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防治水污染的措施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23 08:57:0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防治水污染的措施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篇1

城市供水水质的安全性对于城市各方面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居民用水水质问题多表现为水质浑浊颜色偏黄,有黑色悬浮物.为了城市居民能安全用水,我们对水质污染进行分析.

1 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的原因分析1.1 给水管材的影响1.1.1 金属管道.原来城市管网大多采用铸铁管、钢管,而其输送介质水本身即为一种电解液,同时供水水厂为了保证供水卫生指标而采取加大投氯量,同时也增加了水的侵蚀性,其极易引起管道的电化学腐蚀,即水在管内流动过程中易形成管内腐蚀、沉淀及结垢现象,并且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其结垢层厚度也相应增加,因此管道有效截面逐渐缩小,当供水管网等原因导致内部流速突然改变时,铁锈就会从管道内壁脱落进入水体,导致水质恶化.

1.1.2 塑料管材.该类管材主要包括硬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聚丙烯管以及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塑料管等,其具有重量轻、耐腐蚀等系列优点,但该类管材在使用中可浸出化学物质而将管内水质污染.

1.1.3 复合管.其大多是由工作层、支撑层和保护层构成,该类管材要求各种材料之间的亲和力较强,各种材料的物理性能较接近并有良好的接头方法,常见的复合管材有以铸铁作支撑材料内衬环氧树脂、以钢管为基体,在钢管内涂上各种材质的塑料以及以聚乙烯或交联聚乙烯为内外层,中间芯层为焊接铝管,并在铝管的内外表面涂覆胶粘剂与塑料层粘结等型式,该类管材在具有系列优点的同时,由于其与水接触的层面为化学类物质,因此易与水发生反应,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

1.2 水体自身物化反应给水处理过程中,添加混凝剂后所形成的絮凝体虽绝大多数在沉淀和过滤过程中被截留,但难免有少量仍存留于水体内,在增大水的浊度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水质的污染,管网水体内含有一定量的氯虽然对水体能够产生良好的消毒作用,但一旦其过量则会和管网二次污染物作用生成各类有机氯,该类有机物中部分为致突变物质,会诱发各类癌症,若管网内水体停留时间过长,则将导致余氯消失并导致细菌生长以及沉淀物增加.

1.3 附属设施造成的污染为了能够保证管网功能的正常发挥,在管网中应设置很多的控制水路的阀门及其它附属设施,该类设施往往长期置于地下井室内或直接露天设置,日积月累则易发生腐蚀损坏以及滴漏现象,同时管道在穿越已污染的地下水或污水地段若出现管道穿孔、阀门渗漏等问题而未能及时修复时,管网内一旦失压则会导致附近地下水被吸入而造成污染,管路冲洗阀门接口若低于排放水体水位或直接接入下水管道内,若阀门关闭不严,则会引起污水倒灌造成管网水污染,若管道发生爆裂,在关闸后管网则会形成负压一旦脏水吸入管内而在管道修复后脏水不能及时排清则也会造成污染,现代高层建筑中大多设蓄水池供水,但生活用水量所占比例一般为蓄水池容积的 20%以下,而其余大部分水体则长期不用,因此靠生活用水量将蓄水池内水全部更新一次需要较长时间,导致池内水流动性很差,同时水体内余氯已经耗尽,往往会导致微生物滋生、水质腐败、水质下降.

2 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的整治及预防分析要做出合适的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的整治,需要做出多个方案的综合整治.

主要的整治和预防方案如下:

2.1 实行水质分区,加大对水质指标的细化对于部分城市反映出的水质问题表现为局部小区水质浑浊颜色偏黄,有黑色悬浮物的水质问题,化验各水厂的总出口水质各项指标均为合格的这一现实,提出实行水质分区,加大对水质指标的细化.这是因为对于多水源供水系统,合理划分各水厂的供水区域,这对于全面掌握系统的供水状态、合理调度、保障供水系统水力、水质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供水系统的分区主要是建立在水力模拟的基础上,通过对水流方向等水力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水质研究或优化调度.然而,目前供水企业对用户用水量等方面的资料正在逐步累积和整理,所以建立在大量、准确的管网资料基础上的水力分区在许多供水系统中难以实施.

理论上,还可以通过示踪剂法对供水区域进行划分,示踪剂本身的化学性质稳定,便于成分分析,以确定水质来源和水质分区.但为了确保水质安全性和舆论影响,这种投加示踪剂的方法并不可行.

水质指标是出厂水的水质特征,水源、处理工艺及其运行参数的不同,必然导致不同水厂出厂水水质不同,水质指标值各异.而对于同一水厂来说,其进厂水水质和工艺运行效果较为稳定,使得出厂水在一定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根据同一水厂出厂水自身的相对稳定性和不同水厂出厂水的水质差异性,可以将相对稳定的水质指标看成天然的示踪剂,基于示踪剂水质分区的思想、利用水质资料进行水质分区的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2.2 对供水水体加氯量要严格合理控制, 避免出现加氯不合理导致水质远离毒理学指标,而应保证加氯合理,使出厂水和管网水符合微生物指标和保持水的新鲜性.

2.3 对城市供水管网管材进行改进---推广应用新型管材主要是在管材选择、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等方而进行改进完善.

据调查目前我国城市供水管网中铸铁管占 80%以上,近几年逐渐淘汰了灰铸铁管,大量使用球墨铸铁管,球墨铸铁管是已经成为城市供水管网的主要管材.在国外 DN50~2900 mm之间均有球墨铸铁管的产品,在国内DN100~2200 mm 之间也有球墨铸铁管的产品.

由于供水管网的建设费用通常占供水系统建设费用的 50%~70%,因此如何通过技术 经济 分析确定供水管网的建设规模,恰当选用管材及设备是管网合理运行的保证.在国内各城市供水管网中,球墨铸铁管目前宜适用于 DN300~1200 mm 之内比较经济可行.目前迫切需要用新的管网材料(涂层)去装备新铺管线及更新己有管线.但是在选定供水系统中使用的各种材料时,必须从毒物学及微生物学两方面充分进行研究.

在设计施工方面,应把水质卫生列入给水工程设计、施工的必要程序,选用防污染卫生及耐腐蚀的材质.合理解决生活与消防共用水箱的问题,定期对进行消毒、冲洗,尽量减小水在水箱中的停留时间.对于停留时间在一天以上的水箱应考虑补充加气或加氯灭菌等措施,避免水质二次污染.

在管理方面,制定城市二次供水管理的行政规章制度,建立二次供水管理体系,做到从设计到验收,直至清洗、消毒的全过程都有人负责.

