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2 09:56:3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非公经济建设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纳入整个人才发展规划
各地在制定人才总体规划时,要结合本地的产业特点,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人才的需求,从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竞争力出发,围绕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等环节,切实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纳入整体人才工作规划范围,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的统计调查,及时掌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资源发展变化状况和趋势,研究落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
三、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吸引人才的绿色通道
进一步破除体制,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流动提供便利条件。各地出台的包括落户、住房、子女入学等人才引进政策,要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同等对待。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引进人才的指导,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引进人才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引进紧缺急需人才时遇到的问题,各地有关部门应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办法,及时帮助解决。
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各类人才的培训
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培训机制,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培训的投入。政府的人才培训资金、国内外人才培训项目等培训资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要同等享受。进一步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人才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建立“谁培训,谁受益”的培训机制,鼓励和帮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积极开展自主培训。支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的培训,并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倾斜。
建立培训工作宏观调控机制,整合培训资源和工作力量。省直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和市场导向,制定培训工作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经省委组织部统一协调后组织实施。要分层分类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做到有计划、有分工、有重点,避免多头培训、重复培训。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高等院校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
五、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
政府各类科研资助、基金和项目,都要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放。鼓励有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研发机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导国有大型企业、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高等院校到非公有制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建立一批公共实验室、行业技术中心、区域技术中心,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造科技资源共享的条件。各级科协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提供科技服务,鼓励、帮助和指导有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科协或学会等组织,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科技进步。
六、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
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渠道,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本人直接或通过所在单位、人才服务机构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不唯学历、不唯资历,注重工作业绩和科研能力,鼓励贡献突出、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优秀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员申报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职务。凡国家规定的关于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各项优惠政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要同等享受。
七、发挥人才中介机构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服务作用
政府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要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人才的需要,积极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信息的收集、、建档工作,努力拓展人才人事、职业生涯设计、人才租赁等衍生服务项目,组织举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专场人才招聘会等招聘活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类人才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业,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招才引智提供服务。其他各类人才中介机构要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提供人才信息咨询、人才招聘等相关人才中介服务。
八、全面落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的社会保障政策
严格执行《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坚持做到在聘用人才的同时,落实好人才的社会保险,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的后顾之忧。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投保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国家和省政府规定的各项保险政策落实到位。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辞职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要按有关规定建立各项社会保险,应补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原则上由接收单位负责,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流动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要按规定接转各项社会保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主动做好社会保险费用的续缴工作,确保社保关系不因人才流动而断档。
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被招收录用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后的工龄计算衔接工作。凡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签订了经县以上政府人事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鉴证(备案)的聘用或劳动合同,在同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连续从业满一年,并按有关规定按时足额缴纳了社会保险费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被招收录用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时,其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的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龄。
九、努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一级 % 2 1.9 1.8 1.7
二级 % 1.8 1.7 1.6 1.5
三级 % 1.6 1.5 1.4 1.3
四级 % 1.4 1.3 1.2 -
五级 % 1.2 1.1 - -
特级 % 2.2 2.09 1.98 1.87
一般职工住宅 % 3(利用坡屋空间设计加收0.5%)
高层住宅 % 2.2
1)代收网点少,柜面矛盾突出。通过对浙江沿海某市的水费、电费等市民普遍关心的费种的缴纳情况调查,发现主要集中在工行、农行和建行等几个较大的商业银行或者其自身的营业服务厅。由于这几家银行的柜台资源相对紧张,只布置一个窗口来应付。而其自身的营业服务大厅分布点又相对较少,根本不能覆盖到全市的所有地方。同时公用事业单位的出账期又相对集中,势必会造成排队时间长、付费难和逾期又要缴纳滞纳金等局面,市民对此抱怨一直很大。
