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电子档案管理规范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23 08:57:1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电子档案管理规范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篇1

引言

电子档案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由计算机系统处理和存储的机读材料和其他载体形式的记录,电子档案的形成、存储和管理与传统的纸质档案所用技术方法不同,档案工作者必须要对此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

一、电子档案的优越性

1.1直接减轻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时效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当下,现代网络系统不但为归档提供了快捷的管理手段,而且提供了信息利用的快速途径,免除了立卷归档、检索查找的困难,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归档质量和检索速度,而且将文书档案管理人员从手工直接建档的枯燥乏味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微机处理后,就可把按“卷”立卷归档,改为按“件”整理归档。由于实现随机管档,就可将过去的集中立卷,改为平时随时整理立卷。这样,集中的工作量,就变为分散的工作量,提高了立卷管理水平,从而达到档案管理工作及时归档的目的,便于检索利用。

1.2微机管理有利于遗漏文件的补漏增缺传统的文书立卷方法遇到文件收集不齐或漏交归档时,补漏增缺,就得拆卷重做。改为微机网络管理,文档用微机按“件”整理归档。可随时补漏增缺,使文档不形成存积,这时,只需按一下键盘,修改一下档案目录就万事大吉了。微机管理省时省力,可以给工作人员以充分的时间去提高业务水平。

1.3微机管理更有利于文档的保密过去查阅档案时是整卷提供利用。利用者只是利用卷中的一份文件,却能够看到整卷档案内容。这是不符合文档管理的保密要求的。微机管理将其改为单份文件提供利用,利用者就无法接触其他无关的文件,从而达到了文件保密的要求。

1.4微机管理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而要提供可利用的档案,就必须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文档卷宗。但是传统的文书立卷工作是人为的纸张立卷,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操作,其对立卷标准掌握的尺度很难做到完全统一,这必然影响到案卷质量水准,从而给今后的利用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同时,归档工作还占用了档案人员的绝大部分时间,致使档案管理人员的编研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的境地,这又制约了管理人员的水平提高。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的档案利用,也是被动式的。文书档案管理进行微机管理,档案人员就可以从繁琐的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档案编研和二次信息开发利用上来,从而提高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利用的效率,使文书档案的管理、在提供利用服务时,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时效价值。

二、电子档案的整理、开发和利用

2.1电子档案的整理。在电子文件转化为电子档案后,由于计算机可以按需求随时将电子档案的单份文件从任何角度进行分类、组合,可以任意组成各种案卷。因此,“案卷”这一基本单位将从电子档案的整理工作中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文件”这个基本保管单位。电子档案整理的主要任务也从对案卷的整理而转为对光盘磁介质的整理;即对接收来的脱机保存的光盘数据进行编目、排架,或者是定期将电子文件保存系统中的电子档案制作光盘备份,同时对光盘进行编目、排架等。

2.2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管理。电子档案的独特性决定了电子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比传统档案更加快捷、方便,更具实用性。一是开发平台的选择。系统的目标是将各档案管理单位的数据通过网络连为一体,便于共享数据资源,因此应选用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开发平台,同时在档案管理单位所在地建立数据库,本地数据直接上机存取,既节约了经费,又方便了各单位互访数据。二是硬件要求。各档案单位的计算机在处理大量各类档案信息的同时,又要互相进行数据通信,所以硬件必须具备相应的需求条件。三是数据库模式设计。数据库的模式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设计的目标既要满足当前的应用需要,又要满足可预见未来的应用需要,既具有良好性能,又易于修改和扩充。四是应用程序设计。设计数据输入、查询、事务处理、报表处理等应用程序。五是数据的备份及故障恢复。档案数据是珍贵的数据资源,为避免出现系统对数据资源的破坏,应用系统必须能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以便于数据信息被破坏后的恢复。六是数据库的安全性保护。电子档案利用必须在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所谓安全性保护就是防止非法使用数据库。在一个系统中,安全性保护非常重要,并不是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档案数据库。这就需要对用户使用数据库提供鉴别方法,即使用权鉴别,也要由计算机确认合法性。例如:设置口令等,对存取控制权的鉴别,档案本身的保密程度不同,开放程序也不同,应对获准使用系统的人员及其访问数据库的范围加以限制,对不同的人员予以不同使用权限。档案管理者可根据电子档案内容的密级程度,确定提供利用载体的方法,使用者按照使用权限使用载体拷贝,由计算机确认是否合法,并按期回收,同时通过网络传输电子档案,互联网的开通方便了档案部门之间信息的相互交流,同一份材料可以同时为多人利用,也可以直接到档案单位电脑上查询权限范围内提供的相关内容。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应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采集、综合统计的功能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统计、找出规律,探求新的方式与途径,加强计算机软硬平台建设,满足用户需求,最大限度开发利用电子档案,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确保档案资源安全利用。

三、规范电子档案管理的几项措施

3.1加强电子档案归档制度建设各档案管理单位应根据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电子文件形成、积累过程的管理以及归档责任、检查鉴定等一系列工作环节,做到有章可循。制定电子档案制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注意划清归档过程中各级各类人员的责任;归档时机应适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归档电子文件的责任签署应明确;注意电子文件的动态管理问题。

3.2从电子文件的源头抓电子档案的质量为进一步加强电子信息的管理,对电子信息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和工程图纸等文件集中制作。为档案部门增配必要的设备,建立一系列服务手段是加强这一工作的必备条件。

