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08:57: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口才与沟通的重要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关键词 :演讲与口才实训财会专业教育素质教育
演讲与口才课程在高职高专等职业院校开设的情况还有所见闻,但在高等院校却很少开设,作为财会专业中必修课更是少见。皆是没有对其重要性进行深刻的分析。口才的重要性可以从古谈到今从中说到外,种种案例皆说明口才对一个人才智与能力的发挥与展现是何等的重要,从古至今又有多少能人满腹经纶又拙于口舌而与展示自己的机会失之交臂。而财会专业人员不只是埋着作账,而是要与各种机构打交道,诸如银行、税务部门、工商部门、财政部门等。可见,口才直接与个人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思辨能力、社交能力等多种情商因素相关,其重要性不亚于一个专业四年的学习。
高校历来承担着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更应该为学生提供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能走出校门更高效地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而语言表达能力是所有综合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它可以将一个人的能力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传递给他人、与他人良好地沟通、协商、合作、互赢。高校学生不论学任何专业,其专业水平的发挥都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社会中的社会群体,而语言表达即口才能力可以促进其专业能力更好地发挥,促其与同行、专家、同事、上司、下属等等进行很好的交流与沟通,最终完成其想要完成的目标与任务。
1 高校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分析
高等院校财会专业学生教学培养方案中,主要培养他们会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一定的会计操作技能,有些学校突出了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向,有些院校理论教育与技能培养双向进行。总之,财会专业离不开技能的培养,但大家都在重视技能培养的同时,却忘记了更为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口才的能力。
财会专业毕业后不只是要在会计相关岗位上,从事大家认为的做账工作,除这些以外还要有财务分析能力、筹资、投资能力、资金运营能力、甚至是决策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构建不只体现在专业理论知识与会计实务技能上,还重要地体现在一个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合作上,而后述能力的培养,皆源于口才的训练,没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再强的专业能力也不能与人沟通,不能与人交流,别人就难以认同你,导致合作效果不佳。
随着财会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他们可能会走上管理岗位,管理岗位就需要具备管理方面的能力,因此,如能在高校教育中增加关于口才训练的专业课程,对财会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肯定是有利的。
2 高校大学生在演讲与口才能力方面的现状
2.1 课堂表现方面
高校的课堂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其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仍以教师为主体,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听讲来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中发言的机会少,慢慢形成了学生课堂中仅以记笔记与认真听为突出表现。可见,学生表达口才的机会少。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师提问环节,学生大部分都对回答不踊跃,能回避就回避,老师更没有鼓励学生发言提问,而提问也鲜见诸如为什么式的开放式问题。从课堂学生回答问题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回答,有的答非所问、有的语言笼统、概括不清、逻辑不明等等,大部分是心里明白,而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足见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
2.2 社团建设方面
大学的社团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很有意义的,但从社团的成员状况来看会发现,参加社团的学生以大一新生居多,这说明大部分同学起初有与人交往的需要有提升自己能力的愿望,但能在大二大三仍然留在社团的人员却变得很少,又要靠新学年大一新生来填补。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的交际能力的不足,无法在社团中得到自己的情感交往需求的满足而中途退出,而交往能力绝大部分由个人的口才表达能力决定。
2.3 业余生活方面
大学的业余生活,以宿舍、图书馆、操场、兼职为几条主线。据统计,宿舍为中心占大多数,其余三种占比较小。宿舍以玩电脑、看书、舍友聊天等活动为主,历炼口才表达能力的机会少,图书馆与操场更是不以“口”为主,兼职是练习口才的很好的机会,但在大学群体中,兼职的比例首先不多还有兼职的类型与口才表达相关性不强。因此,业余生活对学生口才表达能力的促进作用有限。
2.4 人际交往方面
大学生的羞怯心理,造成他们的校园交际圈很小,绝大部分来源于同一宿舍。而对于同一班级与同一社团提供的更大的交际空间,学生却没有意识去与更多的人交往。大学生的交往还处于被动交往阶段,没有主动交往的意识,这也源于口才表达能力的缺乏,同时这样的境况也导致了口才表达机会的缺少。
2.5 社会实践方面
参与社会实践,“陌生人”、“需要勇气”、“有目标的真实情境”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其是锻炼口才绝佳的环境,但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比例看,占比很小。大部分同学其实正是源于对口才表达能力的怀疑与不自信,不敢走出社会实践的第一步,因为语言表达跟与人沟通是社会实践必需的第一步。
3 高校财会专业大学生口才现状的原因分析
3.1 自身心理的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羞怯心理。表现为不爱讲话、怕说错话、怕说不好等等心理活动。而每个人也存在一个过渡期,由不自信到自信,大学口才能力的提升就是要缩短这个过渡期。
而自身的这种羞怯心理,一般是因为家庭环境所造成,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就学环境、所期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的改变是可以改变这种羞怯心理的,大学口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供这种情境,让学生摆脱这种心理,勇于表达自己展现自己。
3.2 生活习惯的影响
大学生的生活即是校园生活,听课、读书、体育锻炼、课余兼职等,生活的习惯无不受周围的同学、校园氛围所影响,周围的人集体价值观会无形中影响到个人的价值观,校园的文化生活氛围也会间接影响到学生个人的生活习惯。
当前校园社团的建设在规模与数量上还非常有限,无法给大部分同学提供更多的校园实践机会,也就无法提供更多锻炼口才能力的机会,校园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也在无形中产生着影响。
3.3 专业特点的影响
高校专业多,各专业不同特点对口才能力也有不同的影响。营销专业、管理专业相对来讲提供的口才锻炼的机会较多,但汉语言、会计、计算机、艺术设计等相对较少。但无论哪一专业,口才能力的提升对专业的学习与将来在职业生涯中的应用是有重要促进作用的。具体表现为专业学术的交流、与同行之间的沟通、自身能力的展现等。
3.4 课堂氛围的影响
高校的教学依然以理论讲解为主,课堂的提问与回答时间占比很少,课堂氛围枯燥,无形中影响到学生在专业素养上的缺憾,即对专业语言表达能力的缺失,这间接造成在就业面试与职业发展中的障碍。
3.5 外在环境的影响
外在环境很少有鼓励学生多讲话、爱讲话为主的,讲话被人们所忽视。皆因为这个能力人人具备,口才好与坏在校园这个外在环境看,还没表现出二者的巨大差异,相比,试卷上的分数差异对学生之间的影响可能更大。这样的价值观势必会形成校园师生对口才能力的不重视。然而,口才能力在毕业始就业面试到职业生涯发展最终到个人综合能力全面的展现,方体现其重要性。
4 高校财会专业大学生演讲与口才能力缺乏会造成的能力缺陷
4.1 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把事情表述清楚,正确清晰地传达给对方;如何能说服他人,鼓励他们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如何将自己在一件事情中的经验与感受传递给他人,这些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很重要的能力都与语言表达能力密切相关。口才是能力的翅膀,个人内在能力的发挥,需要口才这双翅膀方能让能力充分地发挥。
