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09:01: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血压的防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血压前期病人的预防主要是通过非药物治疗,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减少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具体改善措施内容包括:
(1)减轻体重:体重指数(kg/m2)应控制在24以下。减轻体重对健康十分有利,如在人群中平均体重下降5kg,高血压患者体重减少10%,则可使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血脂和左心室肥厚改善。减重的方法一方面是减少总热量摄入,强调少脂肪,并限制过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一方面则需增加体育锻炼,如跑步、太极拳、健美操等。在减重过程中还需积极控制其他危险因素,饮酒的超重者需戒酒,老年高血压则需严格限盐等。减重的速度可因人而异,但首次减重最好达到减轻5kg以增强减重信心,以后再根据自觉的症状和有关指标决定减重的速度和目标。
(2)采用合理膳食:根据我国情况对改善膳食结构,预防高血压提出以下建议:①减少钠盐的摄入:WHO建议每人每日食量不超过6g,我国膳食中约80%的钠来自烹调或含盐高的腌制品,因此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及含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咸菜及盐腌制食品。同时适当增加醋等含盐较低的调料,以减少用盐及含盐的调料,同时增加食物的色香味。还应尽量多食用新鲜蔬菜,少食用盐腌制的咸菜、咸鱼、咸肉、酱等。②在食用主食米面外,定期食用粗粮:纯粗粮或纯细粮中的营养成分都不全面,要粗、细粮搭配,进行互补。一星期吃2~3次粗粮,定期吃点小米、棒子面、红薯。粗粮中纤维含量丰富,有助于调整脂肪和糖的吸收和代谢,还能防止便秘。增加纤维素的摄入;注意补充钾和钙,有资料表明,钾与血压呈明显负相关。我国膳食中钾的来源除谷类外,主要来自绿叶蔬菜、马铃薯、香蕉、橘子等,含钾多的蔬菜有油菜、菠菜、香菜菇以及菌类,如木耳、香茹等。含钙丰富的食品除绿叶蔬菜外,还有豆制品和奶类。每日100g牛奶可提供100mg以上的钙,所以饮用牛奶是值得提倡的。③多吃水果和蔬菜:研究表明,增加蔬菜或水果的摄入,减少脂肪摄入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所下降。素食者的血压比肉食者低,其降压的作用可能基于水果、蔬菜、食用纤维和低脂肪的综合作用。④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即使不减少膳食中的钠摄入和不减重,如能将膳食脂肪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连续40天可使男性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12%,女性下降5%。因此,建议改善动物性饮食结构,减少食用含脂肪高的猪肉,增加含蛋白质高的而脂肪少的禽类及鱼类。
(3)限制烟酒:尽管有证据表明非常少量饮酒可能减少冠心病的危险,但是饮酒和血压水平以及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却呈线性关系,因此提倡人们应少量饮酒。如不能控制,则可少量饮用红葡萄酒(它可以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促进脂肪代谢,减少动脉硬化)。饮用量不能太多,按中国人的标准每天50~100ml为宜,每次少量,每天可以喝1~2次。黄酒、白葡萄酒也有同样有效。白酒要少些,1天只能喝25ml,啤酒约300ml。建议男性每日饮酒量的酒精含量应少于20~30g,女性则应少于10~15g。烟草:实验证明,每吸1支烟都会升高血压,即使是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病人,吸烟也影响降压治疗效果,使防止器官损害的作用减弱,戒烟1年可看到对心血管的好处。
(4)增加体力活动:以需氧运动为佳,如快步走、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强度因人而宜,按科学锻炼的要求,常用运动强度指标可用运动时最大心率加年龄为180(或170),如要求精确则采取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85%作为运动适宜心率。运动频度一般要求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即可。另外,进行太极拳锻炼的人,其神经系统、平衡功能、调节功能及肌肉骨骼的改善很明显。长期坚持可改善血管的弹性,增强心脏的应激能力,增强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症。
(5)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长期的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和其他一些慢性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生活节奏快,人的精神压力很大,这种精神状态常使人采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酿酒、吸烟等,降低或对抗了高血压的顺应性;生活无规律,不按时就寝,经常改变生物时钟,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自然就会造成血压升高。因此要生活规律,做一个心胸开阔、性格随和、心地善良的人,保持快乐的心境。心理平衡的人,其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各器官代偿功能才能处于最佳的协调状态,从而对保证人体的健康有积极的意义。对有精神压力和心理不平衡的人,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需做长期、细致的工作。一方面靠政府与政策的力量改善大环境,另一方面则靠家属与社区医师做耐心劝导,帮助这些人参与社交活动,如参加体育锻炼、绘画等,在社团活动中倾诉心中的困惑,得到同龄人的劝导和理解;同时还需加强自我净化心灵,升华人格,调适心理,陶冶情操,达到心境宁静,阴阳平衡,人格高尚。每个人都有很强的抵御疾病的能力,如果能充分调动起来,自身的抗病能力就是最好的医生,而医生只需要帮助他恢复这种本能。让我们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能,来健康快乐的生活,让疾病远离我们。
参考文献
1 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内容简介.高血压杂志,2003,8:234.