3.2.1档案室设立图纸与文件集中处理系统,对审查完毕的电子文件进行统一收集,按要求形成纸质文件。

3.2.2设置专门场地对纸质文件进行集中审鉴,以保证纸质文件与相应电子信息的一致性。

3.2.3电子信息由档案部门集中积累,并在项目阶段结束时,在项目组的配合下统一按“电子档案管理办法”集中整理归档。

3.2.4为便于操作和管理,建议进一步规范电子文件形成所使用的软件平台,因工作需要必须使用特殊软件的,有关人员应按“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将软件一并归档。:

3.3要严把电子信息归档关,做好电子信息动态管理一是在电子信息归档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对电子信息进行检查、鉴定、验收,除有关归档责任签署之外,还必须发挥电子档案专家咨询组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二是做好电子档案管理中的电子信息管理,使归档的电子信息跟踪科研生产变化,也即做好电子档案的更改补充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不能将电子档案管理停留在管好几张光盘的初级阶段。

四、结语

电子档案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可回避的。因此,还要不断研究电子档案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以实现安全、高效的管理和利用电子档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雪妍.《浅谈电子档案的管理》[J].兰台世界.2006(15).

篇2

电子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并已归档的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产品和软、硬件说明。它伴随着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渗透而产生,是档案多元化发展的产物,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它的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本文试就在对已有实践回顾的基础上,对基层单位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我国目前电子档案的管理现状

1、电子档案管理的双套制。对于电子档案的管理,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双套制,即在获得电子文件的同时,仍然制作保留一份同样内容的纸质文件,以备不时之需。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电子档案尚处于摸索阶段,理论还不完善,各项制度也不成熟,还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因此,就目前来看,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将是一个优势互补、的局面。

2、电子档案管理还较混乱。在一些基层单位,电子文件常常只是作为过程性文件,分散保存在其形成的部门或是具体经办人的电脑中,随意处置,没有归档。有的即使归档,也只是电子数据的简单堆砌,未经系统化的整理和鉴定,管理混乱,保管措施不到位,数据丢失隐患严重。

3、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缺失。电子档案有着不同于传统纸质档案的特有属性,对电子档案的管理方式也与纸质档案有所不同。比如说,为保证电子档案的长期可读性,必须保留与之相配套的软硬件系统,并定期做好备份工作,以保证电子档案的长期可读性。对于这些新特点、新要求,不少单位还没有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去规范和管理,使得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常常呈现出一种无章可循的状态。

二、电子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的原因

1、现有规范无强制执行力。早在1996年,我国就出台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电子文件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规范性要求。但作为推荐性标准,虽有参考价值,却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所以在常规性的档案检查中,也并未将其列入评审标准,使电子档案的管理处于失控的状态。

2、档案人员归档意识欠缺。电子文件是信息技术的产物,产生时间不长,对于不熟悉计算机操作技术的档案人员来说还很陌生。由于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尚无法满足电子文件管理的需要,故而很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加之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一味地侧重纸质档案的完整性,从而忽视了电子档案的重要性,使得电子文件得不到有效管理。

3、来源过于分散增加了集中管理的难度。现代化的办公环境离不开计算机,电子文档的传输、修改、储存又相当便捷,而一些文档材料的读取使用又必须依托于软硬件系统,所以从文件的起草、收发、流转到最后的整理归档等各个环节,无时无刻不在生成大量的电子文件,这些文件流转于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呈现出杂乱无序的状态,这给档案人员平时及时收集整理也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三、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于资料的真实有效完整。基层单位往往掌握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它们完整记录了事件处理的全过程,反映出当时的真实情况,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是电子文件又极易被修改、复制,且变化不留痕迹,如果不能及时收集,很可能未及归档就已丢失,或者留存的已非最初版本,失去了归档的意义。为了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有效完整,必须对电子档案形成的各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

2、有利于档案的长期保存。对于那些保管期限较长甚至是永久保存的档案,为了延长档案的寿命,除对库房环境有一定要求外,有时也需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性保护措施,如复制、修裱等。电子档案的存在就可以看做是对纸质版的复制,且不会占用太多的库房空间。在查阅利用档案时,也可以直接调取电子档案,进行拷贝、打印等操作,有效避免了纸质材料的二次损耗。

3、有利于档案的编研利用。档案的利用是档案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文件归档的意义所在。在档案的编研和利用过程中,电子档案有着一些传统的纸质档案所没有的优势。首先,电子档案体积小,易于携带。其次,在电子档案的移动和使用过程中,对档案制成材料的机械磨损相对较小。第三,在需要提供复制件的情况下,只要借助一定的辅助设备(如计算机的软硬件平台)即可将原始材料原样再现,省时省力。第四,在对现有档案进行编研时,电子档案也为编纂整理和排版布局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四、多管齐下,实现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1、强化档案人员归档意识。档案人员是档案工作的主体,他们的工作态度直接决定了档案整体质量的好坏,是电子档案制度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规范电子档案的工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档案管理者对电子档案重要性的认识,时刻树立档案信息意识,积极主动地对可能产生的电子文件加以收集,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完整、有序。

2、建立电子档案的长效管理机制。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很多单位并没有成文的规章制度来加以明确。因此,应当在本单位现有立卷归档制度的基础上,尝试增加关于电子文件归档的条款,将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纳入文书处理程序并列入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作为年度考核的标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断探索完善,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操作规程,使电子文档的归档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

