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骨折的护理措施

骨折的护理措施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23 08:57: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骨折的护理措施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骨折的护理措施

篇1

1临床资料分折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我院产科,随机分组。观察组在常规助产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年龄在22-3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3±2.2)岁,孕周在37-42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9.8±2.0)周,初产妇124例,经产妇16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助产护理,年龄在22-3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8±2.5)岁,孕周在36-42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9.6±1.9)周,初产妇120例,经产妇2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产次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助产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

1.2.1常规助产护理: (1)临床观察: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和胎心情况,如血压、心率、脉搏、呼吸、面色等,如果胎儿分娩异常或产妇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及时进行抢救,并通知医生。(2)协助分娩:对产妇进行协助分娩护理,如果耻骨弓偏低或者胎儿体型较大时,产妇容易发生肩难产,护理人员要知道产妇采取半卧位,并且弯曲下肢抱大腿,双脚贴近腹部两侧,双手抱住大腿并且双肘同时进行弯曲,与产妇宫缩频率一致用力向后拉;如果胎儿为头位,护理人员要指导产妇采取膀胱截石位;护理人员在进行助产护理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并且熟练掌握分娩技巧,从而使胎儿头部有效复位,或者进行向外旋转,以达到肩部下降的效果;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肩难产,要采取延长会阴切口等措施,而且整个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和对腹部进行加压[2]。

1.2.2护理干预:(1)产前干预:在产妇分娩前要进行各项评估,掌握胎儿大小与产道产力、耻骨弓情况的关系等,并且及时发现胎儿的异常情况,指导产妇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进行屏气用力方面的练习。(2)心理干预:由于分娩给产妇带来的疼痛,而且产妇容易受到周围人群的影响,使产妇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因而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产妇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支持,及时与产妇进行沟通,通过向产妇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详细讲述分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对产妇进行心理安慰,从而缓lunwen. 1KEJI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解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产妇分娩的信心,以减少难产等的发生,并且使产妇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进行分娩,以降低新生儿骨折的发生。(3)产后干预:在胎儿娩出后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新生儿的骨折情况,如果出现骨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1.3观察项目:新生儿骨折发生率,包括锁骨骨折、肱骨骨折和股骨骨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骨折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7.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骨折严重影响着新生儿的安全,也容易给产妇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相关研究表明,新生儿骨折与阴道难产、胎儿大小、助产技术等因素有关[3],因而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产妇的指导,避免难产的发生。

篇2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05-01

分娩中发生新生儿骨折是一种意外,多发生在助产手术过程中,多见于难产产妇;骨折部位多见锁骨骨折、肱骨骨折、股骨骨折及颈骨骨折等。新生儿骨折后经过治疗愈合率秀高,但是容易给产妇造成巨大心理压力,因而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骨折的发生率[1]。为了探讨分娩时预防新生儿骨折的助产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本文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分折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我院产科,随机分组。观察组在常规助产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年龄在22-3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3±2.2)岁,孕周在37-42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9.8±2.0)周,初产妇124例,经产妇16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助产护理,年龄在22-3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8±2.5)岁,孕周在36-42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9.6±1.9)周,初产妇120例,经产妇2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产次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助产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

1.2.1常规助产护理: (1)临床观察: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和胎心情况,如血压、心率、脉搏、呼吸、面色等,如果胎儿分娩异常或产妇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及时进行抢救,并通知医生。(2)协助分娩:对产妇进行协助分娩护理,如果耻骨弓偏低或者胎儿体型较大时,产妇容易发生肩难产,护理人员要知道产妇采取半卧位,并且弯曲下肢抱大腿,双脚贴近腹部两侧,双手抱住大腿并且双肘同时进行弯曲,与产妇宫缩频率一致用力向后拉;如果胎儿为头位,护理人员要指导产妇采取膀胱截石位;护理人员在进行助产护理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并且熟练掌握分娩技巧,从而使胎儿头部有效复位,或者进行向外旋转,以达到肩部下降的效果;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肩难产,要采取延长会阴切口等措施,而且整个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和对腹部进行加压[2]。

1.2.2护理干预:(1)产前干预:在产妇分娩前要进行各项评估,掌握胎儿大小与产道产力、耻骨弓情况的关系等,并且及时发现胎儿的异常情况,指导产妇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进行屏气用力方面的练习。(2)心理干预:由于分娩给产妇带来的疼痛,而且产妇容易受到周围人群的影响,使产妇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因而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产妇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支持,及时与产妇进行沟通,通过向产妇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详细讲述分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对产妇进行心理安慰,从而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产妇分娩的信心,以减少难产等的发生,并且使产妇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进行分娩,以降低新生儿骨折的发生。(3)产后干预:在胎儿娩出后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新生儿的骨折情况,如果出现骨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1.3观察项目:新生儿骨折发生率,包括锁骨骨折、肱骨骨折和股骨骨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骨折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7.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新生儿骨折严重影响着新生儿的安全,也容易给产妇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相关研究表明,新生儿骨折与阴道难产、胎儿大小、助产技术等因素有关[3],因而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产妇的指导,避免难产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脊柱骨折患者、护理要点

一、 临床资料

我院2010-2012年共收治脊柱损伤患者58例,男40例,女18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24岁。腰椎骨折39例占67%,胸椎骨折19例占33%;单纯压缩性骨折46例,合并脊髓损伤12例。58例脊柱骨折的患者,通过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细致的临床观察、正确的护理操作、有效的局部制动、正确的功能锻炼、合理的饮食,患者平均住院51d。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二、 护理要点

2.1 心理护理

脊柱骨折患者病程较长,肢体活动不便,思想负担重,会产生紧张、恐惧、悲观消极等不良心理反应。故要及时做好患者及其家人的思想工作,了解患者生活所需及顾虑,予以解决。并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等知识以解除患者恐惧心理,有意识地组织同类患者治疗较成功的病例进行交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2 调整合适