高血压是人体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的一系列改变和由此引起的多种疾病,它不仅仅单指血压的升高,还指由其引起的人体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一般来讲,血压会随着年龄而升高,很难在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划一道明确的界限,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有很多,近年来最常用的诊断标准是:成年人在不同日期测量血压三次,取其平均值,高压(收缩压)≥18.6千帕(140毫米汞柱)或低压(舒张压)≥12千帕(90毫米汞柱),符合其中一或两项者即可确诊为高血压。
什么人容易得高血压?
近年来,我国的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与国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肥胖、摄入过多食盐和高脂食物、吸烟、饮酒、缺乏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工作高度紧张或疲劳、性格急躁或忧郁,这些人都是易患高血压的高危人群。
高血压会常有什么症状?
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早期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可能只是出现轻微的头痛、头晕、耳鸣、眼花、乏力、心悸、气喘、四肢麻木等情况,出现这些现象时要及早就医,因为早期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任其发展就有可能引发冠心病、脑中风和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更要引起注意的是,不是没有高血压症状就没有高血压,有的病人即使血压很高,也不会感到身体不适,因此,即使没有不适感,定期的体检和观测血压也是十分必要的。
高血压有哪些危害?
血压持续增高对心脏、大脑、肾脏和眼睛都有损害。高血压可以引起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可导致脑中风,包括脑溢血、脑梗塞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还可造成肾脏损害,引起肾小球硬化,随着病情进展,最后出现肾功能衰竭;另外,高血压会造成视网膜动脉硬化,严重者可导致眼底出血或栓塞,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如何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非药物治疗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具体内容包括:减肥,合理膳食、限制食盐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衡等。
对于轻型高血压患者,开始可以先采取非药物治疗即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再开始药物治疗,而高危患者发现高血压后就应该马上开始药物治疗。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防治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且高血压的患病年轻化也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我国高血压防治尚处在较低水平,存在高患病率、高增长趋势、高危害性;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普遍存在着不长期规律服药、不坚持测量血压、不重视非药物治疗。有资料表明,积极控制高血压可使脑卒中病死率下降50%,心肌梗死病死率下降58%。因此,在社区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高血压防治水平,提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是一项非常艰巨而重要的任务,须引起社区医师的高度重视。
1高血压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病因一般有如下几种:治疗不当、药物治疗不能耐受,以及继发性的高血压、精神心理因素、大量吸烟酗酒、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药物相互作用等都可引起高血压病。吕国良报道2005年2月~2008年12月观察60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病因中,治疗不当占30%,药物不能耐受占11%,继发性高血压占30%~40%,精神心理因素占10%~20%,大量吸烟、酗酒占3%~5%,同时服用影响降压效果药物的占3%。其中,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中约3%可明确诊断:(1)肾实质性高血压:这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肿瘤即肾素分泌瘤,使血压异常顽固不易控制;(2)肾血管性高血压:1/3呈难治性高血压,对600例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观察,肾动脉狭窄发生率约20%,老年患者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青年患者主要由多发性大动脉炎及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所致,但青壮年肾动脉粥样斑块引起的肾动脉狭窄并不罕见;(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达30%以上;(4)嗜铬细胞瘤:是由于嗜铬细胞肿瘤或增生并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所引起的血压升高的一种疾病,病变大部分位于肾上腺髓质,少部分病变位于肾上腺以外的其他交感神经组织;(5)其他: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腺瘤、垂体微腺瘤、主动脉缩窄、精神心理因素等。
2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控制策略
合理的饮食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一个重要问题。饮食疗法主要是围绕两个问题:高血压病本身和并发症。
2.1 减少饮食中的动物脂肪
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会增加人体体内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容易引起高血压。
2.2限制饮食中的总体热量
高血压患者超重和肥胖,体质量指数≥28kg/m2者,应限制总热量,主食应吃更多的粗粮,杂粮,少制大米,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节制饮食,控制体质量,努力使体质量接近标准体质量。
2.3适当补充必要的维生素
新鲜水果如橘子、柚子等,以及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能抗动脉硬化。维生素P在橙、柠檬、杏、樱桃、玫瑰果实中及荞麦粉中含量较高。它除了降低血胆固醇外,还可增强血管壁的抵抗力,常用于预防脑溢血。
2.4控制盐的摄入量
