧物品来制作玩教具。玩教具制作能力也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众所周知,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的,游戏的进行离不开玩具,这就要求幼儿教师集创新和广阔的思维自己DIY制作一些玩具。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计算机不仅具有表现能力强和重复力强的特点,还在记录、存储、处理和应用教学信息的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教学特性。计算机技术提供了十五的变化发展过程等具体的、微观的现象,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动机、丰富幼儿头脑中的表现,唤起幼儿再造想象,拓展幼儿的视野、启发幼儿的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艺术能力。艺术能力是指弹唱能力和舞蹈创编能力等等。幼儿教师不仅要像别的教师具备比较强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该是一名擅长吹拉弹唱、能歌善舞的教育工作者。0到6岁是幼儿艺术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在此期间他们受到的艺术方面的熏陶将要影响他们的一生,当代的幼儿活动大多都伴随着音乐旋律进行的,比如奥尔夫教育,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把唱歌、跳舞、弹琴等技能作为幼儿教师的主要能力加以学习和研修。
(3)教育组织管理能力。如保育能力、合作能力、班级组织管理能力等。幼儿教师要善于以保教目标为中心,深入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并利用多种手段与幼儿家长取得联系,提高幼儿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实行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幼儿教师应该善于和别的幼儿教师之间的教育经验的交流学习以及合作,还要学会和园长、家长、社区以及所有能利用的资源合作。幼儿教师还应善于摸清社区的自然和社会情况,充分利用社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争取社会人员的理解和帮助,为幼儿教育开创良好的社会环境。幼儿教师对一个班级的管理来说是最重要的主导者,小到一日三餐大到幼儿的长远发展都是离不开幼儿教师的班级组织管理能力的。
(4)教学能力。如教育教学以及游戏组织能力、教学内容与方法选择能力、教育环境创设能力、幼儿发展评价能力。教学能力是幼儿教师所有专业能力中最核心的能力,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能力发展,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幼儿教师变为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育的方式也随之变化,这就教师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幼儿教师是幼儿园课程的灵魂者,这求她们具备良好的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能力。幼儿教师还善于发动幼儿参与环境的建设,充分利用已有的空间和材料设施,创造性地使用废旧材料和自然材料,为幼儿创设活动化的物质环境,幼儿教师还要善于与幼儿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调解幼儿之间的矛盾,创造良好的班风和气氛,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具有评估能力,可以科学的了解本班幼儿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教学效果,以便总结优秀的教育经验或者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改善教育工作。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注意客观性和一致性。
(5)教科研能力。如教育研究能力、分析教研课题能力、开展教研活动能力、撰写科研论文能力等。幼儿教师应具备前瞻式的幼儿教育理念,现代社会的创新意识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挑战。幼儿教师在具备各项素质之外,还应该把创新思想渗入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和科研中,应该不断对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和调研,多向发达地区或者外国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看齐。
(三)实践能力
幼儿教师实践能力主要是指教师现场实践中的综合教育能力,如突发教育问题时的应变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等。这是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而形成的高级能力。幼儿教师应该是一个反应灵敏、熟知自己专业领域知识、具有对现有教育研究成果不满足、喜欢创新的优秀人才。幼儿教师的实践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升华,幼儿教师所具备的所有能力最后都离不开能力的实践部分。
幼儿教师是幼儿进入教育体系中接触的第一位老师。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具备娴熟的职业能力。所以幼儿教师必须是一个品德优秀,专业技能过硬的专业人才。幼儿教师要有爱心、耐心、恒心和决心。作为一名未来的一线幼教工作者,应该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勇于实践,努力塑造幼师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素质,为幼教工作带来有活力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雷德权,唐永葆.创新教育呼吁高素质的教师[J].当代教育论坛,2003(5)
[2]钟志贤.素质教育进行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古蓬勃.刍议新时期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中国校外教育.2010
[4]庞丽娟,教师与儿童的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71
信息时代,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新的权力源,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信息传播方式与手段不断更新,颠覆了传统思维模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信息流通和使用量剧增,加速了信息传递、获取及使用,这些变化使信息成为影响本世纪社会生活的最重要因素。
韩愈《师说》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定义了传统教师基本职责与职业素养,其蕴含的教育理念认为传统教育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掌握着知识的话语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
信息时代背景下,随着知识获取渠道与方式的变化,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话语霸权地位逐渐消失;学生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成人的教育成为教育核心内容,信息社会背景下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所应遵循的理念、内容及方式方法均有新的解释。
