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项目环境风险分析

项目环境风险分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18 15:44:3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项目环境风险分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项目环境风险分析

篇1

评价机构对承揽的所有安全评价项目,都应根据项目的有关资料和特点,结合本机构的资质范围和安全评价人员的技术特点、特长及时组成安全风险分析组,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初期分析内容主要包括: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评价类别,项目大小,投资规模,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行业风险特性,难易程度,项目是否在评价机构资质业务范围之内,评价机构现有评价人员技术实力如何,是否需要聘请相关专业的技术专家,承担项目的风险大小,以及项目承接之后会带来怎样的利益,承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何,初步工作计划如何制定等等。中期分析内容应侧重于项目符合性制约因素列举的全面性及其风险程度、隐患的风险程度、整改的紧迫程度以及整改行动的彻底性等。末期分析内容则主要表现在被评价单位要求更改报告内容时的合理性、更改评价结果后的风险大小、给出或让步给出评价结论时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等。

2风险分析的记录

记录是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中的一个显性控制点。但记录本身所隐含的免责效能却往往容易被忽略。一个好的记录可理清相互之间的责任。有没有风险分析记录,风险分析的记录内容是否详尽,对机构和人员的风险是不同的。所以,对记录应有一些较高的要求。作为风险分析会议的记录内容应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记录人、项目基本情况、参与人员的不同意见、风险分析的判断准则、针对判断准则的分析结果、总体分析结论、签字等内容。

篇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加速转型,我国和恶性极端事件增多,正处于社会矛盾的易发期和高发期。重大社会事业领域作为社会稳定风险高发区,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社会矛盾突出、风险不确定因素多、社会影响大等特点。随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推进,社会事业重大项目亟需建立一套系统、高效、可行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价体系。为此,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探索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体系的构建。各级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关于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办法的法规和文件,但这些法规文件规定的过于笼统,不便于具体操作。正是基于上述风险分析方法实践方面的需要,本文专门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理论和方法作一些研究和探索,作为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方法的一种尝试。

一、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的范围

社会事业重大项目是指关系社会公共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在建、拟建公用事业项目,并且符合地方政府关于重大项目建设规模和标准要求的项目,主要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政、体育、旅游、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设施和社会领域产业项目。

二、开展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必要性

1.是实现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证。社会事业重大项目,事关国计民生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牵涉面广、影响深远。加强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和预警,有助于全面排查掌握影响发展与稳定的各类隐患因素,有利于标本兼治综合推进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

2.是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坚持以民为本,深入广泛地体察民情、倾听民意、集中民智,是提高党委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掌握各类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手段。在那些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牵涉面广、影响深远,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社会事业重大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切实抓好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判定和预警,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

三、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特点

1.公众诉求日益多样化

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的利益相关方诉求与项目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社会事业重大项目涉及利益相关方广、社会影响大、社会稳定不确定因素多,民众的诉求心态更加复杂多变,诉求导向也更加多元化。部分群体除表达物质利益诉求外,一些权利的诉求、安全的诉求也被激活,呈现出物质利益诉求、权利诉求与安全诉求相互交织的态势。

2.分析范围及调查内容广泛

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布范围广,涵盖了项目前期、建设期和运营期全过程。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内容包括项目合法性、社会环境、征地拆迁、生态环境、建设管理、安全控制、经济利益等方面。这些风险既关联项目本身、相关利益群体,又涉及社会及环境容纳问题,风险分析内容广泛,而且需要搜集大量的基础资料,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

3.分析指标多样复杂

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指标繁多,针对性和专业性较强。按量化性质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按重要性分为约束性(绝对性)指标和参考性(相对性)指标,还可按时间发展分为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这些指标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专业性,要求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机构认真加以选择和确定。

四、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方法

本文以投资10亿元的“某国家考古遗址旅游公园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为例阐述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方法。分析流程:成立项目小组风险调查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风险等级评价提出分析结论及建议。

1.风险调查

(1)风险调查内容。根据项目的实际,结合项目建设方案,运用适用的方法,深入开展风险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项目的合法性;项目所在地周边的自然环境现状、社会环境状况以及项目实施可能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利益相关者态度;当地政府、社会组织态度;媒体态度;同类项目曾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等。(2)风险调查范围。根据项目风险调查内容结果,确定项目的风险调查范围,见表1。

(3)风险调查方式与方法。风险调查的方式有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典型调查。项目采用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典型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相结合的风险调查方式。风险调查常用的方法有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等。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项目小组进行了广泛调查,充分收集各方意见和诉求,对前置文件、合法性文件资料的采集采用文献法,对社会环境调查组合应用公示公告、问卷法、走访座谈、网上调查等多种方式和方法。

2.风险识别

在项目风险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利益相关者不理解、不认同、不满意、不支持等方面,或在日后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的情形,全面、全程查找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各种风险因素。风险识别一般选用对照表法、专家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实地观察法、案例参考法、项目类比法等方法。项目采用对照表法识别项目的特征风险因素(对照表省略)。通过对照表法,对项目风险因素和社会互适性因素进行了仔细识别和分析,归纳出了项目4个主要风险因素,见表2。

3.风险估计

(1)风险估计方法。风险估计一般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逐一对风险因素进行多维度分析,估计其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选取的维度通常包括:可能产生风险的项目阶段、地域、群体以及风险的成因、影响表现、影响程度等特性。主要风险因素的估计,可对风险概率、影响程度和风险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判,也可根据专家经验确定。根据风险程度进行排序,揭示主要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2)项目主要风险因素及其风险程度。

1)社会稳定风险单因素分析(见表3)

2)主要风险因素程度汇总(见表4)

4.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为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项目实施可能引发的风险,根据项目建设特点,针对主要风险因素,提出综合性和专项性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见表5。

5.风险等级

(1)主要因素风险变化情况分析。根据以上分析成果预测措施前后每一个主要风险因素可能引发风险的变化趋势和结果,见表6。

(2)风险指数计算。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指数计算一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可选用专家直观判定法、专家打分法确定措施后每个主要风险因素风险权重。项目风险指数计算见表7。

(3)风险等级评判标准。参照国内部分地区的做法与经验,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制定符合行业实际的风险等级评判标准,见表8。

(4)项目等级综合评判。经过采取一系列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后,项目4个主要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中,有2个较小、2个微小,项目措施后综合风险指数为0.1。对照表8,综合判断项目措施后风险等级为低风险等级(C级)。