专家认为,盐的摄入量长期偏高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人通过饮食摄取的最佳盐量,每人每日不应超过6g。高血压病患者应多食新鲜蔬菜,少食用咸菜、咸鱼、咸肉等;要减少烹调时用的盐及其他含盐高的调料;含食盐多的加工食品,如方便面、加工腌熏肉制品、豆制品等应限制食用。
3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社区开展高血压病的预防教育很有必要。有资料表明,一级预防可使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下降55%,使脑卒中下降75%。说明高血压非药物防治以预防为主的意义重大。预防宣传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5个方面。
3.1高血压的认知
高血压病是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要通过健康教育,努力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并充分了解降压药的作用、用法、用量,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使患者懂得高血压病的危害性,懂得高血压病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做到科学预防,科学治疗,坚持服药。
3.2减轻体质量
几乎所有超重高血压患者均可通过减轻体质量获益。成人正常体质量指数应保持在19~24kg/m2,减少体质量的有效途径如体育锻炼和合理膳食,运行方式如散行、慢跑、骑车等。以运动之后神清气爽、感觉良好为宜。
3.3戒烟限酒
经常吸烟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导致动脉硬化,并易发生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血管及周围血管并发症。长期饮酒后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儿茶酚胺等内分泌激素升高,是促使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限酒。
3.4保持健康心态
不良情绪可对血压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均可不同程度的升高血压。生活节奏过快、压力过大也是血压升高的常见诱因。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努力保持宽松、平和、乐观的健康心态。
3.5血压的监测
为了方便居民,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每日免费测量血压服务;开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建立高血压病档案,随时回访。
4社区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4.1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常用的6类降压药物中,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选用2种或2种以上方可将血压值降到目标血压,尤其是中危及以上患者,应采取长期规律的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不良反应的减少和控制,则是社区医务人员要着重考虑的环节。药物选择要个体化处理:高血压级别或严重程度;伴随危险因素及数量;靶器官损害的有无及其程度;合并症的临床情况;并存的其他情况以及所用药物有无相互拮抗作用。早晚服药或每日一次的长效药物选择,对增加治疗的依从性则尤为重要和适用。
4.2降压的目的与目标
降压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的总危险,防止脑卒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发展。降压目标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来说,应是140/90mmHg以下,而对于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肾病等高危患者,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7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
4.3降压药物治疗原则
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终身治疗原则;②长效缓(控)释制剂,平稳控制血压原则;③小剂量联合用药原则;④个体化治疗原则;⑤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⑥改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治疗原则;⑦维护依从性原则;⑧早晚最佳时间治疗原则。治疗的前提是要建立居民的动态健康和治疗档案,其中包括联系方式、基础疾病等基本信息。
5讨论
本研究以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为基础,开展高血压病综合防治,其目的在于提高社区人群的卫生知识水平,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开展以健康教育、膳食平衡及合理的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后,制定和实施各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式行动,来提高患者、高危人群、普通人群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服药率,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血压在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只要平稳地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以下,既可减轻症状,也可减轻各种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2.对有并发症时应将血压降得更低认识不足。
按现代高血压控制标准,凡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并发糖尿病、肾病时,目标血压水平应降得过低,应在130/80mmHg以下,这样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
但目前许多人对此认识不足,未能采取积极措施达到目标水平,因而心脑血管事件仍居高不下。
3.对非药物疗法重视不够。
高血压的防治应是以非药物疗法,如调整生活方式、低盐、低脂、戒烟限酒及运动锻炼等,作为防治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理想或目标水平。但现实中许多患者过多依赖于药物而对非药物疗法不够重视,如边吸烟边降压者大有人在,既影响降压药疗效又使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存在,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重视非药物治疗。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克服不良习惯和增强运动锻炼。
4.血压降下来后不一定再用药。
