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师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的价值和意义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23 08:57:2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师的价值和意义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教师的价值和意义

篇1

合唱艺术是声乐的最高形式。在人类音乐发展史上,合唱以其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被人们所接受,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高雅艺术品种之一。合唱能够使人真正感受到艺术的美、和谐的美、生活的美、健康人格的美。

一、合唱艺术

1.合唱的定义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使听众产生情感共鸣。

2.什么是合唱艺术

合唱是声音的共性的艺术,是通过多声部、多层次、多种表现手段及处理方法达到高度协和的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合唱这种艺术更多地是淹没自己而突出集体,所以它是群体艺术的结晶,是一个和谐的有机组合的整体。

合唱包括和声的功能、复调、转调等多种旋律织体的表现形式。它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极富于声音表现力。一个合唱团的艺术水平,取决于每个队员的音乐功底、修养和文学造诣。合唱指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一个好的指挥的排练能给合唱队员留下最有价值的音乐知识和对音乐的感受力,更能给观众留下最有价值的艺术享受。

合唱艺术代表着一个国家民众的文化艺术素质,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它是体现国风国貌的一个方面。合唱本身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结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合唱艺术最能够体现人民群体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最能提高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培养人们的综合素质。

合唱艺术是声乐领域中更高层次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给人们多形式、多音色、多声部、多层次的艺术享受,同时能陶冶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使人的精神领域得到升华。因此合唱艺术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3.合唱艺术的特点

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1)音域宽广。合唱的音域是所有参与者音域的总合,从男低声部的最低音到女高声部的最高音,可达到三个半至四个八度。

(2)音色丰富。在合唱中可包含男女高、中、低声部中所有的戏剧、抒情种类,还有每个人的不同音色,以及各种音色的不同组合情况。

(3)力度变化大。从最弱的ppp到最强的fff,都是合唱所能够胜任的力度变化范围,任何个人都是不能与之比美的。

(4)音响层次多。由于合唱是多声部音乐,因此不同的和弦、不同的和弦转位、不同的声部组合、不同的力度级别、不同的音色变化等都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和层次。

(5)表现力强。合唱可以表现各种种类的作品,不论主调音乐还是复调音乐,不论任何历史时期,不论任何情绪,不论任何风格的作品,都可以通过合唱来进行完美的表现。

合唱艺术与群众歌咏在本质上不完全是一回事。合唱艺术是多声部的声乐艺术,对声音的艺术处理要求很高,讲究整体声音的和谐,统一和均衡;而群众歌咏则以单声部更为多见,强调“情绪”和“气势”、现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声情并茂的合唱艺术才是最完美的艺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音乐是人类感情的速记。”因此,声情并茂是音乐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合唱的“统一”就是声音的统一,情感的统一。其中声音的统一是手段,情感的统一是目的,是歌唱艺术的灵魂。在排练过程中,指挥要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多方位启发合唱队员深刻理解音乐的内涵,力求准确把握每一首歌的不同情感特征,做到声情并茂,使音乐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合唱队员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碰撞出情感的火花,产生共振。只有这样,才能使合唱艺术具有情感的神韵,从而使合唱艺术中的共性和音乐作品的个性达到和谐统一,达到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

二、合唱的教育价值

国内外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合唱团,并且有很多高校有较专业的合唱团体。合唱团能使学校与社会的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同时也能丰富在校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艺术修养。

篇2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2-0007-03

【作者简介】王天锋,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江苏扬州,225009),高级教师。

现阶段,我国小学技术教育主要以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科学工程技术教育等形式分散在不同的课程中的,没有单设技术教育课程。在即将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修订稿)》中,科学教育的目标被扩展为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科学与技术、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并首次对“技术与工程”领域教学的学段目标和实践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那么,究竟什么是技术工程教育?技术工程内容的教学与科学课其他内容的教学又有何联系与区别?本文将结合科学教学课例来阐述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一、认识技术工程的本质

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关系何在?斯坦福大学科学教育学者郝德教授在1975年就指出,技术素养和科学素养应该并列成为科学教育的目标。同时世界发达国家也形成共识:在科学教育中渗透技术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可以混为一谈。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对自然进行改造的各种操作方法和技能;工程是为了满足人类需求而进行产品和工艺等设计的系统方法。小学阶段的技术教育与工程教育往往被表述为技术工程教育,对二者并没有进行严格区分。技术与工程都关乎实践,都是为了解决科学活动中如何做的问题。

技术工程领域的目标强调学生要像工程师一样了解、学习科学,动手做科学。与通常意义上的科学实验有所不同的是,科学课中技术工程的教学不仅蕴含了科学本质的教育,更注重科学与工程、社会跨领域的深度融合。技术和工程教育具有以下特征。

1.核心指向“设计”。

小学阶段,技术工程内容和科学探究内容虽然是混在一起的,但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是目标不同,科学探究指向的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建构,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技术工程指向的是围绕人类需要开展某个工程或创造某个产品,解决的是如何做的问题。如果说科学探究的核心是“观察与实验”;那么,技术工程的核心是“设计与制造”。在功能与评价上,技术工程更关注使用效果、安全、效率等实用价值。以建造桥梁的教学内容为例,以科学探究为关注点的课重视拱形桥、平板桥、斜拉桥三种桥梁的承受力大小的比较研究,在获得结论前非常关注实验对比条件的公平,从而为获得可信的结论提供基础;以技术工程为重点的课,则关注如何设计出更加牢固的桥梁,在不嘈薷暮偷魇灾惺骨帕旱某惺芰υ龃蟆

2.创造成为“灵魂”。

科学可以认识客观世界,技术可以改善人类生活,小到刨笔机、门铃,大到航空母舰、卫星,都是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体现。而这些技术领域的产品从设计到定型,都经历了一些典型的发展升级阶段,贯穿这些阶段始终的是改进和创新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学生要学习使用各种工具,学习制造各种物品,通过“动手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产品”。在加固框架活动中,同样用2根木棍给正方体框架加固,学生加固方式各不相同,加固面可在相邻的侧面,可在对面;位置可以是斜对角,可以垂直加固;方向可以是顺向,可以是逆向。这种加固优化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意,同时也体现了技术工程的创造特征。

二、技术工程课程的意义与价值

1.促进技术知识的理解。

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技术的世界里,然而并非人人都能够感受到技术和人类的紧密联系。学生学习科学课程,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技术就是悄然改善生活的手段之一。学习了杠杆原理,就可以设计出简单的撬棍;学习了能量知识,就可以制作一辆皮筋动力小车,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有对材料的选择,对科学原理的运用;而对于系统中输入、控制与转换、输出的知识,不是讲授演示学生就能理解的,而应在实践中让学生深化理解。

2.体验技术系统的实践。

对小学生而言,技术教育最主要的形式是制作技术产品,只有在制作活动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学生才能认识和理解技术。技术不是简单的实验,学生需要用系统的思维来认识它,这涉及技术模型、产品、系统开发、执行、评价能力等,这样的体验过程是独特的。作为学员,笔者2015年在东南大学参加了STEM课程――“纸飞机的设计与制作”的学习,真正感受了技术的系统性。简单的纸飞机制作,需要考虑材料问题、制作工艺问题、飞行阻力的测试、发射问题、测量问题,一群科学教师在活动中认识了设计、制作、测量、调试等过程的意义和趣味,如果学生参与其中,也一定会获得解决技术难题的独特感受,从而逐步认识技术的各个流程,美国《新一代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就特别强调用“实践”代替“探究”,以强调技术与工程的实践性。

3.内化技术素养的思想。

科学教育侧重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技术教育则侧重于让人掌握控制和改变环境的本领。在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关注其技术工程素养的提升。技术知识是技术素养的基础,技术能力是技术素养的核心,技术思想和方法是技术素养的灵魂。在技术课程中,教师要创设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设计、开发、创造的氛围,让外在的技术行为逐步转化为内在的心理品质。当学生发现生活用品需要改进时,就会有意识地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去优化和改进。

三、技术工程类课程的实施要义

技术工程类课程与一般的科学课程有区别,这要求教师围绕技术的本质开展教学活动,让技术工程课有“技术味”。教学中,教师有以下几点需要把握。

1.区分技术课程的不同类型。

首都师范大学叶宝生教授将技术课程分为三种类型:技术制作课、技术应用课、技术认识课。技术制作课主要针对技术产品,注重让学生感受技术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如空气动力小车的制作等;技术应用课主要让学生使用产品,体验产品的结构和功能,如杠杆、轮轴的使用等;技术认识课的重点是了解技术产品的运用,如航天器的认识等。

