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08:57: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国际化战略分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优劣势分析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等思想,虽然我国企业在技术、管理、经营规模和品牌等方面暂不具备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但在小规模和适应性技术、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见表1)。
表1国内企业国际化经营优劣势分析
在当前跨国经营实践中,正是比较优势因子构成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利基,成为企业构筑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多数从事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国际化经验不足,对外投资规模小,研发水平低,资金实力不强,跨文化整合管理能力欠缺,制约了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中国企业在国际化中带有明显的后发型特征。作为后来者的中国企业,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充分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发挥出后发优势。后发优势主要产生于以下三种模仿创新活动:一是技术引进:二是模仿性创新;三是价值链协作,即通过贴牌生产、加入全球采购体系、战略联盟等。主动融入其全球价值链体系。
二、利基战略与中国后发型企业国际化优势的培育
(一)利基战略与中国后发型企业国际化
菲利普・科特勒在《利基营销》里对“利基”定义如下:“利基是更加细分的某个群体或市场,这是一个小市场,并且它的需要没有被服务好,或者说,有获取利润的基础。”所讲的利基战略是企业成长的整体性战略,是深度专业化和跨国化的复合战略,主要指企业以某个狭窄的业务范围为战略起点,集中资源和力量进入,首先成为当地市场第一,不断扩展地域市场范围,采取多种途径建造竞争壁垒,分阶段、分层次地获取并巩固市场冠军的地位,最终实现全球单项冠军的最高目标(其战略路线见图1)。
图1利基战略路线图
从利基战略的特性来看,利基战略适合于中国后发型企业国际化。针对中国企业,可将利基理解为后发型企业国际化培育产业优势的战略,强调市场细分,竞争战略中的集中与后发。全球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发展迅猛,进入了一个标准化生产、供给过剩的全球一体化时代,企业之间产品日益同质化。此时,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多样性成为培育新兴行业的动力源,也为后发型企业的市场开拓提供了机遇。后发型企业选定一个很小的产品或服务领域,以某个狭窄的业务范围为战略起点,集中力量进入并成为行业内的领先者后,不断向更为宽阔的领域扩展,同时采取多种途径建立竞争壁垒,强化其优势,逐渐形成可持续的竞争力,培育出后发型企业跨国经营的产业优势。以万向集团为例,创业初期由于进口汽车配套的万向节型号多、批量小、质量高、工艺精、利润少,许多万向节厂都不愿生产,国家只能进口。万向选择做市场利基者,运用利基战略通过细分市场后,有针对性地就客户的要求进行产品开发和业务调整,以专业化的产品―万向节来满足特定需求,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利基市场份额,并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占据了强有力的市场位置。
(二)利基战略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竞争优势的培育
1.以中国企业提供的差异性产品与服务开拓国际市场。企业不可能满足各种市场需求,面对较大市场已经被瓜分完毕的现实,利基战略成为众多后发型企业与大企业抗衡的选择途径之一。通过对市场的研究细分,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劣势,选择出有发展潜力的利基市场,是企业实施利基战略的起点。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初始阶段,比较好的切入点是选择那些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能够充分利用中国的劳动力、原材料等各方面成本低廉,获得的便利性优势。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不乏成功选择利基市场做大做强的例子(见表2)。
表2中国企业以利基战略开拓国际市场
2.以利基领域的强大优势向相关行业及多元产业拓展。 利基战略是企业国际化的成长战略。通过市场细分,在某一狭小的市场领域做大做强后,企业可以凭借积累的实力与经验向其他产业进军。通过适当的多元化经营,在变化莫测的国际市场上,规避、分散风险,扩大市场规模。部分中国企业的业务拓展情况(见表3)。
表3中国企业以利基市场为基础向相关及多元领域拓展
3.以壁垒强化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产业竞争优势。利基战略起步于狭小的市场领域,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离不开对自身优势的强化。中国后发型企业在确立了某一个利基市场后,更有必要根据企业自身特征建立起各种壁垒,保证企业长期收益的获得,营造出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企业建造的壁垒主要包括:品牌效应、成本领先、关键因素控制、技术壁垒与优秀的企业文化等。后发的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打拼,离不开产业优势的支撑,以壁垒强化优势也是必然选择。中国企业在以壁垒强化优势方面的例子(见表4)。
表4中国企业以壁垒强化产业优势
中国企业国际化不同于先发国家的企业国际化,具有后发型特征。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国内市场增长迅速且需求结构多层次,为我国后发企业迅速进入低端市场或其他利基市场提供了可能,避免了其在初始进入时直接与先期进入的跨国公司进行面对面竞争。后发的中国企业通过寻找利基市场,以中国的差异性产品与服务来满足某一特定的消费需求,有效避免与大型企业的过早恶性竞争,并不断做大做强,以壁垒强化其竞争优势,以多元化分散风险,扩大规模,从而营造出后发型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知识管理是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核心所在,一场学习竞赛的胜利者将可能赢得所有的博弈,选择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就对竞争对手形成了一种负的外部性,增加了自己先占于竞争对手的机会(泰勒尔,1997)。这类企业更注重于知识的获取,对充分实现其掌握优势知识资源的价值的欲望也更强烈。对于发展中国企业,如何寻求知识并获取优势是企业国际化的重要动机,但目前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企业国际化的交易成本及企业的有效运作方面。尽管资源基础论及KBV在战略管理中已经成一个比较流行的分析工具,被普遍用来解释企业竞争优势、企业成长及企业战略联盟问题,然而很少被用来分析企业特定的战略问题。特别是在目前的文献中,从知识能力形成角度对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国际化战略动机没有深入研究。
一、知识密集型企业国际化知识能力形成机理及路径研究
知识密集型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知识的异质性,而学习是企业竞争优势唯一的持久性来源(Willias,1992)。跨国企业在进入国外市场中,面临各种额外的知识及信息,经营者不可能等到掌握所有的国际化知识以后才开始进行国际化,也不可能对一个完全不了解的市场盲目冒险而投入大量资本。由于这些跨国公司是海外市场的“新来者”,缺乏足够的东道国知识,缺乏在国外经营的经验,在国外经营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和阻碍,增加了国外运营的成本,可能使国际化扩展发生延迟,导致企业海外经营效率低下。因而,知识在国际化扩展中就尤其重要,而作为知识来源的途径,组织学习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
March(1991)提出组织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即组织学习包含两个方面:“寻求”与“利用”。“寻求”一词与搜索、变化、风险承担、经验、实验、灵活性、发明及创新等相关,是对新战略资源和竞争力的获取;“利用”与提炼、选择、生产、效率、选择、实施及执行有关,是对已有资源和竞争力的使用。根据March(1991)提出的组织学习理论的两个方面,主流理论关于国际化的观点使用了“利用”而不是“寻求”的观点(Hedlund and Ridderstrale,1997),目标是效率最大化。由于忽视了资产的寻求,这些传统理论没有成功解释跨国公司是如何通过国际扩张进行创新的。而实证表明,资产寻求型FDI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如Kouemmerle(1996)发现,制药和电子部门的大型跨国公司在海外研发基地的增加主要是为了获得新知识而不是利用现有的知识。“知识寻求”的本质属于创新范畴,它的重要功能是增加整个知识系统的知识存量,有利于已有知识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对“知识利用”取得的成果进行保护;“知识利用”则是对现有知识进行利用的深化与巩固,同时又是对可利用知识的积累。
企业跨国知识能力的积累有两个过程:一是从缄默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即是以创新为主,将新技术、新知识能力商业化并获得利润及租金的过程;另一种是从显性知识转变为缄默知识,即获取物化技术以及可以传播及表达的技术及知识,并经过消化、吸收与原来的缄默知识相结合的过程。这与企业内在的“利用”与“寻求”相对应,只不过是这两个过程是跨国界进行的,通过国际化扩张进入国外市场使企业提供了“利用”利益及“寻求”利益(Dunning,1993)。从这个意义上,“知识寻求”与“知识利用”是影响企业国际化知识能力形成的两个有机结合的因素。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化模式存在较大的不同。主流理论主要针对发达国家,强调发达国家“知识利用”方面,因为这些国家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但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能力较弱,而且不完整,在知识能力积累路径上有较大的不同。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国际化知识能力发展的路径更多地取决于“知识寻求”,但与其发展中国家不同,由于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通过内向国际化获得了一定的技术能力,可以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进行投资,进行“知识利用”。即通过“知识利用”与“知识寻求”而获得能力的提升。
二、企业国际化能力形成与知识密集型企业国际化战略动机
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国际化其实是跨越国界追求能力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以知识的持续寻求、积累和根据知识存量进行利用、反馈,进行调整为核心的动态的、多维过程。具体来看,企业国际化发展与企业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见图1)。
企业能力既可以是企业国际化发生的条件,也是企业国际化的诱因;企业能力既是企业国际化的推力,又是企业国际化的拉力。而作为组织学习的两个方面,“知识利用”与“知识寻求”与企业竞争能力互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知识利用”推动企业国际化竞争能力的形成及提高,企业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了企业进行“知识利用”。
从更深层次来看,从KBV理论对于跨国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解释可以看出,KBV理论在解释企业国际化经营时也隐含着企业国际化战略动机。因此,与市场逻辑不同,组织逻辑暗示具有市场不具备的能力:一方面是利用知识的能力,另外一方面是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时,是“知识寻求”、“知识利用”跨越国界的过程,这说明了企业具有“知识寻求”、“知识利用”国际化战略动机。这一观点比现有理论更体现了因果的统一,既补充了知识转移情形下只考虑交易成本的缺陷,又支持了企业组织惯例及文化差异的观点,符合KBV分析企业的组织逻辑。
三、转轨经济下的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国际化战略动机分析
1、知识能力不完整性决定了具备较强“知识寻求”国际化战略动机
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知识能力及管理经验相对发达国家较弱;在转轨经济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知识能力是不完整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需要通过向发达国家企业学习来获得先进的知识及技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国际化“知识寻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寻求东道国市场知识、寻求国际化经营管理知识、寻求技术。
2、转轨经济特征决定了具有强的“知识利用”国际化战略动机
第一,在计划经济下,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及自主开发,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部分企业具备了剩余能力,企业需要将这些剩余能力进行扩张,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同时,由于中国处于转轨经济中,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成本较高,通过内部化进行交易成本较低。在这两个条件下,企业国际化扩张的动机就相对较强。第二,企业普遍缺乏一些发挥知识优势的非知识性资源。除知识性资源外,转轨经济中的中国企业普遍缺乏一些资源,如财务资源等。为了使企业更快提高竞争能力,企业在寻求知识性资源的同时,也要寻求这些非知识性资源,将这些资源与本身具备的知识优势结合一起,更好地进行“知识利用”。第三,投资约束机制“软化”使国有企业具备“知识利用”国际化动机。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基本上是一种层层委托的关系,由于委托层次过多,企业的经营者没有最大化所有者权益的激励。当企业的经营者对其投资决策行为不负任何责任或者只承担很小一部分责任时,企业的投资约束软化了。在转轨过程中,由于人们还不太习惯通过健全公司的治理结构来加强对企业投资行为的约束,民营企业家以“拍脑袋”进行决策的方式仍然常见,也出现投资约束软化的特征。而投资约束软化的一个最常见后果是产业的“过度进入”行为(郭昕炜、徐康宁,2001),这就必然造成行业竞争程度加剧。激烈竞争导致的微薄利润使企业寻求新的增长空间,寻求国际化发展,以增加新的利润来源。第四,知识密集型企业快速国际化的特征使得其有可能与传统企业不一样,可以跨越一些阶段,甚至不经过国内发展的阶段就直接进入国外市场,有可能表现出强烈的“知识利用”国际化动机。“知识利用”国际化本质上是获取互补性资源的战略,以弥补其本身资源能力的不足。