脊柱骨折后需保持脊柱的连续性、稳定性,防止由于变换而造成对脊髓和神经的不良影响,应禁止任意活动身体。移动时由2~3人用手同时将患者移至硬板床上,移位前后询问患者双下肢感觉有无区别并检查肌力有无变化。患者平卧于硬板床,垫海绵垫,使脊柱背伸,腰下垫一薄枕,既达到治疗的目的,又可使患者更为舒适,使用便盆时亦可减轻疼痛。从仰卧位变为侧卧位,即滚动翻身,应采用轴线翻身法,以胸腰背部为制动部位,护理人员的左右手分别置于同一侧的肩胛部和臀部,在确保脊柱不扭转的前提下,才可将患者翻向对侧。翻身操作时要2~3人协助,切忌患者自己滚动。对于长期卧床不宜仰卧者,翻身时不要扭转脊柱,翻身后背部要垫入支持物,使患者采取半卧位或侧位。既要限制脊柱的运动,又要积极防止四肢肌力的减退,为保持下肢肌力要多做下肢抬腿活动,以锻炼股四头肌。

2.3 饮食护理

骨折初期,由于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肿胀疼痛,体温偏高,此时应多食蔬菜、水果等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粗纤维的食物,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待病情稳定后应适当增加滋补营养食物增强抵抗力,如瘦肉、鱼肉、鸡蛋、豆类、谷类等,多食补中温胃之品如大枣、牛奶、鸡蛋等,并保持情绪稳定。消化不良、肠炎、腹泻、便秘的患者应多食酸奶,有助于减轻腹泻和便秘。

2.4 功能锻炼

早期锻炼可促进血肿吸收,预防肌肉萎缩,减轻局部水肿,防止损伤后软组织粘连和组织纤维化。在静卧硬板床的基础上,通过患者自身功能锻炼而达到复位和治疗的目的。具体做法是:让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在伤椎后垫一枕头,逐日增高,逐渐伸展。2d后如果疼痛减轻,可进行仰卧位背伸肌锻炼:以头、两肘及两足支撑,抬起腰部(五点式锻炼);1周后改用头及两足锻炼(三点式锻炼);过1周后改用俯卧位背伸肌锻炼,方法是将上肢放在腰背部,背伸肌用力使头和下肢都能翘起离开床面,如燕子起飞,也叫飞燕式背伸肌锻炼,每天反复做几次,每次坚持5~10min。无论哪种类型损伤都应以主动锻炼为主,且坚持腰背肌锻炼1a以上。通过锻炼可使背伸肌发达有力,能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可免除或减轻慢性腰痛后遗症。

三、 并发症的预防

3.1 肺炎的预防

脊柱骨折早期多合并肺不张,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期卧床,肺活量减少,多而黏稠的痰液堵塞呼吸道而发生的。对于肺不张的预防,应鼓励患者有效地咳嗽、排痰,定时翻身、叩背、引流和采用雾化吸入以便使痰液容易排出。在出现肺不张后应采用拍打和振动胸壁,进行间断按压以协助呼吸。

3.2 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

为防止泌尿系感染,患者早期留置导尿持续引流。为预防由于留置尿管而导致的感染和膀胱萎缩,应该积极进行排尿训练,以尽早拔除尿管。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增加尿液的排出量,增加对膀胱的冲洗,另外可用改变的方法,达到小便通畅目的。长期留置尿管时必须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下定期更换尿管。

3.3 褥疮的预防

由于长期卧床,患者易产生压疮,间歇性解除压迫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坚持2h翻身1次,经常变换,身体着力部位垫以气圈、棉垫或棉圈。床单不可有皱折,应保持干燥、清洁;翻身时对骨突处施加轻柔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拖拉患者以免皮肤磨破;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对已经发生压疮者,局部用30%~50%乙醇或热毛巾湿敷,也可用京万红涂抹,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环状动作由近压疮处向外按摩。

3.4 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预防

对于已存在神经受压症状者,应该密切观察神经的恢复情况,以便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神经、脊髓恢复,避免或减轻伤残。偶尔也会出现原来无神经症状,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生神经麻痹。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不当、椎管内血肿形成、脊髓自身循环障碍、脊髓过度牵引造成的,应当给予紧急适当的处理。在卧床过程中,对于脊髓以外的周围神经,如腓总神经麻痹也要予以注意,要及时解除持续的神经压迫因素。

3.5 切口感染的护理

部分脊柱骨折患者需行手术治疗。其术后感染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为防止感染,术中操作要加倍小心。一旦发生感染,要立即予以有力的治疗,开放手术切口、清创、抗生素持续冲洗。

3.6 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

脊柱骨折术后也可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其早期症状表现为发热、下肢痛、腓肠肌压痛、小腿肿胀等。预防措施首先要很好地使下肢静脉回流,积极地进行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自动运动及被动活动,应用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

3.7 消化功能紊乱的处理

脊柱骨折后由于后腹膜出血,卧床使胃肠蠕动减慢,肠管麻痹容易出现呕吐、腹胀、便秘,如不及时处理则会造成酸碱中毒、电解质紊乱,需要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首先禁食水,胃肠减压,充分补充液体包括电解质,多数患者在48~72h可逐渐痊愈。

3.8 肢体废用性萎缩的预防

篇4

摘 要: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诊的78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措施,并进行总结性报道。结果:本组78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在9-40d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15.04±3.17)d,无死亡病例。出院后随访6-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5.04±3.17)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肢体畸形或运动障碍。住院期间有3例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尿路感染1例,压疮21例,所有并发症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骨盆骨折患者需要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骨盆骨折患者及早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骨盆骨折;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69-02