篇2

1. 不同水产养殖模式产生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我国在进行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主要有三种模式:淡水池塘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模式和网箱养殖模式。①淡水池塘养殖模式,其内部水体的总体稳定性及水体的自身净化能力不强,同时该种养殖模式也是一种高产高密度的养殖方式,其内部经常伴有过多的水生动物粪便及残饵,这些有机质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及水体缺氧,一旦产生上述问题则易导致水产动物成群死亡,诱发水体内部浮游植物短时间内疯狂生长,从而导致水产养殖的失败。②工厂化养殖模式,是通过外部进行饲料和鱼药的投放,其内部水体会得到及时更新,但水产养殖产生的废水往往直接排入附近的水域,废水中所含的大量磷、氮等相关物质会给附近水域造成较大的污染,引发附近水域的富营养化,也有可能引发赤潮。③网箱养殖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为实现对于一些大水面的利用,通过设置一定的网箱来实现对于水产动物活动的限制,该模式养殖的环境与外部水体环境相连接,网箱养殖投入的鱼饵、鱼药等相关物质除了给网箱内部水体造成影响外,还会给其之外的水体造成一定影响,增强了整个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容易引发整个大水面的赤潮,造成严重的水体环境污染。

2. 水产养殖造成环境污染的宏观原因分析

首先,国内的水产养殖行业内部不论采用何种养殖模式,其内部往往伴有高密度产业分布局势,在具体的养殖过程中,为实现同期利润的最大化,将不断扩张自身的养殖规模,大量投入养殖资源,整个生产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在养殖过程中放养的密度远远大于该水体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值,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养殖人员为了水体的清洁,不得不频繁更换水体,造成大量的污染水体外排,从而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次,现阶段水产养殖人员环境保护意识较差,部分水产养殖人员虽认识到环境保护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未采取有效措施去预防环境污染。例如:国家虽然提倡使用配合饲料,但是价格低廉、环境污染较大的鱼饲料仍被大量使用。同时,虽然国家在整个水产养殖用药方面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具体实行过程中盲目用药和用违禁药的现象还大量存在,这些都对养殖环境带来了危害。 最后,相关部门对水产养殖管理力度不够,很多地区在水产养殖选址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留下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隐患。同时很多水产养殖人员对于水产养殖技术及必要的水产养殖环境保护措施了解的非常少,仅仅通过观察周围人如何进行水产养殖后自己就进行水产养殖,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国家水产养殖管理部门管理力度不够的表现。并且在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水等相关物质的排放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也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随意排放情况非常普遍,从而引发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降低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对策分析

1. 构建完善的水产养殖许可证制度,加强水产养殖管理

构建完善的水产养殖许可证制度是从源头上控制水产养殖范围、规模和从业人员。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首先水产养殖管理部门对特定区域进行全面的水产养殖审核,确定其所能承受的水产养殖数量、水产养殖规模及最适应的水产养殖模式。然后,健全对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考核制度,对申请水产养殖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全面的水产养殖技术、装备的审核,在整个审核过程中要对其水产养殖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后才能颁发相关许可证件。此外,水产养殖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辖区内的水产养殖单位或个人进行突击检查,包括生产规模是否符合先前核定的标准,其采取的环境保护策略是否在运行、运行情况是否达到相关标准。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出现超标情况,一是令其立即整改,二是对于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采取有效策略进行处理,三是对于性质较为恶劣的立即注销其生产许可证。

2. 增强对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环境保护培训工作,提升水产养殖人员的整体素质

现阶段国内很多地区从事水产养殖的技术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这给整个水产养殖过程中实施环境保护措施带来较大难度。因此,全面提升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整体养殖技术水平非常重要。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水产养殖管理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养殖规模、不同的养殖区域进行强制性的水产养殖技术培训工作,从源头上提升水产养殖整体的环境保护水平,同时建立完善的水产养殖合格考核制度,考核不合格的水产养殖人员不能继续从事水产养殖工作,给予考核通过的水产养殖技术人员颁发合格证书,该证书作为水产养殖质量检查的组成部分之一。整个培训过程中应对水产养殖技术人员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不同水产养殖模式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全面培训,此外,对于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投喂养殖饲料等关键性的技术进行全面的培训考核,保证整个水产养殖饲喂的合理性,降低过多的饲喂或其他不合理的饲喂方式给整个环境带来的影响。引导水产养殖进行合理布局,帮助其在自身的养殖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环境预警评价制度。同时,引导水产养殖人员尽量少用或不用相关的化学试剂,减轻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篇3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致使地下水质量逐渐恶化。了解地下水的污染特点及治理措施的复杂性,以便增强人们对地下水污染及治理的难度的认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一、地下水污染的概念

所谓地下水污染,就是在人为影响下,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发生不利于人类生活或生产的变化。地下水污染相对与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或对照值而言。所谓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是指地下水未受污染的情况下其所含化学成分的浓度值,它反映了天然状态下地下水环境自身原有的化学成分。如果无法取得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时,人们引用了对照值的概念,通常将所在区域内历史记录最早的地下水水质统计值或所在区域内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地下水水质统计值作为对照值。

二、地下水污染的特点

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污染不同。污染物质进入地下水及其进入地下水后其运动速度相当缓慢,若不进行长期的、专门的监测,很不容易发现,但在发现时,其污染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地下水由于循环交替缓慢,即使排除污染源,已经进入地下水的污染物质将在含水层中长期滞留,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如要使其自然净化,将需要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年。如要人工处理,将付出巨大的人工、经济代价。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技术和条件。因此,地下水一旦污染,将会造成巨大的污染事故,无法预料的后果。

三、地下水的污染途径

地下水的污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分为四种形式,一是径流型污染。它是污染物通过地下径流进入含水层,污染物通过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即是此类型。二是越流型污染。它是通过越流的方式从已受污染的含水层转移到未受污染的含水层,地下水的开采改变了越流方向,是已受污染的潜水转移到未受污染的承压水即是此类型。三是连续渗入型污染。污染物随水不断渗入含水层,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废水池、废水渠、渗坑、渗井和受污染的地表水连续渗漏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即是此类型。四是间歇入渗型污染。大气降水或其它灌溉水是污染物周期性地渗入含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固废存放不当在淋滤作用下,淋滤液下渗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就是此类型。

四、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环境监测部门要在地下水污染的严重区、易发区建立专门的地下水监测机构及设施,进行长期的专业的跟踪监测。一旦发现地下水污染,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查清污染来源及途径,采取补救措施。对于那些极易引起地下水污染的行业,要建立完善的工程防治措施。在实际过程中,具体措施我认为有以下几项:

1、地下水分层开采

开采多层地下水是,各含水层水质差异较大的,应当分开采;在地下水易受污染的区域,禁止已污染含水层和未污染含水层的混合开采;进行勘探的活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防治串层,造成地下水污染。

2、工程防渗措施

工程防渗措施是为了防止建设项目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固废淋滤水渗入地下而必须采取的防范措施。防渗采用的材料包括黏土、沥青、水泥砼、聚乙烯膜和油毡等。生活垃圾填埋场、工业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填埋场、废弃物填埋场、固体废物填埋、尾矿填埋、废渣填埋、尾矿山防渗的固废危废填埋项目。不同的工程项目,具有不同的工程防渗要求。

篇4

前言

水污染起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是由工业废水、医疗废水、生活废水等造成的。水在地球上的储量达到14.5亿km3,但是海水的比重就达到97.2%,陆地上的淡水比重仅有2.8%,关乎人们生活的淡水湖、地下水等只占淡水比重的0.34%。所以,虽然水的储量丰富但是可利用的淡水却所剩无几,因此,水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 我国水污染现状

