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7 10:07:1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学历人才培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传统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学生综合胜任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弊端
(一)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创新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深受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没有按照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设置课程,课程设置缺乏创新。
(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式落后,实践教学薄弱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是以教科书为依据,教师根据章节内容、按部就班的讲授课本知识,教学方法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端。
二、人才市场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胜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是一种岗位胜任能力
1973年,美国哈佛大学的麦克里兰(McClelland)博士提出了“胜任能力”概念,英文为competency,并建立了冰山胜任能力模型。根据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McClelland)博士的胜任能力模型理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努力构建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核心的胜任能力体系,以帮助学生达到就业岗位的胜任能力。
(二)中小企业管理对学生综合胜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力量,但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较强综合能力的管理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大批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中小企业实用型管理人才。
(三)企业人才需求结构的新变化
过去,企业在招聘人才时盲目跟风,过分看重学校的名气,片面地追求高学历,现在,用人单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趋于理智,不再把学历作为评价毕业生唯一的准绳,而更看重毕业生的综合胜任能力。
三、加强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包含“四融四化”,即四个融合:将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与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相融合,将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未来岗位晋升的能力需求相融合,将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相融合,将学生的职业考证与课程设计重点相融合;四化就是四个原则:培养目标职业化,教学环境仿真化,教学内容任务化,成绩考核业绩化,从而帮助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以适应企业岗位要求。
(一)专业能力
即专业胜任能力,指的是相关人员具备从事一定领域的工作或者可以处理好特定行业事项的一种能力。它通常与进入某一行业所需要的一种特定资格相联系,具有这种资格的人员一定程度上说是具有该特定行业的专业胜任能力的,但是也不全面,需要一定的社会经验相辅助。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学生专业胜任能力,既要使学生具有牢固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争取考到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培训师资格证、劳动关系员从业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至少拿到一门,最好能拿到两三门职业资格证,为将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此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还要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摸索,从实践中不断提高。
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基本原则,一名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相关的学科都应相当熟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既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等课程知识,还要学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课程以开阔专业视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必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从而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一技之长。
通过工学结合,促进专业胜任能力的获取和提升。教学中,一方面可以通过老师文献研究法、行为导向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法、职业竞赛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另一方面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工学结合,即加强校内“人力资源管理实训中心” 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实现“职业实训校内化”,以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建议通过行业企业专家(校外实训基地)与本院专业教师共同努力,在校内规划建设实训室等,让学生在校内通过仿真的教学环境锻炼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操作技能。在加强校内“人力资源管理实训中心”的同时,要加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争取企业或事业单位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提供或长或短的顶岗实习和实践机会。
(二)方法能力
即通用胜任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影响力、人际交往能力、关系建立能力、团队建设与合作能力、自控能力等。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能否与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与外部其他企业和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否正确处理好相关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作成效和未来职业的发展。
(三)社会能力
即职业素质,简单地说就是对待职业的态度,是公司价值观、文化及业务需求的反映,是针对组织中所有员工的、基础且重要的要求,是人才社会能力重要体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企业对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必须通过符合公司要求的职业素养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级护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
一 以能力为本位,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护理教育改革的核心和重点,要改变传统“学科型”的课程模式,构建以护理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即围绕培养目标对护理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按照突出护理、加大人文、强化实践、体现社区的原则设计课程体系。
1.1 重组专业课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应打破分科界限,减少分科造成的各科之间的重复,突出护理的整体性、独立性、科学性,以符合护理工作发展方向,如以人的生命周期为特征,设置母婴护理学、儿童护理学、成人护理学和老年护理学。将医学基础课相应重组,如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病理学整合为疾病学基础;护理美学、人际沟通、护理伦理学等整合为护理职业素质。
1.2 加重人文比重:现代护理的整体观念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不仅关注疾病,更关注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环境,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和人格尊严的完善。这就要求护士不仅具有良好的医护知识,还要有稳定的心态和足够的人文知识,才能真正认识人、理解人、关怀人。所以,护理教育应加重人文学科比重,所占课程内容应达25% ,如开设文学欣赏、护理社会学等。
1.3 加大实践教学:护理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要求护理工作者具有较好的医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护士的培养必须注重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侧重实践课,如药理学应突出用药护理,专业课应减少病因病理、临床特征,增加防治原则、护理诊断、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等。
二 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教育教学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的教学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展开。传统的教学观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成了教师单方面的过程。现代教学观是师生共同探讨的交流行为。学生想学什么,需要什么,教师就应传授什么。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探索学生的发展规律,辅导其健康成长。
2.1 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既能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又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和技能训练。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各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是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经过多年的教学,理论功底都较扎实,而临床操作技能相对较弱;学历层次较低,本科、硕士较少。因此,对教师急需培养,可采用学历教育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重点本科院校学习和到大型医院临床实践;同时,引进高学历毕业生和从医院调入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逐步建立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技能精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2.2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模拟教学、案例教学、操作示范教学和CAI 教学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动手、学会探索、学会创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2.3 全方位实施实践教学:传统的实践教学过多地依附于理论、验证理论,主要是在校内实验室及实训场所训练,这是很难培养出合格技术型人才的)。因此,一是要建设好校内外实训基地,包括社区护理实习点;二是要严格掌握点(实验课)+线(课程见习)面(临床综合实习)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由点连线、由线到面、由面扩到整体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三是尽量创造实际工作场景,在校内除在模型人身上做外,可让学生互为患者和护士,按照真实的操作程序组织护理实验教学。
2.4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护理教育首先要培养的是一个较为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一个熟练的工具。因此,除了要学生掌握医护知识、操作技能外,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有品格素质、管理素质、业务素质、情感素质、科研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这是逐步养成和充实的,但在学校就需要有意地培养和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如在体育教学中增加形体训练、健美操等,定期开展普通话比赛、演讲比赛、护士职业风范表演等。
三 以考核为手段,检验教学效果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可仅凭一张试卷作依据,一次考试定结果,而应采取多种考试方式,促进学生完成学业。
3.1 采取多种考试方式: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每一科目的平时考试与期末考试、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要各占一定的比重。考试应采用口试、笔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口试可采用课堂提问或组织护理病例讨论等方式进行。面试常与口试相结合,可通过平时观察或设置情景(如留置导尿、静脉输液)对学生从思维方式、态度及技能等方面综合评价。笔试要建立各科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