骨盆骨折是比较严重的一种骨骼创伤,临床上表现患者表现为局部的疼痛、肿胀、肢体功能障碍,此外患者常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其他损伤,例如四肢、头部、胸部、腹部等,部分患者出现休克[1-2]。如果对患者的治疗不及时、护理不合理将造成患者永久性的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安全[3]。因此,在治疗及时的基础上,加强严格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我院对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诊的78例骨盆患者给予合理、得当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过程报道如下,旨在探讨骨盆骨折的护理方案,以期为其今后更好的治疗和护理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诊的78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在14-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15±10.03)岁;骨折原因:车祸伤患者32例,坠落伤患者30例,挤压伤患者14例,其余原因2例;合并其他损伤:膀胱损伤患者12例,尿道损伤患者10例,后腹膜血肿患者10例,直肠损伤患者3例,阴道损伤患者1例,肝破裂患者1例,肾损伤患者1例,四肢长骨损伤患者3例。合并糖尿病者10例,合并高血压者10例,合并高血脂者9例,合并冠心病者3例,合并其他疾病者11例,所有患者均无肝脏、肾脏等重大疾病。

2 护理措施

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抢救

骨盆骨折患者大多是严重损伤,并且合并多器官和脏器损伤,患者被送入医院后,应该密切监测其病情变化,给予心电监护等,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体温、意识、脉搏、心率以及尿液量等,同时通过监测血尿、血便、阴道出血、腹部鼓胀、压痛、反跳痛等症状来判断患者合并脏器的损伤情况;迅速给患者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尽快补充血容量、水及无机盐等电解质,使患者的血压尽快回升,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盆腔出血再次导致患者血压大幅度下降,必须积极排查出血原因,积极针对出血情况对症急救和处理。

2.2 预防休克的护理

休克是骨盆骨折患者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抗休克治疗必须首先要快速的循环血量,防止休克继续进展。在1小时内给予患者输注1500-2000ml的葡萄糖注射液和500ml的低分子右旋糖苷,同时通过另一条静脉通道给患者输注与病情、血型的全血或者血浆;如果有明显的活动性出血,医护人员应该迅速指压止血,抬高患者,进行加压包扎;如果有开放性出血的部位,护理人员应该协助医生进行清创缝合包扎。

2.3 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骨盆骨折最常见的症状,轻度疼痛可以自行缓解,中度和重度疼痛需要给予镇痛药物治疗,但使用药物时不可以盲目,要遵医嘱。护理人员应该多安慰患者,病房环境保持整洁和舒适,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痛苦。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指导患者减轻牵引、以及活动引起的疼痛。

2.4 牵引外固定的护理

骨盆骨折患者大多需要采用骨盆托带进行悬吊牵引患者,给患者使用的吊带必须没有褶皱,保持平坦完整,预防造成压疮。吊带的宽度和长度要适合患者,不可以随意上、下移动位置;患者大便时不可以解除拖带,可以将便盆放在臀部和托带之间,避免拖带被大小便污染,如若污染要及时更换;下肢需要牵引治疗的患者需要将患肢置于外展位,用纵轴牵引力矫正移位,使牵引位置保持良好,避免患者的骨盆倾斜,造成患肢畸形,影响正常的行动能力;牵引重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适当调节,重量不可以随意的增加或减少,避免出现畸形或者骨折不愈合。

2.5 压疮护理

压疮是由于患者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乏营养导致皮肤组织坏死,出现皮肤溃疡。患者骨折后身体情况较差,加上身体疼痛,患者活动受限,长期卧床,与床褥血液供应差,常常出现压疮。患者的床单应该保持清洁,皮肤保持干燥,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经常变换,减轻受压部位的压力,按摩压迫部位,移动患者时避免皮肤擦伤等。

2.6 尿道损伤、引流管的观察护理

骨盆骨折患者最常见的合并损伤是尿道损伤,损伤发生率大概为4%-25%[5],患者会出现尿液出血、排尿障碍等症状,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尿液颜色以及排尿量等,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看是否给予留置尿管,导尿管要保持通畅,同时注意卫生及消毒,避免造成尿道感染;给予放置引流管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引流管的重要性,指导患者避免出现引流管扭曲、折叠或者脱落,引流液出现异常必须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检查处理。

2.7 心理护理

骨盆骨折患者大多遭受突然的重大创伤,病情比较严重,患者心理承受巨大的心里压力,出现焦躁、恐惧、悲观、失望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必须及时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安慰鼓励患者,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基本情况、治疗过程以及预后情况,让患者以平和、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人员的护理干预,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尽快恢复健康。

2.8 饮食的护理

盆骨骨折患者应该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容易消化的食物,增加机体抵抗力、预防便秘,帮助骨折尽快愈合。

2.9 指导锻炼

护理人员必须指导患者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快活动肢体,避免关节僵硬、肌肉萎缩[6]。协助患者在床上做上肢的伸展运动和下肢肌肉静态收缩,活动需要主动和被动相结合,循序渐进,进行各部位的功能锻炼,患者可以下床后协助进行立位训练,训练内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过渡到负重行走。

3 治疗结果

本组78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在9-40d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15.04±3.17)d,无死亡病例。出院后随访6-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5.04±3.17)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肢体畸形或运动障碍。住院期间有3例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尿路感染1例,压疮21例,所有并发症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

4 讨论

骨盆骨折患者创伤大都比较严重,常常合并血管、神经以及附近脏器的损伤,有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休克。如果护理措施不合理得当,将会造成较高的伤残率和死亡率,故必须重视基础护理[7]。骨盆骨折患者受伤大多数是因遭受突然的重大外来创伤造成的,患者入院后医护工作人员必须及时进行抢救,同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患者生命安全[8]。患者面对突然创伤容易出现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进行心理干预,鼓励、安慰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对合并损伤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指导患者进行积极主动的、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骨盆骨折患者需要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骨盆骨折患者及早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会。舒适护理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Medical Information,2011,24(4):2247-2248.

(2)朴顺玉。舒适护理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3):210-211.

(3)梁为红。骨盆骨折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J]。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2014,01(下):272-273.

(4)肖力。闭合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27例急救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4):86-87.

(5)许雨薇。42例骨盆骨折病人围术期的护理[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NURSING,2014,12(29):2736-2737.

