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17 10:07: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国土资源科技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篇1

关键词:国土资源保护经济发展协调

大家都知道,国土资源是涉及面比较广的一个工作,利益群体广泛,每个部门都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着想,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最终目的来创新性的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我国国土资源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比如,保护难度增加,发展和保护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进行有关土地方面的交易要不断的加以规范,要能够不断的提高办事的效率。新形势、新任务,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耕地保护

要想保持农村农民不断的增产增收,必须稳定和保持好耕地面积,要能够不断的提高农村耕地的规模和水平,依靠集约化的技术手段,使有限的面积发挥最大的效用。作为政府部门,要统筹协调,把耕地保护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要能够把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相互配合,促进耕地保护的科学化发展水平。

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有关人员了解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牢固树立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的基本国策的相关观念,自觉的遵法守纪。二是要合理配置耕地面积与非耕地面积。对于非耕地面积范围,要进行相关的绿化,使其尽最大可能发挥耕地面积的相关功能。三是要加强耕涉及的经济结构内容调整。在耕地的用地范围上,国土资源的有关部门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进行统筹,不限制经济发展的模式,要能够让耕地所有人放开手脚进行发展,合理配置耕资源,提高耕的用地效率,增加耕地使用人的经济收入。

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注意国土资源中土地流转的科学化

当前,部分地方为了一味的追究GDP各项指标的上涨,不注重对资源的保护。在国有土地资源的保护当中,更多的表现在土地资源被擅自改变用途,且属违规操作,光天化日之下损坏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导致当地百姓怨声连连,不但没有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反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土地流转的科学化,必须坚持在总量进行控制,土地流转上要进行严格的管控,依法依规办事,严禁随意改变土地用途,尤其是要注意限制将农用耕地性质的土地转变为经济开发的土地。但也不是说全部死搬硬套,一个标准。也应该把土地推向市场,由市场来决定土地的流转类型,但要保持土地性质的维护。可以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前提下,对土地进行合理的流转。另外,还要制定出相关的法律制度,来保护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妥善处理好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的推进土地流转的科学化水平。

三、国土资源规划中要时刻牢记集约化用地

有许多地方,在进行国土资源规划中,为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不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以牺牲土地为代价,盲目的进行增加用地计划以及规划指标等,结果使土地的效用发挥不是很明显。实际上,我们必须在土地集约化经营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使土地能够真正发挥效用。首先是要优化土地使用规划内容。对于确定下来的规划内容,要能够坚决予以贯彻落实,不要反复对其进行更改,避免流于形式。其次是要建立科学的土地补偿制度。对于土地本身来讲,要想在促进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效用,集约化的经营是必须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损害个别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要能够及时的予以补偿,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还要注意对浪费土地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集约化经营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把集约化的方法手段运用其中,才能推进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才能真正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

四、简化审批程序,使国土资源的管理更加民主、透明

社会矛盾的激化,往往都是由于政务不够公开。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工作进行阳光化操作,要使国土资源的管理更加的民主、透明。尤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一个很小的纠纷,很可能会在网上形成一个群体性的事件,进而导致社会不和谐。因此,要能够把大事化小,将各种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逐一排查,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而这个过程的关键就是要在更加注重民主、透明。另外,我们要简化行政审批的程序,创设一个较好的舆论空间,促进本地区投商引资工作的良性发展,使外商进来得,并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使其不愿走。

篇2

国土资源事业是高科技行业,加快广西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既是落实国土资源部“科技兴地”战略的需要,也是保障广西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广西国土资源科技管理现状及问题

1、广西国土资源科技创新能力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组织全系统积极承担国家科技计划、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土资源大调查等部专项以及各地方科技专项项目,在土地、地质、矿产等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取得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经过汇交总结,“十一五”期间共计1881项成果,其中,各省(区、市)相关单位汇交成果867项,占46。1%,广西汇交成果95项,占省(区市)汇交成果总数的9。1%,排在各省(区市)汇交成果的第二位,但是广西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率并不高。

从获奖情况看,“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共评出一等奖37项,二等奖301项。其中,各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获奖数为111项,占获奖总数的32。8%;广西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

从申请国家专利情况、科技著作出版情况、核心论文等方面看,广西国土资源部门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2、广西国土资源科技研发投入情况

2012年,国土资源部门投入科技研发经费38.9亿元,科技研发项目3016项,国土资源项目平均经费129万元。

2012年,广西国土资源部门141个项目中,19个部级项目,经费1153万元,项目平均经费61万元;区级项目56个,经费2420万元,项目平均经费43万元;本单位项目66个,经费9577万元,项目平均经费145万元。从项目数看,主要是本单位项目,区级和本单位项目较多;从项目经费看,以本单位项目经费为主,占总经费的72%。广西国土资源科技研发主要以本单位项目为主,其次是区级项目,没有国家级项目。

3、广西国土资源领域科技管理制度建设现状

从国土资源部科技管理制度看,在科技规划计划、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科技人才管理、科技推广等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技管理制度体系。广西国土资源部门在国土资源部和广西区委的领导下,在科技管理制度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2006―2020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制度,但尚未形成科技管理的制度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4、广西国土资源部门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状况

从国土资源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情况看,广西国土资源部门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省级科技人才等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方面与其他省区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课题组对广西14个地级市中的9个地级国土资源部门进行了调查统计。从科技管理方面看,广西国土资源部门实际科技管理人员多于所设岗位数,科技管理人员学历层次相对较高。课题组同时调查了四家相关单位,这4家单位的人员总数为617人,实际科研人员数为327人,占人员总数的53%。其中,本科以上有231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71%。可以看出,广西国土资源部门科技研发力量主要集中在区级国土资源部门所属事业单位。

5、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工作,积极开展野外科学研究,国土资源部门建立第一批野外科学观测与综合研究基地84个,其中,广西地区有4个野外科学观测与综合研究基地,占基地总数的4.8%。

按照《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推荐及命名暂行办法》和《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标准》,国土资源部门自2009年以来,已在全国设立了两批共计105个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其中,科技场馆类有36个,资源保护类有61个,科研实验类有8个。广西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总计有2个,即广西地质博物馆和中国岩溶地质馆,均为科技场馆类科普基地。