4.2 人际交往能力
与人交往的能力属于情商中最重要的因素,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与人良好的相处,如何解决人际交往遇到的障碍,都需要口才能力的发挥,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适当地介绍自己以让他人了解,有情有理地阐述以获得他人的谅解等等,交往的种种效果莫不与口才的能力有关。如很多毕业生刚走入职场,总觉得有人际交往的恐慌与障碍,与老职场人员没有共同语言、不好沟通;而反过来,老职员对新入职毕业生又这样评价:清高、呆板、没有眼力劲、不合群等。这些情形都反映了高校对学生演讲与口才教育的重要性。
4.3 沟通协调能力
人与人在价值观、思想、方法、态度、行为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但有很多的事是需要与他人协助才能完成的,这就需要与他人良好的沟通,协调一致后方能顺利完成任务。如何做到良好的沟通协调,通过思想与行为是不行的,语言就成了最重要的因素。说话的态度、口气,表达的内容、逻辑,说话的场合情境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口才沟通的效果。
4.4 自身素质的表现能力
在大学生群体,有很多同学学习成绩优秀,读书破万卷学识才华无可挑剔。但在展现自己优秀能力的时候,因口才表达能力的缺乏,导致能力的发挥不足、发挥失常的现象很常见,这样的表现在就业面试与正式工作后直接会影响他们发展机会的获得与周围领导与同事对他们的印象。
4.5 机会把控能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儿的“准备”不只是心理上及专业能力上的准备,还有通过语言表述攒取机会能力的准备,比如:领导面前的自我推荐、同事之间的竞聘演讲、重要会议上的献策发言、领导交代的组织任务等等,无不以口才为桥梁连通自身的能力,让能力通过语言的表达得到他人的认同,以获取展现能力的机会。
5 在高校设置演讲与口才实训课程的意义
5.1 有利于学生塑造健康而充满正能量的心理
通过演讲与口才实训课程效果的反馈,发现同学们其实是有着强烈的表达自己的心理意愿的。在课堂上,大家踊跃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讲自己的童年、自己的家庭、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看法、自己的理想等等,真诚的表达激起很多同学的正面情绪。积极、阳光、豁达、真诚在课堂氛围中弥漫。让优秀同学的事例与积极的观念通过演讲分享在同学间传递。
5.2 有利于促进塑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演讲与口才实训的目的,不强求学生掌握多少演讲技巧与能力,只是为学生传达一种观念———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念,乐于分享自己的感受。让学生通过实训,做到敢说、爱说、会说、说得好即可。课程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在生活中,处处留意能当众讲话的机会,有想法就说出来,这对专业课堂的氛围是很有意义的,同学们敢提问题了,敢对专业知识提出质疑了,这样的氛围对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有很重要的强化作用。
5.3 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演讲与口才实训课程,鼓励大家要善于用语言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同学之间打架斗殴基本上都是因一时沟通不畅、曲解对方意思等冲动之下所为。而此课程倡导大家学会用语言解决问题,做好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讲究沟通时语言的有声部分语气、语调,无声部分态势与表情等等。同学之间如果都能够多用语言来沟通,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自然能形成。
5.4 促进专业知识更有效地发挥与展现
专业知识大多都需要应用方能发挥其对社会与他人的价值。当今的社会是个人人需要与他们协同合作的社会,个人知识能力的发挥应用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要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必需首先得到相关负责人的认同、得到合作伙伴的理解,甚至需要据理而说服合作方促成合作,在专业知识的应用中有时也需要对专业知识清楚正确的表述,与外行交流时还需要能将专业知识进行通俗化的讲解等等,这些无不需要具备一定的口才能力。而财会专业历来被一些传统观点影响,认为是“多做少说”的行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财会专业需要更加综合性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懂得专业财务知识、投资知识,还需要具备运营管理能力、人际交流沟通能力,这就需要他们练就一定的口才表达能力来为上述能力的发挥奠定基础。
5.5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可持续的职业生涯良性发展
就业的第一关即是参加面试,而面试中语言表达是在多种能力中占比较大的一项因素。有能力要让对方知道更要让对方认同,这都需要我们用口才将其展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通往职业的第一关就被刷掉。
走上工作岗位,口才依然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与领导、同事、下属的沟通相处,工作中与同事之间的协调合作,会议上的献计献策,无不通过口才来达成。口才也同时展现了自己的价值现、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领导同事的观念,让领导认同你、让同事了解你,对自身的职业良性发展才能有积极的作用。
财会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主要通过基层会计人员、会计主管、财务总监、公司副经理、直至公司总经理,这就需要会计专业的学生练就综合素质与全方面的能力,而口才显然在各方面才能中是最基础、最根基的。
6 高校财会设置演讲与口才课程实训的方案选择
6.1 在高校财会专业结合本专业特点以必修课的类型开设
演讲与口才能力不是独立的,对任何专业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专业能力的发挥与在实践中的应用都离不开掌握专业知识的人的口才表达。而表达能力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所学专业能力的实践效果。这些与得到他人的认同感、协调度等有直接的关系。
但专业不同特点不同,演讲与口才实训应结合专业的具体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突出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说服能力、辩论能力、谈判能力等具体一项或多项。为引起学生们的重视,以多课时的必修课形式开设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6.2 实训课程的教学设计应以学生实训为主、理论教学为辅
“实训”,自然区别于单纯的演讲与口才理论教学,少讲理论规则,多讲态度与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登台当众演讲,教师适当占评,让学生走出登台的第一步,从演讲中获得经验与讲后的成就感已经足够。
一学期的课程不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口才能力,但如果通过此课程,能传递一种观念:一个人的演讲口才能力是很重要的;生活处处是讲台,无处不演讲。这样学生才能对演讲与口才产生重视,就可以在生活中到处找到历炼口才的机会,那才是课程最重要的意义。
6.3 课程以学生敢讲、爱讲、会讲、讲得好为教学目标而循序渐进
课程的教学目标,最基本的是让学生敢讲、爱讲,而后才是会讲、讲得好。学生在演讲与口才方面的能力也差异较大,在实训课堂上,有的同学已登台多次,而有的同学还未首次登台。甚至一学期课程结束,有极少数同学从未主动登上台进行过发言。因此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也应依情况而循序渐进。
6.4 课程的教学要以和谐的氛围展开,教学方法应多样化,以引发学生参与兴趣为原则
实训课程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成为了辅助角色。教师组织、点评,但讲话的主角是学生。如果一堂实训课程学生参与不积极,兴趣不高,那么这堂实训课就没有效果,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学中应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多样化的课堂设计吸引学生参与,如精彩的自我介绍、重新设计可让每个人参与的辩论赛、引入无领导小组面试、命题演讲、随机情景演讲等等,如此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课程的实际效果。
6.5 课程的考核方式以鼓励学生多讲、讲好为考评原则,口试与笔试结合
另外,演讲与口才理论在传统高校中涉及的比较多,但演讲与口才的实训却比较少,理论课程的考核多采用笔试,而实训课程应以口试为主,适当以笔试补充。笔试也应以写演讲稿为主,考理论的题目不必出现。
参考文献:
[1]华芸芬.演讲与口才课的优化[J].海峡科学,2010(07).