篇5

四肢骨折病人术后根据骨折类型、损伤程度,在医师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如:胫腓骨或股骨干,股骨颈骨折应术后早期进行踝关节屈伸及末端足趾屈伸活动,根据骨折程度部位不同,在不影响骨折稳定的情况下做上下关节屈伸活动。例如,股骨下端骨折术后早期进行有限的、循序渐进的膝关节屈伸活动,这有利于防止肌肉、韧带、滑膜、关节囊的黏连。

尺桡骨骨折时,可做轻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动,肱骨踝上骨折早期末端手指屈伸活动,晚期需进行肘关节屈伸运动。

四肢骨折除了继续增强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外,逐渐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活动,并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活动,但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仍须限制,对于上肢骨折可做举臂抬肩、屈肘、握拳伸指等主动关节活动,可由一个关节开始继而几个关节协同锻炼,对于下肢骨折鼓励患者做平卧,抬腿蹬床等活动,骨折晚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坚固,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此期可鼓励并协助患者双拐下床,作患肢逐步负重锻炼。

锁骨骨折术后局部肩关节制动,患肢抬高,末端手指及腕关节屈伸活动,3周后逐渐活动肩关节如:肩关节前后活动及上下活动1个月以后整个肩关节环绕1圈活动。

肩胛骨骨折术后早期鼓励患者做肩关节上下抬高及逐步环绕运动。

膝关节骨折后患肢末端足趾锻炼、1个月后逐渐活动膝关节。

内外踝骨折石膏固定后早期足趾屈伸活动及膝关节屈伸活动,2~3个月内不准患肢负重并逐步下地负重。

腰椎压缩性骨折需硬板床,护理上要避免长时间一个姿势,及时协助更换,多做皮肤按摩,以防止褥疮的发生,但需要护师家属帮助翻身,要保持整个身体呈直线或板状翻动,切不可扭动,以免加重骨折。

骨折术后的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局部伤口有无渗血、有无烦躁、呼吸困难,胸痛甚至意识障碍等表现,防止肺栓塞的发生。

做好心理护理,因突如其来的意外造成患者身心双重打击,及时解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告知患者手术很成功,术后的治疗护理配合很重要,要根据患者的心理感受及心理因素积极调动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主动投入到治疗及肢体康复锻炼中,将可能发生的致残率减低到最低限度。

给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协助更换舒适,患肢摆放位置要正确,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及压疮发生,帮助患者减轻肢体疼痛,主动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

要向患者讲明加强营养饮食,能促进骨折愈合,为保证机体充足的营养,指导患者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饮食,以免影响切口愈合。

当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时,护士应给予耐心指导及协助进行运动,在训练中笨拙的动作不可指责,病人害怕疼痛缺乏锻炼耐心不可指责,应多鼓励及表扬,逐渐增加活动量。

功能锻炼除了局部运动外还根据伤肢病情适当做全身运动。如:每天做抬臀、深呼吸、健康肢体屈伸抬高活动,按摩患肢肌肉及腰背腹部皮肤,翻身拍背等护理措施。

篇6

临床中胸腰椎骨折患者发生腹胀以及便秘的现象的发生率为40%-88%,此现象在骨折后12h容易出现,急性期腹胀及便秘的现象可持续7d左右[1]。患者发生腹胀及便秘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膨隆、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停止排气发生便秘,甚至患者会出现情绪烦躁以及焦虑现象,如腹胀加重可出现压迫隔肌和胸腔,导致患者出现气促以及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严重腹胀时可发生腹内压升高而导致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因此会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此种痛苦程度要超过骨折本身的疼痛,直接对患者的疾病的治疗及恢复造成严重影响[2]。笔者现将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及便秘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预防及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患者发生胸腰椎骨折后需要卧床休息,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照顾,常常会出现担心预后效果,患者极易产生焦虑以及恐惧等不良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能够信任自己,通过交流能够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负面心理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消除或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避免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加重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3]。

2.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向患者全面系统的向讲解胸腰椎骨折的性质以及转归,加重告知在治疗中的护理是疾病转归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耐心的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作用及必要性,降低患者对骨折的恐惧及焦虑心理,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

2.3重建排便反射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患者来讲保持大便通畅是预防腹胀的先决条件,因此要正确的指导患者习惯床上排便,每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告知患者在有便意时立即排便,教会患者采取收缩腹肌做排便动作,这样可以促进肠蠕动,降低腹胀以及便秘的发生率。

2.4环境与保持患者的病房环境安静舒适,在患者排便时将屏风遮挡,减少人员流动,以免出现排便环境缺乏隐蔽性而造成患者心理上的排便障碍。当排便后将适情况开窗换气,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为患者调整舒适,可以给予垫薄枕使骨折部位保持过伸姿势,维持时间为8-10周,此方法能够减轻腹膜后血肿对神经的刺激,而且更有利于患者的骨折复位,因此减轻腹胀及便秘现象[4]。

2.5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有效的预防患者发生腹胀及便秘的现象,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并讲解关于合理饮食的重要意义,告知患者宜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粗纤维的营养食物,平日多食鲜水果及蔬菜,可以每晨空腹饮一杯蜂蜜水,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减轻胃肠道的负担可以少食多餐,这样能够增加肠蠕动,从而减少腹胀及便秘的发生。

2.6腹胀及便秘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可促进疾病的恢复而且可以预防和减轻腹胀及便秘的发生。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腹部按摩,在进餐30min后用手掌根部按胃肠道解剖走向进行逆时针按摩,为升结肠至横结肠至降结肠至乙状结肠,就此进行反复单向加压发热按摩可以促进排便;指导患者卧床时进行腹式呼吸,告知正确的腹式呼吸的方法。针对便秘的患者遵医嘱使用大黄苏打片、开塞露以及灌肠等治疗。遵医嘱给予消炎和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可以减轻或消除腹膜后血肿对神经的刺激和压迫,减少便秘的发生。运用中医方法,使用中药敷贴患者肚脐处,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肠胀气可以于双侧足三里穴位处注射新斯的明注射液等措施。

参考文献

[1]徐志明.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7(8):22-23.