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总体目标及框架

在充分分析广西国土资源科技工作存在的不足及需求形势的基础上,根据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指导,以建立国土资源现代化管理体系为核心,以国土资源日常工作需求为切入点,构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总体目标及框架。这既是落实“富民兴桂”,“科技兴地”的重大举措,又是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破两难、促转变”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队伍科技素质,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科学化的有效途径,意义十分重大。

1、总体目标

以国土资源领域重大科技问题创新研究和实践应用为核心,深化国土资源科技管理改革,构建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体系。全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高新、成熟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全系统工作人员的科技素质全面提升,科技拔尖人才大量涌现。建立与区国土资源工作相适应的科技工作新体制、新机制,促进全区国土资源工作的现代化。

2、科技支撑体系框架

广西国土资源科技支撑体系,包括“一个平台、三个体系、四个领域”。“一个平台”,指广义上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即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科技制度体系、科技人才队伍三个方面。“三个体系”指科技创新体系、科技管理体系和科技投入体系。“四个领域”指重大专项、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见图2)。

(2)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根据广西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国土资源人才引进机制。大力推进人才、智力与项目相结合的引才方式,建立国土资源重点领域人才特聘专家、访问学者制度,鼓励用人单位采取咨询、兼职、项目合作等形式,吸纳人才和智力。围绕国土资源重点领域,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建立国土资源人才信息平台,急需紧缺人才供需信息。

(3)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积极选拔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到发达国家培训、培养和国内先进省份挂职锻炼,在实践中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利用广西的区位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为重点的国际合作。鼓励广西企业到东盟国家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加强国际合作,力争境外找矿有大的突破,培养一批国际型创新企业。

【参考文献】

[1] Asheim B.T,Isaksen A.:Regiona linnovation systems:The integration of local“sticky”and global“ubiquitous”knowledge[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

[2] Poter M.: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2).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2(2).

[4] 国土资源部: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0-2011)[M].地质出版社,20011.

[5]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十一五”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总结与“十二五”工作思路汇编[S].2011.

[6] 姜琳、朱欣然:我国矿业权市场化程度评估[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11).

[7] 鹿爱莉、谢承祥:我国矿产资源可供性分析工作现状与建议[J].中国矿业,2009(5).

[8] 马晓河:区域经济发展:两个轮子一起转[J].市场论坛,2012(4).

[9] 田凤鸣: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优质服务[J].南方国土资源,2012(1).

篇3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074

前言

现在全世界都因为互联网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家就能知道远在千里所发生的事情,全球信息化为生活提供了更便捷的生活方式,为国家信息资料处理也提供了新的方式。现如今对一切事物就不能墨守陈规,都要以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可以说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引导了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命运。若是将国家土地资源也与信息化融合在一起,土地资源将会更加便捷管理,使管理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所以更应该加快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将科学技术与我国的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结合在一起。

1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内容

国家土地的信息资料系统就是把我们国家的土地的各个部分、各个区域,土地如何分布的信息资料都存在电脑的系统里,在对应的电脑中能够把和土地有关系的资料与信息进行删除增加和修改,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查看关于对应土地的信息资料,可以对其进行计划和评价。实际上,电脑软件系统的组成可以表现出该系统的性能和特点。国土信息资源信息化的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其中包含了很多其他的科学与技术。能够看出,国家土地资源的开发在某种程度上很依赖于软件功能。

2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湖南省自从设立了国土资源部门之后,就在建设国家土地资源资料信息化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与开发。为了使这项巨大的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并且实施,湖南省严格的遵循我国颁布的相关土地资源资料信息化法律,以此促进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并且专门针对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设定了未来要发展的目标核计划,对发展的道路做出了精心的规划,使信息化体系出现了初级形态。到今天,湖南省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立了国土资源数据中心

湖南省为了实现国土资源的信息化,针对这项计划建立了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在数据中心累积了非常多的信息,将国土信息数字化并保存。省市国土有关的部门都建立了将国土资源变为数字信息的目标,在现在已经拥有的资源技术与资源的基础上,有关的部门都进一步加强了对基本资料信息数字信息化的执行力度,并且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个初级的收获为实现全面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加强了国土资源政府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一项工作的完成效率是最关键的评估标准,为了能提高国家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的效率,湖南省的省市县的执行单位都开始加大对信息资料体系管理与建设的力度。而且现在也都在应用建立起来的体系,将所有的土地资料放入系统当中。在这个体系中可以进行检查和监测、统计和分析、进行许多复杂的工作,还可以检测因为土地质量而引起的自然灾害,在其他任何关于土地资源管理方面都有特别好的运用。

2.3 建立了信息化标准体系

除了在以上2个方面取得了成果之外在建立信息标准化体系的方面也做得很出色,使得信息化体系更加的规矩,有条不紊地进行下一步发展。湖南省颁布了许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提升信息化的标准化的程度,相关规定提出建议应该构建出一个信息标准化的基本构型,计划好每一步应该达到的目标,做好实施内容的提前策划。如今,这个信息的管理体系已经呈现出基本形态,而且拥有了比较实用并且可用的实施方案,对于信息的收集、分析等方面都做得很出色。

3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湖南省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在不同的方面都有着不小的成功,可以说是初见成效。但是,在一些细节的方面依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下面就将这些不足一一罗列出来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便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使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更加顺利。

3.1 数字化信息积累不足

在数字信息化系统结构建设的过程中,有的相关单位一门心思只专注于建设单位的硬件设施,想采用最高级、最顶级的工具机器。但是在注重硬件设备的同时,往往会忽略了设备中软件应该如何应用、如何应用这些先进的设备将国土资源信息化做到最好,也不注重管理的方法应该有一套专门的工作流程与实施规范。这种情况就导致了那些先进的设备不能物尽其用,白白浪费了许多的金钱与资源。