6.风险分析结论与建议

(1)风险分析结论。1)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为:被征地农民就业及生活风险、土地房屋征收补偿标准风险、水土流失风险、噪声和振动影响风险。2)项目措施后综合风险指数为0.1,综合判断项目措施后风险等级为低风险等级。(2)风险分析建议。1)针对公共服务提供不足和拆迁安置落实的问题,尽快提出修订方案。2)根据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价值观、对风险的认知和承受度、对某一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的偏好等,以最适当的方法进行沟通,力求取得最佳的实际效果。

五、结束语

以上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方法适用于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的风险调查、识别、估计、防范以及风险等级确定,同时也可适用于其他项目领域。一般来说,在社会事业重大项目中,社会稳定风险一般不涉及严重污染、民族矛盾等问题,主要集中在规划和审批程序、征地拆迁、生态和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在风险识别、估计过程中,应当结合具体项目时间紧迫性、影响范围大小、项目风险调查难易度等特点,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当前与未来相结合的原则,选择适宜的方法综合运用,得出客观、科学、可靠的分析成果,不仅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阶段提供直接依据,而且为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篇3

旅游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敏感性,旅游业的发展容易受政治、经济、社会、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部分因素又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为保障旅游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通则》[1]规定,旅游规划应对旅游项目的宏观背景、资源禀赋、开发条件、环境保护等作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但由于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客观存在,旅游规划的实施效果与规划目标仍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因而“旅游规划蕴含风险”[2]。因此,在旅游规划中应重视风险分析,识别影响规划实施的风险因素,评估其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对策。风险分析可以提高旅游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减小风险因素的不利影响。

本文基于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分析理论,结合旅游业的自身特点,探讨风险分析方法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1 风险分析的含义

1.1风险的定义[3]

风险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风险是指“不利结果出现或不幸事件发生的机会”(英国风险管理学会(IRM))。狭义的风险定义认为风险的本质是有害的或不利的。广义的风险定义认为风险是中性的,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风险定义为“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其后果的组合”。广义的风险定义可以理解为:风险是未来变化偏离预期的可能性以及对目标产生影响的大小[3]。

1.2风险分析的内容

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识别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估计这些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由此造成的影响;为防止或减小不利影响而制定对策。与上列内容相对应,风险分析可以分为以下3个步骤:①风险识别;②风险评估;③风险对策[3]。

2旅游规划中的风险识别

由于旅游活动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旅游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风险因素也比较多。按风险因素的来源,旅游规划中的风险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2大类。外部风险一般包括政策、经济、社会、环境、市场等方面,内部风险一般包括决策、管理、技术等方面。不同的规划类型和规划阶段,涉及的风险因素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具体项目区别对待。

2.1外部风险

(1)政策风险旅游规划的政策风险可能来自2个方面,一方面是因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改变了旅游规划实施的政策条件;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不合理的旅游发展政策,可能与生态环境、自然文物保护等法律法规划相悖。

(2)经济风险旅游业受经济因素的影响非常显著,经济波动一方面直接影响旅游者的经济收入与消费能力,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其消费心理与消费预期。如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对旅游业造成了巨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与经济形势恢复相关,一般持续时间较长。

(3)社会风险社会风险因素可能会对旅游活动造成关键影响。旅游规划中需要考虑的社会风险有:①当地居民是否支持旅游开发;②旅游活动涉及到的民族矛盾、宗教问题;③旅游开发引起的移民、拆迁补偿问题;④突发性事件如非典、H1N1流感及暴力事件等。

(4)环境风险环境因素日益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环境风险一方面来自环境变化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如气温变暖引起雪山融化,干旱使河水断流,污水排放使旅游区水体遭受污染等,对相关旅游活动将构成重要威胁。另一方面,旅游活动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当,也会引起环境的破坏,而给旅游项目带来风险。

(5)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竞争性项目常遇到的重要风险,对旅游规划来说,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市场预测方法或数据错误,导致市场需求分析出现重大偏差;②旅游者偏好转移,使市场需求与预测发生偏离;③竞争格局变化;④产品价格不被市场认可,影响旅游项目的预期收益。

2.2内部风险

(1)决策风险由于旅游业的复杂性和认识能力的局限性,管理者在规划、管理、经营的决策过程中,不可避免具有主观性,如果决策时未考虑风险因素的影响或忽略了某些主要的风险因素,就会导致决策风险。例如宜昌市“三峡集锦”项目,因盲目跟风人造景观热,“真三峡前建设假三峡”,建成10年后被迫拆除,造成了巨大的投资损失(楚天都市报,2006年8月24日)。

(2)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由于管理模式不合理,组织不当,管理混乱或主要管理者能力不足等引起的风险。旅游规划中需要考虑的管理风险有:①旅游开发活动中的管理风险;②旅游企业经营风险;③旅游人力资源管不足、人才流失的风险。

(3)技术风险

旅游项目的技术风险可能来源于:①前期勘察资料的可靠性及开发方案的可行性;②工程施工风险,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遭遇滑坡、坍塌等;③旅游活动的安全性,特别是一些高危性旅游项目,如漂流、探险等,往往存在较大的技术风险。

3旅游规划中的风险评估

旅游规划中风险评估的任务是估计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规划目标的影响,并按照一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划分风险等级,确定关键风险因素。风险评估分为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2部分内容。

3.1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包括风险概率估计和风险影响估计2个方面。风险概率即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旅游项目中风险概率估计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前者主要包括头脑风暴法、电子会议法、德尔非法等,后者一般是通过统计分析、数学计算和计算机的应用来实现[4]。

按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及评价的需要,可以将风险概率分为若干档次,如文献[3]将风险分为很低、较低、中等、较高、很高5档,对应风险概率从0%按每档20%递增至100%。同样,根据风险发生对规划目标的影响大小,可以把风险影响划分为5级,即:严重影响、较大影响、中等影响、较小影响和可忽略影响。

3.2风险评价[3]

风险评价以风险概率估计和风险影响估计为基础,对风险划分等级。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评价矩阵法和专家评价法等。

旅游规划中的风险评价,可以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风险评价矩阵。以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为横坐标,以风险发生后对规划目标的影响大小为纵坐标,将各种风险因素排列在矩阵的25个网格内。结合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及对规划目标的影响,将风险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

4旅游规划中的风险对策

在旅游规划中,不仅要了解规划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还要提出针对性的风险对策,以避免风险的发生或将风险发生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风险对策研究的结果应及时反馈到规划的其它方面,作为规划修改和方案调整的依据。

