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

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16 10:11: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

篇1

1 大学生创业团队组建的特点分析

随着市场就业压力的增大,政府鼓励创业政策的出台,大学生创业团队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凸显出来。大学生群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社会文化传播阵地的主流,自主创业,自谋出路,组建创业团队,相应政府号召,支援市场不足。其成功与否不及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及长远发展。因此,深入剖析其成长特点,有利于更好地找到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各问题,更好地指导其发展,使其更健康的成长,从而使之最终成为一支能够支持的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1 兴趣、目标的一致性

不同于社会上单个的或者合伙人式的创业人,他们的组建不是单纯的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更多的是因为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而走到了一起。大学生创业团队内部人员基本上是相互熟悉的本专业同学,或者是关系较好的朋友。同时促成大学生创业团队组建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还应该包括他们想获得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以便在进入社会前,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和就业资本。由此可见,在对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指导时,还应该考虑到其心理因素。不能单纯的将其简单的等同于社会上创业组织加以考虑。是共同的兴趣、目标的一致将其粘合在一起的,同时这也是激发他们共同向前的一种内在动力。

1.2 专业结构的异质化

兴趣和目标的一致是大学生创业团队组建的黏合剂,知识和专业则是黏合剂的主配料,是创业团队走向成功的开山利刃。大学是专业分工的最明显的地方,专业的多元化最突出。大学容纳和发展了社会专业分工的需求。各专业的人才为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组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受这种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创业团队内部人员的专业结构也丰富多彩,体现出专业结构异质化的特点。这种特点可以说是把双刃剑,如果能科学调配,各尽所能,使其专业分工得到合理化,对创业团队是一种正向支持;反之,则会成为阻碍创业团队发展不可逾越的门槛儿。很多团队因兴趣和爱好走到一起,却最终因专业观点相异产生分歧,最终不欢而散,将创业搁浅,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伤害了同学之间的感情。

1.3 年龄结构的年轻化、单层化

管理学上认为老、中、青三结合梯次人员数目组成是较为科学的组织成员构成。大学生创业团队由于是在校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走到一起的,创业之初,人员的组成的年龄结构呈现出清一色的青年面孔。创业队伍的年轻化有利于创业团队对市场新鲜事物的接纳和吸收,有利于创新思维的产生。但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缺乏辨别市场信息真伪的经验和能力,也是这一特点两面性所暴漏出的问题所在。当然这并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但忽视经验的重要性,一味冒进,是大学生创业团队在这一特点之上,泛生出来的弊病,可能成为阻碍其成功的一个重要障碍。

2 当前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创业团队的人员流失和组织夭折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当前大学生创业团队在组建和管理过程中呈现出多种不合理因素,成为制约其成长的重要障碍,究其勉励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信息整合不完整

创业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从市场不断获得新的、充分的信息资源,信息的整合是一个包括信息的搜集、信息加工、信息吸收和信息反馈的一整套过程。市场参与者首先要对市场信息有灵敏的嗅觉,尽可能多的搜集与自己相关的有用信息。信息的搜集是信息整合的开始,由于市场信息瞬息万变,来源渠道杂乱, 因此对信息的搜集不仅要及时、迅速,还要准确、可靠。这就需要对前期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再加工,以便能提炼出的信息精确、无误。提前预测,以便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市场调节的滞后和盲目,而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组织成员基本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由于其所处环境的半封闭性,以及其自身经验不足所限,对市场信息的把握和反应速度也就相对迟缓,对信息的加工和提炼也相对粗糙。信息整合不完整会严重影响到其创业思路和创业进程。

2.2 资金管理不周全

创业资金是引动创业项目起步的原动力。首先,资金的来源的稳定和持续不能得以保证。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组成者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经济来源不稳定,依靠今天支持和自己勤工俭学所能提供的资金是相当有限的。近年来国家在鼓励大学生创业,自谋出路的同时,考虑到了其可能面临的资金方面的障碍,在资金和政策上均提供了些许帮助,这部分资金对于小本创业,小打小闹的创业个人来说还是相当客观的。但对于立足长远的创业团队的创业项目来说可谓杯水车薪。虽说有可能获得天使投资等外来资金的支持,但如何吸收和引进这种持续、稳定的资金则是应该首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况且创业团队所面临的还是一个循环流转的创业过程,资金既要支持流动,又要支持抵御风险,流动资金和储备资金是两种概念,没有雄厚稳定和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盘活整个创业过程的。再者,科学的财账管理是保证资金持续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创业团队对资金的吞吐和管理不能按照正常的公司发展规划进行是导致创业过程破裂的重要原因。

2.3 管理方式不科学

科学化管理是保证创业团队正常运营的保证。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成员之间多是相识的同学,维持其人际间纽带的则是同学之间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创业的前期是靠着这种关系组合起来的,但随着创业过程的深入和创业组织的壮大,仅仅依靠同学之间的默契和约定俗称的校园人际是远远不够的,缺乏科学化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就难以在创业的过程中将各种力量进行综合,难以形成合力。这将是导致大学生创业团队后期过程难以持续的关键性因素。据一家管理咨询公司2007年的调查, 在我国100家由大学生创办的成长较快的中小企业中,其中一半的创业团队无法顺利熬过公司创立的头5年,在12个创业团队的个例中只有2家在创立后的5年内团队保持初期的完整[1]。

3 提升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与管理水平的路径探索

3.1 提升创业理念,营造创业团队的文化氛围

创业团队成员的共同理念和共同愿景是凝结团队的基础,也是团队在创业过程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精神支柱[2]。提出具有共同愿景的创业目标和创业口号是凝聚创业组织成员内在动力的基础。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组建从一开始就应该有为之长远发展着眼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发挥每一个创业成员的积极主动性。心甘情愿的为了团队共同的利益而工作。这同时也是创业团队最终走向企业形式所内含的企业文化基础。由此建立起来的创业团队在后期的管理中,还要创新企业文化,针对不同时期的创业现状,设计出更高、更好的阶段性目标,由此一步步壮大起来的创业团队,才能依靠精神支撑走的更远。

3.2 寻求稳定的合作支持

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建立之初,面临着资金和经验不足的困境。如果能够寻找到能够可以挂靠的创业合作伙伴,不仅能够获得资金上的持续支持,还能弥补经验上的不足。在前期对市场进行过充分的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出创业方案和规划产品,然后寻求能够创造合作机会的已成长起来的合作伙伴,以技术和创业项目等软实力做股权抵押,共同开发,相互合作,互利共赢。这是一种简捷且见效快的创业思路。是未来大学生创业团队需要引鉴的理想模式。当然对这种创业方式的借鉴,需要有占领市场空白的优势。需要对市场信息进行大量的调查分析,最终得出丰富、科学的一手资料。这是寻求创业合作和背靠的基础所在。

3.3 组建学习型组织,提升创业成员的技能和素质

建设学习型的创业团队是保证创业队伍存在活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直接提升创业团队成员创业技能和素质。“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3]。”学习型团队建设需要有来自多方面的力量支持,还要有来自团队内部成员的积极参与。可以通过深入创业成功的典范企业进行学习考察和培训;引进专家学者进行现场指导等各种途径寻求一切能够学习的机会,对团队成员进行继续培训。从而创业成员具备先进的企业理念和企业人的基本素质,在这对较为专业的工作内容,应该对专业性较强的岗位,要注重内部培养和外部人才引进相结合。

篇2

要完善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教育课程体系,必须将学科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使课程价值和功能充分发挥,从而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