3.2 信息资源利用滞后

因为体制、机制和其他的种种原因,几乎所有的土地信息资料都是局限于个人和某些单位机构的使用,信息资料的相互联系相互交流做得不到位,网络覆盖率也不够大,能够获取的信息量也不够大。还有,由于湖南的数字资料相互交换交流的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网络系统仍然无法满足土地资源资料与信息共同分享的需要。而且,在已经建立起来体系的上面,这个体系的安全运转过程和运行的方法依然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改进、完善。

3.3 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除了以上2个方面之外,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不平衡的状况。这其中包括土地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的构建进展程度和实际运用的不平衡。在发展的局面中,大致呈现着我国东部进展和应用较好,可以较好的应用先进的技术把信息化做得淋漓尽致;湖南省长株潭地区的国土数字信息化的进展程度和技术的应用也在慢慢的呈现上升的趋势;而湘西、怀化等偏远地区由于经济问题,相对来说就较为落后,和长株潭的水平相差甚远。湘西、怀化等偏远地区呈现现在的局面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偏远地区位置偏远,拥有相应专业技术的技术人员太少、没有足够的金钱满足设备上的需求;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土地资源的资料与信息缺乏,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以前的资料累积得也不够充足,造成了信息化构建的落后。

4 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国土资源的信息化是证明湖南省正在逐步向现代化发展,提高湖南省在国家土地管理方面上的水平,所以得到了省政府的重视,然而湖南省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要对存在的不足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4.1 加强宣传力度

为了信息化体系的发展,应加大宣传的力度,将信息化时代的概念和高科技管理的信念传播给每一个人,让所有人都能了解信息化对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多么的重要。这样有利于信息的整合与利用,使信息化的建设不断地快速发展。

4.2 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做好基础的,就像建设一栋大楼,没有稳固的根基,即使大楼建设的再高也会面临随时崩塌的结果,建设得越高,崩塌的就会越严重。在建设信息化的这项工作上也是一样的,应该更加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第1步就应该彻底地了解这其中的利与弊,应该如何应对。此外,还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电子信息平台,使管理统一化,一致化,实现信息资料的共享和管理。而且应该扩大网络信息资料的覆盖面积,使湖南省的各个地区都能实行信息资料的交换和分析。

4.3 统一技术标准

除了建设信息化的基础以外还应该统一技术的标准。使各市州的信息管理都能够统一进行,发展的进程和步调能够达成一致,不会出现因为各个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负面影响。统一了技术标准,使得信息管理更加的规范,能够增加工作域管理建设的效率。同时还可以避免信息资料因为技术的不统一而丢失或者残缺不全。

4.4 构建区域互助

除了各个区域自身能够稳定快速的发展意外,各个区域的互帮互助也是非常重要的。各个区域之间应该分享各自管理和建设的经验和技术。湖南省应该构建出这样的一个体系,不仅仅只依靠国家、省的帮助,还要每个区域都相互扶持,解决各个区域之间的矛盾。这样才能使得湖南省的每一个区域都能共同进步,使湖南省这个整体可以进步的更快。

4.5 注重信息化人才培养

虽然说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但是拥有专业技术的人才也是各个企业甚至国家竞争的筹码。因为一切高科技的产物都是拥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制造出来的,所以湖南省也应该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如果没有信息化的人才,就只能够一直跟在别的国家的身后,永远是人云亦云,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正是因为这样,湖南省必须加大培养专业人才的力度,使湖南省的人才资源能够源源不断,让湖南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建设能够不断地发展。

5 总结

湖南国土信息化建设正在逐步的进行与发展,属于湖南省专属的信息化时代也即将到来。虽然在国土信息化建设的这一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地方,但是仍然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应该早些针对这些不足做出相应的措施,对将来会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守相关规定,并且规范的做好每一项工作,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化、统一化、普及化。也要使我们普通公民能够认识到信息化和高科技的重要程度。湖南省应该珍惜爱护人才,不仅要吸收别的地区来的专业人才,更应该自己培养人才,不能受制于人,这样湖南省的信息化管理才会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崔政军.省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以山东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1(05):120-121.

[2] 范延平,吴洪涛,邓颂平等.面向SOA的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架构设计与实现[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0(06):9.

篇4

1.引言

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于国土资源规划和管理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通过合理安排国土资源规划,并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水平。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中,通过应用地籍信息,有利于确定土地权属,从而保障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顺利进行。

2.国土资源管理概括

一直以来,关于国土资源的数据都要经过详细的测评、计算与估化等,十分谨密,国土资源管理也可谓是综合了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等一系列学科,共同实现了土地规划与利用的工作的进行。因为土地资源管理本身就是综合了诸多学科的一门综合学科,它决定着我国每一寸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并预计从中获取的最大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等,促进着国土资源管理带来的诸多利益关系协调和规范,以最优化的方式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属于可调节我国国土资源的一种重要的载体。大家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国土资源管理就决定着如何促进国土规划和资源利用,其管理过程带来的影响巨大,同时也将会不断计划提升着我国国土的利用价值。

3.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3.1地籍数据组织

集动态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于一体的地籍数据不仅是地籍管理的核心,也是现代地籍的基础。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因为大量的空间数据被输入以及处理,所以就需要制定更为合理的数据管理系统。数据没有及时更新等问题使项目延期或者无法完成。数据库按照要素种类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许多个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专题图层。数据库组织应按《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地籍调查数据库规范》严格执行。其中空间数据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包括点、线、面。需遵循地理覆盖面全、信息不冗余的原则。

3.2数据软件

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重点在于开发土地管理地籍数据的数据库软件,这项数据库技术不仅能处理海量的GIS数据而且还能对其进行合理地管理。现在已有很多数据库软件能用二进制数据将空间数据储存于数据库中,同样的数据的输出、输入处理等也可以用属性数据来储存。

