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24 08:58:0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案设计教学反思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篇1

3、能自己制定标准对各种物质进行分类。

4、能设计分离与混合物体的方法啊。

5、能举例说明有一些变化是可逆的。

6、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设计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7、能实事求是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8、能用自己的话说明溶解的含义。

9、能用可逆变化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0、恩能够描述汽水生产的基本过程。

11、能举出生活生产中人们利用分离与混合技术的实例。

(一)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需要将一种或几种物体与其他物体混合在一起,例如冲糖水、炒菜等。物体混合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混合后的物体还能分离吗?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二)学习新课:

1、混合。

(1)师:将沙、铁粉、食盐、锯末、白糖分别防如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2)学生猜想,并提出注意事项。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实验结果。

(5)师:根据物体在水中的变化情况进行分类,并将自己确定的标准和分类结果记录下来。

(6)学生进行分类。

(7)讨论:物体在水中的变化有什么不同?食盐和白糖到哪里去了?

(8)教师小结:像食盐或白糖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分散到水中的过程叫做溶解。

(9)师:我们还知道哪些物体容易在水中溶解?

2、分离。

(1)师:怎样把活动1中不溶解于水的物体与水分离呢?想想办法,选择工具自己动手试一试吧!

(2)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实验结果。

(5)师: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或白糖能从水中分离出来吗?课后查找资料设计分离方案。

(6)学生阅读科学在线,确定溶解于水的物质怎样分离的方法。

(7)学生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实验。

(8)汇报观察结果。

(9)讨论:夏天人出汗后,为什么会在衣服上留下一些白色的东西?

(10)教师小结:像上面实验中的物体(如沙、锯末、铁粉、盐等)那样,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这种变化过程是可逆的。

3、汽水。

(1)师:气体能否像食盐那样溶解在水中,又从水中分离出来呢?

(2)师:打开汽水瓶盖,观察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3)学生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溶解在水中,并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5)教师讲解汽水的生产过程。

(6)学生描述汽水的生产过程。

(三)巩固练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18盐到哪里去了

像食盐或白糖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分散到水中的过程叫做溶解。

混合 分离

篇2

2.经历对铝土矿、赤铁矿、黄铜矿的观察过程;学会制作矿石标本的方法。

3.乐于参加观察矿石和制作矿石标本的活动。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铝土矿、赤铁矿、黄铜矿、小刀、钥匙等。

演示材料:小方盒、玻璃瓶、矿物、有关矿石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观察铜、铁、铝矿石。

铜、铁、铝等各种金属都是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的。

1、教师指导学生从颜色、光泽、硬度、结构等方面观察铜、铁、铝矿石。

2、教师指导学生用小刀刻比较矿石硬度。

二、了解什么矿产、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然后教师讲解以及图片、视频资料的展示。

三、学习制作矿物标本的方法。

根据课本上制作矿物标本的过程与方法制作标本。

1、准备一些小方盒和玻璃瓶;

2、将搜集到的金属矿物和能源矿物及其提炼物分别装入小方盒和小瓶中;

篇3

1.理解压力、压强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增大和减少压强的主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与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地了解.初步学习控制变量法.

3.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

4.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5.通过实践研究改变压强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压强概念的理解以及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与联系,受力面积的正确理解.

【实验器材】 木条、钩码、气球一个(质量好容积大)、一张报纸、矿泉水一瓶、夹子等.

【教学过程】

情景导课

演示 (1)用重物压住气球,并适当增加重物.(2)用笔尖轻戳气球,球破裂.

讲述:气球两次不同的“经历”却导致了它不同的“命运”,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学习了“压强”的知识后,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学生活动 学生猜测并观察.起初,球不破,但随着重 物的增加,前排的同学开始堵耳朵、侧身,可始终没有看到自己担心的现象出现.球始终没破,使学生的意外变成了惊奇.看到球被轻轻地戳破,学生的惊奇又变成了困惑.