2)各银行代收的种类不全。往往一家银行或一个营业厅只能收取一个项目,势必会造成为要付缴清全部费用,需要跑多家银行或营业厅的尴尬局面。对于郊区或农村的居民,这个情况就变得尤为突出。
3)付费方式单一。现在市民的付费主要是在银行柜台、收费单位营业厅支付现金或在银行办理“一卡通”委托扣款。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普遍对支付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实现足不出户,网上付费,电话付费,手机付费等。而这一些对于国内大部分城市来说,依然是一个空白。
4)外来人员的急剧增加。加剧缴费难的矛盾,其大多数通过银行或营业厅现金缴费,更增加缴费难、排长队等矛盾。
综上所述,广大民众和企事业单位对于缴费这一生活基本需求的多样化要求非常迫切。社会上也有不少企业也看到了这一块的巨大市场前景,但是由于各个公用事业单位的缴费模式复杂,缴费类型众多,账单周期各不相同等因素,因此无形中提高了涉足的门槛,参与的企业并
不多。
笔者认为通过建立一个整合大部分缴费费种,方式多样,使用灵活,安全便捷的缴费系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矛盾,更好地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同时,各银行柜台、各第三方支付机构等通过此平台提供的接口,实现系统对接,进行业务拓展,即节约了公共资源的重复浪费,也减少了各自开发周期。
由此,城市公共缴费系统就应用而生。具体来讲,城市公共缴费系统是指一个能满足老百姓日常各种缴费需要的综合服务系统。该系统把水费、电费、煤气费以及通讯费等所有贴近民生的各类费用都纳入进来。其突出特点是为社会提供低成本、大业务量和多方式的缴费服务。
2城市公共缴费系统的现状
迄今为止,全国已有多个城市实施了城市公共缴费系统或者是类似的系统。由于该系统需要协调较多的公共资源,连接多个公用事业单位。因此需要建设的接口类型众多,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所以一般都由当地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模式。同时,鉴于资金结算主要在银行进行,所以银行在这个系统中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
角色。
国内各大城市中起步较早的是上海。其通过多年运营,已与自来水公司、电业局和电信运营商等多家公用事业单位相连。广大市民只要使用其发行公用事业缴费卡(该卡需要预先在指定银行充值),并通过其提供的网站、自助终端、电话、手机等多种便利的电子化付费渠道,就可以方便地查询及支付每月公用事业费账单。
发展较为成熟的是浙江省宁波市的付费通系统。其运营模式是依托当地人民银行的同城跨行清算系统,充分运用银行柜台资源,把原先只能在几家银行办理的缴费业务,扩大到全大市所有银行网点,均衡了柜台资源。老百姓可以就近选择柜台资源相对较空的银行办理业务,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缴费难”和“排长队”的现象。并以此为基础,又推出了银行批量委托扣款业务,市民只要在全大市任何一个银行开立一个结算账户,就可以由银行定期根据公用事业单位发来的扣费信息在市民指定的结算账户上扣费,大大节约了市民排队缴费的时间。
其他地区例如厦门市也开通了缴费信息查询平台。河南省一些地市的缴费系统也在发展中。由于各地政府目前均已把改善民生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因此城市公共缴费系统筹建或在建的不少,有些已建的也在大力拓展新的业务,因此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城市公共缴费系统的架构和功能
如上所述,一个城市缴费公共缴费系统至少包含三大块内容,如图1所示。
1)接入各类公用事业单位。查询欠费信息,公用事业单位可以包含不同的种类,例如:水、电、煤气和通讯费等。由于很多收费机构自身已有一套成熟的财务系统,所以对接的报文就存在多种形式,这就要求城市公共缴费系统在建立之初就要充分考虑到开放性和扩展性,减少今后的二次改造。
2)提供给最终用户通过各种使用渠道。广大市民可以通过该界面发起查询各类欠费信息和发起缴费指令。当然,这种使用界面的形式可以多样,渠道可以各异。最基本的如公用事业单位自身的营业大厅、银行柜台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可以扩展到如互联网、数字电视、电话、手机、短信、POS、ATM、自助存取款等新兴工具。
3)完成资金的结算。公共缴费系统说到底就是把市民账户的资金划拨到公共事业的账户的过程。目前实现这过程的方法可以多样。各个城市的做法也大不相同。例如:城市公共缴费系统的运营商自己发行储值卡,缴费只要在储值卡中扣除。或者直接连接各类银行,由银行代为结算。有些做法更为彻底,直接接入当地的人民银行。后者作为跨行资金清算的主导单位,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基本建立了以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为主干的现代化支付系统,与同城间所有商业银行的支付渠道已经畅通,所以通过此渠道的资金结算,方式最灵活,支持的银行也最多。
4城市公共缴费系统建设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公用事业单位的参与性
城市公共缴费系统的成功与否,前提就是公用事业单位的参与程度。若参与程度较低,那该系统的使用频率肯定不高,市场将无法拓展。
在城市公共缴费模式创新和建立过程中,地方政府一般扮演推动缴费模式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的角色,属于制度变迁的主力军,供水、电力、电信、燃气、交通和养老保险等公用事业缴费部门是第二行动集团。在政府这个初级行动团体的领导下执行制度,属于缴费模式创新的直接推动者和实施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参与和支持力度直接关系到创新的成败。所以,一般都需要当地政府主导,提出具体方案。公用事业缴费部门没有积极支持和响应,或仍然沿用原来的缴费办法,或消极应付,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所谓“变通”或“技术性操作方式”,导致制度变迁协调难、执行难、重复博弈、无形中增加了制度执行的成本,最终将政府这一初级行动团体的努力化为泡影。因此,次级行动团体跟进不力也是城市公共缴费系统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从如下方面予以解决。
1)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对这一缴费模式的优点进行宣传。通过新闻通气会、广场宣传和业务推介会等多种方式扩大新模式的社会影响,努力扭转社会公众传统的付款理念,降低和消除公众对旧缴费方式的路径依赖。
2)应抓大放小。抓住水、电、燃气和通信等关注民生的主要单位。先把这些单位纳入到城市公共缴费系统中。通过这些费用的日常运行中,树立示范作用。这样对小的单位也有促进作用。
4.2终端产业链的发展
城市公共缴费系统的成功与否,除了前提条件外,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公众的参与度。特别是这种民生工程,若民众认可度不高,那基本无法运作。
在城市公共缴费系统中,要提高广大市民的参与度,除了必要宣传外,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终端的足够广泛。但是单单靠城市公共缴费系统的运行方去开拓市场,难免有点力不从心。随着中国人民银行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逐步试行,一大批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了公众的视线中,并且在自己的一方领域占用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例如,中国银联商务公司和拉卡拉公司的POS系统、支付宝和财付通公司的网上付费系统等等。如何把城市缴费系统延伸到这些系统中,公共缴费系统的运行方就可以减少一大笔市场开拓费用,第三方支付机构又能增加必要的民生服务,巩固客户的粘合度。因此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加入,最急需解决的就是系统接口的开放性。由于城市公共缴费系统后端连接的公用事业单位的缴费系统一般都有较为成熟的模型,接口各不相同,缴费方式也不尽相同。系统的前台又连接众多第三方支付机构,这些机构的终端各不相同,例如:因特网、手机、POS机和电话等等,所以在这当中尽量规范接口,做到通用性和开发性是一个重要技术难关。
通过协调各参与方,尽量使用标准的接口,设计一套标准规范的接口。后续加入的机构,尽量改造自身系统,去迎合这个接口,就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系统的二次开发和重复建设。
还要运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经济杠杆引导。收费标准和收费方式的确定应遵循有利于业务发展的原则。收费标准应在能够缴费系统运行成本的基础上保持较低水平,分配方式应兼顾城市公共缴费系统的运行方、第三方支付机构、承办银行成本。效益和风险的,并对系统运行方、银行和企业起到激励作用,以充分发挥有关各方的工作积极性。
5前景分析
城市公共缴费系统的建立将是一个合作共赢的结果。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解决广大老百姓的日常缴费难问题。系统建成后,广大老百姓的缴费渠道将不再局限在银行柜台或公用事业单位的营业大厅,手机、自助终端及因特网等多种成熟渠道将被充分运用到此系统中。不仅如此,委托银行代为扣费的方式等新型缴费模式也将被发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缴费难、排长队难的局面。这是城市公共缴费系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有利于公用事业单位拓宽缴费渠道。各公用事业单位通过此系统收费后,缴费渠道大大拓宽。从原先只有自己的服务营业厅或少数几家银行扩大到自助缴费终端和因特网等。今后随着POS缴费功能的开通,各大型商场、小区便利店等也纳入到其缴费渠道中,大大降低了公用事业单位收费成本,进一步方便居民缴纳费用,提高了其服务
形象。
3)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增加收入和提高服务形象。广大市民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的渠道进行付费,一方面通过分成手续费,增加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营业收入,提高其贴近民生的服务形象,巩固了其客户的粘合度。同时在付费的同时,也可以逐步推销其他产品,无形的收入将不可低估。因此是一举多得的工程。
6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城市公共缴费系统作为城市一个新兴的综合服务系统,以服务民生为出发点,以通过高技术方便生活为目标,以多方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为手段,因此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同时,在系统建设时,可以充分借鉴部分先进城市的成功做法,尽量做到设计规范,参与程度高,用户体验性强,真正把此系统建设成为一个市民的实事工程。
参考文献
[1]朱华,刘应元.银行代收公用事业缴费模式创新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商业银行实务,2010,3.