1 传道
1.1 对传道的理解
韩愈在《师说》中确立的“道”主要指对以儒家“仁”为核心的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封建思想;信息时代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引领作用“道”,主要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自我安身立命的理论,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1.2 传道应具备的素质
信息社会教师要在传道过程中驾驭传的方向、内容和节奏,首先要具备平等思想、创新思想和终身学习的思想,平等思想能尊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这些有个性的年轻人从内心接受教师的教育,自觉地实现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感悟;信息社会传道的内容和节奏随心创新,所以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能鼓励和支持学生创新,才能接受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挑战;信息时代知识飞速发展,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逐渐深刻地理解世界运行的规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成长道路引导者的作用。
1.3 如何传道
信息社会信息传播具有广泛性、即时性、自由性、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拓展性等特点,使教师话语霸权逐步消失,教师不再是传播“道”的唯一途径,由此传“道”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高校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媒介,将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道”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并能够引入有现实性且息息相关的内容;针对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心理特征,使用微博、飞信、qq群等方式,建立师生共享平台,以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与认同的方式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教师能透视并了解学生的心理空间,在一种相互信任、较为宽松的氛围下,针对个体特点采取有效方式加以引导;同时此平台通过师生双向互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选择的基础上认识世界与人生,完成 “道”的引导与教育。
2 授业
2.1 对授业的理解
如果把“道”看作大海中航船前进的航线,把握着学生未来发展方向,“业”应是在航行中为实现目标应具备的条件。
《师说》中授业主要指传授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授业目的主要在于传承儒家文化。信息时代授业不仅包括传授知识层面,还包括培养学生能力。知识既有为事的自然科学知识,也有为人的社会人文知识,还有个体自身成长的心理知识,能力既包括认知能力,也包括人际交往技能,更需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需要信息社会独有的能力,能够进行知识分类、重新组合与创新。
2.2 授业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信息时代高校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更应具备信息技术能力,在大量占有经典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系统搜集、汇总、整理资料,以课堂教学内容为纲结合科研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并具有前沿性,灵活使用各种现代信息媒介,有效组织教学,拓展组织教学、驾驭并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2.3 教师应如何授业
教师要充分使用网络,以课堂教学内容传授过程中设置的问题为契机,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媒介在知识海洋中寻找知识、筛选知识、整理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观点;利用网络接受远程教育,充分使用外部的优秀师资力量,让学生获得更加多样化的知识;在虚拟网络的平台,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微博、飞信等媒介,学会如何在虚拟世界中获得信任,与人合作,成功交往,完成为人的教育。
3 解惑
3.1 对解惑的理解
解惑就是寻找的解决办法,《师说》中的解惑主要是指在儒家经典的学习中理解出现问题时,教师根据前人书中记载的内容给与的解答,而信息时代的教师要解的“惑”应分为两种,一种是解答学生接受教育过程中的惑,一种是化解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惑。
3.2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解惑过程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具备解惑所需要的知识,不仅包括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本专业理论研究的前沿知识和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同时教育应具备解惑的能力和技巧,能够抓住问题的实质,通过点拨引导学生豁然开朗,在解答学生人生之惑时,能够以平等的心态、朋友的身份帮助学生,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学生的心理,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3.3 教师应如何解惑
第一,学习上的惑。学习上的惑主要通过备课过程中充分使用网络,准备好与课堂内容有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课外利用网络自主的寻找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理解基础知识,了解本领域研究的前沿知识,学会质疑,并能以问题为指引进一步进行学术研究。
第二,心理上的惑。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变化较快的时期,且在这个时期会遇到形形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当前大学生自尊心较强,传统的说教已无法使学生心悦诚服,可以利用邮箱、微博、qq、飞信等信息媒介在正式又虚拟的世界中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引导他们正确分析问题、正确看待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得以身心愉悦、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教育界历来认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因此,教学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针对不同情况,选择、设计、组织最能体现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特征,又能达到创造性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切入点,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增进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基本形式,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可接受程度,灵活变换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为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讲究知识的科学性,还要讲究授课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其次,能够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从而达到深化课程改革的目的。