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良好心态的培养

良好心态的培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23 08:57: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良好心态的培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良好心态的培养

篇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目中明确提出“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中时期是青少年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学生在这一阶段的经历,对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推行开来,这为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历史教学能否通过挫折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优良个性的全面和谐与健康自由的发展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而这也成了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当前的教育宗旨是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对于当前的教师来说,必须贯彻这一宗旨,要在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我认为在各种素质中,人的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素质,心态决定一切,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它直接关系到人对所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承受能力――没有良好的心态,承受能力差,很显然是不能承受那种高压的。在历史教学中,通过讲史来进行德育是一种常用的手段,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欠缺的。对中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的历史素材是很多的,要知道,中国的历史史料浩如烟海,随便从中拿一点出来就是很好的素材。而在这些历史里面,我认为中国的近代历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提高他们承受能力的最好的素材。中国的一部近代史几乎就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是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其过程充满着艰辛和困苦。这种抗争和探索的过程有些许成功,但更多的却是失败和血的教训。试想,那些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如果没有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他们又怎么能走过那个漫长而又艰辛的历程?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挫折教育非常好的题材,是培养学生良好心态的绝佳素材。

我读大学时的毕业论文其实就是专门分析对当时国民心态的影响的,现在我成了一个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顿时觉得理论和实践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结合点。我认为还可以把它的影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研究它对我们现在国民心态的影响,而高中历史教学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我认为我们不仅要对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阐述清楚,而且还要把它对我们中国当时国民的心态影响进行必要的补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心态的目的。1894年爆发时,晚清的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了30多年,有了洋枪洋炮,在亚洲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强国。但我们却被曾经的藩属小岛国日本打得落花流水,大清帝国一下子威严尽失,并且最终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战争结束了,但是战争对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才刚刚开始。这场战争可以说是中日两国历史的分水岭,通过这场战争,日本开始迈入真正意义上的强国行列,而我们中国却从此陷入列强的瓜分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变得空前严重。在中日中,堂堂“天朝上国”中国竟然被“蕞尔小国”日本打得一败涂地,当时国内外人士都大跌眼镜。而中国社会各阶层,上自皇帝,下至普通百姓不得不进一步反思和探索,从而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规模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整个国民的社会心态也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有由于战败而带来的悲痛、失望的心态,有仇日心态,有民族危机感等心态,这是各阶层普遍的共同心态;此外,由于所处的地位不一样,各阶层又还有各自相对特殊的心态。如,官僚统治阶层的恐惧心态、士大夫知识分子阶层和部分官僚的以日本为师的心态以及台湾民众那种特殊境地下的多重心态。

怎么才能把这些人的心态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让他们有深刻的感受呢?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情景剧,让学生扮演后各个阶层的名人,以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当时中国国民各阶层的不同心态。表演之前让他们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找不到的我给他们补充。有的扮演那个无实权而空有一腔抱负的光绪帝,说道:“近自和约定议以后,廷臣交章论奏,谓地不可弃,费不可偿,仍应废约决战,以期维系人心,支撑危局,其言固皆发于忠愤,而于朕办理此事,兼权审处,万不获已之苦衷、有未能深悉者。”把光绪帝那种无奈而又悲愤的心态展现了出来;有的扮演晚清重臣李鸿章,让同学们感受到那种弱国无外交而任人宰割的悲痛和无奈的心态;有的同学扮演谭嗣同,仰天吟出了谭嗣同在《》签订时写下的诗句:“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沧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可以说是当时大部分人们心境最真实的写照,这首诗也让我们现代的中学生悲愤不已;有的扮演康有为,说出了那句警示国人的话“俄北瞰,英西,法南瞬,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那种民族危机意识让同学们感受得是那么的真切;当然还有的人扮演远渡重洋去日本求学的鲁迅,把炎黄子孙的那种忍辱负重誓言振兴中国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通过这个情景剧,全班同学都认识到:的失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是空前的,但是,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由此开始,这是中国近代百年的一个重要转机。而心态的改变使国人能够从容地面对西方的一切,特别是西方的社会科学,比如西方的经济观念、政治观念等思想价值观,这种改变,也给后来的民主革命和五四奠定了思想基础。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也仿佛去那个灾难深重的时代走了一遭,他们成熟了许多,而他们的心灵也受到了洗礼。他们强烈地意识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以此为突破口使学生产生强烈悲愤的心态,产生那种积极向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徐胜三.中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03.

[2]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3]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4]谭嗣同.谭嗣同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黄建钢.群体心态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篇2

一些初学者在演唱时,往往紧张得不能自制,感到心跳加剧、身体僵硬、手脚发抖、动作呆板、严重时还会出现气息上浮、头脑发胀、忘记歌词、走音离调等各种不良现象,影响演唱水平的正常发挥,这就是“怯场”。 “怯场”是一种反常的心理现象,是在不良心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下意识的行为表现。

