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08:58: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中数学教育叙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操作远离生活实际,难以实现技术的应用和迁移,从而导致教学走向单一的技能操作。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学习技术的舞台,打破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打造师生共赢的高效课堂。
例如,在讲授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一课时,笔者了解到,虽然学生家中基本安装了宽带网络,但大部分学生对安装网络以及设置无线路由器等操作不了解。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分组提供网络教学设备以及微课等教学资源,供学生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此基础上,教师深入到每个学习小组,及时解决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技术的价值,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动手实践的能力,牢固地掌握了知识。随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其中涉及的网络基础知识、实践步骤,交流教学心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了网络技术的重要性。最后,教师趁热打铁提出了下节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家庭无线路由器简单防蹭网的设置方法。课后,很多学生都会主动学习相关网络知识,自主操作实践。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各种教学资源,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才能让学生在技术需求环境中认真思考、钻研技术难题,并主动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展示才华。
精选时事,引发技术价值思考
技术需求不仅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典型案例领悟技术的价值及功能,让他们在操作与使用中深度思考。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信息安全及信息伦理道德的内容,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讲授教材中的案例,学生一定兴致不高。而高中生比较关心时事热点,喜欢参与时事热点的讨论。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信息技术教师选择合适的时事热点作为案例,往往能够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信息安全》一课,之前在暑假期间发生的电信诈骗案“徐玉玉案”震惊了全国,这不正是由信息安全问题引发的悲剧吗?于是,笔者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就向学生展示了“徐玉玉案”的报道,引起他们的关注;然后,利用由公安机关对电信诈骗嫌犯的真实监听录音,向学生展示电信诈骗的常用伎俩,让学生对电信诈骗加强防范;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信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安全漏洞在哪里、应该怎样防范等问题;最后,组织学生对信息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和讨论,使其对信息安全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技术并不是冷冰冰的工具和操作。本课通过对时事案例的研讨和展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技术原来每时每刻都影响着自身的生活和学习,这样他们自然有了探索技术的欲望和合理使用技术的责任感。
强化任务设计,激发技术操作需求
学生的技术需求不能够完全依靠自发产生,还需要教师设计合理的任务激发其外在学习动机。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任务分解。虽然大任务有助于锻炼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学生难以独立完成任务,可能会产生挫折感,因此教师要将大任务分解成可操作的小任务,并让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不同的小任务,从而逐步完成大任务。二是,任务具有扩展性。任务设计要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即有针对性地设计任务。
例如,在“多媒体信息加工与表达”一章中,笔者设计了一个主题为“校运会”的任务,结合学校校运会,让学生处理参加活动时的照片、音频和视频,并将一组组活动的场景连接起来组成一个主题任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机。主题任务单通过基于“主题”任务的探究,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不仅要设计出有梯度的任务,还要注意“脚手架”的使用。在教学“多媒体信息加工与表达”这一章时,由于涉及软件较多,笔者采用搭建脚手架的方式开展主题任务教学,在每个任务后都有简单的操作提示,水平较差的学生根据提示也能完成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提示中,要围绕技术的思想与方法,让学生联系以前学习过的软件,并从操作中感受技术的相通性,了解软件使用的一般方法,进而能够举一反三,并最终实现技术的迁移。
交流汇报评价,技术展示显魅力
为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继续医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效率,本文对现代教育技术和继续医学教育的概念、目的、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来说明现代教育技术对医学继续教育的意义,同时针对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作一探讨。现代教育技术是继续医学教育的方式、资源,为继续医学教育构造各种教学环境,在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技术是继续医学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并最终导致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为学习过程创建必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学习的目的。显然,在现代教育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体,强调的不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同时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完全改变了传统模式学生的被动地位[4]。
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继续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现代教育技术较好的解决了医学继续教育内容广泛、专业对象多、教育层次多等矛盾,为医学继续教育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和技术保证。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对医学继续教育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5]。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医学继续教育的一种工具,它不仅可以形象生动的再现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和记录疾病发生发展的变化,正确示范各种医疗操作,还能同时通过网络,能够积极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急救、远程影像医学及远程病例讨论等活动。现代教育兼顾知识与能力,不再片面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因此,在这种基于“学”的环境系统中,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而且互联网本身就是巨大的教学资源库。PubMed、WebSit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都是医疗技术人员常常运用的医学资源,可以通过它们,随时了解国内外的最新的重要医疗信息[6]。医学教育技术中的远程医学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使教学信息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远距离传播,供大面积使用,大大缩短了医疗技术推广的时间,加速了医疗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为个人的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使以前只有在动物和患者身上实现的医学技术操作演示和体会练习,在计算机虚拟手术台上完成,较好的解决了手术教学演练这一难题。现代教育技术引入现代教学,直观生动、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综合能力强、教学内容规范、节约资源是它的优点。但是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方法。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扬长避短,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相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远程医学等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是医学继续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范围的共享,才能医学继续教育获得更好的效果。
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目前继续医学教育较前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较多问题,如:集中培训项目内容层次偏低,跟不上医学发展的步伐,有些质量不高,不能很好地反映科学新进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在教学目标上,对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提高能力和素质重视不够,有的科室领导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认识不足,不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有的直接不安排本科室人员外出进修或参加学术学习班,以致科室技术停滞不前;部分卫生技术人员根本没有继续医学教育意识,更不清楚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只是为了片面追求学分,这些想法或做法违背了继续医学教育的初衷和目的,更阻碍了继续医学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地发展;有的培训由于费时费力,培训时间与科室工作相冲突,有些占据了医学人员的休息时间,导致培训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目前培训方式大多采用订阅固定期刊或集中培训,内容大多比较滞后,知识量少,影响了卫生技术人员的参与积极性。而现代医学教育技术通过因特网、数据库、图书馆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方式进行实时交互的远程教育,不受人数、时间限制的优点,卫生技术人员可以自己掌握学习进度,自由选择符合工作需要的学习内容,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自主地学习,不仅解决了医院自身师资力量外出学习导致的科室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相当多的在职在岗人员如护理专业、青年医师等人员因种种原因无法离职离岗学习的难题。因此,今后的继续医学教育重点应重视向计算机网络教育方面发展,通过网络视频点播、光盘自学等教育方式,解决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工作繁忙、工作时间不固定的矛盾。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不断提高医学继续教育质量提供更好、更高的平台,扎实做好医学继续教育工作,落实医学继续教育目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综合实力,更好地为群众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志,徐酉华,陈琼.迎接挑战加速发展继续医学教育[J].重庆医学,2004,33(1):118-120
2 陈九龙.高技术条件下医学科技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医学与哲学,2000,21(7):60-61.
3 方华,宋咏堂.从医学目的转变看医学继续教育的现代要求[J].中国现代医学杂,2009,19(20):3192-3193.
