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08:56: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乡镇安全生产形势分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分析预测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拟定安全生产规范性文件,安全生产信息,组织、指导、协调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主管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其它行业的管理按“按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实施,由主管部门负责,安监办只负责监督检查。
(三)协助省市安监局组织实施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三同时审验、负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初审工作和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工作。
(四)负责省市直属企业的日常监管及简易程序的处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受理群众对安全隐患的举报并组织查处;依法监督检查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
(五)负责组织实施一般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3人以下的伤亡事故)。
(六)事故处理程序:区安监办接到事故报告后,由区安监局局长立即电话告知市安监局、区委、区政府,一般伤亡事故(死亡1-2人,重伤3-9人)分管副区长、区安监局局长到事故现场组织指挥处理;重大事故区长、分管副区长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均到现场,组织应急救援。
二、安监局编制及人员情况
区安监办与区安监局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区安监办的职责是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全区各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区安监局的职责是实施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对各行业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进行查处。设主任(局长)1人,副主任(副局长)2人。
本办(局)编制14人,现有10人,缺编4人,下设综合科、监察科、法制科、监察大队,现有公务员5人,享受公务员待遇1人,工人编制4人。监察队于20*年成立,编制5人,缺编4人。现有科级干部4人(2人是以工代干)。
三、20*年主要工作目标
(一)加强监管督查,确保全区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市、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以内;
(二)确保不发生特大事故和影响恶劣的重大事故,重大事故件数不能突破1件;
(三)加强安监队伍建设,保证安全监管机构、人员、工作经费、设备设施适应安全生产工作需要(特别是人员、车辆、摄像机、照像机)。
(四)所有街办、镇乡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工作必须达标并通过区政府验收,其中龙泉、洛带、大面、柏合、西河必须通过市政府的验收。
(五)、完成市政府督查督办安全隐患整改工作。
(六)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创建“平安大道”和道路“黑点”整治工作。
(七)完成市政府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运输安全等集中整治工作。
(八)协调,督促各职能部门对行业的重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
(九)完成街办、镇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生产经营负责人及安全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十)督促水利局、交通局完成东风渠隐患整改工作。
四、当前主要工作
(一)抓好去年底部署的“百日安全生产”活动收尾工作。
(二)市委、市政府全年安全生产任务和控制指标已下达,区委、区政府也即将下达20*年工作目标和任务,主要是督促各街办、镇乡、各部门抓好分解落实。
(三)抓好乡镇、街办安全生产机构的建设工作。人员、经费、设施设备的落实和到位。重点督促街办、镇乡落实专职安全员。
(四)抓好春夏期间的安全监管工作。重点是交通、旅游、大型集会、公共场所消防、危化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和非煤矿山安全监管。
(五)在全区开展医药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环保整治工作和开展危险化学品经营、运输、储存安全集中整治工作。
(七)组织协调召开同安镇玉带湖、茶店龙泉湖安全整治工作。
(八)安排、汇总军宜副区长提出的我区安全生产若干问题整改方案。
(九)按照席区长指示,提出今年急需整治的安全隐患工作。
(十)完成烟花爆竹经营户的培训工作。
五、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
1、成龙路、成洛路等重要干线的安全监管和整治问题,主要是修人行道、安装红绿灯、增加标志标线;
2、区安监局监察大队已成立,但人员不齐,无摄像机、照像机、微机、录音设备、执法车辆,急需引进人才和购买设备;
3、按省市要求应立即成立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科,设科长一名、工作人员一名,已向区编委汇报,至今未落实;
4、街办、乡镇安全机构建设问题。区委编委办没有下达街办、镇乡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编制和人数,无专职安全员,多数街办、镇乡安全管理人员属兼职安全员,而且人员不到位,经费不落实,设备不到位,属地管理作用差,发现问题不及时报告。
5、非法建设和违规建设问题突出(特别是农村出租、转让土地上建设的非法建筑)。多数项目不审批、不报建,行业部门不管,街办、镇乡也不过问。
6、企业安全投入不足,主体责任落实不好,生产经营负责人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淡薄,新办的企业较规范,老企业安全投入不够、欠帐多,不规范,无安全预评价报告、无操作规程、无管理制度。
7、安全监管的手段落后,缺乏必要的现场取证、现场监测、资源共享等设施。
8、应急救援装备匮乏,不能满足“重大事故发生后快速、有效地实施救援”的要求。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召开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总结20*年安全生产工作,表彰奖励20*年和“摘帽”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安排部署20*年安全生产工作,下达20*年主要控制指标,签定目标责任书。
2、20*年我区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同时摘掉了全省“安全生产重点监控县”的帽子,区级有关部门和乡镇做了大量工作,建议以安监委名义下达表彰奖励20*年先进单位和个人文件,并签定目标责任书,申请奖励经费。
3、队伍建设问题:一是立即向区编委请示,落实街办、镇乡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并配备人员。二是安监局缺执法车1台、缺编4人,今年要引进(已经被通报了,工人是不能到执法队),目前要进3名执法队员,才能达到市政府要求。