产生怯场有很多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⑴、初学者演唱实践少,适应不了客观的变化。初学歌唱的人平时练习,大多只在琴房里进行,面对的只有自己的辅导老师和个别要好的朋友,唱好唱坏没有太重的思想负担。而在演出或考试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大型演出时有成千上万双眼睛对着自己,考试时要面对主考老师那一张张冷漠而严峻的面孔。客观环境的变化会给演唱者造成很大的思想压力,以致形成心理反常,所以平时练习还唱得不错的演唱者,一遇到演出或考试就大打折扣,技能技巧得不到正常发挥。⑵、自己给自己加大思想压力。一般说来,初学演唱者难得有一次理想的表演机会,一旦遇到了这种机会,就想一炮打响,一鸣惊人。这本来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心理学者认为:无论做什么事,如果动机太弱,内驱力激发不起来,工作效率就不高;相反,如果动机太强,超过一定限度,工作效率反而越来越低。歌唱也是这样,渴望成功,渴望十全十美,这是完全正确的,但必须量力而行。如果对一次演出期望太高,超出自己的实际能力去过分追求,在演出过程中,便会因“生怕砸了”而心惊胆战,顾虑重重。这样,就势必欲速则不达,演唱效果适得其反,表现不出平时所具有的水平。⑶、演出者的意志、个性、气质和其心理状态有着直接联系。就常规来说,性格开朗、意志坚强、勇敢泼辣的人,演唱时心理比较松弛,能够较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有时甚至能够超常发挥,比平时唱的更好。但这种人往往容易骄傲,因过于自信而轻率从事,在演唱时常常由于准备不足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演出后总以“一好遮百丑”为由,喜悦多于懊悔,所以成功和失败都只是即兴而为,很难成为以后演出的经验和教训,这种人在事业和成就上大多起伏不定。性格内向、意志虚弱。羞怯腼腆的人,演唱时心理比较紧张。演出前常因缺乏信心而想打退堂鼓,演出中常因某一失误而灰心丧气,演出后常常是懊悔多于喜悦。但实践证明:这种人由于经常能在懊悔中进行反思和总结,成功和失败都会转化为经验和教训,所以他们的艺术造诣不亚于甚至能超过前一种人。

如何克服怯场心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产生怯场的主观和客观原因,以及怯场对演唱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那么如何克服怯场心理,培养自己的演唱心态呢?我个人认为,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演唱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克服怯场心理的前提。

准备工作分为长期准备和即时准备。

长期准备就是要苦练基本功,熟练掌握各种演唱技能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在选歌时一定要有自知之明,量力而行,决不要演唱超出自己最佳音域的歌曲。切实做到所选歌曲无论高音低音,唱起来都能得心应口,运用自如。对演唱的歌曲要十分熟悉。从文字角度讲,不仅对歌词的任何一句都能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而且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每句歌词的深层含意;从声乐角度讲,对整个歌曲音符的高低与强弱,节奏的急剧与徐缓,情感的激越与哀婉,气势的恢宏与细微,都要烂熟于心。常言说:“艺高人胆大”。只有具备过硬的本领,才能在演唱时信心百倍,稳若泰山。

即时准备是指在演唱前要和乐队多作配合练习,练习时一定要和登台演出一样严肃认真。对重点和难点部分要反复细致地琢磨体会,力求万无一失,千万不要马虎从事。同时还要尽量在多人广众的场合进行公开排练,尽可能邀请富有经验的老师、同行和朋友观看指导,提出批评意见,便于自己改进和提高。如果条件允许,还可用录像机把每次排练的全过程都录制下来,自己一边观看一边思考,找出自己的毛病和失误。通过这样多次的练习,就可大大降低心理紧张的程度,以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去登台演出。

二、演唱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是克服怯场心理的关键。

演唱过程从始至终是一个整体,但有几个重要环节常使初学者易受外因干扰而注意力分散,加剧其怯场心理的产生。1、出场之前看到别的演员或竞争对手谈笑风生,潇洒自如,便会盲目悲观,认为自己不如别人,造成注意力不能集中,恐慌情绪陡然产生。面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坚信自己既然能和他们同台演出,那么实力就跟他们不相上下,他们或许有某些长处,但自己也有自己的优势。谁强谁弱,谁好谁差,只有在演出之后才见分晓,上场之前没有根据的恐惧是不必要的。这样考虑便能使情绪尽快地稳定下来,保持心态平和,把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歌曲的情境之中。2.出场之后看到观众那数以千计的眼睛,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这种情况一露头,便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一方面在思想上要提高自己: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机会终于来到了,观众越多,机会越好,这一机会决不能轻易丢掉;另一方面在行动上虽然目视全场,但在精神上却集中心力。这样便能很快恢复正常心态,平心静气地开口歌唱。3.演唱之中,容易因个别观众的交头接耳,或舞台工作人员的随便走动而影响演唱情绪,干扰精力集中。这时应立即转移视线,与静心倾听的观众作必要的目光交流,从大多数观众的眼神中获取鼓舞的力量,阻止负面因素的影响和干扰。4.自己在演唱中出现意外的失误,一下子乱了方寸,不知所措。这时绝对不能过分懊悔,让失误的阴影留在心头,而应该集中思维,想歌曲的意境、体验旋律的美感,尽快地把自己从失误的阴影中解救出来。这种自我解救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失误所造成的损失,而且对自身意志的培养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磨炼。

篇3

形成不良歌唱心理状态的原因有很多,主观原因如不良的学习动机,对声乐没有达到由衷的热爱,缺乏自信,性格内向等;客观原因如身体不适,演出环境陌生,临场遇到突发事件等。产生不良歌唱心理状态是正常的现象,学生不必过于苦恼,但也要积极克服,及时调节,否则,其阴影将会伴随整个学艺生涯。

二、在声乐教学中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

在歌唱发声训练中,教师的一切教学手段都是通过学生的感知、想象与思维等内因起到作用,并形成心理定势,从而获得歌唱发声方法和技巧。在这个复杂过程中,心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此,学习声乐演唱,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歌唱心理状态。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此概念灌输到课堂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逐步调整歌唱时的心理状态。

在课堂上,很多学生,特别是初学者,总是不能够使身体协调放松,歌唱时会出现翻白眼,面目肌肉抽搐,目光游移,身体摇晃,甚至出现走音、忘词、失去节奏感等现象。作为教师,应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作品表现上,并尽可能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保持着一种愉快的心情投入到演唱中,去体验歌唱带来的愉悦感和兴奋感。在不同环境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程度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督促学生多参与舞台歌唱表演,获取声乐艺术技巧、技能训练和舞台表演的实际经验,并且要让学生掌握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