3.2 注重实践考核:制定护理专业技能考核手册,手册包含所有护理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技术和能力。平时的每一项实验都要进行出科考试,确保一一过关;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每一科结束时,由医院带教教师对学生进行技能测评。实习结束时,由学校和实习基地共同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学生,对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3.3 与执业资格考试接轨:我们培养的护士都必须通过国家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执业资格证。因此,教学和考试都必须围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学校要建立阶段性综合考核制度,在每学年末和毕业前进行综合能力考核,考核内容与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
总之,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上下共同努力,方能培养出专业思想稳定、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沈宁,何仲,梁涛,等.统一思想,创立新的护理教育课程体系[J]。中华护理杂志,2000。
[2] 解征.高等护理专业临床实践的理论与实践[J]。国际中华护理学杂志2001。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124-02收稿日期:2016-04-05
作者简介:何美丽,广西科技大学教务处研究实习员,硕士;
杨小龙,广西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博士。
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大学不仅要培养具有高深学问的精英人才,而且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应该养成求异思维习惯,具备一定的求异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对具体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质疑,敢于批判;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够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况进行理论解释、抽象与概括。然而,我国大学生在这些能力方面都有所欠缺,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基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国从政策层面也加强了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秀、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人才强国的需要。”然而,我国高等学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1高校亟须转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为什么我国人口众多,多年来一直进行教学改革,培养的人才却仍然创新能力不够强,更缺少大师级人才?为什么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学生的基础和勤奋都不如我国学生,却出了不少大师级人才?为什么与我国相比,英美国家对内容的讲解和对学生的管理随意性较大,但学生的创新能力却总体上比我们强?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注意培养人才方面的一系列理念的问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首先应转变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才能从根本上取得大的突破。
2高校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很多高校在教学内容方面还停留在以旧有知识为中心的基础上,没有完全适应当前的科技发展和吸纳最新成果,因此也不能深度拓展和挖掘新的教学内容。高校在教学内容方面的陈旧极大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也极大地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传统的以教师、教室和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在高校的教学中占统治地位,教师不能较好地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来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率。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也难以利用教育内容的革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教师的创新能力弱制约了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目前,高校教师自身大多数是传统的,没有经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还在照本宣科,有些教师还停留在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阶段,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弱是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短板。目前,高校教师整体的学历和职称结构还不尽合理,高学历教师占比还是偏低,虽然高校也大力引进高学历人才,但是新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大多缺乏教育经验,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仍然不能够发挥足够的优势。因此,教师的创新能力弱成为了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高校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先导
西方发达国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一些值得高校教师思考和借鉴的教育理念:其一,提倡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西方发达国家注重从小就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成长。这与我国从小就强制性地要求学生被动地学相径庭。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其二,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发展,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特点。我国的教育讲究整齐划一、统一要求居多,不知不觉中消磨了学生的个性,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高校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其三,提倡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非常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倡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索,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高校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时,特别要注意通过探究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2高校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一位具有高超教学水平的教师不仅能够讲清楚知识的脉络,而且更应该着力于运用自己在科研工作中所积累的研究能力和对内容的深刻理解引导学生去发掘和领会更深层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思考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重在灌输,对课堂知识讲得很仔细,但是信息量小,可供学生发挥的空间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多地依赖老师,在课堂中以接受知识为主,习惯于灌输,课堂气氛沉闷,很看重课程学习结果,不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打造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是目前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因素。其一,高校要加大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更新教师的思想观念,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促进教师实现从“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化,既要会教书,又要会通过科研促进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其二,培养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反省的能力,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反省,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思教学效果,从而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其三,高校改变教师队伍结构,要有计划地从企业和科研院所引进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去,或者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中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到高校从事教学实践活动,同时也要鼓励高校到企业或者科研院所进行挂职锻炼,改变教师队伍来源单一的现状,从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以“本科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而数学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载体。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数学知识在高新技术和信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数学的内容和思维方式,在培养人的素质、开发人的创造力等方面有着非凡的作用。数学不仅是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而且是整个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甚至是终生接受教育的基础。由此可见,高等数学作为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都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学科,在独立学院的教学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1.1缺乏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大多独立学院的高等数学在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材等许多方面依然是普通本科院校的翻版,缺乏对于独立学院学生及专业的针对性,不能与独立学院的各理工科专业有机结合,造成数学和应用实践相脱节,使学生觉得学不能致用,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2学生数学基础、需求参差不齐。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之间的差异也在不断加大。即便是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入学时的数学成绩、数学水平和能力也参差不齐。每个学生对数学的喜好、兴趣不同,他们的智商和志向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就使得大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起点、内在需求存在一个天然的分层。
1.3学生学习数学动机不同。独立学院的学生中有很多学生因为高考发挥失利,希望在独立学院可以接受到和母体高校一样的教育,以后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这部分学生学习是积极的。大部分学生则更多地倾向于接受一些实际应用的知识,以成为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这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一般,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醒和鼓励。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是被动地学习。
1.4学习气氛不浓。许多学生乐于各种社团活动。此外,还有一些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少,特别是对抽象的,逻辑性强的高等数学,他们更不是愿花时间和精力。这主要表现在晚自习看数学的同学不多,作业抄袭(大一新生稍好一点),很少看参考书籍等诸多方面。还有的学生认为数学与自己专业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因而忽视了对数学的认真学习。
2.独立学院高等数学分层的必要性
作为高校重要公共课之一的高等数学,有高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极强的严密性、精确性与逻辑性,如果在教学中按一个尺度一个标准要求,就会带来一些问题。若考虑基础差学生的接受能力,就满足不了基础好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就相应地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致使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逐步拉大。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无法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无故旷课、迟到、早退、抄作业等现象将日趋严重,必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难以完成教学任务,造成普遍存在的高等数学学习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为了适应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和当今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让所有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法,我们认为在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次教学势在必行。