由于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及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国际化知识能力的不完整性,“知识利用”与“知识寻求”的转化存在两个矛盾,阻碍了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国际化知识能力形成。第一,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国际化发展时间还不长,实力还不雄厚,大多数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既要应用于扩大规模,占领市场,又要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断进行“知识寻求”,所以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国际化“知识利用”及“知识寻求”矛盾就显得更突出。第二,由于二者在成本与收益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上不一致,“知识寻求”利于长期,“知识利用”利于短期,导致冲突。自适应过程会在无意识中偏向“知识利用”。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境外企业发展资金的不足一方面使企业在海外扩大再生产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也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对尽快收回投资回报有着更加强烈的动机与愿望,投资短期行为明显,使部分企业出现短视行为,只重视企业短期发展,不重视企业长期成长;只重视利润的获取,不重视知识的获取,整体上不利于企业国际化的长期发展。
四、结论
进行一个有效的组织学习过程必须建立在“知识寻求”与“知识利用”相统一的基础之上,而这体现了企业的国际化目标——价值最大化。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能够获取多个地区的当地知识或技术并加以开发利用,这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尤显重要,体现了企业国际化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一个有远见,想长期持续发展的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时期的战略需求,寻求“知识利用”与“知识寻求”相对性统一,力争在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兼顾平衡。尽管随着改革开放程度深入,发展中国家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能力在短短十年时间左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相对发达国家,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经营管理经验上,都需要进行额外的组织学习及进行知识创造,组织学习影响着企业国际化知识的获取及国际化知识的创造产生。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国际化的根本动机为寻求知识动态优势,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不断地生产知识、创新技术,尽可能地从最大空间以最快速度获取知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种知识动态优势的保持必须通过国际化从国际创新网络中不断地通过学习、吸取知识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要适当加大对“知识寻求”力度,采取多种方式从国际创新网络中获取知识,这是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Dunning,J.H: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Patterns in the 1990s,in The Global Race f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xelheim L.,ed.)[M],Springer-Verlag,1993.
[2]March.J: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极为广泛,涉及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国内外教育界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应包括五个方面,即教育理念、办学模式、人员交流、课程体系和学术交流的国际化[2]。教育理念的国际化是指以国际化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扩大高校办学的全球化视野,对国外教育开放与融合,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办学模式的国际化是指国际合作办学:一是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招收当地学生;二是引进国外教育资源在国内办学,培养本国学生。人员交流的国际化包括学生和师资的国际交流,其中师资国际交流的程度是衡量一所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主要通过两个指标来反映:一是外籍教师所占的比例;二是本国教师中具有在国外留学、进修或学术交流经历的比例。学生的国际交流主要包括招收外国留学生以及本校学生到国外学习交流两部分。学术交流的国际化是指开展国际化科研课题研究、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以及参加或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二)金融学课程体系
国际化的内容课程体系的国际化是更深层次的国际化,是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下,构建国际化的金融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必要途径。金融学课程体系的国际化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开设国际性(或者涉外)内容的课程,如开设世界经济、国际法律、国际关系等课程,或在已开设的课程中增加国际化内容,如增加国际背景、国际案例、外国文化等;第二,开设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讲授的课程;第三,课程实施的国际化,即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授课时间和地点等的国际化[3]。
二、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几年教育教学改革,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不断优化。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以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中介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保险学、国际金融、公司理财、金融工程、投资学为核心的主干课程,基本涵盖了金融学的主要领域;二是各高校依据各自优势、培养目标和模式设置的各类选修课程,如会计学、财务管理、投资银行学、期货市场原理与实务、信贷理论与实务等。但是,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主要以国有银行为主、市场化程度不高、金融业开放程度较低、金融活动深受政府干预和影响,我国高校在设置金融学课程体系时仍然偏重于宏观理论,微观金融比重偏低,定量分析和实践环节有所欠缺[4]。
(一)金融学课程体系的国际化现状
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在国际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提出金融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新形势下,我国许多高校都制定了金融学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金融人才。第二,课程体系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在保持宏观金融研究与教学优势的同时,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公司金融、金融工程、衍生金融工具等微观金融理论与技术课程,以及银行实务、外汇交易实务、证券投资实务等实际操作课程,弥补了原有课程体系的不足。在已开设的课程中,各高校纷纷增加国际性内容,如对金融理论的国际背景和历史介绍、使用国外案例等。此外,一些高校利用自身的师资和学术优势,直接与国际著名大学的金融学教学接轨,在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逐步缩小与国际一流水平的差距。第三,开设双语课程,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或引进教材。近年来,随着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我国高校均开设了一定比例的双语课程,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中文讲授或中英文交替讲授,一些重点高校还开设了全英文课程。此外,许多高校加大了引进国外优秀金融学教材的速度,各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国外大学金融学专业教材,高校在教学中选用国外翻译教材甚至原版教材的比例大大提高。第四,采用科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式。我国高校金融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教学方式多样化。一般高校都具备了多媒体教学条件,一些高校还开办了网上教学和金融证券实验室。一些高校推广案例教学,通过对各类案例(尤其是一些国外案例)分析与讲解,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一些高校通过开设各类实务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
(二)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建设成绩显著,但仍存在不少问题。1.国际化课程体系尚不成熟,差距明显。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还处于各自为政的境况,尚未制订成熟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和国际化课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缺乏对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指导,从而影响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养质量。首先,由于我国金融学处于传统金融向新金融的转型期,我国高校的金融学课程体系带有很强的过渡特征:在“宏观金融研究”框架下增加部分“微观金融”和“实务内容”。但是,这种具有临时过渡性的金融学课程体系具有非常明显的缺点:系统性不强,修补痕迹明显;必修和选修课程比重设置不合理,选修课程的范围及选择较小;各课程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与协调,知识结构不完整;微观和实务课程比例较低;引进国外金融理论或课程时,没有与国情相结合,脱节现象严重。其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国际化程度不高。我国金融体系基本上属于具有明显传统金融特征的封闭式金融体系,虽然也与国外金融中介存在各种业务联系,但并未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因此,大多数高校虽然开设了国际金融理论、外汇业务、国际结算等国际课程,增加了国际内容,但依然缺乏对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市场运作方面的深入了解,运用国外案例、介绍国际背景历史时往往流于形式。2.双语教学比例较低,无法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半外语型,即使用外文原版教材,中文讲授;(2)混合式双语教学,即使用外文教材,中英文交替讲授;(3)全外语型双语教学,又称沉浸式双语教学,即以外语讲授教学内容,教学中不使用汉语。2001年,教育部颁布《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其中对于高度国际化的金融学科,要求“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然而,我国高校金融学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不令人乐观:首先,我国高校金融学双语教学层次较低,主要处于前两个层次,即使用外文原版教材,中文授课,或中英文交替授课,距离第三层次的双语教学还有一定的距离。其次,我国高校金融学双语教学比例较低,与教育部的要求有差距。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985高校全英语课程比例不到10%,211高校不到2%,而大部分其他层次高校都是零[5]。3.国际化教材的使用效果有待提高。在推广双语教学时,我国高校有两种主要的选择教材方式:一是直接使用外文原版教材,一是自编英文教材。某些高校出于经济利益或其他考虑,排斥国外优秀教材,而是使用自编英文教材,由于受授课教师学科背景和英文水平的限制,自编英文教材容易出现随意性和语言偏差的问题,严重影响双语教学质量。大部分高校使用引进的原版教材,但由于原版教材在内容编排、知识的广度深度等方面不太符合我国金融学的教学要求和实际,加上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均未达到要求,导致使用效果事倍功半。4.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有待更新。为了提高金融学教学的国际化程度,一些高校积极进行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手段、网络教学等先进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尝试。但是,许多高校金融学教师仍然沿用“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常常是一门课程从头到尾都由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由于大量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未应用到高校金融学教学中,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弱、教学效果差。
三、加速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的建议与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应积极采用措施加速金融学课程体系的国际化。
(一)制定政策,明确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的要求
为了推动金融学课程体系的国际化,高校应明确国际化发展目标,出台金融学教学与科研的国际化标准,确定优化金融学课程体系的目标,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二)优化金融学课程体系