3、加速档案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调整。电子文件载体材料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从采集、整理、鉴定、著录直至最后归档的整个流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一支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业务知识的专业队伍至关重要。首先,档案人员需看到自身差距,主动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更新原有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素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档案工作者。其次,上级档案管理部门也应当加强对档案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比如利用好一年一次继续教育的契机,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篇3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高校中的普及应用,医学高校中的电子档案数量也越来越多,如何对这些电子档案进行规范管理成为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有很多高校档案室缺少必要的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管理人员在对电子档案进行整理时由于缺少一定的规范,各自整理的结果都不相同,反而增加了电子档案的管理困难。同时在档案安全方面,医学高校中也缺少必要的安全管理规范,很多教师和管理者对电子档案进行处理时只是简单地进行逻辑归档,并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对电子档案加以保护,同时,部分档案管理者对计算机技术了解过少,对于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电子档案进行安全管理不甚了解,这就使得学校的电子档案处于危险境地中,一旦计算机网络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电子档案的丢失。

1.2缺乏电子档案管理人才

有的医学高校中对于电子档案管理并不重视,也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而即使设立了管理部门对电子档案进行管理,但管理部门的人员很多都缺少必要的电子档案管理知识,对网络技术了解又很少,这就使得电子档案管理不符合相关档案管理要求,而高校电子档案由于缺少有效的管理,导致电子档案丢失、泄露等问题经常发生,归结起来都是缺少相应的管理人才造成的。而现有的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又较低,导致整个医学高校的电子档案管理处于低效状态中。

2信息时代电子档案管理的策略

2.1建立相关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医学高校应该针对电子档案的特殊性质,并结合学校自身档案文件情况,建立相关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和标准,对电子档案的归档工作、信息采集工作、整合工作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明确,并健全相关电子档案信息化管理机制,推动医学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同时,针对电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归档问题,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归档制度,从档案的形成到开发利用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明确,实施对电子档案的全过程管理,对每个环节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以保证医学高校中的电子档案管理能够有规范可依。

2.2加强电子档案形成管理

针对于电子档案在归档前很多信息流失或是不加筛选地全部归档的问题,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归档前的电子档案形成管理,既要确保电子档案的完整性,又要仔细进行筛选。而为了做到这一点,有必要建立相关的归档政策,在保证管理人员在收集电子档案时妥善对档案文件进行保管,减少信息流失,同时还可指派专人进行电子档案的累积工作,对于公务性电子文件,不论是网上上传的还是网上下发的都应该进行归档保存,并且要及时进行打印处理,以防止档案在计算机出现问题时丢失。在具体的处理措施上,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将归档的档案文件通通用汉字处理软件进行归档处理,并用文本形式进行保存;二是对于归档的电子档案应该统一保存在档案室的电脑硬盘上,并且定期档案管理人员要将其刻录在光盘上以防丢失;三是对于从各个部门中收集来的电子档案文件应该统一用杀毒软件进行杀毒处理,以保证档案的安全。

2.3加强对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

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规范,从电子档案的形成到存储、处理和利用都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例如在存储电子档案时要选取性能好的存储载体进行保存,同时要加强对光盘保存环境的管理,避免光盘受到有害气体或是强光的危害造成电子档案丢失。再者,对于存储在电脑中的档案文件,管理人员应该在电脑上建立相关的安全保护系统,加强病毒防护措施,包括安装杀毒软件和防护墙等,保护电子档案安全。

2.4提高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电子档案管理与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相比,其对管理技术的要求更高,因而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更高。学校应该加强对档案管理室人员的培训工作,丰富其在电子档案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提升管理人员对电子档案的管理能力。同时,要注意培养和引进具有专业电子档案管理技术的人才,提高电子档案管理的人员素质,促进电子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篇4

档案管理发展中,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以及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只有在档案管理标准化与规范化的基础上,才能够促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与水平。基于此,在具体落实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做好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划、档案管理人员的配备、档案管理硬件设施的建设等等,从而按照相关要求,规范化、合理化、标准化落实档案管理,以便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保证档案的使用价值。所以,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落实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现阶段我国一些企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确定的是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具体为:

(一)认识方面存在问题

现代化的今天,依旧有很多单位领导及管理者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落实的重要性,而是一味的追求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其实,档案管理的确需要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等,从而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的档案管理。但是,相对来说,规范化、标准化的档案管理应当是数字化、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前提条件。只有规范好各项档案管理工作,在按照相关标准落实各项档案管理工作,并在具体落实档案管理过程中借助先进技术如此才能真正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如若没有落实规范化、标准化的档案管理,而直接落实信息化、数字化档案管理,那么档案管理将难以切合实际,真正发挥作用[1]。

(二)存在资金方面的问题

目前很多企业或单位在进行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这也使得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究其根本,一方面是政府对档案管理部门的经费支持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档案管理部门融资渠道少,难以通过融资来职称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三)存在政策方面的问题

落实规范化标准化的档案管理,需要由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如此才能保障档案管理有依有据、有章有法的落实,使广大人民群众信服。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政府并没有针对档案管理,颁布相关政策或法规,这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的制度规范。

二、强化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有效措施

为了改变当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的情况,笔者的建议是:

(一)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工作

出于落实规范化、标准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考虑,在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中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工作。具体工作内容是:其一,做好公文制发。公文作为档案的前身,多数档案资料都是有公文转化形成的。所以,为了保证档案资料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应当加强工作制发的监督与管理,从而提高公文制发的质量。其二,做好公文、文书的档案收率管理。也就是在制发公文的过程中,对公文签发手续、公文审批、公文标题设定、公文内容等相关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与检查,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错误,保证公文完好、规范、标准。其三,做好公文书写。为了保证公文规范和标准,在制发公文的过程中,应当按照制发公文的相关要求,采用标准的文种,并规范格式,进而书写公文,保证公文简洁、标准、规范[2]。