我国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废水、废油、化学废品等不断的排入到关乎人们生活的江河湖海,造成水源的污染。现如今,不仅是陆地水被污染,地下水也面临着被污染的问题,主要是农药、化肥、生活垃圾等不断的渗入到地下,造成地下水的污染,使土地变成盐碱地。我国的水不仅是被污染,还有很大一部分被浪费,全世界每天大概有6000人因缺水死亡。

我国其实还属于一个缺水国家,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只达到全世界的1/4,全世界一共有600多个城市,但是大约有一般城市还处于缺水的状态。随着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产业不断发展,我国水污染的排放量并没有降低,全国的水污染问题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在未来还不断的影响国家、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和发展。水污染的危害主要有:

1.1 水污染现状普遍

根据我国2007年水污染监察数据显示:全国的废水排放量达到556.8亿t,较之上年度增加了3.7%。在全国废水排放量中工业废水有246.6亿t,占总数的44.3%,较之上年度增加了2.7%;城镇的生活废水有310.2亿t,占总数的55.7%,较之上年度增加了4.6%。2007年全国大约有26.7%地表水水质达到劣V类标准,属于不可使用的状态。全国七大水系总体呈现中度污染的标准,流经各个城市和地区的水源也不断的被污染。

1.2 水污染治理滞后

我国水污染的治理力度不足,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城镇污水的处理率比较低,直至2007年只有49.1%,还有一些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因为经费不足等问题而被迫关闭;②有些工业企业非法排泄污水、重金属等,严重污染水资源;③城镇生活污染、工业点源污染、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等相互交叠,造成复合型污染,严重污染了水资源。

1.3 水资源的安全存在隐患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约有超过两万家工业企业,其中大约有3000家工业企业地处长江沿岸,存在着污染水资源的隐患。我国近年来的大规模水资源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思考: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2007年以来的太湖蓝藻事件、巢湖、滇池的蓝藻事件等等,都导致了严重的水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用水。并且,水污染问题还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每年因水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大约有300亿元。

1.4 水资源利用率低、严重浪费

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也是导致我国水资源紧张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如今,我国平均每立方米的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相较之国外只有1/5,其中用于农业灌溉的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4-0.5左右,而发达国家达到0.7-0.8;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效率只有60%左右,而发达国家达到85%;我国万元GDP的用水量达到399m3,而发达国家只有55m3。

1.5 水生态破坏

有些地区的江河湖海的水资源不合理开发,水资源的利用率超过了生态警戒线的范围,导致水域的生态功能被破坏。

2 导致水污染的原因

水资源被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化肥、农药等污染物进入水域;有毒物质通过降水或者其他渠道进入水域;没有处理过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进入水域等。

3 水污染及其危害

3.1 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人体在饮水和摄取食物时可以通过此过程将其中的元素带入到人体中,如果其中没有人体所需要的必要元素那么就会降低人们的身体机能;如果其中有危害人们的元素那么就会更危害人们的健康。人们食用的食物或者饮水中可能会含有致癌物质或者其他影响人们健康的元素,进入人们的体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饮用受污染的水容易导致肝癌、胃癌等,高于饮用干净的水的发病率的61.5%。如果汞、镉等危害物质进入江河湖海时,水中的植物就会将这些危害物质收集起来,如果鱼吃了这些植物后那么危害物质就会进入鱼的身体内,人吃了鱼之后危害物质就会进一步在人体内富集,最后导致人们的死亡。这过程形成了一条食物链:水生植物水生小动物小鱼大鱼人体。水中的污染物对人的危害主要如表1。

3.2 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水域中存在着许多的动物和植物,水中的生物和水之间、生物和生物之间都在不断的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总体数量上呈现一种平衡状态,但人们不断的向水中配方污染物,导致水资源污染,水域中只有能抗污染的生物生存下来,生存下来的抗污染的生物经过不断的繁衍,不断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一些有益的生物不是死亡就是被迫迁徙别处。尤其是人们向水中排放的有毒物质,不但不溶于水而且还容易在生物体内富集,给人们造成极大的危害。譬如:水中的汞含量较低,但是水生生物体内的汞含量却比较大,尤其鱼体内的汞含量更高。假设水域中汞的浓度是1,那么水生生物体内的汞浓度就是700,鱼体内的汞浓度为860。

显然,一旦水域被污染,那么不但导致生物与水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平衡被破坏;还导致有毒物质的进一步富集,最终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3.3 水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当人们在进行工农业生产时不但需要足够的水量,而且还需要优良的水质。但是如果水资源被污染,那么会对工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①工农业设备遭到损坏;②改变土地的化学成分,使土地的肥力下降,严重的导致土地成为不可耕种的盐碱地;③进一步增加了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污水处理费。

4 判断水体污染的常用指标

现如今用来判断水体是否被污染的指标有:水温、酸碱度(DH)、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硝酸盐、亚硝酸盐、化学耗氧量(COD)氮、磷、氰化物、砷化物、氟化物、高锰酸盐指数、重金属、挥发酚、大肠菌群数、石油类等。

5水污染的预防

目前我国预防水污染的方法有:节约用水、安装相应的节水设备、开发节水技术、加强污水处理、建立健全的企业工业水资源管理制度、相关部门加强对水体环境的管理等。

5.1 改革工艺,改进设备

利用新型的设备和工艺来预防水体污染,取代以前的有水生产工艺,减少工业生产中的漏水、滴水、冒水等现象。

5.2 循环用水,重复用水

利用循环用水和重复用水来节约水资源,通过不同的生产工艺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净化或者其他技术处理之后再利用,降低工业废水的排放量。

5.3 科学施用农药、化肥

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化肥和农药等大部分都残留在土地中,经过雨水或者灌溉作用进入土地中,导致地下水污染。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尽量使用污染较小的化肥和农药,降低水污染。

5.4 加强管理,综合治理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不断加强,城市污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城市污染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含有丰富的氮、磷等元素,工业污水占据城市污染的大部分比重,我们必须最大程度的减少氮、磷的排放量,从而保护水体环境。

5.5 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

污水资源化主要是指将污水经过净化技术处理之后作为水源再利用,污水资源化是污水处理的一个延伸影响。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可以有效的弥补有效的水资源与日益增加的用水量之间的不足。在实施次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的问题:

5.5.1 充分认识到污水的价值

改变我们之前的旧观念,经过处理的污水也是干净的水,并不是脏水,应该将其作为节约水资源的一个有效方式。

5.5.2 加大科技投入,保障净化后的污水水质

水质是水资源的一个是否干净的标准,水资源只有达到一定的水质才能得到试用。目前经过处理的污水只是在工业生产或者中水中得到使用,并没有用于人们的日常饮水,因为人们的饮水的水质要求较高,但是随着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以后污水净化之后也可以用来饮用。

5.5.3 提供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的政策保障

污水资源化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加强人们利用污水的意识、增加使用净化污水的渠道等。

水污染的处理使人们预防水污染的最后一道工序,只有将被污染的水经过处理,达到排放的标准之后再排放到江河湖海,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水体的污染。在城市的建设中应该设置科学合理的排水网,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降低水体的污染。