一,学科课程。大学生创业的学科课程是高等院校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水平,并从学校的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对高等院校先现有课程进行重组,或选择大学生创业所需知识的相关课程、或在已有学科的基础上进行学科间的融合,最终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创业教育与现有的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相同,同样包括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三大种类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学科学科课程目的在于通过个学科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因此,各高校应落实好学科课程的科学设置。一是落实好公共课的设置。公共课主要是涉及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人文知识、法律常识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主要目的是形成与创业紧密相关的知识结构,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得学生懂得市场经济特点、规律和应对方法,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税收知识、财务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投资分析知识、公共关系知识、创业心理知识及技能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内容。二是落实好专业课的设置。专业课是强化大学生基本功能的学习,它的内容应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社会常识、创业技能、职业指导、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及各类专题报告等方面的知识。专业课是强化大学生基本功能的学习,它的内容应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社会常识、创业技能、职业指导、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及各类专题报告等方面的知识。专业课的是学习与创业紧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是落实好选修课的设置。选修课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选择的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综合性的发展。与传统教育学科相比,各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时,应遵循三个原则和实现四个转变,以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并达到实际的效果。设置创业课程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把创新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二,注重把握综合性和侧重性,注意学科之间的交叉,同时根据所学方向有所侧重;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注意社会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创业学科课程的变革主要包括:一是改变过去过于依赖课本的专业知识的现象,将专业技能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二是改变过去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三是改变过去单一的用知识和技能来作为考核标准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而通过学生的创业能力来评定学生的质量;四是要高度重视大学生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鼓励大学生相对的独立与自由,使其完善精神人格。

篇3

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们社会当下所需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和潜力。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校成为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大量的创新思潮会流行于高校,这将会成为高校内的新风景。中国的教育模式也要不断创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国家经济发展动力的源泉。创建一个创新学习的氛围至关重要,可以组建大学生创新团队,对团队成员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对整个学校其他学生也有很好的辐射作用。

1 创新团队的组建和管理

首先要建立起团队框架,定位大概的创新方向,主要的成员由学生自发提交申请,再通过专业老师把关选出,而真正的团队由最初的这几个同学通过招募队员来组建。创新团队和其他的学校社团组织是有严格区别的,兴趣、特长、纪律、合作是这个团队成员的共同点。

1.1团队成员的招募

对专业的创新团队来说,专业还是要有严格要求的,创新项目要对所修专业有辅助作用,能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在招募条件上,以招募本系或本学院的学生为主,当然要根据项目需要,以项目为导向。对团队成员要求能保证参与时间,比如一些同学参与了社团就不建议招募进来,否则会拖累项目的进行,而且很难管理。对招募到的团队成员给予一定时期的适应,在适应期可以自动退出,在项目推进前把团队成员稳定下来。根据实际项目来确立团队框架,比如有组长、分组长、秘书等。

1.2团队创新项目的申报

针对项目的组成和团队组建初衷来申报项目,比如学校的大学生创新项目,这类的项目很多学校都有经费支持,这很重要,至少可以省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拉赞助,集中精神来搞创新。对项目的创新性要经过严格的调研,写一些本行业的综述,咨询相关教师,来建立和调整科研目标。所以这里需要大量的文献检索和学习资讯,对团队成员的学习领悟能力是个很大的考验。项目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能按期完成,需要哪些工具材料软件,采购渠道等需要项目组做大量的论证工作。这个往往是很多大学生创新团队缺乏的,经常有虎头蛇尾的现象,就算项目申请到了,却不知道怎么使用经费,不知道努力的方向是什么,最终导致失败。这个时期去咨询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尤其重要。

1.3指导教师的重要作用

从整个创新团队的组建到项目申报项目推进项目完成的整个过程离不开负责任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专业方向要有所建树,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和工作。教师在这个过程扮演的角色不再是机械传授,而是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潜心做一些创新项目的组织和推进。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的作用和直接传授知识是完全不同的方法方式。好的教师不再纯粹是要求学生把知识“学会”,而是引导学生“会学”,“会学”的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反过来对教师而言,花时间来在自己的科研领域搞些研究的同时能和学生的创新项目很好地结合,两个方面互相促进、互相提高,更容易出成果。

1.4 团队的日常管理

对团队的日常考勤、学习计划、项目总结等还是要规范起来,注重沟通,指导教师也要经常创造机会参加他们的活动,尽可能让他们在没有思想压力的情况下畅所欲言,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实行组长负责,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项目工作进度,不断完善团队管理制度。

2 创新团队的发展建设

2.1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尤其对传统的思维定式,要敢于否定,善于假设,大胆思考。假如一个人学习非常好,各门功课成绩也很好,但只是会考试,会做题目,没有考虑知识的实际应用,那么读书只能是读死书。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很好方法。

2.2 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离不开日常的知识积累,没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基础不扎实,想到的创新思路没有根基,如海市蜃楼一样,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是不可靠的幻想,所以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是个专业知识渊博的人。在学习过程中也要重视“兴趣”结合,“兴趣”是人在认识、探索某个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兴趣,很难有战胜困难、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动力。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指引下,大学生有能力在毕业之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根据所从事的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好地达到完善自我和适应社会的目的,从而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定期总结经验,反馈问题

团队成员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思维变得越来越活跃,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定期对项目阶段作总结并且反馈自己任务的问题,有利于项目的良性发展,而且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更有利于毕业后进行更大的项目。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设置目标是一个关键环节。目标设置必须体现项目团队目标的要求,否则激励将偏离实现团队目标的方向。目标设置还必须能满足团队成员个人的需要,否则无法提高团队成员的目标效应,达不到满意的激励强度。只有将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结合好,使团队目标包含较多的个人目标,使个人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为实现团队目标所做的努力,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培养团队精神对大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大有裨益,学生在项目过程中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是一个很好的预演,有利于培养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操守以及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2.4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大学生创新成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和评价,最好的创新人才和成果会脱颖而出。优秀的指导教师要不吝表扬,这样能最大地鼓舞学生创新的热情。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各种奖项来表彰在创新过程中的优秀学生,或者可以通过减少专业学分、提前毕业的形式给予鼓励。当然要建立起学生创新评价的专家组,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

2.5职业素质的培养

从目前大多数公司对入职高校毕业生的要求来看,基本的团队精神和毕业的职业技能是很重要的两个考量的地方。通过大学生的创新团队的专业项目培养,学生会参与一个项目的运作流程,项目的进度管理,解决问题的思路等体验。这样能够很好培养起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缩短了入职教育期间,对后面进一步培养非常有利。

3 结语

大学的教育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有重要影响,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创新重要改变就在学校。过去的传统教育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必将发生很大的改变,创新团队的建设是长远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将学生融于团队,将大学生的创新团队融于国家建设,这样才能给国家经济提供持续的强大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余华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探究[J].太原师范学报,2011(3).

[2]魏天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0(1).

篇4

1.2创业团队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由于受到高校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养成了“按书本”办事的习惯,不能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发散思维和创新,使得创业团队的管理和发展缺乏生机和活力。

2基于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习平台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

根据目前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借助我校管理学院的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习平台,模拟现实经济环境和社会最新需求与动态,让学生进行实战模拟演练,本文以公共事业管理和信息管理两个专业为例进行了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问题的探讨,由于两个专业从专业特色和就业方向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样既可以提高研究成果的普遍性,也可以充分验证所提方案的合理性。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

2.1创业团队的组建。团队组建是整个实战演练的基础,要求参与者自行选择角色,角色确定后,由团队负责人在两个专业内自由选择团队成员。成员确定后,各团队需要马上确定自己的企业文化,并建立起相应的知识共享与奖励机制,进而促进每个成员自身优势的充分发挥。

2.2确定各创业团队的管理制度,并进行规范化表示。企业制度设计关系到整个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要求各创业团队凝练出自己的管理制度,并由指导教师或聘请的专家进行指导和完善。团队运行过程中,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对自己的制度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和完善。

2.3让多支创业团队进行联合实战演练,设计相应的竞争机制,目的在于引导团队间模拟市场环境选择竞争或合作方式。通过团队间的竞争演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市场的环境,又可以让学生积极进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创业;团队;对策