[2]杨继勇,李大勇,张歆艳,刘萍,马文栋.企业自主建设新型自助缴费系统的具体实现[A].2006年电力信息化高级论坛论文集,2006,5(24).
[3]张永坚.城市公用事业缴费付费通系统[D].南京理工大学.
[4]徐进.公用事业费用手机支付系统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
经济规模扩大,对经济企稳复苏贡献突出
1―5月,北京非公经济实现收入10498.8亿元,占全市的35.6%,实现利润589.6亿元,占全市的32%,上缴各项税收435亿元,占全市的31.6%,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0.8%、62.6%和31.9%。非公经济已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工业领域,1―5月全市非公企业4950户,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接近五成,达到44_7%;对工业企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7.3%。在第三产业,1―5月第三产业的非公单位2.2万家,集中了全市第三产业单位的64.5%;实现收入7631.9亿元,同比增长33.4%,占全市第三产业的35.7%,对第三产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3.2%。分行业来看,对本行业收入增长贡献率超过五成的有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房地产业,贡献率分别达到76.9%,70.9%和54%。非公经济为全市经济的企稳复苏做出了较大贡献。
增长质量改善,中小企业作用显著
1―5月,北京非公单位经营效益进一步好转,增长质量继续改善,利润总额增势延续了1--2月的良好势头,同比增长62.6%,达到589.6亿元,增幅超过全市平均增幅近50个百分点。其中,分行业来看,批发和零售业利润总额依然雄踞首位,实现利润236.8亿元,同比增长141.5%,比1―2月加快了22.2个百分点,占全市非公经济利润比重为40.2%,对非公经济利润增加额的贡献率高达61.1%;房地产业利润总额增速为17个行业最高,接近62倍,盈利41.3亿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利润87.3亿元,同比增长184.3%。分所有制形式来看,外商控股经济是拉动全市非公经济利润快速增长的火车头,贡献率接近八成。1―5月实现利润401亿元,占到全市非公经济的68%,同比增长80.7%。
1―5月,北京共用规模以上非公中小企业28754家,实现利润271.2亿元,同比增长154.5%,比大型企业快了近130个百分点,对非公经济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七成,达到72.5%,成为非公经济增长质量改善的显著力量。
积极吸纳就业,促进社会和谐
非公经济在维护社会稳定、扩大就业渠道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在解决远郊区县人口就业问题中作用更为显著。1―5月,北京非公单位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64.1万人,占全市的41.9%,同比增长5.6%,比1―2月加快了2.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6个百分点。其中,远郊区县非公单位吸纳从业人员84.4万人,占远郊区县的51.7%,同比增长6.1%。分行业来看,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建筑业和制造业三个行业对全市非公经济新增从业人员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1.5%、19.3%和19%,成为吸纳新就业人员的主力军。
非公经济在北京社会福利支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0年前五个月,北京非公企业福利支出(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119.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36.4%,同比增长20.7%。非公经济已成为构建和谐首都的重要基石。
投资快速增长,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今年是北京投资“调结构优化增长”的一年,恰逢房地产市场面临调控。非公经济投资实现快速增长,为全市投资进度完成政府推进目标,增强全市经济内生动力做出了突出贡献。以上半年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例,北京非公经济完成投资607.4亿元,占全市的30.8%,同比增长21.8%,高于全市城镇平均水平7.1个百分点。其中,非公经济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27.3亿元,对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贡献率42.1%,同比增长39.2%。分所有制形式来看,民营控股经济投资增速和比重均处于较高水平,1―6月全市民营控股经济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74.3亿元,同比增长31.9%,比重占到了全市非公经济投资完成额的78.1%。其中,在房地产开发领域,民营控股经济完成投资443.5亿元,同比增长45.6%,占全市非公经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84.1%。
经济规模民营控股经济占优,发展水平外商控股经济最高
1―5月,北京规模以上民营控股经济2.5万家,占到全市非公单位数量的85.6%,是港澳台商控股经济的18.2倍,外商控股经济的8.9倍。民营控股经济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从资产总计和收入这两项核心经济指标来看,民营控股经济也占到了全市非公经济的一半左右。1―5月,民营控股经济的资产总计和收入分别为22905.8亿元和4676.9亿元,占全市非公经济的50.9%和44.5%,比重比1―2月提高了1.8个和3.7个百分点。
山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大多数非公企业集中在传统领域,在煤、焦、铁等传统产业中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由于产业的过度集中,面临着巨大的政策、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引导鼓励下,非公经济转向文化、旅游、农业、新兴产业、循环经济已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成为推动山西转型跨越的新引擎。
非公经济在产业转型中撑起“半壁江山”
山西全省资产在亿元以上的资源性民营企业均有一到两个转型项目,除亚宝药业、罗克佳华、问天科技等十余家科技型企业外,其余企业均有转型项目或在主业上进行大循环。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山西民营经济仅投入文化产业的资金总额就达到426亿元,其中文化旅游产业326亿元,动漫、广告、影视等100亿元;民营资本的进入对全省产业结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真正实现了从“一煤独大”到“百花齐放”的产业格局。
从煤开始,现已退出煤炭经营的圣天越投资公司,联合山西多家企业与中央电视台共同组建中视道以德传媒公司,进军文化产业,投资1.2亿元完成了四部电视剧118集的制作,将于近期在全国省级电视台播出;投资5亿元开发梁家寨温泉旅游景区,成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多人。
凯嘉能源集团于2009年组建了文化旅游公司,投资5亿元对张壁古堡进行保护开发,将张壁古堡打造成以军事文化观光体验为核心的4A级景区。如今张壁古堡已成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特色旅游景观名村”。
通宇实业公司石膏山项目集滑雪、风电、旅游于一体,解决周边4000余农民就业。潞宝能源集团瞄准红色旅游,建设纪念馆、投资兴建农业文化观光产业园。
发展农业循环链是山西非公企业转型的又一特色,普大煤业与荷兰、以色列等国农业科技公司合作成立大禾农业公司辐射清徐、太谷、祁县,惠及5万农户;金达煤焦公司兴建2000亩大棚种植蔬菜;联盛能源生态农业园总面积31平方公里,专业合作社社员人数3607人,产业工人10000人,流转具有经营权的土地面积14000余亩,流转荒山荒坡、林地近30000亩,发展高效农业,带动、辐射作用巨大,开我省大宗农业土地流转先河。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民营科技企业进入新兴产业领域已达1400多家,民营资本投资的节能环保、物联网、电子信息、药物等项目,填补了山西空白,为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紧抓机遇,着力推进工业新型化