上述不同类型的课,其教学的重点和形式也有所不同,科学教师要准确解读其中的要义,探索课堂教学实施的途径,体现技术课的特征。从修订版的课标来看,它只是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综合在一起表述,并未将各种技术类课程单独设置,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如:在教学玩具小飞机的活动中,学生要学会按照图纸组装小飞机,比较产品和图纸之间的差异,感受说明书的重要性,这就对应了上述的技术使用课而非技术制作课。再如:认识航天器的历史就需要教师准确把握课程的类型特点,比较不同飞行器的功能与作用,从而让学生理解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帮助。

2.把握技术课程的要求。

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技术素养包含技术知识的理解、技术能力的获得、技术思考和行为方式的形成,通俗地说,就是让学生在技术方面形成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学生模仿工程师体验技术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进行真刀真枪的实践活动,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实践层面,技术素养还是得不到落实。从人类对技术的认识和掌握过程来看,培养技术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应该是不断螺旋进步的。远古人类无意中发现了雷电生火的技术,他们吃到了熟食,感到了温暖,于是不断保存偶然得到的火种,进而探寻“生火”的技术,钻木取火,燧石相击生火,人类技术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篇3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7-0021-04

每个个体都想拥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如内外兼修、心灵美与外在美统一等。教师作为社会的个体,也内在地期待拥有一个良好的形象;但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与其他社会个体存在职业差异,外在地被赋予了一个特定的形象。某种程度上,教师形象的特殊化要求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追求,然而,传统教师形象的定位将教师作为个体内在追求的一般形象等同于教师作为职业外在要求的特殊形象,不仅弱化了教师形象的专业性,还会形成错误的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路径。因此,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正确地认识和定位教师形象的特殊性,有益于实现教师专业化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作为专业者的时代诉求

1.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引领

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质量的整体提升是发展教育改善教学的当务之急。1986年,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会和霍姆斯协会分别颁布了《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和《明天的教师》的报告,明确提出了“教学专业化”的概念,拉开了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序幕。这两个报告意在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增强教师的自主性,从而改善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1]教师专业化运动在美国风靡一时,随后在国际教师教育发展领域也掀起了大规模的教师专业化运动,以着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社会地位。而我国则在提出素质教育、开展主体教育实验和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逐渐认识到:教师是课堂教学变革的关键,是推动教育变革的主力军,谋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不可回避的主题,重新审视教师教育、教师职业以及教师形象则尤为必要。

2.教师职业的范式转化

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形象密切关联,教师专业形象既是教师专业化的目标之一,又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前提。[2]但现实是,在谈及教师专业化时缺失了对教师形象的全新设计,囿于传统教师形象的范畴,脱离了教师的专业教学实践。[3]毋庸讳言,我国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推动了教师职业的现代转化,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形象。教师职业从非专业化到专业化的过程是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教师专业形象亦须创新更替,即反思传统教师形象的固有局限,重构立足于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教学实践的专业形象,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和教学的专业化。

3.传统教师形象的反思

传统教师形象首先将教师形象同其他职业形象相互混淆或等级排序,存在教师需要成为文学家、演讲家和礼仪家等多种职业形象的综合体,但又无法同医生、律师一样享有专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的悖论,促使教师形象成为其他职业形象的附属品,忽视了教师作为专业者形象的不可替代性,弱化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其次,传统教师形象过多地是从外在标准来规范教师,而没有将教师作为自主发展的个体,即将教师视为改革的“保守者”、课堂教学的“日常操作工”、教师培训活动中的“被培训者”和学校行政管理的“被管理者”[4]。这无疑是将教师视为被动的工具,漠视了教师在学校教育变革和教育改革中的主体地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终身成长。复次,传统教师形象过于完美主义和理想化,仅仅从应然的层面来勾勒教师形象,如从“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教师是好的教师”和“教师职业的社会职能、使命、价值、素质”的角度[5]来过分地拔高教师形象,致使教师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自我塑造,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

二、教师专业形象的意蕴

关于教师形象的考量一直以来多是受制于传统教师形象的定位,人们并没有将其真正的意蕴作为一个基本问题加以全面的审视和反思,导致一线教师无法正确地领悟教师形象的意蕴,直接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间接地影响了教学的质量。把握教师专业形象的意蕴,意味着在下列范畴中进行正确的抉择。

1.形象专业还是专业形象?

形象专业主要是从其他职业的角度出发来建构教师的良好外在形象,如从语言、习惯、情绪、仪表、人际交往状态等多方面,要求教师要具备演讲家的言谈举止、礼仪者的仪表仪态、外交官的人际交往等。教师需从多个维度来进行自我形象的塑造和实现,将自己培养成能胜任其他职业形象的全人,异化了教师形象的独特性,无形之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干预了教师对教学的应有投入。当下,应摆脱将教师形象作为其他职业良好形象附属品的观念窠臼,正确认识教师形象区别于其他职业形象的特殊性,进而展现出教师形象的独特魅力。

专业形象则是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出发来架构教师形象的内核,教师专业化意味着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的职业,其发展过程是与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紧密联系的,意在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6]因此,应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来看教师形象,更具体地说就是从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角度来探讨教师形象。国内学者关于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构成研究基本上达成共识,如叶澜认为教师专业素质包括专业信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白益民认为教师专业素质包括教育信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等[7],胡惠闵认为教师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自我反思与改进等[8],我们不难发现三者的共通之处,甚至能够窥探出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对教育热潮的回应――主要是对舍恩的“反映的实践者”理论和新课程改革情境不确定性的回应,凸显出教师要具备反思性实践的能力,关注实践问题的解决和实践智慧的形成,致力于让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家[9]和反思性实践者[10],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教师专业形象,如教育情境中能动的问题解决者、自身经验的探究者、自身教学的研究者、教育研究的生产者、儿童发展的促进者和关怀者等。但是从“反映的实践者”理论出发演绎出教师的专业形象,是否能够揭示出教师专业形象的独特性所在?并且,反思性实践能力仅仅属于专业能力的范畴,能否囊括其他方面的教师形象?由此可见,从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出发来要求教师具有某种专业形象一定要全面地来进行考虑,并且要凸显教师专业形象区别于其他专业形象的独特之处。

2.政策形象还是自主形象?

政策形象是指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外在形象规范,是多种政策文本中关于理想教师应该是什么样形象的官方规划。[11]它具备宏观层面的指导意义,但缺乏实际的现实意义,更多的是对教师道德和行为等方面进行约束与规范,促使教师成为被要求、被塑造和被发展的对象,造成严重的角色冲突和主体性的缺失。如我国理想教师的专业形象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富于献身精神;具有适应工作要求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且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尽管教师政策形象的高位引领是不可或缺的,但一味口号式地引领不仅会削弱教师努力塑造专业形象的动机,更会形成假大空的虚假表象。因此,如何让教师专业形象切合教师教学实践,并让教师能够自愿主动为形成专业形象践行和努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自主形象是指教师层面自下而上的内在形象追求,教师享有专业人员具备的专业自,能够对教学实践情境的复杂性进行自主判断,并且对其专业自主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此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不仅能够推动课堂教学变革,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更能够有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并且促进教师的内在认可和外在践履。教师自主形象的低端设计赋予教师应有的专业自,提供广阔空间让教师成为学校变革的主体,意在通过教师的内在追求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自主形象的低端设计并不是完全脱离于教师政策形象的高位引领,而是要将教师政策形象作为教师自主形象的设计依据。如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报告中明确指出“教师工作应被看作专门职业”,1993年我国颁布的《教师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教师是“专门人员”,并且提出教师享有的权利,这些都为教师自主形象的设计提供了政策依据。

3.理想形象还是现实形象?