3.3系统软件结构

C/S模式结构和B/S模式结构是现有的两种常用系统软件结构,“请求—响应”这种应答模式是C/S系统基本运行模式,C/S系统软件结构的核心是数据由服务器集中管理,这个系统结构在接收客户机请求的同时还能将响应结果发送回给客户机;客户机除了可以发出请求和接收回应之外,还具备控制、计算能力。C/S系统软件需要在客户端安装,不过安装所花费的流量较少,安装速度比较快。B/S模式结构是由C/S模式结构和WEB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三层体结构,客户端可以通过一般的浏览器进行数据传输和浏览。B/S与C/S混合模式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伴随着WebGIS的发展以及地籍管理部门对网络办公的要求,使用率越来越高。数据检查、管理、输出、专题图制作和数据库维护等是C/S结构模式的核心模块。B/S结构模式的核心是系统服务,用户通过浏览器可以浏览数据的基本情况,确定数据订单后传送给数据库,然后数据库把请求信息回应给用户。

4.地籍信息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4.1地籍信息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

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至关重要,通过优化城市规划方案,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城市规划是由很多内容所组成的,包括城市总体划分、功能分区、城市设计等等,在各项规划内容的实施过程中,都必须依靠完善的地籍信息资料作为基础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地籍信息不仅可以作为基础数据资料,而且由于其具有空间特征,因此,通过应用地籍信息,还可以对城市容积率、城市规划建设经济指标等进行计算分析,提升国土资源利用水平。

4.2地籍信息在地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地政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在于供应土地资料,并制定完善的土地出让以及地价政策,在拆迁征地方面,需要加强拆迁赔偿管理,地政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即为地籍信息。地籍信息中包括土地来源、土地所在位置、面积、信息代码等各类资料,其详细记录了土地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以及规划利用现状,因此,能够为地政管理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在土地出让方面,地籍信息也可以充分发挥作用,首先,由地政部门拟定具体的用地方案,然后由地基管理部门制作地图信息,比较用地方案是否符合地籍信息数据,如果发现矛盾问题,则还需要对用地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对用地方案进行调整后,即可返回地政管理部门,并签订规划后的土地出让合同,最后返回地籍系统,完善最新的地籍信息,包括土地规划设计、建筑工程性质、土地用途等等。由此可见,将地籍信息应用于地政管理中,不仅能够保证土地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还有利于完善地籍信息资料。

4.3地籍信息在房地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地籍信息是由很多内容所组成的,其中房地产产籍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籍信息是由国家负责监管的,地籍信息中的土地信息具有法律意义,因此,在房地产产权认定方面,也应该合理利用房地产产籍。在地籍信息中,房地产数据是由很多部门所组成的,包括房地产登记数据、历史用地数据、临时用地数据等等,通过合理利用各类房地产地籍信息,能够为房地产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4.4地籍信息在土地使用费征收工作中的应用

在国土资源规划利用方面,土地使用费又被称为地租,其能够体现出国土资源的经济特征,通过征收土地使用费,有利于政府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增加土地税收。在土地使用费征收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的各类信息,包括土地所在位置、土地等级、土地面积、土地用途等等,对于不同的土地,需要征收不同标准的土地使用费。因此,在征收土地使用费方面,也可以充分应用地籍信息,提供完整的土地使用资料,为土地费用的征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5地籍信息在土地监察工作中的应用

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中,土地监察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土地监察,能够及时发现随意滥用土地资源的问题,比如擅自增加建筑容积率、违章建筑等等。为了保证土地监察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也应该充分利用地籍信息,促进城市化建设,避免国土资源流失。

5.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通过加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城市规划建设、地政管理、房地产管理、土地使用费征收、土地监察等等,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需要以地籍信息作为重要依据,确保国土资源规划合理,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袁磊,杨昆,赵俊三.云南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耕地变化驱动因素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5,32(3):1-10.

[2]刘彦随.中国土地资源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127-133.

[3]姜建军.“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国土资源部的科技与国际合作管理工作[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30(4):1-8.

[4]春雨.赤峰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初具成效[J].西部资源,2014(2):20-20.

[5]张淑培.国土资源部牵头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J].西部资源,2014(4):54-54.

[6]张宝,彭志帆,赵锁志.我国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发展现状综述[J].西部资源,2012(1):135-136.

[7]刘敏.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840-3841.

[8]李玉春,丁志平.关于数字地形图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其重要作用[J].西部资源,2010(6):17-18.

[9]姚彤彤.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分析[J].西部资源,2013(1):78-79.

篇5

一、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对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非常重视,相关的体制也在不断进行调整,目前已可以确定的是使用垂直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并且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法律,我国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水平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国当前基层国土资源管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体制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基层国土资源的管理方式实际上是双重管理,上级国土管理部门要求下级国土管理部门保护一定辖区,主要为国土资源的矛盾纠纷以及农田、地质灾害.矿产等方面。如此一来,基层的国土管理部门不但要对自己辖区进行保护,还要对政府规划地区进行保护,因此,一部分的管理人员还需要兼任村支书、.驻村.招商等工作。

(二)执法不够严格

基层的国土管理部门执法不严格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的工作上。一般情况下,基层的管理人员按照政策法律要求违法人员停止违法活动时,都会有一部分人出面说情,导致管理人员的工作无法有序开展。另外,基层管理部门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住行方面,都非常依赖当地政府,因此基层的国土管理部门非常容易受到地方政府的干扰,很难保持独立与公正。这种情况尤其体现在政府出面建造的国土资源项目,难以正常使用职权,工作非常难进行。

(三)管里人员不够完善

目前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人员体系结构非常混乱,不但有退役后的安置人员,还有一些非专业人员,这些人对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了解程度较低,专业的技能也较为缺乏,难以有效地发挥自己的职能。这种情况也导致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

二、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一)明确基层国土资源管理责任

若要使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各个部门之间就必须要有明确的责任,来保证可以完美地执行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各项制度。目前,笔者认为可以先做好三个工作:

1、要重视国土资源的保护,管理目标的责任要明确,对管辖区域的规划工作要先完成,保证基本农田的面积,对公然违法的行为要明确制止并且进行惩罚。另外,可以将辖区的保护结果纳入个人工作绩效中,根据工作绩效的好坏决定奖惩。

2、树立节约集约观念,对国土资源保护的相关政策法律要认真贯彻,处理好村庄整理与集镇之间的关系,积极统计区域内的存量土地,处置好住房建设问题,保证基础房屋建设的合理。