不断完善现有的金融学课程体系,将其分为“宏观金融模块(含金融学、国际金融、中央银行学、保险学、金融工程等课程)”、“微观金融模块(含金融市场学、金融中介学、公司金融、个人金融、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等课程)”、“金融技术模块(含金融统计、金融计量等课程)”和“金融实务模块(含银行实务、证券投资实务、外汇交易实务等课程)”[6];在十门核心课程外增设更多的微观金融、金融技术、金融实务课程,以选修课形式供学生选择(见表1)[7]。首先,对已开设的金融学课程进行梳理,注重各课程和教学环节在内容上的分工与衔接,明确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范围,避免内容重复和真空地带。其次,在设计课程的先后次序时,要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内在逻辑关系,合理地设计课程教学顺序,保证金融学教学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三)建立健全双语授课的课程体系
建议对国际化程度高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如国际金融、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等课程。对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选修课程则可以选用翻译的国外教材或国内优秀教材,中文授课。在双语教学层次上,建议先从低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开始,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积累,逐步过渡到较高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在条件成熟时,可在高年级开设的课程中选择几门(核心或选修课程)进行全外语型双语授课。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方式,使学生从心理、能力和英语思维上逐步适应双语教学模式(见表1)。此外,在具体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建议分班教学,即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将英语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分在一个班里,接受最适合的双语教学模式。
(四)推进金融学教材的国际化建设
建议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快教材的国际化建设,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先进性。国外出版的教材一般都配有教学目标、讲义大纲、练习、课堂活动建议等资料,课堂演示文稿、教学光盘、习题库及答案、学习指导、网上资源、教学网页等教辅材料,能够为教师教学提供充分的参考,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国外出版的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在引进国外教材时要特别注意甄别教材的质量。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学科和教学专家成立进口教材审查机构,对拟引进的教材、音像、教学辅导材料进行审查和管理。此外,在使用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所授内容的本土化,切忌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建议向学生推荐相应的中译本作为参考书,增加我国国情或案例内容。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推进,各国银行业纷纷取消法律限制。银行业跨国并购,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张,加速了资本流动和金融创新浪潮的兴起,促进了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展示出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趋势。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我国银行业必须实施国际化战略。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必要性
银行业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内在压力
根据WTO有关协议,我国银行业承诺将在2006年底全面对外开放,允许外资银行在我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并享有国民待遇。随着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在华的限制,入世之后外资银行在华开设的分支机构越来越多,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截止2002年9月末,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机构为181家,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银行为45家,外资银行人民币资产总额为477.97亿元,其中贷款总额达385亿元。2002年1-7月,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实现盈利1.84亿元,当月净增长13.58%;外汇业务实现盈利11.19亿美元,当月净增21.43%。目前在华的外资银行办理的出口结算已占内地市场份额的40%。同时,外资银行在华的攻势也越来越犀利,有以汇丰为代表的全面进攻型和以拳头产品为主要盈利点两种类型。汇丰在中国11个主要城市开设网点后,2002年年底前又推出其网上银行业务,再加上它在试点地区的人民币业务,可以说在汇丰的中国业务表上,几乎包括了所有目前外资银行可以开展的业务。一些没有将落脚点放在全面客户市场争夺的外资银行,则更注重借助其在国际上的品牌优势。2002年11月,获得向中国内地企业提供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务许可的摩根大通宣布,其将于2003年初在中国内地的4个城市推出包括资本市场融资、财务顾问、司库服务和现金管理服务等一系列的风险管理金融工具及服务,现在已基本得到了落实。而大华银行除了主要为三资企业服务外,还把帮助中国企业到新加坡上市等作为主要业务。
面对整体势力强、国际业务量大、拥有丰富经验和较高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外资银行如此犀利的攻势,我国银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外来竞争,尤其是在获利丰厚的银行外汇业务市场上,在财力雄厚的高端客户、优质客户的争夺上,以及在大公司、大中城市的金融服务市场份额的占有上形成了巨大压力。为了改变在自己的地盘上被动挨打的局面,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主动“走出去”与外资银行抗衡,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尤其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的主体更应如此。
经济开放和国内企业跨国经营︰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外部要求
近20多年来,中国经济对外开放步伐稳健地向前迈进。现实经济的开放要求金融业的开放与之配套和适应,国内企业“走出去”的跨国经营也迫切需要国内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具体来说:
首先,就进出口贸易而言,我国的对外贸易有了长足发展,对我国银行跨国经营提出要求。据统计,1981-1999年间,我国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4%,从1978年的9.8%提高到1999年的36.4%。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跨国银行进行贸易结算或贸易融资,或者需由银行提供金融方面的担保,因此,对我国银行业跨国经营提出了外部要求。其次,利用外资、外债等规模不断增大,也需要银行提供国际性货币兑换、担保等业务。再次,国内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国内银行提供国际金融服务。据统计,截止1998年我国共有5600多家境外投资企业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其中中方投资超过60亿美元,连续两年投资均超过6亿美元,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而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名牌产品走出国门。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跨国银行与跨国公司是“天然”的伙伴,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四,中国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也有了一个飞跃,对银行国际化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已跻身于世界十大工程承包国家之列,而在对外承包工程中,资信评估、担保等都要求有国际影响力的银行担任,因此,对我国银行走出国门,扩大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和提高知名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谋求生存和发展: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内在动力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下,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一个全球的银行业网络已经形成。据英国《银行家》上的资料显示,在1998-1999年度排名前10位的全球大银行中,其海外资产所占比重逐年递增。列居前3位的美国运通银行、英国渣打银行和瑞士银行,其海外资产所占比重分别高达85.5%、76.6%和75.5%。全球化经营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国际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谋求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银行业应顺应潮流,通过国际化来分散风险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首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的集约程度将更趋提高,银行业的裁员问题和机构撤并问题势在必行,而走向国际化则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扩充生存空间,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次,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只有积极参与全球银行服务市场的竞争,才能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素质,在全球金融市场“瓜分”中占有一席之地。
我国商业银行“走出去”发展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银行业转轨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逐渐增强,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的数目也得到较快增长。截止2000年底,中国银行包括行在内,一共拥有559家海外机构;中国工商银行拥有6家海外分行,1家子银行,3家代表处,另外还拥有工商亚洲等海外机构;中国建设银行拥有4家海外分行,4家代表处,此外在香港有2家合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则拥有2家海外分行,3个代表处,1家海外财务公司。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选择
从上述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状况来看,除中国银行外,其他三家银行不论是海外机构数量,还是规模、业务品种都还远远不够,都有待进一步扩展。而中国银行尽管海外机构数量较多,业务发展地域也比较辽阔,但亦需要实施更深层次的国际化战略。商业行“走出去”实施国际化战略,既顺应了经济金融一体化潮流,为跨国公司提供国际金融服务;又通过在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设立机构,可以接触和学习到许多新的银行业务、新的融资技术和融资工具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同时还可通过跨国经营,扩大自身的影响,提高自身的声誉。必要时通过海外上市,还为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找到了一条现实途径。
根据区位优势,合理选择海外机构设置的地区分布重点
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银行的国际化经营能否成功,取决于“三大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优势和区位优势。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选择跨国经营机构设置地域时,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优势,分析了解世界各地的区位优势,选择合理的区位发展战略。重点考虑国际金融中心。在伦敦、纽约、东京、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等全球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可以更为广泛地同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进行业务交往;拓展业务范围,吸取更多的有用的国际金融业务知识和管理经验。同时,国际金融中心一般也是国际经济中心,需要银行提供国际化服务的业务肯定也多,有利于银行发展。侧重考虑重要的贸易国家和地区以及与我国业务往来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对于重要的国际性港口、城市及货物集散地、中转站,物流量大,转口贸易多,与之对应的需要提供的金融服务就多。而如果与我国业务往来多,也需要我国银行业在对方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更好地为两国经济交往提供国际融资、汇兑、结算等金融服务。总之在重要的或业务往来最大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银行国际业务量就大。侧重考虑华侨、华人聚居的地区。在中国华侨聚居的地区设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支结构,更容易打开市场。
因此,根据区位优势发展要求和我国的具体实际商业的跨国经营有必要坚持多元化原则,既要利用发达国家政局稳定、市场体系和法律制度完备,经济发达、融资便利、技术先进等条件,继续加强对有条件的国家进行投资,也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市场潜力和资源条件,增加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获得比较收益。因此,目前海外机构区域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巩固和加强东南亚市场,重点发展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欧元区、拉美国家的自由港以及或中东的巴林等市场,兼顾发展中国家市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近年来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不断增多以及目前欧元的升值和我国对欧元区国家的国际贸易量有可能提高等,在考虑海外机构设置时,都是不容忽视的趋势。