基于可以实现的程度进行划分,理想分为不可达到的理想、有人可以达到的理想和人人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的理想。多层次的理想划分在提供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同时,也引发了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即教师形象塑造后到底是否可以实现。传统教师形象多从应然角度进行勾勒,其中有“春蚕”、“蜡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导航者”等隐喻性描述,以及知识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反思型教师、学习型教师等回应时代要求的理想化描述。种类繁多的教师形象虽发挥了价值引领的作用,引领教师走向理想教师形象,但却难以实现。教师专业形象应多从实然角度进行设计,如教师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拥有专业情意、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与改进等,直指教师专业化的内核,这样可以响应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诉求,激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动性,寻求自身的专业发展,努力实现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教师专业形象塑造。

三、教师专业形象的价值

教师专业形象的建构既能够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更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打破传统教师形象的束缚,恢复教师作为教学专业者享有的专业自,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教师面貌和教学氛围。

1.教师作为教学专业者的身份认同

蓬勃发展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实现了从教师形象到教师专业形象的转变,意味着教师作为教学专业者身份的认同、教师专业自的赋予、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教师作为教学专业者,指出了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独特性,即教师是专门从事教学活动的专业人员,需要具备特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以及自我发展需求等,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胜任教师工作,并且同其他职业的专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也是迥然不同的。教师更多地面向教学实践情境的不确定性和学生群体的多元性,作为教学专业者的教师需要通过复杂的教学实践让拥有个性差异的所有学生掌握成人化的课程知识,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这不仅是对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的挑战,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可错失的良机。

2.凸显了教师专业形象的现实性

教师专业形象从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角度来进行建构,力图体现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具备的内在素质结构,提出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反思性实践能力等具体维度。其中,专业知识是教师成为专业人员的前提条件,专业技能是教师作为教学专业者的必要条件,专业情意是教师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而反思性实践能力则属于专业技能的范畴,显现出教师专业形象与时展的关联。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形象越发地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越发地与教师独有的教学活动相互关联,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是教学专业化的过程,亦是提升教育质量的过程。

3.规范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教师专业形象的重构明确了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规范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提倡教师要具备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唯此才能产生内在的发展动力,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2]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需要着眼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需求,改变教师仅是规划实施的被动参与者的身份,扭转教师仅是理论知识的消费者的角色,使教师成为主动参与规划设计和创造知识的鲜活主体。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实施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同事、专家的对话。扎根于日常教学实践中加深对学生的理解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而鼓励“教师―教师”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鼓励“教师―专家”合作实现专业引领,则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途径。简而言之,教师自主专业意识的形成是确保教师专业发展积极健康的关键,更是塑造教师专业形象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兰英.美国教师专业化运动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6(4).

[2][5]阮成武.专业化视野中教师形象的提升与统整[J].教育研究,2003(3).

[3]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

[4]周耀武.我国传统教师形象批判[J].全球教育展望,2008(7).

[6]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1(1).

[7][12]叶澜,白益民,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9-241.

[8]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17.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023-03

一、教学品格及其核心价值

1.教学品格的内涵

教学品格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品质和风范。教师的教学品格不仅是一个教师的教学认知水平、教学情感态度和教学价值取向的整合,同时也是个人的气质类型、性格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综合表现,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风貌和格调,它具有动态生成、难以言说和个人专有的特点。教学品格受教师的专业教育背景、专业熟练程度、专业情感强度以及专业生态氛围等因素的影响,也受个人心理动力特质的影响。

教学品格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教学主体意识和责任自觉。表现为品质意识、本位意识、自觉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等,可以集中概括为爱岗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2)教学情怀和教学智慧。教学情怀是教学品格的内在情感、激情、进取精神及其责任感相互联系的一种情结。教学智慧凝聚着教师专业知识水准、教学工作实力和科学思维方式,表现为教学素质和教学创新意识。3)求真和求善相融合的教学品质。从文化存在的角度看,学校教育承载着传播与弘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双重使命,教学品格制约着教学质量,良好的课堂教学品格是新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1]。

2.教学品格的核心价值

教学是有组织的、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组织行为主要是通过教师借助教学中介手段与学生共同构建的教学组织共同体,它以交往互动和协同共进为基本活动模式,表达的是职业意识和职业人格,展示的是教学情怀和教学智慧,并以此达到教学知识的求真、教学过程的向善和教学生态的完美。教学品格的核心价值就是某一个社会组织或职业群体所拥有的、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或职业群体的、具有不可替代的和最基本最持久的组织特质,它是社会组织记忆基因的最核心部分,是社会组织或职业群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也可以这样说,教师教学品格的核心价值就是人的核心价值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展现,是对教学品格真善美的追求。

二、人本主义的教学观

1.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是自然实体,人性来源于自然。因此,自然人性就是人的本性。同时人本主义还认为, 每一个人都有发展自己潜能的能力和欲望,行为和学习是知觉的产物,一个人大多数行为都是他对自己的看法,即知觉的结果。因此,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的独特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即“成为”(becoming),而成为完善的人是唯一真正的学习[2]。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教育应该注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和创造性的人,或说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个性充分发展的人。他的理论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性善论”、“潜在论”和“价值论”的思想。同时,罗杰斯还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代表这一流派的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强调学生的“自我”应该成为教学的根本要求,所有教学活动不仅要服从“自我”的需要,而且要紧紧围绕“自我”来展开。这种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接受的氛围,围绕着发展个人和小组的目标进行,教师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变化。非指导性教学不是完全站在传统教学的对立面,而是强调传统教学忽略的而确实对学生的发展有利的方面,即应赋予学生更多的空间以支配教学的过程[3] 211。

人本主义教学观特别强调教学环境的建构应以人为中心,围绕“人—人”关系来开展活动。它强调个人价值和经验的独特性,把人视为一种自由的力量,认为人具有实现自己潜能及不断超越自我的能力。人本主义教学观不忽视外部因素,但重视人的内在体验,诸如感情、态度、信念、价值和抱负等,同时它强调教学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2.教学活动的人本价值

(1)教学应该“目中有人”

长期以来,“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活动视阈中心偏离,导致围绕“教师—教学中介—学生”开展的教学活动经常发生传导阻滞、运行梗阻或信息流失真。因此,课堂教学经常会出现“目中无人”的状况。从本质上说,教学是促进人发展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教学中介(包括教材、教具、各种教学媒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教师和学生都借助这种工具,通过共同的协同作用,达成发展的目标。教学结构主体是“人—人”关系,因此,课堂上的教和学的双方都要借助教学中介进行交流和互动。从教师来说,应该透过教学中介关注学生的学,把有效信息通过教学中介这座桥梁和纽带传递给学生,并观察学生学的反应,通过学的反馈作出教学效果的评价与教学行为的调整,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从学生来说,同样存在通过教学中介,感受教师在教学中传递和表现出来的知识、思想、情感、态度和信念的情况,进而领悟教师科学、有序、严谨和理智的思维品质,接受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艺术熏陶,享受教学智慧和教学审美的感染,并从中发展自己的思想、智慧、情感与价值观,而不应仅仅是为了应试而识记书本上的死知识。只有这样,课堂教学中人的独特性和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才不至于出现以“人”为工作目标的教学活动居然“目中无人”的怪现象。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聚焦于教学的主体价值问题,就是强调教学应该“目中有人”。新课程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传统的“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到新课程的“三维”,凸显的是教学的人本价值。

(2)教学发展目标应该包括师生“双主体”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实施方向和预期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确立人本教学观的基础上,教学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按照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根据青少年不同发展阶段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发展水平,实施有效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的教育。在追求教学目标人本价值的同时,应该关注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面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也不是以牺牲个性发展为代价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曾说过,没有差生,只有特质不同的学生。没有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不可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因此,在实现教学活动目标时,必须观照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教育对象的千差万别决定了教育产品不能通过工厂化模式进行标准件生产,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也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可见,教学目标在贯彻人全面发展的方针时,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问题,注意因材施教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贯彻和实施,要体现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特证。

教学实质上是一个不完美的人(教师)引领着另一个或一群不完美的人(学生)去追求完美的过程。从教学结构的“人—人”关系便可引导出另外一个问题,即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发展。根据我国古籍资料记载,“教”字是从“学”字派生出来的,《尚书?商书?说命下》中有“惟教学半”的说法,意思为“教是学之半”,即教学生的时候教师自己也能学到一半。《说文解字》中也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即“教”中包括“施”,也包括“效”,教中离不开学[4]。可见,教师的发展也应该包含在人本主义教学观里面,即教学目标中促进人的发展应该也包含教师的发展,否则,课堂教学的人本观照是不全面的。无论是传统教学理论强调的“教学相长”,还是新课程教学理念中的“合作者”角色期待都证明教师通过有效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其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应该避免“蜡烛理论”的影响,不再走“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的老路,而是应该做到既照亮别人,又丰富自己。