4、结合市政府安排,牵头完成整治医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任务,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5、召开一次防范重大事故形势分析会。
6、完善全区隐患整治方案和应急救援方案。
7、努力抓好“一岗双责”制度,制定规范的严谨文件。
8、出台一个举办大型活动的前提条件,明确谁主办、谁负责。
9、街办、镇乡规范化建设问题,全年要见成效,拟定5月份召开现场会。
建议:
1、道路“黑点”整治工作、平安大道今年要加大力度,政府成立“黑点”整治领导小组,专人落实。
学校里走出的安监局长
周长光毕业于湖南株洲化工学校化工机械专业,1982年大学毕业的他,因成绩优秀被留校工作。1984年,地区化工局机关成立,他进入了化工局工作,直到1987年机构改革,他到了地区经委,在地区经委宣教科一干就是9年。1998年6月份,他正式成为经委质检主任,从2000年开始,他负责的工作包括安全生产、质检,正式接触安全生产工作。周长光说,那时候管的安全和现在不一样,属于“小安全”的概念,主要负责的是中小企业的安全。2003年初,永州市成立了安全监管局。因为周长光有以前管理安全工作的经验,就进入安监局担任党组副书记,负责安监局建立初期组建班子、拿方案、职能定位等方面的工作。2004年底,周长光被任命为湖南省永州市安监局局长。对于安监这项工作,周长光说:“虽然辛苦,但很有干头。”
周长光将在学校工作中积累的细致严谨、勇于钻研、为人师表的作风带到了安监局长工作岗位,带出了一支一流的安监队伍。周长光说:“要想工作出成绩,必须有一支想做事、敢做事、能做事的队伍。”为此,他组织制定了永州市安监局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党组议事规则,带头叫响“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口号。他严格要求安监人员勤练“内功”。他推行安监局机关内部考核责任制,坚持每周五集中学习、每季度组织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考试。他大力推行集中培训和业务比武,提升安监人员的业务水平。他先后主持制定了永州市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工作九条纪律和30余项约束安监干部的规章制度,严格用制度管人、管事,并推行月度例会制度,确保工作日清月结。
一步一个脚印
周长光常说:“能救援一起事故,能解救一个人,我就觉得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是其他工作给予不了的,我很热爱安监这项工作。” 回想起8年前刚刚就任安监局局长的时候,周长光还是很有感触的。他说:“那时候,永州市安全隐患险情不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安监部门那时候可以说是‘忙于救火、疲于奔命’。”也正是面对这种情况,周长光更加感到这个岗位的重要与责任。他经过几个日夜不眠不休的调查研究,寻觅破解之策,最终提出了“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强化事故事前防范”的工作理念。经过实践,这一理念促成了永州市连续8年“政府挂牌交办、集中整治隐患”的措施落实。
8年来,永州市先后交办整治到位市级重大安全隐患350余个,县区级重大安全隐患3200余个。同时,永州市安全生产工作实施了“三大工程”。一是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工厂化提质改造工程”。周长光深入基层组织召开座谈会、与县区政府负责人和企业业主谈心,消除了企业对基础设施改造加大投入的抵触情绪和基层政府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去留的观望情绪,全面推动了永州市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基础设施安全条件整顿提升改造工作。至2011年底,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数量由改造前的251家减少到146家。二是非煤矿山行业“机械化提质改造工程”。周长光力主推行非煤矿山中深孔爆破和机械化铲装作业,将这两项工作的落实到位作为永州市非煤矿山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前置条件。三是实施“全民安全教育工程”。全面开展全市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在高危行业和规模企业开展全员“查隐患、反‘三违’、提建议”活动,并依托报刊、电视台、网络等平台普及安全知识。
不仅如此,在他担任安监局长的8年间,经过多方争取,促成了永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30多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政策文件,制定了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制度、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述职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了切实夯实安全基层基础工作,周长光还深入调研、多方呼吁,促成了永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安监机构建设的意见》,督促全市188个乡镇足额配备了464名专职安监员,解决了乡镇安全监管工作没人管事、没钱办事的问题。同时,为了落实各职能部门的监管主体责任,周长光还多方衔接,促成永州市安委会逐步建立了一系列综合监管制度,完善了季度形势分析会、成员单位联络员会、事故控制指标超控预警和目标管理黄牌警告等工作措施,永州市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合力。这些年来,永州市从2003年的事故起数1000多起、死亡人数386人,到2011年,事故下降到400多起,死亡人数下降到了142人,安全形势有了明显的好转。
“安监工作不能坐而论道”
总结8年来的体会,周长光说:“安监工作重在落实、贵在务实,不能坐而论道。”在8年间,周长光始终坚持工作岗位在企业一线。在隐患现场,他每年都要用1/3多的时间深入矿区、企业检查工作。在处理重大安全隐患、应急救援和重大事故等比较棘手的安全问题时,他总是一头扎在现场,关键时刻不分昼夜,连续几天不休息。在2010年的非煤矿山整顿关闭工作中,周长光为了摸清东安县黄泥洞矿区非法开采的情况,先后4次徒步跋涉,攀悬崖、爬陡坡、涉小道、过溪流,每次往返4个多小时,深入现场查看,掌握准确情况,及时提请市政府组织了300余人的联合执法行动,对该矿区50余家非法开采点进行了取缔。
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后,取消了农机监理对上道路行驶拖拉机的安全检查权、违章处罚权和事故处理权,但同时又规定拖拉机的注册登记和安全源头管理由农机监理机构负责,也就是说农机监理机构负责静态管理(即拖拉机牌证核发、驾驶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公安交警负责动态管理(即拖拉机在道路上行驶的安全检查、违章处罚、事故处理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管理模式给许多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由于公安与农机两部门的车辆管理系统没有联网,加之互通机制不健全,不法分子便充分利用这种监管脱节的漏洞,大肆使用假牌照、假证件、加盖假年检印章,公安交警在检查中根本就无法识别,即便是对一些违章行为进行了扣分处罚或暂扣了驾驶证,拖拉机驾驶员也可以到农机监理机构以“驾驶证遗失”的名义交10元钱补办一个驾驶证,因此,就目前的管理模式不仅杜绝不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反而成了滋长这种不法行为的温床。
1.2基层安全监管体系脆弱,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难以落实