6 结语

随着社会和生活的不断发展,足够的水量需求和水体防治是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①倡导节约用水,节能减排的意识;②国家通过宏观调控等手段加强经济规划的能力;③提高污水处理的能力,降低水体污染等。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建设社会的和谐环境。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水资源;污染;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进入了工业时代,而伴随工业发展的是对生态的破坏,泰晤士河在80-90年前污染严重一度变成了污水河,现今这种情况发生在我国各地。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使用的且已被人类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例如,河流、湖泊等。从狭义上来说是指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的淡水量。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经过多年的开发及人口的大规模膨胀,在全球的中的很多地方,水资源的需求已经大大超出了本地水资源能够供给的能力,并且,全球的很多地区也存在着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缺点。水是万物之源,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水资源一词随着时代进步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水在各个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水资源由于其的特殊性,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需要收到各方的制约。时至今日,水资源的最广泛的认识是其作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比不可少的对于质量和数量都有所需求的水量,着重体现在其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上。

1 针对我国水资源分布状况的分析

我国具有长江、黄河两条水系,总体水资源的总量约为2.81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径流资源总量的6%;但是我国的水资源消费总量世界第一,以1993年水资源消费为例,当年全国取水量为5255亿立方米,这一数值占当时全球总量的一成还多,比当时全球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在1995年的取水量还要高出10%,我国虽然水资源总量占比较多,但是人均占水量仅有全球人均的1/4,这一排名与我国的人口和水资源消费监管不力有着直接原因。对水资源进行开发,是我们人类满足自身需求,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水资源被用于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工业建设等各个方面。在水资源利用初期,人们并未意识到水资源开发带来的危害,而是一味的进行开发,在这一时期,水资源开发以满足需要为原则。但是随着开发利用不断加深,水资源开发过度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人们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从原来的的无节制开发变为综合、以供定用、有计划有控制地开发利用。在当前这一时期,全球对于水资源的都提出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相结合的原则,相较于原来单方面强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了巨大的进步。水资源开发利用是一个很宽泛的定义,其包含的内容很多,例如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水能航运、港口运输等涉及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的方面都归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里面。但是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人们还是有一些疑虑,例如,人们进行跨区域的调水对于生态平衡会有怎样的影响,这个影响是马上就爆发出来还是要等多年后才会显现?大量利用南极冰,会不会导致世界未来气候发生重大变化?等等一些问题,这些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以科学来指导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合理的开发。另外,中国属于季风气候,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在北方的一些省份,降雨量严重不足,造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严重影响了发展速度,同时由于城市的人口增多,对水资源的开发过度,造成了很严重的生态问题。同时由于我国工农业用水技术多年来一直采用大面积浇灌的方式,在合理用水、节约用水方面发展不足,造成用水浪费严重,同时加上我国水源污染情况严重,这就使得原本就捉襟见肘的水资源利用“雪上加霜”,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

当前我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并且这一趋势在逐年加重。我国的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资源污染主要是指从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受到了污染,在人们生活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工业垃圾、工业废气、等等都会对水资源产生不小的影响,各种由于水资源污染造成的生态问题屡见报端。它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坏影响。造成我国水资源污染的主要推手是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位居污染第二位,第三是火力发电厂、工矿企业废气( 主要是其中的二氧化硫)和机动车尾气( 主要是氮氧化物) 导致的酸雨, 第四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以上这些都是造成我国水污染的主要因素。

3 对我国水资源污染的防治措施

3.1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是人均世界倒数的国家,水资源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问题,在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通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有效节水的关键在于利用“中水”,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另外,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水管理不到位,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一直不高,甚至有些浪费。例如在农业灌溉中,我国多年一直采用从江河水中引水进行大面积浇灌,这种方式虽然成本低、可以杀死土壤中的虫卵,但是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却是不高。

3.2对水资源进行污染防治工作

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我国人口众多,每天产生的居民污水数量巨大,通过兴建污水处理厂,对城市中排出的居民污水进行处理,避免污水排入河水中污染水资源。工业企业必须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生产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工业废水是造成水资源污染的头号元凶,工业废水中所含的重金属,有毒物质等不宜降解,直接排入河水中,不但会污染水资源,还容易形成二次污染,因此需要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河中。总之,我们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避免将污水直接排入水中造成我国水资源的污染。

结语

篇6

【前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开采区,近些年来石油开采发展迅速,但是,石油开采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进行。因此,石油开采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应该得到新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石油污染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1、地下水石油污染的危害分析

石油开采能够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但在开采过程中,如果开采方式不得当很容易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地下水污染所影响的范围比较广,如,容易对环境、人体健康等方面构成威胁,以下主要阐述地下水石油污染的几方面危害。

1.1 对环境的危害

众所周知,石油的用途极为广泛,而且我国作为石油大国,石油产业的发展更是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益处,也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石油储藏在底下,在开采过程中很容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其危害性极大[1]。例如,对环境的危害,被石油污染的地下水会渗透到土地中,侵蚀土地对其造成污染,会直接影响到土地的农作物生产,不仅影响到农作物的生产效益,更直接影响到土地环境,而且,会伴随一定的异味,对大气环境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必须重视石油开采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才能避免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1.2 对地下水源的危害

地下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极大的作用,而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如果开采不合理的话就会污染地下水[2]。石油中有很多微量元素,同时也存有很多有毒物质,一旦地下水被石油污染,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将融入到地下水中,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而这些被污染的地下水也将污染所经过的位置,如,庄家等,影响颇大。

1.3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众所周知,石油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呼吸以及食用等方式危害人体,石油内很多物质都会影响到人体内器官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器官疾病,给人体带来极大的危害。大量的数据显示,石油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极大,很容易患急性白血病,相比于其他因素的影响,石油污染导致急性白血病的概率要高于其他因素的4-5倍。另外,在一些地下水受到石油污染的区域内,儿童皮肤很容易出现碱抗力弱、贫血率高、白细胞数量偏低等问题,严重威胁到人体的健康,因此,必须重视地下水石油污染问题,切实做好相关的防治工作。

2、地下水石油污染的防治措施

2.1 应用先进的地下水曝气技术

石油内含有丰富的物质,被石油所污染的地下水中会含有半挥发性、可挥发性的有机物质,对于这类物质的去除可以采用地下水曝气技术,能够达到良好的去除效果[3]。地下水曝气技术,主要是将压缩空气注入到被污染的地下水层中,根据压缩空气所能产生的气提作用有效去除地下水内的挥发性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地下水的目的。地下水曝气技术应用的过程主要是多个相之间传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将发挥出气体挥发的作用,当然,地下水曝气技术的实施与地下空气气流分布密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基于水文地质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曝气方法来更好地实现对水污染的治理。

地下水曝气技术通常是利用空气压缩机将曝气压力控制在0.6Mpa条件下,并采用间歇式的曝气方法,持续实施50d左右,才能使地下水石油污染的含量明显下降,从而达到消除地下水中的石油污染物。经大量的实践研究证实,在使用地下水曝气技术的过程中,在一些密度较大的气流分布层中,该方法能够去除地下水中近70%的石油污染物,但在相对较为稀薄的气流层中,去除率仅仅维持在40%左右,总体数据表明地下水曝气技术的应用效果很好,但要想更好地去除地下水中的石油污染物,仅仅依靠地下水曝气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其他防治技术共同实施,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保证地下水达到正常使用标准。