篇7

[摘要]目的 对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的临床护理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4月该院90例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患者作为该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优化临床护理管理措施。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33%和95.5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8.88%和7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优化临床护理管理措施,能有效提高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患者的治疗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推广和借鉴。

[

关键词 ]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2(c)-0141-02

Clinical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Analysis of Closed Tibia and Fibula Fractures Early Swelling

YAN Hui

Luoyang Bone-setting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Luoyang,Henan Province,47100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clinical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closed tibia and fibula fractures early swelling.Methods 2012 March to 2103 April in our hospital 90 cases of closed fracture of tibia and fibula with early swell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5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ake routine nursing model of care,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 nursing mode careful nursing.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93.33% and 95.55%,the control of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68.88% and 77.77%, (P<0.05),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 the closed tibia and fibula fracture care early swelling patients to take,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treatment efficiency,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patients’ satisfaction to nursing care,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using for reference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Closed tibia and fibula fracture; Early swelling;Clinical nursing

[作者简介]闫慧(1971,3-),女,河南洛阳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四肢创伤,显微外科,脊栓外科护理。

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是常见的临床现象,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骨折后,出现出血及反应性炎症,进而引起了肿胀。肿胀现象会给患者的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处理不当,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残疾[1]。该研究在2012年3月—2013年4月期间就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的临床护理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90例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患者作为该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11~73岁,平均年龄为(38.31±2.31)岁;对照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12~74岁,平均年龄为(39.67±2.08)岁。经确认,参与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经X线诊断,确诊为胫腓骨骨折,且排除心肾功能异常或脑梗死及脑损伤患者,不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干扰。另,两组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病史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可进行良好的比较和分析。

1.2 方法

(1)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谨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并进行药物注射,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注意患者是否存在便秘或排尿困难的情况,便秘的患者给予灌肠或缓泻剂治疗,排尿困难的患者定期开放留置导尿管。保持24 h内有医护人员待岗,以防发生意外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

(2)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优化临床护理管理措施,具体的操作措施如下:

①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将导致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积极性低迷,因此,在管理上必须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做到各尽其才,在分配上采取以优带劣、以有经验带无经验的原则,做到真正的各司其职,以提高护理效率及减少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

②建立健全护理问责制度,为了提高护理效率及减少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护理过程中应该要注意护理人员责任意识的培养,将护理事故问责到个人,管理人员也需承担一定的责任,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谨慎性。

③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患者的护理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因此,在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其专业性的培养。除此之外,也应该关注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意识与人性化意识的培养,良好的服务和人性化意识,可以消除护患之间的距离感,促进护患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进一步促进护理效率的提高。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分析。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为,非常满意:10分,满意:5分,不满意:0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显效:治疗5天内肿胀消退,患肢皮肤正常且紧张,无皮纹存在;有效:治疗10天内肿胀消退,患肢皮肤正常且紧张,但有皮纹存在;无效:治疗15 d内肿胀没有消退或加剧,其它伤情不变或恶化。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c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比较。

2 结果

(1)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其中显效22例,有效20例,无效3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88%,其中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18例。以上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55%,其中非常满意24例,满意19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77.77%,其中非常满意15例,满意10例,不满意10例。以上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主要是由于患者在创伤及手术后,体内外液体的平衡失调,过多液体在肢体组织间隙中积聚,进而引发肢体肿胀[4]。肢体肿胀如不及时处理和清除,会使患者的营养供给和治疗效果受到影响,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对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进行精心护理并在护理过程中优化临床护理管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推动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5]。

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忍受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压力,易产生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极不利于伤情的恢复,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优化临床护理管理措施,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护理问责制度、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可以有效提高医患交流,减少护理失误,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满意度。

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一般会给予石膏固定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缺血、石膏松动、患肢受压等现象[6],如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针对以上现象,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恢复进程。

该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精心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总满意度分别是93.33%和95.55%,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68.88%和77.77%,二者相较,实验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故综上所述,本笔者认为,对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患者采取精心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推广和借鉴。

[

参考文献]

[1]钟巧艺,沈丽娇,赵洁莲,等.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的护理管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7):860-862.

[2]邓之平.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2):109-110.

[3]卢庆霞,周敏敏.胫腓骨闭合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探讨[J].健康之路,2014(3):258.

[4]杨莉.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护理[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3):560.

篇8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a)-0117-03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损伤,约占所有骨折的20%,也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腕关节是人体中结构最复杂的关节,也是全身活动频率最高的重要关节。如果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护理不当,容易导致腕关节慢性疼痛和僵硬,严重影响手部的功能[1]。既往不可调式支架外固定器常应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需外固定时间较长,容易造成腕关节疼痛和僵硬的并发症[2-3]。近年来,本科应用可调式支架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总结摸索出与其配套的特殊护理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本科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患者共44例,均为桡骨远端闭合骨折,无骨折并发症,就诊时间为伤后1~5 d,平均2.5 d。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18~50岁,平均36岁,其中左手骨折7例,右手骨折15例;对照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20~53岁,平均39岁,其中左手骨折6例,右手骨折16例。

1.2 方法

患者送入手术室在臂丛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及透视配合下行闭合骨折手法整复,治疗组采用可调式支架外固定+常规护理+特殊护理;对照组采用不可调式支架外固定+常规护理。

1.3 常规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1.3.1.1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对住院环境不适应,对手术缺乏了解,对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持怀疑态度,易产生焦虑、恐惧、忧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针对术前的心理状况做好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4]。护士应多关心、体贴和鼓励患者,并耐心、细致地介绍手术的方法、过程和优缺点,介绍手术成功的患者和手术医生的医术,使患者消除不利的心理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为患者介绍住院环境、病友、医护人员,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使其尽快适应,并保证充分的休息。