3.独立学院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措施
所谓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是指在现有的师资力量和学生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改变教学管理模式,打乱原有的自然班,根据数学成绩、数学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教学按教学班进行,教学思想和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等按照教学班来制定和实施,从而达到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的。我院高等数学教研组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一方面根据专业结构、专业性质对数学的要求设计课程目标。另一方面兼顾独立学院的生源及大部分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考研需要及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对高等数学进行了分层教学。
首先是对学生分层。我院的高等数学教学大体上分为:工科类、经管类等,不同类之间由于专业设置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教学计划,反映了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的不同需求。而类似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也相近,因此我院的高等数学教学分层次考虑在各大专业内部进行。具体措施:在大一新生报到后,对全体新生进行数学摸底考试,根据摸底考试的成绩和高考数学成绩,结合学生的自愿原则和学生欲达到的目标,将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A层是升学组,有考研需求,该层次为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有强烈的获取高层次知识和更高学历的愿望。B层是就业组,该层次为一般学生,这个组的学生学习态度正确,有较强的主动性,有较成熟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学习自觉性较强,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自己的就业方向。对他们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必需”和“够用”为尺度。
其次,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分层授课是分层教学的关键,也是分层教学的难点。分层授课主要体现在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行梯度教学上,应该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选择一种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层次、不同个体需要的最优化教学设计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每一节课中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对于考研组的同学,这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好,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均较强。教学过程中较多地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启迪思维,开阔学生视野,教学大纲可适当向考研大纲靠拢,对原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作加深或拓宽处理。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及灵活运用,同时尽可能地提高学生数学理论基础和研究水平,以便为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考研打下坚实的数学功底。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和帮助学生阅读一定量的课外参考书,指导学生学习并应用一些数学软件,初步建立一些数学模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由于教学内容较多,与就业组同学相比对,这类同学的数学课时增加了48个课时。
而对于就业组的同学,这部分学生占学生总量的大多数,对这部分学生的培养可按教育部非数学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颁布的本科教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来进行教学。对个别抽象性、理论性强的难点内容,淡化其形式化证明过程的要求,降低对其理解的严谨性与深刻度,而强调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与技能的掌握,着重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同时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力争使学生成为社会广泛需要的、有专长的、较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此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同学进行课外作业和辅导的分层。为考研组的同学开设研究生考试辅导班,以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为依据,对考研大纲中所列出的每个知识点,尤其是重点、难点、考试热点内容详讲多练,强化典型习题。并且举办数学建模培训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就业组的同学选取与其专业密切联系的数学知识加以补充,拓展和深化,并布置与专业有联系的数学作业,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我院实施分层教学后,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均有了明显提高,我们用具体的实践检验了独立学院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可行性。分层次教学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分层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自觉跨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努力探索,推进独立学院的数学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宪杰,李相然.独立学院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
[2]葛家麒.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目前图书编校质量滑坡严重,谬误百出的图书层出不穷,令出版界人士十分尴尬。究其原因虽然很复杂,但与校对环节出现的问题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版协曾在全国校对工作研讨会上指出,图书的编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对工作的质量。校对工作作为出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编辑工作的继续。通过校对,可以消灭与原稿不符的差错,确保全书体例的统一和内容的完整,而且还可以发现原稿的疏漏错误。校对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校对操作中的入静心态、敏感性、精细度和忍耐力等对职业的特殊要求,并非谁都具备。这就是说,专职校对是一种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校对队伍,是提高校对质量的关键。校对工作是一种既需要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又需要一定的精力和视力的劳动。年纪轻的往往静不下心来,知识面较窄,经验也相对不足,难以适应校对工作的需要;年纪大的,精力和视力却又相对不济,加之现行的多数出版社的校对工作管理模式是奖金同校对的工作数量挂钩,与业务水平、工作质量关系不大,其结果往往是老校对人员的收入不如年轻的,这种状况不仅影响校对人员业务水准和工作质量的提高,也难以留住人才。
在出版行业中,校对人员的待遇相对较低,人事部门在制定职称系列时,从起点到上限两个方面都压低了校对专业职称的级别。一些出版社对校对工作重视不够。在出台的《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中,虽然提出编校人员按3:1的比例配备,反映了校对人员“量”的规定,但尚缺乏对其“质”的规定,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对队伍的稳定。一些高学历、高水平的业务骨干纷纷离开校对岗位,而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又普遍不愿意从事校对工作,这种状况造成的结果便是严重影响了校对队伍的建设,甚至一些出版社出现校对人员短缺现象,客观上造成校对人员文化层次偏低,业务素质欠缺。
针对市场需求来看,亟待培养出专业的校对人员。中国青年报创业周刊曾在高职院校中针对应届高职毕业生对未来工作的选择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56.6%的高职毕业生认为自己将来会成为白领,只有10.8%的人认为自己将来会成为蓝领,还有32.6%的人表示不确定。“要有很高的工资待遇”、“能从工作中学到更多知识”等等,在择业时最被高职毕业生看重,选择其为重要择业标准的分别占69.9%和68.7%,然后是“适合自己专业所学专长”(约占66.3%)、“工作符合自己的兴趣”( 约占66.2%)、“工作非常稳定”( 约占63.9%),而“工作具有挑战性”仅被33.7%的高职毕业生看重。就这个数据分析,编辑校对专业符合高职学生对于专业的选择倾向,毕业后从事的工作较为稳定、收入中等,而且在校对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各方面的知识,在校对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增加了知识的积累,可以从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做四年的校对所积累的知识不亚于一个本科生在校系统地学习四年,校对的工作可以很好的提升自我。同时,在现今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的形势下,校对专业也能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一、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思路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均从事专科层次教育,培养出的基本是专科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高职教育的思路应是以传授职业技术为基础,根据学生的特点、专业要求训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对就业市场的调查得知,有些很有规模的图书文化公司急需一大批能从事校对工作的专业人才。因此,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在人才目标的指引下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
(二)教学目标管理体系框架
编辑校对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能够熟练进行编辑校对实务操作的能力,要形成以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育目标管理体系。具体要求:
1、必须围绕编辑校对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人才的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分解出哪些是从事编校岗位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然后从理论教学到实训环节,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
2、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对学生进行量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3、编辑校对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想在就业市场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必须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三者结合。
作为校对人员要掌握的知识很多,但是作为基础不够扎实的专科生,我们也无法提出超越他们接受能力的要求,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编校实用手册》当中的内容作为基础知识,因为《编校实用手册》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可以通过记忆去完成的,同时,为了定期检验学生所积累的知识,我们可以将手册中的关键内容编成题目进行测试以督促记忆;校对工作的能力方面包括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具体包括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社会工作能力(如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和其他一些专业相关能力;素质方面主要包括人格人文素质、专业素质、适应环境的素质。现在用人单位对校对人员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够稳定、长期地从事此项工作,能够快速地适应工作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帮助他们树立踏实工作的态度。
(三)课程内容结构体系分析