2.2 运用微生物降解法

地下水石油污染危害必须重视起来,应用有效的防治措施,将地下水石油污染所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争取做到消除地下水被污染的危害[4]。微生物降解法是当前水源净化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该方法主要是依靠微生物具有分解有毒有害物|的能力,将所在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分解,而且实践证实该种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并不会留下其他的隐患,从而保证被处理过水的无毒无害无污染,是一种先进的无毒无污染处理技术。

将微生物降解法应用到地下水石油污染中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被石油污染的地下水主要含有甲苯、二甲苯等有毒致癌物质,这些物质一旦被人摄入,将会影响到人体健康。自然界中存在很多微生物是以这类有毒有害物质为能量、营养来源的,可以将这些微生物大量应用到被石油污染的地下水中,这些微生物能够在石油烃有毒有害物质中大量繁殖,并将这些危害物质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物质,并不会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而在适当环境下微生物可以在石油烃中降解为C1化合物-较为复杂的碳原子复合物,当然,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在不同物质中所实现的降解能力也有所不同。通常状况下,微生物在石油烃环境中降解,会根据降解能力排序为烯烃、烷烃、芳烃、多环芳烃、脂环芳烃等。

2.3 充分发挥二氧化氯技术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很容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而被污染的地下水将会对环境、地下水源以及人体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重视地下水石油污染的防治措施,切实保证不污染地下水源的基础上开采石油。二氧化氯技术是当前被广泛应用到地下水石油污染处理的技术之一,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二氧化氯是一种具有较强氯化性的氧化剂,在地下水石油污染防治中应用主要可以将其与脂肪酸化合物、芳香烃化合物等有机物结合,进而发生较为强烈的氧化反应,这些物质都是石油中本身所含有的物质,在此氧化反应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达到杀菌的效果,同时二氧化氯复合消毒剂能够有效消除地下水中石油的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地下水的作用。

经大量的时间证明,二氧化氯复合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水质的影响所达到的效果也有所不同,通常在混水中所能够达到的去除率仅有50%,而对于水质较好的地下水来说,去除率可以达到90%,这种去除水准已经满足人们正常用水的健康标准,从而保证人们食用地下水的安全性、可靠性,同r也避免了被污染的地下水影响到环境。此外,二氧化氯处理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水质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设计,从而达到不同的处理效果,例如,本文中所提到的地下水石油污染情况,可以将苯系列物质氧化为一种特殊的酸,再将其与醇类物质反应生成一种脂类的有机物,再将其应用到被污染的地下水中,能够有效降低地下水中的石油烃含量,而且以上所提到的二氧化氯消毒作用也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达到去除被污染地下水中的石油污染物。在使用二氧化氯技术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二氧化氯将较强毒性的有机物质氧化为低毒性的有机物,从而达到净化被石油污染地下水的目的,事实证明二氧化氯技术应用到地下水石油污染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而且,该项技术在发展中也会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为工业发展以及保证人们日常用水的健康做出巨大贡献。

2.4 以防预为主,加强管理

地下水石油污染危害性极大,不能被动的实施处理措施,更应主动出击做好相关的防范工作,做到预防为主,处理为辅,除了要实施几种防治技术之外,还应加强其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加强对石油开采过程的管理,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盲目的开采,应积极应用先进开采技术,避免石油开采过程中污染地下水[5]。②加强石油开采前的勘测管理,通常石油开采前都会对石油层进行相应的勘测,同时在勘测过程中必须对周围水文地质进行勘测,尤其是对附近地下水源的勘测,切实有效规划石油产业结构,坚持不破坏、不污染的原则。③加强石油开采的风险评估管理,石油开采需要与环境保护并举,在整个开采过程中,必须加强风险评估,同时,在开采过程中或是开采后应因地制宜做好地区的建设及生态恢复,避免或降低对环境以及地下水源的影响。④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管理,石油开采涉及部门较多,为保证各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不仅要保证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同时还应加强对各部门之间的管理,做到多查多看多管,从而保证石油开采的顺利实施。⑤除此之外,针对石油类化工企业的外排污水,也应加强管理,确保外排污水中石油类的含量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总结

石油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在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作用。但是,由于不恰当的开采方式以及管理的不完善,导致石油污染地下水的问题频繁发生,对植物的生长、人们的健康都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造成一定的社会经济损失。因此,应高度重视石油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进而将石油的最大效用发挥出来,实现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远中.石油地质开采防污措施应用方法探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10)

[2] 杨伟华.石油开采对地下水的污染及防治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5(11)

篇7

Abstract: Groundwater is the essential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aterial resources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As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now more and more serious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ffect of human activities in groundwater and ground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 Groundwater, pollution,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居民生活、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范围和强度都在不断加强,不断恶化的地下水环境严重影响着人民的饮用水质量,近年来,不断有地下水水源地受到污染的报道[1-2],有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对人类平衡已构成了很大威胁。“八五”期间由水利部组织的《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北方五省区和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区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污染严重,且呈上升趋势[3]。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大体可分为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和引起地下水环境水文地质的变化两大类型。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按引起地下水水质污染的自然属性可划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人为污染源又根据产生各种污染的部门和活动划分为: 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等[2,4];按污染源的几何形状特征可划分为: 点污染源、面污染源等[5];按污染物的运动特性划分为: 固定源、移动源[6]。地下水水质污染绝大多数是由于人类的工农业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所造成的。

工业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主要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和各种地下埋藏管线、储罐渗漏液等。工业废水如化工废水、冶炼废水、电镀废水等有毒有害废水处理不达标或直接排放水体,渗入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工业废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随降雨落到地面,通过地表径流下渗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如高炉矿渣、钢渣、粉煤灰、硫铁渣、电石渣、赤泥、洗煤泥、硅铁渣、选矿场尾矿、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等,由于露天堆放或者地下填埋防渗防漏措施不合理,雨水淋滤,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随雨水渗入地下水,或随地表径流迁移过程中下渗入地下水,引起地下水污染;各种地下管线及储罐渗漏产生的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7],据美国国家环保局地下储罐办公室1990 年统计数字表明,全美国有近一百万个地下储罐有明显渗漏现象。在我国,石油泄漏事故在各地均有发生。

农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主要是由于过量施用农药、化肥等,残留的农药、化肥随雨水及灌溉水淋滤渗入地下,引起地下水污染,另一方面,使用不符合农灌水质要求的污水灌溉,造成地下水污染,污灌区75%左右的地下水遭受污染[8]。

生活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主要是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目前生活垃圾主要采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大部分生活垃圾没有进行有效分类,大量有毒物质及危险废弃物与生活垃圾一起混合填埋,以及垃圾填埋处理技术落后、垃圾填埋场选址不当等原因,垃圾填埋场的淋滤液对地下水造成污染。2001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调查表明,几乎所有垃圾填埋场排放的污染物,均未达到国家有关污染控制标准[9]。另一方面,未经处理或处理不符合相关标准的生活污水排入水体,对地下水产生污染。汽车尾气等生活中产生的废气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污染物随降雨落入地面间接对地下水造成影响。

自然污染源

在有些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与地质环境,地下水天然背景不良,有毒有害成分超标。根据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调查统计,中国部分地区分布有高砷水、高氟水、低碘水等。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文地质的影响