4.1基本要求

(1)风险对策应具针对性旅游规划可能涉及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各种规划的内容和重点也不相同。因此风险对策应结合旅游项目的特点,针对特定对象和关健的风险因素制定对策,将风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2)风险对策应具可行性风险对策应立足于现实客观的基础之上,提出的风险对策应是切实可行的。所谓可行,不仅指技术上可行,而且从财力、人力和物力方面也是可行的。

(3)风险对策应具经济性规避防范风险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风险对策所需要的费用远大于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那么该对策是没有意义的。在风险对策研究中应将规避防范风险所付出的代价与该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权衡,寻求以最小的费用获取最大的风险效益。

4.2常用的风险对策

在旅游规划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风险分别采用不同的对策。常用的风险对策主要有: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自担。

(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彻底规避风险的一种做法,即断绝风险的来源。对旅游规划而言意味着改变规划方案或否决某些开发项目。风险回避方法在规避了潜在的风险损失的同时,也放弃了预期的收益。因此,这种方法一般是在风险影响严重,风险概率很高的情况下采用。

(2)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针对可控性风险采取防止风险发生,减少风险损失的对策,是最常用的风险对策。风险控制措施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况,一般包括技术措施、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等。如在旅游项目决策过程中进行科学论证,鼓励公众参与,强化监督工作,落实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决策的盲目性,降低决策风险。

风险分散是另一种常用的风险控制措施,例如对某些新兴旅游项目,市场前景较好,但不确定因素也较多,可以采取引进风险投资的方式,分散部分风险。

(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将潜在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以避免风险损失的一种方法。例如旅游企业采取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方式将旅游活动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此对策尤其适用于高危性旅游项目和某些人力难以控制的灾害性风险。

旅游项目建设中的工程风险,可以通过相关合同条款转移给承建方,再由承建方依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对策。

(4)风险自担风险自担就是将风险损失由旅游项目自己承担,主要适用于风险程度较低的风险因素。另外,在采取风险应对措施的费用远大于风险损失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风险自担的对策。

5结语

旅游业的发展涉及旅游区的诸多方面,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旅游规划中的风险分析应具有广泛性和长远性,旅游规划风险分析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旅游规划风险分析应涵盖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的政策、经济、社会、环境、市场、管理、技术等诸多方面。

(2)旅游规划风险分析应涵盖旅游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全过程,旅游规划人员应具有一定的风险预见能力。

(3)旅游规划风险分析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规划单位、旅游企业及其它利益相关者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参考文献

[1] 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S].

[2] 汪宇明.旅游规划方的理性和责任-再谈规避旅游规划的风险[J].旅游学刊,2008,23(9):6.

[3] 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资格考试参考教材编写委员会.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388-423.

篇4

对于大型的水电项目建设工程而言,一般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的特点。因此,大型水电项目的投资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造成这些不确定性的因素除了工程周期与资金投入之外,还有运营成本以及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这些因素使得大型项目建设在财务上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可以说,风险分析是一项较为高深的学科,目前我国金融业、项目建设业、保险业、工业等许多领域都将风险分析划为了重点研究对象。风险分析并不仅仅指的是通过研究数据进行财务上的预算与决算工作,而是要依据风险分析的理论方法与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市场的经济状况来进行的。

一、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

一般的大型项目都是由国家来进行投资的,在宏观调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类项目普遍表现为超长的建设周期、巨大的投资金额以及复杂的施工技术。在建设过程中,市场上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工程未按图纸规范施工造成返工、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导致预算增加,都会造成财务上的波动。

大型水电项目的财务资金主要是由国家拨款而来的,并且有一部分为社会上的融资。这种具有投资倾向的建设工程,投资者除了关心投入的款项是否能够有效利用之外,还会关心自己的投资能够得到多少回报。换言之,资金的投入者更加看中的是财务的可行性,这就要求工程项目的财政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保障资金的合理运用。

二、工程项目风险的探究

对于一项项目工程而言,风险意味着一切会影响项目施工进度与资金浪费的因素。这种风险属于事先没有预计到的变化,可能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项目工程的风险一般包含以下3各方面:工程本身存在的风险因素、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事件以及风险后果的不确定性。

鉴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风险事故,因此有了“风险源”这一词汇。风险源指的是任何可能对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的来源。风险事件由风险源引起,包含任何可能影响到工程项目建设的因素。并且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表现在风险发生时间的不确定、风险程度的不确定、风险带来的后果不确定。

由于项目建设涉及到的方面较广,因此在预测方面并不能够保障面面俱到。项目施工环境的变化加上本身的复杂程度,让人们对项目的客观认识无法达到一定的深度,致使预测能力受到限制。在风险发生之后,财务部门应该及时进行相应的整改措施,保证将损失降到最小。因此,工程项目财政部门就应该设定相应的风险预测计划与解决计划,风险的存在会让工程遭受不确定损失,这种损失是潜在的,在短期内无法准备鉴别,但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三、风险分析的过程

风险分析是将工程项目的施工状况结合周围环境状况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的一种财务管理方式。对于一项项目而言,风险分析通常是在项目建设之前就完成了的,并且要随着项目建设的过程加以改善。财务风险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行性分析的一部分,为项目的投资、招标以及任务目标的确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风险分析虽然是渗透在整个工程建设建设之中,但施工期间的分析效果远远不如计划前期。根据财务风险分析的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定性与定量两种,在阶段的划分上可以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评价。

首先,财务部门要对项目进行风险上的辨识,通过对设计图纸以及设计目标的详细了解来进行项目资料的客观统计,并且从主观上分析资料的准确程度以及对风险评估的有效程度。接着,就可以开始着手进行项目风险预估工作了。风险预估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估计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潜在风险,这种预估一般需要专业人员亲自到施工现场进行查验,对周围环境,包括气象环境、当地土质以及土层结构等进行分析,列举出容易影响项目施工的因素;二是对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预估,这种预估需要结合周边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风险来进行参考,充分利用其他工程的档案资料,详细了解该地段事故发生的类型与几率,以便于日后做好防范工作。在分析结束之后,需要对分析出来的结果进行总结,也就是风险分析的评估工作。

四、财务风险分析在大型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一)有效辨识风险因素

对于大型的水电工程而言,其项目建设工程量较大,因此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在进行风险分析之前,需要派遣专门的小组对工程建设地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容易影响工程质量的安全隐患。

1、筹建工程

筹建工程包含有征地工程、施工交通工程、施工供电工程以及线路架设等子工程,主要存在的风险因素有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以及施工质量问题。