南江县人民政府为了加强基层安全监管能力,按照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和“安全生产辖区负责制”的原则,把农业机械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了乡镇。2008年,全县实施农机监理委托执法,各乡镇执法机构、牌子、人员、经费、装备基本落实,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乡镇农机安全管理只流于一种形式,一是乡镇工作任务繁杂,许多委托执法人员身兼数职,根本没多少精力和时间投入安全监管工作,在职不在岗;二是乡镇人员工作调动频繁,刚刚懂得农机法规和执法程序,却又被调到别的岗位或其他乡镇去了,新来的委托执法人又对农机执法工作不熟悉,只能应付,根本拿不出好的管理方法与策略。乡镇党委政府虽然也高度重安全生产工作,大会小会必讲安全,但迫于现实,只能“靠天吃饭”,保一乡平安。
1.3农机面宽量大,监管基础薄弱,管理难以到位
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大力实施,农机拥有量迅猛增加。目前,南江县拥有农机总动力27万kW,拥有各类农机具3.1万台套,遍及农村千家万户,其中在册各型拖拉机2100多台,加之南江地处山区,拖拉机多从事运输作业,就南江目前的安全监管力量实在难以应对,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是农机监理队伍弱小,力量不足。南江县农机监理站核定的编制为12名,实际在编人员为10人,借调到农业局机关4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1人,在监理站正常上班的只剩下5人。也就是这5人担负着全县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既要办理日常业务(农业机械牌证核发、安全技术检验、驾驶员考核及农业机械事故处理等)工作,还要从事常规性安全检查工作,一人身兼数岗。如果安排一个检查组下乡开展安全检查的话,站上的业务工作就难以正常开展,要是保证日常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那么安全检查工作又不能到位,隐患得不到治理,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南江地域广阔,农业机械面宽量大,区区5人根本承担不了全县农机安全管理任务之重,常常顾此失彼。二是农机监理经费紧缺,工作开展困难。监理站主要工作经费来源于财政预算,每年不足10万元,由两部份组成,一部分是办公业务费(即人头经费),参公人员7000元/人/年,事业人员3000元/人/年,主要用于缴纳职工“三金”;另一部分是农机安全监理经费,每年财政预算3万元,除去正常的办公经费外,用于安全检查的工作经费已廖廖无几,这种不利局势,严重制约了农机监理工作的开展。三是农机监理装备滞后,安全检查难以保障。农机监理装备是开展农机监理工作的重要保证,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1)用于正常办公用的现代办公设备;(2)用于安全技术检验的农机检测设备;(3)用于从事安全检查的执法车辆;(4)用于应急处置的事故处理、应急救援设备。办公设备、检测设备基本能应对当前工作的开展。然而,监理执法车辆、事故处理应急救援设备却成了农机监理的病垢。农机监理执法车,购置于2002年,年久失修,车况极差,农机监理人员的乘坐安全得不到保证,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只能租车。事故处理应急救援设备更是严重缺失,可以用“0”来表述。如此惨淡的农机监理装备严重制约了农机监理工作的开展。
2强化拖拉机安全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2.1整合资源,公安、农机通力协作,打破拖拉机管理“各自为政”格局
一是全面启动联合执法机制。由政府协调或者主管部门协商,在公安交警与农机监理之间建立起“拖拉机管理联合协作机制”,不分“源头管理”或“路面监控”,也不分“动态管理”或“静态管理”,只要是涉及拖拉机安全的,两部门都应相互协作、齐抓共管。二是实现拖拉机信息资源共享。拖拉机注册登记系统应与公安机关的机动车注册登记系统尽可能的联网,便于公安交警在执法检查时,随时可以查询拖拉机信息,有效打击拖拉机涉牌、涉证违法行为;建立拖拉机道路交通违章与其他机动车违章处罚同等制度,消除现有的拖拉机在行驶过程中无法电子监控,无法扣分现象。三是完善拖拉机信息抄送告知制度。农机监理与公安交警要加强信息互动,完善抄告制度,农机监理定期向公安交警抄告农机牌证核发、年度检验、安全教育、隐患排查、监督管理等情况;公安交警要将上路行驶、从事非农业生产的拖拉机发生的交通事故、交通违章行为等情况抄告农机监理站,便于农机监理站有针对性地加强拖拉机驾驶员的安全生产教育。
2.2强化拖拉机源头管理,夯实安全监管基础
一是业务工作要严把“三关”。在拖拉机注册登记时,要严格按照省农机监理总站的注册标准,禁止超标准、改装改制、异地拖拉机注册登记;在拖拉机安全技术检验时,要严格按照《GB16151-2008拖拉机安全运行条件》检验各型拖拉机,做到台台见面、台台上检,保证每一台拖拉机高效、优质投入农业生产;在拖拉机驾驶员考试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农业部43号令《拖拉机驾驶证申领规定》,坚持考试与培训分离,强化考试制度,严格考试纪律。二是拖拉机安全生产责任要落实到最基层。农机监理站无论是在拖拉机注册登记、年度检验、驾驶员考试时都要与机主、驾驶(操作)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农机监理站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辖区负责制”的原则,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乡(镇)、村社;加强对重点路段、重点人员、重点作业场所的全面监控,实施“三盯”管理制度(人盯人、人盯路、人盯车);农机监理人员实行挂片包乡,负责联系乡镇安全监管工作,指导乡镇委托执法。三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要加强。积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创新宣传模式,增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广大民众的自我保护能力。继续深入推行“宣传教育三提示”和开展安全教育到村社活动。切实把农机法规知识、安全操作常识、自我保护意识送到每一个百姓家中。
2.3加强检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构建安全生产防护网
县级农机监理站要紧紧围绕“百日安全生产活动”“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和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严厉打击农机行业(生产、经营、维修)各类违法行为。查处、纠正各类违章,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加强与公安交警、乡镇派出所、工商、质监、安监等部门的协作,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强化农机监理行政执法力度,规范农机管理秩序,优化农机安全生产环境,为农业机化事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控制目标。2010年全市确保不发生国务院、省政府认定的重大以上事故,全力遏制较大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各类伤亡事故,各类伤亡事故死亡人数不突破控制指标;按事故隐患治理“三级管理”的原则认真排查事故隐患,限期完成重大安全隐患整治任务。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总人数控制在130人以内。
(二)各县(区)安全生产控制指标(附件1)。各县(区)要层层分解2010年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确保控制指标全面落实。坚决遏制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杜绝重大以上事故。
(三)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安全生产控制指标(附件2)。市级重点责任部门(单位)除完成共同责任目标外,应会同有关县(区)实现以下目标。