二、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
教育部在2003年首次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技术教育正式被纳入普通高中教育范畴。通用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高度综合的技术课程,定位于培养孩子善于观察、动手实践,并从生活中捕捉和发现实用型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学科。2016年9月,教育部提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明确指出通用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学会或掌握通用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教学的技术和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通用技术课程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的要求,因此,适时引入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虚拟现实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内容相结合,以实际教学中对我国古代经典结构的赏析为例,讨论如何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以解决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虚拟现实的定义与功能
1. 虚拟现实的定义
虚拟现实的英文名称为Virtual reality(简称VR)。Virtual意味着用户感知到的世界并非真实的,而是由计算机技术虚拟生成的;reality一词的含义是现实,泛指存在于真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两个单词合起来称为虚拟现实,也叫灵境技术。美国是最早进行虚拟现实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国家。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引进VR技术,并作为国家重点研究项目进行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是对VR技术进行研究的权威单位之一,在虚拟环境中物理特性的表示和处理、虚拟环境网络设计等多个领域取得良好发展。
目前,虚拟现实系统主要分为4种,即桌面式、增强式、沉浸式和网络分布式虚拟现实系?y。篇幅所限,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是将图形工作站和交互设备连接,通过声音、力与触觉等方式,利用2面投影墙,有效地屏蔽周围现实环境,使得学生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中。
2. 虚拟现实的功能
虚拟现实系统的功能非常丰富,本文中所涉及的功能主要包括展示介绍功能、部件拆装功能和轨迹动画功能。
(1)展示介绍
虚拟现实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为观察者提供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系统中的古建筑与结构案例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古代的经典结构设计的过程,介绍了榫卯和斗拱等结构的部件名称和使用方法。让学生有极为直观的感受。
(2)部件拆装
虚拟现实系统可以对案例中模型的不同零部件进行拆卸和组装。这一功能可以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结构设计和搭建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观察经典结构不同组成部分的位置和比例,从而帮助学生从技术角度欣赏到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3)轨迹动画
轨迹动画是虚拟现实系统的独特之处,古代建筑案例中的建筑可以将建筑的整个建造流程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特别是椽和柱的搭建顺序、榫和卯的契合方式以及斗和拱的承重分配。
虚拟现实与通用技术课程设计
1. 课程目标
《经典结构的欣赏》是高中通用技术必修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的内容。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对于结构的定义、类型、方向与稳定性已经有了很好的理解,并实际动手设计过简单的结构。本节课的课程目标是学会观察结果的实用性和美,以及能够从技术和文化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要求学生能够从结构的功能、强度、稳定性、创新、成本和工艺等角度,对结构设计的优缺点进行评析。还应该具备从历史、民俗和审美等角度欣赏典型结构设计的能力。重点需要观察结构是如何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同时兼顾其他功能,欣赏独特结构的材料运用,以及经典结构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
2. 课程设计
通常情况下,《经典结构的欣赏》传统教学方式包括展示经典结构的图片资料或视频资料,介绍经典结构的历史背景和建造过程,有些老师还会根据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向学生拓展一些建筑的基础理论。让学生对于我国古代的经典建筑进行思考、讨论和评价。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教师可通过现有的建筑结构案例带领学生进入虚拟建筑的内部,了解整个建筑的结构。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系统的部件拆装和轨迹动画功能模拟结构设计和搭建的整个过程,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探究欲望。课程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首先,用虚拟现实系统中的“永城殿”案例来引入课程,带领学生体验经典结构的魅力。使用虚拟现实系统向学生展示保留最完整的古代殿堂,由外而内地介绍每一个部分,包括结构的构成与装饰花纹的寓意。让学生对于整个建筑的结构进行整体的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记住该案例最吸引你的地方。
然后,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记录并汇总答案。学生带着问题的欣赏是非常有针对性的,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对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进行描述和思考。教师对于分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并引导学生提出评价建筑的角度。
接下来,打开虚拟现实系统中的“结构建筑”案例,展示“大木作”“转角斗拱”“柱间斗拱”和“柱头斗拱”,如图2所示。在进行虚拟展示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榫卯结构和不同类型斗拱结构的理论知识与历史背景,帮助学生切实体会斗拱的构成方法和受力方式、认识榫卯结构的使用功能和不同种类。使用部件拆装功能将整体结构进行分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什么是斗,哪个是拱”,充分体验“何为榫卯,怎样连接”。与此同时,可以使用轨道动画的功能向学生展示古代建筑结构的虚拟搭建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结构搭建的顺序。体验完毕后,学生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针对之前归纳的经典建筑评价体系做出讨论和修改,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最终的评价标准。
最后,学生欣赏“故宫全景”案例,根据经典结构评价标准对故宫内的宫殿和凉亭等经典建筑结构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做出点评,同时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强调经典结构评价标准的使用方法。
3. 技术手段
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为40名学生提供同步的教学讲解和展示,且由于使用洞穴式的屏幕布局,能够有效避免其他真实环境的干扰,现实感极其强烈。在展示的过程中,教??操作手柄和主视角眼镜介绍和展示案例中的知识点。在动手实践环节,学生可以轮流进行操作体验,观看结构组成部件、练习拆卸和装配、实现轨道动画的虚拟过程。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本节课的技术支撑为学生带来了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通过三个虚拟案例,将经典结构的组成部分和搭建过程展示给学生。
4. 评价与反思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通用技术课前后对比,教学效果反差十分明显。笔者作为通用技术一线教师感觉非常强烈。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性越来越差。在信息过载的现代社会,学生每天接触各种形式的多媒体信息多如牛毛,且大多数以娱乐为主。因此,以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多媒体信息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
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三个内容不同却又主题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学生有持续的课堂关注度。在引入环节使用“永城殿”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技术角度和文化角度让学生有非常感性的认识。教师提出如何对经典结构进行评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结构搭建”案例让学生持续关注结构搭建,并细致了解我国经典结构搭建的技术过程和历史文化,实践动手进行虚拟搭建。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尝试建立经典结构评价体系。“故宫”案例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评价体系对我国经典建筑进行评价,巩固所学知识。整个过程以学生探究式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式教学为辅,真正实现探究式学习。
讨论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65-001
随着新疆教育跨越式发展进程的加速推进,特别是喀什地区被国家确立为新疆首个经济特区后,其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不断提高喀什地区中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质量。
一、要加大继续教育扶持力度
调研发现,近五年来,喀什地区76%的中学美术教师参加过地市级培训,14%的中学美术教师参加过省级培训,仅有10%的中学美术教师参加过“国培计划”,说明“国培计划”在新疆喀什地区覆盖率还比较低,中学美术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培训的机会也不多,不利于提高喀什地区中学美术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为此,喀什地区各级政府要着力从管理层面、教师队伍、师资配备、经费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给予继续教育适当的倾斜照顾,可利用援疆支教的重要契机,可让内地美术教师按每年顶岗喀什地区每乡每校1位美术教师,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帮助解决该地区中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相对较弱的问题。要加大对喀什地区的继续教育财政政策倾斜力度,在政府重点投入美术教育经费的基础上,还可以采取“从教育费附加中提一点,学校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等渠道来筹措资金,不断解决喀什地区继续教育经费相对不足的难题。
二、要积极开展有利于提高专业素质的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7-4205-02