王君省长要求民营企业“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继续为稳增长、促就业、保稳定发挥作用,善于发现和抢抓复杂环境中蕴含的发展机遇,找准投资方向,加强项目建设,努力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010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标志着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正式成为国家战略。2012年8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这是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工作的总纲领和行动指南,标志着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对于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有着里程碑意义,为山西省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十二五”期间,全省民营经济要率先实现翻番,民间投资总量要达到3万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20%,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形成一批年产值超10亿元、超百亿元的企业,形成若干新兴产业集群;从业人员增加200万人以上。
未来几年内,山西工商联将大力推进非公企业将会进行以下几个转变:技术创新发展转变,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创建各类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非公经济发展服务,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数量将大幅提升,随着亚宝药业国家试验中心和太原冶金机械、虹源科技、康宝生物、振东制药、文峰集团等非公企业的院士(博士)工作站建立,为非公企业技术创新打开了局面,到2015年全省非公企业研发水平、研发速度将站上一个新的台阶;新兴产业发展转变,从市场的倒逼机制到非公人士的自觉行为,从事非煤新兴产业的非公企业的比例将显著提高,一批具有总承包能力的龙头企业开始发力于循环经济、高端制造业和新材料制造业,这些企业达产后产业聚集效应将在零部件生产体系中催生大批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综合优势为我省中小非公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低碳绿色发展转变,随着非公经济大规模进入循环经济、新能源、新材料、新农业、旅游业等行业及技术改造升级,非公企业将大幅实现节能降耗,实现绿色发展。招才引智发展转变,越来越多的非公企业重视“人才兴企”理念,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将员工的职业规划与企业的发展同步提升,非公企业的吸引力、凝聚力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非公经济驶入“两个健康”快车道
近年来,我们××工商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联和县委统战部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紧扣经济建设中心,努力当好党委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参谋助手、桥梁纽带,积极贯彻对非公人士“团结、教育、引导、服务”的,在调研参政、组织建设、经济服务、招商引资、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的中取得一些成绩,我们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切实履行调研参政职能,协助党委政府营造县域非公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
在工作中,我们把开展调查研究、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摆上重要位置,以改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为主线,形成了主题发言、配套提案、专题调查相结合的工作路子。在近年来历次县政协会上,我会都做了较高质量的大会发言,发言紧扣非公经济发展专题,中肯地分析了成绩和问题,也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受到县领导和委员的普遍关注和好评。同时指导工商联届委员充分有效地发挥参政议政职能,撰写高质量的个人提案,针对委员们反映集中的问题重点讨论,集思广益,写出有分量的集体提案,03年提交集体提案4件,04、05年均提交集体提案6件,工商联届委员经济发展方面的提案每年均不少于20件,县联多次被评为提案工作先进单位。
根据省、市联的部署要求,结合本会工作实际,我们还每半年开展一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专项调查。03年分别开展了私营企业缴纳税费情况的调查和行业商会建设情况调查,04年开展了私营企业抽样问卷调查和基层商会建设情况调查,调研力求扎实细致,均形成了较有分量的调查报告,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一定依据。
(二)、组织建设点、线、面齐抓,基础性工作得到有力加强。
组织工作是工商联基础性的工作,我会近年来高度重视组织建设,分别从三个方面着手,有力地加强完善了组织网络。
1、高质量、高标准发展会员。03年,我会制定了会员发展有关规定,指导各基层商会严格会员入会标准,把会员发展的重点放在具一定规模和影响的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年均发展私营企业117家。在保证数量的同时,新会员普遍规模较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俱佳,苏宁电器、五星电器沛县连锁店等大型商贸企业,华源纺织有限公司、宏泰毛纺织有限公司等外资工业企业纷纷加入我会,商会的队伍不断壮大,会员的结构不断优化,商会的影响不断扩大。
2、完善提高,规范发展,努力开拓基层、行业商会工作新局面。近年来,我会根据省、市联要求和部署,立足本地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商会基层组织建设,在原有基础上经过调整、充实、规范、提高、发展,换届调整同业商会9家,新建同业商会12家。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在完善中提高,在巩固中发展”商会建设方针,基本完成了预定的“四项任务”:一是镇级商会完善提高,二是同业商会通过换届提高达到规范化,三是新建高质量的同业商会,四是商会建设和发展会员的有机结合。通过县镇两极商会的努力,各基层、同业商会基本达到了七有:有会员,有班子,有制度,有牌子,有活动,有办公地点,有经费。目前,我会的组织建设出现了规范发展的可喜局面,不仅新建的十几家同业商会做到了组建程序规范、规章制度健全、班子合理有力,换届调整的同业商会和各镇商会也完成了充实提高,制度上墙整齐规范,班子面貌焕然一新,会内活动新鲜活跃,装饰装潢商会开展约法三章行业自律,美容美发商会业务培训和技术竞赛,大屯镇裘皮工艺品商会组织会员两次参加广交会,新建的养殖业商会对会员实行“四统一”服务成效显著等。
3、培养壮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代表人士是工商联的基本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代表人士队伍,从而带动全体非公人士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工商联工作的落脚点和着眼点。在已有代表人士队伍的基础上,我们不仅又为37位代表人士建档立卡,而且将全县担任省、市、县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执委等职务的非公人士进行了登记造册,对尚未纳入代表人士队伍的重点培养,确保2005年完成新建一支100人的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的目标。
目前,我县以发展会员为面,行业商会为线,非公代表人士为点的组织工作局面已基本形成,为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三)、落实“一项制度、两个服务”,思想政治工作和服务会员相结合成效显著。
“一项制度”即工商联机关干部的联系基层制度,县联每位同志均联系着不少于2家的重点会员企业、基层商会、同业商会、非公经济人士和在谈在建项目。通过广泛的联系接触,及时了解基层商会、同业商会的活动情况和会员的经营状况和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搞好生产经营,鼓励开展光彩事业。“两个服务”即法律维权服务和信息服务。我会与汉韵律师事务所联合对会员企业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优惠的法律服务,汉韵律师事务所律师魏垂书还担任了县工商联的法律顾问。在信息服务上,我会编发《沛县工商联简讯》,为会员提供了大量法律、经济信息,受到会员好评。此外,我们还克服困难,加强了办公自动化建设,实现了微机上网,机关年轻干部微机应用水平达到了中级以上,完善了会员数据库建设,新录入企业会员资料314家,通过网上信息上报,沛县工商联有关会内活动信息共被省联采用20余条,市联采用30余条。
