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3 20:06: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网络互联实训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决定》明确提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为职业教育的办学走向提供了指导思想和依据。2015年8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等,可见,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和校企融合将是未来教学的重中之重。2014年3月教育部明确指出,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在不断探索中,近些年来,市场营销理念、方式等不断更新,互联网时代对营销人员的网络运用能力要求不断攀升,020时代的到来让所有营销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才能适应行业需要、岗位需求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一、高校市场营销毕业生培养现状
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历届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几个特点:求职容易、分布行业广泛、工作调换频率高,毕业生主要从事市场策划、产品销售、市场调研、网络营销、客户沟通与管理等工作。毕业生跟踪调研成果同时显示,一方面毕业生创业者越来越多,涉及各行各业,实体店经营和网店经营均有成功者;另一方面企业对营销人员职业素质中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创新应变能力、吃苦学习能力的需求远胜于对营销专业技能的需求,目前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症结集中体现为人才培养趋同化,各高校培养的营销毕业生差别不大,就业择业时缺乏竞争力,说明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教学内容来看,高校营销专业的课程安排趋同,实践教学内容各不相同,所以,学生的差异性培养主要是通过实践教学的培养形成的。所以,高校营销的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校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难题
高校市场营销实践教学路径不外乎三大主线: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训包括课程实训、校内基地实训、专业技能竞赛;实习主要是专业实习,安排有暑期实习、顶岗实习,可分散实习或集中实习;毕业设计即结合实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比较完整的文字阐述。在不断提倡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中,不断变革的主要是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等。常规的营销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课程实训缺乏载体
市场营销常规包含课程实训的专业课主要有:公关礼仪、市场调研、推销实务、商务谈判、营销策划、网络营销、广告促销、品牌运营等,设计的课程实训多数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以某一个技能点,虚拟环境,课堂训练简单低级,缺乏载体,而推销的实训中必须有实体产品为载体才能展开技巧的运用,礼仪技能需有企业真实环境才能得体运用,市场调研需有企业需求才能有价值和意义,网络营销需有企业产品才能有实际销售环节的磨练和盈利压力等等,以往教学过多囿于课堂,囿于校内,学生无法体会到实际效果。
(二)校内实训过于肤浅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主要是三种形式:一是实训室实训,如营销沙盘模拟等;二是校园商业经营,如校园商业一条街,校园超市等;三是专业竞赛,如策划大赛、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大赛等。常规的实训内容存在的问题是不够真实化,内容多以模拟为主,不贴近企业真实环境,没有市场背景和环境风险,即使经营失败对学生而言也没有实质性损失,学生更多是在表演而不是实操,因此参与时缺乏动力。
(三)校外实训脱离企业需求
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指导,高校使出全身解数,部分高校和上百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企业纷纷挂牌成为高校实践基地。实际上,顺利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和人才有效输送企业的并不多,多数校企合作只是一纸协议,学生校外实训出现瓶颈。从企业来看,安排一些骨干力量参与学校教学和学生培训,必然付出更多的成本,这是企业所不愿意的,同时企业还要承担人才流失的风险,并且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经营活动时也不能触碰商业机密;从学生来看,能去实训的企业少之又少,往往企业需要时学生不肯“买单”,甚至企业、学生双方都不“买单”;从教师来看,教师不但需要完成校内的教学、管理任务,还要完成服务企业的任务和要求,工作量大大增加。最后,校外实训由于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讲究行动统一,企业很难接受大批量学生并提供饱满的实习任务,多数校企合作使得学生成为企业短期经营需要的廉价劳动力。
(四)毕业设计流于形式
在毕业设计环节里,以往学生毕业设计更多涉及的是虚拟市场营销的话},或者以学生兼职内容为主题,略能贴近实际,大部分营销学生都能较快地完成设计任务,但毕业设计内容对实践指导意义不大,有时就是空谈,甚至过于理想化,最终毕业设计并不能够体现学生专业学习的成果。
(五)实践教学的管理、保障不到位,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首先,实践教学的管理不到位。很多专业实践内容过于形式化,缺少过程监督,学生缺少安全保障,考核缺乏依据。其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多数教师没有参与企业实际经营,风险分析、财务成本分析等能力都有所不足。再次,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各项实训,但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打消了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最后,实践教学会打破原有的常规教学规律,给教学管理带来难度。
三、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实践教学路径优化对策与建议
(一)互联网时代和网络营销模式
互联网,又称网际网络,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互联网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进程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营销也称为互联网营销,就是以国际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成熟以及互联网成本的低廉,互联网好比是一种“万能胶”将企业、团体、组织以及个人跨时空地联结在一起,使得他们之间信息的交换变得“唾手可得”。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靠网络,而现代企业为了更好地销售产品、服务顾客,也不得不从运用互联网,转而依靠互联网。企业营销理念、方式的转变带来对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人才需求的不断攀升。
(二)以差异化营销人才培养思想为指导打造专业特色,明确培养目标
差异化营销战略是著名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在1980年出版《竞争战略》中提出的三种通用的竞争战略中的一种:为使企业产品或服务与竞争对手产品或服务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之后,企业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面对已经细分的市场,企业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子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分别对每个子市场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相应的营销措施。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同样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打造专业人才培养的差异化,从而形成专业人才的竞争优势,保持专业的竞争力。差异化人才培养策略要求各高校营销专业根据地方经济发展中营销人才实际需要确定培养目标、方向,为特色岗位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毋庸置疑的是,高校营销必须培养集网络技术和营销技术于一身的人才。
(三)大数据时代路径优化的五点实践对策
1.优化课程实训内容,搭乘“互联网+”快车
从课程实训内容上来看,不能仅限于课堂上的简单模拟,要结合企业真正需求的技能点,或者结合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内容,增强职场氛围。课堂案例改变以往的找案例分析,而是自己做案例分析,这样效果更好。同时,课程实训内容可以利用海量的网络资源,提炼适合教学的实训内容。如课程实训以服务校园超市等校内实训内容为载体,增强实训内容的可操作性和真实性。又如在专业特色培养方向上利用网络资源形成能力提升的“实训包”,让学生在不同的方向上经过“实训包”的训练能够独立完成营销任务。课程实训也包括请进企业专家为学生开展讲座和安排学生进企业参观考察,分行业、分方向、分岗位增加对企业经营的认识,了解实际市场行情。同时,课堂实训从内容准备、筛选到运用教学、监督管理等都可以借用网络信息技术。
从课程实训教学方法上来看,搭乘“互联网+”快车,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在微时代将实训课等内容以“微课”形式切入和运用,教师教学技能得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实训教学空间得以拓展。同时,利用网络技术,课堂实训内容可以结合网络营销中的某些具体环节来设置,让学生能够在不离开校园的同时参与到一些网店的实体经营操作中来。
2.优化校内实训项目,服务企业电商市场
校内实训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也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推进。校内实训的内容一方面需要积极参与企业经营,另一方面需要积极为企业服务。如专业大赛与企业合作,形式多样化。又如在企业各种促销活动中积极参与策划和销售,将企业产品在校内加以积极推广和宣传,参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电子商务运营、产品代销等。再如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平台,学生串联产品采购、业务谈判、渠道筛选、产品陈列、广告促销等实操,并承担市场盈亏风险。在实践中与企业找到切合点,学生培训贴近半工半读亦可尝。
3.优化校外实训岗位训练,对接营销人才特色培养
加强校企合作,继续开拓学生实习岗位,以多年校外实习指导经验为基础,总结校企合作四化原则:实习岗位的多样化,实习内容饱满化,实习考核企业化,实习时间灵活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不外乎三种:企业走进校园,学生走进企业,政府统一协调。每所院校可以根据所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模式。同时,校企合作中的学生实习管理也需要随之改革,可以采取“双导师”制指导,实习中的职业道德、职业理念、基本营销概念介绍等由专业教师教授,企业经营项目的实操借鉴、现场指导等由企业一线工作人员来进行,考核也以企业的考核标准进行,必要成果可以形成毕业设计,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无论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结合企业实际需要成为必然。校企合作数年以来,碰到的瓶颈不外乎是企业的经营实际需要与学生的工作取向的不吻合,这个难题就可以依靠互联网解决,企业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同时势必缺少电子商务各个环节的人才,如网络经营、物流配送等,高校可以和企业在互联网平台下采取合作,避免企业大量人才引进的高成本,学校也及时添补了校外实训项目,为企业服务。
4.优化毕业设计流程,数据管理强化成果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始终坚持毕业设计和答辩等教学环节,其主要内容不外乎是填写大量表格,形式饱满,内容枯燥,没能体现学生的真实学习成果。建议毕业设计分三个阶段:选提阶段、实操阶段、成果阶段。第一阶段,学生所学专业知识锁定一课题,确定指导教师,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内基本完成。第二阶段将锁定课题内容,通过实习,在企业中实践、实施、调研和总结。第三阶段形成课题成果并做汇报。这样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同时,加强毕业设计中教师和企业双方指导、监督工作,做到管理简化,注重实效。关于毕业设计的监督、管理、检验和推广可以通过企业和高校的数据管理完成,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提供依据。
1 课程设计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为核心,以项目开发为主线,以培养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以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经过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工作任务:1)小型企业级局域网组建;2)网络规划与设计;3)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4)Windows服务器安装与配置;5)网络故障分析与排除;6)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2 实训安排
工作任务3)“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其中要培养学生“具备配置交换机和阅读相关说明书的技能”,笔者在教学进行了如下实训安排。
实训名称为“校园网中的VLAN配置”,实训环境为Cisco Packet Tracert 模拟器来模拟实训环境,配置要求如拓扑图一所示。使用思科私有协议VLAN中继协议,更快更好的管理VLAN,同时让学生掌握VTP原理和配置。
3 实训后总结与思考
实训的目的是让同学们体会工作过程,教要求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定义和划分VLAN;如何配置VTP;VTP工作模式的不同。
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会让他们思考:
1)检查下联用户主机的端口、上联核心交换机的端口物理连接是否正常?