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以及活动影像等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化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在直观感、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二、制图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有一桶水。”要把制图课讲得生动形象,把抽象的理论变成直观,让枯燥的条文变得有趣,除了有很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外,还必须具有机械专业的相关知识,如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零件与机械原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这些知识在制图中的零件结构、表面质量、加工方法、材料选择、技术要求、连接装配关系等方面都要用到。只有具备这些知识才能应用自如地举出生产中的典型例子,让制图与实际相结合。作为教师还必须以当代最先进的知识智能装备自己,不断调整不适应社会需要的落后的知识结构。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绘图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绘图,制图课教师除了有较强的理论外,还必须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几种计算机绘图软件,以便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绘图的训练和指导,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和绘图技巧。此外,教师还应具备加工、装配和测量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制图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知识修养
当今的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面对这一要求,教师系统地补一些课程固然重要,但我认为,结合教学实际,教师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知识更能解决教学上的需要。
1.综合性知识
当前时代的特点,是学科的相互交叉和高度综合。作为一名制图教师仅仅掌握机械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电、光、液、气、仪、算、材料、生物学、生命科学、原子物理、化学、管理科学、金融、商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和美学等,都是相关学科。《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它和《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属工艺》等课程联系密切。因此,教师要系统熟练掌握自身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对于非机械类《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要结合各自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因而,教师也要掌握所授学生所在专业的相关知识。例如,对汽车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讲解“组合体的画图和读图”专题时,可以将挂档手柄、传动轴万向节等具有明显组合体特征的一些实例引入,绘制或读解其组合体视图;在讲解“常用的表达方法”专题时,可以将发动机壳体、变速箱壳体等实例引入,绘制其剖视图、简化画法等;在讲解零件图专题时,可以将汽车中涉及到的常见零件分为轴类、盘盖类、支架类及箱体类等各种典型类型的零件,然后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依次引入,对这些典型零件的作用、工作原理、表达方案等进行讲解……所以,教师应对汽车的结构、工作原理等有所了解。
近年来,外语教学理论研究逐渐将重心移向了主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也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这一趋势固然纠正了传统的外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语言创造能力的倾向,但是如果因此而低估甚至忽略了高职外语教师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那就又走上了一条极端和危险的歧路,有碍外语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对此本文就高职外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提出一管之见。
一、作为一名普通意义上的教师,高职外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知识上的准备
任何一个教师必须具备两种知识,一是所教学科的知识,二是如何教该学科知识的知识。外语教师同样需要具备这两种知识,他们不但要精通本学科的知识,即外语知识(包括使用该外语的能力),同时还须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知道如何教学生学习英语。
(2)品格上的准备
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具有人类所有的美德。一方面他的美德将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言传身教,身教的效果往往胜过言传;另一方面,他的优秀品格将吸引学生,学生往往会将对教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学生家庭和社会背景、感情经历千差万别,教师对学生的父母般的爱才能使他们克服种种心理障碍,在学习中发挥最大的聪明才智。
二、受外语教学的特殊性影响,高职外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名理想的外语教师,他不仅应具备一个普通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且还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有相当的跨文化交际和外语习得理论方面的知识,要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以及与其相关的个人品质,这是由外语教学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外语教学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外语教学一般是在学习者对外语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始的,缺少真实的外语环境,大部分语言输入依靠外语课堂,因此,外语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尤其的重要,因为他不仅是学生外语输入的一个重要提供者,而且是外语输入质量的控制者,对外语教学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