(3)构建“科学的人道课堂”和“生命课堂”

科学的人道和生命课堂实质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人本价值表现。教学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课程,现代课程文化观已经走出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冲突,实现了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的有效整合,构建了科学人文性课程,体现了“科学的人道”。教学内容的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以科学主义课程和人本主义课程整合构建体现当代社会特征的课程。其次,它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它致力于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倡导“科学的人道主义”,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尊重、理解与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等当代教育理念贯彻到课程和教学体系之中。第三,这种课程“从促进教育的统一性转变为促进教育的创造性和革新建设”,“既强调学生的学术性和职业性技能,又特别突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培养”,强调“学习应当以传统的儿童早期的好奇、好动和好创造为基础”[3] 185。

践行科学人道主义课程观就是要构建“生命课堂”。叶澜教授说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以及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的价值”[5]。生本教育积极探索者郭思乐教授也强调,教育是生命的教育,课堂是生命的课堂。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和发展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说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是教师对“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准确认知和深刻把握。尊重学生生命的课堂,应包含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对学生生命品质的尊重,不要浪费课堂时间,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二是营造和谐课堂,提高生命课堂的幸福指数。只有课堂精彩,教师的职业人生才精彩,学生的学习生活才幸福,这是教师对职业人生价值的追求和职业道德的践行,其最终落脚点就是对生命课堂的尊重和敬畏。

三、教师对教学品格核心价值的追求

几乎每一位人本主义者都看重人性中的积极面和闪光点,都秉持“人性本善”的理想主义。他们认为,这既是人类应当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生物进化所赋予人的本性充分发展时所能达到的境界。因此,教学品格的人本主义精神表现为追求教学“真善美”核心价值的过程。

1.教学品格的求真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

人。”汉学大师陈启云认为,由苏格拉底开始,古希腊的教育伦理就一直在努力追求真善美。在真、善、美中,最重要的是“真”,真实是一种文化,一种气质,一种力量,一种财富。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体现的真实、智慧和责任都集中表现在教师个体的人格品质与人格魅力上,缺失这些人格品质和人格魅力,就丧失了教师的主体价值。

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实践活动。知识是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 其内容非常多而繁杂,必须去伪存真,也就是说,教师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有科学性。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经过严格科学检验的“真”的知识,并借助良好的与合理的知识结构把知识变成智力,再把智力提升到智慧,也就是达到所谓拥有“真知”的层次,只有真知才是教学所追求的应然目标[6]。

由于教学的主要目标不仅要传递真知,更重要的是让受教育者生成智慧、培育德性和净化灵魂。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学生“诲人不倦”,用心做教育。通俗的说法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灵魂的建筑不能靠使用物质的和物质化的工具或手段,采用灌注、“填鸭”式或其他外力压迫输入等手段,而应该用智慧和真情去唤醒学生身上美好、善良、智慧和幸福的“种子”。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可见,真教育必须是心声的呼唤、心雨的润泽、心潮的碰撞和心灵的沟通。

2.教学品格的向善

教学品格的向善至少包含以下两部分含义:

(1)激发积极的教学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感染性,人具有天然的趋向积极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情感体验的倾向。正是这种先天性的情感倾向,使教师的积极情感对学生心灵产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7]。教师要有诗人般的真情,但又不过于流露;要有演员般的生动,但又不虚情假意。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和一句关切的问候、一句鞭策的话语学生都能心领神会,感受到教师情感的关怀和沐浴,唯此才能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建立起来民主、自由与和谐的师生关系。

(2)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向善是指教师在真的教学内容确定之后,选择如何把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内化成学生理解、掌握并能运用它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应通过“学情”分析,结合教师的自身实际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能够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方法与策略。教学方法的向善,表现为既追求课堂教学过程效益最大化,又能满足大多数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必须能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学上没有一种满足所有人的、能够适应于各种课程的、可以“包打天下”的教学方法。因此,课堂教学中不仅教师有选择教的方法的自由,而且还应该让学生有选择学的方法的自由。

3.教学品格的美

教学品格的美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达到主体意识和责任的高度发挥、教学情怀与教学智慧的积极张扬以及求真向善相互融合的一种品质和一种信念。肖川教授认为,教学不仅是认知和交往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其审美对象,不仅包括人类智慧之美——科学美与艺术美,而且也包括人性之美和教师的人格之美。教学过程的审美特性体现在具有理智挑战的认知过程中,体现于师生平等、融洽与和谐的交往之中,体现于充满愉悦和成功的生活体验之中[8]。具体可分为:

(1)教学品格的知性美

教学品格对知识的追求体现着科学的理性审美。古希腊数学家(如普鲁克拉斯)认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最美的数是黄金比例0.618 。古代的天文科学家们(如毕达哥拉斯)深信,天体是永恒的、神圣的和完美的,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匀速运动是最美和最完善的运动速度。法国物理学家法德罗意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该作为20世纪数学物理学中的一个最优美的纪念碑而永垂不朽。”正因为科学美的存在,才使得严肃冷静的科研工作充满了激情,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满了诱惑和魅力。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体现教学艺术的感性审美。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创造性劳动,使教学问题的解决达到“即出乎意料之外,又符合情理之中”的效果。这时,教师的教学实践已经超越了方法的层面,走向艺术的高度[9]。

教学品格的知性美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丰厚的知识底蕴,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掌握娴熟的教学技能和技巧,并有良好的性格和爱好,形成一种具有浓厚的教学文化气息的气质和风格,并以源源不断的魅力在其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表现出来。

(2)教学品格的人性美

教师教学品格的求真向善最能体现教学品格的人性美。凡是人性中美的东西都有教育的价值。首先,教学品格的人性美体现在教师要具有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终极目标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这种感染力和示范性是其他任何一个人都不可替代的。其次,教学品格的人性美体现在教师要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以平等和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学生,绝不厚此薄彼。教师要有宽容和博大的胸怀,才能容下性格各不相同及兴趣各有差异的学生[10]。教学品格的人性美还体现在教师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中,教师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生动自然的教学语言以及优雅稳重的教学形象等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毅.大学的人文品格[J]. 文化学刊,2007(6).

[2]施良方.学理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靳玉乐.现代教育学[M]. 成都:四川教育教育出版社,2008.

[4]杜德栎.简明教育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5]叶澜.让课题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 科学论坛,2004(1).

[6]马毅.大学教师人文品格的哲学思考[J]. 大连大学学报,2004(6).

[7]戴本博.外国教育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篇5

在不少教育者眼中,“创新”是与班级管理无关的,只是和教学有点关系。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它一方面漠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导致根本不会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

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这种创新和独创表现为他们自己提出某一问题,并想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创新教育正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对于中等教育来说,我们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明确以上认识,教育者就应适当调整班级管理思路,在管理措施上予以正确的导向,这将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二、班级管理理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在社会需求和对受教育者的认识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在班级管理理念上是截然不同的。一是在教育目标上。传统教育旨在强调行动的统一性,使学生的在校生活停留在遵守纪律的层次,使管住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而创新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潜能,着重培养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使引导学生发展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二是在管理方法上。传统教育是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学生的思维和行动自始至终都在教育者的事先确定的轨道上运行。以行动的整齐划一为管理得法的唯一标准。而创新教育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学生在被管理中逐步学会管理和自我管理。三是在教育评价上。传统教育强调“唯师是从”,学生如练兵场上的战士,时刻等待着命令。学生的优劣完全取决于是否听话及“执行命令”的快速程度和准确程度。而创新教育视学生为主体,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创造者。针对教育对象起点、基础的不同,要求也不同,评价机制迥异。创新教育着重个人对过去的超越,关注的是教育对象的创造潜能有无得到发挥,人文精神是否确立,健全的人格是否得以塑造,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有无得到培养等。

总之,创新教育是一种与传统教育有着较大差异的崭新的教育。我们只有在充分理解创新教育的理念、把握创新教育的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指导我们在班级管理中的教育行为,落实创新教育。