1.3.1.2 术前患肢功能锻炼 患者伤后因害怕疼痛、害怕活动影响骨折愈合等原因而拒绝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护士应向患者解释功能锻炼的意义,正确的锻炼方法,能有效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的发生,具体方法:伤后患肢行夹板外固定后即开始进行锻炼,重点加强远端关节的屈伸运动、肌肉等长收缩运动,4次/d,15~20 min/次。

1.3.1.3 术前常规准备 ①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包括血液检查、X线检查。②有吸烟者劝其戒烟;术前1 d剃除患肢毛发、清除指甲油,并消毒包扎,做好手术肢体标记,必要时行皮试等;术前12 h禁食,4 h禁饮。③术晨排空二便,摘除佩戴的首饰、活动的假牙,确认禁食时间。④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镇静类药物。⑤术程长者,术前30 min静脉滴注抗生素。

1.3.2 术后护理

1.3.2.1 术后护理 患者术毕返回病房,伤肢抬高15~20 cm置于长枕上,利于消除肿胀,促进静脉血液回流。臂丛麻醉者低枕平卧及禁食4 h;神经阻滞麻醉者低枕平卧,无需禁食。

1.3.2.2 患肢术后换药护理 换药时注意保持环境清洁明亮、空气新鲜、无烟尘刺激,术后2~3 d进行无菌换药,如手术伤口渗血量或分泌物量多,必要时每天进行换药及分泌物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用药。

1.3.2.3 饮食护理 骨折早期(1~2周),指导患者多进食清淡营养易消化之品,达到营养均衡:进食新鲜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以补充多种维生素及促进排便通畅;适量进食鱼类、家禽类食物以补充蛋白质;进食五谷杂粮以补充淀粉;辅以进食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的食物,如三七10 g、瘦肉250 g,煎汤后喝汤吃肉;桃仁10 g、梗米100 g,熬粥温服;鲤鱼1条、赤小豆50 g,煎汤后喝汤吃肉,利于患肢肿胀消除。骨折中期(3~4周),指导患者进食接骨续筋功效的食物,如杜仲15 g、猪腰1个,煎汤后喝汤吃肉;乳鸽1只、眉豆50 g,煎汤后喝汤吃肉等,促进骨折愈合。对于大便秘结者,根据病情指导进食润肠通便食物,如香蕉、番薯、火龙果、蜂蜜、芝麻糊等。

1.3.2.4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①出血:由于可调式外固定器在体外留置4~5根针道,一般手术当天针口会有少量渗血,如患肢肿胀严重或手术创伤引起渗血量多可适当加压包扎,调节输液量及输液速度。②骨筋膜室综合征:由于肌肉组织损伤致筋膜间室内压力升高,这些原因可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注意观察患肢的皮肤温度、颜色、是否有被动牵拉痛,测量患肢周径、动脉搏动是否减弱,发现风险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协助医生做好切开减压等准备。③神经损伤:观察是否损伤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注意观察腕关节背伸,拇指对指、对掌、外展功能是否正常,伤肢浅部感觉、深部感觉、本体感觉是否正常,必要时协助医生做好肌电图检查和神经探查准备,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

1.3.2.5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时间,患肢根据病情进行功能锻炼时注意劳逸结合、循序渐进,由不负重锻炼,逐渐过渡至轻负重锻炼,最后全负重锻炼。指导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之品,禁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指导患者伤肢支架自我护理及回院复查时间。由住院期间至出院1~3个月进行门诊随诊、电话回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正确指导。

1.4 特殊护理方法

1.4.1 患肢术后包扎护理 包扎时运用环形包扎呈叠瓦式重叠1/3~1/2从肢体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在包扎至受伤关节部位时,从关节下端向上端呈“8”字形重叠1/3~1/2环绕向上包扎。此包扎方法的优点:一是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性,二是为关节进行屈伸运动保留充足的活动空间。

1.4.2 患肢术后功能锻炼 患者手术肢体麻醉恢复知觉后开始进行伤肢功能锻炼。离床活动时予吊带悬吊患肢置于胸前;指导患者进行远端关节的屈伸运动。手术后1~2周,根据病情调节腕关节外固定螺钉,使骨折部位各肌群处于平衡状态;2~4周后根据病情调节可调式外固定架近端关节螺钉的松紧度,指导患肢近端关节进行主动及被动的屈伸运动,强度以主动及被动运动后患肢疼痛程度在患者的承受范围内,进度以循序渐进、劳逸结合为宜,频率为4次/d、15~20 min/次。每天测量并记录关节屈伸角度,术后4周达到9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等级资料以频数(f)±平均Radit值(R)表示,采用Radi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患者拆除外固定支架后按Shea评定法对康复情况进行评价(表1)[5],根据患者主诉、腕部疼痛、手指感觉、关节活动度及握力评分:优为18~20分,良为15~17分,中为12~14分,差为≤11分。治疗组手术后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U=2.0296,P=0.0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由于前臂肌肉持续挤压,具有轴向缩短趋势[6],闭合复位和石膏固定后骨折易再移位。既往不可调式支架外固定应用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即使拆除支架后,部份患者仍需要夹板外固定1~2周,因手术后腕关节长时间处于固定位置,长时间无法进行关节屈伸活动,即使骨折愈合后腕关节会出现背伸、掌屈、旋前、旋后功能受限[2-3]。患者骨折后期需要配合中药熏洗、按摩,在理疗师协助下行主动及被动的腕关节背伸、掌屈、旋前、旋后训练,经过康复治疗后,大部份患者腕关节正常活动功能恢复,仍有部份患者不能达到理想状态,这样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经济负担,影响康复效果及延长康复时间。

桡骨远端骨折在进行可调式支架外固定时可有效地恢复桡骨高度并拉进桡骨周围的肌肉和肌腱,形成骨折周围的“内夹板”,使粉碎小骨折块聚拢[7]。可调式支架外固定因对骨折端血供、肌肉、关节损伤小,固定稳定可靠,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术后允许早期关节活动,而且支架术后可根据复查X线情况调整支架,改善骨折对位、对线,骨折愈合后不需要二次住院手术去除内固定,减少二次手术的损伤与痛苦[8]。应用可调式支架外固定,结合与其配套的特殊护理措施:包括患肢术后“8”字式包扎法、术后早期开始适度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根据病情适当调整关节外固定器螺钉的松紧度、关节屈伸角度逐渐增加等措施,临床疗效表明及早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腕关节僵硬,减少致残率,促进患者康复并更好地回归社会,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跃林.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研究[J].临床研究杂志,2011,9(17):230-231.