一、认识压力

演示1 如图1所示,把长木条的两端垫上等高的物体,中间放一钩码,木条向下弯曲.

问 钩码对木条的力叫什么力?画出这个力.

学生用塑料直尺代替木条,用透明胶带将钩码固定在直尺中间,跟随老师进行同样的实验. 实验观察后作图.

演示2 固定好钩码,慢慢抬起木条的一端,指导学生观察木条的形变情况.

问 木条弯曲的程度与刚才还一样吗?这说明压力与重力一样吗?

实验结论 (1)木条弯曲程度变小了;(2)弯曲方向不再是竖直向下了;(3)说明压力与重力不一样.

演示3 将木条竖直继续让学生观察.

问 木条还弯曲吗?砝码对它还有压力吗?这说明压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问 木条弯曲吗?木条还受压力吗?这又说明压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实验结论 木条不再弯曲,不再受压力了;说明压力产生的条件是“两物体要相互挤压”.

演示4 取下砝码将木条水平放置,继续让学生观察.

问 木条弯曲吗?木条还受压力吗?这又说明压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实验结论 木条不弯曲,木条不受砝码的压力,说明压力产生的条件还有“两物体要彼此接触”.

问 (1)钩码的重力发生变化了吗?(2)木条受到的压力呢?(3)施力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受到的压力始终相等吗?

实验结论 (1)没变;(2)有变化;(3)不是始终相等.

问 通过这个实验,大家对压力有了怎样的认识?请同学们先讨论、总结一下,然后大家交流.

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1)压力的产生条件;(2)压力的大小;(3)压力的方向;(4)压力的作用点.

学生交流并归纳 (1)两物体只有在接触并互相挤压时才会产生压力;(2)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平面受到的压力才等于物重,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小于物重;(3)压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接触面;(4)压力总是作用在接触面上.

讲述 这种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幻灯片展示)

练习 (幻灯片展示) 分别画出图中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支持面的压力.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二、压强

(一)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问 同样的压力产生的效果是否也一样呢?

小实验 如图4.

问 两手指感觉一样吗?

讲述 生活中有不少压力效果让人们感到意外的情况,如:

播放幻灯片

(1)庞大的雪地直升飞机竟然能“踏雪无痕”,这是怎么回事儿?

(2)身体孱弱的蝉竟然能刺破坚韧的树皮,是因为它的力气大吗?

学生观看并思考.

问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交流、猜想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教师讲述 下面请大家利用面前的实验器材:一瓶矿泉水,一只气球、一个夹子.根据实验目的来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以下问题:

(1)用什么方法进行实验探究?

(2)通过什么去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发生了变化?

(3)通过什么措施改变压力的大小?

(4)通过什么措施改变受力面积?

(5)设计实验表格.

学生设计实验:小组内充分讨论,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以下结论.

(1)控制变量法;

(2)通过观察气球的形变程度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3)通过改变瓶内水的质量;

(4)把矿泉水瓶子压在气球上,正放一次,然后再倒放一次;

(5)设计实验表格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表格中收集到的信息,得出结论并板书.

学生分析论证 小组内交流得出结论:(1)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压力不变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引导学生自评.

重点放在方法总结,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评估 (1)在实验时,不论改变压力还是受力面积,都要与“半瓶水时底朝下”相对比,因此,将该操作放在第二步更好,这样做与前后都能对比,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增强实验的条理性.

(2)气球充气太足会使现象不易区分.

(3)用大气球实验效果会更加明显.

(二)压强的物理意义

过渡 通过刚才的实验,压力的作用效果能否用压力的大小来描述呢?

为了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人们引入了压强的概念.

要求学生自学压强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在学生自学的同时做好以下板书:

板书

1.物理意义:压强是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公式:p=F/S.

3.单位:帕斯卡 1 Pa=1 N1 m2.

学生自学压强的定义、符号、公式和单位.