(四)县镇商会上下联动,招商引资工作有了新进展
招商引资是目前各地经济工作的要务之要务,我会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招商引资摆上重要位置。03年我会虽然没有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硬任务,但也积极开展了这项工作。我们采取县镇商会上下联动,依靠会员以商引商的路子,取得突破进展。县联直接参与并取得成效的再建项目2个,一是大屯镇华光铸造有限公司与山东巨菱集团合资的大型铸钢项目,经理许玉华是县联执委、镇商会副会长,我会在项目论证、用地协调上做了大量工作,使项目进展顺利。二是浙江客商缪先生上马塑编项目,我们多次陪同客商考察地点,最终促成了该项目在安国镇落户投产。各镇商会也充分发挥外联广泛的优势,积极帮助党委政府开展招商引资,成为一支活跃力量。龙固镇商会一年来帮助4家镇外企业落户龙固,沛城镇商会、大屯镇商会与镇招商办联手,引进国内外客商12家,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04年,县委县政府下达给工商联的招商引资任务是2000万。年初以来,工商联全体同志努力克服人员、经费不足的限制,全力以赴开展招商引资任务,取得一定成绩,我们今年一是健全组织机构,任务分解明确。做到干部人人参与,职责到人,做到人人身上有责任,个个肩上有压力。二是强化工作措施。集中人力、财力、时间保证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进行。经过工商联全体同志的一致努力,3月中旬,沛县澎源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沛县工业园区。该项目是沛县工商联经深入考察多方联系后引进,由山东省客商与沛县工商联副会长、沛县澎源房地产开发公司经理张桂尘同志合资的食品类工业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建成后形成五套豆制品生产流水线,年加工黄豆2680吨,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利税362万元。在沛县工商联负责人和投资方的积极努力下,项目立项、征地、基建等陆续顺利到位,一期工程11月底已竣工正式投产,二期工程650平方米厂房和3条生产线及综合楼正在筹备中。此外,1000吨冷库和脱水蔬菜2个项目我们正在积极洽谈。
(五)、倡导光彩事业,引导会员义利兼顾,造福社会
自96年我会开展光彩事业工作以来,就得到会员企业的热烈响应。近年来,我会除在徐州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和市工商联号召的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光彩事业捐赠活动中表现突出,被评为光彩事业先进集体外,县内的光彩事业活动和一批致富不忘国家、真情回报社会的先进典型也不断涌现。县联副会长、徐州东方运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东先已为家乡魏营村修路改水、助学兴教等公益事业捐资近400万元;执委王经华同志捐资12万用于河口镇修路建桥;胡寨镇建筑大户李厚党出资20万元捐建杨店小学;五段镇商会组织会员开展光彩事业“1+1”助学活动,全镇20名个私会员踊跃参加结对子,使20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在“非典”抗击战中,广大非公有制会员也踊跃捐款,据不完全统计,总捐资额11.8万元。龙固镇商会还在会长张桂尘的带领下第一时间赴抗击“非典”前沿慰问一线人员,受到社会好评。光彩事业活动在全县范围内的开展树立了工商联和非公经济人士的良好形象。
除以上主要工作外,我会不断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在会内掀起创建“学习型”机关和服务型机关的新,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同时健全会内规章制度,在原有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加强了内部考核机制,使制度更加完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
对于县级商会工作的原则,我们的体会是:围绕中心,结合特点,创新工作。
围绕中心,就是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经济交流,围绕个私经济发展主题开展调研,参政议政。目前就是要集思广益,发动会员,投身我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大局,为地方经济建设作贡献。
结合特点,就是充分认识和发挥商会的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特色活动,目的是让商会扩大影响力,增强活力,提高号召力。
(一)加强领导,明确统战工作职责。__年,处党委、行政对统战工作高度重视,将统战工作纳入党委、行政的重要议事日程,把统战工作纳入了年度综合考核工作目标,切实加强了同党外人士、知识分子、创业带头人等的联系,我们会同商会、政协联络小组组织召开了统战对象、商会代表和政协委员座谈会,就处域经济发展方面的话题进行讨论与交流,并组织他们先后到长阳等地学习先进经验。
(二)强化基础,完善统战组织网络。市统战工作会议以后,处党委专门召开党务工作会,传达了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对加强基层统战组织建设做了安排部署。全处各村、社区均健全了统战组织网络,共建立统战工作站18个,联谊小组6个;发展统战工作联络员124名。
(三)依托载体,全力打造同心品牌。我们依托自身阵地和资源优势加强了处、村、社区统战阵地建设,合力打造同心品牌。完善了统战阵地建设,统一制作了统战组织网络图和制度标牌,坚持以同心品牌建设为抓手,全处共建立同心书屋18个,覆盖率达到100%。
(四)发挥优势,服务处域经济发展。处党委坚持“围绕经济抓统战,抓好统战促经济”的思路,积极开展经济统战工作。注重发动统战优势,积极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积极投身创业。一是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围绕加快经济发展,召开有关会议,邀请非公经济人士参加,认真听取他们提出的深层次、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行政科学决策服务。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利用统战人士联系广泛的优势,开展招商引资。通过在外工作人员和党外人士的大力宣传推介,处党委、行政加大签约项目的落地服务工作,以优质的服务,促成项目尽快投产达效。电子机械工业园、金润达总部等8个项目签约,协议投资9.8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4.63亿元,占年计划91.4%,增长16%;外贸出口993万美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元至九月,我处坚持主题主线,紧盯目标任务,倒逼强推落实,新增规上企业2家,实现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63.8亿元,占年计划65.5%,增长28%;农产品加工产值35.6亿元,占年计划72%,增长24%;申报限上企业17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9亿元,占年计划74.4%,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32.76亿元,占年计划81.9%,增长6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8亿元,占年计划89.5%,增长39.3%;
二、__年统战工作计划
__年的统战工作,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举团结、和谐、奋进的旗帜,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推动我处统战工作上台阶。
(一)围绕中心,做好非公经济领域统战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非公经济组织和规模企业的指导,结合实际情况,召开一次非公经济负责人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开展非公经济与贫困村和贫困户帮扶结对,抓好1—2个统战致富示范工程。
(二)围绕大局,做好民族宗教和涉台工作。
1、加强民族工作,积极稳妥地处理好民族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