人类对地下水的长期过量开采导致采补失衡,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及地裂缝;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含水层;地表植被衰退和土地荒漠化、盐渍化、沙化等问题。另外,人类为了调节径流,大兴水利,改变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破坏了天然状态下的地下水平衡,如措施不当,则会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10-11]。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逆转性。由于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且埋藏于地下,受到污染时不易察觉,难以及时切断污染源,往往等到人们意识到地下水污染的时候,就很难治理和恢复了。因为即使切断污染源后,累积在含水层中的污染物由于介质的吸附作用及地下水流缓慢等因素,自然衰减速度非常缓慢,即使采取昂贵的工程处理措施,也难以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 2,12] 。因此,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管理责任。

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为地下水环境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明确政府各相关部门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相应职责,落实各项地下水水质保护措施。

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测与监察。

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各种环境污染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环保部门应加大对各种污染源的监测与监察力度,督促企业和各有关部门对所排放的污染物进行处理,达到相关标准后排放。

对地下水合理定价。

对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分别进行合理的定价,提高工业用地下水的价格,以此来激励人们提高用水效率,节约用水。目前很多用水量大的工业项目用地下水进行工业生产,提高工业用地下水的价格可以激励企业采用提高污水的回用率,或使用中水等措施减少地下水的使用量。

科学合理的开采地下水

合理的开采方式是含水层水质保护的保证。以均衡开采为原则,对地下水超采区,严禁增加开采量,对补采平衡区,不增加开采,合理优化和调整开采布局;对有开采潜力的地区,认真规划,合理开采。遏制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

建立地下水监测系统

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系统,系统地掌握地下水水质、水量和环境变化的动态特征,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鼓励公众参与。

地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地下水污染越来越严重,但是地下水污染的预防与治理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防治地下水污染必须通过报纸、电视、网络、课堂等各种形式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地下水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开章, 孔凡亮. 地下水水源地污染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J]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33( 4) : 464

[2]. 罗兰.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72-75

[3]. 程莉荣, 王金生, 李云生等. 关于我国地下水水质保护的思考与建议[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5/6): 564-567

[4]. 彭文启, 张祥伟. 现代水环境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 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5]. 王忠和. 地下水污染与人类健康[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8, 11 (3): 19-22

[6]. 王玉和. 浅论地下水污染[J]. 地下水, 2004, 26 (4): 294-296

[7].Bedicnt P. B. Ri fai, H. S an d New ell C . J. Tr ans port and Remediat ion, PT R Prent icc Hall , Eng lew ood C lif fl s, New Jersey 07632, 1994; 543, 1~9, 64~87, 349~379.

[8]. 李广贺主编.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M ]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9]. 赵章元. 垃圾包围城市带来的困局[ N] . 地质勘查导报,2006- 08- 05( 3)

篇8

中图分类号:P64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关于地下水污染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尚无明确的定义,但是随着人类社会高度发达和城市居民生活的快速发展,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大量在工农业中使用地下水,地下水环境恶化情况加剧。对地下水污染概念的明确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随着地下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治地下水污染,避免地下水污染和过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1.地下水污染的途径及成因

1.1地下水污染的途径

地下水污染途径大致有5类。

1.1.1间歇入渗

大气降水或其他灌溉水使污染物随水通过非饱水带,周期性地渗入含水层,主要污染潜水。常见的污染源有地表废物堆、垃圾填埋场、尾矿库、饲养场、污灌的农田等。此类途径的污染程度与污染物的种类、污染源强度等有关。

1.1.2连续入渗

污染物随补给水不断地渗入含水层,主要污染潜水。常见的污染源包括废水坑、污水池、沉淀池、沉渣池、化粪池、排污沟、管道渗漏处等。污染物在进入地下水之前,要经过包气带,由于地层本身具有一定的过滤和吸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因此此类途径的污染程度受包气带岩层厚度和岩性的影响较大。

1.1.3含水层之间的越流

污染物是通过越流的方式从已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咸水层)转移到未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淡水层)。污染物通过整个层间或破损的井管污染潜水和承压水。如地下水的开采改变了越流方向,使已受污染的潜水进入未受污染的承压水即属此类。

1.1.4由地表水侧向渗入

污染物通过地表水补给过程进入地下含水层,污染潜水或承压水。其特征是污染物影响范围局限于地表水周边,呈带状或环状分布。此类途径的污染程度受地表水水质、水动力条件以及距岸边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1.1.5由通道直接注入

某些情况下,在利用井、孔、坑道等将污水直接排入地下岩石裂隙中进行地下处理时,排入的污染物质超过了地层的吸附、过滤等自净能力,就会造成地下水污染,严重时可能形成大面积地下水的连片污染。

1.2 地下水污染的成因

1.2.1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水质下降

过量开采地下水除了会造成区域性的地面沉降、造成地表塌陷、改变自然景观等地震灾害之外,还会造成沿海地区超采地下水会破坏地下淡水与海水的压力平衡,使海水内侵,造成机井报废,人畜饮水困难,土壤盐碱化,地下水质下降。

1.2.2地表污(废)水排放和农耕污染造成的硝酸盐污染

农耕污染具有量大面广的特征,未经利用的氮肥在经过地层时通过生物或化学转化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长期饮用这种污染的地下水将可能导致氰紫症、食道癌等疾病的发生。

1.2.3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污染

随着石油的大规模勘探、开采、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及其产品的广泛应用,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的泄漏对于地下水的污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目前已发现的地下水有机污染物中,石化产品是生物难以降解、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污染源。

1.2.4垃圾填埋场渗漏污染

许多垃圾填埋场采用的是混合填埋法,各种垃圾没有进行分类,统统堆放在一起,且大部分垃圾填埋场的防渗层都只有单层结构。垃圾填埋场长期渗漏积累造成有毒物污染地下水,很容易进入食物链系统,进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2.地下水污染的危害

地下水污染不仅对工农业产生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人类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利用地下水,地下水一旦遭受污染,则会对长期依赖地下水的人类造成严重影响。人类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同时,如果不积极加以保护,将会恶化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地下水污染对人类生活及生产活动带来的影响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下水污染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地下水的硬度的变化会影响工业生产,硬度变强,便会不利于工业水的使用。地下水的污染将严重影响工业生产,对工业生产特别是工业设施的危害极大。利用地下水的硬度增加,不仅会使工业设施消耗增多,易产生次品或废品,而且需对硬水进行软化处理,大大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清洁生产工艺在现代企业的推广。

其次,地下水的污染严重对农业生产产生极大的危害。农业中大量利用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灌溉,长期的大面积的灌溉会使农田中的土壤组分变化,土壤结构产生改变,长期使用污水进行灌溉会使土壤板结严重,最终导致无法进行耕作。不仅如此,地下水污水中由于含有大量的对人体有害的矿物质,比如井水中的氯离子、硫酸盐的含量过高,不仅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同时造成大量农作物的减产,而且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最后,地下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地下水遭受污染后,水中大量不适合人类饮用的矿物质增多,危害人体健康。

3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3.1 预防固体废物对地下水污染。固体废物包括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这些废物虽然通过回收和焚化可减少其排放量,但极大部分仍然堆放在地面上,在降水和融雪水的淋滤作用下,可把含有大量无机污染物的溶滤液带入地下水中。为此,一些国家要求把固体废物置于具有工程设施的排放系统中去。在这种坑中,固体废物要经过压实并分层盖土。固体废物在水的溶滤作用下,除了产生溶滤液之外,还产生有机物分解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氢和氮等气体,因此需要在坑中设通气孔,以防止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壤带中累积甲烷。