(三)压强的定义、公和式单位

讲述 拿出一张报纸放在桌面上,说明一张报纸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1帕,说明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压强单位.

学生体会1帕的大小,并估计身边的压力产生的压强的大小.

让学生思考这是一种怎样定义概念的方法?举例说明我们曾经学习过的哪些概念使用了这种定义方法?

小组内交流并快速汇集意见,形成答案:比值定义法;例如:密度、速度、电功率等.

(四)受力面积

过渡 压强的定义中提到了受力面积,怎样理解受力面积呢?

演示 (1)将书本平放在讲桌上,逐渐推向桌外;(2)将书本平放在讲桌上和用手托起课本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什么是受力面积.

学生认真观察,并对比两现象的异同,领会受力面积概念.

练习 (1)指出从甲到乙,地面受力面积的变化.

(2)从甲图到乙图,地面受力面积变了吗?A、B间的受力面积变了吗?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个别学生回答,其它同学纠正或点评.

三、怎样减小和增大压强

讲述 在生产和生活中,出于需要人们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变了压强;观察下面的图片(幻灯片展示),说说压强变大还是变小了,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的?

点拨学生利用公式加以说明.

(1)布置学生自主学习“想想议议”,理解教材图14.1-4、14.1-5、14.1-6.

(2)幻灯片展示减小压强实例;让学生解释现明.

(3)幻灯片展示一些增大压强的实例.

学生小组内交流,利用公式加以分析并通过控制变量法进行说明.

引导学生归纳改变压强的方法.然后通过幻灯片展示并板书.

学生归纳总结 改变压强的方法:

减小压强受力面积不变,减小压力

压力不变,增大受力面积

增大受力面积并减小压力

增大压强受力面积不变,增大压力

压力不变,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力并减小受力面积

练习 (幻灯片展示)

观察图9,根据所学的压强知识,结合学生青春期身体成长发育的特点,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合理着装?

学生利用压强的知识进行分析,从物理的角度认识青少年时期穿高跟鞋的危害;从而感悟题目中渗透着的健康教育信息,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认识正确的行为习惯对成长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与同学交流从三维教学目标分别总结.

【板书设计】压 强

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1.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力不变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二、压强

1.物理意义:压强是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公式:p=FS.

3.单位:帕斯卡 1 Pa=1 N1 m2

三、改变压强的方法

【教学反思】

1.案例的“亮点”是利用身边唾手可得的“小物品”开展实验,其好处是:(1)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可以随处挖掘条件开展实验,培养了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的习惯;(2)让学生从身边的用品中寻找材料准备实验,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又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还减少了教师准备和整理器材的工作量;(3)能为教具不足的学校提供实际的帮助.

2.小练习融进了健康教育,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同时,依据科学进行说理,增强了对问题的说服力.

3.初中物理实验应重视“生活化”.刘谦的魔术之所以神奇,恰恰是他对身边的物品顺手拈来就能使用!一瓶矿泉水,一只钢笔,一片纸巾,一枚硬币就能让人瞠目结舌;只要教师用心,物理实验同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

4.定性实验可改进的余地往往比定量实验的要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课堂检测

1.如图10所示,A、B、C三图中是同一物体在三种不同情况下静止时的情形,其中物体对支持面压力大小等于重力的是图______,物体对支持面压力小于重力的是图______,物体对支持面压力大小与重力无关的是图______.

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11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______,判断压力作用的效果.在比较(a)(b)两图的实验中,控制了______不变,比较______的不同,可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在比较图______与图______实验中,控制了受力面积不变,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法.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直观认识分数,形成关于分数的表象,会读写分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操作、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认识分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主动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学具纸。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

1.谈话出示情境图:猴妈妈拿着4个桃子要分给两个孩子,一个给了1个,另一个给了3个,拿一个桃子的猴子在大哭,你知道为什么吗?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怎样分?为什么?

2.现在猴妈妈只拿了1个桃子,该怎么分?如何表示呢?