2、加强宗教工作,扎实开展的宗教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坚持和完善宗教工作属地管理制度,严厉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和乱建寺庙等活动。
统一战线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与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能够通过“两会”参政议政、引导企业解读宏观政策、保护非公经济利益诉求等多种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推进和指导非公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变。因此,非公经济人士对于统一战线能够助推民营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高度肯定,以致很多非公企业在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经常求助和最想求助的部门首选工商联,并且有45%的非公企业愿意通过统战部、工商联、商会等统一战线的不同渠道寻求帮助。
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统一战线与发改委、经信委等政府职能部门相比,既没有实质性的权利,也不掌控大量的资金拨款,不能直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而是要通过与政府其他部门会商,甚至是依靠统战部门领导个人的关系网络进行协调,因此,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家愿意借助统一战线的力量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对于统一战线能否实际解决问题,则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特别是由统一战线商请相关部门协调处理非公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困难的结果不尽理想时,往往又会强化企业家们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以致进一步影响统一战线积极发挥其对加快非公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非公企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面临困难和统一战线目前的角色定位存有尴尬的情况下,统一战线本身必须本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高度责任感,在现有体制关系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和主动上位,才能积极助推和促进非公经济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抓好关键问题的分类指导
当前影响非公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很多,但其中最突出的仍然是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在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企业还有着不同的表现。以资金缺乏问题为例,非公经济的资金实力相对不强,转型升级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资金缺乏已经成为制约非公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瓶颈,加上宏观货币政策的从紧和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许多民营企业的资金链处于绷紧状态。泰州市2010年全市小企业外部融资需求量为105.9亿元,但上半年新增融资贷款仅为33.82亿元,缺口高达72.08亿元。苏南一些小微企业由于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资金难以周转而只能关门停产。特别是非公经济的融资问题又非常复杂和困难:苏州、无锡两市利用商会平台发展融资担保,银企授信和担保融资的数额已经突破1500亿元,占全省的55%,面临着融资贷款额度控制偏紧、担保门槛过高、信用担保手续繁琐等问题;苏北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银行和金融机构不愿拓展业务,当地非公经济组织面临的则是根本无法通过融资服务体系进行融资,要么依靠自我积累进行转型升级的投入,要么只能依靠高利率的民间贷款解决资金短缺。据了解,民间短期借贷的月息8%,有的甚至高达15%,讨价还价后一般会降至5%,但折合成年利率则高达48%~72%,资金融通的成本届高不下,让许多小微企业只能望而却步。显然,这就不能对于非公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资金困难采取一刀切的解决办法,必须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指导,才能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帮助民营企业有效地缓解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的资金困难。
三、建立多元化平台拓展非公经济发展的空间
非公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既要强身健体练好内功,又要主动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借助各个方面的力量予以推进。所以,统一战线助推非公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之一,应当通过内容丰富的多元化平台作为载体,帮助非公经济拓展发展空间,促进非公经济实现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根据江苏省近年来的探索实践,这种多元化平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高层次人才流动平台,为非公经济发现和引进领军性技术人才提供便利。在这一方面,由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缺少人才战略眼光,以及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手续繁琐等原因,由统一战线出面搭建必要的工作平台,如协同政府部门举办非公经济重大发展项目推介会、组织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集体赴海外招聘、成立专家学者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发展咨询顾问团、邀请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辖地内建立分支机构、为非公经济组织专场人才招聘会等,为非公经济发现和聘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需要的各种高层次人才提供便利。
二是产学研共赢的技术发展平台,帮助非公经济利用先进技术转型升级。这是因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关注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成长,又要重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我国非公经济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仍然具有强烈的粗放型特点,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生产工艺比较落后,产品的能耗和污染较高,迫切需要进行技术和装备改造,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统一战线应当针对这一状况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搭建产学研共赢的技术发展平台,帮助非公经济利用先进技术转型升级。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搭建产学研共赢的技术发展平台,如利用学校和科研机构环境资源与人才培养优势,为企业订单式培养技术人才;举办非公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成果转让洽谈会,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转化促进企业技术进步;针对非公经济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委托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行项目研究等等。