因地制宜,根据东道国法律环境和其他因素选择海外机构设立方式
一般地,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时,可以采取创建或并购的方式,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在选择时还应结合东道国的法律环境及其他有关因素综合考虑。在东道国创建海外机构,其主要优点是:可以实施自己的品牌战略和全球战略,充分发挥自身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优势,而不必考虑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能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主决策。但新建一个海外机构也有很多难处,如前期准备时间长、投入大,营销费用高等。而且,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对他国银行在东道国设立分行有很多限制,甚至不允许设立,如英国已不再批准国外银行在伦敦设立分支机构;同时,分支机构的经营地域和业务范围还将受到有关法规的严格限制。
相反,通过海外并购来发展本国的海外业务则可以避开这些壁垒,其优点主要体现在:相对于新建企业来说,投入少,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可以继续利用被收购银行原有的健全的组织结构、专业技术人才、关系网络和业务渠道,可以迅速站稳脚跟,开展工作;可以避开有关限制,在保留其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性业务。其缺点是需要较长的磨合期,以及在对原有银行现成资源的整合利用过程中,也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按照并购后银行的经营战略和经营理念进行调整改造。
认识自我,选择适当的经营途径
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运作,是以它们在世界各地建立庞大的机构网络为现实载体的。这种海外机构一般有五种类型:代表处、分行、子公司或附属机构、合资企业、空壳分行。一般地,商业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以前三类为主,但相对而言,设立海外分行的数目比设立的代表处要少。原因有三:分行是根据东道国法律要求所设立的境外银行机构,从事东道国所允许的所有传统业务,享有很大的独立性,但同时,分行又不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其资产、负债和信用政策与各国总行统一,这就要求各国总行的国际经营管理水平较高,具有全球经营的总体驾驭能力。代表处往往是分行的早期形式。由于代表处是一个只具有有限职能的机构,其基本职责是为母国机构提供开拓市场、寻求客户的服务,不得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因此,许多国际化的商业银行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时往往是从代表处开始起步,以代表处的形式运用一般时间后,再相机成立分行。各国政府和监管当局对外国银行来本地设立分行或代表处采取完全不同的政策,审批一家代表处非常容易,而审批一家外资银行的分行则非常困难。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国际化战略时,既要认清区位优势,又要认清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优势,扬长避短,选择合适的经营途径。比如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由于实力雄厚,在海外分支机构多,国际化经验丰富,可以采用以独资代表处和分行为主的形式,而其它国有独资三大银行由于跨国经营起步相对较晚,则暂时主要采用代表处或附属机构为主、分行为辅的形式,待条件成熟后再大规模拓展其海外业务。
参考资料:
关键词 :国际化 人才 swot分析
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国际交往手段,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国际交往需要的某一方面业务专长的人才,需要经由人才国际化战略达成,那么首先必须对人才国际化发展的背景和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才能更好制定人才培养策略策略。
一、国有企业人才国际化发展优势
首先,对国际化人才培训有了更清楚和深刻的认识。日益白热化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不断催生出企业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地要求人员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和纯熟的国际交往能力,在这种天然需求的驱使下,企业不得不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土壤,人才国际化发展环境也有了改善的动力。
其次,校企联合的培养方式为企业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校企联合不仅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内部经管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新兴的人才培养手段,由于专业院校更容易接触到技术、管理等专业领域的前沿理论,同时也拥有相较于企业更为雄厚的师资力量,这种培养模式的创新无疑是最有利的培训保障。
再次,拥有众多的国际项目做支撑。以项目为依托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不仅能够促使人才在最短的时间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况对接,同时也能够根据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点和方向,使人才得到更快的锻炼和成长,最终顺利实现企业和人才共赢。
因此,总的说来,基础实力不断壮大、采用新的经营模式、强化项目管理,这些企业管理工作和模式都为企业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成为国有企业进行国际人才开发的有利优势。
二、国有企业人才国际化发展劣势
国有经济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发展时间最长的经济模式,但也正因为有较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在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机制作用下,大量国有企业往往就会沿袭传统的管理方法,于是,落后僵化的管理机制就成为导致企业人才国际化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首先,有些国有企业人才国际化开发理念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或者仍然存在误区。不少企业对于国际化人才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在实际中仍然对引进海外人才心存疑虑,直接导致了企业在人才管理上普遍缺乏国际化视野。于是,一方面高喊“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口号,另一方面却无法有效把国际化人才培养落实到行动中。
其次,国有企业略显僵化的人才管理体制和相对滞后的人才培养机制制约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开发。长久以来,国有企业内各个业务系统、职能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组织间沟通环节薄弱,特别是企业在人才国际化开发方面没有统一的政策体系,没有统一的规划行动,各个系统、部门对于国际化人才开发没有达成共识,不能形成合力,就大大减弱了企业推进人才国际化进程的效率。另外,国有企业培训体系中,国际化人才培养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内容设置不足,企业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无论从高度还是深度上,都远远达不到国际化人才这种高端人才培训的要求。
三、国有企业人才国际化发展机遇
首先,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国家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家对于国际化人才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提出人才国际化概念也必然会得到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
其次,当今世界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人员国际化流动性大大增强;同时,由物质条件的变化所带来的人类生存文化、生活习惯的改变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出国门体会异域生活,企业引进国际化人才时也就有了更大的空间和选择余地。
四、国有企业人才国际化发展威胁
首先,从引进国际人才总量来看。我国国际化人才总量偏少,拥有国际化素质的人员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国内企业对外竞争的人才需求;同时,我国缺少世界级的领军人才,无论从世界专利、发明申请数量,还是从世界级学科带头人才数量上,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科研水平较低,后备力量明显不足。国际化人员基础薄弱,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压力巨大。
其次,从引进国际人才途径分析。我国目前的绿卡、档案、户籍制度远远落后于现代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要求,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缺乏融合贯通,国际化人才引进过程中存在诸多体制障碍。另外,留学人员回归率低,特别是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回归率低。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与国外企业激烈争抢、困难重重。
综上所述,企业必须把人才国际化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完成,才能切实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国际化人才缺乏的问题,从整体上提高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121-02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学术界对于“国际化”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论。就现有的理论文献来看,对于“国际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1.认为国际化是一种在外国市场的投资模式,可以用理性的外部化、所有权和区位优势的经济分析来解释(Williamson 1975,Dunning 1988)。2.国际化是一个持续的演进过程(Melin 1992),公司随着知识和市场投入的增加而提高国际参与度(Jollanson&Vahlne 1977)。3.国际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公司逐渐认识到国际交易对于公司未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与其他国家建立和执行贸易(Beamisll 1990)。除了这几种观点外,多数学者用国际化来描述一个企业或集团的外向型经营活动。
国外对于“国际化动因”问题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有传统的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维农的跨国企业产品周期理论、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模型、邓宁(Dunning)的经济发展五阶段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以及切合比较优势理论和贸易投资相互关系理论。最新的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主要从管理者个人特点、规模效应和资源限制等角度来分析。从管理者个人特点角度来看,认为管理者的教育经历、接受能力、是否具有全球视角和国际经历都是推动企业国际化的原因(McDougall&Oviatt 1991)。从规模效应来分析,认为企业为了达到规模经济,达到更低的成本和价格,在更低价格时达到更高的质量,以及面对国内市场不景气时,企业会进行国际化(Coviello & McAuley 1999)。从资源限制来分析,有学者认为国内有限的资源会促使中小型企业向外寻求资源,而且国外的合作伙伴也会向企业提供其他的资源(Grant 1991,Fay 2002)。Christopher Bartlett 等人则将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分为传统动因和新兴动因。传统动因包含三种,分别是“获得关键要素供给的需要”,“寻找市场”和“获取低成本生产的需求”。新兴动因也分为三类,第一类动因包括经济规模扩大、研发投资激增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等;第二类动因是全球审视和学习能力;第三类动因是跨国公司比国内公司更具有竞争优势的好处迅速地显现出来。
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时间较短,国内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时间也较短,近年来相关研究呈增多趋势。主要运用FDI、阶段模型和网络视角三种国际化理论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相关问题。
二、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选择
企业国际化有内向型国际化和外向型国际化两种方式。按照企业的主导战略类型进行分类,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又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在海外设厂,使生产本地化;二是直接出口自有产品;三是海外并购;四是贴牌出口。前三种国际化战略可以代表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企业多采取组合战略进军海外市场。
由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企业构成了很大威胁。由于我国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也令国内企业备受压力。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地来自于国内市场,内向型国际化已成为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首选,主要方式包括:
1.中外合资合作经营
中外合资经营,是指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原则建立有限责任公司,属于股权式企业。中外合作经营,是指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按照合同章程,合作各方各自提供合作的条件而形成的企业,属于契约式企业。