三、独立练习时主动进行自我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从广义上讲,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歌唱者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为演唱做好心理准备;从狭义上讲,就是培养歌唱者善于控制和调节自我心理状态的能力,在演唱时能置入角色之中,达到最佳的歌唱状态。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应从平日独立练习时做起,要对自我进行心理训练。声乐需要课下大量有效的练习,学生在独立练习时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课上正确的歌唱状态有清楚准确的感受记忆。课堂上学生应积极与教师沟通,敏锐捕捉正确的歌唱状态,并在独立练习时间积极运用。

2.将歌唱练习作为最愉快、最舒心的事情去对待,赋予作品以不同的情感和情绪。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作品中去,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3.独立练习时,学会延续课堂上由于紧张感和重视感所带来的兴奋度。课堂上,学生思想注意力和发声器官的兴奋度比课下练习时要强(因此总有学生觉得课下单独练习时没有上课时状态好),这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独立练习时,学生要控制并调整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机能,保持适当的心理兴奋度,保证练习效果。

4.树立自信心,钻研歌唱方法和技巧,不钻牛角尖。有的学生由于对声乐的热爱,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要求非常苛刻,以致不能用一种放松的姿态和情绪去对待声乐演唱,不求变通,不够灵活。其实,在发声方法上,作为个体的每一个人自身的主观感受往往是不尽相同的。在理解发声概念、掌握正确发声方法的基础上,学生要学会调整自身的发声器官和各项机能运作,使得自身在一个相对放松平衡的状态下去歌唱。过分地强调和苛求某一种发声感觉和发声状态都是不必要的,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声乐的学习需要认知和感受,更需要变通。

5.谨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有些学生尚未学习几节课,就要制定一个计划和目标,要在很短时间内达到某种水平,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从某种程度上讲,声乐的学习不同于器乐的学习。器乐只要方法得当,勤学苦练,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进步。声乐的进步则因人而异,或许天分所占比重更大(包括声音条件和悟性)。事实上,学习声乐技巧就是寻找发声状态,状态在这里就是指可以瞬间抓到的东西。当然,不论你有怎样的天赋,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是必不可少的,切不可急于求成。

四、在演出、比赛中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

篇4

高一是初中与高中的衔接时期,也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将面对两者之间明显的差别,对新的学习要求往往会感到不适应,一旦受到挫折,有些学生会产生心理落差,影响学习。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掌握好高中与初中数学学习特点的变化,并向学生介绍,在合理提出学习要求、检查监督的同时进行学习心理辅导,帮助学生主动调控学习心理状态。

一、高中学生不良心理状态分析

教师应根据情况,分析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识别不良状态,做出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依赖心理、浮躁心理、定势思维、自卑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这些消极心理都不同程度地阻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师对数学问题的归纳和讲述,有的教师习惯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使得学习中不自觉地练就出学生的懒惰行为,造成不良习惯的产生,不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造成学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学生自身方法,还有诸如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为了提高分数,有的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做题正确率,要求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因素的影响。这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正视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其学习的心理状态也自然趋于良好。培养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课后小结,等等。引导学生在课前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督促学生在计划实行时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生的意志。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的基础,既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也能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要注意的是不能让预习成为形式,应注重预习质量,鼓励学生在预习中熟悉教材。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着重理解,注意听老师讲思路,自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地做笔记,不是全部抄录,而是记下关键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外,除了及时复习巩固知识外,还应常常总结、参加课外活动学习等。课外是课堂的延伸,通过阅读课外书、参加学科竞赛、组织兴趣小组等形式,将课堂中的知识运用到课外中去,学生在丰富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同时能够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动力。

2循序渐进,遵循学生学习规律

学生接受新的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高一学生对于高中的学习,要处理好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问题,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贪多求快,试图通过“冲刺”就达到好成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学习是一个需要长期的巩固、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才能取得好成绩。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应随时引导学生,比如在学生取得一点成绩时,鼓励其思考成功的原因,强化学习动力;在遇到挫折时,能学会调整学习方法、策略,学习成绩,从而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3寻找适合学生的最佳学习方法

在数学学习中,对学生的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有要求和训练,教师要全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培养运算能力,要讲究灵活运用,一题多解,优化运算策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时要注意其高度的抽象性,要求能够使用归类,合理区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则是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立体几何,体会图形,做到符号和文字之间的转化,等等。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时,也要注重因人而异,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总之,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情况息息相关,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新知识能够较好地掌握,有利于促进心理状态的积极性的养成,而积极的心理状态也使学生在面对学习困难的时候能有较强的意志力去突破,教师的两方面兼顾,对学生多引导、多鼓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学习中取得进步。

篇5

一、正视社会现实,更新就业观念

社会的变迁、就业环境的变化,要求中职生必须正视社会现实,更新就业观念,从陈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让社会选择自己,让自己适应社会”的观念。随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新体制的确立,中职生走向市场,实行公开、平等竞争就业,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职生要树立职业无贵贱、行行可成才和为大众服务的意识。眼光不能只盯着国有大中型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更要看到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以及社区和农村有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居民社区服务需求抽样调查发现,对清洁、家电维修、物业管理、房屋维修等服务项目的需求占百分之四十左右,而目前这方面员工数量远远没有满足居民的需要,至少还有半数的空缺。这说明社区中的服务性工作岗位是中职生就业的巨大潜力所在。

二、树立竞争意识,增强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要求学生必须走向社会,走入市场,参与竞争。同时,要强化自主意识,对自己充满信心,有朝气和锐气,敢想、敢说、敢干,在竞争的激流中奋力拼搏,驶向成功的彼岸。