3、积极推进土地开发工作,使新的有效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集成土地整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基层土地管理和控制的认识水平,进步减小土地资源管理的阻力。

(二)做好与上级相关机构的沟通工作

目前,基层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是最难的一个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点。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国土所,国土所的任何政策都会对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分就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汇报,在迎合政府政策的同时,也要活得上级国土管理部门的支持,做到信息的正常沟通。另外,上级的国土管理部门在对基层的国土管理部门进行绩效考核时,应当征集当地的意见,为后续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三)处理好国土资源发展与基层民众利益之间的关系

社会若要发展,就免不了需要征地。而征地则恰恰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个项目,因为征地会出现很多纠纷,如补偿、土地上的矛盾,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斗殴事件导致出现伤亡,这将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使政府形象大打折扣的同时还影响到了社会的安定。对于这种情况,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进行高度重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保证了政府政策与制度正常实施的同时也要保证民众的赔偿合理,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正常地进行。

(四)普及基层机构,健全基层人员

目前,基层的国土资源管理机构较少,很多地区甚至都没有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另外,基层的人员素质也良莠不齐。对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在队伍建设方面,应该成立一乡一镇一所,既每个乡每个镇都有一个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如此一来就可以更加有效的对辖区进行管理,也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另外,对于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及时进行调整,首先要从根源解决人员的素质问题,就是要在人员聘用的时候就把好关,拒绝专业素质不强的人员加入;其次,要对当前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提升,从而实现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最后,将工作的效果加入到绩效考核,以工作效率决定惩处,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结语

加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使基层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焕发生机,使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能够紧随社会发展的需求已是迫在眉睫。上级领导在对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关心外,还需要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难题进行帮助。在工作上给予指导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在生活上帮助管理人员可以激发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这对基层的国土资源管理建设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另外,上级要帮助基层实现队伍整理有新的突破和质的飞越,将队伍稳定下来,并且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于洋.基层国土资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2]王岚.对完善省级以下国土资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

[3]孙华荣.滨海经济开发区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0.

篇6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5-0246-01

为了更好的管理好、规划好、利用好国土资源,为国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与支持,加强土地执法监察信息化管理工作为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成为当前和今后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需要面临的迫切难题。

1 土地执法监察管理信息化功能应用

土地执法监察管理信息化应用主要是利用国土局现有的影像、矢量数据,对在建项目进行跟踪巡查,对在建项目是否合法进行认定,并能够记录下来各次巡查及复查。主要是通过手持PDA采集巡查项目用地的图斑,记录其基本信息,然后导入图斑数据到局里土地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填写属性信息完善在建项目的信息,可以文书打印、报表统计、向手持设备下发影像数据、回收手持设备的数据、完成项目,对项目的归档整理等。下面我们从系统的应用角度做一分析。

从系统建设应用来看,系统要图文并貌,能够反映实地情况,形成准确实时的巡查信息(包括图片、多媒体、报表、报告等)。巡察专员利用该系统既可针对既定目标定向巡察、又可实地巡回随机发现,准确,实时进行定性判断。

从系统实际操作来看,可以下发基础影像数据到PDA,为PDA巡查采集图斑提供数据基础。导入PDA采集的在建项目图斑,应包含在建项目的基本信息和现场照片等。在对巡查目标进行实地巡查生成实地图斑后,同时即可以填写巡查记录,根据系统提供的土地规划、土地现状、影像和矢量信息等,马上即可判定此次巡查土地是否合法,并能够把巡查目标规划、现状、手续、实地照片等信息同时录入系统[1]。对已经巡查过的目标进行复查时,可实时填写复查记录。在认定巡查目标为违法后,可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行政处罚通知书等等违法相关的文件。系统能够对巡查结果按城市、地区等范围进行月、季、年等统计。在巡查结束后,如果对巡查结果没有异议和需要的修改,即可对巡查结果进行归档处理。

2 土地执法监察三级联网全程监管信息化应用

为了更好的实现国土资源“管得住,用得好”,国土资源执法管理必须从源头抓起,积极主动预防和遏制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发生,履行好执法监管职责,实现执法监察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国土执法监察三级联网全程监管信息化平台正是基于这一现实需要。

2.1 GPS动态巡查数据采集

辅助巡查人员以数字化形式快速准确地采集、记录、传输调查地块三个方面的数据,即位置数据、照片数据和违法数据。位置信息通过GPS终端自动定位,照片信息通过终端内置的照相机自动获取,违法信息通过填写电子表格自动实现数字化记录。违法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时传输到国土局控制中心。

2.2 动态巡查监管

动态巡查监管主要是督促巡查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规定的路线进行巡查,对违法行为起到提前发现,提前制止的作用。可以随时随地检查巡查人员的工作情况,同时也可以播放巡查人员的历史巡查路线,巡查路线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2.3 土地执法监察案件查处

土地执法监察案件查处,旨在实现执法监察工作流程的网络化、无纸化,增强各级部门之间和与其他业务之间的互动,提高业务处理自动化程度和执法监察效率,规范执法监察行为,节约行政执法成本,为管理决策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支持。

2.4 案件督办管理

通过案件督办管理可以实现督办案件的网上下发上报、被督办人可以网上办理案件填报办理情况,而督办人可以实时的查阅案件的办理情况对督办案件进行监督。通过济宁市国土资源局的专网可以实现市、县、镇(乡)三级督办。使得督办案件能够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

3 土地执法监察管理信息化应用趋势

3.1 违法违规用地调查的精准化

基于SDCORS,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现场调查工作的高精度、快速定位。在差分GPS服务的支持下,普通巡查人员通过使用便携式手持GPS数据采集终端,便可得到亚米级精度定位结果,解决传统手段丈量面积不准确、测量工作难度大等问题。

3.2 动态巡查信息采集的数字化

采用移动GIS技术,基于各种空间信息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辅助土地执法动态巡查信息采集。动态巡查工作人员利用手持PDA即可方便地查看地块位置、土地利用现状、规划等相关信息。可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发现嫌疑违法用地,并实施调查,解决以往手工填写巡查表格,调查取证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