2.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指特许者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及经营模式等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的费用。通过这种方式,授权方不需要支付大量的资金就可以较快地扩大经营规模,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受益。而被授予方则可以利用授予方的商标、品牌和技术等迅速扩大影响,开拓市场。双方达到互利共赢。
我国企业也要适时采取外向型国际化战略,可以通过进出口商品、许可协议、并购、合资以及建立新的全资子公司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我国企业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国际化方式。
三、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动因
根据国内外关于企业国际化的动因研究可知,企业国际化通常是为了获得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比较成本优势和减少交易费用等。我国企业走国际化经营道路的动因,很多如海尔、华为等民营企业的国际化,与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就有很大关系。我国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动因有如下几种:
1.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经营以营利为目的,成功的企业往往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嗅觉,以企业的未来发展为出发点确定如何国际化经营。虽然初始阶段企业可能会面临许多竞争压力,但是从长远来看,企业要想做大做强,走国际化道路是更好的选择。
随着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企业规模的扩大,国内市场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这需要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可以获得规模效应和学习效应,继而提高经营效率,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2.转移过剩产能,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很多企业获得了持续快速发展,在诸多领域都已开始出现产能过剩现象,造成国内相关企业的过度竞争,而且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企业国际化既可以发展实用技术,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还能缓解国内资源环境压力,盘活国内过剩产能,促进国内企业的转型升级。
3.国家政策的鼓励。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鼓励企业走向世界,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国家对一些企业的国际化给予鼓励和支持,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使企业加快了国际化步伐。
4.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通过超强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在对技术、国际国内市场和公司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公司愿景及战略。企业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国际化成为企业家的通常选择。他们通过捕捉国际市场的商机和挖掘资源,以合适的方式开始企业国际化经营。
5.规避汇率风险。企业“走出去”,不仅可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而且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完成海外直接投资,以获取相关资源,国际化就成为我国企业重要的战略选择。
四、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竞争优势分析
尽管我国的企业国际化经营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我国企业也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我国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可以划分为几大类:第一大类主要集中在一些资源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品、家电、煤炭、轻工业、建材和有色金属行业等。由于我国的自然资源及劳动力资源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这些企业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其生产能力较强,出口产品数量较多,市场份额较大。第二类主要是生产机械、化肥、农药、钢材、成品油、轮胎制品、机电一体化设备、农业设备等产品的企业。由于我国的钢铁资源较丰富,钢产量比较高,因而相关的生产机械设备、农业设备企业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第三类企业主要集中在一些对技术、资金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的产业,如汽车制造业和服务业等。这些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企业,而我国不具有资金优势,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也比较低,服务和管理水平也赶不上发达国家,因而这一类企业相对来说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比较弱。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竞争优势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以及一些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我国人口众多,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此外,土地成本比较低,但技术和资本成本较高,不具有比较优势。
第二,后发优势。我国企业在模仿创新方面具备较强实力。在“干中学”,能够较快地掌握他国的一些科研成果和管理经验,从而降低研发成本。通过引进模仿,消化吸收并进行再创新,取长补短,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
第三,市场优势。我国很多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面临的是成熟的国际化市场,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看,我国很多企业出口或者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一般都处于标准期或成熟期;从生产要素构成来看,很大一部分属于非熟练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均利于企业的国际化。同时,从世界经济及国际市场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以微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文丽颜.华为的企业战略[M].海天出版社,2007.
[2]薛求知,朱吉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战略与绩效——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与例证[J].上海管理科学,2008(1).
[3]王宏新,毛中根.企业国际化阶段的理论发展评述[J].上海经济研究,2007(2).
[4]谭斌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
[5]李婧.华为的蜕变——构建跨国营销、研发战略[J].经营与管理,2005(12).
[6]Volkswagen AG.Volkswagen Chronicle[M]. Wolfsburg,2008.
[7][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0.
一、四平经济发展的现状
2012年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3.3亿,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0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7.2亿,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8.7亿,增长25.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7.4亿,增长14.3%。人均生产总值28854元,增长25.8%。经济结构调整显著,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7。1%;42.7%;30.2%变为25.2%;45.6%;29.2%。一、二、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65.8%和26.2%。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降低17.85%。农村人均收入达到7800元,比预期数据提高600元。四平地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体系完整,居民整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综合实力进步明显。加之平原地貌和丰富的矿产、动植物自然资源,综合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四平地区在“依托自然资源、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引下,初步融入长平经济走廊,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居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四平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还是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国内一线城市的强大经济基础和竞争力,因此有必要针对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在搞好长远发展战略规划的同时,不断进行细节修正,不墨守陈规,使之能够不断适应发展形式的需要。
二、国内外同类城市发展的经验
从国际化的视角来看,国外同类城市如韩国大田、美国密苏里州春田市等,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就春田为例,春田地区人口70多万,但是公路网四通八达,拥有春田、布兰森两个客运机场,全美排名前十、前一百的大医院各一所,以及十几所大学(包括排名前十的私立学院一所),交通、教育、医疗、消费、娱乐设施配套完善,城市发展较为均衡。这些城市的发展之路,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规划,逐步完善,发展起来的。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并发挥出巨大的、不可替代作用,最终形成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品牌特色,这条主线就是城市文化。符合地区实际的城市文化可以为城市塑造出自己的灵魂,为城市增添无穷的魅力。良好的城市文化结合了当地的历史、人文、宗教、民族等各方面的因素,能够引导城市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让居民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能够促进城市软环境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城市全方位的发展。因此,通过分析国内外同类城市的发展经验,可见城市文化的建设在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有主导、决定性地位。
三、对四平经济发展的启示
四平地区地处长春、沈阳两大东北工业中心之间,工业发展面临的竞争比较激烈,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充分认清这一点,同时结合本地区优势进行自我定位。避免与两大工业中心成熟工业项目的竞争,寻求优势互补,针对两大工业中心发展互补型产业,化竞争为动力,搭乘两大工业中心的顺风车,让两大城市的发展带动四平地区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怎样形成四平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绿色环保、可持续等概念已经被全国人民接受并积极落实,党的十提出五位一体的概念,首次引入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在这个大方向下,四平地区的发展战略也应顺势而上,在宜居四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绿色四平、生态四平。加之基础较好,全市森林总面积为30.65万公顷。草地资源总面积14.4万公顷,东部、南部和西部的半山区、丘陵地带,山峦起伏,草木茂盛,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完全具备绿色、生态的基础。四平市整体居民素质近几年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本地区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此外,四平有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梨树被称为“东北二人转”艺术之乡。同时,满族文化特色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叶赫满族自治乡著名的“扈伦四部”之一的叶赫部,是清代三位皇后的出生地或祖籍。应当以此为基础,引导居民注重传统文化,注重历史传承,注重个人素质,塑造文明四平。
一、引言
央企作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是现阶段中国摆脱低端附庸局面的重要筹码,中国央企现阶段承担着振兴国民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使命。2008年的金融危机改变了当前世界的经济格局,国际市场也瞬息万变。中国央企“走出去”战略势在必行,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如何走好央企的国际化战略路线是一个非常重要也相对较难的命题。中铝并购力拓是央企国际化战略的典型案例,本文将以“中铝并购力拓”为索引对我国央企国际化战略进行风险分析并提出一定防范风险的措施。
二、中铝并购力拓的风险分析
总的来说,国际化战略将遇到的风险分为内部与外部两个部分。内部风险来自企业体制不健全、自身走出去的经验不足、竞争过度等,而外部因素来自投资目的国家的政治、政策等。在此,笔者用借用COSO分析法的一个大体框架,对整个央企进行一个宏观分析,大体分析方式如下图所示,为了更好的理解各类宏观分析,外部风险的部分,笔者将通过现在网上热议的“中铝并购力拓”为索引,进行进一步分析:
1.内部风险
(1)控制风险