某公司要招聘一名外贸专业的大学生,要求英语水平达六级以上。一名中职生得知后,积极主动地参与竞争。经过面试、笔试,在与7名大学生的竞争中竟然被录取了。该公司录用他的理由是:尽管该生只有职校学历,但对公司发展充满信心;外语虽仅四级,但虚心好学,今后完全可以继续深造。该生敢于竞争,且没有过高的报酬要求,这样的学生我们要。

三、客观评价自己,准确自我定位,寻找最佳位置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略思想,对于择业,它同样是一条重要原则。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输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第一线的技术工人、第三产业的服务人员和各基层的劳动者。中职生要有面向基层、面向第一线的心理准备。

在一中职学校的招聘会上,一著名企业的人事部经理对应聘的学生说:“刚毕业的中职生无论是学历、年龄还是经验,都尚欠缺,不可能立即做高层主管,必须经过基层锻炼,积累一定的经验并具备相当的能力之后,才能挑大梁。”

每个学生都应该有一个适当的自我定位,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自我,带着良好的心态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避免盲目和减少失败,为自己找到最佳的职业岗位。

四、练就过硬技能,不断学习,增强自身实力

据报道,上海、深圳等地都曾出现万元月薪招聘高级技工,但良才难觅的情况,这说明当前中职生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能力并不能今人满意。

因此,中职生在努力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现有的知识与技术外,还要利用课内外各种学习机会,主动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为自己充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也是现代社会对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的要求。

篇6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245-01

学习心态是指学生对学习意义主观认识的作用下,客观上对学习采取的态度 和对学习的感受或体验。教学教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因此,教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对于提高教学效率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乐学"的心态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生动地说明了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 ,培养兴趣就是培养一种积极 的学习情感,兴趣愈浓,追求得也就愈执着,学习效率也就愈显著,改变了被动的、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的、主动的"我要学"。

(一) 形式多样的课初导入

1、利用实物教具

充分利用实物演示,如讲平行四边形时,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并且学生还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问题导入

教师可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提出有关切合学生实际又能体现本节课内容的问题,使学生在体验自己的生活中进入新课学习。

3、开展游戏

通过游戏,使学生们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总之,形式不拘一格,使学生一进入课堂就被吸引,充满好奇,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力 ,精神饱满,使学生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 课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

1、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的高度有效。"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感 兴趣的东西最容易记住。这种课堂教学,使学生的情绪特别高涨,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会,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电教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凡是生动、具体形象 的事物,形成新颖、色彩鲜艳对象,都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它又集形、声、乐为一体,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 内获得清晰,准确生动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器官。使机械呆板紧张 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

二、 营造宽松和谐的数学氛围,调出学生轻松的学习心态

(一) 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变课堂为吸收知识的乐园,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着无限的创造力和潜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他们,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共同完成 某一项学习任务,让他交流感受。相互之间进行讨论和学习,使知识在他们 的讨论秘争辩中得到掌握,课堂成为了他们 吸收知识的乐园。

(二) 给学生留有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想象,去思考

每当让学生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时,不要忙于下结论,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给他们留有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想象,去思考,去推理,使课堂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

(三) 给学生平等,使思想不受禁锢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师生之音的关系左右着单机堂的气氛,作为教师,要同学生平等 相处,要充分尊敬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例如和同学一起做游戏,游戏中,我不再是教师,而是朋友,在融洽的气氛中学生轻松学会了,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身心得到发展。

(四) 给学生微笑,消除学生心中的恐惧心理

我们经常强调的是师道尊严,强调老师说一不二的权威性。于是,作为教师的我们都信奉一个"严"字,对学生严肃,严格,严厉,使学生不敢畅所欲言,伟大的文学家雨果说过:"笑是阳光,他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

三、 及时鼓励,体验成功,使学生树立自信的心态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盛装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等待被点燃的火把"。"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为教师,要关于发现学生身上最美的东西,放大他们的闪光点,这会使他们对自己产生良好的感觉,有利于自信心的形成,让他们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解决问题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让他们及时获取荣誉与肯定,使他们产生成就感,不断体验"我能行"的成果,树立自信心,坚定的自信心能引领他们进入成功的殿堂。

篇7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097-0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更是高等教育应担负的责任。人才培养的目的不仅在于给予学生多少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教育部在2005年提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高校实践教学不仅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含校内的实践教学(实验或实训)、校外实习、毕业设计等重要环节,是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拓展和深化过程,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精神指导下,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的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但教育主管部门还没有制定独立的实践教学大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没有明确规定,实践教学质量难以认定。在实践教学方面,多数高校存在如下问题:

(一)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条件落后

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模式一般是根据课程的实验要求,结合能满足其实验要求的实验技术条件而建立的,其特点是专业分得过细,专业面窄,并依附于课程,归教研室管理。在这种模式下,不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影响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科研协作等。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而高校实验投入严重不足,实验室规模偏小、功能单一,有相当数量的实验室设施落后、严重老化,难以满足学生开展动手实验的需要,实验基本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出重要作用。我国高校实践教学基地也相当匮乏,能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不多。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是自己找单位,而实践单位与学生并无利害关系,因而对学生的实践过程指导不够,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则找不到实践单位。

(二)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缺乏实践经验是我国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的“硬伤”,尤其是实验教师要么是从外校引进,要么是本校培养,基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实践经验普遍不足,更谈不上开拓创新能力,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我国高校实验教师原本就数量不足,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更是严重缺乏。并且教师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居多,老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较少,致使师资水平总体不高。近年来随着学生数和课程数增多,实验教师更是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三)实验教学体制陈旧、缺乏创新