但汉中市中小企业总体素质不高,发展规模不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政策机制不完善,投融资能力差,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利用现有的政策机遇,大力扶持和加快小微企业的发展,使汉中小微企业非公经济、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小微企业遭遇发展危机
目前,国际国内经济下滑趋势明显,小微企业普遍出现了经营困难、效益滑坡的趋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近期的《2012年中西部小微企业经营与融资现状调研报告》,通过对四川、重庆、陕西等中西部1407家小微企业进行的网上调研结果显示:中西部小微企业近6个月开工率仅6成,49%的小微企业净利润出现下滑,35.91%的企业员工数出现下降。
受此影响,汉中小微企业发展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两高两难”的困境:成本高、税费高,融资难、用人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六不”,即思想观念不新、管理水平不高、创新意识不强、劳动者素质不高、发展环境不佳、政府服务不好,加之企业自身“少、小、低、差、慢”(产品数量少、资金投入少;企业规模小、资产总量小;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a低;市场竞争力差和资本运作能力差;企业发展和产品更新慢)的不足,小微企业发展形势并不容乐观。突出重围、突破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两个“36条”一个“29条”,重在支持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各地配套政策、实施细则也正紧锣密鼓地制订出台,为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增添了强劲动力。政策利好对小微企业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小微企业等非公经济逐步形成了与国有企业并存、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实践证明,哪里的小微企业办得多,那里的非公经济就活跃;哪里小微企业发展得好,那里的人民群众就富裕。小微企业是县域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的标志。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一定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正视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创造力激发出来,把小微企业发展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努力促进小微企业等非公经济大跨越。
将助力小微企业作为战略任务
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要使小微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把握好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把握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各级政府要始终坚持以服务为中心,坚持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两条腿”走路。按照“抓大、壮中、强小、扶微”的思路,做活、做精、做细、做专、做特、做新非公企业。
政府各部门要携手联动,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好本部门职责和优势,在支持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出实招、下硬茬,切实解决困难问题,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环境作为保障。为此,优化“五个环境”,营造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为小微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多措并举,实现小微企业大突破
在落实好中省政策,促进非公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方面要找准关键点,抓住着力点,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小微企业发展水平。
第一,在更新观念上有新突破,充分释放小微企业的发展潜能。做到四个“就行”:即不管是公是私,能纳税就行;不管哪种形式,能搞活就行;不管归谁所有,能促进经济发展就行;不管规模大小,能创造财富就行。要坚持做到“三个凡是”、“五个平等”: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都允许非公企业经营;凡是国有、集体资本退出的领域都要支持非公企业大胆进入;凡是能允许外资企业经营的项目都要向非公企业开放。登记申报平等、税费标准平等、金融贷款平等、市场准入平等、部门服务平等,为小微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和政策支持。
第二,在发展思路上有新突破。开拓创新发展思路,把加快小微企业发展同调整经济结构结合,同转变发展方式结合,同招商引资结合,同推进城镇化进程结合。
第三,在体制创新上有新突破。建立健全“六个机制”,即建立小微企业发展的领导机制、教育机制、行业约束机制、社会化服务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企业党团工会建设机制,着力引导小微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四,在保护支持上有新突破。着重在融资环境、创业扶持、市场准入、工商登记、技术创新、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支持。
__是非公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之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既为__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给现阶段的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非公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非公企业党的纪检工作也日益重要。在这方面,富轮集团为我们作出了表率和探索。__集团是我镇的龙头企业,更是我镇第一家成立党委和人武部的企业,今天__纪委的成立,表明__集团在非公党建领域的全覆盖和全方位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__纪委的成立,是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实践,对于探索非公企业纪检工作新思路,建立健全有效工作机制,纠正企业违法乱纪等不正之风,保证企业廉洁经营,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曹妃甸工业区开发建设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曹妃甸工业区精品钢基地的开发建设将推动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组合,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2006年末河北省仍保持钢铁增量第一的水平,钢铁业务总收入3903亿元,占全省GDP总值的33.61%。从钢铁企业规模和生产技术看,产能达500万吨的只有唐钢、邯钢两家,其余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同时钢铁生产企业的制造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低,没有一家生产精品钢产品的企业。而且,还有近800万吨生产能力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高耗能、高污染小钢铁企业,这些小钢铁企业严重制约着河北省钢铁行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而于2007年3月12日在曹妃甸工业区开工建设的京唐钢铁联合公司,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采用世界最领先技术,将成为一个高科技含量、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废物零排放、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化新型钢铁公司。同时,随着年产1500万吨精品钢基地的建立,河北省将逐步关闭近800万吨落后生产能力的小钢铁企业,提高河北省钢铁行业的技术水平和钢铁产品的科技含量,促使河北经济向绿色环保、循环经济方向发展。
(二)曹妃甸工业区港口的开发建设将促进河北省港口运输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是从数量上看,河北省规模较大并且运营良好的港口只有唐山港、黄骅港、秦皇岛港三大港口,如新建设的曹妃甸港口正常运行后,河北省大型港口总量将增加33.33%。