今天我们就来初步认识这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着眼一个“探”字,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知道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1.互动探究,认识1/2。

(1)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

大家想想,半个桃子可以是1/2,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是这样分的?

一个苹果、一个蛋糕……(用生活实例完整地说一说1/2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动手折一折。

我们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上也都藏着 1/2,想不想把它找出来?请看要求(课件出示: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

动手操作,动口说含义。

做完的同学同桌互相小声说说,你是怎样得到这张纸的 1/2 的?(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展自己,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的表象,着眼一个“动”字。要通过有意识的追问,使学生感受到: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

(3)判断:下面哪些图形(略)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通过反例没有平均分的情况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设计意图:进一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

2.类比迁移,认识1/4。

联想:课件播放,走进生活,看到这些图片(略),你想到了几分之一?说说你是从哪张图片想到的?

设计意图: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拓宽知识,认识新的分数;初步感受分子、分母所表示的意义。

3.读写分数。

三、拓展应用

1.联想:五角星、巧克力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2.估计:婴儿、成人、十岁左右的儿童的头部占身体的几分之一?

3.拓展:播放广告,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广告中动态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练习,巩固本课基本知识点。通过寻找身边的分数再次让数学知识回归到实际生活中,从头部占人体几分之一的估计中,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总结升华

篇5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八年级

教材版本:部编版

提供者:刘建云

单位:仁化县长江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安塞腰鼓》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的文章,是舞蹈艺术,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作者刘成章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腰鼓这门独特的民族艺术,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既是对安塞腰鼓的热切赞美,更是对陕北人民蓬勃生命力的赞美。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以文化艺术为主题的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如《社戏》中的乡村戏剧;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八年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参与能力基础,以及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来确立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1、诵读法2、探究、鉴赏法3、课外延伸

篇6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7-0050-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7.017

一、背景分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著名化学界老前辈、化学史权威袁翰青说,学生不做实验是学不好化学的。戴安邦教授曾经指出:“搞化学实验,不管怎样增加,都不会过分。”这是他们在一生科学生涯中总结出来的精辟论断,同时也说明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所起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学生学习的前进动力,是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催化剂。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更强调了实验的重要性。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复习课中要围绕核心知识内容精选有关的实验内容,设计有科学探究意义的实验活动,应用化学知识探究和解决实际内容。学生科学探究中怎样进行实验设计以及设计什么样的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是制约着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因素。

科学探究是化学新课标内容的一级主题,它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到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科学探究属于方法性内容、程序性知识,不能用准确的语言和符号来表达,长期以来没有作为狭义的知识出现,教材中也没有以文本形式体现,只是大量的具体探究实例。对于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在目前的纸笔测试中也无法全面的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评价,学生喜欢实验却缺乏科学探究的意识。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关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并借鉴学生平时反馈情况的基础上,笔者开设了一节科学探究中如何进行实验设计的复习课。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引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要素,点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进行实验的设计。通过回归教材、总结归纳、尝试设计实验等环节层层深入,提炼出常用实验设计的方法,使科学探究的内容和方法明朗化、显现化。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1)从学生分组实验中不同实验装置类似实验原理出发,激疑进而展开猜想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要素。(2)分析归纳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再次认识教材中的许多实验设计。为此,笔者一方面借助于分组实验,动手实践的切身体验,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了解常用实验设计方法的基础之上,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完成实验设计;另一方面又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自然、社会、生物等各个领域中的相关知识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充分放大知识点的应用,努力折射出枯燥的实验设计背后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案例描述

1. 情景1

将班级学生分组,每六人一小组完成两个兴趣小实验。

实验1: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到锥形瓶中,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2:将小气球内的液体注入到软塑料瓶中,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3: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到集气瓶中,振荡,观察现象。

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展示装置并描述装置发生的现象。

师:三套装置产生的现象各不相同,它们的实验原理类似吗?

生:三套装置都是密闭的,由装置内压强减小引起装置中部分器材产生形变从而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师:哪些液体和气体能让装置产生这样的形变呢?