引言

在党和国家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开来。很多城市或高校都为此建立了大量的创业园区。网络创业因投资小、风险小和回收快而受到在校大学生的青睐。但是,大学生网络创业团队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种种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进一步优化创业团队的政策或建议,这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在校大学生网络创业团队状况调查

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网络创业团队建设的现状,以及团队建设中遭遇的问题与困惑,分析在校大学生网络创业团队建设的各个问题,进而提出相对应可行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大学生网络创业成功率,我们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内的在校网络创业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实证分析和研究。

1.1 调查方法

为了加强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研究采取了如下多种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通过查阅相关论文、期刊、杂志、互联网等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在别人的研究成果、经验以及经确认的结果上,确定研究方向和内容。

(2)问卷调查法。根据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方面的内容,我们编制了调查问卷,问卷由20个问题构成(15题单选,5题多选)。问卷发送了160份,收回158份,有效问卷152份,问卷有效率96.2%。

(3)访谈法。通过对部分学生网络创业团队负责人及有关创业指导专家的访谈,我们对大学生创业团队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追根究底式的探究,并为提出有价值的对策与建议奠定了基础。1.2 调查过程与数据处理

本次问卷调查是对在校大学生网络创业团队建设存在问题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是杭州下沙高教园区范围内的在校网络创业大学生。所有的调查结束后,对问卷进行了整理和数据的编号处理,将数据全部输入进了电脑,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了整理和统计分析。

1.3 主要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我们的统计结果来看,大学生网络创业人员以男生为主,占80.26%(远多于女生的19.74%);从在校大学生网络创业团队人员的专业类别分布情况来看,各专业的都有。但是管理类的超过半数,占62%,其次是理工类、艺术类和教育学类,分别占15%、10%和9%(见图1)。每个创业团队的人员组成都不多,1-3人的创业团队占33.55%,4-6人的创业团队占53.95%(见图2)。从在校大学生网络创业团队建设的满意度来看,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网络创业团队人员对于自己所在团队的团队建设表示满意,但是满意程度的级别还有待加强。当然也存在不满意的状况,只有深入的了解团队建设所存在的问题,能从现象看到本质,并且能将问题改善优化。才能更好的提高在校大学生网络创业团队建设满意度。

另外,除了领导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外,其他各项团队所具备的能力都低于我们对创业团队建设中团队成员能力的看重程度(见图3)。

2、在校大学生网络创业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团队领导者的领导能力不够强

虽然数据统计显示大学生团队成员对领导者的信任度高达96.71%,而对于团队是否有一个出色的领导者问题上大家未能给予正面的回答。但是从各项其他数据统计中不难发现,很多问题主要源自于团队的领导者,具体表现是团队领导者不能以身作则,无法成为团队的典范。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有的团队领导者在平常的团队学习中拖拖拉拉,不及时带领自己的团队进行学习。有的则表现得比较松散,在团队学习时也不积极。其次,全队领导者缺乏应有的执行能力。从我们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来看,不少大学生创业团队的领导者顾虑太多,在决策时容易受团队成员的影响。在遇到危机时,有些领导者无法冷静,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危机。

2.2 职责不明确,缺乏主动性

很多时候对于团队成员之间应该有明确的责、权、利的划分。而对于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配合和团队流程、制度方面如有疑惑,应该主动的向团队成员或领导者提出疑问与建议,增强自己在团队中的主动性。

然而,从我们对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来看,这些做的显然都是不够的。

首先,分工合作不明确。鸟儿要飞得更高更远,它的双翼一定是平衡的,假设一翼很强大,它可以一时飞得很高,却很难飞的长远。大学生创业团队中往往是团队内部各队员间分工不明确,合作不默契,在开展工作时多数都是组长一个人亲力亲为,其他成员不想做事,同时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其次,缺乏主动性。由于人的惰性和依赖性,在很多大学生团队中,队员之间就会因为分工上不合理的原因产生心里不平衡,如:为什么他做的工作那么容易,而我的却那么难?为什么他的工作那么少,而我确要做这么多?这些都会打击到队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缺乏主动性。

2.3 缺乏有效沟通

沟通是团队建设中最基本的要素,它贯穿于整个团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但是在大学生的创业团队中却缺少有效的沟通,导致团队学习不能高效地进行。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往往出现以自我为中心而不能及时主动地将自己面临的问题与其他成员进行有效地交流,由此不但导致了团队整体的战斗力下降,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沟通的不畅导致团队成员之间萌生出很多小矛盾,有些小矛盾还进一步升级,最终导致创业实践的失败。

2.4 缺乏共同的愿景

共同的愿景是任何组织或团队保证其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其所从事的事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但是,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创业团队队员在心中各持有相同的愿景,但彼此却没有分享过对方的愿景,只能说是有“相同愿景”,却没有形成共同的愿景。在缺少共同愿景的团队里,对于团队建设充其量只会产生适应性的学习,不会产生创造性的学习。因此,在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创业实践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其创新性不足,相互之间缺乏基于共同愿景的互补性综合创造力。

2.5 团队成员的个性过于突出

团队是由一些具有共同信念的人为达到共同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因此团队成员之间特征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在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中,看重的并不只是某一个人的能力,而是要看重一个团队整体能力的大小,能力强的不能完全覆盖能力弱的那部分,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组成团队。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创业团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团队成员的个性过于突出,对自己个性的张扬降低了整个创业团队的凝聚力,从而降低了整个创业团队的工作效率。

3、团队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相互之间缺乏深刻理解是导致领导者领导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

杰克·韦尔奇曾说:作为一个领导者就是一手施肥,一手浇水养花。每个人都开花了,这个组织就成功了。在大学生创业团队中,创业领导者领导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团队成员的了解不够深刻。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很多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专业,甚至来自于不同的学校。他们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偶然性,相互之间缺乏长时间的了解。对于大学生创业团队的领导者来说,不仅自己的管理经验比较薄弱,而且对于其他团队成员也因为相处时间太短而对团队成员缺乏深刻的了解,从而不能有效地领导其他团队成员为实现团队的目标而共同奋进。

3.2 “弱志”是导致团队成员缺乏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一代,他们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舒适的生活条件消磨了很多大学生的斗志。从我们的访谈情况来看,很多大学生参加创业团队的创业实践,并非是发自内心深处对远大理想目标的追求,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好奇或好玩,或者其他交友目的。没有远大的志向,所做之事往往是出于一时的激情,这就导致了团队成员在合作创业实践过程中严重缺乏主动性。在创业团队创业初期还无法做到权责明确的情况下,团队成员相互推诿和扯皮也就往往成为了必然结果。

3.3 网络的虚拟性降低了沟通的有效性

现在是电子商务时代,很多大学生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而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虚拟性。很多团队的大学生团队成员在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向打电话那样进行即时的沟通,再加上很多事情通过网络无法做到像面对面交流那样明确和直观,况且有些大学生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在交流的时候不能站在听众的角度思考,从而不能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清楚的传递给受众,进而降低了创业团队成员相互之间沟通的有效性。

3.4 对个性的追求导致共同愿景难以建立

如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张扬自己的个性,这在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团队成员中亦表现明显。对个性的追求固然能够使市场上产品或服务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在一个创业团队中,如果每个团队成员都过于追求个性,则不利于共同愿景的形成。而没有共同的愿景,大学生创业团队却很难形成凝聚力,没有凝聚力的团队也就很难保证其竞争力。

4、优化在校大学生网络创业团队建设的建议

4.1 找寻合适的合伙人(团队伙伴),选取优秀的领导者对于大学生,在团队形成阶段最重要的便是找对合伙人。创业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其间会遭受到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挫折,会时时面对各种无法预料的突况。因此,需要寻觅一个或几个具有共同理想,优势互补、同甘共苦的合伙人,可以为接下来的创业项目寻找投资、出谋划策、添砖加瓦,一起为创业大业不断奋斗。