(2)文化因素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语言结构中,尤其是词汇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语言意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了解,因此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避免套用本族文化的标准来进行外语交际,同时增加学生目的语文化的知识,就要求外语教师不仅自己有充分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而且要对学生本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有较深的了解,能洞察两种不同文化的异同之处,在关键时刻能帮助学生避免语言交际中的文化误用现象。
一个合格的高职外语教师,必须具备一个任何普通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还必须具备适应外语教学这一特殊学科的专门素质。根据职业教育英语教学要求,概括起来高职外语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点基本素质:
1.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
高职外语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外语语言水平。以英语为例,英语教学的目的概括起来,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使用英语的基本技能,具有较熟练的口头及书面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教师就不但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较多的语言实训。这就要求教师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较高水平,能流利、正确地使用英语。外语教师的语言水平包括以下内容:
(1)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基本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语篇分析等基础理论知识,这一部分内容是普通外语使用者所不具备(或不必具备)的。因为,作为一名外语教师,不仅要熟练地使用外语,而且要能够从理论上给学生讲解外语语言基本知识,使学生能较容易地掌握语言规律,尽快提高使用外语的能力。基本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近几年外语教学强调听、说能力多了,而读、写、译的能力有些弱化,但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形势下,大多数外语学习者使用外语时,读、写、译的机会要比听、说的机会多得多,因此,外语教学一定不能忽视读、写、译能力的培养;二是语篇能力作为外语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一名高职外语教师,要具备基本的语篇知识和语篇能力(语篇知识包括文体分类、语篇结构、语篇衔接与连贯,语篇能力包括语篇写作能力和语篇阅读能力)。
(2)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包括掌握基本的社会语言交际知识,具备基本的交际策略和能力。社会语言交际知识包括外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功能知识、语体知识、语言交际策略、非语言交际策略;交际策略和能力包括能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交际、能面对不同交际对象和在不同交际场合进行交际、使用语言手段或非语言手段进行交际、能使用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背景文化知识进行交际等。外语教师必须具备外语语音、词汇、语义、语用方面的知识,同时必须具备较高的外语听说读写的技能。因为,作为一名高职外语教师,不仅要熟练地使用外语,而且要能够从理论上给学生讲解外语语言基本知识,使学生能较容易地掌握语言规律,尽快提高使用外语的能力。
2.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
高职外语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学和教学法方面的知识,熟悉教学组织的步骤和基本的教学原则,具备运用传统的和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和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当代外语教学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外语教学不可缺少的,例如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脑课件的制作与使用等,当然,传统外语教学中使用的板书、简笔画、实物教学等仍是外语教师所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语言实训能力是外语教师的必备能力,包括组织模拟实训、现场实训,参与实训并进行指导等能力;语言测试能力是每位教师所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编制试卷、评阅分析试卷、进行口试并正确评分等。
3. 相当的外语习得理论知识及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现代语言教育要求产、学、研相结合,科研能力是外语教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因此,要求外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教学理论水平,对语言学理论、中外教育史、外语教学流派等有一定的了解,用理论指导教学,在教学中丰富理论知识。高职外语教师不仅要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合格教师,还要成为既具有实践教学能力,又具备语言理论知识的教学科研人员。近年来,外语习得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对许多传统的外语教学的认识做出了修正。特别是近年来有关错误分析、中介语研究和学习者策略等方面的成果对外语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启发。外语教师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熟悉最新的外语习得理论,对外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特殊性有清楚的认识。
4. 较高的品格修养
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具有人类所有的美德。一方面,他的美德将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对学生良好的品格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言传身教,身教的效果往往胜于言传;另一方面,教师的优秀品格将吸引学生,学生往往会将对教师的尊重和喜爱转化为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学生家庭和社会背景、感情经历千差万别,教师对学生的父母般的爱才能使他们克服种种心理障碍,在学习中发挥最大的聪明才智。
高职外语教师除了具备以上基本素质外,还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1.领导、组织能力。高职外语教师要组织学生的各种外语活动,例如外语短剧、外语晚会、外语演讲等,还要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学习、语言实训,因此一定的领导、组织能力是必须的。