在教学方式方面,不少高校实验教材、教案、步骤、方法多年不变,单一化、灌输性教学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这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自主性、独立性和理性思考,缺乏创新性的思考和互动交流,效果不佳。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实验的内容、操作方法与步骤、报告格式甚至每一步应得到什么结果等都写得一清二楚,学生完全是在教师设定的范围内机械地完成操作。这种验证性实验教学,学生不需积极思考,只需简单地“照方抓药”即可完成,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也难以提升。

(四)学生自身实践意识薄弱

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时间少,没有工作经验,对未来的工作要么一无所知要么太理想化,不了解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而导致他们不重视学校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缺乏参加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验课堂中本来操作性实验就不多,即使有一些实验可以操作,许多学生也许是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也许是根本就不想动手,从而错过了动手训练的机会。有些高校提供了开放型实验条件,但利用率不高。

(五)缺乏检验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机制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宏观上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更没有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立法,这使得实践教学在很多方面没有标准,没有规范,没有法律支持;微观上,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高等学校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积极主动的自我约束机制,实践教学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制度化的全过程监控体系。如在现行的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中占比重最大的就是毕业实习,其完成情况主要通过提交实习证明这种单一的形式来确认,其他如假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主动参加生产实践活动等实践学习任务则没有有效途径来证实和检验。

二、我校强化实践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增强教师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

优秀的师资队伍和科研环境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增强教师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可以从根本上为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我校始终鼓励专业教师投身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强化教师的科研实践,加大教师的学术活动范围,促进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同时,创造教师与企业合作的“绿色通道”,积极促进科研与生产的密切结合,增强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培养优秀的实验教师。学校挑选一批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的教师作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教师,并不断完善指导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梯队结构,以保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期有效开展。

(二)促进大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的培养

1.积极引导新生。新生入学后,通过专业发展概论课及时引导大学生,并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多项课外科技活动,使大学生尽快对本专业的学科领域、未来发展以及职业前景有初步的认识。学校通过举办不同层次的学术报告会、学术交流会等,活跃校园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科研兴趣。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参与探索研究的积极性。

2.开放实验室。实验室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设计实验程序及安排实验时间,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于一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促进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是培养学生践行知识的最好途径。实验室的开放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的空间,同时也将极大地提高实验资源的投资效益。

3.设立大学生创新学分。借鉴国内外重点高校大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我校近年来也尝试设立科研学分,学生的发明创造、论文专著、教学实践中的创新性实验项目、优秀社会实践调查等成果经考核达到一定标准都可以取得相应的科研学分。从我校设立创新学分的实践来看,这是一项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实践的很好的激励政策,通过量化考核,能够极大地提升大学生参与各项创新活动的积极性,直接而有效。

(三)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教学基金

为了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参与科技创新实践的环境和条件,保障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顺利进行,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我校通过经费划拨、企业赞助等方式筹措大学生实践教学基金。这些措施的实施,一方面能够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保障实验的顺利高效进行;另一方面实践基金为学生实验提供了切实有效的经费保障,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科研基金有助于鼓励并增加大学生自主创新项目立项,让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理论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

(四)改革实践创新教育机制

1.讲授专业前沿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目前高校课堂教育中讲授的专业知识一般限于课本上的“死知识”,缺乏实际应用案例。我校要求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向大学生讲授科学研究与创新的基本方法,把与课程相关的最新专业技术和科研成果及时介绍给学生。这种做法必然在潜移默化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通过专业前沿技术的学习促进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发挥其自身潜力,这是开展大学生科研实践的良好基础。

2.构建“教师科研—课堂教学—科技竞赛”三位一体互动模式。科研与教学互动,以科研活动带动教学活动,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提高教学质量;科技竞赛与科研互动,促进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参赛作品质量;科技竞赛与教学互动,竞赛既是巩固教学内容的良方,又是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是激发学生潜能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在课堂教学中,我校教师把专业前沿技术和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内容,强化工程案例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开展科技竞赛打下坚实基础;把教师科研平台和实验装置引入本科实验教学,不断充实和更新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将实习教学与教师的横向科研合作单位的生产结合起来,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给学生多提供了解企业和社会的机会;举办科研学术讲座,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使学生掌握行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趋势;举办与专业相关的科技竞赛,通过竞赛带动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营造一种探索研究的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3.实验和实习改革。利用专业实验室开设一些开放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利用教师科研设备创办创新实验室,给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实践的机会,通过建立校企联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基地。这些创新基地、实践基地、实习基地均可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可以动手操作,而且还可以在这些实习实验过程中独立设计和独立制作,学会独立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改革实践教学管理

改革宏观管理,完善微观管理,建立立体化实践教学管理体系。针对高校实践教学不规范的状况,结合我校实际,制订了各环节的教学目标、操作规范、评价方法、管理制度等。学院则根据这些制度和规范实施实践教学,以进行宏观指导和质量监控;建立学生实践教学档案,对学生实践教学进行有效检验。组建专门的监督、管理小组,小组与院系教师共同进行学生教学实践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并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上级部门根据报告资料,不断对实践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发展的机制。此外,建立学校跟踪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制度,以及教师教学工作档案制度,完善评价体系,可以从根本上为高校的实践教学提供量化标准。

三、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实践与收获

科研实践就是让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运用所学知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活动。通过科研实践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而教师的科研项目无疑为这一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最为合适的平台。作为本科生,无论是在知识和经验上,还是在课题立项、准备、实施及总结过程中,常常无法完全靠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去完成,特别是在课题研究中,许多重要的实践知识可能在课堂上根本没有讲过,经验更是难以在课本上找到。从课题的立项到结题,导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

王晓同学是参与我们课题组科研活动的一个大三本科生,她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非常强,在参加科研项目过程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下面简单介绍她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及体会。