2、准备工程

项目的准备工程包含导流工程以及临建设施的建设这两个子工程,风险因素包含当地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或是弊端。

3、大坝工程

对于大型水电站项目而言,大坝的建设是整个工程的重点,因此应该对大坝工程汇总双曲拱坝以及水垫塘和二道坝分别展开分析。双曲拱坝的风险因素有建设地点的地质条件、建设材料的供应、气象条件以及施工管理是否完善;二道坝与水垫塘的风险因素与双曲拱坝相同,但在期望值与标准差方面存在着差异。

(二)电量与电价的风险因素分析

水电站的建设就是为了给人们提供充足的用电,因此需要对水电站在建设之后的吸收电量以及电价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1、吸收电量项目

吸收电量项目受到经济增长速度、电源建设速度、负荷特性以及径流量这4种因素的影响。

2、电价工程

水电站的电价受到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其风险因素大多在于增值税的变化、煤价的变化、环保的发展、资金成本的变动以及物价上涨这几方面。

(三)风险评价

从对水电站工程的风险因素分析可以看出,进行水电站项目建设能够很大程度的保障投资是盈利的,不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并且在贷款的偿还方面,水电站若是建设成功,在几年内就能够收回成本,因此在财务投资方面还是较为乐观的。在投资收益方面,工程建设完工后前几年肯定不会有收益,但在发展若干年后,投资者就能够看到投资回报。

对于大型水电项目而言,其供电能力在市场经济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保障其在市场上利于不败之地,因此投资是具有保障的。从工程建设财务角度来说,水电站的投资在几年之内就能够收回成本,因此这个项目的投资是可行的。

五、结语

篇5

【 abstract 】 the subway engineering with general engineering than not foreseeable by 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rresistible factors affecting more heavy, make the metro engineering become one of the high risk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 Compar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human management factor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tro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subway construction of risk management of the effective measures.

【 key words 】 the subway, construction, risk management, effec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2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 国内地铁施工事故频发, 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了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严重地影响着地铁工程建设目标(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的实现。如果人们事先能把整个工程项目的大过程, 按阶段根据其技术特点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 利用人类对这些小过程的分析, 判断其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即典型风险), 事先采取预防措施, 就能够将意外事故出现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就是风险管理的实质。因此, 开展城市地铁风险管理研究, 对城市地铁工程的设计与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地铁工程风险管理的特点

地铁工程风险管理的目标是: 用全面系统的实施手段, 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掌握工程进展的第一手资料、作业状况, 提高事故发生的预测和防控能力, 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使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地铁工程风险管理有如下特点。

1、地铁工程风险分析的内容复杂

风险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 并超越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在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 风险是无处不在、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地铁工程处于复杂的地层地质体中, 其具有的隐蔽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风险分析的一些方法难以准确运用并确切表达。在进行项目风险分析时, 既要考虑其精确性, 又要考虑到成本因素, 如果为取得准确的风险分析结果而花费太大, 甚至超过事故发生时所造成的损失, 就得不偿失了。

2、地铁工程风险管理需要重视风险的征兆

地铁工程风险分析时必须明确出现风险的征兆,并且对危险的基本因素实行监察, 随时避免危险发生。在风险管理中, 可以找出出现危险的基本因素, 对危险因素应采用有效而直接的手段进行督察, 一旦出现危险征兆, 立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可以有效地制止危险的出现。因此, 要重视对危险因素的分析和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应当重视监察的作用。

3、地铁工程风险分析方法的多样性

目前, 在地铁工程行业以外已经得到大量研究和应用风险分析和评价的方法, 地下工程的合同、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风险分析评价方法。在合同、可行性研究阶段, 由于可获得的工程信息量较少, 可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 对其工期、费用做出预测, 并为方案决策提供基础; 而在其结构的详细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 随着设计目标和各种地层条件、周围环境条件等参数的明确, 借鉴已有的工程经验, 可选用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

4、地铁工程风险管理的动态性

从地铁工程的特点来看, 工程的进展, 即从工程立项、勘测、设计、施工直至运营, 往往客观环境处于变化中, 也就是说, 从管理的角度分析是处于动态过程中,因此风险分析也要从动态管理的理念来进行。对于工程进展的不同阶段, 直至工程施工中的各个阶段, 以当时相对稳定的因素来进行风险分析, 并将分析的结果作为工程安全性的评价, 将会是有用的成果。

5、要求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素质

地铁工程要求从事地铁工程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 具有丰富的经验, 经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 否则将很难理解工程风险的性质及特点, 更难通过合理的风险分析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风险分析人员只有掌握了先进、科学、系统的工程风险分析方法, 才能降低施工风险, 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二、地铁施工建设中的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1、做好设计阶段环境调查

环境调查是地铁工程建设前期重要的阶段,根据各阶段设计的深度要求进行不同深度的调查。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管线采用拆除、迁改的原则进行规避,对于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要在设计图纸上提出建议保护方案和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2、做好开工前的工程环境调查

篇6

一、谨慎性原则内涵的把握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理解谨慎性原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谨慎性原则存在的基础是不确定性,所处理的是“可能发生”的事项。会计环境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因素,影响着会计要素的精确确认和计量,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估计和判断;二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经济活动有一定的风险性,提高抵御经营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需要谨慎;三是会计信息建立在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避免夸大利润和权益、掩盖不利因素,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四是运用谨慎性原则的目的是在会计核算中充分估计风险的损失,避免虚增利润、虚计资产,保证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二、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体现谨慎性原则的意义

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体现的谨慎性原则,其内容与会计中应用的谨慎性原则有所差别,可以表述为: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应体现谨慎性原则,项目投资额和收入的估算要谨慎,不可高估;项目成本、费用的发生内容与发生数额的估算应适当、充分;现金流入量的估算要谨慎,现金流出量的估算要适当、充分和提前;加强项目的风险分析,提高财务评价信息决策的相关性。

项目投资前期,决策是关键,而决策的依据是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是投资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在对项目未来的运行状况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分析其财务可行性。财务评价指标是投资项目经济效益优劣的标志,是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而投资决策实际上引导了有限的投资资源的流向。因此,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运用谨慎性原则,从而提高决策的相关性,可以正确引导投资资源的合理流向,提高各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投资的积极性。如果是涉及外商投资的,还会影响到外资的引入。

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原因有三:一是投资项目未来的运行状况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大到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小到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二是财务分析的基础数据都是估算的,有些项目是否发生或发生数额的大小是不确定的;三是同样存在提高信息决策相关性的需求。