有了好的合伙人之后,还要在合伙的初期便明确好各自的权利业务,规划好企业的发展历程,建立好规范的部门制度,营造好企业良好的团队氛围,在以后创业的不同阶段更是要处理好企业发展遇到的各种情况,适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大家肝胆相照,为企业的发展流血流汗。

与此同时要在团队中选取优秀的团队领导者,要以身作则,成为团队的典范。对团队的成员要格外了解,善用团队各成员的优势之处。最最重要的是优秀的团队领导者要有很强的执行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团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团队领导者要当机立断的处理各种危机,这样团队才能更好地发展。

4.2 加强团队执行力塑造

大学生创业若想成功,必须要加强企业执行力的塑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差别就在于双方的执行力。在余世维先生的《赢在执行》一书中写道,那些在激烈竞争中能够最终胜出的企业无疑都是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因此,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21世纪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可以说,核心竞争力就是所谓的执行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核心竞争力!所以,纵观世界各大知名企业的成功,无不和他们出色的团队执行力有着直接的关系。联邦、沃尔玛、通用电气、联想等等的发家史都已经很明白的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了。联邦公司有句名言,速度大于完美,胜利大于公平,结果大于理由。这恰恰是对企业执行力的最好诠释。

4.3 推行完善的薪资体系和共同目标

在团队的形成与建设的时候,因为大学生对薪金报酬看的并不是很重,所以良好的团队组织氛围便成为了影响组织凝聚力和士气的最最重要的因素。团队的核心组织者必须首先建立一个大家都愿为之共同奋斗的愿景或目标,然后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时时告知大家我们的进程,使大家能够看到我们目标在一步步的接近,坚定为组织奋斗的决心。

企业愿景也不断地激励着企业奋勇向前,拼搏向上。什么是企业愿景呢?它是指企业的长期愿望及未来状况,组织发展的蓝图,体现组织永恒的追求。优秀企业成长的背后,总有一股经久不衰的推动力——企业愿景,它激励着这些企业不断向前。

4.4 提升团队学习能力

对一个大学生组成的创业组织来说,由于知识限制、经验缺乏、心态问题、实践创新能力薄弱以及资金不足等问题,大学生尤其注重要把自己的团队建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使组织内的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持续增长学习力的组织。企业的市场竞争实质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其实是技术的竞争,而技术的竞争要归结于人才的竞争。所以,企业的竞争根本就在于人才的竞争,也就是学习力的竞争。

结束语

大学生的网络创业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推动的结果。在这个政府推动过程中,大学生网络创业已经形成了较大的气候。但是,大学生网络创业在实践过程中不仅面临团队建设问题,而且还面临一系列的其他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实践者的自我成长,也需要研究者的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Harry Matlay and Paul Westhead (2005).Virtual Teams andthe Rise of e-Entrepreneurship in Europe [J]. InternationalSmall Business Journal,Vol. 23(3):279-302.

[2] 龚志周.网络创业压力源研究[J].企业经济,2009(1):65-68.

[3] 胡桂兰、梅强、朱永跃. 创业团队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78个网络创业团队的调查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0(6):157-163

[4] 潘洪刚、吴吉义.中国网络创业的发展轨迹及趋势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110-114.

[5] 陈广华、林瑞欣、杨平.大学生网上创业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11(12):1806-1814.

[6] 阿里巴巴商学院网络创业研究中心.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与趋势——中国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报告[R].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2:P.9.

[7] Baron, R.A.. Cognitive Mechanisms in Entrepreneurship:Why and When Entrepreneurs Think Differently thanOtherpeople[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98(13):275—294.

[8] 毛家瑞,彭钢.“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验”课题研究报告[R].教育研究,1996(05):8—18.

[9] 吴佳.地域差异对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影响与对策[J].经济师,2010(08):139—151.

作者简介:

许林悦,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淘宝创业实验室助理,研究方向:国际商务;

潘洪刚,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创业管理、风险投资。

篇6

20世纪末期,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和亨利・埃兹科维茨几乎同时提出“创业型大学”这个概念。他们各自系统地研究了欧洲与美国的创业型大学问题,虽然两人的研究视角不同( 前者从大学组织系统转变的角度,后者则从大学与产业界合作的角度) ,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创业型大学研究的基调。美国著名学者伯顿・克拉克将这种具有积极进取、富有创业精神的大学称之为“创业型大学”(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1]。以“创业型大学”为背景,本文主要探索大学生创业团队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创业型大学”的内涵、特征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内涵

“创业型大学”具有强烈的创业精神和丰富的创新研究成果,与传统大学相比具有更强的科研实力、团队合作精神、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和资源获取的能力、教学与研究更注重面向实际问题和更为有效的知识转移运作机制。它们与政府和企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更直接地参与研究成果商业化活动,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特征

“创业型大学”具有以下特征:以研究型大学为基础;项目研究和跨学科组织的构建;技术转移中的制度保证;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多元化的资金获得;创业文化的形成等。

(三)人才培养目标

“创业型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提出建设创业型大学,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

二、“创业型大学”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特点

创业团队建设是创业型大学建设的重点内容,大学生创业团队是指具有共同目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形成的,一起从事创业活动、完成项目的团队。大学生创业团队具有以下特点:

(一)团队成员可以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团队成员之间高度依赖

大学生创业团队是为了完成项目而组建的,所以团队成员可以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从团队组建上实现了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从创业团队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创业团队成员之间是高度相互依赖的,不仅表现在所拥有的资源和技能的互补性,而且在成员分工协作的职能上也是高度相互依赖。一个成员工作的开展往往离不开其他成员的协作

(二)缺乏团队建设与管理经验,还需教师指导。由于大学生在专业知识、经验、时间、精力、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他们又很难以个人的力量去进行创业直至获得创业的成功。如何更好的组织大学生创业团队,发挥大学生的知识优势,是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三)创业团队受带头人及制度规范性影响,稳定性不足。创业团队带头人的性格特点对团队生存与发展影响较大。创业团队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带头人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以及稳定人心的人格魅力,创业团队可能会走向消亡。此外,创业团队的带头人几年内就将毕业,创业团队如果没有高效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利益分配方案、奖惩制度、考核标准、激励措施等)[2]以及继承人培养机制,创业团队也将不复存在。

三、大学生创业团队对“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以项目为载体,组建创业团队,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融合。项目来自于行业、企业等真实组织生存与发展中发生的实际问题。为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融合,教师根据项目需求及学生的自身素质,指导其组成若干创业团队。好的团队其成员性格能力互补,关系融洽,团队带头人能够管理团队成员,对成员具有一定影响力。

团队组建后,团队成员按项目质量、成本、进度等管理标准,共同制定项目完成计划,并按计划开展项目研究与实施工作。

将项目引入大学,组建相关创业团队,指导团队完成项目,这样就有效地保证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融合。而且有了创业团队这个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载体“创业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有效地完成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任务

当今社会需要具有团队合作能力的毕业生,因为中考、高考的压力,大学生在入学前接受的主要是与人竞争的单兵训练教育,因此团队合作能力成为大学阶段亟需培养的能力。

组建创业团队后,学生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他们在调研项目需求基础上,制定项目完成计划,讨论完成项目的方法,按照既定的方案实施项目,分工协作,进行成本控制与质量监测,有效地培养了成员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能够将个体培养寓于团队培育之中,有效地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

一个创业团队就是一个企业的雏型,一个成功的创业团队,不仅能使这个团队成员走向成功,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培养学生、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基层组织。依托项目组建的创业团队完成一个项目后,还可以继续寻找新项目,不断地培养团队成员的职业素养,提升成员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这个团队的部分学生毕业了走向社会,还会有新人加入,创业团队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组织。