3.2 预防城市污水排放对地下水污染,实现污水资源化。从城市下水道排出的污水,对地下水污染危害最大。在工业化国家中,城市污水大部分经过一级和二级污水处理厂加工后排放,从而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污水处理厂加工产生的固体剩余物———污泥,可作为肥料使用,但它的潜在性副作用可能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某些企业可以将其作为冷却水或其他水资源统统加以利用。污水经过处理加以利用,将会有效地缓解缺水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国内外经验表明,对废污水进行处理回收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3.3预防工业废水、污水的漏失和排放对地下水的污染。对生产过程中漏失废液和污水较多的工厂,应建立各种防渗幕,防止污水渗入地下水中,并在地下建立排水设施。利用深井排放工业有毒污水, 在发达的工业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国外污水注入井都在200~4000m深度范围内,大部分深度为300~2000m,注入地层一般为砂岩、石灰岩和玄武岩,也有注入到咸水含水层的。注入井的注入压力小于7×106Pa,注入流量在 50~1400L/min 范围内。污水注入后所形成流场为一个圆丘,并向水流方向呈非对称延伸。随着注入继续,圆丘扩展范围不断扩大。因此,污水向深井排放,必须选择合适的水文地质条件,否则会带来严重后果。

3.4 预防放射性堆放对地下水污染。放射性废物包括采矿、选矿中的废渣,铀提纯过程中的固体或半固体的低放射性废物和反应堆废物。具有放射性元素的废物,要分解衰变到很低的放射性水平,需要几百年的时间。反应堆废物中含有各种放射性物质,其半衰期的范围从几秒到几十年或更长。在国外,掩埋放射性废物有几种类型。盛装放射性废料的容器,一般是用水泥和钢材等制作的。在美国有 4 种地层正在考虑作为储存放射性废物予以开放,它们是深硅酸盐层、深结晶火成岩、深页岩层、干砂区内厚的非饱和带。

3.5 预防农业活动对地下水的污染。农业活动对地下水的污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用肥料和杀虫剂,以及在土地上圈养家禽或储存家畜排放的粪便;二是污水灌溉。防治的方法是:除了对牲畜圈、厕所等设置防渗层外,最好是进行发酵处理,使有机氮的分解产物保持在 NH3- N状态,以防止进一步氧化。经过消化处理的大粪,可提供无害的和稳定的污泥,而它的肥料价值没有降低,同时还产生沼气可用作燃烧或照明。大粪在消化处理过程中可消减病原微生物。农业上大量使用化肥也是重要污染源。只要抑制硝化作用,把氮素固定在土壤中,就能防止氮素下降。由于硝酸氨化肥易于淋失,故应尽量使用其他化肥来代替硝酸氨化肥。使用氮肥增效剂,对硝化作用的抑制也是有效的。

4.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城市及周边以及农业开发区,地下水的污染程度越来越重,逐步呈现由点向线、由线向面扩散的趋势。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对地下水污染进行管控和治理,遏制地下水污染加剧的趋势,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以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篇9

化工灾害事故的发生常常会伴随着多种环境污染事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如何降低化工灾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在事故发生时尽可能减少其危害,便成为了社会各界重视的问题。

一、化工灾害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化工灾害事故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也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重大的化工灾害事故往往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包括对空气、土壤以及水体的污染等。通常情况下,扩散到大气中的污染物会随着空气的流通而发生迁移与扩散,对人体的危害也会渐渐减弱。土壤中的污染物则会长期存在,并在环境的作用下发生迁移和转化,只要人们加大对土壤的治理力度并注意防范,也会明显降低土壤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而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之一,一旦化学灾害事故的污染侵入到水体当中,便会随着水体的不断流动而对河流的两岸以及下游地区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受污染的地表水下渗到地层当中,还会污染当地的地下水,导致污染面积不断扩大,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命、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最终威胁人们生产与生活用水的使用安全。因此,在化工灾害事故发生后,要加强对事故处置中废水污染的重视力度,防止有害废水流入地表水体,或经过土壤的渗透作用进入地下水体当中,尤其要避免废水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保证污染的范围不会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将污染的程度降到最低。

二、化工灾害事故处理中废水污染的特点

化工灾害事故的发生常常会伴随着火灾等一系列的灾害,而水是化学灾害事故处理中最常用的稀释、冷却、灭火与洗涤剂,被广泛的使用在化工灾害的现场救援和事后处理当中。但是如果任由使用后的废水随意的扩散到环境当中,废水中含有的污染物就会对事故现场以及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引起次生灾害的发生。想要有效的对化工灾害事故处理过程中的废水污染进行防范,首先需要了解废水污染的种类和特点。

1.化工灾害事故处理废水所含污染物的种类

化工灾害事故处置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为化学污染物,根据性质的不同,大体可以划分为六个种类,分别是无机污染物、无机有毒物质、有机有毒物质、需氧污染物质、植物营养物质以及油类污染物质。其中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以及无机盐类等,可以引起水体pH值的变化,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无机有毒物质会对水体中的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并在生物体内发生富集,最终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此类污染物质主要包括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如铅、汞、铬、砷等。有机有毒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有机农药,包括多环芳烃、卤代烃、有机磷农药等物质的泄露,这些物质大多为人工合成的产物,除毒性较大的有机磷农药较易分解以外,大多数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环境下很难发生分解,会对水体产生长期的影响。需氧污染物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酚、醇等有机物,此类物质本身并不含有毒性,但是它的分解过程却会降低水体的溶氧量,如果水中大量存在需氧污染物,将会导致水体的溶解氧严重不足,引起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并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对水体造成污染。植物营养物质对水体的危害与需氧污染物相近,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的含量过高会令水环境中藻类等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华、赤潮等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使水体内部的溶解氧浓度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最终引起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而油类污染物则是指石油及其副产物,此类污染物的比重小于水,因此会在水面上形成难以降解的油膜,使水体与空气隔绝,阻止水体与空气氧气交换的进行。另外,油类污染物也会破坏鸟类羽毛上的防水层,造成水鸟的大量死亡。

2.化工灾害事故废水污染的特点

首先,化工灾害事故废水污染的突发性强,属于偶然产生的现象,发生的时间、地点均具有不确定性,很难在事前做好相应的预防与准备工作。同时,化工灾害事故的发生通常都会导致污染物质在短时间内大量泄漏,难以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最终导致污染事故的发生。

其次,化工灾害事故废水污染的危害面广。水体的流动性可以使含有化学污染物的废水汇入附近的自然水体当中,对地表水体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河水的流动又加剧了污染物的扩散,引起污染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危及到下游的大部分地区。

另外,化工灾害事故废水污染会酿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化工事故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一旦流入水体,便会引起鱼类的大量死亡,而污染物随着水流进行扩散,又会危害到河两岸的水产养殖区,给水产养殖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另外,水体的污染也会直接影响到附近居民对生产与生活用水的使用,造成居民饮用水的严重短缺,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最后,化工灾害事故废水污染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破坏正常的生产活动,并使人们产生恐慌情绪,最终引起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化工灾害事故废水污染的防范措施及环境保护方案