课程体系是保证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应对完成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设置的课程及相互关系进行全盘考虑,紧紧围绕专业目标定位要求考虑课程体系。我认为具体可将课程体系分成三块:理论教学体系、实践(训)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中专业基础课程应该把真正属于基础性的内容精选出来做较深入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以按照学生的基础进行分层次要求,对于自觉性较高且资质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今后输送到出版社培育出优质人才;对于综合能力不高的学生可以着重培养他们的耐心,为今后进入一些图书公司从事基础校对工作输送人才。
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也是高职学生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的砝码。在课程的分配上完全可以加大实践(训)课程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使其能快速融入到工作的氛围之中。
素质教育是对学生长远发展的能力进行培养,所以需要将课程独立,并融入到全程教育中。
(四)培养途径
实训环节是编辑校对专业的重要特色,在实训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可以积极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等工作,通过对外承接出版社或图书公司的稿件在学校给学生进行校对,在校对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探索和执着追求的创新意识,并能够帮助学生寻求到工作的成就感。
(五)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同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也是对专业课教师的考验。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到相关出版社和企业中进行学习,并将经验所得进行整理,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的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与社会的广泛交流中获取知识。
二、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紧紧围绕学生就业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两方面来设计。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专业建设上要有特色
1、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和特色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如能将个人所学的专业建设成为一个品牌,必将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在择业的过程中也会充满自信。
2、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创设职业岗位环境。可建立编校工作室,主要负责人可以由学生担当,在设立的环境之下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毕业后及时进入角色。
3、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把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放在首位,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学术方面的交流,还可以组织优秀学生去参加行业培训或会议,激发全体学生的求知热情。
4、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要求。如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可结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来增减课程。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有创新
要求教学方法要特色鲜明、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三)人才培养模式要有多赢
可采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企业所能提供的教学内容是课堂中无法企及的,这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很好的学习过程。
(四)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构建要有融合
一则校对人员的招聘信息这样写到“如果你:善疑、多思,任何错误都逃不过你的火眼金睛;如果你:不能容忍图书上的错误,必立刻改之而后快;如果你:喜爱读书,善于从书稿中学到东西;如果你: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必要时能连续工作20小时;如果你:字迹清楚,能埋头工作,精神高度集中;恭喜你!你具备了加入我们的通行证!”由此可见,校对工作是对脑力体力的双重考验。
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方面,应提倡教师主导与学生自学并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课程设置上,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
职业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
社会素质的培养。社会素质既引导个体做人,也引导个体成才。使人形成好的涵养、好的气质,是个体的人成为社会的人,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可通过讲座、选修课、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来培育形成。而心理素质是人的所有素质中最容易产生危机的那一部分。要培养学生成就动机,使学生懂得人人都可以成功;要培养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实行以性格培养性格,以情绪感染情绪,一个班级里好的氛围占主导势必带动整个班集体的积极因素。
(五)教师队伍建设要有提高
教师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和提高,切实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的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要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贯彻课堂教学的改革体制,努力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培养具备创新和科研能力的新一代英才。
一、新课程改革和高中物理教学的关系
新改革对于高中物理而言,其实就是为了适应现展的需要,它趋向于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呈现发展的理论,这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变革。正是基于这样的关系,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
(1)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中出现的困难是各种各样的,对此,每个人的想法也都是千奇百出的,因为每个人对于教育的理念是不一样的。这之间可能存在是非的观念,可能囿于环境的约束有先进和落后之分。那么具体到高中物理而言,它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因为需要严谨的科学思维,要能够对一些抽象的事物进行合理想象。其实,对于高中物理而言,最基础的就是对一些基本的东西的理解和运用。因为未来世界是千变万化的,是不断在发展的,要想利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东西获取工作的效率,那么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2)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首先,对于任何科目而言,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物理这门学科也是这样,要想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首先就必须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只有主动去学习,教师才能将自己的要求传达下去并贯彻下去。其次,在对物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进行举例,因为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就是比较枯燥,比较抽象,只有这样进行举例,才能使课堂显得更加生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一旦被激发出来,求知欲才能被激发出来,才有可能对物理知识的一些结构、概念等过程进行探索。最后,为了维持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积极性,还可以有限制地组织一些教学活动,这是和我们的课程改革相统一的。只有多多参加一些这样的活动,学生的整体素质才能不偏不倚成长,才能得到全面的健全的人格。
(3)对学生的头脑进行激活。从小我们被教导的是要多问为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才是对问题有了思考,才能对问题有所深入的探讨,才能出现创造性的思维。所以,我一直秉承的一个理念就是,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位,大力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大力开发他们的实践能力。唯有这样,他们的学习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
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对于高中物理学科的要求,就是让学生产生对学科的主动学习的兴趣。其实,这是对传统的物理学科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被动性而言的。所以,如何使学生更加主动学习,就是我们现在新课改需要探讨的问题所在。其实,这一个问题掺杂了很多的其他要素,比如如何设置问题,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如何让学生能够放开,这是对结果导向的一种反思。因为之间会涉及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信息的收集,如何进行能力的培养等等。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方法
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其实一直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足见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对于教师而言,就是如何改变教学的方式,使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如何更加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理念,所以如何引导师生改变传统的学习和教学的理念,是我们高中物理新课改需要面对的问题。
(1)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在实行新课改之前,我们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往往是有多长时间的课堂就讲多长时间的课,其实这是一种不太科学的教学方式,而这也往往意味着课后的作业比较繁重。物理本来是一个很有趣的科目,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就僵化了这个学科的兴趣。那么为了迎合我们的新课改,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2)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因为一个人探究世界的能力是多种多样的,自然相对应的培养这种能力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一些反思,下面是我的一些小结。①要利用好学生对于物理的兴趣。还是那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创新,最佳的动力就是他们的自觉性,而自觉依赖的就是他们的兴趣。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能够发现一个规律,如果学生对学科有兴趣的话,他们就愿意从一些现象和原理中自己去探索,去摸索,从而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而这往往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温床。②注重营造探究的氛围。我们总是在提到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那么应该如何营造这样的氛围呢?探究的根本在于问题,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这项能力,最基本的就是对问题的设置,物理学科恰好有这样的条件。因为物理是一个很贴近生活的学科,它所阐述的很多东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能发现,所以在营造一些探索问题的时候更容易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也就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③引导学生探究的方法需要重视。内容的引导是很关键的一个要素,同样对于学习方法的使用,也是很关键的,方法得当,事半功倍。那么,在我们的物理学科中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呢?总的原则就是要充分利用器官的延伸,让学生更立体地感知物理。④结合生活实际,培养探究能力。要想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和他们的生活发生关系。因为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那么就会带来很多的经验。只有让知识走进生活中,学生的很多能力才能得到锻炼。
结语:科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件易事,它需要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很多东西进行颠覆,这也是我们现代课改进行下去的一些阻力性因素。但是我们还是要转变过去的思维,要提高自身改革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创新和科研能力的新一代英才。
参考文献:
[1]曹勇.对新课程生物学科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
习,2011(5).