[2] 曾新,周蔚.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J].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2011,4(2):65.

[3] 周欣,吕巍,季航宇.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42例[J].海南医学杂志,2011,22(2):82-83.

[4] 冯林红.闭合穿针支架外固定术术后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11,1(6):217-218.

[5] Shea KS,Femandez DL,Jupiter JB,et al.Corrective osteotomy for malunited,volarly displaced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end of the radius[J].J Bone Joint Surg AM,1997,79(12):1816-1826.

[6] 沈忆新,郑祖根.桡骨远端骨折动力型外固定器的设计和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1999,19(3):157.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92例髋关节骨折老年患者均为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所收治,所有病例均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将样本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61~78岁,平均(67.2±1.4)岁,合并高血压9例,冠心病9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60~77岁,平均(66.9±1.5)岁,合并高血压11例,冠心病7例。两组样本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老年患者在手术开展期间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增加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低分子肝素注射:在临床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对普通肝素的解聚控制,从而得到了使用时剂量单一、高出血风险低、半衰期长的低分子肝素。护理人员每日给予注射1次,以2000~5000U的剂量进行皮下注射,对抗术后深静脉血栓起到了积极有效的预防作用。②功能训练:责任护士加强日常训练指导,对髋部骨折老年病患,着重强调卧床休息并配合做下肢皮牵引训练。在手术后,病患手术伤口常伴随产生疼痛感,指导进行功能训练时常发生紧张、害怕、抵触等不良情绪,此时医护人员需耐心倾听患者诉求,深入讲解预防深静脉栓塞的必要性及加强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告知患者疼痛是术后常见的临床症状,而耐受程度范围内的适当功能训练不仅不会加重骨折程度,反而对预防其他术后并发症具有明显疗效。通过讲解着重消除患者紧张和疑虑,争取患者积极配合护理治疗。指导并鼓励克服疼痛,多进行股四头肌伸缩运动及患肢远端关节部位的旋转、屈伸等练习。③临床观察:通过按压、监测等方式,详细观察患者术后病情发展阶段变化,尤其是下肢发生的肿胀、温度、颜色、动脉搏动情况、感觉运动等,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在各阶段监测数值正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着重训练双下肢主动活动能力,包括屈伸练习、内外翻运动,以及环转足关节练习等,这对下肢静脉回流能够起到加速作用,促进组织代谢,从而进一步降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④康复干预:采用康复仪器等医学设施辅助锻炼,频率控制在3~4次/d,早期锻炼时间以每次5~10min为准,由于老年患者身体素质较为脆弱,所以具体练习幅度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和病情程度而定,逐渐递增,控制在患者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为宜。

1.3 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样本治疗前、治疗后1d与3d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并于治疗结束后记录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数据以( ±S)表达,检验标准为t值,计数数据检验标准为X?,P

2 结果

干预组样本中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4.3%),对照组样本中发生深静脉血栓11例(23.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篇10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正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从而证明了情绪对调整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职称

        对病人来说,保持乐观的情绪尤其重要,一切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作用,都可导致并加速病情的发展。因此,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我们临床护理的重要环节。我院骨外科病房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骨折患者15例,现将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我们采取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心理护理

        1.1 心理因素分析

        通过我们临床观察,病人的致病因素与心理活动的改变有着直接的关系。护理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患病后的心理状态不同于正常人,有着特殊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但因其疾病类型,病程长短及其性格,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而表现出相应的不同特点。所以,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1.2 患者入院后心理状态的护理

        患者住院后由于环境的改变,人地生疏,故表现为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怕成为一个残疾人,特别是一些农村自费患者,常为住院费担心。护理人员在病人面前切忌表现出惊慌、忙乱、烦躁或不屑一顾的轻视态度,应以良好认真的服务态度,从容镇定的神情,熟练准确的操作技术取得病人的信任。及时止血、镇痛,使病人脱离生理痛苦反应,从而稳定情绪。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卫生宣传,简单介绍病情和同类病人救治成功的病例、医院救治的经验及伤病良性转归的可能,使病人建立安全感。

        1.3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护理

        骨外科的慢性病患者多见于一些陈旧性的骨折,骨髓炎或伤口不易愈合的开放性骨折,病情多数较为顽固,容易反复发作,有时药物治疗也不太理想。这些患者入院后会产生一种以希望了解病情为中心的求知欲望,他们盼望医生能对病情做出详细的了解,冥思苦想询查病源,本组患者15例;有的患者由于治疗时间较长,产生急躁情绪,失眠、烦躁、易怒,自觉度日如年。

        2   护理措施

        2.1疼痛护理

        2.1.1针对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对症处理。创伤、骨折伤员在现场急救时予以临时固定,以减轻转运途中的疼痛,并争取及时清创、整复;发现感染时通知医生处理伤口,开放引流,并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缺血性疼痛须及时解除压迫,松解外固定物,如已发生压疮应及时行褥疮护理;如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须及时手术,彻底切开减压。

        2.1.2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防止粗暴剧烈,引起或加重病人疼痛。

        2.1.3 断肢(指)再植术后病人肢体疼痛应及时判明情况,有效镇痛,防止因疼痛刺激血管痉挛而影响再植肢体的成活。

2.1.4截肢术后如患肢疼痛,应向病人耐心解释,一般可随时间的推移而自行消失,不须应用镇痛药物镇痛。

        2.1.5采用非侵袭性镇痛方法,如控制焦虑,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利用视觉或触觉分散法分散或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另外,利用冷敷、热敷、按摩及皮肤搽剂,也能起到骨折病人 镇痛效果。