2)检查下联用户主机的端口的vlan划分是否正确?
3)检查上联核心交换机的端口的TRUNK是否配置正确?
4)检查相关vlan是否已定义?检查相关vlan是否运行正常?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38-02
1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1.1 背景
2010年12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开201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提出,“十二五”期间,在加快通信业创新转型方面,要求加快3G和光纤宽带网络发展,加快TD-LTE研发和产业化并开展区域性试验示范;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加快业务推广和网络建设改造,推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强化互联互通和资费服务监管。在互联网管理方面,强调“安全”环节,要求加强码号、域名、IP地址、网站准入和接入服务管理,做好网络信息安全顶层设计,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加强IPv6、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强调,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建设覆盖城乡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启动物联网建设布局,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柳州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网络覆盖面的增加、新城区的开发、旧城区的改造等等因素,网络工程的工作量会逐年稳步增加,因此对网络工程方面人才的需要量在未来几年也会随之稳步增加。
1.2 意义
1.2.1 打破当前网络专业教学中的学科体系,使教学真正适应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2.2 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制定培养方案,建立起一套以网络工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体系。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开发出以网络工程生命周期为核心的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实施方案。
1.2.3 提升网络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相关专业技能。
2 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2.1 预期目标
通过按照网络工程生命周期实施教学的递进式项目化网络工程课程改革,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网络工程有选择性地构建教学内容,为网络工程方向教学服务,培养网络工程施工、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等技术岗位专业人员,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门化方向学生就业质量。
2.2 主要内容
(1)充分进行市场调查和人才需求调查,研究并明确作为网络工程实施、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等技术岗位专业人员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打破学科体系,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设计若干个网络工程项目,以项目为核心整合所有知识、技能、态度、方法,制定出网络工程方向递进式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案及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
(2)会同行业专家研究制定在各项目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方式及评价标准。
(3)从本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2010级开始进行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实践,研究并总结适应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典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4)整合教师资源,组建并培训一支能进行该递进式项目化教学的教师团队。
2.3 研究重点
(1)制定网络工程方向递进式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案及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
(2)制定在各项目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方式及评价标准。
3 课程改革的实施
3.1 第一阶段:调查阶段
到网络企业调研、分析网络工程施工、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等技术岗位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基本职业能力;到网络工程专门化方向毕业生就业单位调研、分析毕业生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的不足;撰写调查报告和递进式项目化教学的可行性报告。
3.2 第二阶段:制定草稿
结合前期调查信息及查阅有关资料,研究确定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职业道德、基本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打破学科体系,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设计若干个网络工程项目,以项目为核心整合所有知识、技能、态度、方法,制定出网络工程方向递进式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案及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
3.3 第三阶段:评审定稿
邀请行业专家、教育专家共同对教学方案、课程标准、实习实训指导书进行论证和修改,研究制定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确定实施性教学方案及其标准、实训指导书。
3.4 第四阶段:实践教学
在本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10级开始进行的按照网络工程生命周期实施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实践,在实践中整合教师资源,打造进行递进式项目教学的教师团队,总结适合于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典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以及团队管理模式,制作并收集教学资源包。
3.5 第五阶段:实习推荐
进一步联系单位和推荐学生到相关公司进行项岗实习,并与用人单位建立紧密的联系,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和优化和完善该教学体系的信息。
3.6 第六阶段:项目总结
对项目进行总结,整理相关文档,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递进式项目化教学体系。
4 预期成果及保障措施
4.1 按照网络工程生命周期实施递进式项目教学的课程改革的项目总结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4-7890-02
计算机网络发展日新月异,就业前景光明,每个院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并且是核心专业课程,教学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很多院校资金和技术方面缺口比较大,导致教学设备及实训室组建存在大量的问题。而虚拟化教学软件的应用,能够在一台普通性能的pc上虚拟多个操作系统,以及多台路由交换设备,从而做到一人一机,一机多用,达到实践教学的必需条件。笔者在实践教学中使用最多的虚拟机软件是vmware,主要用于服务器配置课程,该文将以vmware虚拟机软件如何组建网络实训环境来和大家进行初步的探讨。
1 虚拟化技术
1.1 什么是虚拟化技术
笔者认为在计算机领域中虚拟化其实是指一种比较抽象和逻辑上的计算机硬件资源重分配。比如在服务器配置实训中学生做cs模型实训时需要两台pc来配置环境,比较浪费资源。如果采用虚拟化技术,通过vmware就可以将物理主机的硬件资源分配给多个虚拟机,从而简化实验环境,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省实训经费。
1.2虚拟机软件工作原理
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实际上是通过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的底层硬件资源进行调用的,在这种调用的过程当中我们是通过指令来实现的。虚拟化软件在工作时必须要虚拟一些硬件设备才能实现虚拟主机的各种功能。它通过不同的指令集映射到物理主机上的真实指令集来实现硬件资源的重分配功能,从而达到在一台pc上创建多个虚拟机系统,并且能够像使用真实主机一样的资源访问。在实训教学中笔者用的比较多的是软件虚拟化技术,它的优点是部署方便,花费少,可以实现多网络及多系统的支持,构建实训环境简单。缺点是需要计算机操作系统支持,并且对物理主机的性能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比较大的性能损耗。
1.3 虚拟机软件简介
什么是虚拟机?它是运行在真实物理平台上由软件虚拟出来的计算机,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逻辑主机。从形态上来看它是通过软件虚拟出来的,但是它具有物理主机的一切功能,每台虚拟机同样有相关的各种硬件,如cpu、ram、hard disk、display card等。每台虚拟机都是一立的主机,它能够实现物理计算机的全部功能,同时它又和其他虚拟机及物理机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性,它并不清楚其他主机的运行情况,在逻辑上是绝对独立的,这样就可以让我们方便的构建灵活的实训环境。其实虚拟机技术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研究,但受到计算机硬件发展的因素,近几年才开始比较频繁的应用。我们要在物理主机上实现虚拟机的应用必须要安装相应的虚拟机软件。虚拟机软件的功能是通过软件对计算机物理硬件资源进行重映射,将物理计算机的cpu内存等硬件映射给虚拟主机,从而实现虚拟主机的正常调用。虚拟机软件有很多公司在开发,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微软公司的virtual pc ,sun 公司的virtual box,以及市场占有率比较大的vmware 。以上的虚拟机软件都能实现我们需要的各项功能,但从兼容性、系统调用、操作界面等综合因素考虑,笔者推荐vmware软件。
2 vmware 软件功能及特点
2.1 功能
1)兼容性:它兼容inter x86 架构,市面上的大部分工作站及pc都能运行。它支持多个虚拟机并行处理,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类unix系统。而且配置好的虚拟机镜像能够被其他vmware导入,在组建实训环境中十分方便。