21世纪是个信息急剧爆炸的时代,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蜂拥而来,传统的信息存储手段显然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人类社会已然进入一个全面开放的信息社会中去了。作为培育高级人才的中国各类高等学府,其在信息社会中面临的任务尤为艰巨,如何使海量的信息成为学生求知探索的有效资源,是目前每个高校要努力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事实上,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甚为发达,高校如何利用好这类技术手段来实现信息的采集,存储和应用,都是极为关键性的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虚拟存储技术在高校教学中如何发挥积极的作用。
1 目前高校信息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难题
应该说,我国目前高校计算机的使用率比较高,几乎达到了每所高校都配备的程度。但是,对于这些计算机设备的管理却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分散管理模式显然与实际使用情况中每台计算机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相容,一旦出现问题,无法统一管理和操控。这些情况主要发生在多媒体教室、公共计算机房以及电子阅览室等场所。就多媒体教室而言,由于其计算机相互之间存在较大的独立性,因此,在安装和调试操作系统的时候延长了所需时间,增加了总体部署的难度。一旦操作系统出现问题,往往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否则,整个系统难以真正恢复。此外,多媒体教室技术管理人员开发使用的软件,往往使得实际使用者具有很大的操作局限性,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教师无法真正顺利使用多媒体技术;就公共计算机房而言,其承担的实际任务种类繁多,所需的软件数量就会随之增加,这会导致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无法提升。而且,由于应用软件复杂多变,版本众多,这就带来了应用软件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此外,公共机房的使用者主要是学生,他们需要计算机配备更为方便灵活的操作系统,以便于他们的实际实践操作,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和实践能力有限,往往容易造成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的损坏。因此,机房的管理者为了尽量避免这些麻烦事而选择使用硬件保护卡来保护PC机的操作系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实践机会;就电子阅览室而言,由于其对于学生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这就招致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计算机网络容易被病毒攻击,从而使得计算机软件出现故障甚至崩溃的严重后果。
2 虚拟存储技术的内涵
虚拟存储技术的诞生,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时的存储成本高但容量却不大,使得很多应用程序或多程序应用无法实现。同时,当时的数据存储网络中几乎都存在着异构的操作环境,这就使得很多的硬件软件产品之间无法兼容,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的产生。此外,传统的存储工作主要依赖于人力,常常超越人力所能及的范畴。因此,人们需要一个易于管理的智能化存储管理系统,因而就产生了虚拟存储的概念和技术。从技术本身来说,它是一种智能化的逻辑存储数据的管理方式,基本上克服了物理存储的某些局限, 在充分利用传统物理存储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把物理化的设备变成了完全不同的逻辑镜像呈现给用户, 使得用户使用和管理的东西就是一个虚拟化的存储空间而已。换句话说,虚拟存储就是意味着把内存与外存同一化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具有更大容量的“内存”。它的诞生和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海量数字信息的存储需求,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因此,虚拟存储实质上就是通过软硬件的手段来集中管理物理上相对独立存在的多个存储体,因而虚拟存储的容量就是它所集中管理的各个物理存储体的存储容量总和。
3 虚拟存储技术的类型
一般来说,虚拟存储技术包含了基于主机或应用服务器的虚拟化、基于磁盘或磁盘子系统的虚拟化以及基于网络的虚拟化等三种类型的存储方式:
1)基于主机或应用服务器的虚拟化:实现这种虚拟化的存储技术,常见的软件有逻辑卷管理软件,它实质上是通过逻辑单元号在某些物理磁盘上建立逻辑关系的一种虚拟化的磁盘。其中的逻辑单元号是指一个用于区分磁盘或磁盘阵列的以SCSI为虚拟基础的标志符号。这种虚拟化的存储表面看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化的系统,然而事实上,它的存储后台却是由若干个独立的存储设备构成。在这种虚拟化的存储技术控制下,用户无需直接去控制管理物理存储设备,而系统会自动调节所需磁盘空间且不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但是,该种存储主要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因此,会大大消耗系统CPU的使用周期,从而造成主机的性能瓶颈。此外,每个主机的虚拟化必须通过相对独立的软件安装来完成,因此,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2)基于存储设备和存储子系统的虚拟化:这种虚拟技术主要适用于异构SAN架构,独立于主机,以存储为核心的环境。它的存储设备本身不能是异构的,但它可以通过连接多台主机来将同一个阵列上的存储容量划分为多个存储空间,然后再通过阵列控制器来完成虚拟过程。这种虚拟存储是智能化的阵列控制器,它可以让不同的主机系统进行访问,不仅能够整合数据块, 还能提供一些附加的功能等。因此,这种虚拟就是使用特殊算法或映射表,把逻辑存储单元通过存储设备或子系统映射到物理设备上,并最终实现卷的独立。它的主要优势在于:它使存储和主机独立开来,从而不会占用太多的主机资源,使得主机可以充分有效的利用资源。此外,它实现起来也较为容易, 管理也较为便捷,对于用户使用和管理人员管理都是较为开放的。但是, 由于其对于后台的硬件兼容性要求较高,使得存储设备的升级和扩容较为受限制,因而,该种虚拟存储缺乏足够的软件支持,难以实现客户化和进行监控。此外,它也很难实现对于主机的一体化管理,因而,费用花费较多。
3)基于网络的虚拟化:这是近来存储技术工业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它主要是在称作为存储局域网的网络内部来完成的,主要通过交换机、路由器、存储服务器来实现虚拟,同时它也支持带内虚拟。所谓带内虚拟,又称作对称虚拟,是在应用服务器和存储的数据通路内部实现,它可以提高存储设备的利用率,节约管理成本,为用户提供大容量、动态可扩展的虚拟存储空间。还有带外虚拟,即不对称虚拟,是在数据通路外的存储服务器上实现虚拟功能,它有效减少了网络中的数据流量,但却容易受到攻击。最后,还有一种虚拟技术是基于交换机或路由器的,它不需要在主机上安装任何软件,但却能提供更强的性能。此外,该种虚拟还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对于外来攻击能够更好的防备。但也容易使单个交换机和路由器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和故障点。
4 虚拟存储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实践性运用
目前,虚拟存储技术具有某些独特之处和使用优势,即它可以提供大容量的高速缓存技术,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和整体访问的带宽,并且可以提供高速的磁盘访问速度,从而为存储资源管理提供更好的灵活性。此外,该种虚拟存储技术还可以为系统保持标准的SAN结构,为系统的扩展和互连提供超大规模的技术保障,并且通过管理软件为网络系统提供一些其他有用的功能。因此,基于这些优势和特点,虚拟存储技术正逐渐成为共享存储管理的主流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数据镜像,数据复制,磁带备份增强设备和实时数据复本等。而对于高校来说,这些虚拟存储技术主要的应用意义在于:它具有个性化的配置和灵活管理的优点,因此,具有很强的可管理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系统成本及总体带宽性等多方面。我们这里针对高校信息存储主要存在的问题,来一一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虚拟存储技术的探讨。
1)就多媒体教室而言,由于我国高校目前的多媒体教室更多采用的是传统的个人电脑管理模式,因此,对于其管理和维护就显得比较麻烦,加大了多媒体技术维护人员的工作力度和强度。但是,如果我们把虚拟存储技术应用到高校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维护当中去,就会便于每个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实现各自的教学特色,可以实现多个教室间的资源系统共用,随时随地通过动态映射和灵活计算来访问教室个人设定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多个小设备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性设备,从而有效降低设备管理的直接成本。
2)就公共计算机房而言:公共计算机房的主要问题在于设备运行速度缓慢,如果使用合理的存储方案和产品,就可以顺利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保证PC的稳定性,从而妥善解决设备管理者和使用者之间的矛盾。这里,我们主要是使用IP SAN技术,并有效结合快照技术来新增独特的系统预约、系统还原和IP地址自动分配等多个功能,从而实现动态的资源部署和配置活动,还可以通过实现隔离和划分来确保数据访问的安全性。此外,该种虚拟存储技术还可以为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独立的可启动操作系统的网络硬盘,以确保学生个人数据的安全性。最后,学生可以通过使用该系统来很好的把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而最终极大的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整体竞争水平。
3)就电子阅览室而言:由于我国高校电子阅览室主要面临的存储难题就是计算机容易受到病毒的侵犯而导致系统崩溃。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2套EVA8000存储设备,并分别通过设备端口与对应的盘阵机箱设备端口相连,从而使得具有冗余和负载均衡特性的端口可以顺利访问,保障存储系统的高可用性。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通过动态映射功能来实现客户机与只装有该课程内容的网络硬盘绑定,从而有效控制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该系统还具有系统还原,系统快速恢复和系统预约功能等,能够使该系统轻松应对系统故障,最终提高电子阅览室的使用效率。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高校教学必须认真分析目前存在的存储技术问题,努力应用虚拟存储技术,不仅解决多媒体教室存储的分散性,还要解决公共计算机房的存储不安全性,更要解决电子阅览室的易受攻击性。只有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更注重对于现代数字化信息的潜在增长趋势,就可以更好的采用更大更强功能的虚拟存储系统,以此来减少存储系统的直接管理开销,有效实现存储系统的数据和资源共享功能,提高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从而帮助高校更好的应对海量信息数据的需求,应用和整合。因此,我国高校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于虚拟存储技术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才能应对信息时代不断加大的管理压力和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总体成本,才能提高高校信息设备的数据容量,容错能力,稳定性和高传输率,最终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软件和硬件支持。
参考文献:
[1] 宫宇峰,朱晓红.虚拟存储技术的网络化实现及应用[J].情报科学,2006(4).
[2] 胡道元.计算机局域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3] 雷怀光.虚拟存储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6(5).