生:互相讨论后回答。(1)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2)水与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或氯化氢气体;(3)水与氨气;(4)稀硫酸与氨气……

师:针对刚才老师的疑问,你们做出了猜想,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等。这就是一般进行科学探究的要素。

师:刚才同学们的实验装置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瓶内气体是二氧化碳。我们知道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无明显的实验现象,你能通过老师的实验设计明白其中的设计原理吗?(教师分步演示实验。见图2)

师:演示实验1、2、3步,此时能证明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吗?

生:可以,先让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当反应不再进行时加入固体氢氧化钠,通过塑料瓶的变瘪程度可以判断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师:象这种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让隐性实验显现化。这种实验设计的方法可以归纳为转换法。

师:要证明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发生,我们除了通过观察实验过程中伴随的明显现象外,还可以有什么方法呢?

生:检验是否有新的生成物。

师:演示实验4。

师:在设计实验验证化学反应能否发生时,不要忘记紧扣化学反应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通过后续实验检验有新的生成物或检验反应物消失(减少)也是途径之一。

学以致用:提供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分别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让学生根据信息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分组汇报、评价实验方案、演示实验。

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教材中哪些实验设计用到了转换法?实验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生答:如分子运动看不见,可转换成可见的酚酞溶液的变红证明分子的运动,把微观粒子的运动宏观化。又如,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该实验氧气的体积看不见也不易测量,可转换成水的体积进行观察,把间接的现象直观化。再如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无明显现象,可转化成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然后再加稀盐酸至红色突然褪去,证明酸和碱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等等。

2. 情景2

师:刚才同学们的分组实验中,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导致部分装置发生形变可以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吗?

生: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导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所以仅通过密闭装置压强减小无法判断氢氧化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

师:如何用这样的装置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呢?

生:将刚才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对比实验即可。

师:很好!对比法也是我们常用的实验设计法之一。设计对比实验时关键要弄清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中的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分别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教材中哪些实验设计运用了这种方法?

生:互相讨论。

生答:⑴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⑵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⑶木炭、硫磺、铁丝等分别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⑷探究燃烧的条件;⑸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等等

师:下面我们来讨论几个比较典型的对比实验(见表3)。

学生讨论归纳,教师引导纠错,深刻理解每个实验的目的及相同与不同的因素。

师:铁在潮湿的环境下会生锈,铜如果也置于潮湿的环境中是否也会生锈呢?

生:也会生锈,有铜绿生成。

学以致用:李明同学视力不好,戴了一副眼镜(铜制眼镜框),某日发现镜框上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学习知道,该物质是铜锈,主要成分是 Cu2(OH)2CO3(俗称铜绿)。

【提出问题】铜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假设猜想】根据铜绿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 、 、 共同作用的结果。 猜想的依据是 。

【设计与实验】

师:实物投影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与学生一起评价各种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并确定最佳实验方案。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科学探究不再茫然,对实验设计不再无助。实验设计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现实生活和今后的学习中要针对不同实验目的灵活运用多种实验设计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三、教学反思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潜能挖掘出来,课堂才会有生命力。本节课通过分组实验步步设疑、创新实验设计激发思维、身边熟悉的变化层层剖析使得整节课上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纷纷献计献策设计实验方案完善实验方案。

思维是课堂生成的前提和内核,启发学生进行思维不但可以是枯燥难解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而且更易达成教学目标。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保持持久的求知欲,这就需要教师分析学情,研究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主动需要和探索新的未知知识。

1. 注重情境创设,助推学生的认知行为

教学情境的功能不只是导课。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实践活动等都具有激发、推动、维持、强化和调整的作用,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发挥着作用。本节课选着学生分组实验“密闭容器中液体和气体混合”的情境,在教学进程的不同阶段出现,起到了三个作用:一是引入新课,激趣质疑;二是利用实验情境突出实验装置设计的巧妙性,引出了实验设计的方法――转换法;三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到另一种实验设计的方法――对比法。一组兴趣实验的情境创设串起整节课的主干知识,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形成感性认识,在剖析实验原理、归纳实验设计方法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和改造,帮助学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最终促进学生理性认知的发展。