1、市公安局。不发生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管理原因而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较大道路交通事故不超过前3年平均数;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90人以内,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53人以内;火灾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2人以内;万车死亡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控制指标以内。
2、市交通局。不发生因交通部门管理原因而负主要责任的较大以上道路、水上交通事故和公交事故;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53人以内。
3、市安监局。不发生因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原因而负主要责任的较大以上工矿商贸事故;工矿商贸企业(煤矿、建筑除外)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11人以内。
4、市煤管局。不发生因煤管部门管理原因而负主要责任的较大以上煤矿事故;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17人以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控制指标以内。
5、市规划和建设局。不发生因规划和建设部门管理原因而负主要责任的较大以上建筑质量安全事故;建筑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3人以内。
6、广元火车站。不发生因铁路部门管理原因而负主要责任的较大以上铁路交通事故;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7人以内。
(四)安全隐患治理目标。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要继续坚持重大隐患排查整治信息定期公告制度,进一步规范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报告、评估、分级、整改及验收程序,完善隐患管理制度,落实隐患整治责任,推进隐患治理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完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岗位责任机制。生产经营单位要对照《*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规定》等要求,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推进隐患自检自查自改工作,有力促进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2、完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生产经营单位要按规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专款专用;要及时足额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矿山、道路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要按规定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转作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
3、完善企业自律的内在动力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和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单位)要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激发企业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内在动力。开展安全生产诚信企业创建工作,制订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管理制度、诚信等级标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评估、机制和安全生产诚信数据库,建立定期诚信信息通报制度并与银行信贷等级等挂钩,树立安全生产诚信样板,促进更多的企业增强安全生产自律意识。通过宣传教育、规范引导、评价表彰、培育示范等途径,培育企业安全诚信意识和安全道德观念。
(二)全面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
1、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地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分管安全的副职以及其他副职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直接负责。各级政府要把安全生产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安全生产指标以及相应的项目、资金和措施。各级安监部门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责,加强对同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同时抓好本部门直接监管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对所监管、主管的行业、领域和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实施监督管理。
2、加强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各县(区)政府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应急救援和职业健康监管等职责体系。乡镇(街道)、园区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相关部门要加强和完善行业(系统)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机制,增强处置和预防突发安全生产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创新监管方式。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分析制度,适时通报安全生产运行形势,认真研究事故发生的机理,科学分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伤亡事故发生的特点、规律和原因,及时进行预警,有针对性地实施动态管理。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安委会例会和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创新例会形式,把召开会议与现场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增强会议的实效性。