        2.2营养失调护理

        2.2.1尽快纠正病人的悲观、消沉、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建立正常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

        2.2.2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定时就餐,定时排便。

        2.2.3鼓励病人进食,伤病或手术早期供给较清淡的饮食;病情稳定后及时调整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2.2.4根据病人的生活习惯及口味适当调整饮食,尽可能在病人喜欢的基础上调整营养结构。并保证食物结构多样化。

        2.2.5多食用水果及含维生素多的蔬菜,避免进食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糖等。

        2.2.6注意多饮水,防止便秘。

        2.3 功能锻炼

        2.3.1向病人宣传锻炼的意义和方法,使病人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消除思想顾虑,主动运动锻炼。

        2.3.2认真制定锻炼计划,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的全身状况、骨折愈合进度、功能锻炼后的反应等各项指标不断修订锻炼计划,增删锻炼内容。

        2.3.3一切练功活动均须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随着骨折部位稳定程度的增长及周围损伤软组织的逐步修复,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渐多,时间由短至长,强度由弱增强。

        3  体会

        在掌握了骨折患者的常见心理变化,笔者认为在临床实施心理护理应把握以下几点:要积极做好心理工作,和患者密切交流,关心体贴患者,去的患者的信任;通过交往减少陌生感,了解患者思想情况、家庭情况、爱好及生活习惯,随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

        骨折患者的治疗周期长,情绪波动大,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用美好的语言、周到的服务,全面的知识,合理的指导,对患者进行精神上的安慰、鼓励、疏导,从而缩短病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篇11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正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从而证明了情绪对调整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对病人来说,保持乐观的情绪尤其重要,一切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作用,都可导致并加速病情的发展。因此,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我们临床护理的重要环节。我院骨外科病房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骨折患者15例,现将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我们采取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心理护理

1.1 心理因素分析。

通过我们临床观察,病人的致病因素与心理活动的改变有着直接的关系。护理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患病后的心理状态不同于正常人,有着特殊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但因其疾病类型,病程长短及其性格,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而表现出相应的不同特点。所以,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1.2 患者入院后心理状态的护理。

患者住院后由于环境的改变,人地生疏,故表现为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怕成为一个残疾人,特别是一些农村自费患者,常为住院费担心。护理人员在病人面前切忌表现出惊慌、忙乱、烦躁或不屑一顾的轻视态度,应以良好认真的服务态度,从容镇定的神情,熟练准确的操作技术取得病人的信任。及时止血、镇痛,使病人脱离生理痛苦反应,从而稳定情绪。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卫生宣传,简单介绍病情和同类病人救治成功的病例、医院救治的经验及伤病良性转归的可能,使病人建立安全感。

1.3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护理。

骨外科的慢性病患者多见于一些陈旧性的骨折,骨髓炎或伤口不易愈合的开放性骨折,病情多数较为顽固,容易反复发作,有时药物治疗也不太理想。这些患者入院后会产生一种以希望了解病情为中心的求知欲望,他们盼望医生能对病情做出详细的了解,冥思苦想询查病源,本组患者15例;有的患者由于治疗时间较长,产生急躁情绪,失眠、烦躁、易怒,自觉度日如年。

2 护理措施

2.1 疼痛护理。

2.1.1 针对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对症处理。创伤、骨折伤员在现场急救时予以临时固定,以减轻转运途中的疼痛,并争取及时清创、整复;发现感染时通知医生处理伤口,开放引流,并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缺血性疼痛须及时解除压迫,松解外固定物,如已发生压疮应及时行褥疮护理;如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须及时手术,彻底切开减压。

2.1.2 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防止粗暴剧烈,引起或加重病人疼痛。

2.1.3 断肢(指)再植术后病人肢体疼痛应及时判明情况,有效镇痛,防止因疼痛刺激血管痉挛而影响再植肢体的成活。

2.1.4 截肢术后如患肢疼痛,应向病人耐心解释,一般可随时间的推移而自行消失,不须应用镇痛药物镇痛。

2.1.5 采用非侵袭性镇痛方法,如控制焦虑,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利用视觉或触觉分散法分散或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另外,利用冷敷、热敷、按摩及皮肤搽剂,也能起到骨折病人 镇痛效果。

2.2 营养失调护理。

2.2.1 尽快纠正病人的悲观、消沉、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建立正常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

2.2.2 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定时就餐,定时排便。

2.2.3 鼓励病人进食,伤病或手术早期供给较清淡的饮食;病情稳定后及时调整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2.2.4 根据病人的生活习惯及口味适当调整饮食,尽可能在病人喜欢的基础上调整营养结构。并保证食物结构多样化。

2.2.5 多食用水果及含维生素多的蔬菜,避免进食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糖等。

2.2.6 注意多饮水,防止便秘。

2.3 功能锻炼。

2.3.1 向病人宣传锻炼的意义和方法,使病人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消除思想顾虑,主动运动锻炼。

2.3.2 认真制定锻炼计划,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的全身状况、骨折愈合进度、功能锻炼后的反应等各项指标不断修订锻炼计划,增删锻炼内容。

2.3.3 一切练功活动均须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随着骨折部位稳定程度的增长及周围损伤软组织的逐步修复,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渐多,时间由短至长,强度由弱增强。

3 体会

在掌握了骨折患者的常见心理变化,笔者认为在临床实施心理护理应把握以下几点:要积极做好心理工作,和患者密切交流,关心体贴患者,去的患者的信任;通过交往减少陌生感,了解患者思想情况、家庭情况、爱好及生活习惯,随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

骨折患者的治疗周期长,情绪波动大,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用美好的语言、周到的服务,全面的知识,合理的指导,对患者进行精神上的安慰、鼓励、疏导,从而缩短病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