2)用户界面:vm软件的用户界面比较友好,初学者很容易上手。它的主界面有多级子菜单,清晰明了。我们可以方便的新建虚拟机、增加群组、克隆主机。它的设置功能非常实用,用户可以通过设置选项卡对虚拟机的内存容量、磁盘读写、网络设定、增加硬件等功能进行设定,在实验环境中可以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3)网络功能:vm软件网络功能非常强大,它能和物理主机通信,能够和物理主机相同网络的其他主机通信,同时也能和不同虚拟机之间通信,能够比较方便的定义实验物理环境。它的网络连接类型有以下3种:
① Bridge 模式 :(桥接模式)
这种模式是vm安装新虚拟机的默认模式,虚拟网卡编号为vmnet0。功能是将自己的虚拟网卡桥接在物理主机的网卡上。简单的说就是让物理主机的网卡实现复用的功能,能够被虚拟网卡调用,从而将虚拟机逻辑上接入局域网交换机,和同网段的计算机互联。虚拟主机可从局域网的dhcp服务器当中获取ip地址,可以同物理主机和局域网其他主机相互通信,也可访问互联网。如不能获取ip地址,需手动设置ip地址和物理主机同网段。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桥接模式不适合多台机器互联的环境下开展实训,因为实训时多台主机都配置了同样的网络服务,如dhcp服务,这样会造成实训结果验证问题。
② Nat 模式 : 也叫网络地址转换,在传统的网络应用中主要是为了节省ip地址资源和屏蔽隐藏内部网络。在这种网络模式下,虚拟主机的虚拟网卡编号为vmnet8。虚拟网卡通过物理网卡可以访问internet等资源,但自己的虚拟网卡被设定成了内部网络,并且地址也被屏蔽,所有局域网主机都不能看到被屏蔽的虚拟主机,所以不能访问虚拟主机。
③ Host only 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种隔离的方式,当我们配置虚拟主机host-only模式时,物理主机网络属性下会新建一个编号为vmnet1的虚拟网卡,虚拟主机挂接在vmnet 1下,并且ip地址同网络主机不在同一网段。在这种网络环境下不同虚拟主机之间处于同一网段,可以相互访问。笔者认为在网络实训时host-only是一种比较方便的实验环境,通过将多台虚拟主机指定到同一网段,可以进行dhcp,DNS,www,ad等网络服务的实训,同时由于虚拟机网络被隔离,不会造成网络服务冲突的情况。
3 vmware实训课程应用
虚拟机依存于物理计算机,但是虚拟机系统发生故障时,并不会造成宿主机故障。同时我们对虚拟机下所有的应用,如对虚拟机bios进行设置、安装操作系统、对硬盘格式化、组建阵列、以及配置各种网络服务都对物理主机没有影响。而且vm软件部署十分方便,在机房和多媒体教室上安装软件和虚拟机系统镜像即可。建议安装windows 2003 和linux redhat两种镜像系统。笔者通过实践教学 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应用环境:
1)课程: 《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vm软件可以让我们在单台计算机上开启多个系统镜像,并且可以将它们设置为cs模式,同时具有灵活网络环境设置,可以将服务器和客户机互联。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服务器上配置多种网络服务(dhcp、dns、www、ftp、mail、ad)等,并且可以用客户机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
2)课程: 《网络安全》这门课程实训中要用到多种的黑客工具,而这些工具会危害到计算机的系统安全,造成计算机系统故障,给机房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我们通过虚拟机实训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3)课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这门课程也是会对计算机造成故障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实训时要设置主板bios、格式化硬盘、安装操作系统、数据恢复等操作。同时在某些实训,如磁盘阵列组建时还需添加硬盘,增加实训成本。而用虚拟机实训时可以任意添加虚拟硬件,零投资,同时不会因为学生操作虚拟机而影响宿主计算机,完美的解决了以上问题。
4 虚拟机对实训教学的促进作用
虚拟机对高职学校实训教学工作的帮助是巨大的。学校可以避免由于资金和实训条件不足带来的学生动手能力低下的问题。笔者总结出虚拟机在实训教学上的以下几点创新:
1)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实训条件缺乏,教师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毕业后缺乏动手能力。虚拟机广泛应用到教学后,教师可以通过虚拟机教学,学生一边学一边练,极大的提高了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在考核方式上也可以更加灵活,可以选择上机实训考试,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2)减轻了实训室资金负担和管理难度
在实训室组建过程中服务器等设备价格昂贵,让很多学校望而却步。同时很多课程对计算机的破坏性让机房管理者叫苦连天,增加了管理难度,并给其他课程的实训带来了影响。虚拟机系统应用后及时的解决了以上问题。
5 结论
虚拟机软件在实践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是革命性的。对于学校来说它的应用解决了学校资金和实训条件不足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它灵活的配置满足了各种实践课程网络和硬件环境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实训的平台,可以让学生放心大胆的实训,不用担心搞坏机器,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加强了学生实践的能力。对于各种公司来说,它给企业带来了合格的人才,能够为企业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综上所述,虚拟化软件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值得我们在实训教学中大力推广。
笔者近年供职于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深入参与了国家网络安全顶层设计和标准编制等工作,目睹了国际和国内网络安全政策、产业和技术的重要变革,对产业政策、产业现状和需求,以及网络安全技术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结合近年工作经验与高教研究,以打造网络安全体系性人才为目标,对网络安全专业的教学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一、网络安全专业的教学特点
网络安全专业涉及范围广,涵盖了计算机、通信、电子、数学、生物、法律、教育和国际贸易等多学科内容,属知识密集型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广泛性和实践性,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网络安全专业的特点更加突出。
1.内容涉及范围广。网络安全专业涉及信息系统软硬件的本质安全,以及应对网络威胁、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动态过程安全,在安全访问领域涉及密码学和生物学等,在网络安治理方面涉及法律学,在网络安全服务方面涉及教育学和管理学等,WTO第二十一条“国家安全例外”等内容涉及国际贸易学。
2.知识和技术迭代速度快。网络安全由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安全演变而来。狭义的信息安全重点关注内容安全,即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随着新技术新应用的层出不穷,异构信息系统和复杂多变的网络威胁带来了新挑战。除具备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外,了解和掌握更多新技术知识是网络安全专业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3.对实际操作能力要求高。网络安全对实践操作能力有很高要求,构建具有本质安全的自主可控软硬件系统需要丰富开发经验和集成适配能力。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安全威胁,需要提前具备应急响应和灾难恢复能力;面对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国际贸易保护下的信息安全产业和政策竞争策略等。
二、教学内容设置
对于网络安全专业学生和非网络安全专业学生,在设置网络安全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时应予以区分,以使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在毕业以后将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充分发挥,适应未来职位对其知识储备的差异化需求。
(一)网络安全专业学生
网络安全涵盖本质安全和动态过程安全两大部分。对于网络安全专业的学生,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应鼓励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构建网络安全体系观念,并依据个人爱好,深耕具体技术方向,使网络安全专业毕业生具备顶层大局观和技术优势。
1.本质安全方向。近年来,“棱镜门”等事件充分说明美国政府可利用其全球大型IT或互联网企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甚至对产品植入后门,来窃听、窃取各国数据和信息,这促使我国政府和产业界高度重视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涉及包括CPU、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整机、网络设备等软硬件技术产品的自主研发,目前我国党政军和“8+2”对以上技术产品渴求度很大,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因此在课程内容应增强核心硬件和基础软件知识的普及力度,使学生在本质安全基础理论、产品设计和集成适配等方面有所突破。
2.过程安全方向。学习了本质安全相关知识后,就可了解如何构建一个相对完整、安全的信息系统,但在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还需要针对系统构建运维服务体系,从外围加强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健壮性。过程安全相关的教学内容包括容灾备份、追踪溯源、安全访问等技术,在过程安全教学内容中,可以以聚合式的思维来教授相关知识,以使学生具备完整的运维服务体系思维。 (二)非网络安全专业学生
1.专业与网络安全有交互的学生。本部分以涉及网络安全的国际贸易和法律专业为例,阐述如何面向专业与网络安全有交互的学生进行教学。
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引导学生加强国际IT贸易问题研究,特别是WTO第二十一条“国家安全例外”,即从国家安全考量出发,深入研究世界主要国家限制其他国家企业在其本土投资的案例,以及外国企业如何规避WTO限制,在我国广泛开展IT投资,总结国际贸易争端经验,为未来围绕“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际贸易纠纷做好充分准备。