许多患者服药总是断断续续,使得血压反复波动,结果心脑血管事件有增无减。造成用药中断的因素很多,其中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对高血压病必须长期治疗认识不足,因而形成一种误识,即血压一旦降了下来便以为可以停药了,担心用药时间长会引起不良反应。这种误识极为有害,应当消除,要明确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后仍要坚持用药,任何时候都不能随意中断用药,有些患者需要终身用药以保持血压的理想水平。
我国高血压病人特点是“三高三低”
“三高”是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患病率高,1997年,我们国家的高血压病例已经达到了1.1亿。也就是说,每11个人中间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每3个中国家庭中间就有一位高血压患者,而且每年是以350万人的速度向上递增。可见高血压的患病率是多么高。
5.治病心切,喜欢作用快的降压药。
高血压病为慢性经过疾病,治疗强调规律性和个体化、且不主张一下子将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应当是逐渐降至理想或目标水平。
但许多患者由于治疗心切,总想在一两天内就把血压降下来,如果用药几天后血压未能降至正常水平就更换药物。结果是药物频繁更换,一种药尚未起效前就已换用了另一种药物,总是“劳而无功”。血压形成波动和不稳定。
另外,有些患者喜欢作用较快的短效降压药,而对长效降压药持怀疑态度,即便使用长效降压药,也要在先搭配短效降压药,以求所谓的保险及“先将血压降下来再说。”这些都是误区。
其实,多年的高血压无需立即降至正常,应该缓慢,平稳降压,并能在全日24小时平稳降压,对此,长效的缓释剂或控释剂降压药可达此目的,因而老年高血压病人应尽量用每日一次的长效降压药。
6.不用药亦可降压。
这是近年来不少保健品及降压器具如降压表、降压帽、鞋垫等的广告中常用的一句话,事实上,保健品对高血压的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就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来说,降压药治疗是最有效、有益的选择,不用药才是误区和不明智的。
7.新药、贵药就是好药。
这也是一个极为普遍的误识。目前新型降压药发展很快,品种很多,如何选用是有讲究的。其关键在于遵医嘱办事,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道听途说,盲目追求新药、贵药,以为新药、贵药就一定意味着是“好药”。在医生指导患者用药时,应注意从人道主义精神出发,尽可能为患者推荐服用方便、效果好、价廉的药物,使患者经济上承受得起,反对那种唯利是图的错误做法。
8.忽视血压监测和记录。
在降压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因各种原因长期不监测自身血压变化,这也是一种误区。
据报告,我国现有高血压病患者3亿人,而且以每年1000万的数字在增加。前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办公室的一项针对北京市73家单位,近3万名18~65岁的职业人群的调研结果显示,平均年龄40岁左右的企业员工中,高血压患病率28.7%,远高于18.8%的全国平均水平。而且,高血压和年龄有关系,年龄越大,高血压发病率越高,尤其是在40岁以后。因此,在30岁的时候就要着手防范。
最佳生活方式:适度减肥、坚持运动、心理平衡
除了遗传、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血压外,肥胖、精神压力大、抽烟、少运动、高盐等都会影响血压。事实上,为了有效保障中青年人的血压稳定,其最佳的生活方式就是适度减肥、坚持运动、心理平衡。
首先,适度减肥。过去高血压发病年龄常在45岁以后,而现在许多患者35岁、甚至25岁血压就开始增高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患者超重或肥胖。因此,高血压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需要适度减肥,控制体重。
其次,坚持运动。运动量少达不到防治疾病的效果,运动量过大也对心血管健康有危害,只有长期坚持的有氧运动才对心血管的健康有利。最好坚持每天运动半小时以上,如散步、快走、慢跑、游泳等,避免举重等练肌肉的乏氧运动。
再次,心理要平衡。来自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排泄出口,如多与朋友聊天等。需要注意的是,有的高血压病患者对长期用药预防有抵触情绪,而情绪不稳容易导致血压难控制,需要注意防范。
据新近发表在著名的柳叶刀杂志英国学者EleniRapsomaniki领衔完成涉及百万人群研究显示高血压可导致12种急性、慢性心血管病并发症如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无先兆的冠心病死亡、心衰、心脏性猝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外周动脉硬化和腹主动脉瘤。在中国,高血压最常见并发症心血管疾病和脑中风,并且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血压测量的普及,高血压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许多年轻人也成了高血压的“宠儿”,甚至有些学龄儿童体检也发现血压升高。笔者去年曾碰见一位准新郎官,在筹办婚礼时突然视物不清,在当地医院测不出血压,遂紧急送到我院,测血压达270/130mmHg,眼底出血导致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症状,可见患者长期处于血压升高水平,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心脑肾等脏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可见平时患者就长期生存在高血压环境里,只不过不知晓而已。同时,在年轻高血压患者中,不良生活方式和继发原因更为常见,在改善生活方式和正确治疗原发病后,高血压可能被“治愈”,因此更应该强调“早发现、究病因、早治疗”。
遥望高血压疫苗
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改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其首要解决的是血压达标问题,明确的降压目标值、药物调整方案、定期的随访都是血压达标必不可少的措施。达标的核心是用好降压药物,常用有5大类降压药物如利尿药、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及β阻滞剂,降压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合并疾病及危险分层选择降压药物,从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应用以及个体化治疗,同时应积极干预其他相关的危险因素。并且,降压治疗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根据病情及时调整的,并且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如病人在降压过程中无故出现血压波动较大,呈现顽固性高血压,应考虑药物是否足量,降压方案是否合理以及病人是否真的按时服药外,还应考虑是否在原发高血压基础上合并继发高血压可能。原发高血压基础上出现肾动脉硬化狭窄或肾上腺疾病导致血压不好控制的并不罕见,此时不能一味地调整降压药物,而忽视继发病因的祛除。