(一)循序渐进,挖掘科研潜力,提高科研素养

在参与课题研究初期,导师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制订了“知识扩充”套餐——文献查阅训练及新课程补充。通过文献查阅训练,一方面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学生掌握了查找文献、提取有用信息、文献综述的编写、展望科研趋势等基本能力,同时也对个人的科研潜力和能力有了初步了解。考虑到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导师对学生查找的文献资料依例悉心指导,一一指出问题所在,引导学生入门。通过新课程补充,使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导师的研究领域更为契合,为下一步进入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进入课题组一段时间后,导师安排了各类指导性讲座,如科研领域前沿技术讲座、论文书写讲座、软件运用讲座等,逐步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为后续的科技创新实践打下基础。随着知识储备的不断增加,为强化科技创新实践提供更加充分的科技创新机会,导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竞赛,如全国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等,各项比赛均结合导师的研究课题。在参与竞赛过程中,导师适时给以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提出新的想法设计方案。在实验过程中,导师为学生全程提供实验条件和实验指导,耐心指导,积极引导,促进学生对实验的思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到了从课本上无法学到的实践知识,并开阔了眼界。竞赛后期,导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体把关,纠正分析思路及规范科技论文的写作,为竞赛的成功奠定基础。

通过参与以导师的科研课题为依托的科技竞赛,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仅获得了荣誉,增强了科研与创新的信心,而且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也得到了扩展,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科研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二)科研实践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导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各项课题研究和科技竞赛的同时,也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导师要依据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研究内容,依情况安排科研任务,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成绩。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学生收获颇多。首先,参加各项科技竞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全国二等奖、全国大学生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竞赛全国铜奖,获得校级创新实践项目一项等,王晓同学今年被免试推荐为天津大学研究生。这些成绩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价值的肯定,更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今后参与科研的信心,为以后的深造学习打下了坚厚的基础。其次,参与科研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将专业学习与个人的兴趣爱好、发展结合起来,用新知识武装自己,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提前介入科研课题,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完成科研项目的程序,明确了科研项目的正确选题方法,课题与生产实践的必然联系。在课堂攻关过程中,团结合作、协同攻关、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得以发扬,使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科研历程也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攀登科学高峰之艰辛,也承受住了一次次失败的考验。王晓同学说:“通过这些科研训练,我的综合素质增强了,我对未来的信心也更强了。”

四、结语

加强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等教育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切实加强实践教育,加强大学生科研训练,提高大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教师的科研项目,联系着生产实际、专业技术发展前沿及学生的培养质量,是大学生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

[ 参 考 文 献 ]

[1] 朱东正.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7(1):76-78.

[2] 彭顺金.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J].大学教育,2013(6):14-15.

[3] 尹喜云,南.科研训练: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6):99-100.

篇8

当前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问题已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来研究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的问题就先要对当前国内外对此的研究现状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和分析。接下来,本文将从国内研究现状的综述,国外研究现状的综述,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进行论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的综述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查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并且论及到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文章,对它们进行归纳和梳理后,我认为能够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学界对本课题的研究:

⒈对心态的定义。翟云翔认为:“心态是心理态度的简称,是人们各种心理品质的具体表现,包括意识、气质、兴趣、观念、情感等等。”[1]赵卫川:“心态是心理态度的简称, 是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具体体现。它是人的意识、观念、动机、情感、气质、兴趣等心理素质的某种体现。”[2]张建勇指出:“心态就是由当前事物和过去经验引起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是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在特定时间内的综合表现。”[3]

⒉对良好心态的定义和内容。廖石美认为良好心态:“指对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作出积极性、建设性的心理反应。”[4]邱镛妃认为良好心态:“是一种正向、乐观、平和、进取的心态”。[5]良好心态的内容,翟云翔认为“良好心态包括的内容有:学习心态、乐观心态、从容心态、宽容心态、坚持心态、感恩心态等。”[6]

⒊良好心态的作用。翟云翔指出良好心态“使人乐观、向上、热情、自信,是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7]邱镛妃认为拥有良好心态的人“总是从积极角度平和地看待客观现实,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遇到不幸或不顺心的事情时,不会怨天尤人,反而能从不利的事件中看到有利的一面。”[8]

⒋影响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因素。翟云翔认为有两个因素,“恋爱因素和学习心态因素”。[9]赵卫川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环境因子,指出了三大因子“1.社会进步的大环境带来的挑战,2. 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带来的压力,3.不同家庭生活条件带来的影响”。[10]

⒌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胡宇南,罗映光指出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1,有利于维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2,是树立大学生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前提,3,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1]赵卫川认为重视对良好心态的理解,对于“加强对莘莘学子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就业、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感情与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始终保持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就显得非常重要。”[12]邱镛妃“培养大学生积极心态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大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3]

⒍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的对策建议机制。谭金蓉指出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构建大学生心态追踪调查与调控机制。第二,培养大学生基于能力的自我效能感。第三,形成以行动为主导的应对方式。第四,建立积极心态培训机制。”[14]高阳,马宁指出要“(一)制定并实施培养计划。(二)加强阳光教育。(三)关键的问题。”[15]翟云翔认为“(一)良好恋爱心态的培养。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2.正确处理学习与恋爱之间的关系,3.学会理性控制。(二)良好学习心态的培养。1.学习投入,2.学习调整,3.学习积累。(三)良好学习风气的培养。”[16]李俊芝“(一)积极引导和教育。(二)建构多维度的社会支持系统。(三)让大学生掌握自我调节心态的方法。”[17]构建大学生积极心态培养机制,邱镛妃认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高等学校大学生积极心态培养长效机制,包括教育机制、环境机制和评价机制”。[18]