2. 改进实验设计,彰显实验的方法功能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科学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一个无明显现象的重要反应。从各类教参资料及近几年中考实验命题来看,设计该实验一般采用对比的方法或直接检验生成物的方法。笔者重新设计实验:在塑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倒入半瓶蒸馏水(在瓶口挂上装有片状氢氧化钠固体的塑料小药瓶)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倒置塑料瓶,让氢氧化钠与剩余的二氧化碳反应,观察现象;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观察现象。将该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对比分析,总结出两种常见实验设计方法,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认知难点。

优化整合的实验起到了构建新知、形成概念、运用知识、培养探究能力等多种功能。

3. 注重知识迁移,全面发展科学素养

篇7

一、教学背景

(一)本模块的内容及要求

本模块的中心话题是“濒危动物”,具体涉及濒危动物的名称、它们的现状、导致濒危的原因, 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本课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目标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能够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并从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我尝试把本节阅读课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以阅读训练为主,听、说训练为辅,最终以说为途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我将本节课的中心任务定为“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为本模块进一步讲述濒危动物这一话题的顺利展开做好必要的铺垫。

二、教学目标

(一)语言知识目标

识别新学词汇、短语,根据语境灵活运用词汇和所学句子结构。

(二)语言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丰富的阅读活动,逐渐地领悟到该如何阅读,经过循序渐进的积累,达到阅读技能的建构。

(三)文化意识情感态度目标

增强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他们“拯救动物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热情。

三、教学资源

依据课程标准,教师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有权对教材进行补充和整合。有了这把“尚方宝剑”,我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深加工,形成我这节阅读课的教学资源。一方面是文章结构的处理,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阅读中细节信息的查读;另一方面是把外研版教参中的背景知识和网上资源以及教材整合到一起。

四、教学流程

本课设计采取自主立体模式(Leadin—Pretask—Taskcycle—Posttask)。

(一)Leadin

我首先用图片导入,让学生回顾中国十大濒危动物的名称,然后展示可爱福娃迎迎的照片和电影《可可西里》片段,使教学内容视觉化,调动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使学生能较容易进入语言情境,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Pretask

读前部分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以求学生对文章大概理解,使学生具备摄入新信息的心理定势。

(三)Taskcycle

在读中我给学生布置了具体的任务:检查对课文内容的预测是否正确;归纳每一段的主要内容;获取细节信息完成练习;自主获取语言知识并完成练习。通过分层次阅读策略的呈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阅读习惯。

1.Try to find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目的:培养学生的概括理解能力。

2.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information in the text.

目的: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抓住文章的细节。

3.通过设置的五个阅读理解题目,既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又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

(四)Posttask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text? What can we do to help the animals?

五、教学评价

(一)教学设计步骤清晰

本课设计采用了传统的课文整体教学法,又有所创新。在阅读前让学生进行prediction来预测文章的结构,为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做准备;在Reading部分,要求学生首先进行fast reading, 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和主题, 并要求学生作正误判断,既检测了学生的理解,也为学生运用语言交际做好准备。