随着对高血压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治疗高血压手段不断涌现。新的药物如高选择性醛固酮抑制剂依普利酮、直接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艾尔帕曲(Ilepatril),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与脑啡肽酶的双重抑制剂LCZ696等均将在中国上市,将为更多达标困难的患者带来福音。同时,高血压的介入治疗有望解决部分相对难治的高血压,肾动脉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术对于肾动脉狭窄所致的高血压有良好效果,同时有助于保护肾功能。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也是最近兴起的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技术,其远期疗效褒贬不一,其实际疗效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进行验证。并且,高血压疫苗也在研发中,有望一劳永逸地解决高血压问题,但这些也是停留在理想阶段,离现实相差太远。目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血管紧张素II疫苗CYT006-AngQb和血管紧张素I疫苗PMD3117尚处在初期试验阶段,离上市可能还有一定距离,而此类疫苗也可能只对某些患者有用,进入中国市场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就目前而言,妊娠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难以避免。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农村,孕妇自我保健较薄弱,不按时产检,出现症状又不及时就诊妊娠高血压的危害性较大。因此,加强农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为探讨农村妊娠高血压的有效防治措施,现回顾性分析**县农村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⑴均符合妊娠高血压的诊断标准;⑵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⑶孕周21~37周;⑷无产兆、单活胎;⑸无胆瘀症、低蛋白血症及左心衰等合并症;⑹收缩压160~180mmHg,舒张压110~130mmHg;⑺入院时产妇均神志清楚。排除标准:⑴严重的合并症;⑵凝血功能障碍;⑶存在沟通障碍,精神疾病;⑷死胎或新生儿有先天性疾病;剔除标准:由于各种原因中断观察的病例;年龄19~38岁,平均(25.4±3.2)岁。孕周36+5~39+2周。包括经产妇20例,初产妇8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轻度25例,中度62例,重度13例。将该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根据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标准SBP≥140 mmHg和/或DBPi>90 mmHg;血压控制:SBP
1.3 方法
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观察组进行综合性防治工作。具体措施如下:⑴健康知识宣教:在产妇进行产前检查时,给患者讲解早期妊高征疾病的相关知识、预防治疗及预后等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宣讲孕期产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孕期的保健和营养以及孕期的注意事项,并发放健康宣传手册。使其明白治疗的重要性,能够按医嘱正确使用镇静、降压、解痉、利尿等药物,使患者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病情及治疗的过程,消除其紧张心理。⑵心理指导:建立并维持良好的护理关系,注意启发、引导妊高征高危者,使其倾诉自己的顾虑和心理压力,并表示极大的同情理解,十分有诚意地细心帮助解决心理问题;指导其建立和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说服家人及长辈正确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减轻思想负担。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态;每天定时听一些柔和的轻音乐,适当散步,进行有规律的运动或锻炼,避免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影响[2];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消除其顾虑和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⑶饮食指导:要求孕妇及家属一起制订饮食计划至关重要,一般可以通过饮食结构调节和控制,帮助孕妇建立健康饮食行为习惯,选择均衡饮食计划。以摄入足量的蛋白质、能量、钙、镁、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3],以新鲜水果、蔬菜、低脂制品及全谷类或添加麦皮的谷物为主。重症患者要减少盐摄入量,以防加重水肿。补充足够的钙、镁、锌,如牛奶、孕妇配方奶,有条件的产妇指导其每日或隔日测体重,指导孕产妇进行正规的产前检查。⑷自我监测指导:根据妊娠晚期取左侧卧位有利于胎盘血液灌注的原理,指导孕妇取左侧卧位计数胎动。从第32w起,每天早、中、晚在胎儿活动时计数1h并记录。若感觉胎动异常,立即就医。
1.4 统计学处理
资料的录入和分析使用SPSS 17.0 软件,用( ±s)表示计量资料,用频数表示计数资料,统计方法以t、卡方检验进行,P
2 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胎盘早剥率、产后出血率、先兆子痫及子痫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儿死亡率分别为56.0%、10.0%、26.0%、22.0%、2.0%、10.0%、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0%、24.0%、46.0%、8.0%、18.0%、22.0%、14.0%、12.0% (P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为孕妇临床常见的危害患者以及婴儿的健康的妊娠合并症,多发生在妊娠20周左右。妊娠高血压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的基础上出现自觉症状,常发生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是造成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有研究显示,农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显著低于城市居民[4]。因此,加强对农村妊高征患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农村妊高征患者应加强婚前教育、孕期保健知识(包括妊高征的相关知识教育)、妊娠期定期体检等措施。妊高征知识推广明显不足,建议将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三版)列为城乡健康教育、基层卫生政策的重要内容,实现群防群治目标[5]。本研究通过对农村妊高征患者进行综合性防治,结果显示,产妇的剖宫产率、胎盘早剥率、产后出血率、先兆子痫及子痫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儿死亡率显著降低(P
参考文献
[1]唐伟军,周晓娟,刘思妤,等.郴州市、县级医院118例妊娠高血压住院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1,39(6):659-662.