第一,内部控制有待加强,经营模式有待整合。由于国企目前仍留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病根,我国央企 “政企不分”的现象导致目前央企对政府的依赖性比较强,市场性比较弱,内部结构不是非常合理,企业很庞大,但是没有一种有效的机制让它完全脱离政府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从而独立地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虽然说近年来中央企业“走出去”战略效果还不错,但是依旧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来自于国际化经营能力普遍不足和国际化的人才短缺,同时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腐败现象。
截止2009年底,我国央企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经营方式及市场反应速度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第二,经验不足导致决策风险持高,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巨大。具体包括行业决策风险、区位决策风险、进入模式决策风险等。
央企对外投资的决策风险由于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有效监管力度,造成了“高风险、低收益”的局面。据数据资料显示,央企67%的海外并购均以失败告终的结果也同样证明央企国际化战略的效率低下,笔者认为如果一直拿高额的资金来换取所谓“长远的国际市场意义”是没有太大的意义的,有时也会抑制本行业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发展。
(2)竞争风险
央企之间存在着无序的竞争,在国外市场上,常常会发生中国企业“窝里斗”的局面。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并购创造了条件,但中国企业总是有种跟风的势头,导致当地的警惕性增强,从而中国企业的并购很难得到当地政府的合格审批。
由于行业协会的弱势,不能真正协调好行业的长期利益,直接导致恶性竞争,导致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市场的形象有所降低。
2.外部风险
首先我们引进一个近期的央企并购案例——中铝并购力拓。主要过程如下:
中国铝业公司在2008年2月1日以137亿美元(按当日汇率计算约合人民币920亿元)以每股58英镑收购力拓9%的股权。2008年11月25日,必和必拓宣布放弃并购力拓的计划,导致力拓股价大跌37%,当日以每股15.5英镑收盘,跌幅达74%。所持股权现价约合38.7亿美元。
(1)政治、政策风险
受到冷战思维影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出于意识形态或者国家利益的考虑,大肆鼓吹“中国”,目标企业所在国担心我国国有企业对当地企业的收购,特别是对大型企业的收购会垄断本国的经济,将我国国企的行为说成是“政治行为”。在案例中,从钢铁产业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目前全球对铁矿石的需求增量中有90%来自中国,中国从必和必拓公司和力拓公司进口的铁矿石占进口总量的40%以上。如果必和必拓公司与力拓公司合并成功,将控制全球铁矿石市场份额30%,。必和必拓公司对力拓的收购意在形成寡头市场,从而抬高电解铝的价格,作为没有定价权的中国只有接受的资格。国际上存在的对中国国有企业非市场运作的疑虑从始至终,所谓的“中国”作为一个极大的政治误解对于我国央企的国际化战略有着非常重大的阻碍。
(2)资源风险
案例中,如果中铝集团采取直接在国际市场购买铜、铝、金、锌等矿产资源,中国企业还是摆脱不了被国际矿业巨头牵着鼻子走,现在无论是哪种资源,只要中国一买对方就涨价。
由于这个已形成垄断,控制全球矿产价格,导致中国资源战略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下表为产业战略投资者与财务投资者的比较,像中投这样的公司属于财务投资者,像中铝公司等央企是战略投资者。可见,投资于资源类资产和具备技术、渠道、市场规模的实业类公司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较佳方式,毕竟后者是一种客观存在,对于刚刚启动国际化战略的央企来说风险较小,难度稍小,虽然获利周期很长,但是对未来有比较长远意义。
所以,对于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央企,国家应该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外汇支持,增强企业的资金实力,鼓励其在国外并购更多的实业公司股权、资源开采权,从而提高国家战略资源储备。
3. 央企国际化战略的风险分析的补充和总结
综观央企国际化战略的风险,其作为一个起步阶段的命题,值得拿出来细说的远远不止上述的六点,比如说比较重要的市场风险、文化整合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制度风险等等,但是考虑到其风险不是非常典型,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中国企业管理层,既要从“走出去”战略的角度,重视国际化人才自我培养为我所有;又要以全球化的视野,充分利用好项目所在地各类人才资源,实现人才国际化为我所用;更要以宽广的胸怀和创新精神,切实从体制、机制、环境等方面创造条件,以利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优秀的国际化人才。仔细思考所面对的各种风险并选择改进措施,承担起的拓展国家资源空间的责任,在执行“拓展”的使命时,找到双方利益的结合点,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构建利益链的方式寻求与他国内企业的合作,建立对外投资决策委员会、对外投资风险控制委员会、对外法律援助中心、军事保障机制和对外投资价值评估机制,以面对各种央企国际化战略的风险。
(一)国际化背景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机遇一是推动了我国会计事务所良性发展。在国际会计事务所的挑战下,国内会计事务所不得不面向市场、面向客户、转换经营机制,积极开展市场营销,紧密围绕提高执业质量,强调自律管理机制、内部控制、业务培训、人事管理等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使事务所的经营管理步入“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二是有助于我同会计事务所的规模化发展。目前我国会计事务所普遍存在经营规模较小,业务形式单一等现实问题,还无法与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相抗衡。为了适应国际需要,必须加快我国会计事务所的建设,走强强联合的道路。通过国内事务所之间的兼并和收购,优化资源,从而有助于我国会计事务所的规模化发展。
三是有利于我国会计事务所开拓新业务。在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允许国外会计事务所进入会计服务业的各个领域,这必然促使管理当局批准本国的会计事务所也可以进入相关领域开拓新业务,同外国会计事务所竞争,这必须促使我国会计事务所去寻找新的增长点。比如法律事务、外包服务等。另外,国内一些优秀的会计事务所也可以走出国门,或设立海外办事处来开拓全球性的服务业务。
四是有利于我国会计事务所学习国际会计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随着我国会计市场的开放,国外的会计事务所大量进人我国市场。我国会计事务所同国际会计事务所就存在着业务上的竞争和合作,这样,我国的会计事务所通过与国际会计事务所的业务往来,学习他们成熟的经营模式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从而加快自身的改革和发展。
(二)国际化背景下我国会计事务所面临的挑战 一是市场竞争变得残酷。在国际化背景下,随着国外大中型会计事务所的强强联合,加快在国内设立办事处,凭借其丰富的市场竞争经验、先进的审计技术、强大的国际背景和优质的服务,来争夺我国会计行业的市场份额。另外,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普遍存在着经营规模较小、业务模式单一、专业人才缺乏、服务水平低等情况。然而由于发达国家拥有比较长的会计服务历史,拥有比较完善的组织规模、人才结构、执业质量以及较为广泛的业务范围等,从而比我国的会计事务所更有竞争力。会计市场开放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这种低质量的供给与高层次的、全方位的市场需求之问的矛盾必然会变得越来越明显。相比之下,一些规模小、防范能力弱的会计事务所面临破产或被兼并,容易成为国外会计事务所收购的目标。
二是我国会计事务所面临复合型人才短缺的困境。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国际会计事务所提供高薪、出国培训、优越的工作环境等条件与国内会计事务所展开人才之争。相比之下,国内会计事务所很难提供如此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丰厚的工薪待遇,因此在人才之争中难免会处于下风。另外,由于国外会计事务所的业务不仅仅涉及会计、审计等传统项目,还开展一些新型业务,比如“四大”会计事务所的业务就涉及企业咨询等。因此国际会计事务所会吸收更多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如法律、计算机等。而我国会计事务所中兼具会计、法律、计算机的会计师微乎其微,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会计环境和高层次的执业要求。
二、国际化背景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会计事务所的差距
(一)政策方面的差距 影响我国会计事务所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人员素质、执业环境、税收政策等,其中国家政策有时显得更为重要。国外会计事务所有些是招商引资的产物,在许多方面都可以得到地方政府的各种优惠待遇,而国内的会计事务所只能自叹不如。
(二)审计质量方面的差距 审计作为一种专业性的服务,质量是无从直观界定的,为此,市场上一般以事务所规模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审计质量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独立性和审计师能力,我国会计事务所规模远远低于“四大”会计事务所,加上我国审计业务起步较晚,独立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标准制定工作滞后使得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难以得到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会计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一般会比“四大”会计事务所低。另外,我国一些会计事务所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合伙人把主要精力用在拉客户上,事务所承接业务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搞关系、给回扣,而不是“靠专业能力”、“靠信誉”,开展低价竞争,随之而来的便是成本竞争,这样进一步导致审计质量下降。
(三)市场占有率方面的差距 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在国内的客户主要来源于两大类:外商投资企业和海外上市的内资公司。由于国际“四大”的高价格,相当一部分的中国民营企业依旧会选择国内的会计事务所。事实上,也有大量的外商投资企业,当外方投资者不要求选用“四大”时,他们选择的几乎都是中国会计事务所。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就市场占有率而言,目前国际“四大”对中国事务所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从长远看,随着国际“四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和业务扩张的加剧,服务价格的下降,其市场占有率也会不断增加。
(四)服务价格方面的差距 目前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的服务价格远远高于中国会计事务所的服务价格。然而,国际“四大”都看重中国的会计市场,往往都在价格上给出较大的折让。同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随着“四大”在中国招收大量成本低廉的员工,“四大”的服务价格应该会有所下降。同时,中国会计事务所在服务收费上本来就比“四大”低得多,但由于国内不完善的会计市场以及不健全的监管机制,中国会计事务所往往采用价格战来争夺客户,降价收费已成为普遍现象,甚至出现大幅度降低收费标准来争揽业务的恶性循环。
三、国际化背景下提升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策略
(一)健全国家相关政策以完善会计事务所的执业环境 国家在政策方面应加大扶持会计事务所的力度,使会计事务所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如在税收等具体政策方面应给予会计事务所更多的待遇,至少要比给予国际会计事务所的待遇要多,从而使会计事务所能健康快速地成长起来。
(二)强化风险意识以提升审计质量 服务质量关系到行业兴衰成败。目前业界广为关注的是合伙制,合伙人以各自的财产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各合伙人对个人执业行为造成的结果承担无限责任。正是由于“无限责任”的存在大大增强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意识和规避风险的意识,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另外,要找准市场定位,在承接业务时要充分了解被服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业务活动、产业结构等。对委托人的充分了解不一定都能保证事事告捷,但至少可以降低风险,提高胜算。总之,我国会计
事务所一定要按照市场规则,独立、客观、公正地从事各项中介服务活动,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行为,坚持走以服务质量求信誉,以信誉求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真正做到对社会、对国家、对公众和对企业负责。
(三)提升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以扩大市场占有率 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就是品牌。知名的品牌和良好的声誉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当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已经超越了有形产品所带来的价值时,品牌就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品牌给会计事务所带来的是长久的效益。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和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时代,品牌已经跨越国界,成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金钥匙。只有拥有过硬的品牌,才能立足于世界经济之林,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因此,要建立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进行品牌塑造。这种价值所形成的竞争力是强有力的,是别的企业买不到的。国际上许多著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它的品牌和声誉上,如德勤、普华永道等。会计师事务所品牌作为一种信号传递机制,是衡量其服务质量的一个替代指标。因此对会计事务所而言,品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它是会计师事务所整体形象的社会评价,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无形价值,对于提升会计事务所的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是会计事务所长远发展的根本。因此要以审计质量为中心,塑造“审计质量是品牌创立的灵魂”的理念。大力推进审计理念国际化,加快与国际审计惯例接轨的速度,从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增强注册会计师的国际竞争力,这才是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能为资本市场提供高质量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才能长盛不衰,市场占有率才能不断地扩大。