[2]肖守琴.《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设计[J].文学教育(中),2010(02).
口才与应变协会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建立的求职策略和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个新团体。我们的宗旨是在各类活动中提高现在大学生的自身个性化表达与应变能力。本协会立足校园,面向社会,主要以演讲、辩论、求职面试演习等活动,以期达到目标。
为使协会工作顺利发展,我协会制订活动计划如下:
一、任务和要求
1、加强与校团委、学生社联合会、各兄弟协会,联系校外资源,扩大协会在校内外的影响力。
2、开展各项活动,力争使活动精品化,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口才与应变的兴趣,提高成员口才与应变能力。
3、加强协会的干部队伍建设,在下一届里挑选成员作为协会储备干部,并加强协会干部培训,提高协会干部办活动的能力,为协会换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加强协会团支部建设,使协会团支部真正成为协会成员素养与品德的教育成长基地。
5、积极进行协会内部建设,完善协会各项规章制度,营造协会组织文化,深化集体荣誉感。
二、措施与步骤安排
(一)协会工作安排
1、 别开生面的纳新活动
首先让学生知道口才与应变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沟通的重要性,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协会,让他们有意识提高自己的语言和应变能力,每一个能够加入协会的成员其实已经迈出了自己心理防线的第一步。
2、 展示风采的自我简介
在加入协会以后,为培养会员们的自信,我们将给他们提供一个舞台,让他们介绍一下“我是谁”“我要做什么”等等,通过他们现场的发挥选出一些部门的干事,例如公关与外联部、组织策划与培训部等。
3.各种活动的举办
举行各种活动,例如增进大家了解,展示自我风采的晚会,锻炼口才与应变能力,提供交流平台的“说话”节目,尽显交换乐趣的“物物交换”活动,等等,我们还将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活动。
4、 与兄弟协会联谊
既然是以交流沟通为主题的协会,我们自然会加强与兄弟协会的交流,并互
相吸取经验教训,以使各协会百花齐放。
5、 我们的目标
我们致力于让每个成员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培养自信、锻炼承受挫折和失败的心理品质,让每一个协会的成员都能够独当一面。
(二)、具体活动安排
1、协会成员大会,开展协会会员与干事培训,共同开展工作。
2、组织协会内部辩论赛(五月上中旬,预计历时两周)。
3、组织策划株洲校区各协会“联合杯”演讲比赛,促进各协会交流(十月中下旬,预计历时三周)。
4、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十一月上旬,预计历时两周)。
5、邀请名人来校演讲(讲座)(十一月中下旬)。
6、举行招聘面试模拟会(十一月下旬)
一、任务和要求
1、加强与校团委、学生社联合会、各兄弟协会,联系校外资源,扩大协会在校内外的影响力。
2、开展各项活动,力争使活动精品化,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口才与应变的兴趣,提高成员口才与应变能力。
3、加强协会的干部队伍建设,在下一届里挑选成员作为协会储备干部,并加强协会干部培训,提高协会干部办活动的能力,为协会换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加强协会团支部建设,使协会团支部真正成为协会成员素养与品德的教育成长基地。
5、积极进行协会内部建设,完善协会各项规章制度,营造协会组织文化,深化集体荣誉感。
二、措施与步骤安排
(一)协会工作安排
1、 别开生面的纳新活动
首先让学生知道口才与应变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沟通的重要性,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协会,让他们有意识提高自己的语言和应变能力,每一个能够加入协会的成员其实已经迈出了自己心理防线的第一步。
2、 展示风采的自我简介
在加入协会以后,为培养会员们的自信,我们将给他们提供一个舞台,让他们介绍一下“我是谁”“我要做什么”等等,通过他们现场的发挥选出一些部门的干事,例如公关与外联部、组织策划与培训部等。
3.各种活动的举办
举行各种活动,例如增进大家了解,展示自我风采的晚会,锻炼口才与应变能力,提供交流平台的“说话”节目,尽显交换乐趣的“物物交换”活动,等等,我们还将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活动。
4、 与兄弟协会联谊
既然是以交流沟通为主题的协会,我们自然会加强与兄弟协会的交流,并互
相吸取经验教训,以使各协会百花齐放。
5、 我们的目标
我们致力于让每个成员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培养自信、锻炼承受挫折和失败的心理品质,让每一个协会的成员都能够独当一面。
(二)、具体活动安排
1、协会成员大会,开展协会会员与干事培训,共同开展工作。
2、组织协会内部辩论赛(五月上中旬,预计历时两周)。
3、组织策划株洲校区各协会“联合杯”演讲比赛,促进各协会交流(十月中下旬,预计历时三周)。
4、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十一月上旬,预计历时两周)。
5、邀请名人来校演讲(讲座)(十一月中下旬)。
6、举行招聘面试模拟会(十一月下旬)
二、科学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发音实训、态势语言实训、情境应用实训等三方面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训练、鉴赏、实践三个层次进行操作。“训练”主要包括普通话正音训练、朗诵训练、演讲训练。普通话正音训练包括七个部分,分别为唇形舌位训练、吐字归音训练、气息控制训练、共鸣控制训练、声音弹性训练、用声与嗓音保护训练,重点是唇形舌位训练、吐字归音训练。在实训时教师可以根据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进行正音训练,还可以根据方言与普通话在发音、语言、语法等方面的差别,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普通话纠音训练,培养其正确运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鉴赏”主要是通过欣赏范文朗诵音频和视频,从中了解并掌握诵读的技巧;通过欣赏著名演讲文稿与名人演讲音频、视频,从中体味演讲的感染力与魅力,掌握演讲内容的编排和态势语言的运用;通过实地观看论辩赛或者欣赏辩论赛视频,从中感悟思辨的力量与团队协作的精神,培养流畅练达的语言表达能力、大方自信的礼仪风度以及敏捷机敏的思辨能力。“实践”是指结合学生生活和工作实际,创设仿真的情境,如组织模拟招聘会、辩论赛等活动。口才表达在学生求职阶段发挥着极大作用,所以模拟招聘会既是锻炼学生面试口才的机会,更是学生走上社会前的预演,实训内容可包括面试阶段自我介绍实训、面试阶段回答面试官问题阶段、面试阶段礼仪礼貌实训等。在实训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面对面试问题的应变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素质、礼仪修养等方面的提升。