[2]岳芳.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 1,17(11):211-212.
1.1 遗传 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直系亲属(尤其是父母及亲生子女之间)血压有明显相关。
1.2 妊娠 妊娠期间有部分孕妇可能会出现高血压,妊娠合并高血压都是导致孕妇和胎儿、新生儿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妊娠高血压的妇女更易发生胎盘早剥、脑血管意外、器官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血栓,胎儿容易宫内发育迟缓、早产或胎死宫内等。
1.3 饮食习惯 摄入高能量、高脂肪、高盐饮食与高血压患病密切相关,饮酒、吸烟者发生高血压的机会相对增多。在心血管病死因中有3/4归因于吸烟、高血压和胆固醇[1],提示人们应重视膳食平衡。
1.4 体力活动 少体力活动、身体超重、肥胖等容易出现高血压。
1.5 心态 社会适应能力差、工作风险大、心理压力大、精神情绪长时间紧张等可使心律加快,血压升高。
2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引起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我国心血管病防治的重点是预防脑卒中。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积极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妊娠高血压可导致孕妇和胎儿、新生儿死亡。
3 高血压的一般药物治疗
笔者为基层医院,选用药品以有效、实用、经济、安全的原则。目前降压药物可分为钙离子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等5类,可作为降压治疗的起始用药和长期维持用药[2]。
3.1 钙离子拮抗剂 又称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类选择性地阻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而抑制Ca2+内流的药物,临床常用的为硝苯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等。
3.2 β受体阻滞剂 主要是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和对心肌膜稳定作用,使心率减慢,舒张期延长。常用的药物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3.3 利尿剂 可以作为第一线抗高血压药物,主要用于I~Ⅱ级高血压,常用的药物有:氢氯噻唪,呋噻米,氨苯喋啶,螺内酯等。
3.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可阻断肾脏β-受体减少肾素分泌,使血管紧张素的产生减少血管张力下降以及减少醛固酮分泌,使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常用的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苯那普利等。
3.5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本类药物可用于Ⅰ级、Ⅱ级高血压,分别有氯沙坦钾、缬沙坦、厄尔沙坦、坎地沙坦环已酯等。国际和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曾将氯沙坦、缬沙坦、厄尔沙坦推荐为一级降压药。
4 高血压的辅助治疗
降血脂;高血压伴有血脂异常可增加心血管病发生危险,用他汀类调脂药治疗高血压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抗血小板:对于有心脏事件既往史或心血管高危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脑率中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可选用氯比格雷与阿司匹林合用,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血糖控制:高于正常的空腹血糖值或糖化血红蛋白(HBAIC)与心血管危险增高具有相关性,理想的空腹血糖≤6.1 mm01/L或HBAIC≤6.5%。心理治疗:血压波动受精神因素的影响较大,焦虑和愤怒人格的人容易发高血压,保持健康心态,改善生活质量对高血压患者有益。
5 高血压的预防
改善食物结构:少吃含脂肪高的猪肉,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适当增加含钾多含钙高的食物,如绿叶菜,鲜奶,豆类制品等。
增加适当的体力活动;体力活动减少是造成超重/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缺少体力活动可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发生危险。
有氧锻炼:持久有氧锻炼通过减少血管阻力,稳定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对相关的心血管病危险因子可有较好的影响。
注意生活习惯:适量或不饮酒。不吸烟。
保持健康心态:加强学习,接受健康教育,参加社会活动。
建立健康挡案:成年人每年作一次心血管疾病检查,60岁以上者,每半年作一次检查。发现疾病,及时、规范治疗。
6 选用药品的注意事项
结合病情、根据病理生理状况及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加以决定,即个体化原则,降低不良反应,保护器官;有心肌梗死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药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3];有糖尿病者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钙离子拮抗剂[4];有心力衰竭者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钙拮抗剂;合并心绞痛者选择β受体阻滞药或钙拮抗剂;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可选用利尿药或钙拮抗剂;根据降压情况,确定减量、停药或更换其他降压药。
7 不同人群的降压目标
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40/90 mm 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30 mm Hg/80 mm Hg以下;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 mm Hg以下。据报道[5]超过60%的高血压患者需要至少2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才能达到血压控制。如利尿剂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6]。
高血压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防治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领域。由于社会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成上升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研究的进展和新降压药物的开发研究,人们对高血压的传统认识有所改变。今天,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医疗保险作护盾,有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先进防治策略以及多年的临床经验,能够降低或控制高血压发生率,能够显著提升高血压治疗达标率,进而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郭航远,杨芳芳.心脑保护-戒烟为先戒烟、控烟能给心脑血管获益.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5):337-338.