PCK是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简称,最早是由美国舒尔曼(Schulman)教授于1986年提出来的,他将其定义为“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PCK在20世纪90年代引起国外众多学者的重视和研究兴趣。我国最早引介的文章见于2000年。对PCK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分析教师知识构成的问题,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
一、研究回溯
上世纪80年代,人们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认识有两种主要观点,这两种主要观点的分歧集中在“什么知识对教师的有效教学最重要”的问题回答上,一种认为学科知识(Content Knowledge,即CK)最为重要,而另一种观点则更看重一般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 Knowl-edge,即PK),这两种观点在教师专业知识的认识上都有片面性。
1986年,斯坦福大学教授Shulman提出了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概念,即“学科教学知识”,他指出:“确认教学的知识基础之关键就在于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的交互作用,就在于教师拥有的下面这种能力,即将他所知晓的学科知识改造成在教学意义上有能力的、能够适应学生不同能力和背景的形式上。”Cochran等人进一步指出:“教师区别于生物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和教育研究者不在于他们掌握专业知识的质量和数量,而在于他们如何组织和使用知识上。”
在Shulman分析的基础上,Grossman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为教师关于一门学科教学目的的统领性观念——关于学科性质的知识、关于学生学习哪些重要内容的知识或观念;第二类为关于学生对某一课题理解和误解的知识;第三类是关于课程和教材的知识。最后一类为特定主题教学策略和表征的知识。
Cochran,DeRuter & king从动态性质角度对PCK进行了修正,即在PCK的基础上加入另外两种知识成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关于学习情境的知识。这样提出了一个更为综合性的概念,即学科教学认知(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简称PCKg)。
二、研究概况
关于PCK研究主要有:PCK基础理论研究、学科PCK的探测、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PCK的比较研究。
(一)PCK基础理论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PCK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PCK内涵的研究、PCK结构研究及PCK的来源和价值的研究,其中关于PCK内涵的研究见上文——PCK内涵的界定。
1.PCK结构的研究
多数学者借鉴了Shulman,Grossman关于PCK结构的分析及Cochran,DeRtuter & King从建构主义对PCK结构的发展。
刘清华(2005)从结构观及后结构观的视角分析学科教学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教师知识及其建构。
董涛(2008)依据Grossman,schoenfeld & Lee的框架,把PCK分为两种主要成分:教师关于学科教学的统领性观念及特定课题的学与教的知识。
2.教师PCK来源
刘清华(2005)认为学科教学知识的最重要来源包括“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及“和同事的日常交流”两方面。而作为学生时的经验、有组织的专业活动、在职培训及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是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来源。职前知识对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丰富和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它是PCK的一般来源。
全、杨鸿(2009)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可以由三种方式转化而来:第一,由学科知识转化而来;第二,由一般教学知识转化而来;第三,由学科知识与一般教学知识一起转化而来或从原有学科教学知识建构而来。
吴银银、陈志伟(2009)提出校本教研是促进科学教师PCK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包括建设教研文化、进行学科教学研究和倡导教师反思。
王政、任京民(2010)认为教师可以在教育叙事中、教学反思中及动态的课程观中养成学科教学知识。
(二)学科PCK的探测
此类研究多使用调查法,以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对特定阶段特定学科的教师PCK进行探测,研究范围涉及幼儿园到大学各个阶段,多为数学及科学领域。
李琼、倪玉菁、萧宁波(2007)在教师变量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观影响的多层线性分析的研究中,选取32名小学数学教师与这些教师所教班级的1691名学生作为被试,对教师的55节数学课进行录像与编码,并采用问卷法测查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看法与态度。研究表明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等变量对学生数学学习观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杨彩霞、庞丽娟(2009)对幼儿教师科学教育知识的类型及其特征展开调查研究,编写《幼儿教师科学教育知识问卷》,选取北京市各级各类20所幼儿园共321名教师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各类型有代表性的教师分别进行情境观察和即时访谈。研究分析出幼儿教师科学教育知识四种类型及其特征,并指出需从动态发展的角度促进教师科学教育知识类型的优化。
(三)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PCK的比较研究
上海青浦实验研究所(2007)从青浦区选择被试,开展小学数学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PCK比较的个案研究。研究发现新手和专家教师的PCK存在明显差别,并指出教师PCK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
杨秀钢(2009)通过采用问卷、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开展关于高中数学新教师与经验教师PCK比较的个案研究,结果表明高中数学新教师与经验教师的PCK差异表现在:数学教学目的的统领性观念的差异、教学设计上的差异,以及教学方法策略的使用及教学反思与反馈的差异。
三、PCK研究展望
我国学者开展PCK研究已有十余年,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学科教学知识理论基础上,较多采用理论演绎的研究方法,揭示PCK的内涵,探讨我国教师的PCK知识结构问题。近年来,采用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对具体学科具体阶段的不同教师的PCK进行研究的案例开始逐渐增多。PCK研究需要不断结合具体学科,结合我国教师知识结构,加强纵向研究,加强对教师知识形成的动态研究,以实现PCK研究的学科化、本土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白益民.学科教学知识初探[J].现代教育论丛,2000.4.
[2]陈福明.大学英语教师PCK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6.6.
[3]陈碧芬,宋乃庆.藏族初中数学教师PCK及其影响因素探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0.3.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在教育中的深入,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信息化、网络化不仅使社会更加开放,而且使教育资源更加容易获得,学习时间和空间都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特别是对广大需要继续教育的学生,信息技术的这种跨时空特点,给学生兼顾工作与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生可以超越传统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学习方式,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地点,自由控制学习内容、进度,自由选择教师,自由参与全球各地教师的交流,通过在线方式与教师探讨感兴趣的话题,享受到与在校学生一样的教育环境。教育信息化不仅为参与继续教育的学生提供了极大自由度的学习环境,也有助于教师通过开设网络课程、微课、MOOCs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由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注重因人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创造性学习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是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团队成员紧密合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合作学习是合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获取新知识、形成新知识结构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合作化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交流,同时有利于学生通过交流对新旧知识的吸取巩固,产生知识的碰撞或者灵感的火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与团队中其他同学、老师甚至与课堂以外其他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合作,对生成的理解更全面、更丰富、更深化。何克抗教授在解读《美国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时也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成效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作”。文章在研究高校网络课程辅助教学中也发现,在颠倒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对学习成效有重要影响。
二、高校继续教育中信息化“合作式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技术支持不足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为现代化学习方式的开展提供了条件,用于教学的信息资源不仅包括诸如多媒体计算机、移动学习终端设备等硬件系统,还包括各种教学演示工具如PPT、视频、微课,信息检索工具如谷歌、百度及大量的网络教学平台如各大论坛、微群、QQ群等,这些条件为合作学习提供了超越时空的便捷,如果能加以利用,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但事实上,在继续教育学习中这些信息技术使用效果并不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因素
虽然表面上有大量的资源可以在网络上获取,但由于成本、安全、吸引力等因素,在网络上想获取所需的资料并不容易,比如著名的网易公开课及各大慕课、微课网站,为了提高访问量,课程内容基本上以经济、文史类课程为主,基础科学、工程技术课程相对很少,而且主要以概论、导论课为主,很少有完整的体系课程内容,面向继续教育学生的课程更是少之又少。虽然国家精品课程网上有一部分针对性的课程,但却需要付费而且也缺少视频资料,因此访问人员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访问并不积极。
2.学校因素
绝大多数高校内部有大量的图书、微课、精品课程等数字资源,但一般都只限于在校网内部如学校内部数字图书馆使用,学生即使在学生寝室使用都受限,更何况很多继续教育的学生要身兼学习与工作,并不在学生寝室居住,有的学校对继续教育的学生还进行额外的限制,因此继续教育学生使用校园内部资源比例普遍不高。同时,高校图书馆的数字阅览室设计以独立查阅、独立工作为主,一般不开设专门区域供小组讨论,W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化学习时,只能先独立查找资料,然后再找教室、宿舍等地方集合讨论,这种方式对合作式学习中灵感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除去对学生使用校内资源限制,高校对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干预政策也限制了教师推行信息化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因素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和操作者,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素质直接影响合作式学习效果,高校继续教育机构往往没有足够的独立师资,要依赖外来师资,外来师资在信息化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重要性,参与积极性不高,即使已经建立起的网络课程,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课程内容更新缓慢,很多课程网络形同虚设,学生访问量少。另一方面,虽然也有很多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但据文献的581份样本调查显示,在有66.1%的接受过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中,63%的教师都是自学或者参加自费培训,32.4%的教师从未参加过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绝大多数都是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因此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层次不齐。
(二)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式学习”积极性低
目前我国移动网络的普及率极高,根据201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稳居世界第一位,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9.9%,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动端网民数已超过5亿,成为网络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但如此巨大的信息技术便利并没有提高学生“合作式学习”的积极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间交流缺乏
文献的调查结果显示,当遇到困难时,在学生群体中,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询问身边的同学、资料、询问老师、打电话给异地的朋友及其他。对于继续教育的学生,同学间没有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沟通,同学关系一般比较生疏,所以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碰到困难能及时向同学请教,继续教育的学生碰到困难不能独立解决时,往往会束之高阁,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虽然使时空对交流的限制几乎不存在,但继续教育学生间的交流并没有因此增加。文献的研究也显示,现代学生交流恐惧程度总体上高于普通人群。实践中发现学生可能在虚拟的网络中非常活跃,但现实中却因为害羞、不自信、缺乏交流技能等原因,具有交流厌恶甚至恐惧心理,从而产生回避、退缩的行为。合作式学习不仅需要小组交流,而且需要与教师和其他知识相关体进行必要的交流,学生的这种交流缺乏状态使其在“合作式学习”过程中具有不会倾听、不会合作,不善于记录、总结等特点。