三、遵循基本原则、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确保创新教育的实施

对教育而言,在班级管理中落实创新教育本身就是一次创新 。因此我们切不可操之过急,应该遵循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逐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学过程 一样,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也是主体,我们就应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条件和最终目的这一教育目标。就是要一切措施、条件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而选择设计的。还要让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育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体参与和全程参与,提倡学生做班级的主人,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教育过程之中。

篇6

在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形势下,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教师培训蓬勃开展。最近,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决定从2010年起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新一轮全国性的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拉开了帷幕。

一、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时代的要求、教师的呼唤

近年来,在各种培训实施的前前后后,对于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愈来愈坚挺,受训教师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培训机构的关注程度也愈来愈高。它在宏观上成为时代的要求,在微观上成为人们评价培训成败的标尺。

(一)培训针对性的价值观

怎样的培训算作针对性强?对于一个具体的培训项目来说,虽然从不同角度可能会有不同判断,但在总体上应该看它是不是符合了“三个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培训项目的针对性通常表现在培训目标的制定、培训课程的设计、培训教学方法的选用等三个方面。

(二)培训实效性的价值观

对于培训的实效性的评判,也会因人而异。但从根本上说,应该看它能否实现“三个满足”:受训教师的期待得到满足,有收获感,觉得“知了,懂了,会了”;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愿望得到满足,参加培训后教师“教得更好了”;教育主管部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得到满足。

培训项目的实效性丰萼靠培训课程和±立训方法来实现,其效果在受训教师身上通常表现为:师德表现发生改变;教育教学行为出现改善;教育教学成效有了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得到增强。

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参训教师和教师培训机构的共同诉求。在这种诉求之下,诸多培训理念和方法在培训实践中被探索、实验、提炼出来。“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便是其中之一。

二、“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精髓,它把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教学做合一”的含义

陶行知创立的“教学做合一”是南京晓庄学院前身——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即晓庄师范)的校训。对于“教学做合一”的含义,陶行知于1931年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中的阐释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这就是说,“教学做合一”使“教”与“学”在“做”的实践上融合起来了。

“教学做合一”既是教学原则也是教学方法,更是教学理念,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下,施行联系生活实践的、适应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需求的教育,就能培养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二)“教学做合一”开展教师培训的现实意义

如今,基础教育改革正不断深入发展。与陶行知先生当年所处时代相比,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背景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教学做合一”把教学与生活、工作实践相结合,使教学适合人的认知特点,顺应人的道德生成和知能增长规律,优化人们习得“真”知识和提高“真”能力的过程,其科学性、实用性的特征没有改变。在当下的教师培训中,许多培训者按照培训目标的要求,引导学员“动手动脑”,在已有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参与培训的学习活动,用撰写案例、总结反思、现场诊断、讨论交流等形式来“学”,促进学员思考、认识教学的现象、本质、规律及关系,使他们获得内在收获。多个地区经验表明,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设计和实施教师培训,颇见成效,受到参训教师的欢迎。

(三)“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特殊意义

农村教师培训除了具有一般教师培训的共性,与城区教师培训相比,还有其特点。由于经济文化发展进程差异及学校分布零散等原因,一些农村的教师培训资源相对稀有,教育等方面信息的获得相对滞后,教师参加进修提高的机会相对较少,教师之间相互进行教学交流的机会并不很多。在城市有条件安排的学习形式在农村却不一定有条件安排,在城市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在农村却不一定有。因此,搞好农村教师培训的难度更大一些,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诉求将更多地依赖于在农村本地切实可行的培训形式来实现。在这样情况下,“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便显出它的独特魅力。

事实上,以“教学做合一”来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更为适合农村教师的特点。它利用农村教师身边的资源,贴近他们的教学环境,更多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顺应了他们的需要,关注了他们当前的教学问题,对他们的问题解决、行为改善、素质提高帮助甚多。

(四)“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

陶行知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根本方法。当时,在他创办的晓庄师范等学校中,“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为培养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它依然合拍于时代的旋律,溢射出时代的光彩。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具体的规划,“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要“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增强了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培训质量。

在“教学做合一”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探索建立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特色的培训理念体系,可以创立符合农村特点的教师培训方法与模式,为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辟新路。这为我们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帮助农村教师专业提升,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添了一臂之力。

三、“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时代价值的实现

我们所讨论的时代价值,是在新时期农村教师培训中,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和方法所产生的价值的总和。它在宏观上表现为农村教师培训后整体素质的提升,微观上体现于各个具体项目培训效果的改善。这种价值的主要附着点是培训项目的目标、课程与教学方法。

(一)以“会做”为根本,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反映了培训组织者的培训理想和价值追求,它离不开“针对性、实效性”这一要素。通常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培训目标较为宏观,属于总体目标,体现了对教师的“期待”。据此,培训部门结合参训教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培训目标,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这种“期待”。例如,江苏省某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使学员“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在制定培训方案时,我们进一步提出要使学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增加对学科知识更新趋势和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的了解,拓展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经验总结能力、改革创新能力,能在县、乡起到学科教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训部门制定的具体目标,是体现针对性的重要标杆,把教育主管部门的总体目标具体化并加以落实。

培训目标要能针对学员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实际,把标高设在学员的“最近发展区”,让学员通过培训达到“会做”的根本目的。为此,制定培训目标前要认真了解学员的教学现状和发展需求,制定目标时要根据所拥有的培训资源充分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实效性。

(二)以“做事”为背景,设计满足需要的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是实现培训目标的施工蓝图,是实现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载体。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指导课程设计,以“做事”为背景,根据培训目的需要,围绕学员的“做”与“学”来编制课程,能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其中,一方面应合理配搭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另一方面应恰当组配授课教师,注意他们的结构,使专家、教研人员、一线名优教师的比例适当。对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教学科研等模块,要注意与教学实际密切结合,做到理论课程能在“做”的经验上学,实践课程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以利于学员进步。

例如,在江苏省20lO年暑期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中,在我们的课程编排里,教学案例分析、模拟课堂教学、说课讨论、教学课件设计等实践性课程约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二,理论性课程如小学英语教材梳理、英语新课标解读、英语新课程的实践反思等约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一;授课教师的成分构成是:高校专家占三分之一弱,教研员、一线名师共占约三分之二。

我们所说的“做事”,既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也包括他们在接受培训过程中的学习行动。

(三)以“做上学”为特征,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实施培训教学

培训教学是通过实施课程来实现培训目标的过程,也是实现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的过程。因此,培训教学的方法极为重要。好的培训教学方法如同好的工艺,把设计蓝图变为合格“产品”。它能引导学员参与学习过程,激起学员共鸣,促进学员的感知,提高学员的能力。

“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是以学员“做”的经验为基础,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进一步理解“做事”的道理,进一步把握“做事”的规律,进一步改善“做事”的方法,从而习得教学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技能、新方法。有些理论性课程是“死”的,授课教师要把它与“做”结合,教“活”起来;实践性课程本身应该是“活”的,授课教师更要设法让活课程“活得生动”,有效地转化为学员的智能。培训教学应以“做上学”为特征,将培训者_的“教”及学员相互的“教”与学员的“做”和“学”融为一体。例如在培训教学中,引导学员拿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剖析反思;用自身教学经验来梳理和提炼教育观点;在培训期间写反思日记;在教学现场开展观课议课,对教法作教理分析;学员之间互动互教;学员与专家交互活动等。

培训教学过程中的学员是学习的主人,授课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服务者。

四、实现“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时代价值的保障

实现“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培训团队的努力,受训学员的参与等多方配合,需要建立一定的保障系统。

(一)环境保障

环境保障可分为物质环境保障和精神环境保障。物质环境是指,农村教师培训中可供学员享用的各类教育实践场所、设施等,如教育实践基地(包括学员所在学校)、各类课堂、微格教室、特定的场馆所、网络信息等教育资源。培训机构应拥有足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农村教师培训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精神环境主要指与农村教师培训相关人员的思想、观念、意识、态度等。教育主管部门和培训部门领导要充分尊重农村教师的特点,认清“教学做合一”在农村教师培训中的价值,鼓励和支持培训工作中的创新,把“教学做合一”运用到农村教师培训中来;培训授课教师和工作人员要以追求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己任,不怕“麻烦”,努力在培训的组织和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与方法;学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勤于“动手动脑”,坚决摒弃“只带耳朵”参加培训的落后学习方式。