[2] 徐成斌.高血压病治疗的最新策略-高举明灯,控制总危险.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8(5):657.
[3] 徐成斌.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病危险综合征的主要组成部分.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27(5):536.
1 合理膳食
1.1 饮食对于高血压的重要性 在遵循《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基础上,注意调整自已的饮食。膳食宝塔针对一个健康成人设计的模式,但是,日常生活无需每天都照着宝塔推荐量吃。重要的是一定要经常遵循宝塔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人体质量正常,胆固醇维持正常水平。
1.2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①碳水化合物食品:以谷类为主,多食粗粮,占1/4或1/3最好。忌红薯(产生腹气的食物)、味浓的饼干类;②蛋白质食品牛肉、猪瘦肉、白肉鱼、蛋、牛奶、奶制品、大豆制品。忌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加工品(香肠);③脂肪类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忌动物油、生猪油;④维生素、矿物质食品:各种蔬菜类、水果类、海藻类、菌类,宜煮熟才吃。忌纤维硬的蔬菜。刺激性强的蔬菜(香辛蔬菜、芒荽、芥菜、葱、芥菜);⑤其他食物:淡香茶、酵母乳饮料、忌香辛料(辣椒、咖喱粉)、酒类饮料、腌制食物、酱菜类、咖啡。
1.3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的饮食习惯 ①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因其不易引起血脂升高;②限制脂肪的摄入。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③适量摄入蛋白质。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如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④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以及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⑤限制盐的摄入量:每天应逐渐减至6 g以下,即普通啤酒瓶盖去掉胶垫后,一瓶盖食盐约为6 g;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⑦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
2 适量运动
运动除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还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有持续运动的习惯,做到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2.1 进行运动的注意事项 ① 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②夏天避免中午的时间;冬天要注意保暖,以防中风;③穿选棉质衣料,运动鞋等是必要的;④选择安全场所:如公园、学校,勿在巷道、马路边;⑤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 h。
2.2 运动的禁忌 ①生病或不舒服时应停止运动;②饥饿时或饭后1 h不宜做运动;③运动中不可立即停止,要遵守运动程序的步骤;④运动中有任何不适现象,应即停止。
2.3 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min,收缩压增加10~25 mm Hg(1 mm Hg=0.133 kPa)。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液的含氧量,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戒酒。世界卫生组织宣言:酒,越少越好。高浓度的乙醇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通过各种途径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和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是预防高血压病发生的经济而有效的方法。经常为高血压患者和家人讲解什么是高血压病及其危害。让他们知道,发现高血压应定期复查、经常监测,克服不良嗜好,平衡膳食,加强运动,正确认识各种治疗的重要意义,自觉地坚持治疗和定期复查。
二、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体重,防止和纠正脂类、蛋白、血糖代谢紊乱,预防或延缓动脉硬化,减少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我们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劳动强度、有无并发症等,来计算患者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三大营养素的比例。
饮食治疗的主要措施是改善膳食结构:1.多吃青菜水果(每日不低于500克)和薯类。2.常吃奶类(每日喝500克牛奶为宜)和豆类制品。3.每日食用高蛋白食品3份,每份相当于瘦肉50克、鱼虾100克、鸡蛋1~2个、鸡鸭肉100克、豆腐100克。4.摄入主食(每日250克左右)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的体重。5.多食各色食品,如少量红葡萄酒、燕麦片、黑木耳,吃清淡少盐(每日3~5克)的食物。6.戒烟、限酒,每日酒精度<20克,相当于白酒40毫升、红葡萄酒100~150毫升、啤酒300毫升。做到食品多样化,粗细搭配,不甜不咸,每日三四顿饭,七八分饱。
三、运动治疗