2.信息技术技能不足
文献的调查发现,在学习中碰到问题更倾向于通过微大众网站寻求帮助,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百度知道或问问占63.64%,专业论坛占16.16%,图书馆网站只占13.13%,而对于其他重要工具比如Microsoft Office、“云课堂”学习平台等掌握情况并不乐观。由于技能的缺乏,学生在碰到问题不能迅速找到专业的解决方法,常规专业检索工具使用能力的不足也降低了学生交流的效率。
3.学习动力不足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日益受到企事业单位的重视,“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合作是未来工作、社会适应乃至国力竞争的基础,“合作式学习”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及创新精神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对继续教育学生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意愿不强,虽然参加继续教育学生主观上的希望能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增强自身能力,但由于时间、精力及自身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学生投入到课外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在小组“合作式学习”研讨中就会采取不发言或少发言、少参与的行为,从而使学习效果大大打折。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信息技术支持力度
1.扩大信息技术开放程度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合作式学习”提供了超越时空限制的便捷,虽然不可能完全解决各种需要付费的信息资源的开放,但继续教育学院应保证学校现有资源对参加继续教育的学生无限制开放,如绝大多数学校自己的精品课程网站、图书馆网站及BB平_。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学校可以实时开发、开放移动数字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
2.加强学生信息技术培训、宣传
调查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信息技术技能不足,主要是缺乏相应的指导,绝大多数高校继续教育的教学计划中都没有开设文献检索类课程,也没有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安排。虽然绝大多数继续教育的定位是提升职业技能,但现在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掌握基本文献检索技巧可以培养学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技术、经济等各领域的变化。同时,针对学生在信息摄取方面关注点倾向于娱乐、社交,对新信息、新技术、科技的关注度低的现状,从新生进校、教师上课、学生各种活动方面加大对新信息技能的宣传。
(二)加强信息技术辅助工作管理
1.提高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文献强调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重要作用,提出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保证,作为课程实施的主导者,教师在课程建设中要实现从“重教”向“重学”的转变,信息化“合作式学习”方式的实施可使课程教学方式从封闭单向向开放互动转变。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提高信息化“合作式学习”的重要性的认知程度,针对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独立师资少,绝大多数授课老师来自于其他学院,师资管理难度大的现状,应制定多种鼓励措施,促进教师实施信息化“合作式学习”的积极性。其次,与教师所属二级学院积极沟通,允许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犯错误,赋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由,减少对教学的行政干预,从教学管理上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2.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
针对高校对教师进行系统性信息化技术比例低,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不高的现状,应对参与继续教育教授的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对常规的信息技术如基本的操作系统软件、office系列软件和专业检索软件及一些专业多媒体软件如“图像、声音的采集与处理、“Flash、Author ware课件制作”“网络课程设计、教学网页设计”等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并进行效果评价及反馈。
(三)改变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1.加强课堂教学过程评价
虽然学习主要是自主的过程,但要达到“自主”,需要一个督促、强迫的过程,人都是有惰性的,当可以通过“浑水摸鱼”的方式达到目的时,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再努力了,因此完善的成绩评价体系就非常有必要了,“合作式学习”评价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获得过程相结合进行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学习过程中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程度、深入探究能力及参与程度、信息化应用程度,如作者在运筹学教学过程中,建立了小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体系,按照2:3:5的评分比例进行成绩核定,从共对180名学生的实施效果来看,这种多元评价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评价结果与知识的掌握相关性也比较高。
2.融入理想教育,建立课堂文化
针对学生在进行“合作式学习”中参与意愿不强,课外学习成果不理想的状况,应该采取堵疏结合的办法。了解学生学习目标、课外学习具体困难,通过建立各种网络交流平台、课堂沟通的方法,通过专业的分析引导、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及时解决学生的困难,提升学习动力。作者运筹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课程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的学生觉得这门课程很有趣,非常有用,但也有的学生觉得一点用都没有,觉得有用的学生能提出很多延伸性的问题,因此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利用课内外各种平台,建立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从而引导学生从喜欢课程开始去实现学习目标。
四、结语
“合作式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智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现代化的信息化平台为这种合作超越了时空,使学习效果得到更大的改善。通过实践发现在实施信息化“合作式学习”过程中将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信息技术工具融合在一起面临诸多挑战,仍需进一步探讨,以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怀特海著,庄莲平,王立中译.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2]马金钟,赵国宏,徐鹏.基于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的颠倒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260).
[3]朱成林,吴媚,谢艳秋.高校学生群体信息交流行为调查研究[J].图书馆学科,2014(8).
“双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在中国传统数学教育的实践中,尤其在大面积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双基”教学的出发点是知识的获取涂荣豹先生认为:“双基教学是以‘知识本位’来构成教学环境的”但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使不少教育专家看到了双基教学目标所不能解决的棘手的一面用葛军教授的话可以说:“本应运用数学观念就可以容易解决的问题,却只能望而却步;本应运用基本方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却偏要走上繁琐之路”
12“三基”教学
“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观念)教学是当前数学教学的起点“三基”教学的出发点是数学思维、是科学文化、是科学精神“三基”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基本知识要熟,基本方法要活,基本观念要有”①基本知识要熟,就是掌握基本知识的多向伸触;②基本方法要活,就是要能灵活运用方法去解决问题,对基本方法的理解要广泛、深刻,要认清其本质,牢记其本质是简单的、平凡的;③基本观念要有,就是平时在学习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的过程中,努力形成意识,“用观念来驾驭”,以求“厚即薄”,用观念来打通各个活性知识点或板块的必然联系笔者认为“三基”教学是适应课改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合理定位,是克服“双基”教学带来的种种不良现象的有利保障
1“四基”教学
“四基”是指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在26 ~ 27年数学高研班澳门、宁波会上的发言中首次提出了“数学教学的四基”,引起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在数学教学中,强调数学“双基”和“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已成为共识,对“基本活动经验”涵义的提出和界定,史教授以鲜明、开阔的视野进行了阐述同时,王新民教授在文[4]中详尽地分析和探讨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核“基本活动经验”主要
是指在数学基本活动中形成和积累的过程知识,由于在以往数学教学中过分强调“演绎活动”而削弱甚至忽视了“归纳活动”,因此,基本活动经验更加强调关于归纳活动的经验在我们日常系统的教学中,也正是“双基”教学与基本活动经验的不断融合、多次的实际应用中,通过分析、反思、整合形成具有奠基作用和普遍指导意义的知识经验便是“数学基本思想”由此关于“四基”有如下关系结构:
图1数学“四基”关系结构[4]
2
新双基教学的现实地位和操作
对数学“四基”教学的认识、理解和操作在当前追求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显得越发重要《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6也明确指出: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我国的数学教学具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传统,新世纪的高中数学课程应发扬这种传统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课程设置和实施应重新审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内涵,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双基”,克服“双基异化”的倾向
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评价要注意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思想方法的把握,避免片面强调机械记忆、模仿以及复杂技巧《标准》的评价建议中谈到:① 评价对数学的理解,可以关注学生能否独立举出一定数量的用于说明问题的正例与反例特别地,对核心概念学习的评价应该在高中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予以关注;② 评价应关注学生能否建立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握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③ 对数学基本技能的评价,应关注学生能否在理解方法的基础上,针对问题特点进行合理选择,进而熟练运用;④ 数学语言具有精确、简约、形式化等特点,能否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及自然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这些与恰当处理数学“四基”教学的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新双基指导教学实践的一个课例
这里笔者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的一节复习提高课为例,谈一谈新双基下改进数学学习上的一点体会这节课以两个例题、一道练习题来展开
1传统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的缺憾
传统教学观下,这两个例题可能在日常教学中只能是分散式的孤立教学,为解决问题而进行孤立的传授,即使是让学生认清了问题的数学本质,也比不上让学生在问题的对比中提升数学研究能力这种孤立教学缺乏同一问题的不同载体的对比研究,缺乏体验,也就缺少感悟,缺少对数学本质的意义反思和主动建构,不能很好地形成学生头脑中的默会知识也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
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更加关注的是学习主体的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接受后虽然也能很好地按照例题的模式解决类似的问题,但往往不易形成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应用意识,对后继学习不能形成良好的基础性作用,重视学习结果的呈现形式,忽视学习的探索过程及情感体验,正所谓的“冰冷的美丽”抑制了学生自然情境中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无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认知规律不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的过程
2用新双基改进数学学习
2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学习和掌握,进一步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为载体研究函数的基本性质;
②采用对比、分析、探究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函数性质、基本概念核心的体验;
③使学生在案例解决的认知冲突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应用意识和应变能力
22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①具体体验
给学生近1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尽可能独立,简洁地完成,并试图找机会看一看不同层次学生的解题过程(给案例学习和讲解提供方向)
②反思观察
师:你们完成的怎么样了?(1分钟后)
生:有的学生似乎很自信;有的似乎在摇着头,这怎么办呢?