对于法律专业学生,鼓励学生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法理研究,深入学习互联网治理和网络安全相关法律和法规,培养网络安全法人才,为党政军和相关产业提供网络安全法律力量支撑,提升国家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其他专业学生。对于其他专业学生,设置网络安全知识普及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体验等手段,培养学生安全使用互联网的习惯,提升网络安全意识,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防范和处理基本方法,巩固意识形态,促使学生做到文明上网、安全使用、加强防护,构建和谐清朗网络空间。
三、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和理念因学校和教师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总的来看,现代教学方法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互动教学和构建体系化知识三项原则[1],重视创新性和突破性,符合新时代和新形势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本节结合网络安全专业的特点,总结了三个面向该专业的创新教学方法。
(一)教法和学法结合
网络安全专业涉及范围广且实践性很强,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需要创新,将教法和学法进行有机结合,构建学生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提高实践能力。
PPT教授法。教师精炼教材重点,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手段,将要点和案例以图文并茂的PPT展示,并结合课堂上的口头表述将知识展现给学生。比如利用信息系统模拟工控系统运行环境,利用DDOS进行持续攻击,使学生从各生产节点和控制系统观察受攻击时的状态,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随着教师思路来学习。
互动提问法。在课堂上利用互动提问法可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提高注意力和快速学习到重要知识点,避免无精打采或溜号走神等现象发生。同时,提问法给学生提供了讨论、发表个人观点的机会,也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比如讲到构建本质安全信息系统时,可以首先向学生提问,构建该系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要素,请学生总结自己认为的具有本质安全信息系统的构造,以此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分组发表法。将学生分组并布置特定研究方向,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来获取知识、查找案例,并编制集文字、图片和视频等素材为一体的PPT,在课堂上进行发表,通过教授的点评和同学的提问促使学生深入了解该方向内容,做到专;通过聆听其他组的同学做发表,可以了解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并可通过课堂提问和课下交流来深入了解其他网络安全技术知识,做到广。例如学习网络安全政策时,可组建学生小组,基于学生网络安全基础技术和知识,深入研究包括FedRAMP、美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总统令或国防部云计算安全指南等网络安全政策,并在课堂上做发表,与师生共同分享和研讨美国的网络安全治理经验。
(二)传统授课和网络授课结合
目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依然是我国教育的主要方式,作为“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授课模式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当面将知识教授给学生,可以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未来对知识的提取。而网络授课的教学模式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合了互联网的优势,该模式相较传统教授模式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互动性和广泛性。特别是对于教师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域,可以依托互联网基础设施,通过网络授课的模式将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到地方课堂,使学生享受到公平的先进的网络安全教育资源。
(三)注重实训体系建设
依托网络安全企业或其他专业机构建设网络安全实训基地,与高校等人才培养单位联合,对网络安全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实训基地对于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实训基地可解决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使用相“脱节”、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其次,实训基地涵盖技术、战略、法规等多个领域,有利于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实训基地培训既要涵盖网络安全技术,也要涵盖网络安全战略规划和法律标准等。针对网络安全专业的不同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分类建设攻防、追踪溯源、容灾备份、安全测评、自主可控等实训场景;针对网络安全战略规划,针对性地研究世界主要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规划,分析各国目前网络安全现状和未来发展重点;针对法律标准,深入研究WTO“国家安全例外”、 中美网络安全相关标准,为未来工作找到技术和法律依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econdary Vocational Network Marketing Course
Teaching Based on the Business Needs
LI Qiudi
(Guangdong Farm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 Zhanjiang, Guangdong 510507)
Abstract According to CNNIC "Report" shows that in 2010, China's online shopping market, the annual turnover is 523.1 billion, 756.6 billion in 2011, 2012 was 1.26 trillion. Series of online shopping data all cl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marketing.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urgently needs a large number of highly skilled application-oriented network marketing professionals to meet the needs of commercial enterprises, while also promoting vocational employ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lectricity supplier network marketing business needs talent, targeted e-commerce talent in vocational training. Finally, effective teaching program on "Network Marketing" course.
Key words applied talents; network marketing; course innovation
1 了解电子商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明确中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
一般来说,电子商务企业人才需求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战略层人才,这类人员大部分从IT领域转行,并且掌握丰富的商业管理知识,具备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他们主要从事电子商务战略规划、总体运营;第二层次是实施层人才,主要包括美工人员、IT技术人员,网店运营人员。这层次的人员能够根据企业的规划实施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后台技术的开发和维护以及完成相关商业项目活动的策划及执行。第三层次是操作层次人才。这类人员需要熟练使用互联网,能综合应用自动化办公软件,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式,具备文秘人员的基本素质,全面了解当前网络营销中的推广渠道,关键词的优化方法。他们主要从事网络营销推广、网络营销售前及售后客服、数据信息收集等工作。
以上电子商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为我们培养中职电子商务人才提供了方向。首先,中职学校学生基础教育普遍较为薄弱,不具备学习软件开发、数据库开发与维护、信息系统分析与管理等学科的文化基础,所以将中职学生定位在战略性人才层面的培养方向显然不适合。笔者认为,就中职电子商务学生而言,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应侧重于网络营销中的销售环节,而非技术开发方向。根据教育部给出《关于中职学校电子商务课程安排建议》,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课程有:电子商务基础、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安全、网上支付与结算、网络营销等,再加上辅助课程计算机基础、文秘。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中职学生吸收了电子商务基础性知识,懂得电子商务能做什么,并且掌握网上工作的基本技能,他们毕业后,可以进入企业从事网络营销中基础层面的工作,例如:网络推广,网络客服、网络销售等。假以时日,他们充发挥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积累了丰富的电子商务从业经验,再逐步向综合性的电子商务管理层发展。
2 理论与实践并重,因地制宜选用教材
网络营销的课程教学应当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在掌握基础性营销理论知识点的同时,积极探讨适合企业,迎合市场的企业网络营销方案。因此,在教材的选用方面,笔者分别启用了两本教材。一是《网络营销学》,这本教材囊括全面的网络营销基础性理论知识,包括:网络营销概论、网络营销市场调研、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网络营销价格策略、网络营销战略管理等内容。二是《网络营销实践推广》,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种网络推广方法,例如:IM推广、软件推广、论坛推广、微博推广、问答推广等等。它还包括事件营销、口碑营销、邮件营销等多种营销方法以及SEM的操作规则。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学完后立马可以实操,甚至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实用性非常强。