由此可以看出,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与会计核算所面临的问题十分相似,都有谨慎性原则存在的基础――不确定性,都需要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都需要提高所提供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体现谨慎性原则。

三、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谨慎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基于以上分析,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运用谨慎性原则很有必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财务数据的估算中体现谨慎性原则

财务数据的估算包括投资总额的估算,各项收入项目的估算,各项成本费用的估算,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的估算。

投资总额的估算数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产总额,每一项投资的估算都应有相应的依据,应详细计算。收入项目的估算应在较为科学的市场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对于销售量和价格的估计应适当保守,对于是否发生不确定的收入项目应不予计算,对于发生数额不确定的收入项目应予低估;在各项成本费用的估算中,对于是否发生不确定的成本费用项目应予以计算,对于发生数额不确定的收入项目应予适当高估;现金流量的估算中也应体现谨慎性原则,不高估现金流入,不低估现金流出。

(二)在财务数据的分析中运用谨慎性原则

在对投资项目的财务数据进行估算后,就要进行财务分析,计算出反映投资项目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现金流动状况的各项财务指标。投资者和政府主管部门就是根据这些指标确定项目的财务可行性以及项目未来的运行经济前景的。

如在折旧费用的分析计算中,可以考虑改变所有固定资产统一采用直线法(按使用年限或工作量)平均计算折旧的方法,根据项目所占用固定资产的情况,将固定资产分为几个大类,按各类固定资产磨损的性质分别采用不同的折旧计算方法,对于科技含量高的部分固定资产应采用加速折旧法。同样,无形资产的摊销也可根据项目的情况适当缩短摊销年限。这样一方面财务指标的计算结果具有谨慎性;另一方面还会产生一定的税费后移效应,有利于投资者迅速收回投资。

(三)加强投资项目风险分析,在财务评价中反映风险

充分认识项目风险有利于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任何投资项目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受各种自然灾害、技术条件、宏观经济环境、政策法规以及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都会有一定的风险。如果能够充分认识项目的风险,全面地了解影响项目预期目标的各种风险因素及其产生的原因,了解各种风险因素对项目预期目标影响程度的大小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在项目决策的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确定更为合理的项目预期目标,避免项目的预期目标与实际值之间产生过大的偏差,从而增加项目决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通过项目经济评价风险分析,基本可以了解项目各种风险因素对项目预期经济目标或重要经济评价参数的影响程度,明确项目面临的风险形势,了解采取不同风险控制措施对项目预期经济目标以及重要经济评价参数的可能影响结果等方面的内容,为采取合适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加强投资项目经济评价风险分析不但有利于减少项目投资失误、促进投资项目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减少整个社会的投资损失与资源浪费,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投资效益。此外,进行科学、合理的项目经济评价风险分析,能够促进项目投资者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了解,促进国家各种宏观调控手段的发挥;能够影响投资者对投资行业与投资地区的选择,最终影响全国的投资总量,实现调整投资结构的效果,达到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对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分析,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社会因素、政治环境和经济状况的变化;二是技术发展速度对现有方案使用寿命的影响;三是市场变化对预测精度的影响;四是方案中有关经济参数是估算的。

在投资项目财物评价中加强风险分析,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在业内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规范中提出加大风险分析的行业规范;2.在项目财务评价中可根据项目风险的大小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风险分析结论更为科学、可靠。

定性分析方法常用的有特菲尔法,即调查和专家打分法。其做法是:首先通过风险辨识将项目风险列出,设计风险调查表;然后利用专家经验对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再综合整个项目的风险。

定量分析方法除了常用的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方法外,还可以考虑引入一些新的风险分析方法,如分析报酬法(又称调整标准贴现率法)、风险当量法、解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这些方法有些模型较为复杂,可以组织专业人员编写一些小软件,只要输入数据就可以得出计算结果,既方便使用,又可以推动风险分析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的应用。

(四)考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对投资项目的影响

1.对资金的影响

篇7

关键词: 隧道工程;风险管理流程;工作标准

Key words: tunnel project;risk managing process;work standards

中图分类号:U45;F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0-0090-04

0引言

20世纪60年代,一门新的管理科学――风险管理,在美国正式形成,从此风险管理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风险管理现已被公认为管理领域内的一项重要职能。风险管理首先应用于经济领域,最近10年,风险管理才真正应用到隧道工程领域。美国MIT的Einstein・H・H教授是较早从事隧道工程的风险分析的代表人物,主要贡献是指出了隧道工程风险分析的特点和应遵循的理念,诸如《Geological model for tunnel cost model》[1]、《Risk and risk analysis in rock engineering》[2]。

隧道工程项目是一个投资大、工期长、涉及面广的复杂系统。在这些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还会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的因素,因而隧道工程建设中存在较大风险因素。为降低诸多风险因素对工程项目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必要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通过风险规划、风险分析和风险监控,科学合理地使用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对项目涉及的风险实施有效控制,主动、系统地对项目风险进行全过程管理及监控,达到降低项目风险、妥善处理风险事故不利后果的目的。

1991年英国提出UK MOD风险管理模型,将风险的管理分为初始辨识、分析和规划管理3部分,初步建立了现代风险管理流程的雏形。美国工程风险管理研究专家Reilly和Carr(2001)提出5阶段风险管理模式,即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决策、风险控制。该风险管理流程在2002年国际隧道协会(ITA)起草颁布的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管理指南中得到了应用[3]。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适用于隧道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流程,设计规划的隧道工程风险管理流程图,提出相应的工作标准。流程如图1所示。

1分析项目环境拟定风险管理策略

由于人们认识事物在深度上和广度上均有局限性,这就使得分析处理能力上是有限的。工程项目可被视为客观事物的集合体。因此人们对工程项目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上的不完备的问题,从而造成人们对工程项目建设的环境缺乏客观认识,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缺乏符合实际的预见,这是导致出现风险的重要原因。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对每一个不同的项目来说,量身定做一套风险管理策略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即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必须是在分析项目环境的情况下完成的,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项目环境拟定风险管理策略。该过程在图1中通过A2、A3、A4充分体现。由项目的领导小组分析项目的环境,根据项目的环境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并确定项目的整体目标,以便后续工作更好地进行。

2隧道工程风险分析

目前国内对风险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市场分析、工程项目管理、投资分析、信息安全与贸易安全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风险分析过程实际是探索系统未来运作轨迹。在隧道工程中,风险分析主要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以便更好的控制和处理风险,将其所致的损失和后果降到最低。风险分析过程在图1中通过B4、B5、B6、B7、A7充分体现。风险评估小组组织风险分析,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和评估,最后向领导小组提交风险报告,如果风险分析可行,下一步进行风险应对,如果风险分析不可行风险评估小组重新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直到风险分析可行为止。