师:你们能概括这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有意看看学生的思维状态)
学生A:最大的不同点是一个是指数形式,一个是对数形式;相同点是回答的问题差不多(回答的很朴素,能宏观概括,学生笑了)
学生B:这两道题我知道都在考查单调性和奇偶性的定义,案例1我做好了,但案例2中的a我没求出来(知识清晰,但缺少实践能力,在冲突中不能认清问题本质,同时也比较诚实)
学生C:这两道题的最大不同是案例1定义域可求,案例2定义域要通过求得a,才能确定而且,案例1可用f(=简求a(或用定义),但案例2由于不知道定义域只能用定义来求a;还有,案例1用单调性定义可直接证得,而案例2对数形式较麻烦,通过奇函数求得a=-1,于是令g(x=x+1x-1,先证明其单调性,再利用复合函数单调性即可;案例1可利用局部值域,案例2是恒成立问题求字母范围,可化为m
师:在多媒体上演示了两个题的具体解决过程及评注点(这里略)
生:点着头(似乎有“原来是这样”的感觉)
师:学生C之所以能很好地回答这两道题,就是由于她对定义的充分理解和在作业中的反思、观察、体验
③抽象概括
1解决函数问题时,重在从定义域出发
2利用函数性质解决问题时,抓住定义的本质是核心(简求可以,但要满足条件是根本)
总结反思是常识,案例学习是镜子,体验感悟是关键
4值域求解有方法,字母范围达高度
④主动应用
为了看看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意识看下面一道题:
第一、新双基教学重视形式化的结果,更重视情境化的过程,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是有效教学的研究者,也是守望者,有效教学强调对新双基的认识,即理解“四基”教学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给学生学习活动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并重视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归纳活动因此,对“四基”教学的理解和把握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说数学教学设计,应考虑这堂课数学内容的科学性如何,数学本质把握得怎样,问题驱动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应有的知识体验和抽象能力那么对执行日常课堂教学并对课堂教学行为具有理解和判断能力的数学教师来说,在当前课标视野下更加强调的就是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不过大多数教师还是停留在教学中某些环节的具体操作层面,很少从教师教学的“内源性”的层面谈有效教学,或谈的不够深刻
第二、遵循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探索、对比中创造,在交流与实践中丰富知识,在反思中深化内心体验”的思想来设计教学,无疑就是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课堂教学本课例的教学设计恰恰是从这一点出发,在问题的对比中加深问题解决的内心体验课标视野下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三、“四基”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的三大特征“个体经验,智力参与和自主活动”是和谐统一的教育学的研究也表明,学生是在动态的反思和创造过程中成长和发展的同时,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师教学活动的个系统中,“监控系统”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监控具体体现为教师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得以展开和实现的,以问题的垂青为己任,贯穿始终的是教师教学观念中的“正思与反思”笔者认为,教师教学监控的核心归根结底是“反思性教学”,教师监控能力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的有效运用中, 从而找定课改课堂“高效生成”的链接[9]
数学教学还要落实其育人功能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有意义学习不再是和情感对立的认知学习,而是各方面经验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实施,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探索、合作交流、质疑猜想,在问题提出、探索、解决的过程中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这一切促使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数学的育人功能
第四、优“生”优“预”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然而,教学预设和生成具有先源性和突发性,课例中学生C的回答不是老师能自然想到的,是惊喜,更是教师教学的兴奋点数学教学的目的性决定了教学预设的必要性,“预设”就是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课堂教学所做的整体设计和构想高质量的预设是教师在课堂中发挥新课程改革教师角色的保证,预设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多想想学生,多几种假设,多几种课程发展的可能性,也会使教师能更好地调控课堂,实现最优化
第五、数学日常教学从教师的教学行为看,实质上是教师进行数学性地“叙事”过程,同时,也具有提炼数学思想,概括数学事实,抽象数学事理的过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① 关注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当的角色;② 从教学内容的呈现上看,更加强调对数学问题的升华和提炼;③ 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看,更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如何提升学生的“认知策略”,提升到什么程度,是否上升到思想观念;④最终垂青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实现了“再创造”过程;⑤ 加强基本活动经验中关于归纳活动的经验;⑥ 核心是“叙”的方式和手段,“议”的高度和效度本课例的教学恰恰是从把握教材的整体以及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出发,对前一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集中上升的一节课,使教学目标进一步落实,概括和抽象出这一知识块的核心内容,即函数概念的核心理解课例中教师对两个案例进行了抽象概括,总结提升,有效完善教学目标
结束语:数学教学改革在进一步深化,教学的根本目的和指向在进一步清晰,把握好新双基教学,进一步讲把握好“四基”教学,即把握好数学“四基”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就是当下提高教学效益的最好切入点有人说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同时,笔者更认为要使“青草向更青处漫朔”,教师的“内应性”(情感投入)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心灵有如画家和诗人的情感,教师心灵“情态自由”是教师情感的核心,在适应新课程的过程中,只有教师的情感最大程度的自由释放,才能使酒香在深巷里延伸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但不少教师都将信息化改革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忽视了对课后作业的信息化改革。而作业作为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学习渠道,也是教师调整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应纳入到教育信息化改革的环节之中。尤其是近年来微博、微信等微媒体不断普及,为作业的创新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平台基础。数学教师应顺应“微时代”的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和利用“微时代”教学信息传播的优势,探索微媒体与作业相融合的新式作业,拓展数学课外教学的渠道。
一、“微时代”背景下教学信息传播的新特点
“微时代”是以微信、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以短小精炼作为信息特征的文化传播时代。和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传播媒体相比,微媒体的应用使得传播信息呈现出个性化、交互化、海量化、碎片化等特点,同时提高了受众群体的传播地位,把宏观叙事转化为依托受众而开展的日常叙事。在其影响下,教学信息传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教学信息丰富且交互化
在“微时代”,数学课程知识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化传播渠道,形成了“多点对多点”交互化传播模式,从而使得数学学习资源更加丰富、传播方式更加灵活、接收方式更加自主。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工具即时搜索学习信息。受多点交互传播模式的影响,学生从单一的信息接收者转化为兼具信息和接收的双重性角色[1]。同时,微媒体也可以作为学生进行作业探讨和作业展示的平台,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平台分享教师练习题目和教辅资料、共同评论数学问题等,这使得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积少成多,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
2.教学信息海量并碎片化
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等传播渠道,“微时代”的教学信息传播能够打破时间和地域的局限,减少教学信息传播的障碍。此外,学生所收到的数字知识不再限于权威媒体,而是来自不同的信息源。各信息源信息的碎片化传播,与“微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时间散、频率高、形式多样化有直接的关联。碎片化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使他们能够在乘车、饭后等间隙时间通过手机、电脑等进行即时学习,为“微作业”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3.教学交流平等并多元化
微媒体信息传播提高了学生作为受众的传播地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数学教师转变传统教育的“论道式”模式,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沟通,并打破传统宏大叙事的方式,以多元化的日常教学叙事提高教学信息的亲民、生动、鲜活程度[2]。这使得数学教学能够突破课堂时间的局限,也打破了讲台与学生座位之间的界限,为师生平等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媒介平台。
二、“微作业”对数学作业创新的意义
“微时代”背景下教学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推动了“微作业”的形成和发展。“微作业”主要指以微媒体为基础,以有效学习为中心,并具有微型性、活动性、探究性特点的非书面作业。“微作业”强调以尽量少的书面语言去完成作业任务,以开放性、实践性的活动代替传统数学作业中的抄写、练习等。“微作业”在数学教学中的推行实践具有以下特点和意义。
1.实现“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转变
“微作业”能够改变传统的课内“写”、“练”作业,使得作业内容能够突破教材的局限,促进课外作业的拓展。例如在学习某一数学公式后,传统数学作业往往是布置练习题,让学生锻炼公式的应用能力,而基于微媒体的“微作业”则能改变这种课内“写”、“练”的模式,通过搜索、整理、以及评论、分享等方式,将该公式的应用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提高作业内容的实用性[3]。此外,“微作业”还具有交互性的特点,能够以群讨论的形式进行,提高学生课外讨论交流的便利性。通过丰富作业形式,把学生从僵化的书面作业模式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促进“教学”向“导学”转变
在为课堂教学提供后续练习和反馈的同时,“微作业”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例如,通过课前作业目标和作业任务的设计,引导学生在新课开始前预先通过微媒体开展自主学习,搜索相关的数学背景知识,并在课堂上以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回顾。这将提高数学作业的“导学性”,彰显“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3.推动“知识巩固”向“情感培养”转变