综上所述,创业团队在“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创业团队能够让大学生有组织地承接项目、分工协作,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篇7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业指导

2015年总理指出,我国已经迈入互联网+时代,随后国务院会议通过了《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这表明我国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成为构建国家发展的新引擎。2015年高校大学生毕业遭遇“就业难年”,大学生毕业人数高达749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更多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创业,掀起了一股大学生创业热潮。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加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观导向,大学生纷纷选择加入创业创新行列。笔者立足互联网+时代背景,指出大学生创业新导向,并提出大学生创业指导的具体方针。

一、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导向

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导向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新趋势,创新创业方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四方面导向。第一,开网店,做微商。当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全社会出现创业热,这给大学生创业带来极大空间,很多大学生纷纷选择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店,如淘宝店、微店等,以O2O营销模式整合高校学生客户资源,基于客户消费特点开展营销活动。第二,互联网+科技领域,很多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网络知识,掌握了互联网前沿科技,他们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成功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创业,如软件编程、动画制作等;他们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展示自己的创业项目,吸引很多风投关注。第三,互联网+智能领域,大学生最大的资本就是智力,他们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结合互联网+社会趋势,提出互联网+智能社区、互联网+智能管家、互联网+智能交通等创新项目。这类型的创业项目更易吸引天使投资和风投的关注和青睐。第四,互联网+连锁经营。大学生自身的创业资源相对还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大学生自己挖掘创业资源,选择连锁加盟模式,如快餐加盟、校园超市加盟等,借助已有品牌优势、市场优势等进行创业投资,实现大学生自主创业。

二、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指导

(一)自我认知和评价

大学生创业第一步需要正确而全面的评价自我,准确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创业。教师在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评价。第一,明确企业概念,围绕企业盈利目的、生产经营服务、社会经济组织三大要素,掌握企业基本概念,理解贸易业、制造业、服务业、农林牧渔业等企业类型。第二,立足创业市场,迎面创业挑战,详细剖析自身挑战和外部挑战,评估创业风险。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这就意味着需要自己面对时间自由、筹集资金、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社会经验、心理压力等多方面的挑战,以及需要承受企业倒闭、市场瞬变、团队建设、竞争挤占、意外灾难等外部压力挑战。第三,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评估自我。首先,大学生需要明确对创业的承诺,即态度决定一切,真正明确自己的创业动机;其次,大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现有经验和能力,如决策力、技术能力、企业技能及行业知识,判断自己创业的优劣势;最后,大学生要整合自己的创业资源,具有创业的物质条件。第四,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这就需要大学生在自我认知后,找准自己的短板,不断积累和提升综合素质。在大学生创业指导中,笔者给出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快速通道:坚持收看新闻资讯类节目、选择大型公司积累工作经验、寻找强劲合作团队、展开外联交际、学习投资理财、听取他人建议、模仿创业成功者,在不断实践中持续完善自我。

(二)选择企业项目和市场

大学生创业指导的第二步就是帮助大学生了解选择企业项目的四大要素和六大方法,并能够应用工具方法筛选评估最佳企业项目和市场。教师在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帮助大学生选择企业项目和市场。第一,明确企业项目,即生产何种类型产品、服务,产品、服务的市场客户群体、市场营销策略和销售渠道、客户群体需求的满足办法。第二,评估企业项目的方法,即头脑风暴法、实地调研法、问题延伸导向法和互联网借鉴法。第三,筛选分析企业项目,大学生整理企业项目创业思路,然后应用SWOT分析法对其进行全面分析评估,找出创业突破点和创业实施策略。第四,评估创业市场,首先需要明确创业项目客户群体,从当前大众市场中细分市场,找出目标客户市场;其次,了解市场中是否存在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当前状况如何,要了解竞争对手主要产品、服务,核心业务,市场占有状况等;再次,需要综合考虑市场背景情况,制定创业后市场营销计划,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四方面简要描述未来市场占有和竞争计划;最后,立足市场现状,对创业市场未来销售进行预测,估算当前市场总容量,设定创业市场占有份额,并考虑如何将市场份额转为具体的产品销量。

(三)组织和建设创业团队

大学生创业指导的第三步就是帮助大学生组织和建设创业团队,让大学生们真正知晓创业需要什么样的团队,设计什么类型的组织结构以及如何管理建设创业团队。教师在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帮助大学生组建创业团队。第一,选择创业团队成员,创业期间团队成员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说是创业的核心,选择创业团队成员并非选择最优秀的人才,而是选择最适合创业的人才。第二,设计创业团队组织结构,首先需要明确岗位说明书,让团队成员明确自己的职责,知晓自己的工作内容,并为团队成员工作设立标准;其次,熟悉创业企业常见的组织结构,即职能型组织结构,明确划分各职能职责,受团队领导直接管理。第三,管理团队成员策略。创业期团队就是企业的基石,大学生需要重点关注团队成员的选择、应用、培育和留住人才,简单说就是有德有才的成员要重用,有德无才的成员要培养,无德有才的成员要慎用,无德无才的成员要拒用。将团队建设看做是一个整体,大学生必须具备团队建设能力。

(四)企业性质和创办责任

大学生创业指导的第四步就是帮助大学生明确创业企业性质及其自身法律责任,选择不同的企业法律形态意味着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教师在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帮助大学生明确企业性质和确定自身法律责任。第一,适合创业企业法律形态主要包括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独资企业四类型,不同的类型意味着创业资金筹集、创业决策、资金使用、利润分配和风险承担等问题的分割。这就要求大学生结合创业规模、资金、投资者数量、创业市场、创业价值观及企业社会责任等因素,综合选择适宜的企业法律形态。第二,了解创业相关法律法规,企业运营税法知识及正当维护企业员工合法权益。和创业直接相关的法律主要有《民法通则》、《劳动法》、《企业法》和《合同法》。和创业企业运营相关的法律主要有《会计法》、《保险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熟悉创业相关法律,有利于保护企业权力,也能有效保障员工权益。

(五)制定资金使用计划

大学生创业指导的最后一步就是帮助大学生制定资金使用计划,预测创业启动资金,编制现金流量计划和制订利润计划。教师在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帮助大学生制定资金使用计划。第一,大学生要严格区分创业所需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垫付,对创业所需资金进行估算,将创业所需物质进行分类后,具体列表计算各物品的价格和费用。第二,制定现金流量计划,需要大学生准确计算创业产品、服务成本,制定符合市场信息和成本情况的销售价格,准确预测创业销售收入,制定销售成本计划和现金流量计划。第三,制订创业利润计划。通过创业成本计划、销售计划和销售价格的制定,粗略估算预测创业利润,确保创业基本生存和未来发展前景。

三、结语

笔者立足互联网+时代背景,紧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观导向,提炼大学生创业互联网+店铺、互联网+科技领域、互联网+智能领域、互联网+连锁经营四大导向,指出大学生创业指导应重点关注自我认知和评价、选择企业项目和市场、组织和建设创业团队、企业性质和创办责任、制定资金使用计划五方面的微观指导,帮助大学生直击创业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真正做到在互联网+创业热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董春华.“1+X”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5(4).