4、加大执法力度。县(区)、乡(镇)两级政府要按照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原则,定期组织开展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关闭取缔无证无照或证照不全的非法企业,对安全隐患突出、安全无保障的企业坚决停产整顿。要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执法检查计划,推行执法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严厉查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三)强化安全生产源头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1、严格实施“三同时”制度。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矿山建设项目,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道路、桥梁、机场、铁路、码头、电站等建设项目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应当进行安全预评价和验收评价。其他建设项目要对安全生产条件及安全设施进行综合分析,编制安全专篇。未进行安全生产设施“三同时”审查和安全设施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使用,审批部门不得办理行政许可手续。所有建设项目由同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在立项后1个月内送安监部门备案。要严把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关,企业资产增量部分不允许出现新的安全欠帐,存量部分的安全欠帐要制订补还计划,加快补还。
2、严格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依法严把安全准入关。对已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建筑等高危企业,要进行跟踪督查,确保生产企业和单位持续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发现已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停产整顿或吊销许可证。要通过兼并重组,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
3、严格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整治和监督管理制度,规范隐患分级、评估、报告、公告、整改、监督管理以及奖惩。继续实行重大安全隐患公示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告重大隐患的排查和整改情况,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继续对各行业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评估分类,逐步建立数字化监控系统。制订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措施。
4、严格重点行业领域管理。煤矿重点抓好关闭整顿、整合技改,抓好瓦斯抽采利用、监测监控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抓好防瓦斯、防水害、防冲击地压等措施,按期完成上级下达的小煤矿关闭计划。非煤矿山重点抓好矿业开采秩序整顿和采空区治理。尾矿库重点抓好安全风险评估、监测和危、险库的治理。危险化学品重点抓好生产、储存、运输环节的整治,规范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点设置。烟花爆竹重点抓好生产企业整改提升,杜绝“四超二改”(超人员、超药量、超能力、超许可范围和擅自改变工房用途、擅自改变生产工艺)等违规违章行为。火工产品重点抓好非法经营、储存、使用的整治,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和工艺。道路交通重点抓好危险路段、特种运输车辆、长途客车、大型货车、农用车、校车、摩托车超速超载、非法载客及酒后驾驶等安全隐患的整治。建筑施工重点抓好资质挂靠、出让资质、违法转包分包工程和不按安全生产规程施工的整治,抓好水电施工项目、重点建设项目。高度重视灾后重建项目的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建筑工地安全,加强灾后重建项目周边的地震次生灾害监控,严防因自然灾害引发安全事故。水利、消防、特种设备、电力、通信、建材、机械等行业领域要针对各自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关键部位,确安全隐患整治重点及措施,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实施综合治理,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1、加大安全生产保障投入。各级政府要把安全生产工作所必需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加大支持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执法装备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乡镇(街道)安全规范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抓紧落实“十一五”安全生产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加快实施一批重大安全建设项目。
2、依法规范安全生产秩序。抓好涉及安全生产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改和调研工作。继续在工矿、商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和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建设活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规定,建立健全日常检查、隐患治理、事故防范、员工培训、安全投入等相关制度和工作程序。把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结合起来,构建安全生产工作长效机制。
3、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快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和安全生产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和规范管理安全评价、检测检验、安全咨询认证、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等机构,建立注册安全工程师服务机构、安全生产司法鉴定中心。整合各方面的优势和资源,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服务、交流与合作,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争在瓦斯抽采工艺、采煤方法、通风系统优化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要依法开展职业危害和关键设施设备的检测检验,为行政执法及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搞好安全生产科技规划,继续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规划一批安全科技示范工程,淘汰一批落后工艺、技术、设施,抓好一批重大项目的立项和可行性研究,努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4、加强安全培训工作。采用订单培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大安全生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储备智力资源,实施科技人才保障。进一步规范培训工作,全面推行“教考分离”。进一步抓好对县(区)、乡(镇)领导干部和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规范企业用工管理,稳定职工队伍,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工厂)、车间(项目)、班组“三级教育”制度。把农民工安全培训作为强化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工程,以农民工培训基地为依托,制定出台优惠政策,用好专项资金,针对农民工的特点,开发适用的培训教材,切实加强农民工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技术技能教育和培训,使农民工安全技能培训实现有序化和规范化。在全社会组织实施“全民安全素质工程”,把安全工作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建设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