3 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让理论教学不再枯燥
作为网络营销课程教师,笔者引导学生以理论学习为前提,扎实学习专业基础知识。首先,在正式讲授网络营销课程内容之前,笔者把网络营销是基于互联网平台,不受时空限制的市场营销概念植根于学生脑海,让学生突破传统市场营销的思维限制。此外,笔者积极丰富教学手段,创新理论课堂授课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 、案例分析,学生不但全面理解基础性的理论知识,还及时通过案例补充了当前网络营销发展的最新动态。例如:在讲解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这章内容时,笔者没有按照教材上总结的若干网民特征去讲授,而是直接引用CNNIC最新的互联网现状调查数据当堂进行分析,把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的知识点穿插其中,同时也要求学生针对具体的营销细节发表评论。这样,教师就可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教学效果远远好于先介绍结论,然后通过案例来证明这个结论的传统做法。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活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 以企业岗位需要为出发点,加强网络营销实训课程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浏览企业招聘电子商务工作人员的基础岗位要求,总结起来主要有:熟悉网店规则和后台操作流程度;熟悉各种推广渠道,掌握各种推广方法。这些岗位要求为笔者上网络营销实训课程提供了方向。
在实训课堂上,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推动学生主动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并获取实操性工作经验。例如,在讲解淘宝开店与维护的内容时,首先将全班以团队的形式分成四组,每组负责一个淘宝店的构建与运营。学生在淘宝上分别注册四个用户,并以组长的身份通过实名认证,获得开店资格。可是,没有营销产品,怎么上架呢?笔者引导学生借势淘宝客,也就是帮助有产品的店家代销。这样,四个淘宝店就顺利地运营起来,从店铺的装修,商品上架,商品展示与推广,网络支付与结算,售后服务,学生全程掌握了网店的操作流程,同时也积极把之前学习的各种推广方法贯穿到这次任务当中,收获颇丰。
5 实践考核检验实训课程教学效果
为期一个月的营销实训任务结束,我们通过一系列指数考核实训效果。首先,由老师主持评估店铺装修效果,分析装修风格是否与经营产品相符,产品分类是否合理 ,产品描述是否恰当;第二,运用具体数据考核。比较四个店铺的浏览量,店铺的收藏量,成交量以及好评指数以及淘宝内部免费推广工具的使用情况;第三,比较四组学生利用淘宝外部免费推广情况。尽管得出的综合评估结果不尽满意,但通过此次简单的开店活动,学生边学边做,体验了真实的网络营销,掌握了网店的运营流程。
6 结语
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主动出击,不断学习网络营销中出现的新模式和新动态, 把握电子商务企业人才需求的新动向,创新式地开展网络营销教学。
参考文献
[1] 江礼坤.网络营销推广实战宝典(第一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网络营销课程是在大专院校开设比较多的课程,但如何实施具体的教学以培养社会需要的网络营销人才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探索的问题。我系网络营销课程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详见国家精品课程网站),本人作为课程组主讲老师参加了申请全过程,这里仅结合本人几年来网络营销教学的体会谈谈对网络营销教学的一点看法和体会。
一、网络营销的教学内容应以网络营销实务为主
历史上的许多技术革命都为市场营销提供了新的手段并深刻地影响着市场营销的方方面面。例如,火、电的发明与应用大大扩展了商品的范围,汽车、飞机等动力运输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营销渠道的效率,纸张、磁记录、光学记录等信息记载手段的问世也深刻地影响了市场营销的方方面面,而电报、电话、传真、电视、无线通讯等现代通讯手段的诞生同样也给市场营销增添了巨大的活力。现在,网络的出现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全方位地影响着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但就其本质来讲网络只不过为市场营销提供了一种信息传播工具,网络营销的实质依然是以满足买卖双方需求为目的的商品等价交换。总的来说网络营销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目前的网络营销教材多以传统营销的4P为主线。相对于层出不穷的网络发明而言,网络营销理论似乎没有出现任何革命性的突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应将教学重点放在网络营销实务而非网络营销理论。具体来说,我们设置了网站推广专员、网络编辑专员、客户服务专员、网络促销员、在线服务专员、市场调研员、网络广告专员、网上交易专员、网站维护管理专员、网络营销经理等岗位,看似支离破碎的网络营销方法、技术和手段通过岗位这条主线被很好地整合在一起。
在教学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远远低于网络营销技术本身的发展,这只有靠教师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加以弥补。例如,CNNIC每半年就开展一次互联网基本状况调查,我们显然不能引用数年前的数据来介绍互联网的现状。当互联网刚刚走进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时,上网、收发电子邮件都是必不可少的培训内容。现在,不会使用互联网的人几乎被看成是文盲一样。学生不再为网上视频直播而兴奋,对网络广告也熟悉到厌倦的程度,使用一些网络技术如QQ的熟练程度甚至超过教师。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跟踪网络营销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发展,否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预见,网络会越来越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将像现在使用电话、传真、手机一样了解和掌握网络技术和方法,而可供教授的网络营销实务的内容可能会越来越少,网络营销也许没有没有必要作为单独一门单独课程来讲授。如果那个时候真的到来,作为教师也许有一些失落,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感到欣慰,因为网络营销知识的全面普及才意味着网络营销时代的真正到来。
二、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营销观
网络营销相关书籍和教材多如牛毛,但真正有独特观点的似乎不多。树立正确的网络营销观在某种程度上比掌握网络营销方法本身更为重要。作为教师,如果不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地分析,可能会给学生无形中形成一种思维上的定式。例如,消费个性化是社会财富丰富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而不是网民独有的特殊需求。定制化营销从理论上和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几乎没有人来讨论谁来承担个性化消费带来的额外成本。笔者曾花了很大精力来寻找针对单个消费者的定制化营销案例,但结果还是无功而返。以戴尔公司为例,消费者只能在它提供的有限的配置清单中选择而不能真正地做到自己设计配置,自己的电脑自己设计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宣传,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在网络时代仍然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又如,无论是对国外的亚马逊书店以及国内的新浪、盛大等网络时代的经典成功者来说,最初的风险投资在其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一直在思考(同时也在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这些公司没有能够取得最初的风险投资,现在的结果又会怎样?通过风险投资发家的创业模式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具有普遍意义吗?再如,无论是第一起利用互联网赚钱的律师事件,还是某山东农民通过互联网销售大葱、菠菜、胡萝卜等农产品的典型案例,都会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该在这个时候引导学生如何辩证地理解这些确实发生过的神话般的故事,思考这些神话发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如何让类似的神话在我们身上重现,让学生明白互联网的出现的确给我们带来许多商机,而善于突破传统、敢为人先才有可能创造新的神话。
三、案例分析应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对网络营销这门课程来说,案例分析的比重应该远远大于其他课程。通过截图、制作幻灯片、多媒体投影播放是讲授案例常用的一种方式,但当学生人数较多时,坐在后排的学生往往看不清楚以至于较大地影响教学效果。条件允许时最好在机房直接打开网站演示,或者老师稍作介绍后让学生自己浏览网页,但要求老师课下对相关网站的菜单结构和操作十分熟悉,否则很难在现场及时解答数十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同时还要做好处理各种不可预见的技术故障的准备。
现有的教材过多地注意了理论的系统性,有时甚至是观点或数据的罗列。一般情况下,教师是对理论进行讲解,然后再通过案例加以进一步说明。笔者发现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厌倦,因此曾尝试通过案例来讲解知识点、通过讲故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在讲解网络消费分析这一章时,笔者完全没有按照教材上总结的若干网民特征去讲授,而是直接根据CNNIC最新的互联网现状调查数据当堂进行分析,同时也要求学生针对具体的数据发表评论。针对同一组数据往往得到不同的分析结果,教师并不强求取得一个什么标准答案,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其教学效果远远好于先介绍结论、然后通过案例来证明这个结论的传统做法。网络营销的案例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但找到一个能充分体现网络营销特点的案例也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否则很难给学生讲清楚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最本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随着学生对互联网的了解越多,寻找能激发学生强烈兴趣和学习热情的案例也越来越困难。例如,通过让学生自我浏览奥迪网上虚拟展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网络手段的独特之处。
四、实训教学应占大部分比例