二是从港口的吞吐能量看,2006年河北省全部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4亿吨,其中正在建设的曹妃甸港口吞吐1104万吨,占3.24%。按照港口总体工程设计,将最终实现全省港口年总吞吐能力再增加5亿吨,使港口吞吐量增加150.15%。
三是港口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仓储、运输、物流、加工、贸易、金融、保险、、信息、口岸等相关服务的支持,因此,港口建设和发展具有较大的乘数效应。参照距曹妃甸港口最近且规模较大的天津港数据,曹妃甸港口建设,可为河北省增加600亿元的GDP,解决130万人就业问题,以2006末GDP和就业人数为基数,可使全省GDP增长再增加5.17个百分点,社会再就业率增加3.6个百分点。
(三)曹妃甸工业区的钢铁、石化、电力等工业的建设解决了河北省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再就业问题
一是要把曹妃甸工业区建成河北省精品钢基地。按照曹妃甸工业区总体规划,将建设一批具有二十一世纪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公司,年产1500万吨精品钢材,均价按6000元/吨算,每年可为河北省增加产值900亿元,使全省GDP再增加7.75%,按65万元/人工业增加值计算,可解决13.84万人的再就业问题,使再就业率增加38个基点。
二是要把曹妃甸工业区建成河北省化工生产加工基地。按照曹妃甸工业区总体规划,将内建设一个1000万吨炼油厂和一个100万吨乙烯大型炼化厂,逐步形成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成组布局、协调发展的大型化工基地。每年使河北省GDP再增加4.22%,按抚顺石化公司2005年人均96万元的年工业产值计算,可解决5.1万人的再就业,使全省再就业率增加14个基点。
三是按照曹妃甸工业区总体规划,将建设适度规模的热电联产项目和大型海水冷却火力发电厂,重点建设2台3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和4台10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每年可创造产值119.23亿元,使河北省GDP再增加1.03%,按国电集团2005年21.4人/万千瓦标准计算,可增加9884人的再就业,使全省再就业率增加2.7个基点。
二、工业区建设对河北省金融投资的影响
(一)曹妃甸工业区建设对河北省金融投资的影响
一是从投资规模上看,曹妃甸工业区建设加重了河北省对重点项目的投资负担。按曹妃甸工业区工程投资总体规划,全部投资额为1800亿元,相当于全省2006年重点工程投资的97.3%,如在2020年底前全部投完,扣除2006年已投入99亿元,还需增加投资1701亿元,加大了河北重点项目投资负担。
二是从贷款投放管理上看,如投资的70%为中长期贷款,曹妃甸工业区建设还需要1191亿元,而2006年末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506亿元,相当于把全省2.39年中长期贷款全部都贷给曹妃甸工业区;如按2006年末全省基本建设贷款余额和新增余额计算相当于全省在今后7.27年新增基建贷款,全部贷给曹妃甸工业区,这将加大河北省中长期贷款投放和管理的压力。
三是从资金供应上看,2006年末河北省各项存款余额10839.58亿元,按70%的存贷款比例计算,可发放贷款7587.71亿元,扣除已发放7411.9亿元贷款,还可发放贷款175.81亿元,而曹妃甸工业区建设需要贷款1191亿元。因此,曹妃甸工业区建设加大了河北省信贷资金的供应缺口。
(二)曹妃甸工业区建设对河北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
一是随着曹妃甸工业区内的部分港口完工运营和国际航运的即将开通,曹妃甸工业区急需增加一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金融、保险、机构,同时还需要一批具有较高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金融机构在大力开展好现有的开户、信用卡业务的同时还需积极开办国际结算和现代化离岸金融业务,参与国际市场的金融竞争。
二是随着曹妃甸工业区内京唐钢铁公司的奠基以及其他基地的筹备和动工,势必带动一些较大规模企业纷纷涌入曹妃甸工业区进行投资建设,这些大企业对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能力和从业人员服务水平都有较高要求,这就急需引进或建立一批具有较强资金实力、较大经营规模和较高金融服务水平的金融机构服务曹妃甸工业区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曹妃甸工业区建设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高级管理人员存在较大的缺口。随着曹妃甸工业区港口的建立,与港口业务相关的现代仓储、运输、金融、保险、业务也急需迅速的发展,这不仅需要大量的相关从业人员,更急需一大批高级管理人员,尤其是随着港口与国际通航,在港口管理方面必须有一批熟悉或精通国际法律法规和国际港口管理惯例的专业人员。而河北省目前对国际惯例、法律法规精通的人员很少,具有国际港口管理技能的专业人
员更少,这制约着曹妃甸港口的发展。同时,由于河北省是内陆省份,很少接触到国际金融、国际保险和银行离岸业务,因此从事国际金融、国外保险的管理人员更是凤毛麟角,具有国际金融管理水平的高级管理人员更是短缺严重,严重影响河北省港口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及早动手,制定切实可行措施引进国内外的高级管理人才;要选拔一批政治觉悟高、思想要求进步、文化水平高、有港口管理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到国内外现代化超级大港口进行学习,培养一批属于自己的港口高级管理人员,同时河北省内高等院校要增设国际港口管理专业,培养港口管理的高级人才,满足省内港口长期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是港口运营缺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人员。由于曹妃甸港口是全部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密集型港口,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科学化的方式进行装卸,在检查、通关方面全面采用最现代化的电子技术检查、检验通关系统。河北省至今只有两个从事简单国际航务的港口,且曹妃甸港口吞吐量是全省现有港口总吞吐量的2倍多,即使全省的港务人员全部都调往曹妃甸港口,也不足其需求总量的50%。同时,这些人员技术水平较低,难以符合现代化港口的需要,集装箱营运方面的专业人才更是空白,影响着港口经济的发展。因此,河北省劳动再就业中心要根据港口建设的专业技术需要,积极开办与港口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有关的短期培训班,满足港口当前专业技术人员的需要,同时河北省教育部门要积极开展与港口有关中等职业教育,根据港口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设置相应的专业,满足港口长期发展的需要。
三是曹妃甸港口日常行政管理人员缺乏。由于曹妃甸港是国际化的大港,港口的日常行政管理需要按国际惯例进行,交通系统的运管、公路、航道、海事等部门都需要具有一定国际常识的执法队伍。而目前河北省直接与国际通航的港口只有一家,精通国际大港管理的专业人员很少,制约着曹妃甸港口的发展。因此,河北省要选一批法律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执法人员去政法大学学习国际法律、法规,尤其是国际海洋运输和港口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培养出一支专业的执法队伍,满足港口执法业务的需要。
(二)曹妃甸工业区建设中在金融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缺口较大。根据测算,曹妃甸工业区基本建设项目贷款需要1191亿元,截止2006年末,河北省商业银行按存贷款比例规定,可增加贷款175.81亿元,即使全部给曹妃甸工业区做基本建设贷款,尚有1015.19亿元缺口,如果再发放一些农业贷款、工业流动资金贷款等等,全省的信贷资金缺口将更大。因此,河北省政府要引导曹妃甸工业区内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发行股票或企业债券,吸引全国各地资金支援曹妃甸工业区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