(二)及时进行档案案卷清理,保证档案时效性特征

档案管理中,保证档案的时效性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保证档案的使用价值,这也使得档案管理有意义。当然,要想保证档案时效性特征,应当注意及时进行档案案卷清理。也就是在档案保管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档案文件的保管价值作用及特征,采取适合管理方式予以保管。在一段时间之后,对档案案卷进行清理,确定没有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对于永久性保存价值的档案文件,则需要查看,确定是否完整、保存是否良好,以此来保证档案时效性特征。

(三)构建电子档案数据库,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在现代化的今天进行到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电子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将企业或单位的档案以电子的方式存储,如此可以保证档案的安全性,且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档案。另外,查阅或使用档案也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那么,如何构建电子档案数据库,推进规范化标准化档案管理?即借助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构建电子档案管理数据库,设置为档案管理数据库的软硬盘,使其能够对档案进行快速的收录、分类、存储,如此可以保证档案管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有效化。结束语档案材料对于—个单位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历史见证以及明智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本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能够提供重要的资源保障。所以,强化标准化、规范化档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当前我国档案管理存在一些问题的情况,笔者的建议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工作;及时进行档案案卷清理,保证档案时效性特征;构建电子档案数据库,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等。希望对于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有所帮助[3]。

参考文献:

[1]丁海斌.档案管理活动中的物质与意识——兼论档案的物理管理与逻辑管理[J].档案学研究.2010(3).

篇5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不同领域的发展已经逐渐完善并且规范化和制度化。在以往的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理念和档案管理方式较为落后,档案管理存在较多不足,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应当紧跟时展步伐,不断完善档案管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

一、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建设中,档案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档案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是国家、企业、个人以及社会组织等形成的各种历史记录。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制度化,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档案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单位或者个人在一个持续时间段内在工作和管理中的积累。它的表现形式是多元化的。对于每个单位档案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它记录了各种历史性的决策以及建设方向,记录了单位的发展以及各种成功,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增加的重要资本。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是所有单位发展要求,同时也在我国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不断培养技术和实用性人才,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代替传统专业型人才教育方法。不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使企事业单位培养更好的人才进行正确方向的提供。另外,规范化的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使各项工作水平得到提高,可以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单位的发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才可以把数据库的作用更好的发挥,使各个部门之间工作的主动性和链接进行提高,有利于整合各类资料,使工作量减少,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二、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档案管理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促使档案管理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完善相关的档案管理信息设备,改变以往纸质档案载体模式。纸质档案不易保存,储存时间较短,存储空间较大,存在比较大的浪费。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设备,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改变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同时借助网络技术可以及时获取相关资料。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档案管理信息数据库,制定相应的登录查询平台,用户可以登录数据库,查阅相关的档案资料。借助信息化管理设备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分析和利用,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完整,节约档案管理时间。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很多档案的管理工作都开始走向信息化和数字化,原有的纸质档案管理工作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所以在目前档案的管理规范化过程中,应该做好二者的结合工作,提升档案管理的桂芳华水平。在很多单位的档案实际管理工作中,纸质档案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应当具备独立的管理体系,同时发挥自身的优势相互配合,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结合纸质档案管理工作,要保证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同时做好紙质档案向电子化档案的转型工作。在电子档案管理开展时,可以推动纸质档案管理的开展,促进两者的有效融合,可以促进档案管理更加高效的开展。电子档案管理可以实现快速检索,不断完善档案查找和利用功能,促进两者的融合,借助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可以从纸质档案中快速查找档案。

三、提高档案管理能力,优化档案服务方式

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对新技术和新设备操作方式掌握不足,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系统化培训,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利用现代技术和方式。如工程类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和操作计算机。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具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灵活应对突发事件。随着现代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的引入,档案管理的服务方式也发生变化,从信息管理逐渐转变成信息服务。档案管理人员经过系统化的培训工作,具有一定的档案管理能力,同时需要改变以往的服务方式,做好档案资料采集、整理和存储工作的同时,同时更加注重档案资料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借助网络平台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打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做好各类档案资源的共享工作。所有的档案管理都是为实际工作做好服务的,利用好各类档案信息,发挥出档案的核心价值,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这是充分发挥出档案信息价值的最有利保证。那么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如何体现档案信息的资料价值,可以说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档案资料价值开发的过程中,想要发掘档案资料价值,注重社会公众开发度的强化,让大众可以阅读和查阅相应的档案资料,深入发掘档案价值。注重档案资料和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针对一些适当公开的档案资料,适当增加开放程度,利用档案资料促进社会发展。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采取现代化和规范化管理方式,不断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在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借助新技术和新设备,开展综合性培训工作,加强档案管理培养。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紧跟时代脚步,应当革新档案管理理念,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注重信息化建设,完善档案服务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希.新时期如何做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J].农家参谋,2017 (24 ).