3.3 执法监察管理的网络化

通过市局、区(市)县局和镇(乡)国土所的三级联网,实现网络环境下土地执法监察数据采集、传输、查询、分析、应用,便于上级领导通过监控平台实时了解基层巡查人员的位置,巡查结果和工作状态。保障各级国土执法部门数据的快速更新和一致性,彻底解决数据上报周期长、下清上不清、瞒报漏报等现象。

3.4 执法监察业务办公的自动化

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提供了一套全面、完整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从内部来看,针对土地动态巡查、违法案件发现制止、立案查处、案件移送移交的土地执法全过程,采用信息管理和工作流技术,实现了土地执法全过程的办公自动化[2]。从外部来看,土地执法监察三级联网管理系统可以与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建设用地预审管理系统交换业务数据。

3.5 土地执法环节管理的一体化

从软件看,平台充分集成了GIS软件、工作流软件、数据库软件以及应用软件。从硬件看,集成了GPS、数码相机、电子罗盘、PDA、无线通讯模块、GPS基准站、数据中心服务器、交换机等硬件网络设备。从网络看,平台集成了GPRS无线网络、局域网和VPN专网。从数据看,平台集成了遥感影像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表单数据、照片数据、档案扫描数据等。

3.6 巡查区域的网格化

在管理上实现巡查人员区域的网格化分配,根据监管平台的人员定位和轨迹查看对比巡查区域的分配表可以明确巡查人员的巡查状态。巡查区域的网格化可以通过巡查区域的系统分配,落实具体巡查任务到个人。从数据上看,数据按照网格化分配减少了手持GPS上的数据存储,提供设备的运行性能。

篇7

R097 光学与光电技术

C037 光子学报

H272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G027 广东药学院学报

G026 广东医学

A042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535 广西科学

A062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28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G816 广西医学

F028 广西植物

G030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V572 规划师

T004 硅酸盐通报

T005 硅酸盐学报

M048 贵金属

G031 贵阳医学院学报

A077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275 贵州农业科学

A527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808 贵州医药

M033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A040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G495 国际病毒学杂志

G350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V529 国际城市规划

G936 国际儿科学杂志

G436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G659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G498 国际骨科学杂志

G938 国际呼吸杂志

G967 国际护理学杂志

G929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G997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G930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G975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G349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G983 国际免疫学杂志

G939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G415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G889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G426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G928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S157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B525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G954 国际外科学杂志

G660 国际消化病杂志

G940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Q911 国际眼科杂志

G933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G661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G499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G984 国际遗传学杂志

G934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G937 国际肿瘤学杂志

E578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E591 国土资源遥感

R683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篇8

[8]王娅.推行农村清洁生产迫在眉睫――访全国政协委员朱玲[J].环境经济杂志, 2016(4):2628.

[9]王权典.生态农业发展法律调控保障体系之探讨[J].生态经济,2011(6):115121.

[10]桑东莉.论我国农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保障[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4(4):5457.

[11]于华江,侯静.农地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6):3536.

[12]严厚福.再也不能重蹈覆辙――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问题[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238.

[13]宋才发,向叶生.我国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探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3033.

[14]任洁,王文美,黄智明.加快实施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的若干浅见[J].福建农业科技,2003(6):3133.

[15]张昕,杨芳.产业承接地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根源及因应对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628.

[16]罗吉.我国土壤污染发展立法研究[J].现代法学,2013(11):6869.

[17]汪再祥.中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述评[J].法学评论,2008(3):3839.

[18]蔡守秋,李建勋.土壤污染防治法论纲[J].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8283.

[19]郭巍.环境立法将有较大的发展[N].中国环境报,20071030(4).

[20]李建勋.论土壤污染防治法[C]//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36238.

篇9

1. 项目概述

郯城县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地处山东省最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5'至118°31',北纬34°22'至34°56',总面积1189平方公里。县境东临江海;西邻江苏邳州;南与江苏新沂交界;北与罗庄接壤;东北毗邻临沭,西北毗邻兰陵。2012年年末,郯城县总户数25.9万户,总人口94.1万人,农业人口70.8万人。2014年12月郯城县国土资源局根据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临沂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部署,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和建库工作。

2. 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建设目的

目的是全面查清可开垦土地、可复垦采矿用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的面积、类型、权属和分布情况。同时,结合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补充开展二次调查中“不稳定耕地”和新增耕地的调查,落实到地块并加以标注,为下一步耕地的稳定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为科学制定相关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3. 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建设技术路线

4. 耕地后备资源建库工作步骤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主要包括内业预判、外业调查和内业整理三个方面。

(一)内业预判

1.预划调查区。在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圈定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区域,在此基础上以 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工作底图,利用数据库的图形文件,或使用新的航空航天遥感资料,在室内进行预判,描绘出符合条件的耕地后备资源图斑,并按照耕地后备资源类型用铅笔初步勾绘出调查区的范围。

按要求提取2012年度变更数据库中地类编码为043、115、116、124、125、126、127、204类图斑,其中郯城县耕地后备资源图斑层主要包含043、116、127、204的地类。将提取出的评价单元图斑全部导入耕地后备资源作业软件中如下图2所示:

2.预填外业调查表格。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以村为单位,对每个图斑的调查内容进行预填,按照耕地后备资源分类和评价指标,对这些图斑作初步分析,对符合要求的图斑逐个填写相关内容。

3.制定外业调查路线。根据内业预判的结果,制定合理的外业调查路线,确定调查顺序,对内业需要进行调查的内容和需要进行复核的内容通过外业进行重点的调查,在确保调查准确性的基础上,提高调查评价的速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外业调查