传统授课方式可以概括为讲、听、背、考。在网络营销的教学中,我们尝试开展参与型教学,比如,老师少讲学生多练,学生先看老师后讲,学生讲老师评。具体来说,我们针对每章的教学重点设计了大量的实训项目,学生练习的时间达到至少1/2甚至2/3。在开展实训教学时,有几点需要特别引起注意:①一般来说,每个实训项目不要太大,要保证能在课堂上当堂完成;②新设计实训项目,老师一定要事先完整地预做一遍,以发现实训项目设计中可能存在的疏漏,同时也可以确保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③实训项目指导书应明确实训目的、主要步骤以及实训成果要求,但不宜把每一个步骤都写出来,而应该尽量让学生借助网上各种操作提示完成。④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实训作业讲评,但不要强调统一模式和标准答案。⑤可以适当地设计数个难度较大的实训项目如自建网站、参加电子商务大赛,等等,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总之,实训课看似轻松其实功夫在课下,要求老师比准备满堂灌式的教案付出更多的心血,必须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要求学生以经营者的角色参与学习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不断提醒学生将自己定位为经营者而不是学生,因为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企业家而不是只会做题的好学生。显然,不同的角色定位,其关注焦点是不一样的。学生关注的是考试,而经营者关注的是如何通过网络赚钱。我们提醒学生要特别站在小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在各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网络的手段获得成功。例如,学生经常抱怨网络速度慢、机器性能差,但精明的商人看到的则是该行业潜在的商机。又如,学生通过网上开店有了一些卖出了几件商品就沾沾自喜,教师在予以肯定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产品宣传过程中网络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投入和产出情况如何?所赚取的利润能否维持“企业”的生存?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网络营销虽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和平台,但并等于企业一上网就可以取得实际的业绩。再如,搜索引擎应用比较普及,而且都是免费的。这时候,教师应启发学生:经营免费搜索引擎的公司靠什么生存?既然使用搜索引擎的人数众多,是否存在潜在的商机?实践证明,在经过这样一些讨论后再来讲关键词竞价广告,学生的兴趣大为提高。事实上,在网络营销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我们反复向学生强调,今天讲的知识或技能可能很快被淘汰,但我们若能从中能有所悟则终身受益。
0 引言
网络工程项目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为信息系统集成提供可靠的运行环境。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培养学生从事网络项目设计与施工、运维的工程实践能力。其中,实训教学中较难把握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不能仅仅让学生被动地参与实际(模拟)项目的训练,而是要在实训教学中创造条件训练和引导学生去思考、总结和分析,形成把握网络工程设计的思维能力,成为合格的网络工程师。
日前,同内各高校在网络工程实训教学中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利用已有的实验室设备组织实训,另一种是与企业合作,将实训项目外包给企业代为培训。这两种模式都有一定弊端,依赖现有网络设备使项目规模受到限制,且难以跟上网络新技术的变化;企业代培注重工程化训练,不善于利用新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仿真实训教学能够在现有设计方案上设想和重构性能更佳的方案,允许学生评测和思考新旧方案之间的性能差异,且可以引入新技术、新思想,而不用估计修改拓扑带来的各种施工开销,因此,网络工程实训课迫切需要通过仿真项目教学培养工程思维能力。
1 仿真实训教学概述
网络仿真是一种利用数学建模和统计分析方法模拟网络的行为,建立网络设备、链路和协议模型,模拟网络流量的传输,从而获取特定的网络特性参数的技术。仿真实训教学方法是指在网络仿真软件中构造网络拓扑结构,配置必要的性能指标,根据运行测试结果评估或验证网络设计方案的教学方法。仿真实训教学可以使用的网络仿真软件包括PacketTracer、NetSim、Opnet、NS-2等,这些软件各有特点:①基于PacketTracer、NetSim等仿真软件的教学方案易于实现连通性方面的测试,利于提高学生对网络设备互联性能的掌握和理解,常用于较低层次的网络实训教学中;②基于Opnet、NS-2等仿真软件的仿真教学能模拟大规模网络的运行场景,提供与实际的网络、设备、协议层次完全对应的模型库,同时使用丰富的统计量收集和分析工具实现各通信层的性能评估,既可以用作高层次实训教学也可以用于完成实习和毕业设计。近年来第①种网络工程实训教学方法受到较大程度重视,因为PacketTracer等软件操作简单、直观,无需较高的理论知识,学生也容易掌握。而第②种方案从性能优化的角度解决了网络设计高层次的问题,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
仿真实训教学的难点是构造网络模型和分析网络性能,因此,正确评估这两个步骤的难度是成功进行仿真实训教学的关键。构造网络模型是网络逻辑设计的关键步骤,需要理解并掌握运用网络逻辑设计方法构造符合需求的网络拓扑。网络工程项目的逻辑设计方法包括分层设计和组件设计,实际上这两种设计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分层设计思想使用抽象的方法整体概括了网络系统在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的功能需求。然而各层的内部连接仍然不够清晰,需要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组件,依据一定的功能需求独立设计。网络工程教学应指导初学者通过一定周期的实践教学,逐步领悟和掌握两种设计方法的要领。网络性能分析通常作为构造和实现大规模网络或应用新技术时预防风险、提高可行性的必要措施,是高水平网络工程师最重要的技术素质。一般性能分析包括时延、吞吐量、抖动、丢包率等,分层性能分析还包括对各层协议参数的运行监控。现有网络性能分析的模拟设计任务通常被用来评估多媒体业务、无线网络业务、IPv6新业务等的运行性能。
2
仿真实训教学方案
传统的网络工程实训课教学一般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自主设计为主导、以答辩为验证手段”的项目管理思想,结合目前已有的实验条件和学生动手能力一定数量的项目选题,由学生根据选题要求完成“需求分析”“逻辑设计”和“测试与验证”等实训任务,最后提交实训报告。新的仿真实训教学方案增加了“仿真设计分析”和“优化与调整”两个关键步骤,如图1所示,引导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对逻辑设计结果进行反复改进和提高,直到实现优化的网络设计方案,重视了工程思维能力训练。
1)任务。
实训课程开始前,教师将选题资料给学生。选题资料包括项目需求描述、初次仿真包、设计思考题和项目报告书模板等。每3位学生分为一组,每组选题都不一样,学生需要在1周实训时间内完成需求分析、逻辑设计、仿真设计分析、测试与验证等项目。仿真实验完成配置和测试任务后,组内开展仿真结果分析,完成思考题。最后,每位学生提交一份符合基本标书规范的实训报告,特别优秀的学生还被要求答辩,将学习经验介绍给其他学生,答辩顺利可以获得小礼品。
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工作留给学生自行完成,时间为一天,上午搜集资料,下午整理资料,填写需求采集表。
3)逻辑设计。
在逻辑设计阶段,学生要使用Visio 2003绘制出详细的网络结构图,使用PacketTracer等仿真软件画出实验拓扑结构图,或在教师提供的初次设计图上加以修改。
4)仿真设计分析。
有些仿真实训任务难度较小,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有些难度较大,属于选做型,通常挑选少数优秀学生完成,并给予一定平时成绩奖励。选做题目一旦顺利完成,必须参与答辩。
(1)初次仿真包设计:为了降低学生完成仿真任务的难度,同时也让学生对项目的逻辑设计结果有一个初步认识,我们为学生提供了能够直接测试和运行的初次仿真包。学生在动手实验前先观察初次仿真包的运行情况,对一些指标作出合理分析。
(2)二次仿真设计:二次仿真设计是指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实验任务和初次仿真包的基础上,根据实验任务要求进行独立思考,完成最终的仿真设计任务。这一步任务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和实验思考题的引导。例如,“多层交换设计”项目中,VLAN路由的问题复杂性有3个层次:单交换机不同VLAN如何路由、多交换机同一VLAN如何路由、多交换机不同VLAN如何路由,通过思考题逐步引导学生完成这3个层次的仿真设计。再例如“WLAN网络互联设计”中,Cisco AP和Linksys WRT300N配置方法大同小异,但AP通常用作集中器和桥接器用,而WRT300N则是一个宽带路由器,通过思考题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两类无线设备的用途差别。
5)测试与验证。
测试与验证针对不同仿真任务有所不同,有些任务需要进行连通性测试,有些任务需要对路由协议性能进行测试,有些任务则需要对时延、吞吐量、丢包率等进行QoS测试。
6)优化与调整。
学生完成仿真任务测试后,如果发现问题或有新的想法,可以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新的设计。优化与调整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思考题来激发的,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步骤。
3 实训效果分析
笔者尝试仿真实训教学方法5年有余,近年来通过总结和整理,将主要教学内容编写成教材并出版,得到国内同仁广泛支持。实际教学效果也比较大,往届学生中有2人在毕业3年内通过CCIE认证,有5人通过CCNP认证。2012年取得H3C网络大赛湖北省赛区本科组第5名(三等奖),Cisco网络大省级一等奖2人。
以2013年教学情况为例,我们对42人的专科班级统计了前6个任务的完成情况,对一个27人的本科班级统计了后6个任务的完成情况,实训教学效果分析如表1所示。其中一般难度任务的实训项目完成情况较好,基本上所有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实验任务;而较难级别任务选题学生数不多,且完成率低于选题学生的50%;最后一个“无线网络仿真与分析”项目始终无人选择。
4 结语
网络工程实验教学的关键是通过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设计帮助学生掌握系统化的网络工程项目设计方法。本文结合项目驱动式教学思想,通过在传统实训教学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仿真设计分析”和“优化与调整”两个环节,构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化思维能力,在学生高层次就业和专业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未来的工作还将进一步研究仿真项目的规模化和难易搭配的合理性问题,使实验计划的编排更合理。
参考文献:
[1]施晓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35-37.
[2]王玉玲,管绍朋.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2(16):40。44.
[3]彭小利,侯翔,邓小清.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实训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0(24):101-103.