篇8

2、能比较形近的声韵母,并抄写。

3、看图拼读音节,会把音节和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4、认读巩固学过的字。

二、教学重难点

1、区分比较形近声韵母的音和形。

2、巩固学过的生字。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字母。

1、学生自由读字母,要读准每个字母的音。

2、同桌互读,如果读对了,奖他一颗五角星。

3、小组开"火车"比赛认读。

比一比哪组读得又准又快。

二、比较并抄写形近的声韵母。

1、集体认读,注意读准音。

2、四人小组,选择一组字母,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发现多。

(1)b___d

相同点:由半圆和竖组成,都占上格和中格。

不同点:前者右下半圆,先写竖,再写半圆。

后者左下半圆,先写半圆,再写竖。

儿歌巩固: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

(2)f___t

相同点:横写在二线下方。

不同点:f,右弯竖。

t,竖右弯。

儿歌巩固:一根拐棍fff,一个伞把ttt。

(3)n___m

不同点:m比n多个左弯竖。

儿歌巩固: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

(4)u___ü

不同点:ü比u多两点。

儿歌巩固:u上两点ü。

3、游戏"变变变"。

老师说前半句,学生猜字母,猜对者学生击掌表扬。

4、对比书写,边抄边小声读字母。

第二课时

一、看看读读。

1、看看图,你知道图上都画了什么吗?

2、自由拼读音节。

3、指名读。

二、认认连连。

1、看看图上画了哪六种动物?你认识吗?

2、现在它们迷路了,想请同学们替它们找到回家的路,同学们能帮忙吗?

小动物的家上都有名字,只要你把动物和相应的音节连起来,它们就能到家了,

3、学生自由拼读音节,连线,教师巡视,找出一份全对的连线。

4、集体订正。

四、巩固生字。

篇9

引言:

语文,不仅仅可以让人学识丰富,而且可以改变人的精神,涤荡人的灵魂,塑造人的修养,所以语文给人精神上的震撼是其他科目所无法比拟的。语文带给我们的东西,是一生都受用不尽的,尤其是那些对于生命的感悟,对于生活的思索.正因为此,语文成了各个阶段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科目,尤其是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价值观迅速形成的时期,求知欲强,对外界的环境也非常渴望,而语文中很多寓意深刻的篇章都可以对学生的求知欲起到很人的满足,而且语文有的情感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德、智、体、美、劳全而发展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多方而的原因使得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效率非常低,很多学生都是被迫走进课堂,整个课堂毫无生机可言,因此,创新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思路迫在眉睫。

一、创新课堂组织与设计方式,提倡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堂是最主要的教学场所,是目前阶段教与学最为集中呈现的地方,因此课堂组织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的教学,都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一块黑板,而且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只能是处于被支配和被管理的地位。

一般来讲,学生是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完全服从教师。而伴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变,学生的思路也在改变,他们渴望自主,以及丰富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其实,课堂组织形式怎样才算有效?没有一个固定答案,是不是只有课堂安安静静,学生规规矩矩地听课才算有效?未必、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是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迅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组织形式,就是有效的。

例如:把班内的学生按照智力程度、学习爱好、性格差异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也可以按照兴趣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如写作兴趣小组、语法兴趣小组、占文兴趣小组、诗歌兴趣小组等。让同学们定期自己组织课堂,每小组组织一次,这样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且初中学生又处于一个非常渴望被关注的年龄段,因此,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潜力一下子都会被发掘出来,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二、创新教案设计方式与思路,推动学生参与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是教学开展的基础,主要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不管什么类型的教案,针对的无一例外的都是学生,因此要得到学生的认可,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很乐意学习,这是教案设计的难点所在。以往我们的教案都是按照人纲设计的,基木上是固定的模式,而且是自己设计,有的教师还不愿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教案。

其实,教案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教和学的过程更加有效地进行。因此,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教案的设计,让学生提出他们公认的最喜欢的案例,或者最喜欢的学习方式,然后整理和加精。这就好比教师提供毛坯房,学生们选择房子里而贴什么颜色的壁纸,当然什么颜色的壁纸都不影响居住功能,但是而对人家都喜欢的颜色必然会心情愉悦。因为与学生年龄差距比较人,教师难以了解学生们真正的心理,所以由学生民主推荐一些素材,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是习非常有效的。

三、教师要反思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恰当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领与方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对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一方面要潜心研究教材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使教学目标的制定符合实际状况,尤其要针对学生语文学习基础和理解分析能力方面的差异,体现分层目标原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以这样的方式提高教学目标的适应性。