⒎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的路径。谢丽丽主张“(一)注重自我调节,培育健康的思维方式、掌握心理健康的方法。(二)注重思想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主流意识。(三)注重模式创新,引入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提升大学生主体意识。(四)注重形成合力,构筑高校与家庭、社会培育一体化环境。(五)注重机制创新,建立大学生心态失衡监测预警机制。”[19]赵卫川探索了其有效途径,指出“1. 培养积极的心态,2. 培养忠诚的心态,3. 建立谦虚待人的态度,4. 培养感恩的心态,5. 培养同理心态。”[20]以某种方式,方法来培育,马积德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以做平凡事,做平凡人,走平凡路为渠道,通过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来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21]

二、国外研究现状的综述

国外对于心态问题的研究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心态史学,文化学等都会关注的,并且国外学者更多是应用多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去从事心态问题研究。其中对于研究心态问题有代表性的有社会心理学,西方心态史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社会心理现象和群体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中的分支。更确切地说,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对社会表象在心理上呈现出来的反应。那么,个体和群体的某些个心态问题也是对社会表象在心理上呈现出来的某种反应,因此就可以说,社会心理学是将个体和群体的心态问题当做心理问题去研究的。西方心态史学是西方将历史学知识科学和心理学知识科学融合起来形成的一个新领域,新理论和新方法。西方心态史学有双重含意“第一,方法论的含义,即心态史学是运用心理分析手段考察历史上人们精神状态的一种研究方法;第二,理论思维的含意,即心态史学是理解和解释人类历史活动的一种认识方式,它重视历史上各种类型人物的欲望、动机和价值观念,重视历史上各种社会集团、各种阶层的精神风貌,重视平静年代人们的精神活动和激荡岁月中人们的精神变化,重视上述这些因素对历史进程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2]西方心态史学对于心态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在现时期从国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看,国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直接去研究探讨培育大学生的良好心态,却是将培育大学生的良好心态渗透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之中。从内容来看,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国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日渐丰富,包括了“如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权教育、现代人消费观念教育、国际和平与理解,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的品德与素质教育等。”[23]从途径上看,“西方国家在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个共同点;以学校为中心,形成呈辐射状的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配合的全方位教育网络。”[24]例如不仅“美国和西欧高校内严整的学生工作机构”,[25]并且往往还“通过职业咨询、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26]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去塑造大学生的良好心态。从方法上看,国外高校注重运用多种教育方法来施行思想政治教育,“除了理论教育,还有大量的实践活动及环境感染熏陶教育,如调查与社会服务,课堂教学与各种校园活动等。”[27]正是通过这些既丰富,又“隐蔽”和“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潜在地,历时弥久地养成大学生们良好的意识,态度,情感,观念,动机,兴趣等,至此培育出大学生们的良好心态。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国内关于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书籍,大多是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思维科学,医学等学科视角去研究大学生良好心态的问题;至今国内尚无一部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来研究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书籍。

国内在这方面的期刊文章包括学位论文的数目并不多,查找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且对这些期刊文章进行梳理和归纳后可以看出:对大学生心态的研究,重要期刊文献总共有七篇。在这七篇重要期刊文献中研究社会心态的就有五篇。从时间上看,这七篇重要期刊文献多是集中在最近的三、四年时间内发表出来的。说明近三、四年来学界对心态问题的研究有了一定成果。从内容上看,研究最多的就是社会心态。在重要期刊文献中有五篇都是研究社会心态的,有四篇都是研究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研究有从不同时代,不同视域,不同角度进行的。并且指出了培育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现实途径,这些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研究对本选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和启示。

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至今从未对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做过理论上的研究,但实际上,却是已经做了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之事。国外高校中设置课程中包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另外,高校拥有系统的开展学生工作的工作机构,再者,已经形成了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都彼此协同作用,这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手”;在国外“但社会生活中处处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28],这是“看不见的手”;正是通过“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交互作用来养成和塑造大学生们的情感,兴趣,动机,意识,观念等构成心态的各个要素,去培养大学生们的良好心态。

总体来看,对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视野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国内外文献资料,都有着其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这些都为我的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提供了理论研究上的出发点和立脚点。(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参考文献:

[1] [6][7][9][16]翟云翔.高职高专大学生良好心态的培养[J].大众文化,2014(15).

[2] [10][12][20]赵卫川.试论当代大学生健康心态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4).

[3] 张建勇.大学生心态的研究进展[J].毕节学院学报,2006(6).

[4] 廖石美.谈中职生积极心态的培养[J].生活教育,2014(S2).

[5] [8][13][18]邱镛妃.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机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1(6):691―694.

[11] 胡宇南,罗映光.略论当代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

[14] 谭金蓉.大学生的心态状况调查及其积极心态培养对策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15] 高阳,马宁.当代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培养[J].高教学刊,2015(1).

[17] 李俊芝.塑造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对策和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10).

[19] 谢丽丽.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和谐心态培育研究[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4).

[21] 马积德.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职生良好心态[J].职业,2015(1).