篇8

创业型经济的来临,创业团队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学生创业团队成为其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如何组建优秀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成为摆在各高校学生面前的问题和困难,而“学长制”在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建设中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学长比辅导员和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能力,对于有创业想法并且有好的项目的同学,学长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创业内容为他们的团队寻找志同道合并且在某一方面特长的同学来组建团队。 

学长制在创业团队建设的推行更有助于更好的发挥导员和老师在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年级学生的个人才华,实现教学相长,实现自我超越。同学们需要:①耐住性子,不可冲动。冲动是很多年轻人的共性,而作为创业投资来说,更应该耐住性子,行事千万不能冲动。要多思多虑,年轻人创业本身就是有风险的事,所以后期经营过程中更应该深思熟虑,做有把握的事。②要有大局意识,不能只顾眼前。做长久之事,行事需看到五步之外,之所谓深谋远虑是也。大学生在创业的时候不能只看到一时得失,行事考量等都需往长远看,做合理的投资。③向竞争者学习。竞争者虽然会在短期内给自己造成压力,但成功抑或是失败的竞争者都可以成为自己创业的现成教材。而且通常近地域和相似性,更加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经营的好坏所在。④做事前要仔细分析,请教前辈。投资本身就是一项很需要智慧和社会经验的脑力体力活。而这些又是大学生的硬伤,所以要多向前辈请教,借鉴前辈的经验,少走弯路,避免犯错。在自己思维范围内,做事前一定要先思考三分钟,拿出切实可行的决策依据。⑤多学多问,虚心请教。学习一直是成功人必备的品质。尤其对于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创业群体,学习不可放下,而且应该是多方面并且有实效的。做事不能一意孤行,向别人多多请教,不只局限于成功的创业前辈,亦或是你的目标消费者,他们也是你的创业导师。 

二、学长对创业团队的资金帮助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创业的资金除了家庭的资助外,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没有创业经济来源的,虽然有部分同学有一些积蓄,但是在创业期间的花费是明显超过心里预期的。而学长制在创业团队的资金方面可以给一定的帮助,筛选的学长大多是有创业经历的学生,如果是好的项目,学长可以提供一些赞助商,另外,学长对学校创新创业的政策了解的很多,可以申请一些补助,从而解决创业团队的资金问题。 

筹备资金对于新的创业者是远远不够的,创业的初期很多的团队都不知道应该怎么管理资金问题,大多数的新型创业者只是空有一腔热血,那么在这个时候,学长制在创业团队建设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明显了,创业成功的学长通过自己的经历,以及社会的发展情况,可以帮助创业团队资金的流动和人才的分配,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花费,从而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三、学长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的运营帮助 

大学生创业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和商业经验,如果把自己独立放到整体商业社会,往往会难以把握。这时可以先给自己营造一个小的商业氛围,进入行业协会是比较有效的一条途径。那么学长就会把校园内外的企业介绍给创业团队,结识行业伙伴,建立广泛合作,促成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学长可以作为前期的企业顾问,并学会借助各种资源,学会和各方面的人合作,千方百计给自己营造一个好的商业氛围,这对创业者的起步十分重要。 

四、學长指导创业团队失败应有的态度 

只有经过艰苦的锻炼方能成才,这是古往今来无数事实反复证明了的一条人才成长规律梅花香自苦寒来,要真正成为人才,就应该是一个敢于面对艰苦的勇者,是一个善于战胜艰苦的强者。“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些格言警句都旨在说明,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是成长、成人、成才的必备条件,如果创业团队创业失败,学长会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以及日常表现,逐一进行开导。 

参考文献: 

[1]黄林楠,王琳,于洪军,等.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探讨[J].江苏高教,2010(2). 

篇9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111-02

创业团队管理是大学生创业成员的成长必经之路,鼓励成员参与及相互合作,学习管理和做好团队建设,致力于组织发展,当今管理方式可以说是合作式管理。随着创新创业理念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加入创新创业队伍当中,笔者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笔者相信包括其在内的大学生创业爱好者将成为大众创业、f众创新的一股巨大力量。

1 建设团队精神世界

(1)统一思维方式。蒙牛的牛根生曾经说过:“创业其实没有什么,就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做成一件事就行。”你做成功某件事就可能树立一种企业思维方式,而企业或者团队一旦有了统一的思维方式,再做任何事情都会事半功倍,创业者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2)形成自发的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所谓的没有态度根本做不成创业就是源于每个人对待事情的态度和一丝不苟。创业即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团队成员切忌等着别人给自己安排工作,总是服从分配被动工作,而应不断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1]。也就是说管理者在创业的初期就要以此目标来考核成员而精减士兵。

(3)培养艰苦卓绝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意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创业的艰难可想而知。跟苦难做伴,与艰辛为伍,风餐露宿时时有,荣华富贵只是子虚乌有。创业者唯有运筹帷幄、奋发图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2]。

以笔者在创业的时候的经历和得到的一些数据来说,社会和市场经济是异常残酷的,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其实真正在创业大军中的成功率仅仅占2%~5%。就拿创业环境和国家政策支持比较好的浙江大学来说,去年11月,总理到访浙江大学时,曾勉励同学们用创新成果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随后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积极推进高校建设 创业学院的意见》,提出2017年建立30所示范创业学院,形成10万人左右在校生规模,根据跟踪调查统计,2014届浙大毕业生创业率达到5.04%,高于全国高校水平[3]。

究其根源,除了大学生创业经验、销售、推广等不足,还在于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没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所以,管理者应树立团队的艰苦卓绝精神和坚持不懈意志。很多创业者虽然能独善其身,但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短板,于是笔者总结了一些解决团队管理误区的措施,希望我们携手创业,共同进步。

2 团队创新开发管理方法

(1)精减团队成员,留住精英。创业团队唯有做到人尽其力才能与时俱进,成员过多则会三五成群、高谈嬉笑,淡忘最初的创业目标,丢失步履维艰的创业过程。假若当中存在几个纨绔子弟,好逸恶劳的风气便会悄悄滋长,日新月异无从谈起,固步自封成为常态。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创业通常是以技术创新为主,因此人力资源最重要的是高素质。对于项目核心技术人员,要舍得花投资选聘最优秀的专业人才。曾经就有人说,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可以抵得过100个普通的程序员,对于数量极少的这种人才,应当在薪酬、员工期权等方面尽可能予以优厚待遇。

(2)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创业团队要制定一个发展目标,根据现状进行细化分解,让每个团队成员都明白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统一思路,兄弟齐心,其力断金 即使日后运营出现问题,团队成员也能够齐心协力去解决。

(3)提高团队的开发能力。所谓创业,“创”字当头,因而团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是团队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团队成员强化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的整体决策能力。与此同时,加强团队专业技能培训也很重要。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使成员能够很快进入角色,企业建设蒸蒸日上。如果团队内部能力有限,也要调动资源,聘请专业老师顾问帮忙。因为很多时候,外来的和尚能念经。

3 矛盾解决方法

(1)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作为团队管理者要站在不同成员的位置思考问题,不能忽略处于执行位置员工的处境。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曾经指出:“未来竞争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以及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有效沟通是任何管理艺术的精髓[4]。具体制定良好的沟通机制:第一,就是通过正式的沟通渠道,如周会、月会和座谈会。第二,就是通过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如电子邮件、周末聚餐、短途出游等。旨在建立融洽的关系和稳固的友谊,即通过情感交流以达到良好沟通的目的。还有唐太宗关于下级向上级进言就有一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2)随时协调关系提高效率。如果团队运行机制不灵活,就无法达到继续激活团队成员斗志的作用。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效率问题就会凸显。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降低,没有了创业的激情,始终无法实现创业的宏图大志。因此我们要注意个人价值与团队价值的最大化。关注个人与团队的关系,使其形成一致的方向相互促进发展。

管理这一体系中最重要的就是管理者或者说是决策者。管理者和团队成员或团队之间要取得微妙的平衡。管理者不能推脱团队业绩最终的责任,授权并不意味着放弃控制。给团队成员越多的自治和自由,他们遵守共同的目标就显得越重要。好的团队是灵活的,他们可以在管理者的决策和最适合的团队解决方案之间取得平衡[5]。实际上,在功能完善的团队,成员相互之间具有高度的信任感,管理者在做出某些决定时不必讨论,也不必解释。相反,无效的团队中缺乏信任感,即使管理者做最明白的事情或无关紧要的建议,团队成员都要质疑并提出疑问。

终极意义上来说,团队成长过程也是文化磨合和道德认同的过程。通过精神建设,创新开发管理方法,解决团队内部矛盾,在此过程中团队建设和企业规模日就月将,继而创业者功成名就,企业屹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沃尔特・艾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2] 王晓晔.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5

(15):105-106.