(二)组织保障

组织保障主要由组织体系、制度文化、考核体系三个方面组成。

良好的组织体系包含运转高效的培训机构、专业素养好的培训者团队;还有相关管理机构之间的密切配合,培训机构与实践基地等支持单位的和谐协作。培训者团队的结构应是优化的,主要由专家教授、研究人员、一线校长、名优教师组成。他们应与农村中小学保持经常性联系,熟悉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善于在“做”上教,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

篇7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2-080-03

在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形势下,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教师培训蓬勃开展。最近,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决定从2010年起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新一轮全国性的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拉开了帷幕。

一、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时代的要求、教师的呼唤

近年来,在各种培训实施的前前后后,对于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愈来愈坚挺,受训教师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培训机构的关注程度也愈来愈高。它在宏观上成为时代的要求,在微观上成为人们评价培训成败的标尺。

(一)培训针对性的价值观

怎样的培训算作针对性强?对于一个具体的培训项目来说,虽然从不同角度可能会有不同判断,但在总体上应该看它是不是符合了“三个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培训项目的针对性通常表现在培训目标的制定、培训课程的设计、培训教学方法的选用等三个方面。

(二)培训实效性的价值观

对于培训的实效性的评判,也会因人而异。但从根本上说,应该看它能否实现“三个满足”:受训教师的期待得到满足,有收获感,觉得“知了,懂了,会了”;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愿望得到满足,参加培训后教师“教得更好了”;教育主管部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得到满足。

培训项目的实效性丰萼靠培训课程和±立训方法来实现,其效果在受训教师身上通常表现为:师德表现发生改变;教育教学行为出现改善;教育教学成效有了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得到增强。

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参训教师和教师培训机构的共同诉求。在这种诉求之下,诸多培训理念和方法在培训实践中被探索、实验、提炼出来。“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便是其中之一。

二、“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精髓,它把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教学做合一”的含义

陶行知创立的“教学做合一”是南京晓庄学院前身――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即晓庄师范)的校训。对于“教学做合一”的含义,陶行知于1931年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中的阐释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这就是说,“教学做合一”使“教”与“学”在“做”的实践上融合起来了。

“教学做合一”既是教学原则也是教学方法,更是教学理念,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下,施行联系生活实践的、适应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需求的教育,就能培养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二)“教学做合一”开展教师培训的现实意义

如今,基础教育改革正不断深入发展。与陶行知先生当年所处时代相比,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背景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教学做合一”把教学与生活、工作实践相结合,使教学适合人的认知特点,顺应人的道德生成和知能增长规律,优化人们习得“真”知识和提高“真”能力的过程,其科学性、实用性的特征没有改变。在当下的教师培训中,许多培训者按照培训目标的要求,引导学员“动手动脑”,在已有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参与培训的学习活动,用撰写案例、总结反思、现场诊断、讨论交流等形式来“学”,促进学员思考、认识教学的现象、本质、规律及关系,使他们获得内在收获。多个地区经验表明,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设计和实施教师培训,颇见成效,受到参训教师的欢迎。

(三)“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特殊意义

农村教师培训除了具有一般教师培训的共性,与城区教师培训相比,还有其特点。由于经济文化发展进程差异及学校分布零散等原因,一些农村的教师培训资源相对稀有,教育等方面信息的获得相对滞后,教师参加进修提高的机会相对较少,教师之间相互进行教学交流的机会并不很多。在城市有条件安排的学习形式在农村却不一定有条件安排,在城市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在农村却不一定有。因此,搞好农村教师培训的难度更大一些,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诉求将更多地依赖于在农村本地切实可行的培训形式来实现。在这样情况下,“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便显出它的独特魅力。

事实上,以“教学做合一”来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更为适合农村教师的特点。它利用农村教师身边的资源,贴近他们的教学环境,更多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顺应了他们的需要,关注了他们当前的教学问题,对他们的问题解决、行为改善、素质提高帮助甚多。

(四)“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

陶行知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根本方法。当时,在他创办的晓庄师范等学校中,“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为培养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它依然合拍于时代的旋律,溢射出时代的光彩。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具体的规划,“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要“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增强了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培训质量。

在“教学做合一”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探索建立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特色的培训理念体系,可以创立符合农村特点的教师培训方法与模式,为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辟新路。这为我们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帮助农村教师专业提升,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添了一臂之力。

三、“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时代价值的实现

我们所讨论的时代价值,是在新时期农村教师培训中,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和方法所产生的价值的总和。它在宏观上表现为农村教师培训后整体素质的提升,微观上体现于各个具体项目培训效果的改善。这种价值的主要附着点是培训项目的目标、课程与教学方法。

(一)以“会做”为根本,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反映了培训组织者的培训理想和价值追求,它离不开“针对性、实效性”这一要素。通常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培训目标较为宏观,属于总体目标,体现了对教师的“期待”。据此,培训部门结合参训教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培训目标,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这种“期待”。例如,江苏省某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使学员“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在制定培训方案时,我们进一步提出要使学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增加对学科知识更新趋势和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的了解,拓展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经验总结能力、改革创新能力,能在县、乡起到学科教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训部门制定的具体目标,是体现针对性的重要标杆,把教育主管部门的总体目标具体化并加以落实。

培训目标要能针对学员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实际,把标高设在学员的“最近发展区”,让学员通过培训达到“会做”的根本目的。为此,制定培训目标前要认真了解学员的教学现状和发展需求,制定目标时要根据所拥有的培训资源充分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实效性。

(二)以“做事”为背景,设计满足需要的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是实现培训目标的施工蓝图,是实现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载体。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指导课程设计,以“做事”为背景,根据培训目的需要,围绕学员的“做”与“学”来编制课程,能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其中,一方面应合理配搭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另一方面应恰当组配授课教师,注意他们的结构,使专家、教研人员、一线名优教师的比例适当。对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教学科研等模块,要注意与教学实际密切结合,做到理论课程能在“做”的经验上学,实践课程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以利于学员进步。

例如,在江苏省20lO年暑期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中,在我们的课程编排里,教学案例分析、模拟课堂教学、说课讨论、教学课件设计等实践性课程约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二,理论性课程如小学英语教材梳理、英语新课标解读、英语新课程的实践反思等约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一;授课教师的成分构成是:高校专家占三分之一弱,教研员、一线名师共占约三分之二。

我们所说的“做事”,既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也包括他们在接受培训过程中的学习行动。

(三)以“做上学”为特征,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实施培训教学

培训教学是通过实施课程来实现培训目标的过程,也是实现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的过程。因此,培训教学的方法极为重要。好的培训教学方法如同好的工艺,把设计蓝图变为合格“产品”。它能引导学员参与学习过程,激起学员共鸣,促进学员的感知,提高学员的能力。

“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是以学员“做”的经验为基础,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进一步理解“做事”的道理,进一步把握“做事”的规律,进一步改善“做事”的方法,从而习得教学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技能、新方法。有些理论性课程是“死”的,授课教师要把它与“做”结合,教“活”起来;实践性课程本身应该是“活”的,授课教师更要设法让活课程“活得生动”,有效地转化为学员的智能。培训教学应以“做上学”为特征,将培训者_的“教”及学员相互的“教”与学员的“做”和“学”融为一体。例如在培训教学中,引导学员拿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剖析反思;用自身教学经验来梳理和提炼教育观点;在培训期间写反思日记;在教学现场开展观课议课,对教法作教理分析;学员之间互动互教;学员与专家交互活动等。

培训教学过程中的学员是学习的主人,授课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服务者。

四、实现“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时代价值的保障

实现“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培训团队的努力,受训学员的参与等多方配合,需要建立一定的保障系统。

(一)环境保障

环境保障可分为物质环境保障和精神环境保障。物质环境是指,农村教师培训中可供学员享用的各类教育实践场所、设施等,如教育实践基地(包括学员所在学校)、各类课堂、微格教室、特定的场馆所、网络信息等教育资源。培训机构应拥有足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农村教师培训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精神环境主要指与农村教师培训相关人员的思想、观念、意识、态度等。教育主管部门和培训部门领导要充分尊重农村教师的特点,认清“教学做合一”在农村教师培训中的价值,鼓励和支持培训工作中的创新,把“教学做合一”运用到农村教师培训中来;培训授课教师和工作人员要以追求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己任,不怕“麻烦”,努力在培训的组织和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与方法;学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勤于“动手动脑”,坚决摒弃“只带耳朵”参加培训的落后学习方式。