1 背景与市场
工程力学是工科诸多专业学生的必修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古老而又成熟的学科,更是抽象而且复杂的知识门类。论其地位可谓应用广泛,远在伏延千里的铁轨之路,近在生活处处的身边眼前。公路上穿梭不息的汽车,发电设备中的传动机械,工业厂房以及民用建筑,静有民用住宅,动有转动机械。低有轮船、潜艇,高有飞机、卫星。哲学家笔下的物质宇宙顷刻间变成了牛顿眼中的力学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少到两条腿活人,多至四条腿动物乃至难以胜数的蜈蚣,还有那些五花八门的运动机械,少至杂技演员戏耍的独轮车,多到司空见惯的自行车,更有运输载重的三轮车、四轮车,越野的十轮大卡车,以及长途贩运的多轮大板车,无不充满其先天而又职业的力学玄机,这些客观存在表明,工程力学背景与市场广阔,任务与责任重大。
2 现状与原因
工程力学是一个古老而成熟的经典学科,也是一门枯燥而有用的课程。枯燥则感难啃难嚼,有用则必教好学好。多年来讲授工程力学感慨颇深,五味俱全。真所谓“漫言牛顿啼痕重,更有职痴抱恨长”。因此上,传授者为奇妙而辛劳,受教者因枯躁而遁逃。致使教与学很难在心机上达到和谐与统一,师与生很难在配合上互动双赢。此情此景,即使力学之祖――牛顿再世也会因当惊世界殊而哭矣。究其原委,不外有二。客观上:教师因学时紧而慌不择路,学生因应酬多而顾此失彼。主观上:教者经验不足,引导不得力,取舍不适度;学者学习不努力,兴趣不高,投入不到位。此外还有介于两者间的厌教、厌学情绪渐涨,社会功利意识下的知识无用思想也在作祟。导致学习上的消极怠工与敷衍塞责。事实上为充实专业而学习如同为补充营养而吃饭学习工程力学好比吃饭一样,无论你爱吃与否,由于身体需要你都得吃,而且还得认真吃。因此就不再是吃不吃的选择问题,而是如何吃的运筹问题了。如果吃饭是为了完成任务那将是消极被动的,但总比不吃饭或不按时吃尚且好些,认真的吃,有效的吸收,不仅可达充饥之效还可滋补营养之偏缺。
3 体系主线
学习工程力学也是这样。首先,要认识力学这种“食品”的组织结构特点,尤其是内容体系的逻辑关系。
力-刚体-平衡―荷载-约束-结构-截面-材料-变形-超静定―经济安全构成工程力学的体系主线。只有洞悉主线,才有可能“庖丁解牛”。
4 静力学要点
静力学重点要把握五大要点――五选:即“选取对象;选择画法;选取方程形式;选择力的投影轴;选择矩心”。这是实现静力学平衡分析的核心。因为静力学的主要任务是平衡分析,而平衡分析要建立平衡方程组,平衡方程的建立,前要参照受力图,受力图又必须有必要而又可行的研究对象,后要选取恰到好处的方程形式-二矩式、三矩式,二、三矩式方程的有效实现还必须恰到好处地选择力的投影轴和力矩中心,此外受力图的画法也有按三力平衡汇交画,还是按平面任意力系画的选择性问题。因此五选便成为静力学体系的核心。
5 材料力学要点
材料力学几乎都有具体的公式可依,属于半客观问题。需要对号入座、记忆困难,以计算为主。要熟悉边界条件。详细地说材料力学内容集中体现在“五大要素”即:荷载、约束、结构、截面、材料方面。无论是强度还是刚度乃至稳定性都要综合顾全这五大要素:首先荷载分布要合理,其次约束要合理,结构跨度要合理,截面形状要合理,材料选取要合理。
6 体系特点
工程力学课程内容体系以一条主线概括其体系逻辑:这条主线就是“力-刚体-平衡―荷载-约束-结构-截面-材料-变形-超静定―经济安全”。
其中约束及其受力分析为前提,平衡分析为基点,内力确定为重点,变形分析―几何方程为难点,与物性相关为特点,截面形状的合理设计为焦点,超静定分析为亮点,以安全经济为目标,以强度、刚度、稳定为规范。必要时还需考虑疲劳,以选对象、选画法、选方程、选力轴、选矩心―“五选”完成静力学计算,而以“五大要素”――约束、结构、荷载、材料、截面为设计视野,由特殊到一般如静动与超静定、横截面应力与应力状态、基本变形与组合变形等等。
这就是工程力学的体系特点。
7 如何教好学好工程力学
首先,应注意深刻理解抽象化概念及其结果 如二力构件、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刚体、理想约束。其次概念属性十分重要。属性暨本质。如强度问题属于应力问题而应力又归结为点的属性,位移也是点的属性,而变形、内力、惯性矩则是非点属性。弄不清重要概念的属性,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
说到不如做到,真要做到还真要下一番苦功不可。这里将提出“六性”问题 ,它不仅是学好工程力学的关键,也是几乎所有学术研究成功者的必备素质。这六性是“记性、悟性、灵性、韧性、耐性、德性”。没有记性相当于手中无兵,囊中空空何以如探囊取物?没有悟性何以触类旁通?没有灵性不足以创新与发明,没有韧性将知难而退半途而废,没有耐性也将虎头蛇尾,草率收兵。没有德性难免 东抄西剽,利用 网络资源大搞拿来主义,窃他人成果为己功――破格获取,终将为实事求是所不齿。
学好工程力学应当营造“庖丁解牛”――以无厚之刀入有隙之牛的境界。化整体为局部、化局部为单一,这不仅对物系结构事半功倍,对于电路分析也足收触类旁通之效。
8 结语
工程力学集理论力学的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本内容于一体,具有以下特点:
8.1 工程力学以静力学提出超静定概念,而以材料力学解决超静定问题,这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所不及的独到优势。
8.2 静力学以平衡解决静定结构的力的问题,为材料力学提供荷载。其有机性浑然一体,相辅相成。
8.3 工程力学的静力学研究对象是刚体,而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则是变形体,似有“先卖矛,后卖盾”嫌疑之困惑。不过,只要此一时彼一时地对号入座,其认识转化是不难实现的。
8.4 工程背景的有效运用是化枯燥为有趣的有效手段,讲练结合,概括总结是提高素质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管理学科作为应用性学科,人才培养结构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专业数量增加明显
自从1999年扩招开始,各地方院校纷纷增加专业门类,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这种调整总体是扩张的态势,很多院校向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导致一些长于某一学科的院校将教育资源过多投入到其他学科建设中,反而影响了优势学科的发展。“不求最全,但求更全”,片面加剧地方高校间毕业生的激烈竞争,据季芳芳对盐城师范学院所做的调研显示,在10年里,涉及9大学科专业门类,专业数量增加了3.8倍,这里面包括管理学科。
(二)专业重复设置特征明显
地方高校的专业往往是只增不减,导致专业过多,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同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个性和特色。当某一专业的培养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其毕业生的职业概率就会减小,对职业的评价,即职业效价也会减小,两者叠加,会造成这一专业毕业生对某一行业的择业动机变弱。根据麦克思研究院2012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8个黄牌专业中,有3个专业为管理学科。也就是说,地方高校管理学科的专业重复建设,已经影响到了本学科学生的就业。
(三)与市场脱节特征明显
一般意义上来说,普通高校具有三重社会功能,即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地方高校的管理学科,更应该强调服务社会的功能。当前,在地方普通高校中,大致存在着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的的基本吻合、供不应求、供过于求的状态。而基本吻合的专业较少,供不应求的专业主要为营销管理和工商管理专业,供过于求的专业主要是会计管理、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在这三种状态中,供不应求的状态表现为一些专业的培养不足;供过于求的状态表现为一些专业的培养过剩。“人才市场上‘滞销’和‘脱销’共存的现状,反映出人才培养理念的滞后,折射出人才培养结构的失衡[3]”。
二、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结构问题出现的原因
学科专业是地方高校实现其教育职能的平台,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上不去,很大程度上是人才培养结构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问题?原因如下:
(一)经济利益趋动性
不仅是管理学科,地方高校其它学科一样受到利益趋动带来的制约。除民营高校外,高校都是按生均比享受拨款,在校生规模越大,享受的拨款越多。于是,地方高校竞相追逐市场热点,竞相增设投入少、成本低、见效快的专业,导致热门专业成为市场的冷门。“文科设置偏好,正是经济成本的因素起了作用”[4],管理学科问题尤其突出。
(二)高等教育的周期性
相对于其它生产性行业,高校的“商品”生产是周期性的。管理学科专业初设时的热门,四年之后很可能发生市场的逆转。加之高校在专业设置和培养规模上的盲目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忽视了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前瞻预测,使得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不能按市场需求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导致各专业对应市场需求出现不均衡分布。
(三)专业缺乏替代性
地方高校管理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了交叉学科的培养,使专业和专业之间的过度细分,变成了学科内专业间的人为阻隔,结果便是毕业生对劳动力市场的相互分割。不同于技术型劳动力,管理学科各专业在市场中的替代性较差,一定程度上使人才培养的结构问题显性化。
三、解决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结构问题的对策
因为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结构问题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出于使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更加科学化的目的,合理化解决结构问题是一个重要命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宏观上协调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
管理学科做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后起学科,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开始迅速发展,数量和规模大幅提升的同时,教学资源和条件不能同步,使得学生质量受到影响,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顺利就业。“高等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5]。然而,四者之间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当数量和规模跨跃发展的时候,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结构往往难以调整。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协调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有序调整结构和效益的落差,是管理学科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保障招生规模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切实提高毕业生培养质量,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传统认识上,人才培养结构是静态的。在当前的就业背景下,应该视人才培养结构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认识到其与毕业生就业的统一关系、对立关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应对人才培养结构的合理调整应有前瞻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二)微观上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专业设置
1.培养高质量的营销专业人才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为营销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营销专业人才需求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给我们带来了专业设置调整的启示。“面对营销时代,我国营销管理人才的匮乏现象十分突出”[6]。因此,培养适应市场要求的高素质的营销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调整专业设置,增加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营销专业一直是供不应求的专业,且缺口颇大。建议不仅限于专业培养,另一方面进行跨专业培养,增加其他专业毕业生择业途径;其次,在营销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要着重培养那些既可以从事商品销售,又能够进行市场开发,同时兼备市场调查研究能力和企业经营策划能力的应用型的人才;再次,应加大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规模。“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开始延伸到以电子服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养”[7],加大虚拟和实体销售培养相结合的复合型销售人才培养,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新思路。
2.调整结构与提升能力并重
对于供过于求专业,一方面合理调整培养规模,一方面通过加强学生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连续数年供过于求,成为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专业。通过合理调整这些专业的培养规模,使供需差缩小到合理水平,是高校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培养,应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实行跨专业技能培养、职业资格认证等方式,强化他们的就业能力。
3.明确学科培养定位
就业市场对于管理学科毕业生均有不同程度的需求,管理行为做为系统化、专业化的行为,也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活动的层级性特点决定管理人员可以定位到操作层次、技能层次和战略管理层次。“从学校自身来看,高校培养人才要面向现实、面向实践、面向市场,要找到自身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要办出自己的特色”[8]。高校明确管理学科学生的培养定位,也可以使学生明了学科培养目的及未来发展路线,主动参与到自身培养中来。正如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一样,人才培养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教育管理工作者有责任通过开拓性的教育改革措施,为教育事业尽心、为学生未来发展尽力。
[参考文献]
[1]曹洪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
[2]李家福.大学差异化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1.
[3]程延.畸形的人才高消费[J].经营管理者,2006(12):8-9.
[4]俞俏燕,邬大光.我国高等院校趋同现象解析———以单科性院校发展为例[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11-22.
[5]陈启杰.新世纪经济学类、法学、管理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7.
[6]翟玉强.当前我国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9):13-14.