在“微作业”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方便地收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案例、杰出人才的各种事迹等等,从而拓展数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信息化知识的交流互动中体验、思考数学知识和理念,形成一定的体会和见解,促进情感培养。此外,学生在做“微作业”时能够依托媒体,与教师开展平等的交流,因而可以向同学和教师求助,开展课外数学作业讨论[4]。这不仅有利于数学教师建立亲和的形象,而且有利于广泛了解并搜集学生作业中的“疑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三、“微时代”背景下数学“微作业”的设计和应用
1.“微”积聚,强化数学知识积累
数学课堂以传授概念、公式、定律及其相关的证明过程、应用技巧为主,而较少讲解相关知识的背景、推广以及应用案例等内容。这虽然能突出数学重点、节省课堂时间,但容易导致学生缺乏数学文化的积累,使得数学教学变得刻板化和机械化。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利用微媒体信息传播的丰富性和海量性,以“微作业”引导学生强化数学文化知识积累。其中,在积聚数学“微知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量少而精”作为设计和应用的原则
教师应充分利用微媒体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特征,从作业量上强调“微”,通过减少作业篇幅而减轻学生对课外数学作业的心理抵触和压力[5]。以微博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互相关注,形成班级微博圈子,进而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微作业”,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索相应的数学知识信息,再筛选、整理出自己认为最有价值、最具特色的信息,形成长微博,到微博平台上,艾特教师和部分同学。教师对学生的“微作业”进行评论或点赞,并转发部分做得较好的“微作业”,让学生们学习和参考。
(2)提高数学“微作业”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微作业”不是规条化的作业,更不是普通练习的另一个化身。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微作业”积累数学知识时,应突破教材框架局限,提高作业内容和要求的趣味性,以多元化的媒体信息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刻板印象,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走进生活”,提高“微作业”的生活气息,引导学生更多关注身边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作业内容
“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现有水平和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是学生学习潜力的可提升空间。教师在设计“微作业”时不仅要围绕教学重点,还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作业内容,使得所积累的知识能够起到发掘学生潜力、增添数学趣味、推动课堂教学的作用,避免“微作业”知识积累偏离教学方向而流于形式。
2.“微”训练,强化数学实践应用
教师在设计“微作业”时应注重作业的实践性,以便强化学生对数学公式定律的理解、数学方法与技能的应用以及数学创意思维的发展。
(1)创新作业形式,提高“微作业”的实践性
为了在减负的同时实现增效这一目标,教师在设计“微作业”时应提高作业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其一,教师应遵循拓展性原则,创设内容多样、形式多样的“微作业”,让学生突破课本知识的局限,深化学习课外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可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结合课程知识,在百度贴吧等媒体平台上主题贴,提出具有悬念的数学“未解之谜”,让学生们自行搜索相关数学知识,以回贴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尝试解答教师所提的问题。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思考和探究,学生能够深化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突破传统的“题海型”数学作业,提高作业的拓展性。此外,教师所提的问题及学生所作的回复,将成为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生成性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其二,教师应遵循实践性原则,提高“微作业”中实践活动的比例。“微作业”设计中的一个重点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方式达到知识应用的目的,争取在生活中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化甚至创新。教师应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总结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6]。
(2)设置“微作业”梯度,开展由浅入深的数学思维训练
目前不少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容易出现方法刻板单一的问题,甚至只是参考例题直接套用公式定律,缺乏多维思考的能力。教师在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时不应让学生一下子接受多难的规律,而是通过每一次的“微作业”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对分析数学抽象概念定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7]。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要采取坡度式训练、发散式训练。在坡度式训练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目前的数学思维特点和发展需求,依托微媒体平台由浅入深、从易及难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逐渐培养起多维、缜密的思维方式;在发散式训练方面,教师可在控制题目基本条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补充其他条件,使得同一道题目呈现出多元性、发散性的解题方向[8]。
3.“微”交流,强化数学学习互动
(1)提高“微作业”的开放性
“微作业”的设计和运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开放式的教学理念,依托微媒体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情感性的作业形式,从而促进作业由文本向活动、由教学向导学的转变。教师应充分发挥微媒体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即时性等优势,逐步提高“微作业”目标、内容、要求、评价的开放性,并通过有效协调线上交流及线下交流的关系,引导学生开展“微”交流[9]。
(2)提高“微作业”的合作性
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QQ群、BBS等社交性平台,让学生从“个人作业”转向“小组作业”,提高数学课外作业的合作性。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微作业”,能够集众人之长,在降低学生个人作业任务量的同时提高作业效率。其中,这个“小组”可包含同学、家长、教师等,以便增强对微媒体平台的监督,提高学生广泛合作学习的自觉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在群里“微作业”要求,让小组成员自由讨论数学题目,互相交流意见和见解,并通过E-mail、群资料等方式向教师发送具体的合作解题成果。这类“微作业”虽然题量小、计算少,但由于让学生自行组合条件,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在加深做题记忆的同时强化思考逻辑和数学思维,从而达到“增效”的目的。
在“微时代”的影响下,数学教学信息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教学信息丰富且交互化、教学信息海量并碎片化、教学叙事比重提高、学生群体地位提高等,这些特点为数学“微作业”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形成良好的互动媒介平台。通过应用数字化传媒,教师能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学生的自主学习渠道,并在师生之间形成多元化的知识交流方式,进而实现内容简短、方式便捷且时间分散的“微作业”。此外,教师还应积极探索“微作业”的布置方式和内容,通过“微”积聚、“微”训练和“微”交流等方式,提高数学“微作业”内容的多样性、开放性和互动性,这将有利于学生积累数学文化知识、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并形成良好的交流合作意识,促进数学能力的长远发展。
――――――――
参考文献
[1] 武兴华.教师应站在“微时代”前列[J].中国教育学刊,2015(3).
[2] 王帆.微时代社会化学习本质探寻[J].中国电化教育,2014(8).
[3] 许晓莲,王成营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4).
[4] 陈德前.数学作业设计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3(31).
[5] 仲建维.学生作业改革的知识观审视[J].当代教育科学,2015(4).
[6] 王婷婷.关注作业反馈促进有效学习[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3).
[7] 胥兴春,张青.小学生的教师期望、数学作业情绪与数学成绩的关系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2).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4—0089—05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保障措施,提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任务[1]。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达到了空前重要的新高度,多种教师教育培训形式纷纷涌现。研究者认为最好的学习是通过积极的参与和思考才能达到目的[2]。教师专业发展得以成功实现的必要前提就是教师作为学习者和研究者积极地在实践中参与反思性学习和发展活动,不断改善实践取向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行为。
混合式校本研修是“混合式培训(Blended Training)”与“校本研修”的有机整合,是集中式面授培训与教师远程校本研修的有机整合。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团队主持的教育部“国培计划(2011)——高中数学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一体化项目”率先提出集中培训与远程校本研修一体化试点项目解决方案,将教师的课堂教学与优质的教学资源、教育专家进行了无缝连接,通过专家团队的专业引领和助学者团队的学习支持服务,对100名种子教师进行了集中面授培训,并且指导“种子教师”带领近1000名拓展教师进行远程校本研修培训,改善了教师专业学习的方式,提高了教师网络研修质量,促使教师聚焦课堂实践,进行针对性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和教学实践行为的学习和改进。
混合式校本研修培训中的助学者是面授培训与网络研修活动的促进者与指导者。在混合式校本研修教师和培训者的永久性分离现状面前,教师并不都是理性、成熟、独立的学习对象,他们需要助学者及时提供合理、有效的情感关怀、技术支持以及个性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资源与服务,使之尽快适应混合式校本研修环境,提高网络研修质量,促进教师研修团队正式与非正式的学习和研修活动。因此,可以说助学者是混合式校本研修培训不可或缺的质量保证。但同时笔者在项目实践中也发现有部分助学者团队指导的校本研修团队的研修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文章试图通过实证研究,利用数据深入分析助学者的支持服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及效果,得出助学支持服务的改进方向,为今后混合式校本研修了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提供实证基础和依据。
二、文献探讨
(一)助学者的定义及其相关研究
助学者,又称为网络辅导教师、Online Instructor、e-facilitator等。早在1989年,Carlson就曾提出助学者帮助学生参与活动、提供回馈、归纳意见、编织多种意见、打开僵局、处理脱轨行为、注入新题材、鼓励动机及检讨改进教学等工 作[3]; Mason 指出助学者作为指导教师的角色正在转变为学习系统和学习支持系统的创造者, 网络的连通性及教师对个性化专业学习支持服务的需求,正在使助学者成为一个学习机会的指导者、导航者、推动者和设计者[4]。王陆教授(2010)认为在线助学者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中的特殊角色,是一种从具有专家特征向学习者传递知识、从教导者向“站在舞台边缘进行指导”的“教练”角色的转变[5],并且成为专业的学习领导者(Kempe,2001[6];Choden,2000[7])。