(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加强对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胜任能力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使人才施展自身的才干,因此对执业人员要灌输职业道德观念,树立讲信誉、重质量、守原则的职业精神,使执业人员自觉抵制金钱至上和片面追求业务收入等错误思想,自觉杜绝弄虚作假行为。在加强对执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工作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专业知识的培训,对执业人员进行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培训正是当务之急。其次,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外语水平、法律、国际会计审计准则、电子商务、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提升,培养熟悉国际化业务的优秀注册会计师。再次,可以选派年轻、英语基础好的注册会计师到国际会计公司学习和锻炼。最后,在政策上和经费上扶持注册会计师参加不同国家执业资格认证考试,给执业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自学环境。总之,只有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对社会、对国家、对公众和对企业负责,形成以能力促质量、以质量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五)基于企业发展的其他战略 从企业纵向发展来看,要制定核心产业发展战略。会计事务所开展多元化经营,若四面出击,做大做全,技术、人才等要素在产品结构上分散过多,同时在某一领域又碰到强硬对手,必然会削弱其整体竞争实力。因此,会计事务所一定要形成执业特色,以便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声誉,与主要竞争对手在服务对象上各有侧重,实施核心产业发展战略。核心产业需要靠会计师事务所的自身努力去实现,对于那些有长远战略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应该在提供多元化服务的同时,有意识的在某些领域形成自己的特长,生产自己的核心产品,在自己的专长领域与国际会计事务所抗衡。
从企业横向发展来看,要实施规模化发展战略。实施规模化发展战略应该着眼于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的服务质量,拓宽公司的服务领域。目前国内的会计事务所业务大多集中在审计层面上,服务领域较为单一,而开拓企业管理咨询业务必将成为国内会计事务所发展壮大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国内会计事务所之间联合,增进与国际会计事务所之间的合作,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扩大经营规模,走强强联合之路,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团队协作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是企业成功的保证。进人21世纪,团队协作精神更加重要。世界上的很多企业都在努力培养企业的团队协作精神,建立起各种类型的团队,把越来越多的工作交给团队来完成,从而充分发挥团队的集体力量。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团队间的竞争,就是团队协作能力的竞争。因此,会计事务所未来发展成功与否与自身的团队协作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国际化背景下,我国会计事务所会面临着强大的冲击和挑战。正是因为有了国际性的竞争,迫使我国会计事务所励精图治,找准自己的差距,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从而更快更好地推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带在世界经济领域,全球化的紧缩,被称为反全球化。具体表现有特朗普政府主导下的美国单边贸易战略、英国脱欧事件,以及全球性的各地区贸易战略合作同盟构建等。以中国为例,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也加入了“金砖四国”,目前已形成了“金砖五国”的新格局;并且通过自身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亚投行设置等,尽可能地采取反全球化形势下的应对措施。所以有必要通过对当前的反全球化形势的解读,对中国国际贸易战略做出明晰的判断。
一、反全球化形势的形成及国际贸易多样化格局
结合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应对策略,分析国际贸易反全球化形势的形成和作用,可以在这种动机之下说明国际贸易多样化格局形成的必然结果。
(一)反全球化形势的形成
在2008年后,美元体系的危机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明确分析了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来自美元体系下的滥发货币之后,欧美各国纷纷开展对策研究,并拟定在全球开展多货币中心的体系,构建不同区域的新布雷斯顿体系。比如,欧洲的英国、德国、俄罗斯,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以及东亚地区的中国、日本、韩国等,都可以拟定相关的某国货币中心下的区域性货币新体系。日前,以中国为首的这种实践包括加入“金砖四国”,形成新的“金砖五国”;以发展中国家为中心的亚投行等。这种新型金融体系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层面的反全球化趋势。再如,在政治层面,美国通过其TPP协议、俄国通过其俄白哈关税同盟、韩国以及中亚各国实施的以本地区为中心的新经济路线带设置等,均属于这种反全球化形势下的地区性经济圈构建,之所以称为政治层面的体现,是由于它以政治力量作为主要手段,完成其贸易格局的建设。其中,最引人注目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中国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而且其对相关国家所产生的传导式效应与反响,也以中国作为影响主体与中心。可以确定,反全球化形势的形成是为了共同抵御美元体系出现危机之后的共同治理。所以,国际贸易战略既是促进世界经济走出经济危机的有利因素,也是有效提升各国经济,实现各国经济走向“实体化”的重要步骤。
(二)反全球化形势下的国际贸易新格局
在反全球化形势之下,国际贸易格局中出现了几个主要方面的情况,具体如以美国为首的TPP协定在新一届的“华府”实现了重新构建,正在推进单边式的国际贸易,这属于一种贸易路径;在俄罗斯、巴西、中国、南非、印度构建的“BRICS“金砖五国属于另一种贸易路径;英国自成一体采用了美国模式,欧盟也在实质上开展了自身的贸易路径。整体上观察,在诸多国际贸易路径与形式中,国际贸易格局由于反全球化形势的形成产生了对应的变化,现阶段的格局可以概括为反全球化形势下的国际贸易多样化格局,即已经与之前的全球化国际贸易格局脱离,建立了新的多样化格局,除了以上国际贸易格局之外,在这种多样化格局中目前比较成功,且在较大范围类发挥了作用与影响的,是来自以中国为主导的“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格局,中国不仅带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且重新整合了沿线各国的资源,尤其是建立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单向、多向关联。近日在中国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会议就旨在在开展国际贸易合作初步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
二、中国国际贸易战略分析与建议
国际贸易是非常复杂的,因而在本次讨论中拟选取框架结构式的方法,对中国国际贸易战略做出分析,减少细枝末节的讨论。具体对出口、金融、“一带一路”经济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选择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原因:一是国际贸易本质上关系出口与进口,而中国现在对于这种以资源为主的出口做出了反思,因而只讲出口;二是国际贸易战略构建中若缺少好的国内金融环境,难以推动中国国际贸易的实质性突破;三是“一带一路”既属于全球国际贸易格局中的一种,又正在成功发挥效用。
(一)“出口”方面的战略转型与发展
中国国际贸易战略在传统时期采取的是日本模式,即所谓的“神武景气”模式,这是发展中国家获得经济短期发展的有效方法,其主要的实现形式是通过以中国本土的土地资源、人口资源作为主要取向,然后以代工生产实现本国资源的向外输出,这就是所谓的“以出口拉动经济”,是国际贸易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是,这种模式在发展中国家易于成功,国际贸易方式处于初级阶段,易于在该国经济发展10年到20年之后直接产生弊端。比如,通过一般的出口计算就可以认识到其利润的来源是薄利多销,以中国人的资源养活其主要的贸易国。认识到这种问题后,我国在1993年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于2012年党的十中重新提出了正确的转型发展之路。根据现在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出口事实观察,贸易额正在呈现逐年下降的状况。从原因分析,一是由于国外一些国家自身的工业发展;二是由于中国传统时期的人口红利与土地资源已经明显出现了比较优势退潮,三是由于中国国内的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有待以转型重振国际贸易。面对这种政策的转变、企业的转型发展,从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以及增长方式的逐渐转变观察,当前的国际贸易,包括在新经济带中的国际贸易,出口战略已经完全发生了转变,其中的出口额与进口额正在发生比例方面的调整;一系列产业的输出与能源的引进也正在逐渐完成多样化的促进与发展。建议在这个方面,增加出口的多样化,利用“微笑曲线”或制造业“6+1”产业链快速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发展,为出口方面的国际贸易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这个方面可以借鉴我国1998年遭遇经济危机之后的处理经验,全面促进中小企业向好发展。
(二)金融环境营建方面的战略构建
金融环境的营建是国际贸易的重要保障。中国的金融环境现状表明其并不完善,尤其是在2015年遭遇“股市滑铁卢”之后,入市的人越来越少,资本大量向楼市转移;所产生的结果是国际贸易缺少良性金融环境,企业家纷纷以实物进行资产保值。这种取向的急剧增长,既给中国的国际贸易产生了直接影响,也造成了中国企业投资环境的恶化。因此笔者建议实施金融环境营建战略,构建法治化的金融环境。在实际操作方面,包括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导向的明确、监管的有效等。由于金融环境营建属于系统化的工程,比较复杂,加上美元体系危机之后产生的后续影响还未获得全面的释放,所以当前国内的金融环境营建还需要整体上抓住“体制改革”的本质。按照总理的话讲,即将社会的交给社会、政府的交给政府,全面地扭转传统时期政府调控转向政府干预的问题。
(三)“一带一路”经济带的贸易战略完善
反全球化形势已经形成,当前的国际贸易战略也必然会以多样化的形式出现。作为这种新格局中比较成功的典范,中国有必要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上利用战略方面的完善,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的完善。第一,建议在“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沿线国际贸易中,尽可能分清主次,以电力工业产业的输出作为主要路径,再通过中国当前已经与世界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或者有创新突破的产业,加大新兴产业的输出。第二,建议增加知识产权的保护,拓展竞争范围,重点在沿线推进技术标准方面的竞争。根据吴敬琏的研究,中国当前的资本、技术已经能够与国际同步,但在创新领域的技术推广与应用方面因各种因素受到了阻碍,很难以技术发明完成产业链的构建、发展和输出。只有取得了技术标准的定价权,才能真正意义上获得知识产权输出后的效益最大化。这也是中国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上自身所具备的比较优势。第三,建议在新经济带上,实施多元路径下的能源输入,减少可能出现的能源控制所产生的价格、资源垄断。尤其需要加快中国的电力工业互联网建设,只有完成了基础的能源构建,才能更好地促使“一带一路”经济带获得质的提升与发展。虽然在反球化形式下的国际贸易战略构建中,美、英、日等一些发达国家越来越不愿意承担大国的义务与职责,反而通过其具体的策略干预、加强这种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潮流。但是,中国作为开放、积极、有担当的大国,承担起了继续推进全球化进程的重任,并且在这种逆流之中,提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一带一路”等可以为世界经济继续增长带来强劲动力,并推进世界文化交流,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本次“一带一路”峰会的开启与成功举办,也有力地表明了世界人民对于拥有古老文明延续血脉的东方古国具有较好的接受度与依存度,并且愿意通过与中国共同签署570多个项目的落地实践,继续合作,共同发力,以此推进全球化的进程。可见,在中国的国际贸易战略中它最重要,也最能赢得世界人民的心。从长远的作用来看,“一带一路”这个历史现代化的创新成果,必然会将中国的国际贸易理念与其它国家的国际贸易理念加以对接、融合,并且完成新一轮的国际贸易市场调整,推动国际贸易的新格局的发展,从而为人类走出困境寻找到一条光明大道。
三、结语
根据当前欧美各国的反全球化趋势,国际贸易格局必然会导向区域性,这既是各国经济恢复的重要手段,也是其完成经济一体化模式转型的必然出路。这种反全球化的形势只是当前经济恢复的一个具体方法,其未来的全球化是否会重新回归,可以透过世界性的国际贸易格局演变确定,目前的框架结构与现状说明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朗。因此建议中国构建国际贸易战略要尽可能抓住自身的发展机遇,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发展路径,在沿线实施与各国贸易的合作,在国内推进产业的转型,借助“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快速实施,以及贸易与投资的“走出去”战略,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凤.债务危机影响下我国国际贸易战略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5,(17):261-265.