合作学习的实施成效不仅在学业成就上有显著的进步,在社会技能上的学习也有相当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应担任协助者及支持者的角色,而学习者则透过有效的互动以产生学习责任的转移;有关互动的历程可以是成人的协助或是与具有较强能力的同侪合作。也就是说个人的认知活动最初是源自于他人的支持,当个人逐渐内化这些活动时,其所需的支持就越来越少,最后则独立于外在的支持,发展成自己内在的能力[1]。
一、高职物理教学的现状
传统教学法为教师讲授,以单向沟通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仅涉及师生间的互动沟通,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从问题的提出、分析、推理到解答都是由教师一手包办,学生处于被动,只有不断的观察与模仿教师所传授的,如此不但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不能再造或创新教师所传的知识,而且学习效果也不佳。合作学习的活动方式大多以小组的型态进行,因此,刚开始接触合作学习的教师多半会以为合作学习就是一般所谓的小组学习,误以为只要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讨论或做作业,计算成绩时以小组成绩作为个人的成绩,甚至认为选择成绩优异的学生担任各组组长,负责教导全组学生便是进行合作学习,这样的观念混淆,导致许多教师认为合作学习与传统分组学习根本是换汤不换药,了无新意[2]。一般学生在学科上的对谈模式通常是来自教科书或教师,而这两种来源都无法澄清或解决学科对谈时所产生的争论。而教师和教科书有时会说自己是根据某权威的论点,因此将造成学生在讨论时以权威为依据,而不知道该如何去解释其理由。
1.小组的成熟度不够:小组成员需要够长的合作时间和经验才能发展出有效率的合作小组,短暂、临时的小组,通常无法发展出足够的成熟度以有效地运作其功能。
2.没有要求小组成员做出批判性的回答:没有要求成员们对学科问题或指派的任务做批判性的回答,而对高层次的推理和深度的理解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
二、高职物理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是设计适当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再加以表扬。然而,不同学派的学者对内、外在奖励所引发的内、外在学习动机有不同的见解,如传统学派重视学习的立即成效,故采外在奖励为主;认知学派较注重内在动机,故强调学习本身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以口头鼓励、赞美等方式来赞许良好的表现。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时,可依学生的特质来决定应该采用何种方式较合宜[3]。
1.在教学方面:在合作学习的架构下,以学习环模式设计适合学生的活动,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间的讨论与互动、进而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彼此间的情谊,培养愉快的学习气氛。
2.在班级气氛方面可达到三项成果: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学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学会尊重别人的看法。3)学生会互相帮助,也更有团队精神。3.在成绩方面:经过合作学习教学法后,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明显的进步,且对自己的表达和与它人沟通分享的能力有明显的进步。
4.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能力太差时,教师需营造良好的教室气氛,让师生、学生间彼此尊重,并明确条列出对学生之合作学习行为的期望,当学生表现出适当的合作学习行为时,教师能给予增强。
5.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各做各的,不会互相学习时,教师应具体明确的对学生说明小组成员要共同合作完成目标,并随机抽问学生,以确定学生已了解教材的概念[4]。
6.小组学习时,成绩好的同学不愿意协助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时,教师需让学生了解到小组的成绩是小组全体成员进步分数的总和,而非个人的进步分数,当成绩好的学生呈现学习结果时,要求他呈现小组的学习成果,而不是个人的学习成果。
7.小组学习时,成绩较差的学生缺乏学习的意愿,教师可在小考中设计简易的题目,使低成就的学生也有进步的机会,当他们有小小的进步时,即给予立即的增强。
8.实施合作学习好像无法配合教学进度,此时教师可选择部份单元进行合作学习,等师生都熟悉这种方法后,教学进度就可以加速。
三、结语
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应该针对教材中学生较不易理解、学习的概念,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设计多元任务结构的工作单,以期能促进学生彼此间的讨论互动、资源及任务的依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强调小组成员彼此协助的过程、小组成员都要学会教材才是小组的成功、清楚的指出所期许的合作行为及评鉴目标等,以提高个人的绩效、目标及奖励互赖。因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思考如何才能促进小组真正的互动、互助、互赖,及思索什么样的小组活动才有利于学习者,更要思考如何解决小组活动的困难,以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秦立山.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职物理教学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268-269.
[2]许峰.高职物理课教学现状分析与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2015,01:108-109.
管理学科;创新型工程人才;人才培养;实验实践教学;实验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2007801
1管理学科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
管理学科是一门多学科高度交叉、博大且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有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会计学等作为其知识体系的支撑,同时又往往需要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工业工程、机械、电子技术等理工科知识背景相结合;而在其具体的研究与应用中,它总是与实际的行业和企业现实的生产、运营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管理学的专业人才,需要是基础知识扎实、知识体系完整,且又综合素质强、实践工程能力过硬、经验丰富、并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创新型综合性人才;这也是当下创新时代社会所真正急缺的人才。
中国已开始进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阶段,人才培养及其质量成为了当今国家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及普遍关注的问题。为国家建设、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培养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主要机构、所必须承担起的时代重任与神圣使命。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对于管理学科来说,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的主要趋势之一。
2多模块分层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高校实验实践教学的定位
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目标需要通过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来实现。而高校的实验实践教学则是高校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宽泛的知识结构;而实践教学不单是学生知识转化和能力检验的过程,更是发现问题、引发创新思维的根本途径。为适应高校现今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应该切实根据自身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侧重点、学科类型、所在地域环境、服务面向和行业背景等特点,按照服务面向对人才的需求,改革原有依附于课堂理论教学的单一实验教学模式,重新合理定位实验实践教学,切实为人才培养创造优良的软硬件环境和成才渠道。
2.2做好高校实验实践教学的方针政策
高校的实验实践教学,对于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和锻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出色地做好实验实践教学,分而治之、不同对待将会是高校正确的方针政策。一切围绕本校本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基于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以自身对于实验实践教学的定位为大基础,切实根据各方面特点、培养优势和具体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构建出最适合和更科学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进而以教学体系为指导,分步分块细化、建立制度、具体落实,切实做好学生的实验实践教学。
2.3构建基于管理学科的多模块分层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对于管理学科来说,若要培养出当下社会急需的、具有工程能力的创新型专业人才,我们应以企业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探索建立多模块分层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应主要囊括基础型实验、综合性实验、技能实训、项目实践、高层次创新创业项目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多个模块;同时,各个模块之间以及模块内部也应该分别具有分层性,从基础到综合、由小到大、层层衔接、循序渐进,以多层次特性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增加培养的人才优势,确保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3多模块多层次实验平台的规划与建设
为了完成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明确了实验实践教学对于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培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后,如何更好地以科学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为指导思想、更切实且富有成效地完成实验实践教学成为了当下很多高校和学科努力探索的课题。