三、努力拓展实践教学空间
演讲与口才不应囿于几十平米教室和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师应为学生搭建与社会、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加紧密的实践教学平台。在演讲与口才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走出去”,进行实地口才实践。如谈判口才的实践教学环节可让学生亲临二手车市场、购物、租房、产品促销会等简单商务活动,让学生观摩或参与报价、讨价还价、磋商较量的过程。现今的大学生多数为90后,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和不轻易服输的信念,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参与各级各类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等竞技性口才实践,在提高口语表达技能的同时,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毕业季的招聘会既是学生谋职应聘的舞台,也是他们磨练口才的机会,教师可带领学生亲临招聘会,将招聘会现场作为学生的口才实训场地,使学生在成功中积累经验,在失败的沮丧中总结教训。此外,大四的实习是实践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实习中不仅锻炼了行业口才能力,还锻炼了社交口才能力,而且实习过程没有教师全程参与和现场指导,所以更加能够检验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独立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目前,许多院校开设了《口才与演讲》、《职场沟通》等口语课程。遗憾的是许多人对口语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并不到位,对这门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及教学规律的探索更是不够。概括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其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多数院校将其设为“选修课”,根本没有建立起真正独立的口语课程教学。其二,课程定位不够准确。教学随意性、盲目性很大,没有真正纳入学校素质教育、文化教育体系中。其三,缺少必需的教研支撑,教学观念、方法陈旧,教学多半流于形式。授课教师无较好的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其四,课程安排不合理,周教学时数仅两课时,很难突出教学实践性环节。
基于此,我们认为口语这门课程教学实施应更新教学观念、调整现有教学方案、以学生主体性进行教学,并将多种实践教学手段相结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训环境,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案,实现教学民主
(一)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的良好开端和动力,是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和发挥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是教学实施成功的首因。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应善于运用情感、兴趣等因素,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练习口语的兴趣,为创设轻松教学环境提供前提,培养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学生有了参与兴趣和热情,才会以最佳精神状态自觉参与口语交流,不断提高口语训练的主动性。
(二)调整教学方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首先,科学调整理论课与实训课的学时比例,由原来讲多、练少改革为讲、练对半;其次,教学方法更灵活多样,如在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等基础上,适时采用经典范例赏析法、课堂讨论法和情景模拟法。
(三)实现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的伙伴、搭档。只有在教学活动中用“教”吸引“学”,以“学”促进“教”,才能达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运用平等亲切、幽默风趣的语言。建立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教师要善于处理好教学内容与进程,尽量将课堂设计得生动、形象。以训练为主,精讲多练,侧重于口语技能训练;在训练方式上,设计多种不同层次、生动活泼的训练方式,通过模拟场景、角色扮演、上台演说等形式为学生创造多种表现机会。
三、将多种教学实践内容及手段相结合
(一)将多种教学实践内容相结合。
综合素质即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创新创业能力,核心是表达沟通能力。学生终将走出校园,如今许多高职毕业生虽然学习成绩优良,但在求职面试的第一关就被淘汰出局,其中口才不尽如人意便是出局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将学生的实际情况、所学专业相结合。在通用口才训练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口才培养,突出专业特色,比如,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应开设导游口才学,营销专业应开设销售口才学等。
(二)将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在教学手段上,可将随堂练习与单元实训、综合实训相结合;其次,实际训练与观摩赏析相结合可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许多相关经典录音、录像资料,如历届国际大专(华语)辩论赛、拜访与接待实操等。因此,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的口才训练才最为有效;最后,将课程学习、举办演讲竞赛和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培训相结合。
1 端正思想认识 明确训练重点