篇6

档案是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宝贵信息资源,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档案由最初的纸质版发展成现在的电子版,与之相应的是对档案信息化的需求进一步增强。而如今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更是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1 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杨公之主编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导论》中定义档案信息化建设为“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变革了医院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使得以计算机及档案管理软件应用为主,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对档案进行搜索、存储和管理,成为了医院档案管理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院实现信息共享、实现与医保系统联网,保障人民群众效益的重要手段,更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 全面完成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2.1 档案部门需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

首先档案管理需配置足够面积的档案室、办公室、档案柜,以及电子档案储存应用所需的电子计算机、空调、去湿机、灭火器、温湿度计等硬件设施。其次,电子计算机特有的自动化程度高、运算速度快、数据存储容量大、通用性强等的特点,在医院电子档案信息的管理上,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文件的收文、查询、借阅、返还等档案的归档利用和管理工作。同时由于医院面对的社会群体具有广泛性及公立医院本身具有的社会公益性等特点,电子档案信息更加复杂繁多,对于电子计算机的基础配置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医院档案管理部门的计算机硬件配置和网络使用率,是进行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另外,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医保涉及范围的扩大,建立和完善局域网,使各项工作趋于网络化,加强医院电子档案信息的利用,使得资源共享是现阶段提出的更为迫切的要求。

2.2 对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制定严格的规范

档案信息电子化指的是通过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电子设备将档案资料整理输入计算机,使之转变成数据资料再加以应用。因此电子文件的保存归档就需要有明确的规范指引。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医院档案管理规范,并定期组织学习新的档案管理办法,根据新的法规及时修正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其次,建立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对档案实现电子化管理,规范电子文档的归档与管理,保证电子档案信息的科学保管和有效利用。再次,注重特殊类型电子档案的管理。由于医院临床、教学、科研活动具备特殊的技术性,因此多样化特殊类型的电子档案在医院档案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声像档案可以直观便捷地反映手术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意义。

2.3 医院档案信息化需要配备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1)医院档案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修养与素质。熟悉与通透国家档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这是作为一名医院档案工作者首先应当具备的素质。其次,要满足各方面应用的需求,需要具备运用信息技术深入管理、开发、利用档案资源的本领,使档案管理与其他综合信息管理相结合。

(2)医院档案人员需要具备档案专业技能。针对新形势对档案工作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档案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至为重要。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强化继续教育,坚持“学用结合、重视实效”,积极按时参与省、市档案局组织的档案管理培训班,保证其档案管理知识与时俱进,对档案管理法规了解参透,同时能够充分掌握新时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手段,以满足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3)医院档案人员需要是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新形势下,医院档案需要管理、档案、计算机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思想、经济理念、档案专业知识等,对档案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也需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医院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为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数据与保障。

2.4 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注重档案信息安全

由于电子信息应用会受到来自病毒和黑客等问题的影响,因此保管电子档案的计算机的各种防病毒措施要完善,针对部分需要提供网络共享的档案资源,要提供有效的网络安全保障;在档案信息化的同时,更不可忽视纸质档案的保存,要实现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

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全面而又具体的工作,它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管理规范、优秀的档案管理人员、严谨的安全措施等各方面的综合配合,实现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只有积极推动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才能适应社会和时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社会。尤其是医院的社会公益性决定了其服务团体的广泛性,而其自身档案信息化建设历程又是社会档案信息化建设历程的直接体现,因此,加强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只是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荣蓉,浅谈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J].科技信息,2012

[2]于秀珍,陈春玉.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探[J].北京档案,2009

[3]生秀娟.加强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之管见[J].黑龙江档案,2009

[4赵明娟.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现代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医院管理,2009

篇7

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数码相机得到普及和广泛应用。数码照片特有的成像快、处理快、传输快、查阅快和成本低、存储久等特点,使其大有取代传统胶片型照片的趋势,成为照片技术发展的主流。如何对数码照片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是基层档案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现行的国家标准《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1821-2002)仅是适用于银盐感光材料照片档案,也就是传统胶片型照片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尽管目前数码照片档案管理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视,一些省、市和单位出台了在本地、本部门试行的数码照片管理规范,但存在标准不统一、内容不完整、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数码照片管理从总体上来说,仍处于一种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况。笔者认为,对《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1821-2002)进行修订迫在眉睫,使该标准既适用于传统胶片型照片的档案管理,又适用于数码照片的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建议对《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1821-2002)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修订:

一、在“1 范围”条目中,去掉“银盐感光材料”这一界定,使得《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的应用范围涵盖数码照片。

二、由于数码照片是一种电子文件,应符合《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18894-2002)要求,建议在“2 规范性引用文件”条目中,增加“GB/T 18894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三、在“3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数码照片的定义:“数码照片electronic photograph 是用数码相机、扫描仪等设备获得的,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静态图像文件。”

四、由于数码照片依赖计算机系统进行阅读、处理,一方面,其数据信息很容易被修改,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必须保证照片的原始性、真实性。另一方面,必须符合电子文件的规范要求。建议在“4.2 收集要求”中,增加以下条目内容:“对存在真伪疑义或修改处理的照片应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鉴定,确保照片的原始性、真实性”;“数码照片以JPEG、TIFF为通用格式,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的数码照片,其光学精度至少在300万像素以上;用扫描仪对纸质照片扫描形成的数码照片,其扫描光学分辨率一般应在600dpi以上,数码照片迁移、格式转换、归档过程中,应保持原有精度和不丢失图像交换信息”。将“4.2.6 对无底片的照片应制作翻拍底片;对无照片的底片应制作照片”修改为“对无底片的照片应按照标准扫描或制作翻拍底片;对无照片的底片应制作照片;对永久或长期保存的照片,归档时,应同时制作纸质照片,按双套制要求保存”。