2.1 风险因素识别

风险识别是针对项目中各种风险因素、风险来源、风险范围、风险特征与风险事件或假象或现象和风险后果相关的不确定性,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型、风险产生原因和机理进行风险辨识[4]。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风险识别主要包括收集资料、分析不确定性、确定风险事件、编制风险识别报告等。

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与控制的开始,也是风险评估的基础。风险因素识别方法和手段正确实用与否,风险分析结论准确全面与否对后续的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隧道工程中,风险识别是要确定隧道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它是隧道工程风险管理的基础。在隧道工程风险识别中,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敏感性分析法、项目工作分解结构法、事故树分析法等五大类。

在多年的研究和经验积累的结果上,可以总结出隧道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如下[5]:

①施工风险:如塌方、岩爆、瓦斯爆炸、突水、滑坡等;

②技术风险:如施工技术不合理、爆破控制不当、新技术、新结构的应用等;

③自然风险:如高温、严寒、地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

④管理风险:如施工人员不合格、管理人员不合格等;

⑤设备风险:如施工设备供应不足、设备安装事故等。

2.2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建立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的,可分为风险估计与风险评价两部分。风险估计与评价在施工风险管理中很重要。它通过对施工中风险的估计与评价,把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以及其它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就可以得出施工中发生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决定应采取什么样的风险处置计划。

2.2.1 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是指在找出潜在的风险因素后,估计潜在损失的规模和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损失发生可能性的估算和严重性的估算,以便于评价各种潜在损失的相对重要性,从而为确定风险管理对策的最佳组合提供依据。

隧道工程风险估计时,常使用风险指数法R=P?鄢C估计风险的严重程度。目前,我国在隧道工程领域风险估计时,将潜在风险P分为5类,如表1所示;对风险后果C相应的分为5级,如表2所示;风险指数如表3所示[5]。

2.2.2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计的基础上,把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得出项目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比较,确定项目的危险等级。然后根据项目的危险等级,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控制措施,以及控制措施采取到什么程度。

风险评价是隧道程风险管理的核心,是系统地识别工程风险和科学合理地管理风险之间重要的纽带,是决策分析的基础。工程中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很多,简单概括起来,主要有:主观评分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敏感性分析法、故障树法、结构可靠性分析法、影响图法等。

近年来隧道风险评价方法在国外得到了大量的研究及应用,除了借鉴隧道工程行业以外已经发展的评估方法,应用一种或几种方法对工程系统或工程的某一部分进行风险估计外,还根据隧道工程的特点发展了许多适合隧道工程的风险评价模型。而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和实践的时间都比较短,还属于发展阶段,因此风险评价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还比较少,目前也仅限于最简单的风险指数法[6]。

3隧道工程风险控制

3.1 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就是针对风险分析的结果,为降低风险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应对措施。工程项目常用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有: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缓解、风险自留和风险利用,以及这些策略的组合[7]。在众多应对策略中,项目管理者选择行之有效的策略,并寻求既符合实际,又会有明显效果的应对风险的具体措施,力图使风险转化为机会或使风险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

某一工程项目风险,可能有多种应对策略或措施;同一种类的风险问题,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主体采用的风险应对策略或应对措施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从理论上说,需要根据工程项目风险的具体情况以及风险管理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去确定工程项目风险应对策略或应对措施。隧道工程项目常用的风险应对策略有: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控制和风险自留。

除了上述的风险应对策略以外,保险也是隧道工程风险处理的一种方式,实际上购买保险也是一种转嫁风险的方式。但是保险并不是最保险的方式,如果想要达到最佳效果,而是应该通过科学的决策,理性的做出处理对策。

3.2 风险监控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的过程中,风险会不断发生变化,可能会有新的风险出现,也可能预期的风险会消失。而隧道工程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风险变化的可能性显得尤为明显,及时对残余的风险进行控制和处理,并进一步修改风险策略,对于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这是关键的一步。因此,对隧道工程进行风险监控是十分重要的。

风险监控是指隧道工程进展过程中,密切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控残余风险,识别新出现的风险,修改风险管理计划,评估风险管理的效果,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风险监视和风险控制。前者指对风险和风险因素发展变化的把握,后者指在风险监视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7]。

在某一时段内,风险监视和风险控制交替进行,即发现风险后经常需要马上采取控制措施,或风险因素消失后立即调险应对措施。因此,常将风险监视和控制整合起来考虑。风险监控过程在图1中通过B11、A11、C12、C13、A13充分体现。由风险评估小组制定风险监控策略,交由领导小组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项目团队执行风险监控策略,并及时进行反馈,以便更好的完善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监控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有:项目风险应对;审计;定期项目评估;增值分析;技术因素度量;附加风险应对计划;独立风险分析[8]。

4隧道工程风险管理工作标准

根据以上的分析,规范了隧道工程风险管理的工作标准,如表4所示。

5结论

风险的管理是隧道工程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何使隧道工程这一复杂系统的诸多风险因素对工程项目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这就要求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定一个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和工作标准在这一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风险管理者才能通过全面的识别、细致的分析、合理的评价、恰当的处理、实时的监控,才能使工程免受重大损失,保证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Einstein H H & Vick S G. Geological model for tunnel cost model[J];Proc Rspid Excavation and Tunneling Conf,2nd,1974:1701-1720.

[2]Einstein H H. Risk and risk analysis in rock engineering[J];Tunneling &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1996:141-155.