[4]朱雄军,韩凝.从职业岗位群的角度思考网络工程虚拟实验室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107-10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14
Vocational College "Do comment teaching training"Integrat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Industry Standards
――Tak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urriculum as an example
LI Yi, ZHANG Bo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 Beijing 102628)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reform Teaching Model in Vocational School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ot spots. Article focuses on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for example, for quality teaching, "Teaching, integration" model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proposed a "to do teaching and training assessment"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industry standards, and elaborates the pattern premise security conditions an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Key words industry standa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integration
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以任务为驱动、以情境为依托的教学模式,主张设定教学情境,在任务的驱动下,在做中学,学中做。由于“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与高职教育理念的高度契合,在高职院校中,该模式目前受到大力提倡,但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及所开展的多次调研,发现该模式并非完美无缺,有些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
1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现实问题
(1)流于表面形式的改变,缺乏行业标准指导。当前大多高职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的高校毕业生,一般没有对应行业项目的实战经验,加之学校实训环境条件等方面的限制,高职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往往仅停留于表面形式化的改变,强调了师生的互动,而忽略了行业标准的引导。
具体体现为:教师所设计的项目任务远离生产工作实际,甚至根据滞后的书本理论,凭空编撰而出,如,帧中继技术在实际组网中已很少使用,而有些教师仍一再设计此类的组网任务要求学生练习;另外,在课堂上学生的操作不符合行业标准及岗位规范时,并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如学生组网固定线缆时,将线缆随意捆扎在一起了事,而教师并也并未按照行业标准中的强弱电分离的要求提醒学生。
(2)忽视“训”“评”环节,难以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实施时,易将教学重点放在使学生由“不会做”到“会做”的过程上,但很难达到“做得好”、“做得标准”的水平,忽略了过程化考核中的“训”和“评”。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便要求学生不但能在教师的示范下达到“会做”,还应知晓自己的作品及表现相比岗位规范存在哪些不足,并能依据实际需求的变化,灵活快速地按照行业标准“做好”,解决实际问题。显然,欲达到上述目标,“训”和“评”的环节必不可少,并应给予相当的重视。
2 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前提保障
为克服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缺陷,本文尝试提出基于行业标准的“教学做训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但要保证此项教改实践的顺利实施,需提前夯实以下工作:
2.1 行业标准的遴选
本文所指“行业标准”是一个广义概念,指包括在相关行业所遵循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规范、职业标准的总称。行业标准明确了行业生产一线专业岗位的设置、职责任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评价方式,它是由各行业独立的一个技术规范。
一个行业,往往涉及多项标准,有些标准还有相互冲突的现象,如网络行业的标准数百项,不同公司使用的标准并不一定兼容。有鉴于此,高职院校可牵头组织行业专家、企业的技术骨干、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根据本校、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确定培养目标工作岗位要求的等级,根据工作岗位的责任大小、活动范围宽窄以及难易程度,对行业标准进行科学的遴选,选用主流标准,摈弃已近过时的标准,引入新标准、新规范,确定课程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类型和等级。
2.2 双师队伍的培养
由于行业标准来源于产业一线,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所以高职教师不仅需要有广泛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能科学地分析并引入行业标准到教学过程。就教师个人而言,高职教师应树立将“行业标准”当作研究对象的意识,尽可能熟悉或掌握与行业标准密切相关的语言、知识或技能,持有更贴近企业的观点和态度,保证高职教改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缩小课程教学与企业需要的偏差。就高职院校而言,应将教师赴企业实践作为一种制度确定下来,明确教师赴企业实践的要求,定期组织教师采取“挂职锻炼、技术研发、课题合作、员工培训、学生实习指导、就业基地维护”等多种实践形式融入到企业的生产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总之,“双师教师”不是简单的考取有教师证和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教师”,而应是真正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
2.3 课程教材的选编
教材是课堂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高职教材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职业取向,与企业合作开发,甚至可直接选用知名企业的内部培训教材。例如,我学院网络专业便选取网络行业知名品牌H3C的网络学院系列教材替换了《计算机网络基础》《互联设备与技术》《高级交换路由技术》等课程的原有教材,从实践效果上看,该教材能更好地适应学生职业要求和职业成长,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贴近职业资格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
2.4 实训环境的建设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决定其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应实训环节的建设便显得至关重要。实训环境包含教学场所面积、演示设备、实训设施、仿真软件、实训室管理系统、校外实训基地等条件。
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实训环境条件应尽量满足教师演示方便、数量足够学生人人参与,贴近真实工作场景的要求。在实训室施工和购置时,除了要保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满足需求外,还应注意设备的后期扩展及软件的升级需求,切实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仿真+实体”的方式,即通过购买、自主开发或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方式配置仿照产业现场的虚拟实训系统,后期辅以在真实设备上的实训,也可对实训设备进行精化和集中,按照行业企业的管理标准管理实训室,对学生开放实训室,便于学生分时段、分组进行课外实践。
3 基于行业标准的“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程序
本文提出的基于行业标准的“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密切结合高职学生毕业对应的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突出强调高职教学中的“训”、“评”的环节,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和实操相结合,训练和评价互相促进而构建起的教学模式。具体实施程序如下:
3.1 创设情境
情境任务的设置是教学过程导入的首要一步。好的情境任务能够反映实际工作要求,很好地营造出逼真的职场氛围。例如,我院网络专业在课程“互联设备及互联技术”中,在展示某公司网络拓扑图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实际任务需求:“该公司由于业务的拓展,员工的数量大幅度地增长,导致现有的网络中员工访问内部服务器的速度下降,影响了正常的办公,要求以最少的投入对现有的网络进行改造,提升网络的性能”。学生接受到这样的项目任务,立刻感觉自己就是在处理真实工作任务,学习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在不知不觉中向职业人转变。
3.2 提供资料
在提出项目任务后,教师应根据实训条件提供给学生相应的文档资料和设备,并对涉及的技术标准进行适当的讲解,对其中的难点部分可现场演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标准的内涵。
对于课堂中常用的、但易耗损的小物件,如网络专业配置网络设备用的Console线、USB-COM转换器,教师可考虑将之分发给学生,期末再收回的方法,这样既可鼓励学生课下积极实践,提高配置技巧和速度,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爱护生产资料的习惯。
3.3 探求方案
学生在拿到软、硬件资料后,便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分工合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经过团队讨论和教师的适当点拨,尽最大限度地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探索活动,自行查阅相关技术文档,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归纳梳理完成任务的最佳方法和步骤,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解决方案的正确性和效果。
3.4 训练提高
在学生基本完成前面的项目任务后,教师应进一步提高难度,追加布置提高性的实训任务要求,或要求学生通过实践解答一些引申性的问题,并加以一定时间限制,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边做边思考,通过再次的实践操作,深入理解技术标准的本质内涵及适用的不同场合。在前面环节中,教师的角色若是引领学生入门的“导师”的话,则在此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则更像“教练”,想法设法督促学生达到不仅“会做”,还能“做好”的水平。
3.5 总结评价
本模式的课程评价是现场的“阶段评价”和期末的“终结评价”两部分的综合。
阶段评价是在平时教学现场的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的综合。具体做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展示并讲解本组的技术解决方案,其他组则可对之提出疑问,对照行业标准,指出该组的不足之处,并给该组打分,最后,教师对各组学生的展示作品进行点评总结并打分。
终结评价是在期末对学生进行的理论和技能的考核。理论考核是从理论试题库中抽取题目统一组织考试。技能考核从实训任务库中抽取某个任务,根据实训要求和行业标准和规范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若有条件,课程的终(下转第51页)(上接第29页)结评价还可直接与行业资格认证挂钩,如我专业的互联设备与互联技术课程的终结评价与“H3C网络工程师”资格认证直接对接,学生的认证成绩可直接作为课程的总评分数,使得该课程的评价更贴合行业标准,更具权威性。
上述五个程序应遵循“做中教,做中学,做中训、做中评”的原则,“做”是“一体化”的基础,“教”“学”互融,“训”“评”共促,所有程序都应严格以行业标准为准绳,以求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养。
4 小结
笔者所在专业团队经过多年实践,上述模式已初现成效。近五年间,本专业学生考取对应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累计300余人次,优秀率达78%;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
本模式的提出旨在克服原先“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高职教学中因各种主、客观原因而导致的“教学实践脱离行业现实”的弊端,将行业标准及岗位规范有机地融入教学实践,强调“训练”、“评估”环节,是对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职教育方面的探讨和尝试。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DEB14144)
参考文献
1 网络营销与《网络营销》课程
1.1 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On-line Marketing或E-Marketing)就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简单地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
网络营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从实践中发现网络营销的一般方法和规律,比空洞的理论讨论更有实际意义。因此,如何定义网络营销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理解网络营销的真正意义和目的,也就是充分认识互联网这种新的营销环境,以及学会如何利用各种互联网工具为企业营销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
1.2 《网络营销》课程
高职《网络营销》课程是营销与策划专业必修的一门职业能力课程,是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络日益在全球得到了普及与应用,传统营销理论与互联网环境结合发展而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目标是让学生熟悉网络营销的工作流程和常用工具,具备利用不同的互联网工具和网络营销方法进行网络策划推广和网络促销的能力。该课程以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在培养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学生从事网络推广员、网络调研员、网络促销员等职业奠定了良好的职业能力基础。
《网络营销》课程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网络营销实践教学是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基础上的延伸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商业环境下进行实际操作,直接感受网络营销知识的商业化应用过程,使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理解所学的相关知识,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提高适应商业活动的综合素质,继而达到真正的融会贯通,同时训练学生的实际商务运作技能。
2 《网络营销》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师缺乏实战经验