[3] 王颖,刘清月.浅析大学生创业团队[J].教育论坛,2012,9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53-02

一、大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团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集合体,并在一定时间内致力于实现一些特定的目标和任务。团队与通行组织的差别在于团队的协作能力和精神,而且团队没有大型组织要完成事务多,也没有大型组织目标时间久远。企业里有研发团队、营销团队、销售团队等,科研机构里面有科研团队,体育竞技方面有竞技团队等。团队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团队多半是为了迎接难题而创建,既有的团队也是为了不断挑战新的难题而存在。攻关是团队存在与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方式。目前,各类团队普遍存在于各类机构和组织,为相应上级部门和整个集体不断地解决不同难题和随时迎接着不同的挑战。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更需要在学习期间建立成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能力,一是适应将来社会分工与协调需求,二是获得良好的性格塑造。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大学生处于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大部分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或者单亲家庭,这样无疑会形成一定的信任危机,同时也形成了对熟悉环境的依赖和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另外社会发展中不良行为直接导致现代社会整体信任危机。所以大学生需要团队来对自身的性格进行新的塑造,在多维度团队中适应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

二、大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现状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地方,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目前,许多高校都在思考和尝试着不同的方案来培养大学生团队能力。

一是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进行了大学生学习型团队建设研究,针对有相同学习兴趣或爱好的大学生,在共同目标的激励和指引下,通过共同学习和分享学习经验,共同完成某一目标或任务。要求团队成员组成应充分考虑成员认知水平、专业程度、表达能力、家庭背景等个体特征。

二是从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对大学生团队拓展训练进行研究,主要是针对学习成绩好和社交能力差的学生群体。团队拓展训练从英国到美国再到中国,从体育课程到英语和历史课程,从学校到企业再到校企结合,让学生参与相应活动,在广泛的社会交往的机会里提高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是创业教育驱动的团队建设,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在现代就业形势的压力下和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倡导下,大学生创业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方向。因为一个大学生创业,可以带动一批大学生就业。美国的硅谷和中国的中关村,都是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平台和典范。虽然在创业中会有各种困难乃至失败,但创业尤其值得鼓励和实践。江苏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意向、团队绩效、团队价值观三者之间两两都是正相关,这说明良好的团队绩效取决于强烈的创业意向和正确的团队价值观。

四是基于特定课程学习的团队实践,例如ERP沙盘训练,训练过程中,学生组成团队自己去完成模拟企业的经营。每个学生都要在模拟企业中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ERP沙盘,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掌握企业ERP软件使用和企业计划资源的营运和管理情况,而且通过相应的部门角色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管理能力。

三、大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的多维度培养体系

如图1所示,一个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可以有多种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的机会,这是一个多维度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学习、专业实习、兴趣爱好和专项项目等。其中课程学习包括课堂作业、实验和上机课程,有些实验和上机课程是独立式的,有些是嵌入式的,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同时也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专业实习是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进行真实场景的团队实践。兴趣爱好是自由式的,用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专业项目其实是非常实惠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机会,大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专业项目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

图1 大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多维度体系图

四、大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的多维度培养关键因素

目前高校在学习和实践的多个环节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的培养,既是对社会需求负责,也是对人才综合素质负责。但在具体培养过程中还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团队组建体现自由和分配相结合。自由组合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但是在课程分组作业和动手实践的环节,容易产生小组成员数量上不均衡,有的组10人,有的组4人,有的组甚至才1到2人。主要原因大学生偏囿于自己交往的圈子,不愿与陌生人组队,这样就达不到团队的分工与协作效果。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先自由组合,然后采用分配制,使得每组人员数基本相等。或者可以在不同的任务中交替使用自由组合和硬性分配的方法。并在此过程,发现一些“不合群”或者性格偏于内向的同学,加以重点引导。

第二,任务分配与考核上体现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有些学生喜欢分组完成任务,主要是因为团队作业可以“浑水摸鱼”,心想反正有人要做好,我就可以不做或者少做,到时考核成绩都是一样的。为了避免这样现象,教师需要对分组作业进行任务分配考查,至少每个小组需要明确地标明各成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大小。这里不仅体现任务分配和管理的科学化,也使得每个都能够参与学习任务并得到应有的锻炼。考查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可以通过平时成绩和考试题目检验小组任务完成效果。这样虽然小组内成员分工有别,但是要求小组成员既要明确和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也要通晓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和方法。

第三,通过竞赛与商务实战实现团队绩效的社会化回报。真正能够检验一项科技发明的有效作用,那就是产业化。如果要检查大学生团队协作效果,那就是社会化实践,即与真实的生产和商业相结合。竞赛是社会化实践的模拟场景,通过竞赛的充分备战和名次的争夺,加强大学生团队自组织运作。通过创业过程,实现知识和智慧的资本价值化,不仅锻炼大学生相关专业技术水平,也考验了他们商务筹划、谈判和管理的潜质。同时也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未来的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这是团队培养的甜头,更是整个社会的甜头。

这个社会是人的社会,也即人与人的社会,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生产和商业领域单兵行动,竞争与合作是人与人及人群与人群之间的必然选择。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不仅需要获取扎实的知识基础,更需要锻炼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高校能够给予大学生进行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的平台是多维的,既包括课程设计,也包括实习机会、竞赛机会、创业机会、出国交流机会以及兴趣爱好的培养。高等教育即便不能培养出完人,但必须是性格完整的人,只有这样,未来的社会才能更加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红.浅谈“90后”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J],科技风,2015,(2).

[2]黄鲁_.大学生学习型团队建设研究[J],教育评论,2015,(4).

[3]陈美红.团队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社交能力影响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4,(32).

[4]尹训红,文少飞.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15,(2).

[5]张爽,林婷婷,刘宁等,江苏大学生创业意向、团队价值观对团队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5,(1).

[6]田里.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构成要素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2).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070-02

由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以创业教育为导向,进行教育教学范式的变革,是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也是构建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的必然抉择。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晚,存在研究力量薄弱、高素质师资缺乏、课程建设滞后、教育理念陈旧、实习实训基地缺乏、教育文化缺失等问题,导致创业教育存在“雷声大、雨点小”、发展慢、创业成功率不高等问题。

对创业教育而言,思想是先导,教育是关键,师资是根本。整合社会资源,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既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现实选择,也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高校有效实施创业教育的关键。

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现状

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师资。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需要师资作为支撑,创业课程的创新需要师资去努力,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是创业教育实施的关键。创业教育师资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近年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蓬勃开展,广大创业教育工作者克服困难,摸着石头过河,使高校创业教育取得了可喜进步。但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也严重制约着高校创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创业教育教师数量少,团队不稳定。缺少专门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经过正规培训的专职创业教育教师非常少,难以满足创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兼职创业教育师资多从“两课”教师或学生辅导员中抽调而来,缺乏创业教育系统培训,并随时可能离开创业教育团队。

二是创业教育师资实践经验缺乏。创业教育的学科特性要求创业教育师资具备学者与企业家的双重素质。但目前,高校创业教育主讲教师大多属于“学院派”,“两课”教师或辅导员是创业教育师资主力,这些教师大多缺乏创业实践经验,没有企业工作经历,还有部分教师从事行政工作,专业进修机会少,教学技能相对欠缺,既缺乏创业经验,也缺乏创业教育训练,对企业缺乏了解,所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授课方式,都很难理论联系实际,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影响了创业教育质量。