(二)组织保障

组织保障主要由组织体系、制度文化、考核体系三个方面组成。

良好的组织体系包含运转高效的培训机构、专业素养好的培训者团队;还有相关管理机构之间的密切配合,培训机构与实践基地等支持单位的和谐协作。培训者团队的结构应是优化的,主要由专家教授、研究人员、一线校长、名优教师组成。他们应与农村中小学保持经常性联系,熟悉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善于在“做”上教,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

篇8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5)12-0041-03

“维度,又称维数或视角,是对某一事物的概念或实现的条件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判断、说明与评价。”[1]高校青年教师是提升高校综合实力的中坚力量,更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力军。从价值和时代维度分析高校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并从方法维度准确把握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这对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及对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校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维度

按照哲学的基本观点:价值产生于社会实践,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评价,是“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群体中最具活力的新生力量,高校青年教师在工作生活中能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动导向,对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个人成长、对发挥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载体作用及对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数出生于改革开放前后的70至80年代,他们与时代共成长。在改革开放剧烈的历史变迁中,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对他们的生活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迥异的人生成长经历塑造了他们不同的价值观念:有人积极向上,对工作生活充满热情,相信自己是命运的主宰者;有的人随遇而安,认为未来社会充满太大的变数,听之任之是最理想的工作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生成长经历使他们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世界观使他们形成的不同价值判断,进而影响个人的全面发展。价值观是人们认定事物或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符合社会发展及个人身心成长的价值观,高校青年教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能够让他们身心愉悦,在工作生活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快乐的心情,作为学校的新生力量,高校青年教师年轻的活力也会给整个校园带来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力量。因此,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及整个学校的良性运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有助于发挥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载体作用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本身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客体,高校青年教师作为受教育客体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辨别何种传输方式和手段最适于价值观的传播,在自己作为价值观传播主体时有效加以运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承载着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高校青年教师与大学生年龄差距较小,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高校青年教师渊博的学识,丰富的求学经历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崇敬之情,所以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决定着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

(三)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形态及文化观念。借助信息网络传播平台,各种思想和思潮开始不断渗透到国内,充斥着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西方的“普世价值”说、等社会思潮,对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和大学生群体普遍社会阅历不深,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面前,很容易迷失方向,加之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这一时期集中显现,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对当今社会发展产生批判心理。从职责来看,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从社会成员构成来看,高校青年教师本身就是当代中国青年群体中的重要成员,他们本身就是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如果高校青年教师思想产生动摇,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在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成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对促进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重要价值。

二、高校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维度

(一)青年教师时代特点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高校青年教师由于家庭生活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性格上或是积极阳光、或是努力奋进、或是浪漫洒脱,但无一例外都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时代,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教师岗位,将理想转变成现实,成功实现了人生角色的转变,因此他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相信自我塑造、自我拼搏是一切成功的动力源。但在改革浪潮的洗礼中,不同环境会造就他们不同的世界观,或偏执的、或激进的,或温和的,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尤其是“80后”的高校青年教师正是国家推行计划生育的第一代,他们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尽管每个家庭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别,但他们都受到了来自长辈的万般宠爱。他们有较强的爱国情怀和爱国意识,同时,崇尚自我,追求个性独立。如果在价值观教育与引导过程中出现偏差,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偏执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是引领中国走向富强的价值核心,促进高校青年教师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意义深远。

(二)利益主体多元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

改革开放后,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整体性的利益结构逐渐被打破,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价值观是受社会存在制约的社会意识,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不同利益主体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观。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人们从事职业越来越多样化,所属利益群体也有着显著的差别,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样化趋势。高校青年教师涉世未深,面对社会上纷繁复杂的价值取向很容易迷失方向。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扎根于内心,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始终树立坚定的信念信仰,这是时代所需,更是一个国家发展所需。

(三)社会不良现象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

市场经济讲求自由平等、公平竞争意识,具有一定的道德合理性,但是理想中的市场经济不可能完全成为现实,特别是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建立与完善过程中,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国家采取宏观形式进行调节和控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然无法完全克服其弊端,导致部分人能够通过投机倒把、巧妙钻营等方式获得大量利益。高校青年教师处于人生奋斗的关键期,在经历了艰辛的努力仍然没有获得理想成绩时,往往会产生动摇原有价值理念的想法,加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很容易接受社会不良价值观,这就需要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高校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维度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青年群体中的重要成员,高校青年教师本身就是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能否在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整个国家及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根据高校青年教师特点,本文从尊重个性差异、深刻领会内涵实质等方法维度探析了高校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一)尊重差异、凝聚共识

1.选择适合青年教师特点的价值观培育方式。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中的中坚力量,旺盛的生命力使他们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事情都充满积极参与意识,针对青年教师这一特点,在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时,一定要融入实践内容,让高校青年教师在实践中评价、把握并最终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时,通过组织青年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方式,引导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去感受,从而达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在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观时,可以从日常工作着手,尊重青年教师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调动其积极性,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感受到自由、平等、公正等意识。

2.有针对性给予特殊青年教师辅导和帮助。现阶段受社会大环境、个人特殊经历等因素影响,一些高校青年教师很难将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到一起,认为国家的概念在工作与生活中体现得并不明显,以至于产生对国家观念的倦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冷眼旁观”或“嗤之以鼻”,在针对这些青年教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绝不能放任不管,一定要将其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在深入探析其产生倦怠思想根源上下功夫,结合实际,以足够的诚心和耐心去帮助他们,使其全面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深化理解,融于实践

1.引导高校青年教师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价值层面,而三个层面之间是有层次的、逐步推进的。按照价值目标划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分为最终和具体两个目标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实现终极目标而表现出的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就是“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高校青年教师只有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质,才能真正将其融于内心。

2.科学确立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定位。在培育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能仅将目光定位在如何让高校青年教师消极的理论学习和被动的接受这一视角,而应通过加强理论探讨和研究,让高校青年教师积极主动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社会、工作及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和价值,通过积极引导高校青年教师主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主动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性、民族性和创新性意义,并将其融入内心。

(三)持之以恒,常态化教育

1.建立制度约束机制。制度一经确立,它能强制性地约束或保障人们按照已经规定好的章程去行使,最终保证目标实现。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存在着较大的个性差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相碰撞或冲突时,如果随教师个性发展,有可能产生偏离或背离情况,要运用常规性制度去约束,避免个体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象的发生。

2.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通过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条件,从而激发人们工作的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2]对于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年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以此激励高校青年教师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他律走向自律自觉。例如,对于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年教师可采取一定的奖金或福利的薪酬激励。

3.建立典型示范机制。要树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通过树立榜样和楷模形式,使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在生活中工作中找到价值观树立的方向和目标。在具体操作中,可通过网络推动、组织推动或活动推动等形式把工作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青年教师的闪光点变成“闪光面”,最大限度的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篇9

前言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可程度也较高,对如何建构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也有较全面、正确的认识。同时,当前部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状况也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也亟须进一步改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仰存在一定范围的弱化

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巩固思想道德基础的前提,是认识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当下部分大学生们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令人担忧。

(二)实用主义增强与理想信念弱化交织

当下高校部分大学生在理想追求上呈现出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在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关系问题上将满足自身需求置于首要位置。如大部分学生愿意入党,但其入党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利益的需要。在价值观上,则体现为重视个人的自我价值而轻视社会价值,漠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三)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载体,发挥着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功能,但当前高校师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编纂形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完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健康、向上,但同时在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对于大学生,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处理好一元与多样、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要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就需要高校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工作,并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思考

(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以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术氛围、清新的人文精神、良好的师德师风,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催人奋进的校园精神和科学进步的价值理念。二是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激情励志、陶冶情操。三是要重视学生社团活动,建设一批精品社团,提高文化活动的品位与层次。

(二)改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渠道,只有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先进教学方式,才能有利于大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增强更多认同。因此,笔者认为要具体拟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精心设计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教育的新课程方案,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引领地位。二是改进教学模式,采取课堂讲授、名师讲座、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法,使教学工作具有互动性和启发性,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中使人困惑的问题

要让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重视那些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前,这样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就业问题,二是心理问题,三是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这些问题的解决之中。一方面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学生的这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比如,在就业工作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在资助工作中,引导学生体会社会公平、正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把心理疏导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95-01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2.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现状问题