现行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口语表达能力一般较弱。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不清,就缺乏自觉性,就难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谈不上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为此,我从提升学生认识着手,让学生了解口才的重要性,认识专业人才对口才的相应要求,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口才训练效果。
首先,要求学生广泛搜集名言和实例,进行课堂交流,初步认识口才对人生、对事业的重要性。“是人才者未必有好口才,有口才者必定是人才。”“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狮。”“一言可以兴邦,片语可以辱国。”口才是社会交往的需要,也是事业发展的需要。
其次,结合不同专业人才素质要求,明确职业口才训练重点。如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引导学生要善于抓住客户消费心理,引起其消费欲,促使其购买行为。可重点训练其营销、商务谈判、演讲、公关口才等内容。针对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口才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管理工作的绩效。管理界戏称舌头、美元、电脑是现代管理者的“三大战略武器”,其中,舌头即口才,位居“三大战略武器”首位,足以说明口才的份量。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经济管理者,既要有专业技能、全局观念,又要能说会道、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关键要会组织领导。可重心训练学生论辩、公关和即兴演讲能力。
2 选择训练教法 注重实训指导
教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教必有法;根据教材及教育对象的不同,要采取不同的教法,教无定法。
在进行“口才的语音基础”、“朗诵与说话”教学时,针对朗读部分,可让学生先理解内容,创设情境、气氛,或进行录音,或进行朗读比赛,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可通过熟读、背诵,培养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态势语言”与“口语交际心理”教学时,则可充分利用复述法、描述法和角色扮演法进行训练,以锻炼学生现场构思能力和组织能力。复述时要求情节连贯,描述时要求抓住特点。至于角色扮演,则可由教师提供材料,要求学生自选角色,模拟其动作、神情、姿态,借助控制语气、语速来反映人物复杂心理。
口才训练最高级阶段,就是进行实际演讲和辩论,要求学生“出言有章、开口有味”,能够流畅表达思想,语言简短清晰。这个阶段训练,引导学生先要学会模仿,要“会说话”、“巧说话”、“善说话”,要善于把不利情形转变为有利情形;要“会联想”、“学归类”、“变超常’,让思维更上一个台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际训练,反复训练。
口才训练要以学生为本,要指导学生科学训练,自主训练。在指导学生运用模仿法时,要引导学生模仿角色动作表情,“以仿带练”,“以娱带学”,要有所创造。具体训练时可要求学生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眼神、表情、肢体能否恰当传达心中所想。或要求同学二人对练,交谈技巧,逐步提高学生交谈应对能力。
再就是制造机会让学生多上台表演。很多同学比较羞涩,害怕上台表演,即使上台也表情不自然,行为拘谨,很难放开自我大声开口说话,更谈不上进行实际演讲。要引导他们敢于面对听众,学会“目空一切”,把眼前的人和事当作不存在,就像在私下场合与亲人、朋友交谈,一切无须顾忌。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应有区别地进行训练。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善于抓住消费心理是做好营销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对他们的训练要重实践,模拟推销,用语言去说服消费者,实现推销目的。训练中要指导学生掌握吸引顾客方法,灵活应对技巧,学会“以声传意,以声传情”。对于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要重视“沟通人际关系方法”运用,教给学生与人谈心技巧,对人和事能做到客观分析,褒贬得当;引导其即兴发言,增强语言生动性,提高语言说服力和感染力,促进优化管理。
3 不断丰富知识,勇于完善自我
口才表达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体”。就是强调说话要有思想内容和情感交流,要有节奏感和说服力,根据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要求说话者要有渊博的知识。
很多人认为能讲的人口才就好,这个观念是不正确的。口才好的人,话不在多,精辟就行。能把话说到精辟的,首先一定要听好,只有听好了,才能说得好。
一、用心倾听。天朝上品的营销团队,直接与广大客户进行沟通,为什么能有那么多伙伴支持天朝上品的发展?那正是因为天朝上品的营销团队善于跟别人交流时,注意力集中,认真聆听客户的话,听明白的同时,甚至要听懂蕴含的深意。
二、积极思考。听了后要思考,要去想一想,别人为什么要这么说,他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等等,一开始时可能你想不到,但只要你记在心里,过一段时间后,慢慢就会明白别人的言外之意了,然后再去心去体会,去总结,如果下次碰到这样的情况,别人大概是在表达什么意思的,逐渐的,你的倾听言外之意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三、多跟有思想的人去交流。平时要注意自我认知和内涵的修炼,常跟有思想,有创新力的人沟通交流,不要怕暴露自己的缺点,通过和有思想,有创新力的人交流,从他们的话中,你可以去领会如何通过语言更巧妙表达自己的想法。
练习口才的三大信念
一、信念对我们锻炼口才的重要性
其实,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环境、出生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很多知名学者、营销专家,他们曾经甚至是口吃患者,但是他们一样可以成功。如果你觉得你不可以把口才练好,那么你永远都练不好口才;如果你认定口才都是练出来了,没有练不好的口才,那么,拥有良好口才只是时间问题。一个人对事物的信念,往往直接决定着我们的命运。
有宽广的胸襟才会有好的口才
一个人要有宽广的胸襟才会有好的口才。一个人说话要审时度势,以大局为重,如果胸襟不够宽广,仅为自己一语之快,很难把话说合适,说好,表现良好口才。在人际交往中,即使是很能说的人,也不会被认定为口才好,这样是很难取得成就,与人说话处处宽容,才能受他人尊敬,体现优秀口才水平.