混合式校本研修中的助学者以提供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为根本目的,扮演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虚拟教师、学习伙伴、研究者、管理者、评价者等多种角色,具有网络学习环境中必须的知识与技术,具有一些特殊的助学技能和策略,并且在助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主动的、个性化的、全方位的助学支持服务。
(二)学习支持服务的定义及其相关研究
1. 学习支持服务的定义
学习支持服务的思想是在英国开放大学的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大卫·西沃特(Sewart)在2000年对学习支持的内容做了界定,认为学习支持系统的构成要素几乎是无限的:在学习中心的集体教学;在学习中心或其他地方的个别辅导;学习或自助小组;社会活动;在学习中心的咨询答疑;辅导教师和顾问人员的通信指导;通过通信手段的集体辅导等[8]。国内外学者对学习支持服务的定义各有不同,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能概括它所有的内涵。但无论怎样,学习支持服务的核心都是师生或生生之间借助网络媒体和技术手段进行双向通信交流,旨在指导、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提高混合式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2. 学习支持服务的类型
奥蒙德·辛普森将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学术性支持 (academic support)和非学术性支持(non-academic support)。学术性支持可以看做是与学科课程内容直接相关的支持服务,主要是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支持,包括课程学习前的导学服务、学习资讯与辅导服务和学习评价服务等[9];非学术性支持则与学科课程无直接关系,但仍然与学习者的学习密切相关,并能够帮助、促进学习者学习的支持服务,比如情感支持等。本文将学习支持服务划分为三类,即情感与人际支持、认知支持和学术支持。
(1)情感与人际支持
在混合式校本研修中参与培训的教师除了学习之外往往还有很多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压力,并且对这种新型的学习研修模式较为陌生,往往无法快速进入学习并坚持到底。因此在网络研修环境中,助学者要主动地与研修教师进行亲切、友好的人际沟通,鼓励、安抚研修教师,并帮助他们迅速掌握如何在网络环境中学习研修并与他人进行专业交流。研修教师可以体验到彼此的接纳和支持,从友善、公开、互助的研修环境中体会到归属感,从而增加克服困难、投入学习的动力。
(2)认知支持
助学者与研修教师之间的交互活动会对彼此之间的认知活动产生促进作用。例如运用总结、联结等助学策略,通过帮助研修教师探究话题的更深的意义来推动教师的专业学习;抛出问题引发思考或者发表一些有趣的小评论或设计其他活跃的活动等[10]。
(3)学术支持
助学者可以是专家教授、同行教师或具有丰富助学经验的研究学者等,他们在与研修教师互动中发挥学术性支持作用,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引领。例如通过恰当的提问、倾听和反馈技巧对研修教师进行知识传递,引导其进行学术对话。
3. 学习支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采用杨卉教授等人(2012)对于助学支持服务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该指标体系构建采用德尔斐(Delphi)方法,经过两轮专家意见收集和改进后,最终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组成。三级指标详细描述了各对应维度下常见的助学支持服务形式。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源于“国培技术(2011)——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高中数学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一体化项目”,其中一部分是来自河北省、河南省、辽宁省和安徽省的86所高级中学近千名研修教师组成的校本研修团队教师群体;另一部分是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的科研助学团队组成的助学者群体,包括8名教师(其中教授、副教授共6名;博士2名)、18名硕士研究生,以及一些优秀本科生和企业助学者。
(二)数据收集方案
在教师群体维度上,收集了校本研修团队及个人作业、教学设计、课堂视频案例、平台贴、教师成长PPT故事及研修总结等定性与定量数据;在助学者维度上收集了助学者设计的活动支持工具、平台帖、作业批改评语以及助学者感言等定性与定量数据。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视频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详见表2。
四、数据分析与讨论
在混合式校本研修项目中,一个助学者团队同时负责4-5个校本研修团队的助学服务工作,故将86个校本研修团队按照助学者团队的负责范围分为18组。笔者依据教师实践性知识评价指标体系和助学支持服务指标体系,对每组校本研修团队及其对应助学者的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视频案例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综合分析。
(一)对研修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影响
首先,笔者对每组校本研修团队的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策略性知识和反思知识共五种实践性知识综合分数进行分别计算。
教师教育信念综合得分P=[k=14j=1mi=1nP(i)] (公式-1)
其中m为每组校本研修团队个数;n为内容分析所得出的编码个数,即笔者根据教师实践性知识编码体系对收集的教学设计、校本研修阶段性团队作业、校本研修团队会议记录等文本资料分别进行实践性知识的编码;P(i)为i编码所对应的特征函数,反映样本校本研修团队的实践性知识得分;4代表了校本研修活动的四个阶段。
接下来,笔者分别计算出不同助学者在情感与人际支持、认知支持及学术支持三个维度的学习支持服务质量综合分数。
助学者情感与人际支持服务质量综合得分P=[j=14i=1nP(i)] (公式-2)
其中n为内容分析所得出的编码个数,即笔者根据学习支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收集的聊天记录、平台答疑帖、研修工具及资源、作业评判等文本资料分别进行学习支持服务质量的编码;P(i)为i编码所对应的特征函数,反映助学者学习支持服务质量的得分;4代表了校本研修活动的四个阶段。
笔者选择以校本研修团队的五种实践性知识分别为因变量Y,以学习支持服务的情感与人际支持、认知支持、学术支持为自变量X1、X2、X3,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即四者之间的因果模型,以研究助学者的学习支持服务对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影响。
因变量分别为五种实践性知识: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策略性知识和反思知识。表3的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自变量PA1 情感和人际支持、PA2 认知支持、PA3 学术性支持均被引入回归方程。
表4是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F 检验统计量的观察值分别为41.598、48.554、31.326、41.855、31.326,相应的概率 p 值均为 0.000,小于0.05, 即检验假设“H0:回归系数为零”成立的概率等于0.000,从而应该拒绝H0,说明回归效果显著,故可以认为变量Y与X1、X2、X3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策略性知识和反思知识分别与助学者的情感支持,认知支持和学术支持存在线性关系。
表5的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五种实践性知识分别作为因变量时,情感支持和认知支持维度的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相伴概率p(Sig.)均小于0.05,表明用t统计计量检验假设“回归系数等于零的概率为0.000”,同样说明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然而学术支持的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相伴概率p(Sig.)均大于0.05,不具有显著相关性。
综上可见,助学者的情感与人际支持和认知支持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影响效果显著,而学术支持的作用不明显。
(二)对研修教师教学实践行为改进的影响
本研究中笔者将教学实践行为的改进聚焦于课堂对话方面。笔者通过对18组校本研修团队在具体经验获取阶段、反思性观察阶段和积极实践阶段三个阶段的教学录像运用视频案例分析法中的记号体系分析法进行分析,采用(公式-3)对其教学实践行为改进程度进行分别计算。
教学实践行为改进度C=[j=13i=1mn] (公式-3)
其中m为每位助学者对应组内的校本研修团队个数;n为各种教学行为比例大于平均值的个数;3代表了校本研修活动中开展教学实践的三个阶段。
笔者将教学实践行为该进度作为因变量Y,以学习支持服务的情感与人际支持、认知支持、学术支持为自变量X1、X2、X3,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即四者之间的因果模型,以研究助学者的学习支持服务对教学实践行为改进的影响。
表6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自变量PA1 情感和人际支持、PA2 认知支持、PA3 学术性支持均被引入回归方程。
表7是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F 检验统计量的观察值分别为28.744,相应的概率 p 值均为 0.000,小于0.05, 即检验假设“H0:回归系数为零”成立的概率等于0.000,从而应该拒绝H0,说明回归效果显著,故可以认为变量Y与X1、X2、X3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教学实践行为的改进与助学者的情感支持,认知支持和学术支持存在线性关系。
表8的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教学实践行为改进度作为因变量时,情感支持和认知支持维度的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相伴概率p(Sig.)均小于0.05,表明用t统计计量检验假设“回归系数等于零的概率为0.000”,同样说明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然而学术支持的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相伴概率p(Sig.)大于0.05,不具有显著相关性。
综上可见,助学者的情感与人际支持和认知支持对教学实践行为改进的影响效果显著,而学术支持的作用不明显。
五、研究结论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一)不断加强情感与人际支持,与其他助学支持服务融合使用
混合式校本研修中的情感与人际支持对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知识和人际知识有着显著支持作用,对策略性知识、反思知识和教学行为的改进同样渗透着间接的促进作用。助学者通过热情主动地与教师互动沟通,捕捉教师的需求,增强其归属感和团队感,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人际知识;助学者通过表扬策略和激励策略,能够有效激发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教师自我知识,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大胆实践。情感与人际支持往往与认知支持和学术支持相互融合,助学者应具备这一助学技能,并将多种助学支持有机结合,以起到助学的最大效果。
(二)认知支持是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研究发现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缺乏交流沟通,而有意义的学习正是发生在基于问题解决的同伴协作与专业对话基础上的[13]。混合式校本研修中的认知支持通过聚焦教师专业学习、同伴合作与反思性对话等特征,帮助教师发现校本难题,明确研修目标,促进教师之间的深度专业对话,引导团队共同建构知识,利用课堂观察、教学反思、课堂关键事件叙事等多种方法与技术指导团队教师进行高质高效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策略性知识、反思性知识,改善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