5、着力防治职业危害。把治理职业危害作为民生工程,在全市开展职业安全健康执法行动,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与控制,加强煤矿、非煤矿山、建筑、建材、化工等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监察,整治粉尘、有毒有害物资危害严重、不具备防治条件企业。建立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职业危害申报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督检查制度,督促职业危害严重的企业设立职业安全健康监督员,指导企业改善作业环境,防范和减少职业危害事故。建立安全生产投入审计制度,对拒不提取、使用安全生产专项经费,造成职业危险和职业危害的,必须依法予以处罚,提高生产经营单位违法成本。
6、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工作。继续推进乡镇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规范基层安全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安全规范化乡镇建设和创建安全社区、安全标准化园区活动,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工作。工业园区是企业的聚集区,要作为基层安全管理的重点来抓,搞好园区规划布局,明确入园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推进班组安全基础建设,建立严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工作标准,使安全生产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标准化。
7、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加快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和队伍建设。加强区域性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形成统一调度、反应迅速、协调有序、科学救援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应急救援资源信息库,整合应急救援资源。加大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投入,加强应急预测、预警、预报工作和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科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的备案管理工作。
(五)调动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生产总值增长12%;
——单位GDP能耗下降4.36%;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均下降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
——进出口总值增长12%;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上述预期目标计划安排,力求体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关于地区生产总值。生产总值为预期性和指导性指标。2008年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12%。主要考虑:一方面与国家、省的预期目标和我市“*”规划相衔接;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投入,我市具备了持续较快发展的基础条件。今年国家实行“两个防止、一个从紧”等宏观调控政策,我市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应留有一定的余地,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切实转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深化各项改革、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关于节能减排指标。主要包括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三项指标。其中,化学需氧量为首次列入年度计划,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工作。按照“*”规划,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43%。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大力度调整引退了一批陶瓷、水泥、纺织、小火电等高耗能、重污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今年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向纵深推进,将继续调整引退一批高耗能、重污染产业。为确保完成“*”期间我市节能减排目标任务,2008年计划安排单位GDP能耗下降4.36%,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下降10%。上述三项指标均为约束性、刚性指标,必须千方百计确保完成。
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008年仍存在一些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因素,如美元贬值将加剧全球性通货膨胀;能源、农产品以及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位运行等,将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导致部分物价上涨。因此,我市应把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今年我市价格工作的首要任务,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以内。