外业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地类调绘、境界和权属界的调绘。地类调绘是按分类和评价指标进行耕地后备资源类型权属性质等的调绘。境界与权属界的调绘以现状图或变更图为准,一般不作重新调绘,发生变化的要重新签订协议进行调绘。通过外业调查,进一步复核室内预判情况,补充填写调查表格。地类调绘按分类和评价指标进行耕地后备资源类型、权属性质等内容的调绘。我们规定:①以实线表示地类界线,按图例标出地类符号,注记图斑号;②耕地后备资源图上图斑面积最小要有1cm?;③外业调查情况现场记入手簿,每个图斑的调查内容填写完整,并辅以必要的附图,记载线状地物实测宽度及归属说明,记载字体正规,字迹清晰,发生错误时只能划改不得涂改。

(三)内业整理

首先整理外业调查手簿,检查底图和手簿的对应情况,做到一一对应,不重不漏。将外业调查手簿有关资料统一建库,形成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库,为进行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创造条件。将外业调查(转绘)的工作底图进行核查,正确无误后,按照技术规程要求进行整饰,以备进行面积量算和编绘耕地后备资源分布评价图。

而后,进行面积量算和汇总。正式划定调查区范围并进行统一命名,完成面积量算,用汇总软件进行面积数据的汇总统计,并对相关数据的逻辑关系对照变更调查资料进行仔细地检查、核对。

最后,完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图的编制和报告的编写。对调查评价图的编制要求为:地类图斑的定性、定位准确,全面正确地反映耕地后备资源类型、面积、分布等要素;图件内容的选取和表示合理,层次分明,线划精细,清晰易读;内容要素为:耕地后备资源分布评价图确切表示各类耕地后备资源的面积、分布、境界线、地类界和评价界线等要素;成图比例尺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比例尺一致,县级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00,市级图比例尺为1:100000,省级图比例尺为 1:500000,调查区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图采用 1:10000标准分幅图表示。编绘方法是将外业调查图上的耕地后备资源图斑转绘到各县(市、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上,转绘时对分类图斑进行合并,经检查无误后扫描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再编辑,输出各县(市、区)耕地后备资源分布评价图及调查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图。

5. 耕地后备资源建设成果

5.1耕地后备资源数量特征

经内业评价,前期确定的郯城县1912块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单元中,宜耕地1564块,不宜耕地348块。其中宜耕地为35581.24亩,占评价单元总面积的78.79%;不宜耕地为9579.82亩,占评价单元总面积的21.21%。

5.2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状况

郯城县耕地后备资源较多,广泛分布在郯城县的郯城镇、港上镇、高峰头镇、归昌乡、红花乡、花园乡、李庄镇、马头镇、庙山镇、泉源乡、胜利乡、杨集镇、重坊镇13个乡镇。

5.3 生成成果汇交文件

在作业GIS软件中对图斑进行逐一评价,并检查无误,并经过质量检查软件检查后。输出最终汇交成果

6 结论

基于GIS技术构建的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可以借助GIS平台强大的查询、统计以及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更准确的辖区内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分布的计算,得到详实的统计数据。极大提升了我县土地管理水平。耕地后备资源监测调查评价采用RS、GIS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来采集、处理、分析国土资源地理空间数据,运用土地学、地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土地资源调查评价进行了初步的尝试。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的深入开展,运用“3S”技术对土地资源管理成为了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 华元春、黄炎、戴韫卓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探讨_以浙江省为例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3.5

篇10

近年来,牡丹江国土资源局在具体工作中把为民服务、方便群众、提高效率放在首位,并在审批工作别注重“减时限、减环节、减要件、减事项”,使审批内容、审批要件、审批时限分别减少44.2%、33.9%和90.7%,使行政审批工作快捷高效、落到实处,深受上级领导干部及各界群众的好评、赞誉。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国土局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职能转变的突破口,针对以往行政审批事项多、效率慢、服务差等问题,以减时限、减环节、减要件、减(放、接)事项为核心,重新理顺审批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他们将涉及企业的用地预审、土地出让、划拨供地、租赁供地、划拨土地转让、土地登记、临时用地、改变土地用途和采矿权等9项审批、审核、确认事项进行逐一梳理,将其中的八项审批内容缩减到四项半,减少44.2%,减少审批要件56项,减少33.9%。并规定,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公告、公示期限外,所有审批事项,均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时限压缩了90.7%。其殊项目要件齐全可实现即时办结。

为全面提高行政审批工作效率,国土局打破条条框框,专门刻制了土地合同专用章、手写体局长名章和土地登记专用章,授权首席代表在服务窗口行使相应职能,使招、拍、挂业务从成交到签订合同、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等均可即时在窗口办结。今年4月,牡丹江市中安塑胶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5亿元的年产10万吨塑料型材项目,在土地成交确认公示期满的当日,企业就到窗口签订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国土局利用科和审批科实行联审联办,内部传递相关资料、第一时间向其颁发了《建设用地批准书》和《用地许可证》。他们还建立快捷、高效的绿色审批通道。充分运用国土资源“一张图”等现代科技管理手段,全面实现市县两级远程报件、网上审批。围绕全市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目标,主动服务,落实项目用地,特别是对棚户区改造、安居工程等民生项目用地的审查报批优先保障。去年以来,他们先后为五洲国际、万达广场、胡商国际、恒丰纸业等10多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办理了土地审批手续,采矿权延续、变更等审批26个。收到企业和群众感谢信、锦旗52(封)件。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办证,他们面向社会推出了就近便民服务、绿色通道服务、上门服务、邮政速递便民服务、延时与预约服务五项便民措施。并及时开通了各直属分局(国土所)非住宅土地登记的网上受理端口,统一了各类土地登记的办理流程,收费标准及申请要件。在提供八小时以外延时服务中、他们还实施重点企业上门服务、重点工程跟进服务、重大项目代办服务等特色服务。他们通过与市房产部门沟通,解决了后划入牡丹江市区的三个乡镇居民办房照难、办土地证难的问题。他们还在市区多个社区设立了土地证代办点,把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同时,全面实行服务“零障碍”、 沟通“零距离”、工作“零积压”。使企业和群众在服务窗口办事实现“零障碍”。(编辑/穆杨)