2.1政治意识淡薄。我国大部分高校教师都具有政治觉悟,有理想、有信念、热爱党的事业。但有部分老师缺乏思想政治观念,不注重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的学习,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缺失。

2.2道德品质修养较差。一些老师不能做到为人师表,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表现在自私自利,对自己的利益特别看重,漠视他人和集体的,有利益必定力争。作为为人师表的老师,不应过于看重自己的个人利益,甚至出现价值观扭曲,一切向钱看,无报酬的工作则尽力推脱。

2.3敬业精神不强,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部分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认为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未把它看作是承担着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一项事业。由此,在学术研究上,部分老师趋于功利化,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而选择一些与学术水平提升无关的工作,造成无心于本职工作。

2.4育人意识淡薄。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给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将来就业的一技之长,因此不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培养、个性发展等知识传授,抱着与已无关的态度,只顾教书,忽略育人。

2.5自身素质较低。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现在有的教师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有的仪表不整;有的接受家长或学生的心意,给学生做了很不好导向。

3.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途径

3.1建立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规范。师德的规范,就是指学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种规定,是学校老师道德行为的一种普遍特点,服从于社会对学校教师提出来的特别要求。教师师德的规范应该包含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三个层面的含义,应体现时代性、人文性、专业性和操作性。只有制定和明确了学校教师的师德规范,学校教师才能更好进行教学工作,保证学校教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师德规范,有着重大的意义。

3.1.1爱岗敬业。学校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只有这样才能尽职尽责,忍受工作中面对的挫折,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学校教师工作,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而是贯彻在生活之中,因此要求学校教师有着高度的责任感、自觉性和上进心,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约束自己。

3.1.2关爱学生。高校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成绩,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真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打骂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1.3树立榜样。师德师风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引导下,可以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影响力。只有学校教师做到公正公平,才能使学生信服。教育者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3.2完善激励机制

3.2.1建立评价机制。评价机制能够提高学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励学校教师努力进取,敦促学校教师履行义务。但机制成功与否的关键就是看能否做到公平。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要做到信息公开,确保工作不流于表面,深入彻底。

3.2.2塑造典型人物。学校可对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者进行激励,将教师队伍中的积极分子作为优秀的典型大力宣传。这样才能激励学校教师努力工作,并树立师德建设工作的权威,表现出一定要建设好师德的决心。

3.2.3构建薪酬激励机制。薪酬激励方式有内存激励和外在激励两种。外在激励方式主要采用工资、资金、福利等形式给予教师激励。外在激励方式需要采取竞争的手段,通过教师之间的学术水平的竞争决定薪酬的高低。内在激励方式,是对外在激励方式的补充。学校要给予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自,采用人性化管理方式,尊重教师人格。

3.3完善大学师德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师德监督体系,一方面为了促进教师严格自律,教师的教育、教学、学术道德等方面工作应当受到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广大教师、学生和社会舆论各界力量的监督;另一方面还可以针对师德建设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了解教师在学术、教学等各方面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建立领导听课、督导检查、教学信息反馈、信息通报制度和学术道德管理规范制度并及时加以完善,发挥教代会和工会的监督作用,以促进师德建设工作的良好发展。

3.4加强师德教育机制。师德不仅仅是学校教师个人品德和精神素质的体现,也是一个学校学风的反应,更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序的反应。所以,师德教育不能孤立的考虑教师本身,还要考虑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要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适宜师德建设的学校环境,重视老师素质的培养等。

参考文献:

[1]马寒.山东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篇11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35

Role Positioning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GE Li

(Songshan Shaolin Martial Arts Vocational College, Dengfeng, He'nan 452470)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gradually thorough popular feeling,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 roles are also put forward new challenge. Facing this challenge, education courses teachers to accept new ideas, and gradually change the traditional role, to shift from education courses teaching materials firm executor for the developer and the developer of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courses, from the students to learn knowledge imparter into student learning helper and promoter.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 role

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而思政课是高校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政课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倡导者和传播者,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定位他们的角色定位具有重大意义。

1 思政课教师角色

角色,可理解为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包括与他的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而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就是代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体在高校教师群体中的地位与身份,既包括社会和他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行为期待,同时也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因此,思政课教师应该是思政课学科建设的研制者和开发者,是大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

2 重新定位思政课教师的角色

由于“思政课的根本要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最大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重点考查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换句话说,思政课的根本要求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 思政课教师是是思政理论课学科建设的研制者和开发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位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都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每个思政课教师肩上的历史使命,正如苏格拉底指出:“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思政课教师要明确思政课课程的育人价值;重点不是以掌握知识为主,而是以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

(1)思政课教师要具有崇高的个人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个思政课教师都应践行的操守。他要求每一个思政课教师都要加强个人的身心修养,以良好的师风,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的践行者。首先,要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一位教育家也曾经说过,教师应是爱的使者。思政课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思政课教学就是一种与生命的沟通,与生命的沟通就需要用满腔的爱与热情时时刻刻的对学生给予细致的、深入的关注和爱护。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要,掌握他们的心理困惑,并施以爱心,期以耐心,持以恒心的教育与帮助,春风化雨似的开导。如果没有教师对学生的高度热爱,没有教师高度敬业的精神,这些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2)思政课教师要具有自己的教学哲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要点就是一个“融”,做到“融”,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政课教学体系中真正能够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心里,成为其内在跃动的灵魂。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确定符合教学特点和规律又适合自己和学生实际状况的思政课教学哲学。第一,清晰的了解自己。思政课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宣传者,明确自己的个性、 兴趣和爱好、特长及优点、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不足之处。为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奠定前提条件。第二,清晰的了解课程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明确课程地位、性质、目标、重点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所具有的核心教育精神和教育价值,为做好思政课教学做好理论准备。第三,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现实处境、精神状况、思想问题、心理倾向以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能够接地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为做好思政课教学做好思想基础。

(3)思政课教师要有在思政治课教学改革中开拓创新的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过程,需要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一方面,要有坚持理论和学习先进教学理论的执着精神。既要继承和发扬长期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又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更新观念,在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采用新技术,开辟新渠道,占领新阵地。另一方面,要有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理论创新的实干精神。多与师生交流,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清影响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因素,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过程的控制等。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效果。这就要求思政理论课教师应该以大学生的现实问题和思想状况为依托,大胆地质疑教材并勇于参与学科的管理与学科的开发工作,并且具备学科建设意识、形成正确的学科建设观念、培养和增强学科开发的能力,使得教材就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课程蓝本,从而使得思政理论课教师逐步由思政课学科建设的执行者转化为思政理论课学科建设的研制者和开发者。

2.2 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关键在于人人践行,要行之于细,行之于实。要做到“细”“实”,思政课教师要明白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正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1)思政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首先就是教育,教育的原点是育人,育人的原点是育德,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思政课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关心每个学生,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其全面、健康地成长。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所受的家庭教育不同,经历不同,个人体验和认识水平不同,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思政课教学的接受状况也不同,因此,思政课教师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正如专家叶澜所说:“新的学生观更关注学生发展的潜力和多样性的统一,关注潜能的开发,把他们的现在作为起点,而不是重点来看待。教育的力量应该是: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而这些本来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体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给人以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气,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追求并践行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精神。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营造一个平等、宽容、自由、民主、和谐并具有审美特性的教学氛围。教学是教与学双方交往和互动的活动,课堂要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讨,相互交流、沟通、启发的场所,以平等、合作、商讨的口气与学生交换心得、体会、意见和看法。在师生合作中探究问题,获得知识,做人的道理。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有敏锐的思维,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思政课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充满偶发性的、不连续的,每节课的情境是独特的,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时机和教育机会,甚至每节课的每一分钟也蕴含着不同的教育时机。因此,思政课教师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激活起来,引导启发学生针对各种现实问题理性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热忱,使得各种鲜活、真实的思想火花迸发。并针对各种观点给予及时的点拨、纠偏、指导和评价,让学生思想为之振奋,境界为之提升,视野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愉悦。从而让思政课教学充满生命活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政课教学中大放异彩。

总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要重新确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参考文献

[1] 傅道春.教师的成长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杜,2001:121.

[2] 王丽燕.高中生物对话教学以及生物教师的角色定位[D].东北师范大学,2010.5.

[3] 陈海燕,李寒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意识与角色定位[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