2.动手能力。高职外语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例如教具制作、书法、简笔画、能歌善舞等。
总之,一个合格的高职外语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相当的外语习得理论知识及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较高的品格修养,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新时代外语教师。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著.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7-0135-03
循证护理是伴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产生的全新理念并迅速成为一种新兴的临床护理方式和标准。中国的循证护理的研究与实践虽然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其对护理学生及教师来说,在教学与以后学生的临床护理岗位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是对护理专业学习和教学的一次革新,是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向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的转折点。循证护理的视觉下,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与循证护理有关的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对循证护理的态度,就要了解学生对循证护理的认知程度和行为倾向,以便于做出及时地调整,针对性地进行循证护理理论的教学和指导。循证医学的产生,满足了社会医学发展的需要,将医学界由经济医学发展到了证据医学。使得在对病人进行医学护理和救助时,更能够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提供更加贴切的护理和救助,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
一 人格魅力的内涵及作用
人格包括几个方面:第一,个性倾向性;第二,个性心理特征;第三,个性的自我调节。魅力是指一个人内在素养和外在表现的综述。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对学生在学习甚至生活上的影响,并且教师用自己的魅力凭借自己的修养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修养定会有所影响。有人曾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的相互接触,在这微妙的相互接触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谓是小到生活碎事,大到人生前途。首先,教师的素养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确立起着垫脚石的作用;其次教师的优良职业素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催化作用;最后教师的良好心理素质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完善。
二 循证视角下对护理教师的要求
1.评判性思维能力
评判性思维能力是以全面的观念为基础,对客观环境进行分析,以敏捷思维对事物进行评判并建立决策的能力。循证护理要求护理工作者能够在岗位实践中总结最有信服力的科学依据,能够根据所护理病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服务,所以说循证护理教师应具备评判性思维的能力。评判性思维早在1989年就作为衡量护理专业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护理教师就应当从自我做起,对自身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带动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对学术勇于质疑和探讨的精神。
2.信息利用能力
信息利用能力是指将已经获得的信息进行总结,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信息运用到实践中,以实现信息利用的真正价值。循证护理的重要程序就是对获得的有效信息进行检索,以查找到相关的参考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这就要求护理教师必须掌握这种能力,以保证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信息利用能力的培养。有研究证明,缺乏信息利用能力是护理工作者在循证护理中的一大障碍。学生依据专业经验和专业知识在获取信息后,应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判定,根据判定的结果来确定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当前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所接触到的信息纷繁复杂,一时很难判别其可信度。护理学术依然如此,信息量大而且各式各样,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分析,所以护理教师应具有分析与判断能力。其次,还应具备信息交流能力。信息交流本身就是对信息价值最
――――――――――――――――――――――――
* 山东协和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XHXY201408)
大化地利用,交流还能够提高对信息价值的评判能力。护理学生具备很好的信息交流能力,在与病人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从病人传达的信息中得到研究的资源并从这些信息中找到研究的方向以及重点研究对象,这就要求同时具备很好的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利用得当研究就会顺利,病人也就康复得快。信息的合理运用能实现循证护理治疗的最大效益。
3.统计分析能力
循证护理的实践还要求实践人员具有相关的统计学知识,在对相关文献的选择和分析时能够筛选出那些用不到的文章,以提高实践过程中系统评价的可信度。在循证实践中统计的各种信息,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问题,并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答。
4.系统评价能力
系统评价能力是循证护理最重要的能力,其内容是以某一临床问题为依据,全面系统地将全世界相关的临床研究成果,利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参考文献进行分析,提取出可以利用的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评价,最终得到可靠的科学性结论。系统评价是对护理人员的考验,护理人员不仅具备合理的分析能力,还应具备评价、总结的能力。随着循证护理的进步,临床研究持续更新,创新研究持续出现,循证护理随时都会有新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更新,这就要求循证护理教师不断探索研究,对新临床研究成果不断更新,从而改进临床实践和指导临床研究的方向。
5.科研能力