[3]张云飞、赵云胜:《隧道施工期风险管理体系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2):55-57。

[4]郭捷:《项目风险管理》[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78-79。

[5]贾剑青、王宏图等:《隧道工程风险管理探讨》[J];《全国地铁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研讨会》:171-178。

篇8

一、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而建筑安全直接关系到个人、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命脉,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稳定的前提之所在,因此,包括建筑施工企业在内的各单位务必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过,虽然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已经意识到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建筑施工环境的复杂、项目的多样性以及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有待完善等多方面因素,仍然需要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完善。而在本文中,主要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这一安全管理的关键工作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助力我国建筑施工项目能够顺利的展开。

二、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科学的管理,是进行事故避免和预防的重要基础,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务必重视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主动分析,超前预防。安全风险分析主要是对设备设施和人身不安全因素,按照风险大小进行辨识分析,从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等进行风险分析。在安全风险分析中,要根据检查标准或规范和易于发生事故原因,结合工程建设的环境和特点、管理现状和技术要求等,强化项目经理、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并深入查找问题,对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风险做出详细记录和汇总分析,分析结果要可靠真实。只有这样,才能对安全风险的准确度进行客观的把控,从而为提前预防和控制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提供必要的数据。

三、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识别分析

(1)安全风险识别的概述

所谓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是指在建筑施工中,相关的风险管理人员在收集相关资料和调研结果之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对还没有发生的潜在风险和客观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和全面识别。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风险控制的主要对象为危险源,其是建筑安全管理的重点所在。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识别是需要基于一定的系统化的程序进行的,该程序不仅复杂而且细致,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依靠对客观的统计、资料的积累和风险的纪录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根据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识别方法和手段。

(2)危险源的主要类型

笔者根据当前建筑施工项目的主要特点,按照施工人员从事的专业类别,对主要的危险源进行了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四、关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评价方法

(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概述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同样是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该环节可以有效地对建筑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或者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进行判定。只有通过有效的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才能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作业。同时,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务必针对建筑施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将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或者危险因素进行科学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采取科学的方法,判定每个环节的安全风险等级值,同时基于该种等级值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风险进行规避,以确保安全施工作业的展开,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2)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

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的主要特征,当前应用的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定量评价、半定量评价以及定性评价三种主要的类型,其中后两类方法的应用最为普遍。直接判定评价法、安全检查列表法、故障树分析法以及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其中几种具体的分析方法。对于直接判定评价法来说,存在着如类比法、对照经验法以及物体材料性质分析法等,而填写工地级、公司级以及班组岗位对电气设备、吊装以及起重机械的安全检查表则是安全检查列表法的内容。故障树分析法,英文简称为FTA其是以事件、事故以及故障作为方法的起始,在逻辑关系的分析下,对其可能产生的失效状态、后果原因等进行研判。

(3)LEC法在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中的应用

LEC法即是上文所描述的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其是根据D=LX-EXC公式,对工程项目的作业风险D进行判定,D越大说明风险值越大,需要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而针对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评价过程主要是:

首先,对员工在某种具有潜在的危险的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进行评价,而评价的方法主要是采取“打分”的策略,将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的分数进行罗列,并计算出总分,通过总分的大小还对危险性进行判定。而判定危险性的主要公式为:危险性=LEC。在该公式中,L代表安全事故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E则是代表员工在危险环境中暴露的频率,C是危险的严重程度。

然后,将收集的信息按上述标准进行评分,将所得分数填入职业安全卫生风险评价表中,并计算三个指标的连乘积,得出危险性,并根据相应的分值确定风险程度。

最后,由管理者代表及相关部门人员,根据风险程度分级确定出重大安全卫生风险,制定出重大风险汇总表,并以此作为确定职业安全卫生目标和指标的主要依据。

五、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在建筑施工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提起足够的重视。但是,笔者认为,在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运用中,不能仅仅要目光局限在建筑施工企业本身,而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建立一个综合的安全控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使建筑施工项目可以顺利的实施,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和谐、健康和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琼,周基.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分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05:79-82.

[2]赵艳莉.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危险源评价及管理方法分析[J]. 建筑,2014,11:63-64.

篇9

一、建筑工程项目中所面临的风险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风险因素数量越来越多且种类复杂,致使其在整个寿命周期内面临多种多样的风险,为切实加强对建筑工项目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控,必须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进行了解和掌握。

1.项目环境风险

项目环境风险主要包括自然环境风险和社会环境风险。自然环境风险主要表现在地震、洪水、暴雨、雷电、滑坡、泥石流、塌陷以及其他突发自然事件等。由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现象将会造成工期拖延和财产损失。社会环境风险是由于价格变动、汇率变动、通货膨胀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将会给建筑企业带来一定风险,从而影响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2.项目技术风险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着技术不规范和施工技术不协调的因素,因此会产生项目风险。由于发包人没有采用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在工序过程中不能较好地进行协调和统一,影响以后的结算和验收。发包人管理工程技术不到位,不能及时解决承包人所提出的技术问题,而且不能及时答复相关问题,也会造成项目工程的延误。

3.项目管理风险

每个施工故事背后都离不开施工管理,每次施工管理都离不开施工人员的密切配合。良好的施工管理能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反之,则会恶化施工风险程度,加大工程项目的风险。因此,施工管理因素和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及施工企业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因而风险评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风险评估首先找出项目风险的来源,识别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并采取措施化解和消除风险。然而一些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潜在风险,建设人员无法准确判断这些风险的位置,这些不确定风险将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进行和最终工程的竣工。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前期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评估工作是建筑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必要基础工作。

1.项目风险评估概述

风险评估就是识别评估对象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量化风险,评估风险所发生的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确定组织的承受能力,从而消减风险,拟定应对各种风险的对策,控制项目风险。

2.项目风险评估的具体步骤

首先,收集数据,由于建筑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必须保证收集的资料客观、真实。这些资料可以从以往工程项目经验中获得,也可以从对社会经济发展分析中获得。其次,建立风险分析模型,通过建立风险分析模型,量化收集资料,从而细致地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建立风险分析模型,可以使人们对项目风险的评价更加全面。

3.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评估的方法

项目风险评估方法多种多样,按照依据类型不同分为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和基于模型的分析方法。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又称为经验方法,在基线风险评估时经常用到,找出目前的安全状况和基线安全标准的差距。按照评估深度和评估方式划分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定量评估是在定性评估基础之上进行操作。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计算使得评估效果更加深入。

三、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的风险管控

针对项目环境风险要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安全常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对于国家宏观调控和汇率变动等因素,要保证资金充足,及时筹措资金。编制对恶劣环境的应急方案,合理调集人力、物力、财力,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序进行,缩短应对恶劣环境的时间,减少人员伤害和降低经济损失。针对项目技术风险明确规范技术标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严格把关施工人员的勘察资料,减少技术不规范和施工技术不协调所带来的财产损失和因测量误差所带来的返工和务工的麻烦。项目风险管理贯穿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针对项目风险管理要建立健全系统的管理体系。

四、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单位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筑工程项目在建筑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这就需要提前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工作,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成本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施工安全管控和风险评估,可以有效防范和应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而且我国在工程技术方面获得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朱卫东.水利工程招标方式与评标方法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11.

[2]陆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挣值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3):145-149.