把口才练好的方法02看着对方说话
与他人交流的时候,无论是谁,都尝试看着对方眼睛说话,当然一直盯着对方这会给别人压力。但是至少你不能低着头,或者逃避对方的眼睛说话。要记住,看着对方说话。
2要表达清楚自己所想表达的
在实际中,很多时候不是自己不会说,是因为紧张了没说清楚。一点点的去说清楚了,时间长了,你会自信起来,从而会很自然了。
3多读书多看报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报纸、杂志和书。在读书看报时,备一支笔、一些卡纸和一把剪刀,把所见到的好文章或让自己心运的话语划出来,或者剪下来,或摘抄在卡片上。每天坚持做,哪怕一天只记一二句,也是很有意义的。日积月累,在谈话的时候,会不经意地用上曾抄下来的语句,也许它们会随时随地从你的头脑里冒出来,让你尽情地谈吐。
4积累警句、谚语
在听别人的演讲或别人的谈话时,随时都可以听到表现人类智慧的警句、谚语。把这些话在心中重复一遍,记在本子上久而久之,你谈话的题材、资料就越来越多,你的口才就越来越成熟了,你说起话来就可以条理清楚、出口成章了。
5积累谈话素材
对于谈话的题材和资料,一方面要认真地去吸收,另一方面要好好地去运用。懂得如何运用,一句普通的话也可以带给你惊人的效果。学习吸收的目的是为了很好地应用,不能应用地吸收是毫无意义的。
6提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漂亮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也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出色的外表是一种竞争力,但是如果一个人徒有漂亮的外表,却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一样会一败涂地。
谈话中沟通的效果取决于语言的魅力,这种魅力也表达着谈话者的人格魅力。语言魅力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系统,还需要言辞表达的技巧。可以说,语言的魅力是知识、形体语言、言辞表达技巧有机的统一。通过语言的魅力能够先入为主,向对方传递一种感染力、吸引力,使对方感到你能够把握整个时间,这种力的作用促使对方的思维自觉或不自觉地和你的语言融汇在一起。所以,通过锻炼口才能力来提升气质是有效的途径。
一个人说话是否有魅力,真接影响到他是否对对方具有吸引力,关系到能否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每个人说话的内容,说话时选词选句与构思的材料、手段,说话的语气、语调,说话时的身姿、手势、表情等,都可以折射出一个人是否具有说话的魅力。而一个人的良好口才,或者说话的风度都是一个人气质的一种外化形式。使自己说话更有风度,是增强说话魅力的重要途径。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好口才的魅力:增强说话魅力的重要途径
1、说话速度。
说话时的速度,会影响到听者的感觉。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说话时应保持一定的语速,说话像机枪扫射一样快,会令听者难以抓住重点;而语速过慢,则会令听者失去耐心。总之,说话时最好能做到疾徐有致、张弛有度,富有节奏美和动态美。
2、说话语调。
语调是言谈中最高级的、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要讲究抑扬顿挫,把语音的停顿、轻重、高低搭配成语调。有的人说出话来平淡无味,而同样的话到了另一个人的口中却十分具有感染力,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具有不同的驾驭语调的能力。
3、声情并茂。
真诚的态度能唤起人们的信任,加深了解,增进友谊;虚情假意、装腔作势、夸夸其谈和外交辞令都会使人生厌,从而可能失去与对方交往的机会。一个有交际魅力的人,他的目光应该是坦然的、亲切的、有神的。
与此同时,还要对谈话的内容作出积极反应,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点头、微笑、手势、神情、体态等方式表露出来。
与人谈话时面带微笑会使对方感到你与他交流是十分高兴的,这无疑也会使对方在心理上感到轻松,进一步增进交谈的融洽气氛。当然,笑也需要掌握分寸,区分时间、地点与谈话内容,否则可能会成为一种失礼的行为。
演讲与口才课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必不可缺的。它是一门以演讲表达、口才交流与人际沟通为主的实践性课程,而大学素质教育,作为连接“象牙塔”与大社会的重要纽带,对于学生在口才训练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培养至关重要。无论是以人文社科为主的文科类院校,还是以理工科为主的理工类院校,都应注重学生在大学这个特殊阶段的口才素质培养,因为没有哪个高校希望自己培养出的学生,只擅笔头、不擅言辞或只擅埋头学问、不擅人际沟通。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形势的不断趋新,以及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卓越的口才已被列入新世纪开拓型复合型人才所必备的素质之一,许多用人单位在人员招聘时,都将求职大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因为口才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个人的工作效率,而且关系到整个企事业单位的公关形象。而《演讲与口才》课就是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与竞争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宗旨的人文素质课程。
作为一门人文素质类的通识课,《演讲与口才》在高校多为不分专业、不分年级、不分班级的全校通选课,不同专业与年级的学生可在一起听课、讨论,或参与实践,这也为本课程的教学与交流提供了一个广泛而开阔的空间。
二、《演讲与口才》作为人文素质通选课的现状与特点
《演讲与口才》作为大学各专业年级学生的通选课,总体来说很受学生的欢迎,以笔者几年来一线教学的经历而言,尤其受理工科学生的欢迎。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源于本课程的教学体系较之于理工科的专业课教学有较大差异,学生有着不同于专业课学习的新鲜感;其次,《演讲与口才》课顾名思义,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与胆量锻炼,这正好与本就对演讲感兴趣的学生选课的初衷相吻合,并为这些学生提供了更丰富全面展现自己的“舞台”;再次,本课程与传统的“书本位”教学方式不同,更多的体现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互动,学生的个性化与全面性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基于以上分析,下面浅谈一下《演讲与口才》课程的现状及特点。
(一)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毋庸置疑,《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实用性较强并有针对性的素质课程,很多研究者在论及本课程或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时,多注重强调其实用性,而忽略其理论性。需知,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结合,是上好这门课的基本保证,没有理论的引导与积淀、只注重其实用性的教学,会使得本课程成为缺乏根基与厚度的单纯的口语训练课,这也不符合大学开展人文素质课的初衷。只有让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与理论素养之后,再开展其实用性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环节的训练融会贯通。
(二)内容的丰富性与拓展性
本课程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可供选择,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人情等等都可作为内容资源,在教授学生过程中,这些都可作为生动的例子予以列举,同时,也可让学生在演讲时摘取其中自己感兴趣的重点发挥,作为有重点的“无主题演讲”,既关照了学生的兴趣点,也使课程涉及的内容更多姿多彩,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演讲内容中有所启发,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拓展性是指本课程有着课外的延伸性,除了课堂的教学与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口才的重视和日常训练的意识,也就是不把《演讲与口才》课仅仅定格在书本与讲堂上,还包含日常生活中任何适宜场合的表达与锻炼。
(三)课堂的主动参与性与创造性
本课程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动参与性与口才表达的创造性。总结几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发挥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是决定该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不同于很多传统的课程教学特点,本课程鲜明的实践性显示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始终把学生作为完成每节课成功教学的必需因子,让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其创造力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很多学生的演讲与口才的潜力其实是随着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推动力和表现自己的机会而逐步激发的。给学生一个展现自己、表现自己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是本课程教学模式特点的一个体现。