科研顾名思义为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指为了了解客观事物,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先进装备,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实验和实证调研所进行的一项工作。其基本任务和目的就是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和认识,并为新事物的产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循证护理要求护理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发现问题,并寻找有关的、可靠的研究成果作为依据,最终将其运用到对病人的护理中去。作为护理教师应注重科研能力的提高,积极参加学术讨论,参加实践活动,关注循证护理的发展以及革新,从而提高科研能力。在提高个人科研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科研能力。提高循证护理的科研能力,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提高,还是循证护理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6.英文阅读能力
当前世界通用语言为英语,世界各国都在学习英语。循证护理又是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的对象,所以国际循证护理期刊多以英文版本,护理教师更应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并且带动学生一起提高,使得学生们了解更深的循证护理知识,这样才能满足循证护理的实践要求。
7.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循证护理也是如此。计算机的推广使用使得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信息在互联网上出现。循证护理的医学文献每年都会有百万篇在互联网上呈现,不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就无法获取更多的循证护理知识,就将会在其发展中掉队,最终被淘汰。
三 循证视角下护理教师人格魅力的构建方法
1.注重仪表
人格魅力是一种征服别人的能力,人的第一印象最为重要,所以拥有良好的仪表是教师人格魅力的第一表现。教师的仪表与品行同样重要,都是为人师表的内涵。教师的仪表是其精神风采的充分表现,是其素质修养的代表,真实反映了自身的审美情趣。由于护理职业的特点,护理教师更需要注重仪表,以自己的仪表美来感染学生。教师整齐端庄的外在、幽默开朗的性格都会对学生的内心产生巨大的影响。外表的人格魅力还有很多形式可以体现,比如微笑,微笑甚至可以当作语言,一个淡淡的微笑会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端庄、自然、大方、得体是微笑标志的代名词。教师的一个微笑可以增进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到亲切,同时对学生的今后从事护理工作与病人交往将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2.作为循证护理教师应当具有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评判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标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素质。如若作为教师不无学术,没有完善地掌握所教学的专业,他就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作为教师对自己所教专业的教材必须要熟悉,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必须达到极致,才能成为学生漫步知识海洋的领路人。作为循证护理专业的教师不仅仅要求高水平的学识和丰富的实践护理经验,还要求对教育科学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精通,同时要运用和创新更加有效的护理教学方法。当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立体化、多元化、信息型的人才,教师只有多读书,才能为学生横向涉猎、纵向求索提供知识保证。
3.循证教师想要构建个人魅力必须要充满个性魅力
“人无个性必平庸”,可见人的才华都是从个性中表现出来的。生灵活动、富有个性的课堂是充满个人魅力的,并为课堂插上了魅力的翅膀。不同的教师教学艺术是不同的,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充分利用各自的长处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
四 结束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学是一项义务,更是一种责任。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可以得到社会更多的尊重和信任,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潜移默化、受益终生。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循证护理教师应当富有创新精神、充满个人魅力、善良仁爱以及拥有良好的仪表,更应具备较高的学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作为循证护理的教师还应具备护理专业所具备的所有循证护理教学能力。只有拥有良好的个人魅力,才能教育好护理学生,培养处杰出护理人才,才能促进我国循证护理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石雨鹭.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J].亚太教育,2015(19):245
目前,音乐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知识和实践理论的匮乏,使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方面还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是当前素质教育实施存在的很大问题。需要我们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要求,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1目前新课程标准下我国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
1.1应具备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在当代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的走进中小学课堂,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象和教学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将音乐欣赏教学素材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和动画等手段结合多媒体技术,制作适合课堂教学的音乐课件,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提高了对音乐欣赏的认识。在乐理、视唱等课程中,我们可以运用有关制作音乐软件制作视唱曲谱例与M ID I电脑音乐的视唱练习曲,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很方便地领着学生视唱,还可以通过音乐软件改变音调、速度和音色适应教学,增加一些新奇因素,来提高中小学生视唱学习的兴趣。使用电脑音乐软件参与的多媒体音乐教学,可以使音乐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与生动化,让枯燥教学变为兴趣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2应具备必要音乐教学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基础,切实把好质量关,才能使音乐教师素质达到高水准,使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音乐教学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作。