五、为满足纸质照片和数码照片编号的需要,在“5.4 照片的整理”中,“照片的编号”应采用以下格式:“全宗号―门类―年度―保管期限代码―册号(盘号)―张号”。门类是用来区分纸质照片和数码照片的代码,分别用“ZP”、“SP”表示。册号(盘号)是在某一全宗某一保管期限内纸质照片册或存储数码照片光盘的排列从“1”开始的顺序号。需要增加“数码照片文件的命名”、“数码照片的存储及说明”条目,内容如下:“数码照片文件命名规则为‘门类―年度―保管期限代码―张号’,张号用五位阿拉伯

数字表示,位数不足的在前面补‘0’。如‘SP20091

00003.jpg’,其中,第1~2位表示门类,第3~6位表示归档年度,第7位表示保管期限,第8~12位表示张号。”“数码照片应采用只读光盘作为保存载体,一个归档年度的数码照片应存储在一张或多张光盘中,几个归档年度的数码照片一般不允许存储在一张光盘中。刻制光盘时,应选择‘一次性写入’方式,刻制一式三套,套别分别为‘A’、‘B’、‘C’,其中,‘A’表示封存,‘B’表示利用,‘C’表示异地保存。光盘背面应注明全宗号、门类(类目)、年度、盘号,格式为:‘全宗号―门类―年度―保管期限―盘号’。书写时,应使用光盘专用书写材料,不得直接在光盘上粘贴任何标记。每张光盘的根目录下应有说明文件、著录文件、数码照片子目录。说明文件文件名‘README.TXT’,文件内容应包括全宗号、门类、年度、保管期限、盘号、全宗名称、形成时间、件数、套别、制作人、审核人、制作时间等信息。著录文件文件名‘DESCRIPT.XML’,文件内容:数码照片光盘内目录的电子版本。该文件应使用经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自动生成。文件格式‘XML文件’。数码照片子目录目录名‘DATA’,目录内容:存放经过整理后的数码照片。光盘封面正面应打印或使用符合档案要求的书写材料填写上述说明文件的内容。”

六、在“5.5 照片档案目录的编制”中的“目录种类”,增加“文件目录”内容和条目:“数码照片文件目录应逐张照片编制,使用经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目录的编制、管理。数码照片文件目录项目包括全宗号、门类、年度、保管期限、光盘号、张号、题名、拍摄者、拍摄时间、备注。”

篇8

地质档案资料是地质勘探开发过程中取得和形成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及信息载体,是地质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资料。它充分反映了我省矿产的发现过程、勘查规律、取得的成就、经验教训及地质工作的全貌,是现在和今后地质工作的重要参考。我省的地质档案资料经过几代地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和努力实践,管理水平尤其是档案管理的规范程度大大提高。

1 加强领导,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领导重视是关键。任何一项工作如果领导不重视、不支持,许多具体的工作都会困难重重。地质档案管理工作更是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重视,领导对档案工作的概念、态度,对地质工作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领导的档案管理意识及对档案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他们对档案工作的态度。除了宣传档案资料的重要性外,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成果也是决定因素。只有不断增强档案管理意识,爱岗敬业搞好服务,充分发挥地质档案资料在科研、生产、二次开发中的作用,才能得到领导的重视。

我馆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在厅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档案基础建设进展显著,体现在:档案管理人员人手一台计算机;配备了服务器,建立电子阅览室;添置了空调、除湿机;更新档案柜、光盘柜;档案人员队伍也得到了充实。领导的重视为地质档案资料管理规范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加强制度建设,重在基础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是实现档案规范化的前提。我馆从建立以来,根据地质资料的特性和工作要求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和制度,先后制定了《库房管理制度》、《地质资料进出库制度(借阅库)》、《地质资料进出库制度(备用库)》、《地质资料保密制度》、《地质资料定期检查制度》、《地质资料抢救修复制度》、《库房资料管理交接制度》、《库房温湿度控制制度》;1997年起对馆藏重要的地质资料进行数字化,制定了相应的《数字化地质资料保管制度》;2007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国土资源部国家保密局《全国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方案》,对全馆馆藏地质资料进行地质资料的清理工作,制定了《地质资料借阅制度》。从而使我馆地质资料在归档接收、库房管理、借阅利用等每个环节做到有章可循、有记录可查。

3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地质档案规范化

健全完善档案管理网络,以信息化推动档案管理规范化。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档案工作发展的方向。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抓好基础数据的录入工作是实现档案工作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工作。

从1997年国土资源大调查数字国土工程项目开展以来,我馆先后使用全国地质资料目录信息服务系统、数字化地质资料光盘综合管理系统VIEN3.4、数字化地质资料光盘综合管理系统VIEN3.6、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制作浏览系统(ED-Maker3.2)、中油V2.0成果地质资料制作浏览系统对原有和新增的重要地质资料进行了数字化处理,使我馆馆藏地质资料信息化水平得到很大提升。2007年,我馆与福州思进办公自动化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福建省地质资料电子阅览室系统,推进了我馆地质资料查阅利用方式现代化的变革。该软件通过计算机信息化处理和网络技术,实现对数字化馆藏地质资料的智能检索、权限判别、无损调阅、选择打印、实时统计等目标。为保证系统能够长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地运行,本系统做到了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系统的易用性和易维护性,系统的先进性。利用者可以准确、快捷地查阅与调阅各类地质资料,使我馆档案管理规范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4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化

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进步所引发的档案工作变革,给地质档案工作人员一个新的定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档案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光盘、磁带为载体的电子档案逐步代替纸质档案;地质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编、借阅正通过网络来实现。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和满足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如何提高地质档案的管理水平,搞好档案管理规范化,档案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篇9