3.1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实验实践教学离不开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与支撑。正是认识到了实验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近几年很多高校纷纷开始大力新建或扩建各类专业实验室或实验中心,配备各种先进的与社会同步的专业设备和教学仪器,一时间国内高校的各类各专业实验室在数量上急剧增加。但是,在实验室内的实验实践教学毕竟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又涉及到实验室的开放和设备资产的保管问题;学生在实验室内的实践活动和在设备上的操作训练等在时间和次数上都极为有限;这对提高学生实验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开设综合性实验实训和项目实践、延展实验教学功效、充分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等属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育收效甚微。另一方面,这些实验室或中心在建成运营后普遍出现了实验开出率低、资源闲置率高、使用能效较低等问题;很多专业实验室也只为本校本专业服务,共享、互通意识淡薄,专业学科之间、院际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交叉合作普遍缺乏,进而更加剧了实验室之间同类仪器设备添置过多、资源利用率低下、使用能效不足等问题。
作者简介:
管杰(1978-),男,江苏镇江人,大专学历,研究方向:现场安全生产。
3.2承担实验实践教学媒介的实验平台概念
由此,如何发挥和最大化实验室的资源优势、建立切实满足学生成才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需求的实验实践教学媒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一个连接实验室资源、丰富实验实践教学形式、拓展实验实践渠道的开放式综合性实验平台则能很好地承担起这一媒介作用。实验平台应基于具体的学科,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开放式的在线平台中心,并以平台连接各个相关的实验室、实验中心、实训基地、甚至是校外企业的研究中心,以平台为基础整合各大实验资源,以一带多拓展平台的触角、最大化实验平台的辐射面积,以在线载体衔接各大线下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从而共同形成一个极具学科特色、又集综合性、多功能性、实效性、广覆盖性于一身的大实验平台,为高校(本校、其他学校)的实验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甚至企业的项目研发和技术支持效力。
3.3实验平台的规划与建设
成功的实验平台建设应该包括前期平台的搭建和后期平台的运营与维护两大部分,缺一不可。前期搭建有确定的时间周期,从着手规划到建成投入使用;后期的运营与维护部分,则将贯穿整个实验平台的生命周期。一个真正对培养人才发挥实效的成功平台,离不开前期创新有效的规划和科学切实的搭建;而后期在日常运营的过程中对平台的不断维护、测试、改进、完善则更加重要,它是平台运营真正富有成效的保障,也更是一个成功的实验平台成功的真正来源。
对于前期的平台搭建,我们应该从自身的平台定位、规划设计、资源整合、在线系统研发、与其他基地洽谈合作、技术衔接等方面入手、逐步搭建平台的硬环境,同时更要根据制定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实践项目、环节衔接、先后顺序等,形成科学、好用、吸引学生又易激发兴趣的实验实践软环境,共同组成实验平台的前期雏形;另外,我们在规划建设时还应充分考虑平台所基于的具体学科,使得更有针对性地设计研发平台的功能模块、开发增设对口实用的实践实习渠道等,保证平台建成后能更有侧重地服务于所需的人才培养工作。
4开放式综合性大实验平台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现象、过程、特征、属性的一种概括性的描述,可以说,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科的基础,学好概念是学好物理学科的第一步。然而,长期以来,物理概念教学都不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很多师生看来,学习概念只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把概念熟记在心中就可以了。事实上,把概念记住仅仅是概念学习的第一步,除了能够记住概念的内容,最重要的是深入了解概念的内涵,并且能够熟练地应用这些概念,而要想达到这些效果,教师就一定要在概念教学上多下些功夫,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来深化概念教学,以培养学生成才。
一、利用实例引入概念
物理概念是在归纳和总结大量的实例基础上诞生的,高中阶段很多的物理概念在抽象性和概括性方面比起初中阶段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课堂上,如果直接把概念拿过来分析讲解,很多学生一时很难消化概念中高度抽象化的内容。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概念形成的规律,从实例中引入概念。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位移”这个概念时,就给学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王某周末要和全家一起去某公园郊游,现在有两套出行方案,第一套是自己开车自驾游,只需要开车行走15公里,第二套方案是乘坐公交车,需要行走18公里达到目的性。(教师把两条线路在黑板上画出来,用A、B分别表示起点和终点,第一套自驾游路线用ACB来表示,第二套公交车路线用ADB来表示)然后让学生比较一下,这两条线路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经过观察指出两条路线的起点和终点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虽然行走的线路完全不同,但两条线路的起点和终点是完全相同的。这样,就得出了路程无法表示物置发生的变化,从而顺利地引出新的概念位移,即位移是表示物置变化的物理量。类似这种可以引出物理概念的生活实例还有很多,如在讲到“超重和失重”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乘坐电梯的时候,当电梯上升的时候,是不是会感到体重增加,而电梯下降的时候,会不会感到体重减轻?这样,通过学生切身体会到的实例来引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这种通过实例引入概念的方式可以让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浅显易懂,从而有效降低概念的抽象思维难度,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二、巧设实验理解概念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很多物理概念的形成都来源于反复的实验。在学习概念的时候,我们可以以实验为手段来辅助概念的讲解,这样可以把抽象的物理概念通过实验的手段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从而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例如在讲到“全反射”“临界角”的概念时,笔者给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首先拿出两个表面光亮的铁球,将其中一个铁球浸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然后用手电筒从侧面进行照射,结果发现水中的铁球依然十分光亮。接下来,再把另外一只铁球用蜡烛的焰火熏黑,然后将变黑的铁球放在装有清水的烧杯中,结果熏黑的铁球变得比原先浸入的那只铁球更加亮。面对这个现象,学生显然感到非常疑惑,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入“全反射”“临界角”的概念,由于有了前面的实验作铺垫,学生在理解这些概念的时候就显得更加轻松了。
三、利用对比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在学习物理概念的过程中,对比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在物理学科中,有很多的概念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例如静电场和重力场、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质量与重量、动量与动能等。通过把这些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相似概念的理解深度,还可以有效避免概念的混淆,提高概念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编制习题巩固概念
概念形成以后并不代表真正掌握了概念,只有真正地学会灵活运用这些概念,才能算得上真正掌握。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为了巩固概念,教师可以结合概念中一些易错点搜集或者编制一些习题。通过做习题,很多原本没有暴露出来的概念理解问题可以更加清楚地显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纠错。通过习题练习,不但可以巩固概念,有时候,同一个习题可能会涉及很多个概念,这种综合性的习题演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如题:有一艘小船要划到河对面去,已知河面宽度是100米,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8m/s,水流的速度是5m/s,现在思考一下,小船如何以最短的距离行驶到对岸?小船如何在最短的时间行驶到对岸?这个习题就不光涉及到力的分解与合成的概念,还涉及到了位移与速度的概念。通过这种综合性的习题演练,可以让学生学会综合地运用各种概念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概念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活动的基础,其质量高低与否会直接影响整个物理教学活动的质量。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们一定要正视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地位,在实施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恰当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根据不同的概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仅停留在概念的表面,而是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这样才能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成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