2扎实的音乐基本理论知识能力
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心是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将音乐的各种构成要素和音乐的内容、形式传授给学生,使他们真正热爱音乐,理解音乐。在音乐教学领域中基本理论是音乐技能的基础,弹琴、唱歌、跳舞、编创等音乐技能也都是以基本理论为基石,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学习技能的先导。如果没有过硬的音乐基本理论,教师的教学就会困难重重,教学受到严重的影响。
2.1音乐教师必备的歌唱技能
歌唱技能是音乐教师的首要技能。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通过美好的歌声把歌曲的感情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歌唱的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歌曲的能力,帮助并引导学生自信、大方、自然、富有表现力地歌唱,有效的提高学生歌唱水平。
2.2音乐教师的乐器演奏技能
乐器演奏技能也是音乐教师的重要基本功之一。这其中,钢琴是音乐教学的首选乐器,音乐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弹奏能力,能够根据歌曲旋律、曲式风格等要求,正确选择和编配伴奏,不断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为创造性的音乐教学活动服务。
2.3音乐教师要具备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
音乐教师活动组织能力的构成,既然作为课程形态的音乐活动课程是原来音乐课外活动的一种超越和提升,那么毋庸置疑,它自然也对音乐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下面几个方面是音乐教师组织活动课程的必备条件:全面、综合的专业修养,包括对音乐活动中各种技能和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对音乐活动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安排的构思;能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组织活动;会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活动的管理和评价;了解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善于沟通和交流;能创造性地研究解决活动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3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
3.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新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克服忽视应试教育的错误观念,从培养人才的理念出发,去加强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不断开拓新的科研和教学领域,打破现行教师的管理体制,努力使音乐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2提高教师音乐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实践是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提高的主要途径,应做:一是日常音乐教学活动,这不仅限于日常中的唱歌、跳舞等,还应包括课堂与课外的音乐活动,不仅要健全制度,更要加强教学观摩,加强教学评价,分别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素质。二是音乐教育科研,这在目前是个薄弱环节,要建立音乐教育研究机构,开展多种形式,不同规模的专题性的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不仅研究音乐教育教学自身,还拓宽研究音乐教育在整个素质作用。让音乐教师参与到这些研究之中,通过教育教学研究去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音乐教师的音乐教育理论和业务素质。
3.3加强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
加强中小学的继续教育,其中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加强教师的在职进修,这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主要渠道,教师在职进修的内容除了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外,还应有课外活动的组织训练等,具体培训的步骤,建议先抓新教师的在职培训,因为这些教师迫切需要提升业务素质,以往在这方面,做得是相当不够的。加强在职进修,首先要广开进修渠道,要有脱产进修,但更多更重要的是不脱产进修等等。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可以逐步提高的,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事业心,热爱教育工作。因各地的继续教育是发展不平衡的,所以需要教师能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以起到推进的作用,使音乐教育不落后于其他学科,所以我们必须抓紧师资队伍的培训建设,对今后的的音乐师资培养和学历达标有启示和充实的作用。
因此,广大音乐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争取更多的机会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和生动的生活形式,以丰富社会生活的积累。同时,要不断汲取、不断超越自我,勇于创新与创造,锲而不舍地追求新知,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科学施教,开阔视野,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逐步完善自我,提高素质,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努力。
在我国全面加强高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音乐教育已经在当代高校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音乐教育与学生个人身心的发展、民族文化精神的重建和全民素质的普遍提升息息相关。而在实践教学中,音乐教师就成了高校音乐教育顺利进行与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如果一个鞋匠是拙劣的,公民为此所受到的损害不过是几双低质量的鞋而已;而一个教师如果是拙劣的话,那么就会培养整个一代不学无术的无用之人。”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音乐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
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首先,应具备良好的品德。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具备良好的品德是作为教师的基本准则,教师道德不仅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教师高尚品德能够感染、感召、感化学生,特别是音乐教师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如果做到德艺双馨,就能够以美启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同时发挥音乐教书的道德教化功能,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教育作用。