关于城乡居民收入指标。预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7%。一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将逐步缩小;另一方面,发展改革的成果将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六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按照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精细发展第一产业、优化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在农业发展方面,着力提升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创汇农业、都市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水平。在现代制造业发展方面,大力引进大型高端产业项目和优质项目落户我市发展,加快发展以汽车配件、液晶电视、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光电子、新材料和环保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引导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改造提升家电、纺织、陶瓷、水泥等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培育和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品牌经济、总部经济。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抓紧修编《*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以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为重点,加快现代金融服务业发展;组织筹备好第五届国际物流合作洽谈会,推动空港物流合作的开展;加强与国家级或国际级会展合作,打造*会展品牌;继续抓好国内外大型零售业和连锁商业进驻我市工作,打造适合组团式现代化大城市的商务格局。
二是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继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加强以专业镇、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升级示范区为载体的公共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抓好广东(南海)数字创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禅城创意产业园、顺德华南家电研究院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我市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继续加大技改投入,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品牌。
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把握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的机遇,调整优化我市五区产业布局。按照“资源共享、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完善广佛两市联席会议制度,加快推进广佛区域合作,实现广佛同城化发展。以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对接为先导,积极推进与广州在装备制造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会展业、旅游业等多方面合作,提升区域竞争力。
(二)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
一是做好重点项目计划安排。2008年计划安排市重点建设项目270项,总投资1622亿元,当年计划投资508亿元。其中,广佛轨道交通、广明高速公路、德胜电厂(二期)、南海发电一厂(二、三期)、三水恒益电厂、*天然气利用工程、南海奇美模组(一、二期)、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等18个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78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09亿元。此外,列入市预备重点项目100项,总投资502亿元。
二是抓好重点项目跟进落实工作。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投资结构和提高发展质量的目标,加大项目策划包装和招商引资力度,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做好用地、资金安排,按计划推进重点项目落实。交通项目:全力推进广佛轨道交通建设,抓紧开展南延线项目前期工作。继续抓好一环东路南、北延长线及第一批4项和第二批17项重点路桥工程建设,争取“一环”南路南拓工程和“一环”西路南延线、“一环”南路西延线工程早日动工。加快城市道路六级标准化的规划和建设,配合省做好途径我市的七条高速公路和武广、贵广、南广、广珠铁路的项目建设。加强与广州新火车站、白云机场、南沙港等重要枢纽以及其他周边城市的道路对接。能源项目:重点抓好顺德输变电工程、顺德德胜电厂(二期)、南海发电一厂(二、三期)、三水恒益电厂和液化天然气工程建设,力争德胜电厂(二期)今年上半年建成投产。环保项目:加强以汾江河为重点的河涌以及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加快推进镇安、东鄱、南庄和盐步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各镇街生产生活密集区污水达标排放。市政项目:按照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现代化大城市建设要求,全力推进东平新城和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为重点的中心组团建设,加快城市出入口的改造提升。加快“三旧”改造项目建设,抓紧编制旧村居改造专项规划和相应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村镇规划,继续推进首批122个建制村居试点的旧村改造示范村居建设和农民公寓项目建设。产业项目: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农业等领域项目的建设,重点抓好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南海奇美模组项目、顺德美的总部大楼、顺德华南家电研究院、南海工业园、南海三山(国际)物流港区、顺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顺德GEF渔业综合产业园等大型优质项目建设,推进*集团水泥项目前期工作。民生项目:大力推进*市第二水源工程、*市公共卫生大楼、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治疗中心、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学院等社会事业工程建设。
三是加强新开工项目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八个必须”的开工条件,建立新开工项目的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强化对新开工项目的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确保新开工项目规范有序推进落实。
(三)以节能减排为切入点,着力改善城市环境
一是切实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制。抓紧制定落实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实施方案,把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二是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制定和实施高耗能产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以及脱硫工程建设,加快淘汰高消耗、重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组织开展汾江河第二期综合整治,力争2010年实现河水变清目标。推广南海治理高耗能、重污染产业的经验,重点抓好陶瓷、纺织印染、立窑水泥、小火电等行业的整治。按照“上大压小”的工作计划,确保完成关停小火电机组的任务。