电子档案的每一个环节:建立、处理、归档、利用、保管、更新等,都存在信息的丢失或更改的隐患,为提高电子档案管理质量,促进电子文件管理的科学性,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对单位、档案员进行约束,还要制定相关网络系统保密验收的规范、计算机和软件兼容性要求、密级电子文件的特殊管理规定等,更好地保障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和真实度。

2.统一电子档案管理

软件建立规范的电子档案接收数据格式,将档案整理软件进行推广和统一。首先由地方的档案管理部门规定统一的电子文件模板,对电子文件和信息类型、格式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发放到各单位进行参照。定期开展电子档案培训工作,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和技术的继续性教育,帮助他们进行软件更新,格式统一,使其熟练操作和管理。档案管理部门也可以定期对各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帮助档案管理人员发现工作的不足,找出解决措施,促进统一数据格式的电子档案体系形成。

3.提高电子档案的保存质量

电子文件的生命包括“物理生命”和“信息生命”。电子档案的存贮内容具有不稳定性,存储介质易受磁场、温度、湿度、细菌等因素影响,对电子文件“物理生命”的保护一是防磁,二是控制调节环境的温湿度,三是防止机械损伤,四是注意环境卫生。电子文件本身还易受到计算机病毒、电脑黑客的破坏,必须建造专用库房、档案柜存放电子档案,配备专业电子档案机房和较高的安全性的电脑设备,及时更新电子档案的文件结构,加强电子档案的保管,确保电子档案的长期可读性应用。对电子文件“信息生命”的保护主要有防电脑病毒,控制网络中电子文件系统的安全,备份处理,异处保存,及时更新档案支持软件,并在不改变电子档案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的前提下,更新电子档案的文件结构,以适用新的“生存环境”。

4.加强我国电子档案的安全

(1)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备份技术是针对电子档案管理安全患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安全性措施。面对网络系统的安全隐患,应完善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使计算机或者网络发生安全性事故时,关键、重要的信息数据能有效恢复。(2)要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通过验证用户信息、输入调阅口令和限制访问、权限,安装先进的防毒杀毒软件、建立防火墙来防止病毒和黑客对电子档案的恶意破坏和篡改。(3)对重要文件采用。“双重“归档法。由于文件生效的主要标志是签署和印章,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对一些具有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的文件必须以纸介质形式保存。鉴于电子文件载体和信息技术的不稳定性及易修改性,也有必要将重要的电子文件制成硬拷贝存档,以确保数据的安全。

5.提高我国档案工作人员素质信息化进程

推进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为档案管理人员提出新的课题。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增强现代档案管理专业修养,熟练操作多媒体文件,掌握电子文件归档方法。能有效识别网络电子文件操作者,对其进行权限控制。单位应引进高端档案管理人才,让他们兼具档案管理业务和计算机技术。

篇10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2-5279-02

Research on Collection and Arrangement in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System

HOU Li-li

(Automation Institute of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mpany, Lanzhou 730060, China)

Abstract: Col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records, the core module of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occupy most part of work, relate to whether the advantages of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System comparing with old handwork management of records are really obvious or not. The functions of the whole and every module of collection and arrangement in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System of Petro China are introduced.

Key words: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system; collection and arrangement; records filing; records handing in; records distributing; records receiving

传统档案业务的一般原理是:部门档案归档人员将实体档案提交到档案管理部门,由档案管理部门人员负责档案的入库管理。由于不能充分发挥电子文件的优势,造成手工劳动量大,操作程序复杂,人力、物力资源浪费,而且档案利用率极差。为了加快中国石油天燃气集团公司信息化的发展,统一各个下属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形成中石油档案共享知识平台,项目组在信息部的支持下,与微软合作开发了中国石油档案管理系统。

系统的原理是:部门档案归档人员将档案电子条目录入,经过归档部门领导和档案部门领导审核后,档案电子条目自动提交给档案管理部门,随即可同步提交实体档案和清单,由档案管理部门人员进行档案整理和入库维护。这部分功能主要由系统中收集整理模块完成。本文介绍收集整理模块的总体功能结构和各个子模块的工作原理。

1 总体功能结构图

“收集整理”模块主要包含“档案归档”和“档案上交”的功能。

档案归档的目标为协助归档部门和档案部门的用户将电子和实体档案归到中国石油档案管理系统中,以达到提供借阅利用的目的。档案上交的目标是实现油气勘探开发类档案的汇交和分发。图1是收集整理模块的总体功能结构图。

2 档案归档

档案归档包含预归档、归档整理、档案整理三个子模块。

2.1 各个子模块任务

2.1.1 预归档

1)归档部门人员对待审核档案的电子条目进行录入、编辑、提交;

2)归档部门领导审核;

3)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审核;

2.1.2 归档整理

1)部门归档人员对不需审核的电子条目录入、编辑、移交;

2)部门归档人员对实体档案的同步归档:归档清单打印、实体档案同步移交到档案管理部门;

2.1.3 档案整理

档案管理部门人员对归档部门提交的电子和实体档案编辑、实体整理、归档办结;

2.2 档案归档流程步骤

如图2,系统提供四种归档流程,可由各单位根据本单位业务情况选择使用。

2.2.1 标准流程归档

对应上图的全部五个步骤12345。

2.2.2 直接归档

归档流程从第四步开始,即从“归档整理”步骤开始,这种归档流程完全以实体归档发起,去掉了前面三步电子条目先归档的过程,档案归档只经过45两步流程完成。例如:总部的档案归档就是这种流程。