在合理饮食的同时,经常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热量的消耗,减少多余的脂肪,改善脂类糖类代谢,控制体重,增强体质,提高心脑血管的应激能力。
鼓励并督促身体超重或肥胖者进行运动治疗。通常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来衡量人的肥胖程度。体重指数=20~24为体重正常;体重指数大于或等于25为超重;大于30则是肥胖。
目前有氧运动被视为最佳运动处方,并作为增进健康的基本手段。如游泳、慢跑、快走、打乒乓球、打门球、爬楼梯、打太极拳等。这些项目简单、方便,利于长期坚持。运动时每次要超过3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5次。运动要达一定强度,简易计算法是运动时年龄加心率等于170。
四、药物治疗
确诊高血压后经过饮食治疗、运动疗法不能使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时,就要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
目前降压药很多,常用的有:利尿降压药、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等,医务人员依据患者血压水平、年龄、性别、有无并发症等个体特点,选择不同的降压药。
单独用药:可选用长效钙拮抗药、利尿降压药、ACEI、β阻滞剂其中一种。老年性高血压或有糖尿病、高血脂患者,一般不选用利尿降压药,以免影响血糖和脂类代谢。
联合用药:具体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搭配,不可随意更换。
五、监测并发症
主导产品:人血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康宝得维(非洛地平缓释片)、法莫替丁、惠复得、脑蛋白水解物、可立停、留普安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与年轻高血压患者相比有自身特点,常伴有肾功能减退、动脉粥样硬化,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前列腺肥大、老年抑郁症等。因而其治疗也有别于年轻高血压患者。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调摄生活起居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体力活动缺乏、生活紧张、饮食无节制、吸烟与酗酒等常为高血压病的发病或加重原因。
老年高血压患者宜生活规律,合理锻炼,避免一些爆发力的活动。一般地说,每周5次左右量力而行的体育活动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降低血压,减少降压药用量,增进心肺功能。
实验证明吸烟时血压明显升高,戒烟有助于提高药物疗效,保持正常血压。
谨慎选择药物
老年人的体质与中青年人不同,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差异很大,因此治疗老年高血压时,宜根据他们的体质特点、肝肾功能、合并症等情况选择降压药。原则上应选择作用温和、可靠、有效、安全的药物,避免选用影响肝肾功能、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药物。
临床经验显示,老年高血压宜首选长效钙离子拮抗剂(非络地平缓释片康宝得维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洛汀新等)、吲哒帕胺等药,短效钙离子拮抗剂(心痛定)一般不作为首选长期降压用药。应用利尿剂时需要补钾,以免发生电解质紊乱。有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不宜选用β受体阻滞剂。合并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者可首选α受体阻滞剂如压宁定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最忌盲目换药,不能道听途说或盲目听信广告,听说甲药好就改为甲药,听说乙药好就改用乙药,否则既造成浪费,又不能有效地治疗高血压、预防高血压并发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由于很多西药或影响肝肾功能,或不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或不能阻断、逆转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如心肌肥厚、肾脏损害、动脉硬化等,中药治疗也应在考虑之列。中药的降压作用虽不如西药效果可靠稳定,但对机体的功能有综合调节作用,对于改善症状,预防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有益,有的中药可治疗高血压的合并疾病而不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中西医结合不失为治疗高血压的良策。
不迷信保健品
由于医药广告经常宣传某种保健药物可以治疗高血压,且常举出某某人服药后的疗效如何如何,使人信以为真,以为此药就是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实际上保健品对疾病的治疗仅起辅作用,无法替代现有降压药。盲目迷信某些保健品,随意停用降压药,可能会导致血压大幅波动,严重者可发生高血压危象、脑出血、脑梗塞等危情。
防忌医讳药行为
有些老同志对药物心存畏惧,总认为无论中药还是西药,均会对身体有害,过分夸大药物的毒副作用,使高血压未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导致冠心病、中风等并发症。此外,老年同志还应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高血压等疾病并及时治疗。
随身携带应急药物
在各种因素刺激下,老年高血压患者容易突发血压严重升高,及时、有效的降压治疗,是减少老年高血压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因此无论居家或外出,都应备有急救降压药物。心痛定(硝苯地平)与巯甲丙脯酸(开搏通)舌下含服有快捷可靠的降压疗效,可作为急救药。
非洛地平缓释片介绍
商品名:康宝得维
药理作用:本品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