〔2〕吴豪杰.探究当前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J〕.魅力中国,2014,(3):55-55.
〔3〕江燕平.比较优势的竞争优势———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J〕.福建质量管理,2016,(14):122-123.
1.1 旅游行为规律的内在要求。旅游行为从空间分布来讲,涉及多个省区等较广的空间分布。旅游的这种行为特质也为提供旅游服务的旅行社提出了挑战。由于目前我国的旅行社多数是只在某一城市有单一营业点的中小旅行社,这些中小旅行社所组织的团队的旅游服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其他旅行社和旅游要素供给商来提供。过度依赖要素供应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难以保证,成本增加,不利于旅行社和旅游者的利益。
1.2 我国中小旅行社面临的问题。我国中小旅行社的经营模式和提供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在旅行社产品逐渐被分割,并且国外旅行社的竞争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国中小旅行社多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明显。
1.2.1 企业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没有优势,成本高,没有能力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在业务数量上,小旅行社无法与大旅行社竞争,在票务、地接、住宿、餐饮等方面所取得的优惠也不能与大旅行社相提并论,因而成本价较高,竞争能力差。
1.2.2 专业化水平低,中小旅行社多注重短期效益,旅行社在运作和产品服务方面缺乏专业性。
1.2.3 管理水平低,竞争能力差。中小旅行社缺乏现代管理知识及财务知识,在经营过程中过多注重短期效益,资源配置不合理。
1.2.4 发展资金有限,没有能力扩张。我国中小旅行社大都经营规模小、单位成本高、利润低、无法提供足够的担保金,融资能力较低,因此在业务上无法拓宽,只有追随大旅行社开发的旅游线路,拼命压价以招揽顾客。
1.3 集团化给中小旅行社的发展带来的有利方面。中小旅行社实施集团化的扩张战略,有利于增强旅行社资本、人才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实力,也有利于根据旅游行为的内在要求提供有价值的旅游商品。
1.3.1 加强经营的能力。通过重新组合实现集团化后,集团会给各个下属分旅行社提供标准化旅游产品,并指导下属旅行社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并能够很好地合作。
1.3.2 增强品牌的吸引力。现在的中小旅行社并不注重品牌建设,做的好的中小旅行社也仅仅是在某一城市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于旅游这种更看重品牌的特殊企业 ,没有品牌是非常不利于其扩张的,而通过集团化可以增强其品牌的建设能力,能在更广阔的区域建立有影响力和价值的品牌。
1.3.3 降低成本,集团化后旅行社能在票务、地接、住宿、餐饮拿到更多的优惠;人事管理方面,集团化规范的管理制度,统一的人事培训使中小旅行社节约了管理成本;在产品开发和推广上也可以集合集团的能力进行统一的开发和影响,降低了开发和推广费用的分摊成本。
2 中小旅行社集团化的可行性
2.1 既定的合作行为是中小旅行社集团化的基础。目前,我国的中小旅行社已有联合的举动,中小旅行社以“资源共享、客源互流、整体促销、产品互助”为原则,各成员可以共同筹资开展整体旅游促销活动,并且在产品服务上互相帮助,这种合作的历史已经为集团化扩张提供了基础。
2.2 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集团化是中小旅行社的愿望。近年来,集团化大型旅行社,已通过产权改造、经营机制更新、资产重组等具体措施使企业规模扩大,实力增强。在产品开发、服务采购、市场拓展、旅游接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中小旅行社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面对与独资、合资、国内大旅行社的竞争局面,走集团化道路形成自己的品牌联盟,是众多中小旅行社经营者的愿望。
2.3 其它行业的成功经验。酒店行业的成功经验为旅行社行业的集团化扩张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如家酒店连锁公司是通过“合资”、“直营”、“管理”、“特许”、“联盟”等方式,快速建立了遍布全国的经营网络,优化了旗下的综合资源,竞争实力大大提高。如家的集团化过程和方法为旅行社的集团化战略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2.4 中小旅行社集团化的理论基础。旅行社集团化经营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是“当生产或经营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所增加的规模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旅行社的规模经济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2.4.1 营销的经济性。营销的经济性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①在更大的市场上分摊广告费用。②声誉效应,信誉良好的旅行社使其成员企业在推广新产品时都不需要支付过多的广告成本,同时一个成员的良好形象也会提升整个集团的品牌价值。
2.4.2 购买的经济性。批量购买者能从供应商那里享受更多的折扣,因为供给者销售给单一顾客产品可以节约签约成本;而且因为批量购买者相对于单个购买者而言是价格敏感者,因此批量购买者实行价格折扣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2.4.3 研究开发的经济性。旅游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费用会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而分摊到单个游客的比例降低。在我国旅行社批零体系没有形成的产业环境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开发成本相对于收益来说要高,单体旅行社进行产品创新的动力不足。
3 中小旅行社共同发展战略的模式
3.1 共同发展战略的合作方式
3.1.1 统一品牌和特许经营。旅行社经营的旅游产品是一种服务,其无形性和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决定了消费者在购买旅游商品时,除了价格以外,难以比较产品之间的优劣。为了降低风险,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往往依赖于其对品牌的认识。集团旅行社可以共建某一品牌,共同享有权益,也可以有集团来经营品牌,再以特许经营的方式进行管理。
3.1.2 合同协议。合同协议是指几个旅游企业通过协定、合同的手段使其彼此结合在一起,达到优势互补、联合竞争的目的。但由于它是通过协定、合同对加盟企业进行相互约束的,所以其约束力较弱。
3.1.3 相互参股,风险共担。为了解决合同协议所带来的合作和联盟关系的不稳定,可以采用旅行社之间相互参股或者集团参股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旅行社能够之间建立更为紧密和稳定的联盟关系。
3.2 共同发展战略的资本关系
3.2.1 融资问题。银行贷款是企业融资中最普遍、最直接的方式, 旅游企业应该加强与银行的沟通与联系, 解决银企之间融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主动向银行展示自己的项目优势, 从银行获得企业发展的资金。集团也可用项目融资, 通过设计出适应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的可持续发展项目, 吸引投资。
3.2.2 成本分担问题。集团负责开发新的旅游线路、规范的旅游产品提供给各个旅行社,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逐渐摊入各旅行社销售的产品成本中,从而达到分担成本的目的。在其它方面,集团可以向旅行社提供它们所需要的价格、管理、经营、服务、营销策略和计划、操作指南以及统一的经营理念等,旅行社向集团定期缴纳一定的费用以获得加盟成员的资格,也可由集团与旅行社签订合同对各项服务的成本进行同共分担。
3.2.3利润分配。集团与旅行社之间应合理的分配利润。加盟、连锁的旅行社享受集团提供的营销策略和计划、操作指南以及统一的经营理念,并按照合约付给集团加盟费;按照合同、协议联合起来的旅行社应遵守合同、协议,根据合同、协议的约定支付管理、营销、品牌、策划等方面的费用;股份制的企业集团按照投资比例年终分给各下属旅行社利润的红利。根据联合方式的不同,集团与旅行社之间可以按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利润分成方式。
参考文献
[1] 郑岩,陈学清.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旅行社业发展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 2004,(02) .
[2] 刘卫民. 我国旅行社集团化的模式及选择[J]湖南商学院学报 , 20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