三是专业课教师创业教育意识淡薄。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对创业教育理念、对专业与创业的辩证关系缺乏理解,对专业知识在创业实践中的支撑作用缺少研究,不能结合课程内容和专业特点将创业教育意识渗透到专业教学各个环节,做不到将创业教育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

四是实践课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应通过创业讲座、创业沙龙等形式,多聘请资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或优秀校友作客讲座教师。这类师资比较受学生欢迎,但这类教师尚未纳入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创业教育体系,缺乏组织协调、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也缺乏教学经验、常常“有理说不清”,没有创业教育专职教师的配合和沟通,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总之,目前创业教育师资或者缺乏经济学或管理学的专业背景,或者缺乏教育教学经验,或者缺乏创业实践经验,远未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化师资团队。

高校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模式

欧美国家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基本实现了系统化和专业化,在高校设置了专职的创业教育机构,实行教学师资专兼结合,教学内容模块化,注重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创业教育师资具备相应的创业体验、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并将创业教育和创业心理特质内容训练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科目。从创业教育历史看,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还处于学习借鉴和探索阶段,尚未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的系统研究,没有形成有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师资体系。

“混成”为军事术语。部队根据作战需要,将功能互补的作战单元组成一个具有综合作战能力的集团,称为混成部队,多由多兵种精英组成,适宜一体化作战,战斗力强。高校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为指导,以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动态发展的学校―企业―社会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为重点,以校企深度合作发展为动力,以构建有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和科学完整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生成体系为中心,以混成教育家与企业家结构、将创业精英引入课堂承担创业教育教学任务、打造专业化和本土化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为途径,提升创业教育师资的创业理论水平和创业实践能力,探索一条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新思路,从而提高创业教育水平。

(一)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有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是高校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的前提条件

校企深度合作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佳选择,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融专业教育、课程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于一体,应根据行业发展调整培养方向,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应成立由行业技术专家、行业管理专家、高校专家、企业家、就业与创业指导专家、创业成功校友等组成的专业建设与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要通过校企深度合作,让行业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设置,从专业设置、课程建设、顶岗实习、“订单式”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教学过程与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将项目引进课堂,促进高校内涵发展,加强沟通,扩大合作群体,深化合作层次,使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应整合课程体系,构建实践体系,形成有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系统的创业课程群,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敢创业、能创业的高素质人才。

(二)设置专职创业教育机构是高校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构建的桥梁和纽带

应设立高校创业教育师资管理机构,对全校的创业教育师资进行统筹管理,主要包括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安排、课程的实施、专兼职教师的聘任与培训及组织协调、制度建设和资金支持等等,建立健全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形成机制。

(三)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式是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成长的活力源泉

应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根据专业特色,对现行教育体系中不适应创业教育目标的环节进行改革,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增强创业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和实践机会。应聘请有创业实践经验又热爱创业教育的人士担任大学生创业团队教练,全程参与一个创业项目,给予专业化指导,这比学生自行摸索或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的指导来得更加直接具体,更有成效。

应不断加大教师到企业和科研院校挂职锻炼的力度,每年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半年到一年,直接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通过在企业亲自参与具体项目,教师不仅自己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还掌握了很多来自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回到课堂就可以把这些传授给学生,这是一条非常有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教师通过到企业挂职、共同研发项目等实践锻炼,不但自身素质得到了快速提高,也推动了学校“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

(四)创业教育师资创业实践培训是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的基石

创业教育需要专任师资负责对全校创业教育活动进行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一是要选派热心创业教育事业又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法律专业教师参加有关部门主办的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的学习,通过系统化的理论研修和实践性的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专业教育水平,使从事创业教育的专业课教师能提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探索创业教育的基本规律,研究创业教育的基本方法。二是聘请校内不同专业背景、既有理论造诣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加强校内交流和校本培训,进行案例教学或举办研讨会,让更多教师掌握创业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教师创业教育水平,实现创业教育的知识和资源共享,不断提高教师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还应编写创业教育的校本教材,使创业教育的内容理论化、体系化、特色化和本土化,以更符合本校创业教育需要。三是鼓励教师自学成才,将创业教育作为研究方向,学校给予时间、经费和课题方面的支持。四是完善人事制度,从企业和有关部门中引进具备不同学科背景的创业教育师资,讲授创业实务,从不同专业领域和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思想,缓解创业教育师资紧缺问题。

(五)将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各专业教学中,专业化和本土化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是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支撑

选拔与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打造一支有专业特色、本土化、实际经验丰富、将创业与专业融会贯通的“双师型”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是创业教育团队建设的支撑。为此,第一,高校应把支持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提供平台,鼓励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的创新与创业实践活动,在教学考核、职称评定、平台搭建等方面,建立鼓励教师进企业、进车间的长效机制;应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培训、实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水平,造就一支“既敬专业,又敬创业”的敬业师资团队。第二,应提倡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兼职,鼓励教师到企业做“周末工程师”、当顾问、搞策划、搞设计等等;要求没有专业教学任务的教师一个学期到相关企业工作2~3个月、并计入工作量;要求年轻教师先到企业学习1~2年才能上讲台;组织教师承担企业相关科技攻关或成果推广课题。第三,学校应设立创业园或产学研基地,为教师及学生的创业教育活动创造条件,支持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建设创新创业团队,积极创新和创业。应鼓励教师从事创业实践,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教育水平,通过参与企业创业,理解创业,体验创业,丰富教学案例,提高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的水平。

(六)创业教育兼职师资是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重要补充

创业教育的学科特性要求创业教育师资需要具备“学者+企业家”素质,要求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理论高手,也是创业管理的实践战将。因此,应聘请校企合作企业人员作为高校混成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兼职教师,纳入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成为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聘请社会上既有创业经验又有学术背景和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士,如政府相关部门(如工商、税务等)人士、经济管理专家、企业家、创业者、营销专家、财务专家、投融资机构专家等充实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弥补高校教师资源的不足,提高创业教育师资水平,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创业知识和有效的创业指导,脱离纯理论教学模式。对外聘的兼职教师应纳入常态化、规范化管理体系,对聘请的企业高管应进行教学帮助,做好系统的教育学培训,使他们能将创业的实践和经验转化为创业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使创业教育更加专业化、科学化。

二是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尤其是成功创业的校友担任创业导师,以“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高校应加强与企业家和创业者的联系,要尽量多地整合、调动这些人力资源,让他们与学生直接接触,讲创业经历与管理经验,让课程中关于企业的知识能在这种接触中生动地展现出来。

三是建立创业指导专家团队,为创业者提供咨询,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可设立大学生创业导师岗位,提倡大学生创业导师式投资人。教师创业指导是指通过建立一支懂理论、会实践的教师创业指导团队,给创业学生提供实用、前沿的创业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业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切切实实地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指导教师要经常与创业学生“混”在一起,在学生创业刚起步时给予必要的扶持,在学生创业遭遇“瓶颈”时给予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成功创业。

高校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是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的核心所在,是培养高素质创业人才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周秋江.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0,(4).

[2]杨信海.创业教育师资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9).

[3]崔玉婷,赵放辉.高校创业教育之困[J].教育与职业,2010,(25).

[4]杨继瑞.大学创业教育的国际借鉴[N].光明日报,2011-02-23:(16).

[5]厉正宏.刘延东:把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各级各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1-03-30:(1).

[6]赵达,刘妍.解读大学生就业新动向[N].光明日报,2010-05-21:(11).

[7]启一丁.健全创业教育体系 增强创新经济驱动力[OL].(2010-04-08).http://省略/zong_he_news_465/20100408

/t20100408_463520.shtml.

[8]沈祖芸,董少校.让大学生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综述[N].中国教育报,2011-0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