其次,高校音乐教师应敬业。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音乐教师这一行业,就必须拿出百分百的热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才会去努力钻研,才有可能用自己对本专业的热情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更加热爱音乐,使学生畅游音乐的海洋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再次,要爱生。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意思是:“我爱着他,我能不(为他)付出操劳吗?我忠于他,我能不(为他)尽心劝导吗?”所以,只有真正地由衷地热爱每一个学生,才能想方设法去培养他们成材。所以真正爱学生、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很自然地会去吸纳有益于学生发展进步的各种先进思想、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
二、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既然是当一名高校音乐教师,你就必须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以及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应该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这样就会懂得高等教育规律,更加懂得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规律,你就会根据教育规律来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方法等。通过对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你就会更好地把握方向,把握规律,使你终身受益。所以从教学方法论上总结讲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
三、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得各种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联系。这也要求新时期的高校音乐教师作为艺术文化的教育者和传播者,在掌握好自己本专业的同时也要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做到既专且博,才能符合21世纪新时代音乐教育发展的要求。比如,音乐美学、音乐心理治疗、宗教音乐、电脑音乐制作、音乐教学课件等课程,就涉及到了除音乐之外的美学、心理学、医学、宗教、计算机等学科。
而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在形象性、情感性上是相通的,和有的姊妹艺术,如诗歌、影视、舞蹈、戏剧融为一体。即使被称为纯视觉艺术的绘画、摄影、雕塑、建筑,也孕育着无声的音乐。我们应当懂得各门类艺术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与音乐直接相连的艺术门类,掌握它们的特点、意蕴、表现方法,为音乐素质、音乐创造力建造奠基石,同时也为高校艺术综合素质教育打下厚实的基础。
四、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先有一桶水。”作为一名教师,不仅博学,而且要专精。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音乐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前提之一就是要具有完善的音乐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大学生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的审美等方面的能力要强得多,这也就要求高校音乐教师要全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运用自身的专业技能、了解中外的音乐文化背景、具有开阔的音乐文化视野并对音乐教育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这样才能达到学生审美情趣多元化的要求,才能适应现代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五、要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
高校音乐教师的业务能力就是指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辅导学生课外音乐活动实践的能力,以及进行音乐教育研究的能力。
音乐课堂教学能力包括了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语言表达、板书、多媒体使用以及引导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能力等。课堂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所以在进行每一堂课的教学时,都要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简洁通俗的语言、整齐的板书、现代化的设备等来进行教学,以达到学生在活跃、有序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审美能力,诱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除了课堂教学能力外,组织辅导学生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也是高校音乐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它要求教师在音乐上要“七情六欲、八面玲珑”,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鼓动能力以及能够引起学校上上下下广泛重视的活动能力,加之与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相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师,一定要进行科学研究,并注重积累,要以科研工作带动教学工作,并以教学实践促进科研工作。高校的音乐教师大多数是毕业于专业的音乐学校,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导致了他们虽然专业技术高超,但文化基础相对较低,因此在科研能力方面也相对较弱,所以高校音乐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促进科研能力,通过教学实践,为科研提供经验和素材,促进教学更高层次的发展。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师,应该跟紧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上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论.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4年
[2]芦康娥.音乐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出版
[3]蔡多奇.关于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思考.《湖南科技学院
学报》2005年2月第2期
[4]赵伶俐,潘莉.高校教师最应具备和最不具备的素质调研
报告.《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2月第2期
[5]闵敏.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改革探索.《黄河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