2.2.3 档案部门审核

对应标准归档流程去掉第二步,即1345。对应系统中就是档案条目在“预归档”步骤由档案部门审核通过后,进入到“归档整理”步骤,由部门归档人员进行实体归档工作。

2.2.4 归档部门审核

对应标准归档流程去掉第三步,即1245。对应系统中就是档案条目在“预归档”步骤由归档部门审核通过后,进入到“归档整理”步骤,由部门归档人员进行实体归档工作。

3 档案上交

档案上交分为档案汇交、档案分发、档案接收三个子模块。如图3,源单位(如油气田A、油气田B……)把档案上交到目标汇交单位(如勘探开发研究院)。如图4,由档案产生部门将档案分发到各个下属单位档案部门(如A单位档案部门、B单位档案部门……),由这些部门利用“档案接收”功能,将档案接收到系统的收集整理模块中,进行编辑和存档。

4 结束语

中国石油档案管理系统目前已在中石油多家下属单位上线。作为档案系统的核心模块――收集整理,以其简洁的归档程序、严密的在线审批流程、兼容的条码和清单打印功能大大方便了用户单位的推广和使用,促进了企业的减员增效。“电子文件先归档、实体随后”的管理理念,使归档部门确保实体档案要和相应的电子档案一致,并同步提交到档案管理部门。跨部门、跨地区的不同单位间档案的汇交、分发和接收,只需几个简单步骤即可在线完成。电子条目的录入项设置严格遵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档案管理手册》规定的档案基础业务规范和档案信息化规范。系统统一了中石油各个下属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将成为中石油集团公司档案管理平台和共享知识中心。

参考文献:

[1] 师玉强,王政.大型工程档案收集整理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7).

[2] 刘宏.关于建设工程档案收集整理标准化的思考[J].北京档案,2010(10).

篇11

与传统档案相比,电子档案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虽然其在储存空间占用相关信息处理效率等方面有很大优势,但在对其认识、利用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档案管理观念陈旧落后

很多单位的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将档案工作与保管性工作混同,认为档案管理不会影响单位实质性发展。因此,他们对档案工作不能及时关注和更新,对新出现的电子档案管理方式缺乏正确认识。部分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观念陈旧,没有及时调整管理思维,档案管理理念比较封闭,制约了电子档案的发展进程。

2.档案管理不规范

电子档案对计算机系统依赖性强,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规定了对重要系统、文件、数据信息进行定期备份,但是缺乏具体操作性规范。电子档案保存工作缺乏连续性和完整性,管理工作存在很多纰漏。目前的电子档案存储介质主要是光盘、移动硬盘和U盘等,没有进行备份数据档案登记管理,缺乏规范的放置措施,另外,计算机数据档案没有配套的避免拷贝技术,缺乏相应的检查机制。

3.忽视电子档案管理安全

档案管理工作者普遍忽视电子档案安全性,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电子档案依赖于计算机系统,因此电子信息在收发、保存、归档的过程中存在病毒入侵、被盗、泄密、被伪造和篡改等风险。利用电子档案的过程也存在安全隐患,因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比,更容易被修改和覆盖,破坏电子档案的原稿。

二、电子档案管理改进对策

1.制定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电子档案的每一个环节:建立、处理、归档、利用、保管、更新等,都存在信息的丢失或更改的隐患,为提高电子档案管理质量,促进电子文件管理的科学性,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对单位、档案员进行约束,还要制定相关网络系统保密验收的规范、计算机和软件兼容性要求、密级电子文件的特殊管理规定等,更好地保障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和真实度。

2.统一电子档案管理软件

建立规范的电子档案接收数据格式,将档案整理软件进行推广和统一。首先由地方的档案管理部门规定统一的电子文件模板,对电子文件和信息类型、格式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发放到各单位进行参照。定期开展电子档案培训工作,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和技术的继续性教育,帮助他们进行软件更新,格式统一,使其熟练操作和管理。档案管理部门也可以定期对各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帮助档案管理人员发现工作的不足,找出解决措施,促进统一数据格式的电子档案体系形成。

3.提高电子档案的保存质量

电子文件的生命包括“物理生命”和“信息生命”。电子档案的存贮内容具有不稳定性,存储介质易受磁场、温度、湿度、细菌等因素影响,对电子文件“物理生命”的保护一是防磁,二是控制调节环境的温湿度,三是防止机械损伤,四是注意环境卫生。电子文件本身还易受到计算机病毒、电脑黑客的破坏,必须建造专用库房、档案柜存放电子档案,配备专业电子档案机房和较高的安全性的电脑设备,及时更新电子档案的文件结构,加强电子档案的保管,确保电子档案的长期可读性应用。对电子文件“信息生命”的保护主要有防电脑病毒,控制网络中电子文件系统的安全,备份处理,异处保存,及时更新档案支持软件,并在不改变电子档案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的前提下,更新电子档案的文件结构,以适用新的“生存环境”。

4.加强电子档案的安全

(1)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备份技术是针对电子档案管理安全患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安全性措施。面对网络系统的安全隐患,应完善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使计算机或者网络发生安全性事故时,关键、重要的信息数据能有效恢复。

(2)要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通过验证用户信息、输入调阅口令和限制访问、权限,安装先进的防毒杀毒软件、建立防火墙来防止病毒和黑客对电子档案的恶意破坏和篡改。

(3)对重要文件采用。“双重“归档法。由于文件生效的主要标志是签署和印章,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对一些具有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的文件必须以纸介质形式保存。鉴于电子文件载体和信息技术的不稳定性及易修改性,也有必要将重要的电子文件制成硬拷贝存档,以确保数据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