网络营销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管理学、市场营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范畴,同时网络营销还是一门极其需要实践经验的学科,而通常的情况是,大多数网络营销教师是市场营销或计算机专业教师,没有交叉性,同时本身很少参与商业企业的实际运作管理,案例来源、案例讨论、创业指导、实习指导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长此以往的结果是: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学生得不到一个综合的训练。
2.2 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项目
现有高校网络营销等课程教学的现状还是传统的教师以说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许多学生由此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其教学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其结果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为市场接受,增加了就业难度。
2.3 实践环境脱离实际
现有的网络营销实践系统通过设置模拟商业环境,训练学生掌握各种网络营销方法,基本为虚拟实践系统,缺乏真实的商业环境和企业参与,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市场运作能力,因此目前的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实验软件系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2.4 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网络营销》课程的考核方式仍然以理论考试为主,强调的是学生的识记背诵能力,而网络营销的本质——动手实践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时候不注重实践,只注重理论的结果。最终导致理论脱离实践,学生觉得没有学到有用、实用的东西。
3 《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本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是以培养具备利用不同的互联网工具和网络营销方法进行网络策划推广和网络促销能力的网络营销人才为标准设置的。整个课程的设计以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岗位任职要求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按照知识、岗位、技能、实际应用等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以工学交替、项目教学和实战训练为主要教学模式和手段,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在课程内容中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具体项目模块的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强化实训环节,在实战训练中发展职业能力。关于本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图:
4 《网络营销》课程实战型教学方法
网络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是对企业网络营销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网络营销实践教学需要通过教学模拟环境和网上模拟环境来理解、解析、认知专业知识,掌握从事网络营销职业所需的技能,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除理论讲授外,还要求有课堂讨论、计算机模拟、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淘宝网真实网络平台以及问卷星网上调研平台为基础,开发相关的教学项目来辅助教学,目的是以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项目建设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以项目的构建过程为线索安排教学步骤,教学过程由项目的任务驱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一个完整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课程的精髓,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项目我们取名为:淘宝大富翁比赛,该比赛是以网上开店运营项目为中心,以网上开店所需的技术、方法和流程为主线,以网上开店的基本理论或操作方法为抓手,以从事网上开店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技术能力为核心,集网络营销、网上支付、网上交易、物流管理、网络安全等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于一体,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综合程度较高的职业技能训练项目。
学生以团队形式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商业运作模式,选择熟悉并且感兴趣的商品,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网络营销环境,进行网上商店的策划、构建及运营,解决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交易信息安全、资金结算、物流配送、网络促销、货源渠道等实际问题,并有效掌握电子商务行业应用分析、网上运营平台选择、数字证书操作、在线支付与结算、产品选择、订单管理、渠道选取、商业模式选择、产品信息采集与处理、配送体系建立等相关的网店经营技能。
5 淘宝大富翁比赛
(1)该比赛参与对象:所有授课班级的同学。
(2)该比赛规则:每个班以4~5位同学为一小组(不能跨班组合),每个小组在淘宝上开一个店铺,实体操作,最后评比结果以每个店铺实际收入、利润、信誉度为标准,并以评比结果来计算该小组成员本学期的实训成绩。
(3)比赛时间:该比赛一般持续一个学期的时间。
(4)比赛角色分配:本次比赛中,每个小组的成员角色分配为5个,他们分别为:①CEO:负责整个店铺运营的总策划与工作分配,店铺决定卖什么?如何运营?对于这些问题,CEO都做总决策与协调工作。②采购:主要负责找到最实惠与方便的进货渠道,负责进货事宜。③财务:主要负责登记各项收入与支出,做到资金来去清楚,有根有据,对店铺里流动的资金进行管理与清算。④市场推广:主要负责店铺的广告策划、市场推广策划,例如:网店的页面美观设计,线下的广告宣传等。⑤销售客服: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是销售客服,主要负责与客户推销产品,并沟通客户喜好、需求以及对产品的意见等。
(5)该实训项目的优势:①真实的市场环境。②实物买卖。③真实的赢利。
(6)实训项目的过程:①第一周至第二周:选择合适的货源与货物建立网上商店,并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了解你的顾客需要买什么?在课余时间去现实中的市场或者网络上的市场寻找货源,找到自己想要售卖的产品,拍照、写介绍,上传至网上,组建完整的网上商店,并美观自己的网上商店。②第三周:浏览其他组的店铺,对其他店铺的商店布置与商品组织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了解并学习竞争对手。③第四周:寻找客源,开始进行销售活动(这个环节更多的需要在课余时间去进行市场推广),尝试与别的商家联系,尝试进行第一次交易。④第五周至第八周:广告宣传、市场推广,利用各种网络营销工具与方法促进销售增长。⑤第九周:根据每个小组的总收入与利润总额来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7)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两个难题如何解决?①建立网店的启动资金从哪来?启动资金来自学生自己,每人需要准备60元的启动资金。该资金的用途分为两部分:开店资金,每人至少30元,用以采购货物所用,由财务管理资金;消费资金,每人至少30元。②淘宝上有成千上万家店铺,东西怎样才能卖得出去?
本比赛设有一个消费资金,每人至少30元,专门用于网上购物,前提是必须购买2个班同学店铺中的东西,不能用于购买非本次比赛之中店铺中的产品,30元在比赛结束时必须花掉,不花掉一律作为奖励资金使用。
以这样的方式将2个班的同学结成一个小小的网络集市,大家可以相互买卖,同时又相互竞争。当然在这个网络集市中,店铺的经营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通过正常的进货、售货的零售方式赚取差价,同时也可以通过、出售二手闲置商品等方式来获取利润,但如果是销售二手商品的方式,则每个二手产品的收益的10%必须成为公司公有的利润额,其余90%的利润归自己所有。
6 总 结
笔者在实施《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模块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达到45%,尤其是淘宝大富翁比赛这个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使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根本的改善,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对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有所帮助,对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网络营销人才可以肯定地说不是单靠理论知识所能培养出来的,社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是依据市场的需要,实际工作的需要,所以,设计合适的课程培养方式才能更好适应社会需求。希望此教学实践过程的探讨能对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冯英健.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随着现代互联网使用的不断普及和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网络营销应用的模式和方法也层出不穷,因此,大学开设的《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也相应面临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网络营销》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科目,系统性的结合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基础理论、互联网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其极强的知识交叉性对大学课程教学中的讲授过程提出了更高的理论知识的储备要求。另一方面,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营销手段的推陈出新,也对教学的知识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持与互联网应用相一致是教好这门课程的基本前提。在专业化方面,网络营销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教学开展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本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保持着知识的更新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本课程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网络营销》课程的理论知识解析
1.网络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市场表现,这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及当前的应用情况。2.网络营销的基本方法及应用模式,这部分知识主要让学生掌握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如何充分应用博客营销、邮件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等网络营销的技术及方法来开展相关的营销活动。3.网络营销的相关市场研究及具体方案制定及实施,这部分知识侧重让学生从项目规划入手来考虑如何实际为某一项目或者产品做思考,实际的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及后续推广,让学生学会站在全局位置来思考问题。4.网络营销的应用支持条件,本部分内容就主要让学生了解开展网络营销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的门槛性问题,如在线支付的安全性问题,网络客户关系管理及维护,网站平台维护及后期更新问题等方面。
二、《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
《网络营销》课程作为具有极强应用性的课程,课程的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现实应用需求。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方面主要提倡的是更多的加入相关实际应用案例、和媒体的报道及实际效果测评,让学生在实际的企业应用过程及取得的效果方面来进一步理解和思考相应的知识点。
以网络事件营销知识点的讲解为例,在知识的讲述方面,先从理论方面介绍事件营销的概念,网络事件营销的概念。随后,巧妙介绍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大堡礁高薪面向全球公开招募一名大堡礁看护员的案例,从事件的最初设定到中期的招募挑选标准以及后续的全球人士纷纷应聘,招聘网站一度崩溃的一系列真实新闻报道,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营销创意借助互联网平台往往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效果,特别是在跨地域性方面。
通过实际的网络营销案例结合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不仅能对理论知识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更是会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应用尝试。
三、《网络营销》课程的实训创新
《网络营销》的课程体系中是设计了一定实训课时环节的,这部分实训过程往往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应用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学以致用。
以网络调研为例,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讲述过程中,以传统调研问卷和网络调研问卷的填写意愿做现场调研结果做对比,全班同学举手统计大概只不到有25%的同学愿意停留花时间完成纸质问卷。而更多地倾向于选择网络填写,这就足以证明网络编辑方式应用的相对便捷性,以及网络调研的高效性。不仅如此,在让学生充分了解网络调研的优势所在的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电脑上进行操作,借助问卷星或调查派等平台,让学生自主设定调研主题,设计一份不少于30道题的调研问卷,并对问卷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给出合理性建议。通过自主设计并发放问卷及问卷回收,学生可以完整的了解到一个网络调研的过程所需要涉及的环节,并针对异地IP的网络调研结果表示出网络调研无地域性限制的深入感知,学生的深入参与及不断实践总结是网络营销课程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获的关键。
四、《网络营销》课程的建设创新建议
《网络营销》的课程建设主要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的创新:1.课程整体规划创新,通过对于整体课程结构的不断优化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断引入新的课程更新模式,实现理论知识有新解,课堂教学出新招;2.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结合多媒体手段和现代教学模式,组织课堂小组积极参与模式,实现引导、思考、理解、反思、领悟的循环启发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3.实训实践创新,结合现有模拟平台,更多使用现实操作工具,实现理论知识的应用模拟,做到学以致用。
《网络营销》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相信通过不断的教学探索和课程创新一定会成为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科深入发展的核心课程。应用新的方法,淘汰旧的模式,建立起课程建设队伍并长期努力,未来在我校学科的建设发展中才能成为一门成功的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