[3]闫丽颖.基于D-S证据理论的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J].建筑技术开发,2013(10):69-72.

篇10

一、风险管理起源

风险,指不确定因素对企业实现其既定的经营和管理目标的影响。风险管理作为系统科学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是伴随着国际工程建筑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的,早在二战期间,在系统工程和运筹学领域中就开始应用风险分析技术。随着新的评价方法的不断产生,对工程风险的分析也向综合、全面、多维方向发展。国际学术界对工程风险管理的理论达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认为工程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工程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价、控制和管理,其目的在于通过对项目环境不确定性的研究与控制,达到降低损失,控制成本的目的。

二、建立风险管控体系

为有效实施建筑工程项目质量风险管理,首先应建立质量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体系。为规范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应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配置的相关人力资源、制定的相关管理体系,以及建立相应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有机组合,以更好地指导质量风险管控工作的开展。

项目质量管理部门是质量风险管理归口部门。质量风险管控小组,组长一般由项目质量主管领导担任,负责组织开展质量风险评价与管控工作;组员由质量、技术、施工等人员组成,负责质量风险识别、质量风险事件发生概率评价、质量风险事件发生后果严重程度评价,以及质量风险等级及应策初步判定等工作,负责编制质量风险因素识别、评价表和质量风险控制及效果评价报告,对风险对策落实情况实施验证。

三、风险管控实施步骤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风险管理,分为确定风险评价方法,确定风险分析标准,建立风险识别模型,开展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风险应对五个环节开展。

1.1确定风险评价方法

1.2确定风险分级标准

为了保证项目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分配与使用,有效管控项目成本与工程质量,对质量分析实施分级管理。并通过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各类风险以不同颜色进行表示,帮助使用者直观掌握各施工项风险等级,提前进行合理化资源配置以及风险应对措施的制定,有效对风险进行预控。

1.3建立风险识别模型

建筑工程施工,往往其质量风险由以下四个层次构成,即:

环境风险;组织行为风险;

管理风险;技术实施风险。

环境系统风险来自风险社会关系,行业未成文通行惯例,行业监管,市场竞争,施工上游风险、项目工期等方面;组织行为风险来自组织资质、人员资格及能力、机具、材料、方法、透明度(如:私自更改、伪造施工记录,私自处理不符合项,质量问题不上报等未经许可的行为);管理过程风险来自组织、文件管理、采购管理、物资管理、工艺控制、检查和试验控制、对不合格品的控制、纠正预防措施、记录、监查等方面;技术过程实施风险来自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等方面。

1.4开展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

1)风险识别依据。实施质量风险分析,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规程,承包合同、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措施、采购技术规格书,方针、目标,监查、监督、管理评审等的结果,关键工序识别清单,不合格品报告、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外部质量事故,事件经验反馈等开展。

2)风险识别时机。当出现如下情况是,可组织看占质量风险分析工作,主要有:确定项目质量目标时,策划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验收前,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前,质量管理模式有重大调整时等方面。

3)质量风险分析、评价。风险分析、评价一般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相关质量风险管控组成员参与,共同实施质量风险分析与评价工作。

注:上述分级标准,以某电力工程为例。企业可依据项目实际作适当调整。

1.5风险应对

首先应制定风险应对准则。对照准则,当出现某级别质量风险时,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并确定责任单位与完成时间,以有效防范现场质量事件的发生。

项目质量管理部门根据质量风险控制及效果评价报告中明确的时间要求,组织评价组验证质量风险对策的落实情况,并评价质量风险控制效果,其中四级、五级风险效果评价报告。

四、结束语

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项目管理者,关键在于要合理地管控各类风险,这是项目成功的制胜条件。工程质量风险管理,可将有限的各类资源合理分配至项目管控关键环节,有助于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从而有利于降低项目成本,提升工作效能,提高产品质量,最终赢得市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11

一、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项目风险是在项目管理活动或事件中消极的、项目管理人员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由于项目的一次性、创新性和独特性等特性,任何一个项目都是有风险。

目前,通用的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型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即风险规划、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

(一)风险规划

风险规划主要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管理工作的整体计划和安排,是后续工作的基础。

(二)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即通过风险识别找出影响项目质量、进度、费用等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风险,然后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产生的影响进行估算,最后对风险度进行评价、排序。通过风险分析可以确定项目的关键风险、主要风险,以便项目管理者能够集中精力和资金对项目的风险进行应对。

(三)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指项目管理者采用多种措施和方法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目前,传统的风险应对的措施和方法包括:风险回避本文由收集整理、风险转移、风险自留等。

(四)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是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可能出现风险的监视,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重新规划、在此分析等。项目的风险管理不是一次性工作,通过风险监控将风险管理构成了闭环控制,更满足项目的实际实施环境。

以上四个部分中,风险的分析与应对是项目风险管理系统的核心。因此,本文就以风险分析与应对为基础对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管理框架进行探讨。

二、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管理框架

(一)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分析

1、风险识别

找到风险是风险分析和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风险识别虽然多采用定性分析,但却尤为重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中的风险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种类:

会计电算化实施中制度不健全的风险。制度建设是任何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如果内控制度薄弱,普通操作人员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就能对财务数据进行篡改,则必然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不仅使会计电算化不能得到高效、有序的使用,而且还可能导致作假舞弊等更大的潜在风险,给单位和个人造成巨大的损失。

会计电算化实施中软、硬件配置不当的风险。由于自主开发的成本过高,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各自从市场上购买会计软件并配置相应的硬件设备。这样,可能产生由于过分追求低成本,或项目组成员考虑问题不周全而购买了质量和后续服务都较弱的软、硬件产品,而造成很多重要财务功能无法实现,电算化目标无法达到等风险的发生;相反,如果忽视单位自身需求,而盲目追求软硬件产品的新、贵、全,则会导致购买的产品很多功能没有必要,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风险估计与评价

目前,传统的风险估计的方法包括:主观评分法、决策树法(decision tree analysis)、层次分析法ahp (the analytiwal hierarchy process)、模糊风险综合评价(fuss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故障树分析法fta(fault tree analysis)和蒙托卡罗模拟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等,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对开展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

(二)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应对

根据项目风险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了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应对措施。

健全会计电算化的各项制度。包括资料管理制度,强调专人专管,确保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顺利开展;安全管理规范,确定不同使用人员的权限,避免财务数据的不正常浏览和篡改;

培训会计电算化的重要人才。包括本单位相关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的普及型培训;包括对电算化项目使用人员的专业化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人员电算化的意识、态度和实际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