另一方面要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具有立体性,有没有体现能力、知识、与情感三位一体的目标。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应性与全面性的反思, 有助于教师在卜一步的教学中确定更科学、有针对性的教学思路。

四、教师要反思教学评价内容是否全面

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都是以测试的方式进行。大部分的教师都是采用试卷分数这一单一的标准,然后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评价,这样的方式是不全面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认真反思教学评价的内容是否存在单一性的问题,不仅要从卷面分数这一量化标准对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更要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情感等进行综合分析,在语文能力方面,侧重朗读能力、普通话发音、汉字书写等语文基木功,对这些基木功进行评价时可以采取等级制的方式。

另外,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还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情感状态,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如何、投入程度如何,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要兼顾的内容。通过全方位、科学的评价,教师才能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认真总结,进一步优化评价模式。

五、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组织得是否科学

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上的过程是核心环节,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回过头分析整个教学过程,是否还要坚持教师灌输的单向模式,是否在教W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上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研究。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36-01

1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就是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以一人分析为主,把握整个单元的知识脉络和安排体系,对教材具体内容作出简要分析,阐述对教材采取的教学措施等,最终使大家对教材的理解、目标的设置、重难点的确定等方面达成共识,给教师提供一个自我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过程。教材分析的主讲人,要选择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至少要教过本册教材,在常规教学和理论研究中都有一定建树的一线教师,最好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单元内容相一致。

2 疑难问题研讨

这一方式主要应用于教材单元体系明了,易掌握,教师只需个案备课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的活动主题,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在集备的时候提出来,集体讨论并得出统一的解决方法。如四年上册第二单元“在阳光下”,第二个活动主题“影子”,在测量完不同时间影子的长度和竿子的高度的数据,书中要求学生在课内做一个统计图,并把两个顶点连接起来,看能有什么发现。大家对这个图要说明什么问题很是不解,有的老师说能证明太阳的高度,夹角是多少度就是太阳的高度,有的说是为了证明书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还有的认为说明了物体的高度是与影子的长度成正比的,由此可以算出大树、楼房的高度等意见。这些答案都是有依据的,但课堂上要呈现给学生的主要应该是什么呢?经过教师间的交流、讨论,最后确定只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和“物体的高度与影子的长度成正比”就可以了,“确定太阳的高度”和“计算大树、高楼等的高度”作为预案,学生想到了再作适当引导。这样针对突出的问题,学尺度,避免了个别课堂偏离教材,忽视重点的现象。

3 课堂生成反思

教学前的备课更多表现为一种教学的预设,还没有落实到课堂中,而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与教学预设不相符的情况,会生成很多预设之外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反思在备课中出现的问题或疏漏。这些课堂的生成可能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因为在备课中对学生探究的问题作了详尽的引领,学生真正带到探究的兴趣,研究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比教师预设更好的结果;也可能是因为在备课阶段,忽略了某个环节或细节的预设,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了预设之外的情况;还可能是因为教师自身相关知识储备不够而导致的尴尬等。不管哪方面的原因,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反思,并把这些反思作为一种对备课工作批判性的评价,进一步完善备课阶段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连续贯性。而集备中教学反思的交流更是教师共同修正教学行为,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积累教学经验的一个重要过程。因此说,课堂教学生成反思作为一种集备形式,有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也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4 备教案设计

篇11

同一个问题,在先后三次教案中教学设计是有很大不同的。第一次设计由课文中的曹操联想到先前学过的曹操诗作,体现了语文课程内部新旧知识的前后联系。第二次设计,既涉及到已学过曹操诗作的主旨,又扩展到对历史上曹操的认识,体现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第三次设计,把认识曹操的人物形象又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在多方位多角度认识曹操的同时,让学生评论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曹操,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进一步展示人物形象。从教案的前后三次设计变化,可以看出问题的设计更丰富了、深入了、全面了、精彩了,也可以看出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