三是突出抓好重点领域节能降耗。积极推广节能降耗技术,引导高耗能行业落实节能降耗措施,加快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施绿色照明、企业节电、节约和替代石油等十大节能工程。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全面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
四是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工作。按照“三年促变、绿地*”的总体要求,加强城市绿化规划,继续抓好广佛主要道路衔接口和示范路绿化工作,全力抓好“一环”全线绿化景观改造提升,积极推进*公园二期、南海虫雷岗公园扩建改造和顺德桂畔海沿岸景观等城市公园、天台绿化和河涌整治绿化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增强发展活力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完善土地、财政、规划等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区向镇(街)放权的方式。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一站式”网上审批服务体系和市、区、镇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财政对公共领域的投入,优先落实涉及民生利益的项目。把握我市作为全省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市契机,积极推进事业单位聘用制和人事制度改革。
二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劣势企业退出步伐,强化土地转让、股权转让等资产处置过程中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和核准制,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机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继续推进城市可经营项目市场化,办好2008年*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推介洽谈活动。大力加强上市企业培育,推动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强做大。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重点培育具有竞争优势和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支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去”。
四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按照“城乡一元发展”的目标,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在城市化进程中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建立共建共赢的农村发展利益合同体,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全面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的生产发展环境。继续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民减负增收,在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村镇中创新发展。
(五)更加重视民生事业,着力构建和谐*
一是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扎实做好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搞好城镇职工门诊医疗,完善被征地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把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
二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按照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巩固提高基础教育,大力发展优质教育,全面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和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持财政对教育的增长性投入。将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延伸至非户籍常住人口中13类政策性照顾借读生,进一步健全扶贫助学制度。
三是加快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管理政策,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以及盗抢机动车、入屋入室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重点解决流动人员、城中村、特种行业、摩托车、网吧等当前社会管理的难点问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突发事件、防灾救灾应急机制和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五是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严格食品、药品等的市场监管,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加工企业、超市等单位的检查监督。进一步落实粮食工作政府负责制,完善全市粮食应急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充实地方储备粮规模,调整储备粮品种结构。
六是着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按照党的*大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着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支持旧村居改造、实施渔民安居工程、加快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拓宽免费义务教育范围、着力解决“看病贵”问题、实施免费培训就业计划、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加大低保家庭幼儿扶贫助学力度和建立低保家庭价格补贴机制。
(六)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节,着力推进科学发展
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价格、收费秩序整治,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和检查,努力保持全市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搞好煤电油气运供需衔接,优先保障民用需要,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继续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快电网电源项目建设,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做好财政增收节支工作,抓好税收征管,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