三、《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本课程教学作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普及型教育,它是一种完备的人性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2],也就是说,教师在教授学生具备一定演讲技能、提高其口才表达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具有积极向上精神与健康进取人格的人。这也是大学开设人文素质课程的意中之旨。《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要始终围绕着这样的思想与理念展开,深刻认识到人文素质课程教育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的至关重要性,所以在本课程的体系构建上,每一节课都要精心设计和安排,遵照合理的教学模式但又要不落窠臼。
针对前面谈到的本课程教学的现状与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一)在课堂教学中,要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潜力与爆发力,增强其自信力
每一学期的第一节课,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犹如和人接触时的“第一印象”。学生作为《演讲与口才》课的绝对参与主体,让学生对本课程留下一个难忘的、记忆深刻的第一面,对后面一学期的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并且第一节课,对于大部分学生之前课堂上很少接触到演讲,甚至从未当众演讲过的同学来说,是他们的入门教育,门入得好,就会给今后的学习增添自信。第一节课,教师首先应当告知学生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要随时做好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准备,同时留下较多的时间给学生,大力鼓励学生第一节课就能勇敢地走上讲台,做个简短的即兴演讲或者自我介绍等。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第一节课对学生适时的激励与引导,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很多同学跃跃欲试,课堂氛围活跃,且效果也非常好。很多学生初次的临场表现与口才表达也会给教师带来很多惊喜。所以,学生的潜力与爆发力其实是无穷的,最大程度的调动与激发,让学生感觉到展现自己的满足感与喜悦感,是本课程教学始终要关注的,尤其是教学初始阶段必做的功课。
(二)发挥教师与学生间的“主体间性”作用,把其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主体间性”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是指把教师与学生二者都作为主体间的共在,以文化、语言为二者之间关系的中介,关注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并确认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间的共生性、平等性和交流性关系。本课程的教学应当建立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上,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断的交流、倾听来促使学生充分理解口才的重要性和练就好口才的意义。在课堂上,教师要多与学生互动,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课堂实练的时候,教师也要适当地发挥榜样作用。比如在对学生进行较为基本的发音训练时,有专门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发音换气蓄气的练习,可找一些适合学生进行此类语言锻炼的绕口令段子,精练简短的,让学生准备一两分钟后当堂完成。而教师在此环节也应做好充分的准备,适时向学生做朗读绕口令的示范,教师自身积极的口才示范,本身就是和学生最好的交流与对话,也是推动学生口才进步的强大正能量。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保持对即时社会热点问题的追踪、关注与探讨,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实际可操作性与社会性
教师应犹如新闻人挖掘新闻事件的敏锐,找准视角随堂组织学生就社会热点进行即兴演讲或讨论。一方面锻炼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的语言表达与应变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关注社会的态度。如近几年针对福建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还有毒胶囊事件,可通过对这些社会事件的即时关注,组织学生观看一部分视频,了解事件发展动态,并通过几分钟的思考之后进行即兴演讲,表达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并提出对问题的思考。这种口才训练的方法可摆脱口语训练仅限于纸上谈兵的窠臼,让学生以充满个性的、自我思考的方式来表达对社会的关注,这是本课程作为人文素质课应延展的内容。
(四)激情,热情,态度
这是作为《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中教师所必备的。保持对演讲、对口才锻炼不可磨灭的激情,保持对生活哪怕是最琐碎事情的热情,保证对自己演讲与口才交流时的真诚态度。这三者缺一不可。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把这三方面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真切感受到,并逐步树立自己对于演讲与口才的激情、热情和正确态度。这个锻炼需要时间来渐进完成。在课堂上,每次可留出适当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到讲台上做一个五分钟左右的主题演讲,每次2至3个学生即可,可提前一周把演讲任务布置下去。课堂演讲完毕后,教师予以点评,归纳其特点,多表扬多鼓励,即使有不足也婉转提出,还可让学生间互提意见,互相提高。一般来说,这种主题演讲的方式学生积极性都较高,比如今年四月讲述大学生活的《致青春》热播后,沿袭本片的热度,有学生主动要求做主题演讲《致我即将逝去的大一生活》,通篇演讲娓娓道来,内容精彩,对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细节把握到位,演讲稿写得用心,有真情实感,演讲过程中也能表现出该生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演讲完后,全班同学给予她热烈的掌声,并就这个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还有的学生以自己拍摄的微电影为主题做演讲,也给我们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其实学生们的潜力与热情,激情与态度,有时远远超出我们教师的期望值,他们会给教师想象不到的精彩演讲。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要善于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表现。
总之,作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演讲与口才》课的教学,应做到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提升学生人格素养,凝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注释:
但古人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同样,好的或者有潜力的策划人才也并非打着灯笼找不到,关键还在于企业是否善于发现这种人才。如果企业在招聘机制上存在问题,或者招聘要求不切实际,就很有可能一方面错过、漏过了许多潜力股,甚至绩优股,一方面却在抱怨一将难求。
在我看来,日化企业招聘策划人员容易陷入以下三大误区:
误区一:岗位定位模糊,过于追求全才。一些企业在招聘时,总希望找到一个什么都懂的策划,一旦发现应聘者身上某些短板即打入另册。所以时常可以看到有些策划招聘广告上要求应聘者既要懂设计,又要懂策划,还要会文案;还有的企业则是在策划范畴内要求面面俱到,既要懂产品、包材、印刷工艺,还要懂活动策划、媒介推广等等不一而足,把策划与设计、采购等职位混为一谈。其实所谓的全才往往就是庸才,很可能是啥都会一点,啥都会不全,如果小企业为了节省人力成本想招一个人当三个人使,虽未必可取倒也能够理解;如果想要做大做专,这种用人之策就大可商榷了。古人云:不以一眚而掩大德。如果因为应聘者的个别知识短板而妄下结论就有可能与人才失之交臂。营销策划是门复合性的交叉科学,在日化行业,策划至少涉及到产品、活动、媒介这三大块,每一块都有相当的专业性,能在某一块上较为精通已属不易。其实,企业招聘策划人员,首先应从自身的现实需要出发加以考量,此外,只要应聘者文字功底、策划能力、行业经验三者有所具备即可,大可不必一味求全。
误区二:职能认知偏差,过于注重口才。口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句话说得好: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对于策划人员来说,沟通能力自有其重要性,但如果视口才和沟通能力为策划人员唯一的独门秘技就不免失之偏颇了。说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没错,但要说有口才的一定就是策划人才,显然言过其实。事实上,现在日化行业里并不乏善于侃侃而谈的策划人才,但欠缺的是认真做事的实干型策划。
误区三:视经验为首选,过于迷信大公司任职经历。隔行如隔山,对一定行业经验的要求实属正常,但不少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往往迷信于从某些大公司跳槽出来的应聘者的任职经历,无非是认为大公司的经验更宝贵,甚至期待通过复制大公司的成功经验来走向成功。以至于很多策划人为了能提高身价,纷纷以进大公司做策划作为职场“镀金”手段。如果说以管理大象的方法管理兔子是行不通的,那么以喂大象的方法来喂兔子,兔子也未必吃得消。
那么,本土日化企业到底需要招聘什么样的策划人才是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呢?答案当然是因企业而异,不过针对以上三大误区,本人认为以下三类策划人是值得企业留意的:
一是虚心的策划人。俗话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同理,好的策划方案也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史玉柱也论及策划时也曾说过,90%的困难是意想不到的。因此,一个优秀的策划人,一定是从善如流,能够充分接纳不同意见的人。从这一点来说,与其过于注重全才,倒不如更注重职业心态来得切实,全才并不能把剩下的90%困难全想到,但虚心的策划人愿意随时发现问题并改正错误,使困难得以及时克服。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053-02
一、课程定位研究
课程性质:演讲与口才是高等院校的学生应该提高和训练的一项基本素质,它关系到学生将来的求职,升迁等具体问题。“口才、金钱、计算机”已被当今美国和欧洲各国列为生存的三大法宝和三大战略武器。若不具备演讲与口才这一素质条件,会影响学生的前途发展。所以,《演讲与口才》有必要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专业选修课来开设。
主要任务: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正确把握演讲与口才的特点、运用语言表达的技能、规律以及在不同语境中语言的灵活运用。因此演讲与口才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实用性特点。要求学生掌握一般口语交际技能、演讲与口才的基本技能以及特定的职业口语风范与从业规范,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从事各种类型的职业打好基础。
二、课程内容设计
(一)学情分析
目前一般高等院校还没有认识到演讲与口才对于智力开发和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没有全面开设演讲与口才这门课程,没有特定的教学安排和计划,没有一套适用而规范的演讲与口才材,不利于增强学生口才的表达能力,不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很难适应我们这个飞快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二)课程理念
演讲与口才课程是一门新型的素质技能学科,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设计理念体现在三个方面:
1、以核心能力培养为本位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在职业生涯中可迁移、可携带,能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教练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安排并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为课堂实训提供保障;设计能够刺激学生的任务和教学情境,使之产生口语表达、沟通的心理动力;掌控课堂实训环节,建构学生语言表达方式的一般思维操作模型;尝试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课堂行为;通过评价机制和激励性手段,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和成就感,从而生成更强大的学习心理动力,确保课程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3、精讲多练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讲授精简、精要、精练、精彩、精辟。训练过程学生参与多、体验多、感悟多、提高快。精讲指导多练,多练巩固精讲,以讲带练,精讲多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讲练时间比为1:2。
(三)课程目标
课程设置总目的是提高学生汉语言口头表达能力、思维的应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要求如下:
1、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2)培养学生运用普通话的自觉性。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审美情趣,克服低级趣味。
2、知识目标
(1)理解本课程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把握训练的要领。
(3)掌握基本技巧和方法。
3、能力目标
(1)纠正口音,能够使用标准普通话。
(2)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形成明辨是非、分析言语活动优劣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公共场合中的会话能力。
(四)内容遴选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分析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将核心技能目标转化为课程设置纲要。根据典型的工作过程传授技能及其相关知识,选择最基本的和最必需的教学内容(选材时坚持技能的主导性和职业的共同性,以经验和策略的知识为主,以事实、概念和理解、论证的知识为辅),以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
2、对教学内容进行解构重组。依训练难易程度形成三大训练模块,每个模块均以“交流表达能力”训练为核心,全方位辐射到其它能力训练(如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
3、在模块内部设置教学情境,每一学习情境下都以训练目标为核心,结构知识点和训练要素,随着训练目标、任务难度逐步增加,训练内容越来越接近实际工作,使得相应能力得到显性的培养。
4、在每一训练情境后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作为课堂训练的补充和拓展。
学习此课程后,学生可以具备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实施
(一)在教学内容组织上,立足于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行动体系,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既顾及到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组织程序,又密切联系学习者的经验、心理特点。
(二)教学内容安排为三个阶段训练模块,分别侧重演讲与沟通主体外在形式、语言表达内容把握、处理以及两者的综合能力训练。通过阶段模块设置,螺旋式地排列内容,将理论知识、核心技能、工作态度按一定逻辑顺序排列组合,使学生逐渐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实际应用,既分散了学习难点,又增进了学习的兴趣。
(三)在每一训练模块下设置学习情境单元。每一学习情境下都以训练目标为核心,整合知识点和训练要素,设计实训教学。“实训导航”提出训练目标、任务及完成任务所需课时;“沟通无极限”提供该训练项目在实际生活工作中的运用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论风向标”为“课堂实训”提供理论知识点;“链接时空”主要提供一些操作性很强的例文,供学生阅读、学习;“课堂实训”提供了课堂操作的全过程,为学习情境的重心,前几个教学环节都为这一环节服务。最后,“自主学习”可作为课堂训练的补充和延伸。
四、教学建议
通过不断的探索改革,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创新。针对高职学生和本课程的特点,我们不是以灌输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为核心,而是突出训练主线,力求精讲多练,体现实用性原则。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主要有:
(一)案例分析法:从经典的、优秀的口才实例出发,通过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或经验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关键在于做好经典、优秀实例的收集和挑选分析工作。
(二)讨论法:围绕一定的问题和内容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对话或辩论等,训练学生的快捷反应能力,交流讨论、即兴交锋的能力。教师要精心设置题目,引发讨论,适时启发指导,并做好组织工作。
(三)活动训练法:设计一些课堂内的小型活动,如思维反应训练中的“超级链接”,能使学生在轻松活动中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课外大型活动,如普通话朗诵、演讲比赛,口才技能大赛,并让学生参与策划、组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四)模拟法:模拟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多样,如模拟迎合,模拟抗回避,模拟推销,模拟求职面谈等等。教师应根据训练的目标创设各种不同的语言情境,让学生的口才水平在仿真的实战训练中得以提高。
(五)自主学习指导法:良好的口才能力的培养,要依靠个人长期坚持的系统化的自我训练,教师要设计提供给学生能自主训练的内容、模式,使课堂课外相结合。
坚持教学手段的创新,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的融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的各自优势。利用网络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评价方式
基本原则: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过程化,评价标准公开化。评价方法:采用形成性过程评价、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系统,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领域进行考核评价。
六、课程资源开发
(一)教材编写应以实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为编写指导思想,在提高口语表达和沟通技能的同时,强化学生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