1.完善相关的法律标准

国家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的制定,并加大法律标准的执行力度,提高化工企业对于生产安全的重视程度,降低化工灾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企业也应当严格遵照国家、地方以及行业的相关标准,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提高对关键环节的监管力度,运行必要的环保设施,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从源头上解决化工灾害事故污染的问题。

2.加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

为了防止突发的化工灾害事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各级政府和相关的职能部门要加大对水环境状态的监督调查力度,建立健全配套的污染防控机制,编制科学的事故应急预案,以防事故发生时缺少必要的应对措施。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环境风险单位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的运行安全,避免化工灾害事故的发生。

3.建立高水平的事故应急队伍

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综合应急队伍,在事故发生时做到快速反应、密切配合、协调有力,全面彻底的执行事故的应急预案,可以有效的降低化工灾害事故的危害程度和扩散范围,将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保障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采用科学的抢险措施

篇10

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一项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任务。各办事处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制定具体宣传方案,让广大农牧民了解防治水污染的常识,教育引导排污企业树立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探索农村水污染源治理模式。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把农村水污染源治理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向上申请专项资金,加快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落实国家“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结合农村沼气工程项目建设,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的建池模式和管理模式,提高沼气池对畜禽粪便的处理能力,减少农村水污染源。

(三)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

环保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执法力度,对归流河、洮儿河沿岸的排污企业要集中治理整顿,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确保位于河流下游新址水源保护区的水源安全。加强对限期治理企业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的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惩处有偷排、直排行为的企业。严把各种项目的环保准入门槛,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不予审批。

(四)加强环保监测队伍建设。

篇11

一、引言

管理和控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水污染防治的过程中,要对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分析预防和处理的重要过程,除此之外还要对那些冗杂的意外情况和特殊情况进行分析。要充分分析那些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水污染隐患有关的情况,发生时要妥善处理,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水污染防治的质量或安全。考虑到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的水污染防治有诸多因素,这就要严格要求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的水污染防治这一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项目而言,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应该理论结合实际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充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从根源上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的水污染防治水平。下面就节约用水、推广废污水处理新技术、提高对废污水的综合利用、加强环境保护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的水污染防治对策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水污染防治对策探讨

1、节约用水是防治水污染的根本措施

节约用水,缩减干净水的用量,可以防范并及时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大大缩减施工区域排放的废污水,在实践中节约用水可体现在两点:一,平日生活中,我们要节约用水就一定要避免阀门毁坏与淘米洗菜而引起的水流不止的现象;二,生产进程里需要应用。这两点里第二点是有非常巨大的前景,也需要得到广泛的关注。在这点上,我们可以通过推广学习先进工艺、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2、推广废污水处理新技术是防治水污染的重要基础

水利水电工程通常是建立于偏僻地区的,地形大都很复杂,当集中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时,会发现成本较高并且处理比较困难。所以,我们要依据水利水电工程的枢纽设置与整体规划对废污水进行分类集中,之后在利用相关处理技术统一处理。

水利水电工程具备临时性的特征,所以为了节约投资成本,我们通常用些普通简单的方法进行废污水处理,这样的后果是效率低、效果差。因此,我们处理施工产生的废污水时,要关注处理效果好、投资成本少、能源消耗低的此类先进技术,并减少污染物的残留比率,以保证最后成果达到排放或者回收利用的标准。下面简要介绍一种废污水处理新技术。

DH高效(旋流)废水净化器是一种将物理、化学反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集成了直流混凝、临界絮凝、离心分离、重力分离、动态过滤及污泥浓缩沉淀技术,短时间(25~30min)内在同一罐体中完成废水快速多级净化的一体化组合设备,适合于处理含高浓度悬浮物的沙石料加工系统废水和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该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搅拌混凝反应、沉淀、刮泥、提升、过滤、反冲、污泥浓缩等繁琐的工艺流程及构筑物体系,具有工艺流程短,运行稳定可靠,处理能力强、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等优点。

3、提高对废污水的综合利用是防治水污染的关键所在

我们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产生的废污水有效利用,就是对整个施工过程里的用水计划进行重新规划、适当调整,使得废污水在处理之后达到可以回收利用的标准,从而再次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废污水处理效果好有利于减少污染物、废污水的排放,更能防止水污染现象的出现。某些执行国家里的I类与II类的保护与水环境功能的湖泊河流尤其要对废污水的处理加以重视。

对废污水的集中有效利用主要是进行雨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的处理。对生产废水的处理利用的方法为:把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混凝土养护废水、基坑废水以及沙石料加工系统冲洗废水等集中,加以处理直至达标后再应用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混凝土养护、场地降尘、厕所冲洗以及模板湿润等;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利用的方法是:集中日常生活中的污水,加以处理直至达标,并应用于灌溉农田与周围林地以及冲洗厕所等;还有一个重要的水源是施工工地的降雨,每年全国平均降雨量大概是643mm,但是这部分水源会由于工地面积大小与工程所在地而发生变化,并且收集起来存在问题,只能依据工地的具体情况进行收集,之后进行简单处理或者直接应用于生产。

对工程废污水进行处理加以利用时,要综合考虑管网的布置、清水池的大小与位置、降雨的集中方法、废污水的处理技术等几个要素,从而我们可以更好更快的进行处理利用废污水。

4、加强环境保护管理是防治水污染成功之源

防治水利水电施工过程里的水污染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措施:加强管理。施工部门需要成立相关专业的环境管理机构负责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监管,制定相关环境保护的各种规章制度并监督完成,向施工人员宣传保护水环境的重要作用与水资源匮乏短缺的严重,让这些施工工人深入了解并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坚持严格监测废污水处理设备的出水情况,对水中杂质污染物浓度过高或者已经破坏水体功能的情况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有效控制突然发生的状况;外聘环境监管部门,全面监控施工整个过程避免其可能影响或破坏水环境的情况,核实施工单位是否已经实地进行对环境的投资与保护。

除此之外,要多多建立垃圾站,将日常人家的生活垃圾收集起来加以分类处理,对将垃圾投入河流的行为加以监管惩罚;将水库库底的建筑物、文物、坟地、厕所等按照水库相关处理办法进行清洁工作,以保障水库的正常蓄水。总的来说,我们要坚持防治各种水污染从而为实施工程区域和工程下游河段水环境营造一个干净、无污染的环境。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水污染防治就是为了能综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指标。从表面上来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的水污染防治对策就是指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系列有关水污染防治质量、安全、成本等方面的管理措施。这就应证了上文所说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的水污染防治带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色彩。由此可见,其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影响重大,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运营全过程中起重大作用,所以,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水利水电工程,严格地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的水污染防治对策落实下去,就要求工程建设管理人员要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的水污染防治对策格外重视。

参考文献:

[1] 刘清海,王利华,毛新.DH高效污水净化器技术在火电厂高浓度灰渣水处理中的应用 [J].电力设备,2007,8(1):51-53.

[2] 金弈.水电水利工程的污水处理研究 [J].水电站设计,2007,23(3):52-57.

[3] 高婷,王忠诚,罗玉红.施工生产废水的铝电解式处理 [J].人民长江,2007,38(2):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