篇11

中图分类号: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1 地籍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城镇地籍管理是以宗地为基础的二维平面地籍管理方式,主要记载国土资源在二维平面空间的信息。二维基础数据已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省市,而且在应用上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以地表权利为核心的地籍,其理论基础是同一宗地在垂直方向上的权籍一致性。在二维平面空间,通常采用投影方式或根据建筑面积分摊方式,将三维权利实体投影到二维平面上,以投影或分摊的方式来代表其权益范围进行登记。

2 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和人口的不断集聚,城镇人地矛盾日趋紧张,为集约用地,土地利用的立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地表为核心的国土权利法规和地籍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三维空间的占用与使用,特别是当与同一土地表面、地下相关的空间归属权不同时,基于二维地表的传统土地登记和地籍系统将无法清晰的界定土地的权利空间。几个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块地并且相互之间界线难以划清的情况定为一宗地,称为共用宗地。大多数的共用宗地只是在水平面上无法划清界线(如地下管线、高层建筑),比如在对城市中林立的高层建筑进行内部权利划分和管理时,利用二维空间数据难以满足应用需求。一方面国土主管部门无法对其权属进行清晰管理,另一方面权属界定由于没有明确的保障,引发了很多权属争议事件。

3 地籍管理新要求

国土资源是一个多维度、多空间的概念,包括了土地、矿产、地质风貌及其所承载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环境。还有其他很多领域,涉及到地表、地上及地下,如城市土地立体利用、立体地价评估、空间权、地下空间权的使用等,都必然会涉及到土地的三维特性,也有必要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得到反映。从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现代地籍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到国土资源利用模式变迁的轨迹,但这个变迁过程仅停留在国土资源平面利用的范畴。从资源利用效率来看,国土资源利用由粗放型逐渐向集约型转变,这个变化也必然要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得到体现,而直接体现这一变化的方式就是建立三维国土资源模型。

4 三维技术

目前三维市场主要有三种主流三维构建模式:传统建模、三维实景(街景)、全景真三维建模。

全景真三建模通过航空摄影的方式获取多角度倾斜影像和激光点云数据,快速自动化的建立地面三维模型,真实反映城市三维影像,作为近几年快速成熟的新技术,其真实、完整、高精度三维数据受到越来越多地理空间信息应用单位的追捧。在全景真三维影像建模生产工艺中机载激光雷达技术(Lidar)技术该技术保证数据精度的关键。机载激光雷达技术是集成激光测距技术、计算机技术、惯性测量单元 (IMU) /DGPS差分定位技术于一体,该技术在三维空间信息的实时获取方面产生了重大突破,素有“精度之王”的美誉,作为近几年在测绘领域快速获取空间数据的新型技术,成为三维城市建设的一把利器。激光扫描对天气情况要求低,雾霾天也可以进行作业,这在国内当前天气环境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其高精度的特点也保证了三维数据精度的可靠性,长久以来三维建设因为没有测绘精度保证,三维应用都停留在展览、显示等层面,没有深度的行业应用。全景真三维技术也真正解决了长久以来三维数字城市建设“中看不中用”的尴尬局面。基于三种主流的三维技术本身特点,针对大量国土资源土地登记、征收、出让、开发等管理要求,全景真三维建模无论在是数据的精度上保障地籍权属清晰界定、土地登记管理,还是在为其它各部门数据共享、构建国土管理”一张图”,都有先天的技术优势。

5 真三维国土资源管理

5.1 二三维地籍管理

随着城市聚集效应加强,土地利用强度越来越大,城市空间向立体化利用延伸,各综合性大楼、建筑综合体、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通信设施等遍布地上、地表、地下空间,由于分层开发利用,造成分层属性不同的权利人,给当前基于二维宗地的地籍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

采用二维地籍与三维地籍的混合管理模式,二维地籍登记中不能解决的复杂权属情况则能够通过三维系统进行登记,形成二维宗地平面与三维体宗地的混合管理方案。

5.2 不动产登记

我国的不动产登记是由土地、房屋、水利、海域、林业及农村承包土地。组成的。目前土地登记制度中存在着大量的土地利用状况登记缺失状况。诸如商业高层建筑内部权属信息复杂、建筑顶部建造的通信设备、日益增多的电缆设施等。

建立基于倾斜影像和Lidar的真三维模型,lidar直接获取模型三维坐标,三维登记地籍图通过界址点、界址线、界址面描述宗地的立体几何特征,并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三维宗地以体宗地为基本单元,用体积度量,精确描述立体空间中的三维产权体。按照不同楼层的实际情况进行地籍登记。通过这种方式将建立三维地籍库,反映三维产权体的基本情况,相比传统二维地籍库的信息要丰富许多,能够清晰的界定地表、地面、地下立体空间的权利。如图1所示。

图1数据库连接

5.3 三维地籍综合管理

利用三维地籍库,系统能够进行综合查询,实时准确的掌握任意体宗地的平面和空间土地登记情况,当输入土地使用者名称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到需要查询的宗地,用三维立体图像展现积宗地土地利用情况,并采用列表方式显示土地使用者名称、土地坐落、宗地面、土地证号等信息。同时,该功能还能显示共用宗地中土地使用者的基本用地信息,如宗地分割登记情况,当鼠标指向小区内某栋建筑物的任意区域时,系统就会自动告知该土地使用者的名称、分摊土地面积、土地用途、土地使用期限等主要信息。该功能将实现空间产权的清晰化管理,能够真实反映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情况。

5.4 地籍动态监管

通过实时动态监控系统,能够自动跟踪和监控新增建设用地审批项目,审批地块颜色会随着项目的进展而变化,清晰地显示建设项目获批后,宗地空间内部建筑物及权籍信息的变更过程,在建设方案的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指标与登记信息发生出入后,系统将自动报警,真正有效地实现了对土地利用审批项目的全周期、立体化监管。

6 结语

全景真三维地籍管理作为国土行业最新的信息化手段,按照地理三维坐标组织管理空间信息,将地下、地表、地上等要素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进行准确划分界定,生成真实的三维场景,为建立城市空间信息与国土资源管理登记提供了高效的三维模拟平台。基于三维可视化环境的土籍登记、信息查询统计分析,为业务部门和各级领导提供精细化的工作平台和科学的决策支持,极大提高了国土部门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