[22] 彭卫.历史的心镜-心态史学[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篇9

但他没有气馁,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呢?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6000多次的失败。相反把失败看成是找到6000多种不适合的方法。看来,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爱迪生的自信、乐观和坚持不懈。可以家境贫寒,可以学识浅薄,可以遭遇挫折,但绝对不能缺少自信。自信是人生之“骨”支撑着生命,战胜困难,发明奇迹。只有自信,才可能乐观,才会懂得坚持,才可能进一步发掘自己的潜能,让自己更自信,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给了很大的启发。工作生活学习中,不要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悲观沮丧。相反,应该以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维克托·弗兰克尔只因是犹太人,二战期间。被关进纳粹德国集中营。每天都在积极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逃出去,积极思考终于给他带来了机会,一次利用野外劳动,幸运的逃脱了这位幸存者后来说过: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最后一种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我无法改变的但有一点至少是可以改变的那就是心态。世上没有绝对不好的事情,只有绝对不好心态的人。试想,连自己心态都调整不好的人,又如何处置好比心态更复杂的事情呢?所以我每个人都要学会调整自己,拥有良好心态才干成果未来。怎样才干拥有良好心态?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知识周期更新越来越短,首先要加强学习。学习是培养良好心态的基础。当今世界。万事万物处于不时变化发展中,只有不时学习,补充能量,才干适应发展要求。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事业观,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才干多角度分析问题,透过现象认识实质,而不至于在困难挫折面前束手无策。只有不时学习,才可能坚持自信。

篇10

心态的好坏,在于平常的及时调整和修炼并形成习惯。人活在世上,凡事都要看开点,看远点,看淡点,心胸要豁达些、大度些,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利于我、”且“办法总比困难多”,也就没有流不出的水和搬不动的山,更没有钻不出的窟窿及结不成的缘。

有位哲人说得好,“既然现实无法改变,那么只有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们不能改变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我们不能改变容颜,但我们可以展现自己的笑容;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角度;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我们可以把握住自己;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我们可以利用好自己的今天;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扩展自己的生命宽度。

篇11

40年后,兄弟俩又幸运地聚在一起。今日的他们,已今非昔比了。做哥哥的,当了旧金山的侨领,拥有两间餐馆,两间洗衣店和一间杂货铺,而且子孙满堂,有些承继衣钵,又有些成为杰出的工程师等科技专业人才。弟弟呢?居然成了一位享誉世界的银行家,拥有东南亚相当分量的山林、橡胶园和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们都成功了。但为什么兄弟两人在事业上的成就,却有如此的差别呢?

哥哥说,我们中国人到白人的社会,既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惟有用一双手煮饭给白人吃,为他们洗衣服。总之,白人不肯做的工作,我们华人统统顶上了,生活是没有问题,但事业却不敢奢望了。例如我的子孙,书虽然读得不少,也不敢妄想,惟有安安分分地去担当一些中层的技术性工作来谋生。看见弟弟这般成功,做哥哥的,不免羡慕弟弟的幸运。弟弟却说,幸运是没有的。初来菲律宾的时候,担任些低贱的工作,但发现当地的人有些是比较愚蠢和懒惰的,于是便顶下他们放弃的事业,慢慢地不断收购和扩张,生意便逐渐做大了。这便是海外华人的真实奋斗历史。它告诉我们: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心态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自己的视野、事业和成就。

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心态了。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总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引导支配。

心态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处世态度。也就是说,一个人付出的是什么样的心态,那么多少可以从中窥视出此人的处世态度。老祖宗一直都在用他们的亲身经历传授给后人很多为人处事的宝典,而吃嘛嘛香其实也说明了一个人的良好心态。好心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就是一种良好的处世态度的最佳表现。拥有着良好心态的人们,能够用幽默诙谐简单地将原本会让别人或是自己尴尬不利的处境,瞬间四两拨千斤;或者干脆就用自己良好的心态,再加上能将自己的好心态传达给周边人们的微笑,将其化为乌有。拥有良好的心态,不但能让自己在别人眼中的优雅魅力提升,还能将自己的心胸随时随地的置身于一种对于非原则事务最大限度的宽容和包容中。而这种对于他人宽容的良好心态,给已带来的,绝不仅仅只是人际关系中的魅力提升,还能带来最大限度上的身心健康。从实际意义上看,还能从那些对于身外之物的淡泊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从容和坦然。

有了良好心态的人们,就能让那颗浮躁的心灵,慢慢地在这个凡俗的江湖里,重返心灵的乐园。拥有了良好心态,人们就能在这个俗不可耐的宇宙天地间,让那颗原本一刻不停地追逐着虚怀若谷的心沉积,如两行正在天空中展翅飞翔的大雁,心无旁鹜地向着前方迁徙的地方飞翔。

拥有了良好心态,能够真正将人间的名利、财权、富贵等视为身外物。如果能勇于面对所有磨难和自然界的灾害,勇于进取的话,那么就好比是当一个人站在结满了累累硕果的大树下,一不留神,头上被熟透了的果实砸中时,心态良好的人们,就会以一种自嘲的心态给自己幽上一默:哎哟,这个好东东,咋就知道俺就是准备来摘它地?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

第一、不要埋怨任何人,不管任何事情,其实一切选择权都在自己的手上,选择了,不管是对与错都要面对。

第二、生活中,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换一个角度去想,尽量为自己找一个快乐的理由,我们应该要尽量去笑,而不是哭。

第三、受到上帝眷恋的时候,你要相信自己是幸运的,受到上帝捉弄的时候,你更要相信自己是幸运的。因为,上帝在换另一种方式去磨练你的意志。

第四、尽量对每一个人都要付出真诚,假如那个人是虚伪的,那你就疏远他,如果那个人也是真诚的,你会得到一份可贵的友谊。

第五、你可以不主动去帮助别人,但是别人请求你帮助的时候,只要你能尽力的,请尽量!不要让请求帮助的那个人对这个世界失望,他也会感激你的。

第六、并不仅是和心爱的人共度一生才叫幸福,只要你活着,只要你能去体会人生中的酸甜苦辣,这已经是一种幸福了。所以,请珍惜。

第七,不敢说天永远都不会塌下来,但是,在你活着的时候,我能保证它不会塌。所以,不会有世界末日,一切都会有转机,只要你主动。

第八,有父母的,要懂得感恩,要懂得孝顺;有兄弟姐妹的,也要相亲相爱,互相帮助;有朋友的,也要互相谅解,互相包容。因为,爱是支撑你活着的最大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